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数学考试成绩总结

时间:2022-06-19 14:42:34

导语:在数学考试成绩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学考试成绩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Excel;成绩分析;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87-1

每学期结束时,教师经常要对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综合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学期每门课程都要重复做这项工作,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容易造成统计错误。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成绩统计工作,且其丰富的图表功能,还能使统计数据更加直观。借助EXCEL的模板功能,可以使设计好的成绩统计功能重复应用于每门课程,这不仅大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避免了错误统计数据的产生。

考试是教学评估中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考试成绩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直接体现。试卷内容和质量不仅影响考试的可靠度和准确度,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成绩分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通过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我们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教学评估和教学分析。本文使用Excel软件对我院13级电子专业80名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进行了数理统计量化分析,并据此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一、数据取样

我院13级电子专业80名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

二、数据分析

假设高等数学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一致,试卷质量良好。

(一)均值

实践表明,若70

(二)离散度

标准差S=是描述学生考试成绩离散程度的最常见、最重要的统计量。标准差越小,表明成绩越集中;标准差越大,表明成绩越分散。一般认为,标准差S=10较为适中。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VAR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得S2=231.8783,则S=15.22755,可见成绩离散度偏高,这说明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情况差异性较大。

(三)偏度

如果试卷内容设计合理,学生的成绩会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一般来说,当偏度系数g1=0时,学生成绩呈标准正态分布;当g10时,曲线向右偏,即呈正偏态分布,表明高分段人数较多,低分段人数较少。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SKEW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偏度g1=-1.81536

(四)峰度

峰度系数(g2)可以定量描述正态分布的陡峭程度。当g2=0时,成绩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当g20时,曲线呈尖峰态,显得较陡峭,表明学生成绩分布较集中。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KURT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峰度g2=4.57311,这表明学生成绩分布较为集中。

三、教学评价

从上述考试成绩分析不难看出:(1)学生的学习状况。我院电子专业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且成绩较为集中,但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成绩过低。(2)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对个别落后生关心不够。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应拔高尖子生,提高落后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上述分析中,Excel软件处理各种数据所带来的方便是显而易见的。通过高等数学成绩分析可以看出,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与学的情况,它是前期教学的事后反馈,我们需重视成绩分析对今后教学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研究,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调整,总结经验,使得自身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岳粮跃.Excel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综合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197-199.

[3]卢越萍,林企.微机自动选题及学生成绩分析系统[J].信息与控制,2008,(05).

第2篇

【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改革 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提供学习专业技能所必须的基础知识,比如获取和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同时可以增强基本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提升个人品质等。但从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些学生由于长期不受重视,对学习缺乏热情,甚至讨厌数学,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数学无用”,没有必要多学。面对这样的困境,有些教师删减内容,期望以此来摆脱窘境。但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演算规则和变换技巧,也不单纯是“思维的体操”,它的实质内容是让人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被删减了又如何来体现?甚至还有些学校开始缩减课时,而这同发达国家的做法刚好相反。

那么如何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又怎样让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我想,这是我们职业学校的数学老师真正需要思考的。经过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我对课程改革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职校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数学课程过分强调公式、定理的运用,盲目追求演算的技巧。我认为如果在传统的数学课程中适当加入数学史的讲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讲解二项式公式时,说到“杨辉三角”,可简单介绍我国数学的发展以及国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历史,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它的发展,引导学生探索这个问题。在讲复数时可先对实数进行总结,告诉学生数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发现了诸如三只羊,三条鱼,三棵树等在量上的共同特征后得出的等等。

通过数学史的讲解,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能力和对数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加强职校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适应就业需求

目前我们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脱离实际,如何把数学与他们所学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到真正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以,我认为在平时教学中要多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采用应用型的教学方法,列举数学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例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把专业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归纳出数学方法,用数学方法解决专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数学建模的某些功能是单纯的课堂授课无法替代的。从数学建模的过程来看,数学建模就是一个应用数学知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并用之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撇开非本质的属性,更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对实际问题进行猜想、简化假设,从而抽象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且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设计和构建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对模型求解、检验、作答,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系列过程是通过学生的分析、操作、实验或试验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状态,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建构过程,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和用的统一。

但数学建模具有联系实际领域宽广、实际案例丰富的特点。实际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而要将这些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对于原本基础就差的学生而言,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合适的度,先选择简单的,容易上手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往往会忘记数学本身的枯燥,从而避免学生主观上的厌学现象的产生,再指导下一步完成建模的各个步骤,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到最后的模型评价应用,能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

可以说,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能力的途径之一,如果能在职业教育中合理运用,一定能推动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改革职校数学考核评价方式,适应实际教学情况

长期以来,数学考试都是采用限时闭卷笔试的形式,且几乎是一次考试决定学期成绩,这使得原本基础欠佳的职业学校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易产生大面积“红灯”现象,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消极,更缺乏信心。既然职业学校数学的教学目的不是选拔数学人才,而是让学生掌握数学中包含的思想方法及在各专业中的应用,那么完全可以采取多方位全面评价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了适应加强学生数学素质、能力考核的要求,配合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考虑到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参照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方式,对数学的考核方法进行探索。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20%),包括作业、提出问题、上课发言、数学平时测验成绩等;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30%),这部分考核可以以数学建模的形式进行,分组合作完成,每组三到四人,教师事先设计好若干题目并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学生从中选择其一,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给出可行性建议,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三是闭卷考试成绩(50%),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按传统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或是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分上下两场,上半场为闭卷考,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计算能力。下半场为开卷考试,要求学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考查实际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又可以改变考试成绩表上一片“红灯”和不及格率逐年增加的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恐惧感;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3篇

新世纪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并进入了健康发展轨道,公立学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追求升学率成了公、私两种类型学校的主流,升学率是他们办学辉煌的灵魂、生命线,成为学生乃至学校与学校之间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

有些私立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招考选拔优秀学生,将其班级美其名曰:奥赛班、磨尖班、重点班、实验班、英才班、励志班,没有普通班、平衡班之称。数学是那些班选拔时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科目。在数学考题中,偏题、怪题、奥赛题等不尽其数,以此来打赢优等生源之战。

二、数学考试在农村

我所处地区的部分乡村,公立学校生源稀少,教师积极性不高,农村学生纷纷去私立学校、去县城学校。数学学科没有辅导班,学生也不买辅导教材,数学考试除了期中、期末,啥都没有,有时期中、期末也不考。农村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没有实现,更谈不上普及,所以许多资源不能共享,使数学学科教育发展缓慢。

三、数学考试在国内国际

2001年,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深刻指出:“目前的考试评价制度,成为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不仅把高中教育,甚至把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应试教育的轨道,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关注较多的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解题技巧,而对于创造力、情感态度、个性发展等因素关注较少,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笔试,这不能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所以,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验的根本保证。

数学考试有评价功能,恰当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评价被严重扭曲为考试成绩打分、排序、甄别与选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建立评价体系时,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其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多鼓励、多肯定。比如一位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试卷满分为100分,他考了90分,只有一道10分的难题不会做,说明该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而另一位学生考了78分,难题做得好,只是计算不仔细,出现了许多不应该的计算错误。教师就要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个要培养综合推理能力,另一个要培养细心计算的心理品质。两种学生都值得肯定和鼓励,这也就是数学教学中两大亮点:计算与思维。

在国际上,评价功能和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的变革,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改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重建学生文化,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要为学生生动、活泼、有个性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四、数学考试中的积累

对数学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教师要注意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考试前,教师要注重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在考试后,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造力。分数高低不能成为评价学校、班级、教师、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数学考试要杜绝偏题、怪题、繁题,不能将学生的成绩排队公布。只要让每个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分数,公开优秀学生的个数和最高分就可以了。

在数学考试前,教师必须把握好试题在教学内容之内,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等等,以便把握好考试时间。一般的,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自编题测验的时间应该比卷面规定的时间至少要缩短十到十五分钟,这样,学生才能养成把握考试时间的习惯,日后参加月考、期中、期末、中考、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就会觉得时间宽裕,不会出现过于紧张的情况,能更好地发挥水平。

在数学考试中,学生在答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书写、作图、计算心理、独立性、依赖性、真实性、完整性、综合推理能力、自我创新精神、自我承受能力、勇于探索精神都是需要我们好好把握的。在美国的南卡・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以档案的形式,把学生分数装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并分类型,作为一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值得我们借鉴。

在数学考试后,答案张贴要及时、清晰,满足求知欲望旺盛的学生,提高学生对难题的兴趣,让他们回忆、反思做题过程,从心灵深处总结自我,提高学习效率。

批改试卷一定要用红笔,不能马虎,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痕迹非常重视,批改时一定要清楚、仔细,并写下鼓励、激励和鞭策的语言。在试卷讲评时,一定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拓展题型、多变多讲、融会贯通。师生都应做好心得笔记,教师做好心得笔记反馈于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做好心得笔记反馈于数学学习中。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探究,使经验、资源共享,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使知识迁移的能力得以加强。讲题时,多注重实践型和开放型两种题型,启迪学生思维。

第4篇

论文摘要:数学闭卷考试形式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产物,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卷考试有利于中职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有利于直接提高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通过一次数学开卷考试的相关数据分析,对改革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考试形式提出了一些观点与看法,以期能为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探索另一个努力的方向。

1 中职数学开卷考试的背景

我校是以机电、信息、经贸为主要专业方向的普通职业中专,学生数学基础普遍不好,很少有能达到初中毕业水准的。学生刚入学时,因为是新学校新专业新起点,对专业及文化课多少还有些新鲜感,有一定的学习要求。但由于现今中职数学教材体系变动不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数学基础,学习起来还是比较费劲。每次数学考试及格率都很低,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尽管老师一再降低了数学试卷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真得不懂或不学,无论试卷如何降低难度,不会的依然还是不会。况且考试难度太低,也会影响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还无法更改教材的情况下,最常用的一般是尽量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来提高教学质量。但分析学生考试答题中的问题,可以发现两个现象:(1)记不住数学公式、定理和一些基本数据(如三角函数值)等等,因此而影响了解题;(2)尽管试题不难,大多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材上或作业中都有类似的甚至是完全相同的题型可以模仿,但就是记不住,从而不能模仿利用。

当然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没多少是愿意记那些枯燥无味的公式和定理的,也不会花多少功夫去温习教材中的内容。因此,考试中仅仅因为记不住、记不清而丢分的现象就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学生考完试后,对照教材一查,马上就能明白试题的所以然。如果考虑到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尤其是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我们就不应该让“死记硬背”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

2 开卷考试的目的与实施

数学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纯的死记硬背非常不利于数学素养的养成,而传统的闭卷考试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背公式、背概念、背方法。甚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了默契,只要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复习内容,考试就能过关就能得高分。由于开卷考试,不要求学生死记公式、死记概念,大大降低了学生复习的难度,将学生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理解公式和应用公式的方面,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也因此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包袱,增强了部分学生考数学的信心。开卷考试的最直接目的是希望原来成绩是在45~60分之间的这部分学生,通过开卷考试能顺利及格,最终使大多数学生考试及格。

在上完新课进行复习时,对学生宣布了开卷考试的决定,当时学生的反响并不大,为帮助学生理解开卷考试的意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在上复习课时强调了如下几点。

(1)试题全部来源于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和练习册上的习题,尽管不会与教材中的例题完全一样,但所有试题都可以从教材、练习册中找到“孪生兄弟”。

(2)由于是开卷考试,会有部分试题难度稍大,但其解题思路和方法,教材和平时作业中都会有用过,考试时可以直接借鉴。

(3)考试时可以翻阅所有准备的资料,但不允许和其它同学交换使用。

经过反复说明,终于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复习时可以明显地看到记笔记的同学增多,甚至有部分同学在转抄其它同学的课堂笔记、作业本和练习册,这都是以往复习时少有的现象,也算是开卷考试带来的第一个变化。

3 开卷考试的成绩分析

单从开卷考试试题的难度来讲,比原来的闭卷考试试题要稍难一些,题量也有所增加。但从考试结果来分析,可以发现如下几点。

(1)开卷考试前的成绩的分布基本上是金字塔形,即差生多、中间生少、优秀生最少,不符合一般的正态分布状况。而开卷考试情况稍有改变,中间生已处于大多数,基本上达到了正态分布状况,但因为差生还是过多,没有达到理想的正态分布状况,这也说明仅一次开卷考试还改变不了学生的基本状况。

(2)平均分有所增加,但不大。之前闭卷考试的平均分在32~43分之间,而开卷考试的平均分达到了52分。这是因为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放弃了数学的学习,目前的差生率仍占42%,开卷考试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暂无影响,从而对全班的平均分也就影响不大。

(3)优秀率稍有增加,但也不大。说明原来的优秀生学习状况一直良好,开卷考试对这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无直接影响,但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法。

(4)变化最大的是合格率。之前的合格率不超过29%,通过开卷考试后,合格率提升了约20个点,达到了48%,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可能原有的基础不好,考试成绩总不理想,这次通过开卷考试的方式,终能顺利过关。可以说这部分学生是这次开卷考试最大的受益者。

4 对开卷考试的总结

通过这次开卷考试的尝试,应该说我们原有的期望是达到了,更进一步的期望是能借此考试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当然单单一个数学考试方式的改革,不可能根本性地改变数学学习的现状,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数学教学的方法和要求。最关键的是不让学生重复多年来死记硬背的恶习。就好比因为计算技术的发达,而不要求学生更多地掌握计算技巧一样。我们只需要学生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从这个意义来讲,开卷考试比较符合中职数学教育的特点,也比较符合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炳好.开卷考试:教学质量降低了吗[J].教育文汇,2003(9).

第5篇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第一框。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情绪的丰富多彩,适时合理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分析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学会在学习生活中尽量减少消极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3.知识目标:知道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理解情绪对个人行为和生活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情绪的作用。

难点:情绪的产生与情绪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预设]:同学们,半期考试刚结束,考试成绩都知道了,同学们有哪些感受?

生成预设:高兴、害怕、难过、生气、忐忑……

教师归纳:这些感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绪。在生活中,人们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什么是情绪?人们有哪些情绪呢?情绪有哪些作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吧。

板书课题:丰富多样的情绪

设计意图: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感受,调动兴趣,吸引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情绪的讨论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互动交流,探究新课

1.自习,自疑

第一步:先通读教材,然后结合下列问题,自学课本内容,标记好问题,勾画出答案,用①②③作标注。将疑问写在《学导文》自疑的地方。

第二步:小组长组织成员交流、展示,将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问展示在黑板规定的地方。

[问题预设]:(1)情绪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2)为什么会产生情绪?

(3)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产生的作用(影响)有哪些?

生成预设:通过自习后,小组可能提出的疑问:

(1)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2)情绪是否可以随意发泄,为什么?

……

[问题预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哪些是有价值的?

设计意图:通读教材,带着问题自学,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书上作勾画,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内容,养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同学们发现的问题。

2.自探

背景材料:放学时,数学老师说:“明天将举行单元测试,请同学们做好准备”,王芳同学面带微笑高兴地说道:“太好了,我爸爸早就说了,要是单元考试能考90分,就给我买我在书店看中的一本课外书”,为了得到那本书,她回家完成好当天的作业后,还认真地复习了这一阶段所学习的主要知识,果然,在数学单元测试中,王芳获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李会同学得知这个消息后,焦急万分,担心自己会因考不好而被父母打骂,考试时,非常紧张,一些原本会做的题也做不出来了,结果只考了56分,面对这样的成绩,她伤心不已。

探究一:面对即将举行的数学单元测试,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

[问题预设]:先读材料,然后思考问题。

(1)王芳和李会同学面对数学考试分别有哪些情绪表现?

(2)比较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

预设要点:

(1)王芳的情绪是微笑、高兴。李会同学是焦急万分、担心、紧张、伤心不已。

(2)王芳的情绪表现是积极的,李会同学是消极的。

[问题预设]:为什么他们的情绪会不同?(小组讨论)

预设要点:他们对考试的态度不同、他们生活的遭遇不同。

[问题预设]:我们应该用良好的心态对待考试,注重学习的过程,不要太在意考试的结果。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情绪?

生成预设:快乐、欣喜、怒发冲冠、气急败坏、悲伤、痛心疾首、不寒而栗、提心吊胆……

[问题预设]:同学们,这些情绪可以分为四类:喜、怒、哀、惧。

小结板书:情绪是丰富多样的,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探究二:结合王芳和李会同学的经历,谈谈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问题预设]: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并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王芳的积极情绪对他们的考试成绩产生什么影响?

(2)李会消极情绪对他们的考试成绩产生什么影响?

生成预设:

(1)王芳同学保持了积极的情绪,精神状态好,精力旺盛,给了她力量和信心完成作业并进行了复习,考试发挥良好,考出了好成绩。

(2)李会情绪消极,精神状态不好,导致忘记了原来会的知识,因此发挥失常,自己也很后悔。

(3)积极情绪会促进积极的学习活动,学习的效率就会很高;消极情绪会影响学习活动,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4)两位同学精神面貌的不同,就是情绪对他们身体的影响。

探究小结:(投影)总结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问题预设]:同学们,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3.自测

(1)(单选)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写下了“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的忧郁诗句。几年后,重获自由,欣喜之余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反映了诗人愉悦的心情。由此可见( )

A.人的情绪是复杂多变,难以琢磨的

B.人的情绪反映着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C.人的情绪总的来说消极多于积极

D.人的情绪会随着个人境遇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多选)文学家冰心,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一直活到99岁,成为世纪老人。她在谈到健康长寿之道时说:“对我来说,保持健康的方法,不是高营养、吃补药,而是一句话‘在微笑中写作’。”这告诉我们( )

A.冰心的长寿得益于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

B.只有名人才能保持积极的情绪

C.积极的情绪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D.乐观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话时的语调、脸部表情及身体动作、姿态等往往都表达了一定的情绪

B.消极情绪如果不积极调控,可能会违背道德规范甚至触犯法律

C.情绪对人的影响,可以说它既是治病因素又是致病因素

D.情绪会影响人的行为,会降低人的活动效率,会导致人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设计意图:学习新课后,当堂练习,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三、总结归纳,感悟升华

[问题预设]:通过本框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或者疑惑。

生成预设:

1.知道了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明白了情绪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我们要学会调控消极情绪,争做情绪的主人。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感悟升华,强化三维目标的达成,简洁化、系统化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6篇

因此,对学生的考试评价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考试模式作了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是笔者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的尝试与体会。

一、考试难度适当,实行分层考试。

实行分层考试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考试的优点是:通过设计出不同难度的试卷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都能各得其所,都能充分发挥其水平,获得成功,取得跟其水平相当的分数;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快乐,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分层考试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素质发展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考试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激励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同一份试卷中,试题可分为两大部分:“基础题”和“提高、综合题”两大部分。“基础题”部分是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题,是所有层次学生的必做题;“提高、综合题”部分分为A层、B层/或更多层次的题,A层题为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目,主要适于A层次的学生;B层题为较A层题容易的题,主要适于B层次学生;(有更多层次题的,以此类推)。“基础题+A层题”与“基础题+B层题”/“基础题+其他层题”的卷面总分均为100分,学生得分则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定按一定的比例折算。若原来选做A层题的学生因某些原因无法完成A层题中某(些)题而选做B层/或其他层相对应的题时,则其该(这些)题的卷面分应相应降低。

“分层不分卷”的试卷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更有利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更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实行多形式考试

考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卷形式;闭卷形式;还有两者相结合的形式。还可以有口试和笔试等多种形式。

1 开卷模式

开卷考试比如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试卷。试卷内容可以分多种题型,选择,填空,判断,解答题等等,有些题目比如判断,解答题,可以仿照例题的题型,变下数值,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课本,开动脑筋,仿照例题写,这样对督促学生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开卷还可以这样运行: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在这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典型例题解法,要求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时,这张纸连同考卷一起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也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学生认为,这种考试办法,至少减轻了许多心理压力,不用再死记硬背那些数学公式。学生在总结这张纸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同时也承认,单靠一张纸上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考试的,尤其对数学学科来说,思维素质是最重要的。

2 学生出试卷模式

学生惧怕考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对考试的畏难情绪缘于试卷的“神秘”度,正是这种对试卷的神秘度引发了心理压力。学生自己出试卷的模式完全减轻了这种心理负担,激发了考试的兴趣与复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做法是:①教师宣布学生出题的考试模式,学生的兴奋度即刻替代了考试的紧张感。②每个学生必须出一份试卷,并做好标准答案交于老师。这一过程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功效,为了能出好卷,并提供正确答案,不得不把知识吃透。③考试试卷的题目将在全班学生试卷中抽取,向学生承诺试卷的全部内容是班内学生试卷的原题,但被抽到学生的题目最多一题。④考试评分30%以学生本人试卷的质量计,70%以统一试卷考试成绩计。这种考试模式提倡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并增加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闭卷考试对他们来讲不太容易,因为他们底子太薄了,而且学习兴趣太缺乏了,如果太难的题目更会抵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打消自信心。所以建议不要纯闭卷,可以开卷闭卷相结合。

另外还可以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只是笔试太单一了,而且中专孩子们底子太薄,也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的甚至连小学数学基础都没有,而且他们也十分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加些口试部分,更灵活一些。我曾在我校几个班里做过问卷调查,约有95%以上的同学都认为口试笔试相结合比较好,只有5%想笔试。可见,这种考试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绩提高。

3 课程形成性考核与笔试相结合的模式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能即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平时的学习,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成长的记录,我为学生重新制定了个人数学学习档案簿,它主要包括课堂听课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老师的提问,是否积极到黑板上做练习题,是否紧跟老师的进度,有没有上课贪玩或者睡觉等等;另外还有作业情况,做得怎么样,是否认真做了,准确率怎样,清楚与否,有没有抄袭作业的情况,旷交作业情况;再有,小测成绩,课堂上可以随时测两道题目,每个同学做的怎么样也要详细的记录下来。平时表现好的同学,学的知识一定扎实,很可以体现出他的总体成绩,所以这个小档案簿折算成分数可以占数学成绩的60%,剩下的40%就在试卷上体现了。

第7篇

关键词:技校;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学在各门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我们的学生数学基础不牢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不配套,就会成为当前大多数技校数学教学一个尖锐矛盾。例如:电工学、机械制图、会计基础等专业课,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这些学科是比较难学的。结合技校各专业的教学特点,如何使数学教学在保证其正常的教学的情况下,发挥其促进其它学科的作用,以便学生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技能,将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在技校学生学习中,如何学好数学,是大多数技校学生普遍感到头痛或棘手的问题。总结多年的技校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校现有的教学特点,现从改革技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改革数学考试的方式这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改革技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

技校的数学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现在技校的数学课命运是“悲哀”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技校已经取消数学课;二是把数学课进行“人工改造”,把数学相关一部分内容融入“工学一体化”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三是压缩数学课的课时比例。目前技校数学教学面临许多困难,结合我学校自身教学特点,主要表现有:(1)基于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因素,个别教师常为赶进度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一些重要内容难以展开,难以融合各专业的需求,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如数控专业的学生不了解空间几何形状,会计专业的学生不熟悉年利率的计算等。(2)近五年,我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有所下降,加上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直接影响着其对数学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3)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重视,甚至错误地认为“学数学无用”,思想上缺乏学习的动机,行为比较懒惰,呈现出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这些现状说明我校在数学教学上的确还存在许多问题。改革技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已经成为十分紧迫和必要的问题。通过改革,有助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 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

改革是一个过程。数学是一门高深而奥妙无穷的学科,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取得好的效果,除了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遵循数学学习原则以外,还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必须掌握。因为数学课是各专业课的基础课,为后续的专业课提供必需的数学知识准备,所以,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要有全面的创新,不但要加强与专业教师的研讨交流互动,了解专业知识的理论体系,丰富专业数学的相关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平时在教学中要做到不断创新,不断深化、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结合本校开设数学课的自身特点,我将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2.1 结合各专业课讲数学知识

不同专业课会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数学的教学就必须结合各专业的需求开展。例如,在上机械制图课时,根据我校教学大纲安排,机械专业的学生入学第一学期所有班级都开设了机械制图课。我们知道,要想学好机械制图课,不仅要求学生会看立体图形,而且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些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和罗辑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学好机械制图课的基础。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数学课中的立体几何内容的学习有紧密相连关系,学习并掌握好立体几何内容这无疑对学好机械制图课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2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深奥的数学理论形象化,学习的过程生活化。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通过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将形与数有机结合,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等,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效地缩短数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巴”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对现代知识的渴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创造思维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我们在学习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时,要想推导它的关系式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多媒体设计,构建以下的图形,既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六个三角函数关系的规律,又可以熟记公式。

2.3 做好课堂的导入和设计

好的导入和设计是上好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上数学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每节课的导入和设计。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好的课堂设计是教学目标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也是教师体现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的重要途径。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制定好课堂教学计划蓝图,课堂教学活动就可以顺利进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的重要性在于如何组织学生把教学内容讲好,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例:已知tan?琢=3,90°

针对上述问题,我会先让学生思考,应用适当的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探寻解决的思路。学生主动回答,让其他同学评价,然后老师作小结和强调,特别强调开方时正负号的选取,给出严格步骤。问题解决后把题目“90°

这样设计目的:求值时角的范围优先考虑是三角函数解题的一个基本策略,在学习中要不断渗透,同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3 改革数学考试的方式

改革技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改革数学考试的方式。我们过去的考试模式太过单一,一张考试试卷决定学生成绩好坏,但并不能真正考核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宽松开放、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教学考核方式。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我把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平时成绩,其中包含学生考勤、笔记、作业、课堂纪律、平时测验成绩等;第二部分为开卷考试成绩,开卷考试内容有60%来源于平时两份测验试卷和笔记本,剩下内容来源于学生综合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经过几年考试改革验证,我校改革数学考试的方式,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不但减轻学生考试带来的沉重心理压力,而且提高了文化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新的考试方式必然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障碍多、难度大等。面对诸多困难,如果我们不加大力度改革、我们就会“掉队”,所以我们的改革要不断深化、不断创新、与时具进,把那些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逐步变成有兴趣学习数学,爱上数学课。

4 总结

数学作为技校一门重要基础课,不仅关系到各类专业课学习,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我相信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只要能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能力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潜移默化,就能够做到数学教学改革与育人的双丰收。

第8篇

067400 河北省承德县第二小学五年级何宇峥

我的成长三部曲是我的爸爸制造出来的。我的爸爸没有在师范学校学习过,也没有自学过什么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指示,可能在他看来孩子的成长就应经过这四步吧,这也许是跟我的爷爷学习的吧。

没有上学之前,我爸爸说必须严管,这就是他的所谓的“打下好的基础。”记得有一次在院子里练习踢足球,我把爸爸用来叫我学习的小黑板当成球门,几次射门下来小黑板就坏了,也许是这块小黑板和爸爸一起逼着我学习,所以我对小黑板有一肚子怨气,这也许是一次很好的发泄吧。小黑板一坏,我就有点后怕了,自己不管怎样拼接小黑板也不能完好如初了。爸爸下班到家一眼就看到了踢坏的小黑板,就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如实地作了回答,爸爸不由分说,把我摁在大腿上,照着我的屁股就打,边打边说:“你是故意把小黑板踢坏,省着以后再学习了,你就怕学习,整天想着玩,今天我让你长记性。”对于爸爸的打求饶是不管用的。那只有挺住了。这就是我爸爸的严管让你长记性。

小学四年级以前,爸爸惯用的手法就是蹲紧闭。蹲紧闭我也蹲出了经验。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好,回到家中一想按着惯例肯定要蹲紧闭的,于是我就做起了紧闭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我把最喜欢的玩具准备好,其次有准备一些小食品,我把这些一起藏到了小卧室里,这里就是我的紧闭室。晚饭后爸爸问起考试的,我把试卷交给他看,他一看分数就爆发了,我被立即关进了紧闭室。这一夜的紧闭生活别提多快活了,无人打搅自娱自乐。

如今我以上五年级了,我爸爸采取的是说服教育的方法了。记得有一次,我在作文的时候,自己的作文本用完了,就偷偷的拿了别的同学的作文本用,爸爸知道了这件事,没有发脾气,耐心的给我讲: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习惯,长大了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自己急着用可以向同学借吗?如果别人偷拿你的东西,你发现了一定会生气的,别人也是一样,事怕翻身理怕调个儿吗?明天上学买一个新的作文本还给同学,诚实的向他到一个歉。我按爸爸说的作了,似乎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考试情境,学业情绪,学业成就。

分类号 B842.6

1 引言

“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愉快学习、主动探求,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已成为教育、心理领域的热门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情绪的重要作用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情绪几乎密切地参与了教学和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对学生的认知加工、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认知加工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情绪的促进作用。其次,通过影响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情绪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表现。第三,良好的情绪水平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PekInn等人在2002年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概念,即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总结已有研究。学业情绪主要有三个特征: (1)学业情绪具有多样性。除考试焦虑外,还包括其它学业情绪,如失望、厌烦、愉快等。 (2)学业情绪具有领域和情境特异性。不同课程或情境中,个体对成就活动的认知评价不同,所产生的学业情绪不同。而且,处在特定情境下,学生受自身经历的影响,过去的情绪体验会被唤醒,产生的学业情绪也不同。 (3)学业情绪具有动态性。学业情绪会随着学习情境、任务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即使是在同一学习活动的不同阶段,学业情绪也可能会产生波动。

按照Pekrun等人的研究,课堂、课外及考试是三种主要的学业活动情境。其中,考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情境,考试是学生学业应激的主要来源,考试结果往往又对教育机会的获得和职业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就考试过程而言,理论上可诱发多种情绪,既有不同效价(正性与负性)的情绪,又有不同唤醒度(高、低)的情绪,还有状态和特质性情绪㈣。如果把考试过程分为考前、考中、考后三个阶段,那么,各阶段所涉及的认知、行为活动不同,情绪体验也不同。也就是说,考试情绪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时间维度,在短短的考试时间里,学生可产生预期性(前瞻的)情绪、过程性情绪和结果性情绪。

总结以往对于学业情绪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除“教育心理学一直忽视对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这一近几年来的“老生常谈”之外,还有(1)从2002年学业情绪概念提出后,以学业情境为主线(课堂、课外、考试)的学业情绪研究尚少; (2)考试情境下的情绪研究很多,但主要关注的是考试焦虑,对其他类情绪的研究少: (3)考试学业情绪是动态变化的,但加入时间维度的研究缺乏。因此,本研究计划在具体考试情境下研究多种学业情绪,并考虑时间维度中考试情绪的变化特点,同时探讨学业情绪与考试结果即学业表现的关系,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学习兴趣学生考试情绪的差异。从而为深入细致地研究学业情绪,同时也为实际调节学生的考试情绪、提高其学业成绩、增进其心身健康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某师范大学选修医学心理学课程的3个班172名大学生为被试(任课教师、教材、课程进度等相同),其中,有效被试167名(男61人,女106人),他们完成了考试且考试前、中、后三次情绪评估均有效。按照考试成绩(将原始分数转换为Z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前、中、后各1/3分组,高分组56人,中等分数组55人,低分组56人。

学期中段,抽取其中一个班的学生,对其学习兴趣进行调查(n=44人)。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兴趣进行评分(其中,0=没有兴趣,4=兴趣非常大)。大部分学生的评分在1~3分之间,评“0”分的0人,评“4”分的学生2人。根据这一结果,把学生的兴趣水平分为三组,评“3”和“4”分的为高兴趣组(16人),评“2”分的为中等兴趣组(16人)。评“1”分的为低兴趣组(12人)。

2.2 研究材料

学业考试的试卷由考察《医学心理学》内容的100道单向选择题构成,分为同质的A1和A2两份试卷,各包括50道题目。

为尽量减少情绪评估对正常考试过程带来的影响,参照Pekrun等人的研究方法,每种情绪以一个项目进行测量,如“我感到愉快”,采用五点评分(1=无感受,5=感受非常强烈),要求被试根据当时的感受即时作答。

2.3 研究程序

(1)以大学生真实的期末考试情境为研究情境,考试形式是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A1和A2卷各进行45分钟。

(2)由两份同质的学业试卷将考试过程分为考前、考中和考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考试情绪状态请学生进行即时自评,所用的情绪评估问卷相同。自评情绪时间分别在A1卷发放前、Al卷收回A2卷将发时、交上A2卷后,即刻进行、即刻收回。

(3)处理数据,评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考试学业情绪。

2.4 数据处理方法

以对应分析为主,结合其他的分析方法,运用SPSSl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对情绪评估结果的分析发现,考试的前、中、后三个时间点上,被试在气愤情绪上的报告率均少于20%。另外,放松情绪主要出现在考试结束后,前两次评估时的报告率也较低。这两种情绪的表现不明显,因此未进入下面的结果分析,

3.1 对应分析结果

对应分析法能够直观地在低维度空间上分析同一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能揭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中,学业情绪类型和学业成绩分组属于两种不同的变量,采用对应分析能将数据的损失率降低,更大限度地反映出研究对象间的关系。而且,根据Pekrun的理论假设,学业情绪结构中核心的维度有两个,即效价和唤醒度,在二维的对应分析图上完全可以反映出其内在结构特点。具体方法为:以成绩分组为行变量,情绪类别为列变量,选择欧氏距离计算法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1)不同学业情绪的关系: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距离越近,表明彼此之间的共同性越大。图1中考试各阶段的情绪以Y轴为界,主要分成

两个集群。位于Y轴右侧的集群为各类积极学业情绪(愉快、希望、自豪),位于另一侧的是各类消极情绪(焦虑、羞愧、厌烦和失望)。因此,将X轴所代表的维度命名为情绪的效价,

对Y轴所表示的维度进行分析时发现,积极高唤醒情绪(愉快,希望)位于第1象限,积极低唤醒情绪(自豪)位于第Ⅳ象限。而消极情绪由于受到考试阶段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高唤醒与低唤醒情绪的分离。但对于同一时间的消极情绪(如考前,焦虑_l和羞愧_1在Y轴上的位置高于厌烦1和失望1)。仍可以看出不同情绪唤醒度的差异,即Y轴能够表示出情绪在唤醒度上的一定差异。

(2)学业情绪与考试成绩间的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与高学业表现相关的情绪主要有自豪、希望和愉快,而低学业表现主要与焦虑、羞愧、厌烦等消极情绪相关。此外,考试中的焦虑情绪(焦虑2)所处的位置远离其它情绪,与考前和考后的焦虑情绪也相距较远,但与代表低分组的落点较为接近。这意味着考试中的焦虑情绪可能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质,且这种情绪主要与低学业成绩相关。

3.2 不同成绩学生在考试情境下的学业情绪变化

从对应分析的结果可以直观地看出,考试情境下的学业情绪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在考试中的情绪感受不同。为进一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成绩分组为组间变量,对不同时间点测得的情绪评估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显示, (1)焦虑情绪:评估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2,328)=73.05,p

(2)厌烦情绪:评估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2,328)=6.938,p

(3)羞愧、失望情绪:不同评估时间的主效应均显著,其结果分别为:F(2,328)=8.170,p

(4)愉快、自豪、希望情绪:在不同情绪评估时间的主效应显著,其结果分别为:,(2,328)=7.706,P

3.3 不同性别学生在考试情境下的学业情绪变化

以被试的性别为组间变量,对考试不同阶段的学业情绪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各种情绪在考试不同阶段的变化趋势同上,因而不再报告情绪评估时间的主效应结果),

表2显示, (1)焦虑情绪: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165)=0.127,p>0.05。性别与情绪评估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2,330)=5.142,p

3.4 不同兴趣水平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业情绪

对不同学习兴趣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高学习兴趣组的学生考试成绩为75.63(9.39);中等学习兴趣族学生的考试成绩为71.94(9.66);低学习兴趣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为67.00(7.99)。经比较发现,三组学生在成绩上的差异边缘显著,F(2.41)=3.053,p=0.058。Seheffe检验表明,高兴趣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稍高于低兴趣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表3显示,愉快情绪的兴趣分组主效应显著,F(2,41)=3.869,p

4 讨论

4.1 考试情境下学业情绪的类型与变化趋势

4.1.1 考试过程中的主要学业情绪及其维度划分

在Pekrun等人的研究中,气愤是考试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学业情绪,并且学生的气愤情绪与成就

结果相关。但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对气愤情绪的报告很少,这个结果可能与社会文化的差异有关。以往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业情绪的结构相似,而情绪的平均水平存在差异。如,中国学生比德国学生报告更多与成就相关的愉快、自豪、焦虑和羞愧,而较少有气愤的情绪(气愤情绪主要是指向他人和外部环境的,我们的社会文化倾向于压制这样的情绪表现)。本研究出现这样的结果,究竟是中国大学生在考试中缺少这一情绪体验,还是由于社会赞许性而较少报告这一情绪,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大学生的放松情绪主要出现在考试后,这一结果支持了Goetz和Pekrun等人的观点,即放松情绪是一种非活动性的情绪,主要出现在努力完成某项学业活动之后。

除气愤和放松之外,其他7种学业情绪均比较明显。从对这些情绪进行对应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情绪总体上是按照效价和唤醒度这两个维度分布的。这证明了以效价和唤醒度划分学业情绪的维度是合理的,特定情境下的学业情绪也具有和一般学业情绪相似的结构。此外,消极情绪在唤醒度上不如预期的明显,这可能与考试的难度和性质有关。情绪的环形理论认为,效价是一个双极变量,有正、负之分:而唤醒度是一个单极变量,只有高、低之分。唤醒度的高低与应激的强度直接相关,本研究以选择题形式进行学业考试,任务形式上相对比较简单,这也可能影响了学生焦虑、羞愧等情绪的唤醒水平。

4.1.2 考试学业情绪变化特点分析

对应分析和考试中不同时间点的情绪分析发现,考试情境下的情绪体验会随考试时间发生变化,不同情绪的变化趋势各有特点。Spander和Pekrun等人的研究发现,消极学业情绪在考试过程中不断减少,而积极学业情绪在考试过程中会不断增多㈣。但本研究结果却表明,考试过程中各种情绪的变化趋势并不如此简单。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积极情绪在考试结束后的确会增多,但在考中测得的积极情绪并不比考前多,反而会出现下降。消极情绪中,只有焦虑和厌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羞愧和失望反而会随着考试的进行而增多,失望甚至在考试结束后达到最高。与焦虑和厌烦相比,羞愧和失望更具情境性。而较少具有预期性。其中,羞愧情绪直接与学生在学习活动和任务的完成情况相关。例如,考试中学生发现很多问题回答不出来,这将直接唤起他们的羞愧感。而这些在考试中间明显增多的消极情绪,又会影响学生对积极情绪的感受。因此,出现了积极情绪在考试中间减少的现象。失望情绪在考试结束后仍十分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失望是一种回顾性情绪。考试结束后的自我反思阶段,学生若对自己的考试表现不满意,产生较多的失望情绪似在情理之中,

综上,在考试情境下,除焦虑之外,学生还具有多种情绪感受,这些情绪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考试中的学业情绪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且情绪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积极情绪可以看作把应激当作挑战和应激结束之后的一种反应,而消极情绪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消极情绪如焦虑,是一种面对应激情境的预期情绪。另一些消极情绪如羞愧,可能还与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关,是对其表现没有达到预期标准的反应。

4.2 考试学业情绪与学业表现的关系

对应分析和方差分析相互印证,其结果均表明不同学业成就水平的学生在考试中的情绪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几种消极情绪上,即低分组学生的焦虑、羞愧、厌烦和失望水平较高,这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Pekrun等在研究中发现,消极情绪无论是特质性的还是状态性的,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影响:俞国良等人的研究证明。学业不良青少年有更多的消极情绪。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成绩学生考前的焦虑水平并没有明显差异。从开考起,相比高分组和中等分数组,低分组学生的焦虑下降不明显,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可能与低分组学生应对能力的缺乏有关。对考试应激的研究发现,学生采用适宜的应对策略(问题解决取向或情绪调节取向)都会降低考中的状态焦虑水平,而回避策略则没有这样的作用另有研究发现,低学业表现的学生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㈣。因此,低分组学生无法有效地调节自己的焦虑情绪,导致考试中高水平的焦虑情绪,这又可能会进一步损害他们的成就行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除焦虑外,厌烦情绪的表现也十分特殊。考前三组学生的厌烦水平都比较高,而且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厌烦水平接近。这可能和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经历着太多的考试,一提考试就烦躁有关。

本研究中不同学业表现的学生没有显示出积极情绪上的显著差异。但在对应分析图上,高分组位于积极情绪一侧,并且靠近Y轴(唤醒度)中部;低分组位于消极情绪一侧,靠近Y轴下部。这一结果是否意味着中等唤醒度的积极情绪最有利于学业表现,而消极低唤醒的情绪对学业表现的破坏作用较大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另外,目前的研究结果无法说明是学生情绪的差异影响了学业成就,还是学业成就差异引起了学生的情绪变化,又或者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4.3 考试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分析

根据Pekrun的控制一价值理论,学业情绪的产生来自对控制一价值的认知评价过程,男性和女性所感知到的控制一价值存在差异,所以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业情绪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说,由于女生的控制感低于男生,因而女生报告的积极学业情绪较少、消极学业情绪较多。本研究发现,考试情境下男生报告的希望情绪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正如已有研究所分析的,女性的自我效能感较低:相比男生,女生更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而希望是一种与个体的自我评价密切相关的情绪,因此,女生在考试中出现的希望情绪较少。

对男、女大学生焦虑情绪变化的比较发现,考前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但在考中和考后,焦虑情绪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已有研究指出,男女大学生在特质焦虑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女生考前测得的焦虑水平高可能是受到了个体特质焦虑差异的影响。而考中焦虑情绪主要与个体是否具有问题解决所需的技能有关,比如男生更擅长学习数学,有关数学考试焦虑的研究大多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本研究设立的考试情境,不存在男、女擅长的差异,因此,考试过程中女生的控制感逐渐增加,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

4.4 兴趣对学习活动的作用

与Krapp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学生对特定课程的兴趣会影响其相应的学业成就,学习兴趣高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兴趣低的学生。这一结果证明,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主要包括:兴趣能够驱使个体的注意指向所愿意接近的对象:能够维持个体的注意和知觉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学业兴趣可以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业成就。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兴趣具有稳定性和倾向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考试中,学习兴趣高的学生报告了更多的愉快和更少的厌烦。对这些学生而言,考试是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好机会。因此,他们对考试的厌烦情绪普遍较少。而在考试中,更为积极的情绪状态可能会促进这些学生有效地调动认知资源,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