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本教育论文

时间:2023-01-18 01:25:50

导语:在生本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本教育论文

第1篇

Internet迅速发展,网络教学是Internet应用的一个热门话题。网络教学中的教与学都和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有很大的差别,对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素养

1.学会学习

与课堂教学环境下相比,网络学习中学生的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他可以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伴随着这种自主性的是责任感,学生必须具有动机和自律来完成学习,缺少这两种素质的学生往往很难适应网络课程的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曾只应用于具有良好学习技巧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但是随着网络教学扩展到教育培训的整个领域,而许多学生没能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结果,网络教学经常面临成绩下降,失学率上升的困扰,并难以推广和扩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技巧,例如时间的安排、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评价等。还有如何有效地使用软件,进行网络搜索,利用通讯方式如电子邮件、公告板等。一些网络课程中讲到了这些软件的使用,但大多数课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学会掌握。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有些学生厌倦了通常的课堂教学形式,网络课程能使学生感到有些挑战性,并因此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关键是学生的参与程度。

本的写作和通讯技巧也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必需具备的,尤其是在小组交互学习中。如果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有障碍,他们就不会习惯用电子邮件,参与讨论等。而且,网络学习能提供大量写作、通讯交流的机会。教师在实践中发现,积累了大量网络学习经验的学生学习技巧有明显提高。

要在网络学习中成功的学生必须善于学会学习。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变化太快,大多数学科领域有大量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方式经常变化,网络教学的性质也经常变化。学生必须善于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来适应这些变化。

2.网上交往能力

网络学习不仅仅是人机对话,而且是人与人之间跨时空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尤其是参与协作式学习,交往的能力与技巧是很重要的。网络学习中的人际环境与实际的人际交往的环境不一样,需要新的交往技巧和行为方式。

人们参与网上讨论和会议的程度是不同的,一些人经常参加,另一些人只是阅读别人的信息而很少参与讨论。参与程度是以下因素作用的结果:(1)个人的拘谨或开放程度。(2)对话题的感兴趣程度。(3)对所使用网络软件的适应程度。(4)与系统连接的方便程度。(5)他们的多媒体写作与网上交流能力。(6)参与的动机程度。这些因素的影响决定着学生是否会参与网上讨论。

文化背景也是网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网络课程班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实际上,网络教学的一个优势就是世界参与性。然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社会风格,与其他的文化会有冲突,更不用提宗教和政治的分歧了。学生和教师必须对这些差异很敏感,与他人交往时也要考虑这点。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在课程早期细致地讨论这些问题。

总之,异步交互方式(电子邮件和在线讨论)对交往能力的要求比需要即时响应的会议要求低。由于需要时间阅读、起草,异步方式允许学习者一定时间后再答复,这会使拘谨、有限的通讯技巧、不熟悉使用软件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异步方式还允许对信息加以思考,这样会使得讨论深思熟虑。

3.参与能力

近几年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学习模式。尽管这些理论在某些方面与网络学习有关,但很少是专门为网络学习提出的,只有参与理论是个例外。

参与理论(Kearsley&Shneiderman,1998)认为: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意义任务,以便学习。也就说,他们必须进行设计、制定计划、解决问题、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参与讨论。参与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协作性、基于问题、真实性。协作性意味着学生、教师、课程专家之间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平台、会议进行交互。基于问题意味着学生活动包括完成作业或项目,而不是参加考试、测验。真实性意味着所有的课程材料和活动是现实的,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

根据参与理论,一个网络班级应该以大家互相认识来开始,通常是要求学生在讨论平台上张贴自己的背景介绍。另一种方式是要求学生讨论对本门课程的期望和目标。另一个作业可能是要求学会成对地或成组地参与讨论一个基本问题,也可能是要求小组中的成员分析一个案例或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接下来的作业可能是一个大的设计或分析项目让学生在剩下时间里研究,并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上来。

参与理论在许多方面是基于学习理论。它支持倡导让学生建立自己学习环境的建构主义。参与理论支持诸如情境学习的观点,另外,它还支持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的观点。

4.网上礼仪

在网上与他人交往需要一些特别的通讯方式--可被称作网络礼仪,以下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些常用"通用规则":

(1)尽量发短消息。人们不喜欢阅读长的电子邮件或讨论板上的信息。如果有很多内容要讲,把它分成几个短消息。

(2)不要用大写字母,尤其在短消息中。大写字母在网络相当于大声喧哗,就象在通常的讨论中大声喧哗一样被视为不礼貌。

只有当你想强调某点的时候再用大写。

(3)当你回电子邮件或会议通知时最好是开头第一句就给出你的主要观点或结论,这样表达信息不仅醒目,而且简明扼要。

(4)当你提到一个网址时,要给出它的URL地址,以便别人可以用到。最好是用可执行方式给出URL地址。

(5)在网上讨论时切忌使用偏激的或粗俗的话语。

正象有些人在个人交往中很得心应手一样,许多人成为网上交往的专家。当然,这意味着不仅仅是理解这些礼仪,还意味着计算机网络对他们是透明的,他们能全心专注于交流。一段时间后,许多学生也能达到这种状态。然而,总有些人对网络交互感到不舒服,如何使这些人适应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5.计算机文化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必须掌握计算机文化与操作使用以便在学习中有效学习。实际上,这对于年长一些的学生(大学生和成人)来说比对于儿童是一个更严峻的挑战,因为后者是在技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似乎很容易接受计算机文化。

高中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巧,如字处理、图象编辑、表格处理、连接Internet、使用E_Mail、网上浏览。在大学阶段,学生要求掌握某些专门软件的应用,如数学软件、统计软件等。不管是在教育的哪一个阶段,知道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

显然,学生的计算机熟练程度决定了他们在网络学习中能否成功。应当考虑网络教学中应该花费多少时间来教计算机技巧。许多中学、大学、组织在课程培训中花大量时间来教计算机文化。然而大多数人是通过自学来获得计算机知识的,因此,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对网络文化的理解、适应程度在进行网络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总之,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学习者,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会学习的技巧、网上交往能力、参与学习活动、遵守礼仪、掌握计算机文化等。

二、网络教学中教师的素养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使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感兴趣。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象一个教练、指导者而不是呈现者、表演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提高了,需要教师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程度降低了。信息可来源于数据库或协作学习,指导者不必要成为知识专家。另外,网络课程给教师协作提供了许多机会,小组教学正成为网络教学课程中的一个通用形式。

1.交互和参与

网络教学中指导者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具有很高程度的交互和参与活动。这也意味着与学科专家、学生共同参与设计、进行学习活动。网络课程应当是一些与社会、自然相关的有现实性的作业和项目。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在在线讨论平台上,这样每个人都可看到、评论各方面的回答、反应。邮件列表的使用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它不能满足累积的讨论。

尽管提供了网络交互和参与的手段,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这种鼓励对于网络学习的新手或有大量作业的学习者尤其必要。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参与成为课程的必需和评分的组成要素。每份作业可通过学生总体参与的程度评分。学生间的交互性可通过同学间的评价、小组作业来提高。在一个不评分的课程或自愿参加的课程中,交互性和参与性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如果学习内容有趣和有价值,学生不需要强烈的动机就能参加。因此,使用有意义的、有现实性的作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关键的。

另一个对学生交互性和参与性有影响的因素是指导者的参与程度。如果指导者经常在讨论平台消息或通过E_Mail给学生评论,会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好的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指导者必须大量参与以使学生也增加参与度。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交互和参与是密切相关的,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参与是指参加、在场,不包含任何的反馈。例如,许多学生可能参加一个实时会议,只有一小部分具有交互能力。交互是指学生与指导者、与其它学生的对话活动。对话意味着系统对学生的输入或选择有反应,如回答问题和查询结果等。很显然,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既要有参与,又要有交互。

第2篇

(一)教学方针

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够好奇,能够参与到学习环节当中,变成课堂上的主体。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

(二)团队意识

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差异,并在知识的积累量上有所不同,针对这种差异可以让学生组成团队,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成绩来分配学生,在根本上将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有所提升,好的学生能够巩固知识,学习不好的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并能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

(三)全面性原则

初中生物教育的面向群体应该是整个课堂,不能出现出小灶情况,根据每一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制定出相应的课前预习、课堂流程、课后作业,让全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无缝隙的教学任务当中。通过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面对自己的弱点,审视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自己现在所处以至将来的环境,并在大环境下拥有质疑性的思维能力来一步步发展自己;学会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外界事物和面临的问题,学生要学会能够公正、理智地分析问题,并在一件事物的发展走向上得到一个客观的认识;可持续发展观所表现的特殊性是让学生能够明白,并且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文明都对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让学生在自身的场和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过程中,有机地将人的成长、社会进步、科学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做到全面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吸收行为;在学生拥有相应的意识的同时,还要在身上确实的落实到行为上,这不仅仅是一种策略,一种走向,更是一种精神。以上可以总结为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核心思想———真实、动态、全面、客观、和谐、行动。相信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教育的方针和走向,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素质型人才。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服务终身发展

生本教育的理念核心是要高度重视学生,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结合学生的天性开展教学。将这样的理念渗透到生物课堂的教学中,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作为开展教学的重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阅读课文,观察标本,观看视频资料等,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在执教"探索生命的方法"时,我做了这样的课堂设计:1.导入:给学生展示图片腐烂的肉中有许多蛆虫。提出问题:看到这些蛆虫,你想了解什么?2.让学生大胆猜想:蛆虫是怎么生成的?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回答。4.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引导:把两块等重的牛肉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一致的玻璃碗内,一只碗口,一只盖上纱布。5.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要想实验成功,还需要做哪些工作?这样设计关注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设计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自身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充分的运用。

三、总结

第3篇

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本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经历的环节之一,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好与不好将是学生以后是否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习能力,是学校通过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学校就能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培养一批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有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不够重视,大多数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面试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出现学生只会讲解不会做示范,有的学生只会做示范不会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快速的学习新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实践能力培养不够。课堂教学中讲解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

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培养措施及方法

第4篇

1.以学生个体为本。教育本质就是一种培养人的行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一切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2.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就是指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目的。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充分发展,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以学生整体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让所有学生得到发展。现代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体现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以学生整体为本就是以实现所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导向。

4.以学生主动性为本。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在自身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

5.以学生持续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适应性发展、潜能性发展、连续性发展和协调性发展的统一。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调动。教育教学活动要真正获得实效,必须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建设有利于改变学生作为客体对待、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是关键,占主导地位。在此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采取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方式,以学生易于接受和富有感染力的生动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3.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优化知识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4.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就是树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实现途径

1.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因此建立起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质量观和人才观至关重要。科学的人才质量观体现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强调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质量观。要实现这种新型的人才质量观,就需要有现代教育观念作为支撑,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把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也就是“学生”放在一切培养教育活动的中心,将“以学生为本”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为指导,科学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2.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就要建立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而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和自己共同探索求知的平等地位,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PBL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发现和创新,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启发,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制定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评价方式,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能力锻炼,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3.强化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在管理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制定能够体现学生利益,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学制度要有灵活性,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构建知识结构、发展个性提供必要空间。使学生有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渠道,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监督、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在学生管理方面,做到尊重、信任和关爱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保障学生的合理诉求,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使每一名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和资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和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问题意识,多给学生思考和质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用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守信、严格自律。

第5篇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情况和本科教学体系建设以及大学的文化内涵、积淀等相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而言不具优势,甚至在传统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处于“尴尬”的处境,这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也是最基本的共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理位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很多都是由原来高专升格,所以地处非省会城市的居多,从地理上看劣势更加明显。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困难肯定比传统高校要多。虽然,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而且有些高校还形成了“本土化”的实践经验与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回避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深受“升本”前院校的影响,抹不去“师专”或“高专”的痕迹,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学习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有些高校可能有提及,但不深入,也没能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有些高校只有“标语式”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流于形式。首先,应该是部分高校领导的观念没有转过来,他们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高校的有关部门、二级学院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层面,没有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再次,就是学生本人,还是以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及内容创新不够

虽然,随着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顺应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有些高校还取得了“本土化”的经验和富有个性的模式。但从总体看,其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还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授课,这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形式效果较差,不受学生欢迎,而且也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偏向宣讲政府各类政策、讲述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或个人案例分享等,缺乏体验式的学习环节设计。综合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不够———最典型的就是从案例的角度看,现在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围绕成功人士或大集团、大公司的运行情况来介绍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创业起点比较低、形式比较散,和所讲述的案例之间相距较大,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三)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不够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这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高专或高职升格而来,其总体的师资就是非常薄弱的,距离本科教学要求还比较远,长期处于“爬坡”阶段。为了应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各种检查和考核,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力引进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但是,人才引进主要还是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极少会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由原来的高专教师转型而来,他们相对来说职称、学历偏低,虽然近年引进的高学历优秀辅导员充实到该队伍中去了,但尚缺乏教学经验,总体来说,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本身属于传统的以教学为主营业务的师资群体,自身没有创业经历,在实例讲授和实践操作中无法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创业故事分享,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势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知识或某一方面能力的提升,而是需要系统设计、系统推进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该教育涉及了创新精神培养和工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审批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必须要处理好几种关系,这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和高校专业教育中去的首要条件。

(一)知识普及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而言,关键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即“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划定它们的比例,合理掌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本科教学体系尚不成熟,仍然在探索中,特别是原来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环节设计上,始终走不出“师范教育”的影子,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起来,侧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实践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增大,而新增加的一门专业课程。当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尝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之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创业热情,传授创新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从低年级学生入手,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与培育重点学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去尝试创业,而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树立创新意识和学习创新技巧,极少部分学生真正在大学期间尝试创业或是毕业之后自主创业的。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重点学生提升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和实践经验都不够完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实践训练的平台还没有搭建好。所以,我们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众化、重点化和特色化结合起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对具备创业热情和基础的学生开展实际的创业指导和培训。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建设专业、稳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缺陷,在队伍建设上应当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实践背景、工商管理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为主,吸引部分有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学校该项教育的核心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和研究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同时,鼓励教师前往其他高校学习成功经验,再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此同时,要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投资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示范、激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内还可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所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动训练和项目孵化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及就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

(二)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总体课程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必修课,启动校级重点教材开发项目;开设SIYB、KAB等课程,在通识课程中逐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鼓励开设若干门如管理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教育选修课,针对特殊专业(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应该将创新创业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程。

(三)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

在学生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后,由学生自主申报,从中选拔出创业热情高、创业资源丰富、创业基础较好的少部分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实验班。这部分学生仍然归属于原二级学院,再通过一个学期左右的课余时间接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如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商业计划书”等创新创业类课程,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最终确定以创业为方向的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经过试点,取得成功后,可以逐步开设单独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开展一系列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活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实践的经验积累。课程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总学分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条件成熟后逐步增多学分,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规定,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整体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体系,推行学分替代制度,试行将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和课程修读制度。

(五)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第6篇

[关键词] 圣德太子 日本佛教 日本文化

渭南师范学院研究生专项项目:项目号(12YKZ016)。

日本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之一是汉籍和汉字的传入,而这也是日本人吸收儒学佛教的契机。其中对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做出重大贡献的可以说是圣德太子。本文将围绕佛教在日本古代早期(飞鸟时代)的传播发展过程进行一一阐述。

佛教的传入

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记载,百济圣明王与大和苏我稻目事前计划,于538年向大和朝廷派使者,带去了佛像、太子像、经纶,是为佛教的最初传入,此为一说。另一说根据12世纪史书《扶桑略记》的记载说,552年大陆移民司马达等首先在大和坂田原建草堂供奉佛像,此乃佛教传入日本之始[1]。

佛教在传入日本之初,信奉者只是限于一部分人,并没有扩大到很大范围。自从钦明天皇13年佛教正式在日本传播以来,围绕佛教问题由苏我氏和物部氏所代表的开明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一直没停过。直到推古天皇即位后,皇太子圣德太子担任摄政,佛教才迎来了最初的黄金时期。

圣德太子对佛教传播的推动

圣德太子(574-622)本名厩户皇子,其祖父是最初迎来佛教的钦明天皇,母亲是苏我氏的穴穗部间人公主,可以说,太子是日本最早崇佛派的直系后裔。圣德太子自幼受到大陆思想文化熏陶,师从高丽僧人学习佛教的知识,信奉佛法,笃敬三宝。作为日本皇室一员他自然意识到连东方大陆上的印度、中国、高丽、新罗、百济等国都是佛国圣土,为什么日本不能引进佛教?当然,圣德太子积极地推崇佛教,并不仅仅是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他当时之所以推崇佛教,旨在用佛教教义教化人民,使国家脱离政治纠纷,以求励精图治,国家安宁。

圣德太子登上政治舞台时,当时日本国内政治正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当时,中国隋朝正处于崛起时期,朝鲜半岛局势动荡不安,与日本的关系也急剧恶化。国内,氏姓、部民制度各种弊端一一显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尤其是7世纪初数次征讨新罗的计划,或以失败告终,或者中途折腰,使得圣德太子严重地意识到革除旧弊、开创新风的迫切性。

圣德太子基于“世间虚假,唯佛是真”的谛念,在摄政不久,便借助天皇诏令“兴隆三宝”,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十七条宪法》在第二条提倡“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何世何人,非贵是法,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何以直枉”。[2]其意思是说佛教是一切有生命物体的最后依托,是万化终极规范,无论何世何人没有不尊崇佛教的,佛教能把极恶之人教化归善。他希望通过佛教和儒教等思想来实现他要建立一个国泰民安国家的政治理念。他强调贵族之间应以和为贵,对佛教要崇敬,对天皇要服从这一思想。圣德太子的《十七条宪法》以道德训条的形式,号召日本臣民“笃敬三宝”,这一形式对佛教在日本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作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圣德太子创建了7座寺院,在他的推动和影响下,朝廷内外佛风渐盛,出家造寺成为时尚。至推古32年“有寺46所,僧816人,尼569人,并1385人”。[3]

圣德太子在积极提倡修建寺院的同时,还潜心研究佛教教义。他还亲自为君臣释讲佛经,上至天皇、诸王、王女,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太子讲经的观众,同时又撰成《三经义疏》。所谓《三经义疏》,是三部佛经注疏的合称。据《上宫圣德太子传补阙记》,三疏的撰年依次为:《胜鬘经义疏》(611年)、《维摩经义疏》(613年)、《法华经义疏》(615年)。[4]

圣德太子视当时的中国隋朝为“礼仪之邦”,为了使日本能够接受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他摄政期间,多次派遣使者到中国隋朝,恢复与中国断绝百余年的国交。于607年派小野妹子出使中国,求取佛经。第二年再次派遣小野妹子出使中国时,还带了一批留学僧。由此可见,入隋学法是圣德太子外交改革的重大决策,此举直接对后来的大化革新奠定了基础,为解读和吸纳先进文明打下良好的基础。

622年圣德太子因病在斑鸠宫离世。此后20余年,日本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即“大化革新”。大化革新一方面继承圣德太子未竟事业以大陆文明为样板改造列岛旧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完成国家统一;另一方面得益于留学人员的加盟,即留学隋唐归来的僧人。这一举措使得日本佛教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大化革新虽然不是圣德太子直接发动的,但是蓝图是他设计的。圣德太子对日本文化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引进先进的大陆文化,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为解读和吸纳外来文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9-50.

[2]陈凤川.圣德太子与日本早期佛教[J].日本学论坛,2003,(3).

[3]王勇.日本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4.

第7篇

关键词: 三本院校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三本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的成长、成才情况已成为学生家长日益关心的问题并衍生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学生来源的差距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面对三本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特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分析学生的成长困惑,并积极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已经成为每所三本院校学生培养工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三本学生的普遍特点

三本院校生源一般是好的中学的中下层次学生和差的中学的中上层次学生,此类学生由于在读书时养成的不良的学习习惯,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其在高考的大军中落后,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

1.综合素质较高,道德素质水平滞后。

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普遍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特长,接受新事物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在文体活动、自我展示、社交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但组织纪律性较差,不能自觉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师重教意识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涣散,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诚信缺失,最典型的是考试作弊,在为人处事、内涵修养上均有欠缺,对错误、腐朽思想的判断力和抵制力都比较弱[1]。

2.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入学后感到学习困难,特别是对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较为吃力,从而出现消极应对情绪,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学习方法有待提高,学习自觉性不强,缺乏刻苦钻研精神。

3.自我定位不准,创新能力不强。

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课程能及格就行,无明显的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能力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对学校组织的各项大学生赛事,多数持观望、等待态度。

4.心理素质较差,缺乏信心。

由于大多学生无独立生活经历,心理表现不成熟,经受不起挫折,在困难面前彷徨、失落,不能勇敢地面对;缺乏有效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经常怨天尤人;一遇挫折,就会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对自己产生怀疑,还会出现自卑心理[2]。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以及环境的熏陶,使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信念、理想、道德、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因素,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并使其在思想上树立国家民族观念,在道德上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在心理上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毅力和勇气。不仅是提高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更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学院可结合三本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其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及生活准则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着眼于提高三本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良好的行为方式。逐渐纠正三本学生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形成严谨、不骄不躁、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培养遇事沉稳、不畏艰难、知难而上的良好心态;树立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坚定信念;坚守讲究文明、诚实守信、感恩社会的道德操守,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4],为今后的升学、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三本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三本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等各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学生精神境界的升华、创造力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完善校园文化,注重环境育人。

首先要营造和谐高雅的三本校园文化环境,在体现时代特征的同时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浓厚的校园人文景观让学生沐浴其中,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就会内化和升华为自身良好的人文素质。其次丰富和繁荣三本校园文化,结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5],如积极举办各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文自然讲座,大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举办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等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得到熏陶[6],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全大学生的精神人格,在校园内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

2.重视老师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成才。

面对三本学生这一群体,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在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是对学生具有楷模作用的文化传播者,在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起着较强的示范作用,因此要着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工作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勇气和活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和人格,教会学生自学、思考、研究和创造,注重对实际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7],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让不同需求及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寻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全面提升能力。

根据三本学生的特点,学校应把具有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广泛建设和开拓校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空间,扩大人文素质教育载体[8],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参观等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获得认同,获得快乐、获得满足,进而更好地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拼搏、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四、结语

总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三本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切入点,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经过系统的构建,将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无形的学校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渗透至学校的每个角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具体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其个性发展,本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此外,还要深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与理论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三本院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2]李伟华,那日松.应用型大学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

[3]高天琼,谭本相.大学文化建设视野下的文化素质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

[4]张东艳,宋丽苹.谈大学文化的素质教育功能[J].教育研究,2008,(2).

[5]宋书琴.关于加强当代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

[6]宋爱兰.浅谈大学素质教育体系构建[J].技术物理教学,2007,15,(3).

第8篇

关键词: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本科四年最后的一次正规化“军事演习”或“准军事战斗”,因为它不仅是对本科阶段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检验,也是将来继续学习和工作中进行创作的一次规范化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端正学生的科研态度,使其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本科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各种写作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写作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各种需求,然后针对这些需求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基于这一目的,我们针对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情况分别对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部分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文将基于对教师的访谈,从教师的角度探讨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中学生的需求。

一、思想内容

在教师访谈中,我们发现,在选题方面,各位英语老师一致认为,学生选题往往跟着感觉走,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即学生不清楚或不知道写什么,所选题目要么过宽,无法深入,最后写得很宽泛;要么过窄,三言两语之后已经没什么可写,最后无法进行到底而放弃或者找些无关材料滥竽充数,要么所选题目与所学专业无关,没有学术价值。

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一种涉及论文思想内容的问题。论文写作的思想从哪里来?据调查,目前英语专业本科论文的选题工作,多数都是老师选定一些题目让学生挑选,如果学生对这些题目不感兴趣,他们可以自己选定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其实,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认为具有挖掘潜力的题目,学生却不感兴趣,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方面,学生对教师所研究或所掌握的领域缺乏认知;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情感缺乏了解,对学生提出了高于他们认知水平的要求。

然而,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学生往往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主要是:(1)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2)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重语言,轻思想,不能把语言学习和思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3)学生阅读范围狭窄,缺乏批判性思维。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解决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思考

例如,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每一节课中所讲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课程安排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师生之间可以就这些问题进行协商。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对这些问题就会有初步的了解,到高年级后再学习一些教学法等的专业理论,学生就会对这些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大学开学伊始,就列出一定的相关题目,供学生思考。

2.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论文的生命力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要创新,就必须深刻了解旧有的东西,要了解已有的知识,就必须大量阅读,而且阅读必须是批判性的阅读,真正做到读思结合。批判性的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在写作教学中进行,而且还可以渗透到精读、泛读、口语和专业课等各门课程当中。

3.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的。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讨论、辩论或设计,使学生懂得学以致用,学而能用,实现知识的价值,收获学习的乐趣。

4.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要合理引导学生做到以上三点,教师就应该爱岗敬业,具有更渊博的知识、更广阔的视野、更有效的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只顾把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管理人员也不要一味地逼迫老师完成多少任务,因为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准备工作。

二、组织结构

在访谈中,各位教师谈到的第二个共性问题就是论文的结构不合理,逻辑混乱。论文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宏观结构,指的是部分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布局安排;另一方面是微观结构,指的是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性。影响论文结构和逻辑的主要原因有:(1)对于所选问题本身认识不清;(2)对于怎样组织文章内容才算合理和如何取得句子之间的连贯性等知识缺乏了解;(3)平时缺乏谋篇布局的严格训练,很少或从不列提纲,写了提纲也不依据提纲进行写作。这三个原因概括起来讲,就是问题本身、写作知识和写作训练的问题。

三、语言表达

语言错误较多,教师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语言错误的修改上是本次访谈教师所谈及的一个本科论文写作中最头疼的问题,这一现象反映了三个问题:一是阅读不够广泛,语言输入太少,简称“见的少”;二是平时缺乏写作训练,特别是缺乏对语句的锤炼,语言学习常常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该问题可以归结为“用的少”;三是反映了今年来我国教学法中重口语、轻语法等弊病,说的似乎很流利,但准确性不高,此谓“规范少”。

要解决这“三少”的问题,就必须做到“三多”:多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语言的输入;多写,在基础课上应该加强语言基本功的提高以外,在写作课中,应加强写作实践;多规范,学生互改作文或参照第二点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当面指导下进行语言错误的修改或语言质量的提高,加强语言的锤炼。

四、写作态度(敬业精神)

论文写作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态度不够端正,思想不够积极,敷衍了事,抄袭严重。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上述没有思想内容、缺乏写作知识和实践等以外,关键是论文写作有何实际意义。当然除了理论上说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能够顺理毕业以外,学生体会不到写作的快乐和现实意义。既然学生最后花费半个学期进行论文写作,那么足以说明论文写作非常重要,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在求职中、在学生评奖中、甚至在大学生创新活动中为什么得不到体现,如果没有学术期刊对优秀的作文进行发表,做好并建立一个本科学生论文库,让用人单位可以查阅其论文写作情况,作为是否录用的依据之一,因为学生的论文不仅反映了学生四年的学习成果,还反映了他们的敬业精神。

五、师生互动(教师指导)

在访谈中,各位老师表示,部分学生不主动和老师进行联系,造成老师着急学生冷淡的局面。本科论文写作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而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缺一不可。要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感,而学生则不仅要有主动性,还要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具有好问的精神,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日常教学中也应该逐步建立。

上述五个需求中,前三个是有关论文写作本身的问题,而后两个则是有关学生主观态度和师生在论文中扮演的角色问题。

参考文献:

[1]Fraida Dubin.Course Desig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郭晶英.特殊用途英语学习需求与动机调查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09).

第9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培养

一、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的过程。简单说来,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师教授外国学生汉语的过程同样也是跨文化交际。我们知道,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目的是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常因交际双方的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造成交际误解,也即产生语用失误。一般来说,言语交际中一个语法错误、语音错误、词汇错误,不会触怒对方。然而语言使用规则上出现的错误,却可能造成别人的误解,甚至触怒对方。例如,询问对方年龄或工资会被当做侵犯别人的隐私。非语言交际同样也会造成类似的误解,比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的手势,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义,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对外汉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对外汉语教师可能接触到具有完全迥异的文化背景的人,甚至可能这些人在同一个班上学习汉语。那么怎么处理与他们进行无误的沟通,怎么样处理班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例如宗教上的冲突、思维模式不同引起的误解,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专业作为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从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具体的策略谈谈本科院校应如何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一虹在分析比较了多个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局限后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跨文化意识是思想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对实践起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一)从认识上提高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大致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但是发现他们与自己并不相同,然后,文化冲突出现,我们会感到愤怒、恐惧,从而使得我们向后退缩。认为别人与我们一样的想法十分自然,但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却是有害的。所以,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不断提醒他们人们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二)理性认识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对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认为美国人随便,德国人严格等,这些就是一些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不一定是有害的,但从某种程度讲,刻板印象是我们重视某类人或群体的共同之处,忽视个体区别。因而导致我们在与某个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将对于他所属的文化的刻板印象附属在这个人身上。在观察某种文化时候,不要只注意该文化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在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时,应该在教学中贯彻这样的意识: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外族的文化都是不对的,应该平等看待各族文化,在教学时更多地依附中国文化。

(三)保持的意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严格说来,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会完全相同。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对方,我们可以“和而不同”。培养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指导他们保持的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以理性的态度介绍汉文化。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理论学习,要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体验,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中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来说,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三、本科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开设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课程。大多数本科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开设了一些课程。我们认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开设这样一些课程:《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精神》等,甚至可以让外教全程或部分地进行授课,这样会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另外,也可以经常举办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讲座。

(二)大力开掘隐形课程。“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隐性课程涉及到教科书中的、教学活动中的和教学活动之外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教材方面,学校要精心选择教材,最好教材中能涉及他族文化的文化要素,让学生能从中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方面,除了开设显性课程外,还有必要大力挖掘语言类课程的隐性部分,特别是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另外,将上面谈到的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也是隐性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之外,应让学生多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例如,可以组织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联谊、晚会。

(三)提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见习和实践机会。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听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发面的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与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观察课堂上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行为,得到一些直观的知识,这有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该国家学生上课时的习惯,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实习积累经验。安排学生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有机会一对一、一对多地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具体来说,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这样的实践计划,制定选拔、培训及考核的具体办法。

(四)选派学生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之后,最好在大三或者大四期间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这对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十分有帮助。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多与国外的学校进行联系,互相派遣留学生或实习人员。另外,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取国家汉办志愿者赴海外的孔子学院实习。

赴海外实习的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文化休克”。文化休克包括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和适应期。如何克服文化休克?这实际就回到了本文讨论的内容。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也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休克。从意识上提高对异文化的敏感度,从实践上进行跨文化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海外实习中应对各种情况,不至于发生某些严重的后果。

四、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意识上,要能从认知的水平上感到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最好是从感情上感觉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惟其如此,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或将来成为对外汉语教师之后,才能够沉着应对各种现象,有利于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更长远地说,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家汉语推广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周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3).

[3]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6).

[4]周毅,包镭.汉语国际传播时代对外汉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