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村卫生站工作计划

时间:2022-04-07 20:20:26

导语:在村卫生站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中医发展概况

花都区总面积968平方公里,固定人口63万,流动人口20万,农业人口占70%以上。2**0年7月花都撤市建区,现管辖7个镇(原为11个镇),下设194个行政村。**年以前,花都的中医药工作基础非常薄弱,花都市中医院1984年挂牌成立至**年,当时只相当于一个镇卫生院的规模,全院实际开放病床不足50张,中医药人才奇缺,年收入只有几百万元。各镇医院的中医业务也只有几个单位开设中医门诊,没有中医病床及专科专病建设,村卫生站中医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全区的中医药人员不足50人。经过八年的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医院17间,其中区中医院已发展成为具有28个临床科室的现代化综合性二甲医院,20**年的业务收入超过9**0多万元。其他16间医院均设有中医管理科,建立了中医病床、中药房、中药库和2个以上专科专病门诊。全区183个农村卫生站308名乡医全部接受了中医药知识培训,80%以上的卫生站能运用中医药知识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另外,我区还有7个中医专科个体诊所,8个个体综合门诊部均按中医工作要求设立了中药房、中药库和中医专科专病诊室。我区先后于2**1年11月和2**2年4月通过了市、省两级评审验收,获得了省、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称号。2**3年8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我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进行评审验收,我区以高分数顺利通过并获得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对农村中医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区被**市卫生局确定为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单位后,区政府先后成立了由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卫生、财政、计委、人事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花都区振兴中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花都区农村中医工作五年发展规划,真正把农村中医工作落到实处。为了加强对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区卫生局专门成立了中医科,配备了专职中医干部。区中医院成立了中医基层指导科,各镇医院成立了中医管理科。为了加强基层医院开展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我们还先后从区中医院抽调5名中医技术骨干到基层镇医院担任正、副院长职务。近五年来,我区11个镇级医院院长中有7个为中医人员或能西会中人员,为基层医院开展农村中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抓好中医院建设,发挥“龙头”作用。

区中医院是农村中医工作的“龙头”。我区于1993年审时度势,根据花都的区域卫生规划,投资新建现代化园林式新中医院,将迁建工程列为当年的政府十大工程之一,提出把新中医院建设成为环境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的目标。新中医院总投资达63**多万元,占地面积78.8亩,建筑面积41790平方米,设计床位350-4**张。门诊综合大楼已于1999年2月28日投入使用,13层住院大楼也于2**0年4月28日投入使用。该院业务服务功能齐全,目前规模在全国区县级中医院中屈指可数。近五年来,区中医院依托新区的地缘优势,加强管理,开拓创新,以专科专病建设为突破口,业务发展蒸蒸日上,成为“省示范中医院”和“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年该院业务收入2296万元,20**年超过9千万元,业务量位居**市市属中医院前三名,发展速度在全省中医系统中令人瞩目。区中医院在农村中医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基层指导科和区中医药学会的作用,积极为基层医院和乡村卫生站培训中医药人员,成为培训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基地。

(三)加强镇级医院的中医管理科建设,发挥“枢纽”作用。

各镇医院在农村中医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到2**3年为止,我区11个镇级医院都建立了中医管理科和中医病房,中医专科(专病)门诊达到了2个以上,还设有标准的中药房和中药库,中药饮片品种在250种以上,中成药在60种以上。每个镇医院中医管理科除了对乡村卫生站人员进行中医药基础知识培训外,还重点指导5-10个试点村卫生站,为全面推广农村中医工作提供经验。

(四)加强基层网站建设,通过双重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水平。

通过落实《广东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对全区183个卫生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每个乡村医生必须接受中医药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重点村级卫生站必须增设中医业务,设立中药柜,中成药要求达到30种以上,配备常用中草药50种以上。使全区80%的卫生站配备了中医或能西会中的人员,有120个站开展了中医药业务,而且达到标准要求,其余卫生站大部分能开展针灸、火罐等简单有效的中医治疗项目。各镇医院中医管理科也不定期举办中医药知识学习班,并进行考试、考核,使全区农村卫生站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个别医院对发展中医缺乏认识,积极性不高,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认为发展中医不如发展西医。

(二)基层医院和农村卫生站中医药技术人员不足。尤其是高层次的中医人才。农村卫生站中医药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都不够扎实。今后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并使之形成梯队建设,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中医工作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卫生站是集体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目前我区镇村医疗机构的软、硬件配置比较薄弱,亟待投入资金用于村级卫生站的改造、增添设备及人员的培训。

(四)区中医院的后续发展问题。

该院业务用房面临紧缺,高尖人才不足,中医科研水平低,中医专科专病特色还不够突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中医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完全可以在全省中先行一步。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人才建设。

目前全区中医药副高技术职称有32人,中级职称36人,两项相加只占全区医药人员比例的7.3%,这种人才架构不利于我区中医工作的长远发展目标。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要把中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发展作为一项关键性的工作来抓落实。

(二)加强培训是重点。

以区中医院为培训基地,开展镇医院、农村卫生站中医药人员的在职培训,要力争用5-10年的时间,使全区现有中医药人员的学历层次、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充分发挥区中医学会和各镇医院中医科的作用,对乡村医生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并积极倡导和鼓励中医从业人员参加各类中医成人教育。

(三)抓科技兴医工作。

加大对中医科研的投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药学术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点上,区中医药学会、区中医院要带好头,争取在近三年内有1-2项**市级以上科研成果,有1-2个在**地区有影响力的中医特色专科,并在中药制剂和中成药研究上也要有所突破。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根据县局会议要求和安排,我就XXX中心卫生院近期公卫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单位基本情况

XXX中心卫生院位于XX县西部沿海的一所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36人(在编人员18人,临聘人员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9人,下辖17个村卫生站,共有乡村医生17人,承担着全镇8个行政村,1.8万多人口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二、2019年公共卫生中期绩效评估情况

2019上半年,我院在XX县卫生健康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有序开展。2019年8月2日,XX县卫生健康局 海丰县财政局 根据《2019年XX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期绩效评估方案》对我单位开展了考评,在此次考评中我单位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不足,根据考核评估小组反馈的意见,我单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管理

1、未制定落实村医40%工作任务的制度,卫生站与院内绩效考核结果没有与资金相挂钩;

2、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在辖区内公共场所特别是人流密集地宣传不到位;

3、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工作记录不齐全;

(二)、资金管理

1、未落实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方案,未制定绩效评估计划;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登记造册不规范;

2、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未全面开展;

(四)、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偏低;

2、工作单位、血型、联系人电话等不符合规范;

(五)、孕儿管健康档案管理

1、新生儿访视率偏低,管理率偏低;

2、产后访视不及时;

(六)、预防接种管理

1、儿童接种信息录入不规范;

(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管理

1、档案记录不够规范整齐;

2、计生巡查有缺陷;

(八)、药具项目

1、村卫生室发放药具点在室内,不方面群众领取;

三、近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针对XX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期考评所暴露的问题,我院高度重视,对于做得不对的方面,立行整改;对于做得不足的方面,查漏补缺。

截至2019年9月30日,为全镇18190名居民建立纸质健康档案14948份,纸质建档率为82.18%,并按照规定录入广东省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8次、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专9期,开展主题日健康教育宣传活动8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107余份;计划免疫工作每月定期开展,辖区内现已建立预防接种证1567份建证率100%,预防接种主动搜索,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同时把握好疫苗的入库、保存,接种等工作,现已接种一类疫苗3133针次;儿童保健工作已经完成新生儿访视126人次,0-6岁儿童体检1438人次,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指导412人次;孕产妇管理工作,孕早期健康管理164人次,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126,产后访视率7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637人,现已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人数为1095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8.64%;高血压病患者管理918人,规范管理608人,高血压病患者管理率87.48%;糖尿病患者管理310人,规范管理234人,规范管理率85.09%;精神病患者管理110人,规范管理93人,规范管理率84.54%;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工作,对疑似传染病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进行了筛查处理,有效的杜绝了传染病蔓延,今年来本院报告传染病7例,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达到100%;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1人,均严格按照结核病管理规范进行随访和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现已组建了4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常住人口5451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1708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通过召开职工大会统筹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为了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

2.部门协调,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积极与镇政府、村委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工作。对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时与分管领导沟通,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做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工作。

3.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成立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领导督查小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结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4.注重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尽量不轻易调动人员岗位,为此,我院将继续加强对我院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力度,使业务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第3篇

按照文件,XX乡2015年扶贫开发主要工作任务是:减少贫困人口83户299人,贫困户危房改造10户,劳务扶贫培训50人,园区企业招工就业8人,扶贫小额信贷140万元。

二、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十大行动”

1、党建扶贫促进行动。组建了以县级帮扶单位领导任组长的4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组,成立了4个联建党支部,乡党委下派4名干部到4个贫困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支部公开向群众承诺2015年帮扶20件以上实事,每个贫困村重点培育养殖业农村致富带头人2户以上。

2、扶贫助学促进行动。14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助2.1万元,栋梁工程“一日捐”0.35万元;组织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市、县帮扶单位和乡村捐资赠物达3.2万余元。

3、卫生扶贫促进行动。乡卫生院到贫困村开展义诊活动1次,服务210人次,完成体检建档477户,免费体检58人。新建村卫站2个(大石村和星星村卫生站)。民族村4组贫困儿童的门园园在社会帮扶下,在杭州接受心脏手术成功,直接为其家庭减少了2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

4、救济救助保障促进行动。将符合低保条件的192人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落实专项帮扶救助措施2万元。XX成中集团社会扶贫45万元,解决彝家新寨群众生活物资。

5、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行动。组织村干部20人到XX镇XX村、XX村参观学习,培训相关法规培训和技能、金融知识82人,养殖培训141人,发放养殖技术资料160份。

6、住房保障促进行动。按“优先建卡贫困户,保障农村低保户,照顾重点优抚对象,兼顾其他贫困户”的原则,确定2015年危房改造90户,其中:建卡贫困户45户。现已搬迁入住10户、在建70户。为477户贫困户办理房屋产权,“双证”已发放到户。

7、产业扶贫促进行动。积极宣传动员贫困户家庭符合条件的人到县内工业园区企业就业。乌蒙山区连片开发已成片栽种核桃4300亩,龙眼180亩,枇杷90亩,覆盖贫困户267户1184人。

8、乡村旅游扶贫促进行动。(1)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制作《我在清平,你在哪里?》系列宣传活动,点击率超过10万人次。(2)组织旅游文化活动。成功承办由北京沃伦轻舟俱乐部组织的“舟游中国”和XX“左右户外俱乐部”70余人在我乡开展户外徒步旅游活动。(3)夯实旅游硬件基础设施。金江石林道路硬化、冒水隧道口新建寨门、集镇小广场、波形护栏彝族风貌打造等已基本完成建设。烂田村彝家新寨建设完成项目进度的75%,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搬迁入住。启动了滨江路文化长廊风貌打造项目,预计7月底前完成。

9、金融保险扶贫促进行动。兑现2014年贫困户贷款建房财政贴息资金2.445万元,2015年新增贫困户财政贴息扶贫小额信贷660万元。

10、智志扶贫促进行动。完成2014年脱贫户生产发展项目验收和2015年规划脱贫贫困户生产发展项目规划,已将2014年脱贫生产发展资金2000元/户兑现到户。

(二)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户、责任到人,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1、扶贫解困。全面完成477户1778个贫困人口的信息核实、数据采集、系统录入,如期完成扶贫攻坚“双签约”和贫困村“三图两表”资料上墙工作,按时编制完成《贫困村脱贫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乡、村“6+6”资料卷宗归档。与今年拟脱贫的83户贫困户签订生产发展扶持项目协议书,落实脱贫增收项目和干部帮扶措施,现已减贫33户12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0%。

2、项目建设。2014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除彝家新寨在建外,其余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正在抓紧验收报账。2015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在有序推进中。

3、其他工作。定点帮扶活动有声有色,市、县对口单位真帮实扶,县委统战部牵头县民宗局、县审计局、县统计局协调前山村饮水工程4万元,民族村2000米便民路16万元,龙宝村公路建设资金28万元,英雄村公路硬化计划4.8公里。

4、上半年受表扬通报情况。屏委[2015]16号、屏扶办发[2015]15号两次通报表扬。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乡贫困户多,贫困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差异,各村项目建设进度不平衡,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匹配仍显不足。

(二)产业发展较为零散,未形成规效益,产业整合力度不够。

(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水利设施亟待开发和完善。村级公路等级低,运载能力差。

四、下季度工作计划

(一)完成民族村1、2组2公里便民路。

(二)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和劳务扶贫培训年度目标任务,扶贫解困达到210人以上。

(三)前山村饮水工程开工建设。

第4篇

高位求进,今年上半年我中心严格依照年卫生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逐一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县内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确保了全县农民群众受益度不断提高,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14月新农合运行基本情况。

一)新农合参合情况

县新农合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年。

二)新农合基金筹集及使用情况

县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663.76万元,年14月。占本年度基金总额15%

二、主要工作效果

参合率达97.19%二是严格控制了次均住院费用,一是圆满完成新农合年基金收缴工作。提高了农民受益度,新农合实际弥补比达43%三是各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

三、主要工作措施

提高参合农民受益度

一)调整方案。

中心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根据上级新农合统筹弥补方案(川卫办发〔〕195号)和医改相关文件精神。以确保参合农民受益度为目标,经反复测算,拟定并报请县政府出台了青川县新农合第七套补偿方案,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严格控制乡镇、县级医疗机构新农合自付药品比例,新增慢性病报销病种,提高基金使用率,使参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全面做好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

二)奋力攻坚。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科学测算,今年年初我报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青川县新农合门诊统筹弥补方案》并根据方案内容对新农合系统门诊弥补模式进行调整,随后开展为期半个多月的巡回培训,深入每个医院,对经办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确保其熟悉业务技能。

以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为重点。

三)加强宣传。

宣传专栏、病房、村卫生站等位置张贴;二是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在医院醒目位置悬挂新农合宣传标语;三是通过电视宣传,一是印制新农合宣传资料下发各定点医疗机构。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四是指导各乡镇合管办、定点医疗机构利用广播、标语、宣传车、板报、墙报等方式,并组织驻村干部、村干部、卫生院职工、乡村医生深入农户家中宣传讲解新农合政策的目的意义、医药费报销方法、报销比例等知识;五是将新农合宣传工作纳入乡镇新农合督导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深入乡镇、村社,开展入户调查,督导新农合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进一步便民利民。

四)创新措施。

各类表册登记,门诊统筹工作开展以后。农合系统核销等手续繁琐,极有利于群众报账。为此,中心联系软件公司,制作新农合软件与新农合信息平台对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为百姓报销新农合门诊费用,极大方便百姓报账。

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

五)加强监管。

六)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并新添加了手机报账平台,一是根据新农合系统需求情况新增ctb模式装置调试并增加服务器一台;二是不间断下乡指导、维护新农合信息系统各个支点;三是对新农合信息系统服务器进行全方面的维护及数据重做。与200多个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接。

提高服务能力。

七)加大培训力度。

中心积极争取资金,今年1-4月。开展三期新农合经办人员培训,共培训400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促使其规范服务行为,有力的保证了新农合制度在县进一步开展。

三、存在问题

一)极少数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尚需规范

放宽住院指针,一是不合理引导病人就医。将应该门诊治疗病人收入住院治疗;二是用药不合理,滥用抗生素、开“大处方”搭车药”

二)宣传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缺乏新颖的宣传手段。一是目前宣传软件资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各乡镇医疗机构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宣传方式重复、单一。

三)个别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农合稽核人员兼职现象严重;二是新农合各类标识设置不完善,一是各类设施配备不齐全。

制度不健全;三是局部医疗机构新农合资料档案保管不规范。

四)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指导不力的现象客观存在

人数众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面广。县合管中心人少事多,忙于县外住院人员的报销工作,如何完善合作医疗和监管机制,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新农合宣传工作。

以农民受益实例为重点,一是掌握重点。开展宣传;二是创新方式,多用新颖、独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段开展宣传。

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制度发展。

二)以项目为抓手。

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三是为将各乡镇合管办及全县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与两保争取财政资金,一是千方百计争取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并按人头争取足额的办公经费;三是加强县内各级医疗机构“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解决人才危机。

防止新农合基金流失。

第5篇

一、基本情况

横村镇距桐庐县城6公里,区域面积117.64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居民社区,4.2万人口,桐庐中部区域的中心集镇,交通方便 。近年来,横村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稳定、发展、和谐”的总体思路,积极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三产活镇”战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2012年实现工农业总值127.31亿元,财政收入1.91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9元。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生态镇、浙江省百强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绿色小城镇、浙江省卫生城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十大“经典江南小镇”、浙江省首批“风情小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和谐统筹的同时,我镇残疾人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先后被授予“杭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街道(乡镇)”、“十一五杭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桐庐县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截止2013年10月,我镇共有持证残疾人1191人,其中视力残疾166人,听力残疾114人,语言残疾14人,肢体残疾621人,精神残疾141人,智力残疾64人,多重残疾61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建立残疾人工作机制

为了促进残疾人工作合力的形成,镇党委、镇政府始终把残疾人工作摆在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的重要位置,纳入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常抓不懈。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成立了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残联理事长、民政助理员、司法所所长、团委书记、妇女主任等等为组员的“扶残助残爱心乡镇”领导小组。党政领导每月听取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亲自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做到上下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加强了镇村残疾人组织建设。镇残联达到了“六有”标准,即:有专职干部、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有领导小组、有完整的组织机构、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成立了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法律援助服务站、残疾人康复服务站。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残疾人工作重大事项,部署残疾人工作任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残疾人工作新格局。

(二)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几年来,我镇通过干部基层走亲形式,对全镇残疾人进行走访,现在有393名困难残疾人在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69名困难残疾人在享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完成重度残疾人托(安)养任务100人。自2005年实施以来,到2012年底我镇已有95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危房得到改善,救助面积7876平方米,发放救助资金2095648元。2013年我镇又有12户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已经完成,改造面积1020平方米,其中修缮600平方米,新建420平方米,发放住房救助金365500元。镇财政都给予30%资金配套。

2、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建立。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实行残疾人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2013年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与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免费培训一次,合计28人次。积极扶持残疾人种养业和扶贫基地建设。我镇安置残疾人就业211名,其中集中安置就业13人,分散就业198人。同时,因横村是一个针织行业较为发达的乡镇,针织小商品有许多适合分散的手工加工活,我镇残疾人经过简单的培训,都能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即是自己出行不便的,村残协会介绍企业把有一些手工活送到残疾人家里,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

3、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按照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完善镇、村(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网络。落实镇残联专职理事长1名,并享受中层正职待遇。选聘了镇残疾人专职委员1名,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29名,配备率100%,发放了津补贴,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镇残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团结廉政,未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三)以人为本,扶残助残,扎实有效为残疾人办实事。

1、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低视力助视器验配、助听器验配、智障康复、肢残康复、假肢装配、精神病患者监护及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与服务工作,2012年—2013年,全镇有37名白内障患者做了复明手术,为贫困听力残疾人免费验配助听器8台,为贫困视力残疾人免费验配助视器7台,为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2条,2013年开展了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活动,为4户残疾人家庭改造无障碍设施。紧紧依托社区卫生站室, 100%的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康复服务,26个村(社区)全部配备康复协调员,配备率100%。

2、残疾人法制权益保障。建立了以司法所长为站长的残疾人维权工作站。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百姓,服务便利的工作优势,及时主动地为全镇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到目前我镇无残疾人集体上访、重复上访事件。

3、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发展加快。至2013年,18名学龄残疾儿童全部入学,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建立残疾青少年助学制度,每年对残疾学生与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实施助学和生活补助,2013年为12名残疾学生或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了助学金18000元。

(四)加大宣传,构建和谐,努力建成残疾人的爱心乡镇

1、扶残助残舆论宣传氛围形成。积极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形成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良好氛围。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服务场所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并设立20平方米的户外残疾人公益广告。

第6篇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我中心成立了重症精神病人管理小组,组长由中心主任戴双兵兼任,副主任丁常信副组长,成员有许发平、步海峰、李双根、郑霞、李叶根及各村医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性精神疾病工作领导、检查、协调。许发平为专职管理员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日常访视、计算机数据维护工作实施。步海峰:具体协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日常工作。

二、年度工作目标:建成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至20**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5%。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年度计划管理精神病人80多人,全部病人统一进行规范化档案管理,完成4次健康指导率95%以上,年度健康体检率达到95%。

三、主要工作内容

1、管理人员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精神病管理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桂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2、为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康复指导。及时为每一名新发现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3、精神病人的发现: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培训村医与中心医生通过合作医疗报销,网格化入户服务管理等方法,不定期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对发现新患者下列患者(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重性精神发育迟滞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明确的建立管理档案,纳入规范化管理。不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

4、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5、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6、健康体检:根据精神病人病情,每年安排适当的时间为所有在册管理的精神病人提供一次免费的体检,体检内容主要是身高、体重和血压等一般项目,另根据需要,可以提供肝功能等检查,体检结束后及时告知体检结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二)

重症精神病人排查工作计划根据市、区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现就我辖区开展精神病排查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及做法。

一、任务目标在本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精神病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康复、治疗,实施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并接受上级机关检查验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精神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任组长全面开展工作。

2、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康复治疗试点工作。

3、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以社区管理为依托的服务网络。

4、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帮助、尊重精神病人,管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治疗。

三、工作流程根据经验,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大体上为:

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制定规划——培训人员——摸底调查——建档立卡——落实措施——总结评估。

四、具体做法

1、成立以中心医生为成员的精防康复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送往医院诊断及治疗,康复训练。

2、建立社会化工作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发挥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重症轻症,阵发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遗传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史调查,并按规定时间填写各种调查报表。

4、筛症患者,对精神病患者,有诊断治疗指南的送往康复医院治疗,普及精神病卫生知识,创造接纳精神病人的良好社会环境,为精神病人就业提供条件,帮助解决他们有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从而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用基层精防康复工作人员统一培训教材,对社区卫生站医生和志愿工作者及家属进行培训。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三)

在市、区精卫办以及街道精卫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中心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将继续参照《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提出的工作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争取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现将我中心20**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1、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加大团队成员培训,继续加强自身精防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2、继续加强信息化管理,完善精神病患者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严格按照监管级别要求及时走访病人,并准确录入精神病案管理数据。

3、加强与社区专管人员之间的工作沟通,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作用,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工作,确保全年无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4、继续做好摸底调查,努力提高检出率,提高登记率,及时更新病人信息,及时做好报告工作。

5、认真做好贫困精神病人患者免费服药工作,及时备足必须药品,同时做好免费服药患者的体检工作。

6、按时参加各种工作例会,认真学习市、区精卫办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队伍建设,及时沟通工作情况。

第7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推进;分析

1引言

随着新一轮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各级政府根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为确保医改在基层实际效果不减弱,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更好更快实现全民“病有所医”,有效解决城乡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2006年起,国家逐步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不同程度的投资建设。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于2009年出台《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政府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针对如何加快卫生领域建设项目进度,让老百姓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就近和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笔者结合新罗区卫生领域建设项目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解决措施。

2新罗区卫生领域建设项目现状

近年来,该区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的改造提升、设备的配置更新,明显改善基层群众的就医环境,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技术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现象。同时,加大引进民办医院力度,落实好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相关政策,继续协调推进牡丹妇产医院异地建设和龙钢慈爱康复医院扩建工程项目。目前,该区拥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0个,其中区属综合性三乙医院1个、二级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其他区直卫生单位6个。共有适中镇、白沙镇、雁石镇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江山镇、大池镇、小池镇、龙门镇、岩山镇、铁山镇、苏坂镇、万安镇8个一般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设于东城、西城、南城、中城、曹溪、西陂6个街道。区属民营医院5个,引进民营资本经营管理的厂矿医院1个。门诊部13个,个体诊所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村卫生所299个,医务室和卫生站52个。辖区内拥有编制病床1986张。卫生技术人员32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98人、注册护士1335人、药师(士)145人、检验技师(士)14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70人;有其他技术人员89人、管理和工勤人员336人。2011~2016年期间,该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卫生领域建设项目的推进力度,6年累计建设项目数达76个,分别为2011年7个、2012年7个、2013年14个、2014年27个、2015年17个、2016年4个;6年累计完成总投资31549万元,分别为2011年600万元、2012年1585万元、2013年23798万元、2014年702万元、2015年670万元、2016年4194万元;6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补助资金到位3724万元,分别为2011年355万元、2012年1110万元、2013年235万元、2014年475万元、2015年405万元、2016年1144万元。2011~2016年期间,该区卫生领域项目的建设内容不断扩展,包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续建、区急救中心建设和急救车以及车载设备购置、区卫生监督所建设、区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建设、9个乡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49个村卫生室建设、3个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环境整治、7个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改扩建、龙岩人民医院旧病房改造、龙岩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新建等。2011~2016年期间,该区卫生领域建设项目进展总体顺利,龙岩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区疾控中心续建综合楼、曹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楼等71个建设项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龙门镇卫生院、雁石镇中心卫生院等5个项目正在主体建设,预计2017年年底完工。

3影响卫生领域建设项目推进的因素

3.1项目业务主管部门决策不够合理。(1)主要表现在征集、筛选、储备、申报项目的各阶段,项目业主的业务主管部门没有全盘考虑管理范围内的项目布局、项目成熟度、业主单位积极性、落地政府配合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2)在制定项目发展的具体目标时,对各项目业主单位以小报大、以旧报新和仅有投资意向的项目,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甄别,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就全部列入储备项目库和相关各级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3)无论今后是否能够及时开工建设,往往出现纸面上罗列的项目多,会上汇报的项目多,以不同口径和范围出现在不同领域的项目多,但能够实际开工的项目却少之又少的现象,造成了推进困难和被动局面。3.2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够扎实。(1)部分项目报批手续不完整。如项目业主单位对繁琐的立项报批程序有畏难情绪,为保证项目建设进度,有时采取边办理手续边现场施工的变通办法;又如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等项目,因地处偏远且投资规模较小,为节省项目费用,与综合楼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联合办理审批手续。(2)地质勘探不详细。有的项目业主单位未主动提前介入,对项目用地了解不深不透,加之设计图纸与现场差异较大,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调整多,工程量变化大,拖延了项目整体进展,同时导致了工程功能无法完整体现。(3)设计图纸不精确。有的项目业主单位将初步设计图代替施工图纸,造成无法完整编制工程全部预算,导致工程预计量不准确,出现了较多的错项和漏项。3.3合力推进项目意识较薄弱。(1)项目业主单位与项目落地街道(乡镇)、委托代建单位交流沟通有限,形成合力推进的整体意识不强。如个别项目业主单位认为项目应由代建单位“包干”,加之项目落地街道(乡镇)无利可图,有责无权,在涉及拆迁协调等问题上不积极配合或不愿意配合,导致代建项目实施不多或推进缓慢。(2)部分代建单位在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上经验不足,无法完全领会项目的最初设计意图和基本技术要求,教条进行项目施工,以致出现工程质量缺陷等问题,影响了施工进度计划最终执行。(3)开工建设较匆忙。如部分业主单位未完成征地拆迁,未完善三通一平,尚无法提供施工现场,代建单位便匆忙开工建设,最终延误工期,影响工程总体进度。3.4项目业主单位监管不到位。(1)项目建设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懂项目监管全过程的综合性人才参与程度较低,有关专家虽在部分重要环节进行了把关,但大多数业主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往往由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兼任,部分人员甚至不懂项目运行基本流程,在前期准备上耽搁大量时间,影响了项目推进。懂项目的医院领导较少,部分领导对项目投产后带来的效益估计不足,存在推迟开工甚至取消项目的情况。(2)部分业主单位检查督促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履行合同不够到位,双方签完合同后,部分业主单位忙于业务工作,疏于对合同细则和条款的逐项核查,部分监理人员不尊重监理实际,导致施工效果大打折扣。(3)项目业主单位代表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相关工程项目的资料收集整理不完整,现场隐蔽。资料签证不规范、不完整,有的缺乏影像等关键资料支撑,造成审计结算成本较高,一旦有纷争,可能出现双方争议较大的情况。3.5项目要素保障不健全(1)项目征地拆迁难度有增无减。受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制约,中心城区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困难重重,小部分被拆迁群众抗拒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项目存在拆迁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施工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象,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正常推进。(2)资金需求矛盾较突出。如部分业主单位高估上级补助资金,未充足筹措其余项目资金,影响一些项目的推进速度。又如个别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不及时,不能如期使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同时享受其健全的服务功能。

4解决措施

4.1“火眼金睛”,有效储备成熟项目。(1)业务主管部门完善储备库项目,筛选并储备一批前期工作达到一定深度、投资带动性强的项目,如投资计划下达后即可开工建设的项目,或用地、环保、节能等条件具备且地方资金落实的项目。(2)争取将重点且优势明显的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和区不同时期的五年规划或专项规划。(3)积极推进储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前期论证、优化设计等各项工作。4.2未雨绸缪,稳妥谋划前期工作。(1)在项目委托设计方案前,经办人员要心中有数,对待开发项目用地及周边地上附着物和地下综合管线的现状以及室内外场地标高等情况了如指掌。(2)熟悉《项目选址意见书》以及附图中的各项内容,并将其与控制性规范做认真比较,确保各项要求得到合理落实。(3)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前期沟通,在有效把握规范的前提下协调处理需要突破的指标,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4.3统一责权,共同管理合作项目。(1)及时跟踪相关部门各阶段审批情况,有效沟通设计师,代建单位经常召集业主单位和项目所在地政府商议临时出现的问题,确保后期设计和现场施工可以落实。(2)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环境影响、日照、景观等专业单位于设计中期介入分析,减少日后图纸修改,协调项目所在地政府在方案批复前进行公示。(3)严格落实区挂钩领导调度机制,半个月对挂钩项目进行一次现场调度,同时明确项目推进各环节的决定权和项目收益,项目业主单位、项目所在地政府、代建单位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对制约项目建设的因素提出措施并限期解决。4.4齐抓共管,全面监管项目实施。(1)业务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对项目工作负总责,加强项目人才的系统培养,如加强项目业主单位领导班子、具体经办人员的项目知识培训。又如充分发挥专家的权威作用,对重大项目从评审到竣工实施全过程监督,或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人员考察、选择施工单位及施工项目班组。(2)区效能办、区卫计局、区政府督查室、区发改局等定期组织专项督查,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及时通报进展缓慢现象并对应追责。(3)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把好各个环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4.5集思广益,全方位保障相关要素。(1)广泛宣传项目实施政策,做足被拆迁群众的政策解读和思想工作。(2)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缓解资金短缺矛盾和政府资金压力。(3)做大做强项目建设融资平台,规范工作流程,努力简化财政内部审核,缩短审批时间,做好支付保障,促进工程建设。

5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医疗保障水平的稳步提升,该区作为龙岩市的中心城区,需要服务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质量、形式等提出更高要求。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卫生领域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把卫生项目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向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使城乡群众不出社区、乡村都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全民“病有所医”,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蔡翠红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发改局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R].北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9.

[2]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R].北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9.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5.

第8篇

一、妇女与经济

1、将促进妇女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制定和完善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的法规和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保护妇女平等就业的劳动管理机制。

2、贯彻实施《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逐步消除招工、招聘中的性别歧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切实保障妇女享有平等的劳动就业与分配权。

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推进就业、妇女自主就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积极鼓励扶持妇女创业,大力弘扬以“三创”为核心的新时期市民精神,使更多妇女通过创业致富。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等机构为妇女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服务。

4、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考虑妇女就业的需要,努力开辟符合妇女特点的就业领域。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切实做好困难妇女、女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妇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逐步提高妇女的就业比例。

5、开展针对女性特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加强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妇女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6、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劳动技能和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特别加强对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为农村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就地、异地转移。建立城乡劳动力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7、加大劳动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全面贯彻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建立健全女职工权益平等协商制度,推进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措施,重点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督查,依法查处侵犯女职工劳动权益的案件,有效遏制解除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

8、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权利。全面实行“五险合一”征缴办法,逐步完善女性劳动者必要的社会保障。

9、加大对特殊女性群体的扶持力度,为低收入、残疾女性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条件。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的作用,加强残疾妇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妇女就业比例和就业的稳定性。

二、妇女与参政

1、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充分保障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权利。引导妇女依法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水平和比例。在制定涉及妇女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时,听取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以及妇女组织和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列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贯彻落实“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干部的选拔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中不断完善平等竞争机制、公务员管理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在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及公务员招录等方面,坚持男女平等,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的原则,促进妇女进入管理和决策机构,确保女领导干部比例稳步提高。

3、重视妇联组织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妇女参政议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各级妇女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反映妇女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

4、全面提高女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把对各级女干部的培训纳入干部培训的总体计划,强化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重视提高女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在使用中加强培养、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造就和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力出众的女干部女党员队伍。

5、加强后备女干部队伍的建设和使用,促进处级女性领导比例逐年提高。注意培养和发现高层次的女性管理人才,形成合理的专业和知识结构。积极探索在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决策、管理层发挥女性民主参与的新形式,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6、在制定涉及妇女利益的政策法规时,听取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广大妇女群众和妇女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领衔提出和被采纳的议案、提案以及书面意见的数量逐年增加。

7、充分发挥各级工、青、妇组织等社会团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和组织各界妇女参与社会和基层民主管理,推动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8、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全社会对男女平等和妇女参与政治决策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女性人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重视奖励、表彰妇女人才中的典型人物,为妇女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妇女与教育

1、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将女性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政府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制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时,保障女性与男子平等享有教育资源,使我区的人才开发与培养战略真正体现男女平等原则。

2、完善教育体系,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办学体制,鼓励兴办女性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强现有女性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筹建区妇女活动中心,建立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各类女性教育培训,为女性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深化贫困女生助学工作,完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助学制度,落实好政府拨款、学校减免等助学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继续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社会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女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加快女性高层次人才培养,造就培养一批女性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女性高级专业人才、女性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集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为一体的女性高级技能人才,使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女性人才在建设新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5、加强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各级各类适合妇女特点的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和促进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为妇女提供丰富、优质、多样的学习资源,提高妇女的知识技能和择业转岗应变能力。重视对残疾妇女进行合适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增强她们的生存和发展技能。

6、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成人教育的统筹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妇女的文化知识、实用和专业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中女性人员的综合素质。

7、重视社会性别教育,在各级党政领导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逐步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在学校、党校等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提高社会性别教育水平。在广大妇女中进一步开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教育课程,引导女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妇女与健康

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变,增加卫生投入,加强规划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扶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保障妇女享有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全区18岁以上妇女卫生保健经费人均不低于2元。

2、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将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加强规划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深入开展创建等级妇幼保健所活动。加强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新生儿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强化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妇幼保健机构和街道卫生站的医疗设施和设备条件。探索在各级医院间建立孕产妇救助“绿色通道”。全面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实现妇幼卫生体系基本现代化。切实保障孕产妇生命健康,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3、加强妇幼卫生全行业管理。全面实施《母婴保健法》,进一步强化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准入管理,加大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妇幼保健从业人员持证执业率达到100%。规范产前诊断(筛查)、助产技术服务、婚前医学检查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水平。

4、结合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妇幼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提高妇女享受卫生保健的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5、加强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高不同年龄、不同群体妇女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素质,特别关注和预防心理障碍对妇女造成的危害,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妇女心理咨询网络。

6、加大对农村妇女和城市下岗、失业女职工的健康关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措施,对大病患者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广泛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城乡妇女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妇女病查治经费由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有条件的地方和困难人群由政府统筹解决。

7、开展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高不同年龄、不同群体妇女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素质,特别关注和预防心理障碍对妇女造成的危害,逐步建立、完善社区和医疗系统妇女心理咨询网络,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妇女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8、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广泛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等性病传播和禁毒知识宣传,特别是对服务行业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宣传,减缓艾滋病传播,保障母婴安全。

9、认真开展妇女健康和生育等知识、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普及婚前保健、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传播、禁毒等卫生保健知识。坚决制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严厉打击残害、遗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新婚夫妇、孕产妇受教育面达到95%。提倡男女双方共同参与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树立新的婚育观念。

11、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广泛开展妇女健身比赛或展示活动,进一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五、妇女与法律

1、进一步强化政府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责任主体意识,及时调查研究全区妇女法律保护工作情况,制定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办法,广泛听取法律专家、妇女组织以及广大妇女对妇女法律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对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者、司法执法人员以及维护妇女权益专兼职干部特别是女性人民陪审员的培训,增强他们执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力度,定期组织有关保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专项督查或代表视察活动。

3、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纳入全区“五五”普法的总体规划和依法行政工作规划之中,每年集中组织妇女法规宣传活动。继续组织家庭学法活动,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特别是广大妇女的法律素质。

4、强化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及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预防、控制各种针对女性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拐卖、抢劫、贩毒、组织等侵害妇女权利的违法犯罪,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发挥维权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处理侵害妇女的大案要案。

5、健全妇女法律援助的工作机制和社会救助网络,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必须为符合条件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妇女法律援助组织,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以及社区、村,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6、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继续开展“平安家庭”和“零家庭暴力社区”创建活动,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区、街两级妇女投诉中心和救助中心建设步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构建妇女维权热线网络,为遭受家庭暴力及处在危急困难状态的妇女提供切实有效的救助。

7、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文化、娱乐、服务等场所的长效管理,铲除滋生活动的条件。加强妇女刑释解教人员的社会化安置帮教工作,降低妇女犯罪率。

8、保障流动妇女权益,社区设立新市民巾帼维权站,为进城务工妇女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服务。

六、妇女与环境

1、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党校、学校、乡村、社区开展性别教育,为公众提供正确的社会性别导向和先进的性别文化,将文明进步的性别观念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消除对妇女的各种偏见、歧视。

2、加强公益性广告、大众传媒对妇女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认识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媒体和文艺工作者更多地关注妇女生活,发现和挖掘有关女性事迹的创作题材,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文艺作品中展示,塑造健康向上的妇女形象。

3、发展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在社区优先发展对家庭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提高社区家政服务水平,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进程。推动民企、民资等各类经济组织兴办托儿园、私托站、小饭桌、小课桌等便民设施。推动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和以扶老助困为主要内容的老年公益事业的发展。

4、重视并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减少家庭、工作、生活场所及其环境中有害物对妇女的危害。加强对妇女常用保健品、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的质量检测和卫生监督。建立妇女心理咨询室、反家庭暴力庇护所等设施。开展妇女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利益,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妇女、残疾妇女、老年妇女和单亲妇女的特殊需求,扩大社会救助对妇女的辐射。

5、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开展节约型家庭、学习型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树立各类家庭典型,大力倡导文明进步的婚姻观念、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科学合理的家庭角色分工和节约资源的绿色消费理念,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6、开展性别统计和妇女理论研究,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依据。实行妇女儿童发展信息网络化,建立妇女儿童发展数据分析、信息传输、指标预警等体系,促进妇儿工作决策机制、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逐步优化。采集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信息,建立流动妇女儿童的信息数据库。开展妇女问题的前瞻性、针对性研究,每年确定1-2个重点问题,组织妇女研究者和社会各界研究人员的力量,进行课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

7、加强与各级妇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妇女事业的长足发展。借鉴国内外妇女发展先进经验和优先发展策略。分类组织妇联、民间妇女团体、女企业家群体等,参与国内外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区妇女事业的不断进步。

七、重点建设任务

1、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工作。《妇女法》明确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为推动国策的全面实施,优化妇女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建立性别平等观念和男女平等发展的长效宣传和教育机制。

2、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建立与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妇女儿童活动阵地,推进我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到“十二五”期末,按照《市2006-20**年妇女发展规划》中“所有区(县)建成一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并实现‘五有’标准:有活动设施、教学设备、娱乐场所、师资力量、数字化条件”的内容。完成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选址和建设工作。

3、女性人才教育培训。加强对各级各类女性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女性人才培训中心或远程教育网络中心,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广大妇女进行多学科的教育培训,为广大妇女增强素质,加大就业机会创造有利条件。新晨

4、受害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进一步完善全区受害妇女儿童投诉网络体系,依托各级民政部门的救助管理站建立“妇女儿童救助中心”。

5、妇女儿童发展数据库建设。建立妇女儿童发展与性别平等指标体系和分性别统计制度,完善分性别统计数据库,进行分年龄、分性别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全面动态地监测区妇女儿童发展与性别平等状况。加强对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信息的采集,建立流动妇女儿童的信息数据库。实行妇女儿童发展信息网络化,建立妇女儿童发展数据分析、信息传输、指标预警等体系,促进妇儿工作决策机制、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逐步优化。

八、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

(一)组织实施

1、《区妇女发展规划》由区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成员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2、区政府将把《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把规划的实施作为政府管理妇女事物的重要手段,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政府主要负责人和主管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内容,并把实施《规划》情况列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

3、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的任务分解、责任签约、年度报告、监测统计和评估制度。政府每年召开一次规划实施工作会,总结交流规划实施情况,推动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4、区政府要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人、财、物的保障。妇儿工委办公室机构单设,专职人员编制按规定配备到位。要把《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

(二)监测与评估

1、区政府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各成员单位应将监测统计工作列入本系统年度常规统计中,及时准确反映妇女发展的状况和变化。要加强对反映全区妇女规划执行情况各项数据资料的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有效干预措施,确保如期达标。

2、建立监测评估工作制度。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统计组和专家评估组。

——领导小组职责是:负责监测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和监测评估报告。监督计划执行情况,根据监测评估结果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监测统计组的职责是:负责监测统计工作,由区统计局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每年按工作计划要求搜集、整理有关数据和资料,开展监测统计业务知识培训,指导各系统、各部门监测统计工作,编发有关统计资料,完成监测统计报表和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