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9:53:02
导语: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向人类疾病宣战
面对人类身上10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要真正破解人类生老病死的奥秘,并且找出它们各自所对应的遗传机理,这项浩大的工程才刚刚开始。
除了解码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了另外一项工作,完成一个多人种相互对应和比较的医学遗传草图。这项计划试着在全球选择了380多位白人、黄种人、蒙古人种和黑人,并通过遗传基因的彼此对照,比较这些不同种群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结构。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比较,了解这些人种结构的不同能否对指导不同人种的生活方式和临床用药有所启发。这项研究将从基因的层面,探究个体对糖尿病、肿瘤等疾病是否敏感以及个体患上某种疾病的几率。
过去5年,科学家们一直试着解决这样的问题,但在不同的人种之间,情况千差万别。“相对于30多亿的种群人口而言,我们仅仅选择了四个种群中不多的人来做比较试验,因此并不能完整地代表每个人种的基因组状况。”一直参与这项计划的中国科学家汪建说,“因此,就目前我们的研究进展情况看,还不能回答有多少因素是我们在出生前就被父母亲的遗传锁定的。”
他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对成千上万的个体进行大数据量的社会调查和精确测算。
不过,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癌症病人和精神疾病病人将成为基因研究最大和最先受益的人群。基因之父、DNA双螺旋构造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称,肿瘤通常是DNA受损后,健康细胞产生缺陷并无限制分裂导致的,因此,通过解读人类基因的遗传机理,就可以知道病人或正常人有哪些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选择出最佳的防治方法。同样,精神疾病防治也会因为基因技术的发展而取得质的飞跃。
沃森表示,精神疾病有明显的遗传特征,人类基因图谱绘制成功后,它将能以此为对照,帮助找到疾病发病的机理和基础,从而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破解癌症的密码
在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得以绘制完成,精细图仍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在此基础上,美英两国又启动了癌症基因组计划。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总协调人弗朗西斯・柯林斯透露,癌症基因组计划总投资1亿美元,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性研究计划,这项研究在初期将主要针对脑癌、肺癌和卵巢癌三种疾病开展――这是美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疾病。
柯林斯说,这项计划的规模、工作量和创新程度将会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000倍甚至10000倍。“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只是对一位白人的基因进行解码,而该计划在每种研究的癌症中都会收集至少几百个样本,每个样本都会被精细分析进而找出致癌的真正原因。”这位来自美国国立卫生院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的主任说,目前他们已向中国发出正式邀请,并且相信“中国会成为癌症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参与者与重要贡献者”。
中方对此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在中方的设计方案中,中国将与美国在两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是延续美国已经开展的研究项目。目前的研究表明,部分已发现的肿瘤的遗传性变化确实具有人种特异性。二是针对美国尚未开展研究,而在中国发病率比较高、危害比较大的肿瘤。另外,中方还将研究肿瘤发生的共性问题。
中国目前还没有明确对具体哪个肿瘤开展研究,但是研究对象至少要具备4个技术上的要求:发病率比较高、危害比较大、增长速度最快的肿瘤;具有一定中国特点,在中国发病率比较高的肿瘤;原来研究基础比较好的肿瘤;以及确实能帮助阐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具有特殊临床意义的肿瘤。
尽管到目前为止,癌症基因组计划尚未形成像人类基因组计划那样,有明确参与国家、每个国家承担多少任务的具体计划,但柯林斯坚定地表示,他们将像上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合作一样,将此次癌症基因组计划做成一个有国际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国际项目。
10年内个人可望拥有基因身份证
目前,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的疾病涉及行为疾病、癌症、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生长发育疾病以及和血液、牙齿、眼睛、胃肠、心脏、肝脏等有关的疾病等。
近年来,在美、英等国,科学家尝试将基因检测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一些高校还设立了基因组医学中心或者分子医学实验室。
事实上,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以来,对于医学和科学专家寻找致病基因和探究致病的机理已开始起到关键性作用。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尚未启动之时,人类仅仅发现了不到100种疾病。而到了2003年,这个数据一举跃升到990种,而在随后的短短3年半时间里,这个数量上升到了1292种。
但由于大部分人类基因是否和疾病有关尚是个未知数,目前的基因检测仍然只是初步阶段。
人类基因组约有30亿个碱基对,虽然测序成本一直在下降,但是测定一个人的全基因组图谱,成本仍然十分昂贵。虽然有了全人类的基因组图谱,但是每个人的基因组仍有不同之处。
人们何时能有属于自己的基因身份证?“如果把成本降到1万美元,将来也许会有更多的人能拥有自己的个人基因组图谱。”在78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看来,绘制人类全基因图谱成本降低到1000美元的“梦想”,估计要到十年以后才可能出现。
不过,在人类对基因益发了解的同时,基因研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特别是极大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正是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基因研究也引起了人们关于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大讨论。
比如说,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天才论” 、“血型论”有可能死灰复燃。是否能用基因技术来造就各方面能力均衡的所谓什么方面都正常的人,一直是一些科学家力图追求的目标,也一直成为社会争论的话题。
从生物学家到生物信息学家
与其说Raymond McCauley是个生物学家,不如称呼他为生物信息学科学家。而生物信息学就是利用应用数学、信息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的问题。
这位生物信息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颇丰,人类来源的临床试验,合成生物学杀毒平台,长寿研究和DNA折纸都是他的研究成果,其中他个人最喜欢的还是长寿研究。
科技改变未来。Raymond McCauley曾这样说过:“人一旦生病了,就会去医院开药。但如果从人出生就清楚个人基因组信息,那么将开启预测性药物模式,这样的基因组监测可以帮助预测从遗传疾病到罕见疾病甚至癌症,能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用药。甚至不用等到人出生,通过检测母亲的外周血便可以得到婴儿的各种基因信息。”
基因测序将走进普通百姓
他喜欢做这样的比喻:在我们冲一个马桶的同时,旁边放一台小型测序仪做上一些分析。McCauley认为在2020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就会变得像只需花费1美分的冲马桶过程一样,不费吹灰之力。
如果人类基因组测序只需1美分,每个人都有能力进行基因组测序,那么很多疾病是不是能够及时得到预防呢?
人类基因组包含30亿个碱基对,记录了人类几乎所有的遗传信息,而搞清楚这些碱基的序列,无疑能让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跨进一大步。人类基因组计划正是基于这个目的而设立的。然而,要完成这个目标并不简单。传统的测序技术,需要掺入经过标记、能够阻断DNA链继续延伸的人工核苷酸,然后以目标DNA序列为模板合成,一系列末端为人工核苷酸的长短不同的DNA链。这些DNA链经过电泳分离后,再经过扫描和读取,才能获得序列的信息。
这一技术为基因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它的发明者Frederick Sanger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它的效率还是太低了。而且在真正测序之前,科学家们还必须将生物体本来的DNA长链打断成合适长度的片段,并一一封装在细菌和酵母中保存。人类基因组计划耗费了数十亿美元和15年以上的时间,而这些资金与时间实际上有很大部分消耗在了对测序样品的前处理上。
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为测序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高通量测序中,科学家们可以检测到所添加的不同碱基所释放的不同信号,从而在DNA链合成的同时读出DNA序列。不仅如此,高通量测序能够一次性读取上亿条DNA链延伸的数据,因此,虽然读取的每条DNA链的长度不及传统测序,但数量上的优势依然使得高通量测序的速度较传统方法提高了数万倍。由于前处理的简化和速度的提高,测序的成本也大为下降――相比于人类基因组计划,高通量测序只需要几个月和数千美元,就能获得质量相当的测序数据。减少测序成本和测序时间,这正是McCauley研究高通量测序分析软件的目的。
对于研究机构来说,几个月和数千美元的投入已经完全可以承受,然而McCauley还希望能使DNA测序变得更加快捷和低廉。如果测序所需的时间可以减少到数天,成本可以低到1 000美元甚至100美元,那么人们就可以像接受普通体检那样来对自己的基因进行检测了。事实上,McCauley正在着力于研发和推广更低成本和更快捷的测序技术。基于单分子DNA测序的所谓第三代超高通量测序技术,就是实现这一目的可能的突破口。
基因检测将成为医疗的新方向
几年前,Raymond McCauley曾供职的Illumina公司开发了一款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服务,而Illumina公司的员工可以花费249美元以取得部分序列。McCauley决定为自己和他的大家庭进行检测,两个月后,他收到检测结果。结果显示,McCauley出现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机会高于一般人,同时他患上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四五倍。
Raymond McCauley很快发现病情,开始预防。他采取了一些可以降低AMD使他失明概率的措施,不吸烟,避免紫外线的照射。此外,他还考虑到了服用维生素来预防疾病。他通过基因研究来选择维生素种类从而长寿。McCauley利用高科技使长寿成为可能。
让人人都能测定自己的基因组序列,从而发现可能的基因异常以及健康风险,这正是McCauley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个性化测序和诊疗。不过,McCauley的雄心还不止于此。
测序本身得到的只是一串由四种碱基组成的数据序列,最多再加上极为有限的一些特殊DNA位点信息。然而,要想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测序服务,还得让消费者们了解这串字符背后究竟包含着怎样的信息才行。而解读测序信息,正是McCauley研究事业的另一方面。
McCauley一开始并不是生物专业出身,事实上,他最初学习的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专业。只不过在他大学期间,学兽医的女友让他对遗传学产生兴趣,进而选修了生物学。毕业后,他先是做了一段程序员的工作,此后对事物的好奇心驱使他重新回到大学,学习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当时,刚刚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吸引了他。McCauley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具前途的发展方向,于是他将自己的计算机和生物专业知识结合到了一起,开始进行生物信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利用计算机程序,可以自动快速地从DNA序列中筛选到一些和性状相关的位点,并在二者间建立联系――事实上,这正是McCauley在Qiagen公司所从事的工作。那时,他着眼于研究一些基因位点和癌症的关系――因为不少癌变的发生,都与特定基因位点的变化有关。
而新测序技术的出现,让生物信息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测序仪和软件可以一次性筛选出数万个基因位点,同时计算出这些位点与潜在的疾病之间的关系;而对于RNA的测序,甚至可以知道自己体内基因实时的表达情况。如果说前者可以在发病前很早就进行预测,那么后者则可以精确地实时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现在,McCauley依然致力于开发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分析软件。他希望有一天,人们能够随时将自己即刻的测序结果通过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得知自身的健康状态,进而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对策。在该技术完善之后,它无疑会成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大飞跃。
但是,新的研究发现,所谓的垃圾基因并非垃圾,而是有着重要的功能。
DNA元件百科全书
伊萨克·牛顿早就说过,自然不行徒劳之举,少已够用,多则何益。既然人类约有30万个基因,它们肯定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否则就不会在进化中占据人类遗传信息如此大的空间。
于是,在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完成之际,研究人员也启动了另一项为DNA撰写百科全书的艰巨任务,探索那些大量的没有功能的基因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个计划称为ENCODE,意为DNA元件百科全书,也就是探明人类基因组中的DNA每个元件的功能。正如参与ENCODE项目的英国桑格研究所研究人员珍妮弗·哈罗所说,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了一张地图,那么ENCODE计划就是在这张地图上标出了各个基因的功能信息。
这个计划的参与者包括美国、英国、西班牙等5个国家的32个实验室的442位科学家,他们获得并分析了超过15兆兆字节(15万亿字节)的原始数据,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自然》杂志发表6篇文章,在《科学》杂志发表2篇文章,在《基因组研究》杂志发表18篇文章和在《基因组生物学》杂志发表6篇文章,全面公开了ENCODE计划的内容。科学家对147个组织类型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哪些特定的基因能开启和关闭,以及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基因“开关”存在什么差异。
研究人员认为,过去所称的垃圾DNA(基因)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控制面板,这个控制面板至少包含有400万个基因的开关,在这个控制面板上可以调控数以百万计基因的活性。如果没有这些开关调控,基因将不能正常工作,这些区域的基因也许就会导致人类患病。因此,人类基因组的基因至少80%以上都是有功能的。
“垃圾”DNA是如何起作用的?
研究人员早就发现,具有共同的基因未必会产生相同的蛋白质产物,关键在于基因能否被激活或激活的程度是强还是弱。例如,同卵双生的孪生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但是他们即使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这是因为他们的基因活性并不相同,同样的基因,有些基因活性大,有些活性小。而基因活性的大小则由另外一些基因开关来控制,这些基因开关在过去就被视为是“垃圾”基因。
那么,“垃圾”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大约一半的DNA由重复性基因片段构成,其中包括转座子,它能换位到基因组内的不同位置,同时还有反转录转座子,可被转录进核糖核酸(RNA),之后被重整入基因组DNA。
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的重复序列是Alu,由于这种DNA序列中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AluⅠ的识别序列AGCT,所以称为Alu重复序列。Alu重复序列也是反转录转座子,它拥有超过100万个拷贝,占据了人类基因组的大约10%。
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过去认为无用的重复性Alu序列其实是新的外显子的主要来源。外显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表达为蛋白质,而且外显子是最后出现在成熟RNA中的基因序列,又称表达序列。所以,外显子也就是功能基因或者能调控基因表达的特殊基因。
Alu是灵长类动物特异性的反转录转座子,它可以制造外显子,这些外显子可能有助于形成灵长类动物的独特特性。研究人员使用拥有将近600万个探针的高密度外显子微矩阵技术,用以监测人类所有外显子的表达模式。对所得数据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11个人类组织中330个外显子是来源于Alu序列。
例如,人类的一种基因SEPN1与肌肉营养失调有关。对比来自黑猩猩和短尾猿组织的数据发现,一个来源于Alu的肌肉特异性外显子是在人类和黑猩猩进化分离后产生的,这个外显子只在人类肌肉中高水平表达,但在任何其他人类组织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组织中均不表达,因而才使人类患肌营养不良疾病。
让功能基因沉默或表达
有时候,“垃圾”基因的功能更重要,因为它们是调控功能基因的基因,它们可以让一些功能基因沉默,也可以让一些功能基因具有很高的活性,进行充分表达,从而产生功能蛋白质。基因的调控手段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即对功能基因进行甲基化,如此可以让一些功能基因沉默。相反,如果不对功能基因进行甲基化,就有可能让功能基因获得表达,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有一种叫柳穿鱼的花卉,大多是对称的白色花瓣,还有小部分呈现为黄色五角星。一般人面对白色花瓣和黄色五角星的花时,会以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花卉,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种花卉,它们的基因是一模一样的。之所以表现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卉,不是因为它们的基因不同,而是因为在基因调控中有一些基因被甲基化,这些甲基化的基因就会沉默,不再表达,花朵就变成对称的白色花瓣。而基因没有甲基化时,这种基因就有活性,它所编码的花的颜色和形状也不同,成为黄色五角星花卉。
同时,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由垃圾基因对功能基因进行甲基化的调控。基因的甲基化又称DNA甲基化,是一种对基因的修饰途径。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DNA甲基化主要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和少量的7-甲基鸟嘌呤(7-mG),而DNA的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的失活,即沉默。
RNA也像DNA一样携带着遗传信息,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信使RNA(mRNA)并非像过去那样被生物学家认为是DNA和蛋白质之间的简单中介,它也会通过腺嘌呤加甲基的方式而被化学性修饰。过去认为,mRNA只含4种核苷碱基。但是,新的发现表明,N6-甲基腺苷(m6A)是mRNA的第五种碱基,它遍布转录子中。20%的人类mRNA可被常规地甲基化,5000多个不同的mRNA分子均含有N6-甲基腺苷,这意味着这种修饰可能广泛地影响着基因如何表达。
例如,mRNA被甲基化就与肥胖有关。有一种与肥胖相关的基因称为FTO,它能编码一种酶,此酶能将mRNA中N6-甲基腺苷逆转到常规腺苷。具有FTO基因突变的人有过度活化的FTO酶,引起N6-甲基腺苷水平低下,食物摄入和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肥胖。全球约10亿人具有FTO突变,此突变是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
美国奥巴马政府正在规划一项为期10年的科学研究,检查人脑的活动,并绘制一张全面的人脑活动图,希望能在大脑研究领域做出类似人类基因组计划对遗传学所做的贡献。该计划的参与者包括联邦机构、私人基金会以及神经科学家和纳米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将共同努力,增进人类对人脑中近千亿个神经元的认识,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知觉、行为,并最终了解人类
意识。
对这项计划抱有最高期望的科学家,还把这当作一种研发关键技术的途径,藉此了解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并为各种精神疾病寻找新疗法。此外,该计划还有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铺平道路的潜力。
“我们对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每一美元投资,都获得了140美元的回报。”奥巴马说,“今天,我们的科学家正在为寻找治愈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方法绘制人脑图。他们也正在研制能让受损器官再生的药物,发明能让电池电量提高10倍的新材料。”
美国科学家认为,如果这项计划能够成功,就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人类基因组计划连续10年,每年花费约3亿美元。”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家乔治·M.丘奇(George M. Church)说。他帮助创立了该计划,他说过他在帮忙为人脑活动图计划进行规划。“如果你看看神经科学和纳米科学这些可能与该计划相关的研究的总开支,我们花的可能已经超过了这笔钱。我们或许不会削减支出,但是我们的付出很可能会得到更多回报。”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例,它总共耗资38亿美元。该计划始于1990年,目标是绘制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图谱,或者说人类所有DNA基因的组图。这一目标在2003年4月提前实现。美国联邦政府一项分析该计划影响的研究指出,该计划到2010年已经获得8000亿美元的回报。
人脑地图绘制的方法
大脑中有近1000亿个神经元,受到外界刺激时,每一个神经元都会传达电“冲动”,巨大的神经元组织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反应。因为人类的大脑非常复杂,科学家现在只能同时记录少量神经元的活动,而且多数情况下,还要利用探针进行有创检查。目前,距离能做到这一点,科学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在他们能启动这一程序之前,他们必须开发出分析大脑的仪器。而在他们开发出能适用于人类的仪器之前,他们必须先在一些较为简单的物种身上获得成功,假定在那些动物身上得出的结论能应用于人类的话。
动物研究当前的最高水平,是可以同时从约1000个神经元中取样。人脑有约850亿到1000亿个神经元。拉斐尔·尤斯特博士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神经学家,曾率先使用激光来测量老鼠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活动。他说:“对于人类,我们必须开发新的技术,其中一些得从零开始。”
新出现的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识别出大脑中的放电神经元,这促使世界各地开展了大量的脑部研究项目。但大脑仍是最大的科学谜团之一。一些纳米技术专家和神经科学家表示,他们认为有了这些技术就能够通过无创方法观察并更全面地了解大脑。
2012年6月份,六位权威科学家在《神经元》期刊上发表文章,提议采取一些新方法绘制人脑活动图。一种可能是,通过制造一批分子大小的机器,用无创方式充当传感器,在细胞层次上检测并记录大脑活动,以此构建完整的大脑活动模型图。这项提议的设想是,用合成DNA当作储存机制,记录大脑活动。科学家们写道,“我们尤其期待能够获得有关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等疾病的新认识和新疗法。”
美国的计划与一项近期宣布的欧洲计划明显不同。欧洲将向一个由瑞士主导的项目投资10亿欧元(约合83亿元人民币),来制造基于硅的“大脑”。该计划试图利用有关大脑内部运作的最佳研究成果,构建一个超级计算机模拟系统。但批评人士表示,构造这样的模拟系统,依赖的仍然是尚处于理论阶段、并不完备也并不准确的知识。
科学家们表示,奥巴马的计划的制定过程,似乎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如出一辙。但一些科学家表示,与绘制基因组图相比,绘制、了解大脑活动图的挑战要大得多。“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本质上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自称参与了大脑计划的拉尔夫·J.格林斯潘博士说,“说明基因组计划的目标非常容易。但对于这个项目,我们的问题更难也更有趣:整个大脑的活动模式是怎样的,这些活动最终如何驱使人做出行动?”
妙用互联网,一脑远程控制另一脑
正当人们热烈讨论美国提出的人脑地图计划之际,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宣布,他们成功地通过互联网将两个人脑联接起来。这项实验被称为“人类脑对脑直接交流”。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通过互联网传输一个大脑信号,以此控制坐在校园其他区域的另一名研究员做出手部动作。
参与项目的两名研究员为拉杰什·拉奥与安德烈亚·斯托科,两人头部各戴一顶帽子,里面装有可解读并刺激大脑的“磁刺激线圈”,从而将两个大脑联接起来。拉奥随后向斯托科的大脑发出了一个信号,指使他移动右手食指点击一个电脑游戏中的“开火”按钮。
过去曾有报道说,科学家们一直在研发相关技术,希望能允许人类通过大脑与计算机互动,或是仅仅通过思维就做到控制其他人脑,甚至是进行交流。多年来,技术人员一直在研究如何创造出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面,从而允许我们仅通过思维与智能手机及电脑互动。如今已有一些设备可以解读我们的想法,让我们脑中念头一动,就能做些诸如在电脑游戏中躲闪虚拟物件的事情。
作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其规模和贡献远胜于著名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影响了全世界,也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
基因是人类至今为止惟一尚未被开发的一块宝藏,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初露端倪,也预示了人类已经进入了基因经济时代。基因产业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历史经验表明,重大技术革命的酝酿期,也是新的主导产业形成期,其发展前景也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断言:下一个超过他的富翁一定出自基因生物领域。
在刚刚闭幕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围绕“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这一主题,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畅谈基因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机遇,必将引发了中国基因经济与健康产业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精明的商人总是对伴随新的科技成果而来的利益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人类基因图谱完成测序的消息 一经公布,就开始吸引投资者把资金投向这一领域。?美国是对最新科技成果商用反应最快的国家,短短几年就已经建立了500多个基因检测机构,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0多万人接受了疾病易感基因检测,产生了30多亿美圆的市场收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基因资源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专家指出;我国两到三年内认识到基因检测重要性的人群将达到总人口的 15% 到 20% ,约有三亿人的市场潜在需求,每年基因检测量至少在 300 万人次以上,基因检测及其相关产业将会形成万亿元的市场。
生命健康的核心是基因,基因产业的关键是基因检测,正如科学家们所言:|基因检测好比当年的文艺复兴,正推动着一场医学领域的复兴和新生,将对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健康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所谓基因检测,就是从受检者体内采集少量血液或口腔黏膜脱落细胞,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或SNP技术对细胞中的DNA进行检测,就可以知道你一生当中易患哪种疾病。每个人的基因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个体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缺陷或易感基因。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疾病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体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健康不利的遗传体质所对应的就是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疾病易感基因。这些基因是身体的“基因地雷”,也是引发重大疾病的原因,一旦遇到生活中的感染源,就会爆炸,疾病也随之而来。基因检测的目的就是一面要通过基因检测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基因地雷”,通过健康指导和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排除“地雷”或避免引暴“地雷”,从而降低人们发生相应疾病的危险性。
今天,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发现,一个人是否患上什么病,与其基因遗传的关系极为密切。让我们来看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烟酒之徒,吃得又多,而且鲜少运动,但却好端端活到90多岁;而网球明星阿瑟・艾什则完全相反,身为职业运动员,既不抽烟喝酒、饮食也合理有度,而且过着大多数人都认为的健康的生活形态,然而,在他40岁前,就曾两度发作心脏病。传统的医学理论对此的解释是个体差异所造成,而造成个体差异的关键是就是他们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随着基因检测的发展,我们也已经真正的进入了的“3p”医学时代,即疾病预测(prognostication)、疾病预防(prevention)和个性化健康指导(personality)。基因检测是预测疾病的最科学、最有效、最准确的手段,只有知道我们未来哪些疾病发病风险高,才可以采取积极的、有真对性的、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从基因检测技术上看,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行列,但从基因检测机构的数量上看,我国只有了了几家,而且每家的手段和技术有所区别。其实,不同的疾病由于涉及的基因相关位点不同,应该选用不同的检测平台。据了解,北京世纪元泰生物医学科技公司打破了目前市场上的基因检测服务公司只有一个检测平台的局限,整合了国内多家最具权威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面向社会开展疾病预测、生活美容、儿童运动天赋等一百余项基因检测服务,同时也为受检者开展全案健康健康管理服务。
关键词: 克隆 法律问题 思考
一、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争论
当今世界,最能煽动人们情绪的科学研究莫过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了,它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98年5月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目标是投入3亿美元,到2001年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组图谱。1999年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中国是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6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唯一的发展中国家。2000年6月26日是值得世界纪念的日子,人类基因组的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草图绘制完毕,各国元首在当天的头条新闻上发表贺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将促进克隆技术的良性发展,基因克隆技术带给人类的种种好处显而易见。克隆技术将导致器官移植的重大突破,人们不会再为移植器官来源不足而烦恼,给异体移植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同样,利用克隆技术还可以大量复制“药物生产工厂”、“蛋白质生产工厂”、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公众对克隆技术的发展,尤其对克隆人技术态度不一。赞成者认为:第一,克隆技术符合自然规律,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第二,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的宽容密不可分。
第三,克隆技术有助于治疗白血病、癌症、艾滋病和帕金森症等多种疾病。
反对者认为:第一,“知识就是力量”的理性主义哲学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大自然的选择和上帝的安排是最完美的。在实验室里制造生命,完全抛弃了上帝,否定了亚当和夏娃。
第二,生命的价值重于生命现象。克隆人技术诱发的道德风险足以摧毁现有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伦理秩序,有悖于由血缘确定的秩序及由此形成的义务关系。家庭观念和家庭制度将被动摇,家庭成员间权利义务关系将重新调整。
第三,克隆技术费用昂贵。
二、克隆人技术发展带来的法律问题
克隆技术如果被应用于人类自身的繁殖,那么,历史将进入批量生产人的时代。运用克隆技术复制的人体,将彻底搞乱人伦关系的概念,将消灭夫妻、父子等基本的社会人伦关系。过去,人类繁衍被看作是爱情的表现形式,两情相悦,结婚生子。而这项技术有可能打破这个模式,进入“组装”人的时代,使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这种“人”真正的父亲母亲将不是克隆时细胞被使用的那个人,而是科学家。可见,人类繁殖后代的过程不再需要两性的共同参与,这将对现有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冲击。例如,一个父亲的DNA克隆生成的孩子可以看作父亲的双胞胎兄弟,只不过延迟了几十年出生而已。克隆人可能自己的特殊身份而产生心理缺陷,形成新的社会问题。很难设想,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另一个人的复制品,他(或她)有什么感受?
一旦克隆人降临到这个世界,就必将引起数不清的道德法律问题:克隆人有无法律地位?是否可分割遗产?亲代豢养克隆人以备自己更换器官是否人道,是否合法?克隆出一万个爱因斯坦或希特勒会引起什么社会后果?如果某个工厂主克隆十万个智能克隆人作为驯服的廉价劳动力将会是什么情景?其实,更为深刻的是:这项技术将彻底粉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敬畏。这对人类传统的伦理、法律和政治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人类的独特性、神秘性,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敬畏将毁灭至尽,必将导致人类信仰的坍塌。
将克隆技术用于人类繁殖,使得人在试验室的器皿中像物品一样被制造出来,从哲学上讲,这本身就是对人性的否定,严重损害了人类作为人而不是物品的自我尊严感;而那些将人与其他物种的重组后克隆出“非人非马”之类的东西,更是对人类尊严的严重侵害。在所有的法律中,《民法》也许是伦理色彩最为浓厚,对人的道德要求最高的法律。克隆人的出现对以人的生存、发展为终极关怀的《民法》到底产生何种影响?未来的克隆人对民法最大的冲击,即在于人与物的区分。克隆是人还是物的问题使民法陷入了两难窘境。一方面,若确认克隆人是人,在《民法》上则只能将其界定为自然人。而自然人是有特定的内涵的,“自然”两字重在揭示其生殖、发育的自然过程:两性的结合,在母体内发育,既有父,又有母。而克隆人是对人的基因的复制,很难说有父或母。这就产生了问题:克隆人有无父母?有几个?再如,从人的胚胎中取出基因,克隆一个人,那么克隆人与以后的胎儿之间到底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呢,还是兄弟姐妹关系呢?无论确认何种关系,都有悖于伦理秩序及生育观念。另一方面,若不承认其为民事主体,则只能将其界定为物。这样克隆人即成为权利客体,既可以是所有权的对象,又可以是债权的对象。依民法原理,克隆人的所有者对其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从驱使其劳作至生杀大权,均被法允许。但是,克隆人在一定的环境下,会具有与自然人相同的属性:有语言,有思想,有感情。人们在情感上能否接受这样一种“物”?若将其视为物,则是否违背了民法构建的平等秩序?由此可见,克隆人对未来民法的主体制度冲击很大。进一步看,无论是否承认克隆人为民事主体,都会对民法物权、债权制度产生影响。因而,从宏观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克隆人对整个民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克隆带来的许多法律问题,从刑法角度审视,最大问题可能是使人为所欲为,刺激犯罪。一些刑法学家通过对犯罪史的考察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犯罪形态从暴力型向非暴力型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制约。不是说科学技术或者由科学技术所带动的社会进步不好,只是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带给人类灾难性的后果,对其应用必须有所节制。克隆技术的致命危险在于:没有把人当人,人之所以为人,是以有人性为前提的。而在克隆技术中,人不是人,人是被作为复制对象而存在的,人成了物,丧失了人性而具备了物性。物性可能会彻底毁灭人性,因为任何物性都不承认伦理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乃至社会秩序。当人可以任意复制时,人人都变成了物,人类这个物种就会在地球上彻底丧失尊严。人们对自己、对他人的人格、健康、生命都不会爱惜,相互杀戮也不会受到指责,在这个时候,再谈羞耻心、犯罪感可能都是多余的。人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没把人的尊严当回事,那么还会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犯罪到那时就成了家常便饭、小事一桩了。因此,克隆技术可能会提倡犯罪和刺激犯罪。那时,国家也许不得不禁止制造克隆人了。
三、对问题所提出的思考
综上,我提出几点感想,作为克隆人技术的发展所衍生法律问题的思考方向。
1.破除“以人为本”之法律思想
在宪法学理论下的法学理论,大都以人为本,甚至更局限于基本权利的主体观,长期以来桎梏法律人的思维模式。例如在基因科技研究中,胚胎相关权利保护问题,就往往因“胚胎非人”,而无法在基本权利思维中,即所谓基本权主体及保护范围理论中立足,对于可以形成不同特定组织的“多潜能干细胞”也一样。
此外,基本权利保障大都以有自由意志的“个人”为主,而基因隐私权已涉及有血缘关系整体家庭成员的集合隐私利益,必须予以重视。
2.突破以当代多数人利益为前提之法治国理论
法律人的“法治”思维及所依据的理论,大都以当代民主表决为前提,因此对少数人利益关照,尤其对后代利益思考极为欠缺。如何融入关怀未来时代的权利的代际正义思考,尊重少数弱势的正义观,以及认识正义与自由追求的优先顺序思考,这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如前所述,在现有法律思维与建制中,根本没有设想下一代应有权“参与”这一代的任务讨论或决定的机制,而该讨论或假定,往往影响后世子孙的福祉。因此,在当代法律中如何容纳后代权益的有效机制,以及针对集体的决定重新评估法律意义,恐怕是关系人类绵延不绝或毁灭的重点问题。
3.“责任原则”之再定位
一个人的行为对社会所负责任之轻重或分配,必须一并考虑到他天生的条件、后天环境与个人努力,才合乎正义。若一个人天生已受掌握,是在别人决定下来到世间的,其对社会的责任则有待重新评估。
4.多元风险社会中法律原则多元化之认知
今日社会称为多元化社会不为过,以基因科技发展所衍生诸多未知不确定的巨大转变可能性而言,风险无处不在。人享受新科技成果的同时,心中可能潜藏对该科技负面作用的焦虑。若尚未确知,或尚有争议的科技风险,国家则以所谓“风险决定”为名,采用干预或管制措施,或采取所谓实验性立法,这样是否有其正当性,是否已超越法制的界限,值得探究。面对此种社会,需要借助公民参与和公共讨论,尽可能加重承担科技风险的人于科技决策中的分量。为避免直接民主对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在规范管制上,要遵循交互利用宽容原则,应用风险理论及正义理论。
参考文献:
[1]饶新华.人类正处于伟大科学发现时代的前夜.世界科学,2000,(10).
[2]张猛.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深远影响.科学,2000,(4).
[3]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
关键词: 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及鉴定方法及技术;蛋白质芯片
2001年2月,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各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基本绘制完成,蛋白质组学理论及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完善,被认为是后基因组研究中的最主要部分。差异蛋白质组学是结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通过获得细胞或生物体在蛋白质组上的差别或变化的足够信息,就能够指证它们所处的状态,以及它们的状态是正常或是异常,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程及疗效监测、环境因素影响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文章对差异蛋白质组学相关分析及鉴定技术研究方法及技术进行综述。
1 蛋白组学与差异蛋白组学的概述
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
说起宝洁公司(P&G),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无论是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等发用品,还是舒肤佳、玉兰油、佳洁士、碧浪、汰渍等品牌,无不在中国享有盛誉。宝洁,始终在一丝不苟地做品牌,不折不扣地诠释着“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
今年夏季,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专程来南京参加“2008中华医学会”相关学术会议。作为中国专业美容领军媒体――《中国科学美容》杂志,特别对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进行了专程访问。
创始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之所以不断走向成功,与其倡导的“消费者至上”的理念息息相关。这一理念已真正成为“宝洁人”的共识,并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之中。特别是在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上,更是将消费者的诉求摆在了第一位。
宝洁公司每年与超过700万的消费者进行交流,各种产品每年要做至少一次的改进和改良。全球性产品开发与研究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宝洁公司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除了拥有先进成熟的经营理念,更得益于其精良的科学家团队、先进的技术、和对科技不断地创新和追求。
《CSC》记者:你最早将基因技术应用在个人护理方面,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在“基因芯片”上的研究情况?
Jay博士:“基因芯片”技术使我们得以通过高通量分析测量基因表达变化。在分子生物学发展初期,我们只能一次检测一个基因――就像用一根鱼竿钓鱼。然而,我们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数以万计的基因,如果我们对其逐一检测,那得花上几百年时间(就像用一根鱼竿去钓几万条鱼一样)。科技进步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赋予了我们新的工具,使我们能够在一次实验中分析几乎所有已知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这就相当于用一张渔网代替了鱼竿来捕鱼。通过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在一周内完成的工作比使用以前的工具工作几个世纪所做的还要多。
《CSC》记者: 能给我们介绍下有关宝洁公司内部的中央基因平台――昂飞技术平台(Affymetrix technical platform)的信息吗?它是每种新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平台吗?
Jay博士: 我们在宝洁的许多业务领域都使用了基因芯片技术,其中包括美容护理(皮肤、头发、头皮)业务、呼吸护理业务、肠胃护理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然而,基因组只是我们需要研究以满足公司需求的先进技术平台之一。我认为宝洁公司是一个极具技术研发潜力的公司,公司在许多最新的科技领域都拥有专家,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物组学以及其他领域。
《CSC》记者: 我们知道,目前我们使用的美白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有美白效果,但停用一段时间,肤色便会还原。我想知道利用基因组技术开发出的美白产品,是否可以长期改善肤色?
Jay博士:可逆性其实是化妆品的优点。这一点使消费者对产品效果不满时,可以选择停止使用该产品,并且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基因组技术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妆品成分如何作用于皮肤表面,表层的变化又是如何在分子级别影响深层皮肤的。
《CSC》记者:亚洲人非常喜欢白皙的皮肤。我们知道,你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全新的美白配方Sepiwhite。在实验过程中该配方的效果如何?
Jay博士:Sepiwhite配方能从一开始就抑制黑素原生成。众所周知,它是alpha-MSH分子的抑制剂,而alpha-MSH分子是黑色素生成最早的信号。我们的基因组工作显示,Sepiwhite还有更多的衍生效应,可以影响其它酶促反应,例如涉及皮肤色素沉着和细胞应激的反应。
《CSC》记者:就美发及护肤业而言,你认为目前世界上最令你赞叹的研发成果是什么?为什么?
Jay博士:在我看来,宝洁美容研究机构许多地方做的非常完美,它注重科学可信的实验结果而不仅是天花乱坠的营销宣传,而且注重支持基础研究以便开发更优秀的产品。然而最令人赞叹的一项成就当属它在实验动物替代物上的领先发现。整个公司特别是美容机构对这一成果非常重视。作为一个科学家,我曾担心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会阻碍我们的研究。然而,它却产生了相反的效应――促使我们在研究上进行创新。例如,我们的基因组研究机构不再使用动物做实验,而是通过优化标本采集技术,来采集人类的小块皮肤进行实验。我们还从事了人源皮肤培养体系的研究,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团队的研究者在这一领域达到了领先地位。
《CSC》记者:头皮屑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与遗传有关吗?通过使用控制真菌的护发产品能否有效地控制并减少头皮屑?长时间使用这种产品会否产生抗药性和依赖性?
Jay博士:头皮屑的产生当然有遗传的因素。我们发现,许多人的头皮上即便有马拉色菌和脂质也不会产生头屑。作为一个基因组研究人员,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对马拉色菌与头皮之间的这种寄主――细菌交互作用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使用基因芯片以更好地了解头皮屑生成的原因。
《CSC》记者:新的研究成果会使用于未来的产品开发中吗?新的研究成果会用在海飞丝(Head & Shoulders)系列中吗?
Jay博士:是的。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新产品的开发。即便是那些被认为是“基础研究”的工作都能帮助我们加深对头皮的了解,并且有可能让我们进一步找出更好地去除头皮屑的方法。
《CSC》记者:你在进行基因科学研究上,你是否遇到过困难,又是如何取得突破的呢?
Jay博士:在加入宝洁公司前,我任职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在来到宝洁的初期,我就开始参与新技术开发。人类基因组计划伊始,我们便开始着手研究,可谓是基因组技术最早的应用者。早在十年前,我们就开始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并已经获得了生成高质量的数据的方法(这是非常困难的)。宝洁公司全球生物技术部拥有一支基因组技术团队,而我就是团队的领军者。我们将基因组技术大量应用于宝洁的各个业务领域,从皮肤护理、肠胃护理到呼吸系统护理。我们还深入到了毒物基因组学领域――以确保我们的产品既安全又有效。需要指出的是,美容研究机构是我们在该领域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使他们了解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尽管它仍处于初级阶段。
端粒与生物学年龄
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是这项端粒检测方法的发明者,她对此的解释是,那些天生端粒更短的人寿命也更短。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很多样本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检测发现危险的端粒,即那些非常短的端粒。
端粒与寿命的关系早就被科学研究所证实。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授予了发现端粒的三位科学家,他们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
这三位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和一些动物的细胞核(DNA,也称染色体)的两端有一个帽子状的东西,称为端粒。端粒实际上就是一种DN段,它们由特殊的碱基序列构成。三位科学家最早用四膜虫做实验,发现了端粒的作用是保护染色体,而端粒又是由端粒酶来启动、制造和维持其功能的。细胞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如果较长,则四膜虫的寿命也就较长。后来,对小鼠、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的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端粒的长度决定着生物的寿命,端粒越短,生物的寿命越短;端粒越长,则生物的寿命越长。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也发现,端粒酶的活性不一样是调控衰老的关键因素。例如,年轻时,端粒酶的活性较大,较容易维持和延长端粒,这就使得人外表不显老态。但在年老时,端粒酶活性低,难以维持端粒的长度,端粒就会缩短,因此衰老会慢慢显露。而且,也有研究发现,男性端粒长度缩短略快于女性,这也是男性平均年龄低于女性的原因之一。
比拉斯科认为,端粒长度是生物学年龄的一个完美显示器,因此他们设计的这种测试寿命的方法非常准确。人有多种年龄。比如,时间年龄(又称时序年龄、年代年龄和年历年龄),是指人出生以后所经历的时间,是与出生时间有关并按日历来计算的,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个体生命存在的时间。同时,人还有生物学年龄,是根据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正常的发育状态所推断出来的年龄,能够体现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状态。另外,人还有心理学年龄,是显示心理发展水平的一种年龄,把心理学年龄与时间年龄相对比能看出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
在生活中,一些人的时间年龄与生物学年龄是有差距的,其个体差异可以达到5~10岁,甚至更大。也就是说,衰老可能提早,也可能推迟。有的人看起来没有那么老,指的是实际的时间年龄较老,但生物学年龄表现得较年轻。而现在测试端粒的长度则是从分子生物学的水平来衡量寿命,因而更准确。所以比拉斯科等人提出测试端粒长度以检测寿命确实有根据。
如何测试?
比拉斯科等人开办了一个名为生命长度(Life Length)的公司,所有测试端粒以预知寿命的医学和商业活动都由该公司来负责。具体方法是,生命长度公司与英国在内的欧洲医学公司合作,将检测方法推向市场。英国和欧洲的医学公司为生命长度公司提供血样,然后这些血样送到马德里的生命长度公司进行测试。具体收费是测试一次收费500欧元(约合5000人民币)。不过,这一费用可能会随着测试人数的增多有所下降,因此可能吸引较多的人参与测试。
尽管比拉斯科并未解释如何测试,但具体方法可以由过去的研究获知。血液中含有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一些干细胞。但是,最能反映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的是白细胞,因为白细胞内部有染色体,染色体两端当然有端粒。已有的研究发现,测试白细胞染色体上的端粒不仅可以推断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同时还能发现一些疾病的蛛丝马迹,因为端粒明显地与衰老和疾病有关。
美国费城威斯塔研究所基因专家埃马纽埃尔•斯考达拉科斯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测量长跑运动员和经常运动的人白细胞中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并将这类人的白细胞的端粒与相同年龄段、身体健康、从不吸烟但运动量很小的人的端粒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爱运动者比不爱运动者的心率较慢,血压和胆固醇水平较低。而且,爱运动者的白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更长,同时,端粒酶活性更高。基于端粒和端粒酶这两个要素,研究人员认为,这能解释为何喜爱运动者比不爱运动者更长寿。因为,前者的端粒长,而且端粒酶的活性更高,这有助于保持端粒长度,也就延缓了衰老。这与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结果是吻合的。
斯考达拉科斯等人的研究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解释人的衰老和患病。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患癌的几率增加,原因之一是白细胞的端粒缩短,因而导致了自身衰老。而白细胞又是全身的免疫细胞,由于自身衰老,免疫功能不再强大和正常,因此也就不能有效抗御异常细胞,如癌细胞的生长。运动可以防止白细胞内染色体端粒变短,进而维持白细胞正常免疫功能,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运动具有抵御癌症的作用。
同样的解释也适用于心脏病。在高血压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老化的白细胞会使血小板加速聚积。加强运动可以保持白细胞的年轻状态,因而可以有效清除血小板聚积,也就可以预防血栓、心肌梗死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美国的另一项研究更是直接证明了端粒与寿命的关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资助的“麦克阿瑟健康老年化研究”项目。研究者检测了236例年龄在70~79岁之间的健康老年志愿者的血液样本。这批志愿者是于1988年~1991年被采集血液样本的,研究人员检测了他们血液中白细胞的端粒的长度,然后追踪他们中有多少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结果发现,男性志愿者中,端粒缩短速度最快者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3倍。而女性志愿者的端粒缩短速度对死亡率影响不大。当然,决定寿命更重要的因素是最初的端粒长度。一开始端粒就最短的人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2.3倍。
所以,抽取人的血样以测试和分析白细胞的端粒的长短是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寿命的长短的。
有人会测试端粒的长短吗?
比拉斯科的生命长度公司检测端粒预知寿命的诊断到年底才能进行,但也有一些人开始咨询是否现在就可以测试。这表明,测试端粒长短以预判寿命还是有市场的。其实,检测端粒就是基因检测的另一种形式,如同孕妇产前检测胚胎的DNA以判断未来孩子是否健康以及有遗传病家族史的人检测某种特定基因以预测孩子是否会患疾病,从而未雨绸缪一样。
愿意测试端粒的人对生活持有积极的态度,通过测试,如果知道自己的端粒较短,可能寿命不长,就会提前做好人生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几方面。其一,通过多种因素来弥补端粒较短的不利情况。过去的研究表明,尽管基因是决定人们长寿和健康的一种重要因素,但是,基因也仅仅是长寿的一部分原因,所起的作用大约是25%~30%。而长寿更多的还靠后天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等。所以,测试者即使被证实端粒较短,也可以通过后天的生活方式来弥补,从而以其他的方式来努力延长自己的寿命。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其二,测试者知道自己端粒的长短并了解了大概的寿命后,也会对自己有限的生命长度做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例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自己的学习、职业、生活做全面的规划,不浪费生命,抓紧每一天的时间。这就有可能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做出一般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或者取得一般人不可能取得的成就。
当然,测试端粒还有另一种作用。因为端粒的长短和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有关联。如果测试端粒,知道了端粒与寿命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后,也许能通过医学的方法保护或延长端粒的长度,以阻止衰老和疾病的产生。当然,这要靠分子生物学未来的发展才会实现,因为这涉及基因的增减和删除,或者直接让端粒酶促进端粒增长以维持端粒的长度。
和人们对待生活中所有的事物一样,也会有很多人并不愿意测试端粒,因为每个人的寿命和生死有许多因素是谁也预料不到的。如果把这种未知的东西当作已知来对待,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意义。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只能活到什么时候,可能随时都会忧心忡忡,惴惴不安,生活得并不快乐。这正如被医生宣布患了癌症的人会遭受重大心理打击,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样,一些人通过端粒测试知道了自己寿命较短,也会增加心理负担。所以,让自己的寿命保持未知甚至神秘,是人生的魅力所在。
另一方面,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衰老是受多种机制的影响,端粒和端粒酶只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因素。而且,要等待人体或生物体的所有细胞的端粒缩短后,才有可能形成生物和人的全面衰老。过去的研究发现,多种基因和多种代谢调节路径都决定着人的衰老。例如,在小鼠身上发现,1q基因、6q基因、P21基因、WP53基因、P16基因等是衰老基因,它们是在同一代谢途径上抑制和调控细胞的增殖。相反,Werners基因和bcl2基因是抗衰老基因。因此人的衰老和寿命不仅在生物学上是多基因、多层面和多途径的复合作用,而且人的衰老和寿命还要取决于后天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作用。
所以,依据端粒的长短来检测寿命虽有科学根据,但是未必完全准确。
测试的伦理问题
端粒测试的最大问题是人类基因组研究以来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基因测试的伦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基因都是有一定缺陷的,而基因缺陷,尤其是有遗传病基因缺陷的人有可能会在现代社会中遭遇歧视。因为,当有遗传病基因缺陷的人的基因测试的信息泄漏出去后,对自己的生存会有不利。通常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就业时可能会遭到歧视,二是在购买商业保险时会受到不同对待。例如,当招工单位知道一个人的端粒较短,寿命不长时,就会转而选择那些寿命较长的人,因为后者能为雇主干更长时间的工作,而前者则会被弃用。
同时,在购买商业保险,如疾病保险,甚至贷款买房时,保险公司和银行也会根据获得的申请者的端粒的信息予以选择。端粒短的人寿命则短,因而保险公司为了防范风险,要么提高申请者的保险资金,要么不受理申请者的保险。同样,银行也有这样的考虑。如果得知申请者的端粒较短寿命不长,银行也许根本就不会贷款给申请者。因为,一旦申请者提前去世,银行的贷款就无法收回。
因此,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实施时,就包含着一个子计划,称为HGP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研究(ELSI),目标是预测和考虑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后果。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ELSI研究集中在4个领域:(1)利用和解释遗传信息时如何保护隐私和达到公正;(2)新基因技术应用到临床时,如何处理知情同意等问题;(3)对于参与基因研究的人类受试者,如何做到知情同意,保护个人隐私;(4)公众和专业人员的教育。
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专门成立了由科学家、伦理学家及各界专家组成的“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经过3年讨论,反复修改,起草了《关于人类基因组与人类权利的国际宣言》,简称“人类基因组宣言”。1997年11月1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会议通过,1998年11月27日又经联合国大会批准实施。“人类基因组宣言”有四条基本原则:人类的尊严与平等,科学家的研究自由,人类和谐以及国际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基因知识的应用不应该给病人、当事人、受试者以及利益相关者造成伤害,应该有利于他们,在利害均存时应权衡利害得失,对造成的损害要给予赔偿。
所以,包括端粒测试在内的基因测试应当在“人类基因组宣言”的框架中进行,包括生命长度公司在内的医疗机构对人测试端粒后,必须对检测结果严格保密,不得让保险公司、学校或雇主知道情况,以避免受检者遭到歧视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