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助学金思想汇报

时间:2022-12-07 00:50:12

导语:在助学金思想汇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助学金思想汇报

第1篇

【关键词】五年制本科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关系;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医学服务及健康标准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这必将促使医疗卫生工作由以往单纯的寻医治病向全民健康教育,人文关怀,主动预防,心理慰籍与精神治疗等方向转变。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是将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力量,医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努力探索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塑造基础过硬,胸襟开阔,识趣渊博,治学活泼真挚且服务社会,献身医学的医疗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与关系

医学通才教育又称“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其重点在于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效的思考,良好的沟通技能,恰当的判断及能够分辨各种价值的医学人才,也就是培养医学生拥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学会造就自己。通才教育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但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会受影响。

医学专才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医学专门知识,进行一定的医学能力培训,适度进行临床实践、科学研究等,培养掌握一定医学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医疗技能的人才。医学专才教育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具有专业性,实用性,技能性。但过于强调专业教育,会造成医学生知识面狭窄。

医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为两种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二者既有其各自存在的道理,也有其相互联系。过分强调专才教育,将阻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容易导致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影响,同样,过于强调通才教育,将阻碍医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积累,不能形成较好的本学科知识架构体系,二者缺少任何一个,都很难攀登科学的顶峰。故新的医学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增加医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及医学专业知识的深度,由单纯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

二、“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对医学生的影响

(一)“通才教育――专才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

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仅关乎新时期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与发展,同时也是医学科学进步与发展医学生的要求。苏轼有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思维方式与视角之间的辩证关系。医学学科不仅仅牵涉人体结构,疾病原理与防治等专业知识,同时也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通才――专才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完整全面的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即为知识的组合,所以拥有最大限度的信息,才有创造的可能,掌握的知识越多,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弋的自由度就越大。“通才――专才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研究表明,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自信心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健全的人格是形成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医学的发展有赖于医学生的创新与进步。所以,创造性思维必将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

(二)“通才教育――专才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将增强医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增强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医患关系;将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及时、有效的了解观察病情,合理应用治疗方案;总之,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在于医学生本身,而且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三)“通才教育――专才教育”有利于改善医学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医学生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致使一部分医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不同程度倾斜,形成“以获取社会地位或金钱作为学医的最终目的”的错误思想。总理曾对大学生提出希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远大、坚定的理想,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医学生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医学生走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

三、医学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优化教师资源的力度,增加各通识课程优秀导师的授课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有句名言:“大学的声誉不在于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他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成功也印证了这句话,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成功的很大关键是因为担任通识课程的教师,为各个学科领域卓有名望的教授。这说明教师学术造诣,教学方法,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成功与否。所以,“追本溯源”,应首先加大优化教师资源,针对“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标准培养、选拔教师,特别针对医学院校教师,不仅要加强教学管理,同时要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从而最大限度的优化教师资源。其次加大通识课程优秀教授及导师对医学生的授课率,提高医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医学生自愿学习通识知识,达到“藏富于民”之效果。

(二)改革课程模式,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1.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在进行医学基础课程,医学临床课程,医学实习的同时引入综合性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和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等教学板块,在拥有良好的学科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达到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与实际情况的有效融合,同时,使同学们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利用度。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2.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针对医学院校的基本情况,可适当简化某些课程。一方面,可以适当合并某些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诸如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不仅缩短课时并且可以使生理与病理生理更好的联系,便于学习与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某些专业选修课程,比如医学寄生虫学等可以加入内科学等专业必修课课程中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印象,并且优化课时,起到“见缝插针”的效果。另外,在保证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还可以创新其他多种方法来调整课程结构与体系,达到新型教育理念的目标。

通过加大选修课的开课力度,创新选修课的授课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原有的课程基础外,增开社会发展中崛起的新兴学科,前沿学科,特别是与医学具有相关性的学科,同时创新授课形式,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采取“互动型”、“讨论型”、“实验型”等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综合能力。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心理学等显性课程外,针对医学专业性较强的特点,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的统一与融合,加强医学生的运用能力,如开展换位思考,知情同意等以医学核心理念为中心的人文教育,同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达到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培养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医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创新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生活与学习结合

宿舍楼是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住宿学院塑造了更小的学术和社会团体,采取“住宿学院制”,有助于增强学生交往,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其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生而言,住宿学员制可以增强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合作意识,拓宽医学生知识面,达到学科间的有效融合,这是实现“通才教育”的有效途径。

引入综合性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PBL),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等教学板块,分小组、分批次进行实习,利用小组有利因素,组织组员进行资料整理、问题讨论、已学知识温习、临床操作练习,调动学生临床实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期间安排社区服务,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医疗调查,协助检查,随访及疾病预防或保健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

(四)创新教育理念,“刚性管理”与“柔性引导”并用,督促与引导并用

合理利用“刚性管理”,督促医学生进行通识学习。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医学生于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参加活动、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的次数;利用班级的有利条件,培训良好的班级骨干,以思想汇报、团会等模式,每位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活动感悟,临床实习经验等;从制度与基层下手,督促学生“通专”并进,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合理利用“刚性管理”,注重个别性与整体性的有效统一。

合理利用“柔性引导”,加强引导。开展读书交流会、书籍交换会、跳蚤市场等贴近同学生活的活动,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引导医学生进行通识阅读;开展人文知识讲座诗歌朗诵大赛,情景剧大赛,体育比赛,郊游,班级联谊等活动积极营造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医学生情操;开展社会实践,社会义工,大学生农村支教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奖学金、助学金等正性激励模式,在兼顾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目的的增加通识教育在激励模式评选中所占比重,达到专业与通识的共赢;通过政策鼓励及条件支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供创新平台。

世界在缩小,社会在扩大,掌握单纯的专业知识对于时刻“人”打交道的医学生已经远远不够。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优良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教育与引导,更需要每个医学生自我的承担,自我的觉悟。唯有双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达到“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最佳效果,才能培养出“好医生”与“社会人”的最佳结合体。

参考文献

[1]王立英.试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1(2):158~160

[2]孙平,冉隆平.论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本质和途径.社科纵横.2009,24(3):132:13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