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4 09:26:57
导语:在狗猫鼠的主要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揭开序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中很少有人家再依照旧风俗规规矩矩地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甚至很多年轻人开始利用春节的7天假出门旅游,放弃了合家团圆的传统。还有很多人,将春节化简成了看春晚、打麻将、走亲戚、看领导。我们古老的春节,就在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独特魅力。
辛卯年新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老辈人们曾经历的充满民族特色的红火热闹的春节,让我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
腊月二十三
祭灶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行,送灶神的仪式被称为“送灶”或“辞灶”。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扫尘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开始了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会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探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因为把灶神送上天后要到除夕才迎回来,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时机。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着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个活动。
千灯节
这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古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一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洗澡、洗衣,以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痼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除夕前一天叫“小除夕”,家中置备酒宴,人们相互往来拜访,这叫“别岁”,同时还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持续3天。
过赶年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一般比汉族要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据说,是为了避开在过年时袭来的战乱和侵略,提前团圆,然后全副武装抗击侵略。
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一种叫做“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板。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叔宝、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大门门神”“街门门神”“屋门门神”三类,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帖。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此后便流传开来。原来春联题写在红色的桃木板上,有吉祥、避邪之意,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是用来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饰品。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愈加丰富,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等彩色年画。年画有3个主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代表着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年画,后来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将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贴在门上与桃符相互辉映。最早的挂千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种临时性的供桌,除夕专设。传说除夕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设天地桌接神的习俗。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一种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灯节时才焚烧。
守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掌灯时分入席,直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既有惜别留恋过往岁月之情,又有对新的一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含吉利的口彩:枣(春来早),柿饼(事事如意),杏仁(幸福人),长生果(长生不老),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商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吃年夜饭
除夕是主妇们最忙碌的时候,年夜饭必须在年三十当天做。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年三十晚上包出来。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红红火火;“鱼”“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最后一道多为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一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要少喝一点。
年夜饭名堂很多。北方人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白面饺子像银元宝,有“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南方人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也有吃长面的,预祝寿长百年。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人家是吃完年夜饭后,大家都坐在桌旁,由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待子女睡熟后,将压岁钱放在他们枕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有童谣云: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磕头,老辈儿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即午夜零点)之时,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接神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诸神所居天界方位不同,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在院中按方位举香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纸锭等取下放入钱粮盆内同松枝、芝麻秸等一起焚烧。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祟”(亦叫“踩岁”),取驱除邪祟之意。
祭祖
因各地礼俗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大多数人家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按长幼顺序上香跪拜。汉族人祭祖,祭品多是盛在高碗中的大鱼大肉,有钟鸣鼎食之意;流寓北京的南方人祭祖,一般是8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要将火锅点着,随时换菜;蒙古旗人祭祖则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用香油炸熟蘸白糖吃;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但多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来者手拿一张红纸印的财神像在门外嚷:“送财神爷的来啦!”屋中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要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者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另外还有一种人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上背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散发财神像、讨赏钱。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饮屠苏酒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年少者得岁,先饮以示祝贺;而年长者失岁,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云:“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一直供到年后,叫“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金银满盆”,叫做“金银饭”。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到新朋好友家和邻居家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当日晴,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物不昌。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贴画鸡
据说尧帝时,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但不是年年都有,人们就用木刻或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也有人在门窗上画重明鸟,以吓退妖魔鬼怪。因重明鸟形状像鸡,后来就发展成了贴画鸡。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人们不但在过年时贴画鸡,还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向里扫。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直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
正月初二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祭财神,实际上就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是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均在这一天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关于财神说法不一,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还有供奉太白金星的,称其为“财帛星君”;也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的。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正月初三入夜后要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年节期间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忙生计。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计”一说。
谷子生日
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要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为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5日。后称小年朝,不扫地、不起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意指破五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习要连吃“水饺子”5日。妇女们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回娘家省亲)。也有风俗认为破五这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之意主要在于送穷、迎财神,商家开市营业。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初五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鸣锣击鼓焚香礼拜接之,名曰“抢路头”。接过财神,还要吃路头酒到天亮。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路头神。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因“鱼”“余”谐音,讨个吉利。每年正月初五零时零分,人们都会大开门窗,焚香放爆竹,向财神表示欢迎。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古代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开市
以前,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全部关门闭市,直到正月初五才开市营业。民间传统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能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受到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形、人形,或镂金箔为人形来装饰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摊煎饼
民间在这一天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且要在庭院中摊煎饼,还要焚烧松柏枝等“熏天”。
吃七宝羹
用7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食用,旧俗认为此羹可祛邪气、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义也有差别。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兆长寿。
正月初八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时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两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天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列着点燃的放有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的“灯盏碗”,49盏或108盏。再供以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人们朝向北斗星举行祭祀活动。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还要祭祀石头,以求不伤庄稼,也称“石不动”。河南地区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焚香敬拜石头,午餐一定要吃饼以保新一年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风俗:初九之夜,人们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以绳系罐鼻,由10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
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山西平遥县正月初十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县则以正月十七为“老鼠嫁女”日,这一天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在“老鼠嫁女”的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在阴暗角落,并使劲敲打锅盖簸箕等,为老鼠催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绝迹。还有的地区在“老鼠嫁女”日为了不惊扰老鼠很早就上床睡觉,有“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的说法。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这一天历代都有观灯的习俗,故又称灯节。据一般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十五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羯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由是,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开元盛世(公元713年~公元741年),长安灯市燃灯达5万盏。唐玄宗(公元685年~公元762年)命人做巨型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猜灯谜”起于宋朝,又叫“打灯谜”。明清两代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元宵灯节期间,还是情人相会的时候,故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还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以及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民间社火。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加了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也就是后来的元宵。此后元宵节南北方都有吃元宵的食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箕帚、草木或筷子,着衣簪花,请神降附。这一习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五日,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求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就能早得意中人,而且她养的蚕也最壮,所得蚕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也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县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话动,无固定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节日。节日中的巴乌舞由12面木鼓、12面铊锣和12支唢呐(闰年各用13件)组成乐队伴奏;36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狐等的毛皮或头插各种鸟雀的羽毛,围绕篝火踏歌起舞;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朝“猎物”们旋转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狩猎动作。节日期间,还要进行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立春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古人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gōu)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清代,还有“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是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内容大都歌功颂德,或寓规谏之意。“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是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皆出城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