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技能人才申报材料

时间:2023-01-19 13:02:40

导语:在技能人才申报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技能人才申报材料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进建议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越来越多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地,迎来了大发展时期。财政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不断增加。生均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拨款是高职院校财政拨款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为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和绩效目标的财政资金[1],具有特定性、多样性和时效性等特征[2]。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包括基本建设专项拨款、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和学生资助金等4大类。规范化管理财政专项资金有利于高职院校切实落实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内容模糊,预算编制不科学。项目申报通常是由学校领导决策后布置职能部门或者相关的二级院系编写申报材料,再由职能部门或者二级院系部门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具体负责编写项目申报材料。编写人员可能因层层传达或者政治站位较低,领会不到学校领导层的战略规划而导致申报内容空泛,建设目标不明确;部分申报人员则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更多改变支出方向的余地,有意将申报书中的项目建设内容模糊化。建设内容不明晰,必然导致项目绩效目标量化指标缺乏,定性指标不明确。同时,部分申报人员仍存在“争项目、争资金”的观念,忽视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实际教学科研需求和学校中期规划,甚至部分项目存在投入产出比明显不对称现象。大部分项目申报人在申报阶段并未进行详尽调研,预算编制往往依靠主观认识和经验,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再者,由于没有财会基础,项目申报人对经济科目的分类不清晰,造成经济科目预算不准确,而财务人员对项目具体的建设任务和需求不甚了解,审核项目预算时难以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前期申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往往给后续项目实施造成困难。(二)项目支出进度滞后,资金使用不规范。大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下达至学校零余额账户时间为每年三四月,资金下达后,各财政专项项目还需根据制度规定进行项目启动的校内审批与公示,正式实施时间往往要到五六月;部分项目采购业务属于招标范围且达到招标规模标准的,还需进行招标采购,从项目申购到签订采购合同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耗时较长;教室、实训室和学生宿舍翻新改造项目为了不影响日常教学与师生校园生活,通常安排在暑假期间进行,以上原因都将导致前期项目支出进度无法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另外,项目经办人员大部分为一线教师,他们身兼教学、科研等多项职责,用于办理项目业务的时间非常有限,而项目从采购到付款需要经过一系列烦琐的流程,项目执行拖拉现象较为突出。等到临近支出进度考核节点或者年底,部分项目人员为达到支出进度或者避免资金被财政收回,会申请提前付款或者有意模糊专项资金预算支出界限,在财政专项资金中列支不相关的支出。(三)项目管理效率低下,执行信息传递不及时。财政专项资金通常由财务部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或者学校预算工作需要组织申报,大多数情况由学校管理层决策后由职能部门或者二级院系布置相关人员进行申报,小部分由项目申报人自行申报,项目申报存在被动性和方向不明确性现象。同时,职能部门在项目申报业务中处于被动配合状态,主要是对属于其职能范围内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则对所有申报项目的预算进行审核,申报人员、职能部门和财务人员各司其职,但未进行充分沟通,容易造成项目申报材料内容上前后矛盾。组织申报工作效率较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项目负责人或执行部门、职能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纪检审计部门相互协调。项目负责人或执行部门负责项目申报和实施,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实施过程的协调和事项审批,财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和资金监督;纪检审计部门负责资金使用和事项的监督。实务中,一些经济业务从采购到申请付款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但由于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掌握的信息不完整、不及时,往往在付款环节才被发现。(四)缺乏事中监督检查,事后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省级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目前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资金申请轻过程监督,重结果轻绩效”的现象。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有财务部门注重审核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职能管理部门极少关注项目业务流程及事项的规范性、预算执行情况和阶段性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审计部门更是缺少事中监督检查和纠偏。项目资金使用完毕,项目后续的完成情况很少有人关注,财政专项资金结题验收处于被动状态,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验收的项目则由项目负责人或经办人员按照要求报送相关材料,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要求验收的则在资金支出完毕时视同结题。项目绩效考核同样处于被动报送自评材料和接收上级审计部门审计状态。高职院校本身缺乏对已结题项目进行验收和绩效考评的机制,具体体现在绩效考评牵头组织部门不明晰,考评结果运用机制不完善。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进建议

(一)优化项目申报流程,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项目申报启动工作由财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充分与上级主管部门业务处室沟通掌握专项资金设立意图及支持方向,然后由学校领导层与各职能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开会讨论项目申报方向。职能部门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项目申报范围及指引,组织二级院系开展项目申报工作。二级院系自行确定申报项目清单,由相关人员编写申报材料。通过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明确项目申报方向,提高项目申报的精准性;通过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参与度,调动项目申报工作积极性。预算编制方面,在讨论项目建设内容环节,项目申报部门或人员可以请学校财务人员参与进来,以便财务人员在充分了解项目建设任务和具体需求的前提下为项目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专业建议,使预算更加科学规范,测算依据更加细致合理。同时,财务部门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预算与绩效管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等相关培训业务,或者通过“送教上门”等方式宣传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让更多教职工了解最新的财政资金管理理念和规章制度,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效率。(二)优化工作岗位设置,提升财政专项资金执行效率。相比于一线教师兼职负责财政专项项目实施与管理,由行政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管理工作能大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基于对行政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以及固定的坐班时间,能够更好地保障项目实施进度和业务规范性,同时还能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精力从事教科研工作。人事部门要明确项目管理为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并将岗位职责写入各部门“三定”方案。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这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风险管理意识,规范办理采购、招投标、验收和付款等各流程业务;提高自我审视和自我管控意识,及时收集和整理有效的项目过程材料,确保工作的严谨性。(三)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项目全程管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项目申报、资金下达、业务流程和预算执行情况互相独立,部分项目负责人和经办人对负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不了解,易造成实际支出偏离预算。管理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掌握也不全面,管理效率低下。高职院校要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包括项目申报、立项论证、项目执行(含采购申请、合同管理、业务报销等流程)、项目验收及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的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和支出进度。通过信息化加强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项目执行效率,降低项目支出偏离预算、业务操作不规范的风险。(四)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加强事中监督检查。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完善项目考核验收和绩效评价制度,牵头制定各类型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从预算执行、业务操作、支出进度、项目成果、量化绩效指标和定性绩效指标考核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到项目负责部门、项目负责人年度评优,并作为以后安排资金的重要参考。同时,审计部门要重视项目中期检查,通过及时检查项目预算执行和业务操作规范性,降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违规风险。

三、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办学特色的重要资金来源,合法、合规、高效地用好每一笔财政专项资金,创造其应有的价值,对高职院校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Z].2018-12-24.

第2篇

构建协同高效机制

技能鉴定工作是促进人才成长、提升人才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心高度重视技能鉴定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亲临考试、考核现场督察。

中心结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目标,对全省技能鉴定工作统筹规划,年初鉴定计划,提出工作要点,年底对鉴定站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鉴定站全面负责技能鉴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每批次鉴定一个月前均鉴定公告,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一线员工及时了解鉴定有关政策与动态。同时,为确保鉴定管理、标准、质量的高度统一,除农网配电营业工外,其它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高级工及以上的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全部集中在省公司培训中心进行,大力开展技能人员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地市公司培训中心配合鉴定站完成农电中、高级工鉴定工作。

确保鉴定质量

保证技能鉴定工作质量是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树立鉴定权威品牌的重要保证。为保证服务公司发展的需要,鉴定中心加大管理力度,实行精益化管理,做到制度系统化、流程规范化、场地现场化、队伍专业化、档案精细化、服务常态化,从题库到档案,从管理到服务做到高标准、高规格。从工作要求到考试管理各环节,由鉴定中心组织,先后制定了《江西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工作规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控制规定》、《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管理规定》、《职业技能鉴定保密工作规范》以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并汇编成册,确保鉴定工作有据可依。

创新技能鉴定模式

为提高鉴定工作的优质服务水平,鉴定中心定期鉴定公告,宣传技能鉴定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负责技能鉴定的答疑和咨询。及时收集和听取基层单位、考生对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完善鉴定工作。

鉴定中心指导鉴定站深入公司系统各地市、县公司,定期鉴定公告,广泛宣传技能鉴定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保证鉴定信息的畅通。尤其在对各县公司一线员工的鉴定工作中,鉴定中心采取“送鉴上门”的模式,深入到生产一线,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仅限于农网配电营业工)场地安排在各地市公司和有条件的县公司,解决鉴定和生产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县公司一线员工参加鉴定的积极性。

在鉴定中心的努力工作下,2011全年完成省公司系统各等级鉴定10699人,较2010年增长263%,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经过严格考核,2011年取得各等级、各工种职业资格人数为6921人。2012年,鉴定中心完成员工鉴定9587人次,各等级、各工种职业资格取证人数5957人。

树立技能鉴定权威

鉴定质量是技能鉴定的生命线,为全面提升鉴定质量,鉴定中心从资格审查、试卷质量、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潜能答辩、业绩材料报送、评审等重要环节严抓严管。每一项流程、每一个节点,着力加强过程监控,努力打造鉴定品牌,树立鉴定威信。

严把资格审查关

资格审查采取单位审查、鉴定中心复审的方式进行。鉴定中心对所有申报人员资格在单位自审的基础上进行复审,尤其是对申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对其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工作业绩和资格证书进行重点复审,不符合申报条件者,坚决予以退回。如2012年第一期技师理论考试,报考人数2743人,通过复审人员为2371人,由于资格不符退回人员为372人。

严把理论考试关

所有理论考试都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监控、统一程序。每次考前,制定工作方案,成立考务工作小组,落实工作职责。召开“三个会议”(考务协调会、监考及考务工作人员会议、阅卷工作会议)。监考人员、考场安排都列入保密内容临时公布。考试过程中,公司人资部、鉴定中心、培训中心负责人亲自督导,监考老师认真履行职责,执行到位。发现违纪行为,严格按照《江西省专业技术(技能)人员资格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取消当次成绩,两年禁止报考并纳入业绩考核,公司行文通报。

严把操作考核关

严格按照技能鉴定操作考核工作流程和标准化作业要求,考核过程实行“三对一”考核,首席考评员负责制,考核记录详细、评分严格准确、操作考核期间,鉴定中心派专人每天到考核现场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排除各种干扰,净化考场环境,确保鉴定权威。

严把综合评审关

技师、高级技师鉴定工作具有环节多、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在报送评审材料、综合评审阶段,鉴定中心严格按照鉴定管理办法,对报送评审材料、组织初审、组织综合评审各阶段严格控制。尤其是综合评审阶段,鉴定中心负责人亲自遴选各专业权威担任评委,邀请公司副总工程师担任评委主任,严格按照评审程序集体讨论,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各单位一周公示后行文确认,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

高级技师评审,鉴定中心本着对中电联鉴定指导中心和参评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参评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将技能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一线员工报送中电联参加高级技师评审。近年来,江西省的高级技师参报材料一直受到中电联的高度赞誉,2011年江西省参加中电联的高级技师评审通过率93%。

第3篇

一、基地申报条件解读

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其主要评审依据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教财[2005]12号,以下简称《通知》)。

1.基地建设模式的选择

《通知》规定,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将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大模式)。第二种是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选择在当地某一专业领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职业院校,通过一次性投资,支持建设一批以服务本校为主,又能与周边职业院校共享的专业性实训基地。我院申报的是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

2.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评审标准

《通知》规定,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评审标准包含专业备选条件和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建设指标。

(1)专业备选条件。主要要求满足以下条件:设施要求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的建筑面积应在800平米以上,其中实训车间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主要设备要求有20套以上,有不低于40个工位的专用实训场所以及两家以上的校外实习基地;师资情况专业教师(含兼职教师和实习实验指导教师)在20名以上,其中具有本专业工程类职称的教师不少于4名。

(2)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建设指标。一级指标有:办学方向、学校基本情况、专业基本情况、师资结构与水平、教学改革情况、职业资格鉴定、国际合作与交流、校企合作、学校改革管理水平、实验实习管理水平、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情况、资源共享与示范作用等。每个一级指标还对应有多个二级指标及标准内涵。

(3)其它规定。每年的申报要求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例如,为了做好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教育部、财政部规定:为体现政策的延续性,如无特殊原因,各地可将上一年度推荐但未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优先申报;各地2008年申报的专业性实训基地项目必须有本地经济特色、市场需求量大、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其它专业,要经过科学论证并说明申报的必要性。

二、编写申报材料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以福建省为例,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需提供以下材料:推荐省财政和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文件、项目汇总表、项目申报书、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其中,根据《通知》中的实训基地建设评审标准,对项目申报书进行编写的环节至关重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申报院校基本情况”一栏中,需要填写面积与仪器、办学经费与师资、专业情况、职业技能鉴定站、校企合作经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等内容。这些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办学情况与实训基地建设指标是相对应的,在编写中应认真核对相关数据,努力体现学院的办学实力。

(2)在“申报基地(专业)基本状态”一栏中,需要填写专业设置时间、年招生数、在校生数、累计毕业生数、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师资队伍、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所、本专业学生实验实训开出比例、本专业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状况、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根据《通知》规定,专业备选条件若不能达到则不能申请立项,本栏目中所说明的专业条件与专业备选条件一一对应,应认真加以分析。

(3)在“项目建设方案概述”一栏中,则是对包括项目建设目标、基本思路、主要举措和建设进度等进行阐述。项目建设的期限一般为三年,需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内容进行编写。它将涉及到基地的考核,编写难度较大。

三、对基地建设方案的思考

1.项目申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笔者认为,我院能够成功得益于以下条件:一是学院具有行业办学的优势。我院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举办,具有行业办学特色。公司每年均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学院的实验实训条件,专业备选条件完全满足申报要求。二是学院的征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新增了近330亩的新校区,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又可用于建设一流的实习实训设施。三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制订了2008~2010年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将学院纳入公司实训基地建设范畴,计划以新校区征地及建设为契机,投入1673万元配套建设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及变电检修三个实训基地,同时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为今后公司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2.建设方案的目标和思路

我院制定的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项目建成后,该专业实训基地将拥有省内一流的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训设施和师资队伍,具备在校生专业实训、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多种功能,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的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依托中央财政、省财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配合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08~2010年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合理利用新校区,建设区域一流的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

3.项目建设的实现途径

我院的电力技术类专业涵盖了电力生产的发电、输电、送配电整个过程。由于电力生产具有实时性、安全等级要求高、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电力生产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硬仿真和软仿真两种手段实现。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本项目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建设包括高压断路器实训室、高压隔离开关实训室、变压器实训室、电气试验实训室在内的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全面提升变电检修的硬仿真实训水平和培训工种种类。(2)建设包括配电线路及其带电作业实训室、输电线路及其带电作业实训室在内的高压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提升现有高压输电线路实训场的硬仿真实训水平和培训工种种类。(3)建设一座220kV硬仿真变电站。(4)对包括火电仿真系统实训室、变电站仿真实训室在内的电力运行仿真实训基地进行软件升级,增加工位。(5)进行实践教学内涵的建设。以制订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手段,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指导手册,制订实训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创新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4.项目的考核

《通知》要求,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将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年度绩效考评,对于未达到建设要求的职业院校将采取停止拨款和摘牌等措施予以处罚。项目年度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任务书》。考核的主要内容有:一是项目建设绩效目标。所谓项目建设目标,是指项目立项起第三年达到的目标,评定指标为实训设施、教师情况、培训情况等。二是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主要考核对应各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人数和获证人数。三是项目主要设备预算落实情况。四是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主要考核各项目任务所对应的任务阶段目标与计划完成时间。项目阶段任务是指中央财政资金到位、地方财政资金到位、学校自筹资金到位、其它资金到位、设备招投标、设备到货、设备验收、设备投入使用和基地指导教师培训等任务。

5.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应采取的措施笔者以为,要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按照项目建设规划,确保资金投入,确保专款专用,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应争取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按照投资计划安排,分年度将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划拔到学院;认真按照任务书,做好中央财政资金部分的实训设备采购和添置工作,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项目的动态管理、绩效考评工作。

三是采取措施夯实培训基础,提高实训质量,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建设一支“双师”素质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快工学结合及实训教材题库课件建设;搭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电力系统的图书信息、教材题库课件资源,形成符合电力技术类实训需求的网络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第4篇

“重金奖创造”:价值引领创新花开

作为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重头戏”,2014年,成飞全面启动了技术成果创新创效的评价与激励工作。

据成飞“健全技术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专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积极实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成飞于去年出台了《技术创新成果创效评价与激励办法》。“对技术成果按照经济贡献进行评价与奖励是这一新《办法》的最大特色,”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所说的经济贡献不光包括技术创新成果带来的直接超额收益,也包括间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以及为公司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去年评选出的44项优秀项目中,17项成果按照其综合效益和技术价值被给予创新激励;另外27项成果则因其直接经济贡献被给予创效激励。

“这次能够获奖,一是因为我们项目成果的技术创新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我们的研究立足生产实际,成果的应用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肖海介绍:“这一成果产生实际效益600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对我们团队来说,这次奖励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提高了我们立足岗位推进技术创新的动力和信心。”

据了解,这一新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为技术创新制定了更为合理的准入门槛,简化了申请程序和申请材料,量化了评价方法,使项目评价更加科学、高效,促进了科技人员申报成果的积极性。科技发展部门负责人告诉笔者,2015年是技术创新创效首次评奖,申报通知一经发出,短时间内收到了114项申报材料,其中绝大多数都与实际问题紧密挂钩。

在创新奖励方面,燕继明负责的 “数字化车间”研究项目在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他介绍道,这次能够获奖,“主要是因为该项目实现了数控加工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对解决生产过程精确控制、设备利用率及加工工艺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成果更扩大了成飞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有效带动了航空制造业、国防军工制造业及相关装备制造业该类制造技术的发展。

据悉,这样的技术创新成果评价和激励表彰活动,今后成飞公司每年都将实施一次。从今年开始,管理创新成果也将纳入成飞的创新奖励范围。同时,成飞每年都将拿出数百万元奖金对创新创效项目成果进行奖励。

事实上,成飞早已开展技术创新多元激励,除了“技术创新创效奖励”外,成飞每年都以近500万元的力度对各类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小改小革等各类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奖励。

“软硬件配套”:打造创新人才先锋队

创新一直是成飞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成飞公司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中长期规划,制定了6个主要技术领域、48个专业类别和200多个技术发展方向的重点计划。同时,通过打造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创新平台,为创新工作提供“高性能”硬件保障。

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成飞出台了《技术创新推进工作管理制度》、《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对全公司各领域的创新工作进行规范;另一方面,成飞持续保持较高的创新平台建设投入,打造了多个专业化中心:在基础科研领域构建了5个中心和6个实验室,在工艺研究中创立了工艺研究中心和5个工艺研究实验室,从各个方面为技术与工艺的前瞻性研究提供平台支持。

除了“硬件”保障,成飞十分重视员工的关键作用,全力打造创新人才队伍。2011年进入成飞的小王,在入职后不久就参加了所在单位某复合材料项目的研究工作。她说:“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项目工作让我从‘书本理论’一下子走进了‘科研一线’,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我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快速地提升。”而在这次的技术创新创效评选中,她所参与的项目同样也获得了奖励。

在员工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成飞了两个“三年计划”――“新员工三年培养计划”和“全员能力提升工程三年培训计划”,并划拨专项资金开展具有岗位特色的个性化培训。此外,对员工结合本专业和重点专业领域的自主学习进行补贴,鼓励员工终身学习,不断开拓视野。为打造高水准培训平台,成飞公司还于2015年成立了“中航工业成飞工程技术学院”,依托六大技术领域专业委员会,积极发挥学院和专业委员会在培训需求、课程开发、师资支持等方面的平台作用,针对技术和技能人员开展创新培训工作。此外,成飞公司建立院士创新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引入外部智力合作,来带队自身技术创新和技术队伍的成长;大力选派优秀技术人员留学深造、出国访问,拓宽创新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在创新激励方面,除了直接奖励,成飞公司通过实验室平台给项目、压担子等方式,吸引中青年科技骨干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通过动态调整“专业树”,合理设置技术领域、系统和专业,确保“专业树”与时俱进,发挥好技术的引领性、专业的适应性和项目研制的针对性;根据专业设置及时调整增加主任师级及以上专家岗位设置,选拔使用了一批在科研生产中锻炼成长的优秀人才,拓宽了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渠道;还积极推动岗位公开竞聘、专项选拔等多渠道人才选拔与鼓励政策。另一方面,成飞公司构建了两级“大众创新”激励模式,发挥工团组织和基层单位的能动性,开展了“小改小革与合理化建议”,设立“青年创新工作”奖,举行讲座和交流会、各类技能比武等创新活动,多渠道激发员工创新热情,提升员工创新能力。

通过多样化培训和创新奖励机制的实施,成飞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成飞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国家和省级各类优秀人才近百人以及玉海龙、刘时勇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技能人才,从而形成了结构合理、专业齐备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队伍。

“耕耘结硕果”:创新发展只争朝夕

全方位保障与强力推进带来的是成飞在技术创新与改革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成飞的技术部门和生产一线涌现出一大批围绕科研生产开展的自研课题,课题数量从2012年的46项增长到了2015年的250多项,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0%。同时,在“小改小革与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员工针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各类改进建议2230项,创造经济效益1900余万元。

“‘十二五’期间,成飞还与国内外多个高校、研究院和企业共同合作项目190项,承担上级机关主管的科研专项31项;制订集团标准111项、国家军用及行业标准32项;知识产权获权数量也超过了历史总和,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70多项。”成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技术创新上,成飞的标准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5月,成飞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被纳入国际标准附加测试件的成飞五轴联动数控机床S形试件,在第78次国际标准化会议上正式进入“委员会草案阶段”。自2000年开始,许多国内外机床企业,特别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机床强国的众多名企,已实际上将S形试件作为标准进行推广应用。S形试件的国际标准化进程,标志着中国人掌控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检测技术的世界发言权,打破了西方制造业强国在国际标准化制定上的垄断。

在工业4.0的挑战面前,成飞提出“数字成飞”理念,打造了多样化信息综合管理体系,全面开展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的一体化工作,完成了企业核心系统从单项应用到集成应用的跨越。通过构建基于三维综合化模型的设计制造体系,成飞公司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为推动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发展,成飞集中优势资源组建“航空智能技术装备研发团队”,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接了多项国家和集团的研发生产项目,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并掌握了部分技术装备柔性化、自动化、集成化等核心技术。其中的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建立国内先进航空技术装备研究制造基地打下了基础。

第5篇

[关键词] 电工工艺实训 精品课程 工学结合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Technology Training Course|》, and describes the idea of curriculum reform by fostering skills cultivation; Implement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program based on professional superiority;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skill appraisal, through the hierarchy and modularization teaching; Using products manufacturing as media based on work processes, and keeping paces of contents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with job positions.

[Key Words] Electrical Technology Training Excellent Cours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program

为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岗位(群)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教育部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核心之一。精品课程建设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在各高职院校受到普遍的重视。本文针对我校的办学特色与教学实际,对《电工工艺实训》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及内容进行阐述。

一、课程建设目标与定位

《电工工艺实训》是我院电力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实践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电工工艺实训》课程组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改革与实践,根据专业要求,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突出高职技能培养为核心,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工学结合,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的场所,培养学生踏实的工作作风、独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立了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改革思路,整合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循序渐进、分层次模块化的教学形式,将实训与职业技能取证结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不仅使课程教学模式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参考,该课程在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课程特色与创新

1、循序渐进,合理构造实训内容 。按照职业成长规律组织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组成员深入企业调研,依据电力技术类专业在电力企业典型就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所需的电工工艺技能要求组织该课程内容。该课程的内容构造,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思路,从学习电工基础知识入手,实训内容分为电工工艺基础知识、电工基础性技能训练、应用性技能训练及综合性技能训练等四个层次,逐级递进,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实训过程层次清晰,注重学生电工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职业技能能力的发展规律,教学效果显著。

2、依托电力行业优势,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就要为工学结合创造条件,广泛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参与,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训环境和充足的生产实践岗位。近年来,学院依托电力行业办学优势,与泉州亿力电气公司、泉州七星电气公司、泉州亿兴电力公司及福建省电力公司下属地方电业局等单位合作实施了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并借此与地方电力公司及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密切合作关系,其中的大部分电力企业成为了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它们既是学校的实训场所,又是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也是学校的技术服务对象。根据这些企业的生产安排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电气设备厂、变电站等校外实习单位实习,将实训教学搬到企业现场,指导教师结合现场进行教学,实训内容紧贴工作岗位,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配合,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上,充分利用电力行业与学校的资源,以真实的项目任务为支撑,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基于工作过程,以产品制作为载体,实训项目设计科学合理。实践类课程的突出特征就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即分析完成一项工作的完整工作流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即确定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和相应的技能要求;转换配置学习领域和设计学习情境。在《电工工艺实训》课程教学中,以电力行业生产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注重职业道德和服务生产一线的思想定位,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实训内容紧贴工作岗位。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营造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采用以任务为驱动、按项目为导向,以产品制作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训与职业技能取证结合。电工工艺实训课程教学为进一步贴近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缩短差距,将进网电工鉴定内容引入电工工艺实训课程体系中,这样实训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训考核标准参照鉴定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其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融合,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学生取证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受到企业及学生的好评。

5、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推行 “双元教师”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鼓励教师“走出去”,企业工程专业人员“请进来”。每年暑假安排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促进课程教学改革贴近生产企业,同时学院聘请了泉州电业局、永安发电厂、泉州亿力电气公司等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校内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企业的专家与学院的教师共同研究,并按企业的岗位群能力的要求制定教学和实训计划;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

三、结束语

总之,《电工工艺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的需要,通过采用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目前,该课程组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星钊.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154-157.

[2] 孙立功. 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49-50.

第6篇

“2011计划”的核心是协同创新,而协同创新是解决科技资源分散和科技创新实体间彼此封闭性的重要手段。推进协同创新要坚持的原则是“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这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发展的方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2011计划”提出“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此为协同创新平台的最初来源。2012年10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支持本科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高职院校设立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任科技特派员,构建产学研合作有效模式。高职院校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发展主线,在与政、行、企、校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如何走出去,如何开展合作,如何开展协同创新,需要寻求重要的途径与载体,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有助于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整合社会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同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协同创新是一个“沟通一协调一合作一协同”的过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就是通过构建以核心能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为主要应用的合作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优势,降低和减少企业研发时间、研发成本、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获取创新资源。其建设的基本原则有:

(一)把握行业企业需求,实施全面开放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应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行业和企业急需的如人力资源服务问题、企业技术改造问题以及企业长久发展问题。面对各类学校实施全面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广泛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二)引领行业企业创新,促进深度合作

以创新为目的,高职院校要引领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深度合作,充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交叉专业的有机融合,探索创新要素的共享机制,推动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的互动发展,促进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三)促进合作主体共赢,建立机制保障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要促进政行企校等合作主体的互利共赢,推动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也是平台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会涉及到多方合作主体,也关系到市场化运营和公共服务的有效结合。因此,通过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合作主体平等互惠的重要保障。

三、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主体,应发挥主动作用,积极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的储备,同时要协调整合创新资源,做好布局和架构,组建能力强、优势集中的协同创新体。其主要路径有:

(一)按照服务求发展贡献求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要善于加强同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政府部门构建一种特殊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和反应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教学服务和技术服务,在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订单委托培养、地方居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实效,赢得政府部门的信赖。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定期汇报沟通交流机制,积极参加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科研机构及技术服务组织的活动。在“学校-企业-政府”三方中应相互协调,尤其是要利用政府部门统筹协调职能,促进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

(二)按照“产学研用”建立或改造校内实训基地,发挥教学科研基地作用

以产学研用为指导,拓展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教学、科研、服务领域的新功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企业。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建设和改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按照理事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区域性“政校企行”合作联盟

按照高校、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的“理事会组织管理体系”,由理事会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路线,成立区域性“政校企行”合作联盟,这是高职院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支撑,有助于平台更加开放和稳定。

(四)按照“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原则,成立科研服务机构和创新科研团队

建立科研服务机构和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是学校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教师开展科研、技术服务的重要平台,对于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有:一是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二是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三是体制机制难以催生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为此,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中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是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与就业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就是以区域产业发展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二是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通过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把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二是通过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三)建立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

在“政行企校”合力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过程中,作为重要主体的高职院校,建立有利于调动利益相关方的激励机制尤其重要,这是保证平台能够长效发展的关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学校要充分了解各方利益诉求,做好平台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使各方在平台建设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发挥政府主管部门调控评价作用,形成定期评估制度,根据利益相关方表现,提请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方面支持和经费的资助;三是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加盟平台的氛围,积极鼓励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科研创新团队,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内部催生机制与制度保障体系。

五、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腹地三水工业园区,学校专业与园区产业相适应,并与园区管委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了基于工业园区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联盟。学院是佛山市职业教育基地总部单位,引领佛山市职业教育发展。近年来,学院在充分发挥政校企行作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成立佛山市快速制造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服务地方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在佛山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佛山推广基地,向佛山市科技局申请组建佛山市快速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旨在为企业创新产品进行反求加工、快速成型、快速模具加工等方面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中心齐聚了先进的硬件设施和结构合理、技术力量较强的专业研发团队。学校多次邀请佛山市科技局相关领导以及专家对组建方案进行辅导与论证,并根据专家意见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反复修改。2013年7月,通过了由佛山市科技局、发改局和经信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成为佛山市快速制造工程中心。该中心成立标志着学校拥有了服务佛山地方产业升级的协同创新平台,学校教师通过平台能够更好地为佛山本地企业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自主创新。

(二)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国家

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协同创新平台,提升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中山大学牵头,联合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定位是以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重点,开展数字家庭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集成技术研究,研究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草案,进行应用示范和技术推广,建立开放的实验环境,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为我国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借助“数字家庭”项目,人们将实现通过智能电视和智能网关,使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之间“互联互通”,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取信息,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操作家里的一切电器甚至数码产品。为适应佛山数字家电产业的发展,学校积极推进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学校落户,2013年4月,学校与数字家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依托国家工程中心成立佛山数字家庭协同创新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带动了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专业及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提升。

(三)积极建设教学科研型实训基地,发挥其作为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