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艺术档案管理

时间:2022-05-21 17:11:59

导语:在艺术档案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艺术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艺术档案;管理

关于艺术档案的定义各有说法,而《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关于艺术档案概念的概述,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艺术档案是在艺术创作、演出、研究、教育、交流等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于个人、院校或者社会具有保存、参考价值的原始性记录。艺术院校档案馆是艺术档案产生和管理及利用的关键机构,艺术档案是艺术学院档案管理的所有档案类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类别。但长期以来,档案界对艺术档案管理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都重视不够,艺术类院校对于艺术档案的管理也不够重视。

一、艺术档案的特点

(一)实时性。艺术档案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艺术院校的艺术档案的产生和收集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特定地点,错过特定的收集时间,在之后就非常难再次收集齐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档案,艺术档案不是产生即存在,存在即归档。艺术院校档案馆要为此制定统一的移交和归档鉴定时间制度。艺术档案在移交院校档案馆之前,需要有安全合适的保管环境进行管理,现场艺术创作产生的影音资料等,无法在活动之后,进行再次的增补工作。

(二)多样性。艺术档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包含了作曲、歌唱、语言、造型、综合等各个方面,每种艺术类别又包含复杂的艺术形式,比如说,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摄影等等。艺术档案的记录手段各异,也是艺术档案多样性的原因,如文字、图片、视频等。除此之外,由于载体的不同,有纸张、胶片、磁性材料等等。

(三)形象性。艺术档案具有形象性,形象性是艺术档案的关键性特点。形象是艺术创作的演绎。任何艺术形式的存在都依赖于形象的准确描述,没有形象,艺术也不会存在。因而,客观、真实地记录现实艺术的艺术档案就具有形象性。其次,艺术档案由好几个部分构成,形象是其中之一。照片、绘画等都是作为艺术档案对艺术形象的真实有效记录。最后,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档案,即使形象性的特点表现得不直接,例如:音乐剧本,它会创造出一定的想象空间,令人身临其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四)成套性。艺术档案具有成套性。一次艺术活动、艺术创作或者艺术表演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的相关材料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整体,艺术档案的各个艺术要素具有不可分离性,艺术档案反映的是艺术创作者艺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因此说,记录艺术活动的艺术文字材料等等具有成套性特征。

二、加强艺术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科学规范艺术档案归档范围。艺术院校的艺术档案的归档范围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文书档案或者其他的专业档案,依据一般的艺术院校档案馆的收集需求和未来发展要求,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范围主要有:各类剧本和乐谱、场记、摄影创作设想、演出录音带、录像带,艺术总结、宣传材料、职员材料、国内外重大艺术活动的文件材料、艺术教育方面的教材,院校学生作品、展览的展册、艺术研究以及其它研究成果的材料等等。

(二)加快建立艺术档案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艺术档案的管理制度。《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对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安全与可用性。艺术档案是专业档案的一类,艺术档案工作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必须保证艺术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使艺术档案更好地为艺术工作服务并得到长久保存。首先,在艺术活动中形成的艺术文件材料,积累、整理和归档作为考核部分,列出负责人的职责范围。其次,建立艺术院校的艺术档案的归档制度,明确制定归档范围、时间和质量要求。只要是院校艺术活动、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中形成的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艺术材料,都应由业务部门整理后及时归档。

(三)建立专业数据库。艺术档案有效管理的价值是为了使档案实现有序化,能真实、客观、有效地保存艺术院校的集体记忆,沉淀学校及学术传统和校园文化。艺术院校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要以学校的重大事件为契机,以丰富的档案馆藏生动展示艺术院校的精神气质和品质,促使艺术档案馆成为一个艺术产品和艺术类的文化、精神的收藏、展示、传承的集中中心。艺术院校的艺术档案管理不是简单地保存各类艺术档案实体,而是要深层次地开发艺术档案信息资源。逐步建立专题数据库,包括图片展、系列讲座等等,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艺术院校的发展历程。随着广大教职员工对艺术档案的需求的提高,提供专题查询服务。艺术院校的艺术档案馆要关注院校的发展,着眼于艺术院校的未来发展大局,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的艺術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并建立艺术类院校的艺术档案专题数据库。

(四)加强实时性、经常性收集。艺术院校的档案工作人员要做好艺术档案实时的、经常性的收集。一般情况下,艺术院校的档案工作人员都习惯于按照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等其他类别的专业档案的收集思路和方式,定点、定时地收集、整理档案。特别是在当前大多数艺术院校由部门立卷,档案馆人员收集、管理档案的能动性和参与性降低。对于实时产生的艺术档案,不一定要等到年终时收集齐全并归档。从宏观上把握艺术档案的产生时间,深入了解档案产生的数量、类型等等,档案工作人员参与产生的环境中,对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编研、统计等做出更精确的要求。(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35页)

艺术院校的艺术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工作,艺术档案是重要的院校档案类别,也是国家重要的档案资源,在维护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和进程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院校的艺术档案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别档案的特征:实时性、多样性、成套性和形象性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做好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快艺术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规范艺术档案的归档收集范围,加强实时性、经常性收集,建立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专业数据库。艺术院校的艺术档案工作者,要跳出档案管理的思维定式,拓宽思路,以艺术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发展轨迹完整、真实地记录高校的发展,突出艺术高校的文化精神,要争取以活档案的方式发挥艺术档案的文化价值,为艺术院校在艺术发展、文化传播中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允嘉.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5):178-179.

[2]李莎.艺术院校艺术档案管理探析[J].艺术科技,2014(12):207+279.

[3]林芳.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初探[J].齐鲁艺苑,2014(04):109-112.

[4]王云庆,吴芳.艺术院校艺术档案利用新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03):85-88.

[5]刘星.艺术档案收集工作研究[J].中国档案,2016(03):42-43.

[6]陈建伟.艺术档案的特点及管理[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9(04):78-80.

第2篇

1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特性

(1)内容丰富广泛。与其他一些社会性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群众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是经过不断的积累形成的,这种群众文化经历岁月的沉淀,蕴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1]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丰富,涉及面较为广阔,既可以是人们生产活动中凝聚的文化,也可以是民间庆祝、祭祀等习俗,是多种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档案载体也各种各样。在管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时,就要求广泛搜集档案资料,不能仅限制在某一方面,而是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化管理。

(2)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在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管理单位发挥着关键作用,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文化活动,来保障群众文化的延续。而外部业务和内部业务共同构成了管理单位的两大业务体系,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档案管理。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实施难度较大,在进行个体性管理的同时,还要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出发,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制定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实施整体性的管理对策,这样才可以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3)形象性与多样性。形象性及多样性也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一大特点,在体现形式方面也各不相同。针对一些综合性较强,且规模较大的群众文化活动,其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就要求在收集和整理活动基本资料的同时,还应存储一些影像资料,即搜集到录像、剧本、音乐、曲谱、照片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这些大型综合活动包括音乐会、文艺演出等。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尽量做到资料在声音、图像和文字三方面的统一,这种管理特点取决于群众文化的本质,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

2档案管理的特殊措施

(1)搜集民间资源。正因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具有内容复杂、形式多样的特点,虽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整理和存储了大量的档案信息,但仍然还有一些文化档案资料散落在民间,影响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就需要利用社区的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主动、积极地投入搜集档案资料工作中,为群众文化的完善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文化事业管理机构要将档案资料的搜集理念灌输到居民心中,给予居民相应的奖励对策和优惠措施,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这些艺术资料的搜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将民间遗留的文化艺术档案整合起来,从艺术品收藏者手中采购和换取这些有价值的文化资料,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

(2)重视档案建设。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广大人民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意识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广大人民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档案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具备较高的管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意识,能够认真、负责地对群众文化档案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归档,为后期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提供保障。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应用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使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工作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

(3)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想使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就需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首先,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大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资金支持,适当的增大资金投入,并构建专项的资金管理部门来规划和调配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财政支出,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此外,还需要调动社会力量,让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也加入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推广力度,广泛搜集分布在人民群众中的文化艺术档案,鼓励广大民众将群众文化档案捐献出来,或复印相关的档案资料,进一步充实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3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1)服务决策。经过多年的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存储和保留的档案资料能够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保障。可以基于整体的角度,统筹分析档案资料信息,保证服务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免使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指导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是档案开发和利用的根本体现,所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保证这些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共享,确保决策人员可以实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为研究提供资料。从管理目的角度来看,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将大量可靠、准确的资料提供给研究人员,便于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探索。时间长、任务繁重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特点,需要管理人员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可以为研究工作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3)丰富文艺生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是群众文化的根本来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回归本质的原则,将文化活动渗透到群众中,实现艺术档案管理与人们的有机融合,发挥这些档案的真实效用。可以借助这些艺术档案指导群众活动的开展,对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充实和丰富,激发广大人民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使群众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真实地体现出来。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单位应借助存储的艺术档案资料,开展摄影比赛、创作竞赛等活动,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对这些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料进行复印,重新制作成不同形式的动画和宣传册,以话剧、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使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重新回归到群众中。

4结束语

第3篇

一、大数据时代对艺术档案管理模式提出的挑战

1.艺术档案管理思维发生转变

和过去以强调小数据为主艺术档案管理模式相比较,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艺术档案管理更加强调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多样性和混杂性。面对这种全新需求,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要深刻认识到艺术档案管理的价值并不是在数据背身,而是在于艺术档案的利用,既要尊重原始数据的获取,更要关注档案的潜在价值,也就是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深入挖掘,寻找艺术档案中的特有艺术价值。基于此,艺术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转变管理理念,由档案收藏向着综合利用转变,做好主动服务工作,转变管理思维,深入挖掘数据信息和档案背后价值,从而保证用户在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预见未来中切实发挥好档案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积极应用自己的思维,提高对大数据时代的全面认识,对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借助大数据不断发展思维,实现数据采集的精确化和管理集中化,利用数据启动为文化单位,组织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从而保证文化领域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促进艺术档案利用效率提升。

2.艺术档案管理从实体管理向着知识管理转变需要大数据的支撑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传统的艺术档案数据和文件查询利用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使用现阶段用户档案需求,他们需要能够深入挖掘艺术档案背后深藏着的宝贵资源和文化财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获取自己最需要的文献信息,因此,传统的是艺术档案管理模式必须发生转变,只是单一的提供数据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用户提供数据背后的各种信息。总所周知,任何种类的档案信息服务核心是具备强大技术核心,而技术引擎的种类有很多种,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档案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用户需求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信息决策,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应用到大数据技术。

二、大数据时代艺术档案管理模式变革对策分析

1.积极构建艺术档案管理大档案管理体系

首先,要进一步扩大艺术档案的收集范围。在这个数据价值远远超过储存介质的时代,大数据技术我们提供了更加强大数据储存空间,艺术档案搜集、整理和保存工作不再受到范围和保管期限的限制,艺术单位在从事艺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数据形式,都将被收集归档,也就是说一切文件、数据、视频、音频都将被视为艺术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应该被收集起来整理归档。同时,在艺术档案储存保管过程中,所有档案都应该以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进行永久性的保存。此外,在艺术档案数据收集过程中,要做好整个收集流程的控制管理工作,将艺术档案管理融入到办公系统和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中,将各种数据纳入到发文、付款和验收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在艺术档案收集之前,应该结合职责范围预测档案的范围和数据量,确保艺术档案收集完成,避免重复建设;其次,制定科学的数据采集标准。现阶段,数字化资源标准建设并不是十分统一,这就成为档案数据整合的瓶颈,影响到艺术档案数据共享。因此,在未来艺术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我们统一各个领域的档案收集标准,制定电子文档管理、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等方面统一化的规章制度,从而确保电子化档案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大数据背景下,艺术档案管理机构不能封闭自首,要强化沟通交流,从技术、人力资源和系统建设等多方面开展交流,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价值的最大化。

2.积极构建大资源体系

首先,积极建设集成化艺术档案数据系统。针对大数据时代艺术档案数据储存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数据储存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数据集成技术,制定统一的标准,利用云计算平台,将不同来源,种类和格式的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将错误和重复的数据过滤掉,补齐残缺信息,集成之后还要做好数据信息的整合工作,在整合过程中面对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档案数据,几乎是不能使用统一的数据储存方式进行整合的,因此,应该采用分布式储存技术,将不同数据先储存在最合适的系统中,然后建立系统之间的数据引擎连接,实现对各个系统的整合和集成分析;其次,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在大数据时代,艺术档案管理重点就是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原始数据真实、可靠、完整和安全,为此,档案部门在进行数据公开过程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宣传教育,避免因为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足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此外,还要积极建设安全防御体系,从技术应用、人员配制和资源防护等多方面进行保护,要全面应用最先进安全防护技术,加强基础设备建设,强化对数据平台的维护,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第4篇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历史的意义

?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内容包括艺术类高职师生历年的各种学术成果、学术性论文、文章和著作等,包括公开发表、宣读、交流的和未经发表、交流的文稿等,它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学术水平的真实记录。客观地记录了既往的学术历史情况,是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不同时期学术水平的反映和凭证。保存这些科研档案,就是保存学校科研发展的历史,保存不同时期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和社会积累与保存历史文化财富,尤其是在高校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整个高校中科研档案在学校科研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科研档案作为一种资源储备,具体见证着合格评估、评优评估、示范评估、卓越评估等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轨迹。

(二)现实的意义

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也是一整套业务管理工作,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比如,科研档案在管理过程中,有接收、鉴定、整理、编目、统计、保管、利用以及对科研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等各个环节,还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随着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其纳入高校科研管理的基础性、日常性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必要前提,使科研日常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和科研建档工作同步进行,密切跟踪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准确界定科研档案成果的价值,有利于建立完整、准确、系统的科研档案。通过查阅已有的档案资料,可以判断科研成果归属,减少无谓的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率,拓展研究视野,保证工作质量。有利于促进艺术类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科研成果与市场接轨,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明确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归档内容

根据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的内容、特点进行分类,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大致可分为科研项目档案、科研文书档案和科研成果档案。

(一)科研项目档案

科研项目包括校级、省级、国家级项目(课题)。科研项目档案是科研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它记载和反映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和具体成果。这部分档案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项目(课题)申报材料,批准文件,研究或实施方案,研究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原始记录,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成果报告,成果鉴定、验收、评审及成果奖励的有关材料,成果推广阶段所形成的文件等。

(二)科研文书档案

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文书档案是科研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它记载和反映学校科研管理活动的历史过程和经验,包括:科研计划,总结,学校和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在科研日常管理和专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科研文件、材料。也包括各级各类的项目申报通知、各项目立项文件、各项目结题文件和成果获奖文件等。另外,还有艺术类高职院校本校制定的科研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文件等。

(三)科研成果档案

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档案是鉴证学校科研实力的依据之一,因此科研成果管理在科研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成果主要包括学校科研成果汇编、科研统计报表、教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编写的学术著作、获奖成果和证书、专利资料等。

三、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能力

(一)提高档案管理认识

要使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它是科研历史的重要凭证,是积累科研经验的一种手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进行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可通过职称评审、教育教学评估等有效载体凸现科研档案的重要性,通过举行专家讲座、上门服务等途径加以宣传普及,促使教师加强认识和理解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归档内容和归档方式,从而准确判断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状态,提出合理可行的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建设方案,对今后做好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工作,提升学校科研能力、科研管理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管理队伍的培养

按照科研管理的条例,一个科研项目(课题)的前期准备、研究实施、鉴定验收、成果申报、奖励认定以及推广应用等各个阶段的材料必须收集和归档。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的形成者和利用者,科研管理部门是直接服务科研人员和科研工作的部门,作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科研材料的产生、形成及相互关系,要做好积极与科研人员的沟通、对接,找到收集和整理档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三)加强管理方法的改进

1.全面及时归档

目前,我省艺术类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方面,大多已经对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科研管理同时进行了提出了要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科研资料的收集、归档却相对滞后。这不利于科研档案的收集和保存的完整性。例如,一些科研项目要全面完成,往往周期长、范围广、人员多、资料杂,有时,在科研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之前的计划作一定的调整,从而使相应的资料内容发生变化,所形成的档案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项目研究、项目管理与项目建档要同时展开,边研究、边管理、边建档三者协调发展的道路,确保科研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并能有效的提供利用。例如:在校内制定激励机制或奖惩制度,由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项目组在档案的形成、收集、立卷等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科研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及时完善科研资料的归档工作。在校内定期开展档案工作评比,对档案整理成效好的项目给予奖励,对没有达到归档要求的项目提出整改建议,要求及时整改,?t迟未整改到位的不予结题或不予参加评优评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档案形成的具体部门或项目组,要相互配合,在科研档案管理中,明确职责,形成一个合理的归档秩序,提高档案收集的质量和效率,使科研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

2.加强信息管理

传统的档案搜索与交流方式已经不适应大量的档案管理新发展、新需求,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亦是大势所趋,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科研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为了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资源,必须进行数字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科研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利用,在不涉及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将传统的纸质档案电子化,为档案管理提供便捷途径,这不仅是传递信息的便利途径,而且也是良好的服务渠道。将传统的查阅、外借、展览、检索等利用信息化平台来解决。艺术类高职院校由于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需加强这一块的关注与投入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及时流通,传递最新的科研动态,也可避免某一科研工作的重复进行,更好地利用已有基础,提高科研能力,也更好地服务于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

3.实现资源共享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科研档案,反映了学校艺术类科研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它是一种记载,也是一种凭证,反映了学校已有的科研能力,这是科研档案需要完整保存的一个原因,但是科研工作及管理更重要的是利用科研成果,使学校及这一艺术门类得以更好的发展。因此,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拓展与深化,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工作者在不违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情况下,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编研开发艺术类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在校内或指定范围内形成有效分享,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与重复。例如:利用某一已有的艺术类科研档案实体,进行系统的较深层次的加工,用新的语言汇编成相对集中、系统的信息资料,把静态的档案动态化,供全校科研工作者参考。以充分发挥艺术类高职科研的精品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交流传播,从而使分散化、零星化的科研成果得到有效整合与分享,也使艺术类技艺、技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4.参与市场交流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科研档案,包含着许多精品节目、精品工艺形成的经过与成果,为使这些成果更好的发挥其意义,并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国作出贡献,艺术类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工作者可以深化服务形式,结合学校科研档案特点,将科研成果及早与市场接轨,积极参与市场活动,在建立有效的检索系统、做好科研档案的编录、保存的基础上对档案中科研成果涉及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发现,在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情况下,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及时与社会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并配合学校为成果转让与开发等提供必要的档案材料,及时为供给者与需求者架起桥梁,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传播与转化。

第5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单位; 艺术档案; 管理

通常所说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是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由国家机构(各级政府)或社会团体设立的,从事与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专门事业机构,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等。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是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基本形态,而艺术档案则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是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文化艺术档案,其最终目的就是为文化艺术工作提供利用。

一、艺术档案的基本概念

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艺术档案工作是艺术机构履行法定档案和方法,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艺术档案,实现艺术档案资源有效利用的一项专门业务。

二、艺术档案的特点

群众艺术档案,也称社会文化艺术档案。主要是指各群众文化艺术馆、文化馆(站)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它具有形象化、各类多样化、增补性、文物性这几个特点。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样式,决定了它在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原始档案材料的多样性。与社会管理相关档案相比,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艺术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群众性的器乐、声乐、舞蹈、戏剧等的场记图谱,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包括反转片、幻灯片)、画稿等等,举不胜举。离开了文字以外的其他表现形式,艺术档案就不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本来面貌,也就不能真正发挥艺术档案的作用。

艺术档案材料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要收集大型活动及综合性文化活动的文字、曲谱、剧本、音乐等资料外,更重要的还要收集当时的录音、录像。平时还应收集文化人才的个人信息及获奖情况,创作作品的照片,形成一个资源库,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为档案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平台,达到一个资源共享的目的,收集艺术单位的资料,了解一个艺术单位的发展史,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艺术档案材料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档案立卷方式的复合性。艺术档案材料应按内容、种类分别组卷。戏剧材料就近剧目分类组卷,音乐歌舞演出材料应按内容、艺术科研材料应按科研专题分类组卷;艺术教育材料应按各类专业课程分别组卷,社会文化、文化交流材料应按业务活动进行组卷。

三、作好艺术档案工作的必要保证

1.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和监督指导下,文化部负责对全国文化系统艺术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2.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把艺术档案工作列入本部门整体发展规划,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第6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开阔了管理者的眼界。电子相机的推广与使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却也使得电子照片的管理和维护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挑战。我国的不同部门和行业都有关于照片档案保存的通用模式,然而绝大部分针对的是纸质照片而设立的,但是对应专业性的电子照片档案的管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对于数码照片进行文档命名或者是刻录保存的专业管理并不多,因此在该类别档案的收管用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1.保存的盲目性。因为采集信息所需要的费用大大下降,有很多相关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收集有大量的数码照片,但存在很严重的雷同现象,在一个采集点往往可能会有几十或上百张的照片,照片采集完了,不能及时进行细化分类,积累的照片并没有区分出其时间、地点等基本的标识,更没有进行专业化的著录工作。

2.没有遵循统一标准。相当部分单位所采用的数码照片整理方法,都是以人物事件为主题进行存放,每个主题构建单独的文件夹,也就是通过文件夹的模式对应所存放数码照片。如果文件夹一旦出现变动,作为个体的数码照片很难被人清晰了解。

3.保存过程无序。很多企业的照片都是各部门人员在工作中形成的,在照片采集完之后,既没有及时归档,也没有导出到电脑,时间一长就没有相关事件的细节记录了。等到需要导出照片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将不同事件混合成一体,最终影响了照片归档信息的准确性。

4.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堪忧。数码照片档案属于电子档案的一种,对设备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而且具有载体与信息相分离以及电子文件的共享性等特点,这使得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在数据形态的录入、输出等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或者被窃等情况,甚至还可能存在不可抗拒的客观灾害等。所以,档案部门现有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数码照片在管理效率上难以满足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需求,因此建立一个涵盖收集、筛选、命名等的整理体系,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数码照片档案整理的应有原则

因为数码信息的采集内容繁杂,完成迅速,客观上更加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整理,从而避免因为时间过长而导致难以处理甚至难以识别等,鉴于此一定要有通用的统一准则。

1.完善企业对数码照片收集工作的规章制度。在公共交通控股集团的数码照片档案工作中,我们首先依据北京市档案局2010年颁发的《北京市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办法》(京档发[2010]7号)通知要求规定集团公司数码照片收集归档规定,以制度作为规范工作的条件。

2.统一格式,便于查看。数码照片采集完毕之后如果不经过特殊的处理,一般格式是JPG或者RAW,在读取方面并没有异常情况,windows系统软件就能够查看。而如果是数码扫描所得到的信息采集单元则一定要注意通用格式例如采用TIFF、JPG等进行归档。此外,进行归档整理时,档案管理部门人员也要注意EXIF 信息以保证信息单元没有修改变动,如果是采用了非统一格式的图像例如GIF、BMP进行保存的,应该将其转变为通用格式例如JPG等。

3.载体要具备读取条件。电子信息所存储的介质可以是磁盘、光盘或磁带。载体的可用性对于照片的查看而言非常重要,也是前提条件。例如刻录光盘保存时,其内部文件夹结构以及层次,目录格式和刻录的规格以及参数等重要信息点都要有统一标准。

4.著录方式规范。要抛弃随性整理的方式,如建个文件夹写个年月日,泛泛描述大概事件的方式,该种整理方式会导致摄影事件的细节丢失或者人物辨认不清,最重要的是可能由于误操作等使文件夹包含的数码照片因为脱离原来的虚拟存储空间而导致无法明确辨析,丧失存档初衷,使得存档失去意义。因此要明确具体规范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方法,确保照片来龙去脉明确且以利于永久可读。

5.档案号准确清晰。对电子类信息的管理一般都需要有较强且指代专一的序号,数码照片同样不可避免。档案号是档案实体管理最基本的秩序号,是档案实体在秩序系统中的固定位置号或存址号,在档案管理中具有基础性管理作用。如果没有档号,档案管理就无法正常有效进行。数码照片同样不能免俗,这就要求做到各序号的功能和命名方式都非常明晰,才可以在存量庞大的数码照片中便捷、快速地找到所需的照片。

三、数码照片档案的归档及保存方案

1.数码照片命名。电子信息采集完毕之后,照片附带有自动字符串加计数的附加文件名,例如 IMG_0213、DSC_003 等,在一个文件夹内存在一定顺序标记性,但是一旦脱离文件夹后,就基本上变得没有意义,容易与类似的数码照片混淆。假设是从各档案管理部门自行制作移交存储载体,则可以根据情况在案卷号前添加部门代码并且附加圆点隔开,比如D010- ZP?2011- 002- 0003。但是这种方法要在照片信息进行了整理后再进行,也即将照片按照一定的主题焦点或者保管期限等进行汇总形成所谓的案卷,最后才能在案卷内进行命名。

2.数码照片著录。在纸质照片信息类的处理过程中,只需要针对被拍摄人或者被拍摄的场景,并跟进事件描述以及附带底片和册号等标识即可,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数码照片的著录需要增加新的标识。一般而言对数码照片进行通用著录的过程中,三个核心信息是需要进行标识的,首先是数码照片的拍摄背景信息,包括照片的题名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其次是照片的拍摄信息,例如拍摄的作者是谁,被数字化的时间,原来图像的属性等;最后是照片的档号存址信息,例如档号、档案门类代码以及案卷号,更广泛的还包括部门代号、张号以及离线存址号等。著录项目的详细程度与管理和搜索利用的轻松程度息息相关。许多部门在拍照完成后往往采用简单的重命名的方式对数码照片标记后刻录保存,但是一方面因为著录过于简单,导致很多关键信息因字段长度等原因反映不全;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会受到网络或是外界病毒以及误操作等影响,因而是一种安全性无法保证的命名著录方法。

第7篇

[关键词]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防范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2.134[中图分类号]G270.7;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173-01

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互联网+时展和信息技术进步必然产物,数字化医院档案的发展成为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主流,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但是,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过于依赖互联网技术,更多的是以不同地理位置、载体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存储,利用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因此,在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互联网技术、档案安全性和保密性,否则将会给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这已成为当前医院档案工作人员需要重要考虑的问题。

1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安全问题

当前,很多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正在建设并逐步完善,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仍需要关注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技术系统不可靠、工作保密等问题。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面临技术系统不可靠的安全问题。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受到黑客恶意攻击破坏,在传输保存时感染病毒,直接威胁医院档案的安全性;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尚不完善的,作为一个开放式管理系统,很可能存在不少管理系统、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漏洞,一旦系统受黑客攻击或感染病毒,技术安全问题将再次升级,面临系统安全问题;在医院档案传统管理中,安全使用和保密工作更多是依靠档案载体开展工作。在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安全使用和保密工作面临全新变化,导致传统档案安全管理措施不再适用。当前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档案保密管理漏洞,如很多档案信息没有设定保密级别,存在随意复制、拷贝现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按操作规范实施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档案信息泄露问题,很可能遭受重大损害。

2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安全防范对策

2.1技术防护

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通过录像、照片、纸质档案等进行数字化整理、加工形式,工作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医院档案实体安全基础上,防止数字化档案数据丢失、被盗、更改、破坏、非法下载等问题,针对档案实体管理、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三方面,实施的虚拟化档案规范管理。笔者认为加强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安全防范主要从源头运行和备份入手。第一,坚决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配置基本技术安全系统,应用防火墙、数字签名、用户认证等技术安全工具,对医院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第二,及时安装后期安全程序,在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感染恶意病毒程序,导致医院档案系统遭受攻击,或计算机程序面临篡改缺陷,使得医院档案泄密、破坏,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安装各类安全补丁或程序,弥补系统程序缺陷。第三,为了防止医院档案数据、信息丢失,医院应设立档案备份系统,通过对档案数据、信息进行拷贝、异地备份,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存储、安全管理,确保数字化档案安全。

2.2安全使用

为加强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使用,需要强化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使用措施。第一,实施物理隔离措施。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使用计算机要坚持“专机专用”原则,从源头隔离外网混用现象,避免遭受黑客攻击,最大化降低安全威胁。第二,禁止在医院档案“专机”安装未经安全认证的程序、软件,禁止安装非工作软件,如游戏等娱乐程序,避免因木马、病毒带来的系统可靠性威胁,避免系统遭受瘫痪安全隐患。第三,尽可能减少使用优盘管理档案行为。优盘自身具有随机读写数据特性,且在不同计算机读写数据,很可能交叉感染病毒,成为系统病毒传播主要途径,所以应尽可能少用优盘管理医院档案。第四,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陌生文件,不轻易打开来路不明文件,因为很多木马、病毒都是捆绑在这些文件中的,因此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系统遭受病毒感染。

2.3安全保密

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保密需要强化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设置分级管理制度,独立管理医院档案。第一,培训医院档案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档案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档案工作法律保护意识,做好工作保密自我防范,避免职业风险;第二,设置分级管理制度,在管理系统中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对医院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尤其要加强保密档案的管理,以封闭式档案数字化工作环境隔离档案泄密,杜绝档案信息随意查阅、盗取的可能,实施档案数字化独立管理。同时,还可采取档案保密措施,严禁工作人员、外部人员私自沟通档案信息,严禁工作人员向外部传递系统档案,一旦发现严重处理。

3结语

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既是一大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先进科技的背后势必存在安全隐患,档案工作人员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但也要注意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安全防范,维护医院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丽春.浅析医院档案信息与数字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5(5).

第8篇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内涵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档案馆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建设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具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保管。随着数字技术处理和内容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档案管理必然以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方式存在。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数字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数字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数字化档案管理把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化为机读档案,从而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查阅起来方便迅速,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所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数字化档案管理查询资料非常简单,能使资料及时归档,尽快提供利用,提高办公效率。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作用。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档案领域广泛使用,促进了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变革,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发挥了档案信息的增值作用,进一步发挥和提升了档案工作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效率。在工作中,档案因经常外借翻阅而产生破损甚至丢失,给档案的永久保管造成不便。档案资料经过数字化加工,各职能部门都能通过档案管理系统查询或利用所需要的电子文档原文信息,档案利用不再受档案原文不能共享的限制,有效地保护档案实体的安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档案信息利用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三、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一)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档案信息分析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队伍素质也随之提高。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档案工作者进行档案知识的培训、教育,坚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才,要使档案工作者掌握传统档案管理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管理档案,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共享,早日实现数字化档案室。

(二)建立数字化管理的个性化服务。档案工作人员通过发挥自主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做好个性化服务。档案管理利用自己独特的档案信息和能力,根据用户的实际任务搜集选择各种信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动态性档案管理服务,通过帮助用户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来实现价值,从而构成强大的档案管理资源体系。

第9篇

关键词:文书档案 信息化 利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37-0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医院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很大的便捷,对促进医院管理效果的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很多医院的文书档案在信息化建设上起步比较晚,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约了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工作,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1 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的意义

1.1 提升办公效率

传统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过多依赖于纯手工操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但极易发生各种错误。而计算机拥有强大的处理信息能力,使得文件收集储存和统计分类变得更加有序、便捷,文件起草、传递等各环节都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办公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1.2 共享档案资源信息

文书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后,使管理由单途径发展到体系化管理,实现了档案目录与内容的合并管理。档案信息同载体分离,实现了同其它医疗机构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所调阅的信息能够及时脱机处理和适时响应,查准率和查全率都得到了保证。

1.3 信息传递安全及时

传统医院文书档案的传递受人为、距离、方式等的影响,容易发生丢失现象,给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而信息化管理以网络作为传递平台,有效克服了上述因素的弊端,有效提升了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与及时性。

1.4 信息资源保存稳定

电子文件载体的寿命比传统纸质载体要长的多,在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纸质文书档案就会发生损失,而电子文件则不会发生这些情况。电子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也给医院文书档案的存储带来的很大的便捷,可选用光碟、闪存、移动硬盘等各种载体,这些载体不仅信息储存方便快捷,且不易受外部环境干扰,信息资源保存非常稳定。

1.5 充分发挥多学科档案资源互补的作用

不同学科之间,由于各自学科的自身特色是不同的,造成在档案管理上存在一些不同。且由于学科上的跨度,信息资源的调度存在不少的难度,档案管理人员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科的档案信息都了如指掌。而采取信息化手段,档案管理人员通过操作电脑,进行简单的平台操作,就可以迅速调阅出不同学科的信息,发挥了多学科档案资源的互补功效,管理效能大大提升。

2 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医院文化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利用的优势非常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1 与其它学科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方面重视程度不高

管理者往往只是重视自身学科文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敝帚自珍,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资源很难做到及时调阅。这导致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无法实现资源的跨学科调阅利用,降低了工作效率,延误了诊治时间。究其原因,还是不同学科的档案资源信息的共享重视程度不够。

2.2 档案管理软件的横向对接相对滞后

由于医院档案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提高,对其标准要求也日渐提升,传统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相对而言就显得比较滞后,不同的档案软件,由于在开发技术环境、使用方式、接口上等的不同,导致其很难做到横向对接,可扩张性和兼容性都不够理想,影响了对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

2.3 文书档案管理与利用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已渗透至医院的方方面面,如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单位内部助力办公系统、科教管理系统、医院基建、设备管理系统等,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部分管理者的思维还停留在固有观念上,并没有将这些系统有机整合提高档案管理,有效利用,导致其档案资源整合管理利用效率不高,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3 提升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效果的途径

面对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不断提升其管理利用效率。

3.1 规范文书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基本体系

医院采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必须符合多种文件存储格式,具备内联网和互联网两大检索功能,支持信息的实时浏览,实现良好的数据存储、收集整理、权限控制、借阅管理、统计报表、检索浏览、格式转换、数据输入输出等功能,确保医院文书、职能管理档案的信息资源利用开发、业务流程管理和一体化管理,实现文书、职能管理档案系统网、内部信息网三网间的互联互通,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利用基本体系。

3.2 提高各部门对档案集合体的认知意识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也不是医院哪个部门、哪个科室的责任,所有人员和部门,如党办、护理部、医务处、总务处、药剂科、门诊部、设备科、财务处等都是档案资源来源和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哪一环出了问题,档案信息资源发生了疏漏,都可能会对档案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必须提高对档案集合体的认知意识,共同为实现文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而贡献力量。

3.3 加强信息传输网络化布局建设的力度

必须依托医院已形成的内部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档案信息网站,提供信息的联机、公共目录的查询、检索服务。还应提供档案信息咨询服务,以定向和定题授权的方式,为员工提供交互式的信息查询服务,便于其能够及时了解到文书档案及职能科室归档信息。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提炼、加工与开发,从而扩展医院档案的服务功效和范围,提升医院的文书档案,职能科室管理档案的总体质量水平。

3.4 注重档案资源的挖掘与持续性发展

文书档案资源是医院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是医院多年来发展成果的最宝贵结晶。在挖掘档案资源内在价值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医院管理、重大事件、重点项目、科学技术、会计凭证、设备仪器、科室文化、特殊载体等方面的档案资源的归档整理利用上,从而提升其管理利用的潜力。同时,医院各个部门和人员还应注意档案信息的不断更新,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善档案信息的管理质量,时刻保证档案信息的实时性,确保档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5 树立档案资源为医院工作和员工服务的理念

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利用,有利于实现档案的一次性输出记录,扩展了档案检索方法,提高了电子档案查阅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利用计算机对医院各种载体和门类的档案进行储存,既利于医务工作者的阅读查找,同时也节省了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的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确保了医院工作效率,也为医院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也反过来推进了医院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不断发展。

4 结语

加快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利用建设步伐,加强与职能科室的横向信息化对接与管理,功能互补,注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与医院各项工作协调一致,可持续性发展的功能,对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多措并举、持续用力,不断促进我国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利用水平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健.浅谈对加强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价值中国,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