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自我思想总结

时间:2022-12-24 22:36:20

导语:在大学生自我思想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自我思想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

Abstract: Self education method is one of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lf educ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promote sel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way in order to be able to beco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nd the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lays a promoting role.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lf-education; Method

一、 引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认真学习领会在今年五四青年节的讲话精神,立足于自身工作实践,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努力,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路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实现途径上应围绕“自我需要――产生矛盾――自我教育”的规律建立创新机制,在方法上应通过积极引导,使大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实现形式的探析,并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实践创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期望能够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促进和发展的作用。

二、 自我教育实现形式探析

(一)大学生要学会实现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大学生个体正确把握自身的前提。在自我认识上,人不仅能够自我观察,还能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现实的自我是一个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的自我,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等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调节,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在意识上,人不仅能意识到外界,还能够意识到自我,能够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等。前者是外界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觉知,后者是自我意识,是对主体本身及行为的理解和觉知。现实的自我是对社会依存性不断增大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自我,是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依赖不断增强的自我。在意志与行动上,人不仅具有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还有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等能力。现实的自我既是一个面临社会道德规范需要自觉自律的自我,又是一个面临社会竞争需要不断发展的自我。

大学生个体在认识到现实自我的不足之处时,就会产生新的自我教育期望和动机。首先,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认识要在不断发展的开放环境中认识自我。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大学生要以思想道德的先进性为指导,认识自己的差距所在,认识自己所处的水平,及时正确的判断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自身与模范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以及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差距,确立自我奋斗目标,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打下基础。其次,要具备较强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能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优势以便取长补短、从而正确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二)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反思与自省

自我反思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制定行动计划,选择合适的方法,维持良好的注意和动机,不断地进行自我反馈,并及时的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自我反思是精神上自我活动和内心反省的修养方法。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 [1] 要使思维从自发状态转变到自觉状态,必须通过科学的自我反思方法来实现。一是进行自我总结,通过对自己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二是交流,通过交流探讨,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集体进行自我反思。三是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心理专业教师对自己进行辅导,从心理学角度正确认识自我。

自省是指自我省察、自我反省。自省能力的提高是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在自我认识基础之上的,并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通过自省积累和完善自我认识。因此,大学生要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道德状况,发现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并自觉地、系统地进行自省,及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理性的把握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自我反思与自省的影响因素,有个体的主观因素,也有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在客观因素中教育因素的影响最为重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受教育者去自我反思、去自省。“教育者应采取措施,引导受教育者在确立理想自我的基础上,增强正义感、义务感、责任感、道德感,习惯于做批评性的反思,促使内省机制的完善和加强。” [2]只有通过自我反思、自省,受教育者对自己的认识和把握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从消极到积极、从被动到主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反思与自省是大学生个体把握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是自教自律的理性方式和最高层次,也是自我教育的必经之路。

(三)大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大学生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和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等方面。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所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构建,自主学习能够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学生终身学习是一种生存性学习,是综合主体性、终身性和社会性的学习。强调大学生应把学习贯穿到自身一生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用不断的学习,学会生存技能,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和自我完善的本领。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科学文化知识总量的迅速增加,并且知识转换和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对于知识的学习势必要求具有自主性和终身性,个体要在知识与思想上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就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更新知识、更新思想,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在面对社会压力时通过自我教育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大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不仅为自我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而且为自律提出新的要求,所以现代社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

三、 结语

自我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大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本文通过对自我教育实现形式的探讨,让受教育的大学生认识自我、坚持自我学习、学会进行自我调适、开展自我反思,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鞭策的能力,从而使受教育的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进而促进终身教育目标的实现。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实践,给大学生提供自我实践锻炼的平台,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促进大学生教育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注释:

[1]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9.

[2]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184.

参考文献:

[1]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姜励群,吴福生,张渭城译.《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 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主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前言

贫困大学生指的是在高校里学习,但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在上学基础可能无法支付学费、生活费等生活在最低保障线的学生。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存在于任何一所高校中。当然,这一群体的大部分还是可以理性的认识社会,正确看待贫困,并且有着踏实、诚恳的品质以及坚定的意识,可以独立、奋斗。

二、当前阶段贫困大学生在思想、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强烈自卑

贫困生产生自卑的了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家境,囊中羞涩。这也是贫困生表现的最突出心理状态。根据有关调查发现,贫困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更容易出现焦虑和自卑,且多数检查出有轻度、中度甚至是重度抑郁症。

(二)过于敏感

很多贫困生都过于敏感。并且因为强烈的自卑,让他们的神经变和紧、敏感。教师或是同学的言行在他们的眼里可能变了味。例如,有的同学有东西不见后,教师或同学不经意的看了他一眼,他就会认为有人不信任他、怀疑他。

(三)感恩意识薄弱

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有的贫困大学生在受到扭亏支助后杳无音讯。有统计显示,一些贫困生,在出到社会并站稳了脚步后,并没有主动却联系过曾经帮过自己的人,且这一比重甚至占到了在在分之五十。

三、新时期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未引起重视

这些年大学生不断增加,国家对于这些学生拟定了相应的帮扶机制,要求各个高新都要严格落实,可是很多高校重视的仅仅的是学校的硬件标配,未能重视贫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贫困大学生的学业方面的教育,希望可以让贫困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却未能对他们的人格、心理进行关注、教育。

(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

很多高校对贫困生开展教育未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造成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贫困生和普通大学生在经济条件、成长环境、心理素质等都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体现出对贫困的大学生的群体特殊关怀;第二,教育缺少个体针对性。每个贫困生的贫困原因可能都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况也是不一样的。贫困大学生在群体内的贫困程度以及心理素质等有不同。但当前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政治教育却没有重视差异性,导致一些具体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关系。

(三)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一

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一且缺乏灵活性。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理论性强且比较枯燥,这样就需要把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增加教育效果。但当前部分教育思想认识过于片面,只是简单采用理论灌输的方法来对贫困生进行教育。未能重视他们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四、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贫困生自我教育能力

一般来说,可以有两种方法来提升贫困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个体自我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锻炼,例如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写总结、通过自我式的反省与总结方式,提升自我修养。群体教育: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讨论会、民主生活会等,让他们在群体中学习并适应社会发展。

(二)综合运用教育载体开展思想教育

第一,发挥其他课程的作用。无论是哪一门课程,都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根据各个学科的学者们让贫困生系统掌握反映到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理论知识,也让贫困大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二,将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管理当中,通过管理过程,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对贫困生开展思想的教育,以管理为主培养他们的品德。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众媒体载体当中。通过大众传播面向广大贫困大学生传播社会语义的思想观、行为规范,让他们可在接受广泛信同时接受思想的政治教育。但要经过信息筛选,因此现有的网络信息繁杂,通过网络大学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信息不良,会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造成极大心理伤害。

(三)加大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高校需要了大限度关注贫困生各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最大限度考虑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为他提供有关的帮助,构建起完善贫困生的心理预警以及咨询制度,以此达到他们完善自我调节的目的。

五、结语

想要做好贫困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容易,这项工作复杂、多变,并且和时代的发展同步,是会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所以高校需要拓展一切的渠道来对这些学生提供帮助,充分解决他们在物质、心理以及精神上的问题,培养贫困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最大限度提升贫困生的素质,实现他们的精神升华。

作者:李龙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方钫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思想教育研究,2010,09:59-61.

[2]黄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05:151-156.

[3]邓璨,李洁.浅析高校贫困生思想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4-128.

第3篇

【关键词】自我教育法;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则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自我教育法在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性

1.自我教育法是当代大学生选择正确人生价值取向所必须采取的方法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自我意识趋于完善,能够发表独立见解,通过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做事取得的效果这两条标准来评价自己和别人,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每一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等多方面不断修养和完善的过程以及选择正确人生价值取向和正确控制自己行为所必须采取的方法是自我教育方法。

2.自我教育是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教育的内在要求

“教育和自我教育两者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教育者把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规范传授给广大群众,并且需要人们通过自我教育,达到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同样,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毅然也是如此。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动摇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带来了不良影响。近年来,“公务员热”的现象仍然存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已成为多数高校毕业生准备战斗的首选阵地。

(二)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导致大学生产生极端的功利性思想而忽视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所具有的双面性给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带来了更为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叫人偷懒,在这样的市场制度下,懒人是没法活的,因此会逼着大家去竞争,这教会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2.内在因素的影响

其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考上大学是他们读书生涯中最重要的目标,所以当他们以幸运获奖者的姿态进入大学后,很多人就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认为从此未来有了保障,可以松一口气,不再努力学习。此外,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具有独生子女所固有的缺陷,如由于家长的溺爱让他们只讲索取、专业意识薄弱、贪图享受、害怕艰苦、不愿奉献、好逸恶劳、学习松弛、不肯付出、追求高消费、爱慕虚荣等使人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需求所背离。

三、用自我教育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对策

1.大学生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反省能力,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反省能力,抵御不良诱惑和不良思潮的侵蚀,不断的认识和完善自我。如采用自我小结、自我鉴定的方法,对某一阶段或某项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采用自我检讨自我反省的方法,对自己犯的错进行对照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采用自我认识、自我交流的方法来提高自己思想境界;采用自我参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际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大學生要加强自我改造,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社会实践是进行自我改造的基础,是推动自我改造的动力,也是检查自我改造成效的标准。”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大学校园中,没有足够的了解社会,要想让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锻炼,就要通过社会实践这一环节深刻地认识和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牢牢把握并为自己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有助于自己成长成才,从而使自己的三观符合社会政府的预期。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品德评价 档案袋评价

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或标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状况所进行评价的过程。[1]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评价虽然重要,目前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档案袋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反映,加上教师的评价、观察、考查和成绩测评等,得出有关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系统而持续的记录。[2]档案袋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虽然档案袋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但其评价理念和方法在学生思想品德测评中同样具有可行性。

一、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困境:解构的必要性

回顾传统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绩本”评价,轻“人本”评价;二是重共性模式评价,轻个性差异评价;三是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四是重外部评价,轻自我评价。

(一)重“绩本”评价,轻“人本”评价。

“人本”评价指的是以人为本,以发现学生的德行价值,发挥学生的道德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品德为前提进行的评价。所谓“绩本”评价,即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被冠以“思想好,有上进心”,可以获得较高的品德等级或较高的思想品德分,而其它的品行表现只作为一般性的考查。这种“一俊遮百丑”的现象长时间存在,即使在品德测评中加入了思想、心理等其它方面的指标,但在实际测评中,这些也被看作软指标,是只能凭印象进行模糊评价的。

(二)重共性模式评价,轻个性差异评价。

个性化评价就是依据个体的独特性,确立评价标准,促进其发展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评价。共性评价则是指依据社会要求,确立德育目标和评价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基本评价。过去的品德评价特别注重社会要求,对评价标准的规范化要求很高,评价实践中表现为:用同一把尺子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评价的目标、标准和方法都是既定的、划一的,没有学生根据自身发展进行选择的余地。共性评价忽视了个体差异、轻视个性发展,导致大学生品德评价与学生的实际脱节,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远,难以发挥评价的各项功能,难以起到品德评价的期望效果。

(三)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过去的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一般都是每学期结束时由辅导员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打个等级、写个评语就一评了之了。即使有学生参评和平时记录的要求,真正做到的也不多。学生自评多为走过场,既没有事先组织标准讨论,又没有评价的指导。思想品德评价中基本落实的只有期末的辅导员评价。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中,实施结果性评价有其特定的作用。但是,仅有结果性评价却带来许多问题:其一,反馈不及时。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诊断,及时调整教育,失去了许多很好的教育发展时机;其二,评价难以全面。由于评价间隔时间较长,学生较多,辅导员很难记住每个学生的具体细节,往往只能进行比较笼统的评价,造成许多的雷同;或者为一时一事所影响,造成评价的偏颇;其三,针对性较差。结果性评价主要是一种达到度的评价和一种概括性的评价,不如形成性评价那样有针对性,那样吸引学生对自己日常品德形象的关注。

(四)重外部评价,轻自我评价。

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主体更多的是老师、同学,重外部评价,轻自我评价,思品评价主体错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自我评价是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评价自己的评价方法,是靠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正确理论的引导和教育并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进学生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档案袋评价应用于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优势:解构的可行性

档案袋评价对于传统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而言,存在诸多优势: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人本”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自我评价;丰富测评内容,体现学生个体性;强调学生品德的形成,注重过程性评价,等等。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人本”评价。

档案袋评价的目的有三方面:一是展示学生的最佳成果;二是描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反映学生的进步;三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发挥档案袋评价的工具性。由此可知,档案袋评价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十分注重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自我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多元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重视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而目前的大部分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中明显显现出“他评”特征,教师扮演裁判、说教者等角色,给出死板的分数或写出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评语;学生则在评价实践中扮演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自尊心得不到保护,也没有申述、辩驳的权利,因此也就缺乏对自己思想品德反思的动力。部分学生在这种利害关系中出现行为偏差:可以过分讨好或过分压抑,自由散漫或宣泄不满,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测评应充分体现出档案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并强调测评本身的客观性,尽量减少因个人评定标准的差异、观察机会的有限性等因素给思想品德测评带来的信度与效度问题;评价主体应由教师个体转变为“多维一体”,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反思及其他学生或教师评价的结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品德行为进行自我审视、反思、检讨和评价,并通过反思说明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还应鼓励家长、同学等其他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我评价的积极性。

(三)丰富测评内容,体现学生个体性。

在档案袋评价中,教师既要收集反映学生某方面成就和进步的材料,又要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收集学生自我反思的证据。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不仅能客观、形象地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与成就,而且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四)强调学生品德的形成,注重过程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以及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和学生向预期目标进步的过程。因此,档案袋评价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了自身的过程性与形成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应为学生确定个性化的发展性目标,并不断收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而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

三、档案袋评价在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中的实施:重建的评价体系

教师运用档案袋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档案袋的内容。

由于学生档案袋是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主要运用档案袋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内容,展现学生的情感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等。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档案袋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材料、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情况、学生的优秀事迹材料及获奖情况、学生互动论坛、学生学期成长代表作品展示和讨论式的教师评价报告等。

1.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材料

学生参加的素质拓展活动,包括学生参加学校、社区、团队组织等社会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记录,材料既可由组织单位出具,也可由知情的教师、同学出具,经档案袋保管者核实认可。同时,学生需撰写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等材料,由相关组织单位写评语,通过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将学生所有的相关材料收入档案袋中。

2.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情况

遵守校纪校规情况主要指的是学生有无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在学习上有无迟到、早退、旷课情况;在寝室生活中,有无夜不归宿情况等违纪行为;有无打架斗殴等各种违纪行为。这些材料都需放入学生思想品德档案袋中。

3.学生的优秀事迹材料及获奖情况

学生的优秀事迹材料不仅包括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表现突出而形成的新闻报道、表扬信、表彰文件,以及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提供的书面材料等,而且包括学生其他优秀事迹材料。学生所获各项奖励,包括学生个人单独获奖或集体获奖情况,由获奖集体负责人(组织者)或知情人出具材料,连同获奖证书复印件一并收集。

4.学生互动论坛

组织各班开展班会,学生在班团小组内进行互动评价,主要是个体将历程记录与表现在班团小组内展示交流,便于学习借鉴、彼此互动评价,并形成小组“希望式”评语。班团组织对学生的历程记录进行认定,形成“综合建议”式评语。

5.学生学期成长“代表作品”展示

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作品”展示会,让学生把自己此阶段最能代表成长进步水平的记载展示给全班同学。代表作品包括:助人记录、诚信与合作情况、热点问题评析、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等等。

6.讨论式的教师评价报告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报告主要是对学生学期“成长历程”进行总结性点评,要概括出学生的个性特征。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现阶段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学生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在哪里;对学生的进步还有哪些建议,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档案袋收集的资料既可是原件,又可是复印件、影像资料等。资料既可随时收集,如学生上课、参加素质活动记录等,又可阶段性收集,如:所获奖励、获奖作品等。教师要将收集到的资料归类后按一定顺序装入档案袋,并填写相应目录,交保管人员妥善保管。

(二)评价标准的制定[3]。

评价标准是档案袋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首先要明确使用档案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即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学生了解到对自己的要求,可以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及改进。在制定档案袋评价标准时,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相互评估和教师评定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实现多层次标准。若评价过程中是单一及缺乏弹性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影响到评价的效果、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一是一个阶段下来对档案袋进行总结性评价;二是对学生发展过程中档案袋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总结性评价;三是通过对档案袋内容的分析、反思与评价,诊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三)档案袋的保管与使用。

学生成长档案袋的保管有两种形式[4]:一是由教师或班级指定专人统一保管,这有利于资料的归类、整理和保存;二是由家长或学生分散保管,这有利于学生、家长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

作为一种德育评价工具,学生成长档案袋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档案袋评价的主要目标是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学生档案袋评价对象是每一个学生个体,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在实践中,它不对评价对象作横向比较或整体评比,而是将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或某些侧面进行比较。教师要借助学生成长档案袋中的资料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发展轨迹,帮助其树立信心、培养兴趣,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等评级。

参考文献:

[1]韦青松.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困难的成因与对策[J].南方论刊,2009.6:68-69.

[2]胡中锋.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315-334.

[3]李齐.档案袋评价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学[J].林区教学,2009.7:6-8.

第5篇

【关键词】服务式教育方法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73-01

服务式教育方法是应十报告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提出的,服务式教学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要求,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依靠学生自身,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落到实处,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

受传统时代教育实践单向传承机制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为教育者所掌握、实施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教育过程的基本动力。受教育者只是被传授、被发展、被要求的对象,需要教育者时时代表社会提出要求,才能推动教育过程的发展。这种单向式的、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否认客体的主动和能动作用,忽视客体的参与,缺乏主客体的交流互动,会导致客体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抗拒或虚假接受,容易导致教育的低效性。

2.以显性教育为主导,与隐性教育方式缺乏有效衔接

显性教育又称“有形”教育,传统的显性教育即有明确目的的灌输式课堂教育。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枯燥乏味、形式单一无变化,方式陈旧,方法缺乏创意,因而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反而引起学生的应付心理和逆反情绪。相反,隐形教育则以学生为主体,又称“无形”教育,通过场景设定和氛围营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二者缺乏有效衔接,将导致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和自我体验的机会,还将导致学生失去自我调整与实践的方向,进而造成学生知、情、意、行各轨道在更大程度上的偏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 服务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措施

1.把握形势政策课堂,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无论在课程内容设置还是课堂教学形式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服务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在课堂内容安排上应兼顾理论性与思想性,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兼顾政策性与时效性,根据国内外的形势热点,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新变化;兼顾实际性与新颖性,要抓住学生关注的问题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创新教学形式,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对话互动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与努力,真正掌握理论与实践的精髓。

2.转变工作理念和方法,努力做到三个贴近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个体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自我发展,激发创造力和活力,从实际生活和现实问题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发展健全人格。其次,要将学生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其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此外,变管理式工作理念为服务式,变主导式工作方法为协助式。增强对学生的信任,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

3.努力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发展空间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过程中重视学生群体的主导意识,确保各类活动满足大学生现实与自身需求,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主体意识,达到规范言行,挖掘潜力,培养个性和协作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营造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机制,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发展空间。

4.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力量

为学生干部和社团骨干定期提供培训,通过课程讲解、实训操作、创意激发等系统的培训,使其真正具备应有的知识储备、远见卓识和工作能力。同时,为每个学生组织配备一名专业指导教师,化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专业指导老师的任务不是任务式和管理式教导,而是服务式和引导式协助,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和风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真正赋予学生正能量,积极引导,依靠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实践、自我总结,自我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断的内外化过程,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克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845~846

[2]梁金玉、陈国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624~625

第6篇

(一)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建设原则

1.主体的原则

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通过开展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建设立场,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实现,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

2.客观性的原则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还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原则,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重要立足点。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二)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主体的自我评价

主体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即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后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专业素养、意念精神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客观的评价,挖掘优点、找出不足,以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进步。

2.外界对主体的评价

外界对主体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家长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等三个方面。

3.主体对外界的评价

主体对外界的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对于校方和实践单位的评价,从自身的实践感受和心得出发,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升教师、高校、实践单位的实践工作开展的效率和价值。

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要素

1.社会实践过程监测阶段

社会实践过程监测主要是高校和实践单位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思想意识、实践风险预防能力、目标矫正能力等的动态监测和管理过程。因此,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实践过程监测这个评价要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察。

2.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阶段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等进行实践后的总结与经验交流,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有益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方面,务必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除此之外,校方在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和考核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表彰优秀的实践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评价方法

1.实践开始与实践结束评价相结合

在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方面,要采取实践准备阶段、实践过程阶段与实践成果考察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与评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也增加了评价方法的客观性。

2.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静态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实践报告、实践单位为学生出具的实践评语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完成后的心得体会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和考察,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要收获和成长。动态评价主要是指校方和实践单位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和实践单位的具体行为表现,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修正有关学生的评分或结论,记录学生成长和进步的点滴,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是指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等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在实践单位或地点的实际表现、言行举止、工作效率等进行量化评价,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正视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两者结合分别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评价和考察。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王玲仙(1963-),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黄道平(1962-),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浙江杭州310053)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及规律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D71006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72-02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直接关系到在当代的活力与生机,是我们党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客观反映。如何在当代大学生之中有效地开展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工作,总结概况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及其一般规律不仅是当代学者的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化最新成果传播的一般诉求。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及其特点

要全面把握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就必须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接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了一系列特征。

(一)理想与功利交织,功利性突出

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载着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衔接了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是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比较认同的,从内心来说,他们大都愿意接受关于未来社会的大概设想,肯定当代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并积极面对生活,从各个方面践行着自我内心的理想与信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朝气蓬勃,以理想升华“理论”,使得中国化最新成果扎根于内心深处。同时,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又非常重视实效,社会的功利性和务实之风交融互映。当代大学生对理论学习抱有很强的“实用主义”态度,特别注重理论学习的“投入”“产出”比例,追求理论学习的当前意义与实际效益。

(二)信仰与怀疑共生,怀疑度加剧

作为主流价值意识形态,是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必然抉择,也是当代中国发展无可争议的“旗帜”。建党90年以来,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地位没有改变,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挥凝聚力、指引方向的作用没有改变,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进入关键期,矛盾进入凸显期,当代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特征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也给的传播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又恰恰形成一种“呼应”,进一步消融着作为主旋律的影响。在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之中,部分学生产生怀疑倾向,对理论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提出了疑问。比如面对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公平公正的局部缺位,部分学生对“共同富裕”产生了疑问,对改革开放的代价加以夸大,甚至演化为对改革开放的否定。

(三)理论与实践联姻,实践性加强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的一个基本原则。”①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化为物质的力量。在当前务实的大环境之中,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理论与实践联姻,实践性加强也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的一个鲜明特征。传统的纯粹“书斋”学者,为理论而理论的人逐渐减少,当代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中一方面注重理论本身的理解与掌握,仍然保留了青灯黄卷的习研传统;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善于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科学性,而且最大程度地追求理论的实践价值,着重于理论本身的运用和绩效。在的学习过程中,既注重读懂“有字之书”,又积极体验与感受“无字之书”,将书本的理论形态积极内化为自我行为的指导准则与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加以应用,并通过实践的实际检验来修正自我的已有认识,如此一来加深自我对理论的认识,深化了理论本身。在日常教学之中,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教育与灌输,还有学生对教师教学理论案例的论证与补充,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四)认同与排斥同在,排斥性明显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和魅力。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契合了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践,不仅具有民族化的外形,更有本土的理论内涵。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种契合性与民族性使得它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理论上的“不证自明”。当代大学生对于的新鲜经验与理论总结是比较认同的,在经过系统的教育之后,能够产生理论上的共鸣与认同,这种理论上的共鸣不仅来自于对理论科学性的认同,更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认同与肯定。与此同时,长期存在的某些僵化死板的“灌输”教育模式使得当代大学生对的许多理论表述表示“排斥”,这种离心趋势甚至演化为对整体理论的怀疑。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理论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

(一)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的展开以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为前提

纵观我们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历程,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与中国化的历程是紧密相连的,的传播是以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为前提的。在当代大学生之中的传播也是以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前提的。推进在当代大学生之中的传播,就是要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在中国化创新理论和和当代大学生之间架一座桥梁,让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当代大学生所信仰、所掌握、所运用,充分发挥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不仅给予在当代的生机与活力,延续了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内在科学性,而且为当代传播提供了最佳的载体,中国化在充实、发展的基础上,为传播提供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形式。当代大学生接受与学习理论,实际上就是要学习与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离开了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在当代大学生之中的传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的水准以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素养为主导

在当代大学生之中的传播与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是理论由外在的理论表述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信仰,并付之以实践的过程。这一“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③,不仅仅要进书本、进课堂,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番教育实践牢固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成为一种“主义”和“信仰”。作为一种“批判的武器”,思想力量的发挥离不开信仰者本身的主体条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核心,并发挥实际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素质与责任意识。作为教育实践的对象,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素养决定了其对理论的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如果接受主体缺乏必要的自身素养,就不能全面、深入掌握的理论内涵,甚至会歪曲、误解的本真内涵,陷入“主观主义”的历史窠臼。要科学掌握的理论内涵,当代大学生就必须努力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提高明辨是非与去粗取精的能力,学习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根基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义”和“信仰”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之中得到充实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根本的实践基础,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任何时候都必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一核心主题,而不能就理论到理论,脱离中国的实践发展的现实历程。这也就意味着一切理论的是非曲直、一切价值评判,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为尺度,没有什么抽象的理想尺度,更不能脱离这一实际搞抽象的是非之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根基的,当代大学生对理论的自我体验必须接受现代化实践的考验,并在实践之中得到进一步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必将大大推进其理论形态的传播,并对理论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不仅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现实案例,而且不断将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成就了由“批判的武器”向“武器的批判”的转换,这一切无疑是在当代大学生之中传播的现实根基。

(四)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的实现以学者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密切配合为促动

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条件和技术手段。众所周知,在传播的历程之中,由于原初理论所具有的特点,必须经过一番转换和处理,才能使由抽象理论转变为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理论,由少数人的“独白”转变成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大众理论。在此过程中,这种最为关键的技术处理工作,是实现传播普及的关键,它的完成以学者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密切配合为促动。为此,必须首先深入的学术化研究,普遍而深入的学术研究不仅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鲜经验得以总结成形,而且进行着理论本身的革故鼎新,以时代性的内涵去传承、发展的要义。其次,理论通俗化的表述转换,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实然之维,离开了大众语言的这一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会被“束之高阁”。不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还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努力整合学术研究、教育实践、社会引导等力量,形成推进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播的强有力促动。

(五)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的力度以制度力量推动下的教育传播与传媒宣传为维系

作为指导思想决定了其传播不同于一般文化传播的自发性与盲目性,而是一项带有很强目的性且具有高度要求的战略任务。也就是说,其传播是依靠国家政权强制推进的一项有着严格步骤、明确目标的系统工程。这也就意味着,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离不开制度力量的维系,离开国家体制、制度力量的维系来空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是极其不现实的。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不管是教育机构还是传媒机构,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运转的。教育机构与传媒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多得的媒介和平台,制度力量推动下的教育传播与传媒宣传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的必然归宿与理性选择。目前,高校传播教育的改革逐步深化,随着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目前高校使用教材的版本得以统一,教授内容日趋科学化,教材的修订紧跟时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大推动了高校教育的发展。不仅如此,学科地位也得到增强,由二级子学科变为一级学科,国家对教育研究经费的投入、对高校师资培训力度都大大增加,为的传播普及提供了客观保障。此外,各种传媒积极探索传播普及的新方法,使得主旋律牢固占据舆论的主战场,使指导思想时刻影响乃至“驻扎”人们的思想深处,从而澄清是非,消除各种疑虑,与教育手段一起共同构成传播的主阵地。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过程之中显现出的诸多特点,在印证了在当代传播的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彰显出在当代传播的生机活力。总结概括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的一般规律,不仅是当代学者的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化最新成果传播的一般诉求。为此,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从而确保教育与传媒机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过程之中始终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切实做到传播的有序进行、科学展开与效果明显。

[注释]

①.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97.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能力的竞争,是思想观念、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的竞争。大学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大学中有学校的管理,但更多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培养出来良好的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成为了国家的人才,有的人在大学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说大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很重要的工作,既需要自身的自我管理,又需要学校的管理,必须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弥补一些学生自身的缺点,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已经形成,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大学生活也是一样,和过去高中时候是截然不同的,高中的时候由老师督促学习看书,而大学生活不一样,大学生活更像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你会感觉到知识的瀚如烟海,你也会感觉到大学生活的枯燥乏味,你也会感受到自己所能支配的时间很多,这是个自由的地方,不要在迷失自己,要跟的上时代的脚步。针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管理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内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自身管理和学校管理的相结合,培育人才。

一、履行好学校的管理

对于每个大学新生来说,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环境,进入大学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种状况下,部分学生会在不同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老师的引导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要从思想,学习,寝室生活三方面入手。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的在转变

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要从思想上教育大学生,大学只是人生的起点,不是学习终点,不要认为大学就是天堂,整天不用学习了,在大学只需要交几个朋友,处处关系就行了,这样的思想一定要打掉。大学还是以学习为主,不断的积累知识,增长学识。第二大学更是教人的地方,所谓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在大学阶段一定要加强德育教育,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雷锋精神,鼓励大学生去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不仅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更要做一个有用的好人。第三要向大学生灌输创业精神。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越是严峻的时候越是创业的最佳时期。创业可以带动社会的就业,可以促进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学生在校学习一定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打开思路,树立人人都是企业家的思想,不为人后,敢为人先。

(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也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要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随时注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动态。让每个大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管理好学生的重要任务。

大学管理员还是要落实自身的责任,管理好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大学学生逃课的现象最为普遍,一定要定时查课,一旦出现有学生逃课现象一定要严肃处理。任课老师的课件一定要有质量,是自己经过思考研究做出来的,不要是曾经自己念书的时候自己来时的课件,欺骗学生,误人子弟。在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肃考风考纪,而且考试的内容一定要有质量,能够评测出学生学习的状况。

(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活的多样性。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辩论会,演讲会,征文比赛,歌唱比赛等等。在这过程中感受快乐,而且也可以多交一些朋友。开展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社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找到展示自我的平台。深深感受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展寝室互动活动,经常深入寝室,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和他们谈心,讲理想,促进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二、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

每一个都要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是每一个成功者所必备的能力,当然要落实好执行好,也是非常困难的,一定要努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形成。

大学的课程不多,所以自我支配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这对于一个新入学的新生来讲既是天堂,又是地狱。说是天堂,是因为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在某一方面有所研究发现,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说是地狱,因为如果自控能力不强,每天都虚度光阴,无所事事,不学习,不看书,整天窝在寝室打游戏,四年下来,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到,爱情事业都是空白,自己荒废了四年,不仅感叹,逝者如斯啊,青春和其宝贵啊。

一定要经常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给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让他们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后的理想是什么,有了目标人生才有动力,紧张起来,为了目标而奋斗下去。平时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看一些励志的电影,比如现在聚美优品的广告做的就非常好,完全是一个励志大片,就连我自己都是看了这个广告之后,热血沸腾。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目标,有动力,这样才会激励大学生奋勇向前,不要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生活。加强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存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总结:

管理是有新知驱使的唯一的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管理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一种基本手段,学习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必然存在于管理中,大学生的学习管理是每个大学都要面对的解决的,是每个大学都要进行研究探讨的,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学校管理相结合,规划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以便成为社会国家的有用之才。这也就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莹.新时期高职院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12)

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生 法制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等方面的进步明显,成才愿望强烈。作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生,在这个浩浩荡荡的大军中,也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开展情况看,稳中有进,大多数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常识,但还存在不足。仍然有一部分人不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素养低下,最终导致恶果产生。因此,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法制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其自身其他因素如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高素质的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正如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知法懂法是生活在当今法制社会下,每个大学生的基本底线,因此,法制教育不容忽视,如何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做好法制教育的学习、指导和宣传工作,也成为当前推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职生的法制教育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在一些基本特性上具其共性,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涉及的一些理论、原则可以被法制教育所借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的法制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引导着高职法制教育

高职学生法制教育针对的是高职生,要求其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具备符合统治阶级所要求的法律观,故两者均具有阶级属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授给学生科学理论和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将学到的具体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而法制教育传授给学生有关法律的基础知识、正确的法律观念,也是为了使学生能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自我约束,所以进行这两项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都是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尤其强调联系实际,以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行统一。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理论可以被法制教育所借鉴,用来指导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通过教育的形式使其成员形成符合他们需要的思想品德、行为模式、价值观、政治观等思想。

2.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高职法制教育多样化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通过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生的自我认同感提高了,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被教育的主体,经历了由教育到自我教育,管理到自我管理的全过程,从对事物的感知、认识上发生的质的转变。这种思想上的升华,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和教育,学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而也体现了法制教育的多样性。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丰富了高职法制教育的内容

学校法制教育固然要有法制教学活动,即:通过系统的法制课程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但学校法制教育宗旨决定了它的本质特征一定是通过教育主体的表率来唤起学生自觉地学法、守法、用法,所以只有在法治的学校里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绝不能导致人们思维受到禁锢,而是要倡导人们在法治的平台上拓展自己的行为空间,指引人们养成文明规范的行事作风,以保证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它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任,但法制教育的特征更是要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大胆而不妄为、冲破思想禁锢而又不至于触犯法律。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故除了在课堂讲授外,多采用案例教学、组织实践活动、体验式教育等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参照贾斌等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几种形式,结合法制教育工作的特点,总结出如下几种方式,以更好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是咨询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高职学生的交流沟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大学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法律困惑和法律难题,教会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缓解各种矛盾。三是积极开展法律普及教育和法律咨询工作的研讨和交流工作,探索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法律知识传授、法制意识的培养、学生权益的有效维护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在实施基本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学生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树立对宪法和法律的崇高信仰,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质且适应我国法制建设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马晓卡.法制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D]. 湖北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