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7 10:08:20
导语: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戏曲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传统戏曲文化育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2年以来,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编辑动漫版《小学生学戏曲》、《幼儿版戏曲动漫画册》等教辅读本;捐赠书籍和20万套戏曲动漫光盘;活动中建立“一送一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平台覆盖近170万学生、对千名艺术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了培训。2014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计划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湖南模式)在全国10~15个省推广,力争2~3年覆盖全国。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教学方面进行指导,在湖南、海南、武汉等地相继开展后,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学校教师与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为青少年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记录、保护和传承人之间的延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要做到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动漫为载体,将戏曲文化引进校园,通俗易懂地诠释、表现和传播优秀戏曲文化。通过全面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全民普及、全民推广、全民传承。
研发“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
2006年,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抢救、整理、传承“中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的提案,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提出《关于为抢救、整理、传承精品折子戏建立保护基地》的建议。文化部在答复中指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并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和传播,使地方戏曲与新的时代相融合。”为提升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省探索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创造性地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桥梁,成功研创出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动画。经过7年的锤炼,湖南动漫湘军创造和推出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品牌《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并获得文化部扶持资金以及全国30强动漫创意品牌(2012年)、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银奖等殊荣。“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现已成为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品牌。
建议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传承到青少年中,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范围广、影响大,应该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1.政府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就阶段性的必修、选修分别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制定从幼儿园到大学等不同阶段的课程、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采取动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融入相应课程。
2.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经费。整合文化资源进入学校,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借鉴“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经验,在文学、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
3.对“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动画制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将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京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等地域性戏曲进行创造性地普及推广。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文化传承品牌和大众普及方式。
1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2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第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第四,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构建尊重包容、和谐发展的人类文化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传承、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精神文化,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就是守护好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
作者:毛砚单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关键词】高校教育;戏曲进校园;意义;策略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戏剧形式,本身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经漫长的发展历史后,戏曲逐渐分化出京剧、吕剧等众多剧种,并且形成了多样化的表演艺术形式。但是无论是哪种戏曲种类,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高校作为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建设不应单单停留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要发挥自身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通过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学生可以在对戏曲这门传统文化艺术形成深刻认识的同时,还能了解戏曲艺术背后所包含的优秀民族文化内涵,同时这也为学校开展美育、德育等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和突破口。
一、高校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意义
(一)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精神的凝聚体,是实现民族振兴与国家繁荣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需要有效发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人民的功能。其中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高等教育领域所拥有的道德规制、价值理念、文化观念等精神形态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也是高校的灵魂所在,在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树立良好高校形象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换言之,校园文化本身是一种具备教化功能的无形教学元素,本身的艺术特色、育人特色等特征非常显著。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结构,新潮流、新时尚或新风气等都无法彻底脱离传统文化而存在。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品位与格调,任何风潮、时尚与风气等都会显得庸俗而乏力。通过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效融入传统戏曲艺术,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路径去学习和感受戏曲文化艺术的精髓与魅力,同时学生可以完全沉浸在戏曲作品所创设的氛围与情境当中,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他们了解与学习戏曲文化艺术的兴趣。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在对戏曲文化艺术进行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与美的元素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这可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审美力,以及培养自身良好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自豪感,这也有助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教育课改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课改的根本出发点,其旨在将学生培养出符合时展以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中国戏曲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戏曲艺术文化,如在人物性格塑造、情节设计、舞蹈表演、音乐旋律、服饰及化妆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元素与美的魅力,这些戏曲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心理、审美态度以及审美价值观念。比如,在现阶段的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为核心的戏曲剧目,如关于弘扬正义,热爱民族、孝敬父母的戏曲作品众多。通过推进戏曲进校园,学生可以在体验和学习各种戏曲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到这些戏曲作品背后包含的人生价值观念,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促使他们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可以将那些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戏曲作品引进校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戏曲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意志和精神,助力其塑造健全的个性、人格,保证其“智”与“品”的同步发展。
(三)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本身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与心理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者,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乃至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需要持续传承与发展下去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们的审美观念、娱乐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相较于以往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在现代多元思想与文化的冲击下戏曲这种传统文化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是国内主流的戏剧文化,甚至许多剧种已经面临着濒临失传或灭绝的困境。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传统的戏曲文化,离不开广大观众的支持,但是如果观众无法欣赏戏曲这种独特而高雅的文化,那么戏曲改革必然不会成功。而高校是进步文化诞生、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将戏曲引入高校教育中可以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对戏曲艺术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也会使一大批高校学生对戏曲艺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表演欲,并促使他们逐步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形成传承与保护意识,这可以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为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一大批生力军,总之,这对保护、弘扬、改进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具体策略
(一)创办专门的戏曲类高校及专业
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依旧生生不息,期间诞生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戏曲曲目作品。但是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戏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及发展中遭遇了许多困境,无论是戏曲文化表演者或者是观众等都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尤其是当代大部分的青少年根本听不懂戏曲文化艺术,甚至对戏曲文化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这使得当前国内许多曲牌、戏曲剧目以及戏曲剧种等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实际上,我国的戏曲文化资源颇为丰富,戏曲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高校可以立足这种戏曲文化的发展形势,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充分借助党和政府部门再度振兴戏曲事业,抓住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时机,推动高校发展与专业转型。譬如,有关部门或社会组织可以在各类戏曲剧种所在地区创办专门的戏剧类高校,并以当地的剧种作为招生专业来进行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留在本地就业。如河南省是中国的戏曲大省,当地流行过80多个戏曲剧种,即便今天也保留了37个戏曲剧种,尤其是越调、曲剧以及豫剧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这为河南省地区创办戏曲类高校及专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而言之,通过这种创办戏曲类高校及专业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挖掘、保护及传承濒危的戏曲剧种。
(二)开设专门的戏曲赏析选修课程
为了满足高校学生赏析、体会和学习戏曲艺术的需求,推进戏曲进校园,离不开专门的课程支持,所以高校要结合自身的课程教学现状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戏曲赏析类选修课程,借助开设专门的戏曲类课程的方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感受活动中来,同时借助专门课程开发的方式也能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及传承提供一个良好的路径。不同于专业戏曲类院校的专业戏曲训练,戏曲类的欣赏选修课程适合任何一类高校的专业教学与一般学生群体。而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为学生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戏曲艺术的诞生、形成以及常见的种类等基础知识。然后逐步过渡到带领高校学生一同欣赏戏曲经典片段、全剧等,使他们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类戏曲剧种的本身演唱艺术特色与技巧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高校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戏曲唱段,以及指导他们表演戏剧中的一些经典片段。比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戏曲中的“四功五法”,使之掌握各种戏曲表演技法的要求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保证学生可以全身心融入到戏曲表演艺术学习实践中去。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考虑到戏曲本身属于一种舞台艺术,所以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手段,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慕课等等,使学生在全身心赏析优秀戏曲曲目作品的过程中对戏曲艺术形成深刻的认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力和认知力。
(三)丰富戏曲文化类教育实践活动
戏曲本身是一种表演艺术,为了真正使高校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戏曲艺术表演能力,除了侧重理论层面的戏曲类文化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还要注意丰富戏曲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借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戏曲表演能力,改善戏曲融入高校教学的效果。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戏曲文化资源来构建戏曲表演平台,如可以积极同高校周边的一些戏曲剧院进行联络、合作及交流,将经典的戏曲剧目演出团队请进校园,营造一种传统戏曲文化表演氛围,以此促使高校学生更好地赏析戏曲。其次,要注意定期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戏曲文化知识类的讲座,如可以聘请社会上一些戏曲艺术专家来学校与同学生面对面地开展知识讲座,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戏曲文化以及表演技法等方面的知识。再次,可以借助高校的广播电台。在课件中或者节假日的空闲时间段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戏曲作品,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戏曲文化。与此同时,高校也要注意在高校校园内积极营造各种类型的戏曲表演活动,如可以利用校庆、校运动会等契机来开展校内戏曲表演会或者戏曲大赛等,使高校学生可以有更多欣赏和展现戏曲表演才能的机会。最后,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戏曲社团,并鼓励他们在校园内积极开展与组织各种类型的戏曲活动,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戏曲文化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戏曲进校园的预期目标。
京剧进校园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有人反对有人赞成。有人认为学校就是个学习考试的地方而不是唱戏的地方,现在的学生学业压力大,学习科目繁重,再去学习京剧,这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协调如何解决?这样的思想是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不认为京剧进课堂会给学生的学业带来什么压力,相反通过京剧的学习还会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此外京剧进校园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很有现实意义。
守住主流文化阵地意在普及和启蒙
谈起京剧进校园,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耿其昌首先提到流行歌曲和外来文化对当前中小学生的影响,“我们的孩子现在正普遍受到流行歌曲以及圣诞节、麦当劳等外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渐渐丧失了自己主流文化的阵地。”
有人认为,京剧列入中小学音乐课加大了学生压力。耿其昌委员却不这样认为,他说,音乐课不教京剧也会教其它的歌,没有人听说教唱流行歌曲会加大学生压力,所以用京剧替代几节音乐课是合乎情理的。他说,京剧进校园,首先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学生听着听着或许会发现另一片更广阔的天地。由此,他们可能会对剧中的历史情况感兴趣,也有的或许会对国画感兴趣,还有的可能对琵琶等民乐感兴趣。“所以,对于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进校园,只是打的先锋。”耿其昌如是说。
京剧进入校园一方面是通过教学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祖国的传统艺术,不让中国这一传统文化流失,另一方面通过京剧启蒙孩子们的艺术灵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得到休息,得到身心的放松,这个和开设音乐课是同一个道理。
京剧进校园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让学生学到多高的水平,达到专业水准,而是在于一种普及和启蒙,“首先能吸引孩子,其次通过京剧这一国粹,能够让孩子去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这和中小学的音乐课本质上是相同的,谁也没有认为音乐课不能上,也没有人认为中小学的音乐课就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而设立的。同样,京剧进校园的意义在于普及和启蒙。
京剧进校园,仅有进入课堂这一个环节还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京剧相对于其他的演唱形式更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京剧艺术不仅仅体现在唱上,它除了唱还有脸谱,服装道具等,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将京剧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让民族经典艺术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音乐课上,孩子们学唱京剧选段;舞蹈课上,孩子们学习京剧身段;美术课上,孩子们描绘着精美的脸谱;语文课上,老师们为京剧唱词作文字赏析。
京剧进入校园学生最高兴
孩子学京剧会不会影响学业呢?这原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在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深入到北京市的小学中进行京剧进校园的演出实践中,北京市崇文小学就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崇文小学的网站中这样写道“中国戏曲学院的艺术家们今天来到北京市崇文小学,开始了民族艺术进校园的第三场演出。激扬动听的京剧曲牌,字正腔圆的京剧演唱,神秘莫测的变脸特技,活泼健美的戏曲健身操表演,让广大师生应接不暇、如醉如痴,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艺术家们用精彩的演出,为孩子们献上了一份独特的节日礼物。”
崇文小学是北京市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小学之一,孩子们对京剧从陌生到喜爱,有不少孩子还会演唱一些唱段。当专业演员唱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不少孩子与台上演员一起唱。演唱《穆桂英挂帅》唱段时,两个男孩子和5个女孩子跑上台去与演员一同演唱,而且一招一式韵味十足。中国戏曲学院吕锁森教授给孩子们讲解京剧的四功五法,好几位孩子跑上台去跟着学两招,维妙维肖的表演逗得师生们开怀大笑。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涂玲慧兴奋地说孩子们太可爱了,他们会唱京剧,还懂京剧行当,看得出他们爱看京剧,以后要多为他们演出。崇文小学音乐教师张育说,京剧进课堂自2008年5月实施以来,受到孩子们的欢迎,现在每个年级的孩子都会唱上一段,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专业演员进校园演出。
根据调查,发现京剧兴趣班的学生,上网玩游戏的少了,专心学习的多了,文化成绩不但未受影响,反而更加出色了。可见学习京剧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京剧专题讲座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小戏迷,为此宝安区教育信息中心还开辟了“宝安京剧娃”专题网站。“宝安京剧娃现象”说明,振兴京剧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业,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它。在一个京剧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能把“京剧进校园”活动搞得如此有声有色,很不易。可见,普及京剧关键是抓落实。希望能有更多的艺术家、教育家加入到“京剧进校园”活动中来。
让京剧走进大众
除了京剧进入中小学校园,我认为京剧进入大学校园也是完全可以的,当然这不是指戏曲专科院校。对于所有的非戏曲类高校来说,京剧完全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让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学习,这样的选修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更可以让他们了解京剧的历史和发展。
据了解,中国的戏曲在国外也是大受欢迎的,有很多外国学生对中国的京剧也非常的有兴趣,我曾经教过几个外国的学生学习京剧,他们虽然汉语还说不利索,但是他们学的有模有样。
除了在学校课堂上学习京剧,我们更应该有更多的针对成年人的京剧学习课堂,为此中国戏曲学院的涂玲慧教授创编了戏曲健身操,并制作了DVD光盘。“山膀云手扩臂,眼睛要紧随手臂,两肩要松弛,身形要优美……”2009年12月26日,在丰台区举办的“戏曲进社区”新年联谊会上,随着京剧《夜深沉》曲牌优美的旋律,来自丰台区12个社区的20名戏曲爱好者,舒展腰肢,轻挪舞步,行云流水,翩翩起舞,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嘉园一里居民张顺玲说:“‘戏曲健身操’动作缓慢舒展,特别适合喜欢戏曲的中老年人学习,既能锻炼身体,还能从中学到很多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寓教于乐,现在我周围20多人每天早上都在学习。”涂玲慧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社区群众没有戏曲基础的实际情况,编成了这套易学易会的“戏曲健身操”。该操分为“指法”健脑运动、“云手”健臂运动、“涮腰”健腰运动、“大刀花”环臂运动等12组动作,融合健身与戏曲功法,深受社区居民喜爱。
丰台区文委主任王艳秋介绍,“戏曲进社区”活动由中国戏曲学院的专业老师分期分批到12个试点社区,为群众进行专业的讲解、辅导与帮助。明年将采取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继续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计划“戏曲进社区”活动扩大到50个社区,让更多喜爱戏曲的群众参与进来,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有更是精神上要富有,这个国家才能称之为大国、富国。京剧这个具体的曲艺形式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京剧中蕴含的中国的文化以及它的历史,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我们有义务把他传承下去。京剧的发展也有本身发展的规律,我们只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京剧艺术,努力培养京剧人才,京剧艺术的普及从娃娃抓起,我想这门艺术一定会不断的发扬光大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我深刻的认识到在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到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师者先转变为学习者,锤炼好内功,我们才能担负起新的教育责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的接触中用自己言行中的那些传统文化因素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全面接受掌握优秀传统道德,真正掌握传统道德中那些依然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部分,诸如舍生取义、兼济天下等必备的素质。把这些吃透、理解透,真正将传统道德的优秀部分内化到自己思想的深处,成为了自身道德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有了忠实学习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就会有重视传统文化的学生,有了重视传统文化修养的学生,就会有学习和践行传统文化的社会,才会有良好的国民素质,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会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君子日”校园传统文化活动以诠释新时代的君子内涵为中心,包括“君子风”,即以伟大的人格诠释君子精神;“君子书”,以灵妙的笔尖书写君子精神;“君子思”,以睿智的头脑思考君子精神;“君子行”,以实际的行动践行君子精神;“君子诵”,以诵读古圣先贤关于君子的阐释来传承君子精神。活动由人大附中语文组发起,由几个学生社团联合承办,他们各自以生动多彩的形式,把抽象的君子人格,演绎得真实、可感、生动。
10月12日,校园“君子日”当天中午,人大附中中心花园成为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心花园西侧正中的位置安放了一个巨大的展板,上书“君子如玉,抱真笃行”一行字,展板的两侧是绘有象征君子精神的竹子,竹子的叶片留给现场互动的同学,他们认真地写下自己对君子内涵的理解。环绕展板,向两侧延伸,以“君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有序展开。
此活动由人大附中语文组老师集体创意、策划、指导。活动筹备中,师生踊跃,学校领导重视。在校领导、国培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的支持下,君子日纪念活动成为人大附中语文组正在承担的“国培计划(2012)――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语文班”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这样“君子日”传统文化就不仅是人大附中师生的传统文化盛会,也成为此次参加人大附中国培计划的来自全国十个省五十余名中学骨干教师的文化盛会。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公民,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当地文化背景的制约,古诗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1.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从小缺乏古诗词熏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同时,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多媒体产品的逐步推广,通过智能手机了解外界事物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受文化和欣赏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数偏好使用QQ、微信、快手、抖音等手机app。家庭成员经常使用以上软件,就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造成影响。相对于纸质材料,音视频资源给学生感官上造成的刺激更强烈,吸引力更强,久而久之就会使自我约束力较弱的小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对纸质书刊的阅读兴趣降低,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古诗词就会失去兴趣。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娱活动中缺乏涉及古诗词的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2.古诗词鉴赏水平较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既有音律、结构上的独特要求,也有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因此,要想理解古诗词内容,感知古诗词美感,阅读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专门的传统文化推广培训班或文娱活动,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提供的古诗词诵读形式比较单一,导致小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得不到相应提高。
(二)教师方面
1.古诗词素养不足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要想真正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育人本领。但事实上,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能积极地提高自己的素养,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导致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停留在较低层次,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2.教学观念陈旧虽然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急功近利,不能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3.教学方式单一古诗词学习是通过对诗文的诵读,感悟作者思想、体验诗文意境、发现和欣赏语言美感的过程。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以讲代读,只注重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不注重学生的吟诵和体悟,把学生当作背诵诗歌的机器,忽视了对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学校方面
1.古诗词学习氛围不浓由于受各种办学思想的影响,近年来,以模仿和学习某种模式、打造某种特色学校为目标的活动风起云涌,这种趋势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发展。学校在追逐和打造某种模式的过程中,把壁报、展板、走廊等用诸如“足球文化”“刺绣文化”“丝路文化”等单一内容进行布置,而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诗词的挖掘和提炼不够,没有做到精心展示,无法形成浓郁的校园古诗词学习氛围。2.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不够古诗词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语文教材中,还应该渗透在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类学科教学的穿插融合,形成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农村小学古诗词进校园活动,仅仅体现在方案的制订和一些简单背诵活动的开展方面,谈不上对古诗词课程的开发,也没有形成古诗词系列校本课程。3.古诗词教科研力度不大作为古诗词传播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对古诗词的传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管理者办学理念的影响,学校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一关键环节,无法组织教师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不能很好地指导和提高教师的古诗词教学能力和水平,导致古诗词教学在陈旧的教学形式中循环往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的策略
(一)学生方面
1.激发古诗词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要想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古诗词学习时间,使学生有时间诵读,有时间品鉴;另一方面要创设丰富的古诗词学习活动,通过竞赛、表演、书写、吟诵、演讲等活动,增强古诗词的吸引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开展一些古诗词亲子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父子共读一首诗、母女古诗词接龙、家庭古诗词背诵大比拼等活动能够增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趣味性[1]。2.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一是要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要结合古诗词特有的韵律感和节奏美,充分利用课本剧、场景模拟、吟诵对唱、诗文配画等形式,使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韵味,欣赏诗词美。二是开展古诗词鉴赏社团活动,要在具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教师的指导下,使一部分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迅速提高,以点带面,辐射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古诗词学习,提高鉴赏水平。三是开辟古诗词鉴赏广播节目。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筛选并制作古诗词鉴赏节目,定期播报。如《古诗词中的数字美——〈山村咏怀〉赏析》《〈清平乐·村居〉人物赏析》等节目,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二)教师方面
1.提高古诗词教学素养要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传授给学生,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阅读面,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教师不仅要阅读《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诗集,还要努力阅读大量其他文体的文言文书籍,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此外,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选派教师积极参加经典文化品鉴培训班,及时组织教师观看《国学大讲堂》专题讲座,为教师古诗词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2]。2.转变古诗词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以考试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出发点,而是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入手,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入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豪感为抓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地做好古诗词传承工作。教师既要认真领会“立德树人”的要求,也要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内容编排意图及教学实施的建议。3.优化古诗词教学方式古诗词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文教学。学生不仅要理解字词的意思,还要体会到蕴含在诗句里面的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要体会到诗歌的意境,又要学习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风格的古诗词,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多媒体展示、情景表演等方式,力求使古诗词教学效果最大化。“六步教学法”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读(初读诗文)、查(查不理解的字词)、调(根据诗文情况调换字词)、补(根据想象补充意思)、说(说出诗意)、演(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
(三)学校方面
1.营造浓厚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学校要充分发掘和整合办学资源,营造古色古香、诗情画意的校园古诗词学习氛围[3]。一是充分利用壁报、展板、走廊、学习园地等展示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佳作名篇,使校园充满诗意。二是通过制订古诗词进校园方案,从课程教学、活动开展、阵地建设、评价监督等方面对古诗词传承活动做出详细的规划,并认真落实。三是崇尚传统礼仪。结合古诗词学习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习古人的礼仪,弘扬传统文化。四是开展每周一首诗推介活动。每周筛选一首古诗,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和广播站定时播报的形式,向学生推送古诗,营造古诗词学习氛围,提高古诗词学习效果。2.加大古诗词课程开发力度一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标准》,积极筛选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古诗词篇目,编印符合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校本教材。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古诗词系列活动。学校可以开展课前二分钟诗词接龙、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词应用写作等活动,使古诗词学习“有声、有色、有形”,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吟诵展示、竞赛评比、诗词配画(配乐)、讲座提高、写作应用、游戏渗透等方式,形成一系列比较固定的古诗词教学课程体系。三是注重对古诗词教学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学校要定期对古诗词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古诗词传承有序发展。3.提高古诗词的教科研水平要想保证古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有序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管理层的科学谋划和强力推行,更需要全体师生的努力践行,以及强有力的教育科研作指导。学校既要加强对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又要做好古诗词系列活动的研究,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专题调研、专项评估等,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经验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由于受特定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其古诗词教学工作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学校与教师要密切结合地域特点、学校实际及学生认知规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古诗词进校园活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雪娟.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方略[J].教师博览,2021(06):44-45.
[2]张汇婷.浅谈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有效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2018(09):34.
(一)高校校园文化偏于文娱活动开展形式,忽视人文教育的渗透
当前,许多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出现偏颇,对于如何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常常想当然地看作在大学生中举办各种文娱活动。这也导致大学生在实践中常常把单纯的文娱活动就看作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本来意义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于是,能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学术性的活动少而又少,大学生从活动中能接受的传统价值观、传统道德文化、传统艺术精髓十分有限。调查发现,有53.63%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知自我,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提升人文素养,因此,仅仅靠文娱活动举办来体现高校校园文化,不但无法正常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有的人文教育渗透功能,而且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司空见惯,反而不太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目前校园文娱活动的关注程度呈现不理想的态势,仅有11.15%的学生对校园文娱活动表示非常关注,更有13.77%的学生对校园文娱活动表示不关注。偏于文娱活动的开展,忽视人文教育的渗透,这样失于偏颇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可能带来这样的负面结果: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传统意识淡薄,甚至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崇西方的多元价值观。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忽视个性创新,显得雷同和模式化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具备了社会流行文化的许多特征,同时,高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同样也必须遵循共同的教育管理规律。由此,许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相互间简单借鉴和简单模仿的现象,这使得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雷同和模式化。调查发现,有51.18%的学生认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特色文化资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雷同和模式化,正是因为缺乏对校情、地缘的独特把握,缺乏对当地文化资源、文化特色的挖掘和把握。
二、泉州传统戏曲文化融进泉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重视人文教育的渗透,需要注重个性创新。泉州传统戏曲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代表着泉州地方文化的独特成就,让它们融于泉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定能绽放其光彩。泉州传统戏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寻求泉州传统戏曲文化精髓、育人精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泉州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普及、传承与发展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保护、传播与传承,泉州传统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只有受到关注和保护,才能得到普及和传承。有学者指出:“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眼下必须也首先由当代大学生接受、传承。如果民族戏曲不设法打入大学校园,只流布于农村、工厂、街道,那么它便无法跻进时代文化的前列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泉州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一方面能使广大学生接触、感受、学习泉州传统戏曲文化,从而喜爱泉州传统戏曲,使泉州传统戏曲在当下文化环境中获得更广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若能充分挖掘泉州传统戏曲文化的教育资源,使戏曲经典在高校校园由一种文艺活动转变为一种凝聚力量,将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衍和发展。
(二)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和谐的发展
调查发现,在对泉州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影响的认识上,有41.98%的学生认为将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67.15%的学生认为能丰富课外活动,有43.41%的学生认为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普遍认可泉州传统戏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育人功能。具体地说,泉州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和谐的发展,体现在这几方面:
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泉州传统戏曲旋律优美,唱词生动,唱腔风格各异,舞台形象丰满,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皆以忠、孝、节、义的理念为核心反映生活。同时,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人自古具有海纳百川、敢闯敢拼、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也融于泉州传统戏曲的内涵之中。如高甲戏《秦雪梅思君》《包公审黄菜叶》《高奎假王球》《杨国显失金印》等剧目中,皆传达和宣扬清正廉洁、机智断案、惩恶扬善、舍己救人、济困扶危、贤洁孝道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在观赏和接触戏曲过程中,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颓废空虚的娱乐形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有利于学生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观念
在泉州传统戏曲中,出现许多体现爱国主义、民族观念的剧目,如歌仔戏中的《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等。它们以历史事件为题材,歌颂了英雄人物保家卫国的抗争精神、爱国将士坚贞不屈的崇高义节,都展现了热爱祖国、保卫国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能给大学生以强烈的震撼和鼓舞。让大学生欣赏、学习、感受泉州传统戏曲作品,能引导学生对泉州文化充分认知,能促使学生心灵上升到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和热爱,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文化知识
当前,高校将传统文化、人文理念作为公共课、基础课内容进行普及教育的甚少,泉州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以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为写照,广泛涉及世相百态,将泉州传统戏曲引进泉州高校,让大学生有机会学习泉州传统戏曲的形成发展历史、戏曲特点、戏曲人物等知识,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文化的主动学习意识。如高甲戏《连升三级》《桃花搭渡》等剧目,通过舞台背景、人物、服装、表演等形式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多彩各异的生活习俗,可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气息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4.有利于学生形成多维度的审美判断能力
当前,随着非主流价值观的出现,大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如对服装、发型、饰品等的“非主流”追求使大学生往往脱离了阳光朝气的形象。戏曲文化是集文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多元化艺术形式,泉州传统戏曲同样也具有此特性,其在多种艺术特质的制约和规范下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无论是南音千锤百炼的唱腔设计、木偶戏举手投足的细致表演、打城戏的科步动作、梨园戏的表演程式、高甲戏的剧情结构,无一不闪烁着多元化的审美质感。泉州传统戏曲对美的形式的追求、对美的内容的呈现、对美的价值的宣扬,都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特殊作用,对大学生多维度的审美判断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三、泉州传统戏曲文化融进泉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泉州传统戏曲文化教育资源载体的开发与推广
1.设计传统戏曲文化课程
调查发现,仅有38.68%的学生认为了解传统戏曲的途径是教师的课堂传授,这种最适合传播文化的形式却让学生感到受益甚少;更多的学生则认为了解传统戏曲文化是靠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和旅游、参观。高校是思想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阵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若能将泉州传统戏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中,并积极引进师资,加大开课力度,将可实现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学生品行的教育效果。目前,泉州传统戏曲文化已进入泉州中小学的课堂,在高校中,像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也设立了南音专业,并组建教学团队考察泉州地方戏曲。构建一个规范的良性的学与教的平台,仍是传播优秀的泉州传统戏曲文化的主阵地。通过课程及教学,学生若形成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点,泉州的传统戏曲文化才能真正形成一股适应当今青年一代精神需求的艺术感召力。
2.开辟有关传统戏曲文化的网络信息平台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71.17%的大学生是利用网络获取文化信息的。因此,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来创造和开发泉州传统戏曲文化教育资源的载体。泉州高校可以开设泉州传统戏曲文化专题网站或网页、泉州传统戏曲文化论坛,让学生自由浏览、开展讨论,从中也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加强对校园的传统曲艺社团的扶持
学生社团在高校中广泛存在,对高校校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泉州高校的团委应该重视并积极帮助大学生创建戏曲社团,并为戏曲社团加大在资金投入、设施配置、资源引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学生撰写剧本,登台表演,尝试扮演各种角色,演绎人生百态,领略曲艺奥妙。扶持校园曲艺社团的生存和发展,让部分对曲艺感兴趣的学生从中发展其爱好与专长,最终使泉州传统戏曲文化有更广阔的受众基础。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戏曲观后交流活动、戏曲剧本创作评比活动等,推动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和了解泉州传统戏曲艺术,激发他们虽不专业但极富创新性的艺术想象力。此外,要加强以“指导教师、党员干部、学生骨干”3支队伍建设为核心的传统戏曲社团发展长效机制的建设,泉州高校传统戏曲社团应探索个性发展模式,力争使传统戏曲社团成为大学生坚定政治信念、提升道德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多种技能、培养综合能力与促进身心健康的新天地,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动力,进而培养大学生反哺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拓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及开展传统戏曲主题的系列活动
泉州拥有多家传统戏曲的剧团、剧院,如泉州木偶剧团、泉州高甲戏剧团、泉州梨园戏剧院等。高校如果仅满足于在校园内对传统戏曲文化传播及活动推动,其教育效果还并不很理想,泉州高校可以结合泉州剧团剧院资源,利用剧团剧院拓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剧团、欣赏剧场演出等,亦可将学生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融于第二课堂中,加强学生对泉州传统戏曲文化的感受。传统戏曲文化融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其多样形式的开展绝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泉州高校应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连接校外,敞开学习文化、交流文化的渠道,策划和开展以泉州传统戏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
1)将传统戏曲精品演出引进校园,为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创造良好机会。
调查发现,有8.95%的学生表示对泉州传统戏曲的接触是从幼时起,约有一半的学生现在对传统戏曲进入校园有兴趣。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对泉州传统戏曲的认识仍处于粗浅或兴趣的阶段,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接受和参与的热情。在泉州,有着像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这样大力保护和挖掘传统文艺的专门性机构,泉州高校应当积极联系它们,搭建平台,开拓渠道,把经典的、优秀的泉州传统戏曲剧目引进校园,为大学生更容易、更愿意走近泉州传统戏曲创造机会。
2)请专家开传统戏曲文化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泉州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除了需要培育年轻观众、改变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偏见外,更需要在年轻一代和后辈中形成热爱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高校可以联系当地资深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戏曲研究专家,请到校园开文化讲座。在泉州,传统戏曲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无论是高甲戏、木偶戏、梨园戏,还是打城戏、南音,皆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过发展的繁荣期,也有过低迷的衰落期,通过艺术家和研究专家的解读,让大学生追寻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3)开展传统戏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提高学习技能。
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让学生以参观、采访、调研等方式亲身实践,能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笔者曾在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带着学生到剧团,让学生观察戏曲服装、道具、化妆、表演,让学生学习舞台表演程式,学习戏曲唱段,学生现场体验和感受后,普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学习意愿。
四、结束语
摘要:彝族文化进校园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就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素质,让他们今后更好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笔者在贵州威宁板底中小学调研中发现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彝族文化;中小学校;调查思考
一、板底中小学概况
贵州威宁彝族自治县板底面积99.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50米。距威宁县城38公里,距326国道线7.5公里。有八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居住着彝、汉、苗、白、穿青等民族3238户14378人,彝族有9595人,占总人口的66.7%。板底乡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多民族混杂而居的县镇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并且保留完整。
板底中学创建于1970年9月,目前,在校学生有404人,8个教学班。校园占地面积93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98平方米,图书18482册。现有专任教师44人,已评职20人,大专19人,本科24人,中师1人,学历合格率为97.3%。2006年4月,板底中学教师队参演的《撮泰吉》和《铃铛舞》应邀参加了毕节大方“国际杜鹃花节”;2007年3月,《铃铛舞》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毕节地区赛区的比赛,在威宁获得了“特等奖”的桂冠;2009年11月,《月琴演奏》和《铃铛舞》被邀参加了省彝学会第四届会议暨彝族年活动在我县举行的彝族年活动;2010年暑假《阿西里西》舞蹈队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板底中学把“民族文化进校园”当作对外展示形象、宣传自己的最佳手段,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板底小学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47名(有3名被借用到乡政府),其中汉族12名,布依族1名,白族1名,苗族1名,土家族2名,彝族30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双语专业毕业13人,现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974人,其中彝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8.4%。由板底小学师生排练表演舞蹈《阿西里西》曾荣获过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原生态类三等奖;2009年在威宁赛区荣获优秀奖并代表毕节地区参加全省半决赛。2010年代表威宁县参加云南楚雄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彝族文化展演”等等。目前板底小学在努力的打造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队,每个星期二、四下午两节课进行专项训练,把千人铃铛舞和学校的广播体操一起交叉播放形成具有彝族特色的课间活动。
二、板底中小学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首次全面的提出文化的概念,即“文化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生活至今,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不管是饮食、住宅、服饰,还是婚丧嫁娶、文学艺术,都凝结着文明的火光、民族的烙印,并延续着消逝的历史,承载着生活的智慧,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全方位的注重本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肢体动作、视觉听觉等所蕴含着的文化符号以及负载的教育功能。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
民族文化进校园就是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就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高度。让他们今后更好的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并使国家提出的在中小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民族传统教育,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使素质教育在民族自治地方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提高,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文化、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的另一个高度。
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构建与完善由正规文化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文化教育课程所构成的整体课程体系。让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板底中小学中彝族文化内容和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就是歌舞。中学主要是民歌对唱、《铃铛舞》、《撒麻舞》、傩戏《撮泰吉》;小学主要是《阿西里西》舞蹈、月琴合唱、千人《铃铛舞》,其实中小学传授的内容是重复的,只是在规模上有点变化。注重学校课程,忽略地方课程,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应试教育,所以这也其中一个客观原因。中学一个星期一次“民族文化兴趣爱好培训”,小学一个星期两次彝族歌舞培训,时间少内容单一这是板底中小学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这一重大课题的认识不够,而造成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刻。
2、民族文化的师资力量缺乏
根据对板底中小学进行调研时, 普遍反映缺乏民族文化教学师资的问题。目前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创作的师资主要是:学校教师相互推荐,或者聘请当地本土专家和民间艺人。其实民族文化除了音乐、舞蹈之外还有文学、宗教、习俗、剪纸、刺绣、雕刻、体育、戏剧等许多内容, 如此全能的教师的确缺乏。在校彝族教占师全校教师的16%,在校的彝族教师几乎是70年代出生的,并且都是理科教师,缺乏活力。
板底小学全校18个班级974人,在编教师45人(但实际在岗教师仅有29人)。板底小学有29个彝族老师占全校在编教师的62%,但是年龄结构老龄化1950年――1979出生的有12个,占彝族教师的41%;80年代出生的几乎是小学语文专业(或者汉族语言文学)专业和小学数学(或者综合理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三个音乐专业的老师,但是舞蹈、体育、美术就没有专业的老师。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又不懂教学,有的甚至连汉语都表达不清楚;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理论体系的当地学者,虽然能承担某些课程内容的讲授,但是学校又没有经费聘请,依赖外地专家更不可能。只有让本校有特长的老师出去学习、培训 ,才能更进一步的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由此可知:目前板底中小学教学师资匮乏,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更是严重的缺乏,彝族文化进入板底中小学其实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是计划阶段。双语教师的匮乏也已成为制约板底中小学教学的一个“瓶颈”,解决师资问题迫在眉睫。教学处于表象, 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3、与彝族相关的书籍、教材、音像、设备等的缺乏
目前配发的只有彝语文1-3年级教材(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但在调研的过程中才发现板底小学都没有用彝语文教材,双语老师的在编人数是15个,但是实际教学中彝语只作为一种教学语言的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文字一直没有用。也就是说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的这6册书没有在教室里“流通”。为什么有教材不用呢?这个教材适合板底小学的学生吗?这些问题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解答。目前板底小学招收了“双语学前示范班”,但是用的教材也是普通学前班用的教材,“双语学前示范班”的目的就是让农村孩子从牧童转向学生;从母语转向汉语;从山地撒野转向学校规矩的一个转型过渡期。目前板底中小学的学生中几乎不懂彝文,课内外读物中没有彝族文学作品,更不用说是彝文字的文学作品。在课间十分也不播放彝族音乐,也不跳彝族舞蹈,学校的音像都是为过节、演出所用,板底小学只有几把破旧的月琴,彝族传统体育器材和乐器也没有。
4、经费紧缺
板底中小学的校师生对民族文化始终是情有独钟,并极力宣扬的,但资金紧缺问题困扰和限制了更深层次的活动,无法经常下乡搜集整理、排练更多深藏在民间的歌舞、文献、器乐等,更无法记录一些珍贵的现场,无法把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间歌曲、儿童文学等编印成册,广泛传播。据笔者调研时发现板底小学经常聘用本土专家进行教学,尤其是民间歌舞和手工艺这个部分的特长土专家,但是每个月就只有600元人民币的代课费。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600元上面,所以只要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跳槽”了。板底中学每年用在民族文化活动上面的经费不到1000元,多余的经费谁出?一般是谁排练,谁带队就谁出。一个中学老师的工资一个月就2000左右,还要养家糊口。谁还愿意多次来排练和带队?板底小学虽然有民族宗教局给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双语教师的专项经费,但是那个经费就几千元,请两个老师还不够开支。目前板底小学组织了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对,一千对铃铛就要3万元,一千把月琴要15万,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三、彝族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和建议
1、“撮泰吉”的传承和创新:
“撮泰吉”彝语的音译,在20世纪80年代由罗德显和杨全忠搜集、整理、翻译出来的。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演变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演员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钹。“撮泰吉”作为原始戏剧――古傩戏,它具有纪实性的特征用抽象的或者表意性动作,表现先民的农耕活动、迁徙发展、民族融合、繁衍生育、图腾禁忌等过程,为人类学、民族学和戏剧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部古老的傩戏可以开发成儿童游戏,“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火种 。”[2]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撮泰吉”作为彝族古老的傩戏是当地传统文化背景的戏剧,由于“撮泰吉”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这使富有情趣的傩戏能有效引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尤其是里面人们用沙哑的声音说话,牛耕地等情节都是儿童喜欢模仿的情节。戏剧诱导儿童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和学习,并在游戏中轻松完成教师的各项要求,有效实现增强体质、发展心智以及促进合作交往等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且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既能较好地满足儿童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的熏陶,从而激发儿童对本民族生活乃至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儿童心智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2、搜集整理民间文学
彝族民间文学源于彝族地区,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彝族文学是一个彝族人民共同的财富,也是彝族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有诗歌、史诗、叙事诗、儿童文学、故事等。尤其是故事,它贯穿着真善美假丑恶、勤劳勇敢、懦弱懒惰、诚实正义、狡诈蛮横等,是一个时代彝族人民心声的写照。例如:洪水滔天、机智人物、直格阿鲁、物始记略等都叙述彝族的起源、迁徙、造物、生活、生存、斗争的过程。
把彝族民间文学引进校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儿童文学部分更是必须的。它可以塑造少年儿童的品行,认识自我、与人相处、融入社会等。儿童文学是儿童素质教育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愉悦儿童的心情,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和创作灵感,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从而提高儿童审美观。目前板底中小学课外读物稀缺,彝族文学这部分几乎没有,彝族文化进校园,彝族文学必不可少。
3、挖掘传统体育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少年儿童是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健康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沉迷在电视和电脑面前,连打篮球和踢足球都上网“踢打”,不愿意去户外实战运动。体育是一种古老的强身、教育手段,对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它不但能培养少年儿童的健身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改善心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更能培养少年儿童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热爱集体,尊重他人,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等优良道德品质。体育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即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彝族传统体育运动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的活动。板底一带的传统体育主要有:赛马、荡秋千、打磨秋、打鸡、跳脚、摔跤、掰手劲、扭扁担、短跑、举重等。彝族的传统体育是以娱乐为主,比赛为次,目的还是娱乐性的锻炼。目前在板底中小学体育课只开设国家教学内容,而没有把彝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希望板底中小学引进这方面的师资,对彝族体育进行开发运用,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5、彝族服饰及刺绣
彝族的服饰种类繁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彝族服饰有300多种款式。
板底彝族服饰属于乌蒙型服饰,经过几次演变后现在的服饰就有传统型和现代型相结合、凉山型和乌蒙型相结合的特点,最有特色的是“输必孜”的宇宙观。贵州彝族古代服装和四川凉山的差不多,女性都穿百褶裙,解放后才才改穿裤子的。成年男子都穿左耳、前面留有如角状的结髻,衣短袖长,大裤脚、腰系蓝裙。成年女子分发为二,髻如盘大,耳戴大环、长衣大领,袖裙细摺无数,边角有很多花纹图案(太阳、星星、月亮、太极图形、几何图形),刺绣都是特别的精细的,很多图案和符号至今都是无法解释其所代表的含义。服饰有贵贱之分,主色有青蓝,花纹颜色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彝族工艺美术除了服饰之外还有漆器、银饰、纸剪、蜡染、刺绣等等
对待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保护,除了政府部门建立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投入资金抢救性发掘、整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起对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意识,通过基础教育美术教育教学实现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形成大家的对民族手工 艺文化保护的普遍共识这样才能传承民族工艺。
四、小结
彝族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要在青少年的心里埋下“民族/族群”的种子,传承本民族/族群优秀的文化,首先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发。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使它无可选择地承担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任务。通过学校教育渠道来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彝族文化进校园,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仅局限在唱歌和跳舞上面。除了板底彝族文化之外我们还可以引进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彝族文化,比如云南的“阿细跳月”、阿诗玛文化;四川的“达体舞”、服饰、漆器;广西的铜鼓舞等。从教育和传承的角度把彝族文化做大做强,民族文化进校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他除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之外,当地人民要大量大胆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并申请为物质文化遗产。(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基金项目:2011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201158,并以此文感谢板底中小学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