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15:27:57
导语:在心肺复苏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山东青岛 266041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措施在提高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0月该院120急救中心按综合措施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184例心脏骤停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0年4月—2011年10月按常规出诊进行心肺复苏的175例心脏骤停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二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1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19例,成功率为10.33%;对照组175例患者中复苏成功8例,成功率为4.57%。结论 采用综合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关键词 综合措施;心肺复苏(CPR);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3(c)-0079-02
Comprehensive Measures in the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the Role of the Old City of Pre Hospital
YU Zengzhi MA Zhaolin TIAN Xuelian HAN Yanche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dao, Emergency Dept,Qingdao 266041,China
[Abstract] Obi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ion of comprehensive measure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pre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the old city. Methods Analyse clinical data of 184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in patients with pre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by comprehensive measure (observation group)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t between April 2012 and October 2013, at the same time, analyse clinical data of 175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in patients with pre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by conventional measure (control group)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t between April 2010 and October 2011,compare the success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1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arrest,resuscitiation was successful in 19 cases, the success rate is 10.33%, the control group of 17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arrest,resuscitiation was successful in 8 cases, the success rate is 4.57%.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measu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he success rate of pre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old cit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measure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ardiac arrest;Success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作者简介]于增智(1965-),男,山东青岛人,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临床工作。
心跳骤停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十年来全世界医学界不遗余力地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抢救技术,复苏的成功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成效仍不容乐观[1]。该院所处的老城区,居民楼无电梯、高龄患者多,复苏成功率更低。社区居民、包括社区诊所的医务人员对正规的心肺复苏方法知之不多,使120车到达前实施心肺复苏的比率及成功率很低。该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兼顾了院前复苏的各个环节,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0月该院120中心按综合措施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184例心脏骤停患者(观察组),男98例,女86例,年龄23~87岁、平均71.86岁;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按常规出诊进行心肺复苏的175例心脏骤停患者(对照组),男95例,女80例,年龄13~89岁,平均70.3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除外接诊时已死亡的病历。
1.2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
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无脉心电活动[2]。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2010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复苏。观察组除按2010心肺复苏指南外,有以下措施。
①建立120分中心下属的社区急救网络:把出诊区内的部分社区门诊作为小的急救单元,在120车到达之前,由诊所医务人员进行初步心肺复苏。
②初步心肺复苏培训:对社区居民、社区门诊的医务人员、心脑血管患者家属、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由他们对病人进行初步心肺复苏。
③120司机熟悉出诊区域的详细路线,争取快速到位,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④对易发生猝死的高危患者发放急救卡,卡上写明诊断、住址、电话,让病人随身携带。
⑤对出诊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心肺复苏培训。
⑥增加及更新部分院前急救设备。
1.4 CPR成功标准
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房性(房颤、房扑)或交界性心律;瞳孔变化: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射恢复;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颈动脉、股动脉);收缩压达60 mmHg左右;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脑功能好转:肌张力增高、自主呼吸、吞咽动作、昏迷变浅及开始挣扎[2]。
1.5 复苏无效判断标准
经心肺复苏已历时30 min以上者,仍无意识,瞳孔仍散大或固定,心跳和呼吸仍未恢复,心电图显示心电静止[2]。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观察组复苏例数184例,成功例数19例、成功率10.33%,对照组复苏例数175例,成功例数8例、成功率4.57%,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 =5.46,P=0.02),见表1。
②观察组总复苏例数184例,社区医生及非医务人员现场复苏8例、占总复苏病人的4.35%;对照组总复苏例数175例,社区医生及非医务人员现场复苏3例、占总复苏病人的1.71%,社区医生及社区居民现场实行心肺复苏比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2 =4.48,P=0.04),见表2。
③观察组120急救反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1.655,P=0.03),发病到开始复苏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1.655,P=0.02),见表3。
4 讨论
心跳骤停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较高病死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都在探索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心肺复苏成功率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从病人心脏骤停到得到有效复苏的时间太长。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是否能成功,是由心跳骤停到开始复苏之间的时间差决定的[3]。从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室颤或心室停搏,如在头4~6 min内未给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在头8 min内未给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4]。复苏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研究证明全身各重要脏器对缺血的耐受极限不尽相同。其中对全身各组织器官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大脑对缺氧极度敏感,耐受极限为4~5 min,为复苏能否成功的临界点。如能在这段时间内开始复苏,并在8 min以内采用了除颤技术,可获得40%的存活率。超过10 min患者将可能植物生存[5]。本研究中,通过建立社区急救网络,使每一个120急救单元有了分布在社区的分单元,社区医师在120车到达之前可以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先行心肺复苏,将院前急救前移至社区,缩短了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时间及急救反应时间。
在院前急救中,心跳骤停患者的第一目击者多是患者家属及过路群众等非急救医务人员,多不能进行有效CPR。若现场目击者即刻实施CPR抢救,这将大大缩短CPR开始时间,极大提高CPR抢救成功率。因此,要大力普及和加强CPR标准化训练,既要提高急救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更要加快普及公共场所人员CPR知识。文献显示,第一目击者参与CPR 能显著减少从发病到CPR 的时间,提高存活率[6]。在发病地点没有及时复苏的患者在急诊室复苏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心脏骤停的患者在现场和转运时是否施行生命支持的复苏术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CPRP技术已经在全球普遍开展培训教育,尤其在发达国家已渗透到社区及家庭。中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是方兴未艾。所以,CPRP培训教育成为全球关注问题,是20世纪医学在全社会普及得最为广泛、成功的一项救命技术,是“最为成功的公共健康的开端” [1]。在本研究中,通过下社区对社区门诊的医务人员、社区居民、心脑血管病人家属进行初步心肺复苏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了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本研究观察组的184例病人共有8例在120车到达之前由社区门诊的医务人员或社区居民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占总复苏病人的4.35%;对照组的175例病人共有3例在120车到达之前由社区门诊的医务人员或社区居民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占总复苏病人的1.71%。观察组的社区医生及社区居民现场复苏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前急救中目击者参与CPR 的比例很低,与国内报道相当[7]。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在医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仅有4%[8],该研究观察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10.33%,较对照组4.57%明显提高,也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该研究针对老城区对院前急救带来的不利影响,兼顾了院前心肺复苏的各个环节,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来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最终结果显示,综合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春盛.急诊医学 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02.
[2]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suppl 3):S639-S870.
[3] 陈文元,汤琪.220 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的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 1) : 137-138.
[4]陈灏珠,林果为,王古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22—1423.
[5]吴太虎,王运斗,何忠杰.现代院前急救与急救装备[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4.
[6]Herlitz J,Bang A,Gunnarsson J,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to hospital discharge among patients hospitalised alive after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change in outcome over 20 years in the community of Goteborg,Sweden[J].Heart,2003,89: 25-30.
[7]郭荣峰,翟永梅,周振,等.2001-2005 年上海市区院前-院内心肺复苏状况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1): 1049-1050.
[关键词] 心脏骤停;急诊;心肺复苏;成功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05.9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77-02
在急诊临床日常工作中,会面临因各种突发原因造成的抢救工作。我国每年约有18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约有2/3的人是由于未能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而死。心肺复苏是针对由于外伤、疾病、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时采取的一种急救措施。近几年,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研究逐渐增多[1]。本研究为了探讨心脏骤停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对本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接受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接受急诊心肺复苏的患者,选取其中的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成功组46例和失败组36例。成功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52~83岁,平均(65.7±13.4)岁;失败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51~84岁,平均(66.7±14.3)岁。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行心肺复苏抢救。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按照急诊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分成成功组和失败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比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因素。
1.2.2 心肺复苏方法 依照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对符合标准的患者立即展开胸外心脏按压,开通气道,行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应用复苏药物,室颤者予电击除颤首次电击能量为360 J,注意脑保护治疗[2]。
1.2.3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 (1)瞳孔明显缩小;(2)面色或唇色由青紫变成红润;(3)可触及到颈动脉搏动;(4)患者的意识恢复正常,有明显的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对光反射等,存在手脚抽动症状[3]。
1.3 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急救反应时间、心跳停止到开始心肺复苏时间等计量资料均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功组与失败组救治时间的比较
成功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和心跳停止到开始心肺复苏时间较失败组明显缩短(P < 0.05)(表1)。
2.2 成功组与失败组抢救措施的比较
成功组除颤、气管内用药、机械通气、高效护理协助平台、新型心肺复苏抢救床、新型生命监护仪等新型设备的应用率均较失败组高(P < 0.05)(表2)。
3 讨论
如果人体内血液循环和呼吸都停止,就意味着机体组织供氧中断,脑的剩余氧气仅够脑细胞用10 s左右,心脏的剩余氧气仅够心脏跳动几下,所以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患者,必须快速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以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4-5]。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多起重要、必不可少的关键辅助作用,在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对专业护理人员的站位、工作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看似细小的环节会极大地影响到整项工作流程的实施、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救治的实际效果[6]。本次研究中发现,应用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关键的因素主要为:急救反应时间和心跳停止到开始心肺复苏时间等,设备与抢救措施先进与否对抢救成功率也有显著影响。
本院为了提高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制订了一些措施:(1)建立了针对急诊特点、属于护理人员工作范畴内[7]、专门应用于急诊抢救室中进行心肺复苏术的高效护理协助平台;(2)应用符合人体生理学特点的心肺复苏抢救床,可以实现患者头部和床体的双向调节,既能保证心肺复苏操作者的调节,又可实现患者实际进氧量的顺利通畅,可以使血液和氧气迅速流到患者的大脑和心脏,可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术成功率;(3)在建立高效护理协助平台的基础上,应用新型的导线收纳装置,对各种导线进行有效收纳,且在各个收纳口根据所监测指标的不同而标记相应颜色,具有实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有效保护导联线、节省时间等优点;(4)在平台建立时,充分考虑到整体配套硬件设施的生物安全及卫生洁净程度、日常工作开展起来的方便程度、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发明设计了一整套的各种医用防护罩,用于各种器材、设施、患者转移运输工具等,具有安全、健康、实用的特点[8]。
[参考文献]
[1] 孟晓煦.三种心肺复苏方式在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运用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354-355.
[2] 樊黎丽.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6(12):1443-1445.
[3] 孟凡山,孙菁.急诊护士心肺复苏操作培训效果的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08,10(14):948-949.
[4] 曹昌权.现代心肺复苏用药的新进展[J].河北医药,2008,30(10):1584-1585.
[5] 李雄杰,胡赛,黄艳.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9,8(7):415-416.
[6] 李小宁,李亚林.4349例急诊抢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0):950-952.
[7] 陈艳,李薇,王华荣.优化护理流程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J].医药杂志,2011,23(5):86-88.
【关键词】 心肺复苏;呼吸心跳骤停;成功率
我院急诊科2005年8月~2008年12月3年多共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88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因素,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急诊科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水平。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5年8月~2008年12月间院前或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并经我科抢救的患者88例,年龄38~89岁,平均64.6岁,其中男52例,女36例;发生在院前呼吸心跳骤停58例(院前组),其中拨打“120”联动出诊40例(68.97%),拨打本院急诊电话出诊18例(31.03%);院内呼吸心跳骤停30例(院内组),其中直接来本院急诊9例(30.0%),他院转入或“120”救护车转运21例(70.0%)。
2.复苏措施 参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行以下操作: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等,头部物理降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3.复苏成功标准 ①心搏恢复;②面色(口唇)由发绀转红润;③出现自主呼吸或用机械通气、心搏恢复、经皮测血氧饱和度>95%;④瞳孔由大变小,有对光反射或眼球活动[1]。
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P
结 果
1.院前组与院内组复苏成功率比较 院前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58例复苏成功6例(10.34%),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30例复苏成功19例(63.33%),两组复苏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2.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病因分布 明确诊断心血管疾病24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脑血管疾病12例,晚期肿瘤10例,窒息3例,不明原因猝死28例。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多为不明原因猝死(28例)及心血管疾病(24例),占总数的59.09%。不同病因复苏成功率不同,心血管疾病复苏成功率较高(66.67%),而晚期肿瘤和不明原因猝死复苏成功率均为0(见表2)。表2 不同病因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
讨 论
呼吸心跳骤停是常见急危重症,也是急诊中最为紧急的危重症。大量文献报道,最终影响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包括有无目击者、目击后有无接受现场CPR、开始复苏时有无心跳、呼吸心跳停止到接受有效CPR的时间、呼吸心跳停止与到达医院的时间、急诊CPR持续时间、初始复苏时的心脏节律以及给予肾上腺素的次数等[2~4]。本组资料显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病因、发病地点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有报道证实导致猝死的病因以心血管疾病最多见,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5]。本组病因明确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占27.27%,而不明原因者中仍以心血管疾病居多。本组因心血管疾病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16例,11例行电除颤,可见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电除颤能提高复苏成功率,且施行电除颤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6]。有研究显示,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者及时建立气道利于初级心肺复苏成功[7]。本组患者复苏成功5例均为院内发生并行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复苏成功,及时开通气道是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组结果显示,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者。院内30例呼吸心跳骤停者均能在5分钟内进行CPR,成功19例(63.33%),可见复苏开始时间越早越好。院前呼吸心跳骤停者得到有效复苏较晚,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缺血时间较长,复苏成功率降低。进一步分析统计本组院前呼吸心跳骤停病例显示,各病例出诊半径均在5公里内,但56例患者仅有12例(21.43%)能在5分钟内得到有效CPR,从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笔者认为市区道路狭窄、人流密集、占道等原因导致救护车通过能力下降,老年患者被发现较晚或发现后报警不及时,居住条件差导致搬运困难,现场急救人员及设备缺乏等因素,都是院前呼吸心跳骤停者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复苏的原因。
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救治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最大程度保护脏器功能,大大降低病死率[8~10]。因而全民普及现场CPR知识及操作,能有效缩短复苏开始时间,赢得抢救时机。全民健康教育,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培训,增加急诊科人员及现场急救设备配备,加强急救体系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CPR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沈 洪.扫描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修改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原因与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4):177-179.
[2]Donoghue AJ,Nadkarni V,Berg RA,et al.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an epidemiolog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current knowledge[J].Ann Emerg Med,2005,46(6):512-522.
[3]Young KD,Gausche-Hill M,Mcclung CD,et al.Aprospective,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 of out-of-hospital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arrest[J].Pediatrice,2004,114(1):157-164.
[4]Tham LP,Chan I.Paediatric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epidemiology and outcome[J].Singapore Med J,2005,46(6):289-296.
[5]王克杰,杨卫红,武红艳,等.119例猝死尸体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2):175-177.
[6]许树耘,何 庆.急诊复苏失败原因初探[J].中国急救医学,2001,21(2):110.
[7]张清伟,李忠业,潘朝锌,等.心、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与否之关键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88-4889.
[8]李春盛.急救医学发展[J].急救医学,1999,8(4):275-277.
关键词:成人心肺复苏;实验教学;提高实践技能随着社会和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引起生活环境改变,突发灾难事件频发,使急危重症患者数量迅速增加,需要紧急救助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增多.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之一,是中高职急危重症护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心肺复苏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当心跳和呼吸骤停时,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细节多,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高,实验教学起着独有的重要作用,就如何提高徒手成人心肺复苏实验课教学质量,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谈几点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自主预习
我校心肺复苏的急救课程都安排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每间教室都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学校的计算机房定时开放,无线网络遍布,学生们大都有智能手机和u盘,在教学前先安排学生预习,通过qq或者微信把相关的链接发给学习委员和各组长。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和教材衔接紧密的内容。使学生对心肺复苏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观认识,了解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接触患者的时间是所有医务人员中最多的,也是最易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的,因此在猝死最终成为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之前,正确而迅速地施行心肺复苏术,可给猝死者提供有可能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和机会.而科学规范的心肺复苏可大大减少死亡率,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豪感、成就感.
2精讲理论
用两个课时围绕实验课的内容,即心肺复苏的实验目的,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精选相关的临床案例穿插讲解,播放操作视频,突出重点,抓难点。通过自主预习时的几个链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再一人回答或多人回答,教师点评.使他们逐步成为独立的思考者、熟练的学习者和有效的合作者,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1]。
3 实验教学
安排四个课时来完成实验教学,实验器材是6台上海弘联医学仪器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此模拟人由模拟真人身体和带微电脑的电子显示屏组成,能模拟按压时的心跳和呼吸音,同时语音播报操作是否正确,教师利用此教具进行示范讲解, 并进行最终的护理评价。
3.1分解操作,规范示教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示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学时将每项操作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评估(轻拍重喊:嗨,您怎么啦?一听二看三感觉)求助(喊人、拨打120)颈部检查安置(患者和施救者)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按压姿势手法力度,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30次)清理口鼻开放气道(压额抬颏法)人工呼吸(吹入500~600ml潮气量,2次,按压通气比值30:2)评估效果(2min按压5个循环)安置(成功时仰卧位头偏一侧)120到来。把分解的步骤板书在黑板上。示教时一定要规范、细心、认真,边讲边做,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得清楚,例如示教用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教师在模拟人身上先示范一手肘关节着地,手掌压低其额头,再示范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抬起其下颏,头部中度后仰。告诉同学们注意,这两个动作是左右手同时进行的,气道开放成功,模拟人颈部的显示灯会亮绿色,如果开放不成功就没有颜色显示。
3.2分解分组练习实验课前把学生分成6组,选出组长,在实验室对组长开展课前指导培训,让组长初步掌握实验的要领,课堂上,教师示范后由组长带领学生开始练习,两组练习人工呼吸,两组练习心脏按压,交换进行。分解掌握后再整体练习。教师把规范的操作视频循环播放,选了小组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回巡视,认真检查每一个学生的操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随时重点提问,如: 按压通气比值,按压深度,频率,吹气量,同时指导学生要处理好显示器评价和实际评价之间的关系。在急救患者时,不可能配备一个显示屏,有操作正确与否的提示, 这就需要施救者每个动作必须精准到位,随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救才能有效.
3.3 当堂抽考为了提高训练效果,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这项操作技能,教师以随机点名的方式在每次实验课结束之前,利用15 min 的时间分别在6个小组里抽考1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心肺复苏术从头至尾做5个循环,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对错。合格的计入总评成绩。当堂抽考对被抽查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同时对其他学生无疑是一次反复学习、加深、提高的机会;抽考使学生经常有种任务感、紧迫感,鞭策他们在训练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克服课堂松懈心理[2]。
3.4课外开放练习心肺复苏实验操作性强,知识量丰富,光靠实验课有限时间不能达到完全掌握,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自练和互教互练,急救实验室周日下午定班开放,由每班学习委员和实验室老师联系,在遵守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下进行开放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实践,操作水平得到提高,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学习兴趣更浓[3]。同时参与实验室物品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4结论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操作环境。学生带着兴趣和责任刻苦学习,两者结合保证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春娟,李昌茂.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3A):634-635.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模拟教学;心肺复苏术;护理本科学生
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3],它不仅提供给护理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促进其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而巩固和发展实践技能[1,4-5],而且也是学生社会化而成为一个职业护士的必要环节[6]。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7]以及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造成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技能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8-9],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9]。因此,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显得越来越重要[10]。
高仿真模拟教学就是基于计算机控制的高仿真模拟人代替真实患者而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真实的、可重复的、无风险的环境,不仅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11-17]。然而研究还证实高仿真模拟教学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18-20]、评判性思维能力[21]、以及认知和自信心[22-24]均无影响。因此,是否高仿真模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开展高仿真模拟教学的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高仿真模拟教学方案,将其应用到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急救技术-徒手心肺复苏术)中,并与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学生的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影响效果,从而帮助我校高仿真模拟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有效利用高、低模拟教学设备提供理论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自愿参加的40名入校1年的2012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其中男生2人,女生38人。先将40名学生逐一编号,然后由计算机执行获得随机数字,在产生的随机数字中,每次取后两位数字,共20次,最后取单数学生的随机数字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每组20名。实验前获得每位学生的知情同意权,并执行签字程序。两组同学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制定测试病例 测试病例选择由美国心脏病协会《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5]。 教学案例的病例设置为院外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模拟患者刚送入急诊抢救室,被发现没有反应,随后出现心跳与呼吸骤停。学生立即实施判断意识、胸外按压等徒手心肺复苏术,最后模拟患者可能恢复自主循环被判定为复苏成功,或不能恢复自主循环被判定为复苏失败。本病例重点考查学生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能。
1.2.2教学方法 在徒手心肺复苏实验教学前,所有学生均参加由同一教师教授的徒手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学习,然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教师实施在模拟心跳骤停患者病例中,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术技术的实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在实验开始前4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名学生。然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教师分别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均进行40 min的徒手心肺复苏术的训练。对照组使用低仿真、普通模拟人(Resusi Anne)作为训练模型;实验组使用由挪威Laerdal 公司生产的全功能高仿真模拟患者(SimMan 3G)作为训练模型。训练的场景与病例测试内容相同,操作规范与要求严格按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训练结束后两组学生统一采用挪威Laerdal 公司生产的高级心脏心脏生命支持ACIS组合模拟人系统中相同病例作为测试工具,从对照组学生开始,然后是实验组学生,两组学生依次交替进行,其测试的内容和步骤完全一致。
1.2.3评价指标 本研究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自我效能感,以此评价高、低仿真模拟教学的效果。一共测定2次,①为分组前,②为实验课结束时。
1.2.3.1知识技能的评价方法 对学生实验结束后知识技能的评价选择由美国心脏病协会《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5]中设定的徒手心肺复苏术评分标准。该评分标准满分为150分,即包括计算机记录的客观分值100分和计算机无法记录的主观分值50分。其中,主观分值评分标准包括评估、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药物应用及抢救结果六大部分内容(在该研究中主观分值的评分选择其中的评估、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抢救结果),每一部分又包含多项指标及操作时间,操作越好分值越高。
1.2.3.2自我效能评价方法 对学生实验结束后自我效能感的评价选择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该量表由Sherer & Adam共同编制[32],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处理各种压力的能力, 共10个问题,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说明自信心越高。其Cronbach's a系数为0.87。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自身前后及组间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比较成功率;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比较开放气道时间,首次通气的时间,首次判断脉搏的时间,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通气质量、胸外按压质量、通气时间和质量、按压时间和质量及平均成绩。以P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资料 调查问卷共发放80份,收回问卷80份,回收率100%。实际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100%。研究对象的年龄在18~21岁,平均(19.14±1.03)岁。学生的性格特征如下:家庭氛围中只有10%的家庭是父母做主;与父母经常交流的占90%,在成长过长中父母对其生活、学习进行指导的占51.3%,当遇到挫折时能够得到父母鼓励的占73.1%。研究对象中30%的性格偏外向,高度自觉、独立的占90%,而且当专注一件事情时有87.5%能排除外界的干扰,且大部分学生(78.8%)有阅读习惯和自我效能感较高(33.15±1.031)及超过一半(61.5%)的学习护理专业是因为好找工作,51.3%的学生人生追求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2.2两组学生实验前后心肺复苏术相关知识技能和自我效能的得分情况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对比中,通气质量、复苏成功率及自我效能等平均分均有所提高,且两组学生实验前后平均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学生实验后心肺复苏术相关知识技能和自我效能的得分情况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训练后测试结果比较,其结果与两组学生实验前后比较结果一致,即除了按压质量及复苏成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训练前后组内比较,各组学生训练后成绩均高于训练前成绩,且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提高学生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按压部分环节上训练效果显著,该结果与国内外部分研究一致[27,11-17]。如吴雪红[27]的研究也证实,模拟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有效。同时,本研究中90%的学生家庭氛围是民主的,且经常同父母沟通交流,同时78.8%的学生有阅读习惯及较高的自我效能,良好的家庭氛围和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评判性思维的发展[28],从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然而两组学生经过训练后,尽管整体成绩有明显提高,但实验组学生较对照组学生在各单项指标训练效果上优势并不明显,尤其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发现,学生在心肺复苏术的按压质量及复苏成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国外研究一致[18-20,22-24],分析其原因如下:在我校以往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低仿真模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且本研究中也发现,对照组学生心肺复苏术的训练由于使用的是普通的、低仿真、静态的Resusi Anne 模型,许多操作(如判断呼吸、触脉搏等)都无法实施,使得学生在此环节练习时都是以口述为主,而没有真正操作,造成了教学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及应变能力的培养。而SimMan 3G高仿真模拟人却具有可操作性,外形接近真人的模拟人具有模拟患者和现场环境的特征,具有与其连接的监护仪器显示和记录的各种生理数据,在这些特征和数据的协同作用下,可以真正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实际动手和相互协调配合等能力[29]。但由于尤其对照组学生的低仿真模型训练时不知道自己按压的质量,所以没有心理影响,而实验组学生由于有反馈,发现自己通气质量很差,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弄清真正错误的原因,反而可能会造成心理影响,所以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而导致按压质量和复苏成功率均较低。
4结论
高仿真模拟教学可以很好地模拟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医学生心肺复苏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值得应用和推广。同时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背景,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及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建议教师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模拟教学中来,在学生执行任务时能及时 提问、提示,任务结束后与学生多沟通、讨论,增强教学互动性,使学生对知识 有更深的理解,并能更灵活地应用。此外,教师进一步加强实践经验,增强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设计更好的模拟病例,并在模拟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开展模拟教学。
参考文献:
[1]Abdoly S.Nursing students'views of clinical practice[J]. SBMU Faculty of Nursing & Midwifery Quarterly,2006,15:17.
[2]Levett-Jones T, Fahy K, Parsons K & Mitchell A.Enhancing nursing students'clinical placement experiences: 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J]. Contemporary Nurse: A Journal for the Australian Nursing Profession,2006,23:58-71.
[3]Reid-Searl K, Moxham L,Walker S & Happell B. Internal conflict: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response to inad-equate supervision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J]. Collegian,2009,16:71-77.
[4]Jeffries PR & Rizzolo M.Summary report: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frameworks for the innovative use of simulation to teach nursing care of ill adults and children: a national, multi-site, multi-method study[J]. Retrieved,2007,5:7.
[5]Shepherd IA, Kelly CM, Skene FM & White KT. Enhancing graduate nurses'health assessment knowledge and skills using low-fidelityhuman simulation[J]. Simulation in Healthcare,2007,2(1):16-24.
[6]Levett-Jones T,Lathlean J,Maguire J & McMillan M. Belongingness: A critique of the concept and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education[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07,7:210-218.
[7]沈宁.护理教育:有质量才有前途[J].中华护理教育,2006,3(4):185-186.
[8] Grady JL & Berkebile C.In Nursing Tele-health applications initiative: A research project for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EB/OL]. Retrieved September 3, 2007, from Telemedicine Informa-tion Exchange Web site: http:///homehealth/.
[9] Rhodes ML & Curran C.Use of the human patient simulator to teach clinical judgment skills in a bacca-laureate nursing program[J]. Retrieved November,2006:5.
[10]华子瑜,张琴.探索临床教学新法,培养符合"最低基本要求"的医学生[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222.
[11]Yaeger KAHigh-fidelity simulation-based training in neonatal nursing[J]. Advances in Neonatal Care,2004,4(6):326-331.
[12]Hennenman, E., & Cunningham, H. Using clinical simulation to teach patient safety in an acute care nursing course[J]. Nursing Educator, 2005,30(40):172-177.
[13]Medley CF & Horne C.Us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5,44(1):31-34.
[14]Shepherd IA, Kelly CM, Skene FM & White KT. Enhancing graduate nurses'health assessment knowledge and skills using low-fidelityhuman simulation[J]. Simulation in Healthcare,2007,2(1):16-24.
[15]Kinney S & Henderson parison of low fidelity simulation learning strategy with traditional lecture[J]. 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08,4(2):e15-e18.
[16]孙建萍,等.不同教学方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9(5):209-210.
[17]刘静馨,陈沁.护理本科生高仿真模拟教学学习体验的现象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5):74-76.
[18] Cavaleiro AP, Guimaraes H, Calheiros FL.Training neonatal skills with simulator[J]. Foundation Acta Paediatrica ,2009,98:636-639.
[19]Cherry RA, Williams J, George J & Ali J.The effectiveness of a human patient simulator in the ATLS shock skills station[J].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07,139:229-235.
[20] Kim.Learning by computer simulation does not lead to better test performance than textbook stud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ysrhythmias[J]. Journal of Clinic al Anesthesia,2002,14:395-400.
[21] Shinnick , Mary AnnMary A W. The effect of human patient simulation 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its predictors in prelicensure nursing students[J]. Nurse Education Today, journal homepage: / nedt.
[22]Brannan J, White A & Bezanson J. Simulator effects on cognitive skills and confidence levels[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08,47(11):495-500.
[23]Scherer YK,Bruce SA & Runkawatt V.A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imulation and case study presentation on nurse practitioner students'knowledge and confidence in managing a cardiac ev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Scholarship , 2007,4 (1): 22.
[24] White parison of Instructional Methods: Cognitive Skills and Confidence Levels[J]. 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
[25]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ommittee and Subcommittees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5). 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112(6):58-64.
[26]Sherer M & Adams CH.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The Self-Efficacy Scale[J]. Psychological Reports,1982,53:899-902.
[27]吴雪红,谢虹,钱荣.模拟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教育,2010,8:1022-102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因此急诊医学和重症医学在最近10年得到了高度重视,其在广度和深度上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急诊和重症医学人才也不断聚集,但是儿科急诊医师还非常匮乏,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作为省级妇女儿童医院,肩负着维护全省妇女儿童健康的重任,而且在全省范围内普及国际统一标准的儿科急诊抢救技术是降低新生儿和儿童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将通过PALS培训考核作为岗前培训及资质考核标准。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儿科协会联合推荐专为从事儿科急诊和儿科重症医学的医护人员创办的培训课程,发展至今已有20年历史,并且定期更新技术指南。该课程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方式,通过前期理论授课,分组分模块提问-讨论-演示-回示-总结-考试-再总结的方式让学员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发挥,接受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总结自己的失误与不足,达到统一规范抢救技术的目的。国内在北京、上海等地已开展PALS培训近10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于2008年始开办PALS培训班以来,培训前有61.3%的学员从未见过这些抢救设备,经过8个模拟工作站的反复培训,93%的学员掌握了各种抢救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对培训合格学员进行电话回访,有97家医疗保健机构新配置了抢救设备或仪器;有7家医疗保健机构共36例患儿成功运用骨髓输液及时纠正休克;有7例患儿被及时诊断出严重心律失常,进行了有效的电除颤及心肺复苏术;有15例头部外伤患儿采取了保护颈椎的措施;有78名学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112例危重患儿成功实施了气管插管术。可见,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能够普及国际统一规范的儿科急救技能,提高儿科医生和护士对危重症患儿的救治能力。
PALS课程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向儿科急诊和重症医学医护人员普及统一的抢救技能的课程,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我省人口多,处于偏远落后西部地区,在边远山区还有较多的儿童不能得到很好的急救医疗服务,因此在我省开展PALS培训,使规范统一的儿科急救抢救技能培训成为切实降低我省新生儿和儿童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保障之一。
培训所使用的理论课本是由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组织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翻译的《儿科高级生命支持》。概述以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儿科协会联合推荐的PALS培训课程学员手册(1997-1999年版)为蓝本并结合《200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最新观点,图文并茂,条理清晰的讲述了儿科急诊医疗服务、呼吸衰竭和休克的识别、儿科基础生命支持、气道与通气、血管通路、液体治疗和药物应用、心律失常、儿童创伤复苏、新生儿复苏、复苏后的稳定与转运、儿童心肺复苏的道德与法律问题等11个方面的内容。
培训教具为PALS课程专用模具,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模拟人、气道异物阻塞模型、气管插管模型、喉镜及气管导管、新生儿窒息复苏模型、带储气囊的自动充气球囊活瓣面罩复苏器、各种面罩、心电监护仪、心律失常模拟器、除颤仪、儿童骨髓穿刺模型、新鲜公鸡大腿(用于骨髓输液的穿刺练习)、骨髓穿刺针、深静脉置管套件、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引流瓶等。
培训授课的专家组由北京儿童医院、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美国“心连心”国际组织推荐的美国医师、我院参加全国PALS师资培训班并获得资格证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儿科重症专业医师组成,定期承担每年的PALS培训。
培训方法:每期学员30-40人,分为4个小组,培训时间为三天。
第一天为理论授课,理论授课每期都使用标准的PPT课件,内容包括呼吸衰竭和休克的早期确诊与心跳呼吸骤停的预防、心律失常与心脏除颤、产房外新生儿急救、儿科创伤急救、液体疗法及药物治疗、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患儿的稳定与转运、儿科病例分析。
第二天为操作实践课,分组轮转进行培训、每组7-10人,先由教员对各种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并根据不同的病例进行演示,而后再由每位学员进行回示。
第三天考试,上午进行操作考试,学员根据不同病例和场景模拟完成患儿的救治,教员根据学员的思维和操作能力、团队协作性等对每位学员进行评分。下午参加理论考试,考试内容根据《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制定,主要涉及对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创伤急救等地早期认识和基本处理原则,并调查学员对各种抢救设备的熟悉程度。为保证评价培训效果的客观性,考试的试题及评判标准完全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联合推荐的PALS培训课程教员手册(1997-1999年版)进行,集中发放,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统一收回,以成绩>=75分为合格,理论及操作考试均合格者颁发唯一编号的合格证书。
每期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授课内容、实际操作指导、课程安排的满意度和培训课程对临床各种帮助程度等。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7月-2009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84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2)岁。入选的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模型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2)岁。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2±1)岁。两组实习生的性别比例、年龄间有均衡性。
1.2方法
两组实习生均以教学大纲为指导,重点掌握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胸腔、腹腔穿刺术、洗胃术、外伤急救技术等基本技能。
1.2.1模型组
1.2.1.1模拟准备
应用美国METI公司的HPS模拟人,配备全套的急救设备: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插管用品、注射输液用品、供氧设备、缝合包等。采用监控设备记录下实习生的操作过程。
1.2.1.2教学方法
模型组的实习生3~4人随机结组,以临床病例为模板,设计抢救流程,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包括:(1)对心肺复苏新进展、危重病人气道处理、各种穿刺的步骤、用药的原理等操作步骤及其注意要点进行简短讲授;(2)对心肺复苏操作、气管插管、除颤仪和呼吸机的使用调节等操作进行单项标准化训练;(3)根据临床真实病例分别模拟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等病情,由结组实习生对模拟人进行识别、分析、诊断、抢救治疗等综合演练。指导教师现场提示或引导抢救操作;(4)结组成员轮流承担各项抢救角色,从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5)设置各种突况,如:断电、气管插管脱出等,锻炼应付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6)技能培训过程全程录像,操作完成后由带教老师进行错误分析,并让实习生再次上机操作,纠正错误,从而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业务素质。
1.2.2对照组
采用带教老师讲授,实习生单项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模式。
1.2.3观察项目
(1)对实习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单项技能考核30分,配合能力30分,理论知识40分,85~100分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83分为合格,<60分为差;(2)对2组实习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实习内容的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掌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考核内容得分比较
模型组单项技能、配合能力、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比较
模型组在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操作技能掌握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16、2.1335、2.4440,P<0.05)。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急救;护理
brugada综合征于1992年由西班牙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1],是由编码心肌细胞膜钠通道基因突变引起,以右胸导联st 段抬高、心脏结构正常、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和反复发作晕厥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2]。我科收治2例brugada综合征病人,均救治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 病人,男,42岁,因四肢乏力1周、胸闷4 d、反复晕厥抽搐8 h于2007年5月19日20:30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在急诊科留观期间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吸氧等抢救处理,5 min后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60/min,意识转清,予生理盐水250 ml+利多卡因250 mg静脉输注,12 min后转为窦性心律,心率107/min,经过急诊抢救40 min后生命体征稳定收入院继续治疗。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brugada波。住院期间未再出现vt/vf,11 d后出院。
[例2] 病人,男,因全身乏力2 h于2009年2月24日21:00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在急诊科留观期间出现突发抽搐1次伴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吸氧等抢救处理,4 min后转为窦性心律,心率98/min,意识转清,予生理盐水250 ml+利多卡因250 mg静脉输注。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brugada波。经过急诊抢救35 min后生命体征稳定收入院继续治疗。住院期间未再出现vt/vf,9 d后出院。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结果,以上2例病人均符合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2例病人经迅速纠正心律失常、严密监护及精心护理,均获得成功救治,因经济条件限制,未能行植入自动除颤起搏器(icd)治疗。病例1出院后前3个月每月随访1次,后改为每3个月进行随访1次;病例2出院后随访1次。均无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事件的发生。
2 护理
2.1 迅速纠正致命性心律失常
2.1.1 电除颤
2例病人在明确为心室颤动后,均立即行电除颤。病例1除颤3次,病例2除颤2次。第1次除颤均采用360 j进行除颤,第1次除颤后vf仍持续存在,则第2次以及以后的除颤均应予360 j。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
2.1.2 准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例病人均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出现vf时按医嘱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 mg~100 mg,vf纠正后后改为生理盐水加利多卡因静脉输注24 h~48 h预防复发,维持量1 mg/min~4 mg/min。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护士应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保证药物的剂量、浓度要精确,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并根据心律、心率变化调整注射速度。
2.1.3 做好抢救准备
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较难预测,必须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工作,首先是仪器设备等物品的准备,在住院1周内均在病床旁备好除颤仪、抢救车等;其次,为便于抢救,2例病人均进行了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为抢救药物的及时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再次,对全病区医护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电除颤的强化培训工作。
2.2 严密病情观察
2.2.1 加强心电监护
在病情尚未稳定期间,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变化,及时记录。
2.2.2 加强睡眠期间监护
针对brugada综合征vt/vf发生时间的特点,在病人休息或睡眠时加强观察巡视,尤其是夜间深睡眠时,观察病人睡眠状况、面色、呼吸、肢体活动、有无抽搐等,警惕vt/vf的发生。
2.2.3 其他症状观察
观察病人有无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一旦发生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3 心理护理
由于brugada综合征目前尚无根治性措施,疾病危险性大,2例病人有过ve发作以及被抢救的经历,在住院初期均有恐惧及忧郁心理。在及时准确实施抢救的同时,我们通过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4]。首先是医护人员对病人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言语和蔼亲切,态度热情,使病人对医务人员建立信任感。并使用简洁通俗语言将本病的基本知识告知病人,同时向病人灌输一些正向、积极的人生理念,让其正确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促发其正确的求医行为。此外,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及时了解其思想变化,鼓励病人将自己的想法与顾虑告知护士,耐心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并力所能及地帮助病人,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通过收看电视节目、户外散步、多与亲人朋友及病友进行沟通等有益活动,以缓解精神压力。另外,家属的心理状况对病人的心理会有很大影响,护士要告知家属尽量保持一种积极、放松、冷静的心情,这样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正面作用。
2.4 健康教育
2.4.1 对病人本人的教育
brugada综合征在目前尚无预防发作的有效药物,指导病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以减轻工作及生活的压力;避免参与危险性、刺激性较大的活动;合理饮食,定时作息,戒烟限酒;如出现头晕、心悸、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2.4.2 对病人家属的教育
2.4.2.1 发现病人出现危险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指导
由于brugada综合征引起的vt/vf突然发生,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因此我们详细告知家属vt/vf的症状及临床表现,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晕厥或猝死症状时应迅速触摸病人的颈动脉或股动脉,判断有无动脉搏动,如无触及大动脉搏动应及时行心肺复苏,并尽快送医院抢救,在送院途中如病人心跳未恢复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对与病人接触密切的部分家属进行了心肺复苏培训,直至规范掌握。
2.4.2.2 指导家属关爱、接纳病人
告诉家属应坦然接受病人患病现实,以免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多关心病人,留意病人的日常起居情况;为了便于观察病情及实施紧急抢救,应尽可能避免让病人独居;并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为病人进行植入icd治疗。
3 讨论
brugada 综合征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预后严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识别,以尽早进行干预,目前研究显示药物治疗对预防brugada 综合征的vt/ vf发作无效,惟一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是植入icd[3]。但因icd价格昂贵,病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往往无法进行植入icd治疗。另外,提高病人亲属的急救意识,加强基本急救技能的培训,能在第一时间开展有效的现场急救,对提高brugada 综合征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5]。
【参考文献】
[1]brugada p,brugada j.right bundli branch block persistent st segment elevation and sudden cardical death:a distinct clinical and electrocardiographic syndrome. a multicenter report[j].j am coll cardiol,1992,20:13911396.
[2]wilde a,antzelevitch c,borggrefe m,et al.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he brugada syndrome:consensus report[j].circulation,2002,106:25142517.
[3]刘文玲,胡大一.brugada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第二次专家共识报告概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4):254256.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急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急症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做好老年急诊的院前救治工作,对于做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基层医务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近年来,我所对368例老年急症的院前救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368例老年急症都为我所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离休老干部及部分家属急症患者,男306例,女62例,年龄67~88岁,平均78.46岁。
1.2 368例老年急症其中发热36例,心绞痛34例,心律失常35例,急性心肌梗死23例,高血压危象18例,心脏骤停2例,晕厥16例,脑出血11例,脑梗死18例,呼吸系统感染32例,呼吸困难13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急腹症14例,急性胃肠炎20例,急性过敏症13例,急性泌尿系感染及结石26,急性尿潴留11例,外伤15例,烧烫伤11例,其他12例。
1.3 368例老年急症中363例得到成功救治或被及时送到医院,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98.67%。
2 体会
2.1 老年急症的特点 从本组资料显示:老年急症以心血管急症、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泌尿系统急症为主。
2.1 制定抢救预案,增强责任心,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旦呼吸和心搏停止10 s,患者即昏迷;停止20~30 s,脑电波活动消失;停止60 s,瞳孔散大固定;停止4~6 min,脑神经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患者可成为植物人。因而,要争取在呼吸和心跳停止4 min内,开始心肺脑复苏,以减少死亡率和残废率[1]。我们对各种急症制定了抢救预案,平时加强了对心肺复苏术技能培训与演练,急诊抢救医疗设备及救护车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出诊箱常见急救药品齐全。医护人员值班时坚持在工作岗位,急诊电话保持畅通,接到急诊通知后能迅速出诊,尽快赶到抢救现场,及时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
2.2 快速对病情进行判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老年急症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不典型,多种脏器疾病常同时存在,病情进展快,非特异性症状多见[2]。对老年急症一定要全面了解病情,认真查体,快速做出判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对发生心脏骤停的急症患者,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在对老年急症进行抢救时,一定要注意急救用药量,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使病情加重。
2.3 掌握后送时机,确保后送途中安全 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有效地救治后,要选择合理时机将患者送到有条件的医院,通常将送院适应证分为:A级:患者必须立即就地得到抢救,不能马上送医院;B级: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可以送医院,但途中必须有心电监护;C级:治疗后可以送医院;D:不必治疗,可以直接送医院[3]。如果现场无抢救条件或时间紧迫可以边治疗同时将患者送往医院。对有骨折、颈腰椎损伤患者要包扎固定、合理搬运,避免搬运不当加重病情或造成新的损伤。途中对于心力衰竭及严重哮喘患者要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对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畅通,及时吸痰和清除口腔呕吐物。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救治。
2.4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在对急症患者进行救治时,无论时间多么紧迫,我们也要尽可能把患者的病情及时向患者家属交代清楚,对身边无亲属的急症患者,要及时通知其亲属尽快来到抢救现场。要认真做好抢救记录,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车祸、火灾等现场抢救急症患者时,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受伤。
2.5 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们对救治过的老年急症患者进行追踪,比较急症患者院前诊断和院内诊断,对院前诊断和院内诊断不相符的要认真进行分析,找出院前现场分析判断失误的原因;对成功抢救的病例,认真归纳总结,积累好的工作经验。不断学习老年急诊医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努力提高老年急症救治水平,积极做好老年保健的临床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 丁训杰.急诊医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