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17:14:28
导语:在教师教书育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从视觉文化角度来看,特别是由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所支持的图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快餐化的社会文化景观,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当代传媒处于变革的前沿,它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和引导社会文化消费观念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目前,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的渲染,借助视觉符号的大量运用,已经畅通无阻地渗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凭借当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我们的文化工业初具规模,文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资本的介入和操纵,商品化逻辑的无限扩张,大众的拜物主义倾向日益显著。与此同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也随着当代传媒技术优势的不断强化而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随着西方后现代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现代”一语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陈词滥调。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遭遇“审美泡沫”的围困,传统的美学理念丧失了为我们的生存赋予意义的功能。传统的艺术立场事实上已经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许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感慨之言:“……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读图代替了品画,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的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
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术性生产与复制的类型化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众的心理和感性严重物化,审美成为一种客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存在。在视觉传播的审美刺激机制作用下,传媒精心策划和倡导的“审美时尚”与“理想生活”已经成为大众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蓝图。有目共睹,媒体正是通过大量生产以“明星”或“成功人士”为代表的具有召唤性结构的“偶像商品”,利用作为偶像符号的不断刺激来提高受众对于“传媒高峰体验”的心理依赖。在媒体的蓄意诱导以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大众的消费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胀。在媒体所刻意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一切都转化为形象与符号。传媒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梦想、体验、参与和互动的巨大空间,其中的视觉内容具有强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认同感。在文化工业大量制造的虚拟影像的包围中,大众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趋之若鹜。
虽然,所有这些真实可感的社会文化图景的种种变异不能全部归之于传媒,但却全都与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息息相关。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事实上看,审美取向的趋同与盲从意味着审美理想的放弃和主体性的丧失,娱乐性感官刺激的依赖势必断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号价值的欲望膨胀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格结构的贫乏。归根结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决定视觉艺术产品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会文化的和谐与健康,破坏视觉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维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堕落直指教育的异化。其中,关系重大的核心问题就是视觉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问题。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无疑就是社会价值观问题的重要线索。
二、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问题
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生产,艺术消费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一般而言,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两个方面。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文化价值取向这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我们必须强调,视觉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优化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和天赋,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娱乐”化现象不仅充斥于“传媒娱乐”的视域,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形态,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②虽然,大众对娱乐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无可非议,但文化产品的生产不能只为娱乐的需要而哗众取宠,文化产品的消费不能全面沦落为戏谑、恶搞式的无聊游戏,否则只能造价值的缺失和虚无,导致社会生活中到处出现对文化价值资源的滥用和败坏现象。
有史以来,视觉艺术从来就不是某种纯个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识形态的存在。历史地看,西方“进化论”和“西方中心论”文化观严重地动摇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扰乱了历史文脉传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现代进步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极力地追求“现代”和“当代”。在艺术领域,把西方的“当代艺术”当作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在“时代进步”的名义下,人们轻而易举地忘却了文化艺术的地域属性,以致中国“当代艺术”,首先在文化观念上就以“世界主义”来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实上,在艺术教育或视觉传播的复杂活动过程中,视觉艺术本体价值观和传统的艺术立场总是不断遭遇狭隘的机会主义和进化论的先锋派观念的冲击,不断强化的“全球化”逻辑更是全面加剧了传统人文价值的主体立场的萎缩。这种“全球化”理念并非单纯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它在文化本质上是直指文化价值取向的同化和对民族文化的颠覆。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带来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机。
视觉艺术对人类经验与认识的独特贡献是其他人类活动所难以提供的,在建构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多重价值的复杂活动过程中,坚持维护立足本土的视觉艺术活动的文化主体性价值并积极彰显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无疑是我们应有的文化态度。作为涵盖多重价值的社会文化活动,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导向问题。在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确立健康的社会文化导向不仅是视觉艺术教育理应承担的义务,同样也应当是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所共同维护的人文立场。
三、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文化定位与社会责任
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都是共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
视觉艺术的专业教育培养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传媒的商业运作则培育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者,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作为文化价值主体而相互依存。当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会角色,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相互转换。在当代传媒所构建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视觉艺术产品具有矛盾复杂的多层面的公共精神性质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层次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产品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功能。人们对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行为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现在,人们已经普遍习惯于通过各种“传媒沉浸”体验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让受众接受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而满足其文化上的需求。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它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倾向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资本与媒体合谋的根本目标就是无限扩大商品的消费需求。传媒产品通过符号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娱乐化的手段来强化世俗的号召力。从这个角度看,营利的需要决定了传媒产品的文化定位。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里,许多传媒产品都在客观上助长了放望、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消解了独立意识和批判观念,使受众在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尽管有娱乐的功能,但娱乐显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学校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作为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况学历化社会中的泡沫教育现象所反映的教育的异化正成为令人无奈的现实。虽然学院教育作为制度化的专业教育是传媒所无法替代的,但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传媒在视觉素养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与学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毕竟能够接受规范的专业视觉艺术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无须赘言,文化环境就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教育和传媒的文化定位关系到社会形态的塑造,两者都有共同构建文化艺术的精神家园和引领大众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迫切需要从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土壤的主体意识出发,反省并净化我们的学术研究动机,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关注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培养一种批判性的精神气质和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认,价值观念冲突并非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宽容、认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事实,就放弃应有的主体立场和责任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媒体与学院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研究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应当本着维护视觉文化艺术本体价值的历史责任感,尊重视觉文化艺术的自律性,义无反顾地追求我们的文化理想。
注释
许江:《中国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的境遇与责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河清:《“当代艺术”的“同质多样性”》,《文艺研究》,2005年07期。
1.1专业知识水平低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很多知识的老化以及对新的专业知识的缺乏都严重影响着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技术及各项工作的发展。就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情况而言,专业队伍状况不容乐观,图书馆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而非图书馆专业人员占大多数,这些给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实际工作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人才危机。因此,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工作在受到新的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
1.2服务观念落后,职业道德教育不完善
在以往的服务观念中,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服务大多只限于简单的借借还还,所以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也似乎习惯了这种简单的服务模式,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形式。但随着现代网络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不仅仅是简单的“保管员”和“出纳员”,更应该在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中起到参谋、导读的作用。职业道德是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基础,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关系到院系图书管理人员业务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目前,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工资水平偏低,评职称有很大难度,劳动成果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着管理人员的思想情绪、工作热情。因此,通过对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职业认知度,充分认识到院系图书资料室在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从而促进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工作的全面发展。
1.3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够合理
从目前来看,虽说有些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专业知识过于单一,没有系统性,或者只具备理论性而不具备实践性,缺失复合型人才,而且劳动人事部门提供的培训教育又是针对各个领域所有人员的一般性基础培训,这使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无法深入到图书文献的具体内容中,无法成为专业文献信息和专业读者的纽带,也就自然而然不可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因此,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怎样提高专业水准,将陈旧的服务观念转变,将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更是每个图书馆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不论职称高低,不论学位高低,资料室管理人员都应该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配合所在院校搞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工作。
2继续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方法
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相关知识的拓展
当今,信息化网络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图书资料室传统技能的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同时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多方面有关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学习“图书馆学概论”、“图书情报学”、“信息检索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检索教程”、“信息资源建设”等多方面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与广大师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高校院系资料室面对的每位读者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涉及的研究领域也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理解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所以说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以达到与师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并且能为师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
2.2新兴技术的掌握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与发展,高校图书馆普遍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与发展,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基本采用计算机处理,文献信息数字化,信息资源网络化,高校图书馆对师生的管理模式与服务方法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要求传统的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模式与服务方式也必须发生巨大地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将被半自动、半手工的工作方式或全自动的工作方式的模式所替代,这些将给院系图书管理人员带来新的挑战。管理人员只有全面加强计算机能力的继续教育学习,掌握现代化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才能适应现代网络信息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2.3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
不论时代怎样发展,作为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可以熟练地掌握、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与新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才是现代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也只有他们才能带动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全面健康地发展。综上所述,实现上述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2.3.1讲座培训。高校图书馆应该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对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讲座、职业道德讲座等各方面的拓展能力讲座,以提高资料室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带动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2.3.2进修班培训。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派院系图书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研修班、短训班等进行研修与学习,努力培养图书管理业务带头人,使其成为高校的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交流与沟通的纽带。
2.3.3友好访问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院系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之间或校内院系图书资料室之间进行互访参观、调研与学习,借鉴、学习其他高校图书资料室或校内院系资料室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及图书资料研究成果,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开阔眼界,扩展思路,提高业务知识与管理水平。
2.3.4树立终身学习。自学是继续教育的整个过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我的最好途径,也是其他方法与途径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从而做好院系图书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3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 人文素质教育 缺失 重构
[作者简介]黄福军(1970- ),男,山东济宁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山东 济宁 27203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88-02
数学作为广泛应用的一门科学,其工具属性尤其突出,反映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形成了普遍认同的服务专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主义观点。必须看到,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之基,绝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其中蕴涵着博大的科学精神、哲学思想、情感意志、美的追求等人文要素,恰如数学家克莱因论述,“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数学兼具科学与文化的二重性决定了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应兼具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升的双重功能。现实状况是,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实践轻人文的“一半教育”,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未能充分对接,发掘高等数学中的人文要素,重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能,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之弊
长期以来,基于对“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①的偏颇理解,许多高职院校大幅压缩高等数学课时,导致数学教师亦在有限的课时内仅仅灌输式讲授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严重弱化高等数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加之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异常薄弱,使得高等数学成为学生畏难的课程、倍感枯燥的课程。高等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难以发挥,也影响了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工具的教学效益,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受到制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亦难以实现。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起点普遍较低,人文素质相应不高,各门课程均应发掘人文素质教育元素。作为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涵盖丰富的人文资源,并且高职学生第一学期即开设本课程,率先契入人文素质教育条件优越、时机正当。可以想象,走进高职院校,开篇第一节,一堂富含人文精神、给学生心灵滋养的数学课,将使学生充满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反之,一堂只有骨架、没有灵魂、晦涩难懂的数学课,将给学生当头一棒,对未来充满的可能是一片黯淡。文化育人,以人为本,最先走近高职学生,唤醒其一度被边缘化的沉睡心灵,是高职数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内涵之所在。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鲜有关注此等细节。“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②,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之弊、重构之须,可见一斑。
二、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重构的理念定位
孔子曰:“君子不器”③,字面上理解是说人不能成为某种器具,进一步拓展感悟,就是说人不能以实用和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应寻求大道而不是沉溺小术。由此延伸到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立足文化视野,拓展数学的育人功能,重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催生哲学的理性思维,完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培养人本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才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文化育人是高职教育的最高境界,重构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重构高等数学中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融入鲜活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先进教学方法,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滋养与熏陶,成为建立在尊重、平等、商榷、探究基础之上的情感能量流动,彻底摈弃形而下的物化灌输,实现形而上的心灵直通。
三、高职高等数学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
1.科学精神。高等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其中蕴涵着严谨理性、求实求真、创新超越的科学精神,散布在命题、定理、公式、实践催生理论创新、理论助推实践探索的角角落落。譬如,数学命题、定义、定理、公式等均体现出准确简明、缜密条理、朴实无华的特点,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严格遵循逻辑和规则,彰显出严谨理性的科学精神。又譬如,高等数学来自于实践,是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的科学,数学语言精确,数学结论精准,只坚守逻辑论证,不盲从任何权威,彰显出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再譬如,高等数学发展过程中,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们立足实践,站在其所处的时代前沿,汲取前人研究成果,不断推进高等数学理论和实践创新,彰显出创新超越的科学精神。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重构上述科学精神为首的人文要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形素质教育的经典素材。
2.哲学思想。高等数学中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譬如,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反映出的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关系问题,不定积分是由求切线、速率问题的逆运算抽象出的数学命题,是指一个函数的全体原函数;定积分是由求曲边梯形面积、变速直线运动路程抽象出的数学命题,是一个与函数相关的和式的极限。从定义而言,两者毫不相干。但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哲学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高等数学中类似上述哲学素材,是闪耀智慧光芒的人文要素,应予以深度发掘和有机重构。
3.情感意志。高等数学发展,历经人类前赴后继的艰辛探索,其中富含数学家的情感意志等人文要素。譬如,讲到欧拉公式,就要发掘欧拉终其一生对数学的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精神。欧拉计算彗星轨迹积劳成疾,导致28岁右眼失明,但这没有阻挡他对数学的探索之路,依然一路前行,60岁时左眼失明,欧拉靠心算的惊人毅力继续研究工作,在最后的17年人生历程中,写下400余篇论文和多部专著,成就了人生辉煌,谱写了科学传奇。此等素材在高等数学中不胜枚举,可以有所选择地予以有机重构。
4.美学元素。高等数学不仅是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也是富含美的要素、值得欣赏并能促进审美能力提升的科学。譬如,数学的简洁美,充分体现在符号表述方面,x、y、z等表示变量,a、b、c等表示常量,y=f(x)表示函数等。数学的对称美,古希腊人认为,立体几何图形球形最美,平面几何图形圆形最美,源于球形和圆形的对称性。数学的和谐美,矩形两边长分别为a、b,对角线长为c,则c2=a2+b2,一条曲线的微分也表现出类似规律,曲线1:x=[φ](t),y=[ψ](t),α?t?β,则d12=d[φ]2+d[ψ]2,这无疑是一种和谐美。此外,还有数学的奇异美、数学的方法美等数学美元素,不胜枚举。高等数学中蕴涵的这些美学元素,是培养学生美学修养的优质人文要素,予以整理和重构具有典型意义。
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重构
1.文化索引式教学。文化索引式教学,就是将高等数学中蕴涵的科学精神、情感意志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理性、求实求真、坚韧不拔、创新超越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章节简介、命题导入、定理引入与证明、问题切入与求解、课堂总结等,各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章节简介环节,可以首先介绍该章节的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背景,使学生立足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岸边,总揽章节知识形成过程、体系概貌,激发对理论知识的浓厚期待和艰苦探究的勇气。命题导入环节,一般情况下应先导入实例,通过研讨问题产生的背景与解决方法,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求实求真,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抽象总结数学概念、定义,领悟数学的严谨理性,有效拓展求实求真的思维品质、实践品质养成教育。定理引入与证明环节,可以先期导入历史上数学家发现探索定理的过程,引导学生沿着数学家的足迹,合情推理,归纳演绎,最终还原为逻辑推理,使学生一路走来与数学家心灵直通,充分体验发现发明的成就感,不断养成主动创新、立志超越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品格。问题切入与求解环节,可以适当配置数学发展史上的个别名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家求实求真的苦乐历程。课堂总结环节,可以立足数学理论和实践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的主旨背景,启迪学生深化理解与领悟,实现数学理论知识巩固、实践能力提高和人文素质提升三重目标。
2.哲学感悟式教学。哲学感悟式教学,就是发掘高等数学中蕴涵的哲学思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哲学意识、辩证思维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数学与哲学均产生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纵观历史,二者形同姐妹,相互促进,携手发展。可以说,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是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数学理论体系中,无不闪现哲学思想的火花。高等数学是变量数学,其中的定义、定理、归纳演绎、逻辑推理无不打着哲学的烙印,这为高等数学教学融入哲学人文素质教育搭建了宽广平台。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定义、定理的发现过程呈现哲学思想,同时充分利用辩证思维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普遍联系观点,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不断形成的顿悟中,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本质,潜移默化中提升哲学人文素质,通过循环往复、螺旋提升,实现数学学习能力和哲学人文素质的双提升。
3.数学美欣赏式教学。数学美欣赏式教学,就是发掘高等数学中蕴涵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方法美等美学要素,培养学生美学修养、美学品质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与艺术美比照,数学美往往不外显。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备发现数学美的能力,掌握发掘数学美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定义、公式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从几何图形、正反双向中欣赏数学的对称美;从问题层层解决、九曲回肠的柳暗花明中体验数学的奇异美、方法美。使学生在感受、体验、欣赏中领悟数学的美感和神韵,化抽象演绎、枯燥运算、逻辑推理为快乐,通过美的体验与享受激发探究数学的强劲动力,在大道无形之中接受美的滋养与熏陶,实现数学学习动力与美学人文素质的双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坚持“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催生哲学的理性思维,完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培养人本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这一理念,应重构高等数学中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融入鲜活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先进教学方法,逐步拓展高职高等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有效促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双提升。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Z].2000-01-17.
②刘乾先,韩建立,张国,等.韩非子译注(上、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54.
③程昌明.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
[参考文献]
[1]陈晓坤,石峰,李订芳.大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1).
[2]贺剑锋.高等数学实施研究型教学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探索,2004(7).
[关键词] 书写文字;人类经验;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或许是每一位教师耳熟能详的话语了。事实上,相当多的教师也比较认同此种关乎其职业特质的表述,但是,教书真能育人吗?这似乎是一个未经审视的问题。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依此理,似乎也有必要检视“教书育人”这一约定俗成的教师职业观。由此引发的基本问题是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其前提问题则是知识与成人的关系。若教师对此类问题缺乏教育学意义上的学理反思,似乎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说其工作就是教育人了。严峻的现实是,一些教师确实操劳于“教书”,但是,似乎无暇顾及“育人”。或许有教师否认上述推断,认为自己在教书的同时确实考虑到教学生如何做人,但是,这种关于“教书+育人”加法式理解,难以厘清教书与育人的内在关系。因此,重新理解“教书育人”,似乎也不为过。
人与书的关系:人 ― 符号 ― 文化
纵观人类历史,人与书的关系有着绵长的叙事。书的历史可追溯至“书写文字”,但是,人类最早发明文字的目的不在于复制口语,而是想要完成一些口语无法完成的事情。目前,考古学家们能够找到的人类祖先最早留下来的文字信息是“29086单位大麦37月库辛”,这是远古时期苏美尔人的账单,最可能的解读是:“在37个月间,总共收到29086单位的大麦,由库辛签核”。[1] 对此,或许有人会失望吧。人类的书写文字史既不是起源于哲学,也不是诗歌,而是无聊至极的财务账目。事实上,这份文字是记载于大约公元前34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泥板上。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写下文字是一件极其耗时的差事,哲思或诗歌等等,只能通过口头语言,口口相传。例如,希伯来《圣经》、古希腊的史诗《伊利亚特》、佛教的《大藏经》、中国的《诗经》等,最早出现时都是口述作品。
诚然,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世界各地的人类祖先都不满足于使用部分表意文字,逐渐发明了完整的表意文字。如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已经拥有了完整的文字系统,今天称之为楔形文字;中国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也拥有了完整的表意文字系统,即我们汉字的祖先――象形文字。从此,人们用这些完整表意文字来写诗、写戏剧、编史、发表预言,甚至记食谱等等。
在此,我们仅仅撷取了人类“书写文字”历史的若干片断,就看到了人在宇宙间的神奇存在,即人能够利用符号创造出一个文化大千世界。动物只能对“信号”做出条件反射,只有人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所以,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2]。依据卡西尔的研究结论,书与人的关系呈现出了一个基本逻辑:“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因此,“人―符号―文化”是三位一体的。[3]
历史地看,由于承载文字的工具的局限,完整表意文字创造之后,它与普通人的距离还相当遥远。直至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并广泛使用之后,“书写文字”才真正走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加之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的普及,“书写文字”与每一个普通人的关系才日渐亲近。当然,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而言,理解蕴涵于“书写文字”(或符号)的意义,这绝非一个简单的生物遗传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和文化过程。
毋庸赘言,一个人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过程才能拥有识文断字的能力。个体一旦获得这种能力,透过书中的文字,显现在其视域中的将是一个无限广袤的“文化-意义”世界。这是符号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更是教育暨人类文明延续的力量。与此对照,一个文盲的生活世界是多么有限啊。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扫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使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识得几个字,而是要使他更好地同他的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4]。
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经验传承 ― 个人生活 ― 人类延续
承上所述,我们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中看到“书写文字”作为人类创造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人类个体生活和种族生活的全部经验,它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这些经验对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固然十分珍贵,但是,人类生活的延续面临两个严峻挑战:其一是人类群体生活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和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作为群体生活经验载体的特定个体,总有一天会消亡;其二是这些符号化的群体经验无法通过生物遗传方式实现代际复制。
人类生活若要继续下去,历代社会成员所积累的经验,只能通过成熟的成员与未成熟的成员之间的传递,才能够保证人类族群的延续,这就决定了教育的必要性。换言之,人类生活的所有经验包括符号形式的经验,均不能像其他动物那样通过生物遗传基因实现代际相承。教育因此就成为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只有教育能够弥补人类先天不足的缺陷。对于人类而言,每一个新生的个体,生来就是未成熟的,孤弱无助的,没有语言,不懂社会规则,更谈不上拥有种族生活的各种观念和信仰。这些幼小个体,先天遗传的生存能力少的可怜,如果要生活下去就必须通过教导和学习实际经验的代际转换。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5]。他清楚地看到教育在个体生活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未成熟个体与生俱来的能力与成熟个体生存能力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一个孩子仅凭身体的生长和个体的直接经验,都不足以支持其有品质的个体生活和高度文明的群体生活延续。社会正是通过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使人成为人,并实现人类文明的代际传承。记得笔者的硕士导师陈桂生教授在回忆其小学生活时,朗朗上口地诵读其小学课本中的内容:“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后来,有机会一睹民国时期的老课本,果然有此段文字。顿时惊叹于小学课本给一个孩子头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迹。由此可见,“不读书,不成人”早已是民间妇孺皆知的教育信条。教师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境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教书育人”的职业认同。
在此,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直接得以显现。“书”直接承载着前人经验或者说人类文明成果,“教书”即“教育”的日常语言表述,实为人类经验或人类文明的传递。个人的生长与生活过程,也内在于人类生活和人类文明的延续过程之中。可见,成人过程与育人过程具有同一性,“读书成人”与“教书育人”也因此具有内在一致性。
尽管如此,但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读书与成人关系的理解似乎存在一定差异。一方面,生活在农耕时代的家长,他们把孩子送到私塾里,多数仅是指望孩子成年之后,能初通文墨,记账,写信,赶上春节写写春联罢了,即使在科举盛行时期,农村里虽有耕读世家,但是,靠读书成为秀才、举人、进士的只占少数,《范进中举》也只是出现在小说里的读书人的传奇故事。另一方面,从中国私塾里的蒙学读物,到科举取士的必修书目,多是圣人之言或儒家经典;从西方教会主日学校的《圣经》读本,到文法学校里的必修书目,也多是西方社会的人文经典。从这一时期中西方的书本知识里看,内容上都直接关乎人的道德形塑,“教书育人”的内在关联是不言而喻的。
以学校为标志的制度化教育产生之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经验或者说人类文明成果系统地进入基础教育课程,并以诸多科目的书本形式出现在儿童面前。以学科课程为例,大致分为理科、文科、艺体等。与之相应,课程的系统化程度决定着教师之教的专业化取向,中学教师多按学科分工,如数学(学科)教师、语文(学科)教师、物理(学科)教师等等。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教师的“教书”行为失去对书中意义世界的关照,换言之,“教书”与“育人”的联系被人为地割裂。
对于语文、历史和思政①三科教师而言,课本内容与学生的道德成L直接相关,这些教师的观念中也多有“文以载道”的意识,“教书育人”似乎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但是,一些教师或许太在乎教“书”中的“道理”了,忘却了“书”中的意义世界,而意义只能在儿童的直接经验中绽放。与此同时,理科教师或许不认可上述同行们的“道德说教”,但也纠结于如何渗透德育。他们在教学中的通常做法:一是注重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某位科学家废寝忘食的钻研精神;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时给学生讲些做人的道理。对此,一方面要理解这些教师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里的“教书”与“育人”已然成为两件事了。
基于前文中阐明的“人与书的关系”,教师有必要深刻理解学科课程作为人类生活的特定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世界,以及其对于学生成人的内在价值。杜威就曾在其论文《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提醒关注“学科的社会性质”[6],并强调学科教育必须与人的自觉经验发生关系。以此反思当前的学科教学,过于关注学生掌握概念性知识的能力,却遮蔽了这些学科知识产生之初与人类经验的直接关联,即忽视了“教书”对于学生成人过程的文化意义或社会价值。
师者何为:教书即育人
关于师者何为的话题,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早已被广大教师津津乐道,也常被用来作为“教书育人”的注脚。“教书育人”也被写入我国颁布的师德规范①之中。但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今天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教育存在形式,与韩愈时代的非制度化教育相差甚远。尽管教师在观念上认同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行动上却实实在在地倾向于传授掌握知识之“术”,而书写文字作为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世界似乎已经远离师生的生活世界。
事实上,书写文字中的“道”即意义世界,是人类经验的精华所在,并以基础教育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小学教科书。在这些书本中,“经验与知识是统一的,不是二元的。”[7]表面上看,不同科目的教科书里包含不同领域的知识,实质上,“这些知识本身就是经验,它们是种族的经验。它们体现了人类一代一代的努力、斗争和成就而积累起来的结果。”[8]这其中蕴涵着波澜壮阔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换言之,这些知识里蕴藏着色彩斑斓的意义世界。因此,教学不是教知识本身,而是通过间接经验影响学生的直接经验,促进其个人经验的改善。换言之,用人类文明照亮儿童心灵。遵循此理,教育学意义上的“教书”即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引导儿童进入人类的间接经验,并以此改善其直接经验,进而提升其心智水平,即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这也契合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主张的“教育性教学”[9]。
在赫尔巴特的时代,“教之学”(即教授)与“教育之学”是两个概念。他在解释德语“教育”概念时指出,“教育”这个词是由“训育”和“牵引”两个词来的。据此可知,德语“教育”的基本含义有二:(1)引出,即它是一种内发的活动;(2)内发有一种方向(近于训育,即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直接影响,有目的地进行培养)。[10]同时,赫尔巴特充分认识到个体有限的生命阻碍其获得无限经验的可能,指出“教学作为经验与交际的补充”[11],并与训育共同构成真正教育的措施。因此,赫尔巴特指出,一个青年人纯粹出于得到好处的目的向教师学习本领和学识,这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其思想的形成,这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一切。[12]若将这番话转换成今天的教育学话语,“教育性教学”就是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养成儿童的世界观,即课堂学习在儿童狭小的个人世界与宏大的人类文明世界建立起直接关系。具体到教学的操作层面,“教育性教学”就是“教书即育人”,即在教学过程中用人类文明开启学生的心智,通过改善学生的思维水平来提升其意识品质。
试想一下,如果教师的视域中存在“人―符号―文化”的关系,他们就能够从书本世界中触摸到前人的生活世界,进而能够自觉地透过教科书中的知识直观到人类经验的流变。此时,知识不再是简单的、静态的抽象物,而是“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它并不存在于抽象的思想中,而是融在人的欲望、意志、行动甚至整个生命之中。”[13]由此可见,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科知识都不是外在于学生个体的概念式真理。
这些书本知识是前辈的直接经验,凡是经验一定有着内在的生命力,即知识贡献者个体的求索体验。教学一定要打开概念化知识,唤醒知识的原初意义,即让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呈现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儿童的直接经验接轨。这样的“教”能够在儿童与课程之间真正建立一座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梁,教师引领儿童走进内涵丰富的人类文明世界。儿童的视域由此朝向人类经验建构的精神世界,沿着人类文明之阶梯,他们探索着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总之,教书即育人,理应成为当代教师的职业信念,并由此展开其日常教学的丰富样式。这样,教师就拥有了全新的知识观、全新的教学观,并能够自觉运用前人的间接经验改善学生的直接经验,课堂教学也将呈现崭新气象。至此,求知、爱真理、追求光明,将内化为儿童真实的学习生活体验,而非校园里的标语或口号。
参考文献:
[1][以色列]赫拉利著.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21.
[2][3][德]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5、1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5.
[5][美]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6][美]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3.
[7]滕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下)[J].河北大学学报,1996(1).
[8][美]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0.
[9][10][11][12] [德]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159-161、68、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质量强校”的宗旨,着眼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深化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加强规范管理为保障,谋求学校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管理目标:加强学校规范管理,管理思路简洁明晰:落实逐层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2、队伍目标:增强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实施《教师全面工作量化考核方案》目标:加强教师工作的科学管理,督促和激发全体老师不断完善自我,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开创我校工作的新局面。
4、德育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总体要求。
5、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6、特色工作目标:从普通话和才艺展示入手,按照《武威十四色学校创建方案》,围绕“理思路、抓管理、树形象、促质量、创特色”的工作要求,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
三、工作重点
1、一个中心:
在巩固现有教学优势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校工作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和追求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2、两个提高:
立足“实际、实在、实效”的工作作风,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实施,加强《教师全面工作量化考核方案》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讲求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的实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四个加强:
——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建设,积极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德育常规管理的规范、有效;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学质量的全程管理。
——加强财务管理,落实校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进程。
4、四个确保:
——确保职业学校招生任务的完成和中会考升学目标的完成;
——确保09年初一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
——确保《教师全面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公平、公正、合理、顺利实施;
——确保09年平安、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1、增强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并进行量化考核。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不断增强行政工作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努力做到个体合格、群体合拍、整体优化。
2、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执行教育教学法规的意识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尤其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节俭办学、公正办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让本职岗位有成绩,工作有干劲、思想过得硬的青年教师走上管理岗位。
4、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保证学校在校生的巩固率。做好学生入学工作。深入了解本校学生的在学情况,健全贫困生档案,对个别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严格把好转学手续关。及时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工作,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和措施;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二)理清德育工作的渠道,把握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1、做好德育管理常规工作,加大管理常规的力度和措施,结合“三风建设”及《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先在认知,重在体验,变他律为自律,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的德育教育。要以活动为载体,结合法定节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纪念日,有针对性的组织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努力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召开家长工作会,通报学校办学情况,商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家访、家长会、学生社会实践、家校联系平台、校园网专栏等途径,宣传正确的教育观,争取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各项管理制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
5、积极构建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全体教师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队伍,确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负责”的理念。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加强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召开师徒结对工作研讨会,抓好班集体验收工作。
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做好传染病的宣传与防治工作。关注特殊学生(后进生、学困生),定期召开特殊学生座谈会,建立后进生档案,实行定期家访制度;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关心,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要使他们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修师德、练师能并重,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对不能胜任教学的教师采取转岗、培训等方式,对现有教师资源进行适当整合。
2、继续抓好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履责意识、师表意识和爱生意识。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四点希望”,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4、积极做好校本培训,实行“全员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5、召开“青蓝工程”阶段性工作研讨会,拟定具体措施,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四)重视常规,抓好评估,落实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召开全校教师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对三个年级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布置。
2、召开初三中考复习教师会和学生家长会,制订中考复习计划,研究中考复习策略,制订出台《2009年中考成果奖励办法》。
3、加强学校电子备课室的管理,引导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4、坚持常规检查,做到检查到位,反馈及时,整改有效。领导、教师坚持深入课堂,重点开展对薄弱学科的调研活动,教职工按教育局规定完成在本校的听课节数。抓好随机听课、评课工作,并纳入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常规考核。做好凉州区第六届“教学能手”的推荐工作。
5、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目标管理”,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夯实基础,向45分钟要效益。追求起点低,切口小,容量大,气氛活,学习积极性高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融知识内容,、能力训练,又有创造性开拓的师生学习的主阵地。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要注重平时教学得失的积累,要坚持写好教后感。
6、圆满完成09年初一新生招生工作。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增强相互交流活动,顺利完成从小学阶段向初中阶段学习与生活的过渡。
7、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并做好阶段性总结,从而得到进一步推进。
(五)认真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
1、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新颁布实施的《中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理》,积极贯彻落实。
2、落实各级安全工作制度,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安全管理全面到位,安全责任具体落实。
3、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4、经常性开展学校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学校安全隐患。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5、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与协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6、加强宣传教育,做好禁毒、防等工作。
(六)加强规范管理,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1、加强教育收费政策的宣传,坚持依法办学,不违规收费。
2、推进学校网站的建设。加速学校办公自动化进程,成立学校电教中心组,明确分工,形成卫星网、因特网、校园网“三网合一”,做到学校信息畅通,更新及时,并把其作为校务、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
3、修改、制订《教师个人论文获奖/发表、赛课、大型公开课、辅导学生获奖的奖励办法》、《电子备课室的管理及处罚条例》、《教师责任追究制度》、《功能教室教师使用与管理制度》。
4、结合区教育局工作部署,明确《凉州区学校管理规范》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执行。
5、结合学校实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分期推进,分步实施,上半年建设“校史室”、“团队活动室”,现有功能室管理到位,台帐清晰,资料齐全。
6、认真抓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七)、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充分发挥服务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