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01:17:43
导语:在农业经济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茶叶品质优异
消费者认可度高,已成为马边的一张名片马边茶场主要集中在海拔600m~1300m的二半山区,该区域林木苍翠,山峦起伏,终年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孕育出了风味独特品质上佳的马边茶叶,深受消费者亲睐,赢得了“送礼就送竹叶青,喝茶还喝马边茶”的美誉。茶叶已成为马边的一个品牌,一张特色名片。
2基地设施完善
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马边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近几年来,马边积极争取、整合项目,加大基地建设投入,不断建设、完善茶园路、渠、池等基础设施,茶农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累计已新建、完善茶叶产业路40km、茶叶园区路104km、沟渠10km、管道165km、水池350口共1.2万m3。同时,积极开展7个万亩示范区和15个千亩标准园的打造工作,通过推广太阳能杀虫灯、色板、矿物农药和生物农药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喷灌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高标准,新技术,种良种,用良法”的现代农业的跨越。茶叶基地已成为全县现代农业的一个典型示范窗口。
3基地面积快速扩大
规模效应显现,已成为全国重点绿茶原料基地马边茶叶产业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基地面积快速扩大,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截至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1.46万亩,已成为全省五大茶叶原料基地之一。年加工能力可达1万t,整体加工水平已跃居乐山地区第二位。优质、丰富的原料,每年都吸引众多的省内外厂商前来洽购,规模效益显现。目前,马边已与省内的竹叶青茶业、峨眉雪芽茶业、叙府茶业、米仓山茶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与福建、浙江、江苏、陕西等地的采购商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马边茶叶几乎年年都是供不应求。
4产业健康发展
产值逐年提升,已成为马边农民的绿色银行茶叶是中国传统瑰宝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六大保健食品之首,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绿色健康健康饮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推崇。马边茶叶产业发展是全球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飞速发展后步入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阶段,供求基本保持同步稳定增长。2013年,全县干茶产量8144t,干茶产值7.98亿元,分别较10年前增长224.9%和1195.5%。2013年,全县茶叶鲜叶产值5.42亿元,农民人均茶叶鲜叶收入3045元,农民人均茶叶纯收入2588元(含劳务收入),占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82元的56.5%,茶叶产业已成为马边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已成为了农户的绿色银行。
二茶叶产业链条完善
带动县域内产业发展茶叶既是农产品,也是工业产品,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涉及基地建设(含基础设施建设)、种植、生产加工、精深加工、销售及服务。茶叶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马边县域范围内,有力带动了全县产业的全面发展。
1茶叶产业已成为县域农业经济支柱性产业
有效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劳动力可有效采摘2~3亩茶园,马边21多万亩茶园,可就地解决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在名茶采摘期间,每人日收入可达150元/天~300元/天,即使在大宗茶采摘期间,每人日收入也在80元/天左右,全年(采摘时间半年左右)茶农人均茶叶收入可达2万元。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民还可以在家从事其他农业生产或就近务工,这种在家门口挣钱的方式并不比外出打工差。就带动就业而言,马边的茶叶产业堪比一个绿色的“富士康”工厂。
2茶叶产业已成为县域内农民季节性劳务项目之一
增加了农民季节性劳务收入茶叶生产季节性很强,采摘和加工主要集中在2~8月。随着全县加工能力的提高,茶叶加工工人需求量持续增加,已成为县域内较稳定的劳务活动项目之一,全县219个茶叶加工企业(点),每年可吸收1000个季节性生产工人,工人在茶叶加工期间人均加工劳务收入可达5万元。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每年可吸收200人次的季节性劳务工投入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中,劳工人均劳务收入可达1万元。农民就近就业,既没有荒废农业生产,又能照顾小孩料理家务,有利于稳定农村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3茶叶产业已成为马边农业与第三产业有效对接的契合点
拓宽了马边农民工就业渠道随着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新开设的茶叶销售点、品饮店和茶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增加了就业平台,拓宽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大量从事茶叶销售和茶楼服务的务工人员。就马边而言,招聘从事茶叶销售和茶楼服务的人员主要以马边县域内为主,每年可吸收800马边人从事与茶叶相关的第三产业,其中,300人从事茶叶销售工作,500人从事茶楼服务工作,每人年务工收入可达1.8万元。
三后续发展潜力无限
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应借鉴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本区域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探索与地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党的十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论述给“三农”的发展指明方向。南城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南城县农业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
2.1南城县农业的地位
南城县是农业大县。南城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生态示范县、农村能源建设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全省第一个“吨粮田”县,江西省果业十强县之一。现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27家市龙头企业。应该说,南城县农业在省内还是有一定的位置。
2.2南城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短缺。
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面积大、资金少,仅靠财政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农田、林网、路、渠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较慢,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格局仍未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等融资比较困难,资金不足仍是南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
2.2.2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缺少产业支撑,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竞争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较大空间。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农产品加工能力不配套,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农业品牌化经营滞后,特色农业优势不明显,叫得响的产品不多“,南丰蜜桔”只是南丰县的品牌“,南城淮山”和“麻姑鲜枣”还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农产品精品少、档次低、品质差,市场培育后劲不足。四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现代特色优势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2.2.3农业劳动者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由于从事第一产业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大、比较利益低,许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力逐步脱离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而且农业劳动人口流失的速度随着城镇化发展在加快。农业技术服务意识不高,加上近年来农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功能削弱,导致农民技术培训组织难,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2.2.4土地流转防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30多年前,在土地上的改革带来了中国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了劳动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是,过于分散的土地耕作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更不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术经济得不到运用和推广。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又诱导农业劳动力向工厂、城市和第三产业转移。新一代的农民是一个断层,1970年以后出生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是最后一棒,80后、90后已经不是中国农业的主力军。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可能要重新界定其身份了,新一代农民会出现在成功人士、大学生、企业家和创业者中间。但是,新一代农业是需要土地集约经营的,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下。
3现代农业的发展
3.1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要重点发展
水稻、蜜桔、鲜枣、水产、蛋鸡等是南城县优势农产品。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生产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开辟农民就业新渠道,是实现十八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系,大力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3.2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要协同发展
南城县生态环境优越,土地类型多样,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重点应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形成独特的山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优势和山区旅游优势,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和旅游市场。改善农业结构,大力推广“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猪———沼———果、茶”等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资源优势。应以名特稀优农产品为主体,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改造坡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麻姑鲜枣、蜜桔、麻姑茶菜等特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
3.3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要创新发展
与传统的生产农业比较,旅游农业是具有多功能农业的特点,不断拓展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使都市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产业。
4对策建议
4.1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不是身份的象征,更应该是职业的定位。培育新型农民不是简单的技术灌输,要着力开发新一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后继人才。要着力进行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建设。要外请农技专家,内靠本地农民“土教授”,利用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尽快使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4.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缓慢
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存在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农村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在农业经济中一直都是种植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局面目前有所改善;第二就是农村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对于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的增值率较低。当前我国的农产品本身的价格已没有多少上涨空间,而且许多的农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较高,质量并不过关,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供大于求而又质量低下的情况。而市场上人们所追求的更好口感和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却发展不足的局面,全面的高质量的农业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2.农民耕种意愿下降,种植效率低下
随着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我国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外出打工挣的比在老家种地收入多得多,使得大量的年轻人放弃耕种转而投身到外出打工的滚滚洪流中去。而且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的基础设施本身存在建设不完善,而且相应的为了控制农业风险而建立的经济补偿机制也都并不健全,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也都显著地增加了农民的种粮的成本使得种粮不再划算。我国的农耕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耕种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依靠规模化,机械化来拉低成本,而这些在我国还不具有复制性,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赖于以独家独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来进行农业生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对于一些新技术的使用也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经营成本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3.对于新的农业科技利用效率不高
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使用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情况:第一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科技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效果不明显;第二农业科技的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也都存在很大的转化阻碍,使得科学技术的转化率很低下,存在浪费;第三目前的农村的大量的留守人口都是老年人,他们的思想守旧,文化不高,这些都对我国未来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4.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农业生产需要一些基础的设施来保证正常的灌溉,而目前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大多都老旧不堪,不仅仅是超过了设计使用的年限,也并不能够很好地来应对一些新的自然灾害,这都带给了农民大量的损失。这种局面的存在就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管理部门并没有很好地来建立起对于农业的长期规划,对有关方面进行持续的改进,使得当前的农业工作中存在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的随意性和不持续性,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措施
1.大力开展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在新时期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落实:依据国家制定的优质,高效的原则来推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于拳头产品的研发生产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化的农业,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化,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出口的力度;积极地转向畜牧业的发展,投入专项资金到专业化的养殖中去,强化畜禽良种的补贴,做好家禽家畜的科学防疫,建立健全疫情应急机制,通过定期培训,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合格、实践水平高的畜牧业人才;而且沿海地区也都可以大力的发展水产养殖。这些举措都可以很好地来帮助传统的农业经济进行转变而向着优质的方向进行转变。
2.政府通过惠农政策帮助农民增收
近些年来我国的整体经济环境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在发展上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各地的地区政府需要在政策上进行倾斜来持续的改善民生的整体不成熟的情况,优化社会环境来帮助中央制定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落到实处,为农民的增收问题做好制度保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有意识地降低一些市场的准入门槛,引入民资来进入到有关于农业经济的相关市场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的标准。除了这些工作以外也要对于粮食的补贴标准进行适度的提高,加大对于农民的综合补贴的力度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3.大力推广新的农业科技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如何有效地解决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障碍也是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对农业的科研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对于农业科技的研发力度,打造区域性的农业研究的平台;切实的改善我国农业科研的环境氛围,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于科研的投入,为进行科研创新的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措施;认识到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的力度,研究外国技术如何在我国实际推广开来;大力推广农业的机械化改造,摒弃以往的落后的生产设备,以达到现代化农业改造的目的。这些措施都并不是孤立的开展的,需要各种的措施相互进行配合来联合的发挥最后的综合效果才可以对我国的农业经济起到改善的目的。
4.投入资金对基础生产设施进行完善
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就是农业生产中的基础所在。政府在这方面需要起到主导作用,加大对于农业领域的资金投入还可以适当的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途径进行解决,比如政府财政拿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受益村民自筹一部分的方式进行解决。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主要就是水利方面的,包括大中型水利工程设施和用于灌溉排涝的支渠的建设,对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可以很好地把防洪减灾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政策落到实处,以便最大的发挥水利设施的基础作用;农村居民的基本设施主要包括农村道路的建设,饮用水建设和绿化建设这些方面,有了这些使得农民生活质量上升的保障才可以帮助农民安居乐业,完善了这些基础设施之后农业的发展才可以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5.加强对于农业各种生产资源的保护
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开发的热情高涨,各种的农业用地被更改用途而转作商业地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势头必须要遏制住;还有就是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要高效的进行利用,增加土壤的肥力来提高单位产出,以便可以保持较高的土地生产率;最后就是需要可以加强对于荒地的利用,防治土地的水土流失和盐碱化,最大限度的保持土地资源的可重复利用。当前对于耕地资源的浪费也都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了,有鉴于此政府制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制度,对各级政府的土地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三、结语
清代怀庆府所属各县种植的豆类不尽相同,但黄豆、白豆、大豆等各县仅有,应该说,大豆就是指黄豆、白豆、大豆等品种。大豆是主要的油料,清末全国有18处新式制油工厂盛行之地,包括河南怀庆府清化镇(今博爱)、陈州府周家口(今周口)2地(卷385《工务考》)。这说明怀庆府的大豆种植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此外,清代的怀庆府还普遍种植有黍、谷、粱、稷等农作物。温县在清顺治年间种植有黍、谷、粱(上卷《地理•物产》),清乾隆年间,种植有黍、稷、粟(黄白青红黑五种)(卷6《地理志卷下•物产》)。清道光年间,武陟种植有“粱(俗名谷,五色俱备,红、黑者,酿酒);黍(有数种);黄黍(分大小二种,亦可酿酒);穄(黍之别种,其实黄不黏)”,还有“稷(一名秫,俗名高粱)”(卷11《物产志》)。修武,清道光年间,有黍、穄、稷、梁等(卷3《舆地志下•物产》)。再则,清代末年,番薯在怀庆府的种植有增无减。如河内县栽种的甘薯不仅量多,而且质美(卷10《风土志•物产》)。明代,怀庆府所属武陟种植棉花(卷4《田赋志•物产》),同时棉花在温县也得到广泛种植(卷1《集市》)。清代棉花种植扩展到河内、修武、孟县、阳武等县,几乎遍及怀庆府地区。清初,孟县,“女红勤而木棉不产于本土”(卷2《风俗》),清乾隆年间“县西高坡,颇产棉花”(卷4上《田赋•附物产》)。“孟地无水田,西乡岭坡专种棉花。”(卷8《社会•职业》)亩收50-80斤不等(卷8《社会•物产》)。孟县所产棉花,素以产量高、质量好而倍受推崇。阳武县境内“种棉者颇多”(卷7《实业•农业》)。修武、武陟、原武(今原阳西)、阳武(今原阳东)的棉花种植也颇具规模,主要用作商品交换①。只是有的地方收成有限,如原武县“棉花有白、紫二种,但今地变瘠,沙多,不甚成”(卷2《物产》)。
2.“四大怀药”等中草药的种植
河南是中草药的重要产地,怀庆府大力发展中草药的种植,成为中草药的生产基地。其中,地黄、、山药、牛膝,因质地纯正、药效独到,历来在中外医药界占有重要地位,备受历代医药学家的赞誉。怀庆府“太行雄峙于后,丹河、沁河交流其中,境内诸水,皆发源于西北而归于黄河,……所领八县以河、济、温、孟四邑土膏泉沃,厥田为上上,尤以种药草之利为最优。”(卷3《怀庆府总图说》)在《怀庆府志》以及所辖各县的县志中均有关于中草药种植的记载。清顺治《怀庆府志》在“物产”中记载怀庆府的中草药有:“地黄、山药、牛膝、紫菀、皂角、知母、葫芦巴、防风(俱河内出)、天门冬(河内济源出)、黄芩、荜薢、桔梗、黄精(俱济源出)、刘寄奴、兔丝子”等,而且指出:“岁贡地黄、牛膝”(卷4《物产》)。这本身就说明怀庆府的中草药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大的影响。而清乾隆《怀庆府志》在论及本府的中草药的种类时说:熊胆,出怀庆太行山;地黄,河内、武陟俱产,以北金村者为良;薯蓣,一名诸薯,唐人呼为山药,以避代宗讳故也。各府州虽皆有之,入药者河内为良;竹、紫苑、车前、百合、石斛、知母、皂角、荜薢、葫芦巴、芎、牛膝、防风、茭白,以上河内;桔梗、天门冬、山楂、苍术,以上济源;葛根、苦参、地骨皮,以上修武;远志,温县;兔丝、刘寄奴,以上孟县(卷8《田赋志•附物产》)。“济源多山,而药物产于山者为多”,主要有“天门冬、苍术、黄芩、黄精、桔梗”等(卷1《土宜》)。温县的中草药主要有远志、芒硝、桑白皮、椿白皮、杏仁、桃仁、地丁、小茴香、槐花、瓜蒌、天花粉、蒲公英、益母草、蝉退、金银花、地骨皮、皂角、香附、花椒、地黄、山药、车前子、牵牛、葶苈子等等(卷6《地理志下•物产》)。河内县的中药材有地黄、山药、防风、紫菀、车前子、百合、天门冬、知母、皂角、牛膝、补骨脂、葫芦巴、萆薢、芎藭、熊胆、朱膠、硫黄等等(卷10《风土志》)。孟县的中草药除菟丝子外,还有“麦门冬、刘寄奴、远志、山药”(卷4(上)。《田赋•附物产》)修武的中药材,清乾隆《修武县志》记载有“黄岑、薄荷、苦参、葛根、柴胡、益母草、车前子、地骨皮、南星、萹蓄、白附子”等11种(卷8《物产》),而清道光《修武县志》却记载包括沙参、桔梗、黄精、知母、苍术、贯众、远志、丹参、紫草、黄芩、紫胡、前胡、防风、地黄、牛膝、蒲公英、白附子、天南星、马兜铃、牵牛子、瓜蒌、天门冬、葛根、何首乌、全蝎等57种(卷3《舆地志下•物产》)。武陟“县境皆平衍膏腴之壤,禾黍繁植,珍药盈陇”(卷13《田赋志》)。武陟的药材有枸杞、茴香、香附、蒺藜、桑白皮、车前子、地黄、牛膝、山药、药菊(卷11《物产志》)。在这些中草药之中,地黄、山药、牛膝、等最为著名,统称“四大怀药”。清道光九年(1829年)《武陟县志》特地注明“地黄,《本草》曰:一名地髓,河南怀庆者佳……县之西南乡多种植之”;“牛膝,一名百倍,一名山苋菜,江淮闽浙皆有,以怀庆为佳。”“山药,原名薯蓣,一名玉延。《本草》云:入药以怀庆者为佳。”“药菊,《本草》注引苏颂曰:白菊,河内名……今县西间有种此者”(卷11《物产志》)。“河朔地多肥美,其近于沁、济间者,尤宜于药草,骛利之徒遂舍谷稼而专植他物。武陟较少于河内、温、孟、然亦居之二三。”(卷11《物产志》)而且,该志编修者从传统的“重农抑商”理念角度发出感慨:“末产不禁,而欲求百室之盈,安可得哉?”(卷11《物产志》)清道光五年(1825年)《河内县志》同样记载:“药之属曰地黄,河内者佳……;曰山药,河内最著”,(卷10《风土志》)而且指出,河内“有地黄、山药百种之饶,利益滋甚,垄亩之间,殆半禾黍。”(卷12《田赋志》)王凤生在《河北采风录》中也记载:“河内县北倚太行,山势雄厚,……南则大川宏旷,北则群峰高峙,西绵盘74古,东揖百岩……有沁河、丹河、济河,其支流渠道各资灌溉……沁河以南,地土肥美,栽种药材,虽工本较重,而所得资利,十倍五谷,其最著者,地黄、山药、牛膝等物,获利更厚。”“四民耕读外,商贾居多贩卖药材,散处天下。”(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总而言之,药材种植在怀庆府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3.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
3.1竹子的种植
历史上,怀庆府河内县是有大量竹林种植的。《山海经•北次三经》说:“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记述战国至西汉初,丹河流域一带,已多竹子。河内处于太行山南麓,资丹水灌溉,是竹林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怀庆府志》记载怀庆府“物产”时说,河内有“竹”(卷8《田赋志•附物产》)。清道光五年(1825年)《河内县志》同样记载河内有“竹”,而且指出“木之属”(卷10《风土志》),道明其用途所在。清代,河内竹林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主要集中在万北乡、许良镇、清化镇一带,“村村门前水,处处竹为家”就是真实的写照。清化镇在府城东北三十里,“自太行下流泉交汇,最宜竹。居人以艺竹为业,有数十亩者,翠筱垂阴,旅游忘倦”(卷下《九府四直隶州沿革•怀庆府沿革》),以至于“居民种竹成海,获利颇厚”(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清嘉庆二年(1797年),万北乡冯竹园竹农所立的《德政碑》记载:“万北里图,资丹水灌溉,种竹者多,虽土地所宜,寔民生攸赖。”“河内县境内竹园颇多,凡有种竹之家,日用饮食,赖此养生。”“河内县万北乡一带地方民稠地狭,全赖种竹养生。”“许良镇等处居太行山下,地势稍高,居民种竹成海,获利颇厚”(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许良镇“多竹园及水田……物产收入亦因而丰富。”(第三册《鲁豫晋三省志》)竹子的种植成为当地的生活来源。为适应市场需求,怀庆商人将所产竹子加工成竹篮、竹筐、竹桌、竹椅、竹帘、竹耙、竹篓等,销至华北诸省,由于竹商络绎不绝,许良集也叫“竹集”。竹器生产也成为河内著名的手工业。清代以前以及清初,河内向朝廷贡竹,影响了竹业的发展。清康熙年间裁免竹贡(卷10《风土志》),竹器生产慢慢发展起来,以“清化竹货”闻名于省内外。一种竹器常常集中在一两个村镇生产,出现了“泗沟篦梳”、“许良竹桌椅”、“中道爬齿”等著名的竹器。
3.2蓝草及红花的种植
清代,蓝草在河南的种植方兴未艾,怀庆府的武陟、修武、孟县等地,蓝草的种植在特产中均占很大比重。清道光年间,武陟种植有“茜蓝”,其“靛”作为“货”来对待,说明其种植规模较大:“草之属曰茜蓝、蒿艾、芦萍”;“货之属曰靛、硝、丝、大布、棉。”(卷11《物产志》)修武也有蓝草的种植,同样,其“蓝淀”作为“货类”对待(卷8《物产志》)(卷3《舆地志下•物产》),揭示其普遍性及其经济效益。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德国洋靛传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本土的蓝靛生产,蓝草种植量大幅度下降,一些地方几乎绝种。孟县蓝靛原为销售大宗,自从“蓝靛盛行,土靛遂无人过问,而种蓝遂绝迹矣”(卷8《物产》)。武陟的蓝靛因“被各国靛粉排挤,几乎绝种”(卷8《物产》)。红花的种植,在清末也受到外来染料的冲击,种植量大幅下降。修武原为遍种红花之地,清代末期因外国染料的输入,本地红花“销售不畅”而“种者渐少”(卷9《物产》)。
4.余论
(一)农业信息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平台中提供的大多是关于当前国家与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及某些农业经济学家对国家重大农业经济发展政策的深入解读,反而具有农业生产指导作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与突破相关信息较少。同时,农业信息平台上共享的农业信息大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素质较低的农民与某些地方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人员不能理解。农业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农民自身、与农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及一些如农村生产合作社、农业信息中介等私营机构,不同的农业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内容的倾向性与侧重点不同,因此要求农业信息平台中提供的信息具有明确的定位与分类,只有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信息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同样进入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近年来政府对于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使得人民逐渐认识到先进农业生产信息与技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一些地方政府与农民仍然片面坚持“勤劳致富”的传统观念,忽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种传统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三)农业信息利用率低农业信息的最终使用者大部分是农民,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程度低,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于农业生产信息的吸收与利用程度低,这也严重制约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四)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缺乏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农业经济想要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推进新型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大多是不具备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知识的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难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落实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优化职能机构,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新型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机构与个人及农业生产信息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起统一、规范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并不断完善信息与传播过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农业生产专家、大众媒体与信息服务机构、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自身在内的综合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农业生产信息的收集与精确定位分类工作,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对于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针对性与实践操作的指导性,同时还应该不断开展农业信息下乡工作、组织农业科技生产队伍进驻农村对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加强农民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新观念,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二)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积极运用先进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具有的真实直观的引导作用来进行农业经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宣传和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信息化基地项目首先就是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农业村镇作为信息化基地,可以采用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地方企业资金与技术投入、国家农业经济政策扶持、农民自身收集等方式,为基地大部分农民安装计算机并接入农业信息共享服务网站,建立农业信息化农民专项培训队伍,帮助基地农民通过计算机获取具有农业生产指导性的农业信息,并不断完善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就是注重农业信息使用者———农民自身的信息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者获取与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以保证农业信息能够最终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具体可以通过网上远程教育、建立统一农业生产专业信息技能培训平台,建立相关职能机构对于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工作实施严格监督;另一方面由政府做担保与引导,组建一个具有丰富农业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的农业经济信息化专家队伍,同时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向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一)夏粮和油菜籽增产,棉花、糖料和生猪预计减产
1.夏粮实现“十一连增”,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增长。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7亿万吨,比上年增长3.6%,实现“十一连增”。据2014年8月农业部调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6500多万亩,低于2013年同期的1亿多亩,秋粮作物旱情虽局部偏重但总体偏轻,河南、辽宁、吉林等受灾严重的主产区8月底开始旱情明显改善,全年秋粮长势总体好于2013年,且秋粮种植面积增加600多万亩。2.夏收油菜籽产量再创新高,棉花和糖料预计减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夏收油菜籽产量达1376万吨,同比增长2.5%,达到历史新高,全年预计产量1450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根据棉花协会调查,2014年全国植棉面积为6340万亩,比上年下降9.4%,连续第三年下降。10月末调查,预计全年棉花单产每公顷1440公斤,减产0.7%。综合判断,2014年全国棉花总产为615万吨左右,比上年略减。广西甘蔗生长受持续降雨影响,生长情况为4年来最差。全国糖料生产成本不断上涨,收购价格持续下滑。2014年,糖料种植面积降至2600万亩,比上年下降7.2%,预计全年糖料产量将明显降低。3.生猪存栏量持续低迷,产量趋于下降。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猪肉消费不旺,生猪价格长期低迷,养猪户亏损严重。2014年1~9月,生猪存栏量同比持续下降,直到6月后生猪存栏量才环比略增,8月后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超过10%,表明母猪宰杀率较高。虽然从5月初生猪价格出现回升,养殖收益逐步好转,生猪存栏量逐渐恢复,但仍较缓慢,预计全年猪肉产量与上年相比将下降。
(二)农产品价格整体走低,主要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跌
1.农产品批发价格震荡下降,预计年底触底回升。2014年1~10月,农产品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受年初春节前后消费大幅波动影响,2014年前3个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经历了一轮较大的波动,随后出现连续4个月的上涨行情。受丰产预期和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拖累,9月以来,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农产品同比指数更是自5月以来持续低迷(见图2)。鉴于10月农产品批发价格同比指数筑底反弹,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预计2014年底和2015年初农产品批发价格会出现恢复性上升。2.小麦和玉米价格涨幅较大,棉花价格明显下跌。2014年1~10月,谷物价格普遍略涨。其中,小麦和玉米价格涨幅较大,同比增长3%(见表1)。受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预计全年谷物价格比上年保持增长。同时,大豆和棉花价格均出现下跌,棉花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下降达8.4%。当前,我国棉花库存已创历史新高,近期达到约1160万吨,加之受国际棉价下降拖累,全年棉花价格下降已成定局。3.牛奶价格上涨明显,牛羊肉价格出现阶段性拐点。2014年前9个月,牛羊肉、白条鸡和鸡蛋、牛奶同比价格均上涨(见表2)。其中,牛奶价格受成本推动涨幅较大,同比增长接近10%。在经过多年的持续大幅上涨后,2014年以来,牛羊肉价格出现阶段性拐点,尤其是羊肉价格自2月中旬开始出现连续下跌,虽然价格仍位于高位,但已改变了近年来持续上涨的行情。受繁殖率低、饲养周期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制约,牛羊肉和牛奶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全年价格比上年仍会上涨。
(三)农产品贸易规模保持增长,棉花净进口再次下降
1.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将创新高。2014年1~9月,农产品进出口1452.1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进口和净进口分别为512亿美元、940亿美元和428亿美元,分别增长6.7%、9.5%和13%。贸易逆差增速较快,主要是因为2013年同期农产品贸易逆差增速为-0.4%。在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刺激下,预计2014年农产品贸易规模和逆差规模将延续上涨趋势,贸易逆差规模将逼近或突破600亿美元大关。2.谷物净进口大幅反弹,棉花净进口明显下降。受国内外谷物价差拉大的影响,我国谷物在2013年同期净进口大幅下降后,2014年谷物净进口出现了大幅上升。1~9月,谷物及谷物粉净进口1400万吨,同比增长77.9%。其中,稻谷和大米、小麦、玉米净进口分别为166.3万吨、286.5万吨和160.3万吨,分别增长21.6%、0.2%和4.4%。玉米净进口恢复量占谷物及谷物粉净进口恢复量的28.4%,是谷物净进口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同时,2014年1~9月,棉花净进口199.3万吨,下降38.4%,棉花进口下降主要受国内外棉花价差收窄、配额数量减少和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影响,全年棉花进口量下降基本成定局。
二、2015年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展望
(一)农业经济增速预计在4.2%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农业经济增速保持了平稳态势。2009年~2013年,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4.3%,平均增速上下浮动不超过0.3个百分点。2015年,尽管面临国内粮食和棉花高库存压力,以及国际低价农产品的冲击,国内农产品价格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国家“三农”支持政策将继续加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目标价格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实,货币政策可能适度放宽,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望保持稳定,农产品价格稳中趋升,推动农业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4.2%左右。
(二)粮食产量可能与2014年持平
除了不可预测的气候因素和较为稳定的农业科技因素之外,我国谷物产量主要受农业政策的影响。借助于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8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2015年农业生产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为单产提高奠定了基础。2015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有望提高,将有利于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014年较高玉米价格的刺激下,2015年玉米播种面积可能增加。然而,随着多年粮食持续增产的负面影响日趋凸显,2015年刺激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可能会减弱,但增产型政策措施的惯性依然较大。因此,如果2015年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预计粮食产量与2014年持平。
(三)大豆和棉花产量可能继续下降
根据德国“油世界”10月底报告,2014/1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3.08亿吨,供大于求的经济形势将延续,国际大豆价格仍有可能下跌,而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价格支撑作用并不明显,农民种植意愿将受大豆价格走低预期拖累,导致2015年大豆产量可能继续下降。同时,当前我国国内棉花正承受大量库存的压力。2014年~2015年度,美国棉花产量预计将达到1750万包,创4年来新高。同时,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因素的影响,棉花需求增长缓慢,棉花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从而导致2015年我国棉花价格可能继续下降。预计2015年,棉花产量将延续下降态势,降幅约在1%左右,产量可达610万吨左右。
(四)生猪价格和产量将“双回升”
2007年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大体3年经历一个波动周期,2015年生猪价格处于新一轮波动周期的上行通道。同时,鉴于当前生猪存栏量已处于低点,能繁母猪数量同比或环比均连续下降,生猪养殖中的宰杀率过高情形将直接导致供给持续下降,进一步强化2015年猪价逐渐稳步上涨的趋势。在后续猪肉价格上涨的刺激下,生猪养殖收益增加,加之各地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高,预计2015年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将出现恢复性上升,生猪产业发展将好于2014年,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三、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粮食增产刺激政策不断加码,降低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连续多年托市收储,目前的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40%,远超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水平,如此之高的库存消费比,意味着大量生产出来的粮食消费不了。而且,谷物类粮食净进口数量有限。综合判断,目前谷物类粮食已经供过于求,但国家仍不断强化粮食生产刺激政策,对主产区和农业部门实行粮食增产政绩考核,导致耕地和水等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持续生产能力堪忧。例如,为满足粮食增产需要,华北地区主要靠打井灌溉种粮,地下水长期超采,水位持续下降。随着近年来北方旱情逐渐常态化,地下水超采状况只会更加恶化。长此发展下去,华北地区可能会出现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现象,直接威胁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
(二)粮食仓储建设财政负担沉重,社会资本遭遇收储资格歧视
按照最新规划,2014年~2015年,国家将新建粮食仓库,可容1000亿斤。调研发现,建设1万吨有效仓容成本为37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225万元,1000亿斤新建仓容共需财政投入高达112.5亿元。考虑到粮食主产区现有仓库中有效仓容占比普遍不超过50%,加之南方地区低温仓库建设成本高,全国粮食仓容建设的财政负担将更加沉重。同时,尽管不少民营企业和合作社建仓积极性较高,建库时间短、成本低,且民营仓容可以作为商业储备,能够灵活应对粮食储备政策变化,但不少地方还遵循“粮库一定要国家建”的思维定势。同时,国家对社会资本收储资质和收储信贷政策支持不足,导致“一边是国企仓容紧张、一边是民企仓容闲置”的现象。许多国有粮食仓储企业不得不租借民营仓库,而且地方国有仓储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无钱配套新建仓库。
(三)农业保险补贴新规落实走样,各级政府责任不清
按照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但在实际操作中,始终没有明确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的比例,也没有出台实施细则和落实主体责任。为减轻财政负担,许多产粮大县已减少或取消了县级农业保险补贴,但中央和省级财政没有及时弥补保费补贴缺口,导致农民参保意愿下降。此外,由于农业保险大范围推广地区多为农业比重较高地区,多为“吃饭财政”,仅仅依靠地方财政无力增加农业保险品种和扩大农业保险支持范围。如,在北京和成都探索实施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因为得到地方政府财力支持,降低了前期市场风险才得以推行,而东北地区因为缺乏财政支持而难以实施。
(四)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不足,威胁常规作物品种生长环境
2014年接连发生海南、湖北等多起非法违规种植转基因作物事件,引发民众恐慌。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转基因作物管理体系,制定了多个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实行“0阈值”强制标识制度,但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法律,转基因食品强制性标识制度仅限于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番茄等5类作物17种产品,上市转基因食品不标识、标识不清、虚假标识现象普遍存在,转基因种子销售市场混乱,转基因作物定点种植控制能力弱。对违规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情况,缺乏有效惩处机制,对“基因污染”的防范措施不足。长此以往,违规种植转基因作物事件将会频繁发生,威胁常规农作物生长环境,并形成愈发不利于转基因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舆论环境。
四、政策建议
(一)破除谷物类粮食必须持续增产的思维惯性
一是实施相机抉择的粮食产业政策。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调控水平大幅增强的背景下,打消粮食出现持续减产的恐慌性顾虑,树立粮食产量随供求状况正常波动的市场化理念。当粮食供过于求时,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主,兼顾刺激粮食产量,鼓励主产区适当多元化种植、生态休耕和加工转化,避免被粮食持续增产意愿“绑架”,将“储粮于库”转变为“储粮于地”;当粮食供不应求时,以刺激粮食产量为主,兼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二是调整粮食增产激励政策。在当前谷物类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形下,适时降低对农业部门及地方政府粮食增产业绩考核指标,建立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由农业部牵头,联合环保、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根据各地农业生态条件和农产品生产结构,尤其是地下水水位变动趋势,研究制定农业生态预警标准,建立农业生态预警监管体系,划定农业生态分级区域,对不同等级区域设定不同的粮食生产任务,在生态脆弱区域加大休耕、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生态恢复建设。
(二)实施国家粮食收储向社会资本开放政策
一是鼓励发展粮食仓储混合所有制经济。采取贷款贴息、投资补助、费用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建设粮食仓储库,对经营困难、仓储设施陈旧简陋的国有粮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改制重组。二是改变国有粮食企业垄断经营储备粮的格局。放宽粮食储备承储主体资格限制,赋予农民合作社、民营企业同等参与国家粮食储备的待遇,只要符合条件,经审定后即可进行储备粮经营业务。同时,强化对所有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国家储备粮食违规违法处置行为,从重从严追究刑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三)明确农业保险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
由财政和保险部门牵头,尽快制定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财政补贴取消后的中央和省级保费补贴具体分担办法。积极推进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纳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建议从省级价格调控基金中列支相关费用。同时,由中央设立农业保险专项奖补办法,对财政困难地区推行新型农业保险给予支持。
(四)规范转基因食品和作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实际调查并取得大量客观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研究中,主要是分析、解决研究对象中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取得最新资料,运用抽象思维法对取得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方法,或者从中找出新的规律并形成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定量分析是说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以及现象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结果是怎么的一种关系方法,是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经济现象的有关数据和其变化程度实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现为一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变化引起变化的过程。
(二)综合系统分析
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综合,主要从各部分结构如何经过相互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和具体演变过程,综合考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整个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一是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体作为目标,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实现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二是以系统的观点,根据多层次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利用综合方法,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宏观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针对宏观整体性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过程。微观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在国民经济中局部小范围或个别农户为对象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对一种事物横断面的一种状态分析,其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不考虑均衡变动过程,只考虑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分析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是过程分析,与静态分析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引入时间因素,同时涉及因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考察在不同时期中各种变量变动情况。动态分析研究的是过程分析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而静态分析研究的状态是经济现象相对静止的。
二、以上分析方法在实际经济问题中运用的探讨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的运用
在实际经济问题分析过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通过定性分析来解释和理解,例如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一文》中回顾目前最前沿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推广增长模型,将气候变量纳入增长模型;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运用ArcGIS的测算地理影响因素;运用OLS、SpatialLag、SpatialError、Spa-tialDurbinModel等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空间效应分析,着重分析空间溢出性和收敛性等方面,研究空间效应是加强还是减弱。就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以定量和实证分析为主,其中在实证中运用Ar-cGIS插值方法获取气温和降雨量的数值,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空间稳定性的邹氏检验,残差值得Moran’sI检验,估计空间面板数据中的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LagModel)、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ErrorModel)和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DurbinModel),具体估计方法涉及固定效应(FixedEffects)和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选择的检验方法主要有Wald检验和LR检验,空间Hausman检验等。在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通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计算成为可能,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法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综合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发现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一文中是大量运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本论文一个最显著的研究方法。首先是从局部微观上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五个阶段,同时又每个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步式的研究,这是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的体现。文章中的第二章和第八章则是运用了综合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概论和述评的形式来分析,同时紧密结合系统分步研究的内容,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国家政策走向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文章全文利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研究方法,并在全文交替运用,章节内部各段落之间,独立的章节之间,均有涉及了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运用。
(三)宏观与微观分析的运用
在农业经济学中,整体上来分析农业经济这个大系统,就属于宏观分析,宏观就是大和整体的意思;对农业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就属于微观分析,微观就是小和部分的意思。全国或某一地区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大和整体范畴属于宏观方面的问题,农户或企业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小和部分范畴属于微观方面。因为宏观要以微观为基础,微观要受宏观的约束,两者是相辅相承、互相约束,所以既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又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农业经济问题,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又需要从局部来分析。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运用
影响均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会打破原来的均衡状态,实现新的均衡,引起均衡点的移动这就需要利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例如在《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文章从结构建模静态分析与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相结合,试图从一个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通过结构建模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长期动态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且乡镇企业贷款有助于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表明在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农村非农行业的金融服务。
三、结论
1.继续加大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严格落实土地承包政策。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继续让法律法规和政策下乡、进村、入户,不仅要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调解仲裁人员熟练掌握和准确把握法律法规与政策,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要让农民群众理解和领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农业主管部门对违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工作中,着眼于把群众上访问题化解在基层,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工作思路,变农民上访为干部下访,坚持排查和化解并重,使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问题。
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属地管理责任制、案件包保责任制、领导接待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和落实工作预案,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土地承包矛盾纠纷问题的排查和整改,继续接待和协调处理好农民因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而引发的上访工作。既要抓好一般性案件的处理工作,又要重点抓好越级访、群体访案件的督办工作和疑难案件的指导工作。对群众上访反映的一般性问题,按照工作制度,及时转交相关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对少数解决难度较大的上访案件,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法律政策宣传,积极主动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能解决的尽快解决,对依法不能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尽量向群众解释清楚,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征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减少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的发生。
3.积极建立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化建设。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强调解仲裁体系建设,配齐配强调解仲裁员,搞好业务培训,完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以调解为基础、仲裁为依托、司法为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健全土地资源台账,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和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
4.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联席会议制度,保持相关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高压态势。
在巩固农村资源纠纷集中整治和作风建设涉农问题专项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级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按照抓重点部位、抓关键环节、抓突出问题的原则,健全“排”、“调”、“防”、“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成员单位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新机制、新格局。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各部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责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劲不松、力不软,促进工作早安排、矛盾早排查、问题早解决。行跟踪,落实案件包保责任人,促进上访案件的有效解决。
二、结束语
一、农业生产各方面比较
1.农业耕种工具。唐宋时期灌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此基础上熟铁钢刃的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这一时期堪称我国传统农业工具发展的巅峰,耕种农具系列化,出现了许多革命性的发明,如曲辕犁等,多种利用水力、风力、畜力的灌溉和加工谷物、获取小麦的工具得到普及。元朝人王桢的《王桢农书》记载了唐宋大量的大型高效农具,如大型水车、麦钐等。明清时期,冶铁工艺继续进步,出现了生铁淋口技术,但这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只能应用于小型农具,大型农具如犁铧仍然要使用铸铁工艺。农具种类完全继承唐宋,并没有出现新型农具,甚至在唐宋时出现的一部分大型农具在这时反而消失了。由于种种原因,还出现了一些地方由畜力耕种退回到完全人力耕种的水平,这对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都是一种倒退。
2.农业科技水平。从土地耕作方式、土地施肥、种子培育等方面来比较,明清都继承并超越了唐宋。明清时期土地耕作继承了唐宋甚至更早形成的以耕、耙、耢、压、锄为特点的旱地耕种技术体系和以耕、耙、耖、耘、荡为特点的水田耕种技术体系,并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发展完善,提高了耕作的精细化水平。农书是对农业技术水平的总结和反映,唐宋就有了专门的农书对当时的先进农业科技进行总结和记录,如宋朝陈甫的《农书》,但此类专著数量很少。到明清时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纷纷出现,数量多,质量高,还出现了如《农政全书》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集大成之作,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科技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推广和普及,也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水平。
3.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唐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了稻麦复种制和一年多熟种植,到了明清时期,稻麦是种制体系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并根据南北不同气候特点,形成了北方二年三熟制和南方一年双熟制,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同时,这一时期在一小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堤塘方式的土地耕种模式,典型的就是桑渔田循环耕种土地,已经有了生态农业雏形。在水利灌溉发展方面,唐宋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甚至还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太湖流域塘埔圩田体系。明清时期,北方大型的水利工程逐渐萎缩,南方的小型水利工程和北方的井灌水利得到了较快发展,数量也十分庞大。
4.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的拓展。粮食种类在唐宋形成了以稻米和小麦为主,以粟黍为辅的种植格局,明清时期,稻米和小麦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引进和推广了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农业物种。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唐宋时期以种植苎麻、蚕桑、茶叶、药材等为主,到了明清时期,棉花取代了麻丝,成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同时,烟叶、油料、糖料作物等生产空前繁荣。在农业和牧业结构比例上,唐宋时期,国营牧业及家庭式的饲养家畜家禽都十分发达。明清时期,特别是在清代,农区政权和牧区政权实现了真正的整合,国家牧场衰落迅速,大量传统的牧区被开垦为农田,内地的草地和荒山也被开垦为农田,农牧结构严重畸形。唐宋时期,长江流域经过长期的开发,由于气候条件优异,成为全国农业经济的重心。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长期的和平,人口迅速增长,农民开始自发地拓展农业区域,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继续高速发展,同时出现了湖南湖北、江汉地区、四川等新兴农业区,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也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边疆地区被进一步开垦,农业种植区域空前扩张。
二、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分析
综合上文分析,相比较唐宋,明清农业生产工具并没有出现革命性的突破,大型高效的农具大量消失或未被使用,农业技术也没有新的提高,北方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大量荒废,农业种植区域空前扩张,造成牧业相对落后,引起畜力不足,致使很多地区由先进的畜耕退化到人耕,农业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到清中晚期,人口激增导致人均耕种面积减少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减少,这就造成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当然,单纯以人均粮食占有量作为衡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片面,因为农民除了粮食生产外,还有副业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著名学者李伯重就认为,清代江南地区典型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生产效率应该是农夫和农妇生产效率的总和,从而认为清代劳动生产效率高于前代的结论,也就是说,清代虽然人均粮食占有量减少,但副业生产和经济生产可以弥补粮食占有量的不足。实际上,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历史上夫妇并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程度高低之分而已,唐宋时的经济作物生产和副业生产也很发达,占有的比例也很大,所以,从明清全国范围来看,其劳动生产效率并不比唐宋高。但另一方面,明清时期农业人口的空前增长和土地种植广度的空前扩张,其粮食生产的总量大大超越了唐宋,加之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程度的提高,副业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的总量都很大,社会剩余商品大大增加,人口需要的多样性也逐渐提高,这在客观上为农产品流通的发达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前提。同时,明清农业生产有明显精细化耕种的趋势。从中国农业历史上来研究,精耕细作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即主动的和被动的。主动式的精耕细作往往是伴随农具的更新和耕作方式的变革,表现结果是耕种效率的提升和农业产量的提高,这是一种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的模式。还有一种模式是被动性的,农民进行精耕细作不是因为主动地使用新农具或者采用新的耕种模式,而是因为人均土地占有量和粮食占有量的减少,不得已投入更多的人力,这种模式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提升,还有所下降。很明显,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中晚期的精耕细作是被动的,也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三、农产品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