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品德教案

时间:2022-11-23 19:52:57

导语:在品德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品德教案

第1篇

行为:

经常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国家大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属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中“热爱祖国”的教育内容。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小主人,应从小培养他们对祖国的责任感,不能只看到眼皮底下的事,还要关心国家大事,把个人与祖国、人民联系起来。

当前在家长和教师中,存在着一些错误思想,认为学生只要好好读书,其他事情无关紧要。这种思想对小孩子也有影响。一些学生认为关心国家大事是大人的事,与小孩子无关。设置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引导学生从小培养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关心国家大事的好处,激起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

本课的难点在于,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对一些国家大事不易理解,要经常做到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定的难度。

教法建议

1.本课采用对话形式,层次分明、说理清楚。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剧本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一方面,使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道理的理解。从而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读报、听广播的情况,知道学生最爱读、最爱听的内容和栏目,以便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在讲到关心国家大事的好处时,可以请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对从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同学,要帮助他们从课文中的对话和本班同学的体会中认识关心国家大事的好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几点,如:了解国家大事,可以知道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希望;可以了解先进人物的事迹,并向他们学习;可以开扩眼界,丰富知识等。

3.学生在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时,会遇到一些他们不太理解的内容,教师不必强求学生理解,可以告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理解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另外,还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收听、收看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栏目、节目,如《中国少年报》中的新闻版,上海东方电视台中的“小小看新闻”等专为少年儿童开辟的新闻节目。

教学设计示例

十二争做“小灵通”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少年儿童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小关心国家大事。

2.知道关心国家大事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情感:

愿意了解国家大事。

行为:

经常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国家大事。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少年儿童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小关心国家大事。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关心国家大事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出课题。

1.经常看新闻、读报、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的同学,请举手(老师事先可以做些调查,做到心中有数)。

2.请这些同学谈谈他们看新闻、听广播的感受。

3.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剪报等介绍给大家?

4.师:这些同学是了解国家大事的“小灵通”。

板书课题:争做“小灵通”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1.师述引言:

四(1)中队建立了一个“小灵通信息台”,每天向同学们新闻,大家反应很好,这引起广大队部小记者的兴趣。一天,小记者来到四(1)中队采访。

2.听课文中采访的录音(条件允许可用录像)。

内容:(1)四(1)中队为什么要办“小灵通信息台”?

(2)他们的信息是怎么来的?

3.回答问题:

(1)指名回答,为什么要办“小灵通信息台”?

要点:小主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

(2)通过听采访录音,我们知道他们的信息是怎么来的?

姓名

关心国家大事的方法

陈成

看《中国少年报》__________版的内容

郑信

看电视的__________节目

王丽丽

听广播的__________节目

4,师:同学们是通过“看报”、“看电视”、“听广播”等途径关心国家大事的。你认为还能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国家大事?

(小组讨论。)

5.交流:关心国家大事的好方法。

6.师:大家通过许多途径来了解国家大事。那么,了解国家大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课文最后一部分。)

7.小结关心国家大事的好处:

(1)了解国家大事,可以知道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关心和希望。

(2)可以了解先进人物的事迹,向他们学习。

(3)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三、讨论辨析,强化认识。

1.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关心国家大事对我们有那么多的好处,作为国家的小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应该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可是,也有同学说:“国家大事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孩子无关。”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分组讨论(辨析)。

(1)有同学说:“我们小学生只要把作业做好就行了,读不读报,老师又不检查,没什么关系。”

(2)“新闻内容没有童话片好看,我不喜欢看。”

(3)“我只看学外语节目,其他电视节目妈妈不让我看。”

(4)“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年龄,选择收听、收看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新闻栏目。”

3.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关心国家大事,我们要抬起头看祖国、看世界,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同学们在收听、收看节目时,应该收看一些符合我们年龄特点的节目,如“小小看新闻”等,专为少年儿童开辟的新闻节目。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开展“我是小灵通”活动。

(1)开一个“新闻小广播”会,请同学介绍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什么新闻。

(2)简单介绍制作“信息本”、“新闻摘录”、“剪贴小报”的方法。

五、 总结全课,提出要来。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懂得了作为国家的小主人,应该时时关心国家的大事;经常看报、听新闻、看新闻。希望大家做个关心国家大事的小主人,平时经常收集新闻,与别人多交流,从小培养自己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把个人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

板书设计:

十二争做“小灵通”

小主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

第2篇

行为;

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对学生进行热爱的教育。全套教材仅这一课是关于热爱的教育。

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来自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的基本职能或者说主要任务是保卫祖国,他们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甚至鲜血和生命。因此,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应当崇敬他们,热爱他们,向他们学习。

本课的教学要点是:中国人民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爱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热爱,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

教法建议

1、教学时,既要突出战士生活的艰苦,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战士的以苦为乐,这正是的可爱之处。

2、教师在选择故事时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全方面地反映的生活,使学生了解、热爱。

3、课上所讲的故事,反映的的生活要尽量真实、具体、感人。

4、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组织学生和见面或一起搞一些活动,以增进了解。

5、在利用课文方面,教学时应让学生知道,岛虽小,但它是祖国的前哨,驻守小岛就是保卫祖国,使祖国不受敌人侵犯,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宁。所以,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却以苦为乐,这正是战士高尚品德所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二课祖国的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认知:

1、国人民是祖国的捍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2、知道保卫祖国、热爱人民的故事。

情感;

热爱中国人民。

行为;

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人民是祖国的保卫者,要热爱。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时;夏日,我们随父母在树荫下乘凉时;冬夜,我们全家人在温暖的屋中欣赏电视节目时,你知道是谁在保卫着我们?

是中国人民。

板书:中国人民

2、在战争年代,战士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你知道他们的英勇事迹吗?

(出示、挂图,请知道的同学讲,老师适当补充。)

在战争年代,有成千上万个像、这样的战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为了打败侵略者,为了今天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语:战争年代,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杀敌;在和平时期,叔叔们又是怎样为保卫祖国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呢?

2、看课文1~3段(投影课文插图1)。

(1)战士们在这个孤岛上担负着什么任务?

虽然我们进入了经济建设时期,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些敌人总想侵略我们,某部三连战士,为了守卫祖国海上大门而驻守在这里。

(2)岛上生活条件是怎样的?

岛上没有淡水,战士们都得省着用,而且还有断水的危险。一年四季气温很高,晚上蚊叮虫咬。

(3)看课文第4段(投影课文插图2)。

战士们在岛上是怎样站岗放哨、苦练杀敌本领的?

头顶烈日苦练本领,汗水湿透衣服,肩背晒脱皮;晚上站岗蚊叮虫咬;出海巡逻有些战士晕船。

4、看课文第5~6段(投影课文插图1)。

(1)岛上生活条件这么艰苦,战士们为什么对小岛爱得很深?

(2)战士们想不想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的家?他们为什么以岛为家?

(3)“乐为祖国守孤岛”,表达了战士们的什么心情?

小结:为了祖国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们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战士宁愿自己多吃苦,把对亲人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乐为祖国守孤岛。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板书:祖国的钢铁长城

三、巩固延伸。

1、看一看。

驻守在孤岛上的战士们乐为祖国守孤岛。在北疆、在海南、在高原、在雪岭,处处都有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为祖国筑起了钢铁长城,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

板书:祖国坚强的保卫者

(看书中“看一看”栏目和录像。)

2、讲一讲。

(1)人民不仅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也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和人民群众心连心。

板书:人民的子弟兵

(出示挂图,看图讲爱人民的故事。)

(2)你们还记得1998年抗洪的情境吗?

(启发学生回忆抗洪英雄,补充李向群、高建成事迹。)

四、总结。

1、学习这课书,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2、中国人民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全国人民最可爱的人。我们少年儿童要热爱他们,学习他们,用他们乐为祖国守孤岛和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人。

板书: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十三祖国的钢铁长城

中国人民

祖国坚强的保卫者

第3篇

本文就近年来在政治教学中学案的设计——如何备课、如何作业两个教学环节略谈一下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关键词】学案 备课 作业

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案的实践初探

在新的形势下——新课标、小班化等。思想品德教学一直被传统教学模式所困扰。如何改变为“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容器”的僵化局面成了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自从我校实行小班化教学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效益,真正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越来越生动活泼的互动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观念、认识的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者从教案改为学案开始尝试的。

本文就近年来在政治教学中学案的设计——如何备课、如何作业两个教学环节略谈一下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1、备课要体现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教师如何教。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质量的高低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只有备课有创新,才能有课堂教学的创新。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备课时要改变“备书不备人,备教法不备学法,备知识的传授不备能力的培养、觉悟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备知识的传授与继承而不备知识获取的技能”等状况。因此,

第一、备课应站在时代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上,拓宽视野,重新审视和选择备课的思路,充分利用小班化的教学优势和特点,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的设计要注重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增长点和突破点,寻求开发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第二、备课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和思维点,促使学生形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和实践体验过程,使学生不仅知道知识的结果,而且知道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譬如我在备初二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关于法律严禁破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的行为时设计了一个创新思考题,不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从中体验出在日常生活青少年应如何关注社会,关注法律,关注自己与他人……真正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安危息息相关,可谓是三维目标一气呵成。

题目是:关注社会现象,堵住潜在漏洞。请你细心观察,找出下列各镜头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消除隐患的措施。(图1)

以上镜头中的隐患分别属于教材第二课第2-3框法律严禁的哪种行为。

镜头一中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二中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三中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中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上述镜头中存在的隐患,请你提出消除隐患的具体措施。(至少2条)

措施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对镜头中的行为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业要体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

当前思想政治学科的作业存在多、杂、乱的现象,有的教师讲完一章内容后,给学生发几套练习题,要求学生一道不拉地做完,而这些练习题中不少的题大同小异有的同一道题,答案却完全不同。这种低水平的重复训练,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搅乱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已学的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开卷考试的大背景下。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

第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各种试题进行筛选,同时自编一些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迁移性的练习题,做到少而精,让学生每做一道题都能达到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收获。

第二,作业的形式、内容、答案、目标要有多样性。从形式上看,作业既有课内,又有课外;有课前,也有课后;有笔答,还有口答;既可答内容,也可答思路;做练习、编习题时既有必答题,也有选答题等等。这样做,克服了传统作业的单一性。从内容上看,作业既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体育等某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是本学科内的多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综合性、渗透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适合现实社会所需要的复合性人才。作业的答案没有固定单一的标准,也不是课本上能够简单找到的,只要言之成理,皆应认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他们学习政治课的热情。作业的目标不限于认知、记忆,更要突出发散思维及理解、分析、综合评鉴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安全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体育教学应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主要渠道,这也是当前高中体育课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如何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呢?

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中学体育课学科是体育和德育兼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肩负起“文以载道”的责任,构筑德育教育的工程。在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以后,学生对体育知识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老师如能适时地、有机地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体育课的德育功能定会发挥更大作用。

高中阶段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教育应受到全体教师的重视,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社会好公民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爱护公物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开拓创新意识教育。这六个基本内容应该成为高中阶段体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在体育教学中,使之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与学校整体教学形成合力,为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发挥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明确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总体目标和实施原则后,应将其与高中各年级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学年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作为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指导思想,贯彻到各学年体育教学中。

高一学生生活为适应期,由于学生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对周围环境比较陌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比较淡漠。学生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课的课堂常识也不是很了解,同时,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表现得小心翼翼能克制自己,遵守纪律,但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上重文轻体思想的影响,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够,只是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而应付上课,有的学生对体育有形式、方法、要求和教学特点更是认识不足,上课表现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即使那些上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完成练习,体育基础好的学生也不愿表现,班干部也不敢大胆协助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其实,体育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是乱,就会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注重安全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制定这一阶段安全教育的方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我们经常看到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不重视安全教育的现象:对于教学器材检查不细致及使用不合理,练习技术方法不当,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练习难度大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组织性、纪律性差及学生着装不合适等,从而造成自我伤害事故或被动伤害事故。为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体育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使学生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防患于未然。

第一,教师应把预防伤害事故的措施纳入各课内容,在备课时,周密、细致地考虑田径运动教学各个环节可能产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因素,把预防措施写入教案,并在教学中严格贯彻执行。

第二,教师应在上课前提前到达运动场,检查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及场地、器材布置是否合理等,同时课前还要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有利于跑、跳、投动作的练习,杜绝由于场地、器材和学生着装上存在隐患造成的伤害事故。

第三,上课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集中学生练习的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训练。若有违反纪律,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可能时,要立即纠正,甚至暂时停止练习。

第四,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切合实际、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运动量等,在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投掷练习的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练习的身体疲劳反映,及时调整体力较差学生的运动量。

第五,要遵循田径运动练习的安全常规进行练习。田径运动练习的安全常规如下:跑道地面要平整,没有石块及其他多余杂物,按逆时针或按备课规定的方向跑进,障碍或栏架要牢固、稳定;使用终点带时,高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并且不得把终点带缠在终点柱上。

对于跳跃项目,助跑道和起跳地点要平整、不滑,要经常挖平沙坑或铺平海绵包,保证落地安全。跳高时,跳高架安置要稳固;要把不同起跳腿学生的跳跃顺序及跳完后的返回路线交代清楚;跳远时,必须等待前一人跳完迈出沙坑后,下一个人才开始助跑。

对于投掷项目,一般情况下不要相对投掷,也不要对阳光投掷;投掷和投掷者之间前、后、左、右都留有足够的距离;分组投掷时,应在教师或班长统一口令下投掷;要明确器械掷出后,取走器材的方法,不允许任何人在投掷场地穿行。

当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如学生人数多、场地小、器械少等,给田径运动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想方设法,有效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克服困难,努力和创造性地开展田径运动教学工作。

第5篇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o、e,配有一幅图画。

图中,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鹅在水上游,“鹅”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o、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a、o、e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a、o、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e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要求

1学会a、o、e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

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三、教学准备

配合学习a、o、e发音的录音带;a、o、e及带声调a、o、e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

(二)认识声调符号,学习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a、o、e的发音方法和韵母带调一口呼是重点。

(二)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1、给同学们读一个小故事,喜欢吗教师先读一个带有注音的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注音读物了,以后学习、学习普通话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3、看图讲故事(依据课本插图教师编讲),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单韵母a

1看图引出单韵母a,板书“a”。

2教师示范发a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不能变动。

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读准a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张大嘴巴aaa。

3再引导学生看图:小女孩的头部像a的形,小女孩张大嘴巴发的就是a的音。教儿歌,帮助学生记忆a的音和形。

4学生反复练习发a的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单个练习(开小火车,指名读)。

(三)学习单韵母o(方法同上)注意教发o音时,讲要领,做示范。

发“o”音时,嘴半开半闭,嘴唇圆拢,舌尖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发音方法,把“喔喔”的音拉长,口形舌位不变,接着呼气发音,就能发出正确的字母音了。拢圆嘴巴ooo

(四)学习单韵母e(方法同上)

注意教发音时,讲要领,做示范。这韵母不是鹅的音,是第一声“e”,鹅是第二声。发音时,口形要变扁,半开半闭,舌头后缩,舌根稍微抬高一些,嘴角往两边咧开,露出牙齿。嘴巴扁小eee。

(五)小结

教给学生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

1“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嘴巴扁小eee。”要告诉学生发单韵母a、o、e时,口形不能变动。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a和e的形,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出图与字形相似的部分。

2跟着老师读儿歌。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3跟着老师读一读,说一说。

(六)学习声调

1认识声调符号,配合手势和儿歌学习。

“-”是第一声,“/”是第二声,“ˇ”是第三声,“”是第四声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看图上小汽车的走势,“汽车平走āāā,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

2练习读a、o、e的四声。

(1)顺序读,变序读。

(2)二、三声对比读。

á—ǎó—ǒé—ě

(3)联系日常生活,教师引导用带调的a、o、e组词。

ā阿姨好!á啊!你说什么ǎ啊这是怎么回事à啊,伟大的祖国!

ō噢,我懂了。ó哦,是这样吗ò哦!我明白了。

é飞蛾额头ě恶心è饿了凶恶

(七)巩固练习。

1.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

2.让学生读卡片上不带调韵母,说字母形状。

3.读带调韵母,自读,指名读。

(八)小结:我们今天学会了a、o、e三个单韵母的读音、认清了字母形,掌握了四个声调。

(九)游戏巩固;

1给三个孩子分别起字母名字,一个叫a,一个叫o,一个叫e,然后请他们上台介绍自己。还可以给这三个字母分别加上四个声调再起12个名字.

2教师示范说:“小朋友好!我是a!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下面的小朋友都大声地说:“a,你好!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接下来就到o和e上台介绍自己。这样每个小朋友既有中文名字,又都有自己的拼音字母名字,这个字母名字就一直跟随他们,课下也可以叫拼音字母名字。

(十)课堂总结:表扬本课表现好的同学

(十一)家庭作业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让家长和你一起做拼音头饰。头饰上写上老师给你起的一拼音字母名字。其他同学也可以做,但是名字以后老师在给你起.

回家后,你就是你家里的小老师,教他们你今天学的内容,用今天老师给同学起名字的方法给他们起名字.

教后记

给学生起字母名字,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让学生记住aoe这三个字母,而且还得到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以后每一课的教学都有起字母名字这个环节,所以孩子们都盼着快点学新的字母,好轮到自己起字母名字。这样每个孩子既有中文名字,又都有自己的拼音字母名字,他们觉得很高兴。这个字母名字就一直跟随他们。这种并非刻意去记忆但却很有意思的内容学生反而记得牢,也许有些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以及同学的字母名字。

让每个字母都走到孩子们的身边为了让每个字母能真正走到孩子们的身边,我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拼音头饰。每个头饰上都写有一个明显的字母,那就是孩子们的拼音字母名字。每个头饰做得很有特色,各不相同,孩子很喜欢。我让孩子戴着拼音头饰在课间玩耍时注意观察所看到的字母之间有什么不同,并记住对方的拼音名字。上课时孩子又戴着头饰来学习和做游戏。

让每个字母都能派上用场语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将拼音教学生活化,让每个字母都能派上用场,能使学生更熟悉更容易记住拼音这套工具。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巩固a、o、e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字母形及声调。

(二)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书写a、o、e三个单韵母的正确笔顺。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左半圆,“”竖右弯。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巩固练习a、o、e四个声调的练习。

(二)学会书写a、o、e三个字母。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a、o、e三个字母的读音及四个声调练习。自愿戴着拼音头饰在课间玩耍注意观察所看到的字母之间有什么不同,并记住对方的拼音名字。上课时孩子又戴着头饰来学习和做游戏。(读书,读卡片,自读,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二)教写a、o、e三个单韵母。

1.认识四线(从上到下)三格(上、中、下)。

2.拼音字母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在四线格中,要按一定的规格书写。在写字母前,先学本课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名称。“”左半圆,“”竖右弯。

3.教学生书写。

(1)“a”占中格,两笔写成,笔顺是:先写“”,从第二线下一点儿的地方起笔向左贴上第二线写半圆,下面贴上第三线,到第三线上一点儿的地方收笔,充满中格。第二笔“”,从第二线挨着左半圆的起点起笔向下写竖,与左半圆下方相接后向右弯。

教师写一个完整字母作示范后,再一笔一笔带写一个字头。

(2)教写“o”,让学生看书上范字字帖后,分几步教写。

①这个单韵母念什么?

②在四线格中占什么位置?

③应该怎样写?由几笔组成?(由左上起笔一笔写成个圆,充满中格)

(3)教写“e”。

教写提问同“o”,从里边起笔写横,再向左写半圆。

课间休息。

(三)巩固练习。

1.用拼音卡片复习三个单韵母读音及带调韵母读音

2.读书,教师范读后,让学生练习读,可先带领学生找到书上的字母位置,明确读书顺序,自读,再指名读。

(四)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单韵母a、o、e的写法,最后读了书。

(五)作业

回家做字母卡片,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aāáǎàoōóǒòeēéěè

第6篇

《山水梅花图》册,共11幅,纸本、墨色,各纵22厘米,横14厘米,其中山水9幅,梅花1幅,另有题跋1幅。10幅画均无款,分别钤“渐江”朱文连珠印、“渐江”白文印、“弘仁”篆书朱文圆印。取景清新,用笔秀挺,具有伟峻沉厚的质感。所写的层崖陡壑,势壮雄险,柱石峰峦,奇诡尽变,比自然界更富有生意。他用简练的线条、明洁的笔墨、谨严的组织,放射出寒风瘦劲的画风面貌,使人俗虑尽消。从此图册中可以看出,画家的构图用笔尤为稳定,而且谨严精细,持重沉着,一丝不苟。画面朴素、简洁,几乎没有皴擦和墨的变化,具有瘦削、纯静、精细、幽深峻远之美,而且又能于瘦削处见腴润,于精细处见苍劲,于简洁处见伟厚,于纯静处见刚正,生动地表现出作者所特具的清远秀逸的画风情调。

下面说一下其中的两幅画,一是山水,一是梅花。《山水梅花图》册之四,乍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图中所绘峰峦高耸入云,确具有新颖别致之处。画面朴素自然,萧疏淡雅,意境悠远,洋溢着浓郁的山野气息。山谷平台上,茅屋数间,方境之渲处,杂草丛生。秋林饮霜,翠竹变色,木叶微脱,岩壑露骨,悬泉飞漱崖间,远际山影绰约。整个画面画得特别宁静,但在静寂中又显示出一种刚正之气和不屈的精神,观之不觉心怡神爽,仿佛涉足这绝少尘踪的环境,置身于静美而又动美之中,这正是隐者卜居之地,从这幅图中隐约透露出画家生活的影子。图之十是梅花,图中老干半截斜出,生出两三枝条,其上花开几朵,清淡秀雅,瘦劲姿媚,给人一种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的感觉。清代文学家龚自珍说过:“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渐江画梅真可谓“信于拈来自有神”,使我们看到了他画梅的独特风格。渐江一生爱梅画梅,颇有成就,与其说他表现的是梅花,莫如说是他心境的表露――空清、高洁、冰心。他去世后,友人根据他生前喜爱梅花的习性,在他的墓地种梅数百株,故渐江死后又有“梅花百衲”之称。

《山水梅花图》册最后1幅是作者题跋:“学人顿巾钵于阜,维时大雪弥漫,舟车胶涩,藉芘苏生居士寓斋,僵仆之困,庶几免焉。顷将荷担还山,临岐呵冻率涂,遂成十册,用以投教,又当博居士一朵颐耶?戊戌嘉平月,渐江弘仁谨识。”钤“弘仁”朱文圆印和“渐江”白文方印。“戊戌”为清顺治十五年,即公元1658年,作者时年49岁。该图册距今已有350余年历史,传承有序,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渐江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他的祖上原为歙县的大家族,但因他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母亲仍然为他求师进学,勤奋攻读,习举子业,终成明末秀才。清军入关,南京陷落,渐江抱着一线希望,自负卷轴,投奔当时称帝于福建的唐王政权,继续从事抗清复明的斗争。唐王失败后,渐江怀着亡国之痛,上了武夷山,削发为僧,法名弘仁。他本姓江,名韬,字六奇、渐江,号无智、渐江学人。在福建期间,他云游山野,力攻诗画,以发泄遗民壮志未寂的情怀。多年后他回到了老家歙县,住在城西郊披云峰下太平兴国寺。歙县离黄山、白岳(齐云山)很近,都是国内名山,他便时时往来其间,他的画上钤有一印“家住黄山白岳间”,既已出家做了和尚,黄山、白岳也就成了他的家了。弘仁对于黄山胜景,极为熟悉,体念很深,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写黄山景色者为多,而且最为精彩,如故宫博物院藏弘仁《黄山图》册,图册共60幅,纸本,有水墨,有设色,各纵21.2厘米,横18.3厘米。凡60图,遍写黄山胜迹,构图奇倔,笔墨劲洁,幅幅不同,各具面貌,可谓费心之作。下面就《黄山图》册中的两幅画,略加介绍,以见一斑。

故宫博物院藏《黄山图》册之七的天都峰,基本是以真景写生而加夸张。天都峰为黄山著名山峰,其险为黄山之冠。尤为精彩的是南京博物院藏渐江《黄山天都峰图》立轴,它是一幅大中堂,纵3米多,横约1米,作者用方直线空勾出无数大大小小的几何体,组成了天都峰奇绝险峻之势。评论家陈传席先生说:“这一画法在渐江之前是不曾有的,它正是来自黄山真景的启示,是渐江绘画的典型风格。”黄山属花岗岩石质,天都峰图,写家乡景物,得黄山神韵。再欣赏《黄山图》册之一“桃花溪”图。在这幅画中,渐江先用长线条勾出山石的大体,形成几个大的几何体,再在这大而空的几何体中,衬以小而密的几何体,使疏密得宜,自然成趣。尤其溪水中以方折线条绘就的大小石块,更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长者桥上行,祥云山间浮,山光水色,章法很不一般。查士标曾称渐江的山水画“入武夷而一变,归黄山而益奇。”

渐江一生热爱黄山,善写黄山真景,他曾写诗道:“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独有情怀。墨沈即墨汁,这第三句是说作者独特皴法的黄山之作,是能够送给亲朋好友的,接下第四句是说,不必提出其为某山某峰的形象。因为他是创造性地写生,描绘的是黄山神韵。渐江作山水“初师宋人,为僧后为元人一派,于倪黄两家尤为擅长。”明末清初篆刻家、鉴定家周亮工曾说渐江“喜仿云林,遂臻极境”,渐江自作诗云:“疏树寒山淡远姿,明知自不合时宜。迂翁(即倪云林)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可见在他秀峭简淡的画风中,有着先人的遗意,特别是受倪云林、黄公望的明显影响,借古开今,为己所用。

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渐江的《山水图》册,另有一番情趣。图册纸本,共8开,其中墨笔6开,每开各钤“弘仁”、“渐江”印,无款,各纵24.5厘米,横22厘米。构图简练,意境清新,每开均有查士标对题。这里择该图册之三、之四和查士标对题诗,供鉴赏。

渐江治学严谨,作画精益求精,每每作画之前都周密酝酿,再三推敲,从不草草下笔。“画成未肯将人去,酒热茶温且自看。”从他的诗句可以看出,他认为自己不满意的画,决不轻易与人。渐江在画坛的地位很高,而在其家乡徽州一带,影响最为深远。他的画,在他生前就已很贵重,当时“江南人以有无渐江画定雅俗”。他还兼工诗书,楷书学唐代颜真卿,行书学元代倪云林,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画僧。近人黄宾虹、贺天健等都认为渐江的画是“新安派中的佼佼者”、“弥足珍贵的艺术品”。

第7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腌酵食品;风险评估

《舌尖上的中国》一片中大量的天然食物和传统制作工艺,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生态农业,制作良心食品,让身处工业化时代、深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我们向往,但天然传统的是否就是安全的,却值得讨论。这部系列纪录片中涉及了大量的手工腌渍食品、熏制食品和发酵食品,其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一些不合理的烹调和饮食,也给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工业化时代从传统食物中得到的启示,挖掘传统腌酵食物暗含的风险,形成二者的有机结合。

一、《舌尖上的中国》概述

《舌尖上的中国》包括三季,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主要是第一季中的《自然的馈赠》和《我们的田野》,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寻找松茸、土藏冬笋,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发展稻鱼鸭共作的生态农业,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转化的灵感》和《时间的味道》中,通过腌渍、发酵和食材形态的转化,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泡菜腊肉、米酒大酱、豆腐乳扇等美食应运而生;第二季的《脚步》和《时节》中,人们追着时间的脚步,赶花期、采花菇、做鱼酱、卷饼的脚步突破了地域限制,春之蒿粑、香椿鱼,夏之青蛳、葡萄,秋之桂花香、雁来蕈酱,辛苦劳作的同时也享受着当季的美味,静候四季轮回;《心传》中的土法榨油、手工空心挂面、苏式糕点等口味与手艺都在保留与创新中传承。

二、《舌尖上的中国》中传统腌酵及发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一)概述

1.腌酵及发酵食品概述。腌酵食品主要是因过去缺乏冷藏设备,为延长食物保存期发展而来的以新鲜食物为原料,用盐或酒及其他辅料进行腌制,或继续经过风干、熏烤以及微生物作用,形成得以长期储藏且具有独特风味的食物。片中涉及的糟货、泡菜、虾膏虾酱、火腿、腊肉、腌鱼等都属于腌酵食品。腌酵食品可以根据制作工艺分为干湿两类,如糟货、酱菜、泡菜等需在腌制液中浸泡的属于湿腌,火腿、腊肉等需要在调味之后进行干燥、熏烤并在通风处保存的则属于干腌。发酵食品则是经过简单调味或未经调味直接主要依靠微生物的作用,产酸或其他风味物质,提高食物酸度,改善食品风味。发酵食品则包括馒头、发糕等纯发酵面食,腐乳、臭豆腐、乳扇、奶豆腐等富含蛋白质的发酵制品,酱、醋、酒等完全改变食物形态的发酵制品。两者大体一致但又各具特点,前者侧重于腌制,发酵是作为腌制过程的副反应,后者侧重于发酵,腌制或调味只是非必须的预处理。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概述。风险评估是食品风险分析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风险因素的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危害特征描述和风险特征描述。危害识别主要是识别可能给人体及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危害物质,并对其带来的后果进行定性描述。暴露评估主要是评价危害物质的摄入量。危害特征描述是对危害物质的性质进行描述。风险特征描述则是对某一特定人群中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估计。

(二)传统腌酵及发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1.危害识别。无论什么食材,两类腌制方法中均存在微生物总数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风险。除此之外,不同的食材在制作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特定的风险。在腌制肉类食品中还可能存在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片中提到的宣威火腿、诺邓火腿、各地的腊肉等腌酵肉类,以肉和盐为主要材料,在腌制后,经风干晾晒、熏制或发酵保管制成。大量的盐在繁复的制作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微生物作用被还原成亚硝酸钠,长时间储存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胺类物质,在合适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胺类发生亚硝基化作用生成具有强致癌性的N-亚硝胺物质。部分需要熏制的腌肉食品还很容易含有苯并芘等多环芳烃类物质。腌制蔬菜中易出现亚硝酸盐超量。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较高,腌制后微生物作用使得亚硝酸盐含量急剧上升,片中的各种泡菜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的风险。腌制水产品易被重金属和致病菌污染。片中还提到了腌鱼、醉蟹等盐酒生腌水产品,除存在亚硝胺风险外,还有水污染造成的水产品铅、砷、汞等重金属超标风险,极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很多地区会生腌生食,放大了安全风险,存在较大隐患。发酵豆制品和酱类食物中多含有毛霉和曲霉等霉菌和酵母菌,其中腐乳中多含有蜡样芽孢杆菌。片中的建水豆腐、安徽毛豆腐、东北的大酱等发酵豆制品和酱类食物,在生产制作时会接种毛霉或曲霉等菌种,在后期发酵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不当,非工业化制作时无法做到人为干预,食用前又很少经过加热处理,霉菌超标的风险较大。在腐乳中的蜡样芽孢杆菌主要来自加工过程中的空气和水体,尤其是凝乳、排豆腐、发酵和腌制四个过程中,不洁的加工环境和操作工具很容易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发酵乳制品中容易存在原奶的微生物总数、抗生素含量不达标等问题,如果盛放器具和操作人员卫生清洁度不够,发酵及后续存放环境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不当等,很容易被毛霉、曲霉等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2.危害特征描述。超量摄入亚硝酸盐会使人类机体异常,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会与各种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化合物反应,产生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急性毒性和三致性(致畸、致癌、致突变),易诱发消化系统癌变,潜藏健康风险。多环芳烃化合物对脂肪组织有迁移能力,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潜伏期长,具有三致性和生物难降解性,其中苯并芘致癌作用最强,多与胃癌、肺癌、白血病等的发生有关,主要变现为神经毒、肺毒、血液毒、肝毒和心肌损伤及致敏等。汞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有色金属,有机汞的毒性大于无机汞。水产品中最常见的为甲基汞,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精神和行为障碍。铅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对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的慢性损害较大。砷的化合物有毒,无机砷的毒性大于有机砷,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中毒后表现出肠胃炎症状,以及皮肤异常等,严重时因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很多致病菌、寄生虫和霉菌都会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引起急性肠胃炎,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盐、耐热性强,普通烹饪无法将其杀死,会引起人体局部化脓感染和全身性感染等。水产品中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不耐热,可通过加热杀灭,降低中毒风险。3.暴露评估及风险特征描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和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每日耐受摄取量(TDI)和参考剂量(RfD),参考已有研究对亚硝酸盐及重金属铅和砷进行人体暴露风险评估。亚硝酸盐的毒性较强,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为220mg/kg体重,人中毒量为0.3~0.5g,致死量为3g,儿童自身解毒能力差,只需成人1/5~1/3的量就可以导致中毒或死亡。在GB2760标准中规定了肉制品类食品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及残留量,最大残留量为70mg/kg。在GB2762标准中对粮食、蔬菜、鱼类、肉类、蛋类、酱腌菜、乳粉、食盐类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规定,限量值最高的为腌渍蔬菜20mg/kg。根据FAO和WHO规定,亚硝酸盐每日容许摄入量为0~0.07mg/kg体重,成年人体重以60kg计,则每人每日亚硝酸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4.2mg。依据我国膳食构成估算出每人每日从类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摄入量为3.32mg,小于最大限值,正常食用基本无风险。以梭子蟹为例,铅和砷的含量分别为0.68、21.11,重金属铅的TDI为3.57,砷的TDI和RfD分别为2.14、0.3μg/(kgd),以海产品每日摄取量最大约为25g/d,摄入重金属铅和砷的人体日暴露量0.06、1.61,均小于参考剂量,基本无风险。

三、传统腌酵及发酵食品安全建议

(一)保留传统与工业化相结合

传统制作的腌酵及发酵食品传承着手工技艺和饮食文化,且具有特殊风味,应该积极保护,但并非鼓励外部环境不确定、无法调节自然条件使其适合食物发酵、单纯依靠经验的手工制作。将这类食品作为一种饮食技艺和文化进行传承,通过老字号、特定厂家生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在保留技艺和文化的同时,让人们享受到地道的老味道,还能避免因不稳定性导致的风险。工业化的优势在于严格的参数控制。能够通过人为管理,控制并调整时间、温度参数及过程中的操作和用量,确保发酵过程中优势菌种的数量符合规定,生产出合格安全的食物,但标准化制作的食物风味较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保留传统与工业化相结合,工业化实现大批量供应市场,传统手艺作为文化符号一代代传递,留住、传承并享受安全放心的美味。

(二)与时俱进,调整工艺

工业化和传统手工制作,都应该与时俱进,调整工艺。工业化制作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学习传统手艺的精髓,努力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手工制作者应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在过程中实现科学化管理。二者共同行动,积极思考和谋划科学的现代化操作,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三)科学烹调,安全饮食

家庭要在确保原辅料和操作过程安全的前提下制作和食用腌酵及发酵食物。从经过检测的正规厂家购买原辅料,充分清洗原辅料和腌制容器,防止腌制和发酵过程引入杂质,时刻观察腌酵物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丢弃。工业化制作的各个环节制定并执行详细的标准参数,加强原辅料验收和成品检测,确保食品安全。为确保安全,腌酵食品在充分加热杀菌后再食用。

参考文献:

[1]李佳.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的构建[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2]范琳琳,陈启和.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4):995-1001.

[3]王秀元,蒋玲波,王萍亚,等.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物质的危害分析及预防控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71-1272.

[4]廖文生.腐乳生产过程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J].检验检疫学刊,2015(5):46-48.

[5]侯红漫.食品安全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8篇

(一)暴利引诱。食品生产商泯灭良知、唯利是图

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可以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资本可以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在暴利引诱之下,食品生产商如资本家聚敛资本一样,为了利润。可以泯灭良知、唯利是图,铤而走险。甚至可以牺牲人民的健康,不顾一切而违法犯罪。

(二)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

在市场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了解所购买食品的全部信息。对大部分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消费者所拥有的信息较生产商所掌握的食品信息少,所以会出现市场失灵,仅靠市场自身的交易规则根本无法保证食品安全。

(三)投机谋利,食品产业链条形成恶性循环

食品产业链条涉及的部门及行业竞争群体众多,整个链条逐步形成了固有的谋利模式。从最初的食品原材料生产到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生产链条共同瓜分利润,相互间形成谋利默契。尽管有个别食品生产商本来有良知、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但处于整个产业链条中,市场上的食品良莠不分、真假难辨,企业间没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安全的食品反而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而无人问津。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商被渐渐融入一种采取各种投机手段谋取利润的恶性循环中。

二、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食品生产及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一)社会资本的具体含义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关系结构中的资源,为关系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一种社会网络,指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另一方面是指规则和信任,指一种组织或关系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社会资本这两方面含义分析我国食品生产及食品安全现状。

1)制度体系不完善,社会资本滥用导致食品生产行业恶性竞争

我国市场经济缺乏完全自由的竞争和公平、公正的交易制度。导致我国食品生产行业进入准则畸形。生产者依靠积累各种人际网络关系和权力资源进入食品生产链,一旦进入就受行业内各种社会关系和金钱利润的驱动和限制,使整个食品生产行业形成不良竞争氛围甚至是利益勾结。导致恶性循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2)权钱勾结,社会信任体系缺失

在我国食品生产的一些行业。成为基本共识,生产商不信任法律体系和市场规则的公平、公正,选择寻求权力庇护,使自己逃离不合理的市场竞争以获得竞争优势,不顾食品质量和安全。食品市场良莠不分,真假难辨,消费者便理性选择价廉的物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因权利缺失和信任危机,对食品市场失望至极。所以消费者不信任生产商;生产商为谋利不择手段、公然违法违规、在恶性市场竞争环境中不信任市场自由、平等的竞争规则;权钱勾结导致政府及各监管部门缺乏公信力,整个社会信任体系严重缺失。想以食品市场的商品差异化和价格细分来实现良性市场竞争是不现实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及市场自身缺陷,市场无法通过自身调节实现有序的市场经济,所以必须重建我国社会信任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如何通过社会资本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1)编织食品生产行业的社会网络,弥补法律、制度的缺失

社会网络可为网络中的成员提供资本、信息等稀缺资源,也可限制个人利益,这种社会网络可阻止网络成员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事。在中国,社会网络关系可作为制度空缺的填充物发挥作用。因此。在各食品生产行业形成社会网络。使网络中的食品生产商分享生产信息、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本,共同创造良性竞争环境,达成互惠互利的网络行为准则,净化食品生产,防范食品安全问题。

2)构建独立的社会组织。防范权钱勾结

食品生产行业的社会网络只是各生产商的内部网络,行业内的生产商可能在暴利的引诱下集体泯灭良知,达成只为谋利的不良社会网络,官商、权钱极其容易勾结,所以必须成立独立的第三方的社会组织,作为食品生产商和政府各监管部门的信任链中介。保护公众利益。政府需给第三方社会组织在法律的框架下,可独立活动的权力,保障它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并通过自由发达的信息渠道调查结果,达到社会监管的目的,防止,提升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的信息透明度,引起政府和社会民众注意,从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提升公民社会道德和信念,构建社会信任体系,提升社会监管力度

在中国社会,人民缺乏信念。从而导致有的生产商和政府监管部门在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时无所畏惧。加上法律和制度的弊端使他们有机可乘,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违背社会伦理道德,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管理者之间只有金钱、利益,完全不存在信任,导致我国社会信任体系崩溃。所以。必须强化人的社会道德和信仰,构建良好的社会信任体系。生产者应把食品的质量放在首位,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感:政府管理人员应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不法行为进行监管,维护社会秩序:第三方社会组织需要消费者将自己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变成实际行动。社会信任体系的建构需要无处不在的时刻努力。也只有以诚信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社会资本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我国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唐亚婷.食品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创业.2011(4):73-75.

第9篇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将鲜活的教学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时代气息,使课堂接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生活化课堂,对学生而言充满着诱惑,有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善和丰富了原有的教学方式。

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将教学案例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在对案例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过程中,自主生成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交流与分享对案例的理解过程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

育德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说教,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创设了各类真实情感体验的教学情境,例如奉献、诚信、尊师、孝老、遵纪、守法等。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自主探究,形成觉悟,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的设计

1.教学案例设计的原则

第一,教学案例要具有思想性。即要让教学案例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具有一定的思想引领和导向作用。

第二,教学案例要具有时代性。即教学案例要紧跟时代性节奏与步伐,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过时的、落后的教学案例缺乏良好的教育性。

第三,教学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即要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意识水平、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各类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第四,教学案例要具有可信性。即教学案例的信息真实可靠、公正全面,符合客观实际,不允许弄虚作假、吹牛撒谎。

2.教学案例素材的来源

教学案例的素材来源很多,教材、教参中可直接选用,文献资源中可查找,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上可选择。特别是当今处于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特别发达,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今日说法等,提供的素材既典型,又生动,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当然,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泥沙俱在,良莠不齐,因此,在查找素材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识别虚假信息,不能让谣言进入课堂,让虚假信息编辑的教学案例,会对学生认为教师为了说明教材道理,骗自己,会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3.教学案例呈现的形式

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视频、音频、图表、表格、漫画等,可以根据素材本身的属性,根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制作,根据不同的教学时机加以呈现。每种形式有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需要加以合理设计,相时呈现,才能使教学案例的功效发挥最大。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

1.教学案例的展示与呈现

基于教学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的出场方式是必经的、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何种方式出场,事关能否引起学生的关注,能否激发学生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所需要的,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如文字材料,可以教师朗读或学生朗读,视频或音频提醒学生注意观看或聆听,图表、表格、漫画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只有在现实世界的具体情景中,才会变得有效。因此,教学案例的展示,实质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事关教学问题的解决。

2.教学案例的阅读与分析

教学案例的信息点一般比较丰富,阅读的视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要根据课标、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等情况,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学案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有目的地从教学案例中寻找、发现、分析相关信息,提高教学案例阅读和分析的效率。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对案例信息进行解读、分析和推理,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案例的讨论与交流奠定基础。

3.教学案例的讨论与交流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个体经过思考与分析不能解决或不能够完全解决的,必须要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来解决。讨论与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经验分享的过程,也是合作探究、深入研究的过程。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对教学案例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去,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讨论的进度、问题解决的程度。同时,教师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当学生的讨论出现偏差或陷入瓶颈时,为了使讨论能够继续或深入,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绝不能出放任不管或越俎代庖。只有这样,学生群体的潜能才能得发展,合作精神才能得到培养。交流是讨论之后,小组在全班展示小组交流成果的过程。小组代表对本组讨论的情况对全班进行小结性发言,这一环节,可能会出现小组之间意见不一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充分说明小组意见的时间和机会,甚至可以开展小组间的辩论,目的是问题越辩越清楚。交流过程中,教师不得“打压”某一方,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样的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教师也必须做好调控,防止辩论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