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教育管理

时间:2022-02-11 15:58:01

导语: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教育管理

第1篇

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带动就业,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其也能锻炼学生,减轻家庭负担,使得学生真正能承担起家庭与社会责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互的,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对大学生创业也会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笔者对这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解决办法1.社会方面。大学生生活在整个社会之中,在创业过程中必定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陈溅星、姚圣梅、汪行舟(2010)的研究指出实际中政府政策很多没有落实到位而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沈超红、彭巍(2010)认为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因素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紧密的相关性。2.学校方面。学生受校园环境以及学校氛围影响较大。周红霞(2008)提出,受过创业学学程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能够热爱他们的工作,能够给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程鹏、尹浩华、刘岚(2011)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有说明,他们认为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不但可以培养人才,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还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3.家庭方面。同时,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还是一个消费者,其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因而对于这些没有自己经济来源的学生而言,其要进行的有关创业所需要的一部分的主要性启动资金则主要还是依靠其家庭支持杨德彬、耿白(2011)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出,我国大多数大学生不管年龄处于什么阶段,学习上处于什么阶段,在经济和心理上都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因此,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不容忽视。4.个人方面。个人所具备的性格特征和能力一样的会影响到大学生创业,很多学者就这个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如彭晶(2011)就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年龄在30岁以下,处于这种年龄阶段的人普遍心理承受能力不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对创业者的能力要求和心理品质要求都很高,大学生的经济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这些个人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社会方面影响因素。(1)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图1),大概68%被调查的学生对政府部门、学校等有关部门支持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明确表示非常不太了解,这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政策不了解,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将政策宣传到位,使得学生真正了解政策,从而有利于促进更多学生开展创业。(2)市场竞争激烈。受调查地区大学生创业需要面对的市场是多元化的市场,各经济主体都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所驱动。想创业的大学生对市场竞争有自己的看法,图2显示,受调查地区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和创业机会对创业成功影响很大,占到了42%。(3)服务保障机构空缺。由于中国对创业的研究较晚,相对应的服务保障机构发展也不完善。受调查地区的大学生对政府的期望很大。在图4-3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大概有5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需要政府开办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以此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大概有2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需要政府开办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指导机构以此来为整个学生来进行相关的服务性工作。(4)社会融资不够。目前,创业的主要障碍就是在于我们缺乏创业启动资金,从而就会迫使大学生所开展的相关创业项目就比较难以来进行启动。如图4所示,受调查地区的大学生的创业启动资金大部分来自家庭(53%),而从社会中获取的资金资助很少。2.学校方面影响因素。(1)学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整。就高等教育方法而言,目前我国在学校开展的相关创业教育还是处于一个起步性的阶段,与此同时,现在大多数的一些主要性的高校在目前的情况之下还非常缺乏一个非常完整的整体性的创业教育体系。就当前进行被调查地区的主要的大学生而言,调查学生对于所处的主要学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体系成效问卷显示(图5),大概有39%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创业中心应该提供创业帮助,大概有20%的受访者则是认为大学要为他们提供定期创业教育讲座,而大概有18%的受访者则是认为,需要大学提供相关的实践创业项目,以便能够积累创业的经验。(2)校园创业氛围不浓厚。创业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很有帮助,高校应力求打造一种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校园创业氛围。在相关的调查显示,对于当前正在受到调查的一些主要的地区的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普遍地认为到,目前大学生所处的学校的主要性的创业氛围目前还是存在一个非常不够浓厚的问题。(3)教育资源不齐全。在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创业教育问题在持续稳步地升温的时候,而整个创业教育就已经被认定整个大学生开展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对本校缺乏的教育资源的调查中可看出,学生认为创业教材不全面的占23%,创业课程不成体系的占31%,教学老师不专业的占36%,教学设备不先进的占10%。3.家庭方面影响因素。(1)家人的支持态度。大学生创业具有风险,因此很多家长不长支持孩子创业。图8中就是已经充分地显示了整个家长要对整个孩子的主要性的创业呈现出支持的程度。(2)经济条件不支持。前面就提到过大学生的创业启动资金主要来自家庭(占53%),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担负的起这样的开支。对于一些主要毕业生而言,他们的家庭往往都是需要来不断地来承担到我们进行创业时候,其所需要的相关的资金的绝大部分。4.个人方面。(1)个人创业能力欠缺。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自己的整个经营管理能力问题、大学生自己生个专业技术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自己的整个人际沟通能力问题等方面。受调查地区高校云集,学生们有很好的平台去展现自己,但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地区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欠缺市场营销能力的占18%,抗压抗挫能力的占29%,创新创造能力的占19%,人际沟通能力的占21%,组织管理能力的占13%。(2)创业心理品质不健全。受调查地区的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在对心理品质这一项做调查时就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抗压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因为挫折而放弃创业的想法。如图11所示,如果首次创业失败,会选择再继续创业的大学生很少,仅占23%,大多(46%)大学生会犹豫不决。(3)实践经验不足。最终书本上的知识要运用到实际中才会产生价值,大学生创业也如此。根据受调查地区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调查地区的主要大学生已经被相关机关以及人员提供非常多的实践性机会,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需要来进行相关的创业的话,就会存在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就是有关的经验存在相对不足的问题。图12表明了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创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创业经验不足,达到了31%。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优化路径

第2篇

首先,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渗透的以人文本原则主要体现为以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包含很多要素,如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人始终是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所以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将推动学生素质的提升、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目标是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其次,行为规范原则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当前我国各个地区中的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方面的准则、规章以及规范中都存在操作性欠缺的问题,如果贯彻以人文本是从软要素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作出创新,那么遵循行为规范原则则是从硬保障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作出创新。在每一个高职院校中,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在统一的制度下开展学习、生活以及工作,而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其行为规范制度应当体现出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共同的利益和意志,让学生在具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对的义务,这种制度所具有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是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依托,所以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制定符合时展、符合学生特点、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且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的行为规范、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让学生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对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做出合理安排。

2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制度作出创新

2.1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可以分为管理方法的创新和管理技术的创新两个方面。在管理方法的创新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做到人性化、规范化以及差异化。人性化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功利工作应当体现出多层面、个体化、强调双向互动与交流的指导方式,不仅要重视通过直接的教育管理来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同时要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来实现隐形教育。规范化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利用学校内部的制度规章以及学校外部的法律和道德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实现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差异化要求高职院校能够以学生资质与条件的差异对学生开展分类别、分层管理;在教育管理技术的创新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使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技术来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对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以及应用来推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成效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包括学生后勤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综合素质评测系统等。

2.2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团队的打造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团队的打造中,不仅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同时要强化学生管理干部的参与,从而体现出学生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要认识到辅导员自身的能力水平对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于辅导员队伍应当从人员的聘用、使用和辞退三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在聘用中,有必要设置严格的准入标准,包括学历要求、从业资质要求、基本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等。其中基本素质要求应当体现出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的重要地位。同时高职院校有必要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并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学习意识,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以及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要肯定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同时对学生干部所具有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强化,让学生干部发挥出模范作用。另外,干部选拔制度以及干部培训制度要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通过树立教师监督制度和学生监督制度来对学生干部行为以及工作作为做出评价,从而推动学生干部在参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

2.3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3篇

1.个性情感更加开放。在个性上90后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他们更懂得如何去进行表达,在情感上更加的张扬和外露。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也很容易导致他们内心更容易浮躁,他们荣誉感强烈但虚荣心更强,物质生活丰富甚至奢靡,精神生活也同样“丰富”却往往空虚迷茫。

2.思维方面更加前卫,并且观念更加超前。90后群体成长在社会转型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面更加广阔,各种观念和观点激荡在一起,受到各种思潮熏染的他们思维前卫、观念超前、世故圆滑。这样一来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早熟,这样也不利于其更好的成长。在认知方面,90后大学生,在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美丑时常常逆向而行,背离常理。他们善恶分明但有时又善恶不分,他们敢爱敢恨、果敢直接,有时却无法真正判断是非对错,经常是错号入座。

二、加强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我们对于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等也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进而转变以往的发展理念,积极的应对,帮助90后大学生担负起时代的变革重任。

1.科学分析,了解90后所具有的特点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不同时代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时展特点,了解这些特点等于我们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的一点它可以促使教师以更加平等的姿态来和他们交流,通过理解来更好的和他们进行沟通。所以,在这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他们、认识他们,进而认可他们,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如果是那样话的就会导致他们的叛逆,很难实现和谐的教育和沟通。因此,针对当前90后教育管理工作,教师要对90后的大学生有辩证的阳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寻求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总之,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要站在社会的高度、时代的前沿,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评价90后大学生。

2.做好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导向。90后的思想更加开放和独立,同时接触到的社会信息也更加多元化,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加强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也就显得尤为关键。为了避免90后大学生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教师要积极的帮助他们进行人生以及职业规划教育。因此,高校要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对其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理想教育与个人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促使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引导。

第4篇

特殊群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特指某些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生存状况。那些由于自身或社会原因常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被称为特殊群体。①本文中所论述的概念限定在高等学校范围内,是在高校大学生内部中某些方面处于弱势或不利地位的特殊大学生群体,例如经济贫困生群体、有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学生群体、学习困难大学生群体、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群体等,这些大学生因一个或多个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仅依靠其自身又无法完全解决摆脱当前困境,需要借助外部帮扶力量实现内外部平衡状态。

2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分类及特征分析

2.1经济困难型大学生群体

经济困难型大学生群体,顾名思义是在指家庭经济贫困,难以维持学费及日常生活开支的大学生群体。这些贫困生大多来自于贫困农村家庭、边远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低收入家庭等,无力支持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费用。此类大学生经济、学习压力较大,思想负担较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2.2学习困难型大学生群体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招,在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源质量的下降。高校学习困难学生人数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挂科、试读、抑郁、考试恐惧症等现象层出不穷,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分析大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种:一是入学起点低,学习基础较差。此类学生大多来自西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例如青海、、宁夏、贵州、广西等地。虽然也有学习的主观意愿,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学习竞争力较差,长期以往,形成习得性无力感,厌烦、灰心沮丧等情绪。二是专业思想情绪严重,专业学习缺乏兴趣。②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兴趣所在,逐渐抵触专业学习、厌烦学业,被动消极,出现考试挂科甚至退学等现象。三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读书无用论”、“及时享乐主义”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活动等等,学习目标不明确。

2.3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群体

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正常的内部心理环境因内部或外部刺激而失去平衡,导致了集中体现在心理适应方面、自我认知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等的问题。刺激的来源产生于学习、情感、家庭、社会、就业等多个方向,加上一部分学生心理抗压、抗挫能力较弱,产生了焦虑、自卑、抑郁、烦躁、畏惧、孤独等心理问题,成为威胁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潜在诱因。

2.4网络成瘾型大学生群体

网络成瘾型大学生群体,是指长时间沉迷于上网聊天、电影、网游、交友、网恋、黄色暴力等内容,进而严重影响自身身心健康和学业生涯的大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往往自制力较差,不惜放弃自己正常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在耽误正常学业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障碍、性格缺陷、孤僻自闭等问题,危害甚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网络成瘾,最后导致退学。

2.5社交障碍型大学生群体

互动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但一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这就属于社交障碍型的学生群体。有的大学生只关注读书学习,不善言谈,思想偏激,社会适应力较差;有的大学生过度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性格偏执、心理过于敏感,很少受到同学们欢迎;还有的大学生由于贫困自卑等心理,经常独来独往、性格内向孤僻等,无法感受集体温暖。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界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交叉的复杂概念。群体中有些大学生只是在某一方面显得“特殊”而其它方面很正常,或者只是暂时的“特殊”,也可能同时兼具多种交叉的“特殊”倾向性,这就决定了必须要以科学、全面、发展、合理的态度帮助这些具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3构建特殊大学群体教育管理机制的基本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也应该在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消除障碍,提供机会。特殊大学生群体因为学习成绩差、自卑、贫困等原因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冷落和嘲讽,自尊心及其敏感和脆弱。因此,这就决定了在做这部分同学的思想工作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③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方面,多鼓励、多肯定、有耐心,同时注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提供机会,助人自助,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

3.2分类管理原则

分类管理,就是根据每一类特殊学生群体的共有特点,对每一个特殊学生逐一进行分类管理,以便于教育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及前因后果。分类管理的目的并非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给予歧视对待,而是要通过全面了解特殊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交友情况、生活成长经历等,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分类教育措施和管理办法。此外,要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档案进行严格保密,保护其隐私权不受侵犯。

3.3因材施教原则

从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分类来看,每一类群体都有着不同方面的、不同侧重点的问题,因此解决方式和途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经济贫困学生,应通过“奖、贷、助、减、免、补、勤”等当时切实解决困难,并注意培养其自强自立、开朗乐观的积极品质;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应着重帮助其认识主客观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对于心理障碍方面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实践活动等培养其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等。与此同时,即使是同一类特殊学生群体的内部,又因为具体形成原因不同,解决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尊重个性,提高实效性。

3.4动态调整原则

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划分处于一个动态调整过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预以及学习、生活的不断深入,一些特殊学生逐渐转化为正常群体,但是也有一些原本没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入特殊大学生群体,也有可能从一类特殊群体转化为另一类特殊群体。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时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问题,提高工作对象的预见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给予特殊的学生以特殊的关注和帮扶。

4构建特殊大学群体教育管理机制的路径分析

4.1建立特殊大学生群体档案,形成动态的发现—跟踪—干预机制

第一,教育者要有提前预见和发现学生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一支可靠的学生信息员队伍包括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学生党员等干部,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如实记录在档。同时也要通过学生网络动态、深入学生宿舍等方式,了解身边特殊学生的详细情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第二,教育者要及时更新和充实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内容。④教育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定期、及时跟踪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育管理的策略和方式,着重关注特殊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重大或突发事件,例如亲人病故、失恋、挂科、疾病等。第三,积极实行思想干预,及时疏导控制。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差,情绪起伏不定,一旦发现问题苗头,要及时疏导干预,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同时要不擅于总结经验教训,寻求有效的解决特殊大学生群体问题的有效教育途径。

4.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的分析,人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生存层面,人更有爱与被爱、尊重和被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追求。因此,对于特殊大学生群体而言,在解决了经济层面的问题之后,要着重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通过构建和谐、丰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鼓励和帮助特殊群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文体娱艺的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愉悦身心、获得友谊、赢得尊重、实现价值,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4.3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塑造健全人格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⑤特殊大学生群体的类型虽然多样,但是他们大多都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要尤其注意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构建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学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三级心理教育机构,通过新生心理系统测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网络电话咨询、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报告等途径,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塑造健全人格。

第5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大学生;立足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58-02

随着我国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竞争也随之而越来越激烈,许多资源就显得相对不足了,教育资源也不例外。大学作为中国教育的核心,其质量却往往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每个中学生都需要通过无数次的考试才能上得了大学。但是,他们中间还有一部分却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管理的不到位。大学生是面向社会的,所要接受的考核,远远不止于卷面。大学教育管理应更注重于如何让学生立足于社会。教育的最终目标,可以说便是将学生投向社会,让他们能在社会上立足。为此,就必须以良好、合理的教育管理来扶持。

一、大学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大学的教育不同于任何一个学习阶段的教育,同时又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上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而在上大学之后,所要面对的却是整个社会。而且,大学生大多数已经成年,有着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与独立的见解,从而就铸就了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大学阶段承上启下,既是学习与工作的过渡期,也是中考、高考的最终目标,这是关乎人的一生的阶段,其教育管理则是影响着这个阶段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大学阶段的教育管理必须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模式。社会不是一张张试卷所能囊括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社会所需要的,绝不是一个个考试机器,而是能够跟得上它的脚步的人。

二、管理不到位、不合理导致大学生难以立足于社会

“一块招牌掉下来砸到十个人,有九个是本科生”这句话,除了昭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之外,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大学生的“多”。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上的竞争就越来越激烈,人们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假如大学的教育管理不到位、不合理,则更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度,许许多多诸如“读书无用论”的论点也会抬头,让社会的安定和谐受到影响,社会的财富与人才的资源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却还是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没有踏入过社会的进程的,要具备能够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往往需要以良好的大学教育管理来扶持、培养。

1.能力不足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学教育管理往往延续了中学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应试中学习,造成了大学教育管理的形式化。大学不同于中学,目前的中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考上大学,但大学的教育却是要让学生能立足于社会。大学生立足于社会,首要条件便是需要有相应的能力。能力是通过实践而来的,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单凭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是很难培养出相应的能力的。大学管理的形式化,则会消磨大学生的能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如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由于考试并没有限定及格的人数,所以以应试教育模式来应付考试是可行的。但社会却有严格的要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往往有几十、几百乃至上千个人去竞争。假如大学生没有“能旁人所不能”的能力,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2.自我认识不足

大学教育管理的不合理往往会引发大学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不少大学生能力不足,却又自视甚高,以“眼高手低”的姿态出现在社会上,造成学生在校园与社会之间徘徊不进的巨大心理落差,让学生厌学乃至失去专业兴趣,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合理的教育管理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合理的教育管理,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大学生要想立足于社会,便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有足够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而这些都是合理的教育管理所应该重视的。

1.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有主见的个体,他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自律能力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决不能如对中小学生那般,否则只会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教育管理人员要正确评估大学生已具备的较强的思维能力,明白他们所欠缺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彻底改变大学生被动依赖教师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充分激发其自主性、能动性,使其成为完全的“自主人”,从而与学校、教师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教学关系。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则是把提高教学水平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一是改变高校评价标准,由注重科研转为注重教学;二是改革教师考核机制,重点考核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水平,使其在职称评定中起决定作用;三是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明显加大教学经费在教研经费中的比重;四是行政后勤部门要围绕教学活动开展工作。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当前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基础教育弱、专业教育窄、教学内容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必须进行全新的改革:一是拓展专业口径。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增强专业学科与相应职业和岗位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更具灵活性和适应力;二是坚持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多样性。每门课程必须保持学科的先进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员灌输式教学法,代之以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试方法则由传统的笔试改为笔试、面试、动手能力测试等方法兼而有之;四是加强大学生职业培训。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学生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认证;五是“产、学、研”紧密结合。让尽可能多的用人企业、科研机构介入课程设置等教学活动,以使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传递给学校,从而培养“适销对路”的大学生。

3.形成专业化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多由政工人员和招生人员组成,缺乏专业培训,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有限。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业指导人员不是学校的教师,而是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士,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的用人标准、招聘流程以及需求情况,并能担任求职技艺、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他们对大学生就业更有帮助。同时,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从新生进校之日起,就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等形式,聘请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累求职就业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为毕业求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广均.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特质[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6).

[2]王茜.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26).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弱势群体 教育 管理

社会的发展转型使得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差异巨大,资源占有的匮乏和个体的不足而形成的弱势群体日益成为备受关注人群。在大学生中,对于弱势群体的培养和教育也是关系校园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

一、简述大学生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和类型

由于家庭原因、自身因素和成长经历及环境的不同,在教育、经济等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生存状态与大学生主流相对脱节的群体称之为大学生弱势群体,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一、家庭原因;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不和睦,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恶化,甚至家庭解体,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对大学生造成深刻而严重的生活影响和心理影响。二、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大学生自身生理条件与正常人群发生负向偏离,或者有身体病变或残疾,会使大学生产生行为和心理的失调或障碍;另外,各种剧烈的竞争是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和疾病的重要诱因。三、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更加不均衡,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形成不良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由于造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原因相互交织并互相发生作用,很难割裂原因进行分类,根据其表现大致可分为经济困难型、人际交往不良型、心理脆弱型、竞争能力不佳型、适应能力差等几类,针对这几种类型,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管理教育对策

针对不同弱势群体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针和对策做好管理、引导和教育,促使该群体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目前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群体。近年来全国高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事件,绝大多数是这一类学生引起的。学校各部门需高度重视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教育疏导、压力缓解和必要的扶助工作,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作用

学校应建立能调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长效机制,解决辅导员队伍的生活保障、办公条件、职称晋升、进修培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对辅导员队伍进行思想政治、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转移知识的培训,建设一支有能力、有干劲、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学生管理,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管理意义重大。辅导员心系学生、了解学生,才可能引导和协助弱势群体解决遇到的困难,化解矛盾,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提供保障。

(三)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生干部在弱势群体教育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与这些同学朝夕相处,对其情况最为了解。应选派和培养热心、能力强、关心他人的班干部,班干部要对弱势群体的同学做到心中有数,对他们的举动要特别留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并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及时和辅导员或相关老师沟通。

(四)强化班级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

弱势群体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要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强化将弱势群体学生作为教育管理工作重点的意识,在工作各个环节和内容首先考虑到弱势群体学生的反应。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对于情况特殊、问题严重的学生,建立管理档案,并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方式进行帮助、辅导和教育。

(五)积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座谈会、报告会、才艺表演、经验交流会、体育活动、主题团日活动、郊游活动等,为弱势群体学生参与活动提供平台,使同学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消除人际障碍,满足弱势群体的归属需要和交往需要,形成活泼向上、携手成长的良好氛围,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完成其对自身的健康人格的塑造。

(六)做好助学保障工作

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和师生互助等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深化勤工助学管理,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建立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制度和补助审批制度,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真正贫困又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

(七)健全心理健康辅导和帮助机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辅导员和学生心理信息员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建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防范和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监督、预警。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弱势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

(八)做好学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体现,更是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模式。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鼓励自主创业,让他们找准定位,养成正确的择业观。二是要加强信息服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用人信息的互动,形成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三是要加强市场调研,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评估,让学生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为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及能力与资源准备。

三、结论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管理和教育对于高校的安全稳定和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高校应切实关注并从各方面做好弱势群体的各项管理教育工作。造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其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和支持,才能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弱势群体健康成长为四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文余,胡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2]胡伟国.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教育工作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8(5).

[3]池沛,吴永慧.健康促进运动处方在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2011(14).

[4]胡秀英.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5]杨在华.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 教育与现代化,2007(2).

[6]杨建超,孟庆良.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弱势水平的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7]程荣晖.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思想教育与危机干预. 教育探索,2010(6).

第7篇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第8篇

关键词:激励理论;群体激励;大学生教育管理

当今国际社会竞争不断加强,人才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不断扩大大学的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然而,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质量却与日递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究其原因,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正确的激励,使得学生创造力难以发挥,自身素质难以提高。本文提出通过群体激励,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活力,提高其自身素质。

一、高校现行激励手段存在的问题

激励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克莱兰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斯金纳强化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等众多理论。当前我国高校采取的激励手段主要是通过官方组织,即学生处或团委来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加以奖励。这种激励手段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激励力度较弱,效果不明显

对优秀学生加以奖励是高校现行的激励措施,但是这种激励手段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表现。例如,国内多数高校都规定,学生评奖评优的前提是学习成绩优异,无挂科现象。这就导致一些在某方面十分突出的学生因为某一科不及格而无缘奖励。重奖学习优异的学生虽然在短期内能起到榜样作用,也能够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认可,但是激励力度较弱,使得优秀学生与普通学生产生隔膜与对立,激励效果不明显。

2.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才能

长期奖励学习优异的学生,首先,会导致普通学生因为无法得到学校的认可而备受打击,挫折感增强;其次,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最后,持续激励优秀学生也会导致激励效果严重下降,使得激励动力不足。

二、群体激励的概念

群体激励是对高校现行激励手段的有益补充。从激励对象上来讲,群体激励注重对普通学生的激励,通过学习之外的某些事情,发现普通学生身上具备的良好品质,并通过多种方式在全校表彰,使得这种品质加以强化;从激励内容上来讲,在现行激励手段基础上,及时发现普通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闪光点,即符合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不易被人察觉的行为,并将这种方式作为高校激励的主要手段。

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将群体激励作如下解释:所谓群体激励,是指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善于通过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一种每个人都是优秀者的理念,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不仅要对学习优异者奖励,而且要对细微但意义重大的行为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三、群体激励的有益影响和应用

善于发现学生有益的但不起眼的行为是对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要求。通过将一件件能够发挥正能量的小事整理、总结,并及时表彰,对于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发现自身价值具有重大的意义。

1.群体激励的有益影响

一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更多地发现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良好品质,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者来说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使得教育管理者从心灵深处受到教育,更加深入地关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当大部分学生不断受到激励,自身会不断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不断强化有益行为,同时,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良好开展。

2.群体激励的应用

(1)高校教育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2)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深入分析每一个事件或者行为中所蕴含的人性之美,对于那些不易发现的优秀品质更要留心观察、整理归档;(3)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学生的先进事迹,大力表彰和奖励,创造争相模仿的氛围;(4)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做好激励后的引导工作,强化学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学习、生活等发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全磊,张秋颖.激励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激励机制优化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6).

[2]王德林.大学生激励教育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3]衣庆泳,郭旭.试论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实施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

[4]吴宾,王亚平.群体激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农业通报,2006(12).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管理模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近10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如朝阳东升,辉煌灿烂,方兴未艾。

由于种种原因,各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顺利开展,要探索出一套特色鲜明、科学实用、效果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方略,下文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为例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管理四大方略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得到真正科学实施,最重要的是得到领导的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顺利开展与实施,必须依赖如下四个领导管理策略职能作用的发挥。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领导机构。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直接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领导包括各系、各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心理专职教师。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各项心理工作的领导、监控、考核,协调各种大小工作事项。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执行机构。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称“心理咨询中心”)。由专家型成员和通过高级心理培训的兼职心理辅导成员组成“心理咨询中心”机构组织,领导和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策划、预算与施行。“心理咨询中心”的所有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积极开展的大型活动,必须依靠学院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各个部门的鼎立协助与支持。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机构。正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室”,(简称“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负责为大学生开设合理、实用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和配备心理专用功能室与活动场所。经费和场地是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高校大学生年人均心理健康费是专项的心理咨询日常经费,除此以外,心理咨询中心的办公费用、心理各功能室的设备购置与维护费用、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费用、心理教研室的教学与科研费用都应该有专项经费保障。另外,为了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正常开展,配备心理中心专用的各种心理健康功能场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精彩八块,五级关爱”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模式探析

我院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归纳出了“心灵关爱,领导挂帅,五级管理,精彩八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简称“精彩八块,五级关爱”模式。所谓“五级”指的是在学校设立五级管理,从上到下依次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一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一各系心灵关爱站一班级心理委员一宿舍心灵使者。“八块”即学校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八个基本心理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理咨询中心、系心灵关爱站、心理互助朋辈、学生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使者及心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在这个模式体系下,我们科学有效地设置了八个职能部门,通过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活动的开展,激活和发挥各个心理职能部门的本质功能,显示各自的魅力与精彩。各心理职能部门的设置与职能属性描述如图表。

其中,《心灵春草》编辑部原则上纳入心理朋辈的组织机构内,所以它不能单独作为块职能机构之一,另外校外心理顾问一般也不在学校编制体系内,其对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管理起建议、参考、指导的功能,所以,也不将其算作块之一。“五级八块”的心灵关爱模式,系统科学、一目了然,对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心理三青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略

有了行动的模式指引,还需要有具体实施和执行这个模式的行动方略,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归纳出了一套合理、实用而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方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三大常规工作: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教育与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我们把它称为“心理常规三青树”。

“心理三青树”的第一青枝就是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这是学校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在心理中心设置了八块心理健康职能部门,其目的和宗旨也在于做好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特别是建立五级关爱,目的就是在于全方位了解、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和在宿舍楼设立心灵使者,在心理咨询中心要安排心理专职教师值日、值班,在学生心理协会安排咨询部的同学值日,在心理互助朋辈里轮流安排阳光辈、雨露辈和彩虹辈的心理小助手在晚上值班,他们一是接待来访大学生,二是提供简单咨询,三是安排特殊个案和重点个案的专家咨询接待,四是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放松与情绪宣泄,五是做好值日记录与感悟体验日记。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