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09:39:38
导语:在校本课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民办高校 教育教学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教学大纲和目标的实际情况,选用社会或者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组织、引导学习者分析案例,进行学习、研究,用原理说明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获得启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20世纪初(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用于管理教学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案例教学主要用于部分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它对促进我国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一)与传统课堂教授法的区别。
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采用的就是以案论理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强调为什么,问题的答案具有创建性及多元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学材料不同,传统教学方法使用的是教科书,案例教学则主要使用的是案例材料;教学过程不同,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教学目的不同,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案例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能力。
(二)与举例说明的区别。
案例教学与举例说明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主要地位,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处于次要地位;二者进行的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的一种手段,其主体是学生,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其主体是教师;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能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涵盖的范围不同,前者涵盖面更为广泛和精效,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后者不一定有这些特点。
(三)特殊的教学效果。
1.鼓励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技能。案例教学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将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协作能力。
3.注重双向交流,达到双赢效果。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与辅助作用,学生面对案例,要自己进行调查、策划、论证、实施、评估等一系列的工作。案例教学这种双向教学形式达到的双赢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四)几个明显的特点。
1.明确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客观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
3.较强的综合性。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的能力。
4.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案例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既可以传授知识,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潜能,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较差、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从业能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案例的选择、剖析与拓展。
案例的选择既要有典型性,又要符合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地将教学光盘中的案例未加剖析就搬到课堂上,不但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种程度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本应该掌握的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内化与拓展。
(二)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只是在21世纪,特别是2005年以后才开始建立自己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之师资队伍流动性大、培训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没有稳定的案例教学教师队伍,从而使得案例教学得不到很好的应用。
(三)缺乏合适的案例教材。
案例教学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最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相关的专门教材少之又少,特别是民办高校中,很多专业为新专业,案例教学的教材几乎没有,使得部分课程的教师往往因为缺乏相关的案例而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学效果。
五、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学生特点,选取恰当案例。
案例的选择既要有典型性又要具有现实性,既要具有热点性又要具有生活型,除此之外还要具有综合性、直观性、可判定性等。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课前精心选择,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深加工,根据不同的学生及课程选取不同的案例,课堂教学过程中周密安排各教学环节,积极创造各种教学环境,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在既得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知识。
(二)加强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
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与稳定是一件系统系长期性的任务,首先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改变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民办高校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机制,提供更多的培训及进修的机会;教师本身也要珍惜学校提供的机会和条件,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寻找更合适的课程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相关案例,最好能形成自己的教学讲义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媚.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课程中的应用.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J],2010(11).
[2]刘永前.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卷宗[J],2012(9).
[3]杜静.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应用.吉林日报[N],2010.
关键词: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1-0064-04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0-11-20],http://省略/jrzg2010-07-29/eontert-1667143,htm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学改革;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45-03
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市建设及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地方院校一直发挥着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1]。目前,在我国2600多所高校中,地方院校占95%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2]。自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以来,地方院校承担了主要的扩招任务,本科招生规模大幅上升[3],目前,管理类本科招生规模居地方院校前列,可见,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对于我国地方院校而言具有较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4]。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推行十多年,但大多数地方院校本科生教育继续沿袭传统计划任务型教育模式,各教学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分工负责制,模块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导致人才培养分散化、随机性较大[5],尤其是地方院校师生比例小,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缺位,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不到位,尚未建立起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
(一)改革目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功能[6]。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层次与水平。人才培养责任重于泰山,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高校要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对用人单位负责,不能让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必须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合格人才。我国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是解决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全过程培养监控与管理体系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特色鲜明、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我国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二)改革思路
本科教育是地方院校发展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对社会、家长、学生及用人单位负责的战略高度出发,运用逆向工程的思想方法,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进行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了“专业引导―理论学习―创新实践”的全过程教育模式;定位专业系为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由专业系负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承担专业教学,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监控责任;学院级业务型领导应回归专业系参与专业研讨活动,指导和支持专业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对专业教师、辅导员及教辅人员进行重新定位,优化以专业系为核心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辅导员按年级配置的惯例,根据专业配置辅导员,通过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促进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明确专业系的人才培养主体地位
根据现代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确立专业系为本科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专业系负责提出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从入学教育到毕业答辩的全过程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责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各教学模块与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实施全过程专业引导,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习实践训练,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确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组织运行机制
1.建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分工协作培养体系。以专业系为核心,建立专业系与有关院系进行教学分工协作,以及与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导师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培养体系。专业系负责全方位人才培养;任课教师既要进行知识传授,又要关注学生学习心态、专业意识和学习引导;辅导员侧重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侧重学习、学风引导;专业导师负责专业引导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协同配合和工作衔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完善专业系教学活动制度。明确专业系教学组织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规范各专业教学活动计划安排和内容,要求将学生培养进程和有关问题纳入专业系日常教学研讨活动范畴,使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专业系教学活动不仅要讨论专业课教学进程及教学效果,教材选择与使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创新,课程考试改革等情况,而且应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引导、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等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专业意识、学风考风建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探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实施方案与措施。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学档案 优化管理
论文摘要:教学档案服务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重心。分析了教学档案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目前教学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等工作,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加强和优化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合并升格,学生人数剧增,档案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何优化教学档案的管理,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笔者就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谈些看法。
一、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参考依据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业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档资料,它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直接的原始记录,如教师的业务材料包括学生各科成绩分析、试卷分析、科研课题、教案检查、以及其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声像档案材料,如教学实习录像等,这些以影像为表现形式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具有纪实性、直观性、典型性等特点,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力的辅助手段,在学校档案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知识和信息储存的一种形式,详细、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教学历史全貌[1]。通过抽调审阅教学档案如教师教案、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能很快了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作为教学管理考核的基本参照依据。
(二)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可以客观地反映学校每个院系的实际教学水平。对历年学生的测试成绩及教师教学检查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对历年试题的检查,学生违纪情况分析,能直观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或下降,从而为今后的教改指明方向。因此,我们应增强教学工作中的档案意识,引起教师和教辅人员的高度重视[2],以此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档案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进行,教师业务档案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在个体上,反映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整体上,体现了学校的师资素质、队伍结构和办学水平。因此,认真搞好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保管和利用工作,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业务档案中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学历、考核成绩、业务水平,使校领导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有了可信的参考依据,这样就能公正有序地进行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人事调整等相关事宜,进而对教师的切身利益进行决策,并有效激励每位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提高教师群体的稳定性,激发教师队伍的创造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虽然已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管理,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不全、不实,漏洞甚多,即便是档案整理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档案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陈旧
一般高校的档案馆已基本形成自成体系且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本身已有准确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学校级别提升了,但档案工作的层次却没有随之提升,人员的配置仅能应付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工作,基本无暇顾及高层次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少数新建本科院校甚至还没配置专职的档案人员,仍由文书人员兼任。虽然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制定了教学档案规章制度,但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补充,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室又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需执行本科院校的新规定,档案工作的开展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二)档案管理不规范,多缺漏、遗失现象
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档案的产生、收集、整理、利用等运转过程,应当依据档案法规和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由于高校教学档案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加之人们的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相当部分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大量的档案缺漏、遗失现象。而已有的档案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或者收集不完整等,其共性特征表现为:重收存,轻整理;重共性材料,轻个性材料;多头归档,重复设档。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效用的发挥,并给日后档案的鉴定、保管及库房的承载空间带来压力,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三)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当今电子化档案信息已日益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将会直接导致教学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教学档案管理由于涉及的专业多、课程杂、范围广、内容繁,各教学部门若缺乏整体规划,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则会给全校在档案管理、数据查找、资源共享等诸多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如果收存的档案不积极地开发利用而束之高阁,就会失去档案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学档案利用的好与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
三、如何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的管理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十分重大。优化和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档案建设工作重要的一环。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工作情况的真实具体反映,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由于档案工作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档案部门常处于被公众所忽视的位置,新建本科院校各个部门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在人员和经费上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把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和整体发展规划,使档案工作的发展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同步前进,使档案机构设置、库房建设、技术人员配备以及档案现代化必需的经费和技术装备等真正落到实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在高校管理中得到重视,达到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各项工作服务。
(二)清理补充,作好现有教学档案的分类整理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分析等工作是个连续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其管理的效能直接影响着档案材料的质量[3]。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尽管存在着材料缺失和管理混乱的情况,但仍然储藏着大量的本校教学方面的原始资料,需要我们去挖掘、清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分类和必要的补充。教学档案的分类必须遵循教学档案形成的规律,尽量保持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时间分类法,以年代来区分、排列、管理档案,强调档案的时间特征;另一种是性质分类法,即按照材料内容所反映问题的性质来分类。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在体现一定的时间性的基础上按教学档案的性质分类,既展示历史与时序交替的过程,又保持档案资料内在特征的有机联系,使整个案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各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建立一个“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有效”的档案体系。
(三)重视培养,加快档案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现阶段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资料管理方式陈旧,多处于手工管理阶段,院系档案人员大多由秘书兼任,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工作效率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势必难以适应教育发展和高校教学工作检查的要求,这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升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因为网络化管理要求档案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新的档案载体的出现,需要档案员具有较高的专业保护意识和特殊技术保护水平;档案开放和信息剧增,需要档案员具备较高的鉴别档案、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反馈信息的鉴别能力和编研能力。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要通过采取向外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组织培训和参观交流相结合等方法来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知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覆盖面广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队伍,以满足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需要。
(四)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档案资源利用率
当今,档案资源信息化、档案信息网络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校、院、系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缩微、光盘等先进技术与手段,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将文字档案变成电子档案。同时,加强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部门要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努力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档案信息的需求研究,把重要的教学档案信息编制成专题材料,一方面通过档案网页、校园网及其相关网络丰富档案信息量;另一方面扩大信息编研的范围,加大开发档案信息的深度。高校档案部门要积极与其他职能部门协作,合理调配与充分整合分散的信息资源,建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库。比如:科研部门负责科研论著数据库的构建,教务部门承担试题库、电子课件、学籍异动等教学专题库的建设任务。通过档案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辐射作用,扩大档案文献资源交流渠道,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使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达到新的水平。
结语
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和手工操作方法已经无法跟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新建本科院校着手组建一套完整的校、院、系电子档案系统已势在必行。我们要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上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优化档案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莲.关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档案质量的思考[J].档案,2006,(4):42-43.
[2]彭群颐.信息化社会高校教学档案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5):189-191.
如何优化教学档案的管理,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笔者就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谈些看法。
一、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参考依据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业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档资料,它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直接的原始记录,如教师的业务材料包括学生各科成绩分析、试卷分析、科研课题、教案检查、以及其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声像档案材料,如教学实习录像等,这些以影像为表现形式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具有纪实性、直观性、典型性等特点,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力的辅助手段,在学校档案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知识和信息储存的一种形式,详细、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教学历史全貌[1]。通过抽调审阅教学档案如教师教案、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能很快了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作为教学管理考核的基本参照依据。
(二)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可以客观地反映学校每个院系的实际教学水平。对历年学生的测试成绩及教师教学检查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对历年试题的检查,学生违纪情况分析,能直观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或下降,从而为今后的教改指明方向。因此,我们应增强教学工作中的档案意识,引起教师和教辅人员的高度重视,以此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档案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进行,教师业务档案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在个体上,反映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整体上,体现了学校的师资素质、队伍结构和办学水平。因此,认真搞好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保管和利用工作,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业务档案中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学历、考核成绩、业务水平,使校领导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有了可信的参考依据,这样就能公正有序地进行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人事调整等相关事宜,进而对教师的切身利益进行决策,并有效激励每位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提高教师群体的稳定性,激发教师队伍的创造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虽然已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管理,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不全、不实,漏洞甚多,即便是档案整理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档案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陈旧
一般高校的档案馆已基本形成自成体系且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本身已有准确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学校级别提升了,但档案工作的层次却没有随之提升,人员的配置仅能应付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工作,基本无暇顾及高层次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少数新建本科院校甚至还没配置专职的档案人员,仍由文书人员兼任。虽然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制定了教学档案规章制度,但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补充,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室又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需执行本科院校的新规定,档案工作的开展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二)档案管理不规范,多缺漏、遗失现象
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档案的产生、收集、整理、利用等运转过程,应当依据档案法规和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由于高校教学档案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加之人们的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相当部分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大量的档案缺漏、遗失现象。而已有的档案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或者收集不完整等,其共性特征表现为:重收存,轻整理;重共性材料,轻个性材料;多头归档,重复设档。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效用的发挥,并给日后档案的鉴定、保管及库房的承载空间带来压力,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三)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应用型本科 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①。应用型人才要求有完整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实验技能,即具有较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因而,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必须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要求是与药学科研生产紧密衔接。
随着现代药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对于药物分子的结构、性质、作用机制、靶点及构效关系更加明确,更加重视对于化学药物合成方法、结构改造的实践应用。在药物生产及新药研发的实际工作中,对药学高等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教学培养方向。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和相互渗透学科,同时对于药物合成生产实践,新药的研发创制等学生就业岗位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应用性。以往的药物化学教学模式停留在基本理论知识和固定的几个教学实验上,缺乏与实际工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也很少与药学其它专业课程相联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实践技能和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差。此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可以解决上述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若干问题。以药物化学这一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填补药学专业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范课程教学体系的空白。
1 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面向应用领域的药学专业知识人才培养,应根据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现有的教学条件对教学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采用灵活机智的教学形式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也更应注重细节方面,尤其是在思路、技能和知识体系的完善上,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则是对整个教学效果最好的评价和检验;最终形成包括理论、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在内的完善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体系。
2 教学体系建设思路与方案
2.1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中应以生产实践问题相应的理论知识切入点;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培养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水平深度、广度和各学科知识间的综合能力为主要指标量化评价标准。具体方案包括:
(1)选择具有代表性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各5家,进行实际问题调查,归纳总结常见问题的种类,形成调研报告。可以利用学生业余和假期时间,采用对企业进行社会调查的形式,完成社会调查报告。(2)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重新编排。采用教研室集体讨论和备课的形式。(3)把上述备课成果应用于理论课教学实践,并逐渐进行完善。以教学效果和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完善程度来评价,可在考试中设立若干实际应用问题来进行检验。(4)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水平深度、广度和各学科知识间的综合能力为主要指标建立量化评价标准。
2.2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模拟生产实际中的常见问题;创设开放性课题;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以学生解决开放性实验课题的实验技能为主要指标量化评价标准。具体方案包括:
(1)设立若干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并能应用到目前常用实验技能的实验课题。以开放性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指导和完善。(2)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随时指导和强化,使学生从实验设计到实施的整体能力得到全面提高。(3)以学生解决开放性实验课题的实验技能为主要指标量化评价标准。
2.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基层单位;选择生产科研单位急需解决的典型课题。以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量化评价标准。具体方案包括:
(1)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提出急需解决的生产科研课题,作为大学生实训项目课题。(2)学生利用假期或实习阶段的时间深入基层单位,具体进行设计和实施,最终完成实训课题。(3)整个过程以学生和企业为主,教师负责指导和完成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价。以企业的满意程度和课题成果的应用性作为评价标准。(4)以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指标量化评价标准。
3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教学评估;教学档案管理建设;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170-03
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现代化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是国家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判定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对高校教育工作监督和考核的主要形式。它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校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循环的机制。
嘉应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2006年接受教育部评估过程中,档案部门全力以赴保障材料的查找和提供利用,对文件材料的提供和使用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这次评估“战役”,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对档案在评估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学校领导认为,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原始档案管理和档案馆建设,增进了加强地方高校对教学档案管理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一、加强地方高校教学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1.从教学档案在评估中所扮演的角色看
尽管“档案”这个概念在目前的评估体系中未被明确提及,但它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教育部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有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体系和44个主要观测点,每个指标和观测点都需要大量的材料佐证,而这些佐证材料大多是由原始档案(主要是教学档案)或以原始档案为基础进行加工过的二次文献组成的。另外,专家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调阅的原始教学材料均属教学档案范畴。档案是评估的基石。毫不夸张地说,学校离开了档案是不可能参加评估的。
2.从评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看
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是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强有力和保障(简称“三化”)。2004年10月2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建立每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即要求高校每五年必须接受一次教学评估。这一举措意味着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应对教育部的这一重大决策,各高校的档案工作也必须做到“三化”。以上所述的评估是指教学水平评估,除此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单项评估。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文理科基础评估、“两课教学评估”,等等。每年各校大大小小的评估总要遇到一两项。把档案工作做好于平时,不仅可以解决“临阵”时材料准备工作周期长、难度大的矛盾,还可以积极避免重复建设,做到资源共享,从容面对,以平常心看待评估。否则,评估任务一来,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可能造成对教学秩序的干扰。
3.从成本投入看
搞好档案工作是减少评估成本的有效措施。开展评估十年来,高校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另外,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于促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难看出,就目前的评估而言,投入的成本太大,除直接投入到教学的部分外,还有大量的经费用于迎接评估的各项开支。一个单位如此,十个、几十个单位的浪费总和就会达到惊人的程度。
成本意识是强化管理的重要体现。要树立成本意识,小处节俭,聚少成多,将有限的经费真正用用于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降低评成本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地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06年我院为了迎接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针对各学院保管的教学档案所做的专项检查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清查。清查中发现,有这样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职责不清。各学院教学档案除极少数移交档案馆外,其余部分基本上是档案跟着感觉走,或谁形成谁保管。尽管学院都配备有专、兼职档案员,但教学档案始终未纳入院专、兼职档案人员规范化的管理范围之内。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秘书的工作量已处于饱和状态,再加上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各二级学院档案“谁来管”的问题越来越不容回避。二是教学档案内涵不足。通常所说的教学档案是指法人、其它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教育教学及其有关的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其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应当涵盖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从过程到结果方方面面的、形式多样的材料。然而,现状却是大量的原始教学档案(如试卷、实验报告等),至今没有进入档案管理人员的视野。三是缺乏整体观念。从某种角度上说,学院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档案,由于无专人管理、无保管场所,大量的原始教学资料处于没有整理、没有编目,零散而不成体系的自然状态下,档案的丢失和损毁现象时有发生。不但教学档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其它类型的档案也会出现同样问题。原始教学档案的管理应以学院的管理为重心。
今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会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将评估的结果作为学校增设专业、确定招生计划、进行资源分配等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评估的结果对学校的影响非同小可。如何应对今后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怎样使档案这个角色被动为主动,从幕后走向台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加强档案的渗透力度
首先,是在各项相关管理规定中的渗透,就是通过管理文件,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使档案资料的管理在制度上有所保障。比如,在学籍管理办法、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中制定出相应的归档要求,这样更容易得到人们的接纳和重视。有些学院近年来的教学档案之所以能够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一方面是得益于“迎评”的宣传,另一方面得益于这些教学管理文件。其次,加强档案意识的全方位渗透。为了使档案在今后的评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院领导层、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各二级学院,必须重视教学档案在评估中的作用,正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档案整改和建设。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档案管理环境,打好扎实稳定的材料基础,才是解决“迎评”工作中材料准备难题的关键。
2.加强档案部门的参与意识
虽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主要涉及的是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单位、人员,但仅仅靠教学管理人员的孤军奋战是不够的。档案部门应加强积极主动为学校大事、要事服务的参与意识。在“迎评”档案检查、材料准备等工作中,如果有档案部门的参与,既有利于扩大评估的影响,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使教学档案的整理归档得到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并通过评估使学校的整体档案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档案部门也可借评估的东风加强宣传,掌握全校教学档案的形成规律,以便在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将各学院保存的档案纳入正常化管理范围。
3.制定科学完善的档案材料收集目录
档案收集是档案建设的基础,是整个档案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物质前提。现有高校管理办法及高校教学档案材料归档目录逐渐显现出与实际相脱离的迹象,尤其是教学档案材料归档目录,在内容上没有涵盖教学全过程,也缺乏处理校档案馆收集范围之外的档案材料指导性意见。如实验教学环节的档案材料、试卷等,明显未列入收集范围之内。另外,校档案管只收集某些教学档案中极少部分(如:毕业论文),其余部分如何处置,历来都是各学院自行其便,致使在档案管理上的随意性很大。因此,档案收集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制定出与本校教学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材料收集目录,有关部门必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有深入的了解。档案是文化的记载,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学校负责、为经常化教学评估服务的态度,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
4.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应向纵深发展
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壮大,原有的档案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现有的规模。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应向纵深发展,建立起以院档案馆、二级学院、教研室、职能部门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系显得更有必要。档案馆以业务指导为垂直行政的工作重点,在搞好二级学院及各职能部门专、兼职的档案员业务指导的前提下,兼顾由各教研室(实验室)或其它科室构成的“面”。档案部门应加强对各二级学院专、兼职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感,待到这部分人员的业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直接由他们进行对下一级的业务指导,即以“点”带“面”。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是做好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有力保障,它不仅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材料收集体系,做好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更有利于工作重心的下移,减轻校档案馆的工作压力。同时,可以考虑建立资料合一的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室,在缺乏人手和保管场所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教学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教学档案建设,不仅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整体发展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或带动整个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水平评估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对教学档案的建设。只有正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应对措施,扎实做好平时的档案管理工作,对经常化教学水平评估的应对也就泰然自如、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俞笑春.浅谈档案工作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关系[J].教师之友,2007,10(20).
[2]高凤泰.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学评估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
(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排球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和安徽外国语学院4所院校的排球教师队伍、排球教学现状、大学生上排球课的学习态度、课外排球锻炼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对提高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的效果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民办公共体育;排球教学;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2;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60-03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2013jyxm284)
1 前言
我国排球运动经历过辉煌也走过低谷,女排的五连冠深深的影响了我国排球运动.80年代后,我国排球运动开始在大中小城市普及,开始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现行的国家体育纲要规定高校应有公共体育课或专业体育课等,排球运动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对我国体育事业具有一定的影响.[1]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文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多位体育教师共同研究并编制《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4名体育教师分别向安徽省4所民办本科院校随机抽取的40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率96.25%,有效率94.8%.另外又分别向四所高校的58位体育教师发放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84.48%.此次发放问卷的有效率分别是94.8%和84.48%,达到统计学要求.
2.2.3 访谈法
访谈了部分教师、学生,获得了真实宝贵的资料.
2.2.4 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所得数据运用百分数计算法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排球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1.1 排球课教学任务现状分析
排球课教学任务现状调查问卷采用多项填写,通过对58名体育教师的问卷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有74.24%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有65.15%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喜爱;有43.12%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意识,同时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和培养学生课外锻炼习惯.以上数据可以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认为排球课教学任务主要是提高技能与理论知识和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3.1.2 排球课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58名体育教师在排球课教学内容调查问卷中采用多项填写与选择,全部体育教师均选择了基本技战术和裁判规则;有55名教师选择组合技术,占到统计人数的94.83%;有50名教师选择排球游戏,占到统计人数的86.2%;排球运动概述与运动发展有56名教师选择,占到统计人数的96.55%;而在排球场地器材和排球运动中的规范与礼仪方面分别有4名和6名教师,即占统计人数的6.89%和10.34%.由此可以知道,安徽省民办本科体育教师在排球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传统教学内容.
3.1.3 排球教学课时数现状分析
10名体育教师认为排球实践课教学课时数充足,占统计人数的17.24%;13名教师认为课时数不充足,占统计人数的22.41%;35名教师认为教学课时数基本充足,占统计人数的60.34%.以上数据可以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每学期36学时的排球课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另外研究发现排球理论课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仅7名教师认为每学期能够上满4学时理论课,占统计人数的12.07%;42名教师认为一学期只开设2学时的理论课,占统计人数的72.41%,选择不开设理论课的教师有9人,占到统计人数的15.52%.
3.1.4 排球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从58名体育教师的问卷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组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另外还分别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有18名体育教师选择快乐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31.03%;有13名教师采用分层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22.41%;有10名教师选择合作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17.24%;有10名教师选择启发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17.24%;有2名体育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3.45%;还有5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其他教学方法,占统计人数的8.62%.以上数据可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基于传统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3.1.5 排球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现状分析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多媒体使用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有1人,占统计人数的1.72%;偶尔使用多媒体的教师有21人,占统计人数的36.21%;从来没有使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有36人,占统计人数的62.07%.由此可以看出排球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率较低.
3.1.6 排球课考核与评价现状分析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考核形式为期末技能考核(占总分的60%)和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而个别学校还有理论考核,三项考核内容占总分比例为50%(技能),30%(平时)和20%(理论).[2]在考核内容上,四所本科院校的平时和理论成绩的评分标准基本趋于相同,即根据学生平时出勤率和综合表现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理论考核则以排球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健康科学的锻炼方法为考试内容.[3]各个学校在技能考核中有所区别,三联学院和文达学院的考试内容为传球与垫球,新华学院和安徽外国语学院则以发球和垫球为考核内容.这四所高校的58名体育教师都采用终结性评价,其中也有3名教师采用诊断性评价,占统计人数的5.17%;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教师有8人,占统计人数的13.79%.
3.2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学历结构数据中可发现,有9名教师是本科学历,占统计人数的15.5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有49人,占统计人数的84.48%.4所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基本上不超过45岁,青年教师(22—30岁)有12人,青壮年教师(30—40岁)有42人,中年教师(40—45岁)有4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20.69%,72.41%和6.90%.教师职称结构上,助教47人,讲师10人,副教授以上1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81.03%,17.24%和1.73%.排球教师的科研能力结构上,任教期间发表1—4篇相关论文的教师有45人,发表5—9篇论文的教师有12人,发表10篇以上论文的教师有1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77.59%,20.69%和1.72%.综上可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排球教师主要为硕士学历的,助教职称的,缺乏科研能力的青壮年教师.
3.3 排球课中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
3.3.1 大学生上排球课的意愿调查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排球课中愿意和感到一般的男、女生比例分别是85.57%和75.28%.男生愿意上排球课的人数比女生多,对排球课感到一般的学生中,男生要多于女生,而不愿意和讨厌排球课的学生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此结果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喜欢上排球课,学生上排球课的态度较端正和积极,而女生不喜欢排球课的人数比例高于男生,可能由于女生担心排球运动会造成手臂疼痛,因此不愿意去接触排球.
3.3.2 通过排球课的学习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的调查分析
通过排球课学习,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有所提升,总体而言男生比女生的学习兴趣高但是有一小部分同学对于排球运动不感兴趣.这就说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排球课教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女生兴趣比例较男生低,可能由于女生在体能、体质方面逊于男生,造成女生对排球运动不感兴趣的比例增高.
3.4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排球锻炼情况现状分析
通过对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379名大学生关于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调查发现,有253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占统计人数的66.8%;有79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重要,占统计人数的20.8%;有47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一般和不重要,占统计人数的12.4%.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可度很高,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4 对策
4.1 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整体素质培养
国家教委规定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高校教师人数应达到40%,而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的学历结构与规定相比还有富足.但在职称和科研能力方面,与其他院校相比相差甚远.因此,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应加强科研能力,提升自身专业与学术素养.
4.2 加大排球教学改革力度,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排球教学应加强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而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4.3 强化现代教学方法,合理搭配排球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教学时数
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合理搭配排球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时数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技能习得.
4.4 完善排球课考核评价制度,创造良好的排球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为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与考试氛围;建设适合排球运动的专业场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4.5 提升学生主动参加课外排球运动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吸收、消化和实践课堂所学体育知识、技能,可以顺利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强化课外锻炼意识,提高参与身体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和身体方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连军.安徽省高校软式排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1692-1693.
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根据上级精神,我办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行了专项督查,并对照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督查标准核查出了各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全面整改。现将具体整改事项安排如下:
一、校舍建设现状
1.全县学校没有D级危房。
2.课桌和寄宿生床位能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全县所有学校学生一人有一套课桌椅,课桌椅率100%。全县所有小学无寄宿生,没有配置床位;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寄宿学生床位率达100%,初级中学石鼻70%、万埠80%、青湖40%,其余学校均达100%,有的学校寄宿学生2人共睡一铺床,基本满足能学生需要。
3.食堂面积相对不足。74所农村小学有66所学校食堂面积达到规定指标要求占同类89%、17个教学点中仅有10所学校食堂面积达到规定指标要求,占同类59%;农村初中学校食堂面积均达到规定指标要求;
4.教室寝室门窗存在不同程度缺损。全县103所学校和教学点中,只有63所学校教室寝室门窗完好率为100%,多数学校教室寝室门窗存在不同程度破损,尤其是长埠、石鼻两镇农村小学及教学点破损情况较突出。全县学校教室寝室门窗完好率仅为61%。
二、整改内容及措施
1.整改内容。对照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1-8项内容,缺什么补什么。
2.整改措施。各学校进一步摸清底子,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有计划、分步骤、责任到人进行整改,边整改边自查。
3. 跟踪督查。我办将于8月26日—31日组织人员对学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4、整改责任分解及时间安排
整改内容
整改措施
整改部门
时间
校舍门窗
投入资金,利用暑假对部分学校校舍门窗进行修缮。
校建办
相关学校
8月25日以前完成
寄宿生床位
进一步加大投入,按照“一人一床”的标准配足寄宿学生床位。
校建办
相关学校
8月25日以前完成
学生食堂面积
筹措资金改建、扩建学校食堂,保证师生正常就餐。
校建办
相关学校
12月25日以前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基本建设投入不足。1.部分教室生均面积不达标。近年我县新建教学楼均由设计院按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普通教室生均面积1.1平米的标准设计,全县17个教学点70间教室面积小于《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规定的教室不少于54平方米的标准,均相差几平方米,不达标。如果新建将造成重复建设,资源闲置浪费。学校的基本建设主要指校园、校舍等基础建筑设施。检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在基本建设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突出的是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和专业教室建设和省颁标准差距很大。有些学校还没有标准的运动场所,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和宿舍的条件也较差。
2、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在制定标准化建设规划时,没有对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生源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标准化学校建设难于适应学校教学和学生就学的需求。
四、建议:
1、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基础条件靠财力,安义县基本属于保工资的吃饭财政,在目前的财力下,我县的工作难度相当大。我们要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以顺利和高质量的完成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2、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工作。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承载着群众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双重期盼 ,我县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和设备资源,一校一策制定具体建设改造方案,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与校安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育赠款工程等工程(计划)相结合,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建设改造一所达标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