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思想解放历史转折

时间:2022-02-28 14:14:46

导语:在思想解放历史转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思想解放历史转折

第1篇

首先,新课标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崭新的辉煌。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2篇

1近代校园体育的初期发展

1840年的,用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为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创造了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加剧,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努力向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为中国接受近代体育创造了主观条件。真正对近代体育思想进行传播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期间,废八股、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等,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时期,近代体育在较大规模和范围内传入中国。洋务派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开办了一些以军事学堂为主的新式学堂。这些学堂都聘请外国人担任教习,从军事训练的目的设置体育课程。如北洋水师学堂,体育课程内容有:击剑、刺棍、木棒、拳击、哑铃、算数竞走、三足竞走、跳远、跳高、跳栏等[4]。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首先开展了田径、球类运动及其竞赛,如上海圣约翰书院在1890年举行的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是中国最早的近代运动会之一[5]。

2“军国民体育”时期之校园体育

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和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使近代体育体制得以逐步确立。它把学校教育分为三段:初等教育,第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均要开设“体操科”(体育课)。19世纪末20世纪初,军国民思想从日本、德国传入中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侵略扩张,使国家生活各方面都为军事侵略目的服务的思想、政策和制度。这一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此阶段体育课内容主要是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每周2或3学时,因为教会学校及各地区运动会的影响,后期也曾出现了体育课以“兵操”为内容,课外活动以“田径、球类”为内容的“双轨制”现象。普通体操的主要内容有: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球竿操、木棍操、火棒操、藤圈操、投豆裹等。兵式体操主要内容有:柔软体操、各个教练、小队教练、中队教练、枪剑术、野外演习及兵学大意等。学校运动会基本上是以游戏、体操为主,后,田径、球类项目逐渐多了起来。军国民体育以兵式体操为主,田径、球类等运动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广泛的开展,而且新学校迅速发展,造成体育师资缺乏。体育教师主要由军队中裁汰下来的下级军官充任,他们大多没有体育的专门知识,不懂普通体操,对兵式体操往往也只是喊几句“立正”、“稍息”之类的口令,做点队列练习,因此形成了机械呆板、索然寡味的校园体育氛围。

3“自然体育”时期之校园体育

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兵操体育正式退出学校,田径、球类等新鲜、活泼又有趣味的运动项目开始进入各级学校课堂,运动竞赛活动有了显著的增加,运动场地、设备也有所改善,使中国的学校体育出现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转折。“自然体育”思想是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而传入中国。它主张“体育即生活”,在教学手段方面,主张采用跑跳等“自然活动”方式,反对“非自然的”、“人工的”、“呆板的”体操;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学生自己学习体会,教师仅从旁引导。1936年2月颁布的《暂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规定每周2小时的体育课,每天15分钟的早操和每周两次、每次50分钟的课外运动时间。《纲要》规定大学体育的内容应包括:1、球类运动:篮球、足球、垒球、排球、手球(女生无足球)。2、田径运动。3、游泳。4、器械体操。5、国术:少林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刀术、棍术、枪术等。6、垫上运动。7、体操;德国体操、瑞典体操、矫正体操等。8、特种运动:武装赛跑、劈刺、掷手榴弹、武装跳远、武装跳高、障碍赛跑等(男生)。9、韵律运动(女生)。10、和缓运动:弓箭、槌球、推木饼、甲板网球、踢稻子、掷马蹄铁等。11、野外运动:划船、登山、露营、驾驶、骑马、自行车、滑冰等。[6]这一思想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个人的需要来看待体育,扩大了体育的教育意义,提高了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可是实际上由于经费、场地、师资的原因,很多法令不能贯彻,很多学校把大部分体育经费和体育教师,投入对少数选手的训练和参加运动比赛中,至于全体学生的体育活动,便经常因无人过问而放任自流了。民国体育教育家王健吾先生认为当时以大学施行普及体育为最困难,原因一是学校设备简陋,运动场所狭小,不能容纳全校学生运动;二是大学生因在青年未受体育训练,运动本能衰退,运动兴味缺乏,身体衰弱,根本不愿再受体育训练。对于学校体育漠不关心,学校强迫,则敷衍应酬,点名画到,出场而不运动;三是运动阶级利用对外比赛有关校誉。多方要胁学校,垄断体育权益,使无力顾及全体学生之体育。

三、近代高校校园之女性体育

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始于1905年,基督教会成立华北协和女子大学。从制度上确立,是从1918年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女子高等师范规程》开始的。1919年,由民国政府创办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创立并招生,此后女性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在1919年以后,北京大学首开女禁,各大学都相继接受女性入学,从而形成了普通大专院校与独立设置的女子院校并存发展,共同培养女子高等人才的教育格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不仅确立了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女性体育的发展。一些普通高等女子学校,如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福州华南女子大学、北京国立女子大学等都先后开设了体育课。随着女子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女子体育学校也有所发展。如上海除原有的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外,又成立了东南女子体育师范学校(1919年)和两江女子体育学校(1922年)等。中国女子体育运动也有所发展,1921年后的各界远东运动会都有中国女运动员参加团体游艺表演和排球、网球、游泳等表演赛。由于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制约,高校女性校园体育发展极其缓慢,。女性体育教育思想虽然较清朝末年的“凡教授游戏,虽当使之活泼愉快,但须注意使之不蹈放纵之行为[8]”、“女子必身体强健,斯勉学持家,能耐劳瘁[9]”有很大进步,提倡男女平等,但实际上仍以培养贤妻良母为宗旨。而近代真正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是上层社会的女子,而非普及性的教育,至1947年,在校女大学生仅占大学生总数的17.81%。

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传播技术;动画艺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影像技术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传统的动画艺术形式在这场技术革命中,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就对传统的动画艺术形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元的表达方式以及更加多样的美术风格。

一、多媒体影像技术的发展概述

1、传统媒体时代的动画

人类文明的发展除了直接用身体和口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各个方面的需求,总还需要其他的物质载体来记录或传递信息,这种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或技术手段就是媒体。“媒体”又称媒介、传媒或传播媒介,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实体。譬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很大程度上就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加快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开放,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以纸质媒介作为依托的报纸、杂志、周刊、书籍,一直演变到现代社会。这一时期手翻书就是一个典型,纸质书作为一种媒介的存在,同时也是最开始的动画雏形的出现,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当连续的画面快速播放起来达到一定的速度时,运动的画面就出现了,这就是视觉暂留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我们的艺术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突破性的理论发现给后来的动画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理论参考。纸质媒介作为最传统的媒介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舞台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也占据了媒体时代相当长的时期。电影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动画艺术的视觉化效果,从开始的无声动画、有声动画、彩色动画、CG动画、iMax大屏幕动画。技术的成熟直接导致了现代动画产业的繁荣。此背景下的动画开始大放异彩,出现各种早期实验性极强的动画短片,到后来慢慢形成生产模式。从温瑟•麦凯的《恐龙葛蒂》到迪斯尼的《汽船威利》、《花与树》、《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我们能够看到媒体技术和制作工艺的进步以及表现手法的多元化。这一时期的主要技术突破是以制作动画的透明赛璐璐片的发明和运用。他的出现实现了动画制作过程中的背景分层绘制,这就大量减少了动画制作的周期,从而使动画得以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赛璐珞片的应用解决了动画背景的分层问题,成为促进动画长期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因素。今天的动画制作软件所广泛采用的分层技术也是基于同样的分层原理。随着经济发展,如今的商业动画电影逐步形成模式,它是伴随着动画的制作脱离了个体创作转而以资金为纽带的一种集中、大规模生产的模式。所以这就要求动画制作团队或创作者在开始制作动画之前,必须开展市场调研来推测受众是否能够接受这部动画电影。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迪斯尼的动画长篇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而随后战争等政治性因素使得影院动画开始走下坡路。而电视作为家庭娱乐的媒介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由于影院观众的大量流失,使得好莱坞影院和动画制作商们开始挣扎摆脱日益严重的财务问题,一方面进行内部改革,裁员来减少开支,减少战后的动画电影制作计划,大量资金投资在电视娱乐频道购买、主题公园的建设、连锁经营等领域。这使得迪斯尼在这一时期制作的动画片屈指可数。在媒体时代的转折点,迪斯尼洞悉到了传统影院媒介的衰败和电视媒体的兴起。而这些应对措施,迪斯尼都成功的将动画产业与旅游业、商务出版等其他领域相结合,成功的扩宽了动画的发展路径,为以后的动画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电视媒介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随之而来的电视动画和动画剧集蜂拥而来,以手冢治虫为代表的日系电视动画和以汉纳—巴伯拉工作室为代表的美国电视动画抓住了这一契机成功的将剧集动画的发展推广到电视媒介上,最终促成了以连续剧动画为样本的电视动画的成功发展。

2、桌面电脑时代的动画

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电脑图形技术的形成。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合成技术以及计算机设备被陆续研发出来,这些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艺术的发展。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广泛应用使动画电影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将电影与生俱来的制造梦幻的天性推到极致,从而使电影产业转危为安,这一革命性的技术使得影院动画重新具有竞争力,成为与电视媒体抗衡所采用的重要商业策略,与此同时传统影院动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化的冲击和影响。

3、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动画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大视频媒体门户网站的构建,以及微信、微博等各大渠道的完善,直接导致了新视频媒体的流行。“微视频”、“微动画”开始成为时尚流行文化的新宠。网络媒体不仅能够给大众带来随时随地的观看享受,而且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移动互联网端下观看能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网络动画由于有这样的便利性所以在现代的广告、信息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应用广泛。

二、新媒体技术对动画的反思

无疑,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快捷,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下这些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引发的一些其他问题。随着计算机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数码绘画等其他电脑技术,无论在软件硬件,都提高了制作的效率,但是也使得作品缺失了原始的质朴感和时代感。现代技术难以预料的后果和风险必须被人类社会当作挑战来看待。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的零售业、报刊出版业还是娱乐业,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新媒体给我们的挑战。

三、结语

麦克卢汉说过:“任何新媒体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新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新媒体会将旧媒体边缘化,这自然也包括依附于旧媒体存在的漫画杂志、影视、电视动画。但新媒体同样也要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内容。人类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传承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人类文明在,动画这个诠释和表达人类思想和观念的最有力的形式会一直存在。

作者:魏婷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科学出版社,2005,06.

第4篇

国企改革经历三个阶段

回望改革开放初期,李大有说,那时的国有企业被称为国营企业,企业对政府高度依赖,职工生老病死由企业统包;企业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生产经营自然难有起色。

虽然按照提出的改革方向,一些国企率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的试点,但是,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桎梏,转变人们对国企的传统认识,找到一条适合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李大有看来,30年来,国企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己也经历了三次人生转折,“临危受命”接受上级派遣,一次次为单位脱贫所进行的一些变革,正是踏着国家整体改革的脉搏在一步步前进。

他说:“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15年,是国企改革的第一阶段,改革的主题是扩大企业经营自。此后的10年,国企改革进入到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十六大进入第三阶段,特点是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厂长负责制,借鉴农村改革经验,通过推行企业承包制、租赁制,实施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中小国企首先在全国试点。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的1986年,李大有被上级任命为西安一家商贸小国企经理,从而创造了“惠群”品牌。所以他说:“惠群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密不可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惠群,也就没有惠群集团,更没西安旅游集团这样的国企明星。”

对30年国企改革的成就,李大有这样总结:经过30年的不断变革,国有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企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大量国有中小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国有企业数量不断减少,但经济效益屡创新高。

与此同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国企在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平等竞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行业排头兵。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已经成长为与跨国公司竞争的重要力量,成为“国企巨星”。

还有,股份制已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形式。比如,他掌舵的西安旅游集团旗下就有两家上市公司。而我们国家的A股市场,300多家中央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8%;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在逐步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正在形成。

并且,以往国企的“大锅饭”、“铁饭碗”已被打破,国企初步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使企业更有活力。

改革任重道远

从当年梦想脱困到今天希望做强,成为“国企明星”,30年的改革,一条充满活力的国企改革之路,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而,李大有认为,国企要在以下三方面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足以说明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

首先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自党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的改革方针后,国企改革战略出现了重大转变。“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使国企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如今,随着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企业对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再靠数量,而是靠质量。

其次,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30年间,国企改革的一大核心就是“政企分开”,国企从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在市场化浪潮的锤炼下,逐步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国企从体制和机制上增强了市场化运作的适应力和自觉性,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实现了有机结合。

再就是在推进国企改革的同时,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举措也在同时推进。从减少和撤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计划、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到发展完善商品、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市场;从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到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职能,再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最后,李大有总结说,30年来,国企的体制和市场环境在日益完善;30年国企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未来,国企改革还将开拓前行。

第5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情境

启蒙思想家卡尔・波普的“科学始于问题”理论认为:科学的发现就是寻找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说过:“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诚然,问题能促使一个人去发现、探索、研究,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究,才可能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也是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相符合的。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巧妙性,让学生在寻找、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解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要科学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在于问题情境,也就是在什么情境下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好奇是学生求知的先导,是保证学生探究世界最积极的动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历史问题要尽可能地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只有打破学生头脑中固化的认知习惯,才能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冲破思维的定式。以下是笔者常用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搜集各种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设计出最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必修1专题二第1课讲到“列强入侵”时可运用章炳麟的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然后提出问题:“五十、六十、七十”分别指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副对联反映了什么?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最后做出如下总结:这副对联反映了慈禧太后的一生,也反映了以她为首的晚清政府的妥协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几次重要的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根据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设计问题情境

我国保留了很多的文学遗产,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如讲到必修1专题三第3课“”时,可借用的诗词:“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提出问题:“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矛盾从而创造问题情境

在选修1中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两国又是如何拯救危机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联系现实,让学生充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然而许多历史知识又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在上课时,尽量将教材中的历史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在讲授必修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过程中,笔者将此专题设计为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从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等角度调查近现代福州生活的变迁,在课上创设一个探究问题情境:“大家能否设计出未来的生活。”此问题一出,学生探究热情高涨,纷纷大胆地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设施:立体公共交通、空中公交车、数字化的生活、机器人服务,等等。

二、要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营造“质疑”的氛围

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放到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来。教师能否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质疑”。南宋著名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质疑到解疑再到释疑的过程。但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发现问题的技能,不可能是先天具备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逐步培养。

1.在无疑处设疑

有些历史知识看似无疑,实际上却蕴含着有待开发的智力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疑问。如讲授必修2专题一的农业发展相关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元朝的运河与隋朝运河进行比较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这两个朝代水运的差异:隋朝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元朝则缩短了航程,有利于南粮北调,这说明到了元朝,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了。

2.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单位,每一个专题的课、节之间都存在着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可能会支离破碎,影响知识的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讲到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的“国有企业改革”时,可提问:当在中国各地农村推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之时,面临着严重经济困难的国民经济支柱――城市国有企业――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这样提问,前后衔接显得非常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可保持较强的延续性。

3.设置障碍,启发学生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通过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学生即使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但通过思考也可使其有所发现与感悟。如在讲授“”一课时,可作如下提问:如何理解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他们的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什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能成功,而“”最终失败了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发散、求异,这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在讨论、分析、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使知识系统化,最终达到释疑的目的

这是“问题教学法”的最终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建立在前面几个过程恰当而又充分运用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对问题的恍然大悟和对历史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就是释疑的过程。通过一次次释疑,学生的知识积累会逐步实现,从而完善知识体系。

第6篇

在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集团公司在**召开劳模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公司党委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公司广大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刚才,大家看了现场,并在座谈中踊跃发言,发言所体现的劳模精神让我深感鼓舞。借此机会,我代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向在座的劳模、管理人员和全公司员工再提三点要求。

一、弘扬劳模精神,为企业科学发展建功立业

前几天,我接受省电视台《职工**》栏目组的采访。当记者问我这些年来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什么,我说有一支勤劳、朴素、正直、奉献的职工队伍让我最感到骄傲和自豪。划转三年来,以劳模为代表的广大职工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产业转型、职工转岗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使****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我们****集团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更应该回过头来,好好地想一想,好好地进行总结,如何尽快地把集团做大做强。当前,我们**人正在干前人所未做过的事情,过去我们祖祖辈辈以产盐为主,真正进行庞大规模的产业调整这还是第一次。划转以后,我们提出“跳出盐业谋发展,融入大局求跨越”,通过三年实践得到了全市和XX盐业上下的认可和赞扬。但这只是万里走了第一步,我们的几大产业转移实际上还没有发挥出经济支柱的作用,我们尽管提出了构建“以盐养产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园区配套产业为支点”的新产业格局,但是在大格局的前提下,具体细化还要靠广大员工进一步群策群力,团结奋斗。刚才**盐场介绍正从“试验区”走向“排头兵”,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但是**盐场的新产业也还没有形成支柱,**盐场对于**、**等单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思想解放、观念转换的过程。创新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探索,其次要创新,再次要攀登,这三部曲一部也少不了。**盐场已经为集团公司产业转移、职工转岗探索出了新路,而且在创新中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在攀登中还需要很好地奋斗。**30万立方米加气砼正好符合当前国家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的要求,而能否把新的市场开拓好,能否赢得主动权,要靠这条线上的员工精心生产,精心管理,取得品牌。30万吨海精盐厂正在进行搬迁扩建,其规划设计为国内一流,我们首先要把职工队伍打造好,才能把一流设备的作用发挥好,这才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企业生产管理必须依靠广大员工,我们要通过劳模同志们,引导广大员工弘扬只争朝夕、奋斗奋进的精神,推进**集团科学发展。

二、维护劳模形象,为企业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对于**集团来说,必须要有一定的精神支柱,这个精神支柱就是以劳模为代表的,体现为**盐文化的源远流长的多少代人相传的精神,而将这种精神放大对于我们至关重要,为此集团公司明确提出要“高举**盐文化大旗,推进**盐文化外交”,实际上就是要让人们走进**,以更好地理解**、支持**、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那么它必将是一个短命的企业,一个长寿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员工共同遵守、认知认同、为之奋斗的企业文化。**盐文化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了几十代人的传递,既是XX市的文化之宝,更是**集团的文化之宝。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已经把**盐生产工艺申请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下一步还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片区开发,我们提出要对**盐生产、工艺、文化三位一体进行保护,要在**片区从规划、设计、建设到管理都彰显**盐文化,要形成花果山—核电—海堤—盐场观光线,要让盐的生产工艺变化都能体现在**片区,而大面积的盐业生产则放在**盐场,这已得到了全市上下有识之士的支持,得到了外国专家的确认。企业文化建设千万不能小看,上半年集团公司主席团联席会要讨论通过《**集团企业文化手册》,让职工思想、行为和创造力都能融合一起,让企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希望大家都能维护劳模形象,从而更好地弘扬**盐文化。维护劳模形象不仅需要相关单位和部门做好工作,劳模自己也要维护好形象。据统计,全公司现有各级劳模108人,其中省级以上有38人,这是我公司宝贵的人才资源。人才并非只是有文化的所谓高材生,只要是能为企业所用、能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作出贡献的人就是人才,对此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概念要重新定位。企业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要看在实践中取得了哪些业绩,这要在劳动竞赛、劳模评选过程中有所体现或突出。“劳模评选也要创新”,能为企业科学发展、能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做贡献是评选劳模的主要标准。

三、关心劳模生活,为企业有功之臣做好服务

第7篇

关键词: 模仿 表现 神性 人性 救赎与审美

柏拉图(Plato)对诗既爱又恨。他年轻时曾是一位有抱负的诗人,只是后来碰到了苏格拉底(Socrates),于是就成了哲人。但他后来又将诗人拒在了自己的理想国之外,因为在他看来传统诗人编造了一种虚假的神学不仅毒害了人的心灵,伤风败俗,更甚者亵渎了神明。然而,他从来没有完全摆脱诗的诱惑。他讨论诗和诗人,对诗的作用、产生和运作,以及对诗和心灵、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加以阐释,他的很多关于诗的论述已成经典。每当人们开始谈论诗的时候,总是最先提到他——柏拉图。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作家群中,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诗学理论开一代诗风,深刻影响了他同时代及后来的诗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①他的这句著名宣言竖起了一面新的旗帜,可以说是将自柏拉图以来直至整个十八世纪的诗学批评置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柏拉图和华兹华斯就像一条大路上的两个分叉路口,在诗学的道路上分别引出了不同的方向,为后来的诗人和批评家留下了选择和思考的空间。

一、“镜与灯”②

什么是诗?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这样写道:“诗这个词的意义是极广泛的。无论什么东西从无到有中间所经过的手续都是诗。所以一切技艺的制造都是诗,获得它们的一切手艺人都是诗人或制作家。可是你们知道,我们并不把一切手艺人都叫做诗人,却给他们各种不同的名称;我们在全部创造领域(在艺术的一般意义上)之中,单把有关音乐和音律的部分提出来,把它叫做诗,而且从事于这种创作的人才叫做诗人。”③

可以看出,在柏拉图的词汇中,音乐不仅指音乐,还指任何一类依靠缪斯的灵感的艺术门类。他发现所有美的艺术都处在“音乐”的领域内,都从属于诗,在这个词的严格意义上,它给绘画或建筑及诗以活力。

华兹华斯的《序言》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一个宣言,其中他对诗的定义为②:

(1)“诗歌是情感的表现或流露,或是情感起关键作用的想象过程的产物。”

(2)“诗歌是情感心境的传载工具,它的对立面不是散文,而是非情感性的事实断想,或称‘科学’。”

(3)“诗起源于原始的情感吐露,并因机体之故而自然地富于韵律和形象。”

(4)“诗歌能够主要地通过修辞手法和韵律来表现情感,语词也因此能自然地体现并传达作者的情感。”

(5)“诗歌的根本在于,它的语言必须是诗人心境的自然真挚的表现,绝不允许造作和虚伪。”

(6)“生就的诗人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尤其在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强烈情感,极易动情。”

(7)“诗歌最重要的功用,是凭借它令人愉快的各种手段,使读者的感受性,情感和同情心进一步发展并变得敏锐。”

两人对诗的不同定义进而引出了对诗歌起源大相经庭的看法。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最早提出自己的模仿说,即在这现实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神创造的,是真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模仿理念世界而来,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是“影子的影子”。接着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诗学》中正式把诗视为模仿。“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都是模仿。”④“模仿者模仿的对象是行动……”④在诗歌里,“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模仿,它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④。可以说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事实上整个十八世纪,“模仿”都一直是重要的批评术语。从古罗马时代的贺拉斯(Horace)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和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以及十七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布瓦洛(Nicolas Boileau Despreaux)等都提出了模仿的观点。尽管他们的观点有时接近柏拉图,有时候接近亚里士多德,但总的来说,他们都主张将艺术(包括诗)解释为是对世间万物的模仿。总之,诗就像一面镜子,将投射在自己其中的影像反映出来。

在华兹华斯生活的时代,一谈到诗歌的起源,一种普遍的看法是认为诗歌必然是从原始人那些充满激情的,有节奏的,形象的呼喊声发展而来的。用华兹华斯的话说:“一般来说,各民族最早的诗人都是由于真实事件所激发的热情而写作的;他们写得很自然,由于他们的感受十分强烈,他们的语言也就非常大胆,并充满形象。”①这一信念取代了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关于诗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的假说,也取代了实用主义者的观点,即认为诗歌是圣人为了使他们的礼节和道德教诲更有意味,更容易传诵而创造的。

接着许多英国批评家发现,由于媒介的差异,在诸多艺术种类里,除了极少数以外,大部分都不是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模仿,而是“表现”。华兹华斯在《序言》中所说的那句话则被认为是表现说取代模仿说的标志,他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雪莱(Percy Bysshe Shelly)在其《诗辩》中说,诗歌是“野蛮人表达周围事物所感发他的感情”,是一种“想象的表现”。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认为,诗歌发源于并不反映现实而又能自身完美的想象力。

表现说大致可以这样概括,即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因此,一首诗的本原和主题,是诗人心灵的属性和活动;诗的根本起因,既不是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主要由所模仿的人类活动和特性所决定的形式上的原因,又不是新古典主义批评所认为的那种意在打动欣赏者的终极原因;它是一种动因,是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或者说是像造物主那样具有内在动力的“创造性”想象的迫使。于是“灯”的隐喻出现了,即诗人所反映的世界,业已沐浴在他自己所放射出的情感光芒之中。

二、神性与人性

诗在柏拉图眼中从属于一个最高的目的即美;诗在这儿向下传达,并给躯体以美,美存在于一个无限优于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世界,而且是神的世界,在这个神的世界中,真善美智和谐地融于一体。美,人的艺术提供给我们的一种可领悟的参与或幻影,是一种绝对,一种神的品质。由于它的超然,它需要来自诗人的疯狂;柏拉图说诗人又清醒又疯狂,他们是被激情和疯狂所驱使的。而且,诗人的疯狂是来自上面而非来自下面的疯狂。柏拉图又说,神赋予人的非理性以灵感。这样诗人被带到与超然的神性的真正接触之中,通过迷狂,神与人之间的友谊便成为可能。

柏拉图进而发挥了希腊文化中的“灵感说”,阐明了灵感的来源,以及其在诗人创作中的作用和表现状态。柏拉图认为灵感的动力是诗神。所谓灵感,就是诗神凭附后的神力驱遣。灵感的源泉是神,诗人只是接受赐予,传达神的启示。“这类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最平庸的诗人有时也会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因此,柏拉图眼中的诗是对神性的“模仿”和颂扬。诗人只是一个模仿者,一个空洞的项或者说只是一个“持镜人”而已。因为他们写作的灵感完全来自于对神的直觉性感受。神性向诗人灵魂的深处发射出迷人的光芒,然后诗人的外部感觉的生命和活动性从神那里接受一切东西,感知所攫获的一切事物,然后开始进入径直奔向灵魂的中心区域。

华兹华斯作为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使世人的情感成为批评指向的中心,因此标志着文学理论上的一个转折点。在通篇序言中,华兹华斯一直以一个基本标准来确立他的合理性——超越时空的人性。这种思维方法依赖于这个假设,即人的本性,无论是热情、感受性还是理智,无论在什么地方,根本上总是一致的;人类的普遍情感必定是自然的情感,唯其自然,才是恰当的。华兹华斯对于“诗歌必须使什么人快乐?”问题的回答是:人性。过去的和将来的人性。“可是,我们从何处去找寻最佳做法呢?我的回答是:从心中;我们必须跳过绅士,富翁,专家,淑女的圈子,深入到下层去,到茅舍田野去,到孩子们中间去。”①

因此,在华兹华斯的理论中,下等人的基本热情和未经夸张的表现方法不仅被用作诗歌题材,而且被视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自身情感“自然流露”的榜样。至于诗人的本质问题,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他喜欢自己的热情和意志,内在的活力使他比别人快乐很多;他高兴观察宇宙现象中的相似的热情和意志,并且习惯于在没有找到它们的地方自己去创造。”①“诗人决不是单单为诗人而写诗,他是为人们而写诗。”①

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不管地域和气候的差别,不管语言和习俗的不同,不管法律和习惯的各异,不管事物会从人心里悄悄消逝,不管事物会遭到的破坏,诗人总以热情和知识团结着布满全球和包括古今的人类社会的伟大王国。这就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十八世纪的诗人大多是农民或无产者——斯蒂芬巴克,打谷诗人;玛丽科丽尔,做诗的洗衣工;还有写诗的村童,罗伯特彭斯。总之,浪漫主义大多数主要的诗篇,同几乎所有的主要批评一样,都是以人为圆心而画出来的圆。

三、救赎之路与审美之路

首先应当说明的是,柏拉图和华兹华斯绝不是救赎与审美的开创者,早在柏拉图之前旧约圣经就已经出现了,用诗的吟唱来涤荡灵魂的罪恶和呼求上帝的救恩;至于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则最早发端于德国,而后波及英国、法国和俄国。浪漫主义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开创运动,它的兴起是有着必然性的。两个历史事件或者说历史背景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格兰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指从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一系列的技术革命引发的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人类从此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巧合的是华兹华斯的一生就正好(1770—1850)体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整个历程(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等国家。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在法国的启蒙运动时期就诞生了对近代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一般被认为是随着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的,即承认人的推理是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的。

然而随着理性、启蒙、文明、进步等现代观念的推进,人们发现生活并没有上升到一个更完满幸福的阶段,反而陷入到一种“普遍分裂”的困境中,即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存在与意识,必然与自由的分裂。这种普遍分裂是人类产生了不安的焦虑,造成人的心灵的根本匮乏与不和谐。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产生正是由于对这种普遍而巨大的分裂的痛苦体验和深刻意识。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可以说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完成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原因就在于在浪漫主义出现以前,虽然启蒙思想家们逐渐在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确立了理性/进步的现代性观念;然而,在文艺美学领域,新古典主义的摹仿论、三一律等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进步/无限等观念仅适用于直线发展的、以自然和真理为探索对象的科学和哲学,而艺术却始终处于一种盛衰更替的循环运动状态,其中古典艺术已臻于完美的极致,古希腊艺术是永远不可超越的完美范本。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诗人们喜欢用两个比喻说明希腊文化与浪漫主义精神的区别:“圆”和“直线”。“圆”是封闭的,它的每一个移动点都与中心保持相等的距离。圆从自身开始又回到它的起点的循环运动。因此,“圆”是完善的象征。“直线”是向着一个确定方向的延伸,它始终超越每一个点,而不是返回自身。因此,“直线”是变化,生成,是对目标的无限逼近。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把古希腊文化看做是一种“圆形”文化,而把“直线”看做是“浪漫心灵”的象征。在古希腊文化中,人与自然处于完善统一的循环往复中,不存在有限与无限的两极性,因为就无所谓“超越”的问题。但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确切地讲,自从以浪漫主义面目出现的审美现代性首次明确界定其反古典主义宗旨的基本立场,并宣称这一立场具有历史的合法性伊始,超时间的、普遍可理解的美的观念才开始告退。从此,美的评判标准从传统转到了现时,从模仿转到了表现,从有限转到了无限,从超验转到了此岸,从理性转到了情感,从外在转向了内心——一句话,自我的生命律动成了美和意义的唯一源泉。

当人感到身处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道路可能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和已经分离了的世界聚合。一条是审美之路,它将有限的生命领入一个沉醉中歌唱的世界,仿佛有限的生存虽然悲戚,却是迷人且令人沉溺的;另一条道路就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和历史的不完满在一个超世的上帝的神性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审美的方式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承负生命的歉然,救赎的方式在神性的恩典形式中领受不完美的生命。诗是存在的歌唱,是生命本身的言说。所以无论是救赎之路还是审美之路,诗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其载体,如果说文学是永恒真理的助产术的话,那么正是因为“诗是人世生活中的助产术”⑤成就了它的重要性和注定了它必须担当的角色。

救赎之路与人的灵魂密切相关。在古希腊的奥尔菲斯教派与毕达哥拉斯已涉及了灵魂的问题,提出灵魂不死与转世的思想,而柏拉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学说。他认为灵魂具有高低不同的三重性,即理性、激情与欲望。在柏拉图看来,灵魂是不能加以分解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并被圈入于肉体中,所以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同时灵魂是会轮回转世的。柏拉图认为,只有皈依天道并以正义和美德为标准,灵魂才能摆脱轮回转世,在天上与诗神一起永享福祉。

因此,人的灵魂只有在经过了神的大爱的净化之后才能得到救赎免于轮回之苦。由于神的缺席,人被抛弃在大地上,人类被迫选择诗人这位“使者”向神吁请——神性归来。神亦看重诗人这个“中介”,替神宣谕生存的尺度。诗人就意味着注视着诸神远逝的踪迹,在世界之夜歌唱神性。

在西方传统精神中,审美的地位一直较低,而超验的神性总是高高在上。从华兹华斯在英国举起浪漫主义诗歌的大旗,再经过晚期浪漫派再到尼采都可以归到审美主义派。可以说,自从审美主义在西方现代性思想中崛起,精神冲突的原初格局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启蒙理性摧毁了神性的根基,审美理性是启蒙理性的结果,因为浪漫主义其实也是产生于启蒙主义的。自此以后,审美精神开始独占诗的历史行动。狄尔泰还小心翼翼把诗(审美),哲学,宗教摆在平等的位置,在海德格尔,诗干脆成了思的源头。阿多尔诺看到,现代抒情诗发达,乃是由于神恩已经不能安慰人,个人不得不自己唱歌安慰自己。

审美态度依凭生命的各种感官,本能和情感诗化人生,使世界转化成形式图画,灵魂由此得到恬然逸乐,在超然之中享受生命的全部激情,无需担心因卷入激情造成的毁灭。反之救赎的态度则是坦然承受此世的苦楚,不幸乃至屈辱,因为上帝的救恩使人分享神的生命,把人的不完美的生命救护到神性的生命境界,感领到救赎之爱。在救赎的形式中,诗不再是缺憾生命本身的颂歌,而是祈告神恩和至爱的呢喃。

四、结语

很多平凡的人是不会写诗的,因为天分或懒惰等原因无法成为诗人。然而,我们可以吟诗,颂诗,可以感受诗;也许说不明道不清一首诗为什么好,好在哪儿,却莫名地被深深地触动。我想这正是诗的魅力所在。诗唱出了我们在世的幸与不幸,欢乐与忧伤,希望与绝望,唱出了生命本身的旋律。在那浅浅低声地吟唱中我们也许会更接近生命的原初。所以,无论柏拉图和华兹华斯眼中的诗有着怎样的不同,是为了救赎还是审美的目的,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能够在这日益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下谈谈诗,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注释:

①刘若瑞.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25,64,119.

②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42,86,156.

③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264.

④亚里士多德.诗学:32,47.

⑤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94.

参考文献:

[1]刘若瑞.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柏拉图,著.王晓明,译.理想国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第一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李永平,译.诗与宗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雅克·马利坦,著.刘有云,罗选民,等译.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9]张旭春.现代性:浪漫主义研究的新视角[J].国外文学,1990(04):12-21.

第8篇

为此,在煤炭产业发展上今后需要找准突破口,打出组合拳:

一、加快推动煤炭行业改革――资源再整合、产业再重组

针对煤炭产业集中度不够的问题,深入研究资源条件,科学谋划产能布局,对煤炭资源再整合、对煤炭企业再重组。

1.进一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发展煤炭大集团,推进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依托我省晋北、晋中、晋东三大基地和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三大品牌”,综合运用市场、法律、经济手段,实施煤矿企业战略性重组。整合重组优化的原则是按照不同煤种、不同区域,整合重组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性质的特大型、“巨无霸”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减少煤矿数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矿井单井规模,提高人均产煤效率,从而切实提升山西煤炭产业在全国煤炭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2.推进三大煤炭基地建设,提高煤炭生产控制力。大型能源基地是能源供应的主体。山西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建设煤炭大基地,在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煤炭生产控制力。根据国家规划的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和18个矿区的总体规划,按照区域煤质和煤层赋存特点,以大型煤炭企业为开发主体,有序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大力推进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多向关联、综合开发、循环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产业格局,做大做强煤炭企业,确保企业持久健康发展,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最终实现科学发展。

3.紧跟世界生产服务业发展趋势,组建或引进煤化工专业化公司。专业化公司,可以有效地化解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专业化施工队伍不足和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省煤化工产业长期以来之所以一直未能走出困境,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隔行如隔山,存在技术短板。煤炭人的特长就是挖煤,干别的缺乏人才、管理、技术优势,虽然从社会上招聘了一些技术人才,但要形成一支系统性强、相互协调支撑、有成熟技术管理优势的管理团队,非一日之功。而当今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是时展的趋势。因此,对煤化工等非煤项目,我们不妨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或引进煤化工专业化公司,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

二、加快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动力、释放活力

在厘清国企体制机制等制约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分类施策,采取“七个一”的措施,强力推进国企改革:

1.解开“一个结”,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国家经济控制力简单混同于国有经济控制力、混同于对国有企业持股比例这个“结”。通过进一步的思想解放,认识到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质发展均可以提高国家实力,解除附加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身上过多的负担,取消非国有资本经营领域的过多限制,激发各种经济体创新创效的活力。

2.搞好“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和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合理划分公益类和商业类(包括商业一类和商业二类)国有企业,并根据不同的类型分类施策,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监管方式。

3.定好“一个位”,就是明确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和企业各自的角色定位。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涉及政府、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国有企业等四类主体,要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政府应发挥战略推动、营造良好环境作用,尽快完善改革配套制度,尤其应该尽快出台类似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允许国有企业动用国有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制度,切实减轻国有企业改革的负担,使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国资监管部门应发挥出资人监督管理、积极指导作用,转变监管理念,做好分类指导,尽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产、管资本的转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企业应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和国有资本运营创效作用,主动改革企业内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4.划定“一个框”,就是划出政府部门和国资监管机构权力边界的“框”。要大力推进“六权治本”,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国有企业理顺内部治理机制,划好母子公司权责利边界,划好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权责边界。

5.拆掉“一堵墙”,就是拆除束缚国有企业经营自的“围墙”。通过改革工商管理体制、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等方式,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改变政府部门主要履行事前审批职责为主要履行“事中监督、事后追责”职责,构建“法不禁止即可为”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自主选择业务、快速捕捉市场机遇、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6.敞开“一扇门”,就是打开国有企业吸收利用非国有资本的“大门”,树立“与巨人同行”的理念、“种好梧桐树”的理念,破除“肥水不留外人田”的小农经济思维,借力、借资、借技、借智,拿出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的战略投资者,发展优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7.用活“一个工具”,就是用活资本市场这个国企改革的“助推器”。充分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展证券化运作渠道,创新煤炭金融产品,鼓励煤炭企业债务重组,支持企业跨区域、跨领域并购重组和国有产权跨区域、跨领域流转,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要强化经营的理念,经营煤炭资源,经营煤炭资产,经营煤炭市场,经营煤炭流通,向下游a业延伸。

三、加快做强做优煤炭物流――充分释放山西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任何商品,真正有话语权的不在生产环节,也不在应用领域,而是在流通领域。谁控制了物流,谁就控制了价格,煤炭也不例外。山西煤炭流通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晋陕蒙三角地丰富的煤炭储量和居于华中要塞的地理交通位置,经营煤炭流通得天独厚,应积极发展现代化、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形成集仓储、加工、配送、网上交易、融资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链和集铁路、公路港口、航运于一体的大物流服务体系。山西应积极探索建立包括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形式相联贯的战略储备体系,发挥季节调峰、价格调节和应急保障的作用。具体讲:

一是在省本级以晋能集团和煤炭进出口公司为核心,以煤炭交易中心为平台,联合五大集团的销售公司组建大型煤炭经营集团,必要时可以效仿电力企业“厂网分离”的管理办法和公安系统条块结合的干部任用办法,统一全省的煤炭销售,重点控制无烟煤和焦煤的销售。

二是以华北、华东、华南三大片市场为重点,在水路枢纽点如山东日照、江苏连云港、河北秦皇岛、湖北汉阳、湖南株洲等地建立大型特大型煤炭仓储基地,间接地将煤矿建到煤炭使用地;同时,在山西西部北部与晋陕蒙交界县设立大型仓储企业,进行煤炭购销和洗选。

三是运用煤炭销售地区建立的仓储基地优势,在内蒙、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等新兴产煤大省(区)实行煤炭采购基地采购煤炭,在华南地区也可以就近采购国外煤炭等。

四是创新交易方式,构建煤炭现代市场体系。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交易平台功能,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国内外煤炭供需双方进入交易平台,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并不断探索煤炭期货市场,引领市场发展。特别是对山西在全国产量和储量都占有绝对优势的焦煤、无烟煤等稀缺煤种,引导企业适当控制产量,根据供求关系调节市场价格,取得市场话语权。

四、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抓住最后的机遇

成功的产业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转型升级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也已迫在眉睫。

1.大力发展先进产能。去产能既是主动减量的过程,又是盘活存量的过程,必须要突出调整结构主线,把无效的产能淘汰掉,把先进的产能发展上去,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同时,促进行业优化升级。

一是要全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通过“减量置换”、“减量重组”等措施,确保“十三五”期间全省煤炭总产能“只减不增”,完成中央安排我省去产能任务。

二是要大力发展先进产能。“十三五”期间,要通过新增综合单产达标、新增工效达标等途径,增加先进产能。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根据现有资源赋存条件和矿井布局结构,优先建设安全高效、资源利用高、抗风险能力强的现代化大型矿井。要加快“减量置换”进度,把落后的产能置换为先进的产能。

2.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煤炭主业发展上应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走出一条内涵发展、创新驱动之路。在产业转调上应加快形成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省煤炭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把握国家在我省实施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带来的有利时机,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水平和规模提升,深化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与五大电力央企合作,以建立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和签约契约为基础的长协合同为主要形式,按照典型引路和全面推动相结合、政府搭台和企业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将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关系引向深入,推进我省煤电基地建设,实现煤电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体系。在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l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资源加工利用产品附加值,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尽快形成规模,占据市场份额。要科学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突出山西煤种全、品质优的优势,坚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煤化工关键技术攻关,加大除硫技术研究,做到超前谋划,合理布局,在三大煤炭基地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煤制油、甲醇制清洁燃料、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

三是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瞄准市场需求,进一步拉长煤炭产业链,生产煤炭终端产品,提高产业链附加值,推动煤炭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龙头,以煤炭工业园区为载体,树立“现代大煤炭产业”理念,建设一批重点循环经济园区,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层气、煤机制造等产业,加快煤炭就地转化率,引导和促进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使有限的煤炭资源真正做到“吃干榨尽”,使循环经济成为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快实施商业模式创新――靠创新实现价值增值

一方面,充分发挥交易中心这个国内目前唯一冠以“国”字号的煤炭交易市场优势,探索搭建营销新模式。以降低煤炭交易成本和提升完善煤炭现货交易功能为目的,以“互联网+煤炭”现代物联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为依托,探索设立能源商品交易机构,建立支付清结算服务中心,进一步夯实以交易服务为核心、信息服务为基础、物流服务为保障、金融服务为延伸的一核三系“四位一体”交易综合服务体系,并逐步探索建立集现货交易、场外交易及期货交易为一体的多层次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实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融合,推动全省煤炭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积极研究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另一方面,鼓励煤炭企业积极采用产融结合等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实现从提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由卖产品到卖配方、卖方案、卖技术、卖服务。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发展,借助煤炭营销及大宗物资采购等供销渠道,利用企业财务公司联合搭建融资平台,面向供销商企业群提供基于国际采购、物流监管、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综合型供应链融资服务等。

在煤矿安全生产上,须要牵住“牛鼻子”,打好主动仗:

(一)进一步严格煤炭资源开发开采准入

一是通过多种制约因素的系统集成,形成“多位一体”准入机制,把安全准入与环保准入、质量准入、效益准入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

二是设立“禁采”“限采”“缓采”“停采”的区域和资源种类,禁止规划和开采不安全、不环保、低质量、低效益的资源。

三是完善退出机制,对已经批准开采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灾害非常严重、风险程度高、安全无保障、无效益或效益低下的矿井或煤层,分类别设定时间表,依法有序退出。

四是严格落实安全“准入”制度。严格规划准入、规模准入、工艺技术设备准入、人员素质准入、人流密度准入,严禁违规违法生产建设。

(二)进一步严格落实煤炭企业主体责任

一是抓企业内生机制。企业要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实行最严格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二是抓两个关键人、健全三个关键团队。两个关键人是矿长和总工程师,抓住两个关键人就抓住了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牛鼻子”。三个关键团队:一个是健全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确保其思想真重视、责任真落实、管理真到位;另一个是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技术管理团队,要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落实主要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再就是健全以区队长、班组长、安监员为主的现场管理团队,要求其按章指挥、按章作业、真抓严管。

(三)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矿井整治力度

资源整合矿井井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工程技术人员少,安全管理基础差,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监管监察难度大。对此类矿井,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一是要查条件、分类别。根据煤矿瓦斯、水害重大灾害威胁程度及日常监管监察情况,筛选出不放心矿井,对其实施重点监控;

二是要严厉打击明合暗分行为,确保矿井真接管、真控股、真投入,真正将企业主体责任、办矿主体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三是要疏通资源整合矿井关闭、退出机制,对已经批准开采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灾害非常严重、危险程度高、安全无保障、无效益或效益低下的矿井或煤层,分类别设定时间表,依法有序退出。将效益回报无望、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煤矿尽快关闭淘汰。

(四)进一步加强瓦斯和水害治理

既要突出指标,更要着力治本。

一是抓紧出台我省瓦斯、水害治理有关规定。山西煤监局经过征求企业、专家意见,多次讨论后起草了《山西省煤矿防治瓦斯规定》、《山西省煤矿防治水规定》,去年已上报省政府,应尽快审议、出台。山西煤监局也正在起草制《山西省煤矿老空水防治规定》,完成后也将尽快上报。

二是对瓦斯、防治水等关键岗位人员实行严格准入,使用能干的、会干的、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同时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让职工熟练掌握安全基本知识、岗位技能和自救互救、紧急避险等技能,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三是组建专业监管监察队伍,实施专业化执法。依靠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队伍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山西煤监局去年以来在全系统组建了瓦斯、防治水和煤层气三支专家型执法队伍,效果明显。

四是引导企业在技术服务上走“专业化”之路。重点成立瓦斯、防治水专业化服务公司,实现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专业工程专业队伍施工,以专业化的技能、专业化的素养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

(五)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