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10:35:45
导语:在大学毕业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为了统一和规范我校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保证我校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广州大学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一、纸张和页面要求
纸型为A4,上下页边距为2.54cm、左边距为3.0cm、右边距为2.6cm、正文行距为固定值23磅。单面打印。
二、论文装订顺序
1、封面
2、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3、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
4、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报表
5、题名页
6、中文摘要、关键词
7、目录
8、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9、参考文献
10、致谢
以上各项分别从新页开始。
三、章节目序号
按照正式出版物的惯例,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数字编号方法,按三级标题编写:
1 ……
1.1 ……
1.1.1 ……
如三级标题后面要继续编目,请按下列标号进行:
(1) ……
1) ……
① ……
四、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内容要求
1、题目:应简明突出、有概括性。题目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摘要和关键词: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300个左右实词为宜(外语类专业要求),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
3、目录:(要求至少有二个层次,注明页码)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毕业论文主体:包括前言、正文与结论,一般不少于5000字。
1.1前言: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要达到的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2正文:正文是对毕业论文内容的详细表述,其内容一般包括:
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或计算的主要方法、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学生可根据毕业论文课题的性质,涉及上述部分内容。
1.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提出课题尚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注释:毕业论文(设计)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用页末注方式只能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6、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
五、排版格式
1、封面:学院统一要求格式,黑水笔正楷填写或打印。
2、题名:
2.1题目用二号黑体,居中。
2.2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用三号黑体,单倍行距,
3、论文中文摘要:
3.1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单倍行距。题目上下各空一行,空行均为三号,单倍行距。
3.2居左打印“摘要” 二字(四号黑体,不加粗)。
3.3“摘要”后面空两格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
3.4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居左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不加粗),其后空两格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 目录:
4.1“目录”二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打印;上下各空一行(二号,单倍行距),目录下的各章节标题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小四宋体)。
4.2章节编号,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即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第一级标题顶头编排,第二级标题分别比上一级空2格开始编排,第三级标题分别比上一级再空2格开始编排。对齐方式为分散对齐。
5、正文格式要求:
字体:所有一级标题均采用三号黑题(不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所有二、三级标题均采用小四号黑体(不加粗),靠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二级标题前空一行,二级标题后不空行;三级标题前后均不空行。
所有正文均采用小四号宋体,靠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均为固定值23磅。
所有空行均采用小四号,行距均为固定值23磅。
行距:包括所有标题、空格、正文在内,行距均为固定值23磅;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
页码:目录页、正文页均单独开始编排页码,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小五号宋体,居中。
前言部分及各章均另起一页。
(1)前言
建议前言部分不加小标题。。
(2)图:
图号、图题放在图的下方,小四号宋体,居中。图号与图题之间插入一个空格,图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图题后空一行。图形均设为黑白色或灰度。如:
图2.1 2003-2005年广州市商品房平均售价走势图[1]
(3)表:
表号、表名放在表的上方,小四号宋体,居中,表号与表名之间插入一个空格,表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表名前空一行。如:
表2.2 2003-2005年广州市商品房平均售价表
表格均采用三线表格样式。
6、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用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内文宋体小四号,行距为固定值23。序号加半角中括号。悬挂缩进1.5字符。
用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EB/OL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关键词:中国;就业质量;内涵;评价指标
我国对就业质量的关注与研究始于二十世纪末,“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将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在2004年“中国就业论坛”上提出这样的一句口号,首次在政府的文件中出现“就业质量”一次;2010年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提高就业质量,让劳动者体面就业”;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在新时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质量一次次的出现在国家每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中,足以说明其在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 就业质量的内涵
就业质量是衡量某一群体及社会就业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研究者局限于自身的研究角度与学科背景,对就业质量内涵的理解也有所差异。“从广义上说,就业质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就业人员的质量,包括劳动者的技能、资历、素质等;其次是就业岗位的质量,包括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岗位、劳动条件、工资水平等;再次就是就业工作质量,包括工作水平、服务水平等。”[1]
从就业质量概念的狭义上讲,国内学者普遍认可刘素华(2005年)提出的就业质量概念: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这个概念其中既存在客观方面又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优劣程度的区分就难以排除主观判断的因素。[2]彭世武(2008年)认为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的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3]刘世峰(2013年)认为就业质量就是劳动者在从事生产过程中并取得一定收入的具体情况的好坏状况。就业质量本质上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状况的一种衡量。[4]张桂宁(2007年)明确指出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指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的优劣和是否满意的综合性概念。[5]这就说明劳动者个人对于自身就业状况的主观满意程度在评价就业质量中的重要性。
就业质量的核心就是劳动者的报酬。截至目前国内对就业质量的研究都会将劳动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劳动者就业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就业质量从微观层面来讲就是劳动者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与工作状况相关的因素,比如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环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这些相关因素可以从客观方面反映一个劳动者的就业状况如何;劳动者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应该构成衡量就业质量的一个主观方面。从宏观层面即某范围内劳动者整体的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也就是某个国家、地区、行业的劳动者的就业质量,通常会采用一些关于劳动状况的统计数据来表示,比如平均劳动时间、平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参保率等指标。
2 就业质量的内容及测量
使评价更客观的基础就是构建一个可以测量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综观目前学界关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选取评价指标和研究侧重点上均不统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来看。
2.1 宏观层面
最具代表性的是刘素华(2005年)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地区、行业、部门的就业质量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一级评价指标(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和十七个二级评价指标。然后设计就业质量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就业质量的量化评分表。[6]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李长安(2011年)依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包括六个一级评价指标(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二十个二级评价指标和五十个三级评价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7年及2008年的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测算。[7]高兴艺(2012年)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基本质量、安全质量、归属感、受尊重和自我实现)和十六个二级评价指标。得出我国在1990年到2009年间的就业质量是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增长率在3%-5%之间,平均增长速度是4.02%,远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8]
2.2 微观层面
李军峰采用就业稳定性指数、工作质量指数、劳资关系指数、福利和保障指数和职业发展指数这五个指数对就业质量进行综合测评。[9]
3 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
刘世峰(2013年)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就业率、就业水平、创业、职业胜任和满意度)和十七个二级评价指标。[10]李菲菲(2012年)提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工作满意度)和八个二级评价指标。[11]柯羽(2010年)从建立了一套包含三个客观性指标(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和三个主观性指标(人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解决了指标间信息的重叠问题。[12]张卫枚(2013年)依托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在湖南省长沙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展开调查,从工作状况(就职行业、工作时长、劳动报酬、社保状况和发展机会)、工作环境(物理环境、安全环境和人际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就业稳定性和职代会参与率)和就业满意度四个方面得出新生代农工整体就业质量低下。[13]杨何清、李佳(2007年)提出了相对比较系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适用全国各地区大学毕业生总体以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群体的就业质量的状况。该指标体系包含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工作条件、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和十二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然后将得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转化为就业质量评分表。[14]
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可分为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两个层面,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指劳动者的主观满意度,比如对薪酬的满意度、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对工作单位的满意度等。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指数加权平均法和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评价就业质量,李军峰和刘素华分别是这两种方法的代表性学者。
4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李菲菲(2012年)从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高校扩招及培养方式、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及用人方式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四个方面分析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15] 从高校的角度来研究,主要是指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与现有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方丽(2003年)指出,我国的学科专业结构源自前苏联,注重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人才培养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与产业变动之间的协同性较差,造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16]林宝灯(2012年)研究经济管理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得出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存在显著地低度相关关系,其中男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呈现显著中度相关关系,女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呈现十分微弱的相关性,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男生能力越强,就业质量越高;女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不受就业能力的影响,还会有其它就业心态层面相关联的因素影响。[17]
肖琳(2013年)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情绪智力在微观层面上影响其就业质量,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从宏观层面上影响其就业质量。[18]马男、魏凤(2014年)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陕西省的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返乡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返乡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公共因子是社会扶持、人格特质、亲友帮助、就业能力和求职行为,社会扶持因子对返乡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最大,就业能力的直接作用居次要地位,人格特质的间接作用居次要地位,求职行为对返乡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很小。[19]
赖德胜、石丹淅(2013年)从经济发展方式、劳动力市场分割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就业质量偏低。我国当前主要依靠资本驱动且偏好普通劳动者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个体(尤其具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长远发展不利,劳动报酬和技能发展是评价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当前我国的就业质量不高;当前我国多元化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以户籍为代表的制度强化了区域、城乡、行业、部门、职业间的分割收益,造成扭曲的劳动力配置,从而整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20]张勉(2006年)从制度性因素和个体因素两个层面来分析如何影响城市贫困群体就业质量。制度性因素主要从就业促进制度、劳动者权益保护、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三个方面影响其就业质量;个体因素主要从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影响其就业质量,并指出目前中国,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已经基本上是正相关关系。
5 结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大学生和劳动者就业质量进行了界定,就业质量是关系毕业学生和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收入是评价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其高低、分配结构等既影响个体的工作生活质量又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因此,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林:《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质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载《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7期.
[3]彭世武:《构建适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载《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4]刘世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5]张桂宁:《论劳资关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刘素华:《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载《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6期.
[7]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李长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1期.
[8]高兴艺:《就业质量测度及其对就业数量影响的实证研究:1990-2009》,山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9]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载《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6期.
[10]刘世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11]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以青岛某高校为例》,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2]柯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载《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4期.
[13]张卫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分析与提升对策――基于长沙市的调查数据》,载《经济与社会》,2013年第3期.
[14]杨何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载《中国人才》,2007年第15期.
[15]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以青岛某高校为例》,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6]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机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17]林宝灯:《经理管理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关系研究――以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2012界毕业生为例》,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8]肖琳:《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一
钟祖荣1984年7月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入职北京教育学院,从事教育学、人才学、学习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早在大学时期,他就对教育专业产生浓厚兴趣,而长期的教学和研究,经常到中小学与一线教师接触的经历,也使他对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热切的关注。
“北京教育学院要成为校长教师培训的人才高地、知识和创新基地,培训要实现科学化、专业化、人文化、信息化”。从教师到校长培训部门主管,再到分管学历教育和教师教育培训的副院长兼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钟祖荣恪守学院的办学宗旨,他以一种朴素的、扎实的风格进行着不懈的追求。
紧跟国际教师教育标准化的趋势,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等的研究项目,着手构建教师教育标准体系。钟祖荣很兴奋,这与他在几年前的思考和探索相一致,那时,在学院的支持下,钟祖荣牵头“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确定了“研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课题,这在全国具有前瞻性意义。
2009年,在钟祖荣的带领下,课题组以北京市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为基本依据,开展优秀教师素质形成过程研究和教师成长阶段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历时一年半,完成了78万字的优秀教师访谈分析报告,提出了优秀教师素质特征、教师发展六个阶段理论。
钟祖荣强调:我们的研究必须体现独特性。他提出“力求在两种形式之间互补,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两大部分”“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分学科、分阶段、重指导”的思路。百余人的团队,一年多的再次研究,终于拿出了9本初稿。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多次论证审核,获得了通过。据此,钟祖荣和学院李晶教授一道起草标准研究制定说明,成稿过程中,他又一本一本审读、一字一字推敲、一问一问沟通,终于在2012年推出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9个学科领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面世,受到上海、广东等省市教师培训机构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好评。以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为首的评审专家们指出,该书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指导方面,有着很强的应用意义。
二
如何使教育学院在首都乃至全国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钟祖荣认为,唯有加强研究、加强开发、创新驱动。因此,他对教育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培训的研究开发等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全情的投入。
2008年,他受命研制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针对校长教师培训的需要,他从学院学科建设的特点出发,提出继续教育的学科分为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两个系列,从培训、人才、实践、基础理论四个层面构成学院的重点学科结构布局,设计了20个重点学科,形成了以校长培训学、教师培训学、校长学、教师学、学科教育学、学校管理学等为重点的有特色的学科群。
抓住难点热点,集中团队智慧,深度思考,敢于创新,这是钟祖荣的研究和实践的特点。2008年,钟祖荣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开展了对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他借鉴有关理论,提出了教师培训评估的五层次模型,即即时反应、学习效果、工作表现、组织绩效、社会效益,教师培训的评估及质量保障进一步深化,起到了质的促进作用。2011年,钟祖荣提出的教师发展分为“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骨干期、专家期”的“五阶段”理论以及分岗位、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的培训体系建议得到采纳,有关观点写进北京市教委《关于“十二五”时期中小学部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2012年,钟祖荣承担北京市教委委托的课改项目《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系统对策研究》,他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大量数据,建立了负担数据模型,其对于学生过重负担来自哪里的解释是独一无二的,据此提出了“系统减负”以及基于对“负担”进行差异性分析的“差异减负”等观点。目前课题成果正在北京市4所小学进行实验研究。
十余年间,由钟祖荣主持的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达10多项。其中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最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科研项目对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如“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系统对策研究”“特级教师的现状、评选及管理完善的研究”“教育家成长规律研究”“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中小学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等。
三
民盟中央从2007年开始农村教育烛光行动。2008年,民盟中央通过钟祖荣的沟通协调,委托北京教育学院对中西部10个省份的50位培训者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优质的培训教育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辐射。同年,作为民盟中央“烛光行动”专家顾问组成员,他受邀在民盟中央“民盟烛光教育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钟祖荣还多次随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等到甘肃定西、江西新余、湖北恩施等偏僻农村,围绕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及教师培养机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撰写的报告转化为全国政协的提案。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青年就业;政策;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导致的大规模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了800万个就业岗位,相对于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来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1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约达到9.9%,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青年农民工就业不稳和青年白领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青年就业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当前青年的就业现状及问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个“滞后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严重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很多单位都不招人、少招人,就五百强企业高校招聘会而言,岗位减少40%,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青年人失业(包括待业)占失业总数相当大比率,是我国历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就业制度被打破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基本呈上升趋势。
1978年失业青年人数为249.1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47.0%,1988年245.3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82.8%,与10年前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1997年失业青年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68.9%,与10年前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78年的水平。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中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增加5697.23万人,即每年平均增长千余万人,2006年为1603万人。城镇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而我国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1]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派生出新的问题。现在,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逐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全面复苏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所以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还要持续几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他们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加在一起有860万人。根据以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估计有约36%的人能找到工作,还有约500万人面临就业的困难。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二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被迫选择考研,国家也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以延缓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派生出新的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已经形成。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同样要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判断,和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就业状况的变化对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及家庭的一种考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容易冲动,有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制造者。二是加大受教育不平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家庭绝对是高投资,如果投资没有产生回报,势必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由就业问题引发公众教育投资的进一步拉大,会加大受教育的不平等,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2.青年农民工基数大,就业的稳定性不强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内我国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为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为8445万人。据预测,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看,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有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农民将减少至7亿人左右,这就意味着至少有近2亿农民要转移到城镇;另外,目前中国人均0.3亩以下包括完全失地的农民已接近5000万人,而且每年以百万级的数量在增加,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压力。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会不断增加,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为青年人。
由于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是不会长期滞留于城市中,并且农民工对条件较差的工作大多也可以接受,所以,相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率较高,但是就业质量不好,就业的稳定性不高,作为城市的一个边缘群体,他们属地位较低的收入阶层。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承担着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然而,现实表明,由于种种因素,他们始终被排斥在城市社会的边缘,无法平等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这不仅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农民工群体的人口特征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农民工群体内部代际分化已经形成,主要表现为青年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中的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中的高素质人员,更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后备劳动力资源。
监测显示[2],农民工外出务工目的地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经调查,进城务工青年年龄大
转贴于 多在18—28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多。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多挣点钱,增加家庭收入。据上海市金山区团委对来沪青年农民工的调查,[3]青年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青年农民工求职渠道基本依靠熟人介绍。
74%的青年农民工是通过亲戚朋友和老乡的介绍找到“目前这份工作”的,并且学历越低越是依靠这种关系(P=0),初中以下学历占80.6%,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占到100%。通过分析发现,这一现象同来沪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而同跳槽的次数、所从事的行业和工种有直接有关(P=0.008、P=0.000、P=0.000)。也就是说,跳槽的次数越多越是依靠熟人,反之,也是因为熟人之间的强关系,促使跳槽增多,工作环境和待遇逐步改善。
二是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本次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占少数,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绝大多数。
延长工作时间在农民工这里是较普遍的,每月的工作日在20以下的仅占13%。
三是青年农民工最大的烦恼来自于经济收入少。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收入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间(77.8%),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100%在2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的占6.4%,虽然长三角地区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可是目前来说全覆盖还需要一个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四是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度还有待提高。
关于“如果让您对目前的身份做一下定位,以下那种说法最符合您”的问题,选择“半个上海人”的比例为16.2%,选择“新上海人”的比例高达21.8%,选择“外地人”的比例为51.9%。关于“您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多久了”的问题,选择“四年以上”的比例高达41.6%,选择“三年左右”的比例为14.9%,选择“两年左右”的比例为18.6%,选择“一年左右”的比例为16.5%,选择“半年左右”的比例为8.4%。根据人口学关于居住在一个城市的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为常住人口,可以认为务工青年倾向于长期在上海生存的意愿和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3.青年白领的职业压力大,对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青年白领(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为工作3—5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困惑与压力众所周知,作为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在经历选择与被选择的矛盾冲突后,无论满意与否,最终都要选定某一职业,迈向社会,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大学毕业生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事业成败和价值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职场能拚得一席之地已属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加剧下格外严峻的就业行情,早两年已就业的大学生更感庆幸。但是,生存压力普遍较大,不同群体存在较大差距,渴望破解发展瓶颈愿望强烈。作为高知识群体,当前白领青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群体的压力。我国目前估计有约5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以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高校共有毕业生15.8万人,而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要数目的同期降幅超过20%,其中以金融、航运、国内贸易和部分制造业的降幅尤为明显,部分上海金融财经类、外语外贸类毕业生的需要数目同期降幅甚至超过了30%。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待就业人员,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一些人有被后来者取代的危险,所以,不管目前工作如何,必须加倍珍惜,不能失去,而有跳槽打算的人就更会慎重,大多持保守态度。
二是用人单位工资持续走低的压力。在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供给大于需求。在供需定律的推动下,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工资价格降低。上海团市委于2010年1月对毕业3-5年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月工资在1000—2000元的占13.2%,2000—3000元的占21.1%。目前,毕业生工资中位数为2492元/月。据媒体测算,一个无房上海大学生要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每月开销大概需要2000元左右。而在上海安家置业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
的梦想。可想而知,在中国一线城市,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可谓捉襟见肘。
三是就业稳定性下降的压力。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主要源于高等院校的培养机制,学校没有遵照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大学生,致使学校教授的专业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尤其是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另一方面,当前“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导向,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首份工作选择上的轻率和盲目,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对专业对口的关注和重视。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问题,从而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建议。
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而在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100万人,供大于求缺口在1300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变数,也将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青年就业应得到格外的重视。政府部门首先要采取措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青年成长。
1.加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大学生就业难,技校生职场走俏,九成未毕业就被预订一空。但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就不止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一些重要产业目前仍停留在资本与劳动双密集阶段,接纳的劳动力是大批蓝领工人,对大学生需求有限。白领岗位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像金融、法律、理财、高级家政、高科技还有中高档的服务岗位需求不够,第三产业只占到全部GDP的36%-38%,而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达到60%,甚至70%。从长远来说,只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解决更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当我们的产业不再高度依赖于外向型,形成自己完整的产业链,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或许能缓解很多。
2.相应提高青年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作稳定度。
外来人口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城市居民的工资与福利一直由政府有关部门做出规定,由用工单位强制执行。而外来人口则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们的工资完全由企业主说了算。由于中国现存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企业主的短期行为,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只能接受低薪。同时他们也没有城市工人合法的劳动权益,超时间工作、超强度劳动是城市农民工的普遍际遇。 转贴于
青年农民工对于增加收入的期望很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增加农民工工资的迫切性。数据表明:收入不能完全维持生活的青年农民工比例较高,[4]因此,有必要适当地提高工资水平。具体的工资提高过程可以依照两个指标进行,一是农村以及小城镇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二是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有所增加。
发展和完善政府部门等正规就业渠道,规范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渠道,是促进青年农民工工作稳定的重要手段。对上海郊区的调查表明,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多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偶然找到”、第三才是“职业介绍所”,要依靠法律规范非正规就业渠道,发展正规的农民工就业渠道。要建立全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网,尽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使他们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到公民待遇。其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在各地设立就业咨询中心,凡有用工必须提前公告,招工信息要透明,并开通全国联网,以帮助农民工有序流动,减少不必要的“盲流”。其二必须保证每一个公民有个人的社会保障账户,并实行全国通联制度,便于农民工的职业变动。总之,政府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就业市场,而不能把问题都推给市场。
3.建立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
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缺乏足够认识,容易“眼高手低”。在职业搜寻的过程中,当意识到工作机会正在一个一个流失而竞争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的时候,又丧失了冷静和理性,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卖出”,这就天然地为用人单位降低薪水创造了条件。然而,政策空白也是大学毕业生起薪降低的原因之一。现在不少城市针对农民工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大学毕业生却没有相关规定,尽管上海制定了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指导价,但并未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也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因此,建议制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融入度。有人认为工资由市场决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无可厚非,但为了约束企业的恶意行为,政府应有所作为。
4.鼓励灵活就业和异地就业。
近年来,国内的就业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自营就业、临时就业等多种形式。这些相对灵活的就业形式主要吸纳的是青年群体。灵活就业方式在欧美得到承认和保护,并享受到多重优惠。而国内,目前的优惠政策偏重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对于诸如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其他新增劳动力、灵活就业从业者的问题考虑较少。
应对吸纳失业人员或实现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青年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政府给予一定的暂时性补贴,以缓解青年就业问题。比如,上海的父母很不希望孩子出去,但是,如果政府能给他们一个保障,就是如果出去,户籍还可以保留,可以来去自由,这样他们就可以放心地出去工作。对于到中小城市、甚至到乡镇、农村,到基层去锻炼的大学生,几年后再回到上海再就业时有关部门可以提供优惠政策,以促进就业。
5.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工作还要加强。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问题在于:一是大学生创业有热情没信心,真正创业的大学生少。大学生创业热情来自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高校举办各种创业讲堂、创业比赛。可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创业高成本、风险又大,所以真正实现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二是,大学生创业有氛围缺教育,多数大学生是没有创业经历的,急需一批创业指导老师,大学生创业有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对创业了解不多,申请时困难多。三是,大学生创业注重高科技轻“草根”。这是源于创业资金的申请门槛仍然较高,还得有科技含量等硬性条件,这导致了大学生创业不得不注重高科技而轻“草根”的现状。所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急需要做的事情。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有助于他们在初次就业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了解市场,寻找创业机会。要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有专业的创业讲师队伍。要调整创业政策,更加切实可行,要多扶持立足于社区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发挥大学校区科研园区的优势,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注释: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闻中心-中国网news.china.com.cn,2010-3-2.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科研水平 提高途径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我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担任过从幼儿教师到园长等几乎幼儿园所有职务,熟悉幼儿园管理流程与内容,了解幼儿教师所有的工作内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水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科研水平、个人魅力等[1]。我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结合自身成长的困惑,对幼儿科研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一、幼儿教师科研现状
(一)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科研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培养,由原来的中专逐步向大专过渡,趋势是向高层次发展,但是现今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骨干幼儿教师(30岁左右)都是中专和大专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结构特点决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他们大多对于科研没有基本的概念,很多工作都从自我感受的感性点出发,以前人和自己的经验作为工作的指导和出发点。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作观点是完成基本的日常班级管理与幼儿管理,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觉得科研工作距离自己比较遥远,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很多幼儿教师就算表面进入了科研领域,其实只是为了考核、评职称或者完成市、区、园里的工作任务,几乎没有主动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兴趣性、积极性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往往是被迫参与、从事科研的,科研意识非常淡薄,基本没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和科研应用所带来的乐趣,并享受其中的成功感[2]。
(二)幼儿教师科研知识比较缺乏。
所谓幼儿教师科研知识特指幼儿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我结合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与周边同行的交流,以及相关报告的调研发现,30周岁以下的幼儿教师中只有极少数幼儿教师系统学习过幼儿科研知识,很少有人了解如何参与幼儿教育科研活动,几乎不懂科研课题设计的规范与流程,不了解幼儿教育论文撰写的规范。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科研就是写论文,甚至是写工作小结。他们根本无从了解教育科研是一个从收集、选题、论证、立项、计划、调研、撰写、修改、结题到撰写完整报告、,再跟踪提高、研究的过程[3]。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幼儿教师会主动订阅幼儿教育理论的相关报纸、刊物,更不会主动寻找、学习相关幼儿科研理论知识,大部分幼儿教师科研为零。
(三)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很弱。
所谓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其中一般规律的过程,最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幼儿教师科研能力很弱主要表现在:1.幼儿教师普遍感觉科研难度很大,不知如何从何获取课题,不知如何开展研究课题;2.研究课题方法、手段单一,主要集中表现就是上网搜索资料,然后抄抄、改改、写写,应付了事,完成任务,不求创新;3.研究方向很集中,基本就是取材于幼儿的日常行为管理内容,然后就某一点进行经验性的总结,造成大多数论文雷同;4.研究应用性狭隘,科研内容推广性、应用性不强,大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二、提升幼儿教师科研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学历教育,提升整体层次。
当前幼儿园的主体教学力量是主干教学教师,绝大部分以师范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下,学前教育的生源并没有得到提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入校文化成绩较差。在这种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即使通过严格的学前教育培训,也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走访身边同行发现,幼儿教师的科研概念起源于其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然而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时,课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指导性内容,在学生时代没有科研概念。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起跑线教育受到重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家长不遗余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选择优秀的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是社会的高要求,一方面是培养的低层次,相互矛盾、冲突。所以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提高学历教育水平,在整个培养幼儿教师体系中渗透科研相关内容,使招生、培养过程、实习、毕业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提高招生标准,夯实文化理论基础,使得生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培养过程,在培养过程中灌输终身科研的概念,利用课程教学,建立幼儿教育的科研方法体系;加强实习过程,让学生利用理论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与科研的欲望;重视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严格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建立毕业生档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让学生离开学校并不脱离学校,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指导。
(二)幼儿园工作管理。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集中场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占据很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直接带班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管理。现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老教师带新教师,这里的老教师是教龄长而不是年龄长。社会化大发展,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稀缺,需求量增大,很多优质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大多数喜欢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幼师做管理人员,而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则喜欢招收青春、活泼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新幼儿教师进入此行业后,基本就是靠老教师带,加上自己摸索,逐渐凭借经验在从事幼儿教育。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增长了阅历,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变繁为简并不是有利的。在幼儿园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将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相结合,以双赢为归宿点。定期邀请高校幼儿教育教学类的科研教师和幼教科研专家入园进行学术讲座;积极营造崇尚幼儿教育教学科研的园内氛围,鼓励中青年教师投身科研,让大量的感性材料变成理论知识,指导自我的长期实践;加强科研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研纳入每年度的年终考评,形成硬性指标,鞭策普通幼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4]。
(三)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
根据人的生存需求理论,我们当然希望每位幼儿教师能够将幼教事业当成终生从事的事业来经营,并从中获得肯定和快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5~8年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8~12年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强烈的不意愿或直接离职,原因主要是觉得职业没有发展,人生缺失规划。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教师入园时,安排老教师结对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工作观、人生观。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每位新幼儿教师都懂得如何理解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在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中,将自己长年累月的丰富经验书面化、理论化将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引导,幼儿教师会发现并了解科研的必要性,在科研中进步,在科研中快乐,在科研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材料,形成总结、课题、讲义、论文,并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共享科研的成果,将个人成果推广,从中获得成功与满足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长期化结果。
(四)教育主管部门。
作为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幼儿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长期性的准入、准出标准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制定的,但是对于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来说,很多事情大有可为:1.定期举办各幼儿园的科研工作讲座,进行科研重要性的宣讲;2.定期举办科研交流研讨会,进行幼儿园论文评比,营造市区浓厚的幼儿教育科研氛围;3.定期组织市区骨干幼儿教师参观考察全国优秀的幼儿教育科研基地(优质幼儿园);4.定期召开科研课题推荐会,向广大年轻幼儿教师推荐科研项目和方向[5];5.长期举办市区的幼儿教师科研竞赛,让需要科研项目的幼儿教师有项目可申请,有项目可研究,等等。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逐渐营造良好的幼儿教师科研氛围,让广大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将大量的实践经验转化成科学理论,指导自我的再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为祖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燕.教师是教育实践主体也是教育研究主体——兼谈幼儿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学前教育,1999,(8).
[2]白桦.创造性地开展园本培训工作,2006(05).
[3]郭力平.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展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
应用文写作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本文针对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和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边缘化和不够重视的态度,从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如何启动学生写作内在动力,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运用多种措施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应用文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使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高职;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和交流感情的有效工具,部分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凭证和依据的功能。从古至今,应用文的写作就一直得到人们的重视。王充在《论衡》中说:“农无强夫,粟谷不登;国无强文,德暗不彰”。这段话中的的“文”主要就是指国家政务公文。好的公文使不但宣扬国强民富的政治方略,还能让国家政令畅通执行,有助于推动国家机器顺利运转。香港知名企业家曾明确提出,想要成为企业家型的人才,应具有七种能力,而其中的第六种能力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应用写作能力。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有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不错的业务水平是相一致的。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用文作为一种工具,以及人与人之间进行横向联系、传播信息的手段,曾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秦朝李斯一封《谏逐客书》,就使秦王撤销了逐客令;刘邦一个“约法三章”,就使原在秦朝治下的关中父老转而拥护自己。凡此种种,说明应用文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中高职学生而言,写作是各类课程学习的基本工具和专业研究的标志生成果工具,许多课程的成绩是以提交文章和小论文为基础的。走上工作岗位后,做例行工作计划、报告和总结;表达自己新的设计创新思路;提交一项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都需要良好的写作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应用文写作却处于边缘化状态。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够重视,有的把它作为附庸,有的干脆不开,使应用文教学处于无系统、无规律可有可无的状态。学校不重视的同时学生也不愿学。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三部分组成。中专和职高的老师教学中的培养重点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普通高中的老师则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这就造成了我们学生的生员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低下。其次,因为学生平时接触社会比较少,没有社会经验和阅历,对应用文不了解,学生认为它学无所用。再者,好多学生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把获取计算机、英语及各类专业证书做为第一和终端目标,花时间、花力气学,但对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则相对忽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社会对应用文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之相对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却缺少可操作性。如“申论”是一种新型文体,是我国公务员选拔考试重要内容,而高职写作教材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再比如学生求职时必须制作的个人简历,在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中也基本没有涉及。而更多的应用文教材则过分强调写作模式的理论化、规范化,所选内容学生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感到很陌生,让学生感到应用文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激发学习欲望。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对应用文教学教与学的情况无法乐观,而我们培育出来的高职学生基本能力也大打折扣,学院培养目标难以很好的实现。现在我们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现提出培养中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些对策。
一、启动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增强写作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内在动力主要来自动机和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乐意为之,文章才有可能做的好,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都不如乐之者”。根据学生通常以“实用”为学习标准的情况,我们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写出好的文章才能最准确、完善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能。其次要立足实用,服务生活。老师可以以生活为基础,向学生讲授具体的应用文写作技巧。如竞选班干部用的演讲稿,为以后求职做准备的求职信、个人简历,以后工作中会遇到的劳动合同等。第三要由易入难,增强信心。高职学院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老师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基础着手,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由易入难的先从请假条、留言条、邀请函等入手;接着讲稍难的申请书、函、批复等,最后再讲较为复杂的公文写作,如通告、学术论文的写作等。从最基本的格式和注意事项讲起,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这样讲学生更乐于接受且容易接受,使他消除畏惧、充满兴趣,达到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统一,从而使他们能主动进行有效学习。
二、传授给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有了学习兴趣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首先是课前、课后要重视。应用文虽然是一种实用公文,但是它有较强的理论性,这个特点需要我们的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公文写作中好多内容是与学生们生活较远的,如公告、函、报告等,如果能先知道这些文体的大致特征,那么在课堂上就更容易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思考。比如劳动合同,如果课前有所了解,在课堂上就可以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如果继而在课后继续通过网络、书籍等看一些关于相关的案例,对这个文体的原则有更加透彻的了解,就会更有利于以后根据生活书写合理的劳动合同。其次,分清情理很重要。虽然应用文写作是工具课,但它是服务于学习和生活的,所以有时它也是一门有情有理的工具课。如一封优质的求职信不仅能简明、清晰地传达本人的基本信息,而且要注意情感抒发的流畅、明朗和适度;而机关单位的公文要简练、明确、切忌模糊,不能随意添加情感文体,相比之下更注重真实性、有效性和客观性。
三、发挥课程资源优势,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做好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类院校优化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首先,要选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选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需求的,既要能完成职业技能的任务,又要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能力。其次,要有新颖、详实的例文。教材中的文章做为学生学习时模仿的最好范文,如果能和时代同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丰富、新颖的例文将是老师选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的。
(二)改革教学方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学校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就是以老师的教授为重点和中心,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以被动者的身份来接受教学训练。为了能增加学生的主动性,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实物直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开拓学生视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有机会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多运用工作导向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过程中进行学习、懂得运用,提升综合能力,完善人文修养,掌握写作技能。
(三)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团队一方面安排老师到公司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多组织老师进行教学培训交流,教学培训、交流和挂职实践是老师学习别人优秀经验提升自己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培养老师先进的教学观念、科学的管理观念,进一步扩大老师知识面和教学视野。在探讨解决问题和分享教学心得中找到教学的信心,促进大家共同成长和进步。交流培训是一个从外向内,再由内向外转换流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从专业技能到综合实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完善和提升。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以考促学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通过考核才可以得到有效检验,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方式。评价考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对老师教学的评价考核。可以采取老师自评、互评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力求公正、客观。使老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以评促教。另一方面是老师对学生学习课程的评价。要把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习情况紧密结合,既要进行知识的考核,更要突出能力的考核;既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兼顾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概要以老师评价为主,也要适当考虑学生自评和互评,真正做到以练代考、以考促练。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里说的“实用文章”主要就是指应用文写作。有效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同时展示出现代高职学生的丰富内涵和完美风采,所以一定要从现在起就紧抓重视对高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24.
[2]刘春文.高职院校应用写作互动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
[3]王玉杰.高职院校实用写作课程现状调査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86-87.
[4]董玲.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一、认真搞好妇代会的组织建设,加强女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四自”、“四有”教育,培养“四自”、“四有”新女性。通过组织女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文件和各级领导部门下发的妇女工作文件,学习维护妇女权益的各项法规,提高女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并通过组织女教职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有奖测试,《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了女教职工的法律意识,使她们能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心系福田,为我校高考成绩连续两年翻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校是深圳特区内中最大的一所独立高中,每年的高考任务都非常重,教师压力也较大,记得2000年高三,担任年级组长的是王宜茹教师,她每天除了要教好两个班的语文课外,还需管理高三年级的其他工作,作为一名女性,她组织全体教师精心设计高三的每一个环节,细心、耐心地去处理每一件事情,充分地调动起全体高三师生的积极性,正在大家都满怀信心准备最后的拼博时,她却累得病倒了,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当我们去看望她时,她的第一句话总是在问学生怎么样,老师怎么样,她的病床上永远是打开的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当我们要她休息一下时,她总是摇摇头,“心里的事太多,睡不着呀!”她把病房变成了临时办公室。2000年高考,我校成绩不俗,在生源不如上一届的前提下,上线率几乎翻一翻,各学科的平均分排位均向前跨了一大步,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
去年高三,担任语文教学的是清一色的女性,市二模后,学校进行总结,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闫秀丽老师泣不成声“这次模拟考试我们考得不好,对不起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更对不起相信我们并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我们的家长,可是我们真的是尽了力呀!我们还要加倍努力,争取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泪水是压力,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它饱含着对学生的期望,蓄含着对学校的高度负责,体现着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实。几个月后,我校高考成绩优异,被评为深圳市高考教育教学先进学校,
尤其是语文成绩比较突出,闫秀丽老师还被评为深圳市高考教育教学能手,她们笑了,笑得是那么甜。
三、勇于探索,在教学及育人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校女教师爱岗敬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不甘示弱,勇于拼搏,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承担教研课题和项目,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论文比赛,并屡次获得优异成绩,公开数十篇,起到了骨干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通过开展“导师制”活动,使一批双一批的青年女教师成长起来。在本次区教育系统举行的福田区优质课的评比中其中有3名女老师获第一名,2名女教师获第二名。
我们还通过开展以演讲、朗诵、拼音、书写为内容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充分调动女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女教职工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近年来,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1人,市优秀班主任2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优秀教师2人,区优秀园丁3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20人。不少教学骨干,一批妇女人才脱颖而出,有1人担任校党总支委员,有2人担任学校的中层领导干部,有2人担任年级组长、3人担任教研组长。
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彭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抓好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她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文明班,所任教的数学在连续两年取得优异成绩。
在学校开展的多媒体电化教学活动中,女教师积极地参加培训,认真地制作课件,特别是廖春风老师,她主持的课题“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市重点课题,并经过三年呕心沥血的研究,已成功结题,其研究成果得到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的推广。
徐惠婕,我校一名年青的学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教师,她所制作的课件《我的情绪》及录像课在全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会议评比中获一等奖,受到上级领导及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她撰写的有关学校心理教育论文《我们如何进行中小学心理教育》在《中国电化教育》刊物上发表。她本人也历年被评为区教育先进工作者。
四、献身教育,默默耕耘,为教育和培养下一代倾尽全力,无悔自己人生的选择。
我校区优秀园丁、原办公室主任、妇女主任郑秀兰老师,虽到退休年龄,并已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为了学校评估工作,她超期服役,不辞劳苦,身体越来越差,家人都劝她云医院看看,她说:“我真不敢去医院检查,我怕这时候再查出什么病来,把评估给耽误了。”她至始至终没有影响到工作,坚持如一,为使我校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而做了大量的工作,给青年教师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在今年的教师节联欢会上,一位女老师即将退休,她深情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是福田中学的一位老教师了,对学生、对老师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十分留念这个充满着象‘家’一样温暖的大集体,但是,我马上要退休了,每当我下班走出校门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我舍不得我的学生,也舍不得你们大家。”说到这里,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她用微微颤抖的手拿着似乎相当沉重的话筒,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若有来生,我还选择作一名教师,我还选择福田中学。”
2002年12月12日,一位学生家长满含热泪来到了福田中学,双手捧着一封传真的信件和1000元钱,声泪俱下:“我的孩子现正在北京林业大学读书,他昨晚特打电话给我,要我今天一定将这1000元钱和这封信转交给张老师的家人……”她的话令我们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流下了眼泪。张老师,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她是那么地热爱她的学生,她是那么地热爱她的事业,但无情的病魔却夺去了她年仅38岁的生命。
青年老师张春华,在我校99年高三政治极度缺人的情况下,勇挑重担,一人身兼数职,每周上20多节课,当时她已感到身体不适,痛流脓水,由于备考紧迫而无暇顾及,只是晚上用“创可贴”贴上,白天仍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课后耐心、细心地为学生辅导。高考结束后才去医院检查,结果为乳腺癌晚期,已扩散到淋巴,当医生知道她的这一情况时,责备中含着深深的惋惜。时间就是生命,必须立即手术并接受化疗,就是在北京住院期间,在病床上的张老师仍让家人购买了大量的教学参考书,每日孜孜不倦地备课,梦想着有朝一日再次登上讲台。两年后,她回到学校,由于身体原因,未能登上讲台,她默默地倾尽全力辅导着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几个月后,她不得不又住进了医院,在病痛的折磨中,张老师留下了遗言:“将我在北京购买的的所有政治参考书捐给学校”。2002年12月9日,张老师不幸英年早逝,而她所辅导的这名年轻老师已成长起来,在2002年福田区优质课的评比中获一等奖。
关键词 青年就业;日本产业教育;研究动向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3-0017-06
如何理性定位职业教育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促进青少年从学校到工作的顺利转移,是当前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共同课题。为应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日本产业教育学会继19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学校与工作相衔接的主题以来,面对“就业冰河期”的挑战,连续两年再次把推进从学校到工作的转移确定为学会年会的主题,彰显了日本产业教育学会在转型期的研究新动向。日本产业教育学会(The Japan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简称为JSSVTE)创立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的1960年代,该学会研究领域包括产业内教育、高中职业教育、学校中的产业教育。在概念内涵上产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产业教育更多地强调国家意志和时代要求,服务于生产和服务过程;职业教育则更多地着眼于个人的职业能力形成,重视适应特定职业领域的个人职业准备和发展。该学会集聚了日本包括高中职业教育研究、专门学校研究、企业内培训和公共职业培训研究、生涯教育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者共300余名会员。作为学会唯一的海外理事,笔者参加了2013年10月26~28日在名古屋大学举办的第54届年会和 2014年10月17~21日在东京大东文化大学举办的第55届年会,本文通过对两届年会的主旨和主题学术报告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的述评,呈现日本产业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以获得对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启示。
日本产业教育学会第54届年会与日本生涯教育学会第35届年会联合举办,作为1993年产业教育学会第34届年会主题“现在,重新谋求学校与职业的衔接”的继承,把“从学校/大学到工作的转移(再论)”确定为两个年会的共同主题。主旨报告是社会学研究者宫本美智子①的《为提前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教育与援助之思考》,接着围绕大会主题分别有来自心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劳动问题研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作的学术报告。主题学术报告分别为:大阪教育大学安达智子②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选择与援助――心理学的立场》;名古屋大学夏目达也③的《在大学初学年教育中职业生涯形成的课题》;日本劳动政策研究与研修机构小杉礼子④的《学校毕业生统一录用的功过与应对――转移的再组织化》;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⑤技术技能学习中心关田仁的《丰田自动纺织机的技能与技术者培养》。按照大会惯例在此后进行的为期一天的分会场自由研究共有32名会员作了研究成果发表,以及职业指导、高中职业教育、专修学校、企业内教育等专业分部的学术研讨。
第55届年会将第54届年会主题作进一步深化,确定的大会主题为“如何培育处于就业冰河期的年轻人的扎实的职业能力”,主题报告分别为法政大学教授儿美川孝一郎⑥的《培育就业冰河期年轻人的真实职业能力――聚焦学校教育》,首都圈青年联盟⑦青年非正规流动中心事务局长河添诚的《如何保障“作为一个职业人的成长权利”》,元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⑧东京校、一般社团法人实践教育培训研究协会理事山见丰的《日本公共职业培训现状――实现国民职业能力形成的体系建构》,这些报告分别从学校教育、社会援助团体、劳动职业培训机构的立场探讨了STW的实现路径,此后举行的分会场研究共有22名会员作了自由研究发表,以及三个专业分部的研究发表。以下,主要基于两届学术年会的主旨和主题研究报告,从如何理解青年就业问题、如何培育青年的职业能力,以及实现教育与工作衔接所面临的研究课题等方面进行述评。
一、如何理解青年就业问题
如何看待青年就业问题的产生及其原因,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立场和研究关注,各抒己见,体现了多维度视角的理性审视。
1.社会保障视角:关注过早进入社会的就业困难群体
宫本教授关注高中阶段中途退学过早进入职场的就业困难群体,并提出实施综合教育和援助的必要性。她从国际视野,分析了工业化国家在学校教育与青年期流动就业组合模式存在的差异性,包括“边工作边学习”(如北欧国家)模式、“在工作中长期学习”(如荷兰)模式、“先学习后工作”(如韩国)模式、“基于实习制度的工作中学习”(如德国)模式,指出了日本作为“先学习后工作”的国家,产生了因学习者无法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转移,或因入职时出现失误而无法修正,或为了获得资格重新学习而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等体制分割和断裂的问题。
宫本教授认为,日本政府虽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在时间轴线上添加了STW的制度性规定,但由于这些年轻人进入社会后的职业准备教育难以实施,改善难有成效,因而提出了如何使学习与劳动之间相互联通,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在企业等职场实习机会,提供读写算等基础性学习援助的建议。
2.心理学视角:关注职业生涯选择的复杂性
安达教授针对以往以匹配理论为基础的生涯选择援助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当从当今职业生涯选择的复杂性出发,提供基于主体能动性需求的就业援助。她提出作为日本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除了个人与工作的二维关系,还要从教育的、家庭的、经济状况和雇用环境等相互联动的六维因素加以考虑。她通过与国际有关现代生涯选择与教育的学术研究比较,发现国际学术论文的题名中“传统概念”和“介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多,同时指出了在国际学术研究中出现较多的“个体能动性”与“背景”关键词,在日本几乎没有出现的问题。
安达教授从心理学研究的视角,认为由于职业选择与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职业援助不只是提早开始就业活动,更要培育青年能够在复杂社会生存的能力。
3.劳动力流动视角:重视因非正规雇佣增加的制度性应对
小杉研究员从宏观劳动力市场和劳动问题研究的立场,认为应该从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入手来反思就业问题,并分析了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功与过”,提出要应对非正规雇佣增加,实施制度性调整的建议。她在分析了日本传统的STW转移系统,即学校毕业生的统一录用和就业管理制度的特点之后,认为由于这一系统的存在,使得日本青年失业率比其他国家低很多,也正是因为这种就业惯例的存在,形成了以往日本劳动者就业后最初的职业能力开发主要由企业实施的状况。但由于近年企业的不景气,“生不逢时”的年轻人因不能顺利就业,无法成为企业正规员工而得不到企业内培训的机会。同时,特别是竞争力较低的学校,以往实施的组织援助,已经不能适应近年来青年就业的实际需要,造成毕业未就业的比例上升,非正规雇佣群体增加和流动率增高已经成为日本青年就业问题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制度性应对。
4.企业人事管理视角:重视基础能力培育的企业内教育应对
关田从企业人事管理的立场认为,为了填补青年在自由的学校生活和严格的社会人生活之间存在的鸿沟,为了应对学校毕业生在基本能力上的不足和思考能力低下的问题,适应在自动化职业环境下对技术人员要求的提高,企业内培训现场的技能工和技术员教育需要作出相应调整,重视基础技术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势在必行。
儿美川教授指出,1990年代以来的青年就业问题主要是由原有基于会员制的就业雇佣制度的崩溃,以及学校/大学教育的“无防备”所致。遭遇就业难的年轻人被认为是“失去的一代”,他们在各种非正规工作之间游走徘徊,或在非正规工作与失业之间自我迷失。企业雇佣方针和雇佣结构的调整,既需要学校教育作出及时调整,也需要企业内教育作出积极应对。
二、如何建构促进青年就业的教育学应对体系
面临错综复杂的青年就业问题,教育学的应对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日本产业教育学会第55届年会上,围绕“如何培育处于就业冰河期的年轻人的扎实的职业能力”的大会主题,作为年会的专题学术报告人,儿美川教授在分析青年就业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学应对的两大课题:(1)面对难以从企业内教育获得自身职业能力提升机会的年轻人大量出现,学校与大学教育应如何加强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2)随着日本式雇佣的逐渐崩溃,学校与大学教育应如何让青少年认识到,原有基于组织的生涯开发模式正在被基于个人自律的生涯开发模式所替代,如何着力于培养他们的生涯发展意识和能力,获得具体的实践性知识。与以上课题相联系,以下分别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学应对,对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梳理。
1.加强中小学校的生涯教育
吉本圭一⑨在第54届年会分会场作的《短大和专门学校毕业生的初期职业发展与学校评价》报告认为,职场体验与职业见习作为生涯教育的核心环节,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推动,1999年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关于改善初等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出了从小学阶段开始,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开展生涯教育的要求,从此生涯教育被作为贯穿各级各类教育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概念。职场体验与职业见习作为职业体验活动,被渗透于包括普通高中在内的中小学校教育的前进道路指导和职业援助活动之中。他指出,为保证职业体验活动的长期化,建构与产业、区域联动的合作体系,将成为今后生涯教育研究的实践性课题。
2.重视大学阶段的初学年教育
夏目教授从高等教育研究的立场,以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为案例介绍了大学初学年教育的实施状况,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生涯形成的课题。他指出,随着日本新就业人群从高中毕业生转向大学毕业生,大学成为日本政府推行职业生涯援助的重点。作为大学生活适应和STW转移援助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日本大学普遍引入初学年教育,据文部科学省调查,2009年实施普及率高达84%,内容涉及报告与论文写作、口头发表方法、图书利用和文献检索,以及大学学习动机、将来职业生活和前进道路选择指导等。同时他指出在大学初学年教育的实施形态与目的上,或作为专业教育来定位,或作为通识课程来定位,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名古屋大学将初学年教育作为通识课,如“在大学如何学习”选修课,既有讲义又有体验性学习活动。围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他还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初学年教育与后续年级教育之间如何保持连续性,如何让大学生对职业世界有一个现实理解等实践课题。
3.重视企业内教育中对员工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养成
关口结合所在的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技术技能学习中心实施的企业内教育实际,提出企业职场的核心是人,安全感、忠诚度、伦理和礼仪无疑具有强大的力量,企业在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要重视员工基本能力的养成。他介绍了技能工和技术员培育的做法,对技能工实施的“技能专修学园”,除了技能培训,还重视从人际交往到团队建设的基本素养教育;对于技术岗位员工,针对近年毕业生学习能力普遍低下的问题,开设基础技术讲座,加强教材开发和讲座之间的连贯性,加强体验性实习,重视从基础性技术到应用型技术的宽基础教育。在最初的企业精神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基础技术和基础技能教育制度,以填补青年在自由的学校生活和严格的社会人生活之间存在的鸿沟。
4.拓展公共职业培训的可能性
关于公共职业培训对于青年职业能力形成的可能性,山见的《日本公共职业培训现状――实现国民职业能力形成体系的建构》报告认为,从企业内教育的缩小、学校教育与职业世界的不联通等问题来看,正如厚生劳动省《关于今后职业能力开发的存在方式的研究会中期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公共职业培训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政府将对以年轻人为中心的不断增加的非正规雇佣劳动者以及女性等得不到企业内培训机会的劳动者实施重点援助,并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IT等技术更新、国际化的推进,把面向青年提供职业培训、制定职业培训计划、积累技术和方法、培育培训机构等作为今后推进的重要措施。他提出,为形成日本国民的职业能力,必须打破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界限,产业界、经济界和劳动界应共同参与国民职业能力的提升。
永田万享教授⑩所作的《公共职业培训的重构与新动向――以东京为例》的学术报告认为,以往以学校毕业生的统一录用为前提的企业内教育作为日本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与外部教育机构的联系比较薄弱,但自1990年代以来,由于终身雇佣体制的动摇,导致企业内教育不断萎缩,加上就业不稳定群体的扩大,在这些背景下公共职业培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以往公共职业培训在日本教育培训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职业培训与企业培训、民间培训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重建迫在眉睫。
三、围绕实现教育与工作衔接的研究争鸣
从上述日本产业教育学会两届学术年会研究动向可以看出,日本产业教育学会原有的适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研究取向,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应对日本劳动雇佣形态变化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关注青年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谋求教育与工作衔接的研究取向已日益明显。如何合理定位在促进青年就业中的职业教育定位,实现教育与工作衔接,从学校教育、企业内教育、公共职业培训等不同立场出发的研究者,既有共识,也有不同的观点碰撞。
1.如何看待学校教育在促进青年就业中的合理定位
当日本传统的企业主导型职业能力开发体系面临体制转型的挑战,如何看待学校教育在促进就业和提升青年职业能力中的合理定位,便成为不同领域研究者共同关注的实践性课题。宫本教授从社会学研究的立场认为,对于高中教育中途退学提前进入社会的就业弱势群体的职业发展问题,学校教育的责任是最为主要的,要通过改革高中教育培育他们在现实社会的生存能力,并让他们重新获得基础教育的机会。也就是说,过早进入社会的就业群体问题,不只是单纯的就业问题,从他们长远的职业发展看,学校教育的基础更需要强化。同时,吉本教授作为关注就业问题的教育学研究者,他认为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因为日本新生就业群体已经由高中毕业生转向大学毕业生,因此,要把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他更强调大学教育与职业世界的衔接,。
学校教育在青年职业能力培养中究竟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河添从劳动争议与青年就业援助的立场指出,鉴于企业解雇的经常性发生,并且在劳动争议中不断发现曾经作为正规员工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精湛技能,因与企业的合约到期中断雇佣,导致已有技能的浪费,为获得下一份工作必须进行新的培训。更何况,临时工、钟点工、派遣员工、合同工等非正规雇佣的不断扩大,因此学校的职业能力培育不是最为主要的。
由于青年就业固有的复杂性,研究者对于学校教育在促进就业过程的作用,因关注就业群体不同,对学校教育定位论述有所侧重,或强调学校教育的基础,或重视大学教育与职业世界的衔接。对于如何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寺田盛纪在大会讨论环节中从生涯教育的视角提出,学校教育要重视多样化的教育,建立起学校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通道。对于技术能力等具体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从初高中教育开始的整个教育过程。对于年轻人职业能力的形成,要充分认识通过“经验”学习的重要性,包括家庭的、游戏的、打工的经验在内,要在年轻人的整个生活中去把握。日本学者围绕青年就业的学校教育合理定位的研讨,将有助于我国在学校(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相关性研究中是关注就业还是重视人的发展,形成适合时代特征的理性思考。
2.如何看待从学校到工作的制度性建构
围绕从学校到工作、促进青年就业的制度性设计与调整,小杉研究员认为实现学校与职业之间的衔接,一方面需要对转移过程中学校和大学教育作用做出重新评估;同时,制度性调整措施必不可少,这些措施包括灵活调整和适当扩大应届毕业生的范围,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对劳动市场作出调整,产业界与教育界要形成对能力观的共识,要建立在STW转移过程中的能力评价制度。宫本提出的就业援助制度包括为就业弱势群体提供到18岁为止的教育与培训机会;实施带薪职业体验的计划;建立通讯制高中与技能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关系,建立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体制。
河添指出,由于现存的职业培训制度与求职者援助制度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为防止单个企业的技能培育因工作变换而造成技能浪费,需要通过行业工会和政劳资合作,按照产业和职业类别帮助劳动者的稳定就业,建立适应非正规就业者需要的在流动就业中提升职业能力的体制,同时行业工会的介入对个别企业的解雇行为也会有所约束。
日本学者在促进就业的制度性建构中,已经摆脱原有单纯的人职匹配研究的局限,关注就业的复杂性;打破了原有正规雇佣(就业率)与OJT等企业培训之间的惯性思维,基于新的劳动雇佣制度审视学校教育培育职业能力所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职业培训效用的长期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调整和优化建议。这些探讨从学校毕业生长远的职业发展视角,审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误区,不只是简单地关注在毕业阶段是否获得正规职业还是非正规职业,而是关注在毕业5年或10年以后的或离职或失业等职业发展状况,这些研究取向对我国STW研究将有所启发。
3. 如何看待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对1999年文部行政提出的生涯教育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两届学会的研讨普遍提出了质疑。如何辩证认识职业教育与生涯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克服过于偏重正规就业的狭隘的就业指导与职业教育观?儿美川教授指出,面对理想的生涯教育与现实的生涯教育的背离,以及实际的就业指导直接指向正规型就业的适应主义误区,为促进处于就业冰河期的青年就业,有必要重新建立能够应对实践问题的生涯教育体系。安达教授认为一般学校的生涯教育难以达到援助的目的,应该建立包括教育、流动与福利在内的综合就业援助体系。
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该如何结合?吉本教授认为,专门学校作为职业教育机构,学校成为就业困难群体获得技能实现就业的主要通道,也成为人们获得生涯发展的主要平台,并维持与学校毕业生之间的联系。不同于传统型大学的专门学校,作为高中后的非传统型大学机构,以实施职业实践教育为特征,兼具了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功能,因其高就业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着眼于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就业的共通性,如何对生涯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测量,如何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可持续职业生涯发展,日本学者的探讨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如何处理好职业观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职业教育与学校后职业培训之间的关系将有所启迪。
四、结语:来自日本产业教育研究新动向的启示
通过对日本产业教育学会2013和2014年学会年会的梳理发现,适应日本劳动雇佣形态从组织主导模式到劳动者个人自立时代的转型,日本职业教育研究出现了从体现国家意志“为了产业发展”的研究传统,到重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了青年就业”的日本职业教育研究取向的转型。“关注青年就业”,突显了转型期研究者的跨界联动,打破原有日本产业教育研究“囿于教育论教育”固有研究范式,不同研究者的同台对话,获得了对就业问题的理性解读,彰显了不同学术领域研究者对就业问题的理性审视和学术责任;“谋求教育与工作衔接”,着力教育与职业世界的衔接与贯通,建构职业能力培育的实践体系。这些对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突破长期囿于教育领域内部的研究主体的单一性,从就业因素的复杂性来拓展研究内容,创新研究范式,打破应然性研究惯性,倡导实证性研究,实现职业教育研究创新都将有所启示。
Abstract Review about the research reports of the 54th and the 55th JSSVTE shows that the new research tendenc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apan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mainly focus on the following fields: fr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at reflects the will of the state to “for youth employment” that pays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career development;“focus on youth employment” reveals the rational visual angle and academic responsibility of researchers in different fields; “seek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work” shows the crossover cooperation of researchers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breaking the inherent paradigm “discuss education based education”, and putting emphasis on the integration and cut-through of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world to construct the practice system of vocat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双师型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200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个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已是职教发展面临的大课题,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大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特别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强调的,当今时代更需要技术集成创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取决于人们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即取决于培养人们这方面能力的教育者。这就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未来的职校毕业生只有具备较宽的理论知识面,较强的相关专业的实践运用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就要求作为职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二)新时期科技进步的要求
科学技术进步一般都会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新时期,社会职业从总体上看越来越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岗位变得越来越模糊,从事某些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愈来愈难以区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种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和一定相关专业岗位群的实践能力,如机械专业的教学,除了具有传统机械知识和普通机械加工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数控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
(三)新时期职校发展的要求
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由于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急需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极快的发展。近几年,由于就业的市场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普通高校的扩招,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但是,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给职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职校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设置合理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如机械专业应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设立数控专业,减少普通机械加工专业,增加新知识、新技能(我校这两年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呈供不应求的局面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强调宽基础,为学生的多元化(就业和进入高等学府)发展打下基础,根据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毕业质量。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既有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教育技能,既有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专业的新技能(如机械专业除了普通机加工的技能外,还有CAD/CAM软件应用技能、数控操作、维修技能等)。
(四)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教育部提出了“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的意见,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笔者在主编《数控系统》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此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主要体现在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能力为本位,增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上。这就要求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该领域的最新理论基础和最新的实践技能。如:《数控系统》这本新教材,它不仅包涵了数控的硬件、软件知识,现代控制、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通信、网络、接口等理论知识,而且相关的知识点均针对性地增加了实践环节,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
二、“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和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和训练职业岗位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它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理论基础性宽、教学媒体多样、多变的显著特点。职业岗位的专业性、多样性、发展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性,决定了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和作用。
(一)“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
具有教师职称和工程技术系列职称(或职业资格)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重要特征,笔者认为新时期“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表现为:
1.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除了必须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素质(即能掌握教学规律,有处理教材的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协调能力和对学生管理的能力等)外,还应具备不仅能胜任相关专业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能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具有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2.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双师型”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了解本学科或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的理论研讨工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是处于学科领域前沿的领头人。
3.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特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熟悉生产实践,有较强的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能倾注相当的精力抓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或能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具有与学生获取的多种岗位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相关的证书(级别要高于或等于学生所获取证书的级别),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并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群的最新操作技能(如机械专业中的CAD/CAM软件应用能力、数控机床操作能力等)。
(二)“双师型”专业教师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教育的最好例证。对教师来说,实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是将实践所得应用于教学,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提供可靠的保障。
1.有助于学校的专业设置。“双师型”专业教师掌握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最新动态,了解相关专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建议学校开设合适的专业课程,使学校在竞争中抢得先机,保证毕业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率和生存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
2.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效地结合,内容丰富,概念清晰,方法灵活。他们不仅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仅能更透彻地理解教材、及时传授新知识、新理论,而且能及时介绍新工艺、新技能。此外,还能打破原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格局,减少学生无谓的重复学习的时间,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3.有助于产学研的开发及论文质量的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从事产学研的开发,其成果会更具有社会的公认性和先进性,其产品会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由此撰写的科研教育论文更具有创新性、开拓性。
4.有助于促进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要想在实践竞争中取胜,就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接受相关专业实践培训,实现自我的终身教育。这样就能以“一”带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仅注重校内活动的参与性和教学工作,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分析活动的关注度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够,师资队伍亟需提高。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意见》指出:“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专业课教师应当首先通过培训,成为“双师型”教师。
1.“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训措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必须充分重视、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高认识,制订好规划。学校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纳入职业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2)改变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学校应有意识地安排好教学计划,建立岗位轮换制,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使专业教师能有时间和机会与生产工程紧密联系。(3)建立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如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出国进修培训,申报高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获取多种证书,促进教师自觉地更新知识,参与在职培训和实践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2.“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1)新教师见习期培训。作为刚走出校门,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见习教师,由于他们在大学中学习的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接触实践较少,故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德国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培养方法值得借鉴。在德国,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学学习阶段),大学生们要掌握的是专业科学、专业教育法、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是为期二年的见习期,主要是为了能让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实践教学、提供咨询、辅导学生,并致力于学校的技术革新等,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这期间的培训是由职业教育部门直接组织安排的,只有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