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09:55:25
导语:在效率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化学,一本教材,不知讲了多少遍,对教材非常熟悉,即便是不带任何资料,手拿两根粉笔,讲几节课还是可以的。对各位同行我看都没问题,均可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我认为这不是最高水平,这只是达到最高水平的最低要求。在这个水平上,依据教学大纲、统编教材、教学参考书,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确定课时目标、重点和难点、师生达标的措施,用什么教具,做什么实验,实验是教师演示还是让学生课堂上做,达到什么要求,解决什么问题,实验能否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掌握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等等,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生的情况怎样,多少学生愿意学,多少学生学的好,中差生差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有无心理障碍,那些地方容易失误,如此等等。以上这些因素你都了如指掌,再按课时目标、目标诊测,巧妙引入新课。识记目标由学生自学达到,理解目标,应用分析目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检测矫正来逐渐达到。最后考虑好布置作业的要求,便可写出教案,准备上课了。
二、本事显在课堂上
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则是战术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指挥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指挥员,把授课内容当做作战地图,紧紧抓住攻击重点,确定指挥方法,从天时、地利、人和诸方面运筹指挥艺术,从战术上重视每个细小的环节,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保证每战必胜。就初中化学内容来说,课型很多,有绪言课、概念课、理论课、化学用语课、元素化合物课、习题课、计算课、实验课、复习课,教法各有不同,每节课确定用什么方法呢?这就是课堂指挥员——我们教师的指挥艺术了。
1.不断进修,提高课堂艺术。电化教学你知道多少,电子计算机会操作吗?投影仪、幻灯机会使用吗?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会应用,如何能赶上教育出现的新形势、新局面,只有不断学习,广闻博览,有目的地阅读科普资料,摘其要点,不断丰富自己,才能较快步入合格教师行列。
2.展示目标,体现课堂艺术。教学是一种有目的双边活动。明确目标,展示目标是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前提。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目标,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的热情。从学生心理上讲,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时,才能产生学习兴趣。
3.语言生动,丰富课堂艺术。教师的作用是很大的,有时一个眼神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一个手势可以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勇气,一句激昂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以激起学生攻克知识难点的信心和决心。若教师讲起课来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就能创造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4.练好板书,点缀课堂艺术。板书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授课时恰当的运用板书,既会弥补教师口头语言的不足,又可使教学目的更明确,条理更清楚,重点更突出。
三、改革放在学法上
学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学法促教法,以教法指导学法,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学是教的基础,教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会学”。寓学法于教学过程中,以学法为目标改革教法。把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结果之中。
1.阅读法。阅读法是指通过阅读化学教材或有关资料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自学阅读。通过自学阅读,使记忆的目标自学达到。
2.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进行意见交流的学习方法。常在章节复习和总复习课时应用。
3.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概念、理论、结果,都是通过化学实验总结得来的。同时,化学实验具有直观、形象可信的特点,有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沉淀生成、发热、发光、燃烧、爆炸等鲜明的现象,易引起学生兴趣。
4.听讲法。课堂专心听讲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它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自己的感知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习效果的取得,除教师外因外,还决定学生内因是否愿意听、会听、会思考、会记录等。从我们的学生现状看,绝大多数学生课堂听讲是专心的,教师讲课语言生动、比喻恰当、妙趣横生,学生专心听讲的多。
5.示范解题法。此法常用在新课前目标诊测,课后作业的纠错,章节测验的讲评,以及扩大学生视野的习题课。解题法是学生通过独立解答问题,运用知识,巩固知识,获得知识的手段。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常有不少学生解题方法步骤不会,影响学生成绩不高。这就要求教师随时选择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有目的作以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做示范题引导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
6.改错法。学生在技能练习,或在阶段性测验中,从审题、使用知识、技能或判断推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不能防止错误,那么出现错误时一定要认真加以纠正,从中取得启示和教益。
为了在教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结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特别是青浦的教改经验,探索了一条“班内分层教学”的新路子。
所谓“班内分层教学”就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具体做法是:
一、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三个组。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对教学内容分层
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构成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因此,无论是新知课、习题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都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班内分层教学除把学生分层外,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三、指导学习方法
“班内分层教学”利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整个课堂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并且不同层次的学生解不同层次的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积极或受阻情况随时调控。这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渠道就不再是主要靠听,而是靠解题。一方面凭借已有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已获得的认知结构去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扩充原来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龋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学生适应这样的教学。
班内分层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班内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由于每节课都安排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对培养优生也很有好处。显然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内分层教学是通过题组,把本节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解题,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显然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就自然地变教师津津乐道地讲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班内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达到因材施教。这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教师的调控,即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各层题目与各层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说,在学生按层次解了相应题目之后,再由教师控制师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决各层问题。在解决低档题时,虽然B、C两组学生没有做,但他们完全可以在A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和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A组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又为他们解中档题打下了基矗在解决中档题时,由于A组学生刚解了基础题,稍加努力就可以解决中档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C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为他们要快速解决中档题也不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中档题。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组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A、B两组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C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1校园绿化建设中管理的重要性
1.1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净化师生心灵和缓解精神压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校园学习的优质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搞好校园绿化建设管理工作,提高校园绿化效果,可以进一步帮助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亲近自然,愉悦心情,缓解学习所带来的思想精神压力,有益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
1.2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校园的绿化功能
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校园绿化具有保护和改善学校环境的作用,而校园环境具有净化广大师生心灵、陶冶师生情操的特殊功能,同时,还具有促进学校文明建设等特殊意义。学校在充分发挥这些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同时,离不开学校后勤绿化工作者的科学管理和精心养护。相反,如绿化校园管理缺乏科学性,一味坚持传统的养护管理方式,学校绿化建设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反而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学校形象。
1.3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校园低碳建设的发展
节能减排、低碳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绿化校园管理工作应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在校园绿化工作中大力开发低碳型空间、种植低碳植物、建设低碳景观、灌输低碳理念,打造具有创新型、低碳型的特色学校园林,体现低碳校园的人文性和自然性。
2绿化校园管理的特点
2.1绿化校园管理具有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绿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草木生长旺盛,除了消除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为破坏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外,还必须经过长期的精心养护和科学的管理,做到“三分种,七分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绿地的特殊功能和作用,达到校园绿化建设的最佳效果。因此,校园绿化工作具有长期性。
2.2绿化校园管理具有技术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就是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立地条件、生长时期、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采取科学的、专业的技术管理,不是简单的浇水、施肥就能做好绿化工作的。
2.3绿化校园管理具有时滞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时滞性与长期性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植物的生长是一段长时间的过程,所以,绿化管理和护养工作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绿化管理的失误,比如对植物的护理不到位,或是对绿地的破坏,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具有隐蔽性和时滞性。
2.4绿化校园管理具有不确定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不确定性体现在影响绿化效果的因素较多,如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另外,一些植物的生长和环境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别。因此,在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下,更要求绿化校园管理者们要充分发挥管理工作中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因地制宜地做好预防措施,量体裁衣地做好护理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抵御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
3绿化校园管理存在的问题
最近,笔者在对部分高校的走访和调研中发现,各高校老校区的植物缺少专业的护理,绿化管理人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要求缺乏相应的科学认识。虽然植物生长在老校区中已基本成型,但失于管理,无法有效地发挥出特殊的功能。在物种选配上单一,导致绿化效果不明显。总之,校园生态系统脆弱,绿地零散,面积大小失衡,造成绿化管理工作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3.1绿化规划设计与绿化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
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学校在绿化规划上缺少专业设计,在管理上缺乏标准,在技术上缺乏科学指导,在实施上缺乏制度标准,导致学校绿化管理效果不佳。
3.2绿化校园管理“先天”条件不足
在老校区校园绿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绿地比较零散、分散,绿地分布遍及校园各处,面积大小不一,植物种类单一。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又没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把校园绿化仅仅看成是修枝除草、浇水施肥等简单低级的工作,从而造成了绿化校园管理的“先天”不足。
“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已经成为绿化校园管理的标准。然而,在学校绿化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学校对设计看得比较重,对管理方面却只字不提;有的学校在设计和施工上舍得投入资金,而在养护管理上却显得小气,没有设置固定的专业队伍来养护和管理绿地,仅依靠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简单的护养管理,致使学校绿化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4提升绿化校园管理的具体措施
4.1提升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提高绿化校园管理工作的水平,学校应当提高相关人员对绿化管理的认识水平,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学习相关文件,不定期外出参观、交流学习,吸取其他单位绿化管理的好经验和作法。同时,要加强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领导,选派有责任心的干部来负责绿化管理。
4.2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高校应适度招聘一些有绿化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绿化校园管理和建设工作。同时,还要不定期地聘请专家来校传授绿化管理、设计、护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指导绿化建设和管理队伍的业务工作,打造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队伍。要广泛动员学校师生,定期组织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环保意识,使广大师生也成为学校绿化管理队伍中的一分子,做到校园环境维护人人有责,从而保护好校园绿地。
4.3实施目标管理,科学管理
管理是一门科学,绿化护养管理也是一门科学。为了做到科学管理,绿化管理部门要制定好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岗位实际操作规范,使绿化管理更加科学,绿化护养工作更加合理,更加有章可循。
4.4强化管理机制,责任到人
众所周知,栽一些树,种一片草很容易,但是要使栽下的树成林,种下的草能成活,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为此,学校应制定绿化校园管理条例,实行专业化的、科学性的团队管理。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奖罚分明,对学校绿化管理贡献突出者应予以物质奖励,特别要鼓励养护中的高技术含量作业,以促进学校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
5结束语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旅游市场人才的需求显现出新的特征:一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倍受青睐。无论是旅行社、景点、还是酒店,缺乏的正是掌握工作技能的一线人员。此类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的进行基本服务操作,拥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二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抢手。现阶段对旅游从业者知识的综合性和技能的娴熟性提出较高要求,从业人员要“一专多能”。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现阶段,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求才难”并存的现状。虽然每年旅游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并不少,但旅游相关行业仍出现人才短缺的局面。尤其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和能力强、富于经验的高端人才紧缺。“就业难”和“求才难”并存的状况表明,当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型、研究型人才比例过大,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比例过小。
二、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指具有扎实的旅游业务理论知识,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技能的人才。其内涵主要包括:在旅游服务各领域的岗位一线,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具备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性和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许多应用型高校也朝着学术性研究型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重点放在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的建设上。然而,根据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有一定比例的,大致是1∶4。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比学术型人才多得多的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部分应用型本科对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单纯是理论化的全才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们国家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适用于哑铃型的职工结构。一面是研发人员,中间是生产一线,后面是销售服务人员。这种职工结构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的一线员工,而我们的教育和现在这种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比方说,企业存在人才极大缺口的岗位都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经验,但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不强、操作技能不会、只是懂些旅游基本知识,从而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低,流动率较高。
(三)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对未来的迷茫性
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忙着考级考证,打工兼职,没有去深入了解旅游行业需求,更有学生给自己定位为未来的旅游管理者,思想上对旅游服务一线的岗位技能不重视,却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行业特性,没有足够的基础岗位的锻炼是无法胜任管理岗位的。
(四)教师专业技能欠缺,实践教学设备不足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没有旅游行业从业的实践经验,对旅游行业具体情况不太熟悉,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偏重理论讲授。例如讲餐巾折花,老师对着幻灯片讲理论,并没有拿着餐巾做示范讲解和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造成了学生毕业后进入酒店后连简单的餐巾折花都还重头再来学。还有些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在学生技能训练方面只是配备几张餐桌几张床而已,其种类、规模、功能等都远远不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要求。在实习环节方面也往往流于形式,让学生分散实习,缺乏必要的实习指导和监督,服务技能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短期内很难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以就业为导向,紧随旅游行业动态设置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改变之前僵化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合理的理论课、实践课及实习课之间的比例。还要加强﹑深化与企业的联系,广泛调研旅游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技能教学环节,从而有利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旅游院校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还应时刻把握旅游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并以此为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发展方向。确保培养的学生有特色,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例如时下缺乏的休闲旅游人才等。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不断产生新的行业需求和标准,学校应根据行业最新市场需求,及时地调整课程模块,在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上都要参照旅游行业最新相关标准。只有与市场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合旅游行业的需求。德国、瑞士和美国有很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强调跟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把研发中心放到学校,把学校的培养放到企业。我们可以借鉴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我们的院系主任可以到旅游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我们的校长可以到企业做CEO。这样教师的技能技术得到了提高,也为学生技能实训提供了平台,体现了教学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积极引导,转变学生思想观念
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技能培养比纯粹的理论学习更加重要,降低学生对就业过高的期望值,让学生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分清形势,找准位置;帮助学生认识到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旅游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都必须懂得基层业务工作,并只有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才能搞好管理工作。只有学生观念转变了,认识到位了,才能变被动的技能训练为主动的强化学习。
(四)强化专业教师的技术技能,完善技能培训硬件设备
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将教师送到旅游行业挂职锻炼;到相关的技能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聘任具有旅游行业管理经验的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需提供特定的场所为学生做技术技能的训练。学校可以建立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和沙盘实验室等,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中积累对客服务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学校还可与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签订长期实习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设计合理的实习模式,选派有经验的实习指导老师,规范实习环节,从实习内容、类型、层次、规模、时间等方面加强综合管理,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专业技能,更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真实的环境、压力和文化,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快速地融入企业,真正实现学习与工作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零距离”转化。
五、结语
一、旅游购物消费的现状分析
1.基本数据
(1)导购规模:据2001年《中国旅游报》的一项调查显示,95%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经历过导游导购,81%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参与过导购消费,96%的导游人员承认其在带团过程中进行导购活动。
(2)购物比重:我国旅游者的平均旅游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比重已由1996年的15.7%,上升至2001年的20.3%。据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1年中国旅游者在马来西亚一地的旅游购物消费达4000元/人,其中70%来自导游导购。
(3)购物满意度评价:根据2001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的有关数据计算,41.7%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旅游购物表示反感。
2.旅游购物消费的基本特征
(1)旅游购物地点:一般选择在业内认可的定点商店,包括当地旅游局授牌的定点购物商店、旅行社指定的购物商店和导游、司机自定的购物商店等三类。
(2)旅游购物频率:一般为一日一店。
(3)旅游购物种类:分为六大类:当地特产类、珠宝类、钟表类、药材类、品牌服饰类和工艺纪念品类。
(4)旅游购物商品基本特点:
一是物美。一般经导游人员和店员的联合推销,都能吸引住游客的眼球;
二是价高。产品一般标价不菲,少则几百,多则几万。其产品定价方式为:
附图
其中:P为商品标价,d为商品折扣率,R为商品净利润,r为税率,TC为产品总成本,P(1-d)×20%=商品净利润=导游人员导购佣金(亦称回扣或提成);
三是还价空间大。这里的还价空间其实就是(O~dP),一般来讲,d的区间为(30%,60%),个别奢侈商品,由于标价很高,d可达80%。但一般情况下,P(1-d)还是要高于市场上的价格;
四是质量稳定性不高。表1数据显示,目前旅游购物商品的质量可靠性平均为61.7%,最高的是工艺纪念品类,为80%,最低的珠宝类,质量可靠性仅为30%。
表1旅游购物商品质量评价调查情况
附图
注:本表数据是作者根据行业分析制作,仅供参考。
二、旅游购物消费的非规范利益分配链解析
研究发现,目前旅游购物消费的动力机制是由导游、旅行社、购物商店、旅游者四方形成的一种隐性契约关系——旅游者希望在游览地购买物美价廉的旅游纪念品,导游员希望通过导购来弥补收入的不足,购物商店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旅行社则把购物商店的返利作为其利润的来源之一。这种隐性契约关系形成的非规范利益分配链,是导游、旅行社、购物商店、旅游者四方利益的博弈。这样的制度安排目前是不均衡的,由于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购买需求和对其信息的有限认知,使得不均衡制度安排得以存在。购物消费投诉的发生就是在这种合约安排下四方利益博弈非均衡性的表现,对旅游购物消费行为进行规范化、优化也就是要创造一种博弈各方共赢的合约安排。
1.非规范利益分配链模型
附图
图1非规范利益分配链模型图
2.非规范利益分配链模型解析
(1)委托人—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旅游者在商品价格识别上处于劣势。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旅游者是委托人而导游是人。人由于和购物商店在利益上的一致性而达成营销行为的默契。因此,人在商品价格和质量上占有较多的信息。而作为委托人的旅游者,因为其行程均由人负责安排,因此无法通过比较对所购商品进行价格识别,在价格上处于被动接受者的状态,信息占有较少。这种委托人—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旅游者在商品价格识别上处于劣势,也使得非规范利益分配链中导游与购物商店之间的回扣关系变得可行。
(2)旅行社超低成本运作导致其利润来源渠道异化。旅游业的无序竞争给旅行社带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行社数量的高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拥有旅行社一万余家。旅行社数量的增加,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但这些旅行社中,真正有实力的只有百十家,大多数都处于小、散、弱、差的状况,目前尚未形成科学的垂直市场分工体系,而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竞争,共同分割一层蛋糕,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为了招揽游客进行低价竞争成为业内普遍现象。旅行社为了扩大其市场份额,降低消费者的进入门槛,以成本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作为其线路报价。然后通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二次消费来弥补其经营利润的空缺。比较典型的有如下三种报价模式:一是规范模式:线路产品报价=两地交通费+区内交通费+景点门票价+食宿费用+导游服务费+毛利;二是海南模式:线路产品报价=往返机票价(折扣价)+区内交通费+景点门票价(团队价)+食宿费用(团队协议价)。这种报价是一种零利润报价,旅行社在这种价格模式下的经营利润来源于购物商店交纳的“人头费”,这种“人头费”最终通过购物消费转嫁到旅游者身上;三是香港模式:线路产品报价=往返交通费+签证办理费+食宿费用。这种报价是一种负利润报价,旅行社在这种价格模式下的经营利润来源于导游员交纳的“人头费”(相当于导游员预先花钱从旅行社将团队带领权买下),报价的亏缺部分和导游员的工作收益通过购物商店的购物消费回扣实现。
(3)导游人员薪酬保障的缺失导致购物消费回扣成为其主要收益来源。导游正常收入的构成分为:工资:300~600元/月或零工资;小费:欧美为2美元/天,港澳台为20元人民币/天,国内为零小费;出团补贴:内地为30~50元/天,海南为零补贴,香港为负补贴(反交“人头费”)。
由于导游工作的日趋自由职业化,许多旅行社为了节约成本都是在旺季临时聘请导游,导致导游人员正常收入水平低下,有的没有任何工资,有的还要反交旅行社“人头费”。“雇工要付酬劳”应该是一般劳动力市场的规律,而在一些旅行社与导游员这一雇佣关系上恰恰发生了动摇。一些旅行社雇导游不仅不付酬劳,反而要求上团的导游员交给旅行社费用——“人头费”,造成一些导游员“举债带团”现象。所谓“人头费”,是旅行社按照一个旅游团游客人数的多少,向带团导游员收取的费用,其计算方法是:导游员应缴人头费总额=旅游团人数×单位“人头费”价格。单位“人头费”价格的高低一般依照游客来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购买潜力而定,如在入境客人中,高的80~200元/人,低的10~30元/人不等;国内游客中,高的一般是50~80元/人,最低的也是在5元/人左右。以一个每人要付50元“人头费”40人的旅游团为例,导游员上团之前要付给旅行社“人头费”2000元。导游员自己的劳动价值无法从正常的收入结构中充分体现,这使得导游人员面临两种力量:完成旅行社的“购物签单”指标的外在压力和“补充收入”的内在动力。这直接导致导游和司机联合,投靠旅游商店,利用客人购物收取回扣。
(4)外部经济效应的存在——非规范利益分配背后的合理因素分析。微观经济学认为,如果某人或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利益或危害,而该个人或企业又没有因为这一结果得到报酬或支付赔偿,那么这种利益或危害称为外部经济。根据是利益或是危害,分为正的外部经济和负的外部经济。旅游活动中有大量的外部经济。人们对旅行社从饭店、餐厅、航空公司、交通运输公司收取的佣金并无异议,认为旅行社作为旅游者与旅游供应商之间的中介服务公司,提供中介服务,收取佣金,合情合理。其实,旅行社和导游在购物方面所提供的中介服务与其他方面并无不同。旅行社每年给定点购物商店送去绝大部分的客源,导游在介绍旅游纪念品的性能和文化背景,推销旅游商品方面的功劳不可抹杀,他们都为当地地方经济和地方企业带来了正的外部效应。旅行社和导游理应从主要受惠者——定点商店收取佣金。
三、旅游购物消费的非规范利益分配链优化
在上述研究中,我们解析了目前为旅游购物消费提供动力机制的利益分配链,那么对旅游购物消费行为进行规范化的实质就是对其利益分配链进行优化。利益分配的优化使得旅游购物消费过程中各方利益博弈达到一种均衡状态,由隐形契约关系转向显形契约合同,从而形成一种博弈各方共赢的合约安排。
1.规范化利益分配链的建立
附图
图2规范化利益分配链模型图
(1)游客利益:购物商店的定点化、公开化和价格监管化,使得游客在购买信息的占有上趋于对称,其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
(2)商家利益:一是经济利益。支付合理比例的佣金,给商家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同时为降低商品价格提供了基础;二是社会综合效益。商家加入旅游佣金结算系统,诚信经营,受到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保护和推介,得到游客的信赖。而系统外的旅游经营企业,如采取私授回扣行为将被依法查处。
(3)旅行社利益:公对公结算,保证了旅行社合法的佣金收入,扩大了其利润来源渠道。
(4)导游利益:导游是旅行社的从业人员(雇佣劳动者),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游佣金的形成)付出了劳动,依法应按合同约定获取劳动报酬。实行旅游佣金制后,旅行社按一定比例支付给导游作为劳动报酬的补贴,通过结算系统,委托银行从旅行社佣金账户上即时划转到导游的账户中。佣金的合法化、公开化和合理化,使得导游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均得到满足。
2.实施的保障措施体系
(1)旅游定点购物商品价格的政府监管化。目前,定点购物商店的商品品种繁多,标价混乱,质地及生产日期不清,等级无对比性。为了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对定点商店的旅游商品进行分类,分等级,鉴定质地,并制定政府指导价格,加贴中国旅游局的标贴。确实做到定点商店货真、货全、价实。现行的购物定点制度本身就意味着将市场竞争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政府介入制定指导价格正是保证旅游者权益的手段。同时,可建立抵押制度,即定点旅游购物商店也应向行业主管部门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
(2)旅行社利润来源的渠道良性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对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通过制形成网络化,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垂直分工体系,使旅行社业朝着有利于竞争与发展的方向转变。改变现行的“小而全”、“大而全”、“大无大的优势,小无小的特色”的混乱局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低级的价格竞争,让旅行社有利可图,不指望通过其他违规办法来创造利润,让旅游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3)导游员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合理化。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每个人都从其从事的活动中获得回报。当个人不能为他所做的事获得回报时,或当个人不必为其行为支付全部成本时,献出现了激励问题。因此,旅行社应建立一种既能使尽职的导游员获得其应得的回报,又能使导游员必须为其违规行为支付全部成本的激励机制。
(4)旅游购物佣金的合法化与公开化。目前,本来合理的佣金却以不合理的形式——“回扣”出现。因此,解决回扣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回扣转化为佣金,便于社会和政府监督。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只要“旅行社与定点接待单位事先签订合同,确定佣金比例,支付方式,并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即是合法行为。定点单位提计的佣金必须计入销售成本,旅行社则将其列入营业收入。旅行社每月可按约定从佣金中提出一定比例作为导游员收入的一部分。同时,严禁司机、导游个人私自收受回扣。
韩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在韩国,任何商店不会直接给导游回扣,而是按导游所带客人购物金额的15%~20%向导游所在的旅行社结算,再由旅行社按比例发给导游佣金。
(5)旅游佣金管理机制的信息化。银行出资建立统一的佣金结算中心,购物商店、旅行社和导游员全部在中心建立账户。购物商店统一使用由税务部门监制的结算单和与中心联网的税控收银机,导游员发个人牡丹卡;企业与企业、旅行社与导游的佣金分配协议在中心备案,并预先输入结算程序。当发生购物交易时,佣金款项通过收银机进入结算中心,结算程序按照协议比例自动将佣金划入旅行社和导游的账户,导游员用牡丹卡在提款机支取自己的佣金。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重视实习环节,仅仅当成一个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有的甚至随便找个单位盖个章,写个实习报告,应付了事;二是找到实习单位以后,工作态度不端正,不珍惜实习机会,也不了解实习的目的,××学校曾经有一个学生到五星级酒店实习,工作态度很不认真,跟客人吵架,严重影响了该酒店的声誉,该酒店立即下令:全球旗下所有酒店拒绝招聘××学校的学生。这次事件说明,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学生自身能否在社会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是涉及到学校和企业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可见,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民办高校的教师目前的现状是,专任教师中年轻教师居多,年轻教师主要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民办院校教书,虽然目前硕士学历教师居多,但是这些老师往往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课堂上实践知识的传授还是在指导学生实习方面,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民办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习地点的管理。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主要通过学生自己选择,多数学生能够实事求是,选择一个单位实习,但是也存在不实习只盖章的情况,指导教师很难到所有学生的实习单位考察,因此管理难度较大。
第二,实习过程管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老师、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机制。例如:指导教师找学生不好找,有的学生在外地实习,手机号经常变,不及时通知老师,造成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不畅,难于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管理。学校和学生良好的沟通机制对于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关于实习效果的监控。民办院校学生实习的目的是:一方面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旅游管理过程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直接接触社会,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民办院校的实习目的使得对学生实习的考核应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考察上,但是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撰写实习报告为主,很难考察学生的能力,因此,民办院校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亟需改革。
三、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对策
(一)重新调整教学计划
在教学内容上,教学计划中应多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内容,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根据旅游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设置相应课程,重视实训环节,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上,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此外,多安排一些知名学者或者旅游行业企业家讲座,给学生提供一些接触社会知识的机会。在教学计划中将学生的实习时间调整为三个月以上,再加上假期,可以达到一学期的时间长度。较长时间的实习有利于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充分熟悉企业状况,并且较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具体业务中去,得到较充分的锻炼,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二)聘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旅游管理教师
民办院校的年轻教师往往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而社会上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又缺少理论基础,因此,既具备旅游从业经验又具有较高学历和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是民办院校亟待聘任的人才。“双师型”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知识阶段和实习阶段结合行业知识给予学生较好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民办院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实习效果。
首先,针对学生对实习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学校在学生实习之前要做充分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工作,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保证实习的效果,杜绝随便找单位盖章的情况。同时,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鼓励学生从基层干起,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维护企业和学校的形象。其次,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条例,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最后,在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及时为学生解决困难。
(四)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民办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锻炼学生能力、胜任岗位工作为重点,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从而加强与校外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一系列举措。建设实习基地对于提高民办院校就业率和加强旅游管理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通过市场调研,寻找旅游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民办院校在寻找实习基地之前要充分考察企业的规模、实力、声誉和用人制度,选择出适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2、在建设实习基地时,要规定企业与学校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长期合作制定必要的合作计划。校企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在签订合作协议、社会教学合作、资金等资源共享、订单式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力求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旅游管理人才,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实习期间的奖惩制度,有效激励和控制学生的实习效果;企业的主要职责是要制定企业长远的用人计划,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人性化管理。
3、不断拓展民办院校实习基地的功能。民办院校建设的实习基地应该是一个多功能系统,它不仅是学生实习的平台,同时也在多方面发挥其功能:首先,实习基地也是学生平时进行实训课程、锻炼实践技能的实训基地。以往实训课程主要在课堂进行,老师通过模拟公司、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进行实训课程讲授,学生无法参与企业真实的经营活动。但是,通过实习基地的实训,学生就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检验和磨合,进一步丰富和提高知识体系。实习基地是具有实战意义的民办学校教学的延伸。其次,实习基地有助于解决民办院校教师年轻化,学历较高但是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民办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可以以课题研究或者项目合作等形式参与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以帮助实习基地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增强了基本理论的运用水平。
(五)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考核机制
改革考试制度,从单一的实习报告考核过渡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1、采取日常考核和实习结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日常考核方面,指导教师通过实地考查、现场抽查或者与学生座谈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查,考察他们的实习工作开展情况、学生的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和心理等情况,保证实习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在实习结束考核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采用实习答辩的方式,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成果。
1、体制障碍导致选才标准缺失
旅游行业的特殊性给其从业人员提出了基本的身体素质标准,然而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对人才的这类特殊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给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不少困难。绝大多数高校的本科旅游管理类专业在招生过程中都没有面试环节,即使极少数高校安排了面试,但迫于招生压力及招录政策规定必须按高分到低分录取的现实,面试也就成了走过场,这就致使一些身高、面貌、体态等不符合旅游类专业要求的学生也被录取进来,为其今后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埋下隐患。因而在招生阶段对高校旅游管理类生源的自然条件有所选择是对学生负责的重要体现。
2、缺乏认同导致人才严重流失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在2014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旅游教育与培训国际论坛上指出:“认同与热爱是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诚然,缺乏对旅游行业的认同感已经成为现时广大旅游管理类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共性,受传统思想和社会偏见的影响,他们认为服务性行业“层次低”,不屑于从事旅游行业尤其是一线工作,扭曲的专业心态造成其毕业生的大量流失。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上海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第一年的流失率高达50%,其后两年中,流失率甚至攀升至80%。五年后,只有少数几个人依旧坚守在旅游企业。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端正学生的职业思想,树立学生的职业抱负成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3、目标失当导致市场供需错位
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是介于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核心层次,专科教育专精于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较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研发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这一实际问题给很多旅游高等院校造成困扰,模糊而失当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上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必然带来市场供需错位的结果。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据三星级宾馆抽样统计,员工中75%左右为中专学历、20%左右为专科学历,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仅为5%左右。而现状是我国许多地区出现本科生与专科生在校人数上的“倒挂”现象,这也预示着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避免。
二、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强调在管理学科平台上实现素质、能力、品德、知识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按照旅游管理门类的专业细分,其人才培养应主要面向旅行社业、酒店业和会展业,同时兼顾相关行业和社会公共领域的用人需求,以培养行业精英为己任。关于精英人才的内涵,学术界呈现出百家争鸣、聚讼纷纭的局面,笔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精英应该有着远大的社会理想,有着肯关注社会基层和从社会基层做起的人生规划,渴求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彰显出自身更大的人生价值。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旅游专业认同感和远大的职业抱负,掌握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具备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简而言之,培养专心服务于旅游企业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应当承载的社会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提出将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旅游企业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但并不意味着将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直接送上旅游企业的管理岗位,旅游产业涉及的相关行业都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管理者必须熟悉基层的业务工作,甚至需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
三、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五维构建
1、坚持“素能结合”的理念
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和修养,它构成了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选才标准,主要包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两个方面。自然素质与生俱来,具有一定的先赋性,如较好的体格特征、外向型的性格特征等;社会素质则是在后天的生长环境中习得或形成的,如良好的文化修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等。能力是指能够完成某种活动或某项事业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它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规格要求,包括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诸多方面。“素能结合”的导向有助于在选才、育才、成才的全过程严格控制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德艺共育”的理念
所谓“德艺共育”是指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原则,这里的“德”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涵盖社会层面和职业层面的双重内涵。就社会层面来说,“德”的内涵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觉悟和信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较强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等;就职业层面来说,“德”的内涵则包括热爱旅游事业,对旅游职业高度的认同感,远大的职业抱负和为旅游事业执着奋斗的信念,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强烈的职业忠诚度等。“德艺共育”的理念体现出现代人才教育思想的核心。
3、坚持“学思相成”的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采取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播方法,致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显得比较被动,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地调动,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应该是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学思相成”的理念指引下,讲授式教学的比重会降低,而且在讲授方式上更加注重“论而有道”,不仅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相对而言,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甚至辩论式教学的比重则会有所增加,旨在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
4、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
“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要求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流程设计中兼顾课堂上的课程教学环节与课外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课堂上的课程教学主要为学生提供以书面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帮助其建立具有一定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知识背景,在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往往显得力所不逮。而加强实训实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上述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课外活动包括以体现群体合作为目的的社团活动、以体现社会责任为目的的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包括以了解社会现实为目的的社会调查、以积累工作经验为目的的企业实习等。
5、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
在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高速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既要为行业输送大批量的专业人才,也要注重培养能够引领行业跨越式前行的精英人才。所谓精英人才,是相对于一般普通人才而言的概念,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标准。从量的维度看,精英人才是人才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是处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少部分人;从质的维度看,精英人才素质高、能力强,应该是各行业各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和中流砥柱。需要明确的是,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分类教育”,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接受教育的是少数基础好、潜力大的学生;其二,提供给学生的是以心智开发与人格完善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笔者认为,旅游行业的精英人才可以分为技术精英、管理精英和学术精英,这三种类型也分别对应着旅游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不同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即旅游专科教育侧重于培养旅游行业的技术精英,旅游本科教育侧重于培养旅游行业的管理精英,旅游研究生教育则应定位于培养旅游学术精英。此处的管理精英,是指位于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的职业经理人。而目前我国旅游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队伍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差的现状,也使得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工作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分析旅游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的成功之道可以发现,“认同”与“坚守”是两个最为重要的特质。换句话说,对旅游职业高度的认同感和强烈的旅游职业忠诚度应该成为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基于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思想、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其精英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德艺共育”、“学思相成”、“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创新理念。
二、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培养机制创新为保障。笔者倾向于采取“英才基地班模式”来培养精英人才,在人才选拔、资源整合、学习自主等方面实现突破。
1.建立科学、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把好“入口关”是精英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统招进来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新生而言,精英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高考成绩结合志愿填报状况作为录取的标准,将高考成绩排名靠前且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首选志愿的学生纳入培养范围,大学伊始就开始分类培养;二是采取延迟策略,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实施学,学年末再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学年成绩加上其他方面的综合表现,结合面试情况加以选拔。相比之下,前一种方式操作简单,但不利于全面客观地选拔优秀人才;后一种方式操作较为烦琐,但有利于保证生源质量。
2.建立高效、务实的资源整合机制。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精英教育必须配置优势资源。从办学角度讲,“英才基地班”可尝试探索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两种路径。国际合作主要是寻求与国外知名旅游高等院校的合作办学,实行“2+2”或“3+1”联合培养方式,将学生送到国外深造学习,拓展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沟通素养和国际竞争能力;校企合作主要是寻求与知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办学,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1年左右的岗位实践,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运作,使学生积累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从教学角度讲,“英才基地班”可采取“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别负责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
3.建立灵活、宽松的学习自主机制。
精英人才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特性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则表现为强烈的学习自主倾向。因此,必须倡导“学习享受”的理念,在制度设计上为“英才基地班”的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在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真正享有学习自。学习享受的源泉在于相对自由的学习状态,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按一定的课程比例在校内跨学科、跨院系自由选课,甚至鼓励学生到其他名校选课,考核合格承认其学分;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将其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参照,通过有效激励增加学生的学习满足程度。
三、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对策
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旅游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估等方面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精英教育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精英化。
千里马得遇伯乐,方可尽其能。提供精英教育的师资也必须是精英。建立一支精英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校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按照规模、结构、质量协调优化发展的要求,精心制定师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学术带头人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校外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校内导师配备而言,应跨学科调动由各级“教学名师”领衔的优秀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同时鼓励缺乏旅游企业工作背景的骨干教师成员走“双师型”道路,积极投身企业进行实践提升;就校外导师配备而言,应聘请旅游企业中管理精英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激发学生奋斗成才。
2.课程体系系统化。
课程体系体现育人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在课程取向、课程模块、课程时序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能提升要求、个性发展需要和个体成长规律,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空间的课程系统。在课程取向上,应兼有习“德”和习“艺”两个领域,以德为体,以艺为用;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的形式,通识教育模块着重帮助学生奠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专业教育模块主要建立与学生未来职业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知识技能框架;特色教育模块为学生搭建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平台;在课程时序安排上,则应考虑学生在学习生涯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心理,做到循序渐进。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针对不同的课程,只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我国高校课堂上司空见惯,教学目的注重“授之以鱼”而忽视“授之以渔”,教师力求将教学内容讲细讲透,却不注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大学成为一个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堡垒,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背道而驰。在精英教育中,讲授式教学的比重会降低,而且在讲授方式上更加注重“论而有道”,不仅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相对而言,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甚至辩论式教学的比重则会有所增加,这些方法旨在培养精英必备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
4.质量评估科学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糜全球的绿色革命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绿色营销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等四者利益的统一,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利益,将生态环境利益的保证看作是前三者利益持久地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
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企业在营销全过程中都强调“绿色”因素:
注重绿色消费者需求的调查与引导。
从国际市场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极大。以绿色食品为例,在英国,目前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本国生产能力潜力。每年进口量占该类食品消费总量的80%,德国则高达98%,表明绿色产品吸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起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在绿色产品开拓中,注意在文化内涵,标准体系经营管理上与国际市场接轨,努力提高绿色产品质量,积极争取ISO14000认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发绿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查国内消费者需求特征,引导我国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注重安全,优质,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首先,扩大现有绿色产品的经营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一是提高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二是提高企业群的规模经济效益。不仅要求绿色产品生产者企业不断努力壮大自己还要企业内联外争,促进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
其次,推行清洁生产方案,在积极进行现有产品绿化的同时,应密切关注绿色新科技,绿色新工艺,绿色新材料,绿色新产品的发展动向,适时地引进和开发绿色新产品。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一是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开发,代须知;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水,省料等,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减缓资源的枯竭之目的。二是通过减少甚至消除废物和污染物在产品生产全过程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产品生产和产品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之目的。实现清洁生产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出产品,产品使用,直至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以实施物质生产,人类消费污染的预防控制。第二,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都有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以实施防止物质生产过程中污染发生的控制。
注重定价中的绿色因素。
由于绿色产品是经有关部门通过严格认证以后,获得绿色产品标志的产品,在质量标准,环保标准等方面都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成本构成方面与一般产品也有所不同,除了要考虑;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般成本,费用以处,还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成本:绿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所付出的代价;为保证清洁的成本;开发和运用绿色包装所增加的成本;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所增加的成本等。
产品定价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成本以外,还必须考虑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政府应允许绿色产品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价格上浮一定的比例,如德国霍因海姆大学农业经济专家哈曼博士的确良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约高50-200%。芬兰政府允许绿色产品价格上扬30%以上;日本绿色产品的价格比一肌产品价格高20%以上ii。从市场因素来看,绿色产品的目标顾客是具有一一购买能力、具有一定的文明程度、具有一定的素质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购买目的不再是仅仅考虑满足生存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追求安全、自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群体中的消费者,有的从自身的安全与健康考虑,往往愿意为购买代表时尚、文明的绿色产品而适当多支付费用。据调查,在欧美国家,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时考虑绿色因素,并愿为之多支付30-100%的费用iii。产品定价过程中,随了要考虑成本以外,还必须根据目标市场购买者的消费心理、购买行为、购买能力貌返氖谐〗肽压ぜ熬赫慷鹊纫蛩乩淳龆ú返木蠹捌溆绞剑癫返亩鄄呗浴?/p>
此外,在渠道选择、促销、服务、企业形象树立等营销全过程中都要考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因素。
绿色营销观念的树立,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从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从外包装到废旧后的回收都要利于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能够在创造企业内部经济的同时带来社会外部的经济性。绿色营销观念的树立,绿色产品市场的拓展,改变了过去我国主要依赖于外延扩大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一个集约型的永续经营的经济体系,有利于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资源价值观是确立绿色营销观念的核心
绿色营销观念的确立,需要企业和全社会改变其传统的资源无价或低价享用的价值观,正确认识资源的价值。资源是具有价值的物品,资源的价值不仅表现为资源本身的价值,而且还包括资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代价。
效用价值理论认为,物品的效用是价值的源泉。物品的效用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物品的稀缺性则是形成价值的充分条件iv。资源,无论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都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物品,都具有极大的效用。同时资源的稀缺性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分报告中指出:用年均消耗量计算,现有资源还可用500年;若以年均2.5%的递增速度计算消耗量,现有资源只能维持90多年。因此,应充分估计资源的价值,并将它作为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资源的价值还包括使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代价。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使用,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此,世界各国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一代价也应作为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以往企业营销中既没有考虑资源本身的价值,更没有考虑资源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代价。因此,形成了一种资源无价的价值观。不考虑土地、矿山、淡水、大气、森林等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由于资源无价而带来的原材料的低价使用,不仅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扭曲,而且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的破坏:?
造成了对有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浪费性作用。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资源的有效使用率不到50%。资源耗费过快,必然造成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森林的乱砍滥伐,造成了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不断;水资源的无遏止的利用,特别是对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的灌溉性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世界性的严重缺水和沙漠化的加剧。
遏制了可替代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可替代资源开发的高投入和现有资源的无偿使用,必然会扼杀可替代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使现有资源的使用进一步加剧。
不利于资源的循环使用。单纯从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虑:按照现行的价格政策,资源循环使用所节省的资金,不足以补偿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翻新、再使用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对于企业来说,资源的循环使用将会得不偿失,因而也不利于这项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事业的发展。
绿色营销观念要求企业营销中必须考虑资源的价值。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营销中,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消费者的要求,还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要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相结合起来。那种只顾片面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的做法,即使能短其获利,但决不会得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提高企业家刂省⒆淦笠导夜勰钍瞧笠等妨⒙躺鄣墓丶?
企业确立绿色观念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家的素质,转变企业家的观念。目前,人们往往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企业,希望它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因而,那些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更大的经济效益的企业被称为“素质高”、“生命力强”的企业,往往忽略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企业的目的就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生态效益的大小根本不予以重视。
此外,同国际绿色企业的发展状况相比,国内企业对“绿色”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也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广度上,国外对“绿色”这一概念几乎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地业都有自己“绿色”发展的目标和计划。而国内则相对集中于食品、电器等少数几个行业。在深度上,国外对“绿色”的理解已不再只是产品的理想,即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融入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而把它上升为一种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而在国内,生产者对“绿色”的理解普遍还停留在产品阶段,绿色价值观还只是表现在绿色产品所能带来的利润上,并没有深入到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中去。在这些生产经营者的心目中,是否开发生产绿色产品,要取决于它带来的利润能否超过普通产品。而目前,由于消费者只有在少数行业内绿色消费特征较明显,在大多数领域内绿色需求并不强烈,而在这些领域,绿色产品的开发成本又较高,故较长时间内,在这些领域开发绿色产品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生产者出自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去开发这类绿色产品了。
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家要有全局、长远的发展意识。企业家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进行生产、营销决策和管理时,都必须时时注意绿色意识的渗透,从“末端治理”这种被动的、高代价的对付环境问题的途径转向积极的、主动的、精细的环境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调整自身行为,从单纯追求短期最优化目标转向追求长期持续最优化目标。将可持续性目标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目标,并不是反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提倡将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资源浪费,以保证长远的永续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以实现一种环境可以持久支持的利润最大化。
资源来源:
i摘自《中国绿色食品中长期发展行动纲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著。
ii陆满平“论绿色产品价格”《价格月刊》199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