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育课课堂常规

时间:2022-06-21 01:33:50

导语:在体育课课堂常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课课堂常规

第1篇

关键词: 棒垒球礼仪 体育课堂 渗透实施

软式棒垒球是一项集跑、跳、投、打于一体,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团队协作精神,是一项安全有益于校园开展的体育项目。它的精神是:诚敬、谦和、坚忍、力行。它能培养顽强坚忍的意志品质,树立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它拥有一切其他体育运动教育作用的共性。“不学礼,无以立”,棒垒球礼仪让现在缺失课堂常规礼仪的学生在体育课堂重新接触礼仪教育。

一、体育课堂常规现状分析

缺失一:体育课服装不规范。

案例:体育课堂有学生穿凉鞋,有学生穿皮鞋,有学生穿裙子。

师:今天我们上节课说今天你要学习50米快速跑,怎么有同学穿了皮鞋裙子来上体育课?还有同学穿凉鞋来的。

生1:妈妈昨天给我新买的小皮鞋,很好看,所以今天就穿了。

生2:我以为今天要下雨,所以穿了凉鞋。

缺失二:行为、语言欠缺规范,自由随意。

案例1:教师在集中讲解快速跑的要领时,生1:“昨天打了游戏,我死了6次。”生2:“你水平太差,我打的时候只死了一次。”

案例2:跳绳时,生1不小心把绳子打到了生2,生2立马说:“你脑子坏了啊,不长眼睛啊。”

案例3:生1因为琐事和生2互掐了起来。

缺失三:课堂缺乏自信。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篮球体前变向运球?

生:没有一个人举手。

师:生1,你上来展示一下好吗?

生1:我不太会。

分析:现在的体育课堂上,一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堂常规礼仪的教育,只重视教学过程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因为缺失课堂常规礼仪,导致现在的体育课课堂中学生上课随意讲话,行为自由、粗鲁,不尊重同学、老师,使得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削弱了体育课的育人价值。

二、棒垒球发展及棒垒球礼仪介绍

1.棒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

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自2009年引入软式棒垒球项目以来,先后成为江苏省棒垒球俱乐部成员,并先后多次在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中获得亚军、季军。2013年我校编写了软式棒垒球的校本教材,之后根据教材推进软式棒垒球的校本课程教学。2015年开始创建常州市棒垒球课程基地。现在每班每周有一节棒垒球校本课,由专职棒垒球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棒垒球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2.棒垒球礼仪介绍

平时当学生见到老师、教练、家长时要说:“老师好,教练好,家长好”;这些要求有助于学生在平时的说话中运用良好的礼貌用语。教师或教练在集合说话时,球员要脱帽、稍息、立正;这些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老师讲解、家长教育时认真倾听的好习惯。球具离手要轻放,排列好,珍惜爱护;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公共财物,家庭财物珍惜与爱护的好习惯。队员服装仪容要整洁;服装仪容是体现一个人自身素养与内涵的重要方面。

在比赛开始时,当裁判员喊两队集合时,双方队员统一到场地边线上,面对球场脱帽鞠躬后进场。裁判员宣布比赛须知后,两队队员脱帽相互鞠躬握手并说:“请多多指教”,表达对对手的尊重。在比赛中队员进入打击区进攻时向裁判脱帽鞠躬示意,表达对裁判的尊重。队友失误时应该多鼓励,给他加油鼓劲。

比赛结束时两队要到本垒至二垒直线两侧面向裁判站队,裁判宣布比赛结果后,两队统一向裁判脱帽鞠躬致谢,表达对裁判员执法比赛辛苦付出的感谢。然后两队队员相互脱帽鞠躬握手,胜方通常说“谢谢指教,承让、承让”以显示胜不骄的风度;输方会说“恭喜、恭喜,精彩比赛”显示败不馁的气度。当队员回到各自休息区前的边线时,要列队向各自教练、老师及家长观众脱帽鞠躬致谢并说:“谢谢教练、谢谢老师、谢谢观众(谢谢爸爸妈妈)”,还要转身面对球场说:“谢谢场地。”

二、礼仪渗透和实施构想

1.学习棒垒球礼仪文化

在体育课堂中介绍棒垒球礼仪文化,让学生发现体育课新奇、有趣,让学生喜欢这种渗透棒垒球礼仪文化的新颖体育课。

2.拓展体育课堂礼仪教学

(1)让学生学会礼仪用语

案例1:在课堂组织分组练习时,生1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说:“请某某同学示范”;示范展示结束后,大家一起说:“谢谢某某同学示范。”

案例2:在课堂组织比赛时,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后,1组和2组学生按照棒垒球礼仪相互鞠躬握手并说“请多多指教”,以此表达对对手的尊重。比赛过程中队友失误时应该多鼓励,同组学生一起给他加油鼓劲。

(2)营造互动的礼仪教学氛围

第2篇

一、制定合理的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无需强求一律,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如“上体育课要穿运动鞋”这一条,我校只作如下要求:上课须穿适合运动的鞋,布鞋、软胶鞋也可以。常规条文应明确具体,不能含糊其词,其内容不仅是对学生提出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要求。因此,拟订好体育课堂常规,提交校领导研究、批准后,就应该成为师生体育课堂教学的共同准则,且不宜经常变动,必须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

二、常规的公布与实施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对新入学的学生安排专门的体育常规教育课,让新生了解常规的内容,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在校的老生,则要先总结他们上学期执行常规的情况,然后指出不足,并提出新要求,希望学生在新的学期里保持原来遵守常规的行为,改变不遵守常规或违规的行为。教师在口头上强调体育常规内容的同时,将常规打印出来,发放到各班级进行张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常规内容的了解,增强他们遵守常规的自觉性。

三、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落实工作

1.教师以身作则。一个常规制度的实施,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常规是贴在墙上的、抽象的内容,而教师却是一个具体的、时时影响他们行为的范例。可以说,教师就是一个标准,就是一个制度。因此,教师必须先从自身做起,规定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指定地点上课,教师不管严寒酷暑,都要提前到操场等待学生的到来。如果教师能很好地遵守常规,处处以身作则,对提高自身的威信、更好地落实常规会积极的作用。

2.学生间互相监督。在我所任教的班级,有关体育课上服装方面的规定是不需要我多费心的。如有的同学穿了皮鞋,上课前其他同学或体委就会提醒他去跟别班的学生换一下。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会提前跑过来报告:“老师,某某今天穿皮鞋上体育课。”学生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全靠他们平时对常规的了解和教师的严格要求。学生之间互相督促,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间更自觉、更好地执行常规。

第3篇

课堂是学生的,规矩是学生的规矩。一上课我利用20分钟时间对与一起他们进行课堂常规梳理,请他们制定出他们认为必须要遵守的细则,要求每个学生在细则的后面加上自己的姓名。很快,若干条清晰明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细则就形成了,最后我把大家认可的细则形成纸质文字,粘贴在教室后面和学校公示栏里,形成体育课堂常规细则(详见附一:学生制定的课堂常规和附二:教师的课堂常规)。

二、“我”的常规“巧”践行

常规细则有了,如何有效践行呢?我发现,从游戏中入手事半功倍。学生们一听游戏注意力非常集中了,我会强调,想玩游戏要认真听教师讲解规则。当在讲解过程中,学生若讲话,我就停下来,不再讲解。学生很快就意识到了,等再安静时,并告诉他们,不认真的听者,将不能参加游戏。如此反复,几堂课后,学生会安静面对老师讲解。游戏教学的运用,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孩子课堂常规意识的,要让他们知道,只有遵守了课堂常规,才能更好地把游戏完成,进一步促进课堂常规的形成。

三、“我”的常规“我”遵守

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有效的课堂常规更是如此。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可能需要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课堂常规应该常态化。课堂常规的难点应该就是常态化地落实。常规既然是学生自己制定的,理应学生要遵守,对不遵守常规的行为,要有惩戒,并且持之以恒。记得我曾经要求初三学生必须穿运动服上体育课,征得学生同意,提出如果不穿者,在体育课中将多跑一圈的要求,第一天,不穿运动服的很多,就让他们多跑了一圈,此要求持之以恒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养成穿运动服上体育课的习惯了。因此,体育教师在平时应该做到令行禁止,头脑之中始终有体育常规这根弦,把课堂常规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条细则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常规的模型,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下面是我自己在平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的课堂常规摘要,供大家参考。附一:学生制定的课堂常规1.上课前要准时到操场集合、排队,等待老师的到来。2.在运动前检查自己的衣物,里面有无其他坚硬物,以免受伤。3.老师说话时应保持安静,遵守纪律。4.遵守游戏时的规矩,以防发生意外。5.如果运动中身体不适(如脚痛等)应该马上停下来。6.不要在运动后直接喝饮料、水等。7.上课时注意老师的情态动作,明确老师的手势,听从老师的安排。8.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安全,比如跑步时保持一定的距离。9.在教师指定的地方休息,不能打闹、扔石子等。10.上课时不能随意走动,如有特殊情况,应向老师请假。附二:教师的课堂常规一、上课前:1.检查服装,与体育委员交流,落实上课注意事项,安排场地器材;2.进行课前的简单热身,并回忆上课的内容和应该注意的地方。二、准备部分:1.告知学生清晰的教学目标。2.安排见习生,询问请假情况,做好统计,尤其要安排好见习生的见习任务。3.带领学生做好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4.训练队列队形时注意研究各种类型与形式,做到口令响亮、准确,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步伐整齐划一。三、基本部分:1.讲解要清晰,具有逻辑性讲解要,简明扼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口头禅与说话时的“呃”音。2.参与慢跑,不能太快;注意队形,保持前后距离;提醒学生跑步时不能讲话,如有松鞋带情况,请在队伍外边系,然后跑到队尾。3.做游戏时讲明方法与规则,严格执行规则,保证教学安全;积极参与其中。4.教篮球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允许学生运球;打篮球时注意观察,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解决;尽可能地参与学生活动。5.体操教学要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讲解要到位、示范要准确;带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预防拉伤与扭伤。6.其他内容(略)。

四、结束部分

第4篇

关键词:入职初期;体育教师;课堂常规;建设与管理

一、研究目的

入职初期通常指教师受聘后的前3年,这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教师抓好课堂常规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建立高效的课堂秩序。同时,课堂常规也是教师和学生应该遵守的、保证课堂秩序的基本行为标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查阅大量有关体育课堂常规建设及管理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观察法

笔者通过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观察课堂常规的设置及学生的遵守情况,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反应进行相关分析。

3.专家访谈法

笔者咨询了体育领域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在教学常规工作中采取的手段及策略,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

(1)集合整队与师生问好

集合整队可以体现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主要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后队伍的集合。课前站队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快、静、齐”,教师要培养学生听上课铃声和哨音快速集合的习惯,要求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汇报人数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是体现师生平等地位、增进师生关系、检验学生课堂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课前一句简单的问候,看似无关紧要,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融入课堂,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上好体育课做好准备。

(2)请假制度及出勤情况

教师制订课堂的请假制度及出勤要求,在第一次上课时告知学生请假怎么请,特殊情况怎么处理。当学生由于特殊原因无法上课时,应该在课前提交规范的请假手续,并向教师说明情况。这样有利于建立规范的请假考勤制度,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其完成力所能及的一些任务。比如,随堂听课,协助同学练习,布置相关场地等工作。

(3)服装检查与安全教育

上体育课时要统一着装(运动服与运动鞋)。教师要在课前告诉学生运动装备及安全意识在自我保护中的重要性。比如,男生上课不要穿牛仔裤、皮鞋,女生上课不穿裙子、高跟鞋,不携带小刀、钥匙等尖锐物品。教师要做到积极预防,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如发现学生着装不当、存在安全隐患时,应该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体育课堂的常规要求。

(4)课堂纪律与练习要求

体育课堂纪律是保证课堂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在第一次上课时,教师就要跟学生约定好相关的纪律要求,让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内容、要求进行练习。比如上课不能随便说话、嬉戏打闹;没有经过教师的允许,不准私自离开练习区域;分组练习时要听小组长的指挥等。不同运动项目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因此,在学生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进行球类运动时,学生要统一听哨声指挥,不能随意拍球踢球。如有不遵守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批评、指正

(5)场地器材管理及规范

学校场地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重要条件。任何体育器材设施在使用前都要经过认真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使用。体育教师在课前要认真检查教学场地是否安全,并对相关运动器材提出使用要求。如发现学生不爱惜器材的现象,教师要及时批评、指正,引导学生爱护公共财产设施。

2.体育课堂常规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1)规范教学秩序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不管进行什么样的教学改革,教师都必须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教学环境来确保正常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抓好教学常规,通过规范和约束学生的上课行为,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让学生清楚哪些事情在课堂上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2)明确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弄清体育学科的特点,努力I造良好的课堂常规,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学生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引,就会清楚在本堂课中不同的练习阶段该如何去学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学习效率,确保体育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3)厘清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认真备课,努力写好教案。备课时,要备好五要素:一是课程目标;二是教材重点、难点;三是教学对象;四是场地器材;五是教学方法。通过正确示范、精讲多练,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技术方法,帮助其更好地领悟动作的重难点,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

(4)塑造行为习惯

体育课堂常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但可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还是塑造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沿阵地。教师在制订课堂常规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5)提升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常规的制订和实施,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在体育课堂上,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秩序能够帮助教师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掌握课堂上所传授的运动知识与技能。如果学生纪律好、注意力集中,教学程序不被打乱,学生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被挫伤。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练习时间,这对技能的学习十分重要。

3.体育课堂常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1)严格要求,加强常规教育

体育课堂常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确保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建设,培养学生的规范思想。比如,集合整队要求、上课服装检查、请假制度、纪律要求、体育骨干职责、场地器材布置与回收等。教师在上课前表述清楚课程要求,学生才能够按照要求去做。因此,课前的常规教育非常重要。

(2)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通常以户外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室外进行,教学环境复杂,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教师要善于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内容、规则及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讲解清晰、示范到位、言行一致、尊重关爱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发挥体育在塑造学生人格上的功效,努力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3)体育教学组织规范有序

体育课堂组织教学要尽量排除各种外因干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各项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体育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设计出合理、有效的组织教学程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规范组织教学,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现象。

(4)加强思想教育,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随时注意课堂的变化。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体育健康知识、技术与技能,强化组织纪律性的主要场所。体育课堂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良好的教学秩序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常规的认识。当教师在组织学生集体学习时,组织纪律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可以大大节省教学时间,推动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教师要努力抓好体育课堂常规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体育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体育课堂基本常规主要包括集合整队与师生问好、请假制度及出勤情况、服装检查与安全教育、课堂纪律与练习要求、场地器材管理及规范五个方面。严抓常规有助于规范教学秩序,明确教学目标,厘清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培B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预防安全伤害事故。

2.建议

抓好体育常规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严格要求,加强常规教育;第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第三,体育教学组织规范有序;第四,加强思想教育,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严格制订与执行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在学校教学中,新入职的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课堂常规建设,积极思考怎么管理学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体育课堂常规成为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30-33.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83-01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及解决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和反思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初中学生养成基本的思辨的科学素养。但是,眼下中国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仍未甩掉应试教育的包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理念仍以应试教育为基本导向,仍以学生能否得高分作为衡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尺,根本不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在这样一种落后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必然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极大地泯灭了初中学生进行探究创新的热情,不利于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最终造就的仍然是高分低能、低创造性的学生,这有悖于国家的创新人才战略。

(二)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探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案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初中化学实验,在传统的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初中化学老师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标准的实验操作流程、高锰酸钾的用量、试管的倾斜方向及倾斜角度、高锰酸钾置于试管中的位置、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搜集氧气等,学生在整个实验中根本不具有主动权,作为一个旁观者完全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一种缺乏学生自主设计和参与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很难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化学实验老师应该将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摸索什么样的实验操作流程是最优的、多少量的高锰酸钾是合适的、试管到底该如何摆放、用酒精灯内焰和外焰进行加热的区别、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搜集氧气的差别等,让学生探索式自主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结合甚为紧密,初中化学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日常生产生活中相关化学现象的兴趣,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动力。但是,目前我国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很多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试得高分,至于化学的应用和作用,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去进行关切,兴趣的缺失,导致学生丧失了探索创造的动力和热情,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质量,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阻碍了学生创新创造潜能的发挥,也与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背道而驰。因此,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亟需改进。

(二)以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为例,探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案

氧气的性质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各种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众所周知,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实验现象,这对于刚接触化学实验不久的初中学生而言是非常有趣的。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和白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发出明亮的光,产生黑色小颗粒。不同的化学实验现象会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而且,这些实验相对比较安全,可交由学生自己进行完成,观察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所出现的不同现象,并且,学生可以尝试用更多的物质来进行实验,以期得到更多的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动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初中学生承载着一代人创新兴国的重担,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以应试教育为向导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难以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变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理念。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以老师教懂、学生学会、考试得高分为主线,学生在机械化的课堂教学中,只懂接受,不懂反思、探究和创造,这样一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环境难以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难以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旦这些初中生走向社会,他们就难以达到国家创新战略的相关要求。

(二)以掌握酸碱盐的性质为例,探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案

酸碱盐的性质,是初中化学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完全透过讲解以达到让学生掌握的目的,盐酸硫酸等遇碳酸钠会产生气泡、酸的ph值会在7以下、氢氧化钠与酸反应会生产水、氧化铜与盐酸反应液体呈蓝色等,学生既没有进行亲身探究的机会,也没有进行创新的舞台,学生变成了一台被动接受的机器,无法探寻酸碱盐的性质的本源,更遑论进行创新性、发散性思考和应用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一改这种抹杀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将讲解酸碱盐的性质变成创新性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该用何种试剂去分别测定酸碱盐的性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到酸碱盐各自性质的方面,酸碱盐的性质是如何指导日常生产生活的,酸碱盐的性质还可以在哪些领域进行应用、如何应用,让学生不断进行发散性、创新性思维,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还有很多常见的方法:如讲述、规定制度、适时提示等等,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心去教,细心去想,耐心去做,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训练,不仅是学校工作的整体要求,也是体育课上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体育课的内容把握与创造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氛围,有目的地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我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的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训练:

一、使学生确立遵守体育课堂常规的习惯

体育课的课堂常规有许多种,包括:着装的要求、请假的制度、课堂上对教师的配合以及课后的器材管理等等,这些常规的制定不仅是为了使课堂教学程序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正确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使学生明白并遵守这些课堂常规就显得很重要。但是,我也明白要心理和生理素质不成熟的学生在短期内全部掌握或遵守这些常规,也是件困难的事情。因此,我在第一个阶段选择了“培养学生上课铃声响快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堂上听到老师的哨声马上停下所有的行为看老师、下课前再次参与整队”这三个常规要求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了条件反射和行为定势原理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渗透和引导,再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强化的方式,终于让学生养成了预定的目的。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就确定下来了,再进行技能教学时就比较轻松了。

二、充分发挥良好行为的示范作用

首先,发挥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的模范作用,启发全体学生自觉尊重和学习先进榜样,达到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其次,通过良好形象的塑造,潜移默化地起到身教重于言教之实效。教师有意识地在师生共同的学习活动中起表率作用,例如:提前到操场、举止文雅、言行一致、带头搬运器材等。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为学生作表率,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

三、及时妥善地处理体育课中的违纪行为,敦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体育课课堂组织形式较为灵活,一般都是室外课,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违纪现象,如果不认真对待,渐渐就会形成散漫的课堂习惯。因此遇到学生的违纪情况,教师则需及时妥善处理,当然不一定非要呵斥或者体罚,有时候只需用眼神、沉默、走近等方法便可对学生进行警告处理。如果一个学生有明显的违纪行为干扰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节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轻微惩罚。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对一些违纪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比如在游戏比赛活动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课后留下来。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总之,在处理中尽量不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在细节中培养学生守时、守信、守规的行为习惯

习惯都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来培养的,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细节来培养学生守时、守信、守规的行为习惯。

1.守时。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要加强,让学生们做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否则在课堂中会出现集队艰难、做事拖拉的现象更加多,也许学生经常会说“等一等,再过一分钟,再进一个球”等等这种拖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根据小学生的好胜心理集队的时候可以大声倒数五数“5,4,3,2,1”,当学生听到时,就会拼命奔跑集队,久而久之时间观念就会慢慢增强。

2.守信。守信是学生做人的根本。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来诱导学生做个守信之人。

3.守规。课堂规范是保持课堂顺利进行的底线,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范、游戏规则等,做个守规之人。

五、不断强化

养成体育习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不少学生经常下决心进行体育锻炼,却坚持不下来,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外部和内部的强化。对那些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强化;对那些体育锻炼的中断行为要给予提醒和引导。外部强化的手段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褒贬、集体舆论、批评奖励等。然而,内部强化较之外部强化更为有效。因此,体育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求参与活动的“能源”,不断丰富他们的体育知识,加深对体育锻炼价值的理解,特别是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锻炼给身心带来的好处。

总之,体育课堂习惯培养的范围较广,这里仅例举三个方面,旨在抛砖引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只要教师做有心人,从点滴小事入手,培养学生从我做起,长期坚持,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勇江.谈谈新时期体育教学的策略[J].成功(教育);2009年06期.

2.陆志成.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J].体育科研;2003年01期.

第7篇

在小学体育中,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有效教学”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规范课堂常规,严密组织

规范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堂常规制定后,应该严格执行,并作为师生体育课堂教学共同准则。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在开学的第一堂课可以对各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平时也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站队集合时,教师或者体育委员发出口令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合完毕,对于没有做到的学生,采取必要督促其改正的措施,几次坚持下来,集合队伍时基本能做到快、静、齐了。又如对于穿牛仔裤和皮鞋的同学采取同样的措施都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精选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其发展。首先,要明确的是体育课程性质是:“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体育新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点是:学生必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没有了学生体育实践活动,课程所有目标就全部变成空中楼阁。也就是说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能发展,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又是学习领域中的核心和主体部分,也是实现其它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

新课程标标并没有否定技能教学,而是给了技能教学一个更合理、更重要的定位,我们不但不能淡化技能教学,而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所以,要实施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一定要精选教学内容,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各种球类、田径、体操等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内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要进入课堂,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好 “用教材教”,“教”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决不能将“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丢弃,如果是这样我们势必也就失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真正价值。

三、教学内容游戏化

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尤其是小学生。教学内容游戏化不但能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身体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在游戏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游戏化,但这需要教师对各个教学项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如我在二年级的一节以发展下肢弹跳能力为目的的课上,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在创设游戏情景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可自由组合),利用铁圈(荷叶)轮换移动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每一次以“石头、剪子、布”作胜负,胜的一方可跳下一荷叶,以最先到终点者为胜,方法虽然简单但每一个学生玩得却相当投入,教学效果相当好。

四、教学方式生活化

体育源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有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与体育课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多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我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勤劳的一天》情景,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的可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体育课中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障碍跑,通过一些攀、爬、钻、跳、绕等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的设置,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基本生活和生存能力。

五、合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

第8篇

2.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探索和总结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难以把握的深度和广度而造成的困难,改变目前的现状,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思维的现状。通过研究,寻找提高特语课课堂高效的方法,使学生们在兴趣中走向操场、走向阳光、大胆挑战自己、同时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师生携手,共同努力,探索出快乐体育课有效途径。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体育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从体育课中学到文化科学不到的知识、见解、理念因此,如何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对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活动、爱传统武术、有现代气息的搏击操、中国最落魄的项目---足球、和足球有关的游戏,这无形的对学生的兴趣大大的提升了不少,这三项的结合对青少年来说都是很富有挑战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从而提高课堂的气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有以下作用:

(1)增强教师对改进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的意识。

(2)探索消极学科兴趣的成因,养成积极的学科兴趣。

(3)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多种足球动作技术,灵活地在游戏过程中运用,发展兴趣、参与意识及自信。

2.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包括四个方面:

(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要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保证积极向上、轻松活泼的课堂。

(2)如何使师生养成积极的学科兴趣?避免消极学科兴趣的的形成。

(3)积极参与游戏,感受做游戏的乐趣,激发对足球运动的喜爱;

(4)能与小组的同伴共同商量、讨论并确定练习的形式和方法、初次感受足球。

3.时间安排

⑴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3月6日至2011年4月6日)

①拟定课题方案。

②做好网络平台的构建,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4月7日至2012年1月7日)

①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②及时收集研究信息资料,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③根据研究方案,具体实施,开展好课题的研究。

⑶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12年1月8日至2012年3月6日)

①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成果报告,

②申请结题,上报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成果

我们在初中体育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途径。

1.在练习中关爱同伴、严守安全常规和游戏规则。合作学习与竞争能力有提高。初步懂得了武术的精华、足球比赛的规则,很有合作意识。

2.能初步运用足球组合动作。

3.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等运动素质,发展体能。

4.足球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要以激励为主,尽可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表扬。

5、对于内向、害羞的学生是个很大的挑战,激励应贯穿课堂始终。尽可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表扬。如:重点表扬在体育课堂有很大突破、提高幅度最大的学生。对原来基础差、协调性不好的同学,老师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给予肯定。这样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让大部分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

5、拓展外延,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教材融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自锻能力的养成。内容涉及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突出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因此老师应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要不断的钻研新教材,如准备活动部分可由教师带做徒手操换为学生自己组织、或以武术操、或以健美操、校园集体舞、体育游戏、搏击操等方式进行;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可以选进教学内容。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变老师要我上体育课为我喜欢上体育课。因此要注意选好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标。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管理 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课上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小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在新课程实施的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师如何管理好你的体育课堂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学习新课程理念的体会,谈谈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看法和探索。

一、小学体育课上学生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表现形式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进行过程中,有时小学生会出现一些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表现,即违反纪律的现象,或称越轨行为,这些行为从现象上分有两种形式。一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素等。二是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推铅球练习时将铅球放在锁骨窝处,学生未执行;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执行等等。以上的两种违纪现象从性质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中与消极行为。中即既不进行也不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即直接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如故意干扰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学生的练习。

二、小学体育课上学生出现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小学体育课上学生出现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下述四点:一是小学里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二是小学体育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小学生听不懂;教师的示范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不公正。三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小学生练习互相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四是小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小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

三、新课程下维护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管理的对策

1.建立起一套必须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为了使小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小学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小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他们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2.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小学生的行为

小学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

当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小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小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4.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措施

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小学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小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小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小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

5.严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组织,提高体育训练密度

体育课小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减少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6.提高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主要靠教师本人的内在积极性,应通过各种政策导向和各种宣传渠道,唤起体育教师对提高青少年体质水平和全民族体质水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全面提高素质作为体育教师品格的自我完善、体育教师形象的自我塑造,形成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能够做到我要学习、我会学习、我能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7.加强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为小学体育教师创造继续学习的各种机会和条件

可以组织本地区教师短期培训,可以应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小学体育教师就近参加各种专家、学者指导下的研讨班和训练班的培训,促进在职体育教师专业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健全。还可以引导小学体育教师逐步地通过脱产进修、自学、函授、成人高考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自己创造学习的机会,在提高学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

总而言之,上好一堂小学体育课,必须要有严明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组织。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既要有严格的要求,又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技能、锻炼身体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能自觉地、全身心地去强身健体。

参考文献:

[1]昊锦般,李强主编.学校体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太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