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财务会计制度论文

时间:2022-12-12 14:22:16

导语:在财务会计制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财务会计制度论文

第1篇

1.财务管理中关于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中除了预算管理的缺失,其现状还表现在财务工作者上,众所周知,财务管理工作者是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开展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并没有具备良好的财务工作素质,在工作中马虎大意甚至由于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财务工作上不必要的失误等等问题。个中原因不乏这些财务工作者并没有对财务管理工作具备系统的了解,本身对于财务工作也没有较为专业的技能素质,而事业单位也没有将此问题重视起来,进而导致了由于财务人员造成的财务管理上的问题。

2.财务管理中关于资金管理

除了上述两种现状外,还包括了关于资金管理的现状,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建立严谨的资金管理体系,在实际的资金使用以及管理中常常会出现资金上管理不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非法挪用资金的问题,给整个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些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管理中一些资金长期的闲置不用,并没有将这些资金用在需要的地方,而这些现状的背后原因不乏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并没有建立严谨的管理系统,在平时的资金使用中也没有及时的盘点或者是清算等[2]。

二、探析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环境下财务管理改变对策

1.财务管理中健全预算管理

针对上述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的现状,在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其改变的对策应该是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具体来说,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完整的财务预算体系,同时还要将预算管理的编制方式针对问题部分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完善,使财务预算体系能够更加的完整,具备科学性。要大力提倡“零基”的预算方法,同时还要将原有的“零基”方式进行一定的修改。在整个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将“零基”预算全方面的推行,同时在实际的预算管理中将预算的资金要最大程度的用到实处,避免间接拨付带来的资金“损失”,也就是说要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需要资金的项目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预算资金的再次分配率,还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2.财务管理中培养财务人员

针对上述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的现状,在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其改变的对策应该是培养财务人员,财务工作者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财务工作者能力以及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有效开展。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者能力的培养,培养其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对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财务工作者技能竞赛活动,通过这种竞赛活动使其潜移默化的增长财务技能,还可以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班,定期对财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再在此基础上对财务工作者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宣传新会计制度精神,将新会计制度深入每一个会计工作者心中。

3.财务管理中完善资金管理

针对上述财务管理中关于资金管理的现状,在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其改变的对策应该是完善财务资金管理,可以说资金管理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对资金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事业单位应该在原有的资金管理体系中针对问题环节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在资金的使用中加大清算的力度以及资金使用后的盘点环节次数。要将每笔资金的用处以及数量金额记载清楚,做到资金的使用要心中有数,同时财务管理的部门领导要经常对资金进行核查,这样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能针对这样的问题快速的进行解决[3]。

三、结论

第2篇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针对传统收付实现了相应改变,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基础,在会计要素中,用费用科目取代了支出科目,这一变化以为者所产生的费用不仅可实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还满足于当前的市场规则,使新制度下的成本核算朝着严谨、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给予了相应调整,包括分割和合并一些条目,而这些条目的调整对于医院成本核算均可产生一定影响。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框架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中将科室区分为四类科室,三级分区,包括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以及后勤四大类,因此在新的财会制度下应对进行重新的梳理,对会计科目进行明确定义,对入账计量给予更精确化的改革。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将医院的应收款项和坏账准备金率在原来的基础上给予下调,这是对医院应收款项变现能力的重视,可提高医院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将药品加成进行核算这一旧的体质取缔,将药品收入隔离在医疗收支系统之外,且将医院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明确支出在财务计算中反映出来,实现了药品实际成本的真实反映,并以此确保医院会计信息的更加证实可靠,因此对医院新入账标准的熟练运用是当前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对原有项目进行修订和规范的前提下新增了11个项目,并以补偿机制作为主要方式,对医院内部长期资产进行合理摊销,对固定资产以折旧的方式进行计提,将成本补偿作为主要形式,这样不仅与企业和单位在处理固定资产上进行接轨,还突出了无形资产存在的价值,以及其价值的具体流失程度,以彰显其价值。

三、完善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框架

随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医院成本核算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何做好过度其医院财务工作,完善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的核算工作,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发展,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内部资金监管制度

加强医院内部监管,首先应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在新的财务制度下对医院财务部门职责给予了明确规定,同时也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预算、收支、资金控制等方面的监管等,在新会计制度下应对医院资金的流向有严格的控制,对投资范围也应作出明确规定,如不能将医院资金用于风险投资等,而其对外投资也应仅限于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等。

(二)加强医院的财务分析和评价分析

医院的财务分析关系的在医院工作的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确保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工作人员可熟练掌握其本职工作,并严格按照正确的专业和方法进行操作;对财务管理的预算体质进行改革,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对预算内容进行量化、细化,增加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在锌的财务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不再仅仅是医院内部资金调节问题,而其更大的意义是通过绩效考核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以真正提高绩效考核的意义;在医院各个部位和科室中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目标的制定,因每个部门的性质差别很大,因此其绩效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在确定医院绩效评价考核指标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和需要和特点,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三)完成绩效成本核算监督评价体系

绩效成本核算监督评价体系是对绩效成本核算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可采用责任单元划分的方法,对绩效成本核算实施监督评价,责任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又与主体密不可分,在反馈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整体运营进行把握,以实施有效监督。

四、结束语

第3篇

一、夯实固定资产核算、负债信息

1、固定资产核算更加全面、真实。新《医院财务制度》取消了修购基金科目,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新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考虑了因折旧给医院固定资产核算带来的资产总值和净资产额的影响因素。而在旧制度中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更新。它存在以下弊端,(1)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是相互背离的。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后,其账面价值并未减少,反映的永远是原值,造成固定资产的价值失真。(2)由于公立医院的建院时间都较早,房屋等建筑物原值较低及修购基金提取比例较低,造成提取的修购基金远远无法满足房屋修缮和固定资产更新需要。

2、固定资产的负债信息更加准确。集中体现在资产负债率指标上,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而资产总额是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由于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更加真实,计算出来的资产负债率也就更准确,从而更加全面披露资产负债信息,有利于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在旧制度中,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不计提折旧,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只反映原值,不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提取的修购基金,由此形成的固定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和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失真。

二、反映的科目更加全面,更具有实用性

1、反映的科目更具有实用性。新《医院财务制度》第十八条规定的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与旧制度相比,取消了上级补助收入,增加了科教项目收入,并将药品收入纳入到医疗收入的明细项目里,同时在医疗收入项目中增加了药事服务费收入。笔者认为把医疗、药品收入核算全都合并在医疗收入中核算,比较符合医院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实际情况,弱化了药品加成收入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同是增加了药事服务费收入,既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核心,又规范加强了医院各项收入的核算与管理,也更符合国际惯例。旧制度中将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分开核算,极易造成人为分摊管理费用处理不当,而影响医院的收支结余。

2、反映的科目更加全面。新《医院财务制度》采用了一个新会计科目待冲基金。来记录用财政性资金购买资产提取的折旧,提取时,预存在待冲基金科目里,等到该项资产要被摊销、清理的时候,冲销待冲基金。这样,医院就可以把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区别开来核算,通过待冲基金对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有效的过程性管理。同是也兼顾的满足了预算管理需要,会计科目更具全面性。

三、强化成本核算、控制

1、强化成本核算。新《医院财务制度》第二十九条指出成本核算一般可以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等。三级医院和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该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在进行以上成本核算是还可以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和医院全成本核算。新制度第三十条还对医院科室的分类、科室成本的归集、科室成本的分摊等均做出了明确规定。第三十四条还特别指出一般不应计入成本的范围。相比较,新制度重点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细则要求。而旧制度则是简单的把成本费用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按人员比例分摊,成本费用管理较粗放。

2、加强成本控制。新《医院财务制度》第三十五条指出医院应针对成本核算的结果,采用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及时对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成本运营效率。第三十六条也指出公立医院应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总之,要求公立医院建立健全成本定额管理、费用审核等制度等,控制医院成本费用有效、合理支出。而旧制度只提出哪些应计入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对于成本控制只是简单指出医院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并无具体成本控制的方法、措施。

四、加强内部监管,强化外部审计

1、加强内部监管。新《医院财务制度》第六条指出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置。医院的经济效率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像企业那样的利润结余,而是和社会效益还有着很大的关系, 设置总会计师就是协助院长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制定综合目标管理等计划、措施、反馈、修正等工作。旧制度则只提出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从应建立到须建立,仅一字之差,却传递着一个积极且重要的信号,即无论是从医院自身发展到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管需求,体现了设立总会计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强化外部审计。新《医院会计制度》第六条指出医院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应按有关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为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11年1月,还专门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的通知。旨在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新医院财务监督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加强医院内部预算和成本管理;加强政府卫生投入的使用监督;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外部审计监督,对于推进公立医院的资金绩效评价、强化财政监督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五、加强医疗风险意识管理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六十二条中,专用基金的范围,取消了修购基金,增加了医疗风险基金,并规定医院累计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比例不应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3。由于医疗行为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当前医疗事故及其经济赔偿不断加大,严重的医疗事故会造成当月的支出大幅增加,特别严重的事故及经济赔偿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进行,为此,医疗风险基金势在必行。而旧制度中没有进行医疗风险防范要求,缺乏抵抗医疗风险的内容。医疗事故经济赔偿在只有在发生时,列入其他支出科目,未涉及抗风险问题,也有违会计的稳健性原则。

六、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第4篇

1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医院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效果的好坏。目前医院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的协调重视不够,导致同级各职能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进而影响医院内控的成效;大多数医院院长来源于医疗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使医院内控工作缺乏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即使有些院长对医院内控工作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也会因其管理能力所限而无法建立和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1.2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有些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未明确划分,将两项工作合并一处,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处理会计信息,如此极易导致基于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权利、义务与责任对等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之一,而目前医院的会计人员按有关规定所担负的责任大于其实际拥有的权力,同时医院又对他们缺乏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导致责、权、利严重背离。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或束之高阁,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1.3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

人员素质是决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重要因素。如果人员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程序或措施误解、误判,即使内部控制制度再完善,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就目前医院情况看,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缺乏应有的分析判断能力,难以适应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只满足于日清月结、做凭单、记账等,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辨别能力。

1.4 医院财务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人员是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检查执行的首要责任人,但他们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医院经营者,而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经营者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各项经营管理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在他们的授权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无法真正履行其职能。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只是兼职或是挂靠,对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使得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

2 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2.1 营造良好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环境

强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是提高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最基本和最迫切的要求,医院内部应建立以院长为首的经济责任制,加强总会计师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加强对财务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保证其正常有效运行。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医院经济活动全方位的控制,是一整套相互监督、制约、联系的控制方法,医院各个层次的人员,上到院长下到各部门、科室、职工要共同实施,只有全院上下统一认识,才能保证医院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此外,领导重视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2 建立健全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该全面、系统,要涵盖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货币资金控制、资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产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以及信息系统控制。要遵循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的原则,做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确保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成效。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涉及所有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岗位及人员,并对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涉及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同时,医院应选择一些影响面广、作用大的关键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

2.3 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近几年医院会计制度作了较大改革,新增内容较多,由于人的素质因素,不能适应新形势,跟不上事业发展需要,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导致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从业人员政治素质的影响,不能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不履行义务与职责,在利益驱动下,步入歧途,形成经济犯罪。为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医院负责人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使其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进一步掌握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和财政政策,从而跟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这是有效发挥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作用的重要条件。

2.4 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审计财务核算的正确性,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便发现不足,弥补漏洞。内部审计机构应强化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于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之外,通过定期和经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常的审计活动,对经济运行进行审核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医院内部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线的监控机制,应实行院长负责制,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科室,保证医院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避免“形同虚设”,真正使内部审计起到卫士、谋士的作用。医院审计部门要制定出一整套的内部监督制度,将整个内审工作的重心从过去的事后审计,转向事前计划预测、事中跟踪控制、事后审计并举,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实现对医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把医院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使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主要参考文献

[1]于小龙,鲁菲,葛轩.公立医院扩张[J].财经国家周刊,2011(20/21).

第5篇

原标题: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主要差异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对会计的要求越严格,特别是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制度和法规政策都有较严格的要求。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理解意义上都属于会计范畴,但二者在实际的工作运用中存在较大差异,发展历史最早的是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是由财务会计发展、演变而来的,两者同属会计学科,很多核算、计量的方式方法都存在共性,彼此关联、相互协调。财务会计是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为会计工作处理依据,会计准则指引和约束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决定了财务会计核算遵从的国家法规要求,而税务会计则是以税法为依托,在税务会计核算中掺杂着较为浓厚的法律因素,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控制性较高。因此,本文就目前我国财务和税务两大会计分支体系各自的具体含义,以及两大会计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具体阐述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就差异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协调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繁荣和企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差异;相互关联;意义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界定

1.财务会计的界定

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属于会计学科,财务会计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专业、系统的财务会计核算与监督,为企业相关利益者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企业真实有效的财务状况、盈利情况、资金流动等方面的经济信息,这些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及制定经营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财务会计以公认的会计原则为准则,以会计报告为工作核心,通过传统会计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财务会计反应出来的会计信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是直观的企业经济盈亏的数据,企业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合法经营的管理都将依赖这些财务会计信息。所以,财务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合法经营,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财务会计可以有效的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也便于公司对于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工作责任与义务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2.税务会计的界定

不论是税务会计还是财务会计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作为会计工作处理的约束条件,是在一切遵循税法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纳税工作进行核算的过程,并且还能对企业纳税人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促使我国的税务向良性化发展。我国的税务会计核算对象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企业中,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为控制企业经营成本,降低税负,经常存在偷漏税务的情况,在此期间则需要税务会计通过税务核算进行“合理避税”的举措,这种行为都需要法律严格控制和约束。税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税务会计核算,税务预算、税务申报及税负缴纳等都是税务会计的工作内容。

税是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在税负方面公民或者企业都需要秉着合法、公正、自愿的态度缴纳税负,作为税务会计人员更应该遵守自身职业道德操守,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还应守住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做一名合格的税务人员,才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保障。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税务会计记账的数据来自财务会计,也就是说税务会计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从税务会计所核算的内容来看,其反映和监的不是全部的资金运动,而是与纳税有关的资金运动,税务会计的核算以财务会计的核算为依据,并且监督其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

在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为了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高度重合,因为会计方法存在一定的相同性,都是反应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动,财务会计反映企业经营盈亏状况,税务会计反映企业按税法缴纳的税款,这也使得两者之间出现了众多矛盾,所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虽然彼此关联但是必须相互独立,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同属会计学科,通过会计方法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既保证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又保证企业合法化经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所以,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都是为了保证企业合法经营及企业利益的会计方法。

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

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出发点不同

我国实施和制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信息核算处理,能够通过最直观明了的数据反映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及各时期企业的运营成果,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给投资者或者企业利益相关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报表形式反映出来。在此过程中,财务会计是从企业长远的利益出发,向投资者呈现企业最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需要投资者和所有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安全可行的经济决策。而税务会计则从企业税收情况出发,在此方面企业的主要出发点集中在如何避税,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税务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所以,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出发点上存在较大差异,财务会计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税务会计则反映企业的纳税状况,只有将二者出发点合理区分才能真正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工作目的的差异

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目的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通过会计核算,为企业及时、准确的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其目的在于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数据来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价值等信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产值、利润、员工薪资等都通过财务会计反映出来,财务会计的目的也正是通过会计手段真实准确的记录企业的一切跟资金有关的经济活动。而税务会计是以我国的税法为准则的,其会计价值取向与核算目的不同于财务会计,这是因为税务会计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利润以及资产的处理会产生差异,这是由税务会计的目的决定的。税法的主要目的是及时足额地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国家可以用财政收入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进行适当调节,那么,要足额、及时的筹集到财政收入,就必须要求企业等纳税人按时、按量的缴纳税费。因此,财务会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纳税人通过不合法、不正当的会计方法偷税漏税、少缴税款。

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遵循原则的差异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遵循的会计原则存在着差异,财务会计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严格地讲,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了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企业会计人员可以灵活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会计方法,只要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就可以科学有效的反映企业经营的状况,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提供理论、数据依据,所以财务会计遵循的原则相对灵活,基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上。而税务会计所遵循的原则是我国实行的税法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税法作为法律具有严格的法律强制性和严肃性,企业缴税、纳税都是依据税法执行,公平、公正,对所有纳税人一视同仁,要求纳税人按时、按量的缴纳税费。税务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税务会计核算时必须尊重税务法律法规,并且严格执行,税务会计的原则性更强,违反税法必然受到行政处罚和法律制裁。所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遵循的原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4.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核算原则的差异

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是严格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地反应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责任履行情况,财务会计核算也是遵循基本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注重的是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运转的情况通过特殊的会计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成本投入、利润等情况。而税务会计是税务的务实过程,税务会计是采用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同时,税务会计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在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特定情况下,税务会计是国家税收的重要参与者和管理者,税务会计从业人员从有利于税收征管的目的出发,以国家税法为核算依据,通过会计核算,准确、合法、合规地算出企业纳税人的应缴纳税款及其纳税依据,所以,税务会计与纳税人的现金流量挂钩,能够保证在纳税人有支付税款能力时及时、按量的缴纳税款。

5.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核算对象的差异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指在企业在进行各项经济活动中能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全部经济事项,这些经济活动都应当反映在会计凭证、帐簿和财务报表中,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决定了财务会计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企业抉择、投资者、政府管理部门而言,要求其财务会计必须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而税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企业在经济业务中的涉税事项以及有关的纳税调整事项,主要是与企业计税有关的资金运动,也就是说,无论企业是否已经把经济活动记录在原始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报表中,税务会计的核算程序与财务会计的核算程序并不完全相同,税务会计通过会计方法来核算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应对缴纳的税款,督促纳税人缴税、纳税。

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作为本期收益,但税法规定在计算所得税时应作为以后各期的收益,从会计核算对象及结果来看, 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作为以后会计期问的费用或损失,但税法规定应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核算的对象不同,在纳税实务中,时间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一些资本性支出的时间不同,与企业经济活动密切关联。

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协调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并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必须将二者协调才能更好地为会计核算服务,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加强财务会计制度与税务法规相适应

财务会计坚持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税务会计坚持税法原则,会计信息的核算处理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而税务会计则必须遵循税收制度和法规。要加强两者协调发展必须将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相结合,确保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工作的独立,将税收的监管信息融合到会计制度的建立中,达到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相互作用,共同监管的作用。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制度,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解决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存在的矛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不但要确保财务会计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科学地管理企业运转,还要提高税务会计的工作质量,按时、按量的缴纳税费,合法经营。

第6篇

论文关键词: 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 税务会计 成本效益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对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新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中,均体现了会计原则和税法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相分离的原则。本文在介绍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的基础上,从成本效益出发分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

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下对己发生或己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由此形成财务信息,对企业和外部有利益关系的各方面提供报告,以满足其经济决策的需要为目标的会计。税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它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门会计。

近几年,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一直是我国会计学界和税务学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在分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基础上,重点从成本效益出发探讨了两者的分离情况。

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2.1根本目的不同

制定与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可能性。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保护纳税人的权益。

2.2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为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和事项做出准确判断、对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做出正确选择提供了依据。会计主体是根据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也可以是一个经济主体。

纳税主体,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基本纳税单位(或自然人),也就是税法规定的独立纳税人。原则上,规范税制下应以法律主体作为纳税主体,当然也有为管理需要特殊规定的例外。例如,总公司和其没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应该作为一个纳税单位自动汇总纳税,但外国公司的分公司就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纳税单位来管理。各税种的税法中都规定了独立的纳税单位(人),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规范和财政体制的原因,还没有完全做到按规范的法律主体来界定基本纳税单位。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成本效益

2.3遵循的原则不同

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所服务目的不同,导致两者为实现各自不同目的所遵循的原则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基本原则决定了方法的选择,并且是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原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有关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判断依据产生差别。税法也遵循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但基于税法坚持的法定原则、收入均衡原则、公平原则、反避税原则和便利行政管理原则等,在诸如稳健或谨慎性原则等许多会计基本原则的使用中又与财务会计有所背离。

2.4核算方面的不同

目前,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不仅涉及应税收入和应抵扣费用确认的时间,还涉及价值的计量;不仅涉及企业所得税,还涉及流转税类各税种:不仅涉及利润表项目,还涵盖资产负债表中的几乎所有科目。企业所得税方面的差异不仅有时间性差异,还有永久性差异以及我国独具特色的裁量性差异。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税务核算时往往需要在会计核算数据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

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成本效益分析

3.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成本分析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时必然产生大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时的成本,主要有:

建立分离核算体系成本,如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要分离,税务会计需要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涉税会计核算体系,能明确地对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进行界定、协调与处理,企业进行纳税处理时遇到的难点基本上都有明确的核算标准,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处理成本,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会增加日常处理成本,企业不仅要进行会计核算,还要进行税务核算。

人力成本,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时,企业需要设置专职的税务会计人员,税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会比以前有所增加。

其他成本,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可能存在其他具体成本开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度越高,这些成本的开支就越大。

3.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收益分析

如果企业是通过对外筹资建立,需要对外提供法定报告,存在公众利益,此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程度越高,取得的收益就越大。具体表现在:首先,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后各司其职,企业的税务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都将比分离前得到较大提高,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可以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增加决策效益。其次,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能增强企业的涉税核算能力,有助于企业开展更多的、有成效的纳税筹划,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纳税损失,并且在企业面临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此外,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税务会计核算,而规范的税务会计核算有助于企业正确纳税与诚信纳税,树立良好的纳税信用,提高纳税企业的信用等级。

如果企业不是通过对外筹资建立,经营者就是投资者(例如国营企业、个体企业),企业不存在对外提供法定报告的需要,没有公众利益问题,此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否分离取得的收益无明显变化。若强行将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分离成本将远远大于分离收益。

3.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成本效益分析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时收益成本分析

对于需要对外筹资建立,需要提供对外法定报告,存在公众利益的企业,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程度的加大,企业收益随之增加,成本也随之增长,两者之差是企业最终获得的结果,只有它是正值才是企业希望得到的结果,也是企业得以继续生存的前提,如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使得企业入不敷出,则企业最终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倒闭。随着分离程度的增大,分离成本会不断增长,而分离收益却会随着分离度的增加而变得增速迟缓,所以,就存在一个"收益一成本"的最大值,这个最大值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最大值会在0-1之间并靠近1的位置出现。这也就是在前文所谈到的向会计靠拢的企业,此类企业分离产生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适宜采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的关系模式。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或者分离程度低)时收益成本分析

对于不需要对外筹资建立,经营者就是投资者(例如国营企业、个体企业),不存在对外提供法定报告的企业,其没有公众利益问题,分离前后该类企业的收益将无明显变化,但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程度的加大,所花费的成本却在不断增长,成本大于收益使企业得不偿失。因此企业没有必要非得增大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程度,完全可以向税法靠拢。因而该类企业的"收益一成本"最大值会出现在0-1之间靠近0的位置。这也就是在前文所谈到的向税法靠拢的企业,所采用的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关系模式。

参考文献

[1]于长春,《税务会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粉饰 财务报表 预防

在我国,一些企业为减少纳税、业绩考核、获得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等目的粉饰财务报表现象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行为不仅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相关决策者,使他们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或者决策,造成对自身利益或者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损害,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1.粉饰财务报表的危害

1.1对财务报表使用者造成误导

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是投资人进行投资或者债权人借出资金的依据。失实的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出的错误财务信息会误导投资者或者债权人,给他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会使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对该企业的投资环境失去信心。因此这种损害是双重的,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使企业自身的商业信用受损。

另外,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导致其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有失公允甚至严重错误,使企业决策者根据错误的会计信息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于企业的生死存亡。

财务报表所反映出的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信息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参考依据和重要基础。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会造成会计信息有失事实,而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国家对国民经济情况的统计,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这就对凭以制定的国家发展计划、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起误导作用,从而削弱政府宏观调控的效力。

1.2影响整个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财务报表粉饰多是出于公司高层的指示,但是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具体实施人员,他们主要是迫于管理者的压力或者某种利益诱惑而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当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被发现时,社会公众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这是由于会计人员造假账造成的。这就给整个会计行业造成了空前的信任危机。社会各界都对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和会计行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这会对整个会计行业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1.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及国家职能的实现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粉饰,减少企业利润,从而达到偷税、漏税以及减少纳税的目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国家的财政收入是国家行使其国家职能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证,是国家进行各项建设和实现国家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国家职能的实现。

1.4影响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也就是通过上市将社会资源向那些经营业绩良好,发展前景光明的公司集中,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但是由于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普遍,使那些经营状况较差、发展出现严重困难的公司通过一些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提升本公司的经营业绩,给人造成一种繁荣假象,而将资金投向这样的公司,就会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

2.粉饰财务报表的预防措施

2.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现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给一些会计业务处理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并且其中有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为管理者及有关人员提供了很大的财务报表粉饰的空间。有些人员会钻这些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空子,在不违法的前提下隐秘的进行财务报表粉饰。所以要一方面检查已经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寻找并且补足其中的漏洞;另外,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应当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其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相适应。这样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效压缩财务报表粉饰的空间,有效防范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

2.2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减少其粉饰动机

会计报表粉饰往往是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与意图而进行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减少或者消除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出发,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2.3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要有效的防范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要加强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以最大限度的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内部监督主要是指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对记账凭证的审查、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之内。另外,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行业及业务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使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相互牵制。

政府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外部监督的一种,在对于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与监督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对会计的监管,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为只有政府具有这种权威性。

社会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一种外部监督。社会监督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证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主要是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因此要加强社会监督要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2.4提高会计人员以及注册会计师素质

有些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是会计人员自愿或者非自愿进行的,也有一些行为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帮助企业粉饰财务报表。因此,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以及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净化会计行业环境,使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遵守准则,提高其自觉性,从而有效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2.5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第8篇

西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是从美国的会计理论中借鉴过来的。按照美国会计理论界公认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明确提出的标准,凡是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的,均应归属于非营利组织,并应遵循有关的会计规则:

(1)资财供应者提供的各种资源既不指望返还,也不期望取得经济利益上的回报。

(2)对外提供服务或商品不以营利或获取某种营利等价物作为目的。

(3)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买或一旦清算可以分享一份剩余资财明确的所有者利益。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将事业单位会计定义为: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相比,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概念能直观地体现会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联系,简洁明了,概念与内涵一致。《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仅仅适用于国有事业单位,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则适用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首先,西方非营利组织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以西方会计界较为公认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93号公告《非营利组织折旧的确认》要求,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非营利组织收到资源提供者规定在将来期间方可使用的资源时,不能将其确认为收入,应确认为递延收入。收到限定用途的资源时,不能马上确认为收入,要等到这部分资源满足其所附限制条件时才可确认为收入。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具有简便易行、可直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人工成本低等优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

其次,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比起企业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要简单得多。西方对非营利组织会计报告却比较重视。以美国为例,1993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第117号公告《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其内容有:

(1)鼓励非营利组织编制和公布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

(2)在资产负债表中对资产、负债和基金余额按照永久限定用途基金、暂时限定用途基金、未限定用途基金分类列示。

(3)收入支出表按照资产负债表中划分的各类基金来报告与其相关的收入、费用、结余。

(4)现金流量表可以按直接法和间接法编制。

(5)鼓励非营利组织对那些不要求进行会计确认的事项做出揭示等。

第9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工作职能;有效策略

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财务会计是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财务会计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管理企业的资金,通过严格控制财务收支、资产运营、设备维修、费用成本、合理避税等,最大程度低降低企业税负、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让企业在现行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发挥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会计的主要作用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是重要的内容,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会计人员所承担的责任的是分析资金的资金运行情况,对财务情况予以处理,以从资金管理的角度出发管理区域的经济行为。财务会计工作可以促使企业的资金合理流动,避免资金匮乏或者资金浪费的问题存在。财务会计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自身的工作职责,各个部门的运行都会涉及到财务管理问题。财务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相互合作,以使财务工作顺利展开,企业资金得以有效利用。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财务会计人员可以提供财务资料,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企业的投资者依据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全面认识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以及生产经营情况。

二、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包括财务部门、管理层等等存在财务会计问题,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没有正确认识,也没有树立财务意识。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还会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利益。在一些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一个管理部门存在,却没有发挥资金管理作用。会计人员监督职能缺乏独立性。现在一般认为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然而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困难重重,会计人员作为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并不具备独立地位。在企业中会计人员的薪酬利益依附于本企业和本企业的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动迎合管理层不正当要求,从而严重挫伤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致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受到了严重破坏。多数的企业都没有将财务会计制度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更没有实施系统化管理。特别是一些企业对国外财务管理模式的效仿和引荐,却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运行情况,导致财务会计工作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部分企业没有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合理划分,职能分工不够规范,导致职能重叠或者职能遗漏的问题存在。财务会计人员在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能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运作情况,还要做好书面记录,包括企业的收入、日常开支等等都要详细记录。一些财务会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并没有积极意识,而是被动地工作,将资金运行情况记录下来,却没有做好资金分析工作。财务会计人员对工作没有积极主动的认识,缺乏创新意识,在工作能力上就会有所缺失。财务会计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所欠缺,由于财务技术能力不够,加之监督工作没有切实到位,就导致财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财务工作中存在错误在所难免,如果财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端正态度,就必然会影响采取管理效果。特别是一些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权限集中化,导致工作受到影响。

三、财务会计的工作职能

(一)财务会计关于资金的工作职能

企业资金管理以财务会计制度为指导,使财务会计人员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建立制度完善机制。财务会计部门要以积极的态度宣传财务知识,为顺利开展财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财务会计人员要对企业资金的运行情况以及资金使用范围充分掌握,对资金的流动情况以及使用情况都要及时安排。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资金管理工作中,要分析企业运行每个阶段的财务状况,向管理层上报。结合本企业财务状况上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并做好采取核对工作,将企业的利润计算出来。企业的银行财务处理工作中,财务会计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包括财务会计与银行之间的收入和付出都要做好凭证,详细记录每一笔资金流动情况,之后做好账目核对工作。对于各个部门的资金管理,财务会计都要做好预算工作,并详细分析,进行核查,并做好记录。

(二)财务会计关于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

财务会计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业的销售运营情况实施管理,对销售数据进行核查,销售部门要配合财务会计部门做好产品销售的总结和分析工作。应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记录各项经济业务、明确责任,财务会计经过整理后制作成财物档案。对于各个部门与财务会计相关的管理内容,都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整理,经过编排之后上报给领导层。财务会计人员还要与出纳人员合作做好工作,承担对财务资料的管理工作。

四、财务会计工作职能的发挥策略

(一)强化财务会计的制度

企业管理中,财务部门要发挥作用,就要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应制定一套完整、严谨、相互制约、具有可操作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才能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确保资金有效利用,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和营私舞弊行为,使财务信息更为准确,财务资料更为完整,并且对信息资料能够系统化整理,并进行详细分析,财务会计的运行效率就会有所提高。在进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符合财务会计管理的实际需求,内容丰富而且全面,将各项元素建立关联性,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财务会计制度还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基于相关的法律规定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并不仅仅是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所有部门的工作都涉及到财务工作内容,要在财务会计制度的指导下相互合作,以通过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增强财务会计工作者的能力

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以使财务会计工作得以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必须考核上岗,不断提高业务水准,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针对性地参加政治、法律、业务等方面学习,财务会计工作不再单纯是记账、算账、报账。它更是一种经营管理手段。会计工作要发挥作用,是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会计人员为保障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聘用按照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并建立财会专业人才储备库以供在会计人员流动、定期参加教育培训等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并设立激励机制,以使财务会计人员对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积极一时,以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合理划分财务会计的工作职能

财务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所有的部门都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对财务会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就会对工作的运行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效率,就需要企业对会计工作内容合理划分,以使得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工作人员要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合作。按照有关规定履行职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并认真履行职能。只有这样,采能够保证财务会计工作不会出现重复现象,也不会存在管理漏洞,由此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工作职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保证正常运行,就要重视财务会计工作。从目前的企业运行情况来看,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就会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企业的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包括分析资金的运行情况,处理企业的税务问题,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资金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并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以将财务会计的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企业资金运行顺畅。

参考文献:

[1]苗润生.财务分析支持系统的研究[J].网络财富,2013(03):46—48

[2]张娟利.浅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33):278—278

[3]胡秋红,梁永鑫.现金流量:电网企业预算管理的金钥匙,基于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5(S1):30—33

[4]刘晓然.现金流量管理,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4,02(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