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1 07:57:52
导语:在人口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
2.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
5.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人口社会学浅谈
8.人口社会学因素对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人口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及其实践功用
10.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11.人口社会学的课题
12.新疆高校大学生“五观”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分析
13.SARS对人口社会学的挑战
14.关于人口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15.人口社会学浅谈
16.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17.面向现代化的人口社会学
18.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19.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
20.对《人口社会学》构成体系的初步设想
21.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22.网络社会的群体参与——以人口社会学为视角
23.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24.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2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2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7.人口社会学的个理论问题
28.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29.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30.“人口社会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31.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32.深入探讨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届人口社会学年会综述
33.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34.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35.县城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6.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37.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38.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40.第一讲: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41.当前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全国第三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2.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分析
43.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44.联合国人动基金委员会驻华顾问默顿斯在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讲授人口社会学
45.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深化创新——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6.探讨·开拓·创新——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7.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48.英国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51.人口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50.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52.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
53.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55.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6.全面认识社会与发展中的人口——评《人口社会学》
57.不同等级医院门诊患者就医原因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58.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59.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60.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会学视角
62.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3.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4.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5.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探析
66.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67.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9.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
71.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侧记
72.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73.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社会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7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
75.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76.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
77.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78.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
79.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80.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81.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
82.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83.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84.农村人口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8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
86.社会学与人口问题
87.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88.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续)
89.我国当代人口流动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0.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1.从民族社会学视角看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中的性别因素——兼论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92.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3.我国老龄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的社会学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5.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社会学分析及其社会性防治对策
96.试论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和方法
97.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
98.“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99.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Ⅰ.伤残及人口社会学特征
100.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1.中国社会学2013学术年会“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分论坛成功举办
102.影响体育人口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3.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104.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105.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106.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7.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 上海大型社区规划理念与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08.论人口、贫困与幸福——从《人口原理》谈起
109.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变迁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110.试从社会学角度谈人口增长
111.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113.人口老龄化与赡养问题的医学社会学分析
一、口语的人文教育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因长期以来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了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很多欠缺:人文知识缺乏,导致文化素养较差;知识面狭窄,导致自身的工具化;人文精神失落,导致人格上的残缺;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等等。由此可见对高职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在知识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对哲学、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等的发展有一个基本了解;在修养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与文明的行为举止,尤其是学会如何做人;在能力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个性,激发创造力。
普通话口语课属于人文课程。在教学中是否真正贯彻落实“人文教育”这一根本宗旨,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让学生得到很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是衡量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课得失的根本标准。口语教学就是要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自身
的理性、情感、意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口语的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高职口语的人文教育实施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综合性成果,也是代表社会进步的标志,它除了包括法律、伦理、道德等理论形态以外,还包括了社会生活的非理论形态,诸如人们的生活方式、人文习俗、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的外在表现分为物质、精神、社会和语言四个方面。不管各种文化在形态上如何不同,它们和语言都有着高度的融合关系。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人的语言行为、语言交往和人的其他方面一样,都有文化的投影,都要遵从一定的文化模式。就口头语言来说,口语运用的背后总是隐含着人文历史特点,体现民族的文化传统,牵涉到地理环境、语言感情以及交际双方互相靠拢和互相迁就的社会心理,牵涉到语码转换等。一个人在口语实践的过程中,表达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方式,都不仅仅是其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口语行为不只是由其个性特点、交往动机决定,还要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
高职口语教学应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不能只着眼于语言本身,应强化口语的文化性。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口语的人文教育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2.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口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之为口语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语言训练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本身,还应考虑到语言形式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由于在教学中把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割裂开来,使得很多的学生只具备语言能力,而不具备社交能力。语言是交际的一个主要途径,但并非惟一的途径,还应重视语言以外的交际手段。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对的是市场,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对未来劳动者的口语训练应充分考虑语言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约。
3.口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语言具有物理、生物、心理、信息、人文等多方面的属性,要训练语言,必须从多角度来进行。口语能力作为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文化、学识、修养等素质的外化和体现,具有综合性的特质。它不仅要求一个人掌握规范的语音、口语表达的技巧和方法,而且需要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联想、想象力,较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敏锐的思维能力及出色的表现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很多学科的配合帮助,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等。因此,口语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些口语内容(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技能(听、说),而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学问。高职院校在口语教学中要注意和别的学科结合起来,加强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综合能力。
三、加强口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1.重审口语教学功能,实现由“工具性”价值属性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转变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功能过于凸现其功利性、工具性的价值属性。教学中重技能短期效应,轻人文长期建设。就高职口语教学来说,口语教学还只是被当作劳动者的职业训练内容对待,还没有被当成对人的思维、心理等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训练内容也基本上以口语中所说的书面语为主,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但是,从口语教学的内在目的角度看,口语实践活动就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下的人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所以,从口语教学的完整过程来看,口语教学应具有人文性。高职口语教学功能应实现由“工具性”价值属性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转变。
2.重构口语教学目标,实现由口语技能到综合素养的转变
现行高职院校口语教学目标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只关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强调口语技能的培养、重视对静态的语言个体单位训练,对语音、词汇、语法进行条分缕析,不重视语言的交际价值,忽视语言的变异形式,不重视动态的言语表达训练,没有对学生个体兴趣的激发,忽视人的独立性、主动性等固有的发展潜能。加强口语教学的人文性必需重构口语教学目标,具体包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普通话交际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重组口语教学内容,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
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资源的整合,主要体现在教材中。教材的编写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如何引导学生做人”为主线编排内容,并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融入各章节,注重其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教材可分三大模块:第一是基础模块,主要通过普通话的训练,树立学生的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第二是应用模块,通过结合社会环境的语用训练,让学生体悟到社会是个大熔炉,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如何与社会的其他人员交流、沟通、合作。第三是测试模块,通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语言生活现代化的要求,使学习者充分认识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增强国家意识、现代文明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快普通话推广与普及的步伐。通过测试,让学生意识到只有语言的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在口语训练材料的选用中注重广泛性、代表性:来自诗歌、小品、相声及小说中的语料;来自网络的语料;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语料;来自职场中的语料等。训练内容的选择既注重口语技能的培养又兼顾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注重在众多的优秀口语训练材料中,选择既有艺术性又最能唤起良知、给人以生命启迪的语料。
4.优化高职学生的口语训练环境
首先,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口语训练途径,通过量的积累为质的变化做准备。如:(1)注重课程整合,将口语训练融入各科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训练的机会。(2)努力为学生的口语发展搭建舞台。可以通过课堂大讨论、职业论坛、口语艺术大赛、社会用语调查等形式为学生交流、展示搭设舞台。
其次,要逐步营造出一个良好、健康的语言环境,使高职学生的口语能力能够在大量而优质的口语训练机会中提升质量,逐步完善提高。高职院校要注意创建一个人人讲文明、个个有修养的蓬勃向上的良好的口语学习和交际氛围,使学生的口语能力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空间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881
国内刊号:11-1043/C
邮发代号:82-42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芰Γ?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1.2亿老年人口和3.2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消费人口的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二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并不是简单的1: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骋谖闯赡耆丝诩虻R虼耍疾炷炅浣峁沟谋浠肷缁峋梅⒄怪涞墓叵凳且恢指畈愦蔚难芯浚崾刮颐悄芨既返匕盐杖丝诒涠蜕缁峋梅⒄怪涞墓叵怠?nbsp;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中国在制定下一世纪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交换政策、消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这里的关键在于老年年龄界线,因为确定这一界线是统计老年人口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老年年龄界线的定义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人口按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实际上,他是将50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又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国际上之所以将老年年龄界线从1956年的65岁增改为60岁,这是因为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化问题,而当时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人口老化问题,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界线是根据当时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而设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得多。因此,考虑到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年龄的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还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将60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界线是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也是不同的,界线范围在15~20岁不等。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高于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国际上一般将15岁定义为未成年人界线,即0~14岁的人口均为未成年人口。
在给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后,我们就很容易确定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了,即成年人的年龄界线是15~59岁。(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
同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的定义一样,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因时期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的。1956年,在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划分如下: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65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的比例4%以下4%~7%7%以上
而后,随着世界人口特别是发达国家人口的进一步老化,国外又提出一些新的划分方法。例如,1975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划分方法如下:
年龄结构类型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0~14岁人口40%以上30%~40%30%以下
65岁及以上人口5%以下5%~10%10%以上
老少比15%以下15%~30%30%以上
年龄中位数20岁以下20~30岁30岁以上
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后,各国又采用了如下的划分方法: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60岁及60岁以
上老年人口的比例5%以下5-10%10%以上
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特别是随着老年年龄标准的不断变化,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要相应改变的。一般说来,对老年型人口的定义通常以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问题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来说,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在总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年轻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可能出现老化,也可能出现年轻化,人口的老化与年轻化是可逆的;而对个人来说,从他或她一出生就开始进入了老化的过程,这是不可逆的。人口老化问题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由于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各个年龄组的人口都在发生变动,所以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有老年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老年人口问题是指老年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即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问题,而存在人口老化问题则一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 三、关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
国外早期对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多数是对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讨,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然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理论假设。不同的学者在特定的条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而这些理论假设又为后人所演变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论。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1969年,在二十四届联大上,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龄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及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
国外关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和老年事业的经验为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的成果。但中国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背景既有别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更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因此,国外的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终究难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中国人口老化的科学研究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揭开了中国的老年事业的序幕。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观事实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学人口所张纯元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人口所徐云鹏等主编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熊必俊主编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杜鹏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的《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复旦大学王爱珠的《老年经济学》,天津学者的《1988年中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和上海学者的《上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关调查数据为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如中国社会科学人口所组织的“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2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等。所有这些文献和数据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关于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老化趋势的预测
人口老化的理论和实际证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阶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对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导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导作用。无论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预测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基于中国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当初人们在进行人口预测时,普遍倾向于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会急速下降的乐观估计,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会下降到1.8,甚至于1.5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种预测方案的参数假定是:总和生育率从1981年的2.63到2000年的1.8,随后不变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8岁上升到2050年的80.20岁。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趋势继续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现了波动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下降到2.24的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2.86的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2.20,1987年又回升到2.59;1987年以后至今,总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较快。对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进行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国内外争议较大,大多数人认为此结果偏低,极少数人则认为实际的结果可能会?汀H嗣嵌阅壳白芎蜕实乃街谒捣诅。偷牡偷?.3左右,高的高到2.3左右。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此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给人口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造成了学术界的混乱。
表1各种中国人口预测方案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参数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单位或个人平均出生预期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合国(中方案)1990~1995=70.0
2010~2015=73.5
2020~2025=75.0
(2)世界银行1980~2005=69.4
2005~2030=74.1
2030~2055=78.3
(3)宋健等1980~1985=68.9
2030~2035=76.3
(4)七一0所1982=68.0
2100=81.0
男70.5(5)曾毅(中方案死亡率)2000=│
女74.0
男77.4
2050=│
女80.3
(6)王慧炯等2000=80.0
男69.0(7)杜鹏(高方案死亡率)2000=│
女72.4
男73.2
2030=│
女77.0
男69.4(8)于学军(中方案死亡率)2000=│
女72.5
男76.7
2050=│
女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1)UnitedN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1950~2025",version1990.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4)《人民日报》,1986年7月30日。
(5)曾毅,1994年。
(6)王慧炯,杨光辉,1984年,《迈向2000年的中国经济》,气象出版社,北京。
(7)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8)于学军,1995年,《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综合考察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作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和1993年国家计生委对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结果(见“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喜与忧:由几则信息引发的思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计划生育情况》增刊(9)期)以及国家统计局1990~199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左右是合理的估计。就中国的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国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长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现在这样低的生育率水平。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仍然为2.1,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2020年倘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1.5的低水平,政府则应采取干预政策,抑制总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1973~1975年“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中国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3.6岁,女性为66.3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4岁,女性为69.4岁,男女合计为67.9岁(姚新武,尹华1994)。198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则表明,当时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为68.9岁,其中男性为67.0岁,女性为71.0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98年,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上升到71岁,其中男性为69岁,女性为73岁。目前,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岁,其中男性为64岁,女性为68岁。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1岁,其中男性为59岁,女性为62岁;而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75岁,其中男性为71岁,女性为79岁(PRB1994)。
从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近3岁,平均每年提高近0.5岁。从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1岁,平均每年提高0.33岁左右。而从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2岁多,平均每年提高近0.16岁。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卫生和营养保健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还会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速度是“边际递减”的,即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低时,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会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高时,相似的社会经济条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相对较小幅度的提高,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人口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从每年提高0.5岁下降到每年提高0.33岁,进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0.16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人口的人均出生预期寿命会逐渐提高,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会逐渐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绝对数会逐渐增多。目前,中国每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数为550万左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1130万左右(世界银行1993)。
表2是中外单位或个人对中国下一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
表2中外单位或个人对中国下一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规模的预测单位:亿
预测单位或个人2000年2025年205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65+60+65+60+65+
(1)联合国(中方案)1.270.852.701.85----
(2)世界银行1.370.953.202.103.612.91
(3)中国老龄委员会1.320.922.731.883.3~4.22.84
(4)宋健等--0.94--2.21--4.05
(5)杜鹏(方案一)1.280.872.801.834.123.07
(6)于学军1.290.882.731.883.842.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来源:(1)UnitedN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1950-2025",version1990.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中国老龄委,《中国老年人口发展预测》,1986年全国老年学术讨论会参考材料之二。
(4)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5)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6)于学军,1995年,《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单位或学者对中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预测是非常接近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下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取决于现存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而与今后出生的人口数量没有关系。在上述的各种预测中,联合国的预测略低一些,而在宋健等人的《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中,对下世纪老年人的预测又相对较高,但无论如何,从以上的各种预测结果中,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判断,即到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左右,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0.9亿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毕竟是预测,任何自认为是以合情合理的假设条件为依据的预测都难以断言其所预测的内容会成为现实。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动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我们不能肯定中国政府在某个时刻不会改变其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倘若如此,结果会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尚缺乏权威、精确的人口和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这为我们的预测在一开始就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的预测大致只能说明一般的趋势,而不能将其视为对未来的客观描述。(二)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主要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认为,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并非名列世界前茅。中国老年人口有40年的高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人口转变快,但人口增长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受人口政策的影响甚大。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邬沧萍提出的最新观点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口的数量问题,而非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高低,因为无论比例多高或多低都是相对的,而数量是绝对的。据此,他指出,人们要从新的视角审视计划生育在老龄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田雪原认为老年人口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老年人口变动,而老年人口变动同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紧紧连在一起。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之后,他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二是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具有阶段和累进的性质;三是老龄化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北京大学袁方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解决中国老龄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徐勤认为人口转变速度将决定人口老龄化强度。人口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任何人口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只是由于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速度不同,导致人口转变的速度不同,从而人口老龄化的强度也不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人口转变速度快得多,因而在人口转变的后期将出现老年人口比重急剧增长的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乔晓春通过对人口老化模型研究认为,在分析人口老化影响因素时不能只看到出生率、死亡率,而看不到现实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巨大作用。从现实看,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作用可能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还要大(虽然历史上年龄结构最终也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过去往往只重视出生率、死亡率对人口老化的影响,而忽视了现实存在着的年龄结构的作用。
史菁的研究认为,运用稳定人口模型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人口处于急剧转变之中。以往根据稳定人口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死亡率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的作用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在人口老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然而通过对9个方案人口动态模似的结果分析,史菁却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死亡率下降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作用与生育率下降的作用同样重要。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并不是促使人口老化的唯一因素,中国的人口老化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
曲海波以中国1964年人口年龄结构为基础,运用人口预测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死亡率下降并没有使中国人口老龄化,反而使其年轻化。他还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的惯性也是年龄结构变化的一个原因。
杜鹏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一书中认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在:(1)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认识,这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制定今后的人口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它除了能使我们分析过去4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之外,以1990年人口数据为基础所作的人口预测也使我们得以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重新进行估计。(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但是这些因素在过去40年的人口发展中各起了多大作用还没有从数量上加以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否一样?差异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有待进行量化分析才能回答。我们可以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用比较预测方法对过去40年和未来4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3)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队伍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两个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未改变,甚至老年人口数也一样的情况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这种更替的存在?丝诶狭浠讨欣夏耆丝诘奶氐慵坝纱瞬亩陨缁峋玫挠跋於蓟嵊兴浠馐侨丝诶狭浠讨幸酝幢还惴喝鲜兜牧硪桓鲋匾矫妗U饫锝擞玫谌⑺拇稳丝谄詹槭荻灾泄夏耆丝诘母婀婺:透媛式蟹治觥#?)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只是总人口的老龄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断老龄化。对这一特点的了解是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出现的,但还未被广泛认识(杜鹏1994)。
于学军认为,无论采取那种方案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都会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在下个世纪将面临人口老化的巨大挑战。面对下一世纪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我们既不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也不能一提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就“谈虎色变”,盲目悲观,凡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利用人口老化前期总抚养比较低的有利形势,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们又要认真研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从宏观上看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及早地制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总体战略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十分必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各个年龄组的人口群体是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所以,在考察人口老化的过程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考察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老年人口是整个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口的比例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年龄组人口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口不是孤立的群体,必须与未成年人口和劳动力人口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组人口群体的不同需求和作用(于学军,1995年)。
以上列举了部分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文献,这些研究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和在分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都有重要的发现和建议,为以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过程及影响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此外,人口发展往往并不能按已有的人口预测的方式变化,随着新的人口数据的取得和人口老龄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和特点重新进行认识,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三)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人口老化过程,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上所述,人们之所以关心中国人口老化的过程,是因为会产生所谓的人口老化问题,而人口老化是会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及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口老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学术上的争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马赢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乔晓春之间的交流。
马赢通(1987)指出,多年来,人口老化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来论述,研究的重点是探求人口老化的对策。这无论对认识未来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还是对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都是不利的。他认为,从各方面的相关分析看,人口老化是好事而决不是坏事。人口老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经阶段,主观上抗拒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在其面前的选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脱。只有按规律办事,促进其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马赢通指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必然形成少儿人口远大于现时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同时上升的“两头沉”的现象,而人口老化过程起到了减轻一头负担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计划生育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化,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有利于中国四化建设的全局。
乔晓春(1988)不同意马赢通的上述观点。他指出,人口老化并不是指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近年来的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但人口老化系数的变化与计划生育确实有关系。这一点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他认为,人口老化、计划生育、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会导致人口老化;由于作为人口老化系数分子的老年人口数量是相对确定值,而出生人口为未定值,控制人口增长只能使出生人口减少,从而加速人口老化;计划生育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人口老化也是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但从逻辑关系上看,不能直接推出加速人口老化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乔晓春进一步指出,出生人口的减少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化,但由此并不能引出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直接关系,人口老化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马赢通和乔晓春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的讨论,既交流了学术思想,也深化了学术研究。笔者认为,马赢通和乔晓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老年人口问题和人口老化问题。他们之间的辩论没有使用同一个概念和标准,讨论的结果自然不会达成共识。
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的学者没有间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田雪原(1987)认为,中国人口从属年龄比的大幅度降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有利条件,未来二、三十年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曲海波(1988)指出,人口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人口老化又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于学军在《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1995)一书中认为,伴随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化是必然的,但是人口老化是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至于整个国家的人口问题要看它的发展程度和速度是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而定。因此,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区分不同的阶段来看。从长期的趋势上看,中国的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多于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分阶段看这一问题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大致以下世纪20年代为过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有利的条件,这一阶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之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许多“利”将逐渐转化为“弊”,这一阶段是弊大于利。需要说明的是,利与弊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利与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我们能利用这二、三十年的有利时机,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意人口老化的动向,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就可能将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四、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研究
我们对中国人口老化原因和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了。过去,我们的研究主要以宏观为主,视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今后,我们应进行一些微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将我们的视野放远于更多的交叉学科之中。我们应将人口老化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多角度审视人口老化问题。我们都预感到人口老化会对中国的社会关系、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人们想知道这些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在这些影响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如何引导积极的影响而减缓消极的影响?只有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让人们意识到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问题,而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关注和重视人口老化问题。
在进行人口老化问题研究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为解决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经验会使我们少走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遗憾的是,对他们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知道的还很少。
参考文献
北京市老龄委编.1990.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陈卫.1994.城市化、国内迁移和人口老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杜亚军.1988.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就业问题.人口研究,(3)
.1985.社会学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韩良诚.1992.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行政管理,(8)
黑田俊.1993.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学刊,(3)
胡逢云.1994.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上海市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经济日报,(8.2)
胡伟略.1990.关于中国老年人口经济收入问题的城乡比较分析.中国老年人口文选.经济管理出版社
胡伟略.1993.中国家庭的社会保障和人口控制.家庭经济与生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胡伟略.1994.论家庭保障的社会化.人民日报,(10.5)
黄勇.1992.中国人口老化的若干思考.益阳师专学报,(2)
李荣时.1993.计划生育与社会保障.大思路-90年代中国人口形势与对策.科学普及出版社
李澍卿.1987.中国社会养老的现状与趋势.人口与经济,(3)
刘铮.1984.人口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荣侃.1991.中国老龄人口再就业问题.人口研究,(2)杜鹏.1994.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赢通.1987.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
穆光宗.1994.老年人需要精神赡养.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咨询报告第四号胡立群.1994.大力改革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老龄论坛,(1)日本社会发展研究所.1991.日本社会保障成本1990(英文版)曲海波.1988.论老年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论框架.中国人口科学,(1)
乔晓春.1988.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文的几点看法.中国人口科学,(2)
乔晓春.1994.对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的认识.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曲海波.1990.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田雪原,胡伟略.1991.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田雪原等.1992.独生子女与父母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
王树新.1991.论开发利用轻龄老年人口资源.中国人口科学,(4)
王文英.1987.关于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探讨.人口与经济,(2)
王芸.1993.退休制度与退化年龄.老龄问题研究,(7)
邬沧萍.1987.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是计划生育的社会职能.中国人口科学,(2)
邬沧萍.1986.以战略眼光对待老龄问题.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邬沧萍,徐勤.1990.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
香玲.1993.西方部分国家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考察.中国国情研究,($$$$
肖振禹,郭平.1994.人口流动与老龄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熊必俊.1986.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对策初探.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熊必俊.1987.国外的老年社会保障与退休制度.老龄问题研究资料,(78)
熊必俊.1987.老年经济学初探..老龄问题研究资料,(83)
徐勤.1994.中青年在家照料老人的调查与研究.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于学军.1994.老龄化·祖父子·四二一.中国青年报,(9.3)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口研究,(4)。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与代际交换.人口学刊,(6)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对消费需求的宏观影响.人口学刊,(5)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与储蓄.人口与经济,(3)
于学军.1999.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4)
袁方.1987.中国老年人与家庭赡养.家庭结构与人口老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袁方.1988.论人口老化对策.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曾毅.1994.从海南的实践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曾毅.1994.关于中、长期人口预测的课题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长期人口预测课题组内部报告
张纯元.1987.中国农村的养老事业.人口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纯元,1990年,“论人口消费结构”,载于《人口情报与研究》,1990年第1-2期,天津。
张纯元.1991.中国老年人口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曾毅.1993.农村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险势在必行.人口与计划生育,(6)
张翠珍.199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与人口学术研讨会论文
张东辉.1987.西方国家的人口老化与退休金危机.山东人口,(2)
张宜霖.1992.试析推迟退休年龄.人口,(2)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1983.老龄问题研究--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资料辑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周弘.1989.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
朱传一.1990.从国外趋势看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中国人口科学,(2)
ArnoldS.Brown.1990.TheSocialProcessesofAging&OldAge.Prentice-Hall.Inc.
DavidA.Wise.1989.TheEconomicsofAging.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Modigliani.1975.TheLifeCycleHypothesisofSavingTwentyYearsLater.inM.Parkined.ContemporaryIssuesinEconomics.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
PRB,.1994.WorldPopulationDataSheet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员 工作满意度 快乐指数 组织承诺
本文以特殊群体——图书馆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综合探测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并试图建立可以预测其工作满意度的回归方程,从而为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的界定和测量提供科学的工具。
1研究设计、回归模型结构及方法
1.1研究设计
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既应包括图书馆员基本的个体特征,如工作时间、收入水平等,又受到每个图书馆员对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态度的影响,因此,表征其生活态度的主观幸福感与表征其离职倾向的组织承诺可能对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将这些影响因素统一纳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模型中,并从中筛选出那些能够对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起独立显著作用的因子。
1.2模型结构
在本研究的回归模型中,包括了以下四类信息:
(1)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信息:从6个子维度对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信息进行收集与评估,最后加权得出一个工作满意度总指数,作为本研究希望考察的因变量。
(2)图书馆员基本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学历、进馆年限、图书馆类型、工作地区、之前是否从事其他行业以及月收入。
(3)图书馆员快乐指数信息:从成长发展体验、心态平衡体验、自我接受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身体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家庭氛围体验和知足充裕体验8个子维度对图书馆员快乐指数进行评估。
(4)图书馆员组织承诺信息:从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3个子维度评估图书馆员对图书馆行业及其所在馆的忠诚度与离职意愿,个体对组织的忠诚度越高,则其离职意愿越低。
1.3研究方法
采用spss13.0,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然后采用强迫入选法,将人口学信息、快乐指数及组织承诺分为三类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其中由于人口学变量为定类或定序变量,均以虚拟变量方式纳入多元回归过程。
2结果分析
2.1极端个案筛选
第一次强迫入选法共纳入42个自变量,其中虚拟变量31个;从三组变量中筛选出16个beta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的自变量,强迫入选进第二次回归方程,得到11个beta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的自变量;采用强迫人选法进行第三次回归,l1个自变量的beta系数均满足了显著性水平。最后纳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依次是:人口学变量——职称馆员、月薪一千元以下;快乐指数——成长发展体验、心态平衡体验、自我接受体验、目标价值体验、社会信心体验、家庭氛围体验和知足充裕体验;组织承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
由于回归散点图显示存在明显偏离的特异数据,故以残差大于3个标准差为标准,选出5个特异个案(见表1),不纳入最终回归统计。
2.2模型分析
对删除特异个案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11个自变量同上。
图为回归方程标准化误差的频数直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误差频数分布基本符合正态曲线,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误差正态分布假设。
表2为拟和过程表。其中数据说明,最终模型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复相关系数R一0.749,反映了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具有比较明显的线性关系。确定系数R—0.561,反映了被选人的自变量作为因变量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的预测因子具有较高的解释力。由于该模型中样本数为因子数的数十倍,故修正的R2差异很小,可忽略不计。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S=0.40980,样本回归效果不错。而且,从第一个模型到最后一个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每一次纳入新变量后,F增量都达到显著水平(P
由表3可看出,最终模型回归均方达到18.872残差均方仅为0.168,统计量F一112.372,且达到P
由下页表4可得出回归方程的各个系数,即多元回归方程可表达为:
Y=1.965+0.2O6Xl一0.071X2+0.O72X3+ 0.098X4—0.061X5+0.193X6—0.063X7+0.043X8+0.164X。一0.041Xlo+0.129Xll
(注:其中:1.965为常数项;X1为情感承诺实际得分;X2为继续承诺实际得分;X3与X4为虚拟变量,0、1两点计分,满足条件者记1分,不满足条件者记0分,X3为职称是馆员,X4为月收入一千元以下;X5为成长发展体验实际得分;X6为心态平衡体验实际得分;X7为自我接受体验;X8为目标价值体验;X9为社会信心体验;X10为家庭氛围体验;X11为知足充裕体验。)
模型回归系数表明,根据标准化系数值,可以看出以上11个因素对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是:心态平衡体验(0.354)、情感承诺(0.316)、社会信心体验(0.246)、知足充裕体验(0.192)、继续承诺(-0.117)、自我接受体验(一0.081)、成长发展体验(-0.079)、目标价值体验(0.078)、职称馆员(0.058)、家庭氛围体验(-0.057)、月收人一千元以下(0.050)。标准化系数值大于0.15的有四个因素:心态平衡体验、情感承诺、社会信心体验、知足充裕体验,说明这四个因素对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它们的变化带来工作满意度较大范围的波动,也就是说,这四个因素是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高低的关键因素。
在进人方程的各因子中,情感承诺与快乐指数的心态平衡体验、目标价值体验、社会信心体验及知足充裕体验共5个因子与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成正比关系。而组织承诺中继续承诺因子,快乐指数中成长发展体验、自我接受体验与家庭氛围体验共4个因子却与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成反比,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条件下,它们的增高反而会带来工作满意度的降低。两个人口学变量作用力基本相当,满足职称为馆员或满足月收人一千元以下都会降低个体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水平。
容限度为多重共线性检验指标之一,表示各个自变量能够提供的独立信息与自身方差的比例,一般0.1为常规底限;方差膨胀因子为容限度的倒数,是多重共线性检验的另一指标,一般以10(倍)为上限。上表中的此两类数据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显示回归方程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
此外,从各自变量偏误差散点图看出,各自变量分别与因变量满足线性关系、均方差性,且基本没有特异值存在(图略)。
3结果讨论与建议
3.1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方程意义解释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最终建立起了以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以11个涉及快乐指数、组织承诺及人口学信息的因子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由于为回归准备的人口学变量池所含因子较为丰富,所以该方程能很好地表征各类型图书馆员的对本职工作的主观满意程度。现举例说明:
随机抽取id编号为119的个案,该图书馆员情感承诺、继续承诺、成长发展体验、心态平衡体验、自我接受体验、目标价值体验、社会信心体验、家庭氛围体验、知足充裕体验得分分别为:4.O0、3.67、2.O0、3.O0、3.O0、3.O0、2.75、3.67、3.33;且职称为馆员(满足馆员职称,x。计分为1)、月收人2~3千(不满足月收人一千元以下,x计分为0),那么该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方程就为:
Y一1.965+0.206Xl一0.071X2+0.072X3+0.098X4—0.061X5+0.193X6—0.063X7+0.043X8+0.164X9—0.041Xlo+0.129Xll一1.965+0.206×4.00—0.071×3.67+0.072×1+0.098×0—0.061×2.00+0.193×3.00—0.063×3.00+0.043×3.00+0.164×2.75—0.041×3.67+0.129×3.33—3.72753
此测量分值与他本人在调查问卷中的实际得分3.72956相比,误差为0.05,说明此方程是成立的;再与常模均值3.4877相比,高出约0.242,表示该图书馆员满意度程度中等偏低。
其它人口学因子,包括性别、婚姻、年龄、职务、学历、进馆年限、馆型、工作地区以及是否从事过其它行业共9个因素则不对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起独立线性作用,也就是说,当方程现有自变量受到控制时,男性或者女性、未婚或者已婚、年龄职务及学历高低、进馆年限长短、所在馆型及地区,以及之前是否从事过其它行业的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
3.2人口学因子对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的作用
月收人一千以下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占本次调研样本的11.7,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低于其他收人人群。月收人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员工工作状况的即时反馈与激励,较低的月收人,倘若处于一个公平分配的环境之下,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本员工不良工作的情况,而客观的工作表现与主观的工作态度势必存有较大联系,由此亦可从其不良的工作表现间接推知其工作满意程度水平的低下;另一种假设是较低的月收人源自不公平的资源分配制度,则会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子维度,如降低公平满意度、获得满意度等的水平,从而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总指数。
职称为馆员的占样本总数的41.5,模型显示,庞大的馆员群体较其他群体而言,总的来说,对本职工作更不满意。对于这一点,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首先,馆员职称本身的特殊性,助理馆员到馆员的晋升要易于馆员到副研究馆员的晋升,这种难度梯次表现在对个人学历、工作年限以及科研成果等各方面的要求上。因而,一方面,助理馆员较之馆员更容易预见到自己下一步的晋升;另一方面,大量图书馆工作人员停留在馆员层级上,彼此问的比较与竞争最为激烈,这大概是馆员身份导致工作满意度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其次,非馆员职称不仅包括助理馆员,还涉及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和其他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本身所拥有的职称优越感使得其对工作的满意度自然高于馆员群体,而“其他所包含的其他职称系列或非职称系列也拥有馆员群体所不具备的对图书馆工作自我满足的心理优势。
3.3与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成正比的5变量意义
与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成正比关系的因子依次为(括弧内为标准化Beta系数):心态平衡体验(0.354)、情感承诺(0.316)、社会信心体验(0.246)知足充裕体验(0.192)、目标价值体验(0.078);结构为:1个组织承诺因子和4个快乐指数因子。情感承诺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当一个图书馆员与本职工作和工作环境建立起较强情感纽带时,他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就会相应增高。这就是说当图书馆工作能给员工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时,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水平就会显著提高;或工作的人事环境能很好地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使他们能对该集体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时,个体的工作满意度水平也会大幅提高。
心态平衡、社会信心、知足充裕和目标价值体验同属快乐指数子维度。心态平衡体验是回归方程中作用最大的因子,该因子由反向计分题构成,表示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生活现状,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经历,不怨天尤人,对别人的生活能够持一种平稳心态。其构成及意义与构成工作满意度的各因子中解释力较强的获得满意度非常相近,均表示在面对不公平的逆境时豁达处之的心态。社会信心体验由正向计分题构成,表达对行业发展的信任态度,总的来说,对行业前景越看好的员工,对目前工作就越感满意。与之类似的知足充裕体验和工作满意度子维度解释力最强的公平满意度,也表现出较为匹配的意义和结构,均由正向计分题构成,表示对当下物质条件的合理肯定。目标价值感虽然由反向计分题构成,但却表达了工作满意度中工作价值感的意义,目标价值感高的图书馆员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生活充实有意义,这一点表现在工作上,即是认可并喜欢本职工作,愿意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3.4与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成反比关系的4变量
关键词:更年期;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慢性疾病是老龄化社会主要的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老龄化人群中女性占有较高的比例,我国50岁以上女性已达1.2亿,预计在2030年将增加到2.8亿以上[1]。更年期是女性慢性疾病启动的窗口期,因此,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上海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2.47岁,而女性期望寿命达到84.79岁。女性绝经后的生命时间增加,以平均绝经年龄51岁估计,女性有1/3的生命在绝经后度过,绝经后妇女的医疗健康保健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与绝经相关的精神障碍、代谢性疾病是导致全球性死亡率、发病率和医疗费用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科技部“十一五”规划及上海市中长期行动计划中,都将围绝经期疾病列为重大防治疾病。本研究针对更年期健康及需求的特点,对更年期专病门诊的患者开展了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更年期专题门诊就诊的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纳入标准: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本市常住人口或能按时随访者;愿意接受研究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管理数据库的构建和信息组成
采用Accese软件构建更年期数据库。更年期数据的信息包括:①人口学特征:年龄、身高、体重、BMI、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生育状况、月经状况(初潮和绝经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家族史和既往史、绝经状态等;②专项信息:主要量表、专科检查等;③辅助检查;④治疗方案;⑤随访内容。
1.3数据库管理流程
见图1.1.4管理数据库的功能1.4.1具有完备的信息查询功能只需输入关键词,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患者健康档案编号等即可查到复诊病人的信息;能够按照专项研究的目的查到相关的数据进行总结,例如骨密度、血脂指标、治疗药物名称等。1.4.2提供全面的数据统计服务能够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如年龄、生育状态、绝经状态等。1.5质量评估数据库信息输入质量以完整性和准确性作为评估标准;由输入者每天输入后核对保存,再由核对者核对,以百分率表示。完整性、准确性分别达到95%以上为完整和准确。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及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数据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更年期专病门诊就诊人次10120人,就诊人数2328人,纳入管理人数1173人,占就诊人数的50.39%。建档率、建档完整性、建档准确性及各项目质量分析见表1、表2、表3。2.2数据库关键信息输入质量分析按照数据库项目分析数据质量显示,量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达到100%;而随访数据完整性和准确率均较低,其中准确性表现在随访时间随意性较大。2.3数据库功能分析自数据库启用以来,对相关功能进行调整、更改5次32条;集中在数据输入错误信息的识别、漏项的提醒等。存在数据汇总方面的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2.4数据库利用成效分析该数据库建立以来共被利用18次,完成论文12篇。2.5患者对健康管理的接受度分析从就诊人数和建档人数分析,专病门诊对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管理接受度逐步提高,尤其是专家接诊的患者更容易接受。
3讨论
3.1基于信息化更年期健康管理的意义
更年期是中老年女性慢性疾病防治的“窗口期”,健康管理和健康档案的建立对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信息化技术的进展为实现健康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目前大医院大部分已经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数字化、医疗智能化、运营精细化和办公自动化的目标。基于信息化的慢病健康管理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3]。由于更年期人群基数大,健康问题持续时间超过30年,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档案,提高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对减低绝经后女性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3.2更年期数据库信息管理的开发和应用
实践表明,建立完整、统一的管理数据库,方法简便、技术可行,能够有效地提高对更年期女性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为科研、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支持。只有不断地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更年期信息管理的作用。从本研究的数据可以发现基于信息化的更年期健康管理模式和数据库的建档、利用均被患者和医方接受[4-5]。建档率、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都在不断提升。但随访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本中心的另一项研究[6]显示,患者对绝经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仍然较低,这应该是随访数据较低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关注更年期女性的健康保健工作还有待加强。
3.3提高数据库质量
数据库质量的提高关键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例如智能纠错。在自主研发的更年期健康管理系统中还有智能纠错功能,例如该妇女被认定为绝经后妇女,则不应该出现于就诊时间12月以内的末次月经。此外更年期健康管理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按照分级诊疗的原则,应与相关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建立以共享为基础的管理平台。
3.4移动产品的引入
论文关键词:MMT,治疗效果,影响因素
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简称MMT ) ,主要通过长期限量给吸毒者口服美沙酮,抑制他们对的渴求[1],同时,通过提供的心理治疗、健康和就业咨询等社会支持服务,使依赖者提高或恢复他们各自的生理和社会功能,达到减少非法的使用、控制疾病传播、减少相关社会危害的目的[2]。本研究通过调查自贡市MMT门诊病人美沙酮治疗、社会功能恢复等信息,分析探讨影响MMT效果的因素,旨在为今后对MMT门诊病人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人来源于2009年8月11日至14日MMT,在自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登记并接受替代治疗的病人,其中符合排除标准或不愿参加者剔除,共248人。
1.1.1 纳入标准
1)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一个月以上,已经进入剂量稳定期的在治病人;
2)年龄在20周岁能上能下,且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
3)本地居民或在本地居住超过6个月的外地户籍居民;
4)知情同意并承诺有意向接受美沙酮治疗一年以上。
1.1.2 排除标准
1)无法完成知情同意或知情不同意者;
2)短期转入本门诊的服药人员和长期转出本门诊的服药人员;
3)目前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智力缺陷、语言障碍者等;
1.2研究方法:应用课题统一制定的《服药人员基线调查表》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同时收集MMT门诊记录中的病人基本资料。
1.3 统计分析:利用课题提供的软件建立数据库,以双输录入法确保数据质量,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首次退出治疗保持天数
研究对象在MMT门诊服药的天数最短为1天,最长为1476天,中位数57.5天。
2.2单因素分析
以首次退出治疗保持天数作为衡量MMT维持治疗效果的指标,将研究对象的有关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史、维持治疗情况及社会功能恢复等32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表1),按P<0.10标准,筛选出婚姻状况即是否有固定性伴,目前治疗剂量,家人对治疗所持态度及退出时的药量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
表1 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变量
系数
S.E
标准系数
T
P
性别
15.964
40.481
0.025
0.394
0.694
年龄
2.593
2.411
0.068
1.076
0.283
民族
137.756
189.097
0.046
0.728
0.467
职业
-27.814
39.297
-0.045
-0.708
0.479
过去6个月的生活费来源
53.397
42.719
0.079
1.250
0.213
婚姻状况
69.342
33.612
0.130
2.063
0.040
过去30天偷吸次数
44.716
33.832
0.084
1.322
0.187
过去30天注射吸毒次数
42.794
35.023
0.078
1.222
0.233
配偶是否吸毒
-38.878
43.489
-0.057
-0.894
0.372
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识
28.989
66.979
0.028
0.433
0.666
治疗期间偷吸吸毒的风险
-65.488
43.359
-0.096
-1.510
0.132
目前治疗剂量是否合适
88.535
52.385
0.107
关键词 强制戒毒人员; 成人依恋; 人格特征
分类号 B848.1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07.005
1 问题提出
依恋(attachment)是指婴儿和照顾者(通常指母亲)之间存在的特殊感情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于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社会性的感情联接和纽带(Hazan & Shaver, 1987)。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吴薇莉, 方莉, 2004)。国外对于成人依恋的研究起步较早,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涉猎的领域也相对比较广泛,其中主要涉及对负性情绪(抑郁、焦虑等)(Burge, Hammen, Davila, Daley, Paley, Lindberg, et al., 1997; Cooper, Shaver, & Collins, 1998)、人格特质(Carver, 1997; Crawford, Shaver, Cohen, Pilkonis, Gillath, & Kasen, 2006)、自尊(Man & Hamid, 1998)以及主观幸福感(Moore & Leung, 2002)等的研究。相比国外的研究,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吴薇莉是国内最早进行成人依恋的研究者(吴薇莉, 简渝嘉, 方莉, 2004)。
人格(personality)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彭聃龄, 2001)。人格与犯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都高的人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适应社会,会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宫火良(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罪犯具有高精神质和高神经质的人格。马海鹰和张小远(2005)研究发现罪犯普遍存在偏离正常人格的倾向。罗艳红等人研究结果表明罪犯群体的人格特质与成人依恋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罗艳红, 蔡太生, 唐鑫, 陈贵, 2013)。不过罗艳红等学者的研究中采用的是成年所有类型的罪犯,并没有区分罪犯的类型。其他的学者大部分都是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和成人依恋的关系(郭庆童, 2007; 曲晓艳, 甘怡群, 2012; 杨冬, 2009)。杨红君,谭鑫, 楚艳民, 刘琴, 刘利和周世杰(2008)
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格障碍与依恋显著相关,不良依恋经验对人格障碍症状有显著预测作用;国外的学者主要采用人格障碍量表来研究人格特质与成人依恋的关系(Timmerman & Emmelkamp, 2006)。
然而,关于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特质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在国内比较少见。已有研究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大学生,而且采用的基本是人格障碍量表或者五型人格量表来测量被试的人格特征。因此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和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对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以期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与成人依恋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对吸毒人员预防、干预积累经验。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对象选自四川省某牢强制戒毒所因吸毒而被劳动教养的男性吸毒人员,发放24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其中汉族141人,彝族53人;已婚55人,离婚54人,未婚85人;文盲17人,小学68人,初中90人,高中17人,大学2人;农村84人,城镇68人,城市42人。
2.2 研究工具
2.2.1 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
本研究采用龚耀先(1986)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该问卷共有88个项目,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向(E),用于说明个性的内外倾向性“记分越高”则外向倾向越明显,反之则内向倾向越明显;神经质(N),主要表明情绪的稳定与否,高分者趋向于不稳定,反之则趋向于稳定;精神质(P),高分者精神偏移倾向明显,得分低者精神偏移倾向不明显;掩饰性(L),高分者说谎倾向明显,反之则说谎倾向不明显。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2.2 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
《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李同归,加藤和生, 2006)包括36个项目,采用7级记分制(从非常不赞成到非常赞成),包含两个维度,“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分别由18个项目组成。该量表回避维度的α系数为0.94,奇数项和总量表的相关在0.6~0.73之间,焦虑维度的α系数为0.91,偶数项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5~0.67之间,是公认的设计较合理,信度和效度较高的问卷。
2.3 施测程序
在戒毒所干警的统一组织下,由专业人士担任主试,测验环境是进行心理健康课的教室。每人发放一份问卷和一支铅笔,严格按照测验手册的规定和说明进行,但是由于有些学员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由班组长(来自学员)念题目,被试听懂题目并理解意思的情况下自行作答。施测时间为30分钟,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2.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单样本t检验进行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和成人依恋进行民族上的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生源地、婚姻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和成人依恋风格;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强制戒毒人员成人依恋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3 结 果
3.1 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强制戒毒人员的EPQ各因子粗分与常模(瞿雪峰, 余林, 吴明霞,2009)比较,强制戒毒人员的神经质、精神质得分高于常模,而掩饰性得分低于常模,内倾性得分与常模无显著差异。见表1。
3.2 内倾性、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对强制戒毒人员人格特征的内倾性、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在人口学变量上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汉族强制戒毒人员的精神质得分低于彝族。强制戒毒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婚姻状况在内倾性和掩饰性上差异显著。进一步对强制戒毒人员的精神质在受教育程度上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文盲强制戒毒人员的精神质得分均大于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教育程度的强制戒毒人员,小学受教育程度的强制戒毒人员的精神质得分大于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强制戒毒人员的对应得分,其他受教育程度间均无显著差异。对强制戒毒人员的内倾性和掩饰性在婚姻状况上也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已婚的强制戒毒人员的内倾性得分高于未婚的强制戒毒人员的内倾性得分,已婚被试的掩饰性得分高于离婚被试的掩饰性得分。见表2。
3.3 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对强制戒毒人员的依恋回避以及依恋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进行差异性检验。在依恋回避上,强制戒毒人员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进一步对强制戒毒人员的依恋回避在受教育程度上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强制戒毒人员中的文盲和初中、小学和初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盲受教育程度的依恋回避大于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依恋回避,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依恋回避大于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依恋回避。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4 讨论
4.1 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与成人依恋情况
本研究发现,强制戒毒人员的EPQ各因子粗分与常模比较,强制戒毒人员的神经质、精神质得分高于常模,而掩饰性低于常模,内倾性与常模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说明强制戒毒人员的情绪比较不稳定,易冲动,喜欢对别人抱有敌意。总的说来是情绪容易失控的人。这与瞿雪峰,余林和吴明霞(2009)以及邓文,徐彩霞, 容倩华, 郭锦涛, 吴穗玲, 沈文元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发现在精神质上,彝族强制戒毒人员的精神质得分高于汉族的精神质得分。这可能与彝族的人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彝族学员大部分生活在凉山、阿坝等偏远山区,挨打,挨饿以及亲人离别等创伤性事件经常出现,这可能使得他们更加自我中心、冷漠、固执、冲动、敌意、攻击性、怀疑以及精神病态。在内倾性上,研究结果表明已婚的强制戒毒人员的内倾性得分高于未婚的强制戒毒人员的内倾性得分,已婚被试的掩饰性得分高于离婚被试的掩饰性得分。可能已婚的强制戒毒人员更为外向,也更为掩饰自己。文盲强制戒毒人员的精神质得分均大于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教育程度的强制戒毒人员,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精神质得分大于初中受教育程度。这个结果可能与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员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可能父母从小对他们关心程度很低或者他们生活在残缺的家庭里,长期从父母那里得不到足够的爱,因而在长大后很容易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态度很冷淡,不喜欢帮助别人。加之彝族学员大部分生活在偏远山区,受教育的机会更少,往往因为不怎么识字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歧视,因而可能慢慢地养成他们孤独的习惯,同时可能也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
在成人依恋回避维度上,文盲强制戒毒人员的依恋回避大于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依恋回避,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依恋回避大于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依恋回避。这个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可能对依恋的回避越严重。俞晓歆和姜永(2013)的研究表明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温暖理解”与依恋回避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严厉、偏爱被试与依恋回避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个结果说明依恋回避可能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系。
4.2 成人依恋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的依恋焦虑成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了强制戒毒人员往往对自己与爱人或恋人之间的关系很焦虑,而这种焦虑往往通过情绪的不稳定表现出来。研究结果还表明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与亲密关系量表中的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这与杨冬(2009)对大学生进行的研究结果一致。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依恋回避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这也说明在强制吸毒人员中,依恋回避的程度越高,精神质得分可能也越高。精神质得分高的人往往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不喜欢与人沟通,即使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会抱有敌意。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依恋回避能显著正向预测强制戒毒人员精神质的8%。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依恋回避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对成人依恋回避维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杨冬, 2009)。他的结果还发现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神经质是预测成人依恋焦虑维度的重要指标。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依恋焦虑能显著正向预测强制戒毒人员神经质的11%。出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杨冬的施测对象是普通高校大学生,而本研究的对象是强制戒毒人员。
5 结论
(1)强制戒毒人员神经质得分与成人依恋焦虑得分呈正相关(r=0.34,p
(2)强制戒毒人员的依恋回避能显著正向预测强制戒毒人员精神质的8%,依恋焦虑能显著正向预测强制戒毒人员神经质的11%。
参考文献
邓文, 徐彩霞, 容倩华, 郭锦涛, 吴穗玲, 沈文元, 马棠玉 (2006). 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4(2), 180-182.
宫火良 (2006). 对国内罪犯人格特征研究的元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7), 465-467.
龚耀先 (1986). 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 长沙: 湖南医学院, 2.
郭庆童 (2007).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李同归, 加藤和生 (2006). 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心理学报, 38(3), 399-406.
罗艳红, 蔡太生, 唐鑫, 陈贵 (2013). 成年罪犯的人格特征与依恋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6), 953-955.
马海鹰, 张小远 (2005). 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3(3), 227-229.
彭聃龄 (2001). 普通心理学.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瞿雪峰, 余林, 吴明霞 (2009). 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点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7(2), 211-213.
曲晓艳, 甘怡群 (2012).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 89-92.
吴薇莉, 方莉 (2004). 成人依恋测量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2(2), 217-220.
吴薇莉, 简渝嘉, 方莉 (2004). 成人依恋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 131-134.
杨冬(2009). 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和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
杨红君, 谭鑫, 楚艳民, 刘琴, 刘利, 周世杰 (2008). 人格障碍倾向与依恋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6), 649-651.
俞晓歆, 姜永 (2013). 男性戒毒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2(4), 311-314.
Burge, D., Hammen, C., Davila, J., Daley, S. E., Paley, B., Lindberg, N.,... Rudolph, K. D. (199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cognition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late adolescent women.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9(1), 151-167.
Carver, C. S. (1997). Adult attachment and personality: Converging evidence and a new measur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8), 865-883.
Cooper, M. L., Shaver, P. R., & Collins, N. L. (1998). Attachment styles,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djustment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380-1397.
Crawford, T. N., Shaver, P. R., Cohen, P., Pilkonis, P. A., Gillath, O., & Kasen, S. (2006). Self-reported attachment, interpersonal aggression,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a prospective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0(4), 331-351.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Man, K.O., & Hamid, P. N.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prototypes, self-esteem, loneliness and causal attributions in Chinese trainee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4(3), 357-371.
Moore, S., & Leung, C. (2002). Young peoples romantic attachment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5(2), 243-255.
Timmerman, I. G. H., & Emmelkamp, P. M. G. (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s and 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prisoners and forensic inpat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 29(1), 48-56.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经济影响
一、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1.我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国家
我国拥有13亿的人口,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
2.流动人口规模庞大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中国国内人口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专家预测,农村劳动力中还有1/3可能转移出来,成为流动人口。
3.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升高到118.06,严重偏离了正常值106。
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目前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 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它以老年人口系数作为衡量的指标,指的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在该地区人口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如果老年人口系数越大, 说明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就越高。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目前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按照国际老龄化标准来看,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突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现在我国的退休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仅仅覆盖了少数的国企职工和城市人口,而广大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群陷入了着既不能依靠国家养老,又难以依靠子女养老的两难境地。
2.社会老龄化使得作为社会财富生产者的劳动人口将相应减少,由此降低整个社会的财富生产能力。我国的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需要供养的退休职工大于在职职员,这就成为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重大负担。
3.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必然导致人们必须储备更多的资金来应对老年医疗的需要,这样就会降低社会的消费能力。
4.社会老龄化对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国家财政也带来了挑战。在老龄化的过程中,我们慢慢会发觉,养老设施变得越来越缺乏而育儿设施会变得越来越富余。同时全社会的医疗费用也将大大增加,财政就要承受更大的负担。
四、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速度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即由于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国家必须增大税收和财政预算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就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在扩大再生产方面的投资。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中国现阶段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在增加。据专业人士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1998年劳动年龄人口7.9亿增加到2020年的9.2亿。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面对的将是劳动力过剩,就业难的问题。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因为年长劳动者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不如年轻人,因此劳动力的老龄化容易给技术更新和行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发展变得十分被动。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分配的影响
在人口老龄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老年人与中青年一代人之间在利益分配的矛盾可能会更突出一些。退休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了社会保险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幅度的提高,在职人员逐渐感觉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医疗费用的压力过大,于是出现了两代人之间究竟“谁养活谁”的说法,反映了我国当前代际矛盾的特点。
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就对储蓄的影响而言,首先由于工作年龄人口的相对减少和老年消费人口的大量增加,使社会和个人储蓄能力相对下降。其次,国家、企业和个人增加对养老保险的投入,也可能会减少在职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再次,人口老龄化会使社会总的消费人口增加和个人消费时间延长,因此也可能导致社会储蓄的下降。
就和社会投资的关系而言,老龄化使社会的储蓄出现相对或绝对下降,因此国家或银行的投资必然受到影响。人口老龄化对投资的影响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是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4.人口老龄化为市场发展提供的机遇
(1)老龄化为消费品市场提供的机遇
老年人的消费需要一般体现为保健、实用和方便。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占社会总的消费份额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而且由于老年人消费的特殊性,因此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也要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老年市场虽然有所启动,但几乎还是一块未被开发的领域。我们更应该看到,在人口老龄化的后期,有关老年医疗保健的市场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我国老年市场发展的人口学与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