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4 16:39:20
导语: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质量
正文: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为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下面结合我校实际与多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浅析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标准创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系统环境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高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环境是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若无软、硬件环境保障,谈何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校按照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校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的先进性,教学上的实用性,结构上的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每年划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近年来,我校已投入上百万元,保证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教室有128台工作站,并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并安装有网络教室控制设备。软件配置上包括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需所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教师机配有网络教学软件远志公司的LANSTAR。
2、多媒体教室:共有3间,内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台、音响设备等。
3、师生音像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以及校园网络中心。
以上各环境已初步建成校园网。这些软、硬件系统环境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宣传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不是中学高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与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是使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认识到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是能否成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具有了这种新理念后,必然会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而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打好教学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他们的成长与学习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例,使他们尝到具有这种能力后对学习其它学科有巨大帮助的甜头。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动力。有了领导的重视与学生的主动求学,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有了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条件了。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要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必须具有一组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堪、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高素质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师资相对的比其它学科薄弱。信息技术又是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培养与培训,使之能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是有力的,对我们参加各种培训是大力支持的。我校现有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4人,其中一人99年度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二人是省级"计算机骨干教师"。4位教师都在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
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好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系统;领导与学生的观念更新了(领导重视了,学生肯学了);具有了一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课任教师了。三个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条件都具备了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我们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中学的课堂,时间还是很短的,是一门新学科、有新特色。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上,我们必须采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想、方法与手段。下面介绍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成功,达到师生教学相长,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探索。
方法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我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互动性教学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法,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使用交互式CAI学习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初接触计算机的人往往会觉得难以入门,或者在使用过程会因一点微小的失误而茫然失措,或者会为开关机先按哪个按钮而烦恼。教师的讲授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而采用一些CAI软件进行互动式的学习,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开天辟地》、《万事无悠》等,另外教师自制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件。通过界面图形化,可视化,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吸收,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又将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这样会使学生不断体会知识点,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不断在实践中主动探索,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讨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②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可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教学时的课堂气氛,作业的完成情况,测验、考试情况分析等方面,还有学生的提问,发现、创新、实践方面也能够获取教学信息。利用所获信息教师可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的侧重点,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实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式。我们强调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对不同学生实施因"人"施教,如思想上不想学的学生,可配合思想教育,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教学光盘,通过上机指导实践使学生掌握等,要求教学上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育。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二: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那么,如何来设计上机实践的任务呢?任务不宜定的太死,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科学的任务。例如:字处理软件WORD模块的上机实践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期班刊,要求:①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②班刊应含有艺术字、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以及表格。③作品完成后,学生互相评测。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必须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永恒追求的主题。
参考文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
一、“消失”原因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自身的角色定位。该课程从我校课表上“消失”,有其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必需。
其一,基于课程的价值追问而“消失”。
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追问。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一是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则过分地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淡化了它作为能力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支持性作用,未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价值追求(至少未能充分体现出其价值追求)。
比如,信息技术教材中安排了WORD课程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只会照本宣科,至于学生能否利用WORD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课程能否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则一律不问。可等到将来学生想用WORD解决问题时,他们还得从头再学。那么,《纲要》中的“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要求也就名存实亡了。反之,如果将WORD课程的学习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整合起来,由语文教师来教学,其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学生不但能够学到技术,更能学以致用,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同时还能培养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操作的难度大幅降低,信息技术工具的简易化、设备的大众化,使得人们比以前更加容易在课堂之外接触到信息技术,从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要领。所以,当学生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能和技巧的时候,教师再在课堂中按照教材教其学技术,就失去了学习的本来意义。
如教材中安排了下载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的内容,按照我校学生的家庭条件,基本上人人家中都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一、二年级的学生甚至是入学前的孩子,都已学会了下载的技术,且下载的信息也更为丰富。这时,如果我们还是按老路子、老办法去框定学生,其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也就可想再知了。
在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新的终端面前,信息技术是一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崭新课程,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必须紧跟学生的成长需求,必须依赖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只有如此,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其二,基于课程统整的要求而“消失”。
从我校提出课程改革、实施课程统整开始,信息技术课程也就结束了它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历史。所谓课程的统整,就是从学生的学习经验、社会议题出发,将课程与生活密切结合,而学生则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课程内容对学生而言就不再陌生了,其学习兴趣亦得到了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丢弃了信息技术的教学,相反,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
比如,我们在教学“朋友”这一统整课程时,在它的众多教学目标里,我们就非常明确地标出了两条。一是初步掌握拍摄视频与编辑视频的能力,并提高审美能力。二是熟练掌握下载音乐与欣赏音乐的能力,能够与微电影的主题相匹配。在进行课程统整时,我们将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根据统整内容进行整体安排。这样的安排,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息素养,更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针对“消失”进行的实践探索
为了深化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究整合新模式,完善和充实教学资源库,培养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骨干教师,并突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工具性、支持性,培养具有个j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未来公民,我们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原有内容进行了以下整合。
将“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与一年级语文课程整合。语文教师可根据具体的班级情况,带领学生走进机房,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熟悉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游戏方式),并在学生学完拼音后,通过先认读后书写的教学步骤,巩固拼音学习,渗透打字教学。
将“用计算机画画”与二年级美术课程整合。美术教师结合传统美术课进行“画图”的教学,这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是以往普通信息技术教师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学到了技术,更是大幅提升了艺术审美能力。
将“用计算机作文”与三年级的语文、美术课程整合。在学生开始作文和阅读时,由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机房进行阅读和作文,并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制作电子小报等。这也体现了大纲的要求:学习是为了应用,是为将来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将“网络的简单应用”与四年级各学科进行整合。我们根据各个学科的需要,由其他学科教师结合相应的学科内容,带领学生进入机房进行资料查阅、下载、整理,以及邮件收发、博客和论坛的使用学习等。
将“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与五年级语文、美术学科整合,语文教师可结合班会、作文等内容进行教学,美术教师则可结合小报的制作等进行教学。
关键词:教学随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两个学段都应该给学生讲清楚“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小学讲得浅显易懂,中学讲得稍微深入一些;小学可以通过形象亲切的“应用”来引起兴趣,通过“应用”来引出概念和原理,中学则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引出原理和应用。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学生非常愿意动手操作实践,而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原理,明显缺乏动力。如何教学,如何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十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要用好以下三点:
一、用好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能够使学习目标清晰明确,非常适合学生特点,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并提出“任务”,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解决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完成既定任务。
如教学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上《勾勒我的想象力》。教材通过连环画创设情境,引出“给流浪狗盖房子”这一信息需求,很自然地将学生引领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运用基本形状进行实物造型设计”中。通过设计房子,使学生掌握用“椭圆”、“矩形”、“多边形”等工具组合图形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我提出如下要求:
1.任 务:制作狗狗屋
2.制作平台:Windows画图板。
3.制作时间:6-8分钟
4.文 件 名:以姓名拼音+作品名(例:“王红-小屋”)保存。
5.提交位置:教师机中的小组文件夹里。
6.评分规则:(1)能运用3种以上的图形构图。
(2)小组成员全部提交的为满分, 否则减之。
规则明确后,我把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个性狗狗屋。学生根据任务,自主探究学习三角形、矩形、椭圆等工具,我根据学习情况,再对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进行点拨:三角形:可以用“多边形”工具来绘制,注意:绘出两条线段后,双击将自动完成第三条边的绘制并使图形封闭。正方形:选择“矩形”工具,按住Shift键拖拽鼠标即可。拱门:先画椭圆,然后用橡皮擦除多余的圆弧。学生根据梳理的结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接下去我又提出如下要求:
1.任 务:完善狗狗屋
2.时 间:10-15分钟
3.文 件名:同上一轮。
4.提交位置:同上一轮。
5.评分规则:(1)小组成员全部提交的为满分。否则减之。
(2)布局科学,搭配合理。
(3)能用橡皮擦除、设置线条粗细等技术修改、完善。
(4)大胆想象,设计独特。
通过任务的引领,引导学生查找不足,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既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又提升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用好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形式,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逐步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的各个小组总体水平一致,每个小组应该是全班的缩影。
用好合作学习,对于约占班级学生总人数1/4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以小组合作为主、消除他们对学习的恐惧感和畏难感,树立学习的信心,以确保全体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约占班级学生人数1/4的优秀学生,首先应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用“小先生”或“总策划”工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组织策划能力,使其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用好广播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提高,现在的学校大多都配齐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施,比如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并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1.广播教学。在讲解新知识、评价作品等教学时,启用“广播教学”功能即可将教师主机显示器屏幕的画面同步显示在学生机的显示器上,每个学生都可以仔细观察模仿教师的操作。这不仅使教师的演示讲解更加直观生动,而且附带的锁住学生机键盘的功能也迫使学生将注意力投放到教师的讲授中来,其优点显而易见。
2.监控转播。启用“监控转播”功能后,在教师机屏幕上即可单屏或多屏同步显示学生机屏幕的画面,这样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时跟踪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进程。例如,在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先用“监控转播”大体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进程并初步确定典型机位,然后再到典型机位巡视,发现亮点与共性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使教师的巡视更加有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校本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1-0036-04
自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纳入新高考“7选3”选考科目以来,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面对在课程改革中发现的新问题,学校急需构建与教育形势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体系。这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校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那如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笔者在广泛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并致力于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研制。现将主要的构建思路和成果总结如下,与大家共享、讨论。
课程哲学
要构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我们先对课程价值、课程理念和育人目标作哲学思考(如图1),寻找课程设计的逻辑原点,以正本清源。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发展到“育人为本”的新阶段,要把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只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十分强调基础教育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要克服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普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它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于是,学校确立了该门课程“提升信息素养、同创适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人”的育人目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群)的系列学习,将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修炼,外化为社会品质的整体提升。
课程群架构
n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的内容模块确定和布局(如下页图2),要根据该内容模块的教育功能与价值来衡量,考虑其是否对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起作用、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是否符合校本实际等问题。
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体,是根据教育形势和学校实际,统筹规划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是在学校教育目标统率下整合实施的过程。我们所研究的视角,正是用学校课程整合“三级课程”的思想来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统一规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避免出现必修与选修“两张皮”的现象。
搭建课程群框架,要先考虑国家和地方两个上级课程的方案要求,否则就会偏离上级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内容逐渐落后于时展,所以教育部正在研制新的课程标准,即将出台的新课标内容对构建学校课程方案有着前瞻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的几届学生还是依据浙江省现行的地方课程方案进行学习,教师主要依据2014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导教学,依据2014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指导测评。具体的课程内容模块、修习层次与测评要求如表1所示。
搭建课程群框架,还要考虑学校自己的生源、师资、现有课程资源等状况,否则就会脱离校本实际。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薄弱高中,生源基础差,并且能力差异也很大,所以学生选择信息技术为高考科目的人数特别多。据学校教务处统计,目前高三、高二学生选择信息技术为高考选考科目的人数分别占72.6%和81.9%。面临升学或“没书读”的问题,势必有许多学生对高考知识及其拓展内容有着选修需求;对于一些虽不统考但对生活很实用的必备知识,部分学生也有着选修需求。目前,学校建有“电子创新实验室”,学生对创客教育也有着极大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优质的校本资源,将创客教育融入信息技术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发、开设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
因此,课程群模块的设置是在适合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育人目标,立足校本实际,为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而架设。为了明晰课程内容模块的设置意图,现将各模块按照育人目标的素养水平划分为3个层次的课程群,其对应的课程群内容、核心素养和通用素养如表2所示。
体系模型
为了直观地反映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体系,现将课程群布局绘成模型(如下页图3)。
该“钻石”形课程体系模型,表达了“追求璀璨的幸福人生”的育人之意,强调课程设置要以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学科素养为总目标,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及阶段目标来分层分类,并基于校本做出课程举例和修习说明。这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课程,形成了层次清晰、递进有序的逻辑体系。简约的分层分类,也方便学校实行“选课走班”的教学方案。
实施建议
1.模块、学分与选课
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分结构及选课指导如图4所示。
(1)基础课程(群)
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它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明确每位高中生必须达到的初级信息素养水平,是后续选修拓展课程和创新课程学习的基础。基础课程包括全体必修(学考)类和校本自定选修(生活常识)类两个部分。必修课程采用浙江省统一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门课程。由于学校十分重视“文化育人”和“学以致用”,所以设置了“IT名人堂”和“网络搭建与电脑维护”两门基础性的自主选修课程,内容以生活必备常识为主,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
全体必修模块为4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共72学时,建议从高一开始学习,学完后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生活常识类自主选修模块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建议有需求的高一学生选学,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
(2)拓展课程(群)
学校信息技术拓展提高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和知识拓展需要设计的,旨在为学生将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后续选修创新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使他们达到中级信息素养水平。拓展课程包括高考必需的限定选修(选考)类和校本自定选修(知识拓展)类两个部分。限定选修课程采用浙江省统一的“算法c程序设计”课程。由于学校的生源学习底子薄、差异较大,所以设置了“PS平面广告设计”“Flas制作”和“VB语言趣味编程”三门提高性的自主选修课程,它们不是对必修和限定选修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拓展提高与适度加深。
在修满必修4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按需选学,每个模块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限定性选修模块,建议有高考选考的学生必选,其学完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等级性测试(高考选考);另外三个提高性的自主选修模块,建议有需求的学生选学,其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
(3)创新课程(群)
学校信息技术创新研究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专长研究需要而设计的,旨在为学生提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创新、创造的STEAM教育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培植梦想,使他们达到高级信息素养水平。课程内容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为主,基于学校的“电子创新实验室”资源,融入创客教育,突出跨学科综合的“做中学”,开设“三维设计与3D打印”“玩转Arduino机器人”“安卓编程应用”等研究性课程,拟将这些创新课程培育为学校特色精品课程。
创新课程体现了学科的前沿性、应用性和特色性,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爱好或职业倾向的需要进行选学。三个自主选修模块都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可安排在高二、高三或兴趣组中学习,学生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测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作品展示、表演、达标、比赛、文本等多种评价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2.资源建设
(1)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开展多样的教师培训和业务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为学生提供多元可选的课程,师资是关键,要加强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与指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精品课程开发评选,以评比促提高。学校也可以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等合作开发选修课程,还可以引进国内、国际精品课程并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
(2)课程试验
重视校本课程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下的调适和改造。国家课程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和论证而形成的,总体上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更需要经过实践试验和论证,才能在实施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从而使其适用于特定变化的课堂情境。课堂好比课程实验室,既有的课程方案不过是提供一种经验参考,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
(3)实验室和信息资源建设
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是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实施和研究的重要场所,所以学校要配齐必要的设备设施,加强管理、使用、维护和更新。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除了教辅图书、报刊以外,还包括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也要重视搜集、组织和开发。尤其是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辅助平台的开发、应用和管理,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变革课程实施形态,创造有限课堂的无限学习。
结束语
笔者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设计,构建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这对有计划地推进后续的课程建设有着指导意义,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也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瓶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着力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年)同时,《课程标准》也指出:“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学习,更注重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上述内容已经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在现实中,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制约了这门学科的发展,形成许多发展的瓶颈。
一、教师学科本位意识缺失
调查表明:由于不少信息技术课教师缺乏对自身职业的正确定位,学科本位意识不强,对所教学科不去认真钻研与探究,加上有不少教师在学校还要承担学校网络管理、机房维护、电子学籍管理、教学比赛课件的制作等任务,有的甚至还要负责学校办公电脑、教师家庭电脑的维修维护,诸多因素使得信息技术课教师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课程本身的教学,因而教学中仍然以讲授操练为主,缺乏应有的变化与创新,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钻研学科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缺乏钻研精神,学科本位意识不强,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些成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内容断层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的目标和任务,但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缺乏明确标准。这给教材的衔接及学科发展的系统性、连贯性造成了困难,缺乏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有力支持。由于客观因素,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数外学科,其知识内容和技术更新日新月异,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很难跟上快速变化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可能有人会说,新《课标标准》也已明确要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理念。所以,信息技术课教师可以不依赖教材内容来进行课堂教学。但是,教材是课程的重要依据和课程资源,加上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很少教师能够做到不依据教材,而且又能游刃有余地从事教学。
课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时代性,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强化人文精神。教学内容的断层、教材内容的滞后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随意删减必然会影响和制约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发展。
三、课程核心价值认同感的缺失,课程定位模糊
由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践还比较短,该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比较浅薄,信息技术课程定位还比较模糊,人们对这个课程的认同度比较低,造成信息技术课越来越不受重视。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有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对“重技术”还是“重素养”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些地区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也没有提及信息技术课,这就造成许多人认为高中还该不该开设信息技术课。应该说,高中信息技术课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能够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利于创新,并提高认知能力和决策水平,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缺乏评价可信度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健全的评价体系对一个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的评价目标、评价规则和评价方法的表述也都是比较模糊的。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对日常的教学评价也是见仁见智。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考虑过程性评价,只关注终结性评价,而终结性评价在全国各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地区用学业水平测试来代替信息技术课评价,由于学业水平测试难度低、容易过关,但不能真实地考核信息技术课程水平,这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得甚少,也就很难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所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应该是采用多元性的评价主体,丰富的评价内容,灵活的评价手段和多样的评价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
总之,尽管制约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瓶颈还有不少,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因素则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并成为这一学科发展的瓶颈。为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心中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转换观念、不畏困难、努力钻研、全面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新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
2.郑明.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理性反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2.
3.胡济良等,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全省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多层次培训任务的落实以及各级组织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推进,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水准实施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条件。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构建理念新颖、结构合理、内容适当、切实可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既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公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为了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有效指导和不断规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水平和实施质量,现以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制定本纲要。
课程的基本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一、基础性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具有文化教育意义,区别于一般社会机构开展的信息技术职业培训;二是在面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其日后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技术性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突出的操作性和工具性,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并逐渐积累必要的技术应用经验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经验,使学生初步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概念与原理,开始体验其技术思想和方法。
三、综合性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的学习领域之一,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超越封闭的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固定的课堂教学时空局限,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其他部分结合起来,与其他学科课程结合起来,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帮助学生建构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四、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技术工具的学习为主,但不是对工具的机械操作和简单模仿。信息技术活动面向学生发展,以学生的体验、理解、决策、评价等认知活动为基础,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
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为每一个学生获得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对公民信息素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信息技术课程要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出发,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生活、走向学习化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强化学生信息态度与信息文化的有效内化
信息技术课程既坚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建构,也强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信息意识、感悟信息文化、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主动建构,注重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有关信息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责任心,养成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坚持把信息技术既作为学习内容,又作为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信息技术课程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信息技术概念、原理、方法、技能,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形成与信息素养内在要求相一致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又是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良好工具。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要在重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的同时,注重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各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去,使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成为课程结构体系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信息化学习平台。
四、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
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
五、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
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选取体验学习、模仿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设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进行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充满快乐体验、充满探究挑战的人生经历。
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具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愿望;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技术;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主动防范不良信息,抵制不良信息行为,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以下是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分目标。
一、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体验与学习,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与技能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信息的价值;
2.认识常见的几种信息技术工具,知道相关硬件及软件的名称,了解它们的输入、处理、输出各个部分的基本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基本的操作与简单应用;
3.学会使用几种基本的信息加工工具与通讯工具,并根据需要利用它们开展交流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针对具体任务需求综合地从几个渠道收集信息,并筛选和评价信息;
2.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或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
3.能够围绕特定主题,综合利用相关工具或材料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作品;
4.在展示与评议中认识作品,反思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过程中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并保持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2.初步形成有目的地选择、判断信息和有个性地表达信息的意识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意识,具有初步的对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人际关系的良好认识。
(四)行为与创新
1.能够规范、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并注意维护与保养;
2.形成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
3.能够主动思考和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方法,并能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
二、初中阶段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初步学会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趋势,初步了解信息、数据、编码等知识;
2.熟悉几种典型的信息技术工具并能通过比较和探究说明其特点,掌握其基本应用技能;
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与严重危害,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需要确定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途径获取信息,并能够甄别信息;
2.熟悉信息获取、管理、加工、并交流的几种基本方法;
3.熟悉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了解几种不同的工具、技术,能够利用它们完成任务或设计制作作品,并能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综合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开展深入持续的网络合作与交流,拓展学习空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热心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2.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四)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信息活动中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
2.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
课程内容
一、课程的总体结构
在课程内容上,小学和初中阶段都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组成。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模块的学习。基础模块小学分为两个阶段、初中为一个阶段,小学和初中各68学时。拓展模块分别设置为拓展I“主题活动”、拓展II“程序设计”和拓展III“机器人”。拓展I为34学时,一般在小学开设,部分初中也可以根据入学学生情况选择开设;拓展II为34学时,主要在初中开设;拓展III的内容,小学和初中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各34学时,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设。
各个模块的结构关系如下图:
学习模块(学时数)
小学
初中
学习
要求必修选修
二、各模块概述
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划分为四项内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与交流。它们中的每一项在纵向上互相衔接,高年段内容是低年段对应内容的自然延伸;每项内容又都在不同水平上整合了信息技术工具(软件、硬件)、信息技术原理、信息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安全、规范、社会意义等。各项内容在横向上互相联通,内容也相互交融,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重新整合。
拓展I为“主题活动”,开设时间以小学为主,其规定学习形式为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和学习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品质。它又分为硬件使用拓展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拓展两类。硬件使用拓展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将部分常用计算机外设以及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融合其中,让学生同时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拓展中,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工具,使学生通过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课程学习方面的作用,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其未来生活的巨大作用。
拓展II为“程序设计”,开设时间以初中为主,分为算法与问题解决、程序结构与设计两项内容。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需求,适时地为他们引入程序设计的思想,介绍一些基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程方法,让这部分学生加深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为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拓展III为“机器人”,小学和初中均有具体设计,它分为构件与功能、算法与程序、设计与制作三项内容。与基础模块相似,这三项内容在纵向上构成小学到初中的学习序列,在横向上既各自陈述一个方面,又在内容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本模块的设计目的在于借助适合学生学习的机器人这个实验平台,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初步认识和接触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一)基础模块
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与交流
小
学第一阶段1.感知生活中的信息,知道其作用;
2.尝试从多渠道获取信息;
3.开始形成对电子读物的阅读能力。1.能够说出计算机输入、处理、输出设备的名称;
2.初步掌握使用键盘和鼠标器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3.能够创建文件夹存放文件。1.熟练掌握键盘操作方法,并学会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
3.能使用常用绘图工具进行简单的创意绘图。1.获取一个网络身份,尝试信息并参与网络交流;
2.注意网络交流中的文明礼貌。
第二阶段1.结合需求辨别信息的有用性和时效性;
2.积累提取关键词的经验,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信息;
3.学会下载网页及文字、图片等网页元素;
4.尊重他人的信息作品;
5.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1.能够合理地对文件进行分类;
2.能够操作、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尝试在局域网内共享文件;
3.会利用浏览和搜索功能查找计算机中文件;
4.养成及时备份文件的习惯;
5.在文件的复制、传递与共享中加强安全措施。1.会进行文字、段落及文档格式的设置;
2.掌握在文档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编辑;
3.通过集成文字、图片等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4.进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并思考作品的表达效果。1.学会使用至少一种常用的网络通讯工具,通过网络交流拓展生活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2.形成信息与交流中的责任意识并注意安全。
初
中第三阶段1.尝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总结提高搜索效率的经验;
2.了解和使用几种常用的下载工具;
3.养成从权威网站获取可靠信息的习惯;
4.尊重他人的著作权。1.了解计算机主机内的基本构件及其作用;
2.使用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与管理;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方法;
4.会使用工具对文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5.做好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工作,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1.会综合运用标记与格式等功能编辑常见的应用文档;
2.了解图像基本常识,初步学会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
3.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
4.能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直观表达;
5.会对音频、视频文件进行简单的编辑。1.初步了解网络是怎么工作的;
2.能够综合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辅助学习
3.能够对所熟悉的主题网站的内容、结构、风格及质量进行分析;
4.能够制作简易网站,能够使用一种工具简易网站,并尝试参与网站的维护;
5.能够结合实例说明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畅想未来。
基础模块内容详细说明
第一阶段
以兴趣为主导,学习基本的鼠标器、键盘操作,处理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并能利用光盘和网络等资源辅助学习,初步参与网络交流活动,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应用产生初步体验。
1.信息的识别与获取
(1)联系生活实例,感知信息的存在,知道其作用。
(2)知道信息有多种来源,尝试根据信息需求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阅读多种形式的电子读物,初步形成阅读能力,并体验多媒体在呈现信息方面的优势。
2.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1)能够说出计算机基本的输入、处理、输出设备的名称,认识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
(2)初步掌握使用键盘和鼠标器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3)能够根据需要创建文件夹保存文件,并学会给文件夹和文件作有意义的命名。
3.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熟练掌握键盘操作方法,并学会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
(2)能够在文档中对文字进行插入、删除、分段等简单编辑。
(3)能够使用一种常用绘图软件进行简单的创意绘图,并能对图片素材进行修改、调整等处理。
例1:围绕一个主题,利用简单的绘图工具创意绘图,体验使用计算机绘图工具表达信息的乐趣。
例2:在半成品图片的基础上,通过增补信息或调整图片,使其满足表达要求。
4.信息的与交流
(1)尝试使用一种网络交流工具,了解其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参与网络交流活动,体验网络身份的虚拟性。
例:登录一个儿童网站,申请网络通行证,对网上作品发表评论,还可以到BBS参与交流讨论。
(2)在网络交流中注意文明礼貌,对别人发表的观点、作品不恶意攻击。
第二阶段
通过学习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基本技巧,提高网络交流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1.信息的识别与获取
(1)能对收集的信息做有用性和时效性上的判断,对信息进行初步筛选。
(2)了解关键词及其意义,积累提取关键词的经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信息。
(3)能够使用菜单中的“另存为”、“图片另存为”、“目标另存为”等命令将网页及网页中的图片、文件等保存到本机上。
(4)尊重他人的信息作品,获取他人信息时注意及时记录信息来源、作者等信息,合法地的使用他人作品。
(5)了解病毒的危害及传播途径,在获取网络信息时,注意防范计算机病毒。
2.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1)认识常见的计算机文件类型,根据文件分类的需要,创建文件夹保存多种文件。
(2)了解文件的重要属性信息,能够操作、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尝试在局域网内共享文件。
(3)学会利用浏览和搜索功能从本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中查找所需要的文件。
(4)知道由于硬件损伤或病毒侵袭会造成信息丢失,养成及时备份文件的习惯;
(5)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或与他人传递、共享文件的过程中,认识可能存在的病毒感染,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3.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根据表达和文体格式的需要进行文字、段落及文档格式的设置。
例:综合使用字体、字号、对齐方式及段落设置,编辑常见应用文档,如通知、留言、书信和小报等。
(2)掌握在文档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编辑,体验利用表格组织与表达信息的特性。
(3)能够使用一种信息集成软件,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集成文字、图片等素材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4)对作品进行展示与评价,并思考作品所使用的各种信息表达形式在表达主题上的效果。
4.信息的与交流
(1)学会使用至少一种常用的网络通讯工具,通过网络交流拓展生活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2)在网络交流中产生对自己所信息的责任意识,提高对虚假信息和恶意活动的辨识能力,注意个人信息的保密。
第三阶段
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复杂问题,将技术的文化特性与个性表达融为一体,通过信息的加工、组织,体验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利用。
1.信息的识别与获取
(1)了解常见的几种搜索引擎的特性,尝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总结提高搜索效率的经验。
(2)了解远程登录、FTP等不同下载工具,了解他们的特点,利用多线程、断点续传等功能提高下载效率。
(3)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养成从权威网站获取可靠信息的习惯。
(4)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包括对其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等。
例:在引用受著作权保护的网络资源时要取得著作权持有人的允许,并以恰当的方式表示感谢。
2.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1)了解计算机主机内的基本构件及其作用,知道计算机是如何通过这些构件工作的。
(2)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能够使用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与管理。
(3)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意义,知道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方法及信息的度量单位,能读懂信息存储空间及文件的大小。
(4)会使用工具对文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以节约存储空间或方便传输。
(5)做好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工作,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
3.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会综合运用标记与格式等功能编辑常见的应用文档,并通过字处理软件中的处理工具提高文字处理的工作效率。
例1: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字处理软件制作带有封面、目录、页眉、页脚等特定格式的文档,利用项目编号、分隔符、本样式等工具提高文档的可读性,并能够尝试设计报纸、杂志版面。
例2:字处理软件中提供了“查找与替换”、拼写检查、修订文档、机器翻译(繁简转换、英汉互译)等工具,体验其功能及解决特定问题的效果。
(2)了解图像基本知识,初步尝试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修改、调整图像或实现简单的艺术效果,运用技术辅助创新设计、个性化表达。
(3)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了解动画生成的基本原理。
(4)能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直观表达。
例:在电子表格中输入关于家电销售的数据,利用其计算功能分析处理数据,从数据统计结果中发现研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5)了解常见的音频视频文件格式及播放软件,使用一种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尝试采集与简单编辑音频、视频。
4.信息的与交流
(1)初步了解网络是怎么工作的,知道一些常用网络术语的意义。
例1:结合身边的网络环境,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主要硬件及其功能,如服务器和工作站、传输介质、集线器等。
例2:了解IP地址与域名的基础知识,知道常用的网络术语,如URL、HTTP、WWW等的意义。
(2)能够根据学习与研究的需要,综合使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辅助学习。
(3)能够对所熟悉的主题网站的内容、结构、风格、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
(4)综合多种素材制作简易网站,并提高对网站规划、设计与制作过程的科学管理意识,能够使用一种工具简易网站,并尝试参与网站的维护。
(5)能够结合实例说明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深化认识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与差异。
(二)拓展模块
拓展I:主题活动
适合学段:小学为主
拓展类别项目活动建议
硬件使用
拓展信息采集如以“我身边的植物”为主题,到室外观察或参观植物园:①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各种植物的图片;②利用图书馆或博物馆获取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③访谈植物学专家、教师或其他人员,用录音笔、MP3或其他语音设备记录访谈材料。以恰当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以班会或者板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信息转换将现场采集的数字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通过扫描仪将纸质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体验数字化资源的特征,及利用计算机加工与管理数字化信息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拓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如在“国家的名片——货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各国货币资料,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制作多媒体作品,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以合理的方式组织管理信息,做教师的“信息小帮手”。
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资料,拓展学习交流合作的渠道和范围。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个人信息资料,加深对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拓展II:程序设计
适合学段:初中为主
内容项目算法与问题解决程序结构与设计
要点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算法思想及其意义;
2.学会使用流程图等方法描述算法;
3.知道算法的多样性,能有意识地设计与筛选算法,优化问题解决的方案。1.了解程序的基本知识,知道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2.选择一种容易掌握的程序设计高级语言,掌握其基本的命令及语法规则;
3.结合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分析算法,选择程序结构,并尝试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4.能够读懂简单的程序,分析其功能,并知道如何调试和修改程序。
程序设计内容详细说明
1.算法与问题解决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算法思想及其意义,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算法。
例:我们到商店买东西,首先确定要购买的东西,然后进行挑选、比较,最后到收银台付款,这一系列的活动实际上就包含了算法。
(2)学会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算法,知道流程图的基本图例,了解自然语言和流程图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算法的多样性,能有意识地设计与筛选算法,优化问题解决的方案。
2.程序结构与设计
(1)了解程序的基本知识,知道程序控制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2)选择一种容易掌握的程序设计高级语言,掌握其基本的语法规则。
(3)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算法,选择程序结构,并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4)能够读懂简单的程序,知道程序表达的基本意义,并学会调试程序。
例:给出一个“10米折返跑”的小程序,能够判断这个程序及其中语句的意义,并能调试运行。
拓展Ⅲ:机器人
适合学段:小学、初中
构件与功能算法与程序设计与制作
小学阶段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机器人的兴趣;
2.知道电路的概念,会连接简单电路;
3.知道几种传感器的功能,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
4.知道电池和电动机的作用并学会使用;
5.简单了解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知道其主要用途;
6.了解教学用机器人的基本构成,会使用功能模块拼装这种机器人。1.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问题的处理过程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举一反三;
2.了解流程图的相关知识,并能用流程图编写简单程序;
3.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并结合实例形象地描述其实施效果;
4.能在模拟系统上编写程序,会将程序写入单片机或控制系统;
5.会根据模拟运行结果或实际运行结果对程序进行调试修改。1.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需要解决并可以借助机器人技术解决的问题;
2.能提出利用动力、传动或传感等功能部件组合制作应用系统的合理方案;
3.了解控制系统的作用,能提出其与动力、传动、传感部件组合制作简单应用系统的合理方案;
4.能够与他人分工合作,设计并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简易机器人,初步形成积极动脑动手的习惯。
初中阶段1.了解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前沿,分析我国在此领域的差距,树立民族责任感;
2.知道动力系统的构成,会根据需要拼装动力系统;
3.知道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会根据需要拼装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
4.知道几种简单机械构件的基本功能,会根据需要利用它们组装实用系统;
5.了解多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综合使用各种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
6.理解控制系统的构成和作用,会利用其控制各个功能模块。1.知道流程图及程序的基本知识,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并画出流程图并编写程序;
2.了解算法及其意义,能够用算法表示实际问题的处理思路;
3.掌握将算法转化为流程图的方法,明确“确定算法-程序实现”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4.综合利用三种基本结构设计程序并可以结合实例形象地描述其实施效果;
5.掌握程序编写的一些简单技巧;
6.知道如何将程序写入单片机或控制系统,并根据运行结果调试修改。1.能够利用零部件构造各功能模块;
2.会根据需要选择、更换、组合配件构建性能不同的功能模块;
3.能够利用自行设计的功能模块制作出切合实际的应用系统;
4.初步了解机、电器件的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养成正确使用机器人的良好习惯;
5.通过合作设计制作多功能的简易机器人,形成积极动脑动手的习惯。
机器人内容详细说明
小学阶段:
1.构件与功能
(1)了解机器人技术的相关概念、分类、应用及其发展状况,通过这些机器人技术相关内容的介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例: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慧和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
(2)理解电路和电路元件的相关知识,并能根据这些知识利用相关元件连接简单电路。
(3)了解红外、声音、光敏和碰撞等基本传感器的基本功能,知道其基本用途。
例:利用红外传感器制作一个简单的防盗装置,手靠近时,就响。使学生体验红外传感器的功能。
(4)知道电池和电动机的作用并学会使用,并学会将电池和电动机接入电路。
(5)简单了解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等基本的传动方式的的工作过程,并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说明其主要用途。
(6)了解适合学生学习的机器人的基本功能模块,会使用这些功能模块拼装简单的机器人。
2.算法与程序
(1)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问题的处理过程,然后根据所学的方法描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了解什么是流程图以及流程图的表示方法,并能用流程图描述简单问题的处理过程。
(3)了解程序的顺序、选择和循环这三种基本的结构,并结合实例察看其执行效果,并能举一反三。
(4)能在模拟系统上通过图形界面的形式编写简单程序,会将程序写入单片机或者控制系统;
(5)会根据模拟运行或实际运行结果对程序进行调试修改,发现实际运行与模拟运行的不同并知道其原因及解决办法。
3.设计与制作
(1)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机器人技术解决问题。
例:声控灯解决楼道的灯光控制问题、用红外传感器制作防盗系统等。
(2)了解控制系统的作用,能提出其与电动机、传动结构、传感部件组合制作简单应用系统的合理方案。
(3)通过与他人的分工合作,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简易机器人,从而逐步养成积极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初中部分:
1.构件与功能
(1)明确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知道机器人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的典型事例,了解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树立民族责任感。
(2)掌握动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根据原理拼装简易电动机。
(3)理解传动系统的基本分类和工作原理,并根据需要拼装变速箱,完成动力的传递。
例1:一对啮合的齿轮其模数必须一致,否则无法正常运转。
例2:组装变速箱(齿轮箱)。
(4)知道适合学生学习的机器人和生活中一般结构中的简单机械构件的基本功能,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它们组装具有实用功能的简单系统。
例1:了解机器人的底板、主板、轮子等机械组成部分,并且能根据机器实物的结构图将这些机械设备拼装成实用系统。
例2:用继电器和声音传感器组装声控灯。
(5)了解几种常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利用传感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将其运用到简易系统的制作过程中。
2.算法与程序
(1)知道算法的概念及其意义,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能够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2)理解并掌握“确定算法-程序实现”这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能简要描述具体问题在计算机中的解决过程。
(3)掌握算法的基本表示方法,特别是流程图。
(4)知道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并能综合使用,然后可以结合实例形象地说明其实施过程。
例:编写一个小程序,使教学所选用的机器人能够完成如下任务:遇到红、黄灯的时候制动,遇到绿灯的时候继续行驶;当发现障碍物的时候能发出警报,并且转向。
(5)掌握程序编写的一些简单技巧,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了解主程序和子程序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能根据教学所选用的机器人的运行状况说明程序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6)知道如何将程序写入单片机或控制系统,并根据运行结果调试修改。
3.设计与制作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用不同的配件组装所需的功能模块。
(2)能够利用自行设计的功能模块组装出贴近实际的应用系统。
(3)初步掌握机、电器件与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知识,养成良好习惯。
例:保养和维护常用的机、电器部件;电池若长时间不用应从电池盒中取出;轻拿、轻放各电器部件等。
(4)明确控制模块及其他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基本作用,能基于控制模块设计较为复杂的应用系统。
例:用闭环电路、红外传感器、继电器制作自动冲厕器并画出组成方框图。当人走近便池时,自动冲洗厕所,当人离开后,再次自动冲厕,整个过程始终在检查是不是有人走进使用便池。
(5)能够通过合作设计并制作多功能的机器人以完成稍复杂的任务,养成积极动脑动手的习惯。
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开设建议
各市要从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依据本纲要提出课程开设规划,各县(市、区)可根据规划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各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设置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学校硬件条件、传统特色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等方面因素来确定,可以是硬件或者软件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横向拓展,也可以与其他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其它内容结合实施,教学上可以采用主题活动、兴趣小组或一般的课堂教学形式。开设时需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工具来对待,特别注意保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认知状态的健康发展。
本纲要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整体设计,初中课程必修模块不再基于“零起点”或“低起点”。考虑到设备、师资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原因,最近几年内我省还会有少部分初中一年级学生存在“零起点”或“低起点”状况。建议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设置的起始年级为小学3年级。根据本纲要所提出的内容,3~4年级完成基础模块中的第一阶段学习内容,5~6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学习内容,初中1~2年级完成第三阶段的学习内容。拓展模块的开设可以根据情况穿插在基础模块的开设过程中,或在高年级集中开设。课时安排量可以采用每周1课时常年开设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每周2课时隔学期开设的方式。
在拓展模块的选择开设中,除拓展I以小学为主,拓展II以初中为主,拓展III小学和初中都可以选择外,部分有条件的小学,在选择一个拓展模块的基础上,可以在部分班级或以小班形式尝试开设拓展II;部分初中可以根据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开设拓展I。
在开设拓展I时,整合类主题的选择以基础技术准备、资源收集、学习管理或其他辅主题为主。
拓展III中包含一些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部分小学如果已经选择开设拓展III,则拓展II可以不再选择;选择拓展II而没有选择拓展III的学校,建议使用比较直观的编程工具或软件。
二、课程资源建设建议
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又是学生发展的工具。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新课程观、新教学观为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教学的引领作用。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本纲要所提出的目标和内容为基本依据。一般情况下,基础模块可以分小学和初中两学段编写教材。拓展模块可以编写相对独立的教材,也可以编写与基础模块相整合的教材,或者不编教材。
同时,应当做好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可以通过配套光盘、教学辅助网站等多种形式建设立体化课程资源。
为了兼顾小学阶段学习过机器人和没有学习过机器人两种情况的学生,建议针对初中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采用低起点、高终点的方式安排初中拓展III模块的教材,也可以用光盘或其他补充材料的形式为起点较低的学生提供帮助。
为更好地开展拓展III模块的教学,建议学校选用综合设计的教学用机器人。综合设计的教学用机器人既是一个教学用机器人的标准件组合,又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实践的综合“实验箱”(可以称之为“学生机器人”)。机器人的选用除了考虑经济、实用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如机器人配置中的零件的质料、形状及所采用的拼接、安装技术等等,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卫生及安全标准。
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和选用过程中,应注意信息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和适时改造,应注意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出发,适度增加信息技术软件选用的开放度,加强不同风格、不同特征软件的合理配置与选用,以为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一个更为开阔的背景和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同时也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更好的条件支持。
三、教学建议
(一)鼓励教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建议适当采用主题活动的方式。主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来源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但主题选择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可以综合其他学科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展开信息技术的教学,如键盘训练与拼音学习相结合;多媒体应用与辨物分类及自然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网络浏览与社会常识的学习相结合;益智游戏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等等。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良好行为习惯。
鼓励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形式进行积极的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从拓展模块内容的特点及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出发,拓展模块的教学可以灵活地采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甚至是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
要通过提供补充材料、集中补课、异质分组等方式,切实解决初中生起点不一的问题。
鼓励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加强沟通,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与学科教学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二)注重培养学生个性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要达到本纲要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保证全体儿童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发展。同时,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出发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为一部分具有特殊兴趣与能力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
(三)基于实验仪器设备或者实践环境展开教学
所有模块的学习,都必须尽量基于真正的仪器、设备或基于真实的实践环境,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机器人模块的学习,建议尽量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机器人作为实验平台。在适合学生学习的机器人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利用机器人仿真环境引导学生领会机器人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评价建议
信息技术的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紧密围绕课程的基本目标展开。应当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应当充分利用课程评价本身的教育功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应当充分体现课程评价对教师教学及其改革的调节功能,指导信息技术教师科学认识课程评价的各项结果,合理地设计和调节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既关注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也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要有所侧重,不宜过于复杂。评价标准可以在活动前提出,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由师生共同确定。
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作品的收集与评价、学生活动过程的现场观察与记录等形式。班级或学校可以建立学生档案袋,以记录学生发展的过程。
过程性评价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师个别指导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学生反思回顾学习过程、促进自身发展的依据。
(二)总结性评价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教育教学模式、方法
信息技术的变革,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愈来愈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方式,信息知识的猎取、分析、处理及应用能力成为我们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体现,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这个信息社会对社会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革命的产生,科技革命将带来新的挑战。对此国家教育部1999年11月九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2000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做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讲话,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提出了当前实施与普及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目前全国许多中小学校相继增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当前的一些信息课程教师是非专业的。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这一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全新的。如何教、如何学成为我们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与同行共勉:
一、明确概定,确立正评方式
在中小学现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本人认为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爱好和意识。在知识技能上,让学生做到了解和初步掌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初步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应用。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 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明确了教学任务,也就是相应制定了教学目标。那么又如何正确的进行教学评价呢?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对象为
主体,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及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在中小学阶段,评价的对象是少年和儿童,因此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等方式,现阶段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掌握word,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dord进行文字、图片、表格的编辑和排版,所以在教学中我就适当地给学生提出了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期末考试主要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制作“七彩人生”为题的小报,每节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这样可以充分应用学生的协作精神,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剖析对象,模式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对象是中小学生,是一个被教育者,是我们教育研究的对象,所以在教育双边活动中,学生应始终处于受教育的地位。但学生不应当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和接受训话的“工具”而是活生生有智慧的人,是具备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是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被教育的学习主人。学生在教育教学的直接影响下,意识形态正在发展,而无意形态正在发生变化。有意的、稳定的注意意识是儿童学好知识的必备条件。一般儿童是在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上要注意把抽象变为具体,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通过对学习对象的剖析,本人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以“创新意境——协同操作——会话商讨——意义结构”为主线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我们应在授课前“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的克制力有限,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天生爱动,而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是操作性强,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给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去商讨解决的方法。从而熟悉各个软件窗口的操作,通过商讨后,用自己的体会和语言描述操作的步骤和表象,形成了“协同操作,会话商讨”这一教学模式,计算机的知识性、概念性、科学性、严密性、准确性 都比较强,专业名词要规范,因而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意义的建构”。
三、诠释教材,选择教学方法
——钟义信
如果问到“信息技术课程会不会消亡”,那要看是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程。
——钟义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您提出了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辅人律”、“拟人律”和“共生律”这个三位一体的基本规律。您能否根据“三律”给我们讲解一下信息技术功能的变化?
钟义信:我们需要说明的是,科学技术不只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信息技术,而是指整个科学技术。整个科学技术有它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了解了这些规律,就能理解科学技术为什么会发生(辅人律)、发生之后又会怎样发展(拟人律)、科学技术发展起来又会与人类形成什么样的关系(共生律)。了解了这些规律,也就能够懂得为什么会出现信息科学技术,以及信息科学技术又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第一,“辅人律”说的是科学技术的作用,这与科学技术的发生机缘和机理有关。具体来说:人类在自然界谋求生存的长期进化过程中,总会感到自己的能力不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扩展自己的能力。这个“外界力量”就是工具,而制造工具的原理就是科学,制造工具的具体方法就是技术。可见,科学技术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人类需要扩展自己的能力。如果人类没有“借助外力扩展自身能力”这个需求,科学技术是不会发生的,或者说,科学技术是没有理由发生的。“辅人律”解释了科学技术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科学技术是根据人类的需求而发生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需求是主动的,科学技术的发生是被动的,是“应运而生”的。因此,科学技术没有自己主动的要求和愿望,当然也就谈不上“科学技术要超越人和统治人”。人们不必担心也没有理由相信“智能机器有朝一日会统治人类,淘汰人类”。只要懂得了“科学技术是辅助人类扩展自身能力”这个原理,“机器统治人”的神话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如果考察科学技术是怎么发展的这个问题,就会说到拟人律。既然科学技术的“辅人律”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作用是辅助人类扩展能力的,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然就要按照人类能力增强的方向发展,这便是“拟人律”。那么,什么是“人类能力增强的方向”?人类的能力有三类,体质的能力、体力的能力、智力的能力,三者构成一个逐层递进的有机整体。所谓“逐层递进”是指:首先要有很好的体质能力,这是最基础的成分;在此基础上就要有很强的体力能力;再进一步就要有很聪慧的智力能力。考察历史可以发现,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从扩展人类体质能力(材料科学技术,大体从古代的农业时代开始),走向扩展人类的体力能力(能量科学技术,大体从近代的工业时代开始)再走向扩展人类的智力能力(信息科学技术,大体从现代的信息时代开始)。可见,从增强人类的体质能力到增强人类的体力能力再到增强人类的智力能力,这既是人类自身能力进化发展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辅助人类扩展能力”的发展过程,即科学技术“拟人”发展的过程。一句话,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拟人发展的历史。
通过“辅人律”和“拟人律”的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而不可能在近代,更不可能在古代)才大规模地出现信息科学技术,才进入信息时代。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按照“辅人律”和“拟人律”的规律,信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又要沿着“从信息技术到知识技术再到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前进。这是人类目前正在经历着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的历程。不过,如果说得稍笼统一些,也可以把“知识化”的过程融会在“智能化”过程之中。这样,也就可以说成是“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的过程”。
第三,“共生律”说的是科学技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既然科学技术是辅人的,而科学技术又是拟人的,因此,合乎逻辑的结论就必然是“人为主体、机器辅助”的人机合作共生的关系。这样“人机共生”的结果,就是人类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但体质能力和体力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而且智力能力也得到越来越有效的增强。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的辅人律、拟人律、共生律三者一起,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告诉了我们,整个科学技术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怎样通过共生来扩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受到许多人的质疑,认为信息技术逐渐在家庭和社会上普及了,在中小学则没有必要开设课程了。您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会消亡吗?
钟义信:信息科学技术在信息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科学技术课程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怎样上的问题。应当按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规律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结构的规律让各学段学生各得其所。这就关系到课程内容如何取舍、教学方法如何改进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男女老幼都逐渐熟悉了手机、电视、计算机的操作。但是并不等于就都懂得信息技术了、就可以不学了。“会用”和“真懂”不是一回事。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不仅会用信息技术,而且会创造发明新的信息技术,甚至引领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光是会用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信息技术不等于就是手机、电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学生放在未来生产力的主人公、生产主体的位置上来看,他们必须要挑起社会发展这个重任。
关键词:中职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思考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修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具体目标为:
1.情感态度:(1)能主动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搜寻,(2)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合作、沟通;(3)具备初步的文明;(4)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
2.信息技能:能利用计算机及因特网获取、存储、加工、使用、管理信息;关技能,计算机基本操作、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Excel使用,掌握PowerPoint使用,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及演示报告;掌握互联网的基础知识等,如上网相关设置、网上冲浪、电子邮箱的使用、计算机安全防护。
3.综合能力: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机综合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掌握一些软件的安装与使用;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二、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培养
(一)基本操作能力。中生的基本操作能力除了Word、Excel操作,还有Frontpage、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内容,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掌握PowerPoint基本操作,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及演示报告。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PowerPoint的启动、退出;演示文稿的建立、打开、保存;不同视图模式的使用。演示文稿格式设计与修饰等。
(二)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国际互联网(Internet、因特网)知识。Internet的应用,了解常用的浏览器,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信息的查询,信息的保存、下载及处理。电子邮件的应用,电子邮件的接收、发送、管理;免费电子邮箱的申请。网上安全与道德,局域网内资源共享等内容。
(三)软件应用能力。主要学习: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包括:认识软件;图片着色;剪切图像;修润照片;插入文字;制作三维效果文字;制作投影效果文字;图像创作实例等。网页制作Frontpage,包括:网页基础知识;网页概念、网页设计语法基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Frontpage2000基本操作。基本站点操作创建、打开站点;导入、删除、重命名站点;设计站点主题。网页的基本编辑操作,框架式网页的设计框架网页的创建、填充;调整框架、拆分框架、保存框架式网页;网页中表格的使用。免费网页空间的申请等。
三、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讲、看、练一体教学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际教学中,要利用“任务驱动”、“问题驱动”教法,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现场教学为主,创设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现场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最为有效的形式之一。信息技术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即学即用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种工具,学习计算机不必过分强调系统性,它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如学会了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就可以用计算机编辑文稿,而不必去学习微机原理,更无须知道什么是程序设计。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