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20:11:17
导语: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为了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情况,我们曾用这样一道题目来检测学生
题目如下: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上抛,问当钥匙落下来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全班56名同学在试卷上皆答:落在手后面。问其原因,皆曰:汽车在走,而钥匙抛出后不再向前走了。
二、怎样更好地改进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效果,使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效果真正是实实在在意义上的令人满足
我们认为,囿于一般形式上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已是隔靴搔痒,而必须深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考察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所形成的错误,常常是由于其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所谓前科学概念,是指儿童在学习物理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反复建构所形成的系统的但并非科学的观念。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如此。在物理教学中,那种认为只需要“正面”传授知识,学生就能接受,如果他们仍不理解,可以多讲几遍就能达到目的的想法,实践证明是过于天真了。因为在有些学生的经验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这样,当他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就可能把定律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牛顿第一定律实际上成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代名词。让他们解释用手推车、用脚踢球等一些不易暴露错误观念的生活实例时,他们也能解释得头头是道。但当解释用手抛钥匙、飞机扔炸弹的例子时,他们却又运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去解释,其错误观念暴露无遗。这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所在。
三、研究和改进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应当了解学生头脑中前科学概念的特点
第一,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是自发形成的。第二,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具有隐蔽性。第三,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具有顽固性。国内外物理教育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一旦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形成了前科学概念,要想加以转变是极其困难的。尤其那些在人类科学认识史上经历了曲折历程的前科学概念,更是如此。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学生认识什么和如何行动,主要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认知图式(思维模式),而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他们按照自己已有的图式吸收和排斥信息。在有错误认识存在的情形下,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和正确信息极不相同的东西。
四、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注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教育。在教学中,不仅应当注重科学知识教学,而且要特别强调定律得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包括理论实验的方法和科学推理方法,这一点常常是许多物理教师容易忽略的方面。而且,还要结合定律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为什么只有伽利略能够大胆地怀疑亚里士多德延续2000多年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怀疑精神,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信念。这样融知识、方法和精神于一体的教学,真正体现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全部内涵。
2、必须破除教师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由于不少初中物理教师头脑中还具有牛顿第一定律的前科学概念,因此,很难想象出这些教师所教授出的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能够加以破除。所以,破除教师自己头脑中前科学概念是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前提。
生1:人用力推箱子,箱子就运动;不推,箱子就不动。(陷进去了)
师:再推一下呢?(再挖)
生1:箱子又会运动起来。(再陷入)
生2:用锤子往木板中钉钉子,拿锤子用力敲钉子,钉子就向下运动;不敲,钉子就停下来。
生3:火车在进站时,离站台很远就关闭了发动机,说明火车没有动力也能滑行一段距离。
生4:滑冰运动员用力蹬一下,就可以在冰上滑行很远。
师: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还用力吗?(3个抓1个)
生4:不用了。
师:这个例子是不是可以说明力与运动没有关系?
生4:好像也不是,因为如果不蹬冰,最后他还是要停下了。
师:大家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经验能够说明力与运动的关系?
生5:我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车就走;不蹬,车就不走。
生6:我们在体育课上,踢足球、投篮球、抛铅球,哪个球不受力,都不会运动。
师:谁能概括一下,物体受力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生7:物体受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师:也就是说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吗?(设陷阱)
生:(多数回答)是。(陷进去了)
师:现在我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请举手。(约2/3学生举手)
师:也就是说,多数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不仅大家从生活经验出发,得到这个结论,而且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要维持物体作匀速运动,就必须给物体施加一个恒定的力。也就是说:力是维持物体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原因。他说得对吗?
生4:我觉得好像不对。就拿骑自行车为例:除了用力蹬,车就走以外,如果我们想让车停下来,就得捏闸,这时车轮受力,车反倒停下来了。
师:谁同意他的意见。
(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没有发表意见的同学,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生8:他们说得似乎都有道理,我们需要找出根据来。
师:好!现在我们先整理一下思路(板书:我们要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关系)。我们有两种假设: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和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无论哪一种假设正确,或都不正确,必须找到充足的根据,说服对方。我们最好从哪里找根据?
生:(齐答)实验!
师:很好!我在桌上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你们可以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如果还缺什么器材,我再帮助你们找。意见一致的同学最好自愿组成小组,这样你们才能设计出更有说服力的实验。
(学生做实验,我边观察各组学生做实验的情况,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上用25分钟。)
理论依据:这个教学片段运用了苏格拉底的反诘法。苏格拉底在教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首创了“苏格拉底问答法”,又称“产婆术”。此方法的依据是:感觉印象不如概念可靠。在知识的获得上,不能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名“知识的产婆”,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即反诘法(问答法):就是教者自己装作无一点知识之人,先提问题来质问。学者以为自己知道,教者又变换言语的秩序,设种种言语诘问,与之辩难攻击,使学者觉得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然后指出错误,使学者从前以为知道而实不知的,能从此引起追求知识的欲望,而使学者的学问增进。其步骤是:先发疑问,后乃直白见告;先取消极,然后积极。反诘法又称为发现方法或发现性对话。其本质是教师从某种程度的学生引出一定的见解与认识,使学生从或多或少、明了或不明了的表象中形成一定的见解与认识。
【关键词】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绝对空间 相对论
1 引言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在讲完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后,即进入第二章质点动力学内容的讲述。而在质点动力学里重点讲述牛顿三大定律及其应用[1-2]。对于牛顿三大定律的应用部分,因为涉及矢量分析及其计算、微分及积分运算等高中物理基本不涉及的内容,故该部分相对来说内容比较好讲,课堂效果也比较好。但对于牛顿三大定律的阐述部分,因为在高中物理里就对此有比较系统的论述,故大部分学生感觉这一部分内容和高中物理一样,甚至有些老调重弹的感觉。因此,在大学物理课堂里讲述牛顿三大定律的时候,如果不对牛顿三大定律作一些拓展的话,那课堂效果将比较差。本教学论文将从绝对空间、相对论等近代物理知识点出发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拓展作些相关研讨。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这种简要的拓展对课堂效果是会起到良好作用的。它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简单了解了近代物理和经典物理的异同。特别是,通过这种简要的拓展,可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及探索自然界规律的兴趣。
2 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拓展
在高中物理里,物理教材一般会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作如下描述: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1-2]。需要注意的是,经过上个世纪无数物理学家的努力,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础的近代物理已建立起来。而近代物理表明,牛顿力学体系,即牛顿三大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都只是在低速、宏观、弱引力条件下成立的[1-2]。因此,考虑到大学物理里后面也会讲述近代物理的相关知识,故在大学物理里讲述牛顿三大定律时将其与近代物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的拓展是可行的。下面我们将重点对牛顿第一定律作一些拓展性的探讨。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拓展,一般可以先从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在历史上,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是第一个对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做出结论的人。他从一些简单的事实如手推车现象中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为,人推车后即给车力的时候,车就可运动起来即可具有运动状态;而人放手不推车后即不给车力的时候,车将静止下来即将不具有运动状态。因此,在车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中,人给车的力是至关重要。简单来说,没力就没有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对于该论点,在接下来的将近两千年时间里直到伽利略的出现,人们一直认为它是正确的。从严格意义来说,伽利略的出现才是科学的真正诞生,因为是伽利略将科学实验带入了哲学思辨里。从而使得科学变成一门实验的科学,进而将科学从哲学里分离出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里,伽利略发现:当小球在很光滑的毛皮滑行时,抬起毛皮的两边,并固定小球在其中一边下滑时的初始高度而降低另一边毛皮的高度时,小球在毛皮滑行的距离虽然变长,但在另一边毛皮小球能滑到的最高高度却和该边固定的初始高度一致。由这一实验现象启发,如果降低另一边毛皮的高度至零,则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明显,一直运动的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也就是小球能一直维持运动但却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一步,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具有维持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惯性,也即惯性定律。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实际上与伽利略的惯性定律一致,故牛顿定律也常被称为惯性定律。
对于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的讨论,有些高中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拓展也做了相关阐述。因此,在大学物理课堂里做上面这些阐述有可能是不够的。实际上,在牛顿第一定律里,还可与近代物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作进一步简单的拓展。因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是相对的。比如,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物体,相对于运动的汽车而言就是运动的。因此,在牛顿第一定律描述里,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实际上隐含着参考系。而我们通常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称为惯性参考系。而惯性参考系背后实际上又隐含着绝对空间的概念。牛顿本人对此非常清楚,因为他清楚知道他的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因此,牛顿为了很好的定义惯性参考系,他在他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了绝对空间的概念。他认为绝对空间是存在的,而且和绝对时间一样是均匀分布的。而惯性参考系则是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至此,牛顿第一定律从逻辑来看似乎是完美无缺的。但绝对空间是否存在呢?牛顿本人对此也作了简单的理性思考,如牛顿水桶实验等来验证绝对空间的存在。但是,在近代物理里随着相对论的提出,我们知道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都是不存在的,即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在享受创建狭义相对论成功所带来的喜悦的同时,爱因斯坦很清醒的认识到在他的狭义相对论里存在一个严重的困难,即:因为抛弃了绝对空间,惯性系将无法定义[3]。而狭义相对论里的两条基本原理,即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也都是在惯性系里定义的。
3 结语
在本教学研究论文里,我们对大学物理课堂里如何讲述牛顿第一定律做了相关的拓展性研讨。本研讨主要基于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惯性定律、惯性参考系、绝对空间及相对论等脉络来进行展开。因此,本拓展不仅可展示牛顿第一定律背后丰富的哲学、人文历史、逻辑等内涵,也可展示其背后丰富的物理内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相对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人类的思考与探索还依然前行。此外,在大学物理课堂里对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作相关性拓展讲述也是值得教学研讨的课题。本教学论文的研讨也算是对此课题的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从而对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起到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宋士贤,文喜星,吴平.工科物理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1.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的探索行为,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展过程,规律的被揭示的过程等,都是向学生渗透物理思想方法、训练思维的好机会。本节课以自主学习理论、探究教学理论为基本依据,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创设实验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体验中获得物理规律,在探究中领略思维的逻辑。
1.2教学背景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将力与运动联系起来的纽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章本节的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成为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另外,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发挥重要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和推理过程,让学生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学会运用惯性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
学生们经过初中的学习,已初步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但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知半解,对其历史也不太了解;此外,他们具备一定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但探究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不强,以被动接受为主,所以本节课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前人的研究过程,让他们逐步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正确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
2 教学目标的确立
2.1知识与技能
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思想;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历史及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过程探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使学生体会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探究精神。
2.2教学重点
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形成的理解。重中之重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教学难点:惯性的概念建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过程
3.1引入课题
活动1创设刹车互动游戏、观看神州飞船发射升空的视频。
学生:思考为什么刹车时人体会向前倾斜?你再想想为什么汽车能够做加速运动,为什么可以做减速运动?为什么有的物体作直线运动,有的物体可以转弯?神舟六号发射后,媒体称中国已经掌握微小卫星进动控制的方法,这具体是指什么?
教师:所有这些为什么其实质都是同一个问题:运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个古老的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
3.2历史回眸
(1)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
活动2观看视频马拉车、拉弓射箭、赛场上滚动的足球。
教师:亚里士多德通过诸如马拉车行驶,奴隶曳船行驶等生产、生活中物体推拉的运动进行观察发现,这些运动必须有推动者,即运动必须有外力维持,否则就归于静止。他认为“一切运动的物体必定受某物的驱动”,外力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有力作用物体动,力停止作用物体停止运动。同学们同意这个观点吗?理由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出亚里士多德观点不正确,没考虑阻力。
教师:那若没有空气阻力、地面摩擦阻力的存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怎样呢?
学生:会一直运动下去。
教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000多年无人质疑,直到十六世纪物理学家伽利略才发出质疑。他第一个意识到摩擦力存在的问题,没有阻力存在,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会永远运动下去!你们与他的设想是一样的。如何验证正确与否?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
(2)伽俐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活动3分组操作弯曲斜面的实验。
学生:在铝合金轨道上垫上毛巾,小球从固定释放点释放,有摩擦,低于释放点的高度;撤去毛巾,更换棉布,同一点释放,小球爬行的高度增加;撤去棉布同一点释放,小球基本接近等高。结论:若轨道无摩擦小球会回到等高处。
点评:无摩擦时小球会滑到等高处是在实验基础上合乎逻辑的推理,是让人信服的结论。
活动4分组实验:不断减小光滑轨道右侧斜面的倾角。
教师:减小一个斜面的倾角――同一高度上释放小球,运动的水平距离更远了,为什么?
学生:运用刚才的结论回答小球仍将要运动等高。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继续减小斜面倾角同一高度释放,水平距离越来越远,假如无摩擦,假如轨道足够长小球会怎样?
学生:会一直运动下去。
点评:这进一步的实验推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选择了高度,留给世界的便只能是背影。
教师:活动总结。小球在光滑水平轨道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却可以一直运动下去,这个实验证实了刚才的猜想,也说明亚里土多德的论点的错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流体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板书)
教师:回顾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问题的研究思路,是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得出规律的理论思维模式叫理想实验方法。亚里士多德采用的观察法也是一种研究方法,但直觉有时不一定很准确,更不能迷信权威。
学生:视频观看一项体育项目――冰壶球运动,由于球运动过程阻力很小,能以几乎不变的速度前进。
学生:观察气垫导轨上物体近匀速的运动实验演示,并交流实验体会
点评;爱因斯坦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那为什么我们今天不是学习伽利略定律呢?
(3)法国科学家笛卡尔(1596――1650)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板书)
活动5对比同时代两位科学家的表述。
教师:有什么区别?
学生:对比笛卡尔的观点和伽利略的观点的具体差异。笛卡儿补充完善了伽利略结论。
(4)1643年出生的牛顿系统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并赋予更新的内涵。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板书)
活动6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学生:大声朗读第69页。
教师:牛顿全面总结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他的理论体系收录在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的三个定律成为动力学核心。亚里士多德提出问题,引起争议,伽利略创立方法,引导方向;笛卡尔补充完善,深化认识,牛顿系统总结,明确内涵。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中,众多科学家的敢于大胆猜想、假设,对前人结论提出质疑并进行实验验证。牛顿曾谦虚地说,如果说我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贯穿了物理学史的全过程。
我国春秋战国末期的《考工论人篇》中更有明确的记载:“劝登马力,马力既竭,犹能一取也。”意思是说:马拉车的时候,马虽然对车不再施力了,但车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路,这显然是在讲述一种现象。
(5)惯性定律
活动7观看视频,放慢400倍的镜头观看扎破装水气球的视频。
教师:为什么球破时水仍然保持原状?
学生:水具有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设计小实验:用棒敲打叠放的象棋子,请学生继续分析。
点评: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与生俱来得惯性。
教师:物体抵抗运动状态的变化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观看高速公路超载的车祸视频。讨论分析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抵抗运动状态的变化的本领,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点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活动8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
活动9教师设计小车实验,请学生猜想,若小车匀速动,衔住小球的电磁铁突然断开电源,小球掉哪里?小车加速运动呢?
学生:分析小球具有惯性的原因,掉入小车内。
教师:司机为什么要系安全带,呼应课题引入时刹车游戏。
点评: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一种保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即惯性,当物体不受力时,它处于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体现了它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会对运动状态的改变进行反抗,这时这种特性就明显表示出来,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3.3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堂课有何收获呢?
学生: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理想实验研究方法、不迷信权威勇于质疑等。
点评:近代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定律是终极真理,物理学的大厦永不封顶,还等待你们为它添砖加瓦。
4 板书设计:(如图1)
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本节教材的处理时特意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直接放在课前预习栏目中,让学生课前先去预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把生成的疑问带到课堂上。课堂内主要通过学生的展示、质疑、点评等互动环节解决预习中产生的疑问,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课前预习及课内探究部分(片段取自导学案)设计如下:
一、课前预习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作用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始终等于零的状态和状态。
2.说明: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出来的。
(2)牛顿第一定律是一种的规律。
二、课内探究
活动一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
实验1: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下来,到达底部的水平长木板上,观察现象。
现象:(1)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速度会。
原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由于小车受到的作用。
现象:(2)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速度会。
原因: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由于小车受到的作用。
拓展:(3)同一小车在不同高度处由静止状态开始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是否一样?
(4)同一小车在相同高度处分别由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开始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是否一样?
思考与讨论: 结合(3)(4)谈谈,要使小车刚进入水平木板上时有一个相同的初速度,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
活动二小车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跟什么因素有关?
请你用手边的实验器材,设计一套实验方案来验证“小车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器材】一个斜面、一块棉布、一条毛巾、一辆小车。(演示)
【学法指导】应用控制变量法,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发生变化,需要记录哪些信息?
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表格:
材料种类小车受到摩擦力大小
(填“大”、“较小”或“小”小车在水面上运动的距离
(填“短”、“较长”或“长”)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受到的阻力越,通过的距离越,速度减小得越。
推测: 假如小车在运动过程中不受任何阻力,情况又会怎样呢?
反思1.预习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大,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作为教师究竟要让学生预习些什么呢?我认为让学生去预习的无非就是下节课要上的内容。究竟怎样让学生去预习呢?这才是关键,现在我们“高效课堂”使用的导学案就是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预习的辅助工具。主要分两步:第一步快速地浏览教材的知识点,要学哪些知识点做到心里有底;第二步结合导学案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第二遍,并在课本中用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号,划出重点知识,记下疑难问题。有些知识学生可以在预习中自己解决的,就让学生自行解决。把预习过程中生成的疑问带到课堂上来解决。那么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放在课前预习栏目中有利于学生围绕这个重点展开预习。2.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充当的角色应该是主持人,引导学生把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并主持学生课内的思维的碰撞环节,即对学、群学、展示、质疑和点评,从而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解决在预习过程中和当堂生成的疑难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后肯定会产生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方面的疑问,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在课内安排小组实验(4~6人),通过实验探究及组内、班内生生、师生的思维互动进行难点突破。
2课题《密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密度与物体轻重的关系;2.记住密度公式;3.记住一些常见物体的密度;4.会用托盘天平、刻度尺等器材测定固体的密度。
教学重点:密度概念。
教学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本节课密度的有关知识在教材华师大版七下第一章《水》的教学中有所体现。学生已初步解了水的密度的相关知识。但学生了解的只是水的密度的个性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物质密度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个学情,对教材的处理时把密度概念的建立放在课内,让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及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密度的概念。
课内探究部分(片段取自导学案)教学设计如下:
活动一1.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铁块1、铁块2、铝块1、铝块2、刻度尺、天平及砝码。
对象长(cm)宽(cm)高(cm)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铁块1铁块2铝块1铝块2(1)比较铁块1和铁块2(或铝块1和铝块2)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即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填“定值”或“不定值”)。(2)比较铁块和铝块的质量/体积的数据得出结论: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填“相同”或“不同”。(3)表格中(质量/体积)在科学上我们用来表示,由此可见,同一种物质的密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不同种物质密度(填“相等”或“不相等”);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也是鉴别物质的主要依据之一。
2.密度的概念:;符号:。
关键词:物理 规律 教学方法
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总结出了规律教学的一般规律。
一、物理规律的类型
1、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等。2、理想规律。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3、理论规律。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
二、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1)探索实验法。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采用探索实验法,不但能使学生将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深刻理解、牢固记忆,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是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2)验证实验法。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验证实验法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十分主动。这是因为在验证规律时,学生已知问题的答案,对于下一步的学习目的及方法已经清楚,所以更加有的放矢。(3)演示实验法。演示实验法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这种方法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2、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又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出的。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如在“动能定理”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质量为m的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速度v1,经过位移s,达到速度v2。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外力所做的功跟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都能运用“理论推导法”推导出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三、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问题
1.1 教和学的失衡
有效发挥师生生命活力的基本前提就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
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所偏差.在高中物理课改实验中,教师确实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主动权,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也有所增多.但是我们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练把握教材和学情,还要讲方法、讲技巧,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改实验中,“教师主导”式的课堂教学已经有所改善,很多教师采取了“学生主导”式的教学,不断地提问学生.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好习惯,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生仓促的回答问题或保持沉默,这是另外一种的“满堂灌”形式.
传统的教学观一直存在误区:“认为教师教的越多,学生则成绩越好!”导致片面解读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事实上,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又有规律.“教”未必能够保证“学”的全然发生,教学的效果可以预期,但是无法精准地达成,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与教师的业务素养有关外,更多地决定于学生本身,尤其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还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情境的创设有直接的关系.
1.2 师生关系不和谐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的生命主体,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是构成课堂灵动性重要的生态因子,有效的课堂师生关系一定是和谐融洽的,而现实中情况又是如何呢?
这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所形成的“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不可分割,即使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的高中物理课堂有了一定的变化,物理教师都积极地学习课改精神,课堂上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不过学生的表达还是被框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自由言说”、“创新表达”的机会却很少,师生关系身上依然深深的烙印着“师尊道严”.教师长期扮演着“知识权威者”的身份,严肃的执行教学任务,学生则成为教师的“附庸”,成为教师单向知识的“输入容器”,师生关系处在尴尬的“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恶性循环中,这种单向作用的师生关系严重的阻挡了师生之间情感、信息的自由传动.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呼唤优化的师生关系,现实中的师生关系生态的失衡,影响到整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的进行.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直接灌输”与“被动接受”的师生关系、改变师生交流“不畅通”的局面,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1.3 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全面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为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要求把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视为完整意义的人,反对知识与技能的分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解,强调课堂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评价要对完整的人进行评价.在自然情境下收集原始资料,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性、全面性的了解是生态课堂质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学生本身很多方面具有差异性,如在同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策略、主动性,由此带来的成绩也千差万别.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倡导一种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物理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使教师能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在物理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掉了队,他们有的是因为家庭原因,也有的是因为自身懒惰.
2 以生为本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2.1 注重实验和问题的设计
实验是物理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将规律强塞给学生,而应该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演示实验或引导学生分组实验,从丰富的感性认知中自己寻得理性规律.
例如,对于曲线运动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复杂运动可以采用分解的思想,可以从常规的蜡块实验出发.演示实验:红蜡块在玻璃管内的运动,在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如图1所示)
一个实验,学生的关注点往往是比较散的,为了引导学生集中注意点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上,还得设置具有引导性的问题.
问题1:如何确定蜡块的位置?(讨论交流)
问题2:蜡块的速度是多少?
问题3:蜡块运动的轨迹?
从实验现象和问题的探讨出发,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前面的学习与曲线运动的联系,继而很顺地就引出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
2.2 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间又存在着个体差异,而课堂探究时间只有45分钟,此时怎么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最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知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对物理学史和线索不是很清晰,对“理想实验”也不是很了解,如果直接灌输效果不是很好,笔者采用了自主阅读加小组讨论的 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如这节课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自主总结牛顿的观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然后设置了5个讨论话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概念”.
讨论1:牛顿第一定律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讨论2:牛顿第一定律能否用实验来验证?
讨论3:牛顿第一定律有没有实际意义?
讨论4:牛顿第一定律表达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或者某一方向受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如何?
讨论5:为什么说是惯性定律?什么是惯性?惯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复习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构、整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再提高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中,多数老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方式对知识体系进行回顾,之后让他们盲目地陷入机械式的题海战.这种被动的复习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维的积极性难以唤醒,如此很难让学生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加深巩固、理解,更谈不上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近几年在建构主义新课改理念的召唤下,笔者认为问题驱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它可以摈弃传统复习的“题海战”,还能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问题驱动式教学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的探索、解决以及知识的应用为主的教学,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其它教法相比,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合作解决问题,并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由此可见,问题驱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作为问题驱动式的复习课教学,主要将概念、规律渗透到问题中,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的复习教学不是简单知识点的重复,而是对知识点重新组织和运用,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辨析疑难知识点,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牛顿第二定律复习课教学为例,谈谈问题教学在复习课中的运用.
3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课例
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内容较多.而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是本章的核心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有效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如图1,先将学生置于一般化的问题情景中,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从解决变式问题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生活场景中提炼出物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建构物理模型,并运用基本方法、技能加以解决,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例1质量为m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加速运动如图2所示.
问题1若水平面光滑,求物体在以上三种情况,其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问题2若水平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问题3在以上三种情况中,若其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F大小相等,则哪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大呢?
问题4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情景跟上面的实例相似?能否结合上面的结论,谈谈生活中拉购物车与推购物车有何体会?
变式如图3,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拖把头在地板上以加速度a向前移动,则推拖把力的大小?
设置以上问题让学生思考,先回答前两问题,在回答中引导他们从求解过程中提炼出求解加速度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受力图;第三步,建立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并求解;上述的一题多问是拓宽思路的先导,使设问逐渐加深,引导思维逐渐深化,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再通过问题3、4的引导,让学生学习知识并达到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对牛顿第二定律运用的掌握变得更加容易.最后通过设置“拖把拖地”物理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生活情境的探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把生活情境转化为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例2如图4所示,在一辆无限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m1>m2)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设两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它阻力不计,当车突然停止, 问: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
问题1若μ=0,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为什么?
问题2若μ≠0,则两滑块在接触面上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问题3结合问2,思考质量不同的物体沿同一粗糙水平面自由滑行,则其加速度有何特点呢?
问题4若μ≠0,那么题中的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为什么?
问题5结合本题,你能否说说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是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呢?
当接触面光滑时,则物体不受力,是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若有摩擦情况下,需用第二定律来求解,因此这两种情况的分析角度完全不同.本题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才需要力即定性定义了力的概念,而第二定律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是如何改变的.另外,牛顿第二定律是关于个别物体因果性的规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却与个别物体的因果性无关,它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述,与特定的时间无关、无瞬时性的.所以第一定律不是第二定律的特例,它和第二定律从互相独立又互相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揭示着物体运动的规律.通过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加深对物理规律和过程的理解,提高应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问题6若质量不同的物体沿同一粗糙斜面自由滑行,则其加速度又有何特点呢?
变式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的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1;该小孩抱着一只质量为m的小狗再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2,则加速度为a1和a2的关系如何?
通过追问进行变式训练,避免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机械套用公式的弊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材料设计一系列能体现物理规律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从亲身感知中体会物理规律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掌握物理思维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例3如图5,把一个质量是2 kg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12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物块运动5 s末撤去拉力,g取10 m/s2.求: (1)拉力撤去之前和撤去拉力后物体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2) 5秒末的速度为多少? (3)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大?
问题1物体在整个过程中做什么运动呢?
问题2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分几个过程分析?
在问题1、2的启发下,学生基本能用公式法顺利解答出本题 (解答过程略),但在解题过程中书写公式凌乱,缺乏连贯性.
问题3学生2解题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在解题书写过程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呢?
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得出本题规范解题的书写格式并将之板书在黑板上.从解题过程中提炼出一般规范解题的内容为画出必要的示意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方程式及演算步骤,并对解题结果要作适当的说明和讨论.同时强调今后解题必须要规范,规范解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问题4结合上述解题过程,能否说出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总结归纳出解决动力学的解题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受力图或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图;第三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第四步,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并讨论.
问题5本题除用公式法外,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比如能否利用v-t图象来求解呢?
问题6对于这两种解题方法,你们有何启发呢?
解法二图象法解题相对直观简单;解法一公式法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公式比较多.比较这两种解法,图象法能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直观描述物理过程,鲜明的揭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准确而快捷地得出正确结论.解题中灵活运用图象法能使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功效,不仅为快捷解题提供便利,更为培养思维品质开辟了途径.另外,处理多过程问题时,求解加速度改变时的瞬时速度为前后过程的联系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通过例3的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活跃解题思路,开阔视野,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的好方法,使学生熟练而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如图6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带的A端,物体与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和B端相距4 m,则物体由A端到B端的时间和物体到B端速度分别是多少?(g取10 m/s2)
知识与技能: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推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体会“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分别学习了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认知方面,经过半年多的学习,虽然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熟悉科学探究的环节和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但由于牛顿第一定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符的,而且该规律不是单纯的由实验得出,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注重以探究活动为载体、感性认识为依托,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从而将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物理概念及规律。
三、重、难点:
重点:“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让学生确信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请同学共同参与一个实验“将课本平放在课桌上,用力缓缓推动课本移动,观察推与不推时课本所处的运动状态(重复多次)”,待学生操作完后询问同学所看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观点1: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出示在黑板上),同时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相同观点。之后再请学生观察小钢球脱手后的运动状态,并由类似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观点2:物体的运动不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出示在黑板上)。由两种不同观点,让学生产生矛盾,激发其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课课题“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五、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按科学探究的环节依次进行,由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两个环节已经在引课时有所涉及,因此新授直接从设计实验开始。
(1)、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明确设计思路,可以让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起来,设法使它受到的外力为零,看它是会静止还是会继续运动。学生会提出疑问“根本就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与学生共同对小车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可以相互抵消,真正对小车的运动有影响的是摩擦力,如果可以设法让摩擦力为零就达到目的了,但摩擦力不可能消失。此时,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研究真空是否能传声时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启发学生在此探究中可以采用此研究方法,先让运动的小车分别滑到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运行的远近,再由实验结果通过合理的推理,猜想小车不受摩擦力时的运动状况。为了让小车一开始运动起来,引导学生知道需要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来,获取最初相同的速度。
(2)、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四人一组,每组分发一套器材,让学生根据刚刚的实验设计思路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相关的表格中。实验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指导学生的实验过程。
(3)、分析、思考:
先让学生给出他们的实验结果,然后依次提以下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①、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是否相同?速度减少的快慢是否相同?②、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③、小车运动距离的远近和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分析完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小车滑到一个绝对光滑的平面上,小车运行的距离有多长,小车会处在一个怎样的运动状态?由此让学生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况。
(4)、归纳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相关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 ,小车的速度减小的越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_____。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 。在结论正确给出之后,教师介绍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对此问题的研究,并给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并解读此定律当中的几个关键词“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外力”、“总”、“或”。再由通俗的语言概括此定律: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一直保持静止。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既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