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镇文化

时间:2022-02-25 04:04:03

导语:在城镇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镇文化

第1篇

《经济》:相应的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当下我们的农村、社区在建设中主要面临着哪些文化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您认为有哪些?

潘鲁生:当前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化”发展方式缺失,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根基存在不同程度断裂,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趋同,文化形态雷同。

一段时期以来,传统文化根基断裂,直接导致传统村落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由于对自身文化资源的认识与传承利用不足,城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就难以从自身文化基础和需求出发,创立具有文化特色的产业品牌和标准。现在,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为订单式经营,这一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制约了城镇建设,导致发展模式雷同。同时,由于文化根基和生产发展水平不足,加剧了城镇文化形态的趋同化问题,比如在建设规划往往盲目仿效大城市,简单拷贝现代城市建筑外观,打造公园广场,塑造西式雕塑,追求洋派风格,忽略当地村落景观和自然田园山水景观的文化传承优势,导致原有的空间格局遭到破坏。当地建筑风格、特色风貌尽失,丧失了具有文化个性、文化品质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而且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于,文化发展不足导致道德凝聚力下降。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传统价值体系面临挑战。一些农村和小城镇地区,聚众赌博、非法宗教活动等滋生,养老观念淡薄,攀富比贵现象严重,原本勤劳善良、仁义守信、乐于助人、自立自强的民风受到侵蚀,出现了信仰迷茫、精神空虚、道德滑坡、孝道缺失等一系列精神层面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应启动一种综合的设计机制,构建“当代田园生活”。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把文化作为重要的出发点。以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充分融合城市高效经济模式、创新科技和充沛资本,发挥农民及城镇生产者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吸引城市文化精英回流,建设当代田园生活,实现小城镇经济与文化的全面转型和提升。

要充分设计转化和应用村落与城镇的地域及传统文化资源。目前,城镇产业主要依靠“土生土长”的小型低端加工业,或由大城市淘汰下放的制造业,缺乏特色竞争力。结合相关生态发展定位,可充分挖掘在环境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新兴业态,因地制宜地培育出科技农业示范镇、旅游休闲特色镇、商务会议特色镇、手工经济特色镇、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等,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着力点,带动城乡一体化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文化惠农和文化富农。

《经济》:据悉,山东启动了一个“乡村记忆工程”得到了全国政协调研组的肯定。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工程?

潘鲁生:山东省在2014年2月份全面启动了一个“乡村记忆工程”。计划投资建成20个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乡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一种为政为民的趋势,更加关注民生发展的人文内涵。目前,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博物馆建设的固化形式,有助于巩固和培育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关注文化的活态传承。

第2篇

1.1我国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简析乡土文化即农村区域文化,依附于农业、农民、农村,具有典型的“三农”特色。乡土文化和农业一样,具有弱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的演变,如不注重保护与传承,该种文化可能会逐渐消亡。因为在城镇化进程中,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人们过分注重物质追求和经济建设,忽略了文化传承和精神建设的重要性,由此而产生的技术泛滥、文化同化和城镇建设同质化问题,无疑使原本朴素、宁静和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逐渐脱离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乡土文化传承断裂、被逐渐解构甚至泯灭的风险[4]。人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近年来,我国乡土文化发展较快,由表1可知,群众文化机构个数及从业人员数从1990年的9087个、70319人增加到2012年的43876个和156228人,分别增长了3.8倍和1.2倍。自1996年以来,群众文化机构个数和从业人员数趋于稳定,波动幅度较小,2006年后,从业人员数开始新一轮的增长,更多的人参与到乡土文化发展与传承工作中去。另外,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不同的媒介或载体,举办文化展览、开展文艺演出等是弘扬乡土文化的最佳工具,2012年全国共开展各项活动80万余场,约为1990年的6倍,此举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乡土文化,达到推广普及的效果。当然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有序的工作,打造和培养一只稳定的传承队伍,保证传承者和受传承者的持续性是维持文化长久不衰的重要途径[5],2012年全国共开展38.7万次乡土文化培训,不断充实、壮大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为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作为公益性事业,群众文化机构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我国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财政拨款逐年增加,22年来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8%,2012年国家财政拨款高达130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0.1%。总体来看,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资金供给能够维持其正常活动运转,除1999年(-66439万元)、2000年(-1541万元)、2001年(-679万元)、2007年(-27421万元)和2012年(-14202万元)存在当期财政赤字外,其余年份收入均大于支出。而赤字年份仅是当期收入小于支出,以往年份的结余累积足以弥补当期收支亏损。

1.2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简析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3年的53.7%,年均每年增加1%左右。简新华(2010)认为这种较快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今后将会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继续推进,并在2020年达到60%左右。按城镇化率同比增加值的大小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78年~1995年),这一时期除1979年(1.1%)和1984年(1.4%)外,城镇化率同比增长均低于一个百分点,属于初始发展阶段;第2阶段(1996年~2005年),前8年内,城镇化率增长值保持在1.5%和1.4%之间,较为稳定,2004年和2005年则有所放缓,分别为1.3%和1.2%,但总体处于较高的增长阶段;第3阶段(2006年~至今),城镇化率增长处于波动较大的状态,2010年同比增加3.1%,创历年最高。我国城镇化的较快发展是由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共同推进的。人口城镇化是显性的动力,土地城镇化则起辅作用。土地城镇化推动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间接性地体现在城镇化率波动中。陈凤桂(2010)通过对城镇化率的分解,分析得出在2002年以后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大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7],这种超前的土地城镇化并不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有悖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宗旨。但随着我国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要求的提升,内涵、高效、绿色的城镇化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

2关于土地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而土地是客体,同时土地与人又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前,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主要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即以城市扩张、农民进城为主要特征,强调的是量,追求是的高城镇化率.属于粗放型城镇化发展。在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被整体规划、农户集体迁居新住所,有些地方出现“千城一面”、“规划混乱”、“好大喜功”、“伪造古董”等四大怪现状[8],即所谓的“统一规划”局面。不同地区、民族通过城镇化最终走向了大一统,却失去了象征区域特点的精神文脉。土地城镇化的推进不应是简单地造城运动,城镇化不仅要有具体形态,还要有文化内涵。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风情等打造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特色城镇品牌。尤其是古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要在充分保留乡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进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嵌入旅游、商业化的思想。但商业化的深度要吻合地区文化的真实性,避免过度地商业化而导致乡土文化传承走向相反的方向。总之,土地城镇化要秉承“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有保留的推进村庄整治,用科学的文化观指引新型城镇化建设。

3关于人口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955和8896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7%和12.4%,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在2030年之前,我国城镇化率将要达到70%,再次增加2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实现更多的农民市民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存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被市民化的人口是否真正融入到市民群体中,市民化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存在“伪城市化”等问题都值得商榷。人的城市化本质就是文化重构,长期形成的价值观、财富观、职业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往往使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更大的阻力与障碍[2],尤其是少数民族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受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可能会面临本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一方面这种冲突会带来生活上的不适与心理上的落差,阻碍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引发民族或城乡冲突。这会使城镇化的质量大打折扣。即使乡土文化能够融入到现代文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农村土壤的乡土文化仍然面临着被主流文化同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消失等危机。因此,在乡土文化融入到现代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搭建两种文化融合的平台,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乡土文化特有的载体,使二者既有交叉又各具特色,避免彼重此轻。

4结论与讨论

第3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小城镇;文化景观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特有名片,它的形成无不与其自然环境、地理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主观意识以及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等现实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则需要通过充分认知当地的地域文化从而提炼出特色文化元素符号,并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盐城小城镇发展的可行性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濒临东部沿海,是著名的东方湿地之都,拥有美丽的黄金海岸线。近几年随着沿海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盐城的社会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为小城镇规划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盐城地处苏北与苏南、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差甚远,因此在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上都有待提高。

盐城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一是盐城属于红色革命老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生产总值较苏南地区差距大,可以通过基础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发展;二是盐城濒临东部沿海并占据较长的海岸线但是由于地质关系无法建造深海港口,而与苏南三角经济圈距离较远,难以接收到大城市的经济辐射,为小城镇带动城市建设提供条件;三是盐城本身城市偏小,无法与苏南那种小区域内便有一座中心城市作发展辐射中心带动区域发展相比拟,因此小城镇发展具有可行性。

盐城小城镇文化景观设计指导原则

盐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背景,在历史进程中盐城地域文化呈现三大特色,即因为盛产海盐而围绕海盐的制作过程提取文化元素为海盐文化,而作为曾经的革命老区,曾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的说法,故而因“红色文化”也享有盛名,因濒临黄海,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优美从而具有“绿色文化”特色。

1.以城镇的居民生活方式为设计出发点

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应该基于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既要保持城镇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区别于原有的城镇景观单一化,譬如对于串场河区域的城镇文化景观可以利用废弃的运河、晒盐场、船等作为设计元素,在设计中让人们对过去的回忆有所寄托,让后辈们对于前辈们辛苦劳作“因盐而生,因盐而兴”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精神有所了解。对于红色古迹比较多的城镇区域的文化景观设计时,需要加大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力度,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元素。对于绿色文化则是在水网纵横、湖荡相连的水乡充分体现。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设计湖海景观,使新的城镇文化景观四面环水,展现浓烈的水乡文化风貌。同时在城镇文化景观设计时还需要杜绝对城市景观形式的简单随意的效仿,否则这样的设计只会脱离城镇居民生活的节奏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同。

2.以完善城镇文化景观功能为设计要点

完善城镇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当下小城镇景观设计中没有从城镇居民的需求出发,而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简单模仿,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都与城市居民不同,因为城镇居民的生产方式单一,主要以基础农业经济为主,所以对于娱乐设施的需求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夏忙秋收时无暇娱乐,而春冬时节则属于农闲期,需要有可以解决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城镇是对于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因此很多传统节日依然在邻里之间延续,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功能的需求,设置可以供人们民间庆典或乡村舞蹈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这些场所不应与城市广场攀比,不然会给人以陌生、乏味的感觉,无法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

传统的集市是小城镇特有的商业活动场所,三日一集、五日一会,都需要专门的商业街市。对于有地方特色的商品或商业形式都需要强化城镇文化景观的特色,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小城镇商业活动场所。

小城镇文化景观设计的意义

小城镇是周边乡村功能服务集散的中心区域,因此它的传统风貌和文化保存的相对比较完整,能最直接的体现地域性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地域特色。对于盐城小城镇文化景观设计是在提取盐城地域文化特色后进行的,“海盐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充分理解后设计可以充分展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展示城镇的历史风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总之对于盐城地区的小城镇而言,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探索研究在当前沿海大开发战略提出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要捉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盐城小城镇发展的可行性条件,做好整体前期规划,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盐城市统计局.盐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

[3]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

[4] 庞艳.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9

[5]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主体

城镇化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一直是近代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国家的大中小城市或乡镇,都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层次高低不同、作用大小各异的工商服务业集聚地或政治文化中心,它们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方经济学用“城市化”(urbanization)来概括一个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及其作用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农村地区演进为城市)。但是,这仅是从表象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自发的“城市化”过程。从深层次来看,这种过程以私有制为基础,并普遍伴随着城乡对立和城乡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尽管我国的城镇化与西方城市化有某些相似之处,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表现出农田劳动者人口逐渐减少、农村人口不断转向城镇的趋势。但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种有组织的、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不但重视推进城市功能的现代化,重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而且重视乡村建设,重视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城镇化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践环节。因此,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村城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和家庭代际传承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地区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例如,在素有贵州“苗疆”之称的黔东南苗族地区,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黔东南州政府将与凯里毗陵的麻江县下司镇百午乡划归凯里市进行经济开发。在百午乡变为凯里市百午经济开发区后,短短几年时间,百午地区的自然苗族村落逐渐消失在城镇化的建设当中。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麻江县下司镇、碧波乡等相继并入凯里市,下司镇再度成为凯里又一经济开发区,碧波乡则成为凯里的新兴工业园区。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无数苗乡侗寨被拆迁,诸多农田被占据,广大苗族民众被迫从土地上走出来,融入到城镇化或城市化的生活之中。

城镇化文明对苗族地区人民群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系形成巨大冲击,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文明不断改变着苗族青年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苗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从深层次上讲,城镇化建设还消解了苗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家庭环境,苗族民族艺人越来越少,崇尚现代文化的苗族青年越来越多,苗族文化的家庭代际传承出现断裂。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城镇化实践告诉我们,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创作主体逐渐减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同化并走向衰落。

培养文化主体是传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

人是文化的主体,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和家庭代际传承环境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培养文化主体让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去,是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培养民族文化主体,重点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青年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文化自觉,从而激起他们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热情。笔者建议,编撰乡土知识手册、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大力弘扬少数民族语言是培养民族文化主体的有效路径。

编撰乡土知识手册,通过宣传乡土知识培养民族文化主体。所谓乡土知识手册,是指少数民族地方的文化工作者,在具体分析本地区文化环境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特定青年,撰写和编制出来的乡土知识读本。乡土知识手册是地方性文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媒介,将乡土知识手册引入群众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具有理论导向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在其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民情风俗,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生活习惯、心理特质、等,这些民情风俗是少数民族地区编撰乡土知识手册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应当针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实际,并结合当地民族青年的经历、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等,组织当地民间文化精英编写乡土知识手册,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将少数民族民歌、舞蹈等汇编成民族民间音乐读本;将少数民族服饰、民族图案、刺绣图案、民间工艺品的制作等汇编成民族民间艺术手册,等等。利用乡土知识手册宣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当地民族青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主体的自然生成。

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发挥规范化教学在培养民族文化主体中的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底蕴丰厚,而且有着鲜明特色,各少数民族祭祀、婚丧嫁娶、节庆活动、民歌等都是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品。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以规范化教学的方式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有体系地、完整地向广大少数民族青年传播。

例如,2002年8月,台江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当年新学期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活动,内容包括唱苗歌、跳苗舞、学苗绣等,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校。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孝道观念、民族团结精神、重情感厚礼仪的美德、以及民族舞蹈、音乐、节日传说、诗歌等传统文化分阶段、有步骤地传授给当地民族群众,有助于培养少数民族青年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通过民间文化培训班宣传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各少数民族青年学习和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意识。此外,通过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利用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分级、分期、分批地对各级各类民族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还可以提高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壮大民族文化工作者的数量,建立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民族文化宣传工作队伍,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主体后备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大力弘扬少数民族语言,为民族文化主体的自觉生成创造环境。语言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对于了解一个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凝聚在本民族的语言之中,并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同时,语言还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之根,是民族传承密码,它承载着文化的命脉,保证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可见,弘扬少数民族语言,对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打破,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日趋频繁,各少数民族青年为了适应中华主流文化和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纷纷学习和模仿汉族语言以及汉族的各种生活习俗,从而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出现严重的汉化趋势。少数民族语言汉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语言环境受到影响,这是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流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大力提倡和弘扬少数民族语言,将少数民族语言运用到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学校教学等知识传播媒介中,不仅可以加快少数民族青年对知识信息的吸收力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青年自觉接受和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意义上讲,使用和学习本民族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因此,大力弘扬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主体的自觉形成造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结语

第5篇

一、当前兵团城镇化过程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兵团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兵团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广大团场的变化更是史无前例。兵团职工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当前兵团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团场小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工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等硬件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但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如今,团场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建设与精神文化生活相配套的文化活动设施;二、团场群众性业余文化体育活动不足,影响着团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基层团场单位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这对于凝聚民心、提高团场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团场职工群众生活方式单调,文体活动相对匮乏。

综上所述,由于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所以在兵团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按照中央对兵团的新定位、新要求,保证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兵团特殊体制具有的内在潜力和功能,体现兵团存在发展的战略价值。

二、推进兵团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明确文化定位,发挥兵团文化的特殊功能。在文化建设上,要按照中央对兵团的新定位、新要求,充分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作用;要以体现兵团精神、发挥兵团作用为指导思想,推进兵团先进文化建设、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通过一系列文化工程建设,把兵团城镇建设成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带动和辐射地方现代文化建设,提升新疆整体的现代文化水平。

2.做好规划设计,在城镇化建设规划方案的设计中,要以塑造兵团文化为核心,把文化建设放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把兵团的每一座城镇打造成为具有明显兵团文化特色,又各具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新城。

3.加强城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经济带动文化,提供可靠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城镇职工和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活动场所。与此同时,要不断提升兵团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证为兵团城镇居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4.发挥各级宣传部门和文化组织的作用,丰富城镇居民文化活动。兵团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握正确导向,保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参与规划,使每一个城市及城镇的规划都能彰显兵团文化特色,同时又能具有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积极组织各类跨单位、跨地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与地方的文化活动交流,增进感情,促进兵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各类文化组织要深入基层团场,为团场职工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丰富团场居民的文化活动。

5.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推进兵团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兵团60年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体现兵团精神的兵团文化,在如今的文化建设中,要立足根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依据兵团新的使命和要求,创新丰富兵团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兵团文化建设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

6.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不断丰富兵团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基础。要丰富兵团文化事业,为广大兵团职工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打造良好的兵团文化环境,就必须调动兵团广大干部群众的创新性和能动性,只有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才能创造出符合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塑造良好的兵团文化环境,打造优良的群众文化家园。

第6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建设;外来人口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基础建设工程,在时展中又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和适应。论文参考。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在这些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是否还应积极关注到一个重要的“边缘”群体,即外来人口或称之为“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有意识地作为一个群众文化工作的长期规划来部署并落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体系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 城镇居民的“边缘”群体

城镇的农民工,实际上包含了三种因素组成:一是从农村流向城镇、或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的流动;二是在职业上从农业向工商服务等非农产业的流动;三是在阶层上从低收人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向比其高的职业收人阶层流动。从农民转化为市民,从务农转变为务工经商,意味着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社会关系网络从以血缘地缘关系转变为以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二是以机会资源为象征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论文参考。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改变了生活场所和职业的农民仍然游离于城镇体制之外,从而造成了流动农民工的生活地域边界、工作职业边界与城镇社会网络边界的背离。

二、 城镇“边缘”群体的文化需求现状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不仅是物质文明充裕富足,还在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得以满足。国家近年来大力扶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中老区、经济欠文化设施建设,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然而,从这些地区到城镇来的广大农民工因长期离乡背井身在异地,无法享受体会到故乡的精神文化生活“福利”;而对城镇的基础文化建设的投人,如对社区文化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人等,多半是直接面对城镇市民的,又因为农民工特殊城镇社会属性而无法惠顾。论文参考。造成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文化生活的“真空”和“边缘”处境,是社会文化发展基本保障的新问题。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特别是文化基础建设还来不及适应这个变化。农民工长期居留在城镇中,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被农村与城镇忽略,无法接受到农村和城镇文化建设的社会公益事业实惠。

城镇农民工不仅仅需要干活挣钱,还需要基本精神文化生活。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在工余时间只是看电视听广播,他们也注意通过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关于自身权益方面的报道,而往往涉及到他们的多半是负面的信息,如民工潮、民工荒等。也有些媒体经常报道一些流动人口中损害社会安定的现象,造成城镇对他们的不认同感,使之产生自卑低下的心理感觉普遍存在。以城镇市民为消费对象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他们只能可望而不可及,他们不仅没有经济能力涉足这些场所,仅就特殊的身份而言,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都会望而却步。而由群艺馆、文化馆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也不能将他们有组织地吸收进来,更无从谈起他们可以接受各类文化或文艺方面的培训提高。作为城镇“边缘”社会群体,农民工同是城镇的纳税人,他们中间绝大部分是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应完全和城镇人平等地享受生存发展、教育、文化等公益权益。

三、 关注城镇“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

文化建设需要经过长期积淀、创新、发展,并经过接受主体长期认可参与。它需要根据不同层次文化需求,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努力营造适合人们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并且源源不断地施加社会主流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健康向上、多彩多姿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人、厚德载物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够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凝聚和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关注这个至今还是属于城镇“边缘”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尽管它还没有被认定是社会文化基本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它已经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应该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城镇的重视。

第7篇

关键词:ELES模型 消费结构 文化消费 城镇居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在逐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十二五”更是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15年,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趋势下,文化消费也成了热门话题。文化消费对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正是通过利用城镇居民各项文化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建立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结构特点及变动趋势,以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相关理论介绍

1.1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界定

文化消费[1]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它包括图书、文学、广播、电视、、教育、网络、科技、体育、旅游等。文化消费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而载体又分为实物形态和虚拟服务形态。实物形态包括光碟、书本、手机、音像制品等,服务形态包括教育服务、咨询、文化娱乐服务等。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网络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手机上网浏览新闻、购物、看视频在年轻一代更是司空见惯,所以笔者把通信消费支出也列入文化信息消费的范畴。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把文化消费划分为以下几类: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这四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的大部分。

二、参数估计及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中国统计年鉴》获取1996-2000年和2006-2010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数据。具体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划分为通信消费支出、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支出、教育支出以及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了适应本文对文化消费结构的研究要求,重点从城镇居民的ELES模型进行相关估计和检验。

2.1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分析

2.2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部分[4]。边际消费倾向能反映出居民各类消费需求的顺序和新增加购买力的投向。从表1对比1996-2000年和2006-2010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出,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文化边际消费倾向(0.26)明显高于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0.078)。这说明在十多年前文化消费受收入高低的影响明显大于近五年。再分别对比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发现除了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明显降低。一方面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对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用品的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减少,另一方面说明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例在增加。

具体来说,通信的边际消费倾向由之前的(0.088)降低为(0.023),原因在于我国邮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通信工具的不断普及,通信需求也会由爆炸性增长越来越趋于平常。随着人们通信消费意愿降低,通信消费支出也会减少,这与我们的实际感受相符;文化娱乐用品的边际消费倾向由0.037降低为0.013,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对文化娱乐用品的消费意愿在降低。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包括高校校园对社会开放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取得了成效。教育的边际消费倾向由0.113降为0.006,降低幅度最大。这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关,一是因为近几年中小学学费的减免,二是由于从05年起国家对高校的收费也开始控制。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摆脱了以吃、穿、住为标志的低级层次改为追求精神娱乐的较高层次生活水平,人们追求的不再是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而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享受[5]。

2.3基本文化消费支出

由表1对比两个时间段的文化消费基本需求可得,1996-2000年的文化消费基本支出是-782.675,而2006-2010年文化消费基本支出是815.906。说明文化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由较高级需求转为一般需求。其中,通信、文化娱乐用品和教育的消费需求缺口都有大幅度减小,而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需求缺口由-25.182增加为-155.608。当城镇居民基本生活用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后,额外的收入就会被考虑消费在较高级的商品和服务上。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缺口增大正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论证。

2.4需求收入弹性

对比表1两部分各项文化消费的收入价格弹性可以看出,各项消费的收入弹性都明显减小。文化消费在1996-2000年期间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来说是奢侈品,各项消费弹性系数都大于1。在2006-2010年,通信、文化娱乐用品和教育的弹性系数都小于1,说明它们对于居民来说是正常商品消费,作为一种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镇居民对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用品的投资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大,但其占总消费的比重将有所下降。文化娱乐服务的弹性系数为1.386仍旧大于1,说明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的增长将快于收入的增长。

2.5需求价格弹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对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种类界定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对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通过分析比较边际消费倾向得出,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重在增加,对文化娱乐用品、通信和教育的消费倾向都有所减少。

从基本文化消费支出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还停留在基本的教育支出占主要地位。从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消费结构不稳定,受收入影响较大。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比重要的增加量要大于对其它三种消费的增加量。从借个弹性分析可以看出,各类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影响较大,且对自身价格变动更为敏感。

3.2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应该努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是影响消费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其次应该加强监督管理,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价格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合理的文化娱乐商品价格会促进消费需求。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娱乐服务业的投资和监管,因为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将会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1

[2]赵卫亚.计量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汪卫霞.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核算及其特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8):47-51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林林,黄卫东.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研究[J].现代情报,2010(11):10-11

第8篇

关键词:文化消费;消费习惯;可支配收入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2-0023-04

Ability,Habit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GAO Lili1,2,GU Jiang1

(1.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Cultural Industr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2.School of Economics,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00)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by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2004 to 2010 and method of GMM.It examines the fact that disposable income and consumption habit how to influence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Then it finds that disposable income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urban residents cultural consumption,the impact of consumption habit is not significant.So it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ncome increase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in order to realize explosive growth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Key words:cultural consumption;consumption habit;disposable income

1 引言

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过程中,文化消费作为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效应外,文化消费对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也具有重大意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和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也为文化消费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并推动其蓬勃发展。以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为例,在城镇居民类消费中,文化消费成为仅次于食品、交通之外的第三大消费种类。总量上,文化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669.58元增至2010年的1627.64元,年均增长9.6%。结构上,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需求由18.46%增长至32.99%。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支出日益刚性化。那么,文化消费是由什么因素驱动的呢?

以凯恩斯绝对消费理论为代表,学界非常关注收入对消费的重要影响。收入水平与文化消费支出的正相关性得到Dewenter、邓田生、王俊杰等学者的研究证实[1~3],但是Diniz和Machado认为收入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并非想象中那么显著[4],研究的分歧有待我们进一步去验证。与此同时,基于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对于消费过程中文化资本积累、消费习惯等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刘洁等以江苏为样本,在肯定当期收入对文化消费正向影响的同时,提出文化消费习惯对文化消费正向影响更大的观点[5]。但基于个别地区的研究往往具有局限性,如果放眼全国,是否仍能得出相似的结论有待考证。本文尝试以中国省际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为研究对象,从消费需求理论入手,采用2004~2010年数据,运用GMM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尝试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并为今后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2 理论分析

文化消费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而采取不同方式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6]。需求理论认为,要形成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必须满足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这两个条件,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亦是如此。

居民文化消费习惯是持久消费欲望的重要来源。杜森贝利(1949)认为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则难以迅速改变

Deaton(1992)提出了消费习惯分为内部习惯和外部习惯两种。内部习惯指消费习惯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历史消费水平对当前的影响。外部习惯是指消费习惯并不受经济个体消费的影响,而是取决于所处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本处所指的消费习惯主要指的是内部习惯。。伴随消费习惯的形成,效用不仅取决于现期消费支出,还依赖于大量滞后消费支出所形成的“习惯储备”[7]。研究发现,具有消费习惯的家庭,其最优消费行为不仅取决于收入,而且取决于过去的消费水平;在非预期持久性收入冲击下,消费者仍倾向于保持他们过去的消费水平[8~9]。在文化消费领域,消费者对于文化商品或服务消费欲望的形成,与过去的消费体验紧密相关。在“文化资本积累”视角下[10~11],理性偏好消费者的文化商品或者服务消费可以增加文化资本,增加未来消费从而获得更高效用。一般而言,过去的文化消费越多,未来文化消费需求就越强。过去的文化消费经历会累积文化资本,提升文化消费品味,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文化需求,实现文化需求的“理性上瘾”[12]。在“消费中学习”视角下[13],文化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消费过程产生的正面反馈会增加未来消费需求,通过学习和筛选,消费者逐渐形成稳定的偏好结构。不管是基于哪种视角的研究,均存在一个共同特点:文化消费并不适用于一般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反,很多文化消费领域出现边际效用递增现象。效用递增促进消费,并形成路径依赖。由于偏好在时间上的不可分性,当期文化消费对下期文化消费产生重要影响。消费者一旦形成文化消费习惯,也就形成了文化商品或服务的长期消费欲望,短期之内难以改变,从而形成稳定的文化消费需求。

文化消费需要满足两种能力约束:预算约束和品味约束,这也是文化消费区别于物质消费之处。不论是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性收入假说,还是生命周期假说,收入一致被认为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尽管Hall(1978)基于理性预期理论提出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认为下期消费只与当期消费有关,但Flavin通过实证分析却发现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14]。以此为基础,Campbell和Mankiw提出λ假说[15],骆祚炎等以中国数据证实了居民消费中过度敏感性的存在,即消费对于当期收入的依赖[16]。文化消费与一般的物质消费不同,它拓展了载体之外更多的文化范畴。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后,会产生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消费相对于物质消费而言,依赖性较弱,必要性不强。但文化消费的收入关联性依然得到了Chan、陆立新等学者的证实[17~18]。

文化消费能力对文化消费习惯形成也存在重要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可支配收入高低除了直接体现消费者对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能力之外,还影响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而品味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决定因素[19]。品味是文化资本的重要范畴,文化资本与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例如由家庭氛围、同龄人影响以及社会化教育形成的文化资本促进文化消费能力叠加,增强未来文化消费。收入和教育一样,对文化消费品位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但是错综复杂的影响[19]。从宏观角度看,根据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可分为不同的阶层,相同阶层内文化消费行为的示范效应也会刺激文化消费的增加。此外,Van Eijck等学者也将阶层地位与文化品味等同看待[20],不同群体的消费在文化欣赏类型上有差异,这种消费的群体差异不可避免会造成文化消费的总体差别。

3 模型设定和数据

3.1 模型设定及说明

结合上面的分析,分别建立如式(1)的静态模型以及添加消费习惯因素如式(2)的动态模型:

(1)被解释变量

文化消费支出:用CCit表示i地区在t时期的文化消费支出。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文化消费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品、文化娱乐服务和教育三部分。本文的文化消费以统计年鉴的口径为准,采用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度量文化消费支出。

(2)主要解释变量

收入:用DIit表示i地区在t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系数λ用以反映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经济环境改变使消费者更关注长远利益,但受预测能力、信息可得性及多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非理性预期的消费者往往只能根据当期收入安排消费支出。从收入结构看,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工薪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种收入结构决定城镇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16],即城镇居民消费直接取决于当期收入。因而本文以当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代表收入变量,用工薪收入所占比重代表收入结构。

消费习惯:用滞后一期的文化消费支出CCi,t-1表示消费习惯对文化消费的动态影响。根据前面的分析,前期文化消费会积累文化资本,增强后续的文化消费。按照研究惯例,用滞后一期的文化消费表示消费习惯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实际利率:用ARit表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机会成本。利率变化带来双重效应:利率上升,储蓄收益增加,替代效应使文化消费减少;而收入效应使居民收入增加,也使文化消费增加。利率对文化消费的最终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强弱。如果替代效应更强,则利率与文化消费负相关;反之则正相关。本文考虑的是剔除通货膨胀影响之后的实际利率,因而此处的双重效应是净效应。

(3)其他控制变量

本文加入城镇化率、文化环境、政府支持、产业结构和经济开放度等几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城镇文化基础设

施健全,便利性、可得性和示范性促进文化消费需求,本文

用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度量城镇化的影响;第三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优良的服务,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选择集。因而本文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来度量产业结构的影响;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压缩家庭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必要支出,拓展消费者在其他文化消费领域的可能性,本文以财政教育支出代表政府对于文化消费的支持力度,考察其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大学生是文化创意作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也是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高校周边易形成文化消费的良好氛围,本文以高校数量来度量文化消费环境;对外开放是吸引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多元文化融入的重要途径。文化多元化形成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消费。本文以进出口总额代表对外开放度,度量其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除此之外,μt为时间固定效应,δi为地区固定效应,εit

为随机误差项。

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将上述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本文之所以选取200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主要是为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以尽可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所有数据通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平减,因而此处不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对文化消费、可支配收入、高校数量、政府支持、进出口额等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全部数据来源于国研网。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静态分析结果

利用数据对式(1)的静态模型回归发现,通过Hausman检验,p值为0,拒绝原假设,方程更适合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文只列出固定效应结果。

从表2第(1)列的估计结果来看,可支配收入和收入结构对文化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DI系数表明我国文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为1.341,可见在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的情况下,文化消费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每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0.606%,这说明文化消费的增加并不主要依赖于工资收入的增加。随着居民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文化消费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从实际利率的影响效应来看,收入效应占主导,实际利率上升带来居民收入的上升以及文化消费的增加。与预期一致,城镇化率对文化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相对农村而言,城市文化消费的环境更浓,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更高。政府支持对文化消费产生负效应,这与预期不同。可能是因为我国现在的统计口径将教育费用计入其中,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无疑减少了居民在文化消费领域的刚性支出,同时居民却并未将此用作其他的文化消费用途,从而导致总体消费支出的减少。与预期显著差异的是高校数量增加并未带来文化消费的大幅增长,这可能还与高校的地理位置、集聚程度、学校规模等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4.2 动态分析结果

在模型中加入文化消费的滞后项即消费习惯后,模型变为动态,不可避免会出现自相关和内生性问题。为克服这个问题,Arellano和Bond(1991)提出了差分GMM方法,利用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但是利用差分GMM很容易出现弱工具变量问题,而且当面板效应的方差与随机误差项的方差比很高时,该方法表现出较大的,

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 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系统GMM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利用水平方程和差分方程的信息,提高估计效率,并能估计出不随时间变化变量的系数。GMM估计分一步估计和两步估计,两步估计可对一步估计的残差进行异方差修正,但可能会低估标准差。本文同时采用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估计,并在差分方程基础上利用正交方程和水平方程提供的信息来加强估计效率。因篇幅有限,仅到出最有效的估计结果。

表2第(2)列为动态分析结果。从检验结果看,检验残差自相关的AR(1)、AR(2)统计P值均小于0.3,因此原模型残差无自相关性的假设不能拒绝。从Hansen检验来看,也不存在工具变量的过度识别。

从回归结果看,用滞后一期的文化消费支出度量的消费习惯对于当期文化消费支出具有积极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前期的文化消费支出增加会导致本期文化消费支出增加0.202%,可见文化消费中确实存在 “上瘾”现象,因而触发初始文化消费变得十分重要。加入消费习惯因素之后,文化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显然更大。正如之前所分析的那样,文化消费偏好具有稳定偏好和自增强机制,形成文化消费习惯的群体会随着收入增加支出更多。此外,城镇化率的提升对于文化消费的正向影响以及文化氛围、政府支持、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对文化消费的负向影响增强,但结果统计上并不显著。

5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固定效应、动态模型考察了可支配收入及消费习惯对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可支配收入在居民文化消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利率双重效应中收入效应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佐证了可支配收入对于文化消费的显著正向影响。滞后一期的文化消费对于当期文化消费有正向影响,说明消费习惯对我国文化消费确实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并不大,也没有想象中显著。综合前面的分析发现,收入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比较显著,而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有限,由此可见,我国目前仍然属于收入主导型的文化消费模式。从文化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特点出发,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当口,同时也是开发文化消费潜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好契机。

在收入主导型文化消费模式下,提高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实现文化消费井喷式增长的重要前提。因而,现阶段要落实各种增加收入的政策,切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完善各种民生保障措施,还富于民,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推进城镇化步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鼓励文化消费。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习惯的稳定性可能与中国的消费文化以及文化消费特点有很强的关联性,而文化消费习惯的作用大小则可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因而有必要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界定,并进行国别或区域性区分以控制消费文化的影响。这其中的作用机制和实证检验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Dewenter R,Westermann M.Cinema Demand in Germany[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5,29(3):213-231.

[2]邓田生,谭波,刘慷豪.湖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的协整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2-54.

[3]王俊杰.基于面板数据的河南农村文化消费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37-40,70.

[4]Diniz S C,Machado A F.Analysis of the Consumption of Artistic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in Brazil[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11,35(1):1-18.

[5]刘洁,陈海波,肖明珍.基于PanelData模型的江苏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2(4):36-39.

[6]戴元光,邱宝林.当代文化消费与先进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6.

[7]Deaton A.Understanding Consump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Gruber J W.A Present Value Test of Habits and the Current Accou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4,51(7):1495-1507.

[9]Kano T.Habit Formation and the Presentvalue Model of the Current Account:Yet Another Suspec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9,78(1):72-85.

[10]Stigler G J,Becker G S.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2):76-90.

[11]Becker G S,Murphy K M.A Theory of Rational Addiction[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675-700.

[12]吴利华,张宗扬,顾金亮.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性及产业链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J].软科学,2011(12):29-32

[13]Brito P,Barros C.LearningbyConsuming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Demand and Prices of Cultural Goods[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5,29(2):83-106.

[14]Flavin M A.The Adjustment of Consumption to Changing Expectations About Future Income[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974-1009.

[15]Campbell J Y,Mankiw N G.The Response of Consumption to Income: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4):723-756.

[16]骆祚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与消费过度敏感性――1985-2008年的经验数据[J].财贸研究,2010(2):1-8.

[17]Chan T W,Goldthorpe J H.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Music in England[J].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7,23(1):1-19.

[18]陆立新.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9):81-83.

第9篇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整体保护; 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2.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87-02

叶赫满族镇位于吉林省四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4°30′至124°41′,北纬42°49′至43°03′,距四平市城区30公里。南邻辽宁省西丰县,东邻梨树县石岭镇,北接四平市山门镇,西靠辽宁省开原市。幅员面积265平方公里,属丘陵半山区。全镇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粮食为主,主要有玉米、高粱、水稻、小麦、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食用菌。多种经营基础好,林果业发达。野生动植物较多,爬行类5种,鸟类有18目20科170多种,兽类有狼、狍子、野兔等40多种,野生植物蘑菇、蕨菜、榛子等及上百种中草药材。

叶赫满族镇是清初开国皇帝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出生地,也是清末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的祖籍地,素以“三代皇后的故乡”而闻名于世。为了进一步保护、利用、建设好这座古城镇,叶赫满族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叶赫满族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在阐述城镇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制定保护和利用规划,并对城市的资源进行综合布局安排,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落到实处。

一、建立全镇域的整体保护框架

叶赫满族镇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物质形态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叶赫古城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赫城子山遗址(青铜时期)等。保护规划应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针对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全镇域的保护框架,设定统一标准,纲入共同保护框架之中;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的生存空间,使一些优秀的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得到发展。

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包括:镇域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镇区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点文物古迹的整体保护。整体保护主要是保护整体的地形地貌和水系,山、水、田、乡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存在的背景,应通过镇域总体规划层面的绿线、蓝线、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保护控制。有价值的乡村、文物保护单位以重点保护的形式进行保护;镇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4.42平方公里)内划分为王城区、中心镇区、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保护,对于王城区内的“叶赫古城址”,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将保护单位的保护等级划分两级(重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或者三级(重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保护范围进行保护。

二、镇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在保护好现存古建筑、古城墙、古遗址的基础上,有计划地修复古城墙和部分古建筑,对不宜修复的古建筑遗址要圈界立标,严加保护;逐步迁出妨碍文物古迹风貌的现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合理安排配套基础设施,建立以叶赫古城址为王城保护区、以叶赫中心镇区为镇内主要生活居住区、以转山湖水库为风景名胜、古建筑展示区的集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遗址保护群体,建立以仿清代风格、展示满族民居特色历史名镇,以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人文魅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2.1王城保护区保护规划

将叶赫古城址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划定为文物保护区,并划定重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对重点文物古迹实施重点保护,对一些有破损文物古迹进行必要的修复,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政公用设施,改善周围环境景观。

2.2中心镇区保护规划

城镇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积淀形成的,城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城镇风貌特色与众不同,镇区的保护更是对整个城镇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的保护。

叶赫满族镇镇内核心保护区域占地面积3.43平方公里,镇区内除保有自身的文物保护单位外,又是各文物古迹的协调区,整体形象要保持与女真族建筑风格及其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与延续性。

①中心镇区建筑风格与建筑高度控制

镇区内沿东西主要干道(商贸街)的建筑物要按仿满族风格修建,充分展示满族文化特色,建筑的形式应为坡屋顶,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调,镇区内沿东西主轴线的新建建筑物不得超过13米,其它建筑物不超过10米,功能以居住及公共建筑为主。对不协调建筑进行风貌改造。

②中心镇区历史文物的保护

中心镇区内现有古建筑3处,叶赫满族镇驿站、马神庙、圆通寺,规划予以重点保护。在叶赫满族镇驿站处规划为绿化用地,种植草坪、低矮灌木。叶赫满族镇驿站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定期修缮等全面保护工作。改善马神庙、圆通寺周围环境,拆除不相协调的现代建筑物,并对马神庙、圆通寺按历史原貌进行修复。

③中心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将过境交通全部引至镇外缓解对中心镇区的交通压力,加强环城路及对外出口公路建设。完善镇内道路系统规划。采用方格网的布局形式,形成四横六纵连一环的格局。加强叶赫河南北的交通联系,共规划桥梁8座。要加强镇区停车场建设,采用地上与地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设置停车场3处。

④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构筑镇内三条河流的两岸绿化风光带,局部形成滨河公园。规划南山旅游农业园、商贸街沿线、河沿线的生态农业园,规划将自然的田园绿地巧妙地组织进城镇居住环境之中,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兼有满族风情和乡村特点的“田园古镇”。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种植树木,花卉和草坪,增加绿地面积,采用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地系统。加强生产防护绿地及林荫道的规划,在工业用地(镇内主要为一类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设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保证镇区绿化苗木的供应。配合道路广场及居住用地的建设,布置小块绿地,方便使用,美化环境。

⑤加强中心镇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达到环境清洁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生态良好、山川秀美的总目标。整治原有线杆等有碍观瞻的构筑物,果皮箱、标牌、广告、招牌、路灯等街道小品具有地方特色。空气质量近期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远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环境噪声低于50dB。

2.3风景名胜、古建筑展示区的保护规划

风景名胜区:即转山湖水库及其周围山体,位于叶赫满族镇镇区东部。水绕山转,山立水中,苍山崔巍,湖面如镜,一脉青山延伸水中,因而得名转山湖。规划应重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禁止对山体、林木的破坏,营造具有地方文脉特征的空间氛围。

为展示“叶赫那拉氏”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叶赫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转山湖东山山上修建“叶赫那拉城”,城内布置多处仿古建筑:贝勒府、祭神殿、后务府、驿馆、公主楼等。

三、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叶赫满族镇除保有丰富的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资源遗存外,还传承、保存着具有浓厚女真族和满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满族特色鲜明的服饰(头饰、屐履)、民族餐饮食品、民族体育、竞技和游乐项目、民族文字艺术(沙书)、民族舞蹈与音乐、民族文学(诗歌、传说)、民族婚嫁礼仪、民族传统节日(虫王节、颁金节)、民族风情等。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角度上,继承、发掘、发展。

参考文献:

[1] 四平市规划设计院.叶赫满族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 四平市文物局.叶赫满族镇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