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3 21:50:34
导语:在配料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实践教学设计
一、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很多专业课程建设中被不断应用和开发。在课程改革中,部分专业课程因为与国外一些课程的设置相似,直接借鉴国外的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体结构施工作为传统的建筑施工类课程,与国外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别,难以照搬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在探索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现,进行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开发设计存在很大的困难。
1.中外迥异,课程设置须细分
目前国外建筑类课程的设置与国内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以砌筑工程、木工工程、钢筋工程、道路铺设工程等细化的工种作为一门课程,切入点小,在课程中设计有木制框架的制作、木屋架的制作、木门的制作等可以在一个阶段内完成的项目,项目之间呈现阶梯式递进的关系,难度递增。而国内相关课程的设置范围较广,涵盖专业内容较多,每一门课程中包含较多细化的专业内容,教学过程中工作任务和项目设计的复杂性大,可操作性小。
2.经验不足,授课教师少实践
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国内中职教育相关课程建设改革中无先例可循,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及相关的指导。
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生就业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专业老师大多缺乏在企业工作或实习的经历,企业的需求与教师的授课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本课程的建设要求相关的课程开发教师掌握施工现场建筑工艺流程与要求,了解企业对施工类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与条件。
3.浅尝辄止,课程改革无创新
近年来,国内许多中职校施工类课程都在尝试课改,但是推进的成效一般。也有一部分学校对课改只是浅尝辄止,并未深入探索挖掘。如:某一版本的《主体结构施工》课本对章节编排和章节的名称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进行设计,而书本内容未加改动,部分改动也只是停留在排序和排版上,无具体的课改实施内容。课程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联系实际,积极创新,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
二、校企合作,中高等学校联手,建设精品课程
1.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活动―项目”划分定义
通过与企业和专家团队的深入沟通交流,以及课程建设教师进入施工现场实践学习后,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与活动项目划分方式。
(1)任务:根据专家与企业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反复提到的让学生认知理解不同的结构类型的重要性,由此确定了以建筑的主体结构类型来划分工作任务。主体结构施工是地面以上屋面以下的分部工程,该分部工程最常用的几种结构类型是混合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工程。因此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四个工作任务分别为:结构类型的认知、混合结构砌体工程、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
(2)活动:上述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细分环节,不利于课堂教学安排,因此需要在每个工作任务下设置相应的活动。例如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设置框架柱工程、框架梁工程、框架楼面板工程三个活动。该阶段的活动内容类似于国外课程中的一个项目,能够在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3)项目:目前学校课程课堂教学不能按照周或者月来安排实施,因此以上定义的活动内容对于单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旧过于庞大,所以需要在每个活动下设置与活动对应的项目。要按照工作任务的划分方式,基于工作过程对活动进行划分,安排相应活动下的项目内容,例如框架柱工程活动中安排有框架柱施工图识读、框架柱施工材料准备、框架柱施工方案编制、框架柱施工质量验收四个项目。
2.借鉴PDCA项目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中职生的课程项目设计
在完整清晰地划分任务、活动与项目之后,我们参考同济等高等院校教师和同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其他科目课程改革中关于项目设计的成功案例,借鉴项目管理学中“PDCA”质量循环理论的成熟应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的设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项目的大小以小组合作能顺利完成为宜,每个项目任务的设置以满足两课时80分钟、4人一组的课堂学习为标准。例如框架柱活动下的“框架柱的材料准备”。该项目需经小组在两课时内完成,据此选择课程校本教材中配套图样的某一楼层某一根柱子进行配料,尽量避免学生由于任务量庞大而失去信心或者因任务量过小而懈怠的现象发生。实施过程中如发生提早完成任务的现象,可以要求小组对另一根柱子进行配料;相反完成不了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在下阶段框架梁的配料中再次进行学习。
(1)计划(Plan):项目设计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能够进行自学,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因此每个项目应设置一个任务,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在明确的任务下,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自学相关专业知识解析任务,制订完成任务所需的计划安排。计划制订过程要求团队进行合作,通过组员之间的意见交流与沟通,确定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最佳方案。此过程引导学生自学、交流与沟通、优选合适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决策能力。
(2)执行(Do):根据学生自己制订的计划与教师设计的项目完成步骤进行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步骤与流程包括分工、计划实施、交流。学生应在计划安排下做出有利于完成任务的分工,经过组内有效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并将完成过程与成果与其他组交流。在任务执行与交流过程中,需要通过分工协调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查(Check):通过小组的交流对比发现方案的优劣与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检查评价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修改完善原计划,提出能更快更好完成项目任务的实施计划,培养学生的回顾总结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处理(Action):在项目实施检查后增加信息反馈机制,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了解学习动态。评价信息帮助教师掌握课程教学效果,对课程项目设计做出实时调整与变更,通过同学的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学生能根据对评价信息中提到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改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落实项目实践实训环节,接轨建筑市场
在企业对毕业生及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反馈中存在以下共性问题:学生缺乏实践经历影响实际工作效率,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角色转变较慢。因此在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应社会、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实训项目显得尤为必要。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设计了框架柱、梁、板的识图、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质量检查等工程中最为典型的实践实训项目。实践实训项目设计模拟现场施工情景和工作条件,贴合工作过程,符合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在实训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对相关实训内容有探索的愿望,可以对自身知识缺乏的部分进行求知,学会相互协作共同参与项目实践,通过努力不断改进实践的成果,教学效果远远优于课堂教学。经过项目实践实训的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对工作任务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受到企业的认可与欢迎。
三、项目建设成果三方共用,实践效果口碑优良
对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市场、贴合学生的课程建设方案,借着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首批示范校建设的背景,对课程建设进行完善和优化,形成《主体结构施工》校本教材、《主体结构施工》项目手册、《主体结构施工》实践实训项目手册等书籍三册,完整的教学教案一套,教学用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用视频一套,主讲老师课堂示范教学视频若干,精品课程网站展示平台一个。经过三年使用后,收集学生、同行及企业的三方评价信息,得到较为真实的课程建设效果反馈。
1.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对于改革后的课程,学生对于待解决的任务有求知欲望,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任务的实施中养成了良好的交流习惯,在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生反映,进入企业后能很快熟悉工作,能积极主动与同事交流,在企业里得到带教师傅与同事的欢迎和认同。
2.同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程开发阶段教师通过向现场工程人员学习增加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工作过程要求,需要教师结合工程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与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计划与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对课程以外的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做好衔接。多方面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阅历与深厚的专业知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给老师提出挑战的同时使教师自身业务不断得到提升。
3.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及时输出
在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符合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企业反馈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专业知识,工作入门较快,上下班遵守规章制度,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与同事相处融洽,能为企业所用。尤其是对毕业生在施工方案的理解与应用上,企业给出优秀人才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敬军.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J].管理与决策,2005(27).
[2]徐素霞.浅谈新时期职业学校的发展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2006(10).
[3]嵇静.激发和培养数学兴趣[J].课改探索,2006.
1.1硬件条件仿真生产实训车间既有单元操作的生产设备,又有先进的仿真生产线和规范的管理模式,是集科研、实验和模拟生产为一体的实训场所。制剂实践教学所需要的仿真仪器设备等要购置齐全,如建设固体、液体制剂仿真生产线,配备质检室等,以便学生进行仿真操作训练。实训场地、仪器设备、制剂原材料等所需资金可申请国家课程建设经费,亦可吸收企业或个人赞助资金等。如果学校没有条件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可与制药企业及其他同类院校的仿真实训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地区性教育资源,依托校外的仿真生产实训车间开展实训课程,确保实训的时间和质量。
1.2师资条件参与指导实训的教师必须具备熟练的生产设备操作技能、系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及实训教学管理经验、必要的岗位操作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施教能力。为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我校借助于“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校企合作模式,聘请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本校的专业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制订“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教学方案,编写教学大纲及操作性强的实践教材,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训操作。这种“双师型”师资团队模式解决了本校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顺利指导学生实训的问题,既保证了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又为校企间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7]。
1.3管理制度首先要制订仿真生产实训车间管理制度。实训车间具有真实的药品生产环境,管理制度可借鉴优秀企业车间的管理办法,既能保障实训扎实有效开展,又能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产车间氛围。其次要明确对专兼职教师的工作要求。严格要求专兼职教师,使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按照课程计划共同完成实训教学工作。
1.4软件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中药制剂仿真生产实训”软件,对制剂生产设备、生产场景进行三维模拟。在参与实地生产实践之前,指导教师和学生在虚拟网络空间进行中药制剂生产实践等仿真互动,可完成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综合考评等多个教学环节,为参与实地生产实践做好准备。虚拟的生产场景虽然与真实场景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在没有条件进行实地生产实践的情况下,仿真模拟软件也是较好的辅助学习工具。
2优化教学设计
仿真生产实训课程的实施要有周密的教学设计,只有做好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设计包括实训课程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的设计。首先,在前期中药药剂学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习实训课程理论知识,教师根据具体剂型选择相关的生产录像视频,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化药物制剂生产设备、车间管理制度及各岗位操作基本要领。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生产环节,使学生对制药企业现状、制药行业岗位设置及GMP操作流程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对生产技术要求及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做好仿真生产实践教学设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按照设计—预习—操作—矫正—评价的顺序,层层推进教学。具体来说,实训前教师设计重要设备的实训题目,安排学生分组预习,并将内容问题化,如高速旋转压片机的实训模块,要求学生预习后写出标准化岗位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等,包括压片岗位操作法、旋转式压片机标准操作规程、旋转式压片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场地清洁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设备安全使用及日常保养注意事项等,经教师审阅指导后,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实训内容进行操作,记录实训数据,发现问题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认真书写实训报告,最后由教师讲评和学生间互评。
3实训课程的实施
3.1单元模块操作实训基础单元操作包括固体药剂的粉碎、筛析、制粒、干燥、压片、包衣、包装、质检等模块;液体制剂的配料、过滤、检验、灌装、封口、灭菌、质检等模块。结合具体环节穿插GMP车间的规范要求,如生产前确认记录、生产记录和清场记录的填写,更衣、洗手、称量操作、车间物料的发放、生产区域卫生及消毒要求等。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先安排15~20分钟的时间由学生现场陈述实训方案,包括实训目的、实验材料、设备操作方法和要点、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再由教师补充和提问,全班学生互动讨论,做到对实训过程、原理、方法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有意识地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例如在进行压片机实训时,教师有意改变压片机的片重调节器、出片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的位置,设置障碍性问题,或从黏合剂的种类、用量、颗粒的大小和硬度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解决障碍性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3.2综合设计性实训在学生感受实际工作环境、熟悉基本技能操作之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训。要求学生利用实训车间条件设计综合实训题目,按照生产操作流程完成探索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训工作量较大,如果没有团队合作和合理的分工很难完成实训内容。因此,采用10人为一组,并选出一人担任组长的方式,组织学生认真复习理论知识,分组查阅文献,在教师的引导下拟订制剂的处方、设计工艺流程、制订质量标准、细化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全面模拟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组内学生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完成文件记录、制剂制备、质量检验、安全保障、清洁清场等任务,力求真实地模拟生产岗位的工作内容。这种综合设计性实训是一种主动性、探索性的教学,学生将制剂处方设计、工艺、质量控制等相关环节作为一个系统考虑,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会有效解决制剂研究、生产全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宏观掌控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实训效果评价
仿真生产实训教学的环节多且复杂,既有团队合作,又有独立创造,因此除了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外,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采取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模式,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不以单纯的实训报告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应关注学生实训的全过程,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基本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操作规范性、设备的调试与维护能力、综合实训方案设计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回答、提出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除教师评价外,学生也参与评价。此外,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书面总结实训过程中的认识以及不足,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体会和反馈意见,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分析实训教学的效果、能力培养情况等。只有不断完善评估体系,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5结语
关键词 教学实习;实际生产;模式内容;问题;建议;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48-01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视学生实习为企业负担,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实习的难度。此外,实习费用逐年上涨,学校的投入又十分有限,许多高职院校已无力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具备一定的实习条件和一定规模的实习实训基地,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未达到应有的水准[1]。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高职教育活动培养的学生能力离“零距离”就业尚有一定距离。搞好这方面工作责任重大,因为其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甚至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无论是已经毕业或就业的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很明确地认为目前高职教育的弊病主要集中体现在缺乏职业技能实践。因此,当前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实践教学,应始终围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就业来进行。教育活动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学生、教师、教辅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把实践活动搞好、搞活、搞出成效。其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发挥其指导作用,教辅人员提供适当的帮助来共同完成。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个团队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以面包生产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模拟实际生产教学实习做了以下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 实际生产教学实习模式内容
1.1 结合生产工艺,讲授理论知识
在正式生产之前,教师应给出详细的生产工艺。以面包生产为例,工艺流程为:原料配料和面压面整形醒发烘烤冷却包装成品,学生容易理解。然后结合生产工艺分步具体讲授,如配料中面粉、糖、油等的使用比例,即配方,和面的目的以及在和面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化学变化,压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醒发时间的判断,烘烤中面火、底火的控制等。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来讲授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内容,增加了直观性,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避免枯燥的讲授使其产生学习厌倦情绪,效果比较好[2]。
1.2 自行采购原料,使学生深入接触社会
由于学生是全员、全过程参与,为了充分锻炼学生,要求他们实习所用的原材料全部由各个小组自行购买,教师跟随指导,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价格、品牌等。要求学生事先对所用原料的多少、好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在实际购买中才能有的放矢。既要符合生产要求,又要降低产品成本。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社会及生产行情,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1.3 严格要求学生,确保产品质量
由于学生参与的是实际生产,在具体操作前要将学生分组,以便对比。教师要讲清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要点以及安全问题,明确在生产过程中各小组组长应负起的责任,并且落实到每一个人,实行责任制,严把质量关,务必使每一个成员对产品质量做到心中有数,了解每一个步骤应达到的要求和产品最后的质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1.4 明确岗位职责,合理发挥想象
学生通过顶岗形式直接参加生产,在实际操作中要定岗定人,每一个岗位的学生都要明确其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其任务。为此,必须给学生规定“硬”的指标,即必须按照要求完成负责的工序,保证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加强团队意识的训练,这也是以后实际生产所需。同时,要避免学生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把面包制作成自己设计的外形,以区别于他人,在最后品尝时才能享受到成果。
1.5 学生岗位轮换,最后评比打分
学生虽然固定岗位,但只能熟悉整个生产工艺中的某一部分。在面包生产中,学生应学会和面、压面、整形、烘烤等步骤。因此,必须让学生进行岗位轮换,熟悉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才能真正掌握操作的技巧。各小组生产结束后由评委进行评比,具体考核内容包括劳动纪律、工作表现、技能掌握程度和出勤情况等指标。不仅考察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还考核其工作态度和劳动表现。最后,由评委综合给出最后分数,并指出其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1.6 搞好维护保养及室内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当天的生产全部结束后,需要对所用工具、仪器等进行清洗、整理和机械保养等,同时要对场所进行清扫,保持清洁,这项工作由所有同学轮流进行。同时,应主动配合辅助教师做好损坏物品的登记、注册、仪器的清洗、摆放等工作,最后应拔掉电源,锁好门窗。
1.7 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除了要有一定的技能之外,同时也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为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院校就是要定向培养,即培养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坚强的意志、乐观的信念等能力的人才。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环境迫使其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待人,学生会变得更加有自信、有计划、有朝气。
2 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实习中,个别学生不能坚持到底,存在怕苦、怕累、怕脏的思想;有的学生有迟到、早退的现象,在实习过程中精力不集中;学生制作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销售;部分学生的销售经验不足,生产经验也不足,导致最后的利润不是很理想等。
3 建议
一是加强学生管理,强化纪律要求,注重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二是到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单位去参观;三是聘请有经验的企业生产人员来学校讲课,传授经验;四是教师和教辅人员也要深入社会实践,加强培训[3-4]。
4 结语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习,锻炼了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缩短了其与实际生产的距离,提高了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了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其实践技能。在此过程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行情,学会如何区别原料的好坏,也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对其以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从毕业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种模式对提高学生在市场的竞争力有较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5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刘庆海.岗位认知实习:高职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学理论,2011(16):205-206.
[2] 南亲江,刘建明,王化旭.高技能人才内涵及其培养途径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0):68-70.
关键词:材料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PMII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14-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人才培养对高校教师工作的新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而且还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细致认真的科研精神、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材料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并能迅速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经过系统的、全面的实践锻炼,基于这一认识,为了提高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大工程”背景下多层次、创新性、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简称PMII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该实践模式的实行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一、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路及培养理念
实践教学是大学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在“大工程”背景下,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地理优势与学科特色,形成了“多层次、创新性、个性化”的实践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以企业需求为发展导向、以校外实践等为实施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全面开展材料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工程”,即以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与应用为主要特征,强调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实践教学体系置于这样一个大工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消除孤立的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目标、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及学生个性出发,实施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各模块的设置,实现“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学校与工厂企业”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措施
材料专业的PMII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划分为实验教学、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基本模块,具体组成内容如图1所示。
1.增加基础实验,开设独立设课实验。黑龙江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基础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达30%,许多选修课程都配套设定实验课。基础实验的教学方法不是采用单一的传授方式,而是采用教师示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板书设计和多媒体软件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把实验独立设课能充分体现PMII实践教学模式多层次、创新性、个性化的特点。以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差异出发,实现因材施教,即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分层次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独立设课的实验全部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部分实验内容教师只需给出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即可,如低碳钢的焊接及常见组织缺陷,学生需要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和参考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并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即知识的掌握与基本实验能力的不同把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讨论提出多种实验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化,最终由学生归纳总结几种实验方案,进行具体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则处于指导与辅助,这种独立设课的实验能引导学生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设课的实验考核不是以实验报告结果和数据来进行评价,而是本着重过程、重创新思维、重独立思考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资料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的用量、实验仪器的选择及操作规范、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的创新性等多个环节做出综合评价,采用2:5:1:2的计分比例——实验前的相关设计环节占20分、实际操作占50分、实验报告及分析占10分、创新性设计20分的综合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实验学习成绩,从而真实的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2.利用专业技能训练、大学生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1)传统课程设计与金工实习内容单一,学科之间的融合较少,为实现“大工程”的实践教育模式,在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上加大了机械设计、电气与自动化、计算机模拟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特点,个性化地制订实习内容,实现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工程意识。(2)专业技能训练是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内容,专业方向明确,训练内容系统化、全面化,与企业需要相融合,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训练内容有渗碳/碳氮共渗、金属表面改性技术、金属表面淬火、化学镀、等离子喷涂、砂型铸造等。训练过程首先是要求学生了解设备,学校的许多大型设备都是进口设备,如MW3000数字化焊机、TPS4000数字化焊机等,学生要通过翻译说明书来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须知内容,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设备使用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能力;其次,训练的内容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如汽车凸轮轴的砂型铸造,教师只需给出相应的零件图,学生要绘制出铸造图,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模拟,找出最佳方案,然后进行配料计算,造型,熔炼,浇注,获得铸件。这种训练方式由学生自主完成,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材料专业立足学校的办学特色、理念,根据所处的区域位置与地方发展需求,在训练内容上面向企业,将最新的方法与技术融入其中,把知识性与实用性进行统一,如矿山截齿表面处理方法,学院与长春东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解决截齿耐磨性问题。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的开展,不仅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实践的能力与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3)提倡并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科研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PMII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制定合理的立项制度、审批制度和结题要求,保障资金切实到位。大学生科研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优秀成果,将进一步推广,如参加全国铸造设计大赛;在第一届全国铸造设计大赛中,材料成型专业学生取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多年的实践表明,大学生科研活动对于推动学术发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3.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打造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构建实践平台,校企双方以双向推动为运行机制,以互惠互利的“双赢”为基本原则,开展长期合作。目前已经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10个,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等。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完全在企业进行,并增加实习周数,如生产实习由原来的3周增加为4周。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学生能全面了解材料生产加工过程,根据专业不同有针对性地培养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掌握实际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在企业实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的安全、实习积极性、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院采用与企业积极沟通,确定切实可行的实习内容和目标,并在企业给学生确定导师,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确保实习质量。对于实习的考核主要由实习企业导师评价、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答辩等部分组成,按照3:4:3的比例综合考核计分。实习答辩不仅能展现学生的实习成果,更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PPT制作水平和应变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是实现高等院校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仅有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三、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
1.加强师资培训,形成“双师型”教师。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首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因此,学校鼓励并要求材料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接受最新的材料加工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理念,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带到学校。材料专业教师也可在校内的其他专业实验、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大工程”的培养理念。
2.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从企业中引进符合要求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聘请校外具有丰富经验的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在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际经验,而且对材料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研究、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而材料专业的PMII实践教学模式是结合当代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根本的全新的教学模式。PMII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各体系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在新形势下为社会与企业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个性化、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奠定基础。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材料类专业工程训练改革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青年专项课题(GBD1211058)]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刘瑞玲,闫俊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
2.吴娅梅,胡彬,阳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1(3)
3.翁瑞珠.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韩辉,刘生发,缪花明.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5.肖侠,吴价宝.大学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关键词:项目教学;中餐烹调
当前职教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作为参与课改的一线教师,笔者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改革,现整理成文,与大家共同探讨。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它具备以下特点: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的成果。
中餐烹调教学中以所生产菜品为项目,以菜肴制作为独立的子项目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动脑思考、动手参与、动口讨论。按照任务计划进行工作,最终生产出成品菜肴,并将评价销售与现实商业经营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005年秋天,我们专业组的三位教师同时任教04烹饪班。04烹饪班已处于职高二年级上学期,之前他们已学习了本专业有关的基础课程,具备了相应的烹饪基础知识和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按规定这个班将于2006年7月份到单位顶岗实习,因此很有必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此学期的主要专业课有《中餐烹调技术》、《面点制作技术》、《冷拼与食品雕刻》。我们决定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训要求,强化技能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采用项目教学法近一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一)项目设计
在2005年9月开学初就布置项目课题,分小组成立项目课题组,组建模拟的饭店厨房工作间,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烹饪知识,撰写工作任务计划书。
此项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项目名称:
模拟饭店厨房工作间(共分三个模块:切配组、炉灶组、美工组)
基本要求:
1.按三个模块,分小组组建工作组,并确定小组工作的具体任务方向。
2.撰写工作任务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①菜、点类别,列出部分高、中、低档菜目简介;②厨房工作间人员基本情况和工作目标介绍;③行业分析,服务对象分析,竞争者分析,合作伙伴分析,竞争优势分析;④生产计划,在项目任务完成期间所能达到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指标。
3.根据工作任务计划书制作相应菜肴并实现产销一体化。(为了节约原料成本,将学生的实验菜肴按成本的50%销售给学校。)
4.提交工作小组计划项目成果。(每次的菜肴用数码相机拍成照片,并要求学生做好实验报告,作为项目成果提交)
(二)项目介绍
确定了项目设计的大致内容和方向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优秀作品照片及相关资料,使学生清楚地了解项目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所需达到的目标。对于本项目课题来说,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学生组建模拟饭店厨房工作间的创意和构想。模拟饭店厨房工作间必须具有可行性,同时能体现饭店厨房工作间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是首次进行项目设计,因此教师详细地介绍了项目选择的原则;怎样通过更多的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创意;项目小组如何组成;如何分工;如何协同工作和管理等等。
(三)学生分组
学生分组从表面看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但分组是否合理决定了各个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笔者在学生分组时,采取的是以自愿为前提,先让全班同学按4~6人的规模自由组合成子项目小组。然后再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力求各个小组的实力较为均衡,小组内部能做到优势互补。各小组还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再做适当调整。
(四)项目立项
各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市场调查分析,初步确定本小组的项目内容。教师安排时间让每个小组讲解自己小组的工作构想、主要任务及有何特色菜点。全班同学展开讨论,探讨该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并给出进一步修改意见。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小组之间互相借鉴,通过积极思考产生更多的创意。由于受知识面和思维定势的影响,各个小组首次确定的项目方案都普遍缺乏创意,大多是一些传统的烹调方法和菜目。当进行了课堂讨论之后,学生提出了很多创新的意见和方案。各小组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并确认,之后,填写项目任务书,进行项目立项。项目任务书的内容包括项目课题、创意构想、人员具体分工和进度安排。
(五)项目开发
确定各个小组的项目方案后,各小组成员根据工作任务计划书分工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用到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需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在撰写工作任务计划书的“厨房简介”和“行业分析”部分,学生需借助互联网对相关信息进行检索,需要走进居民区、中小型饭店和菜场对群众喜欢吃的家常菜、饭店流行菜、特色菜及常用原料进行调查了解,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第二小组的学生在撰写工作任务计划书时,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并在戚区和武进区等地方进行了调查。有的学生利用父母在戚区菜场做生意的优势,先后多次到菜场了解原料,了解一般市民的饮食需求、喜欢的菜式和可接受的价位,问卷和询问记录相结合进行资料采集。除此,他们还了解到校内学生的饮食喜好,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和教师寻求帮助,找到一些具体的实例如菜单、书籍之类,获取初步的认识,再通过自主学习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让学生从原料的采购到加工生产都由学生自己去操作,教师做一个导航员。在整个项目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显著提高,不懂的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向各科任课教师、家长和同学寻求帮助。
(六)阶段小结、交流
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定期地跟进检查各个小组项目完成的情况。整个项目设计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计划项目;第二阶段,工作任务计划书的撰写和完善阶段;第三阶段,工作实践。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需完成相应的项目设计任务,并且准备好阶段性小结和结果演示。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小组间的分享和交流,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项目设计在不断的修改中得到完善。转贴于
(七)成果提交、评价
学期末,各小组都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任务计划书中的具体任务。在学生的作品完成之后,综合运用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我们设计了一份个人评定表,内容包括自我总结、个人评定等级、小组评定等级,以及教师评语和综合评定成绩。在自我总结一栏中,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确立今后努力的方向,并给出自我评定等级。然后各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商议,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工作量和完成工作的绩效给出小组评定等级。
个人评定和小组内评定完成后,在班内举行小型的项目成果会,由各项目小组在全班正式公布自己饭店厨房工作间的工作任务计划和所取得的成绩,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评分项目包括以下内容:创意构思(项目具有创意,适合居民需求,菜肴制作能体现“适口者珍”的原则并能体现菜肴的色、香、味、形、器、质等要求);工作任务(计划书内容完善,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具备可行性);团结协作(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与促进)。
下面以一具体项目教学为例来说明。
课题:玉米鱼排的制作
1.让学生按照既定工作任务计划书的要求进行课前准备
包括原材料、设备及所需专业知识内容等等。在这一步骤中让学生了解“玉米鱼排”所用的主料是净鱼肉,辅料玉米片,所用调味品(可以是各式各样的酱品辅助调味蘸食,还可根据食用者的喜好进行选择和调配);烹调方法选用炸;在工具和盛器方面可根据制作者的构思进行选择。这里涉及的课程知识有“原料知识”、“烹调技术”、“厨房美工”、“营养与卫生”等内容。这一步骤需提前一天布置,让学生有查资料、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大概需要4~5小时的准备时间。
2.部分小组成员采购原材料,其他成员准备设备器材等
负责采购的学生要了解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鱼肉品种、鱼肉和玉米片的比例关系,它们的质量、价格;负责准备设备器材的学生则对炉灶设备进行检查和整理。在这一步骤中学生要用到“原料的品质鉴定”、“成本核算”、“烹饪设备检测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本环节也需要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准备,约需2~3小时。
3.将所购原料进行初加工
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原料加工技术”、“成本核算”(鱼皮可做鱼皮冻、内脏可以红烧。做到物尽其用,节约成本)、“营养与卫生”(无毒害,有营养的原则)。本步骤约需15分钟。
4.精料进入切配操作间进行切配加工
主料鱼肉片形的大小、厚薄、上浆是否到位;滚粘原料是否均匀;原料可否替代,如玉米片可用芝麻、面包屑等替代做成“芝麻鱼排”、“面包鱼排”等;如将主料换成猪肉、鸡肉等又会得到什么结果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思考。本环节涉及“原料加工技术”和“厨房美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约需15分钟。
5.组配成型的菜肴原料进入烹调间进行烹调,烹饪美工组进行围边点缀
烹调油炸时,学生需识别油温,并能正确控制,需用到“烹调技术”中“火候”的相关知识。进行围边点缀的学生则要对“鱼排”的造型进行构思,充分运用“厨房美工”知识与技能对菜肴进行修饰,使成品更加完美。本过程约需15分钟。
6.组合成菜
鱼排炸成之后,要对它进行组装,就像流水线上的零件组装产品一样需要全面考虑,他们的工种相当于饭店里的“打和”。这一过程约需5分钟。
7.销售、评价
包括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互评、教师点评、消费者评价。菜肴评价耗时较多,大约要20分钟左右。对菜肴进行评价并不仅限于嘴里的味觉、眼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觉,去评价。当学生把他们制作的这份玉米鱼排销售到学校食堂时,还有一份意见表一起交给消费者以征求他们的建议。在销售方面,我们并不看重销量,而是走出实验室,广泛收集信息,促使学生下次做得更好。
同样内容的一堂课,改革前我们通常是省略其中的第一、二步和第五步的美工、第七步的销售环节。上课时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整个过程所花时间约1小时。虽然涉及的知识也有“烹调技术”、“原料知识”及“加工技术”的相关内容,但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达不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就像一只张开了口的口袋,教师传授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以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动手机会增加了,动脑的时间更多了,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所学知识的牢固程度也有所提高。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在实践中,笔者确实体会到项目教学法富有成效的一面。它有效地建立了学校、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学到了就业所必需的技能,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学生在分工协作、自主学习、成本核算、经营管理、推销交流等方面有了惊人的进步。
当然,项目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烹饪课程,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那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及有关定义性的内容或使用定量手段较多的课程如《面点制作技术》中的定量配料,就不太合适。教师应告诉学生具体用量,不宜过多地让学生反复试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对于那些涉及的问题不够清晰,范围较广,一个问题有多种解释的情况,就比较适合用项目教学法,尤其对高年级的实践性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特别适用。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对本课程有一个系统的思路,同时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项目教学的开展还要求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提出或设计出既发展个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激情。否则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被忽略的后果。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涵养才能胜任项目教学法。
由于项目教学通常是对一个学科多门课程的综合,如果放在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来进行,会加大该课程教师的工作量,冲击正常的课程教学。按正常课表一天8节课(4节专业课)难以完成从原料的采购到菜肴成品的评价、销售这一完整过程。建议可改变现有的教学时间限制,如专门有连续2~4周的集中实训时间。这样设计出适合该学科的学习项目,独立计算学分,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项目教学法有利有弊,教师在使用此教学法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依据所教课程的内容、时间、学生特点、环境条件、教师本人的经验专长等,酌情与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法等配合运用,才会产生较强的组合效能,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有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方法;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19-02
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本校教学特点,高校提出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的长远规划及“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科研能力的投入,注重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的发展以各专业的发展为基石,专业的发展以学校的发展为依托,“机床数控技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不仅关系到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而且对高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教学现状
教育无国界,不管你是在美国的哈佛、耶鲁的校园徜徉,还是在中国的北大、清华的校园漫步,你都会发现,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由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联合国”当中。这样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不应拘泥于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模式,可以采取“圆桌形式”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可以采取“讨论形式”进行45分钟授课,如果学生与你针对某个问题争执不休时,证明你成功了,因为你把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可以采取“演讲形式”传授知识,一门课程,能把枯燥的课讲得生动,把抽象晦涩的哲学理论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一直是高校教师的职业目标;可以采取“课上加课下的模式”,最近的几起大学校园暴力事件对笔者触动很大,家长把学生的文化教育交给学校,学校把学生的德育教育交给家长,现在整体的教育环境就是重分数、轻素质,所以会出现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大学时代,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下课之后,极少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而离开家长处于青春期迷茫的当代大学生,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从教师角度,改变一下教学模式,与学生亦师亦友,倾听一下学生的心声,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接班人[1]。
在信息时代的当下,学生容易被手机吸引,驰骋在网络之中,产生厌学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学习专业知识没有用,个别男生觉得“只要会来事,将来到单位就是香饽饽”,个别女生认为“只要嫁得好,将来就衣食无忧,不用工作”,在浮躁的社会感染下,殊不知自己正悄悄磨灭自己的意志,丧失自己的信念,浪费着大好青春。大学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应该是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更应该是钻研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填砖铺瓦”。孩子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10多年的应试教育,上了大学之后,自理能力稍差的学生,不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失去了目标性和方向感,从而放任自由,沉迷网络逃课,甚至中途辍学。
二、改革教学方法的策略
高校教师在课堂中能否把枯燥的知识生动有趣地讲解出来,如何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课后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等等,如何以团队的形式共同研究,如何学会解决问题都是要做的重要功课。明确了教学任务才能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而教学的过程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1.课堂上,采用课堂讨论与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但掌握了表达的技巧和交流的能力,也由被动的听众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学习者、问题的探究者,课堂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的地方;教师主要是明确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对于其中一部分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讲,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尽量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在每一个可利用的教学环节中,增加创新元素,让学生独自完成布置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之外的学术著作,使学生拓展学习范围,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精神。
2.建立适于“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有数控实习基地对学生分组教学,采用边讲解、边演示、边操作的教学方式,在已有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继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过“课下布置、课上集体讨论”的形式来增加,因此,学时并不需要大的变动,即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3.充分利用编程实验室,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基地。课程实验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为了加强学生的实`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地在实验室中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将书本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使理论知识不再枯燥无味,带领学生实际操作,以其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训练。
4.充分利用计算机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时
间。让他们带着教师课堂上布置的任务,自主利用所学的UG、Marster CAM、CAXA等软件进行创新性设计,完成虚拟环境下的三维造型、后置处理和自动编程。
三、“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
课堂建设要有整体规划,不能盲目而行。以教学为主,以动手能力培养为辅,宜学而学,宜人而人,根据教学条件,以优化教学为前提规划课堂管理,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教学方法仍然要切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不能求新求异求洋,更重要的是体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和专业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体现先进的教育教育理念,要促进师生教与学相结合,推进传统教育与时代相结合[2-3]。本次教学方法的实施路线:首先教师采取引导式讲解方法,
结合授课内容布置课堂任务,将学生分成一定小组进行讨论和操作,然后由教师现场指导和答疑,最后对本次布置的任务进行总结。
课堂中,教师应该尽量采取风趣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深入浅出地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采取引导式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大胆地引入实用性、参与性的教学观念,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场景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4]。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教学也是不错的教学方法,最近在“机床数控技术”的教学中效果良好,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此方法,布置与实际生产相关的课堂任务,根据授课人数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数控工艺分析和程序编制,分组配料尽可能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又能解决课堂枯燥的难题,这不是一举多得吗?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导向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机床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践,在n程设置上要注意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的比重,在上课时穿插实践性教学。只有学生真正地见到了实物,才能真正理解课堂抽象的理论知识;只有真正动手去操作了,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从而指导实践。合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相互地结合到一起,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实验仪器,多做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实验,将学校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真正地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未来为主要发展方向。另外,利用学生最后一年理论知识学习安排较少的特点,增加课余实践机会,适时安排学生课外实习。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依托校园环境来锻炼学生实操能力,给
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应该增加课外实训,在课外进行校外实习的时候,结合本地资源,多联系一些从事机械设计行业的企业,到大中型的机械厂进行实习,当然这些企业要有一定数量的数控机床用于生产。实践中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效果会比较好,增加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机会,使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就能够基本上掌握对数控操作和维修的能力,能够很快地动手操作,掌握实践能力。
对中国教育革命和建设贡献最大的应该说是学校和教师,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投身教育事业之中,享受教育成果对社会的反哺作用,我们曾经把教师比喻成蜡
烛,正是这种光亮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下一代。现在中国已经不是“两极”差别而是“五极”差别了。即城乡、工农、官民、地域、行业。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差别不到2∶1,现在全国城乡平均差距3.33∶1。有资料显示为4.6∶1,行业最大差距超过100∶1,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观念,使学生热爱学习,不仅对机械行业的发展,乃至对中国经济的腾飞都很重要[5]。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8.
[2]刘铁芳.试论研究性教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6).
[3]翟国栋.大学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机械 制造与自动化,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