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时间:2022-04-15 19:29:23

导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篇

舒雪

悠久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上下五千年,无数圣人贤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一路传承,薪火相传,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大学语文老师让我们读一本关于古代的道理之书。我选择了《大学》。

曾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闲暇之余,游弋其间,细细品读,感。悟人生,于物欲横流、亲情疏远、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为国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的一剂良方猛药。”借老师的安排,重拾“四书”之《大学》,于自身之修养是一次很好的锤炼。《大学》为“四书”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宋朝的朱熹把《大学》的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的原话,“传”是曾子学生记录下来的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通篇文辞简约,条理清晰,内涵深刻,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意义。

在《大学》中阐述的八个方面中,我对于“诚意”感受颇深。升入大学,我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而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不用害怕,以诚意待人就好,做最真实的自己。”在大学里,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都是以诚心诚意之心。怀着诚意之心我交到一群好朋友。诚意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诚意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诚意是鲜花,送之人手有余香。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关闭的门多么需要诚意这把钥匙打开呀!诚意让我拥有很多。读完《大学》后,我更坚信“诚意”会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

在《大学》书中看到这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乎,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角色、素质能力、生活际遇不同,决定了注定每个人要在不同层面、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体系上去获得平衡,这种平衡的获得就需要“适可而止”和“知足”的心态去调整。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成功的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之以恒地付出应有的努力。在充分认清自我和权衡得失进退之后,一旦目标确定,就要“作之不止”,决不能半途而废。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努力给事情一个完美的结局。倘若我们具备了这样一种为人做事的品格和精神,试问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

看到那句话想到了事业,可是我有反思了一些东西。事业对一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除了事业,人生的另一头就是婚姻家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之剧增,事业和婚姻家庭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和谐的音符。多少人为事业和家庭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顾此失彼,多少人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摈弃糟糠之妻,一些人则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静静的思考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简朴之间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家庭和睦,“后院”安宁,才可能专心做事,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由此可见,家庭和睦于事业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是个人事业的基础。这也是《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所表达的哲理。因此,不论你从事何等崇高的事业,也不论你工作再忙再累,请记住“必先齐家”。

第2篇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策略探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那么怎样实现务实高效呢?

1.实行感性教学

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则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教师的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是一种隐性力量。教师在《桃花源记》一课中可以灵活运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讲述当时的情境,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连续朗读“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形容的美妙境地,仿佛桃花源美妙的环境就呈现在学生眼前。运用艺术性的语言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感染着在座的每位同学,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个环境氛围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设自然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是很重要的,知识改变命运,课堂上老师可以用一段形象生动的视频《一根稻草,两种命运》自然而然地设置一个图象情境,把学生的情感与两姐妹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学们既庆幸妹妹拥有了读书的机会,靠掌握知识改变了命运;又感叹姐姐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人生道路的坎坷。此时,再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改变姐姐的命运,就把他们的情感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学习机会的难得,也从中感悟到终身教育的思想。

3.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因此,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不同层次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谈生命》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老师可以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一些生命的美丽瞬间,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自然的生命本质”;《变色龙》戏剧手法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色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开展自主学习课堂,老师可以开展精导妙引、独具匠心的自主学习课。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中,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向学生介绍自主阅读的学习方法:1.看引言,2.看标题,3.找论据,4.找联系,5.列问题。在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学生通过个体自主学习之后,展开四人小组的讨论,每个小组提出两、三个有质量的问题并说出自己在格物致知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经历。在这里老师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质疑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最后实行课堂各亮观点、自评互判,讨论竞答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而学生则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幸福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平等和合作,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抛弃旧教育模式下高高在上的一面,是朋友加合作。教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爱的阳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具有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如在讲《风筝》一课时,让学生分析鲁迅作品的意义,如何评价主人公。

第3篇

    朱子平生用力最多者,在《大学》一书,I 其学说之核心内容,特别是他的工夫理论,即格物致知说,正是在通过对《大学》的阐释过程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表达。然朱子之学,最受后儒诟病者,亦多集中于其《大学》学中,约而言之,批评的声音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为经学史家。或曰强分经传,或曰颠倒旧次,或曰补阙遗文,II  在他们看来,朱子的做法未免“率情咨意”而“不可为训”,III  然而,就是对朱子的《大学》学批评相当严厉的周予同先生,也承认“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自有其宋学之主观立场。”IV 因此,从哲学解释的立场来看,尽管经学史家的批评可以成立,但我们也不必囿于传统经学的立场,以整理古籍的要求来看《大学章句》而否定之。V 第二种批评则来自哲学家的阵营。这一批评主要集中于朱子《大学补传》及其相关的义理内涵,早在与朱子同时代有陆象山,后则有王阳明。他们对朱子的格物致知论尤为不满,以朱子之工夫论为“支离”,又以为其专务“道问学”而忽视“尊德性”,从而有向外求索之病等等,故王阳明又有恢复古本《大学》之说。沿续陆、王之思路,现代学者中也有许多人以朱子的格致说近似于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知识论,如? 沧谌?壬?湍恐??胺喝现?饕濉薄?I

    毋庸置疑,朱子诠释《大学》的关键在于格物致知说,而其引起的争论亦多由之而起。本文的意图不在于判定孰是孰非,亦不讨论朱子之说是否真正符合古本《大学》的原义,就象现在风行一时的诠释学(Hermeneutics)来说,也有所谓“诠释与过度诠释”(interpretation and over interpretation)之争,VII 但这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然而,正如伽达默尔(H.Gadamer)所说的,“作为历史对象的整个流传物并不是像单个文本对于语文学家那种意义上的文本。” VIII  从哲学诠释学的立场来看,“解释者必须恢复和发现的,不是作者的个性与世界观,而是支配着文本的基本关注点――亦即文本力图回答并不断向它的解释者提出的问题。假如这种把握住由文本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仅仅被想象为科学地提取出‘本来的’问题,那它就不会导致一种真正的对话,只有当解释者被主题推动着,在主题所指示的方向上作进一步的询问时,才会出现真正的对话。” IX  因此,如果要对朱子对《大学》的诠释作进一步的研究的话,我们与其讨论朱子的诠释是否符合古义,毋宁去探究一下,在朱子心目中,《大学》文本力图回答并不断向后世的诠释者们提出的问题为何? 空馐导噬弦簿褪撬担?汀洞笱А芬皇槔此担?熳哟又蟹⑾植⒍灾?刈⒌奈侍馕?危恳坏┪颐腔卮鹆苏庖晃侍猓?簿筒荒牙斫庵熳游?裁椿崽岢銎涠谰咭桓竦亩浴洞笱А凡?偷睦砺哿恕?/P>     一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似乎可以先从一个更为简单一点的问题入手,这即是:在朱子心目中,《大学》的意义究竟何在?在朱子看来,《大学》所讲的是“大人之学”,实相对“小子之学”而言。(《大学或问》)《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至十五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十五岁成人之后,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为大学。虽然朱子在《大学章句》之卷首引用了伊川称《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的评价,但这可能只是某种推尊前贤之意,我们大可不必深究。事实上,在朱子心目中,一个人的教养必须分成两步走,在大学之前要有一个小学教育的阶段,小学才真正担负着入德初阶的任务。在《大学或问》中,朱子进一步阐明了小学与大学之关系:

    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

    在《答胡广仲》一书中,朱子说得就更加明白:

    盖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是以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而以格物致知为始。今人未尝一日从事于小学,而必曰先致其知然后敬有所施,则未知其何为主而格物以致其知也。(《朱文公文集》卷四二)

    此外,在《语类》中也大段地讨论了小学与大学的关系。X  大体上说,朱子认为小学实际上为大学之根本,若缺了小学之工夫,也就很难能够成就大学之功业。XI  在朱子看来,小学工夫主要是持敬涵养、躬行践履,一方面使心思不放逸、不走作,所谓“收其放心,养其德性”,XII 同时又能知道事为之当然,诸如“出必告反必面”之类。XIII 这也就是说,经过小学所下之工夫,一个人应该基本上能够成为一个“善”的人,XIV 他的行为能够符合社会的基本规范与道德要求,同时也可说是“涵养践履之者略已小成”。XV(《答吴晦叔》,《文集》卷四二)

    然而在朱子看来,一个人只成就小学的工夫还是不够的。特别是作为大学教育的对象,所谓“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大学章句序》)亦即社会精英之候补阶层,并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善人,而必须将小学阶段所明之善推往极致,即通过“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止于至善”,是为大学之工夫。同时,面对许多人生的具体问题,在小学阶段尚不能体察入微,就更需要加以大学工夫,如《朱子语类》载:

    致知、格物,大学中所说,不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之类。古人小学时都曾理会来。不成小学全不曾知得。然而虽是“止于仁,止于敬”,其间却有多少事。如仁必有所以为仁者,敬必有所以为敬者,故又来大学致知、格物上穷究教尽。(卷14第24条,黄子耕录)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看出:第一、小学与大学构成朱子工夫论中最重要的两大次第,小学明乎“善”,要求人成为一个好人,这是做为一个人起码的要求;而大学则在小学工夫的基础上,要人止于“至善”,成就一个圣人。XVI  第二、从朱子工夫论的整体上看,小学与大学虽然有次第上的区别,但不可将二者割裂看待,所谓“其为道则一而已”。因此,我们在研究朱子大学工夫时,不但不可以忽视朱子小学之工夫论,而且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在大学任何一个工夫次第中,始终有一个小学工夫的前提存在,XVII  否则的话,极有可能误读朱子之工夫论。第三、小学与大学既然有次第之别,则大学之功必非小学所能成,在某种意义上说,小学与大学之区别,也就是成就“善”与成就“至善”的区别,也正是有这一区别,大学工夫对于朱子来说才能得以成立。

    二

    上述所谓“至善”一词,取之于《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章句》中,朱子将之称为《大学》的“三纲领”。既称之为纲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可以认为,朱子对三纲领的诠释,就是对《大学》总体精神的把握,至于所谓的“八条目”,不过是“三纲领”的具体推衍而已。XVIII

    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三纲领”的三者之间并非平列之事,朱子也承认,从工夫之大节目上看,只有“明明德”、“新民”两事,“止于至善”说的只是二者之规模。XIX  虽然《大学》总的目标是明明德与新民,在朱子看来,要使这一目标真正地得以实现,更为要紧的却是“止于至善”这一规模,XX  无论明明德还是新民,都必须“止于至善”: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章句》释“止于至善”)

    明明德,便要如汤之日新;新民,便要如文王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各求止于至善之地而后止也。(《语类》,卷14第119条,廖德明录)

    反之,若“略知明德新民,而不求止于至善者”,“只是规模浅狭,不曾就本原上着功,便做不彻”。(《语类》,卷17第32条,陈文蔚录)其结果只能是“安于小成,狃于近利”,(《或问》)往往失之毫厘而缪以千里,故朱子不取。由此可见,“止于至善”,实际上已经成为朱子阐释《大学》的最大关目,而在这一句中,在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又莫过于“至善”一词。

    就“至善”一词来说,关键又在于“至”字,如朱子说:“‘善’字轻,‘至’字重”。(《语类》,卷14第110条,甘节录)在朱子看来,所谓“至”字当训为“极”,至善也就是极好:

    至善,犹今人言极好。(《语类》,卷14第97条,李方子录)

    凡曰善者,固是好。然方是好事,未是极好处。必到极处,便是道理十分尽头,无一毫不尽,故曰至善。(《语类》,卷14第98条,沈僩录)

    至善,只是以其极言。不特是理会到极处,亦要做到极处。(《语类》,卷14第114条,陈淳录)

    “在止于至善”,至者,天理人心之极致。(《语类》,卷14第122条,程端蒙录)

    所谓的“极致”,朱子又以孝道为例说:

    仁甫问:“以其义理精微之极,有不可得而名者,故姑以至善目之。”曰:“此是程先生说。至善,便如今人说极是。且如说孝:孟子说‘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此是不孝。到得会奉养其亲,也似煞强得这个,又须着如曾子之养志,而后为能养。这又似好了,又当如所谓‘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不遗父母恶名’,使国人称愿道‘幸哉有子如此’,方好。”又云:“孝莫大于尊亲,其次能养。直是到这里,方唤做极是处,方唤做至善处。”(《语类》,卷17第31条,叶贺孙录)

    可见,“至善”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不能当作一般意义上的“善”字来看待,大学之所以为“大”,就因为它所成就的不仅仅在于一般的“善”,而是在于要止于“至善”,如果说这一区别在《章句》与《或问》中尚只是点到为止的话,在记载着朱子与学生们相互切磋问对的《语类》中,朱子则是反复致意、叮咛再三,如:

    善,须是至善始得。(《语类》,卷14第102条,胡泳录)

    传之三章,紧要只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可谓善矣,又须当磋之,方是至善;如琢,可谓善矣,又须当磨之,方是至善。(《语类》,卷16第34条,贺孙录)

    “民之不能忘也”,只是一时不忘,亦不是至善。又曰:“‘瑟兮僩兮,赫兮喧兮’者,有所主于中,而不能发于外,亦不是至善;务饰于外,而无主于中,亦不是至善。”(《语类》,卷16第43条,董铢录)

    这一区别相当重要,我们可以认为,它实际上构成了朱子阐释《大学》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向度。然而,作为善之极处的“至善”与一般意义上的“善”,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儒学本求善之学,我们如果将《大学》的三纲领改为“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善”,若说明明德、新民要止于善,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妥,如孔颖达在《正义》中,就将“止于至善”与“止善”混称。XXI  从道学家一般的立场上看,“天命之谓性”,上天所赋于人的,本是纯粹至善之性,这可以视为人之明德,XXII  此乃万善之本,故《大学》提出明明德的要求,即彰明人的本体之明德而归于善。可见,即使是朱子所强调的“至善”之地,亦不外乎归于明德之明,而一个人若能发明其明德,诸如本着一个善良之动机,并且努力去做善良的事情,即可说是臻于善境,又何必多此一举地说要“止于至善”?XXIII “止于至善”似乎应该就是“明明德”应有的题中之义,王阳明大体上就持这一看法,如他说: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大学问》,《王阳明全集》卷二六,续编一)

    就王阳明的这一看法来说,只要致其作为至善发见之良知,就可以随感随应,自然能够知是知非而有其天然之中。可以认为,王阳明这里所用的“至善”一词,只是顺着《大学》文本说而已,其“至”字大体上只是虚说,“善”与“至善”二者并没有什么严格的义理区别。而在朱子看来则不然:

    至善虽不外乎明德,然明德亦有略略明者。须是止于那极至处。(《语类》,卷14第106条,董铢录,同卷第167条同此,无“止于”之“于”字)

    可见,天命之性虽为至善,但它并不能象王阳明所说的那样,能够自然地本体洞然,随感随应而无不至善。虽然天命之性必然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现,所谓“介然之顷一有觉焉”,(《大学或问》)但由于气禀与物欲之故,这一时一地之明觉(或王阳明之良知)并不意味着能像明德之本体一样也同样是至善。这也就是说,“至善”的根据虽然不外乎“明德”,但在现实中,“明德”却并不就等于是“至善”,更多人“明德”之发见可能只是“略略明者”。如朱子举齐宣王见牛之觳觫而生不忍之心为例说:“这便见恻隐处,只是见不完全。及到‘兴甲兵,危士臣’处,便欲快意为之。是见不精确,不能推爱牛之心而爱百姓。”(《语类》,卷14第82条,黄卓录)明德一时一事上之略略明者,如齐宣王所生的恻隐之心那样,其用心无疑也是善的,但却不能说是至善。在朱子看来,“若十件事做得九件是,一件不尽,亦不是至善。”(《语类》,卷14第100条,震录)更何况只是暂明暂灭之明德乎?对于朱子来说,一个人要使其明德“略略明者”并不难,因为人心之灵总有发现处,“便教至恶之人,亦时乎有善念之发”,(《语类》,卷14第83条,子蒙录)真正难做到的是将此日常生活中萌现出的善念之发推明开来? ?灾掠诩?露?雌浔咎逯?鳎?獠攀恰爸褂谥辽啤敝?し颉?/P>     明白了我们的“明德”有“略略明者”与“明到极处”的差别,也就不难理解善与至善的区别了。然而,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常人的明德在一般的状态下(圣人不在讨论之列),其明德只会略略之明?从工夫上说,为什么说真正难做到的不是“善”而是止于“至善”? 

    三

    在朱子看来,天赋人之明德之所以不能“大用全体昭晰无遗”,其原因就在于“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章句》)因此,从根本上说,所谓“止于至善”,首先就是要对治气禀物欲到极致,做到“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章句》)可以说,朱子为学之宗旨,亦不外此。XXIV

    在宋明道学家中,对气禀物欲最为强调者恐怕莫过于朱子了。在朱子看来,气禀物欲对人生修养有着极其巨大的负面影响,《或问》说:

    故其所赋之质,清者智而浊者愚,美者贤而恶者不肖。又有不能同者,必其上智大贤之资,乃能全其本体而无少不明。其有不及乎此,则其所谓“明德”者已不能无蔽,而失其全矣。况乎又以气质有蔽之心,接乎事物无穷之变,则其目之欲色、耳之欲声、口之欲味、鼻之欲臭、四肢之欲安佚,所以害乎其德者又岂可胜言也哉?二者相因,反复深固,是以此德之明日益昏昧,而此心之灵其所知者不过利害之私而已,是则虽曰有人之形而实何以远于禽兽。

    《语类》中也说:

    先生问:“‘顾諟天之明命’,如何看?”答云:“天之明命,是天之所以命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然天之所以与我者,虽曰至善,苟不能常提撕省察,使大用全体昭晰无遗,则人欲益滋,天理益昏,而无以有诸己矣。”曰:“此便是至善。但今人无事时,又却恁昏昏地;至有事时,则又随事逐物而去,都无一个主宰。这须是常加省察,真如见一个物事在里,不要昏浊了他,则无事时自然凝定,有事时随理而处,无有不当。”(卷16第7条,杨道夫录)

    一个人虽然有心向善,甚至在道理上也明白要明明德而止于至善,但他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未必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与生俱来的气禀物欲无时无刻地不在左右着他,XXV 虽于为善之际,却不时会有不善之根苗萌发:

    如今人虽欲为善,又被一个不欲为善之意来妨了;虽欲去恶,又被一个尚欲为恶之意来妨了。盖其知之不切,故为善不是他心肯意肯,去恶亦不是他心肯意肯。”(《语类》卷16第191条,叶贺孙录)

    在朱子看来,这是知之不切的缘故,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但尽管知致了,意仍有可能不诚,即人们虽然知道努力下工夫去对治气禀物欲,但在隐微之间,也有可能“照管不着”或 “把捉不住”:

    问意诚。曰:“表里如一便是。但所以要得表里如一,却难。今人当独处时,此心非是不诚,只是不柰何他。今人在静处非是此心要驰骛,但把捉他不住。”(卷16第101条,曾祖道录)

    问:“或言,知至后,煞要着力做工夫。窃意致知是着力做工夫处。到知至,则虽不能无工夫,然亦无大段着工夫处。”曰:“虽不用大段着工夫,但恐其间不能无照管不及处,故须着防闲之,所以说君子慎其独也。”行夫问:“先生常言知既至后,又可以验自家之意诚不诚。”先生久之曰:“知至后,意固自然诚。但其间虽无大段自欺不诚处,然亦有照管不着所在,所以贵于慎其独。至于有所未诚,依旧是知之未真。若到这里更加工夫,则自然无一毫之不诚矣。”(卷16第91条,杨道夫录)

    然意诚之后,心仍有可能不正:

    敬之问:“诚意、正心。诚意是去除得里面许多私意,正心是去除得外面许多私意。诚意是检察于隐微之际,正心是体验于事物之间。”曰:“到得正心时节,已是煞好了。只是就好里面又有许多偏。要紧最是诚意时节,正是分别善恶,最要着力,所以重复说道‘必慎其独’。若打得这关过,已是煞好了。到正心,又怕于好上要偏去。如水相似,那时节已是淘去了浊,十分清了,又怕于清里面有波浪动荡处。”(《语类》,卷16第127条,叶贺孙录)

第4篇

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平均不及格,怎么可能?我们可是奉行“考试至上”的,会有什么能将我们泱泱华夏子孙考倒?仔细地阅读这份报告,才发现是因为阅读与写作拉了后腿。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世界上也是“翘楚”啊,这又怎么可能?原来,SAT要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就不奇怪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中国的学生一般是很难有多少突破的。杨振宁教授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就作过说明:与美国的教育比较起来,我们的教育是让人去适应教育,而不是让教育适应人。曾经有人就说过,“知识塞满了,智慧荒芜了;智商提高了,识见崩塌了。学得越多的小学教育,是越糟的教育;读得越苦的中学教育,是越坏的教育”。

美国的学校教育始终在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小学开始,从加减法掰着指头起就开始自由表达,奢谈发明创造,而且始终如一地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精神,而这才是个体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而我们的教育改革虽然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并没有得到多少的贯彻和落实。到现在为止,国内的教育还是“以考为本”,我们始终抱着“无规矩不成方圆”,把每一个人都往一个格式里装,动手能力被剥夺,质疑的渠道被阻断,甚至连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被屏蔽。泯灭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剪断了学生创新的翅膀。有资料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个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这种情况的出现,还不能引起我们深入的反思吗?

美国 “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相较于国内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美国尊重学生独立,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而国内学生则多被强制,少有自由时间。美国学生注重社交活动,而国内学生则偏向于宅在家中。美国学生注重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而国内学生被逼离操场,以致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连续下降,让国人担忧。美国学生集体活动中讲究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而国内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疏于或者不愿意参与公益活动。美国学生到博物馆都允许动手操作,而国内学生普遍的连做家务都不被要求……国内正是由于“以考为本”的紧箍咒在发酵,学生没有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每天十几个小时被拴在课桌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书包越来越沉重,简直就像一个苦行僧。每天被囿于一个狭窄的圈子里,精彩的世界太遥远,思维的空间太逼仄,视野也就桌前的那扇小窗户。如此的禁锢,学生还能有多少眼界和心胸,还能有多少创新精神呢?

第5篇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于是就精心地创设教学氛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于是就潜心地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我发现自读课不应该与教读课一样上,应该教出自读课的风格,让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进来,于是就精心地钻研自读课的教学方法。如: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自教法、课本剧法等。在我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就充分展示了“自读”的魅力。在课堂上,学生自读批注课文启示;讨论交流鲜活思想;质疑提问主动探究、互帮互学。又如:教《外国诗两首》时,我分别请了两位学生上台给同学们讲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课前两位小老师主动查找资料,积极备课;认真上课,受到同学们的称赞,这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充满生气的活跃气氛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再如:上《扁鹊见蔡桓公》、《皇帝的新装》、《白毛女》等课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的内容,这样更直观、生动、形象地理解了课文的故事情节,一堂课始终处于兴奋、愉悦的学习状态。

在语文教学中,我觉得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合作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总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

首先,让学生嘴巴动起来。我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能言善辩。如:每天介绍一则名言警句;课前三分钟信息交流;新闻点评等。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舞台和空间,让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让学生脑子动起来。我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当我和学生讨论问题时,我这样问:“你是怎么想的?”、“你有没有更新的观点?”当学生回答后,不管是对是错,都首先肯定他有勇气,敢于当众回答问题,并示意全班同学掌声鼓励。总之,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一个民主氛围,让他们敢于质疑,给学生一个思考空间,让他们去自主探究。

再次,让学生双手动起来。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动手上网查阅资料、下载图片;动脑动手写出探究报告。这样学生们就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他们的头脑,扩大他们的视野,搜集好作文的材料,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作业的布置也处处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寒暑假学生的语文作业为办一份手抄报,学生为此查找资料,确定主题,拟订报名,设计版面,安排插图,编辑内容等,全方位参与,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有收获感和成功感的。又如:在寒暑假阅读中外名著。初一时读吴承恩的《西游记》、冰心的《繁星》、《春水》、鲁迅的《朝花夕拾》、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初二时读施耐庵的《水浒》、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初三时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冰心选集》等。通过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提高了他们鉴赏中外文学名著的水平。这样,课外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以往封闭沉闷的课堂,学生的创造力如同蓬勃的春苗日上日妍。在此基础上,还专门为他们安排一节课作阅读汇报交流。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表演或朗诵或辩论或办专题小报,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体验收获的喜悦,在交流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与浅薄,在交流中激发进一步阅读探究的兴趣。这种课既是阅读汇报交流,又是学、用、练、创相结合的语文实践课,更是一种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6篇

本文根据张立文先生2012年5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因篇幅所限,略有删节。

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儒学与人生。这是每个人都关心,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问题。

立德立功立言的生活观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儒家讲“天地之性,人为贵”,因为正如理学家周敦颐说的,人是“天地之精英”,“五行之秀气”。陆九渊也认为“天地人之才等耳”。人不能轻视。人应该珍惜生命。

儒家认为人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土与金、木、水、火杂”,五行融合而形成的。《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易传》相传是孔子所作。《易传·系辞》中讲“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就是说,天地互相融合,就好比男女相结合,然后万物就形成了。天地,乾坤,男女,阴阳,天是父,地是母,也就是阴阳相互融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同时,儒家也讲“同则不济”,相同的东西不能互相作用,也不能产生新的事物。《周易》里的《革彖》就讲“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意思就是两个女的一起是不能生孩子的。事物要由不同的东西而产生。这就是中国的生命观。

人的生命应该怎样来看呢?在儒家看来。人应该追求具有道德性的生活——“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就应该为立德、立功、立言而活。苟子讲,“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故为天下贵也。”

之别就在“信”字

孔子看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视死和视生一样,视亡和视存一样。孔子注重现实的生,也不否定为真正的事业去牺牲。生的目标是什么?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孔子看来,生是为了求“道”。为了道,并不吝惜生命。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不应为求生而失去仁,为了仁可以牺牲生命。仁、道,是人生的目的。死,是为了求道。孟子讲,“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德不可兼得的时候,宁可舍生取义。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作为人生目标。

有一次,子贡去问孔子应该如何治国,孔子讲了三点:“足兵、足食、民信”,子贡又问,如果三者必去其一,去哪一个?孔子说,去掉兵。要是再去掉一个呢?孔子讲。去掉食。为什么呢?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为政最重要的是讲信。孟子讲,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只有那么一点点,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仁义。

周易与天命

《周易》的《乾·文言》中讲到,人应该知进知退,知存知亡。如果只知进不知退,只知存不知亡,只知得而不知失,就不可能成为圣人。儒家很强调人要有忧患意识。《周易》这本书就是忧患之作,周文王是在被拘之时作的六十四卦。

很多人对命运问题看得很重,到处算命。看相。

《周易》从《易经》看,是算卦的书。古代的夏、商、周的时候,每个国家大事,例如封侯,筑城,战争,祭祀,都要进行占卜。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别的书都烧了,唯独不烧《易经》,就是因为它是占卜之书。很奇怪,到了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周易》成了六经之首,它的地位马上就提高了,因为据说《周易》中的《易传》,也就是《十翼》,是孔子所作。于是。《周易》从占卜之书提升成了哲学之书。

但是民间看来,《周易》的影响很大——看地理,也就是堪舆,看风水。盖房子,盖在哪里,朝向如何,房间的布置等等,都讲究风水。这种情况几千年来没有断,因为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之前,都想提前知道行为的结果是吉是凶。

《诗经》中讲“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天是发命令的,根据皇帝好不好。赋予他统治的授命。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对汉武帝讲夭人感应。我们不要把董仲舒的夭人感应看成是唯心的、不好的。董仲舒讲天人感应有他的初衷和目的,《汉书·董仲舒传》中有《天人三策》,就是汉武帝提出问题,董仲舒做出回答的对策。里面讲到,皇帝如果犯了错误,第一次犯错,天会警告;第二次再犯错,天就会降下灾祸,例如地震、海啸、打雷,把皇宫的房子烧掉等等;第三次再犯错,那就要下台啦。古代,皇帝可是万人之上,唯我独尊的人,如何限制他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他呢?那就要靠天。天是最大的权力。所谓天子,就是天的儿子,当然要听天父的话了。天有无限的权力和权威来限制皇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治15年迅速就亡国了。建立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统治比较长的,就是汉代。如何限制皇权是个很大的问题。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个很好的办法。

格物而知命

命运,命,是个必然性的问题,生必然要死,逃不过去的;运,则是有偶然性的,时机,时运。命和运,可以把它们分开来看。

儒家思想当中,人的命运一方面是不可控制的,另一方面是可以控制的。司马牛说,人家都有兄弟姐妹,自己没有,很孤独,子夏就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死生不可控制,但富贵是自己可以去争取、去改变的。孔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并不说话,但控制着一切。有一次公伯寮向子路的主公季孙讲子路的坏话,于是季孙就相信他了。这时孔子的一个弟子就把这事告诉了孔子,说该怎么办。是不是要把公伯寮杀掉呢?孔子讲了这么一句话:“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道,也就是政治主张,思想,能不能流传,能不能实行,会不会被废弃,是命运决定的,公伯寮他能有什么办法来阻止道的实行呢?

命是可以知命的。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畏天命,就是说人要有一种信仰,有精神寄托。人对于自己的灵魂要有所寄托。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关于敬畏,自古有很多说法,例如“慎终追远”,“神道设教”,这种信仰使人保持了一个精神家园。不仅要敬畏天命,而且还要知天命。孔子说:“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不是主张盲目的信仰,而是说要认识它,认识它才能去信仰。

如何才能知天命呢?《周易》里面有句话,“格物穷理以至于命”。格物,就是要认识物。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年轻的时候,住在北京他父亲的官邸,他的一个姓钱的朋友,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说法。两个人就相约来格物,正好院子里有竹子,就说格竹子,认识竹子背后的理。这位朋友坐在竹子前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病倒了,没有格出来。王阳明觉得他的功夫太浅,也坐在竹子前,过了七天七夜,也病倒了,竹子的理也没有格出来。王阳明后来读了很多书,佛家道家的都有,后来就得出结论,理在心中,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这就像禅宗,讲佛在心中。冯友兰写的《新理学》里讲了这么个例子——是飞机在前,还是飞机的原理在前?冯友兰一开始认为是原理在前,但后来学了实践论之后就变了,不再讲理在事先,而是讲理在事中了。总之,格物,才能知道事物的理,认识事物的性质,从而掌握其规律,也就是“以至于命”,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机遇与偶然性

孔子讲,“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机遇如何掌握,是个重要的问题。机遇是偶然,不把握住就会过去,所以就需要对事物有很好的认识。能把握住机遇者才能成功,国家和人都是这样。

第7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科学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49-02

1.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这就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迫切的时代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这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就必须以学校为依托,更新教学理念,从思想意识上得到革新把科技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作为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积极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新每个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

我们过去太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 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没有顾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很难与社会问题一一对应起来。所以教学内容应考虑到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懂得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以便使学生掌握那些属于基础的、具有"生产性"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包括那些丰富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 ,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带有方法性、 应用性、发展性的知识。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规定学生要"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

2.要营造氛围,确立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他们就会主动的学科学,积极动手实践,从而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我认为学生的科学教育重在科学启蒙,应着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这种教育不能孤立的进行,必须与所学的教材密切结合起来,因材施教,适时引导,手脑结合,学以致用。长期以来,有不少语文教师心存偏见,认为科学教育是理科的事,与文科无关,缺乏科学教育的意识。现在必须更新观念,重新给语文教学定位。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科学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3.渗透教材,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人们的科学素养不高主要在于科学知识的弱化。作为语文教师,我要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不断强化科学意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素养撑起前进的风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材提供的各种具体的常见事物和现象,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月相变化、物体运动、人际交往等等,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各种事物和现象,不断积累感性经验。有了这些基础,学生的科学知识也就自然丰富起来了。

4.立足教材,把握科学教育的因素适时施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总共6册,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育的课文有20篇左右。教师宜深入钻研教材,针对每篇的特点,确立教育的目标,选取合适的方法,实施对学生有效的教育。《月亮上的足迹》、《登上地球之巅》、《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旅鼠之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课,适宜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荒岛余生》、《大雁归来》、《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敬畏自然》、《伟大的悲剧》等课适宜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邓稼先》、《真正的英雄》、《热爱生命》、《那树》、《喂――出来》等课,适宜对学生进行科学科学思想的教育。教无定法但有方法。要想使科学教育深入人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巧妙的安排教学程序。经过探索,我总结出的教学方法是;新课导入,激趣;研读文本,探求问题;合作交流,互通信息;拓展延伸,开阔眼界。

4.1 新课导入要有吸引力,讲究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的情趣。

4.2 要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探求真知。

4.3 合作交流,互通信息,取长补短。

5.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锻炼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材安排了36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每册6次。其中《感受自然》、《探索月球的奥秘》、《追寻人类的起源》、《黄河,母亲河》、《漫话探险》、《马的世界》、《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科海泛舟》、《背起行囊走四方》、《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脚踏一方土》等都适宜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育。很显然,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只有从最简单的观察、调查做起,扎扎实实进行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能力。

6.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应把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相互结合,注重渗透,鼓励探究,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不断发展,让科学实践活动深入学生的心,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班会课开展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不仅让他们学会知识,更让他们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及学会做人的道理。所以开展科学教育的活动更是符合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我开展与之同步的班会活动。

总之,虽然语文课虽不像科学科那样直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但是只要巧妙的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固有特点,让她犹如一缕春风,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确实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科学素养,培养了学习科学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推行,教师宜树立大语文教育的理念,平时的教学主动把语文知识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课程知识融合起来,借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1.课程标准制定上的差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初中课标)对初中阶段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特别指出“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对高中阶段的写作的要求是“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已的看法,表达真实的情感,培育科学的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正确、鲜明、生动”。从课程标准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作文要求上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跨越式拔升的,高中阶段的作文要求已经偏向议论文。

2.教材体系上出现的差距

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阅读”体系中有《敬业与乐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谈读书》、《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六篇议论文,下册有《谈生命》和《人生》两篇议论文。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体系中,没有安排议论文写作指导专项的内容,但在九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五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专题内容涉及思考议论的特点,如:《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好读书读好书》、《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人教版的高中必修3、4“表达交流”体系安排中有一套相对系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体系。它是由8个部分组成的: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套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进行详细、专项、系统地指导,是一套相当理想的议论文写作教材。而初中教材中没有作文教学体系,作文全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发挥,没有统一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系统计划,学生没有写作提高的渐进梯度,就更不用说与高中议论文写作的衔接了。

3.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差距

初中教材中的写作教学以叙事类的作文指导为主,加上近几年来初中升学考试大纲中“文体自选”的写作要求,及升学考试的功利性让初中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偏向于记叙文的指导,而弱化了议论文的指导,甚至于避开议论文写作。据笔者在高一新生中问卷调查中统计,只有近3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写过议论文,近38%的初中老师指导过议论文写作。议论性的文章虽然有所涉及,但是由于不限文体以及为了在考试时能得一个理想的作文分,老师总是建议学生写记叙文,不要写议论文。而进入高中后议论文写作却成为一门必修,要求高中生有思辩力、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写作教学现状必然导致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的裂痕。

4.思维能力培养上的差距

初中课标只有“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体现了形象思维的要求,再也没有其它的思维标准。而高中课标要求“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写作上初中缺乏必要的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的训练铺垫,导致了初高中写作思维训练在衔接上的裂痕。写作本身就是思维的运动过程,写作能力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更要依赖于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材没有专门的写作思维训练,教师指导又不够系统全面,加上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制约,很多学生思考问题具体化、表面化、单一化,不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看问题,更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议论时常常就事论事。

议论文写作教学在高中阶段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弥补裂痕,重在衔接。

一、注重学情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要做好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工作,首先要注重学情研究,以此来调整自己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可接受性的教育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教育对象,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知识的教学起点及适用的教学策略、方法,学情分析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在高一议论文写作教学之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QQ群聊等方式,围绕初中议论文习作情况、习作难点及习作教学建议等问题而展开,及时掌握学生议论文写作情况,发现问题,了解学生教学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软着陆,才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富有针对性。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学生各个阶段学习语文水平,是必要的,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也是必要的。教师应及时计划,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多与学生探讨,做好衔接工作。

第9篇

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教学目的。

一、有效提高复习的前提是优化的设计和组织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参照“四步”进行。首先是“遍”步,即老师精讲。

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

这步,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其次是“反刍”步,即让学生读书。

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

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第三是”消化”步,即让学生练习。

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

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步,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

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各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以上四步,其中前两步主要是围绕唤起记忆,整体感知复习内容而设计的,后两步主要是围绕打牢基础,巩固消化,强化能力,形成语文素质设计的。

二、科学的图示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延伸性强。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复习《背影》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父子情深”四个字。

2.启发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脱离《课标》的错误。

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 (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比较性好。“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

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有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然后让《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洞若观火了

4.系统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

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

5.趣味性足。目前,有些老师的复习方法是从第一册开始,逐课地“炒原饭”,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再教一遍。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恹恹欲睡,语文复习毫无趣味性可言,也难怪复习的效果不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