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4 02:58:22
导语:在水泥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使用数量最多的材料,涉及领域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6]。因此,建筑材料与其他学科交叉较多,学生对很多材料的生产工艺、性能、应用等了解有一定困难。由于时间、资金、资源的限制,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实验数量少,分析没有对比性,实训的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有一定程度的脱节,造成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强,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实验项目单一、固定,学生无法发挥主体作用,始终处于一种“按部就班、照方抓药”的学习状态,即使学生想设计一些实验去验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困惑,也没有条件,没有场地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二、项目驱动法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前的实验教学内容分散,各实验项目之间相互独立。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目前的工程实际,依据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建筑材料实验教学课程。首先开设一些简单的单项基础实验,如建筑原材料水泥、砂、石实验等,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对建筑材料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开设一些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加深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能的认识。对于这类综合性实验,分小组完成,每组人数基本为6~7人,可以自愿组合,也可以由指导教师指定,每个小组设置组长一名,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开展讨论,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至于实验项目确定则结合学院实验仪器情况由教师指定或小组共同拟定实验课题,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耐久性(抗碳化、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硫酸盐侵蚀等)实验、工业废渣在水泥混凝土的应用等,根据拟定的题目确定初步的实验方案。指导教师针对实验方案进行指导、评价是否可行,确定可行后分小组进行实验。无论是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仪器的选择还是实施方案的确定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全部由每个小组自主完成,指导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并在重点、疑难环节上适当进行指导。当实验基本完成时,指导教师组织全体学生集中讨论和点评,总结各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要优点和出现的问题,当实验结束后,针对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实验报告的撰写和项目实验结果给定学生实验成绩。通过这一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调动,由于实验项目不固定,并且部分实验项目就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学生自然会为了达到预期实验结果不断思考。通过资料的查阅和小组的讨论,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分析素养,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前的建筑材料实验内容绝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7],基本以一些传统的无机/有机材料为主。如水泥实验、混凝土骨料实验、砂浆实验等一些基础的建筑材料的性能实验,也包括一些墙砖、防水材料等装饰工程材料的性能实验。结合当前的工程实际以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实验课程划分为单项项目的实训教学与综合实训两部分。(1)对于单项项目的实训,以加强学生的概念理解与实验技能为主,例如:在水泥凝结时间这一实训项目中,根据实验规程,由加水时算起,至试针沉入净浆底板上0.5~1.0mm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初凝时间;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所经历的时间为终凝时间。这样就可以简单直接地使学生了解理论教学中水泥的“凝结”和“硬化”、“初凝”和“终凝”等一些成对出现的概念。(2)对于综合实验,则模拟真实的工作任务,指导教师仅提供原材料,提出设计要求,指出建筑材料欲使用的施工部位,其他工作则由学生组成项目组共同完成。比如:布置一个外墙混凝土材料性能实验,要求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各科知识,对砂子、石子等组成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实验检测,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混配后混凝土性能实验。通过实训项目,可锻炼学生多项建筑材料实验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工配合,提高了合作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考核方式改革
教学改革前,由于实验项目固定、单一,成绩评定主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提问和实验报告完成质量。由于多组次实验项目相同,因此实验报告雷同现象比较突出,学生抄袭现象严重;而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问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提问到,因此学生成绩不可避免有一定的偏差。通过教学改革,对建筑材料实验成绩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改革后,学生成绩的评定由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及文献查阅能力和实验讨论表现四部分构成。实验操作技能主要根据学生在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能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定。文献查阅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实验任务,查阅需要进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对整个项目小组共同评定。实验讨论表现则是针对项目小组中的各个成员,根据他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评定。实验报告中的基础技能部分要求全部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书写,综合实验部分则每个项目小组各自撰写不同的任务。学生实验成绩评价体系更具体、丰满,减少了教师的主观评分比重,学生为表现自己的能力,自然在实验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
三、教学改革成效
关键词:《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项目教学法;课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83-03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课程是我校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工程技术专业的重点必修专业课之一,在本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起着重要作用并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学习体系中。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最大的疑惑是建筑装饰材料品种多、其质量控制技术指标多、要求高及复杂多样性等。摆在教师面前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应该如何教学,学生才能收到预期的较好的学习效果。《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课以职业能力之一——材料生产的质量控制与检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建筑装饰材料检测对象和检测设备为载体,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确定《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项目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同时养成学生的科学工作方法、统筹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社会能力。把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该课程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课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初步成果。
一、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路径
1.项目教学法的情境设定。对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课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建筑装饰材料企业的化验室工作过程相一致。以企业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任务为导向,以化验室工作为职业背景,拟订多个典型实验项目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单即“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相关知识链接并经过团队思考,针对建筑装饰材料测定项目,如对水泥、混凝土、木材、涂料等建筑装饰质量鉴定,编制系统检测方案,编制完成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任务的实验准备单。
2.理论知识体系实施。项目教学法就是要把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依据所提出的测定项目组织与开展教学和实践。在编制完成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检测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提供真实或仿真的实验室分析项目,围绕项目测定的任务单编制,开展教学和实践。把全班同学分组;如47个学生分成5~7人一组,使学生按照仿真项目实现自身参与完成任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仿真实践环境,学习所须掌握的知识体系、接受和理解水泥质量控制知识体系,逐一体会和探究独立工作的能力。任务通知单例: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检测任务通知单。项目二:装饰混凝土质量控制检测。任务: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任务描述:装饰混凝土常规质量检测主要项目之一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检测方法:按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任务实施载体:建材学院建筑装饰材料检测实训中心材料理化检测实训室;坍落度筒,截头圆锥形,由薄钢板或其他金属板制成;捣捧,端部应磨圆,直径16mm,长度650mm;装料漏斗、小铁铲、钢直尺、抹刀等。任务实施要求及建议:第一,任务实施要求。①本项任务用时6学时。②工作小组5~7人为宜,选定组长1人,负责工作计划、分配任务、检查与协调、结果判定。③每个成员均要独立完整地进行规定项目的测定,其他工作由组长安排。④各小组编写任务实施方案(要求思路清楚,语言简洁),在班级汇报、讨论及教师点评后方能实施。⑤各小组及个人填写任务完成报告单。按时交给指导教师。第二,任务实施建议。知识准备:掌握测定项目测定原理和结果判定测定步骤;学习测定注意事项。仪器准备:在知识准备的基础上统计本小组所需仪器种类、规格、数量等,列出清单;掌握仪器使用规则。材料准备:在知识准备的基础上统计本小组所需材料种类、规格,计算所需份量;编写任务实施方案;在实训室完成各项子任务,注意分工合作,整体推进;及时和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测定结果与质量判定。
3.仿真试剂与仪器设备准备计划及实施完成,信息及材料收集要充分。在实施“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测定项目计划过程之前,要从各个方面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及信息,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检测技术,对行业检测项目的国家标准有一定认识。教师利用多媒体及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课件等演示重要操作过程来引导学生,以增强直观认识,丰富实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建筑装饰材料检测课程除了要求掌握质量控制检测指标外,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能力,这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4.做好检查评价工作。内容包括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及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对项目教学的必要的考核和总结,它通过学生与老师的评价来完成。学生评价为素质评价和任务准备评价。而教师评价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和任务准备评价以外,主要是对学生掌握项目的测定原理及项目实施测定的全过程给予评价,并针对在测定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影响因素和偏差,进行讲解和评价。学生也应给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样的反馈互评,教与学相长,学生能更加清楚地理解完成项目的过程、任务,自己要掌握的相应知识体系及实验技术和两者之间的关联,同时也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善于思考。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设计好学习情境,同时需要在学生学习理论,搜集整理材料,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探索形成操作能力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在项目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自主者,就必须指导学生成为项目任务完成的真正的主人,使学生更多地担当起自主学习的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面临着项目开发学习设计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考验。
二、项目教学法在水泥质量控制实训课改的效果及推进
在《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课改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主要实现了“四个推进与提高”。
1.推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推进了构建课程之间的链接,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3.推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4.推进了教与学的有机联系,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在《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课改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有很明确学习目的,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教学中,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链接,进一步提升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及链接,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了一个飞跃。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强调并引导学生能够完整、独立参与从计划到评价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在学生的意识形态里逐步渗透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的学习理念。课改实施的项目教学法,其展开的教学活动所依托的仿真模拟项目是企业真实的测定项目,它强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并且让学生对水泥质量控制课程应具备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和完整学习。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课改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链接,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其职业经验,并且还使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课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对教师的素质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即教师应是高职高专的教师,同时也必须是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物理检验技师或高级技师。此外,每一个学生因学习方法等不同在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性,相同的水泥质量控制实训实施项目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因而,教师应进行恰当取舍遴选,合理整合分配,正确运用,才能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得到明显的进步和提升,使职业教育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侠.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implement double item keep both of the double track type conceive of teaching. From the ability target,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progress, investigated evaluation's etc. to carry on a whole project design, in order to in aftertime of the teaching ability better realization to student occupation core ability of training.
[Keyword] Occupation core ability Ego study ability train
The occupation particular ability train Double track type teaching
Course design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提高职业人才综合素质,是当今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文章以《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化学检验》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在职业特定能力训练同时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实施双项目并存的双轨式教学的设想。从能力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进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的方案设计,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实现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训练职业特定能力训练双轨式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讨
人的能力分为三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其中核心能力是支柱,是依托,是承载其他能力的基础。是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甚至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职业核心能力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类,职业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的,一般有具体和明确的方式、手段的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职业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教学宗旨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或模拟职业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以任务驱动型的学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下,获得现实职业工作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不同于一般知识或理论系统的教学,其目标不在于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和理论,而在于培养能力。
其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依靠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来引导基本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有很多方法,其中最适合用于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及案例教学法等。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者是主角,参与是关键,必须“手―脑―心”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去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
教学的基本程序采取“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即OTPAE五步训练法,结合以职业活动为载体的特定能力训练的具体步骤和内容,适时的穿插融合核心能力的训练,采用双项目并存,双重能力目标共存的双轨式的教学方式,以期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训。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深刻感受到核心能力对职业活动的重大意义,因此在从事硅酸盐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在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有一些粗浅的感受和心得,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以期获得更多的宝贵经验。(鉴于篇幅所限,在此仅作自我学习能力训练的介绍。)
二、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化学检验》课程中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想:在《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化学检验》课程整体实施职业特定能力的项目化教学的同时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侧重、系统化的自我学习能力培训的项目化教学,即在同一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下既进行职业特定能力训练又进行自我学习能力培训,构成更高效率的一箭双雕的双轨式(双项目并存)教学方式。在每个项目的教学中,依照“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的步骤进行训练,两个能力同时培养。随着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必将对其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整体能力目标:
序号 整体能力目标
通过自我学习能力训练,培养自我学习的意识,能明确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可执行的学习计划,能够具体实施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状况,反馈与评估学习效果。
(2)单项能力目标:
单项能力目标(能力点)
序号 单项能力目标
1 能明确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
2 能制订相应的可执行的学习计划,清楚地列出完成每一个目标的行动要点及期限
3 能根据需要寻求老师、同学等支持;
4 能利用行动要点开展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
5 能利用他人的支持实现目标;
6 能主动安排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7 能选择并运用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8 能运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9 能听取他人的建议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10 能对自我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11 通过行动要点请测评人员检测目标的实现情况;
12 能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13 能证明学习的东西在工作或生活中的应用;
14 能提出进一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设想。
2、知识目标:
序号 知识目标
1 理解自我学习的概念,意义
2 掌握各单元自我学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了解自我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知识目标
(三)课程内容设计
1、项目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1 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2 计划运筹时间,获取支持指导
3 执行学习计划,按时落实任务
4 自主选择和善用有效方法及手段
5 检查学习效果,分析原因现状
6 运用学习成果,不断改进学习
2、 能 力 训 练 项 目 及 教 学 进 度 设 计
职业特定能力训练(A) 自我学习能力训练(B) 学时
项目名称
(A项目) 知识、能力目标 项目名称(B项目) 能力目标 相关支撑知识
教学活动 结果
导言 兴趣激发,理解自我学习的意义,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 B项目2
A项目一
课程概述 1、水泥定义、分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化学分析法分类及在水泥控制方面的运用
2、化验室安全知识 B项目一
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1能明确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
2、会收集与目标、计划相关的信息
1、学习的基本原理
2、确定目标的五原则
3、信息收集的原则、渠道和方式。 一、提出目标(A项目目标和B项目目标)
二、确定任务(A项目任务和B项目任务)
三、准备
知识准备(进行B项目一教学):
(一)案例示范确定学习目标的原则和方法
(二)任务驱动训练信息的收集方法(收集与课程相关信息――课程内容、教学进度、课程表、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信息)
四、行动(A、B项目的实施):
(一)分组讨论确定A项目一目标
(二)进行A项目一教学(要点讲解、问答、讨论)
五、总结评估(本次课略)
六、课外作业
(一)A项目一作业
(二)确定本学期个人学习目标 1、确定学习目标
2、与目标、计划相关的信息资料
3、A项目一的课外作业 B项目4
AB项目4
A项目二
称量分析训练 1、分析天平的规范操作
2、直接法、固定称量法、间接称量法的操作 B项目二
计划运筹时间、获取支持指导 1、能制订相应的可执行的学习计划,清楚地列出完成每一个目标的行动要点及期限
2、能根据需要寻求学习上的支持 1、编写学习计划的基本规则。
2、取得他人帮助和支持的方法或技巧。 一、提出目标(A项目目标和B项目目标)
二、确定任务(A项目任务和B项目任务)
三、准备
知识准备(进行B项目二教学):案例示范学习计划的编写、取得他人帮助技巧
四、行动(A、B项目的实施):
(一)分组讨论制定A项目二的学习计划
(二)进行A项目二的教学(称量分析训练)
1、观看操作视频或教师操作演示
2、学生操作训练
五、总结评估(本次课略)
六、课外作业
(一)A项目作业(A项目二实验报告
(二)B项目作业(制定个人本学期自我学习计划) 1、A项目二的学习计划(小组)(有教师对目标确定和学习计划编制的总结和评价)
2、A项目二实验报告
3、个人本学期(本课程)自我学习计划
B项目2
AB项目6
A项目三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训练 掌握常用滴定分析仪器的操作和使用(重点掌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操作使用) B项目三
执行学习计划,按时落实任务 1、能利用行动要点开展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 1、计划落实、控制和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2、管理的诀窍。
一、提出目标(A项目目标和B项目目标)
二、确定任务(A项目任务和B项目任务)
三、准备
(一)知识准备(B项目三教学):
案例示范落实、控制、调整计划的方法和时间管理的诀窍。
(二)分组讨论制定A项目三的学习计划
四、行动
A项目三和B项目三的共同实施(滴定分析操作训练――执行学习计划),同时作好A项目三的学习记录
五、总结评估(本次课略)
六、课外作业
(一)A项目作业(A项目三实验报告
(二)B项目作业
自我学习进度记录报告 1、A项目三的学习计划
2、A项目三实验报告
3、A项目三的一份有效管理时间和完成任务情况的记录
4、自我学习进度记录报告
B项目3
AB项目3
A项目四
重量分析操作训练 掌握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1、沉淀技术
2、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灰化和灼烧
3、掌握重量分析基本计算 B项目四
自主选择和善用有效方法及手段 1、能使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2、能选择并运用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3、能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学习 1、学习方法和技巧。
2、行动导向学习法的几种基本方法和程序 一、提出目标(A项目目标和B项目目标)
二、确定任务(A项目任务和B项目任务)
三、准备
(一)知识准备(进行B项目四教学):
1、要点讲解、案例示范基本学习方法和技巧
2、行动导向学习法介绍
(二)分组讨论制定A项目四的学习计划
四、行动(A项目四和B项目四的共同实施):任务驱动学习――重量分析操作训练
(一)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网上搜集并观看有关重分析基本操作的视频)。
(二)运用行动导向学习法(任务驱动法)进行A项目四的学习
五、总结:
(一)A项目内容总结(操作要点总结)
(二)B项目内容总结(进行学习方法总结)(分组讨论)
六、课外作业
(一)A项目作业(A项目四实验报告
(二)B项目作业
(学习方法总结报告) 1、A项目四的学习计划
2、A项目四实验报告
3、B项目(学习方法总结)报告
B项目3
AB项目5
A项目五
水泥生料分析 1、掌握碱熔法分解试样的方法及操作
2、掌握银坩锅的使用方法
3、掌握各试样中硅、铁、铝、钙、镁的测定方法及操作
4、掌握分析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计算 B项目五
检查学习效果,分析原因现状 1、能自我评估学习的内容,自述自己的学习方法
2、能通过行动要点的审核或考试,自述实现的目标 1、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2、检查目标进度的方法和技巧(总结、归纳、测量等)
3、成功学的基本要点 一、提出目标(A项目目标和B项目目标)
二、确定任务(A项目任务和B项目任务)
三、准备
(一)知识准备(进行B项目五教学):要点讲解、案例示范自我评估的方法
(二)分组讨论制定A项目五的学习计划
四、行动
(一)进行A项目五的任务实施(水泥生料分析)
(二)检查改进(进度检查、质量检查、数据补充)
五、总结评估:(一)A项目内容评估(操作要点掌握情况评估)
(二)B项目内容评估(评估方法掌握情况的评估)(分组讨论)
六、作业
(一)A项目作业(A项目五实验报告
(二)B项目作业
(A项目五及B项目五学习情况评估报告) 1、A项目五的学习计划
2、A项目五实验报告
3、A项目五及B项目五学习情况评估报告
B项目4
AB项目12
A项目六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甘油无水乙醇法) 1、掌握冷凝装置的安装方法
2、掌握非水滴定的操作
3、掌握甘油无水乙醇法测定游离氧化钙的方法
3、掌握相关计算 B项目六
运用学习成果,不断改进学习 1、能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2、能提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设想 1、成功学习的基本要点。
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提出目标(A项目目标和B项目目标)
二、确定任务(A项目任务和B项目任务)
三、准备
(一)知识准备(进行B项目六教学):要点讲解、案例示范分析影响学习因素的方法
(二)分组讨论制定A项目六的学习计划
四、行动
(一)进行A项目六的任务实施(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
(二)检查改进(进度检查、质量检查、数据补充)
五、总结评估:(一)A项目内容评估(A项目六学习情况评估)
(二)B项目内容评估(自我学习计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找出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分享成功经验。)(分组讨论)
六、作业
(一)A项目作业(A项目六实验报告
(二)B项目作业
(自我学习情况总结评估,找出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1、A项目六的学习计划
2、A项目六的实验报告
3、A项目六学习情况评估报告
4、自我学体计划执行情况评估报告(同时要求:找出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B项目4
AB项目4
3、第一次课设计梗概
(1)以头脑风暴形式,让学生想出30条影响水泥质量的因素及产生的恶果,以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本课主题,阐述《自我学习能力》对《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化学检验》课程学习、职业发展及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介绍《自我学习能力》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4)介绍《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化学检验》及《自我学习能力》课程的考核方法。
(5)案例示范确定学习目标的原则和方法
(6)任务驱动训练信息的收集方法(收集与《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化学检验》课程相关信息(课程内容、教学进度、课程表、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信息)
4、《自我学习能力》课程单元设计
(1)基本信息
本次课标题:《自主选择和善用有效方法及手段》之《实践学习,行动导向》――以“重量分析操作训练项目”为载体的行动导向学习
授课班级 硅酸盐工艺班 上课时间 8学时 上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化学分析实训室
教学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实践中学习,学习中提高的自我学习能力
2、培养应用行动导向学习法进行学习的能力 1、基本学习方法和技巧
2、行动导向学习法(任务驱动学习法、角色扮演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学习法)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任务 1、确定任务,明确目标:(1)重量分析操作训练――任务驱动学习法
2、知识讲解:(1)基本学习方法和技巧(2)行动导向学习法(任务驱动学习法、角色扮演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学习法的)的方法要领
3、学生分组
4、制定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时间安排)
5、资料收集与学习准备
6、组织实施:(1)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网上搜集并观看有关重分析基本操作的视频)。(2)学生操作训练(任务驱动学习):重量分析操作
7、找出学习中的问题
8、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比训练法、模仿训练法的运用)
9、评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参考资料
(2)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目标
(教学内容、目的) 《实践学习,行动导向》――以重量分析操作训练项目为载体的行动导向学习 讲解、演示 PPT 集体学习 5分钟
任务
(引入任务项目) 任务驱动学习――重量分析操作训练 讲解、演示
PPT
集体学习 5分钟
准备
(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1、知识讲解(B项目内容):
(1)基本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2)行为导向学习法介绍(任务驱动学习法、角色扮演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学习法的掌握)
2、课堂分组
3、制定计划(A项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时间安排)
4、资料准备:准备教学所要用到的相关资料 讲解、指导、监督、检查 PPT、多媒体、学生活动 小组活动 80分钟
行动
(任务驱动学习) 1、确定主题 :任务驱动学习――重量分析操作
2、开展训练(AB项目共同实施):
(1)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网上搜集并观看有关重分析基本操作的视频)。(2)学生操作训练(任务驱动学习):重量分析操作
3、找出问题
4、解决问题 指导、监督、检查 多媒体、网络视频、学生活动 小组活动
240分钟
评估
(能力点) 1、A能力点的掌握情况
(1)沉淀技术
(2)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灰化和灼烧
(3)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2、B能力点的掌握情况
(1)行动导向学习中各学习方法的掌握
(2)问题的发现及解决 观察
评析 自评
学员互评
教师点评 小组活动 30分钟
总结 1、A项目内容(重量分析操作)的总结
2、B项目内容(行动导向学习)的总结
作业 1、 A项目(重量分析操作)报告
2、 B项目(学习方法总结)报告
后记
(四)考核方案设计
1、指导思想:按照平时的过程考核和期末的综合考核进行综合评定,包括职业特定能力和核心能力两方面内容。
考核分值比例:总成绩=平时过程考核70%+期末综合考核30%
(1)平时过程考核:(100分)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作业检查,每项各占25%
(2)期末综合考核:(100分)
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每项各占50%
2、课程考核评定表
平时过程考核
(70%) 期末综合考核
(30%) 总评
项目 职业特定能力考核(50%) 核心能力考核(50%) 理论考试(50%) 实操考试(50%)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项目六
平均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25%学生互评25%
教师点评25%作业检查25% 教师测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库 除险加固 防渗墙技术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097-01
近些年来,一些堤坝险情和事故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这主要得益于起到排除险情和加固工程作用的防渗墙技术。它不仅持久有效地防护了地基,还充分保证了技术手段在预防险情方面的应用。有了防渗墙,水利工程就多了一道安全的技术屏障,更加地安全可靠。
一、防渗墙技术类别
(一)高喷防渗
高喷防渗技术在水库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其应用最为广泛。高喷防渗技术利用了高压射流,在冲击的同时使水泥浆快速灌入,浆液和地层表面的泥土颗粒经搅拌混合之后,防渗墙就形成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操作中,高喷防渗技术对泥土颗粒的直径要求较高,这种技术并不能独立支撑起水库工程的加固作业,因此需要探索出与其它防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应用的防渗体系。不少工程技术人才先后对水库的防渗技术进行了探索,对高喷防渗技术的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以高压喷射浆液为途径,结合大粒径的地层泥土,高喷防渗技术被更加广泛地应用。
(二)自凝防渗
自凝防渗技术主要通过自凝灰浆、塞补墙体来实现。将膨润土和水泥混合之后,适量加入缓凝剂,在自凝浆凝固之前,将液体的自凝浆填塞到造孔中,待它凝固之后就能发挥出较强的加固和防渗作用。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发现和应用了这一技术,我国对这项技术的掌握还不够娴熟,相对而言使用范围不如高喷防渗普遍。
(三)搅拌桩防渗
经专业的搅拌桩机深层搅拌后,水泥浆与土体被均匀混合,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反应。这些物理反应包括水泥本身的水解水化,离子相互交换等,最后水泥与土体的混合物发生硬结,形成一道防渗墙。这种防渗技术与高喷防渗技术不同,更适合结合细粒颗的土层或者含石块量少的岩层来使用。
(四)灌浆防渗
把泥浆倾灌到岩层石缝里而形成防渗墙,这种技术叫做灌浆防渗。通常这种泥浆里还包含缓凝剂与有胶凝性质的物质,属于混合型泥浆。这种泥浆的填充使原来的岩层结构发生改变,其密度增大了,岩石硬度也随之增大,与之相应的防渗能力就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管理对策
除险加固是水库工程最关键的环节,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灵魂,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管理,主要涉及到对水库项目、水库设计、水库施工和水库质量的管理,其中,水库质量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一)规范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主要涉及到管理合同,项目法人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和投资方的需要。项目法人要统筹协调好设计部门、施工部门和监察部门的工作,制定统一的规划,使项目管理更加正规。具体来说,要逐步建立起统一的项目负责制,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对规章加以补充和完善,尽量立足于工程建设的实际,切实把规范管理和完善管理制度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二)优化水库设计
水库的设计是水库工程得以顺利建设的前提,进行除险加固管理时不能忽视对水库设计的管理。工程管理部门要事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对岩层的物理性质和成分构成进行细致调查,避免疏漏,尽最大可能排除险情。
1.加强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水库的工程量极其巨大,要及时排险加固,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的水利知识和土木工程建设知识。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好管理培训活动,组织管理人员学险加固知识,并利用实地实训的办法,深入除险加固作业的第一线,锻炼管理人员的能力。
2.统一协调,畅通信息渠道
管理部门需设立统一的内部信息公开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在水库的各个站点分设联络员,以便在险情发生时能及时传播信息,为处理险情赢得足够的时间。
3. 推选员工代表,定期组织头脑风暴会议
水库的工作人员往往对除险加固工作更加了解,险情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工作人员的这种灵敏性决定了他们能在头脑风暴会议中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定期与一线员工座谈,倾听他们对于除险加固工作的意见。
(三)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施工程序
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对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库的管理机制要逐步适应市场需要,才能保证水库工程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管理部门要根据除险加固的新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强自身设计,适应市场变化。具体说来,就是要牢牢把握投资、价格、产权和服务,努力实现多元化投资,维持能上能下的价格机制,明确产权与责任,提供优质的服务,最终实现良性运营。
同时必须严格规范施工程序,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于一些专业性强或者特殊的岗位,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坚决处罚代岗怠职行为。对于违反规定进行施工的行为,要根据规章制度来严肃处理。新员工必须进行实地培训后才能上岗,否则不能准许其上岗。
管理部门须跟进工程进度,有序调度人员,调控资金和设备配置。制定工程进度表,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再对照项目计划表中的预算和项目规划情况,深入分析,及时做出反应,调整好下一阶段的计划。要预留出充足的资金和必要的设备,当出现急需处理的除险加固情况时,能保证灵活使用现有资源及时进行处理。
【关键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学方法;实践意义
1.大学光电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的概述
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同步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 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该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加以运用,可以打破传统"学科型"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 节的弊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溶于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提高学习效率。
专业理论教学是大学教育具有职业性 特点的体现。专业理论课因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课程,但不管什么课程都要合理地安排课时;要有针对性,服务于应用;要有实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它以文化课为基础,又是专业技能课的基础,如果没有专业理论课作为技能课的基础是学不好本专业的,即使学好本专业的技能,也仅仅是掌握了操作而异,如同师傅带徒 弟,不利于未来所从事专业的发展。
专业技能教学也是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现,是大学院校质量和生存力的表现,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学生高素质 的重要标志。专业技能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提高的保证,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是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过程,技能的操作易于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技能课也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是专业理论课在实践中的应用环节。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一线的技术工人即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得有过 硬的专业技能,走出校门可以顶岗操作,不用再培训和重新定级。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训基 地为基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线并行,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通过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实践教学以生产项目为 载体,以生产实际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
2.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方法
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性质的专业课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实践“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 的双向同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努力贯彻“按需施教,学用一体”的原则,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新路子,不断研究和尝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大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2.1启发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们把它归纳为由浅入深式启发、思考性启发、实践性启发、总结式启发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举出浅显的例子启发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采用提问的方式巧妙地引入新课;在课内实训中,由实际现象启发学生去理解课堂教学中的理论问题;而课堂小结、阶段总结总能启发学生进行温故知新的回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融合式教学
融合式教学是融“理论、演示、练习、反馈”于一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比如《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就是在实验教学中,运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编程 并运行,观察内部RAM的内容变化以及内部寄存器的内容变化,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中;在视频展台,展示老师在演示实验中的运行效果,以演示来直观地反映教学 内容;在实训教学中,运用单片机仿真器和接口目标板,仿真运行接口程序,通过练习掌握学习的难点,加深对硬件的了解和学会简单的编程。
2.3行为导向式教学
行为导向式教学就是通过规范的实训,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专业技能。比如《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课程中,由专业教师自行研制的40台实训柜,为学生实践技 能训练创造了规范、仿真的教学环境。教学实施过程中,既有理论教学、随堂实践教学,还有专用实践训练周。其中,随堂实践教学方法灵活、课时充足,实践技能 训练按照“简单—复杂—综合”的顺序进行。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了1:1,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学生在该项知识技能方面基本可以实现零距 离就业,用人单位对该课程的教学表示满意。
2.4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就是通过举一反三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演绎能力。
利用教学电梯进行案例教学,为提高 学生对PLC技术的应用能力,专门编制了3层3站简易教学电梯的实训课题,结合电梯生产厂家的实际生产图纸,培养学生对PLC课题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对照教学电梯,学生很容易了解电梯的控制原理,明白控制要求,能够按要求编制控制电路梯形图,提高了学生学习PLC的兴趣和系统调试能力。
运用机床电气排障柜进行案例式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练习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常见故障的排除,以实际机床控制线路为例,进行故障排除的分析 和练习。例如,采用M7120平面磨床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和信号电路、C650-2车床电气原理图等实际控制电路进行分析,并在实训柜上进行配 线,实现相应控制,使学生能结合实际直观地进行演练。
在工厂供电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在介绍完基本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计算知识以后,我们以我校新实训楼供配电系统为实例,借用学校档案室的图纸,让同学了解实训楼的供配电系统组成,相关设备,如:变压器、母线等的选型办法,供电线路等。并结合对工厂配电站现场的参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总之,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教学原则,又是教学方法.切实抓好理论教学,就要抓好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它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是加深理解, 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好方法,教师可借助具体事物或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使学生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从而用来指导实践。通过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双向同步教学的研究,可以推动大学院校光电专业的快速发展,使课程体系更加合理,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使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比例恰当,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全面系统,科学规范掌握专业知识,使学生在理论与技能两方面同时提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为我国技能短缺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庆强.光电与网络信息技术在水泥生产设备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1.1:33-34.
关键词:高层;实验实训楼;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市罗文大道东侧,相思湖北路的南侧。这里是南宁未来的大学区。整齐的规划,使新校区具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天然条件。该实训楼为高层建筑,场地绝对标高128.85米。
学校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分为一期与二期,一期主要为实训区、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后勤区,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第一次招标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分为A分标(实训楼及教学楼);B分标(办公楼和体育附属用房);C分标(食堂及部分宿舍楼)。其中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体建筑设计服务采购(A分标)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多平方米,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D-1、D-2实训楼由A、B、C段组成,A段为两个20层实训塔楼及2层裙房组成,面积为;B段为两栋平行布置的5层教学楼;C段为2层高的美术中心。
二、高层实验实训楼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火事项。
为方便紧急情况下疏导人群,在设计楼道时要注意畅通。为便于人群疏散中快速撤离,要在楼道中设计照明系统或采光设施,防止发生踩踏等意外情况防火分区要合理进行。要考虑到发生火灾时,有消防措施可以应急,就要注意合理安排楼道中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在同一层楼中,两台消防栓的水枪要保证同时到达。
要确保消防用水量充足,保障灭火设施水压符合标准,以满足建筑物消防系统的要求。虽然设置了增压泵,但水箱设置的高度不够,只凭借水箱的消防蓄水量来灭火是毫无意义的。消防水箱的储量保持一定也是很关键的。消防储水箱水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超标蓄水不符合经济合理性,也保证不了水质。
2.2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抗风情况。预测到建筑物附近的气流情况以及建筑物所发生的性状。结构不稳定破坏,疲劳破坏,
对高层实验实训楼周边气流情况要充分预测,并分析建筑物在强风状态下的形状。对高层实验实训楼来说,结构不稳定的破坏、过分变形导致的破坏,蔚蓝结构的损坏都是实训楼的潜在不利因素。所以,抗风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工程是否安全也涉及到抗风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2.3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电气设计。
2.3. 1 消防用电源及配电要符合标准。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供电要求有两路不同的电力来源,在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仍然可以工作,确保实训楼的正常运行。要有两个不同地域变电站来提供电源。区域变电所和另一方自发电设备互为补充。
2.3. 2 应急照明设备要设计得当。
如果高层实训楼发生火灾,而中断正常照明设备,启动备用照片设施,叫做事故照明。实训楼要在消防电梯、疏散楼梯、配电室、变电室、电源自备室、机房墙面以及水泵房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同时要安装出口指示的标志灯和疏散照明指示灯,承担疏散通道的照明工作。
2.3. 3 合理设计电梯。
电梯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噪声。设计中要考虑合理的位置,避免影响正常教学。为保障师生的出行,要依照实际情况调整最大负荷。在情况紧急时,电梯要具备安全便捷的方法撤离师生。排水设施的设计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消防等工作。要在高于地下室的位置设计变配电站、消防泵房。
2.4 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雷击问题不容小觑。要通判考虑高层实训楼的设计,做好整体防雷措施,突出防雷重点,考虑多套防雷办法。将被雷震、避雷网合理安置在实训楼的顶端,以及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引下线采用借助中的主钢筋,姐弟装置为整体的钢筋混凝土。避雷带可采用扁钢,分布于实训楼周围。突出建筑的金属附件或实训楼内的金属构件要接地,以避免静电产生的火花。
三、总体建筑设计规划
校园南北方向的主轴和东西方向的副轴为主题,结合生活区的辅轴形成了这个校园的规划结构,南北的主轴在北端结合地形高差及办公楼入口空间进行了处理。从中轴线的中部开始分成三个台地,每个台地有三级高差,北端也设计了三个9级台阶,把行政办公楼的大台阶下设计为半地下停车场,既突出了办公楼在校园空间中的主导气质,也满足了办公停车的功能求。同时,由南往北引入了城市水系,并完整地循环在校园中。
四、建筑设计思想
实训楼是校园的最高建筑,也是面向城市的最重要的展示面之一,实训楼的位置具有标志性。在空间上,注重分楼层的设计,实训楼是各院系学生的集中实训的重要场地,空间上要符合大跨度的设备布置的要求,在地下室与一层平台的空间处理上巧妙的运用了高差处理,使得艺术楼、实训楼与地下实训室宫廷成为了校园展示空间。实训楼每三层设有共享空间,是学生交流的重要空间,也是校园的立体化绿化空间。在设计上,还要把握如下方面:
4.1 项目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采用都以经济合理为原则,建筑表面材料采取了,水泥纤维预制构件、新型面砖等多种材料用以突出建筑院校的特征,结构采用空心楼板,有效降低结构的高度,提高空间使用率。
4.2 项目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在沿罗文大道的城市界面采用了较为现代的立面材料及语言,以形体整体造型为主,尺度为城市造型尺度;在内部沿鲁班广场的两侧则以小尺度的建筑语言为主,追求人性化处理。
4.3 规划、设计应力求可操作性,要求既具有整体控制的刚性原则,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期实施;又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以应对以后的不确定开发需求。
五、平面、立面的建筑设计
5.1 建筑平面设计
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61466.35㎡,地下部分建筑面积:8871.12㎡,实训楼是校园重要的是实训场地,为了满足大型设备的布置的需求,底层与群房布置为大开间的实训室,两个塔楼在一层设有各自的入口大厅便于校园内外的人流的使用,二层设有共同的入口,利用了平台来组织了人流,先集中再往两边分散,同时也利用平台来组织了艺术楼,与二层大厅的展示长廊,展示平台,把三者空间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共同成为了校园的展示区,平台上也布置了绿化是室外的公共交流空间,三层到十九层为各院系实训室,每三层设有通高的共享绿化空间。地下一层为人防机动车停车库。
5.2 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强调了竖向感,整体感、石墙与竖向线条形成虚实对比,合理布置了各体块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立面非常的简洁,具有现代感,在艺术楼的处理上,考虑到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在平台侧设置了大型的展示面,使得单体建筑具有展览性建筑的特性,整体的屋面的处理使得群房与高层形成了一组校园的群体建筑。竖向的百叶的设计满足了实训楼大空间的空调室外机得摆放需求。
六、结语
实验实训楼的设计和建设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环境基础,将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建筑之一。
参考文献:
杨时旭.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2
徐鸿.安庆师范学院实验楼建筑设计.安徽建筑.2003.5
陈平.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孙伟.高层建筑设计原理.经营管理者.2009.2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简称。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手段,既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精炼理论知识,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二者相互协调并重发展。这是一种通过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加入技能训练,并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二、《建筑材料检测》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一门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施工的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材料员、试验员、取样员等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工程材料质量管理的能力,具备工程现场材料质量控制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测方法及建筑材料保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能够熟练材料试验检测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符合材料员、质检员、实验员等职业岗位的要求。
三、《建筑材料检测》课程实施
本课程共八个项目,分别为:建筑材料检测基本知识、砂石检测、建筑钢材检测、水泥检测与保管、建筑砂浆检测、普通混凝土检测、防水材料检测和新型材料。按照“以职业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化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化课程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项目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技能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项目分配表
任务1包括以下环节:
情景模拟――事先提出问题――结合网上精品课程寻找答案――现场检查――适时总结。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网上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等。
任务2包括以下环节:
任务安排――小组讨论――全班点评――方案修正――准备仪器及材料――操作实施。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法、指导法 、情景模拟法。
任务3包括以下环节:
数据处理――数据展示――判定成果――教师总结――综合考核――资料汇总。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法、自学指导法 、反馈教学方法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精炼讲解下同时结合网上精品课程内容对知识点疏导,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在操作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
1.教学效果
该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同时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存在问题
关键词:任务引领;中职;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52-03
建设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可以参考高校、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中职精品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精”不仅要体现其引领性强、辐射性强,能带动一批课程的建设,更要体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突显其鲜明的“职业”特点。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学生的顶岗实习都应体现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为目的。
《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课程是我校建筑工程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2010年被立项为上海市教委百门精品课建设项目。本文基于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探索中职精品课程建设,以任务引领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方式及课堂教学模式,将企业中的岗位需求细化到教材内容中,以大项目引领若干任务的方式编排教材。教学过程将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通过网络在线对接,从而提出课堂任务。这样的任务更具针对性,不是教师的要求或教材的要求,而是实实在在企业的要求,把以往的教师要求变成企业的岗位要求,将企业工作流程融入到课堂中,真正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另外,还应把企业看重的一些隐性职业要求如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融入到课堂和课后拓展训练中。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在企业需求和精品课程建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中职精品课程更加体现职业特性。
任务引领教材开发
中职学校专业教材目前普遍存在短缺或内容相对市场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校不得不使用高职高专教材,有的甚至使用大学教材,但由于中职生学习基础薄弱,效果非常不理想。另一方面,专业教材从出版到使用相对于变化的市场有滞后性,教材涉及的专业知识、技术或设备在现实中经常处于面临淘汰的窘境。因此,很多中职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开发适合中职生特点和基础的校本教材。
《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就是我校材料专业针对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应用、检测领域编写的校本教材。传统的建筑材料教材侧重材料的生产工艺,如《硅酸盐工艺》。但随着上海经济结构转型,相关重污染、重耗能企业逐渐淡出上海的经济发展圈。取而代之的是从其他省市购进原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如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混凝土,在上海混凝土搅拌站有约300家,与我校有紧密校企合作关系的上海建工集团的混凝土搅拌站有约20家。这些搅拌站直接从外省购进水泥、砂、石等原料,购进的原料需检测合格才能进一步使用,从而衍生出大批检测企业,如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浦东众材检测中心、申美检测公司、通标标准检测公司等,这些检测企业每年需要大批懂检测技术的人才。《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教材正是顺应上海经济发展需要,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后编写的校本教材。教材编写过程有上海检测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参与指导,是深度进行校企合作的产品之一。教材的编写打破传统教材的章节结构,基于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要求,把各类材料按大的项目分类,每一项目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分成若干任务,以任务来引领材料的各项性能检测。教材的编写突出企业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并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不同的任务,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使学生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任务引领教学过程
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引领型”教学用于专业课教学就是要使忽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分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岗位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教学,围绕各岗位活动的开展,将知识型教学转为能力型教学,淡化理论灌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从事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下坚持“任务引领,岗位驱动,目标具体,内容实用,教做学一体”原则,把任务的实施过程分为感知任务、体验任务、实践任务和实现任务目标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这样,学生能真切感觉是为岗位而学,在模拟工作岗位情境下学,真正体现“教做学”一体化教学。
现以笔者在一次公开展示课的教学过程为例来说明。本次课的任务是涂料性能的检测,教学过程如下。
广告导入本课内容 中职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上课过程要花大量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上。由于中职学生都爱看电视,如果我们的教学能设计得像电视节目那样有吸引力就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本课开始通过一个生动的多乐士涂料广告导入建筑涂料的教学。广告一般都具备视觉、听觉冲击力,并且集中了诸多创意,或诙谐幽默,或令人耳目一新,通过独特的技术手法或巧妙的创意设计吸引观众的眼球。本堂课采用广告导入,使学生较快进入了学习领域。
利用网络在线了解涂料企业招聘条件并据此提出本课的任务目标 进入涂料公司网络招聘界面,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当前涂料企业招聘职位和职位要求。让学生了解企业招聘过程,自问“我是否具备进涂料企业的资质?是否满足企业的要求?如果不行,我还缺什么能力?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企业要求我们需具备哪些技能?”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己总结的要求归纳总结并提出本课的任务目标,如表2所示。
分组体验、实践任务 首先由教师示范任务的完成要点,后让学生在岗位要求下完成任务,最后由学生分组完成各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包括学生分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分组互评的分值比例占总评价考核的30%,教师评价占70%。
任务引领校内、校外实训条件建设
实训条件是突出精品课程职业特性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精品课程建设配备开放的材料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拥有14个主实训室,建筑面积约3294m2,共配备334个实训工位,每个实训工位是基于企业的岗位要求而设置,能满足不同的任务要求。如装饰材料实训室依据目前市场上用到的装饰材料,检测划分为陶瓷、涂料、木材任务区,不同的任务区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不同的设备承担不同的检测任务,如表3所示。
除校内实训条件,我校还与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市玻璃钢研究院、耀华玻璃厂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学习阶段提前进入企业实习,聘请企业专业人员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让学生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将来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打下基础。
任务引领课后拓展训练
专业课的学习往往是下课铃声一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暂时终止。但实际情况是,仅仅靠一两节课学生很难达到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因此,针对就业方面的课后拓展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上各专业毕业生就业都统一划归就业办负责,但是就业办的教师毕竟无法胜任各个专业学生的专业指导。因此,我校提出,专业课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中。对即将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中职生,专业课学习应更具针对性,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对自身就业是有用的。这时专业课教师的指导甚至比班主任、就业办教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
课后拓展训练应基于教师设计的恰当任务。这种任务应与就业或企业需要紧密相关,让学生通过课后拓展训练强化就业竞争力。如笔者在上“涂料”这一课后,设计了如下两个课后拓展训练。这两个课后拓展训练都与企业紧密联系,是学生进入企业的“热身”,通过训练,学生不仅有机会对专业技能进行反复操练,同时还能训练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训练,找出自身的差距并不断改进,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制作应聘简历 根据自身特点制作一份适合去涂料公司应聘的简历,简历要突出自己在涂料基础知识、涂料性能测试等技能方面的优势,并利用网络渠道与1~2家涂料公司联系应聘,并在班级里汇报应聘情况。
涂料公司实地考察 教师带领学生去与学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涂料公司实地考察、学习,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把学生放在人才市场上去“称一称”,让学生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人才,还缺哪些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向相关公司推荐我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以便顺利进入下一年的顶岗实习。
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业技能不仅包括显性的专业技能,还包括隐性的职业素质。一个合格的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何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综上可知,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能较好地把职业要求和课程建设有效对接,更突出课程的“职业”特性,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玉娟.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2]沈莉.“任务引领型教学”在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7).
[3]辜东莲,丘东晓.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及其说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4]宣以麟.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5]钱明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任务引领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6]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7]张信群.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chool-running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University and referr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China, this article takes training high skilled talents needed in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s the main line, takes work process as the pointcut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makes clear the standard of quality, knowledge, ability, attitude,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It is aimed to construct the modularized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s, enhance “double-quality”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form a win-win school running mechanism.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lent training mod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78-0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与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退出历史的舞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经验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从而提高学生适应岗位需要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然而它所要求的人才、知识结构、职业素养等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工程人员,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有几十所,其中辽宁交专、福建交院等六所院校为“国家示范校”,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国内最具代表性。要解决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就要反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这些问题,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总结了四大问题:
①教学过程难于执行。实际上,道路桥梁工程的项目周期通常很长,具体工作的时间点很难于匹配教学活动的时间点。此外,工程项目执行的地点不同于一般的操作间,存在较高的环境与组织风险,学校处于安全考虑,不愿让学生长时间呆在工地,而客观上也有很大的难度。②实践环节薄弱。目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实践环节还仅仅处于课程实训阶段。而在教学过程中,实践项目少之又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养成依赖的心理状态,缺乏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③缺乏与时俱进的“双师型”的教师。该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全部为“双师型”,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主要通过阶段性培训的形式,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方法改进、施工理念的转变,使得教学中缺乏与实际工程情况相对接的知识传授,亦缺少实际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④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高职院校一般均建有实训室,尽管现有设备很好,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设备由于不配套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充分利用,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等仍缺乏仿真实训场地。此外,校企合作的效果也并不理想,缺乏有效的运行载体和长期互利互融的机制保障。
2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 科学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交通、路桥施工生产一线,培养熟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理论,掌握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道路桥梁施工工程、隧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等相关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能够能在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一线从事施工放样、试验检测、工程计量、现场组织管理等工作。掌握路桥工程养护维修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就业职业领域: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及管理一线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公路、交通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造价管理、试验检测、施工测量、施工监理、设施维护等岗位工作。该专业初始就业岗位群:公路工程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试验员、资料员、测量员、安全员、监理员。本专业发展岗位群:公路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同时,经过实践锻炼后能力突出者可胜任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主管、项目生产主管、项目经理等核心领导岗位。
2.2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图1),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基础。同时,结合道桥施工企业的技术现状和岗位需求,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情境式教学应是首要的思考方向,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2.3 推进课程改革建设 为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师职教能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2014年6月,该校邀请国内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戴士弘教授为全校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戴士弘教授以“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为切入点,阐释了课程评价的新标准,引出课程教学设计三个基本原则,即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的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中心。戴教授列举了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重点表现为职业教育定位不准而带来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误区,他强调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通过戴教授的讲座能够引发大家更深入地思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化改革问题,各教学部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我校第一批80门课程改革已完成,第二批120门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有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整体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电子教案、微课等。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
2.4 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得到学校批准,已经购买相关试验仪器设备180余台(套),建成道路桥梁实训室2个,420m2。能进行土工试验、水泥试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路基路面检测试验等。我校“道路桥梁工程实训场建设工程”设计已初步完成,工程位于学院园区西南角,项目总占地约4500m2。本实训场地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排水、防护、交通安全设施及场地硬化等。其中道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合公路与城市道路特点对人行道、土路肩等做分别展示。排水设计主要体现形式为明排边沟及暗排雨水井。道路防护主要包括道路路基挡墙及路基边坡防护。道路安全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标志牌及道路路侧护栏。场地硬化主要为各桥梁模型场地进行硬质铺装。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专业术语、材料等的理解与记忆。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秉承“以实习带就业”、“以实习促就业“的理念。以系主任、书记为核心,以辅导员、专业教师为两翼,积极开展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推荐工作。在实习岗位安排过程中,城建交通系确立了“安全第一,对口安排,全程管理,确保就业”的基本方针。2015年,签署了北京城建道桥集团、中铁九局检测公司作为该系实习就业基地的合作文件。
2.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课程改革后,将原有平时成绩(10%)、期末成绩(90%)的考核方式废除,实行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图2)。
该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职业岗位课程中的《道路工程识图与绘图》、《工程测量》、《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4门课程已经完成了课程改革,在校内评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仍有《道路勘测设计》等8门课程改革已经获得批准,获得显著的改革效果。近两年该校学生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校内选拔中荣获团队二等奖,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数字艺术创意设计大赛辽宁省CAD技能大赛中有8名同学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同时,校内增加建筑CAD、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检测等竞赛,参与学生超过70%,有效地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
3 结束语
课程的全面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及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并形成了自己专业的教育特色,为社会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