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学期教师寄语

时间:2022-05-26 20:24:02

导语:在新学期教师寄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学期教师寄语

第1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教学;运用

积极心理学与现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积极心理学具有积极的主观情绪和积极的特征。下文将会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的善良、自信以及友善的效用。积极心理学将会加强教学管理以及促进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一)消除负面的心理

随着社会繁荣的发展,社会文化将会特别关注人的创造性、幸福的个人层次以及积极的心理。积极的品质将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积极心理学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从人类社会发展看,积极心理学将会对其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消极的心理学将会使不良事件重复发生,以及扼杀环境发展。消极的心理学是不存在同情、善良及美德,只是有自私自利等。只有用积极心理学将消极心理打败,让学生从积极的心理角度看待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及高尚品质。例如,一个吸烟的学生,如果自身具有积极的心理,对吸烟有害健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将会远离烟草,珍爱身体健康。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抵抗诱惑,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积极的心理学研究法主要是根据西方主心理学以及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其中的优势和长处进行总结和研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以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为主,使积极心理学变得更加宽容、灵活以及多样化。消极心理学是对消极情绪进行研究及处理,从而才能更好促进心理学发展。例如,中国式的教育和国外教育,中国对学生是根据学生分数的高低进行判断、选择学生,家长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而外国式教育是通过学生自己喜欢什么,家长根据孩子自己的爱好进行规划。中国式教育将会导致孩子个性,使其没有自己的个人思考空间,并扼杀了孩子的思维创新能力,使逆反心理不断凸显,这将会导致消极心理产生。

(三)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要是修复问题、个人的坏习惯以及一些不良的动机和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积极心理学中,可以消除消极心态,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只有拥有积极思想,才能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为学生预防和加强健康的心理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二、如何利用积极的心理学培养学生能力

(一)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

想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教师应该以身作责,用平等的思想对待学生。在教师犯错时,也要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将会让学生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迈上自我发展之路,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进行改正,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如果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将会导致毅志力丧失,自暴自弃,成为一个失败者。学生要学会在接纳自己的同时也要接纳别人,这样才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二)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关注将会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如果长时间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将会慢慢否定自己的价值。教师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将会使学生学习变得格外专注,这就是积极的教学。赞美、信任、期许将是一种正能量,会使学生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对学生的肯定及夸奖是在建立在学生取得成功的前提下进行的。但不能无条件的夸赞,这样将会让学生变得自满。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品质

积极乐观的品质,将会拓展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看到更多、想到更多,进而和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积极情绪让学生充满希望,正确看待挫折,能很快从失败中走出来,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态度及乐观思想的人。在进行积极教育时,要停止抱怨,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面对美好事物时,心存感激。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觉得幸福的事情,让学生讲讲在日常生活中,身边美好事物的发生。将积极的生活态度运用在教学中,不仅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使学生对周围一切美好事情留心观察与感受。

三、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培养学生积极主观能动性

伴随着积极情绪以及对积极状态的认可,将会产生不同的思考和创新学习方式,以及对新知识的不同见解。消极情绪将会使思维空间变得狭隘,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在同等条件下,积极心理将会使学生冲破一定的限制局面,从而产生更多的思想,扩大主体范围,增强认知。在教育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性,因材施教,做好学生的适用性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要肯定学生的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激发出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

(二)培养学生个体层面上的特质

在学生体验和认知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可,并通过不断强化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对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要加强对其心理的辅导,引导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在遭遇困难时要积极乐观的面对,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失败。例如,在考试失败时,应该从自己本身出发,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将成绩的好坏归结于试题太难或者是运气太差。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评判自己的不足,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从而形成积极的应对方法。

(三)培养教育群体的积极性

个体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在教育群体中,必须具有积极的心理,才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只有提供更多的帮助和鼓励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合理规范将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师生环境以及师生关系,才能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针对性地使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品质。例如,教师应该帮助成绩有困难的同学,不能因为同学的成绩不好,就对其进行恶言相向,这样将会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创伤,会使班集体变得没有凝聚力,从而导致集体生活充满消极情绪。所以,教师应该用积极心态面对学生,不断加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提升班级凝聚力。

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将会使学生具有积极学习和快乐生活的心态。一切都从积极心理出发,将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满活力,树立自信,用积极的心态思考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成莉,王淑敏,宋宝萍.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05:76-78.

[2] 张日新.积极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152.

[3] 孙艳梅.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中旬),2014,02:73-74.

[4] 张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29.

第2篇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法: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目标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来设计完成。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讲解,化难为易。

3、重视结构教学,使学生获取完整的知识结构。

4、精心设计好练习题,不断巩固学习方法,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

5、在教学时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在上课时要考虑到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尽量做到作业全部面批,及时批改,并注意作业的及时辅导。

二、补困难生措施:

1、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审题、修改、做作业的习惯。

2、上课给困难生多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机会,并抓住其一点进步、一个优点及时表扬、鼓励。

3、重视困难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困难生的课前预习。

4、树立困难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取激励机制,提高其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语文的教学要“生活化”,结合生活实际,适当处理教材。

2、多给予学生鼓励与信任,增强学习自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适当进行语文小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4、作业批改时,对于提前完成、高质量完成的学生多一些激励,对与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多一些辅导和鼓励。

5、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一些语文活动课,多练一些趣味性的题目。

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明确上课、作业、订正、复习、预习、检查等要求,并督促其按要求完成。

2、严格要求,及时表扬和批评教育。

五、其他:

1、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闪光点,做好案例分析与点评,并及时写好教学后记。

第3篇

愉快教学,又叫愉悦教学,还有人称之为快乐教学。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超的教学艺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爱生的情感,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愉快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死板的、固定模式的教学转变到全面培养人的素质上来,根据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使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单纯追求考分的压力下解脱出来,从而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落实,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真正得到提高,最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之事。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自主地要求进取、向上。所以,进行愉快教育,意义重大。首先,愉快教育能够吸引受教育者“入座”。“入座”就是受教育者到位、到场,这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教育产生实际功效的基础。不论是言传,还是身教,若受教育者不能步入教育的殿堂,便不能感受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也就根本不可能对受教育者产生任何影响了。其次,愉快教育能使教育“入耳”。愉快教育给受教育者心理上、精神上的感受是愉快的,他们便能够接受教育者及其教学内容,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使教育入耳,这是使受教育者受到实际教育、产生实际教育功能的关键。再次,愉快教育能使教育活动“入心”。通过前面的过程,教学内容便“入耳”、“入脑”了,受教育者不但接受了教育,而且还是自觉地接受了教育,理解和掌握了教育的内容,并将其牢固地铭刻在心。使教育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情感、意志和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至此,教育才算最终达到了目的,实现了教育目的。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美术课实施愉快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本理念中还特别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趣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美术教育主要是为了激发才智,提高创造力,使得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都得到提高。惟有学生的乐于接受,善于接受,美术教师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只有美术教师的精心设计、引导,才能使自发的学习活动变为自觉的活动,使“可望不可及”或“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术教育转化为学生现实的审美能力和技能水平,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功能。因此,要上好美术公共课,是愉快教育的一种好的教学方式。

三、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美术课愉快教学的实施途径

如何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听、想、说、玩、画等“多元化”活动中愉快地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导入方法“新”一点。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引人入胜,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很快得集中起来,从而对新课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因此,教师应重视导课环节,要有目的地进行精心设计,同时也应注意导课形式的多样化,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导课设计。

(二)示范引路“活”一点。美术课的示范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引路要突出“活”字,活儿得法,往往事半功倍。示范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与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灵活安排,其方式很多。“三边法”即边讲解、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边让学生在自备纸上学着画。教学时,应做到讲解、示范、练习同步进行。描绘的技法技巧,学生全部掌握之后,再次自练就不难了。示范引路往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业练习的效果。因此,示范引路一定要活泛,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

(三)媒体形式“多”一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应用于美术教学已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运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形象化地传达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灵感。计算机辅助教学,从使用对象看,它不仅是教师操作,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它可以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顷刻间转变为形象的画面;可以使教学的板书更加清晰明了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富于趣味性。当然,在开发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推广电化教学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产生另外一种不良的倾向,即过分强调电教媒体的优越性,企图用电教媒体取代并排斥所有传统教学媒体。其实,各种教学媒体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任何现代媒体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或其他的教学媒体。我们在大力开发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同时,也要注重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之处,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

(四)课堂辅导“广”一点。辅导室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在进行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一节美术课45分钟,教师的讲解示范占15―20分钟,余下的20―25分钟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老师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心血。在学生进行课堂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融入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于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则要帮他一把,给他修改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一下,让学生尝到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子的喜悦,从而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解说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作业期间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趣。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热爱美、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性灵的目的。

(五)习作评价“宽”一点。教师往往重视教学导入和辅导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活动,要明确:美术教学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旨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新课标》)。而分数是无声的言语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和写一两句如“真棒”、“构图准确”、“大有进步”等鼓励性的评语,都能使学生增强对绘画的信心和热情。

另外,要注意的是,课堂辅导与习作评价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来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强化“愉快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倪谷音.《愉快教育》[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1992.

【2】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M].南宁:广西师大出版社,1992.

【3】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5】刘会文.《教师与幽默》[M].南宁: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

第4篇

笔者参加了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组织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培训班”,前往新加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和交流。在此期间我们拜访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对新加坡高校产学合作教育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新加坡高校产学合作教育现状,对于我校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希望能够由此次调研出发,促进我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和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

1.新加坡高校产学合作现状

1.1南洋理工大学(NTU)的产学合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政府建立的顶尖大学,提供国际一流的高品质全球教育。近年来教学模式逐渐从双主体走向三主体,也就是“教育、科研、创新”三位一体。通过将学院、培训中心和企业三元合一,提出先进的办学理念,即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综合一起,在学校内建起环境逼真、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厂”。目前它的工业合作位居全球第一,和全球知名的劳斯莱斯、宝马(BMW)、BAE 系统公司、洛克希德?马丁等企业及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动汽车研究中心都有合作。其中它与劳斯莱斯的合作领域主要在电力与控制系统、制造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工程学等的基础研究,并为劳斯莱斯提供商业解决方案。而在与宝马(BMW)合作的宝马首个亚洲实验室中包括10名教师和15名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未来的交通科技的领域,从而实现工业经验与顶级学术科研活动的互动,拥有联合专利、学术论文和相关提案等研究成果。针对中国的市场,校方根据需求在水以及电动车3D打印等方面与中国企业进行研发。

1.2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的问题启发式(PBL)教学和工业实习项目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是第五所由新加坡政府完全投资的理工学院,可以说是一所理工类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学府,也是世界第一所完全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的高等教育学院。学院采用“以问题启发式(PBL)的教育模式培养每个学生,为急速发展与变革的世界提供优秀人才”为使命。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讨、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学院鼓励学生通过工业实习项目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取得实际经验,该工业实习项目的目标是辅导学生获得工作经验,鼓励学生为未来的工作做好适应性准备并培养良好的工作道德。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的工业实习项目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业短期经验项目,时间长度为4―8周,有公司津贴,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并获得实际工作经验的机会。第二类是工业实习项目,它将给予学生获得工程设计的第一手经验,学生会有机会将技能、技术直接用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其时间长度为16―24周,有公司津贴。第三类为工业毕业设计项目,是在毕业设计期间完成,没有公司津贴。工业实习项目是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入公司从事实际应用课题,以获得相关工作经验,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与公司员工的实际互动以获得工作上的反馈,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将其自己的项目与公司实际项目相结合作为商业用途的机会。

1.3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的产学合作

新加坡管理大学基于五个“I”即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互动(Interaction)、创新(Innovation)、融合(Integration)、?J同(Identity)理念并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对学生进行多元培养,进行学术基础、实习经验、社区服务、课余活动等全方位的学习体验。新加坡管理大学一方面将大学、国外合作单位、本地政府、本地企业、NGO组织等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资源整合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并协助学生建立相关人脉。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去”,包括自发组织社会服务活动和自主寻找实习机会等多种途径。

新加坡管理大学与企业界的合作层次比较广泛,从众多的海内外的知名企业如IBM、Oracle、Sun Microsystem、Novell、Infosys等,到本地中小型企业,再到一些初创公司都存在合作关系。学校通过与业界合作,向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机会,如学校的信息系统学院会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同设计相关课程,部分企业提供企业的经验作为教学案例,还有国际上主要咨讯服务企业免费提供软件供课程上的使用训练等应用。这些大型企业还会与学院进行科研合作,学生可以作为老师的研究助理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如与平安保险公司合作研发大数据的使用等。

学校通过引导学生与各企业的接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先进的事物,协助学生建立相关人脉,如通过其广阔的社会关系网为学生提供大量企业实习的信息源,包括海内外的各种实习机会,其中海外的实习机会主要是来自新加坡的海外公司。学校还与区域内中小型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为这些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过去几年中,学校为215个企业提供了263个方案,共有781名学生参与这些方案制定。此外,对于有计划进行创业的学生,学校会让学生到当地的某家初创公司(Start-up company)实习十二周,通过直接面对初创公司的遇到的各种困难,来获得实际的经验。

2.对于我校高职学院产学合作教育的启示

高职学院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位一体”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并从2014年开设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作为普通本科院校中开设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高职学院共享本科教育的优秀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具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独立的教学和实训设施,优秀毕业生有机会升入本校本科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高职学院现设有一个本科专业(酒店管理)和八个专科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旅游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其中服装与服饰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播音与主持专业为校企合作的共建专业,旨在依托企业在应用实践领域的丰富经验,结合学校在理论教学和管理上的优势,共同培养相关行业的优秀人才。

本文结合我校职业教育现状,通过借鉴调研成果和资料,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我校高职学院的产学合作教育。

2.1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突出专业技能,提升职业人才综合素质

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苦练内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我校高职学院也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平台的构建,不断提升高职学院人才素质。我们高职学院两年制或三年制的专科生有五个月的专业顶岗实习,酒店管理本科顶岗实习长达一年,将工匠精神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积极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努力把高职学院办成与企业联系密切、行业认可度高、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院。

2.2不断完善相关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新加坡高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我校高职学院也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近几年,高职学院不断完善相关教学体系,高职学院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在大三一年中同时在酒店实习,同时还要完成学校八门专业课,采取PBL教学法运用于专业课程体系中,教学效果良好。

高职学院的数控专业,除了在校园内设置有数控实训中心外,将学生输送到企业里进行实地学习,受到了业界的好评,就业率一直遥遥领先。高职学院数字媒体专业以计算机专业为依托,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流的专业师资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校企合作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

高职学院的顶岗实习项目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酒店短期实践项目,如酒店服务、酒店宴会活动,学生自愿选择,时间长度为1天至1周,每天有工资,学生能获得短期的酒店工作机会。第二类是工学结合项目,学生自愿选择编班,学生一个月学习、一个月工作的轮换机制,时间长度为一年,有实习工资,学生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实践技能,能完全胜任酒店企业的实际工作。第二类是专科生定岗实习项目,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双选会,学生双向选择,实习时间为五个月,有实习工资,学生能获得比较长时间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类是高职本科生顶岗实习项目,必修课,时间长度为一年,有实习工资,学生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完全能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

2.3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自己的“教学工厂”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学校内建起非常多的环境逼真、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厂”,教学效果非常好。高职学院应当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可以设置相应专业的“教学工厂”,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职学院筹建有一个高职酒店实训中心,它是一个真实的酒店,是一个全真的“教学工厂”,酒店房务实训课程就在这个“教学工厂”完成,所有学生实际参与酒店实训中心的运营和服务,在学校就很好地掌握了酒店管理和服务的技能,这也为学生今后的定岗实习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业界的好评。

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跟中山知名服装企业的合作,建立了服装实训中心,服装工艺实训中心是服装专业为满足实践教学环节,而投入巨资建设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有服装工艺机房、服装立体裁剪实验室、版房、服装整烫车间等,拥有日本进口“兄弟牌”平缝机、四线锁边机、蒸汽烫台、标准人台、专业版桌等设施设备,名副其实的“教学工厂”,已经有一批学生成长为业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服装设计师。

高职数控中心主的建设要为了满足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需要而建立的“教学工厂”,其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场所和机会。高职计算机专业可以与一些知名企业共建实验室,高职播音主持专业可以和知名播音工作室合作,在学校建立工作室。这些“教学工厂”的建立,有利于学校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合理的教师选拔机制

笔者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了解到,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师人才引进有一套较为严格的方法。教师的招聘程序也较为复杂,招聘委员会一般由院内外的专家组成,通过平面广告和网络广告的形式,向海内外发出招聘邀请,通过校内访问以及面试,再通过校外评委,参与应聘的老师要提供3-10封推荐信,通过推荐和批准程序,最终进入到合同和谈判阶段。

我校高职学院也应该借鉴这样的教师选拔聘任制度,用更加严格的选拔方式,选出更加符合学校高职教育需要的人才。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岗位学习培训。同时还要广泛吸纳企业优秀人才,加强企业型导师队伍的建设,尽可能多招聘一些企业精英,打破传统的人才学历“壁垒”,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实际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使知识与实践操作更好地衔接。

2.5以就业为导向,发挥校友平台,促进就业

只有培养符合就业需要的人才,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笔者在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了解到,学校安排了工业实习项目,鼓励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辅导学生获得工作经验,使学生更快适应未来工作。

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实习项目,可以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在与企业员工的实际互动中收获更多工作经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能够让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也能够为社会输出更多人才。

我校高职学院已经成立了12年,许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加强同校友的联系有助于提高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今后高职学院积极充分挖掘校友作为社会资源的育人效应,积极探索校友参与学校育人工作的渠道,创新设计各类校友资源育人平台,校友的参与热情和资源优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有效运用,将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逐渐开辟 “校友人物专访”、校友主讲沙龙、实习招聘等栏目。

第5篇

一、思想政治

以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宗旨,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始终如一地热爱本职工作,坚持政治学习,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尊重同志、团结同志,搞好协作,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荣誉,热心公益活动。热爱计科,谦虚谨慎。作为青年教师,要虚心拜师,诚恳请教,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个人业务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看教育类期刊杂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读书方面要提高,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只有阅读面拓宽了,视野自然开阔,也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这样也能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

勤听课,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教案完整,课堂认真讲授,板书工整,批改作业认真,课后及时总结,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或实习时不迟到、早退,中途退堂,不擅自调课,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方法上,提倡引导式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简明易懂,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要精益求精,及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内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反思,弥补不足。

第6篇

一、调查准备工作

选择县内的84个学校的156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针的实际要求,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资料,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教和学、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收回的问卷数量为148份,回收率94.87%。

二、调查过程与数据解读

以评分的机制对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判定,如果得分接近60分,则表明教师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多不足。

(一)年纪的影响

在此次调查中,30是以下的岁以下能答对教育心理学知识有108名(72.97%)能顺利掌握,教和学的知识能答对者有99人(66.89%),能答对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知识的人有95人(64.19%),能答对学生评价方面知识的有96人(64.86%)。30岁到50岁之间的教师,分别有92(62.16%)、95(64.19%)、89(60.14%)、90(60.81%) ;50岁以上分别为75人(50.68%)、78人(52.70%)、76人(51.35%)、77人(52.03%)。

(二)教学时间的影响

教学时间低于5年的教师能答对教育心理学知识有71名(47.97%)能顺利掌握,教和学的知识能答对者89人(60.14%),能答对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知识的人有85人(57.43%),能答对学生评价方面知识的有88人(59.46%)。教学时间在5年到10年的范围,分别为102(68.92%)、105(70.95%)、110(74.32%)、109(73.65%),教育时间超过10年的分别是95(64.19%)、91(61.49%)、90(60.81%)、88(67.57%)。

(三)学校层级的影响

小学的教师能答对教育心理学知识有112名(75.68%)能顺利掌握,教和学的知识能答对者108人(72.97%),能答对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知识的人有109人(73.65%),能答对学生评价方面知识的有111人(75.00%)。初中分别有91(61.49%)、89(60.14%)、78(52.70%)、79(53.38%)。高中分别有62(41.89%)、58(39.19%)、63(42.57%)、65(43.92%);职业高中分别有110(74.32%)、109(73.65%)、105(70.95%)、114(77.03%)。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能力的对策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

学校要组织宣传活动,让教师了解到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政府教育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行政能力,对教师展开职业教育,对各中、小学的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编制教育心理学的宣传手册,分发给教师,让教师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好处,逐步意识到这项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掌握。教育部门也要利用自己的官方微信平台和官方微博,以教师乐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1]。

(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在分析了教学时间对教育心理学知识产生的影响后发现,教育时间低于5年的教师和教育时间超过10年的教师在各项得分上相对接近,而教育时间处于5年到10年的教师的得分出现了峰值,说明教师在教学5到10年才能让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在教师正式就职前,开展教育心理学的指导,能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高中教师学历较高,但在校学习时没有注重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学校的工作重点是高考,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不足。以上的情况表明,中小学教师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开展培训前,要认真考虑以上因素。让小学、初中、高中乃至职业高中的教师均能得到针对性的培训,每种类型的教师均能知晓自身的缺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展开特殊类型的教育心理学培训[2]。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在当前新的信息时代,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有别于传统学科,它不停留于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更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我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探索了一些教学心得和教学模式,与同志们交流商榷。

一、注重实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现代信息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大社会,但又是分工协作,讲求探究合作的社会。在计算机的学习和研究中更要发扬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师要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切实改变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创新的主体,这就要求学生通力合作,深入探究。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尊重、关心、与人合作的态度。比如,在《数据库》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划分成几个小组,把一个管理系统按模块划分给各个小组,让小组成员每人完成一个分支。各个小组成员结合本小组的任务,进行讨论、分析、研究,通过全组合作思考,完成了一个系统时,理解、体谅和帮助他人的态度就会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自然就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就不断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是计算机教育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学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更要采取实施“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提出高低适度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例如学习网页设计时,可以先让学生制作一个个人网站,个人网站做好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把网站上传到因特网上,让别人也来欣赏自己的网站?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个性得到张扬,其创新能力得到了鼓励。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还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各种计算机技能比赛(如网页制作、广告设计、课件制作等),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欣赏、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以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必由之路。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要改进计算机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例如:笔者在教SUM、AVERAGE等excel函数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联系实际来讲解。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一张学生成绩表,提问:如何求出总分平均分,最高分及排名,可以先由学生介绍平时的实现方法,然后由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快速地求出总分和平均分,并完成最高分和排名等操作。当学生看到老师在极短的时间完成这几项任务时,他们就会急着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快速解决这些问题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后,教师再讲解函数的相关知识,学生理解掌握的就快了。在学生学习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此时教师要耐心指导,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直到掌握要求的全部内容。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使他们敢于实践、乐于实践。其次,要训练学生的速度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五笔汉字输入法的时候,先让学生学好学会练习指法,明确、熟练手指分工和击键方法,为下一步更快更准确的打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竞争的态势下,激发动手的动力。如定期组织各种实践性较强的竞技比赛。如汉字录入、课件制作、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比赛、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职业资格考试等,引导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二、关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只是强调了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呆板的教法,枯燥乏味,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和、课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三分之一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不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如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板等实物展示,也可以找一些陶汰的主机,让学生自己打开机箱,亲眼目睹内部构造,还可以课件演示。这样的课堂就会生动活泼,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学习兴趣自然就激发了。

(二)实施分层教学,贯彻因材施教的策略

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是有着差异的,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要一把尺子、一个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实行分层教学,进而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实行分层施教的优点就是能够使同一个班级学生的能力相近. 教师的教学能兼顾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计算机教师应在保留传统的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教学,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尽可能在计算机上演示操作,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可以结合不同的课型,采用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1.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充分发挥实验室、视频室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容量,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如开设网上选修课,进行网上考试,等等。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使教学紧贴时代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个性,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晓梅.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2,5

[2]黄育云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学习观 教育心理学 研究启示

生态学习观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以整体、适应和多元的视角透视学习,把学习视为一个由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理环境构成的生态学习系统。与行为主义学习观不同,生态学习观坚持作为主体的学习者不是消极的受制于环境中的物理刺激,而是积极地与其学习环境交互作用;与信息加工理论不同,生态学习观没有将学习者视为汲取、存储和再现信息的熟练的信息加工“机器”,而是携着一定的生命的印记的“有情有意”的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与社会文化理论不同,生态学习观强调个体与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贡献、相互塑造。

生态视野中的学习最好被理解为一个活动系统,其中,作为信息探测者的的学习者通过积极主动地活动,借助有目的的实践,对其情景(物质及社会情景)所能提高的给养进行调适。也就是说,在某一情景中,意图、活动、反思构成了一个交互作用的环,所有的有意义学习都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得以实现的。在学习的生态系统中,学习者处于含有真实任务的学习环境之中,在工具、资源、其他学习者或教师的支持和直接指导下,借助反思去积极探求解决这些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仅建构和理解了知识的意义,而且也逐渐塑造了具有主体性的自我。

生态系统中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质环境等,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分析单元。学习不仅是针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实践,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反思性实践。

生态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延伸,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性的学习理论。该理论吸取了原有学习理论中合理的观点,在结合时代与实际的要求,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去理解学习,同时,生态学习理论秉承了人本主义的很多思想,尤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式学习(学习和生活要建立紧密的联系)等,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知识观。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通过讲解和传授,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技能,这种“外铄”的教学,使学生得到的是间接的书本知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这种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填鸭”,使学生尽快“肥大”,教学仿佛成为了一个模型,成批的生产规格同一的产品。这个过程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主观感受。所以,建构主义早就提出,不能对学生作共同起点、共同背景、通过共同过程达到共同目标的假设;不能对学生掌握知识作典型的、结构化的、非情景化的假设。

2.新的学生观。在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的统一、整齐,让认知、智力、情感、基础、经验完全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按同一进度、同一内容学习,并以同样的标准评价他们。后现代学者认为“人类话语交往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共同的认识统一的标准,而在于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追求一种异质标准”。他们认为,学生是完整的人而非标准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体悟,在原有的不同起点上,要达到最终的统一目标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学生要接受教育,但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而是用开放的、多元的教育去塑造具有丰富内涵和自由个性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训练学生批判思维和个性自由发展的过程。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教育,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个别化教学,注重差异性。

3.新的教师观。传统的教师是教学中的中心和主体,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是传统教学的典型特征之一。在生态学习观看来,这种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消除教师在人格上的权威,主张与学生平等相处,交流对话。他们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支持者、帮助者、咨询者,其主要职责不在于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在于在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寻找探索知识的起点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学生对话,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文化写作能力。在对话中,围绕具体的问题情景从各自不同的立场给出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在以上观点的指导下,生态学习观强调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完成的学习活动。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基本上有三种交互作用的形式:直接教学、个人的自我指导式学习、合作的参与式学习。这三种形式绝非孤立的、截然分开的,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特质的学生等限定条件,三者将自然地整合、适配、组成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者通过积极地参与共同体中的活动而占有了这种集体的知识,从而又增强了个人的知识与专长。学习就在这种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共同体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演进。

从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几乎每一种理论的诞生和建立,都有其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实践或解决了某些问题,都具有其历史进步性。但是,与此同时,很多理论在推出时,往往一否以前的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的确不是哪一种理论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往往不同的视角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能多角度融合,看待问题必然会全面一些。生态学习理论在这一点上,的确做到了有益的吸收和融合,这也启示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应以一种更宽广的视角、以一种多元融合的观念来发现和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生态学习观带给我的积极启示,不过,在该理论中,有些问题引起了我的疑问和思考:

1.新的知识观带来的困惑

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由死而复活,由既定的知识变成了流动的知识,普遍化的知识变成了情景性的知识,一元化的知识变成了多元化的知识,积累性的知识变成了批判性的知识,因而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受到极大挑战。但是,我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的确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发生了一些转变,知识不再是绝对的、静止的、一元的,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是不确定的,绝大部分的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在一定的时期内仍然是确定的,是前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所获得的,作为后来的学习者,秉承历史――现在――未来相联系的原则,维护这部分知识在学习中的权威性,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将有利于后来的学习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和进步。新的学习观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固然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情况应根据学习者先备知识的不同,是有所侧重的,并不是就完全省略了,如果都这样,那作为刚刚起步学习知识的小学生,其先备知识怎么获得?所以,教师角色的转化也是逐渐的,是因教学对象的先备知识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处于一种重要的引导者和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只是知识的传授要联系历史、联系学习者的生活,要帮助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意义,而不是为学生掌握“死”的知识为目的,忽视了意义的构建,而是让“死”的知识活起来,尤其要加强知识与学习者生活的联系。

2.学习共同体的问题

学习共同体是生态学习观下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其优点在前面也作介绍。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问题必然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会大大地影响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效果。生态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其中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吸收了部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的观点,正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中存在的问题一样,生态学习观也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正如发现教学法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学生必先具有相当的先备知识与先备技能,否则也无从在学习共同体中从事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也会遭到来自个体先备知识的不足而无法有效地发生作用的威胁;(2)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在准备各自的学习任务时,往往会遭遇求助老师和同学而又不得要领感到气馁,以致减低了学习的动机;(3)学习共同体中的各个学习者智力与经验不同,对共同体中所作的贡献会不一样,这往往会对学习缓慢者或贡献较少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因而对其后来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4)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般采用团体讨论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因无机会或无能力发言,故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益;如果采取轮流发言的方式,又难免会对不善于说话的学生构成压力。以上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应充分予以考虑,共同体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者有必要适时根据学习的情况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困难,及时地帮助克服其困难,才不至于导致有困难的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掉队。

3.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包容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创新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新的课程对于学生自身能力方面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力图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自身教育实践进行创新,促进现有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初中语文是对于学生语文水平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良好的联系,提高语文课文的趣味性,将传统应试训练的方式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充满文化气息,并且具备趣味性的知识,更好的吸引学生进行学习。

1.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中,还存在一定的现实性问题。课程中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的教授为主。传统教学过程的重要表现就是过于死板和僵化,课堂气氛较为沉闷,难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良好的培养,并且缺乏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的空间。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工作则难以达到这种目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人性化的手段,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可厚作业过于繁琐,其作业形式主要以重复性的机械训练为主。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经历,并且课后作业仅仅针对于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难以有效的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课后作业的不合理已经成为了学生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负担,过重的课后作业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堂教学创新的途径

2.1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中,对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强调学生本身的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积极的进行教学创新,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并且为学生建立差异化的学习环境,让不同个性与特点的学生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学习。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策略,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施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并且充分的展现出个人魅力,吸引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课堂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对学生个性以及意愿的发挥,让学生拥有自由选择的空间,通过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的进行课堂学习。在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工作的开放性。语文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体现出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并且将以往课堂内容的局限性进行改进,让学生实现自由的探究性学习。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塑造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2.2对学生创新精神进行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成长,决定了学生自身创新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重要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学生进行教学问题的思考时,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正确思路,并且由合作者的身份,对于学生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作分析,让学生产生合理的质疑,从而通过多角度的问题分析,形成善于发问、敢于发问的性格。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要构建一个具有良好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从环境中实现自身的创造意愿,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提高自身创新水平的意愿,其对于未来世界具有很大的兴趣,并且拥有对课堂内容质疑的特点,希望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意愿,并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课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考兴趣。引导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探究以及解决,真正的实现学生主动式学习。

2.3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是进行教学创新的重要部分。以往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仅仅是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以讲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僵化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思维受限,难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上,必须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适应对学生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需求,并且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教学创新上,教师要敢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课堂问题的答案都是具有多种形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勇敢的解答。例如,进行语文课文的分段时,不同文章的脉络以及结构都有所不同,并且文章表达的思想与意图也各不相同。在进行分段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段,得出不同的解答结果,只有解答结果符合逻辑以及道理,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肯定,并且帮助学生分析其答案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势,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新。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且让学生看待事物时,形成多元化、多层面的思考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与启发。

3.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教学工作本身具有重大的责任。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教师要积极的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合理的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设计,让课堂教学工作更加贴近素质教学的需求,并且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