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15:20:03
导语: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
一、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化学教学要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首先要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充分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出富有探究性、启发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实验分析、探索、知识综合应用,同时通过分析实验成功和失败原因,使学生享有成就感及探究意识,从而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如在关于NH3实验室制法,演示完实验进行设疑,再提出以下问题:①能不能用NH4NO3、NH4HCO3、(NH4)2CO3或(NH4)2SO3代替NH4Cl制备NH3?为什么?②能不能用NaOH或KOH代替碱石灰?简述理由。③管口放置锦花作用是什么?④如何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能否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氨气?⑤是否能用浓硫酸或五氧化二磷作为氨气干燥剂?⑥用氨气发生装置还能制备哪些气体?围绕这些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对实验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制备NH3反应原理及铵盐、氨气性质,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敢想、善思、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指导观察方法,引发创新活力
观察是创造的眼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爱观察的习惯。课内实验中,要使学生观察的注意力始终处在有意无意的状态中。在学生眼里化学教师好象一个魔术师,化学实验好象是在变魔术,实验中那五颜六色的变化,爆鸣的声响,奇异的气味。以及耐人寻味的变化规律,无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爱观察。善于探究思考的好奇心。在课外,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获取新的化学知识。例如切咸菜的刀和切鲜菜的刀时间长了可观察到切过咸菜的刀比切过鲜菜的刀易生锈,从而获取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快,危害性更大。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1)观察要全面,只有全面观察,才能获取完整的感性知识。例如在观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既要观察到教师把细铁丝饶成螺旋状,又要观察到在集气瓶底预先铺一层细沙和留少量水以及明显的燃烧现象。(2)观察要细致,要抓住主要现象,又不放过次要现象,例如:生锈的铁钉放人稀盐酸中,既要观察到主要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黄,又能观察到次要现象有气泡产生。(3)观察要设疑、对比、归纳,只能这样才能提高观察效果,加强记忆与理解,例如:在学习Mg、Zn、Fe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先设疑问在实验室制氢气,我们常用那种金属跟稀硫酸反应,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锌,这时可进一步设疑,为什么不用镁、铁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观察镁、锌、铁分别跟稀硫酸的反应,通过反映剧烈程度的差异对比,学生很自然归纳出镁、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了解实验室选锌作理想反应物的原因。
三、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创新品质
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操作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启发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甚至能在已有的、已被相对验证正确的理论中,寻求新的突破。同时实验操作还能培养学生在艰苦中探索,在迷茫中思索。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品质。
在实验教学中,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要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在这些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点拨、评价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倡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1、适当安排随堂实验,(边讲边实验)即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操作的实验。在化学教材中,以下内容可作为“边讲边实验”素材,(1)有关物质的性质的叙述性教材,尽可能“边讲边实验”,例如有关酸、碱、盐性质的一些实验。(2)对一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难理解不易掌握的知识点,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实验。(3)知识内在联系紧密,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为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实验。(4)为了形成或强化某一概念,要力求让学生动手实验。例如在讲中和反应的概念时除了让学生做课本上的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还可增设向滴有石蕊的氢氧化钠中逐滴滴人稀盐酸,观察现象。通过学生自己亲手操作,中和反应的概念很容易得出。(5)把一些实验习题改为操作实验。如: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错放在右盘内,砝码放在左盘,移动游码平衡后。问药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通过操作,这些问题就能准确地得以解决。
2、鼓励学生课外实验,一是根据教材有关内容作出进一步的探究性实验。例如:铁钉分别在干燥的空气中、潮湿的空气中以及不含氧气的水中等三种条件的存放情况,研究钢铁制品锈蚀条件。加深对铁及铁制品锈蚀原理的理解。掌握一般的防锈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家庭实验和活动课实验的作用,借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如:检查食盐中是否含碘、草木灰中无机盐含量的测定;活动课题不受教材的限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如自制肥皂,洗洁净等实验。在进行实验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尽情的发挥。
一、做好演示实验,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
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化学实验一般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具有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分析、比较、归纳实验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形成化学观念。这样,使抽象的化学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通过食物腐烂、煤的燃烧等现象,从生活中寻找演示的切入点,把实验内容与生活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应当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下工夫。演示实验涉及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技能要求等,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有的放矢,有目的地拓展实验深度与广度。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其中有一部分实验需要教师演示。演示实验省时省力,节约实验药品,能给学生直接的实验结果。教师在按照课本要求演示实验的基础上,也可以灵活地进行改进或加工。例如:在做Na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时,在石棉网上垫上一块白色铁皮,酒精灯在石棉网下慢慢地加热。等到加热至燃烧状态时,就移开酒精灯。这时可以看到钠在燃烧时呈黄色火焰。燃烧结束后,白色的石棉网上就会留下菜花状的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这样,学生记住了过氧化钠的颜色与钠燃烧的火焰颜色。
二、丢掉繁琐实验,把部分实验改为视频展示
很多问题都是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解决的,但是有些实验操作繁琐、耗时长,且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把这些实验改成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演示,则往往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出于对实验的安全性及环保方面的考虑,可以采用实验视频进行教学。这样花的少时间,且简便易行。学生很快就能了解这个实验装置及实验的反应原理。也可以与氯气的性质实验联合起来进行演示。“铜树”、“银花”等实验耗时较长,采用实验视频可以进行剪辑快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反应过程与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中,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这个实验不能让学生进行,而演示实验又不能使学生观察清楚。于是采用视频演示,能放大局部实验现象,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在做“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由于实验室没有pH计,就改为酸碱中和滴定让学生练习、掌握酸式、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然后通过视频演示pH计测定酸碱中和过程溶液的pH变化,并绘制滴定曲线。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特点。
三、实验联系生活,让实验用品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获取化学理论知识。实践证明,把生活用品用到化学实验中,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与技能得到统一。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转变思维方式方法。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化学实验,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书本走向生活,又从生活回归书本,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例如:医院一般将用过的医用注射器当做垃圾处理,但是如果把它用在化学实验中,则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只要对用过的注射器进行消毒就可以用作化学实验中的仪器。这不仅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在有些化学实验中还可以用它代替量筒、集气瓶等,让实验操作变得更简单易行。如用量筒与集气瓶的综合体研究香烟燃烧后的成分,这时注射器不仅可以用来贮存气体,还可以做“吸气吐气”,甚至还可以让它定量地“吸气吐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简易装置分析香烟燃烧后的成分。
四、开展探究实验,激发学生获取新知欲望
关键词: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227-01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方法。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理解,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化学课的误解,甚至导致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他们不能系统地接受在书本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以下是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1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许多化学原理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发现和验证的。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是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此外,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1.2在化学实验中能够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实验技能是指学生采用已有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通过实验实际操作解决未知的化学问题。它包括实验的设计原理、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等技能,还包括实验的实际操作,所以化学实验并不是把课本上的实验简单重现的过程,而是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结合外界的实验操作来构建新的理解。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只有将掌握的知识、生活经验融会贯通,并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激情和学习效率。
2.将演示实验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比直接由教师简单的演示给他们观察更清晰直观,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避免了教师机械的讲实验,学生死记实验,纸上考实验,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实验,使学生由被动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的实践者,保障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现象、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和提升。一般地说,对于那些操作比较简单、耗时短、安全可靠且无污染的演示实验,只要让学生参与实验,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离子的检验"等许多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学生会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结束后认真思考,同学之间也会积极讨论与交流。教师只需要在最后做简要小结,就能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社会化的交往,促成个体发展,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教学思想。
3.变课本上的实验为个性化、开放性实验,增加实验的设计性
在过去的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学中,一般是验证或巩固之前学过的相关化学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在学生分组实验前,先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精心构思个性化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推选最佳方案,再全班交流,后由教师补充归纳得出最优方案。化学实验前,由教师准备相关的化学药品和化学仪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等学生做完实验后,如实记录实验现象,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写出实验心得。这样虽然要多花费时间和精力,但增强了实验的开放性,实验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4.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研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体验快乐。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获得成功,所有实验现象都会明显。因此,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比实验本身更重要,这样会使实验教学效果最佳。
5.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论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分析总结。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妥当的。
二、培养实验教学中的化学科学素质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形成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教材中的实验尽量全部让学生动手去完成,并且再补充一些拓展性和探究性实验。如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后,再让学生学习氢气的制取及性质,氢气的爆炸性实验。学习了炼铁原理以后,再让学生设计实验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学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补充了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如新学期第一堂课给学生做了个小魔术“魔棒点灯”、“清水变牛奶”等。“化学真是太神奇了“学生禁不住窃窃私语,对化学充满了好奇,这样实验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虽然说化学实验准备起来非常麻烦,但是只要付出定有收获。学生在实验中收获了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学习信心,比起空洞的说教和夸夸其谈会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化学实验,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也逐渐形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提高实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九年级学生带头美好的憧憬和好奇走入化学的第一课,必要创设一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来刺激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我努力地研究化学教材,设计在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好化学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重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虽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考虑到教学的进度和经费,在教学中还是以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因此,设计并做好演示实验,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个演示实验尽量做到课堂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操作规范、讲解到位清晰、实验设计新颖、生动、有趣。
3、做好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教师可根据课程安排,有计划地进行分组实验,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也只有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才能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不少学生认为化学实验有毒、有腐蚀性、易爆炸等,因此,对做化学实验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动手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按规范进行操作。只有提高的学生的认识,才能增强他们做实验的自觉性;只有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才能排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实验的操作兴趣。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巡视,及时防治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切忌要求上的低标准,确保学生正确的进行实验。在学生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
4、设计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化学实验具有通过某些化学现象的再现,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的功能。但由于传统教学中,化学实验多以验证为主。学生通常是利用它们来死记知识,因而很难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需求,注意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特殊功能,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灵感和兴趣。
5、用化学实验充实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做一些选做实验或家庭小实验,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即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氧气中增长许多化学知识,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外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外实验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准备自主的开展实验,并且不断地改进实验,直到做出满意的实验结果,作为老师的我只做相应的指导,课外的实验学生可从实验中出现的异常变化重新验证,寻根问底,找出失败的原因,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并且从精神上给予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学习渠道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不但越来越喜欢化学,而且真正了解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还懂得了变废为宝的道理,从而主动学习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四、加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在化学教学中尽管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也应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设计联系实际的实验
为了使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验。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中学教育
一、 前言
化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其产生与发展一直与实验技术紧密联系。每一次发现,都来源于实验,每一个理论,都要经由实验来验证。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正确理解化学理论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对于学生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化学实验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各地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中学化学教育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要达到更好地培养人才的目的,中学的化学教育必须改变这一现状,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特征,使得化学教学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
二、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各级部门和相关老师的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研究,但是还存在若干不足之处。比如实验中仍是以演示实验为主、实验操作为辅,实验的形式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探究性实验较少。中学实验教育大多还停留在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地步,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实验教育缺乏活力,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实验的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设计上也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三、 改进中学化学实验教育的途径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是在课堂上由老师进行示范的实验方式,在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不仅是要简单地展示实验现象,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了解实验的设计目的。为今后进行探究性实验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具体的过程和方案,必须明确演示的目的和要求,要保证实验可以让全体学生能有效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设计的实验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通过基础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性实验的基础,很多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不理解实验的原理,缺乏实验操作的能力。在基础实验中,应该要严格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为目的,要理解实验的原理、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异常情况以及出现问题后的解决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探究性实验是化学实验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学生需要运用必要的实验设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应当注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可以通过调用自己的知识,全面地分析问题、从多角度来试探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挑战自然的热情,促进科学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实验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育中,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事实上,实验教学这种形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引导,可以让学生全面调动所学的知识,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训练。具体而言,实验的教学应达到如下几点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不仅仅是指正确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而是指如何通过正确的思考、分析来设计操作流程,并在实验中合理规划统筹,顺利推进实验进行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而且只能通过实验课程这样综合性的课程来获得。
2.让学生得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科学研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推动力,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实验教学通过探究性的实验,使得学生可以体验这样一种发现自然的过程,加深对科学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3.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科学研究一样,实验的过程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才能完成,中学的实验一般是通过分组完成的,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完成实验过程,每一个人在集体中不仅要积极思考,更应该互助协作,与同伴进行协调、沟通、分享,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不管是对于科学研究还是日常生活都是很重要的。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的态度包括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钻研等优秀品质,化学实验本质上是一种科学发现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只有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严格遵守规则,仔细操作,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现象、过程的观察,更应该培养学生这样一种科学的态度。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多元化的实验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与调动,从而使学生的化学思维得到有效培养.本文就新课程下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作为基础部分存在的,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对化学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得到强化,继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强化化学实验教学这一思想.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地观测到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化学现象,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的刺激下达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的目的.
一、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需要依托于良好的实验演示过程,课堂演示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同时,具有示范性、直观性的优势.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新知的效果会更好,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操作过程和相关实验试剂以及仪器的使用要点,便于其日后能够独立进行化学实验操作,使其实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新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异地导入等科学的方式在课堂中演示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激情得到激发.例如,在讲“钠的混合物”时,首先,笔者引入了相关问题:水火不容是众所周知的客观现象,那么从化学原理来讲,滴水能够生火的这个说法,同学们听说过吗?通过该问题埋下教学伏笔,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得到有效激发;其次,笔者开始演示实验,将几滴水滴在包有少量过氧化钠的棉花上,使学生观测到棉花在滴水后发生剧烈燃烧现象.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二、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
问题是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的中心,能够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探索问题的机会.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案的探索,最终学生往往得到正确的化学结论,并起到事半功倍的化学教学效果.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要流程是:首先,由教师设计问题,使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得到有效激发;其次,通过实验探究,观察验证实验方案;最后,归纳小节和运用创新的过程.例如,在讲“硫的氧化物”时,笔者首先设计了“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的现象是怎样的?”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往往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即变浑浊和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接着,通过演示该实验,得出始终未发生浑浊现象的结论.这时学生就开始质疑,探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设法寻求该现象的合理解释.通过这种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进行强化的方式,学生能够以积极好学的态度投入到化学实验结果的研究中,从而获得一个良好的化学实验现象探索体验,并使其化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三、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常见的实验装置或实验进行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辅助以多媒体工具,也是作为一种典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手段存在的.通过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使化学实验得到优化,还能够使实验的可见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继而使化学实验演示效果更加明显.例如,在讲“金属钠和水反应”时,传统的教学方案,将钠与水在大烧杯中进行反应,不仅会使实验效果受到人为的影响,该实验控制不好,容易发生实验事故.而通过投影仪,在方形的投影管中进行该实验,并将金属钠加在含有酚酞的水中,学生能够在投影屏幕上,对该实验的“浮、游、熔、响、红”现象进行清晰的观测,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模拟有害物质以及有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减少污染,并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多媒体实验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在教学思想上做出创新,使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将化学实验与理论教学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化学学习氛围.
作者:俞学明 单位: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山东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验教学绿色化,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和设计实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持续化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就绿色化学概念、意义、原则等方面,浅析高校绿色化实验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了如何实施绿色化学实验.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绿色化学实验;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22-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但在实验中由于药品用量大、危险性大和使用一些易挥发、易燃、有毒的试剂很难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化的现在,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的绿色化学,是具有明确社会需求和学科目标的新的、重要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受到更多的高校重视[1].绿色化学实验正是在此要求下,按照预防化学药剂造成环境污染的思想指导下,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对常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而形成的新的化学实验方法.现在有很多高校在实验教学中针对绿色化学的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和改进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且实践证明实验教学的绿色化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针对实验教学绿色化的要求、意义、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1.1 绿色化学的定义
绿色化学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的概念,进而产生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来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催化剂、试剂、原料等的使用,所以又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或是环境友好化学[2].绿色化学主要是从原材料的安全行、过程的节能性、反应的经济性和产物的环境友好性几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化学反应的可行性.其中“4R”原则是其核心内容:即拒绝使用危害品原则(Rejection)、对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有毒物质或是产生有毒物质的实验实行减量原则(Reduction)、对一些催化剂等非反应试剂的循环利用原则(Recycling)、对可重新利用原料和试剂按照“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目标的重新利用原则(Reuse)[3].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绿色化学的出现,为人类利用化学来解决环境问题带来了希望.
1.2 实验教学绿色化的必要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高校化学课程中实验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关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观察、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验证已有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是进行科学实验工作的初步,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待科学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创新能力.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且在实验室逐步开展清洁实验的概念,通过对实验“三废”的集中处理和科学的回收利用,达到对贵重金属和试剂的重复利用和对“三废”的达标处理.但实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为此在绿色化学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在教师和学生头脑中树立绿色化学的意识,从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来考虑实验的设置、实验方法手段等因素,使化学对环境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绿色化学概念也是21世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较强的绿色化学理念和保护环境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面应该是复合型、综合型的[4],而学科的交叉渗透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不但要知道学生使用绿色的实验方法更要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理念,积极开展绿色化学实验,努力推进实验教学绿色化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2 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和原则
2.1 实验设计要求
绿色化学实验要求实验产物对环境无物质种类改变,或是影响极小,具体细化以下几个方面:
(1)最佳利用率,即实验反应中原料利用率尽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2)不向环境排放有毒物质或者排放物质是正常环境中本身具有的,例如N2、O2、CO2等.例如在进行有NO2气体的实验时,如果在普通条件下加热一定会有一部分气体进入空气中,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影响,但是用密封的U型胖肚管进行温度对平衡影响的实验时,则不会排放有毒气体NO2.
(3)如果实验现象明显,可以设计微型实验或是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来减少药品使用量和使污染物达到最小值.
(4)在处理“三废”时尽量回收利用或是转化为非污染物,例如实验室常用的铬酸洗液,在处理废液时可将pH值调到3以下,再加入亚硫酸氢钠使其实的Cr(Ⅵ)还原成Cr(Ⅲ),然后调节废液pH在7.5-8.5之间,使Cr(Ⅲ)形成沉淀析出[5].
2.2 绿色化学实验的原则
绿色化学实验首先要遵循一般的实验原则即目的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但更要遵循绿色化学原则.P.T.Anastas和J.C.Waner曾提出绿色化学12项原则,这些原则目前被国际所公认,它反应了近年来绿色化学领域的工作内容也指明了今后发展方向,它包括从试剂使用出发的5R原则和从化学反应出发的绿色化学原则.具体为:原来最高利用率,理想达到100%、目标产物无污染或是现有物种改变影响、反应原料和试剂绿色化、反应溶剂和催化剂等的重复利用.
3 化学实验绿色化实现的途径
3.1 实验微型化
所谓实验微型化即是在实验中尽量减少反应物质来获得所需要的化学信息的方法与技术,虽然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剂量很小但是也能达到准确的效果,更方便、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从中学化学实验到大学化学有机、无机化学实验很多都可以用少量的试剂来进行,所以微型化学实验覆盖面很广,可行性强.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化学教育》杂志从20世纪末就开辟了Zippo博士主持的微量化学实验专栏,这表示微型化学实验已成为国际化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内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盛成果.微型化学实验是着眼与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的需求,除了具有方便、安全、节省经费、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虽然微型化实验兴起早于绿色化学,但它的理念与绿色化学是一致的,在推广绿色化学的今天微型实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进行微型化实验时,由于试剂剂量很小很可能带来大的结果误差,由此更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3.2 微波化学实验
某些实验可以使用家用微波炉来进行,因其体积小、造价低、适应性强的特性,微波实验一般分为湿反应和干反应.湿(液相)反应一般需要对微波炉进行改造,设计可以进行回流的微波装置;干(非溶剂)反应使用一般的微波炉就可以.干反应由于避免了使用溶剂试剂,对环境污染较小,是微波化学反应研究的热点.微波反应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热速度快,反应完成时间大大缩短,符合经济效益;二是操作简单,适应性强,一般学生都能操作,劳动强度低;三是微波化学反应剂量很小,很多微型化学实验都可以重新设计成微波实验,大大减少对环境污染.
3.3 计算机辅助实验
在设计实验教学时既要考虑到实验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又要考虑经济因素和尽可能少产生废物,由此计算机辅助实验就体现出了自身的优越性.它的做法首先是建立起一个尽可能全面的有机反应资料料库,在确定明确产物之后找出一切可能产生目标产物的反应,再以此反应的原料为中间目标再去寻找可能的反应,直到找出与我们事先设计好的原料一致的路径.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原料试剂、大大节省实验时间,更能做到零排放物达到对环境的零污染.
有些实验是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的,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向学生展示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在电脑屏幕上做实验.例如展示某些有毒气体例如NO2的化学结构,或是金刚石等晶体结构,搭建各种复杂分子的微观模型来直观展示微观世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7].
4 结束语
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善,一方面需要在理论上对绿色化学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需要从事教学工作的科研人员共同努力.而且在实施的时候也意识到了绿色化是一个理想状态,有些经典的实验是无法达到绿色化的要求,即使使用计算机仿真模拟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妥善处理“三废”或是最大化的回收利用.总之,在每一次的实验教学中都向学生传输绿色化学的理念,把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法、技术贯穿到整个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汪朝阳,李景宁.大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大学化学,2001,16(2):19-24.
〔2〕汪敏,等.基础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改革与实践[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2(1):24-26.
〔3〕宋广治.在实验室及实验室建设中实施绿色化学教学[A].全国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134-136.
〔4〕闵恩泽,等.绿色化学与化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5〕韦连喜,等.创建学校绿色化学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105-106.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学生课堂的一个重要补充学习就是课外活动,特别是理科生,课外活动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化学的课外活动中,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了解和学习化学试剂的制作和生产过程。还可以组织和开展化学知识竞赛或者化学实验大赛等让学生参与,从而提髙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
2创设情景横式进行教学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明确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髙。在髙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化学实验教学更注重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想做到这点,必须不断改进化学实验教学。老师应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例如,进行喷泉实验、热反应实验时可以创设情境进行实验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原理。
3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棋拟
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学习中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能依靠黑板进行扳I,难以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将难度较大或者危险性较高的实验进行模拟仿真,既能提髙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还能够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例如,对于高中化学课本中讲到的食盐水和电解质的实验,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运用三维动画进行仿真模拟,从而使学生对于这个实验印象更加深刻。
4将验证性试验方式改为探究性试验方式
探究性试验指的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课本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新意境和内容的实验。其目的是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提髙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髙度和境界。
5结语
初中化学 实验 教学研究
化学教学相对于语文和数学来讲,其发展历史在国内教育界中较短。因为传统模式教学的影响,使得化学教学一直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课堂上完成的知识的传授,形式单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须加以正确看待,打破这种弊端,实行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一、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点进行转变,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着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学习,它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创新以及动手能力也受到约束,这就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穿插一些其他类型的教学方式,就是将实验与化学联系到一起。这样子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课程教授的效率得以提升。
所以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就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适当的实验教学引入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严格,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具体的实验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动手操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的话,才有可能独立的完成相关的化学实验。
1.巧用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必要对实验教学这一环节进行巧妙的利用。比如进行“牛奶变成清水”的有趣实验,学生会迫切想要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发生的,以及自己能否动手操作以求达到同样的效果等,这些在学生的心中都会有不断的问号,继而很快的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得学生积极的进入化学的学习情境。
2.做好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
对化学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对实验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从而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
比如老师进行水分子的化学方程式的解析,由水分子分离出来的氢气和氧气是否可以燃烧等,进行相关的实验。这就要利用到实验器材和水,并进行通电对水分子进行解离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试验,从旁协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地对一些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并积极的探究相关规律。
3.在实验过程中积极的交流,使得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加强
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都是根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来进行试验,所以不同的学生的实验方式会有不同。那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补充。学生通过对他人的实验探究过程的倾听以及自己不同角度的思考,也可以有效促进试验方法的改进。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独立的对一些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对一些化学实验现象加以思考,并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探究。一方面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可以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更好的理解以及巩固,从而能够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这样才不会辜负化学学习的价值。
实验教学这个环节在化学教学中是非常的重要的,要积极的让学生参与实验,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社会和国家应对一些乡镇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从而使得这些学校的实验器材得以完备
在现在的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的学校忽视了实验教学这一环节,而关于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实验器材的匮乏问题占据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对于一些乡镇学校来说。所以为了能够让中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得到更好的学习,就必须对这些乡镇学校加大扶持的力度,国家和社会给予资金支持,对这些实验器材进行完备,这样学生就能够参与化学的相关实验,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以提升,学习效率也大大的提高。
四、以协同实验的方法教学,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在上面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进行实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课堂教学时间得以节省,但是学生并没有动手进行独立试验,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化学实验环节的缺乏而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要以协同实验的方式来取代这种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使得时间得以节省,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对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使得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所以协同实验的方式是提高化学教学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五、结语
因为初中是一个比较早的阶段,所以初中的化学学习效果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很重要。所以学校在教授化学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将化学和实验积极的联系到一起,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慧平.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学园,2013,(2).
\[2\]李宝英.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教育科学,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