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0 01:32:02
导语:在创业工作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清理范围
年7月1日以后全县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含驻县单位)制定的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具体包括:
(一)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单独制发的政策文件(含抄告单、会议纪要等)。
(二)县委和县政府、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制发的政策文件。
(三)政府部门、驻县单位、各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发的政策文件。
二、清理内容
1、政策文件的主要内容或者主要措施违反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规定,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和要求的,予以废止。
2、政策文件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或制定依据不复存在,以及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已经完成的,予以废止。
3、政策文件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措施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规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和要求,但其中部分内容或条款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及时进行修改或调整。
4、政策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前后不一致的,要进行衔接,按照就高不就低的标准进行整合,并将不再执行的政策文件及时予以废止。
5、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等文件,清理不合时势发展要求的政策文件。
三、清理步骤
县委、县政府以及领导小组制发政策文件的清理工作按照“谁实施,谁清理”和“谁制发,谁处理”的原则落实责任,组织实施,分三个步骤进行:
1、自行清理(4月1日-4月15日):由各部门、各单位指定专人,对上述清理范围内涉及本部门、本单位提请县委、县政府或者领导小组制定的现行政策文件进行清理。并于4月15日前将清理报告连同《政策文件清理工作情况汇总表》、《清理后需修改或调整的政策文件汇总表》、《清理后需废止的政策文件汇总表》(见附表)书面报县政策文件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政府法制办)。
2、综合审查(4月16日-5月15日):由县政策文件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部门、各单位的清理报告进行综合审查。综合审查结果于5月20日前书面报县委、县政府。
3、对外公布(5月25日):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后,以正式文件印发停止执行和重新修订的政策文件目录,并在县政务信息网、有线电视台、政务公开栏等相关媒体上予以公布。
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本部门、本单位自行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发的现行政策文件进行清理。部门联合制发政策文件的清理工作由主办单位负责。清理工作应于5月25日前结束。清理结果由部门自行对外公布,并抄送县政府法制办。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引导支持为保障,以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要素带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合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机制,不断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形成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全县互联互通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平台,完善科技特派员培训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形成科技部门、涉农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广大乡土人才全面参与,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不断拓展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新局面。
1.培养一批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建设一支5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覆盖全县所有乡镇,50%以上为创业型或有偿服务型。
2.转化推广一批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引导推广优良品种、各类先进适用技术、新产品50项,加强农村科技开发、推广和普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扶持一批科技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引导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培育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服务区农户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4.培育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设5个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5.培训200名乡土科技人才,提高我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三、实施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首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意愿,实现双向选择,保护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合法利益。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方法和模式。
2.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按照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突出特色,因地制宜。
3.突出创业,强化服务。引导服务指导型和创业示范型科技特派员在创业链建设中有机结合,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4.科学决策,创新体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系统推进。
四、主要任务
1.建设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是指科技特派员参与创业的产业链。鼓励特派员紧紧围绕我县畜牧、烤烟、果品、辣椒、蔬菜等主导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通过创业,组建专业协会、合作社、企业,将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链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培育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
2.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科技特派员骨干人员建立创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示范户等开展科技创业。
3.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做好科技特派员的再教育培训、知识更新,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农村现有的培训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乡土人才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4.完善科技特派员信息化服务网络。整合现有资源,完善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员以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电话、现场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农牧民提供技术、管理、销售等多方面的服务。
5.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支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它事业单位以法人科技特派员方式参与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积极促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与科技入户、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园、星火科技12396等服务模式的有机结合,完善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6.鼓励科技特派员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围绕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针对农业生产中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业项目,集成转化应用一批先进科技成果,提升农业产业链科技含量。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科技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公室、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体育局、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畜产局、果业局、烟草局、团县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为常设办事机构,配备2—3人专门负责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科技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完善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双向选择的原则,不断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优化队伍结构,鼓励农技推广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突破身份、领域、行业、部门、区域的限制,广泛动员和吸引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离退休人员及企业等优秀的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引导有条件的事业单位、社团、中介机构、企业以法人特派员身份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解决科技成果与农民的结合问题,鼓励科技特派员以项目支撑、资金入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尤其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3.加大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县财政设立科技特派员创业专项资金,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科技创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领办、创办经济实体,组建专业技术协会及建设示范基地等。县财政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科技特派员补助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落实科技特派员的待遇,解决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科技、金融、特派员、担保机构沟通机制,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引导、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2、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就业信息网络作用,依托全市各级劳动、人事、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组织等,鼓励成功创业人士的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宣传力度。要大力表彰优秀的创业者,树立创业典型。在全市倡导“创业光荣、创业致富、创业改变人生”的理念,营造勇于创业、扶持创业和促进创业的良好氛围。从今年开始,每年至少对XX人进行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培训结业率达90%以上,经培训后的成功创业和雇佣就业达到1500人以上,实现带动就业500人以上。
3、工作重点: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等创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我市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有大幅增加,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促进就业体系,使更多有创业愿意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
二、改善创业环境
1、放宽市场准入。公民和各类组织均可依法自主创业。支持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以及拥有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各类人员申办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济实体和个体工商户。
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外,所有行业和领域全面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创业人员申办经济实体或个体工商户,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从事新兴行业经营活动的,可以使用政府规范性文件中有关新兴行业的表述作为企业行业或经营范围用语。
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都可以凭本人身份证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办理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鼓励发展一人有限公司。城乡居民参与连锁经营门店的,可持总部出具的相关文件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鼓励支持兴办外经贸实体企业和外经贸经营组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外贸进出口经营资格登记备案,推行网上登记制度,为创业者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允许创业人员选择最低出资门槛注册企业,并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创业人员申办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可自行申报出资数额,出资多少不受限制。
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类公司股东以科技成果出资,经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其出资比例可达到注册资本总额的70%。
创业人员申请企业名称登记,可允许其将行政区划放在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之间使用。创业人员经合法授权许可,允许使用授权人的字号或注册商标作为其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字号。
2、放宽经营场所限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以及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经电信主管部门核发许可证并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后,鼓励在互联网上开办公司从事经营活动。
三、改善行政管理
1、实行税收优惠。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凡符合相关条件,应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有关残疾人就业优惠条件的,应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延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XX年底。
2、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凡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3、维护创业者合法权益。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私有财产,对侵犯创业者或其所创办实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对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政府部门要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四、拓宽融资渠道
1、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探索推出适合个人创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营特点的新型融资业务和服务方式。对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个人创业项目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要创新贷款管理模式,简化信贷流程,扩大贷款支持面。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
2、积极探索抵押担保方式创新。金融机构应根据《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完善、配套环境不断改善的趋势,在合法、有效、易变现的前提下,努力拓展抵(质)押担保品的空间,推动抵(质)押担保品由不动产扩展到动产、权益等,促进解决个人创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运作方式,适当降低担保基金反担保条件。积极做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根据农村创业的资金需求和经营特点,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模式,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3、加大小额贷款支持力度。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创业农民自主创业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或其他形式的小额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可按现行规定掌握,最高不超过5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展期1次。对小额担保贷款(或申请贴息的其他形式小额贷款)不超过5万元的部分,其利息由省、市财政按
8:2的比例,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给予全额贴息,展期或逾期不贴息。
4、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支持力度。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对达不到上述规定条件的,可根据其实际吸纳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按人均2万元的标准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担保贷款利息由省、市财政按8:2的比例,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给予全额贴息,展期或逾期不贴息。
五、推广有效的创业(培训)模式
1、“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英文简称siyb)。采取siyb培训技术标准,由取得siyb师资合格证书的教师授课,使用统一的siyb教材和统一的siyb培训合格证书,采用小班制培训(每个培训班25-30人)方式。对于尚未有创业意愿的人员,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对有创业的想法,但没有实践经验或知识的人员,重点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项目,掌握开办企业的程序、方法和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并由专门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学员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制定创业计划书,指导其顺利开办企业;对已开办企业的人员,重点开展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改善其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其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2、“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英文简称ybc)。针对青年创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构建帮助青年创业的分级培训体系。为创业青年提供一定的无息、无抵押、免担保启动金贷款,安排创业导师对创业青年进行一对一陪伴式3年期辅导,为创业青年提供项目、资金、导师等方面的实际帮助。积极鼓励各地建立青年创业促进会,组建青年创业导师团队,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鼓励各地发动社会力量,设立各种支持创业的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各地建立青年创业园或孵化园,帮助青年创业。
3、“职工创业、就业帮扶行动”。依托全市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职工创业、就业帮扶行动”。充分发挥现有的就业信息网络作用,实现与相关部门的就业信息联网,资源共享,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积极探索设立担保基金,为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提供担保服务。对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帮助解决创业中的技术、资金难题。
“巾帼创业、就业服务行动”,依托全市各级妇联“妇女就业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开展“巾帼创业、就业服务行动”。建立妇女创业就业信息网,通过网上征集妇女创业项目,公示创业项目申请流程,指导妇女填写创业基金申请表、创业计划书,重点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妇女、返乡女农民工和女大学生创业。积极对有创业意愿的妇女开展创业培训,提供项目、资金、导师等方面的援助。
“创办中小企业”,针对创办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创办中小企业创业辅导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创业者提供政务、创业咨询、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后勤保障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开展创办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培训,建设高素质的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开展产业政策、工商、税务、财务等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自主创业能力。
六、加强组织领导
1、强化政府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促进创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就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推广经验典型,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各县(市、区)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扶持政策,在组织领导、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探索,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
2、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发挥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劳动保障、发改、经贸、教育、财政、人事、外经贸、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并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各地要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以及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列入当地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3、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想创业、敢创业和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表彰优秀的创业者和为社会作出项献的企业家,树立创业典型,真正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积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
八、实施步骤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利用5年时间,开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局面。
第一阶段:用2年时间,抓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意识,营造人人积极报名参加创业培训的氛围。
1、强化培训力度。在去年开展创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各类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发挥各培训机构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有条件的要组织各院校和培训机构,整合培训资源,逐步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的创业培训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探索一条创业培训新路。
2、提高培训质量。从加强机构管理、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后续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各地各级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选派有专业知识、有能力担任创业培训教学的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要加强培训班的教学管理,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参训学员到课率,规范培训质量。目前市级已建立一支有能力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我们还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开展示范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队伍的素质。把我市的创业培训,办成以抓培训质量为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争创全省培训质量第一。
第二阶段:用2年时间,抓后续服务,营造优化自主创业的环境。
1、建立“六位一体”创业服务体系。围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 化、跟踪扶持六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六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城乡创业者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帮助自主创业人员用足用好优惠政策,规避经营风险,改善经营状况,提高创业成功率和稳定创业率。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
2、推介创业项目。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各地应积极采取政府开发、社会征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项目采集,开发一批有市场前景,特别是社区服务业方面的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实行微机数据库管理,定期给创业者,
提高项目成功转化率。
3、提供用工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对符合条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便利,吸引人才去新创办企业工作,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整合种业资源,增加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鼓励企业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保护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巩固基地优势,提高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使我市逐步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二、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我市水稻亲本繁殖和种子出口两大优势,加快推进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力争2015年建成交通方便、能排能灌、耕地质量好、配套设施齐全的种子生产基地1.5万亩;加快种业企业商业育种机构的引进、培育,力争2015年建成1-2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科研力量强、成果显著的商业育种机构;提升种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确保杂交水稻种子产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力争2015年成为“水稻制种基地重点县”;加快建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着力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加强种子质量监测和市场监管;推动土地向制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快建立种业专业合作社,成立种子行业协会,维护公平竞争的种子生产经营秩序。
三、工作举措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
2015年底前实现我市从事种子生产的种子企业与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脱钩,逐步实现基础性公益性科研与商业化育种分开。鼓励种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股份制研发机构,鼓励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并购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支持企业转化科研成果,鼓励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推广“政府购买品种、企业集中繁育、项目配套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争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种业产业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广泛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加大对种业企业的风险保障、贷款贴息、担保补贴力度。积极配合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生物育种项目对种业企业的支持,加大对企业商业化育种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研发工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立和稳定企业商业化育种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引导企业增强保护意识,积极开展育种科研成果鉴定和专利保护申报工作。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二)强化创新要素市场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积极推进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依法有序向企业流动,培育壮大种业创新主体,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科研合作、人才合作,制定措施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人员通过兼职兼薪、短期受聘、承担项目或课题服务等多种柔性流动方式到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工作。强化科研应用导向机制,改善创新与转化并重的人才评价制度,加大职称评定中转化推广绩效权重,将商业化育种成果及推广面积作为职称评定、专家评选、项目资助的重要依据。加强种业实用性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企业育种研发人员培训。鼓励企业探索完善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有效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市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制定交易管理办法,禁止私下交易。保障产学研合法权益。鼓励育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三)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提升良种生产能力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自愿”的原则,依托种业骨干企业,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石板、江源、永宁、芦葭、清风、平泉、新市、太平等乡镇为主体的河西及沱江流域种子生产基地。加大对制种基地和制种乡镇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建设。整合现代农业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实施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的思路,加快推进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整治力度,确保种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适应种业繁育需要。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现代农业管理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等方式,推动土地向种子企业、制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支持种子企业与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导种子企业与制种专业合作社或制种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共享机制;加快杂交水稻制种栽插、收割机械化为重点的试验,加大高效、安全制种技术和先进适用制种机械的推广应用;对规模较大、生产条件好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实行用途管制,纳入基本农田范围予以永久保护。
(四)加快建立种业发展风险分担机制,提高种子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涉农政策,加快建立农作物种子生产风险分担机制。积极落实制种保险、良种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银行机构加大对种子收储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运用好农机具补贴政策,将制种机械、加工设备纳入补贴范围,提高种子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
(五)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建立诚信公平秩序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川办函〔2011〕262号)精神,树立“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打防并举,综合防治”的市场监管新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市场监管,切实加强品种、质量及销售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种子市场秩序行业评价机制,督促企业建立种子可追溯信息系统,完善全程可追溯管理。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减少销售环节,规范种子营销网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局成立“市农业局种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见附件),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农作物种业体制改革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在种子管理站,负责农作物种业体制改革日常工作开展。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涉及乡镇要成立种业发展办公室,由分管农业副乡镇长挂帅,抓好本乡镇种业发展工作。
为坚持国家电网公司“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一强三优”现代××供电公司发展战略,根据公司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要求,现制订分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实施方案,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公司的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奠定坚强基础。
一、组织措施
成立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办公室主任、专职及各班、站班站长
主要职责: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和××*电力公司关于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全面完成分公司工作;对分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进行宣传、指导、监督、总结、推广;对分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作出决策;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上报有关数据;加强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分类指标情况,查找各专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进行深入剖析,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制订措施,狠抓落实,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
成员:××××*
职责:负责分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的日常工作,负责分公司阶段性工作的布置、检查、考核和考评,负责具体指导和协调各班站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分公司办公室、专职、班站长要各负其职,通力合作。办公室及专职要积极指导协调好各班组的日常工作,班站长要切实把本班站的工作管理好,认真做好上传下达,积极引导和教育职工,使班组各项工作按照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实施细则全面落实。
二、工作目标
以《国家电力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实施细则》、《国家电力公司一流供电企业标准》和《××*供电公司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与创一流供电企业工作整体规划》为准则,实现全面推动分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深入开展,实践“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全面加强管理,加快分公司发展,创造一流业绩,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公司奠定基础。
三、指导思想
继续按照公司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公司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电网,以开展“三个活动”为载体,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前提,以“安全管理、资产经营、营销服务、电网运行、人力资源、电网建设”这六大指标评价体系为着重点,以强化管理、加快发展、提高素质、文化建设为依托,努力促进“一流电网、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效益、一流人才”的目标实现,确保××*公司成为“省内标杆、国内一流”的地级供电公司。
四、工作重点
按照分公司目前工作职能,“安全管理、电网运行、营销服务”三个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分公司重点要做好这三项工作,保证公司的综合评价和各专业管理评价结果达到好成绩。
(一)安全管理
按照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中“安全管理”的指标权重设计,分公司安全工作的重点是:杜绝人身死亡和有人员责任的特、重大电网、设备事故;杜绝恶性误操作事故;杜绝人身重伤事故;控制变电事故率和输电事故率。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分公司将继续坚持贯彻年初制订的“坚持零障碍、零事故的安全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零违章、零缺陷管理,强化安全管理,抓好反违章工作,开展创建无违章班组活动”安全工作思路。以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精神,实现今年的安全目标。
安全工作不能有“老好人”思想,所有员工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理念和“撕破脸皮来管安全”的意识。分公司将加大力度贯彻实施《反违章管理考核办法》,同时在安全上重点抓好“全员安全思想教育、各级安全网络的建立、各种安全制度的落实、安全学习的实效、安全事故的预防”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实现“安全理念认识到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安全规章执行到位、安全活动落实到位、安全基础夯实到位”。
在认真落实五个“到位”的同时,还要全面落实例会制度。既:开好班前会和班后会;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每月的一次安全分析会;结合季节特点认真进行春季和秋季安全检查,结合分公司生产管理和安全工作,切实开展安全性评价,对评价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稳定人员思想,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做好送、变电工作的危险点控制;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加强“五防”闭锁管理,保证“反事故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保护措施计划”的落实,同时,在安全管理上,还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强化“三措三化”即:“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使安全工作做到“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成为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标准化作业的执行者。分公司的安全管理的原则是:“超前分析、超前管理、超前控制”。各班站每月必须上交安全专职一份当月安全生产隐患分析,安全专职形成分公司安全隐患分析报告,供领导决策。全面实现安全生产闭环管理,使分公司安全管理在公司范围内成为标杆。
(二)、电网运行管理
电网运行管理涵盖了设备和生产管理,分公司目前所管辖的主要是110kv系统设备,因此,维护好并确保110kv变电、输电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保证110kv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分公司的主要工作。分公司将继续以开展“我做设备好主人”活动为载体,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变电运行管理。运行人员要加强设备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时上报,加强设备逢停必扫和设备的维护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设备缺陷的管理,理顺缺陷管理程序,全面掌握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设备缺陷和故障。对不能及时消除的设备缺陷要及时整理上报,值班人员要办并验收检修人员对设备消缺完成情况是否合格。各运行班组必须采取有效管理,努力提高设备缺陷管理水平和设备可用率,满足设备安全可靠供电。
二是抓好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检修人员要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和“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尽量实行状态检修和零点检修,在检修过程中推行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的检修管理办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计划单制度”的检查考核力度,真正促使“一次检修到位,保证零返修”100%落实到位。
三是抓好线路维护检修工作。我们将严格执行《分公司线路工作管理规定》、《分公司110kv输电线路防异常实施方案》和公司《110kv线路跳闸考核办法》,积极降低线路的跳闸率。对危及到线路安全的树木及时砍伐,对线路旁的违章建筑物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单,同时加大对开发区线路的巡视力度,每次外出巡线都必须携带好常用工具,随时处理一般缺陷和对杆塔及拉线附近的杂草进行清理。在接到故障报修之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并按程序对故障进行处理,保障线路畅通。
四是提高防止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各抢修班组都必须建立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准备要充分。在应付突发事件时,要按照制定的预案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快速稳妥地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切实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将结合季节特点,同时充分考虑到时间、地点、天气等形势的复杂性,在分公司范围内开展各工种的反事故演习,并请公司的专家亲临指导,提出意见,以提高分公司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三)、营销服务
“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的生命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分公司的服务职能也在不断更新。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树立“服务和形象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增强自觉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诚信工程”带动和促进行风建设工作,服务广大客户和经济发展大局,用良好的服务赢得市场、开拓市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此,分公司具体强化以下工作。
第一、按照系统管理要求,大力加强优质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贯彻“以客户为中心”、“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服务”、“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的服务理念。
第二、大力开展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员工的政治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形象意识,建设一支作风硬、素质高、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的职工队伍。
第三、坚持微笑服务、贴心服务,切实从广大用电客户的角度出发,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帮助客户解决用电难点问题,为客户办好事,办实事。
第四、积极加强与广大客户的沟通,努力走访客户,向客户宣传公司制订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精神,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五、工作要求
1、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是国网公司对基层企业的要求,是企业管理的总抓手,是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公司的“创一流”工作已经逐步向“同业对标创一流”过渡。各项工作在原有“创一流”的基础上更加细致,都是用指标的横向比较来说明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更细、标准要更高。有些同志在工作上低标准、低要求,工作落不到实处,与企业的发展是不和谐的。这主要是思想观念落后,以至于工作观念落后。我们每个人所在岗位的工作都非常重要,一流的企业需要依靠一流的工作业绩来支撑。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是我们的生命线,只有通过企业的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在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中,我们要积极的转变工作上的低标准、低要求,树立争创一流的观念;要转变盲目自满,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要转变等、靠、要的观念,树立艰苦拼搏的观念;要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树立敢于创新的观念;转变“干工作是为××干,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态度;转变“只讲人情、不讲原则”的中庸思想;转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人生态度。作为企业的一员,就应该积极关心企业的发展,并时刻将自己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观念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而发展进步;要从做好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服好务这个立足点来转变观念;只有不断的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才能按照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目标和要求大踏步前进。
2、必须坚持严格执行企业“标准”及各种规章制度。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创业、服务县赶超发展为主题,以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档案服务工作水平,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为经济建设营造最优的投资兴业环境。
二、活动主体和服务对象
创业服务年活动主体:县档案局(馆)及其工作人员。
创业服务对象:优势产业、新能源科技、高科技、低碳经济等大项目、大企业的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企业“二次创业”和升级改造;全民创业。
三、重点内容
(一)抓好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综合档案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综合档案馆规范化管理水平。(牵头部门:业务股;配合部门:各股室)
(二)抓好企业建档工作。重点做好联系点建档工作,(牵头部门:业务股;配合部门:各科室)
(三)抓好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项目)建档工作。及时跟踪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建档工作,对涉及国计民生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督与指导,拓展档案服务新领域,主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牵头部门:业务股;配合部门:各股室)
(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档案查阅效率。围绕优化政务环境主题,在档案系统开展“创业比奉献、创新比作为”实践活动,改善服务态度,完善便民利民措施,规范档案执法行为,提升服务创业的质量与水平。(牵头部门:办公室;配合部门:各股室)
(五)落实创业服务工作措施,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把握服务重点,争创服务型机关,争做服务型干部。大力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机关效能,优化创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和谐的政务环境。(牵头部门:办公室;配合部门:各股室)
四、工作步骤
(一)学习动员(2013年1月15日-2013年2月28日)
1、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局创业服务年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表,组建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2、召开动员大会。在1月31日前,召开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传达省、市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议精神,部署本单位创业服务年有关工作。
3、开展大讨论和献计献策活动。组织开展“我为服务创业作贡献”大讨论,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创业服务的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2013年3月1日-2013年10月31日)
1、制定“创业比奉献、创新比作为”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并抓好工作落实。
2、选准工作切入点,制定“牵手企业”行动工作方案,开展一系列档案业务服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3、结合档案工作安排,抓好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项目)建档工作,及时跟踪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建档工作,对涉及国计民生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督与指导。
4、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活动载体,力争自选动作有特色、有成效。
(三)总结考评(2013年11月1日-2013年12月底)
县档案局根据五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制定量化、便于操作的考核工作方案。并对创业服务年活动进行工作总结。
11月底前,做好本局创业服务年活动自查和接受上级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局创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局效能办合署办公,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是贯彻市委、市政府抓项目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举措。全局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创业服务年活动。
(三)突出重点,搞好结合。要围绕创业服务年活动工作重点,以重点带动整体推进,以特色带动全面服务。要把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与档案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县”建设战略部署,不断完善和落实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创新创业促进就业机制,激发创业热情,拓宽创业渠道,提升创业能力,壮大创业主体,形成全乡共同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扶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和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体系、培训体系、服务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激活创业活力,实现培育创业实体15个,解决不少于38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开发可选用项目1个,创业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通过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成功创建,在我乡建立健全创业环境优良、创业服务配套、创业资金充足的创业长效机制,为我乡今后开展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我乡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4月底前)
制定《乡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成立乡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开通乡创业服务专栏,在乡政府网设立“创业在”专栏。分发县政府下发的《创业指导手册》,大力宣传政策法规、资金筹措、创业登记、创业知识、创业项目等内容。
(二)实施阶段(年11月底前)建立创业服务对象信息库,每月由各村干部向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申报创业对象跟踪服务名单,由乡统一报予县创业指导中心,由县统一安排培训,筛选创业扶持对象,重点跟踪服务。乡创建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人员每季度要按时参加县召开的创业项目推介会,了解推介项目信息,理解创业优惠政策。将适合的创业项目和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并推荐给相关创业服务对象,保持与创业者之间的信息对接,协助创业者办理小额贷款、人员招聘会等事宜。
(三)总结阶段(年12月底前)
由乡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创业服务对象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全面总结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整理相关资料,迎接县考核评估组的考核验收。
对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创业成果突出的创业都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工作措施
(一)扎实落实上级创业扶持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鼓励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鼓励扶持所有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自主创业,帮助创业实体完善和扩大,并不断培育新的创业实体。
(二)加强创业能力培训。
扩大培训范围。积极开展以返乡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等为重点的创业培训,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提高全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模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提升培训层次。将创业培训的重点向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专利持有人及有市场前景和带动就业规模较大的项目持有人转移,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师资培训。采用多种方式建设高素质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通过开展师资培训、教研活动、参观考察、教材开发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创业培训服务机构及师资和咨询指导人员的培训水平和技能。
(三)优化创业服务指导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25-02
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不言而喻,创新创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教育行列,每年毕业生急剧增加,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鼓励毕业生创新创业已成为解决就业矛盾的一条新途径。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就业渠道的现实选择。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报告明确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引领着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指出,要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同时,他特别强调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办学水平予以考核,从根本上奠定了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坚实基础。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根本的要求。国家层面上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好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就应该顺势而为,主动适应和融入国家创新创业改革的洪流中,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深化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设计原则。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上对创新创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对于凝集创新创业教育共识、浓郁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作用,也是高等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
2.各方联动原则。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涉及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等,单靠任何一方主导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整合全社会的资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多方联动合力。
3.特色发展原则。各个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定位、大学文化建设等不尽相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结合各自校情,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确保源头创新。特色发展不是“怪异”发展,出奇招、耍花招,而是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固本强基原则。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我们仍需坚持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素质拓展这一根本,坚决杜绝为了创新而“创新”,失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三、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1.健全组织机构,聚集改革合力。高等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科研、学生、后勤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人事、教务、学工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院长为成员的创业创新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创业教育改革的统筹协调、工作方案制订及组织实施等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将工作方案细化好、组织实施好,做到全校一盘棋,上下联动,形成改革合力。
2.统筹多方改革,确保多因联动。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邀请专家学者、政府首脑、企业单位、创业家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制订,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课程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与生产实际有机统一。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深化学籍改革,将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发明创造、学术研究与论文等与课程学分互通互换,实现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多元化。深化学生评价标准改革,做到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鼓励支持教师系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更好地帮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并将教师帮扶指导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深化制度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制度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深化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积极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有关保障,让学生在平台中接受创新创业锻炼和培训。制订改革方案时,要统筹兼顾,多方联动,确保每个方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都相互关联,发挥作用。
3.加强监督指导,促进工作落实。一个好的制度,贵在执行;一个好的方案,贵在落实。而监督检查则是促进制度和方案落实最有效的手段。高等学校应成立由教育专家、外聘学者、行业精英等有关人员组成的督导工作组,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组织落实的监督检查,以监督促实效。同时,高等学校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必要时,高等学校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检查评估,并以评估报告为依据,不断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形成良性l展机制。
4.重视教育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宣传部门应通过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媒介,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员工自觉投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动行和自觉性。要积极聘请创业精英回校开展现身说法,用他们的成功事迹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梦想,引导学生敢为人先、敢于冒险、勇于创业。要及时宣传创新创业的成功典型,总结经验,大力推广,聚集创新创业的正能量。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评比表彰,形成推动创新创业改革“比、学、赶、超、争先进”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0条举措瞄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9项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5-05-15.
[2]田启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高等学刊,2015,(13).
[3]雷家骤.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152).
[4][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J].华夏出版社,2015.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引导、自主创业”从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具体环节入手,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城乡居民的创业激情。增加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全民创业局面,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对创业型城市创建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城乡一体的创业扶持政策,加快创业培训力度,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年至年全镇创业培训100人,新增350人成功创业,带动2400人实现就业,私营企业净增200家,建成2个创业孵化基地。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根据国家、省、市、市创建工作要求和创建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意见。
(二)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城乡统一的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多形式、多层次的免费创业培训,建成2个有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
(三)自查评估,对照市下达指标进行自查,迎接市检查。
(四)整改验收,根据上级检查要求进行整改,确保通过省和国家考核验收。
四、实施内容
(一)贯彻落实城乡一体的创业扶持政策
根据政策规定,工商部门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税务部门要求落实扶持创业(含创业园、农民创业、干部创业、随军家属创业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人社部门、财政部门要做好创业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对涉及创业孵化基地的有关部门要给予创业者租资费、管理费减免,残联要对残疾人创业给予特惠政策。
(二)大力开展创业培训
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面向城乡各类人员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免费创业培训,每年对复退军人、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专场创业培训。要在“SYB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开展“IYB培训”,每年“SYB培训”不少于60人。
(三)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
镇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借助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创业服务,各村、居社区全面建立“创业指导站”,村、居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对有创业愿望的各类人员要跟踪服务,从创业培训、创业到创业成功,进行全程服务,使相关优惠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