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3 23:07:28
导语:在素质教育的核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人的素质之内涵,包含四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及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础,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职业素质是人的立业本领,其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结构,还包括工作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则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承受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最终才能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要求能获得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还应能获得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八项内容。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以后从事其他任何职业活动时,都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就业及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社会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冲突
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单位的主要考核因素。有关调查显示,56%的企业认为现阶段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比培养专业能力更为重要,而职业学校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均呈现出劣势,这与企业需求差异明显。尤其在解决问题方面,企业认为现在毕业生最缺失的能力和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出入很大。相关调查显示: 超过60% 的企业和在校学生认为学校现阶段有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一般,关注度不够,与企业的愿景相去甚?h。
2、学生个人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不足,核心能力低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小,而且是中考后没有考上高中、或不想继续上高中的学生,他们在世界观、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等能力上有一定的不足。父母送子女上职业学校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在就业市场能找到工作而已。有关问卷显示,有 83.1%的学生从来不知道职业核心能力是什么。中职学生缺少培养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欠缺使学生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不了解职业要求与自身素质的匹配程度,不了解社会需要,看不到职业核心能力在就业和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低下,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一批批中职生进入职场后,虽然刚开始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但一年后甚至更短时间,就显示出竞争的劣势,职业生涯发展受到限制,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3、学校方面在培养核心能力上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首先,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理念落后、方法陈旧,依然采用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足,在教学和管理中没有主动地渗透核心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师培训和认证工作涉及面还较小,力度、影响力不够。中职教师在专业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职教理论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
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1、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力度
政府部门的指导思想和政策、资金支持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实施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政府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投入力度。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设立校企合作基金;鼓励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对口联系,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由于各地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可根据各地的特点,组织有关单位研发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教学改革方案,以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
2、加强中职教师的培养
加强中职师资队伍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培训,是实施核心能力培养的前提和保障。教师是具体实施教育教学的主体,只有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核心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课程体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整体建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 都应该具有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模式、行动导向教学组织、多种学习途径进行综合化培养。
①在现有课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探索和实证研究,可以借鉴,如与人交流能力可融入语文课;数字应用能力可融入数学课;信息处理能力可融入计算机课;自我管理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和创新等能力。
②开设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如信息处理模块、数字应用模块、自我学习模块,等,让学生自由选修,缺什么补什么。鉴于中职院校学生年龄较小,历练时间较短,可以开设组合模块课程,如与人交流与合作模块、解决问题与创新模块,等。所有的课程都应该具有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学目标,可多模式、多途径综合培养。
③开展第二课堂。依照职业核心能力的模块进行划分,有意识地设计和组织相应项目的培训和实践活动。包括开展社团活动,技能竞赛活动。
3、采用新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形式
新的教学评价形式应以核心能力的测评为基本取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方法是一种崭新的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里,学习结果(特殊的和一般的)得到清晰的界定,评价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合理的和客观的判断,并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予以认定。教学评价主要发挥目标导向、信息反馈、质量监控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素质教育 高职 如何做人
“没有渊博的知识是脆弱的,没有良好的品格是危险的”。人在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发展,没有知识必然困难重重,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格,因此,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职业素质教育应该首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有理想、有追求,生活才会充实,生命才能闪光”。学生学会做人,他才会有长久的动力,他才会有自觉的行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是不同的,而一个人在不同生活时期,理想和追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职校学生正处于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成人感日渐强烈,但因是非不明,常故意违抗师长。随着独立性的增强,与师长的交流减少,与伙伴的交往增加,一些学生认为即使得罪师长,也决不能失去伙伴的信任和友谊,因此他们常拉帮结派,采取统一行动。因此,哥们义气的争斗时有发生,甚至还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时期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讲文明、懂礼貌、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集体的信赖和拥护,才能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努力学习。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思想情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禁得起打击。
职高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其意志行动的独立性差,易受自身“受暗示性”的影响,认同外界的不良刺激。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差,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地自我监督,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往往容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育中既要细心,又要耐心,在尊重、信任、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给学生指明克服困难、纠正错误的途径和方法,使其明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经过反复强化教育后,学生会逐渐理解老师的教育目的,自觉意识到改错既是师长对他提出的要求,又是自己的需要,这样他们才能实质性地解决行为上的问题,从而“修其心,正其行”。
二、树立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集体中长期形成的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班级特有的一种风气。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全体学生有经常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抓班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抓班级纪律。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课间纪律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守纪者,教师在感情上易于接纳;违纪者,或多或少给教师一定坏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其二,抓班级卫生。环境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和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好的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它可以约束和规范不文明、不规范行为。其三,抓学生竞争。有竞争才有动力。将学生无序的不规范竞争引导到健康有序的竞争轨道上,可促使学生将注意力、兴趣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特长发展中。其四,抓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关键是抓学习规范、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讲究方法,善调控,巧挖掘,寻找闪光点。
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书记曾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的,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而高尚师德的表现,我认为首先是行为。
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 ,他给人一种浅移墨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这正如许多昆虫呈现出与它们所吃树叶一样的颜色一样。因此,教师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的品性的好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育的东西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仍然存留在学生心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教师,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育人。教师的人文素养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教师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调节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师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逐步养成健全美好的人格、提升高尚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关爱学生,使所有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具有完善的人格。
教师的人文素养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共同架构而成。其中,教师的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础,在内化、积淀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所凝练、升华而成的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为人文素养的外显和发挥作用提供着价值导向和支撑。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广泛的兴趣,不仅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酷爱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表现在满腔热情指导一切对学生有益的活动;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要求教师要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并应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激发学生;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有不断提高素养的意识。要多阅读、多反思、多写作,勤于笔耕。而人文知识的自我学习、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的方法,自古至今皆然,就是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书使人明智”尤其是读好书。教师爱好读书自然有助于摄取更多的信息和思想养料,有利于创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的读书品格可以感染、熏陶学生阅读品格的积极成长。
关键词: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考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属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心智、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掌握能丰富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而对于科学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Miller)提出:科学素质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美国“2061计划”报告把“科学文化素质”解释为: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科学素质定义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素质’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固有的潜在质量状态概念” 。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高校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外部文化环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育就是要承担起对大学生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重任。这一切都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与实践。
2.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社会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普遍的关注焦点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社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不高;分数很高,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学历虽高,但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高与低”不合谐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他们尽快成才。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已发生改变。为了改变和适应目前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和教育高等人才的时候,高校在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时候,开始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既具有改变世界的知识储备,又具有修养身心,提高培养自身品格的能力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可见加强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十分必要。
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又表明了大家的重视程度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
二、常见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渗透到课堂,以开展多种公共课、选修课的形式为主。自然科学领域,以本校为例,主要有科学家素养,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活,食品营养与保健,信息与信息能力,绿色化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有:中国文学鉴赏,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心理学、摄影技术、中外美术欣赏、文学艺术赏析等。
通过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外,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的充实自己,提高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相关素养。
2.落实到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以教授专家讲座,学生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等的形式开展。学校定期会有专业教授,老师进行不同话题的讲座,覆盖的知识面很广,从英语演讲的艺术,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到电器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突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领域有相关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提供与扩展提高。校级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很好的平台,系与系之间,校之间的辩论赛,知识竞赛与演讲,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3.学生实践活动与相关社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报告,各种竞赛等,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学校还成立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许多社团如晨曦文学社、摄影家协会、口才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丰富生活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以本校为主的以上落实,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本校特色同时也包含高校实践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普遍方法。但是基于目前的有效活动,学习相关的方针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还可以有更多创新、有效的方法。
三、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方法的思考
潘洵教授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文中提出,“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如陕西理工学院位于汉中,而汉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学生课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的相关景点,参加相关的活动。以切身的经历体会,提高文化素质。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参观历史景点,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组成文化小组,定期学习讨论,读相关的书籍等。
在科学素质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增加客观的实际经验,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处理事务的点滴中去,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考察,撰写实验报告,参加与自己提高专业技能有关的工作实践,或实习等。
在创新、开展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还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科学素质、实践能力,那么,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了解,对其重要性的深刻体会以及以本校为例,对目前高等学校常用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方法的诠释和列举,希望在落实与实践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完善与探索一条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了对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创新方法的思考。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各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创新出更多符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有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与方针,这样,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更稳定、更灵活地前进。
参考文献 转贴于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2]谈新敏.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潘洵.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素质教育[EB/OL].西南大学素质教育雨僧网,2007-05-17.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生数学的素质教育是新课改实施下,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勉励的机遇与考验。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序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数学素质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能力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注重社会实践
“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
2、培养科学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教养,其核心就是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意识态度,科学的价值规范,科学的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个体面对生存和适应社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数学教育中所面临的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认知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即不仅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的认识过程(复制),更是看作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创建)。对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如何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观念及恰当的方法演绎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知识合理的组织而转化为学生需要探究的关乎他们生活的问题。
3、发展创造潜能
社会离开了创造,单凭已有文化的传递与复制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而社会的创造最终就是人的创造。要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就必须抓住个体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与色彩。因为不同的个体其创造的领域和程度都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但创造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又都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策略之一。
4、加强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个体的情感素质则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个体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实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面对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特征的符号,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外加指令”的、“完成任务”的和“强记死背”的被动性信号输入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教育。这就是和非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
三、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1、解放思想,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本质要求,为我国教育大计着想,从学生长远发展和成长需要考虑,摒弃短期考试效益的影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此,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在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投身到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
2、重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联,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课外教育也同样重要。课外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家庭作业的安排,教师要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一些自主性作业,让家长在理解和配合的基础上,帮助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不仅来自于课堂,更应来自于实际生活。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讲,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习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自主高效”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的感觉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情感素材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新鲜的血液。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修订中,就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学科核心素养又是一个相对抽象化的概念,怎样才能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加以构成,再进行一个合理的划分,就是下文要研究的内容。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作为个体,当面对不确定或者复杂的现实情境时,可以将特定学习方式中衍生出的探究技能、思维模式以及学科观念进行综合运用,将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内在动力系统结构化,然后进行情况的分析、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呈现的综合性品质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素养,这是种品质,是后天形成而并非天生。而形成素养不仅是“教化”而来,更多的是靠自身“阅历”养成,是一种人人都会得到的品质。换句话说,不管你身处怎样的职业、何种角色,也不管你受教育程度达到怎样的标准。都会在你自己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将各自素养进行表现;其次就是核心素养,这中间包含的是情感态度、知识以及能力的三个维度。换句话说,核心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有预期目标的结果。就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这里主要说的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最后,就是学科素养。这是一种经历了特定学习后的技能养成。将这些概念理清之后,我们就能够了解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对学科核心价值和意义,进而让思想政治课程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二、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
在人的一生中,是众多智能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其中主要的发展就有:语言智能发展、人际交往智能发展以及数学逻辑智能发展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片面地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应该是各种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情感心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如,在进行《政治生活》课程的教学时,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知识点学习,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去死记硬背的话,学生一旦遇到真正冲突情况的时候,就真的会首先考虑国家的利益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可以多给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告诉学生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都是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在此基础上注意对学生准确人生观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
又如,进行经济生活中“商品”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商品为什么要出现呢?”这样学生就会对商品的形成前因进行分析,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商品经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2.情感素材在问题对话中的导入
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过程中,首先就是教师对知识深入浅出的理解,将知识教学的挑战性不断提高,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学生思维能力加以最大程度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案例的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能是单纯地生搬硬套。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展开情感素材,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尽量鼓励学生能将教学情感感悟完整地表达出来。在教师进行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争取使其能在情感体验中将思想品质加以升华。利用相互探讨或者辩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是非观。
比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课程时,物质的变化是需要量的积累而形成的。教师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来进行课堂的提问:比如,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回答。等到回答的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可使用的解决方法,进而完成教学。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提问更加有深度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国外就有针对我国人民而设立的中文标语,比如“垃圾请丢在此处”或者“禁止大小便”的字样。学生这时的情感一定会有所触动,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感的调动。
在我国教学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模式还会继续发展和完善,对本文讨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建立也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学生在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有所提高。在改革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可改变成绩至上的观念和束缚,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希望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教学和学习水平。教师也会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方培君.让学生终身受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57-59.
[2]李彰有.试论政治课教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5(12):57-60.
关键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模式;焦点解决
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初中阶段是他人生过程中的黄金时期,而这个时期学生接触的更多人际关系就是老师和同学,而教师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重要引导者,既扮演着传道受业的老师,也扮演着个人成长的指导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初中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栋梁,初中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培育出身心健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任重道远,因为时代的变迁摆在教师面前的学生已经千变万化,不断的冲击着一直以来延续的传统教育。为此我从本人的工作经验中进行总结与反思,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当前初中教师在学生的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前段时间和一些一线教师探讨当前的教育状况时,他们不免发出感叹,觉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这里的难教当然不只是教学之难,也应该包括了教育之难。在新课改思想理念影响下,虽然我们教师一直在探求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教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育体制的指挥棒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成绩主要还是以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为主,所以很多教师难以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过来,对于德育教育的核心、新课改的目标等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够深刻,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就将重点放在成绩上,我们注意到不少教师只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对于学生品格上的缺陷缺乏关注,对于问题学生也不会耐心细致地有效地进行沟通和教育,从而使得学校的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例如,某某中学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是平时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而且有一定的攻击性,教师认为读书好的同学脑子灵活,出现一些小错误无所谓,没有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结果该生酿成大祸,给孩子自身、家庭和学校都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而教育方面诸多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教育和教学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良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那么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初中教师如何加强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积极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呢?
二、加强和提升初中教师教育水平的策略
1.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老师的定位,那么传道什么意思呢?它是说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得可贵品质,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领路人,影响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确实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素养,切实转变观念,将道德水平和学业成绩置于同等位置,认识到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仅要在思想上提高自己,也吸取先进经验,在责任层面,教师更需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及人生观,做到率先垂范,给学生做好榜样,千万不能宽以律己,严以待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尽量凸现道德品质的作用,教育学生先做人,再求值,让学生在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2、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荷尔蒙水平逐渐提高,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情绪也更容易激烈和具有不稳定性。我在班主任工作时期,多次遇见个性特别行为怪异的学生,有沉默寡言的,有不经意发出怪叫的,有割手腕的等等,如果我没有学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可能就会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处理问题,结果可想而知。正是由于自己平时经常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心理技术与方法,所以遇到此类学生能够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从社会教育和人才的互相关系来看,塑造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社会发展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和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需要,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的需要,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遏制中学生心理疾病的需要
3、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勤反思,多尝试,寻找有效的沟通模式,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模式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建构
教育环境的改变对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影响,新媒体环境的到来也对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组成部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也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之上增加新媒体元素,这样才能体现出当前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时展的趋势,真正影响到素质教育活动。
(一)大一新生:以角色适应为主的发晨性心理素质培养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园,要经历一系列的适应活动和体验活动
因此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要以角色适应为核心,以发展性心理培养为方向,遵循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结构的特殊性进行开展。对大一新生的培养应着重于发展性心理培养,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发展性观念,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和生活,抓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在大一阶段就应该对新生进行新媒体环境方面的认知教育,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大二、三学生:以学习和人际交往为主的实践性心理素质培养
经历了新生适应的阶段之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大多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课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根据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经验和高校学生对专业认同度的问卷调查发现,有部分大学生会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专业不认同的心理态度,继而出现学习倦怠和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也都会选择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因为性格和个性的不同而产生诸多困扰。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所呈现的问题也朝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网络炫富、“有钱人我们做朋友吧”等现状无不刺激着大学生的神经,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观和感情观。
同时,大部分高校都会选择在三年级阶段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等活动项目,用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将作用发挥到最佳。
(三)大四毕业生:以人生规划和克服不良心理为主的社会性心理素质
大四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这~重大问题,大学生心理在这个阶段呈现波动大、极敏感的特点,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自杀行为高发的阶段。由于在我国教育工作中对生命教育的缺位,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并不深刻,受挫能力较低,在困难面前常常表现得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心理素质创新模式是以全体大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进行构建的,从新媒体环境下以角色适应为主的发展性心理素质培养到以学习和人际交往为主的实践性心理素质培养,再到以人生规划和克服不良心理为主的社会性心理素质培养,这三条培养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认知、个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种主要力量(即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专业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学生自组织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人力资源层面
(1)强化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大师资队伍的投入力度。虽然心理素质教育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提出了,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对象一直将重点放在中小学生身上,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度不够。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队伍。国外的心理健康模式与国内模式的不同表现在心理维护的人员组成方面。国内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高校教师或者辅导员,很少利用到社会中的人力资源,不得不说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主阵地建设层面
优化心理咨询中心职能,发挥心理咨询主阵地作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从建立之初就定位为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众多学者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中心的主阵地作用。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当他们出现了心理问题时,第一时间并没有考虑去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这就说明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出现了缺位,没有发挥本该具有的功效。不同性质、不同层次高校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中心也不能只是局限于旧的案例去解读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状况。除了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数据库,心理咨询中心还应该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改革中发挥其主阵地的关键作用。从国外的学校变更模式不难看出,学校规范和学校规则如果不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就应该对其进行变更。而学校规范和学校规则是否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特征,所以最有资格对学校的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专业人员建设层面
提高心理学专业教师和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新媒体操作能力,树立助人自助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对于心理学课程的感觉往往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那是因为学校的心理学课程同大学生心目中的心理学相差甚远的缘故。国内的教材教法模式就是根据这一方面进行的改革,所以教学要改革,教材就要改革,教材的改革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并不期望从心理学课程中学到宏观的理论体系,而是希望通过心理学课程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国外的传统临床模式就对我国的心理学课程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2―0033―0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和今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使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作为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相比的。然而,运用得当可以使课程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用不当也会事与愿违。目前,教学质量研究己成为主导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机制,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还缺乏可以统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教学质量观。目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和效率的研究和反思非常多,在相关文献中多数侧重从教师有效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关注对整合教学模式的探讨等,而在专门针对教学质量层面来分析整合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还欠缺成熟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着重探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来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永恒追求
何谓教学质量?这先从教学和质量两个概念论起。有研究者把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分为“教学目的、学生、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广义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教师”。 [1]因此,教学质量的“教学”应包括这七大要素。也就是说,我们应从这七个要素方面来理解教学质量的“教学”。那么,什么叫质量?质量是“指事物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特征的总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我们借鉴有研究者关于教学质量的定义,如“教学质量,顾名思义,是指学校教学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质量要求,即学校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特征的总和,或者说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3]由此认为,教学质量就是指教学目的、学生、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广义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教师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而以往的教学质量研究,往往侧重教学的某一个要素而忽略其它要素。如在理论上,对什么是教学质量有四种不同理解。第一种观点是将教学质量理解为学生质量。认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每个学生应掌握一个合格公民所需的最基本的东西。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应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的组合,既要评教的质量,又要评学的质量。第四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提出的一定的质量要求,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上的变化作出估计,又要对教师的教授能力和教授效果作出估计。[4]因此,教学必须在七个要素上体现出来才是完整的、全面的。而七个方面都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学质量,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质量。通过以上概念辨析,本文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永恒追求就是教学质量。
首先,从课程概念的变化上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和教学质量的内涵是一致的。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无论把课程理解为学科、还是理解为目标和计划,甚至理解为经验或体验,都是侧重课程的某一个要素,这忽视了人的整体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健全的发展,忽视了教学的诸要素,这跟教学质量的内涵是不一致的,未能全面反映教学质量的整体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
重要的变化,主要包括“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强调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显形课程到强调把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价值、态度)的隐性课程与显形课程并重,并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5]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的变化而产生的。它关注了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了学生的健全发展,关注了教学质量的整体协调。真正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目标、内容、环境、主体、评价等诸方面的全面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要素之中,这样才能体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性。
其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本质就是为了追求教学质量。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的内涵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6]而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就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7]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把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这与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第三,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上看,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质量首先应着眼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关注教学是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提高等。教学质量的价值也最终体现在这一点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有研究者曾指出,“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8]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目的就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与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功能上看,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将其与课程整合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有研究者指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具有多种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9]我们知道,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学的各个要素密切相关,但更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紧密相连。现代信息技术将给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变化,对此有研究者指出,“表现在学习环境上如鼓励好奇、创新与团队合作;教师作用被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中介和指导;支持教育的学徒式模式;减少了对学生的胁迫和挫伤;减少了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提高了注意力,改进了自我形象;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信息环境贯穿于‘超载’的媒体;拆除了教室的围墙,与家庭、城镇和世界融通;打破了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的时间界限;增进了学生对学科的意识;支持真实情境的学习并为心智建模提供支撑;建立了与外界人与物更多的联系。在学习方式上新的教学形态出现,即个别制以及智能公布的学习共同体;自主学习成为可能。”[10]这与教学质量的整体协调发展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一样,教学质量及其保障是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永恒追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最终价值诉求就是更好地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
二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盲点
通过以上分析,教学质量及其保障是任何一项教育及其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和价值目标。也同样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和价值诉求。但是,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中缺乏整体的教学质量意识,甚至存在背离教学质量目标的现象,往往过于突出或淡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某一个要素。
1 过于突出教学目的或学生要素
从历史的视野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给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IT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历程上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其基本特征是‘为学习计算机而教’,初步形成了基于电化视听媒体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初级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基本特征为‘为教学而用计算机’。发展并完善了以‘教’为在中心的教学设计范型,这种设计着重考虑围绕如何帮助‘教’而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特征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崛起’引起教学中心转移。对教学的影响在于,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广泛盛行的情况下,悄然出现了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设计,实现了对长期统治课堂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超越。”[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从“教”到“学”的转变,的确是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但是,教学活动的质量是诸要素的整体协调,单一的学生要素不可能完全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可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中,过于强调单一的学生要素,如有研究者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生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可见,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是围绕着“学生”这单一的要素而展开的,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过于淡化教师的要素
无论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师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离开了教师不可能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然而,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中过于关注的学生的作用,而忽略了教师这一重要的要素。有研究者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策略的阐发中提出,“寻找各学科有利于信息技术切入的知识点的策略,运用情境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践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感知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策略。”[13]从这一论述中看出,很少谈到教师。有的虽然关注到教师并对其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但“信息素养的培养往往侧重于信息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但这只是孤立地信息工具和技能的掌握,只有将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运用于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技能本身与系统的信息过程相联系,孤立的信息技能才能被整合到信息素养的问题解决过程中。”[14]可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方面,有意或无意、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地淡化了教师这一要素。“但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看多做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严重不足。”[15]如果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3 过于突出教学环境要素
有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包括课程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课程化;第二层面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它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然而,许多教师认为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当中,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16]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片面强调教学环境的创设而是同样不可取的。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说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缺乏一个教学质量的整体意识作有密切关系。
4 教学内容越来越模糊
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中教学内容这一要素越来越模糊,就如有研究者“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即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17]这里的“知识”、“资源”都侧重于教学内容或课程,尽管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有其片面性,但从“知识”为中心向“资源”转变,尤其是向“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的转变,愈来愈淡化“知识”这一教学内容了。同时,教学内容从“知识”为中心向“资源”转变,再向“全方位整合”转变,其内容越来越不明确,缺乏明确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其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其中的某一要素,而忽略其它的要素,这与教学质量的诸要素整体协调观是不符合的。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仅仅停留在某一个要素的层面上,而对整合的整体教学质量研究不够,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在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凸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空白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最终诉求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在现实的整合实践中,我们过于注重或淡化整合的某一个要素,缺乏整体的教学质量观。尽管如此,我们至今很少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质量研究,有研究者通过对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指出,“理论研究文章多,但很泛,不够深入。”“在2004年之前,整合理论研究的文章主要涉及‘什么叫整合’、‘如何开展整合’、‘实施整合的主要条件’以及‘难点和策略’等几个基本而又关键的问题,针对性非常强,就是为整合而研究。经过2005年的休整之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开始包罗万象,众多研究人员把教学结构改革、课程信息化等内容全部都纳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系中。整合理论研究的不断拔高和泛化使广大一线实践者失去实践方向,也使理论研究陷入浮躁与肤浅,不能够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动则模式研究、概念名称混乱,整合实践无所适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存在严重跟风现象。”[18]这一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与课程为整合而整合的研究比较普遍,而缺乏为什么要整合、谁来整合、依据什么来整合、整合什么以及如何评价整合效果的系统研究,更缺乏以质量提高和保障为主线的整合思路和研究成果。
四 以教学质量保障为核心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
要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价值,应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核心来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对此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
这是要回答整合的主体问题,即谁来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与其缺乏一个有质量意识的整合者,即教师有关。有研究者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而整合的成效如何则取决于是否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师资队伍。目前,虽然政府给学校投入大量资助,增加了老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但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水平和素养还亟待提高。”[19]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只有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20]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不可或缺的。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教学质量“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体现为学生学习的优劣程度。”[21]
2 要有一定的教学质量标准。
这是要回答依据什么来整合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之所以存在质量问题,是与缺乏质量标准密切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既须注意质量的全面性,也要有比较具体的质量标准,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整合。质量标准愈具体,要求越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效能也就越高。对此也有研究者论及标准问题,如“课程标准、技术标准、学习理论,三者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加有效。”[22]这个标准的提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三个标准还处于分离状态,究竟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还需要继续探索。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缺乏质量意识,这与它的整合的理论基础相关,因为质量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应该体现在理论依据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原理及教学设计等。很长一段时间整合的理论基础研究就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23]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研究有待加强。除以上理论基础外,应拓宽理论基础,增加教学质量方面的理论作为整合的基础。
3 确立以质量为目标的目的观。
这是要回答为什么整合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实践中,由于缺乏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任务和要求也就不同。以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缺乏一个明确的教学质量意识目的或对教学质量的认识是很片面的,即单从教师教的方面衡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质量;而很少从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多寡和智力发展程度看待其教学质量,或者与此相反。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学质量应贯穿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全过程。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这是要回答整合得怎么样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存在质量问题,与缺乏一个质量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者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辩证关系;信息技术应用中,一定程度的形成了重机器、轻教师的弊端;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重形式轻内容;课件和教学软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理念的滞后;脱离实际应用,盲目追求精品,技术喧宾夺主,学科成为配角;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它教学资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技巧程度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24]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由于缺乏质量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因此应从课程教学的诸要素入手应建立一个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21] 李秉德. 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2-17, 375.
[2][3][4][10][11]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5,326,327,326,266.
[5][6][9]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3,113-114,118.
[7][15][16] 郭文.教学与课程三维分析――基于经济学、信息技术和教育学视角[M].成都:四川教育,2005:233-234, 237,235.
[8][12][13][14] 陆宏,赵建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5,10-11,161.
[17] 转引自陆宏,赵建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8.
[18][23] 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8):86-94.
[19] 王佑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19-22.
[20][22] 张豪锋,张水潮等.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4,127.
[24] 阳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J].中教研究,2006,(9-10):47-49.
Assurance of Teaching Quality: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ing Point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HEN Ting 1,2
(1.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2. Lanzhou City College,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s a hot issue in the process of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in basic education, whereas the ultimate value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s to pursue teaching quality. By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element analysis, and logic reasoning, it argues that, to research on solving problems of quality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five issu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Firstly, a proper teaching quality view should be established. Secondly, the quality awareness of teachers who act as the subject of the integr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Thirdly, there should be a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 for the integration. Fourthly, the view of aiming for qual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integration. Fifthly, an assessment system for the quality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should be esta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