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23:27:56
导语:在公关危机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月中旬,三亚市有关部门领导为曾经在网上发文批评三亚市旅游环境的四川网民徐颁发了“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这举动为曾经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的“天涯海角游客被欺事件”划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今年2月25日,来自四川遂宁的游客徐一家5口在三亚天涯海角景区游玩时,遭到了一连串的无礼粗暴对待。徐种以“愤怒的老驴”为名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如此让人恶心的三亚》一文,引起了巨大反响。三亚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严肃处理事件责任人的同时,场整治风暴在天涯海角景区全面拉开。
在被三亚市的诚意打动后徐中主动表示愿意为三亚和遂宁两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出把力。(据11月18日新华网)
声音
这起“旅游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相关人员受到了严肃处理,三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之尧还给徐先生打电话致歉。可见市领导是从“丑”把手,不偏袒、不捂盖,不护短,勇于将“丑”一查到底。这与时下某些地方面对景区中发生的“黑客”事件时的狂踢皮球的工作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但我们纵观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清晰地看到,之所以“不买旅游品就要挨揍”的事件会出现,似乎还是一段时间以来公开的秘密,怎么就没有相关监管者的身影及时出现在现场呢?何以要到受害游客的贴子在网站上掀起大波和新华社播发新闻后才引起当地的高度重视?应该说,今天之“大丑”是由平时的一个个 “小丑”所不断复制而成的。
――《成都晚报》
1.1外部事件对施工项目造成的危机。外部事件对施工项目造成的危机主要包括这几点:第一类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灾难如地震、暴雨、狂风等自然灾害造成工程损坏或者物资损坏、项目延迟等。第二类是来自社会领域因素造成的灾害。社会领域因素有经济、政治、公共卫生等多种因素,如因市场材料价格上升造成资金不足项目无法进行、环境卫生要求提高而导致施工建设不合格等。其中,自然灾害难以预测并且危害较大,社会因素危害较常发生且难以解决。
1.2项目施工活动本身造成的危机。项目施工活动本身是造成项目施工产生危机的主要因素。项目施工活动本身造成危机的因素主要有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与施工器械材料。施工技术的不合格或者施工管理活动不严格、施工器械材料不达标都会造成危机事件。并且,项目施工活动本身造成的危机最难避免且最繁多。
1.3项目事故造成负面影响而产生的二次危机。在项目施工中发生项目事故,容易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同样会反过来影响项目本身。如法国修建Monteynaad大坝时,因工程引发地震。造成了灾难的同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最终影响到了大坝建设的本身。此外,在建筑施工中一些看似不严重的事故,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事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拖欠工人工资长久不解决,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或者造成停工;某部分施工技术不合格没有在第一时间处理,可能会导致最终施工质量不合格等。
2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渗透危机管理意识
2.1保持敏锐性,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要想渗透危机意识,就必须在施工现场有很强的危机敏感性。只有很好的感应危机,才能在施工现场时刻提高警惕性,才能为渗透危机管理意识做充足准备。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负责人要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和平时的生活中保持危机警惕性,时刻注意危机,遇到危机后及时解决危机,提高自己的危机处理水平。建筑施工单位要加强危机意识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对施工单位员工的危机意识培训,定期开展危机管理意识讲座,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施工单位还需要开展模拟危机处理活动,员工通过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员工危机处理能力和效率。第二,施工单位要注重培养员工的沟通能力,提高员工之间沟通的频率。重视施工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将施工过程透明化,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工人员的工作能力,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危机的产生。
2.2积极营造危机管理意识的宣传环境。加大对危机管理意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在建筑施工单位和现场贴相关条幅、海报等方式宣传危机管理意识,在是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地带可以设置警示牌,也是危机意识的一种体现。除了通过各种标示来营造危机意识环境之外,还可以将危机管理意识渗透到施工单位员工考核的内容中。在日常工作中,考察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同时也要考察员工对施工单位是否忠诚,这些都可以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手段,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危机管理意识创建一种浓郁的氛围,加强施工单位对建筑施工的管理,才能保证施工单位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危机管理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定,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3建立准确灵敏的危机预防预警系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渗透危机意识要重视预防危机的发生,对此可以建立危机预防预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保证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发挥作用。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可以预测到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及时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危机隐患,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建立健全危机预防预警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施工单位要注重职工管理能力培训。聘请专家传授员工施工管理知识,提高员工的施工管理能力,保证员工的工作符合标准,降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第二,施工单位要设置独立的危机管理机构,由施工单位领导直接负责小组管理。危机管理小组的任务是收集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信息,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明确各员工的职责,及时发现施工单位内隐藏的危机并解决。第三,施工单位要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尤其是资金和人力方面。施工单位要注重技术人才储备系统的建立,这个系统包括市场经济学家、相关法律咨询顾问、管理学家、谈判学家,同时还要和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加强沟通,做好公关媒体的工作,有了这些人力方面的支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管理危机时才能不慌乱,逆转形势,转危为安。预防预警系统机制也应该与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收集与监测同步进行:第一,收集行业信息,深人研究和适当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第二,随时收集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产品的反馈信息,以便能及时监测那些容易导致危机的各种因素和表象;第三,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以及其危害程度做出预测、分析,并在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第四,研究竞争对手的现状、对他们的实力进行对比,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从而提高自身危机管理能力。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空间,尤其是发生严重公共危机时,公众通过新媒体关注事件情况,参与危机处理。由此,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从新媒体环境的角度分析其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政府;危机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的大力发展,手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在人们生活中也得到了普及。随之而来的便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社会成为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政府对社会信息资源掌控的优势不复存在。社会话语能量的巨大释放给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无穷的困扰,传统媒体下试图通过对信源的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所实现的政府社会管理,必然遭遇冲击。而政府公共危机作为非常规性管理,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新媒体1.新媒体的概念1967年美国学者第一次使用了“新媒体”这一概念,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报告中,多处使用newmedia,使得“新媒体”一词迅速流行。新媒体之所以“新”是相对于“旧”,即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媒体的主要载体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呈现出信息传播主题多元化、信息数据量巨大、信息传播路径多渠道、信息接收高效便捷等特点。诸如网络电视、网络直播、电子书、手机报纸、微博、微信等APP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新媒体以其良好的互动性、便捷的共享性、高效的获得性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2.新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危机的预警者。公共危机虽然有突发性的特点,但是公共危机发生之前会有各种预兆。运用新媒体敏锐性、快速性、准确性的特征优势及时发现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传播信息,在危机的潜伏期就采取措施应对,尽可能遏制危机的发生或者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危机的协调者。在危机的爆发期,政府工作人员运用新媒体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与各方利益群体的沟通交流,动员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根据所获得的危机信息,做出科学的公共危机决策,降低危机的破坏性和缩小危机影响范围。危机信息的传播者。公共危机的各个时期都需要信息传播。在危机潜伏期,利用新媒体可以及时将准确真实信息公布于众,避免谣言四起、扰乱民心、影响社会稳定。在危机爆发期,通过新媒体信息,稳定社会公众情绪;动员公众参与救援,聚集社会力量。在危机解决期和善后期,政府通过新媒体与公众形成双向互动,获得公众反馈的信息,积极改进工作。
(二)公共危机管理1.公共危机的概念《辞海》对“公共”的解释是共同的,即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领域。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塔尔认为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①。我国2006年1月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可见,公共危机的威胁对象是社会共同利益。危机事件会导致社会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非常态情境,有着突发性、紧急性、破坏性和影响广泛性的特点。2.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危机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企业提出并运用的,具体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危机性事件频发,社会要求政府承担危机管理责任,由此公共危机管理概念应运而生。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在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指导下,针对公共危机事件,通过监测、预警、预报、防范、应急处理、恢复等措施,化解危机和进行危机善后或经济社会运行与秩序重建工作的全过程。3.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基础政府职能理论。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行政管理的本质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承担者,为了保护社会公民的生命权、财产权,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必须对公共危机进行全面的预防控制和治理,这是由政府职能定位决定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从重管理轻服务转为以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人民需求为中心。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制度,注重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有效处理公共危机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标准。治理理论。治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N•罗西瑙,他指出:治理是一种强调协作、参与和互动的模式,是由共同的目标所支持,而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它既可以存在于国家内部管理领域,又可以存在于国际领域;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含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②。就公共危机事件而言,政府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时,要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动员非政府组织、私人企业和公民等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聚集所有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处理危机事件。行政效能理论。行政效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以较小的行政资源投入来实现最佳的行政工作目标,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行政效能理论要求对政府行政行为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行政行为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比较,以提高行政效能。就公共危机管理而言,要求政府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时,必须就其所花费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与其预防与减轻灾害、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效益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不断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服务型政府理论。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民主制度框架内,把服务作为社会治理价值体系核心和政府职能结构重心的一种政府模式或曰政府形态”③。服务型政府以公民为本位,以社会服务职能为中心职能,以公民参与为互动模式,以依法行政为准则,实行违法必究的问责机制。服务型政府理论要求政府行政人员树立“公民权利本位”的思想,建立全民参与的公共危机应急体系,以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公民利益。
二、新媒体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
(一)新媒体给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带来的机遇1.有利于危机信息的传播新媒体使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表达成为一种可能,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信息。政府运用新媒体及时将危机信息告知公众,使公众对危机事态发展及危害有清醒的认识,避免谣言流传,维护社会的稳定。2.有利于公民参与危机管理一方面,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采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最大限度最广范围的动员公众参与到危机处理之中,聚集公民力量有效解决危机。另一方面,新媒体拓宽了舆论监督途径,成了民意、民权表达的重要渠道。公众通过新媒体可以了解到危机事件处理的情况,能够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进行监督,并能将自己的诉求反馈给政府。3.有利于塑造政府形象政府形象是指人们对政府的整体印象,即人们对政府的感知度、认可度和评价。对内我们的政府要做到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接受人民的监督。对外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的政府要彰显我们的国际地位,塑造中国政府良好的国际形象。如何更好地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宣传媒介就是新媒体。政府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中要及时向公民公开信息,让公民感受到政府为解决危机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公民情绪。这样政府在增加了透明度的同时,公民实现了知情权,有利于在公民心中塑造责任政府的形象,强化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处理重大公共危机中,在向公民公共信息的同时,及时进行国际报道,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新媒体给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带来的挑战1.网络舆情的错误导向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公众通过互联网针对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发表对公共问题和行政工作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价值观。网络舆情具有形成速度快、影响性大、虚拟性、匿名性、及时交互性、隐蔽性、偏差性等特性。这些特性造成了网民信息的随意性,有些网民素质缺失且观点偏激,易导致危机信息失真,可能在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造成网络群体性再生危机。错误导向的网络舆情不但会冲击政府公信力,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引起民心慌乱、社会秩序混乱。2.政府行政人员危机意识薄弱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为公民提供了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新渠道,在较大程度上改变着公众对公共问题的感知方式和认知结果。面对这种环境的变化,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应对上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有些政府行政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对网络舆论可能引发再生危机的意识薄弱。当公共危机爆发后,由于缺乏相应准备和训练,危机公关能力差,因此无法主动立即向媒体作出回应,往往采用“捂、堵、瞒”手段回避问题,结果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3.有关新媒体法制建设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制定的许多法律法规都是针对传统媒体的,关于应对危机的政府新媒体法律法规较少,政府对新媒体的管控缺乏法律依据。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公关危机出现后,虚构事实、传播谣言的这些行为,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公关危机出现后,虚构事实、传播谣言的这些行为大量涌现,而法律规章制度的不健全难以有效地控制这些言论行为,有可能造成公共危机的再生危机。
三、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对策分析
(一)主动及时,掌握网络话语权公共危机发生后,政府危机处理工作组应尽快收集危机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及时通过新闻会等形式将公共危机的发展情况、处理措施等告知公众。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确保媒体报道真实、准确的危机信息,以此来影响网络舆情,防止错误的消极的社会舆论的出现。
(二)树立危机公关意识,加强与媒体合作在我国政府机关的言论和信息都要经过宣传部的批准,没有宣传部的批准政府行政人员只能一言不发,造成信息流通阻塞,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受损。所以,当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时,政府人员应该做好面对媒体的准备,树立第一时间与媒体联系信息的意识,要善于发言同时敢于说真话实话,妥当应对媒体提问,树立政府行政人员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塑造责任政府的形象。
(三)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新媒体的有效监控由于新媒体用户素质良莠不齐,政府应该加快新媒体法制化建设,落实网络实名制,明确信息者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新媒体用户的网络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但是,健全新媒体法律法规,加强对其有效监控,不能等同于控制新媒体准确真实舆论,不能等同于损害媒体自由。新媒体法制建设,一方面防止违法行为,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要在保障新媒体的独立和自由,政府自觉主动接受媒体的监督。针对公共危机管理来说,政府应该将新媒体引入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建立媒体危机准入机制,政府与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紧密合作,共同解决危机事件。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2]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王宏伟.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含义、理论基础和构建条件[J].社会科学,2010(2).
[5]王婷.浅谈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J].青年与社会,2014(9).
[6]范.新媒体时代政府风险沟通管理研究[J].新闻界,2014(10).
就公共管理部门而言,公共危机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公众对有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全理解。有的公众甚至认为一些政策有失公平,这使得公共管理部门在政策执行时遇到较大阻力。比如在个人所得税改革过程中,由于公众对改革的不理解,出现了多种声音,进而引发成牢骚,甚至有个别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二是自由裁量权的不当运用引发危机。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赋予公共管理部门的一种“机动”权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合理、适度运用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反之则会出现“异化”现象,给权力寻租创造条件,对公民的合法权益构成威胁,给国家、社会带来损害。三是由于行政人员自身素质低导致的风险。有些行政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凭习惯、凭经验随意执法,凭意气盲目执法,论关系、讲人情胡乱执法,从而引起行政相对人不满,引发不必要的纷争,造成公共危机事件。四是公民抵抗执法引发的风险。据报道,目前我国暴力抵抗行政执法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抵抗行政执法引发的公共危机,不但给正常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影响,而且直接危及行政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给行政执法人员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一、构建有效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并行,传统因素、现代因素与后现代因素并存,导致现阶段是社会不和谐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因而也是各种类型公共危机的易发期。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公众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网络的出现及普及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透明,这些都对公共管理部门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对这些挑战做出积极回应,势必会影响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失去公众的信任。
面对危机,如果行政人员在管理理念上对危机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漠视人民的利益以及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欺上瞒下,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或公共管理行为和效率上识别能力表现较差,应急机制不健全,对危机反应失当,致使危机扩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管理客体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危机治理意愿和能力产生怀疑而盲动,导致秩序失范;二是由于在非常时期丧失公众的信任,社会矛盾突出,使行政行为关系紧张乃至冲突;三是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而未被有效控制时,媒体可能借机进行负面报道和恶意指责,损害公共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因此,公共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建立必要的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以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部门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处置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特别是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之后,全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把加快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升到工作日程,在应急预案体系和机制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灾害,我国的应急管理系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应对巨大灾难的过程中,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应急管理还存在—定的问题。
(一)危机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这一方面体现在对全球化下所滋生的各种风险和危机认识不足,对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分析判断机制还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导致危机不能及时预测和有效防治。另一方面,传统的“内紧外松”宣传策略和公共沟通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当危机(尤其是突发事件)来临时,一些基层部门还存在媒体公关缺位、宣传引导准备不足、舆论管理观念和方式老化等问题,亟待改进。
(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够通畅
目前的公共管理体制还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不高、协调不畅等弊端,难以形成快速有效的危机反应机制。从纵向看,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就某一个公共管理系统来看,其内部信息网络已经畅通,但横向上,公共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横向信息网络,信息的水平交流有时受到阻碍,使得信息资源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信息交流、传输的瓶颈。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还需改进
总体来看,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基本上是遵照国家、省、市总体预案和专项、部门预案的内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的,一些预案没有结合本地特殊情况来研究和设定,同时,在已经形成的应急预案之间、专项预案之间、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之间,还缺乏有效的衔接、协调和演练,实战可操作性有待检验提高。
三、公共管理部门应对公共危机的对策研究
在下一步工作中,公共管理部门应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全面布局与重点建设统筹、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管理危机的最有效方式是避免危机的产生。一系列公共危机告诫我们,公共管理部门只有把自己的主要职责放到依法行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方面,才能使不折不扣依法行使公共管理权力与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公共管理部门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最大的责任是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要求充分重视公民的应得权益。如果能做到让公民或相关人员理解、支持、配合行政工作,那么就会减少或降低执法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为此,公共管理部门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完善公民与公共管理部门发生争议的行政救济制度。正确处理“执法”与“维权”,“执法”与“为民”的关系,在公共管理中充分尊重公民权利,给公民充分的机会表达对公共管理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公民正确行使权利,防止公民行使权利走向极端。要切实提高对公民的服务水平,实现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营造相互理解的和谐征纳氛围,化解因征纳矛盾引发的风险。
(二)建立健全灵便的预警机制和高效的反应机制
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重点,预防与控制是管理中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危机预警制度体现和实现的是政府管理“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花大量钱治疗”的目的。公共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和加强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尽早发现危机征兆,抓住解决危机机遇,控制危机蔓延,并且高效的作出反应,制定应对措施。一是树立公共危机意识。鼓励公众反映公共危机征兆或潜在威胁,在条伴许可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地让公民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来,与公共管理部门同呼吸共命运,是公共管理部门公信力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塑与创新的表现。
二是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其首要任务是要依法组建一个具有足够权力且能有效动员、指挥、协调、调度资源应对危机的中枢指挥系统,这是危机管理机制的灵魂。三是建立高效的危机反应机制。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作出反应,把权威的“声音”通过媒体第一时间传播给受众,让公众了解税务部门的作为,稳定民心。在第一时间关于媒体危机中公众关注的有效信息是毁断谣言产生源头的有效措施。由于危机事件具有易变性和危害性,反应迟缓必然加重危机状态。
(三)加强部门协作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如:加强与当地有美单位和部门的协作,构筑严密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与上级部门及同行加强信息联系,形成网络,共同维护公共管理秩序,进一步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公共危机的产生。
【关键词】 公共卫生;管理机制;理性思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92-01
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机制是在改革开放后而逐渐形成,在此期间,我国针对卫生与健康相关产品构建了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卫生机构、卫生管理专业人员等,形成了一套与公共卫生相联系的法律体系。在各个地区也建立了各级卫生防疫,这些卫生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卫生监督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与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共卫生监督机构也在逐渐的完善,其职能也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而不断完善。因此,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其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首先要明确职责,协调管理职责,确保公共卫生管理机构有财政作为保障;其次就是要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制化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最后就是要确保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
1 公共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概念
长效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一种机制来发挥其长期效用,机制就是机构和制度,机制构建的目的是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从而提升监管的效率。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是通过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机构中的职责部门,划分机构的权限和隶属关系,从而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卫生监督制度,卫生监督制度在较早的时期内就已经实施,卫生监督制度是公共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卫生监督制度对于改善我国的卫生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其行使的一切权利都是要依据法律为保障。公共卫生管理是国家管理的范畴,其宗旨是服务于全体国民,坚持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以合法的行政管理方式为手段,发挥其行政权利。公共卫生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为行政理念,其为我国国民的身心健康以及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建立公共卫生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是维护我国政治与经济稳定的前提,我国在经历了一场SARS战役中,对公共卫生管理事业更加的重视。可见,公共卫生与国民健康有着很大的联系,而且公共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与国民经济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随着我国发展进程的加快,各种公共卫生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我国的打工潮的新起以及旅游事业的国际化,其带来了各地人口的大流动,一些流行性传染病,诸如性病、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等,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必须要面向全社会,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二是构建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是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公共卫生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公共卫生属于国家安全的部分,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可以说,公共卫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共卫生的作用是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主要是疾病爆发流行和突发性事件。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就要制定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三是公共卫生管理要履行其职能,必须要依靠法律。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建立要依法履行其职能。公共卫生管理依靠法律来协调各种活动,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公民利益,保证工作开展具有权威性。建设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3 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卫生管理在危机管理机制方面较为缺乏。危机管理的范围主要是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针对自身和外部的环境,危机管理将预测出来危机,制定解决的措施,能够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实行。但我国的卫生管理体制比较落后,管理职能不够清晰,加之政府的投入不足,导致资金分配不够合理,趋向于功利性。
二是公共卫生管理未建立应急和预警系统。公共卫生管理属于公共事业,必须要建立常规的预警系统。但公共卫生管理却没有建立这种预警系统,一些部门缺乏危机意识,没有与民众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以致一旦发生危机,各种支援准备力量就会处于缺乏状态。
三是公共卫生管理缺乏危机公关措施。危机公关是为了安抚民众,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运用公关的措施将危机发生的机率降至最低。但这种危机公关措施仍是缺乏,危机事件处理效果不佳。
4 公共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是公共卫生管理必须要建立职责明确的管理机构,保证管理工作相互协调。由于公共卫生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包括卫生、财政、医疗、环保、治安等,如果只依靠卫生行政部门的力量来进行管理,其管理力量还是很单薄。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必须有统一的领导,成立各级公共卫生领导、协调委员会。公共卫生管理机构要明确职责,逐步形成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机构。
二是公共卫生管理要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应急制度。公共卫生管理要将疾病预防制度落实,预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法律,各项制度要依法落实,同时要建立应急处理制度,有效的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制度的建立要先落实指挥体系,其次是应急预案,之后是应急防护措施,加上备齐、应急物资储备,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
三是公共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确立法制化的机制。
公共卫生的法治机制要先立足于法律。公共卫生法制建设的问题主要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力,部分卫生管理人员对法律知识认识的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卫生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必须要依据法制化,提升社会卫生法律意识,加强卫生法的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宝瑞.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监管水平[J].河北医药,2003,5(25)5:323.
[2] 石玉萍,等.长效管理机制在提高公共卫生质量工作中的应用[J].预防医学文献信,2002,11(8)12:724.
关键词:体育明星;危机事件;危机公关的应对
随着体育在这个世界大舞台不断发光发热时,体育明星也变成人们心中的民族英雄或学习榜样。体育明星作为大众明星中的特殊群体,在特定体育受众群体中具有一般明星较高的知名度、较高的社会地位、较高的社会关注度等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1]据了解,体育明星是现代学生崇拜对象的前三位,他们具有非常令人敬佩的奋斗史,并且形象阳光,充满正能量。但当体育明星一旦出现违道德、体育道德等事件时,他们的高大形象就会破灭,他们的名声、事业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唯有积极正面应对他们的危机事件,通过公关处理,能够使他们尽快被公众谅解,重新受到公众的喜爱和支持。
1、危机事件的发生
所谓危机,是指危及企业或个人形象和生存的突发性、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并带来较大损失,严重破坏形象,甚至使之陷入困境,难以生存。[2]体育明星的危机事件的类型通常为运动成绩、社会公共道德(如: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婚外情等)、体育道德(服用违禁药品或者比赛作假等)。后两者通常是大众最不能接受的,因此当发生后两种危机事件时,也是体育明星最不好应对的。危机公关的“3T原则”即主动告知、全部告知、迅速告知。危机公关的“5S原则”即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和权威证实。[3]说明了积极正面的应对危机问题的的重要性。
2、体育明星危机公关
运动员是竞技运动中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竞技运动发展的主体。因此,他们注定是体育报道的主角,而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则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媒体的高关注度下,他们也更有可能成为危机的主体。[4]
在田径场上,10个栏,110米,造就了中国的“飞人”刘某,到在2008年刘某因伤黯然退出110米栏赛场,这个“飞人”经历可谓是过山车般刺激。刘某从雅典奥运会后被各大媒体、品牌关注、赞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刘某身上肩负全国人民的希望,还有12世界顶级品牌的合约,其影响力甚大。在2008年,刘某因伤退赛后举办的新闻会上,他的教练孙某某当着所有媒体的面留下眼泪,向全国人民道歉。虽然刘某的公关团队在赛后召开了新闻会,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公众的舆论一边倒的倾向于,给刘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且赞助商们纷纷表示损失惨重。从2008年之后,刘某的运动生涯一直在复健、比赛、退赛三者中不断徘徊。但是这几年中刘某的公关团队却是进步不少,做到及时刘某治疗过程、训练视频以及借用刘某的父母亲,大打亲情牌的这些手段。通过这种危机公关的处理手段的改进,使得媒体的态度出现的转变,大多数主流媒体还是支持刘某。尽管后来刘某也出现退赛,但是纷纷表示理解刘某的退赛,这应该归功于刘某的公关团队。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有句名言:“公众应该被充分告之”[5]。近期,孙某因为“兴奋剂”事件,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当运动员出现有关体育道德的危机事件时,及时有效的坦诚面对解决问题是最好的公关手段。再一次回顾孙某事件,国家泳联时隔半年才对外公布其“兴奋剂”事件,并且人们对“孙某案”的也存在着很多质疑,例如:孙某误服的违禁药品是什么?为什么时隔半年才?为什么处罚禁赛期只有三个月?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国家反兴奋剂中心给予的答案,并没有改变舆论的导向性,孙某在他的微博中给了一个看似回答的答案,但仔细分析却可以看出这个答案只是国内很多运动员处理危机事件模板答案,将责任推到其他人或物身上,却很少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孙某或其团队处理这次“兴奋剂”事件时,没有及时处理,没有告知于公众。这次事件让孙某在公众心中形象大打折扣。
公共关系往往借助大众传播媒体来影响公众,形成有利于组织的舆论环境,从而为组织构建积极的正面形象,最终为组织获取利益。[6]在体育组织越来越公开化、透明化,体育明星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大众的关心,在出现危机事件时,体育明星除了及时积极正面应对他们的危机事件,也常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来挽回自己的形象。因此与大众传播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处理危机事件的重点之一。
3、危机公关的应对
体育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谐发展而进行的体育传播或体育沟通行为。[7]从这个定义中看出,体育公共关系在于体育传播和体育沟通。体育传播主要通过媒体、报刊、杂志或者网络等途径;体育沟通除开在赛事期间各组织机构交流外,也仍然依靠媒体、报刊、杂志或者网络等途径。体育明星的公共关系价值与其良好的社会形象有着必然的联系。[8]在处理体育明星危机事件时,尽考虑到可尽能保护其价值不受损害。体育明星的公众危机应对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经营活动的危机应对,因为其本身不具备特定的指向性消费群体或目标客户,而且其应对层次不仅包括了运动员管理层、赞助商家、赛事组织者,还包括了体育项目爱好者、青少年崇拜模仿者以及其他相关人群,甚至,还能够影响该运动项目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9]
古人云:“成也萧何败萧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体育明星离不开公共关系。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体育明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每个举动都受到外界的关注和监督,体育明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首先体育明星应当树立自我监督意识,管好自己,不做违道德和体育道德的事件。其次,体育明星应当学会与媒体进行良好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最后,当犯下错误时,应及时承认错误,面对公众道歉应态度诚恳。
4、结论
体育明星与其他明星不同,它难免带有有民族感彩。体育明星通常在大家心目中充当民族英雄的角色,尤其是公众最爱的体育明星犯错时,公众会由爱而恨,最后演变成愤怒。这时,危机公关处理得好,危机会转化为转机;反之,危机会让一个体育明星从天堂掉入地狱。体育明星的危机公关需要明星本人态度诚恳、完整的公关团队(但是目前国内多数体育明星都是由自己亲人或者朋友充当危机事件发言人,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公关团队)和与媒体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是体育明星危机事件公关处理的基础。(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张海志、尹晓丹. 体育明星危机公关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219
[2]薛建华.危机公关及其管理[J].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报,1999,(1):32.
[3]李金宝.体育明星危机事件的类型及公关策略. [J].青年记者.2012(10):12
[4]黄启龙.体育领域危机事件的媒体公关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09(06):12
[5]刘德佩,石岩.体育公共关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
[6]易建东.体育公关案例评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3):3
[7]潘肖珏.体育公关关系.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3):11
1.作为政权合法性来源的基础。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与信任,是任何政权合法性来源的重要基础,当然也是任何政体顺利运作的重要保障。当政治权威的能力以及操守得到民众相当程度的信任时,民众就会相信权威当局会了解其需要,能够为其谋福利并且依法行政而无之事。
2.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或信任(张维迎,2001)。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高低对经济的发展也就有着较大的影响。信任作为市场经济的剂,其运作效果如何,与政府的诚信直接相关。
3.降低行政过程的交易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的经济意义在于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合作的双方必须相互信任,否则达成合作协议及监督合作协议实施的交易成本太高,合作行动就难以发生。合作者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以及相互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合作效率的高低。
二、中国政府信任问题的现状
1.社会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当前中国个别地区的政策制定却缺乏严肃性和连续性,导致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陷入混乱的状态,减损既得利益者现有的合法利益,也对政策的目标群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2.个别官员缺乏基本的行政道德。个别官员的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恶化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导致民众对政府不满,加剧了政府的信任危机。
3.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个别地区政府官员从本地和本人之私出发,对国家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扭曲执行,变相处理,影响了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败坏了政府信誉。
4.人浮于事,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前中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且在其位不谋其政,严重背离了公务员应有的职责。
5.法律意识淡薄,权大于法。法律法规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当前中国部分地区政府却无视这一准则,权大于法,目无法纪。
另外,和上访活动的增加也是公众对政府信任缺失的突出表现。往往事发突然,演变迅速。当弱势群体诉求压抑已久,在极端情况下不满情绪被引发时,由于信息不公开,促成了群众与基层政府的对抗,最终失控,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与增多相随的是上访的大量增加。政府危机处理机制的匮乏,以及在处理危机过程中缺乏诚信和封锁信息的行为,使公众对政府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中国政府信任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1.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各种矛盾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社会背景。中国目前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公民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政府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2.官僚作风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根本原因。官僚制是一种纵向管理、等级森严的官本位行政体制,层级过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是其主要特点。在官僚体制下,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思想自觉不自觉的影响某些官员,最终造成在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中出现不道德行为,也直接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
3.行政道德匮乏和行政文化缺失,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直接原因。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利、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效率,还直接影响着政府形象和威信。另外,各级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在履行国家职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构建以政府信任为核心的行政文化氛围的问题。政府往往由于忽视了行政文化氛围的构筑,行政组织及其成员的信用观念在非信用的行政文化氛围里难以确立,无疑就成为构建政府信任的瓶颈。
4.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不强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传统体制中,政府决策往往表现为“家长制”和个人专断,很少考虑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尤其是缺乏前瞻性构想和预防能力,政府决策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决策的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过多。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行政机构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外部制约机制缺乏力度,行败、行政侵权和非法行政现象普遍存在,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成为必然。
5.诚信立法不足是造成政府信任危机的关键原因。守法是建立政府信用的前提。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但有关政权机构彼此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确保诚信的法律制度安排,存在许多空缺,政府诚信还没有成为法律所认可和保障的道德规则。
四、重塑中国政府信任的路径
(一)明确定位政府角色
有效政府与有限政府是新世纪政府改革的基本观念与模式,这是化解政府信任危机的基本前提。因此,首先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职权,理性确立其管理幅度和层次,继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避免直接干预,精简行政审批,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其次减少政府的交易活动特别是赢利易行为。
(二)构建信任互动关系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伦理互动的过程[3]。根据正确的原则去构建政府与公民信任互动关系,对于增进政府信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一,利益一致性原则。就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利过程中要坚持公民利益至上,公民在参与社会事务活动时也应考虑到政府所代表的长远利益和个局利益。第二,客观求实原则。必须是建立在对事实真实把握的基础上,在组织决策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政策和价值取向。第三,公开性原则。包括行政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公开;有关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公开。第四,整体性原则。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团结、合作、互动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两者能相互信任、共同发展。
(三)建立积极回应机制
这是有效沟通、形成政府信任的重要手段。积极的回应机制能够促进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相互信任。建立政府的积极回应机制,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从制度的角度要求政府必须定期公开有关信息,打破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尽可能实现公民
与政府的信息资源对等,使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
2.扩大公民参与,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决策参与制度主要就是要参与或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必须体现最优化原则,具有稳定性、长效性、连续性特点。只有通过完善参与机制,让广大公民参与其中,才能有利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参与理论的先驱SherryR.Arnstein也认为“公民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公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机会被列入考量。”Garson和Williams则提出,“公民参与”是在方案的执行和管理方面,政府提供更多施政反馈渠道来回应民意,并使公众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接触服务公众的公务机关的行动。
3.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机制。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立法和司法的监督与制约,以确保行政责任的忠实履行,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党政监督。主要监督政府诚信制度的合法与合理性。二是司法监督。司法监督包括事前通过法律手段对政府失信的运行程序展开合法性监督和事后的惩罚性监督,对违法行为、尤其是造成重大后果的政府失信行为予以法律追究。三是群众监督。健全群众监督机制,保证群众的监督权力,强化政府信用。四是媒体监督。新闻媒体具有广泛、高效、经济的监督优势,实施有效的媒体监督能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非政府组织(NGO)是介于市民(公民)、市场、国家(政府)之间的社会自治组织。它主要关注的是公民、社会团体、政府三者关系,应成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传话筒,避免公民与政府的冲突,协调两者关系,培育两者互信的因素和氛围,积极构筑社会信任体系。
(四)保证政府诚信制度供给
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因为,对于公众来说,所能信任的只能是制度[3]。从中国当前的现实来看,化解政府信任危机,建构和保障政府信任关系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一是建设诚信法律责任制度。政府的权力运行应纳入法制轨道,将道德诚信变为制度诚信。弗里德曼指出,“感到程序上的合法性最终导致实质上的赞同规则和我们所谓的信任”[4]。二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公务员是政府行为实施的主体,建立公务员守信规则,有利于维护政府诚信。
参考文献:
[1]Nicholson,N.eds.,EncyclopedicDictionaryofOrganizationalBehavior.Malden:BlackwellPublishersInc.1998:584.
[2]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8.
[3]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7-414.
[4][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34.
[关键词]工程 机械管理 维护
中图分类号:T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011-01
就目前来看,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工程质量以及进度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而在机械设备正式运行的阶段,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影响,导致机械设备的性能不能很好发挥,因此,需要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加强重视,提高机械性能,更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机械管理维护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力量不足
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机械设备以及人员之间的调动十分频繁。而很多管理部分由于对实际情况考察不到位,对一些机械设备管理机构进行盲目增减,或者是将这些管理机构的职能和其他部门进行兼容,导致实际操作层与管理层之间产生脱节。这样的情况,集中表现为企业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力量不足。
(二)保养制度落实度不够
很多企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轻维护种使用,导致机械设备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1]。很多企业虽然在内部实行了定人定机制度,但是对于机械制度的落实却造成了忽视,导致维护工作开展力度不够。操作人员在使用的时候,只注重使用,对于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及时解决[2]。
二、做好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途径
(一)选择正确的故障诊断方法
要想能够保证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能够利用知识细化分解让所有的数值都通过记录来表示,利用所建立的知识单元整体、不同局部的E―R模型来确定创建的表格。
首先,在E―R模型中的所有实体都是通过表来表示,其属性所对应的字段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联系作用属性为联系实体的字段;其次,原型单元实体以及扩充单元实体所具有的属性名称相同,在对表格进行创建时,可以创建为类似的表格,其中包括单元结构属性的实际说明,其表名称为faultree。其创建的表格基本SQL语句如下所示:
CREATE TABLE fdbo].[faulttree】(
[nodename]【nvarchar](50)NOT NULL,
【fathername】【nvarchar](50)NOT NULL,
[stair]【inq NULL,
[childnum][int]NULL,
[nodetype][char](1 0)NULL,
[modelname】[nvarchar】(50)NULL
)
ON[PRIMARY】
Go
(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想获得较大的经营效益,就需要对设备的管理成本进行进一步降低,进而使得经济效益提高[3]。但是,由于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开展绩效制度,对于维修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对于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图1为修理维护工作时的顺序图。
(三)严格落实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制度
在机械设备运行期间,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保养的好坏也是影响机械设备运行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实际运行期间需要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以及维护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4]。根据机械的结构以及液压系统在其中的分布,将机械划分为左右输料系统、左右行走系统、发电机系统、分料系统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分,直至分解到具体部件。图2即为诊断对象的分解示意图。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属于一种系统工程。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维护的时候,需要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另外,机械设备保养、管理水平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还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5]。因此,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是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推动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 贺新刚.关于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103.
[2] 张保卫.对当前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要点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6,02:214-215.
[3] 蒋荣顺.关于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若干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5,49:207-208.
关键词:公共管理;危机管理;危机意识
一、危机及危机管理
“危机即威胁决策系统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决策集团做出反应的时间有限,而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者惊奇的方向发展。”这是赫尔曼为危机下的一个经典的定义。公共危机指一种突发事件,危机的产生来源于突变,其不可能完全消失,我们只能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控制其蔓延,将危机造成的为害降至最低,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危机除了造成社会危害以外,其有利方面是提高社会对危机的免疫力,也就是应对危机的能力。所谓危机管理,是指政府调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收集以及分析等等,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方法消除危机的行为,从而解决现存的危机问题使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最小。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他以实现秩序、稳定、安全为目标,通过危险分析――发现问题――解决危机的过程,对其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系统分析,其主要目的就是化险为夷使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各种危机发生的特点我国的危机管理机构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体系来应对这些危机问题的发生,该体系主要是由政府分管领导管理指挥,其他领导负责针对危机采取处置手段从而控制危机的蔓延,然而其成效并不理想,该体系在部分危机应对中确实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应对一些突发事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1、公共危机意识薄弱
相关政府官员及社会公民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意识不到位,在其应对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漏洞,由于政府人员的不加重视和公民的不知所措,往往危机来临时都会手忙脚乱,不能及时出台一项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而使得一些危机趁机肆虐蔓延,待其危害达到一定程度由于缺少足够的准备会使社会公众变得极度恐慌,对社会治安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威胁,这种破坏远远大于危机自身所能引起的破坏,并且更加难以控制。
2、公共危机的认识不到位
想要更好更准确有效的控制危机的蔓延和解决已出现的公共危机,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充分认识危机的各种特征,比如突发性、危害性等。由于危机发生迅速、蔓延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能达到难以控制的局面。上述危机的特征就要求政府相关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决策能力,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危机做出正确的判断,给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除此以外,危机对社会公共人身及其生活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主要在于危机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人们的生活秩序被打乱。给人们造成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造成损伤,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虽然危机会在有关部门的控制下得以根除,但是给人们心理留下的创伤却永远抹除不掉。
3、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地方政府在危机来临之时临时设立一个机构来应对危机的,由于这些机构内部之间难以形成危机综合协调机制,也很难资源整合与协同决策,无法准确掌握危机的发生时间因此无法及时作出应对危机行之有效的方案来使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由于控制危机的机构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其在危机得以控制之后便会解散,这样的话,在下一次危机来临时又会重新组织一支新的队伍来应对危机,长期以来,每一支控制危机的队伍由于没有交流保存彼此的应对危机的经验,也无法使危机预警系统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对危机控制体系没有促进改进作用。
4、危机发生的信息不够流通
由于危机的发生时间地点不确定性,各个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各地政府需要加强危机信息的交流,时刻保持畅通的信息渠道,使各地政府能正确识别危机、应对危机、采取有效彻底的措施解决危机,从而节省分析危机和处理危机的时间。然而目前我国各政府之间交流合作不够,下级政府往往因为一些其他原因采取虚假治理危机的方法,刻意隐瞒危机的发生及危害程度,同时又由于政府之间的一些内部矛盾使得地方政府往往从自己利益出发,过多考虑自身利益,从而使得上级政府不能准确获得危机信息,因此无法做出有效的危机控制决策,也因此错过危机的最佳控制时机。
5、对危机的控制缺乏系统的规划
在危机来临之际运用系统方法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检测和处理信息等环节来达到监控风险的目的,把危机管理和政府公共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应对危机管理方面有效的实施风险的防范措施预防危机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我国政府还未将危机管理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这是危机管理的一个漏洞。
三、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减少人民和国家的财产损失
因为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控制危机的决策者面临很大的决策风险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决策出现差错,将会使国家和人民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加强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政府协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尽可能的压低损失。
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共危机具有极强极迅速的蔓延扩散能力,随着其扩散范围的不断扩大,公共危机对社会的为害越来越难以控制,同时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危机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一些虚假信息快速传播至各地,比如日本核泄漏时期中国人大量抢购碘盐,只因听说碘盐可以防核辐射。这些虚假信息的散布只会加剧人们的恐慌,所以政府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有利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
危机的突然爆发需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这就考验的是政府的应变能力,考验政府是否能迅速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民众的安全以及利益。处理的成功与否都将影响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成功的话,则民众会更加信赖政府,失败的话,民众就会怀疑政府的处理事情的能力,损害政府的威严形象,更甚的是对政权有很大程度上的威胁。
四、对于我国危机管理的建议
1、加强危机和风险意识
相关政府部门需改变对危机认识上的旧观念,树立危机意识和意外风险认识,回顾过去发生的种种难以预防控制的危机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我们必须意识到要树立正确的危机和风险意识,使得政府和群众都能掌握应对各种危机的措施,不至于在危机来临之际惊慌失措。在公共管理工作中也应树立牢固的危机和风险意识,使政府在对危险行业的监管中保持高度的安全责任感。
2、加强危机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危机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危机的预警、危机的反应及遭受危机后的恢复重建。关于危机的预警,应采取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危机预兆,在其发展起来之前将其消灭在“摇篮”里,这样有利于减少人力物力的不必要的投入,还可以将危机所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危机管理的反应机制就是要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交流,明确各自职责,同时要保证信息的流通便于提前控制危机的发生;危机管理的恢复重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要组织受害群众实施自救,协助他们重建自己的家园,保证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二是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受灾群众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帮助他们走出灾难的阴影,另外给予适当的资金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稳定,同时保障社会公民的生产生活。(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郝雁翔.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特征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08):15-16.
[2] 李铮.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