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6 08:14:44
导语:在庖丁解牛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考试卷;综合填空题型;规律;解题
一、妙解缘由
我们深知庖丁那娴熟的技巧是来自对规律的认识与总结,而取得如此成功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并非易事。同样,对于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掌握规律为以后从容地考试也是至关重要的,但规律的总结还需教师的诱导,而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摸索、自主能动的探讨。因此,做综合填空此类题型中,笔者总结其规律,应用“一析二判三选四检”的方法,考生只需顺藤摸瓜就可以顺利完成。
一析是基本:庖丁解牛中,基本工要夯实。
这是做此类题的第一步骤。考生需要逐个分析方框中单词的词性。通常在此题的填选中各个词性的比例是均匀的,多为名词和动词。而且,为什么这两种词性出现的频率高呢?其一,名词可充当多种成分;其二,动词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考虑到各种时态、语态及各种动词的形式(如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非谓语动词),这就要求考生对词性的掌握到位,要学会判断,分析各个单词的词性。这是基础。
二判是关键:考生在通读文章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个整体的理解,从中获取文章的体裁、主题,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
大致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后开始解题。把握庖丁解牛的规律,这第二步骤判断就是关键。首先,考生需“瞄准句子结构”,其次,考生需“判断空格成分”,最后考生需“定位词汇意义”进行对号入座。
三选是定位:考生在选好各空格处的单词后,需在确定好所填词词义、词性的基础上来选定所填词的适当形式。
四检是更正:考生在填完所有的单词后不能孤立地逐个词检查,而应再次通读全文,仔细检查自己所填的词是否合乎句法,单词拼写是否有误,若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最后把难啃的“硬骨头”各个击破。
二、解题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考生应夯实好语言基础,这是解题的关键。通过不断总结、归纳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同时能将“一析二判三选四检”的方法运用到解题中去。应试时让庖丁解牛那娴熟的技巧应用到此题型中去,认真审题,真正提高解题的准确性,从而真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一、删改大家经典,规范议论结构
如果用于议论文的教学,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显然不具备典型性――标题不规范,叙述偏详尽,观点太枝蔓。虽然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阐明盛衰由人,但在结尾处既谈到了得与失的问题,又谈到了成与败的问题;既谈到了自满与谦逊的后果,又谈到了忧劳与逸豫的后果;既谈到了祸患积于忽微,又谈到了智勇困于所溺,同时还隐含了量变与质变的规律。这种观点展现的纷乱感、多层次感,也就自然违背了我们平时写作议论文时所强调的观点要集中这一要求。我们要做的,是将其内容和形式(标题和结构)进行一些删改、调整,使之成为更加规范且易于学生掌握的议论文格式,以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
原文(略)
第一种删改法――删掉叙事部分和最后一段(并删除文章开头的“呜呼”)
谈得失之理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这种删改,标题突出了主旨,开头删除“呜呼”强化了议论文体,中间删除叙事部分突出了议论,全文既有正反对比,又有首尾呼应(第一段谈到了得与失,第二段也谈到了得与失,第三段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总结得失之理),因此观点集中,对比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第二种删改法――删除叙事部分和第三段末尾(并删除文章开头的“呜呼”)
论盛衰由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故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和第一种删改的作用一样,这种删改同样是标题突出了主旨,开头删除“呜呼”强化了议论文体,中间删除叙事部分突出了议论,全文既有正反对比,又有首尾呼应(第一段谈到了盛衰由人,第二段谈到了成败由人,第三段分析到盛时如何,衰时如何),因此观点集中,对比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只是改法不同,主旨自然也就不同。
我认为,如果单从引导学生学写典范的议论文这个角度来说,上述两种删改法显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删改大家经典,无意于修正经典。大家依然是大家,经典依然是经典。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除了思想上受到启迪,知识上有所积累,还能在方法上有所增多,思维上有所锻炼,能力上有所提高。倘能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是高效的。
二、训练多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式
我们知道,人会有惰性,对事物的认识难免存在习惯性思维。习惯性思维固然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但绝不会解决我们遇到和没有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事实是有些学生既懒于思考,也不会思考。不会思考的原因其实是不懂得多向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多向思维”也叫多路思维,实质上是指使思考中信息朝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引出更多的新信息的发散性思维。它最直接的效果是能避免思路的闭塞、单一和枯竭。
(一)从反思项羽之死看多向思维(名家诗文举隅)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句话说得好: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而对于项羽,即使盖棺也难以定论。因为他的生死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教训,引发了很多的思考。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太史公曰:(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该文段侧重于批评项羽有勇无谋,不知反省。
2.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诗侧重于劝诫项羽不要灰心丧气,当重整旗鼓,以图东山再起。宣扬的是一种百折不回的精神。
3.胡曾《乌江》:
争地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胡曾诗侧重于赞扬项羽知耻近乎勇的精神。
4.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诗侧重于批评项羽不能团结部下,因而失去人心,已成为孤家寡人,无人跟随。
5.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诗侧重于褒扬项羽宁可战死也不苟且的英雄行为,以借古讽今。
6.《人民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侧重于批评项羽的沽名钓誉,优柔寡断,以致失去良机,造成千古遗恨。
上述古今人物论项羽之说之所以各不相同,一是因为这些大家有独特的思维,有独到的见解,二是因为项羽此人的故事本身含有众多因素可供挖掘,项羽也在无意中为后人的多向思维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后人也因此在他身上吸取了更多的经验教训。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应该通过这些材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我相信,积累多了,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二)解析《庖丁解牛》,训练多向思维
原文(略)
通过仔细分析,我认为本材料的多维角度有:
1.通过庖丁解牛不砍不割且动作熟练、优美说明:①做事不可偏执;②熟能生巧;③要遵循规律,顺其自然。
2.通过解牛时从空隙处下刀以保护刀刃说明:①做人做事要寻找空隙、留有余地;②就平地坐,向宽处行,以保护自身。
3.通过遇到难解之处怵然为戒说明:①遇事要审慎、专注;②不急躁,不冒进。
4.通过解牛后善刀而藏之说明:做人要善于藏敛、藏锋,要内敛、低调。
5.通过解牛十九年而得“道”说明:①实践出真知。②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养护生命。
6.通过庖丁因解牛而闻名说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7.以庖丁通过解牛为文惠君论道说明:小事情可以悟出大道理。
8.通过庖丁解牛一事可以悟出学问之道说明:学无止境。
9.通过庖丁解牛的胸有成竹说明:做事时自信不可缺少。当然,自信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切不可盲目自信。
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把《庖丁解牛》当作一则材料作文来进行多维分析,那么对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的锻炼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因为这种做法以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示范性;思维方式
职业高中美术教学有其特殊性,十几年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认为要提高美术教学成绩,教学中要注重三个方面。
一、注重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的运用对高中美术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形象,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动画、影象、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化静为动,刺激学生的生理感官,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其次,利用多媒体播放作画视频,学生既可以看到作画的整个详细过程,又能对某一难点反复观看、细细品味、慢慢领悟。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每一次示范作画,因为空间的限制,一部分学生看不到教师作画的详细步骤,但通过多媒体投放到大屏幕上,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再次,传统美术教学手段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对容易,而对于审美特点的把握则相对较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欣赏和审美材料,一些3D动画还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
境的感受,学生的作品也能得到比较全面的展示。
二、注重教师的示范
美术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很多知识是相当抽象的,而且实践多于理论,如果只靠教师集中讲解、口头传授,那学生很难领悟,况且有些专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靠实践去感悟、去理解,这时教师的示范就显得相当重要。美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凡技术就要展示,没有展示的技术就是空口无凭,就不能使人信服。技术上的东西可谓“不看不知道”,如果不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技术要领与感受,学生很难走上正确的道路。
教师示范包括教师亲自作画,教师和学生一起作画,或耐心给学生修改作业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亲自作画,可以给学生做出表率,给学生一个亲力亲为的印象。一幅成功的示范画是教师无声的语言,不仅让学生羡慕老师的绘画本领,还能体现老师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营造班级积极向上的绘画氛围。比如,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形式,老师用笔、墨、纸边演示边给学生讲解中国画的用线、用笔、用墨、干湿、浓淡、皴、擦、点、染及中国画的构图、色彩、水分的控制等技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画运笔用墨的神趣。如果老师不示范,学生如何知道运笔的方法、动势、速度?如何体验线条在画纸上的运动轨迹?
边示范、边讲解是最直观、最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提高专业水平的手段。教师和学生一起画一幅完整的习作,从观察到理解,从构图到铺底,从整体刻画到局部加工,直到最后修改完成,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作画的详细过程,许多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迎刃而解。
绘画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顾此失彼,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都难免出错,学生又不知道错在哪里,如何纠正。教师只给学生说一说、讲一讲,学生往往不能彻底明白。这时如果教师能静下心来,修改几笔重要的地方,学生就能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明白自己的不足,增强作画的信心,迅速提升作画的能力。另外,学生个性差异大,教师给学生进行个别修改,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一个明显的进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庖丁解牛的典故人人皆知:庖丁解牛不看全牛,只看牛的内部结构,所以,刀刀直中牛要害,干脆利落地将牛肢解。这正是注重思维方式的结果。
高中美术教师教学生造型与庖丁解牛相似,首先要让学生深刻了解造型的内部结构,这也是结构素描的关键。只有深刻了解结构才可以将造型逐一分解,并轻松地将拆解的造型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接拼接;只有深刻了解结构,才可以在画图时游刃有余。
很多美术类专业学校招生考试有默画这一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安排默画的针对性练习,将理解对象的结构、表现对象的形象、记忆绘画要点作为练习重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绘画对象的内部结构才可以将其细致地表现出来,才可以将其形象记下再默画出来。一定要将理解作为绘画的基础,这样才能画出形象生动的作品。如素描的初学者还没能建立起对于整体形体的认知,就应该采取结构素描教学方式,用线代面,注重运用透视的原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尽量多安排实物练习及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并领会透视的规律;为了清楚地体现对象的透视效果,同时准确了解各部分组合的角度及比例,需要将看不见的结构表现出来,即内里结构及外部形态同时表现,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升观察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作业,训练学生对静物的观察思维及表现能力,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构图思维能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绘画技术,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教师示范性教学以及多媒体的使用,都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这三方面合理有效地利用起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本 读本 研究 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利用读本第一册中P190页的《先秦诸子散文》一文,制作表格,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填表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下转第2页)(上接第27页)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诸如《五蠹》等文字较为艰涩一些的文章,还有待老师的点拨。
总之,教本与读本的跨联应当与学生的直接“利益”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功利的,又有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迁移。显而易见,二者的整合势必产生良好的效力。然而,课内有限,课外无限,要充分发挥读本作用,关键还是要大力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或借鉴吸取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
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词: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现状;解决方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貌。通过成语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储备,接受汉语的文化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好成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成语一直是语文学科中作为语文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说,成语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高中成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一、高中成语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已淡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而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但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很清楚,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都必须以打好语文基础为前提,只有夯实语文基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就此否认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成语是词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成语教学应该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但是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成语都是隐含在课文之中,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很多教师忽略了成语教学,导致高中阶段成语教学内容的缺失。纵观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的五本教材(人教版),只有必修二的梳理探究中有一个成语专题(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成语),除此之外,全套缺乏完整的成语知识建构体系,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不合理。
由于高中成语教学知识内容的缺失和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师对成语教学产生迷茫,不知所措,所以很多教师在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去机械地背成语,到了高三进行突击复习以应付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但由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成语积累不够,蕴含在课本中的大量成语又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导致高中成语教学与高考考查脱节。
二、如何进行高中成语教学
1.回归教材,运用有效教学方法进行高中成语教学
据初步统计,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的五本教材(人教版)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近三百条,这些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这在高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些成语都隐含在课文之中,没有作为显性知识体现出来,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探究,所以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些成语的教学,因此我认为,与其花时间到处搜集成语让学生来背,不如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其中的成语意思,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2.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成语
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成语的积累不仅是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的事情,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成语。另外,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被误用的成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更要留意成语的误用,及时纠错。例如,“2012年央视春晚,舞蹈家杨丽萍一曲《雀之恋》跳毕,朱军忍不住用‘真是美轮美奂’来形容。”“倪萍曾在自传《日子》里写道:‘七月流火,北京夏天最炎热的日子’。”“媒体评论:刘晓庆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类似的成语滥用、误用,常常可以在电视、报纸、杂志上看到,若不及时发现、纠正就会对学生造成误导。因此,我们要处处留心,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当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等优势,将成语的出处、成语的类别、成语的运用等慢慢地、系统地进行渗透,这样可以先调动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成语的展现形式若只是局限在枯燥乏味的文字形式,这样就会过于单调,如果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多种形式展现,就会变得生动起来。例如,把成语的出处进行分类,神话类、历史故事类成语,可以找出相关视频进行播放,学生一定印象深刻。还有一些选自古代文化作品中的成语,学生记忆较困难。如,成语“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说》,这是一个极易望文生义而误用的成语,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果学生不了解庖丁解牛的故事,机械地背诵成语意思往往效果极差,因此我找出了庖丁解牛动画视频给学生看,学生很感兴趣,印象深刻。其次,在积累成语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定期在班级开展“成语接龙”“我知道”等活动,以比赛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积累成语。
除此之外,在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时,把成语误用分为四种类型,即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褒贬不当、谦敬错位。在讲解时,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积累,自己找出极易误用的成语进行归类,并探究这类成语的记忆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高中成语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困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高中成语的教学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莫彭龄.试论成语联想教学法[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3).
[2]周荐.论成语的经典性[J].南开学报,1997(2).
[3]傅倩琛.汉语成语中的民族历史文化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刘振前,邢梅萍.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结构的对称性与认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1).
第一、丰富的知识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博物使人深沉。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有计划的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如:
(一)开设阅览信息课:每周一次让学生进阅览室进行自由阅读,要求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并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信息交流;
(二)开辟班级剪报栏:重点剪帖报纸的社论、短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先进人物的重大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
(三)开展社会调查:接合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向工厂、农村、商店等进行社会调查。如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上网阅读。
第二、发展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它的灵活性,而思维的灵活主要是通过想象、联想来实现的。想象和联想都是智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写作的基础之一。没有想象和联想,也就没有作文,两者是写作的翅膀。
我们的语交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想象因素,尤其是文学作品提供的材料,抓住文中的想象点,设计训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再造想象。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让学生在头脑中绘制文中描写的图画,并根据文中清新淡雅的色调。去描绘当时朱自清的心情;教学《项链》可让学生根据情节续写路瓦栽夫人后来的发展命运。
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相似联想。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
相似而不同质是其特点。《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听了庖丁一席谈,悟出了养生之道。这“养生”与“解牛”本是风马牛不根及的,但梁惠王却明白了,这就是相似联想。高考作文考题,不少都用得上这种联想去构思文章。如2003年高考作文“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有很多学生利用联想,把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写进作文,邹忌的妻子与邹忌的关系近而认为他漂亮,李清照更关心海棠花而知道“应是绿肥红瘦”。这就是对课文的再创造。
(二)对比联想。见到一种事物,头脑中自然地浮现出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事物;见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头脑中浮现出与之相反的另一方面;见到事物的此时,头脑中浮现出该事物的彼时。这种心理现象为对比联想,也叫反向联想。这种相关的两性事之间的逆向联想。可以是一正一反,鲜明对比,也可以此一彼一。方向相反,是非清楚。
第三,打破思维定式
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场合,并不需要创新,只要用思维的惯常定势来处理问题就可以了。 但是当需要创新的时候,惯常定势就成了“思维枷锁”,阻碍创新思维的产生。因此,必须打破思维定式。
(一)敢于怀疑是创新思维的第一要素。只有那些对未知世界有浓厚探知兴趣的人,敢于大胆提出疑问的人,才能出现独立思考的过程,得到新的发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敢于对素有定评的东西问个“为什么”和“对不对”。面对作家及现成观点不要迷信不要盲从,不要满足已有的答案,而要引导学生善于在有疑或无疑处质疑,大胆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现成的看法,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与名家探讨。班门弄斧何尝不是一种创新。
一、巧用古代诗词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的诗词饱含哲理,寓意深刻,但学生对文言文体裁,古诗词体裁的哲学命题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为此,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古代诗词,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胜开。”蕴含了什么哲理时,我多方位转化事例,让学生思考。经过转化,学生很快联想到地理学中“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联想到“不同的地方小气候不同”等地理学知识原理,并由“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不同”、“不同地方小气候不同”总结出哲学上“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这一哲学原理。
二、巧用名人名言
名人因其历史地位而让后人铭记,名言又因其富含一定的人生哲理让人回味,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关注并积极引导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如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是在强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又如《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说明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巧用成语、俗语
成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常常成为考试的素材。只有在平时重视对成语的哲学分析才会逐步提高考生做题能力。如按图索骥、掩耳盗铃是主观主义做法;拔苗助长、庖丁解牛则是对是否尊重规律和取得不同效果的鲜明对比;人定胜天、事在人为、锲而不舍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唇亡齿寒、覆巢无完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冠李戴、良莠不分却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区分了是否抓住了主要矛盾;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强调量的积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表现。
四、巧用文化典故
自读目标:每篇自读课文,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和课文的具体内容确定其目标,即每篇课文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学生要根据课文和自己的学情实际确定,在自读过程中,要始终抓住重点,争取突破难点。
具体评析:这是自读的重点部分,学生要从字、词、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以及写作基础知识等方面评析。对于古代作品,要求运用唯物史观去客观地评价,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学习质疑:在自读过程中,学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要写在自读笔记中,或在同学之间研讨,或由老师集中答疑。
练习设计:每篇课文最低要求设计两道练习题,要体现自读目标尤其是重点难点,练习设计实际上是学生自己复习强化、自测巩固的重要手段。
主要收获:学生进行自读总结,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到写作常识,乃至思想品德、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但不要求归纳得广,而要求谈得深,做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自读课文六步体系训练,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因而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一、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革,就不能让学生做分数的奴隶,而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根据自读训练的要求,掌握学习要点,确定自读目标,定向阅读。阅读方法,可先略读:看课文、注释、思考和练习,了解课文大意。再精读:标节次,找主干,抓重点,编写段落提纲,大体理清脉络。注评圈点,写提要,概括中心和写作特点。在自读过程中,学生眼、脑、手并用,积极思维,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阅读《庖丁解牛》一文时,有的学生质疑,文章结尾“文惠王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是为什么?老师补充一些有关资料,结合庄子的思想,即做到一切顺乎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给学生以准确的解释。
学生学得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须克服两种倾向,一是教师越俎代庖,把自读课文变成讲读课文;一是随心所欲,放任自流,把自读变成“放羊”。因此,要加强自读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时,重点放在学生会思考、会阅读上,也就是“会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讲读教学中,教师已经教给了方法,做出了示范,帮助学生找规律,给学生阅读指路;在自读阶段,应指导学生去认真实践。
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读课文六步体系训练,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是其综合素养的体现,具备了语文自学能力,就能够为其它各学科的自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叶圣陶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叶老也非常重视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自读课文六步体系训练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学生自己确定自读目标和自读重点难点,围绕自读目标和自读重点难点去研读,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写学习收获,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能技巧,形成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如阅读老舍的《茶馆》时,学生把这篇话剧同的《雷雨》和郭沫若的《屈原》进行比较阅读,发现《茶馆》跟《雷雨》《屈原》不同,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部分学生的评析精当、深刻。
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要靠老师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获得,而且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因此,对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我们作老师的要“耐心地等待”,而不能希望他们“一蹴而就”。否则,欲速则不达。
三、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阅读能力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获取各种知识,深化思想认识。
如,学生自学孙犁的《荷花淀》,从学生自读笔记里,看到学生学到的也不仅仅是如何进行人物对话描写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如何为主题服务,以及细节描写的作用等等;而更重要的是感情上受到了强烈感染,思想上产生了共鸣。读这样的作品,就是美的享受。它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