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游戏策划案

时间:2022-07-17 16:31:16

导语:在游戏策划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游戏策划案

第1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消费;调查

尽管食品市场高效运作,但也不可能避免一些问题,如检测水平低和监管队伍力量弱等,只通过政府监管是比较困难的。食品安全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国内对其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处在技术与监管等层面,在具体问题原因分析上缺少统一性。本文采用了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为解决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1调查地点与方法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了某市的大多数群众,总共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并全部回上来,该次调查共分为10道问题,分成不同的部分,同时还使用了访谈的方式,访谈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食品信息来源等。

2结果与分析

(1)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在谈到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时,在购买食品过程中,消费者更在意销售地点,见表1。对是否介意添加剂的存在,介意的人占50%居多,见表2。(2)食品安全问题处理机制。从本次调查中能够看出,当发现食品存在问题时,保障自己权益和不保障自己权益的人是持平的,见表3。居民并没充分了解食品安全知识,需要从多种渠道提升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见表4。

3诱发食品安全的因素

(1)食品检测监督条件缺少完善性。尽管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而在食品安全检测上还存有不足之处,其中检测监督条件有待完善。现阶段,检测设备不够健全,检测涵盖范围窄,抽检率不高,要想普及检查,十分困难。地沟油事件让人十分担心,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检测,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还处于优化中。(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问题。①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表现出垂直分布,而基层的人力与财力等配置较少。②分段监管体制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使得监管责任不精细。③食品安全监管应表现出应急化倾向,但现实的监管总是很被动,往往习惯于被动应急。(3)公众参与性不高,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面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往往向消费者保障协会请求帮助。消费保障协会由相同级别的工商部门负责管理,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无法和各个部门协调起来,也就不能让社会对其产生较大的信任。

4讨论与建议

(1)强化食品检测监测,集中检测资源。①集中规划年度检测,切实负责检测报告的工作,获得各食品监督部门的认可。②依托实力雄厚的检测机构,形成市场化模式的食品检测机构,节省建设成本。短期内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规范无标准的食品。构建食品安全的预警制度,抓重点和根本,及时处置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健全的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与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追踪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摒弃不合理之处[1]。(2)建构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①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要求所有食品监管部门切实监管,管控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②创新食品监管模式,从根本上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着重治理食品原料,注重治理种养殖品的应用,尽量少使用食品添加剂,按照规范,少使用违禁药品,从根本上管控好食品安全,做好农产品无公害计划,为农产品搭建绿色生产基地,彻底把控好食品安全质量[2]。(3)强化食品安全的宣传。树立强烈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搞好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监管并跟踪调查食品安全。让行业协会凸显自身职能,成为各机构的纽带。借助各种途径,让消费者勇敢面对食品安全及对食品安全形成高度认识,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让消费大众能够较好地识别食安全方面的问题,为消费者申诉开通绿灯,真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作者:张璇 单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材

中图分类号:F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231-03\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被应用,现已成为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哈佛商学院商业和企业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超过教学总学时数的80%。通过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已经培养出众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领域的精英。现在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在我国应用较晚,首次运用是在1980年大连中美培训中心首次厂长、经理研修班,此后在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独特的特点使其必将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被大家所推崇。

一、会计专业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积极进行思考、讨论、课堂发言、撰写报告,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学生进行身份体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语言表达、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会计是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只对相关会计信息进行简单描述,学生远离真实的会计环境,对所讲授的内容很难理解和消化,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会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解决,而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此外,会计案例可以贯穿多个知识点,融会多学科知识,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因此,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广泛运用是大势所趋。

二、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管理类专业,特别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案例教材质量有待提高。案例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质量的高低。目前在会计专业课程运用案例教学可选择的教材较少,导致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案例过于简单,没有相应的案例背景及相关资料,且将复杂业务分解、删除,结果变成类似课本例题式的案例,失去了案例的特色,采用这样的教材往往会使案例教学变成举例教学。

2.教师实践经验有待提高。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实践经验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但目前高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到企业参加过实践,接触会计实践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是从书本中了解企业,其理论功底较扎实,但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对会计实务工作流程了解不够,且由于条件有限,高校教师虽然有些能到企业参观调研了解到一些企业情况,但了解深度不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使案例教学只能照本宣科,可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导致案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和引导、案例点评等存在不足,进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3.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待提高。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只起到辅助、引导作用。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参与程度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学生受长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学,习惯于接受教师意见或课本中的意见,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参与的习惯,其参与意识非常低。(2)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和扩展性,对案例中的一些问题,考虑不够全面,因此不能紧扣案例做分析,甚至是无从下手,对案例中的问题找不出解决的办法,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案例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3)有些学生碍于面子,怕自己回答错误被同学嘲笑,而不敢参与到讨论中。(4)案例教学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应采用小班教学。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并且财会专业是热门专业,学生规模庞大。各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往往采用合班上课,人数可达上百人,有的甚至会超过200人。这种情况下不利于组织案例讨论,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时不足。目前很多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会计专业课程课时都较少,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基本上只能把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内容讲解完,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不能将案例中的相关环境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将案例信息变为了教师加工后的描述信息,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将案例教学变为了简单的举例教学。

三、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优化对策

1.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案例。案例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案例。应鼓励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编写高质量、适合学生需要的案例教材,这就需要大量资源支持,会计专业课程和企业实务联系紧密,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了解企业对专业的需求,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适应社会需求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使教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在会计实践中搜集真实的会计案例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写出高质量会计案例教材,并且要每年不断进行充实更新,使其不断完善。

2.教师要精选案例。案例选得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围绕教学目标精选案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每一堂案例讨论课之前,都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侧重点来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

在案例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实践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以会计实务为蓝本,将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整理和提炼。二是代表性。应让学生通过对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分析,逐步扩展到对一般的案例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归纳总结出会计与理财工作中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三是针对性,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并且要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掌握。四是综合性,案例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从对单一知识点的了解转化为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因此,所采用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让学生有讨论和思考的余地,使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另外,为了弥补课时不足,教师在设计好案例、开展案例讨论之前应先把案例资料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有足够的时间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并开展小组讨论,这样不仅节约了课上时间,而且能促使学生在课前对案例进行分析时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案例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研究和实验基地,开展会计实践与调研,定期同实务界进行业务交流与研究、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到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中,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4.调动学生积极性。案例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首先,应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应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使学生由“要我说”转变为“我要说”;再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知识水平、素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在课前,可将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要求其阅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案例进行分析,课上采取分组讨论、总结发言等形式,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同时又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充分调动每位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5.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身历其境以会计或审计人员身份参与案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要有始有终,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做出评价,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另外,课后教师应对本次案例教学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不断修正和完善案例教学,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6.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会计专业课程应对以一张试卷来评定成绩的方式进行改革,可将学生的成绩构成分为: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等几项,还可以尝试增加课堂表现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对于课堂表现主要是针对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具体表现,包括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和对问题的理解分析水平。课堂表现在总评中所占比重高会促使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对于不参与讨论的学生还可实施扣分的方式,以强制其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7.改革教学计划。良好的案例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改善课堂气氛有很好的效果,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应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针对案例教学课时不足问题,应改革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增加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课时,以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足够的学时用以开展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婷.案例教学及其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运用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 余凯成.中国企业管理案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王,马春爱.案例教学应用现状分析――以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为例[J].会计之友,2011,(6):114-116.

第3篇

【关键词】测绘档案; 信息化建设; 信息共享; 标准体系

1.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现状问题

1.1 认知问题

人们的思维受传统测绘档案管理模式束缚,认为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测绘实体档案信息著录、查询统计、借阅、存储备份与归档、目录信息等。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有效地提高了测绘档案的管理效率,却忽视了测绘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制约了信息化工作思路,也导致各级测绘档案部门开展的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总体的规划和架构,使得目前信息化建设工作起点较低,目标不明确,缺乏前瞻性。

1.2 测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

测绘档案方面现行、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大多都很陈旧,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0 多年前,而且内容也不能覆盖测绘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全过程。在测绘档案信息化进程中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明显滞后,导致各单位只能根据各自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需求,分别对部分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甚至还自行制定了一些标准,造成了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现象,这必然导致测绘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造成资源的浪费。

1.2.2 档案整编和档案数字化工作薄弱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陕西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就开展了馆藏部分模拟档案的整编,由于缺乏对标准的准确认识或者标准意识淡薄,在整编过程中,大多没有按照当时的有效标准执行,整编工作水平低,案件从内容的合理适宜性到形式的表达和美观性,其质量都不尽如人意,更主要的是不便于利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需要在统一的技术标准指导下,对原有整编后的档案进行全面核查、修改和数字化,同时对尚未整编的模拟档案进行全面的整编和数字化,但经费和设备又是制约该工程进展的瓶颈,此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目前数字测绘档案已占主导地位,但仍缺乏指导数字档案整编和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数字档案的整编工作也由于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问题丛生,甚至造成部分工作返工。工作基础较弱,以及经费、设备、人员技术水平的不足,使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尤显薄弱。

1.3 提供利用存在的问题

测绘档案直观反映国家政治、经济、历史变迁和地表变化,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具有存史育人的作用,是宝贵的社会信息资源。长期以来测绘主管部门和测绘档案管理部门,对测绘档案的作用主要从测绘专业的角度考虑,从而导致测绘档案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和各行业专业部门,而忽略了社会公众这个服务群体。此外测绘档案的保密性、利用手续的烦琐性和管理手段的落后,使得大量的测绘档案长期“沉睡”在档案库房中,造成测绘档案利用率非常低。

2. 提高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合理建议

2.1提高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全面构建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各级测绘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档案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测绘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应充分发挥测绘档案的利用价值。笔者认为,目前国家测绘主管部门亟待组织构建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框架,从宏观上指导各级测绘档案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档案实体整编与数字化、档案的信息挖掘和融合、安全网络系统建设、档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组成,每项工作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因此,构建总体规划和框架时必须统筹兼顾,具有前瞻性。

2.2 建立科学的标准规范体系,保障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系统、规范、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现行仅有的测绘档案收集、接收、鉴定、整理、立卷与著录和归档管理规范规定以及测绘档案的术语标准、分类和编码、信息著录等标准已无法支撑测绘档案基础工作的开展,应尽快修订完善; 而测绘档案信息的加工标准、记录标准、传输标准、检索标准、处理与控制标准、存储备份及维护标准、安全性保证标准、原始性保证标准及测绘档案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还基本是空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些标准急需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只有建立了标准规范体系,才有可能切实提升测绘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的服务能力。

2.3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测绘档案实体整编、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挖掘与融合、档案的保护和抢救、档案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开发等是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涉及的经费巨大,没有经费的支撑举步艰难。

2.4 正确认识和处理测绘档案保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提高测绘档案的利用率

由于测绘档案的特殊性,大部分档案,测绘档案的保密是必须遵守的底线,但是保密不应是目的,而是应该更好地发挥测绘档案的作用,服务于社会。首先,解决测绘档案密级定级问题,测绘档案密级定级应根据不同测绘档案实体介质,采用不同秘密定级标准实现分层次密级认定,从而实现分层次的开发利用,如矢量数据可依据要素或要素类制定新的密级认定标准,该保密的要素或要素类则可继续保密,该解密的要素或要素类可向公众开放; 其次,采用技术防范措施加强测绘档案的安全,加大力度研究涉及档案的加密和解密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测绘档案的安全; 再次,加大测绘档案的信息挖掘与融合技术的研究,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形成不同档案的信息集( 如可按社会公众、政府、专业部门的需求,形成非涉秘版、涉秘版测绘档案信息数据集等) ,为提高测绘档案的利用率奠定基础。

2 5 构建服务平台,提高测绘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的能力

目前测绘档案服务基本还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半手工方式,所开发的测绘档案管理系统也只是实现了原始档案相关目录信息的检索查询、统计,实际意义上的测绘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构建测绘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是提高测绘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技术手段,测绘档案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对所需的多种信息服务进行集成,将测绘档案信息本地服务与异地远程利用并举,实现有效共享。

3. 结语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来说,也同样存在着机遇。做好测绘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并使其真正服务于大众,解决好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永久利用问题,将是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进测绘档案文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管理模式;优化

1 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1.1 近年来我国高校档案室对档案的管理方式有了巨大的转变

从过去纸质版的实体管理到现在的电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其管理方式多样化、智能化,管理范围逐渐扩大,其服务模式也多样化发展。然而,当前高校依旧还是有一些固步自封的工作者坚持着旧观念,还是过去的那套重视保管轻视利用、你查我调、闭架借阅等传统操作手段。

1.2高校的档案管理已经逐渐形成了信息化的管理

伴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档案也逐渐成立档案网络化的管理,现今,有些高校实现了校园网与局域网的相互联系与沟通,有些高校没有同校园网进行连接,只有少量的工作机同校园网进行了连接,大部分工作机都没能达到互联网和校园网的连接。

1.3档案馆藏模式从过去的纸质档案逐渐转变为电子档案

在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中,纸张一直都是其主要媒介与载体。现在伴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能够满足一切需求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较,其优点是能够多出几十倍、甚至几千倍的海量存储量。

2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及举措

2.1 全面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提升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把现在的档案管理人员培养成为现代化和数字化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但要有熟练应用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数字化技术、及档案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知识理论和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创新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在意识形态中,坚持“以经营取代‘看摊’、以创业取代守业、以竞争取代懒散”的理念来为高校科研与教学提供服务,坚持以人为本。

2.2 完善工作规范,加强对工作方式的创新

首先,坚持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文档一体化与双归档制的基本原则。高校在实施办公自动化的规划中,要把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中来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让学校办公自动化与档案管理共同发展。其次,构建高校档案馆内部局域网,与互联网或外部网相联系,这是构建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还要制定与网络特点相适应的标准、规范和政策,尤其是制定一套跨平台运作的、操作性强的、统一管理的技术标准,逐渐健全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管理特征的标准和法规。最后,实现档案数字化的转变,通过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和扫描等多种方式,记录储存到各类磁盘、光盘等储存器里。特别是要对那些利用频率较高的、珍贵的、容易受损的、重要的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与处理。

2.3 拓宽服务种类,满足社会的要求

首先,拓展社会信息服务的业务。从单一的为高校内部服务拓展为为社会服务,转变了档案信息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对图书、文件、情报、档案索引的服务。其次,要把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主要表现在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工作理念与工作手段之中,档案馆既是一个收藏用地,又是档案信息的交流中心、信息技术和聚集中心的客户,构建档案信息服务、加工、搜集、检索、贮存为核心内容的实体工作。再次,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加强横向纵向的联合。由联合目录成功实现了资源共享的需求,充分挖掘了资源潜能,提升了档案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建立新的搜索引擎和网络体系,在部门局域网中,利用当前的网络资源与计算机充分实现档案的远程服务。

2.4 提升服务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一,要构建档案资源管理。利用多样化的接收渠道进行档案征集与记录等措施,从而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大幅增加了馆藏数量,特别是对多媒体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管理与接收,成立主体为科研和教学档案,并考虑到其他类型的档案结构的体系,毕业论文、科研档案、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组成了高校档案管理体系的主要部分。第二,展开电子档案的网络在线服务。高校的档案管理部能够通过互联网的电子信箱、提供数据库查询、汇编相应专题等方式,使档案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Email的方式在网上快速的进行信息沟通,提供资信与查询服务。第三,自动收集并上传电子档案。现今,同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的收集工作与之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上传与下载形成了电子文档,所以,档案馆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可以在最新的时刻归档电子档案。第四,构建一个电子档案管理中心。电子档案在网站中提供非保密或有限制性电子档案的利用与查询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第五,成立自己的档案馆的主页,提供网络便民服务。高校的档案工作人员在自己的主页上设计档案信息数据库,有别是要建设电子档案的全文数据库。通过网站来实现电子档案的利用和管理,让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使家长在观看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1、 活动主题:舞动七彩旋律 唱响金色童年

2、宣传口号:

"我阳光 、我健康 、我成长 、 我快乐"

活动准备

1、 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

2、 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排练童话剧、情景剧,抓好幼儿生活技能的教育教学;培养幼儿与不同年龄班级的小朋友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收集制作环保时装的废旧物品;

二、活动内容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

3、地点:幼儿园操场

4、对象:全体教师、幼儿、家长;

5、宣传途径:通过家长一封信形式向家长发出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将以年级为单位,小班 中班 大班是文艺汇演以舞蹈、童话剧表演、歌曲、时装年代秀等形式来进行。

1、 幼儿情景、童话剧表演

(1)、目的:通过参加童话剧表演,培养幼儿对表演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2)、要求:体现从参与、选材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水平,表演活泼、大方,服装设计符合剧情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配有一定的背景和表演用的道具、音乐,需要录音的提前做好准备。

2、时装年代秀

(1)、目的:时装秀的衣服是利用收集废旧物品,参与环保时装的设计和制作,初步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意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兴趣,不让孩子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同时,我们将为您展现出70、80、90年不同年代的服装风格。

三、活动要求

第6篇

西安是西北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根基深厚,结合文化创意理念打造特色鲜明旅游地产是发展西安乃至西部旅游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巨大的城市化空间、逐渐成熟的旅游消费市场和大手笔的国际大都市战略的制定等都为西安旅游地产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旅游地产与文化创意

旅游地产也称旅游景观地产,指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借助旅游度假为目的的开发营销模式,以求全部或部分实现度假休闲旅游功能而开发建设及经营运作的房地产项目。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依托,借助于新兴高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或活动。基于文化创意视角来开发旅游地产主要应建立一个文化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旅游产品的设计,从而在旅游、地产、文化三个产业的最佳关联点上得以最高的产业联动效益。

二、基于文化创意的西安旅游地产开发优势

(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西安素以古都闻名海内外,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得天独厚。 在现代旅游地产的开发项目中,许多是借历史文化的遗留来打造文化主题鲜明的大型主题公园,西安在此类旅游地产开发项目层面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如以唐代休憩文化为核心主题的大唐芙蓉园,虽然耗资13亿、占地1000亩,但在开园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就带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城郊休憩的好去处,经济与社会效益兼具。

(二)曲江文化创意产业繁荣

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曲江新区与雁塔区的交汇之处,集合了广告、网络、广电、旅游、设计、出版等诸多行业,在文化资源的集成、整理、提炼,文化创意理念的形成、产出过程中,形成集群式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区域向心力,带动曲江乃至整个西安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深刻挖掘唐代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旅游地产精品,使每一个旅游地产上都刻着文化的烙印,文化品牌效应极为突出,是西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

(三)文化氛围浓郁

作为文化古都,西安的文化氛围浓郁且充满活力。第一,西安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而其中艺术类院校知名度较高,具有巨大的艺术创作潜力,而城市的旅游地产文化创意开发正是需要这样的新生的力量;第二,西安科研队伍庞大、研究水平较高,尤以历史文化科考民俗专家居多,能够在文化产业化的进程中把握建设和发展的方向;第三,西安拥有西部最大的书城,每天均吸引大量市民前来阅读和购买书籍,使得城市居民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也形成了西安特有的城市民风,为以旅游体验为主的消费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三、开发策略

(一)深挖文化价值打造内涵丰富的观光型旅游地产

西安汉唐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因此以挖掘汉唐文化为核心的观光型旅游地产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创意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有哪些文化要素可以用来转化为产业动力,在旅游地产的打造中,也要明确如何设计开发项目才能突显核心的主体文化,真正做到以文化内涵为吸引,打造高端的观光型旅游地产而非单凭投资巨大、规模庞大来招徕游客。目前西安市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建设各类大型的文化主题公园类旅游地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但也仅限于利用古遗址复原,立标牌阐释,建塑像纪念等等的普遍方式,显然在文化的内涵表达上欠缺力度。因此,应加大对秦汉唐文化的深刻挖掘,请专业的文化人士来构思地产项目的主体设计,不求规模宏大,但求内涵丰富,能够形成文化形象品牌鲜明的观光型旅游地产。

(二)展现文化风格打造格调高尚的休憩型旅游地产

城市休憩是目前都市人休闲度假的新诉求,不一定要驱车前往很远的目的地,而是在城郊甚至室市内要有适合周末休憩的好去处。如目前大受欢迎的温泉度假产业,是集景观、文化、配套设施为一体的产业,西安温泉资源丰富,尤其是辖区内临潼温泉既有纯正的水质资源优势,又有秦代帝王、唐代帝王文化优势,同时又具有距离西安市区较近的区位优势,因此,临潼具备进行具有文化风格的高端休憩型旅游地产。结合临潼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将历史文化巧妙融入温泉度假项目之中,从度假村的建筑外观到大厅、浴池、茶座、客房、娱乐设施等的设计都应结合唐代宫廷文化来进行,突出高品位的设计和开发格调,真正向游客展现唐代宫廷的沐浴文化,使游客在度过轻松假日的同时,更能享受到纯正的皇家风范, 而不仅仅是来泡个澡,喝个茶,而是在难得的周末时光享受了一场“文化大餐”。

(三)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现代感十足的体验型旅游地产

尽管西安的主打城市名片是文化古都,但在以年轻人为主流的都市旅游发展中,时尚、动感、活力的标签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结合文化创意理念,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具有现代感的体验型旅游地产势在必行。 近年来西安逐步完成了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雁塔新天地的建设,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比较流于表面,尚未形成独特的时尚文化街区和地标。因此,应该借鉴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开发设计理念,融合国际前沿科技元素,在数控、LED、新能源等层面开发出时尚、动感的创意街区。如在大雁塔商圈开发的秦汉唐文化旅游区内,以高科技手段打造的“天幕”颇受古城人民喜爱,每天均吸引不少市民及游客观光驻足,对大雁塔旅游景区和商圈具有较强的拉动消费作用,并提升了古城西安的城市形象,真正显现了城市的时代感。

第7篇

关键词 档案管理 系统化 策略

一、企业知识管理与档案工作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发现、获取和应用。企业的知识获取一般有两条途径:外部获取和内部挖潜。从企业发展的过程来看,仅仅依靠“外部来源”获取知识,往往使企业陷入需求两难的困境,对企业而言选择“知识自给”模式,其实际意义则更为深远。企业知识自给的一个重要源泉就是企业档案。

企业档案与各种经济信息、情报资源一起, 形成的信息资源。企业档案是企业信息的载体,也是企业经济、科技、管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企业档案主要包括管理性文件、科技文件材料、会计档案材料、人力资源档案以及特殊载体档案。企业的领导决策、人事工资、财务账目、科技项目、产品开发、科研成果等等都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对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生产起到推动作用。一个企业的管理是否成功,生产能否盈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知识管理环境下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瓶颈及对策

1.中航油新疆公司档案管理面临的瓶颈。中航油新疆公司在档案管理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受到企业体制及企业历史的影响,整个公司的档案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知识管理的引入,一些制约公司档案管理提升的因素也逐渐浮现。

(1)档案管理本位思想、保密意识根深蒂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模式、工作意识形成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惯性思维”。这就造成了档案管理的被动服务,档案的知识价值得不到合理的发挥和挖潜。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档案信息所占企业各项信息的份额日益突出,但档案部门并没有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部门,甚至一度形同虚设。从管理体制上看,目前,中航油新疆公司的档案分别归属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协同合作意识淡漠,淹没了档案管理合作的优势和作用。协同合作意识的淡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档案管理故步自封,不愿接受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二是缺乏协作意识,缺乏与其他部门融合的意识。

(2)管理过程中重实体保管、轻知识挖掘。随着企业体制的改革,企业档案实体管理历经岁月洗礼,变的相对成熟。目前公司档案的保管机制比较健全,保管手段比较先进,保管方式日趋合理。档案实体管理方面,管理人员理顺档案收集的渠道,并对收集到位的档案整理、鉴定、保管等也驾轻就熟。然而相对于档案实体管理而言,企业对档案知识的挖掘显得薄弱很多。主要表现为:信息共享机制与知识挖掘机制不健全,忽视隐性知识的归档管理、档案管理业务功能单一,缺乏可兼容性等。另外,企业档案中出现的一些新兴档案种群,如客户档案、竞争情报、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目前可以说是薄弱环节,既缺乏可规范的操作,也没有形成可供遵循的一般管理规则。

(3)技术方面,硬件不强,软件更软。目前,公司虽有一套硬件平台建设,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也基本可以体现现代化建设的宗旨。但是,实施知识管理需要有一套与知识管理体系相匹配的硬环境建设,并将档案管理纳入知识管理体系,则原有的硬件建设就显现出其薄弱之处。而在公司档案管理的软实力方面,制约档案管理的瓶颈更为突出,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各项配套制度建设缓慢;组织文化建设薄弱;团队建设和战略机制建设也不能满足知识管理的需要等。

2.知识管理环境下中航油新疆公司档案管理的对策。(1)开放意识,转变被动管理思维,促进档案知识产品化。企业档案人员需要树立开放意识,摒弃本位思想,培育组织内外的沟通渠道,一方面,及时提供自己的知识成品、半成品或档案资料给有需要的部门和人员;另一方面,积极与其他部门人员有效沟通,掌握动态的、隐性的知识资源,及时归档。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应该转变过去工作中被动的管理思维,不仅仅满足于档案实体的安全与责任管理,还要深入探索档案知识资源的加工,促进档案知识产品化,促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

(2)实现文档一体化,促进文档与其他系统的协同。新疆公司在档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对企业的档案进行梳理和分类,结合公司实际,逐步理顺档案的归属关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找准方向,循序渐进。实际管理中,在档案工作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上需找革新点。一方面立足制度创新、工作手段改进,尽量简化档案管理长期推行的一些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另一方面,从只整理保管本企业形成的纸质档案、科技图书、标准、期刊、法律法规中解脱出来,实现由封闭的以实体管理为主向开放的电子信息网络管理转变,由重管轻用向重用促管转变,由单纯的档案管理职能向信息与知识综合管理职能转变,形成辐射企业档案、标准、图书、期刊、情报知识综合管理的知识处理中心和中转站。同时建立结构合理、种类齐全、质量优化的知识体系,为领导决策、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3)有效实现档案知识的挖潜、整合和共享。利用公司现有的设施,逐步建立符合新疆公司发展战略的档案管理数据库,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档案蕴含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的挖潜、整合,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做到档案工作的全员参与,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逐渐实现档案管理系统的动态循环(图1)。知识共享的过程可以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吸收,知识交流,知识理解和知识创新。知识共享效果强烈地依赖于企业成员及企业文化,建立开放的、能够有效传递思想和经验的企业文化是进行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关键。

三、结束语

企业档案的管理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前进,只有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档案所承载的信息的价值,才会有动力去改变目前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中国航油新疆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起步晚、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差,历史的传统及体制的限制,公司长期以来的管理方式都是粗放式管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新疆公司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利用创新的头脑去思考档案管理的对策,培养或引进具有档案管理的专业型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企业档案信息价值,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新疆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关工作者只要把握好管理方向,理清思路,理顺关系,坚持用创新的理念去改进现有的工作方式,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一体化就会逐渐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王凤霞,王秀芳.深化档案管理工作[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

[2]高文华.档案现代化管理初探[J].办公室业务,2005.2.

[3]贺真.论现代企业管理资源建设依据与策略[J].档案学研究,2009,(1).

[4]李淑英.发挥企业档案作用服务企业文化建设[J].隧道建设,2008.

[5]周晓英.档案信息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张莉. 论企业档案概念的理论价值[J]. 档案学通讯,2006(2).

[7]吴丽珊. 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几个阶段[J]. 经济科技档案, 2005(3).

[8]黄世吉.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06(3).

第8篇

关键词:隧道洞库;施工监测;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隧洞的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施工中困难多、偶然因素多,因此要做好动态监测和反馈,关键是优化监测方案,提高监测的精度,降低监测成本,这已成为动态监测及反馈分析中的突出问题。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由现场量测获得的位移量,通过反演分析确定设计计算所需的地质参数的反分析法,而利用现场量测的位移值反推围岩特性参数和初始地应力准确度与现场量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有关。这种误差的传递主要取决于测线网的布置。因此,在反分析法的工程实际中,建立合理有效的量测系统,是使反演计算结果误差较小的重要环节。同时,近年在逐步获得发展的地下洞室监测技术及信息化设计技术中,对量测的正确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量测方案(包括测线和测线网的布置)进行优化设计的研究。但是,目前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方案的优化理论研究尚不充分,测点、测线布置主要依据经验,因此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量测值偏小、误差偏大等不良后果,从而对信息化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虽然从理论上讲,测点的增多将会提高反分析的计算精度。但在实际工程中,测点过多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利用合理的测点和量测数据来获得较好的反分析结果,就成为反分析工程应用问题中重要的一环。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测线网的合理布置。张中生针对地下结构荷载反算中测线凭经验布置的盲目性,提出了独立测线网的概念,并借助奇异值分解并结合解估计分辨率和解估计方差提出了用于地下结构荷载反算最优测线网的方法,为地下结构荷载反算正确布置测线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本文以李文平提出的优化布置测线网的思路为依据,优化设计了某大型隧道工程的施工动态监测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对现场测量结果的分析表明,优化后的监测方案,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而且节约了监测成本。

1、三角形测线网优化布置的基本原理

由于目前有多种三角形测线网应用于工程中,为此须进行优化处理。李文平借助奇异值分解并结合解估计分辨率和解估计方差的分析方法,针对独立测线网的布置方案,导出用范数的最小值作最优测线网准则的计算公式:

(1)

其中,为解估计的分辨矩阵;为单位矩阵;

公式(1)为地下结构有关参数的反算和测线网的正确布置提供了依据。所谓独立测线网是指排除刚移后能唯一确定各测点位移值的一组测线。也就是说,用一组独立测线网布置的测线来量测测点间的相对位移,可唯一确定各测点的位移。应该指出,式(1)的推导过程只与测线网网线的布置有关,而与测量的物理量无关,因此不仅可用于位移测量,而且也可用于轴力、岩压力等其他力学量的测量。

2、测线网优化布置的设计

假设存在N个测点,可以连接条测线,测点间相对位移必须选择独立测线进行读取。一组独立测线网拥有独立测线的最下限为少2N-3条,由于从条测线中选取2N-3条独立测线可以组成很多组独立测线网,所以很难找出所有的独立测线网。现根据工程中常用的三角形测线网布置,设计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独立测线网来进行计算,由此得出测线网的优化方案。方案1为放射形测线网,所有测点以1、13号测点连线作为基线,如图1(a)所示。方案2为传递三角形测线网,以1、13号测点连线作为基线传递三角形构成独立测线网,如图1(b)所示。方案3为组合网,以1、13、7号测点连线作为基线。其中,5~9测点以1、13号测点连线为基线;2~4测点以13、7号测点连线为基线;10~12测点以1号、7号测点连线为基线,如图1(c)所示。

(a) (b)

(c)

图1 测线网方案图:(a)为方案1;(b)为方案2;(c)为方案3

由于采用测线网优化原则可以使测线网优化的方案在获得工程有关的实测数据之前就能被提出,因此本文以矿山用分立式金属支架的荷载反算为例来导出测量用的测线网优化原则。矿用支架形状为直墙半圆拱,主要参数为,惯性矩,截面积。支架离散为14个直线单元,共13个测点,15个节点。假设除单元13、14不受力外,其余均受法向荷载。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包括计算了最大单位方差,最后按式(1)求出最优测线网准则函数的值,值最小的测线网布置即为最优测线网。表1给出了前述3种方案的准则函数值和最大单位方差。

表l 3种方案的准则函数值和最大单位方差

由表1可见,由于方案3(组合网)具有最小的值,可知组合网为最优测线网,而且方案3也具有最小的最大单位方差,这说明了正确合理地布置测线,反分析的计算结果也好。

3、优化监测方案实测数据的分析

在某大型隧道工程中应用了该优化监测方案对围岩一支护进行动态监测,为使测量结果达到最佳,监测内容包括量测位移、变形、轴力等多种力学量。该隧道、洞库工程具有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多、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监测工作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方案科学、动态及时地提供施工中围岩支护系统的位移、应力变化信息,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进程,为设计、调整支护参数提供依据。

以下分析采用该方案的测量结果,由于该工程工期较长,具有较多的测量项目和测点,导致测量数据较大,本文仅分析比较某些时段的部分重要典型的监测结果的标准差和相对误差。具体采用的数据是:②1、2号两个断面的高边墙水平收敛位移;②拱部3断面上的5个测点的锚杆轴力;③5个测点的围岩压力。

3.1高边墙水平位移

表2显示了1、2号断面在围岩位移稳定后的总位移值。1、2号断面的总位移值的标准差、平均值以及相对误差如表3所示。从表2可见,在围岩位移稳定后,两断面量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只有0.009(0.9%)和0.027(2.7%),这说明了在测量方案优化后,高边墙水平位移收敛值测量结果的相对精确度是非常高的。

表21、2号断面的总位移值 mm

表31、2号断面的

3.2锚杆轴力

以拱部3断面为例,分析其中5个测点的锚杆轴力,表4为具体的锚杆轴力测量值及精确度。由表3可见,某地下工程中用电测锚杆测量的锚杆轴力,其最低相对误差达0.033(3.3%),最高相对误差也只有0.135(13.5%),平均量测的相对误差仅为0.068(6.8%),可见具有相当高的相对精确度。

表4 锚杆轴力测量值kN

3.3围岩压力

采用压力盒对围岩压力进行测量,现以断面5处为例,分析其中5个测点稳定后的测量数据。由表5可见,围岩压力测量具有较高的相对精确度,其最低相对误差达0.004(0.4%),最高相对误差也只有0.057(5.7%),平均量测的相对误差达O.018(1.8%),围岩压力具有这样的量测精确度在大型隧洞的施工监测中是非常理想的,也反映出监测方案优化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表5 围岩压力测量值 Mpa

结束语

通过分析施工动态监测数据的精确度得知在条件(测点、测量设备和人员)相同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动态监测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更加合理的布置分布监测的测点和测线,提高的测量结果的精度,而且使坏点和无效数据明显减少。因此,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必要而且有效的,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提高了量测数据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了反分析结果的精确度,使反推得到的基本力学参数更加精确和合理,为洞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数值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应该指出,本文所给出的动态监测的优化方案具有通用性,也适用于其他隧洞工程施工的动态监测。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炼化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探究

1.企业安全意识不足

石油炼化企业不同于社会服务类企业,首先做的是的是产量和质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追求利益的高效性。在此过程中长期熏陶,使得企业本身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偏移到了“生产”上,从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一方面,领导、决策者层面片面强调业绩的重要性,而对于企业安全环节则是泛泛而谈,造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安全管理的覆盖面积不够广阔等,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引导力和规范力,少了创新理念的生成,不能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员工接触的安全管理信息较少,对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做到提前识别和注意,在工作环节中未能做到小心谨慎安全生产,特别是进行用电、用火、避雷等方面工作时,心理疏忽,大而化之;此外,企业因为考虑自身经济情况等因素,对设备的采购、生产,以及安全监督系统的完善工作等,没能做到竭尽所能的地步,造成设备质量低下,安全管理监督网络不完善等,不能顾全企业各部门的安全情况。

2.炼化工艺环节安全隐患较大

在石油提炼环节,火的使用十分普遍,国家在提炼工作中对火的使用也有严格的限制和规范,但是企业中具体操作火种时却难以做到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的状况,而对于火灾隐患的防范措施也不够俱全,消防设备欠缺导致应对、处理火险的能力相对较低;在电力供应系统方面,多采用单线供应的方式,电力线路过于单调应对突发短路等电力现象能力不足,且电源线路在生产环境中老化速度加快,电力故障和电力威胁日益加剧;而提炼设备自身防腐蚀防脱落的效果不佳,由于化学元素的不断侵蚀以及长期高温高压的环境不断考验,其爆炸、泄露的隐患特别巨大。此外,在石油化工环节中,强酸、强碱、毒性废料和气体的储存和处理等技术不够完善,可能导致化学泄露,继而污染环境毒害人口等,再加上企业自身处理化学事故的技术和经验欠缺,如果爆发化学泄露事件,其后果不堪设想。

3.炼化企业后勤安全保障匮乏

炼化企业的后勤保障,主要归根于企业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条件的建设。一方面由于石油炼化工作的紧凑性和持续性特点,往往对员工身体素质检查、病理医疗等工作很难普遍开展起来,而企业内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匮乏,导致员工的生活健康更加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食品来源和运输过程中不能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性,而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也有违规操作的现象发生,食品的规格不达标。

二、炼化企业安全管理完善措施

1.加强安全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安全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决条件,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绩效,首先要注重对企业内部人员安全思想的塑造。一是要加强安全管理条例的宣传,将国家安全管理政策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合理编排,发散到员工手中去,鼓励和组织员工进行广泛的安全知识和制度的补习活动,使员工做到严格使用规章制度约束日常生产工作;二是加强企业领导者安全管理知识培养工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化企业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五条指出“炼化企业领导和各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三是要加强实际事故、违章行为例子的宣传教育,以实例为镜,使广大员工从身边的实际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养成规范作业,仔细操作的习惯。做好预防、治理的思想准备,确保日常炼化工作的合理开展。

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是贯彻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精髓,在国家先进大纲的要求下制定和完善炼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从硬性规定上约束和监督生产活动的开展;其次是要建立起规范的管理系统,分级分层地将具体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下来,做到专人专职管理和监督;其三是要建立起管理指令下达和回收意见系统,确保管理能够落实的基层中去,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基层细节问题,并能够对基层问题采取有效快速的解决措施;其四是合理安排安全管理会务,收集各环节安全管理难题,并发挥众管理者的积极作用,科学探讨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向和实施办法,在会议中应当做好记录工作,将类似问题予以归类和总结,便于今后相关问题处理办法索引;最后是要求各层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数据监督形式,应当融入基层中去,深入调查和了解,以务实的工作态度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安全隐患。

3.加强设备管理检查更新工作

对用火作业的工作尤其应当注重,此间应注重随时检查用火设备的坚固性、热度高低、有无可燃气体泄露等,实施先进的动火作业管理理念;在电源设备方面,应当注重对电源线路的检查,探查是否有漏电、电路老化等情况出现,对老旧的电路设备应当及时更换处理,避免电路起火,此外还应当建立多线路供电措施,协调电路压力,规避电路过热和电源短路等现象;对石油炼制的炉具和储存装置等设备进行不定期检查,探查其压力、温度、腐蚀程度等情况,预防大型炉具等的泄露、爆炸;另外还应当做好防雷设备的检修,减少雷电灾害在企业中造成的损失。

4.健全后勤保障

首先是加强应对火灾隐患的能力,聘用专业的消防人员,并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定期完备消防设备,举行消防演练;其次是完善企业内部医疗食品卫生体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和医疗标准实施医疗饮食管理工作,确保员工人体、生活的健康安全;然后是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预案演习制度,组织除消防演练之外紧急避险演练等,运用反复的演练活动,使员工具备生存和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最后要合理规划企业场地,建立可行的消防通道、逃难通道等,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打下最后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宏.王久文.王平 炼化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9.

[2]贾淑梅.马明英.刘学成 某石化厂H_2S的潜在危害及防治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