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品德与社会

时间:2022-07-27 00:52:35

导语:在品德与社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品德与社会

第1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 人格 习惯 提高效率

由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传统的教学设计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运而生,随之信息化教学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资源方面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学习策略上强调情境创设,进行协作学习,在学习评价方面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品德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小学生涉世未深,对于社会上的很多现象,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我们就要善于在教学中采取具有新鲜感的教学手法,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模拟创设社会生活场景,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够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再回归到生活,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教学知识,就此实现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体验情境

培养真实情感对于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和社会接触的还不是很多,所以社会上的很多现象孩子无法用正确的道德观去评判,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目的。学生由于学习时环境、气氛、情绪等因素不同,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不一样,学习效率也就会产生差异。为此,教学时我注重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创设日常生活场景和组织学生到社会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品德与社会既有趣又有用。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主动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在《让我先说对不起》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讲述自己和同桌的故事,讲述自己与同学的矛盾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集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一块开心地成长。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创设“角色换位,引发共鸣”的情境,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教师先以角色表演的形式,请两个学生表演了两个“朋友”的不愉快,然后引发学生思考:“该怎办?为什么?”让其他同学亲身感受当事人的感受,并给予理解。唤醒学生承认错误,先说对不起的意识,这样,课堂上氛围趣味盎然、生动活跃,效率提高,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巧妙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情景的创设呢?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好动,喜欢五彩斑斓、活动频繁的动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制造课件时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突出特点,制作的课件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突出生动性、新颖性、趣味性,客观实在性情境来激活课堂教学,比如:在讲《我的家乡真美丽》这节课时,设计到家乡的美,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来让学生看到、体验美丽的景色,也可以把学生旅游的一些留念照片通过展示台,让大家共同欣赏景物的美丽,提高学生欣赏美,感觉美的效率。

四、以辩论的方式创设情境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课堂辩论,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如在教学《让我先说对不起这课》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道辨论题:如果给同学或朋友发生了矛盾,应不应该给对方先说对不起?再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展开自由辩论。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有的学生自身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于是双方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唇枪舌剑,非常激烈……“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引导学生自己分清对与错,是与非,给学生正确的道德指引。

五、走近社会、注重践行

《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六、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第2篇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一下几点:

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成功的可能会更大。

1.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谈谈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会”,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3.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3.1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老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3.2 “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3 角色扮演模式

第3篇

一、 生活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育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是教育的背景,强调在生活中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自主建构的。新教材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结构编排的设计都凸显了“生活化”这一特色。为了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回归生活,就要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因为品德与社会作业是实现本课程向课外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所以,在作业设计中应当考虑回归生活,把作业看成是课堂内外的一个衔接点,力争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体现“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

例如,上《我的劳动感受》(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学着为家人做一次饭或炒一个菜,并将整个过程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学生是好动的,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是最受欢迎的,学生在劳动中学到了本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更多:体会到了父母操持家务的辛苦,品尝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原来,光做一个番茄炒蛋就这么麻烦。为了让我吃上营养齐全的菜,妈妈每顿都要炒好几个菜,真是太辛苦了。我真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以后,我再也不挑食了……”

生活化的作业学生都乐意做,于是在轻松有趣的作业过程中,学生自然地体验到了生活,提高了能力。

二、 自主化――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现代德育呼唤个性的张扬和积极性、创造性的释放。品德课程是动态的充满灵气的,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参与活动的。作业过程自主化闪烁着学生创造的火花,体会着创造的快乐。

1.自主设计作业

让学生也当老师,自己布置品德作业。如在上了《请到我的家乡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设计作业内容。学生设计的作业形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欣喜。有的到家乡的景点拍下了一张张家乡的美丽景色;有的展开想象,在纸上描画出家乡的美丽身影;有的精心构思,设计出本地一日游方案……这些作业无不体现着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自主选择作业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设计多样化、可选性作业,让学生像逛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那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如在上完《我们的班级》(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这一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进学生对班级的喜爱之情,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供学生选择:为班级出一期黑板报;为班级举行一次大扫除;为班级制作班级备忘录;为班级写首班歌;为班级画幅画美化教室……

三、 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我们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那么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白纸一张,起不到任何实效。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就要吊起学生的胃口,给学生一个乐于做的理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品德课作业是一份快乐的作业,是一份能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的作业,是一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作业,是一份长知识、长德性、长智慧的作业。这种作业会让学生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为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我们可以从作业的形式上入手,尽可能地以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来吸引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因此,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从学生出发,体现品德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1.行为履行式作业

这类作业,是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设置相应的“岗位”,承担某种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实践,从行为的履行中孕育出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道德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如《怎样和他联系》(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给想念或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一位亲友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发一个电子邮件等,把问候带给对方,同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通过实践,学生亲身体会到了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又学会了有关通信的基本礼貌用语。

2.资料调查式作业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水平,设计相应的资料调查式作业,引导学生从家庭、社区、媒体等渠道采集资料,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予以鲜明的证明和具体的充实,从而将其内化为发自内心的价值追求和自我完善的指向。如在教学《平安回家》(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时,可设计:根据课上的准备,利用放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调查本地区近期的,特别是关于小学生交通事故的情况,让学生体验到遵守交通规章的重要性,感受到交通事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3.评价式作业

教学《我是自己的主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在学习“我能管住自己”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自我锻炼计划,在一周内每天对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和家长互评。两周后,用日记的形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对进步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鼓励其今后保持下去。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不断克服、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类似这样的评价式作业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注重的是过程性评价,这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展览式作业

上了《绿色小卫士》(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之后,笔者布置了一个“变废为宝”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个生活中的小用具,并在班级中将作品展出。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展出的作品精彩纷呈,环保意识和创造力也在制作中得到了培养。

5.专题研究式作业

第4篇

一、以人为本,创设情境,走向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脱离生活,纸上谈兵。把握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让更多的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因问题而产生需要,激发兴趣,形成探究的动力。以往莘莘学子一个个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大嘴巴等着教师喂食。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所谓的课堂秩序,为了灌输更多的知识,封锁了学生的思维。新课程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为我们带来新的活力,它更贴近学生,更像一本学生的“学本”,而不是老师的“教本”,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原有的误区,跳出教材,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做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而不是笼中咿呀学舌的鹦鹉,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思维的想象的翅膀。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课文《认识好朋友》一课时,为了可以让更多的小朋友叫出对方同学的名字和促进新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安排了到操场上做游戏——兔宝宝快回家(“说说自己的姓名”)。全班围成1个圈,一个小朋友当熊宝宝,其他小朋友当兔宝宝。当熊宝宝追上兔宝宝时,兔宝宝能说出熊宝宝的名字,并说“我是你的好朋友***”,这样,兔宝宝就可以安全顺利地回家。熊宝宝大家轮流着当。孩子们处于非常激动与兴奋中,于是笔者问:“我们班级中的每位同学你都认识吗?你都可以顺利的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如果你不能叫车他人的名字,你也许会回不了“家”哦!怎么办好呢?”小朋友们都说:“赶紧认识他。”于是全班在操场中开展了认识新朋友的活动。教师引导孩子们不认识或者叫不出对方名字的同学,可以通过握握手、说姓名、拥抱等方式,积极地认识新朋友。然后分组游戏。游戏中,教师又提出:你知道你认识的的同学有什么爱好吗或者特长吗?很快,大伙又进入互相询问、介绍。课中,很多小朋友从陌生变成了好朋友,让他们从中体会到结识新朋友的乐趣与愉悦,减少了部分孩子因胆小、害羞而不能快速去认识新伙伴情况。

这样的学习方式给一年级的新入校的孩子们带来了愉悦,他们可以从中自由地表达所知、所见和所感。学生是真正自我解读,自我感悟,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以人为本,创设情境,走向生活”张扬学生个性,既检验了学生的个方面的素养,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切实体现新课程的育人理念。

二、学科联系,真情演绎,拓展生活

先生曾说过:“人人都有情感,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所以,在《思品和社会》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去创设一个个充满情感、易于沟通、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陶冶情操,得到启迪,使美好的情感体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学科协调统一,互相渗透。如: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与语文、音乐、数学、美术、体育等其他学科内容紧密结合与联系,尽力演绎一个个美好、和谐的情感体验氛围,使每一个孩子在感动中感悟、在体会中学会。

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台湾同胞渴望回归心情的体验,笔者从网络中找到了《乡愁》一诗,播放朗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让学生从中得到了台湾同胞回归

“学科联系,真情演绎,拓展生活”,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好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探索,使《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更富有趣味性,有吸引力,加强了该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使学生顺利和谐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探索的最好平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无处不在,而现实生活又是思想品德的丰富的源泉。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如果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将是在喻教于乐中进行,学生的认知、情感将同时得到和谐发展。并且,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会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因此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和探究,对更好的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

如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的一课前,让班级的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10分钟,并告诉学生可以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项目,只要开心就好。上课伊始,我便随机问学生一下几个问题:

(1) 你是怎么活动的?

(2) 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3) 你期待以后都这样活动吗?为什么?

通过活动和回答,每个学生的心中自然都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很快就可以懂得集体中规则的重要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真实想法,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从生活的事例中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解开他们心中的疑团,推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才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堂的关键所在。

第5篇

一、创设情境,让活动“趣”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前提,而兴趣主要是借助情境来激发。情境是一种情感培养,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创造一种开放、民主、轻松的情境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有了成功的感觉,就有了自信心,课堂便充满生机。

如在教学《地球——生命的摇篮》这一主题活动时,上课伊始,先放映两段动画片让学生目睹乱扔垃圾、乱砍树木带来的恶果,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使学习变为易事、乐事。之后,再顺水推舟地提问:“看了上面两段动画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保护地球刻不容缓。这样,学生满怀激情地进入学习状态,老师也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回归生活,让活动“实”起来

教学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和基础。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让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以活动化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使品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如在教学《保护水?摇?摇?摇节约水》这一主题活动前,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去调查、了解水资源污染浪费的现状,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交流时,学生的交流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下了浪费水的现象;有的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看到这种现象后的感想;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相机拍下了相关的照片;有的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了浪费水的数据……在 “节水金点子”活动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全班讨论交流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创作各种节水的作品。在他们的努力下,班级设计制作了各种形状的节约用水广告,写出了大量充满童真而又富有人文气息的广告语和儿童歌谣。

三、立足活动,让活动“活”起来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内相机切入活动环节。

如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一主题活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师可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围绕“我好心帮助他,他为什么生气”进行讨论和交流。“我在不知不觉之中,伤害了别人,好心办了坏事。解决的方法是要换个角度想一想,要把自己放到对方的角度去想、去思考、去感受。”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一概而论,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从换个角度看同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体验。在学生感知了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懂得在生活中要宽容理解他人后,让学生说说你和家人及同学相处中遇到什么烦心事,当时是怎么想,而现在又是怎么想的。通过学习这课后,同学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解决自己的烦恼事,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四、开放时空,促活动“ 高 ”起来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我们要灵活地延展活动时间,开放课堂,对一些活动时间长的内容早做安排,给足时间。课后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家庭、街道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街道服务等,以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这一主题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商店、服务行业,了解工人、农民、商人、服务员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体会他们劳动的艰辛,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而激发学生敬佩、爱戴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第6篇

那么,社会教学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应是:提高学生素质,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和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提到素质教育,人们脑海中立刻显现出音、体、美、语文、数学,而往往忽略了品德与社会课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认识社会的一个大课堂。

1.对学生实施美育,使学生知道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沉迷于网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结合“健康的生活”这一单元中的“远离诱惑”一课教育学生区分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恶的,让学生远离不良诱惑。再如:在教授《幸福家庭伴我成长》一单元中“邻里一家亲”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与邻居家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使学生明白远亲不如近邻这一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深刻道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与邻居相处,要互帮、互谅、互让。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让学生讨论在学校应怎样和同学、老师相处,怎样搞好与班级集体的关系等等;在社会上,应怎样和别人相处。教育学生从小尊重别人、关心别人,体验自己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中的和谐美、行

为美、语言美的教育。

2.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学生对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的东西知之甚少,如井底之蛙只在自己生活的那一小块空间里生活,对自己的小天地了如指掌,而对外面的大千世界却是知之甚少。所以,采用多媒体教育,使学生了解世界的、祖国的、家乡的社会常识,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法律常识等。如在教授《林海雪原》《江南水乡》《黄土高坡》时,我采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通过课件亲自感受到了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学生如出笼的小鸟一样在祖国神州大地上遨游,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更加有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3.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技能

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如在教学“做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编排成小品,模拟买东西和卖东西的经过,让学生成功体验社会的双面性:有的商人是正当做生意,而也有一些不法商贩不正当经营。这样通过学生动口、动手的亲身实践,增强学生辨别真伪、认识社会和家庭生活的能力。再如,教授了“我做小小普法员”这一课后,组织学生课下给邻居、乡亲们讲授一些法律知识,通过实践,大家共同认识到知法和守法的重要性。实践是知识由内涵转化为外延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由从掌握到运用再到适应的一个内化过程,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中之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陈旧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老式的教育永远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早已是大家都知道的真理,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老师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原来的教学方法,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之一是革新教学方法。这是对教师素质的一个挑战,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在规定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保证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和技能协调发展,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愿意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孝敬父母”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父母,你们知道你们的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吗?”学生发言热烈,各抒己见,说出很多事例。教师进一步引导:“既然你们的父母都这么关心、爱护你们,那么,你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学生畅所欲言,兴趣很浓,学生的思维始终都处于活跃的状态,接受信息也就很容易了。

再精彩的教学方法也只是口说心授,遇到实际问题,也有显得很无力的时候,所以,改革之二便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有电脑、投影仪、电视机、一体机等,各种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优势,

它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永远也没法替代的。如在教“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一课时,先用课件播放一些风景优美,环境好的地方让大家欣赏,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然后再放一些环境恶劣的地区片段。如:往日清澈见底的小河现在变成了浓稠的黑水,上面泛着白沫,人们畏而远之,绕道而行。突然刮起的沙尘暴,瞬时间弥漫整个城市等。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深深地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并不是一门单一的知识传授的课,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公民的大工程。因此,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给广大的教育者敲响了警钟。

第7篇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班主任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班主任上好品德课的优势

1.1 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小学老师是“万金油”,小学的班主任更像“保姆”,学生大大小小的事情班主任都要管。从生活习惯的矫正,到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除了上班时间,下班后还经常有学生和家长咨询各种问题,可以说事无巨细,班主任都要操心。解决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但却耗费了班主任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如何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轻松有效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一直是许多班主任探求的主题。

“品德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的综合型课程,具有生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往往来源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就是教学生如何善待他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朋友间如何相处?怎样看待异性同学?这些问题都是高年级学生关心的话题。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大都以他们为中心,进入学校集体后,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特别需要进行与人相处的学习与交流。因此,在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课时,笔者针对班上的情况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让每个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写一写:你对哪些同学的哪些言行不满?希望他如何改正?由于是无记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然后老师再将这些意见收集整理,分别找问题较大的学生谈话。因为是以事实为依据,学生基本上都能接受,并愉快地改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与友同行》一课时,有的学生竟然一个朋友都找不到,看到那些平时专横霸道的学生此时一脸的沮丧,我觉得正好趁此机会教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交朋友?一节课上下来,这些孩子触动都很大,对照自己平时的言行进行检讨,转变对人对事的态度。由此可见,品德课可以和班级工作结合起来,用品德课上的理论知识来处理日常班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寓教于无形之中,的确是一举两得。因此,班主任教品德课,可以说又多了一个教育学生的阵地,这会使班主任工作更加行之有效。

1.2 教学手段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提倡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品德与社会教材提供的往往是一些教学的范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用教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是新《大纲》对教师的要求。班主任成天和学生呆在一起,几乎是学生一切在校活动的参与者和旁观者,最了解学生,许多发生在学生和班级中的事件,就是品德课上最好的教材。如在教学《男生女生》一课时,根据班上男女生经常互相排挤,互相PK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经过调查了解,开展一些简单的比赛,像钉纽扣比赛,掰手腕比赛等,让他们认识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明白只有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班级更加团结,进步更大。由于这些事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学生都有亲身感受,这样的教育学生易于接受,针对性更强,收到的效果也更好。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班主任工作和品德课的教学可以互相促进,教学情况也比专职教师更能及时得到反馈,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因此,班主任教品德课比专职教师更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语文教师教品德与社会,能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体现课程的综合性

2.1 内容上的整合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生活方面的,有历史方面的,有地理方面的等等,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可以与其他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单从语文教材的内容看,有不少课文是可以和品德课程相互利用的。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不屈不挠的中国人》这一单元时,涉及到的故事,笔者就利用学生熟悉的语文课文《倔强的小》、《小英雄雨来》、《飞夺泸定桥》等,来帮助学生体会革命战士的顽强不屈和遇到的艰难险阻。课堂上还可以学生背诵学过的诗词《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还可以让学生演唱《组歌》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整合,不但使教学的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同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品德课中学到的史实来增强对文章或诗歌的理解,让语文和品德都学得更扎实,真正做到相互促进。

2.2 形式上的整合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课程内容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弹性很大,因此教学中既可与语文课在内容上进行整合,也可与语文课在形式上进行整合,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品德教材中有一个主题是《艰辛的求索》,讲述了许多有志之士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不懈努力的过程,学生对近百年来中国的屈辱史感触很深,笔者就利用上品德课的契机,让学生观看《》、《甲午风云》等影片,因为有品社课做铺垫,学生在观看影片时热血沸腾、群情激愤,对中国近百年来那段屈辱的历史感同身受,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在此基础上,又利用语文作文课让学生写观后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平常学生写这样的作文总是言之无物,现在有品德课详实的资料做基础,有影片作载体,学生真情实感迸发,文思泉涌,再不觉得下笔困难了,有的学生甚至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

其实,不光是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能与品德课进行有机的整合,其他课程也同样能与品德课融合。可以说,现在的品德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都给予了教师和学生极大的空间,语文教师兼职教品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品德课的教学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总之,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进行组合、拓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效益,实现教学的“双赢”甚至“多赢”,不仅做到促进课程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自己的教学整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大纲.

[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鄂教版五年级).

第8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育;功能;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现今的社会问题。这门课程的意义重大,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第一个功能是验证、运用、巩固、扩展学科知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的重点要放在灵活应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把课上“活”。要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教师应当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参观博物馆、演话剧、为烈士扫墓等等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开动脑筋,全身心投入,领会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能力;第二个功能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课程的改革走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为了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青年人,改革课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在现今社会,这样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存在明显的缺陷,这是对综合能力的功能认识太少造成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合了各个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很高的学科。在活动课上,学生的主动性非常重要。这门课不应由教师授课,而应由学生自己体验、思考、再由教师指导总结。这门学科在内容和空间上都具有极高的开放性。第三个功能是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不够专注,又没有束缚。所以在课堂上,一旦陷入枯燥的单一念课文,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高。所以课堂的活跃性尤为重要。应该让学生参与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第四个功能是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学生在活动中会遇见困难,此时教师应正确指引他们,让他们反思自己,吸取教训,形成良好的品质。

品德与社会课要通过各个方面教育学生,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等。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谭苗苗.怎样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兼议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使用[J].基础教育课程,2008(07).

第9篇

《品德与生活》课程概述

当一年级孩子刚步入学校,它带领孩子们认识学校和同学交朋友;为了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心,它教孩子学习《我就是我》;为培养孩子的自救互救能力,它教孩子《遇到危险我不慌》。当五、六年级的孩子出现同伴交往、亲子交往的问题时,它引导孩子学习《退一步海阔天空》《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还有比这更贴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吗?

据杭州市部分学校统计,教师自始至终能给学生上好品德课,民意测评中学生普遍喜欢品德课的班级,班风学风相对比较好,学生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由此可见,这是一门充满正能量的课程,它让学生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教师不为学生上这门课,对学生来讲是遗憾的,甚至是教育的不公平;对教师个人成长而言也是可惜的!一位有情怀、有眼光的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学生的习惯、心灵会更饱满,社会性会发展更全面;因为这门课更多是站在方法论、思维、价值观、人文关怀的角度,教师往往会脱离纯内容和方法的操作层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作用

除了教材,还有很多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如韩国沉船事件、温州服务员泼开水事件、电梯伤人事件等,教师都可以与时俱进地引入课堂,创造属于自己的品德微课。

教材内外也有很多需要思辨的问题。比如: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宽容是美德还是软弱的表现?世界需要和平,我们的武器该造还是不该造?在公共场合大声问候是文明的表现吗?……在这样思维不断碰撞的课堂中,新时代孩子需要的理性精神,即一种独立思考、科学探究、善于反思、勇于批判、开放心灵、解放思想的精神,才有可能更好地被培养和塑造。

学生之间的交往或者说情商问题也能够有效解决。如怎样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怎样更好地与父母、同伴、陌生人交往?怎样树立自信?怎样坚持向前?在美国有一项调查: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自信心、创新思维、开拓精神、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上述素质可以归为非智力因素,也可以说是情商。据调查,现在顶尖的人才里,智商与情商的比例从1:3已跃为1:6,可见情商对孩子成长、成功的影响之大。这些素质,正是品德课在渗透的,班主任协同每一位任科教师共同关注和培养的品质。

这是“品德+”大德育的观念。“品德+”以着眼于品德课为核心,注重辐射和整合的大德育,即统筹学科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德育活动,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用综合的手段教,以点带面,持之以恒,我们的学生是不是能更知行统一,品学兼优一些?而这些美好诉求的起点和落脚点,也许就是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

另外,很多教师同时担任品德课和语文课,可以把两门课的功能稍加整合,创造出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完全可以把鲜活的资源引进来,做成一系列的价值观微课,如爱家乡系列、诚信系列、文明系列、敬业系列、友善系列等,材料要求接地气、真实、有时效感,然后把这作为素材,让学生写随笔,可谓一举两得。比如,温州服务员泼开水一事,可以引进来做成文明系列微课之一,让学生讨论辨析,然后写随笔;关于家乡的人、景、特产,可以做成一系列微课,赞美家乡,赞美祖国;关于各行各业敬业爱岗的故事,小学生认真听课做作业服务集体的典型事例,都可以作为敬业的素材引入课堂,学生可写的内容也增多了。德育为先,作文来辅,能创造更多的课堂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