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5 16:32:59
导语:在对学校发展的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象征 仪式和庆典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校内外文化渗透起关键作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学校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多彩且复杂多变,出现越来越多大众文化的影响和痕迹,这也就增加了学校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所以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构建既融入社会现实生活,又有崇高理想和境界的学校生活世界,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和高层次的理想社会中进行整体把握,进而塑造学校文化生活的样态。学校作为师生生活的场所,其作为组织的功能十分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动态发展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世界实质是一种文化生活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样态,这是由日常生活与各种丰富的教育仪式和庆典为主导建构的文化生活,学校中各种仪式和庆典的展演是学校文化表征和生活世界建构的核心。
一、仪式和庆典的内涵与要意
象征视角认为,生活充满偶然性,是流动、变化的。象征包含并体现了一个组织的文化、信仰、价值观、实践以及人为创造的东西等相互交织的模式,这些象征符号帮助成员确定自身的身份、价值和行为规范,并养成行为习惯。象征的主要形式——仪式和庆典本身具有象征性、神圣性、教育性与生成性的特质,“仪式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人类传承文化、接受生活教育的重要形式,堪称人类文化的‘胚胎’或‘活化石’。仪式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结构和意义”[1]。“仪式与庆典之间的差别很微妙,庆典是更宏大、更精致但不太频繁的仪式;仪式虽然也有意义,但更为简单,属于日常行为。”[2]庆典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特殊时刻。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及校庆典礼等都在重要的转折点上指明其生存意义与文化精神上的联系。“庆典有四个主要功能:适应社会需要、保持平衡、恢复信心和勇气、向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传达信息。”[2]庆典创造了一个特殊的高度凝练的文化生活场景,促使内外部成员、新旧成员产生丰厚的心理体验、凝聚的情感认同和高度内化的学校文化品格。
教育仪式和庆典不仅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和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展现学校独特文化生活场景的重要载体,在学校场域中构成学校生活世界的文化中心与范本,并与时代教育理念和精神,与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形成互动和融合,是积淀和发展学校文化的载体,彰显了学校自身富有特色内涵的文化生活图式,是学校传承文明、联结情感、认同价值观、达成愿景并建构和促进学校文化的要径,具有奠基性和自明性的文化导向功能。同时充满丰富感情和精神内涵的教育仪式和庆典活动可以强化秩序、生成意义、丰富组织文化,提升成员修为能力。教育仪式和庆典不止是师生参与的一项具体活动,更是一场符号的排列、组合、展演、编织的活动。师生置身仪式时空中的位置、活动、行为构成了学校仪式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社会情感信息元素和线索。仪式和庆典中包含着恰当地运用价值观和神话性的象征器物或历史性变型器物,可以激起学校组织成员丰富的想象力、情感的积极性并强化共同信仰,进而可以有效促进创造性、改变意义,巩固组织文化的价值观,生成组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力源泉。概言之,仪式和庆典的教育意蕴在于表现学校文化、构成学校文化、实现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
二、仪式和庆典的特性对学校文化生活建构的价值
在学校的仪式和庆典文化中,学校和师生发展自身的独特方式是经由参与各种仪式所建构的意象空间构建教育生活世界来实现的。仪式和庆典是建构学校教育生活的主要途径,富有学校特色文化内涵的教育仪式与庆典的形成、发展、完善、成熟是师生成长的文化之径。仪式和庆典与学校生活世界有错综关联,通过其本身的特性以四种方式与学校文化的发展关联起来。
1.仪式和庆典丰富的象征性是学校生活建构的原型和学校文化发展的依托
象征性是实现仪式和庆典功能的客观基础,也是教育仪式和庆典的根本特征和存在的文化依托,“人类的仪式……不再是面向物体和存在,而是面向它们的副本,实际上就是面向形象和象征”[3]。“所谓象征性,是指教育仪式中的动作、程式、事物、现象等都不仅仅体现为现实性存在,更表现为一种符号性存在。”[4]作为教育仪式和庆典,其存在的意义远远超越当下的语境涵义,理想意义才是其核心。仪式和庆典中人物、程式、内容和器物实质上是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通过意向性来建构仪式文化的辐射影响力和理想色彩。仪式和庆典中的场景布置、人物位置等物理环境实质都是整个学校文化生活结构生成的象征性原型,它预先给师生展示了一种标准的教育生活样式,具有内在的约束力与示范效能。学校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依托各种教育仪式的象征符号表征其文化特色内涵,并在仪式和庆典的演绎中促进文化不断被更新、被创造,或生成自己学校的独特价值观、信仰精神和交往模式,其中一些无意识心智积淀成为师生集体的潜意识引导和学校文化价值体系支撑。从象征视角看,价值是人类文化存在的支点,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基本需要。教育仪式和庆典的价值实质是学校文化价值的原型,是特色文化发展的心理价值依托。
2.仪式和庆典多元生成的教育性是学校文化核心和学校文化发展的隐性课程
仪式和庆典是“具有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是“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秩序与整合社会的方式”。[5]其隐藏的意图在于干预后续现实教育生活的建构。教育仪式和庆典既是教育意象的手段,又是建构教育现实生活的有力武器,它在展示一定教育生活、话语、意识形态的同时,又在建构学校的生活世界和文化生活方式。特纳说:“仪式不仅是控制过程,而且是形成过程;仪式不仅标明界限,而且是唤醒文化中的阶段运转。”[5]教育仪式和庆典展演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自身独特的语境对学校现实教育生活样式进行干预、控制和改善,在仪式过程中展现学校的文化话语和情感特征,并生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权力和教育权威,增强对学校现实的教育性文化生活的建构力。其效能远远超过对仪式参演者的直接教化、感染和示范,它既是学校文化的历史积淀、传承与创新,也是引领学生精神和指引学生面向未来社会文化生活的向导。在仪式中国歌奏唱最有利于唤醒和强化公民身份认同,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各种宣誓仪式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强化学生对学校生活场域中身份文化的铭刻、记忆与情感认同;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一段特定的学校文化生活时空里学生文化身份唤醒与固着、融入与成熟、形塑与完型的标志性教育内涵的凝练。可见教育仪式不仅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的文化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德育实践、学校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隐性课程。它以集体文化的高度凝聚力、感召及示范力量,有效形成人知互动互融的情感文化和心理盟约人际场,能快速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并不断受社会文化多元影响的学生在同一个教育过程中发生着濡化和涵化两种方式教育。教育仪式和庆典建构了学校生活的主流文化,是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符号,是教育隐性课程的经典课程,是表达时代教育精神与学校文化生活的经典语言核心系统。
3.仪式和庆典的神圣性是学校文化生活的品格和学校文化发展的独特气质
教育仪式和庆典拥有深刻的感召力和强烈的震慑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本身富有的神圣体验性和神秘的庄严感。它一方面促使置身其中的学生高度顺从和认同学校生活的各种习惯、传统、规范等,并自觉与学校文化、学校传统之间产生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使学生在神圣性和庄严性的统摄灵魂的心理体验中体悟学校文化的崇高精髓,进而自为地引导学校文化的精神性发展,这对整个学校文化生活的精神追求和精神风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仪式场合”中,人的“行为方式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其中的那些标志仿佛表示从世俗转到了神圣”。[6]教育仪式和庆典正是凭借它的神圣性和庄严感引领师生群体从世俗生活走向博雅的教育生活,并不断地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自觉选择有内涵品位的文化融会到自身的修为过程中。因为教育仪式和庆典的神圣性和庄严感的体验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认同社会文明,激发其对社会生活现实责任感和美好理想的追求。教育仪式和庆典本身是学校文化力量与特色的体现,蕴涵着学校长期积淀的思想、情感、智慧与创造,可以清楚地揭示并传播组织文化精神信念、生活愿景,是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基因。此外仪式和庆典、神圣与庄严内隐着深刻的体验性反思,理性文化内涵的提炼,有强烈的方向感、鲜明的价值导向、意蕴深刻的教育目标,是基于深层次的心理文化建构的基础,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并有强烈的审美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是心灵美的活动,能使学校充满富有神圣意义的生活样态,具有文化生活的育德功效,能体现学校集体文化的独特性、庄严感和和尊严感。仪式和庆典本身只有在象征符号意义丰富的特殊背景下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尤其是着装形式、各种仪式的装备、仪式语言的特殊用法和表征意义,充分体现隆重与庄严性,它实质是汇聚一个时代教育精神精华和学校文化品格的神圣展台。
4.仪式和庆典深刻的精神性是学校精神生活的精华和学校文化发展的内生力
教育的精神性生活为仪式和庆典所牵引,走向和融入仪式和庆典文化是学校教育生活的重要特征,也能表达、凝练和提升精神品质核心,因为学校各种仪式和庆典往往标识着一个学校融合时展精神与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独特性,构建了师生成长与发展的生态文化环境,主导或渲染了生活于其中的师生精神生活的基调和生活风格,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教育仪式和庆典不仅是学校教育生活的文化形态,还凝聚一个时代教育精神生活的指向标。时代精神的发展常常通过仪式和庆典的细腻变化来体现、表达和促进,它既是时代精神的显示屏,又是该学校时代精神变动的调整器,其特定的程式,相对固定的仪容、服饰风貌、人际空间关系和时间序列(发言次序安排),精心挑选的背景或场景音乐等,都从侧面烘托出学校的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并与时代教育精神辉映与融合,彰显出学校文化灵魂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取向与品质,是建构与时代相吻合的学校独特教育性格、教育生活、人格风貌的原发性力量。学校文化血脉通过反复参演和不断演化这些历史性的相对格式化的动作、姿态、仪容、格局、场景、音乐,使一脉相继的学校文化富有强烈生命力和时代感,实践着与时代教育精神的对话与沟通、交流与融入、同理与贯通。
5.仪式和庆典的细腻的变化性是学校变革的整合力和学校文化发展的驱动力
成功的组织变革往往借助文化符号的力量进行重构,以建立感情联盟。面对组织变革中的内部冲突和危机,一个文化性的目标构念或事件的意义可能远远超过它本身,与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就能承载学校的变革性文化发展与积淀。象征会创造文化意义,当承载着组织成员情感的象征被赋予崭新的文化意义时,成员会自觉产生情感唤醒和加强心理联盟,并对学校文化信念更加坚定和执著。仪式和庆典活动中每一个元素和细节都有教育目的和教育语意的内涵,是服务于师生教育生活方式的变革,其象征性元素细微的变化都会引发学校文化生活的新建构。
可见,采用仪式和庆典活动推动学校重大变革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仪式细腻的变化来标记新的意义,营造新的场景可以帮助成员摆脱束缚,并且能够提供让他们继续前进的新选择。教育仪式和庆典具有一种参演性变革推动力量,其目的是要在参演中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权力和话语权威,增强学校对教育文化生活的建构能力或变革能力,其参演效能远远胜于对仪式参与者的直接体验式训导,在更广义和更深层面展现教育生活的审美性新内涵和丰厚性,在保留了自身特有的历史感情的基础上,融会了现代教育艺术的格调,又有专属于自身的文化生活艺术品位和境界。教育仪式的场景、程序、象征物、乐曲和空间意境中每一个元素细微的变化都将赋予其新的意义,引发学校教育生活变革,进而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参考文献
[1] 邓红蕾.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哲学思考.江汉论坛,2002(1).
[2] [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桑强,高杰英,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爱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龙宝新.论仪式文化对教师教育生活的建构功能.扬州大学学报,2011(4).
[5] 宋萑.学校升旗仪式的人种志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学校管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学生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下,很多学校存在着管理质量较高,学校管理实际作用较差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表现,能够真正展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将基于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价值,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与浅见。
一、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价值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有助于教育服务意识的增长,营造学校民主化管理氛围,构建开放性的学校管理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有助于教育服务意识的增长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是教育服务意识深入渗透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能够更为全面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也为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构建家长与学校紧密相连的教学管理模式[1]。
(二)营造学校民主化管理氛围
学校管理民主化实际上可谓是当前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下,能够使教育更加公平,避免集权化问题的出现[2]。
(三)构建开放性的学校管理模式
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下,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学校可以通过直接与家长联系的方式,构建社会、学校与家庭“三结合,一体化”的教育模式[3]。在这种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模式下,能够真正改变封闭式的学校管理方式,拓展教育的空间。
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氛围,构建完善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建议等方式深入开展。
(一)营造良好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氛围
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下,不仅学校具有管理学生的责任,同时家长也需要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展现家长在学生管理活动中的责任。现代管理学认为,学校中的良好人际氛围,能够直接影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态度,进而也会影响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家长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了使家长更好的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方面需要尊重家长的个人观点、个人学历、个人态度,注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中的人际氛围构建。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管理活动,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研究会,邀请教师与家长参与到其中。通过丰富多样的联谊活动缩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能够顺利开展。
(二)构建完善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
纵观当前我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实际开展情况,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存在着家长参与力度不足等等问题,难以真正展现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价值。针对于这种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家长参与管理制度予以保证。学校方面可以建立向家长报道的制度,对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总结,使家长能够明确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同样的,家长也需要结合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向教师进行总结,互相之间增加沟通。学校可以结合其具体发展情况,制定具体的制度,例如每周进行一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沟通中需要注意的各项问题等等,通过严格的制度真正确保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科学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建议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下,学校需要在尊重家长个人观点的前提下,辩证性的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建议,科学处理家长的建议。例如学校可以将家长的建议总结起来,针对于反馈问题较多的内容,通过开展听证会的方式,群策群力,集合所有人的建议进行问题分析。学校方面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管理情况,分析其中的利弊,对于合理的建议需要及时进行研究和采纳,对于不合理的建议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三、结束语
新时期背景下,学校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氛围,构建完善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建议等方式,深入贯彻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高岳斌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草窝滩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王娟,贤,等.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5,01(22):5-18.
按照__市长的指示,市政府办公室组成工作组,于20__年12月3日到__中学进行了调研,分别召开了由10名__中学班子成员和中层管理人员与7名学校骨干教师参加的两个座谈会,听取了__中学有关情况的介绍,与学校班子成员和教师个别交换了意见。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一、__中学基本情况
__中学成立于1946年,隶属于__市教育局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占地面积73000余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1760名学生,在编教职工129名,实有145名,其级教师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市级骨干教师1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建校59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28000余名,为上级院校输送学生5000余名,高考平均录取率超过75。__中学相继被评为全省首批22所示范高中之一、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普通高中俄语教育学科基地、全国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二、座谈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经过对两个座谈会所反映意见的归纳整理,我们认为有些问题是__中学自身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些是主管市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学校自身可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重教学,轻管理,一些制度没能很好地执行,比如在学生违纪处理、教师和教辅人员考核等方面管理不到位,教师中存在不满情绪。二是由于学校教师力量薄弱,任课教师忙于教课,没有时间和精力搞教研,不利于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此类问题,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对于行之有效的制度要执行好。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教学与绩效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
(二)主管市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
一是教育系统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问题。全市教育系统对学校及教师的综合评价不科学,考核过程中不尽人意,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我们建议,由教育局专题调研,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综合考评体系。二是教师享受政治待遇问题。我们建议,协调人大、政协,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增加教师人数,或在评选各级劳模等政治荣誉中增加教师所占比例。三是政府对学校、教师及学生的物质奖励投入不足问题。嫩江中学每年奖励老师3000元,__中学每年奖励教师不足1000元,市政府没有建立对教师及学生进行奖励的制度。我们认为,市政府不宜在此方面投入,可以鼓励学校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奖励额度。四是学校的教学设备,试验仪器急需更新的问题。鉴于__中学将要易地重建,我们建议,对现有学校不宜过多投入,待新校建成后统一更新。五是有关部门行政干预过多的问题。一些部门通过检查等方式过多地进行行政干预,校方每年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影响正常教学。我们建议,由市环境办按照保护招商引资企业的做法,对__中学进行重点保护。六是__中学生源严重不足问题。作为省重点中学,__中学招生范围仅限爱辉区,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我们建议,由教育局作专题调研,要充分考虑新建学校学生容量、市区居民反映和各县(市)区的意见后,拿出有限度地面向全市招生的方案后再议定。
三、__中学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关于编制和人员流动问题。由于多种原因,__中学在编制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严重制约学校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不足。__中学编制为129人。按照黑政办发[20__]69号文件规定的编制标准,学校的编制数额应达到148个,目前缺19个编。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学校现有在编的132名(包括3名退养人员)教职工中,非教学人员高达37人。按照黑政办发[20__]69号文件划定的人员结构比例计算,学校非教学人员应该为21人,目前超出16人。三是新招聘人员落编滞后。自1999年起,市里要求学校每年招聘来的 大学生要在一年后才落人事关系。这一年中,他们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均需要学校自筹解决,仅此一项,学校已累计支付近170万元。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建议:1、由人事部门根据学校学生数量的变化情况,每年为学校核定一次编制。或预先留出一定的空额,由人事部门统一控制,根据学校学生数量变化情况分年度进人。2、根据实际需要,准许学校现阶段超编进人。通过自然减员、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生等途径,逐渐解决超编问题。3、实现优秀师资流动。由于学校近10年来人员没有进行流动,在今年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又实行“不超编、不分流”政策,教师只能按现岗现职安排,校内教师很难实现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紧缺学科教师也很难得到及时补充。可否参照嫩江县从县里各学校抽调骨干教师充实嫩江高中的办法,准许市区内的学校教师在一定数量、一定范围内流动。
我们建议,一是在新校舍建成前,人事部门向上争取增加的5的编制尽快批复。二是鉴于__市区仅2所高中(含5中高中部)、4所初中,各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的情况,应该打破市区界限,明确市及爱辉区的管理权限,有利于教师流动,资源合理分配,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人事部门参与拿出方案,市区统一协商解决。
(二)关于资金问题。自1997年以来,为创建示范高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背负了700余万元债务。近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协调下,向省、国家争取到了近600余万元的资金,但目前中学每年需还银行贷款270万元。目前学校每年收费约500万元,政府每年拨付的事业费不足11万元;而学校正常支出约200余万元,支付长期代课教师的工资30余万元,加之270余万元的银行贷款,学校收不抵支,一些教育教学设施的购置、更新、维修被迫搁置。学校建议,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从市财政每年借贷270万元,连续借3年,以缓解学校资金压力。
我们建议,市政府不宜出台借贷政策。对于学校的资金不足问题,一是通过逐年增加财政投入解决;二是易地重建过程中通过向上争取解决一部分;三是新校建成后,开展特色教育、扩大招生规模逐步解决。
(三)关于创办民办学校问题。__中学是按照54个班级的规模规划学校的楼舍。近几年,因为初中毕业生生源有限,学校始终维持在30个班左右的规模,闲置教室20余个。目前,我市市区范围内现有学校的接收能力均已达到极限,班额普遍较大,有的已达70余人,尽管如此,每年仍有近300名初中毕业生无法入读高中学段的学校。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正式确定,到20__年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要达到80。目前,我市市区初中升高中的毛入学率56,扩招的压力十分大。学校建议,可否准许__学校办一所国有民营的中学,招收初、高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闲置资产,增强学校的造血机能,减轻财政负担,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认为,暂时不宜鼓励创办民办学校,因为,一是有悖于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二是__中学易地重建后,新增的教师编制数和扩招的学生数可以满足到20__年我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的目标。
(四)关于为部分骨干教师解除后顾之忧问题。经过20__年上半年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学校有18名符合省里确定的分流基本条件的人员没有分流,其中教学人员5人。他们均系学校的骨干教师,大多年纪偏大,一部分人的健康状况不太好,担心将来深化改革,自己无法与年轻人站在一个基准线上竞争,更担心退休后的待遇无法保障。学校建议,市政府在可能的情况下,准许符合分流基本条件的人员分流出去,教师按照退养管理,非教学人员按照提前退休处理。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骨干教师家属解决实际困难,解除这些骨干教师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能够以全部精力投身到工作之中
建议参阅《关于__中学5名上访教师的处理意见》。对于解决部分骨干教师家属的实际困难问题,一是由人事和劳动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积极创[,!]造条件,在有空编的事业单位中进行调。二是在新增工作岗位上优先考虑。三是在新建中学的新增编制中优先解决。
(五)关于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多年来,经有关方面努力,学校的周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在文化市场和治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校园周边不足200米处有网吧,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二是校外人员到校寻衅滋事,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管理、打击的力度,为学校提供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我们建议,要充分发挥市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领导小组的作用,组织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市中小学校的周边环境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并研究制定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根据外地的有效做法,可以协调网络通信部门在零点至8点,对营业性网吧实行断网。
四、建议晶川市长对__中学提出的要求
第一,__中学的全体教职员工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创优意识,将__中学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名校。要按照“高质量、有特色、争一流”的标准,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争创名校。所谓“高质量”,就是通过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增强师资力量、实施素质教育。所谓“有特色”,就是结合__中学的现有优势,整合教学力量,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重点要在俄语等小语种 教学和对外交流上形成特色,增强__中学的知名度;所谓“争一流”,就是要有发展意识、进取意识,始终以“一流”的办学标准来要求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树立一流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以教书育人的实绩展现名校风采
第二,__中学要善于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可以说,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对__中学的教学质量等方面有些议论,这里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也有__中学自身宣传不够的问题。__中学要主动与新闻单位取得联系,大力宣传学校教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力宣传学校在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结合明年__中学建校60周年的庆祝活动,搞一次集中的、全方位的宣传,树立__中学的良好形象。在这方面,市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三,要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向管理要素质,向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__中学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些制度落实的不好,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灵活的分配机制和严格的聘任机制,以管理促规范,以机制促发展。比如,实行一线教师拿出30浮动工资的做法,可以给教师一些压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达到了优胜劣汰的目的,可以扩大人才招聘的空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再比如,可以创造条件,提高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的物质奖励,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要有长远目标,超前谋划__中学易地重建后的发展问题。易地重建后,主要依靠的,还是我们现有的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未来__中学的发展,还要依靠各位的力量。因此,学校的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和管理观念,全面总结学校多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学习外地成功的办学经验,科学谋划好__中学未来的发展,在德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方面有新的提高、新的突破,使__中学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真正把__中学办成一所饮誉省内外的名校。
关键词: 14—19岁 职业教育 《沃尔夫报告》
一、背景
英国①现行学制是以《1944年教育法》为基础,实行11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包括4个相互衔接的关键阶段(Key stage1—4):5—7岁为第一阶段;7—11岁为第二阶段;11—14岁为第三阶段;14—16岁为第四阶段。16岁后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发达国家中,英国青少年平均接受全日制后期中等教育的时间偏短。到1985年,英国全日制在校高中生占适龄青少年(16—18岁)的百分比仅为35%。而1950年,美国和日本便已实现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大量的16岁后青少年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便离开学校,进入工商企业界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使工商企业界积聚了大量的16岁以下的低技能劳动者,严重阻碍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其中“14—19岁教育”模式特别引人瞩目。1997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颁布了教育白皮书《学会竞争》(Learning to Complete),正式把“14—19岁教育”作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心。认为把中等教育的两个阶段(11—16岁和16—19岁)看作是相互独立的不连续的两个阶段,不利于英国建立一个更为包容、公平和高效的社会。希望通过“14—19岁教育”模式的实施来结束英国长期以来教育分化的现象,使人们不再把年轻人接受教育的过程看做是一块被分割的蛋糕,而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体。
针对14—19岁年龄阶段职业教育的历史及现状,2010年由英国教育部牵头,以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公共管理系艾莉森·沃尔夫教授为核心,于2011年撰写了《沃尔夫报告》,其中27个建议作为最终的报告结论。在集合经济、政治以及教育本身的分析之后得出的建议,对英国14—19岁的职业教育有一个很好的总结,更是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将对报告中27个建议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能对英国14—19岁年龄阶段的职业教育有更好的反思,并给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启示。
二、《沃尔夫报告》中关于14—19岁年龄阶段职业教育的具体建议
(一)14—19岁职业教育资格
建议1:DfE②应该明确区分学术的和职业的资格之间的不同,并且清楚它们中那些是可以对第四阶段的绩效指标起作用的。确保国家标准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评估和核查。
建议2:在第四阶段,学校应免费为每一个希望得到资格证书的学生提供机会。
建议3:非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资格对于个体学生的平均成绩的绩效方法上都应该是有限的,这将保障学生在一个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一个统一的核心。
建议26:DfE应该引入一个在一所学校的整个绩效分配中起作用的绩效指标。
(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建议4:DfE应该重新审核当前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政策,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16岁应该达到什么水平。绩效管理指标和体系应该不要鼓励学校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转移到那些并不被雇主认可的课程中去。
建议7:基金和绩效方法应该被修订去提升学生关注雇主所要求的核心领域,而不是具体的精确的资格证书。
(三)16—18岁的课程
建议5:所有16—18岁的整体研究方案在“职业”方案中是由一个一般原则来制约的。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一般结构、评估安排和接触时间。
建议6:16—19岁追求全日制的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按照计划,因为这种计划完全是“职业”,或者只基于直接反映的课程,并没有超越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
建议9:19岁以下的英语或者数学的GSCE水平达不到A*—C③的学生需要这些课程,以追求直接获得资格。
建议10:DfE应尽可能继续提升教师的现有支持水平,特别关注学院和学校中教育16岁以上的学生的工作人员。
(四)16—18岁的经费
建议11:16—18岁的全日制的学生经费应建立在一个方案的基础上,每名学生的资助资金都应该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设定的。
建议12:应继续放开年轻人的级别或可以追求的目标类型的方案资格的限制。
建议13:只要是年轻人就有受教育的机会(包括学徒)。19岁的青年有权对教育在相应的信贷日期上延后,现有的由BIS制定的系统,使得学生的个人学习账户变得简单。
(五)学徒制
建议8:DfE应评估在多大程度上目前一般的学徒制教育框架适合16—19岁的学徒,他们中的很多期望接受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
建议14:对16—18岁的学徒采取的雇主应付款的资格,因为同时他们承担拥有免费全职参与权利的年龄组的教育成本。只有这种付款使得16—18岁的学徒收到明确的在职培训和教育,具有广泛的可转让的因素。
建议15:DfE应审查承包学徒制的安排,借鉴国际上的实践经验,以期提高效率,控制单位成本并且使得中间人没有任何的摩擦开支。
建议16:教育部应讨论和紧急协商对规模较小的雇主团体成为直接培训机构和培训的转换方法,可以通过鼓励集体培训协会(GTAS),使其接收“供应商”支付。
(六)加强职业学校教学
建议17:目前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可以在继续教育学院教学;这使得学校聘请合格的专业人士,教在学校的层面上有明确提高效率的课程。
建议18:由合格的专业人员,主要不是职业的教师澄清有关的教学和评价规则。很多学校认为引进教课的一部分的专业人员是不可能的,而无需额外的,受薪的教学人员的存在。这进一步影响了高品质的职业教学。
(七)招收16岁以下学生的高校
建议19:明确高校招收16岁以下的学生的合法权利,并确保拨款程序,使这情况实际可行。在这个年龄组的高校招生应要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完整的第四阶段的程序,单独或在学校合作,为学校的检查制度确定一个相同的绩效指标。
(八)工作经验
建议21:DfE应评估提供具有工作经验的16—18岁的人士担任全职就读的学生用于偿还在本地雇主灵活的方式,使用核心资金的真正模型。
(九)Ofqual④资格认证
建议22:DfE应鼓励Ofqual尽可能快的远离调节个人的职业资格且集中调节颁发机构。当有理由关注一个特定的资格时,资格认证机构应继续干预。
建议23:DfE应确认以及澄清提供给14—19岁的年轻人的资格,并不会在通过青少年学习机构资助下将来需要兼容指定组额外的审批标准。他们应该由监管颁奖机构提供。作为一项紧迫的和临时的措施,国务卿应该使用他的权力。
建议24:DfE应讨论和咨询适当的前途和国家职业标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训的作用,并了解国家机构雇主和地方雇主是否有助于设计资格。
建议25:Ofqua应审查并在必要的时候修订,以澄清管理者和国家秘书各自的职责。
建议27:雇主应直接参与规范的发展和资格的认证。
(十)绩效指标和的信息
建议20:所有招生年龄为16—18,以及为14岁的参赛者提供一个专门入口路线的院校,应规定以前机构的相关资格和以前参赛者入学时的平均成绩。(这应该建立在一个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而非整个机构)。
三、启示
继《沃尔夫报告》之后,DfE以最快的速度给出了反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可行的方案,对英国的职业教育及14—19岁年龄段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解读《沃尔夫报告》成文以前英国教育部部长与沃尔夫教授之间的信件来往,《沃尔夫报告》及《英国政府的反馈》等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到14—19岁年龄阶段接受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无论是对青少年个人还是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着很重大的作用。中国职业教育跟英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有很多的相似的方面,但是我们还是有更多的缺点与不足,所以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将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会从《沃尔夫报告》以及英国职业教育的历史特色中寻找最具闪光点的地方,以期能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有些许的意义。
(一)青年学徒制
《沃尔夫报告》中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学徒制的历史及学徒制的现实意义。学徒制是英国职业教育中的突出特点。其中青年学徒制是主要针对14—19岁年龄阶段的。青年学徒制⑤在一定程度上使从学术学习向工作本位学习的过渡更加顺利,并为专业化文凭提供借鉴。
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中,应该积极借鉴学徒制的积极方面。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也是急需发展职业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机会。虽然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引起了很大的重视,比如,初中毕业后,读职业技术学校是可以免费的,并且每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但是其培养模式并没有考虑到雇主参与到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所以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更多地注意到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到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二)综合中学
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历来是个复杂的问题。作为教育与职业连接的主要桥梁之一,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职业相对应的产业属性。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人针对我国现存的中等教育双轨制提出质疑,主张发展综合高中,以此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英国的经验和教训说明,综合高中并非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良方。事实上,综合高中是一种以校内分轨代替校外分流的教育机构。沃尔夫教授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它解决不了双轨制的弊端。相反,综合中学学术性课程不如文法中学,技术性课程不如过去的技术中学,成了“平庸”和“低质量”教育的同义词。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要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来设计课程及教育模式,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连接升学和就业。要实现这一步,必须根除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体制障碍,解决教育与劳动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上管理政策部分协调的问题。这个问题如能解决,将会给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三)课程和资格证书
《沃尔夫报告》中讨论了长期以来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是由各行业协会以及行会性质的团体来承担的。具有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机构一度达到数百家。这种状况不利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也就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统一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英国政府要逐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可以说是基本脱节的,虽然在普通教育中也开设了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内容,但完全不能达到实际的需要,更不用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值等价了。英国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应该打破现有的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间的界限,为人才培养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与企业、社会教育相衔接,与劳动就业相结合的“立交桥”,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和多种成材的途径等。
(四)实用英语和数学的学习
《沃尔夫报告》中再一次指出,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每个青年人取得进步和在今后学习、就业、生活中所必需的。14—19岁的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这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我国中等技术学校中,尽管开设了部分的语文、数学及英语的课程,但是普遍认为既然是学习技术,就没必要学这些科目,而是应该直接学习即刻就可以用于工作中的科目,比如:焊接技术等。然而数学及语文等科目不学好的话,肯定会留下很多的问题,比如,培养出来的技工不能面对变化的技术形式,没办法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适应新的变化、新的环境。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增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基础学科的比重,以期能更好地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可持续性的帮助。
对英国政府给予《沃尔夫报告》中关于14—19岁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并且不断地转变大家的职业教育中的观念及学习借鉴新的经验,将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起到巨大的作用。
注释:
①由于英国各地学制不一,学校教育内容多样,本文所指的英国主要是英格兰地区与威尔士地区,二者传统教育制度较为相近,且官方和学界也习惯将二者并称。
②DfE:Department for Education英国教育部
③GCSE证书是指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大多数的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后会参加GCSE的考试,成绩分为A*,A、B、C、D、E、F、G八个级别,学生会依据此成绩升学或者就业。
④Ofqual: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资格和考试认证部门
⑤青年学徒制是面向14—16岁青年、学成后主要获得二级水平资格的2年制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承绪,徐辉.战后英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
[2]顾明远.世界教育大系:英国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W.Kenneth Richmond.Education in Britain Since 1944[M].Methuen & Co Ltd.1978.
[4]Alison Wolf.Review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Wolf Report.2011,3.
[5]Department for Education.Wolf Review of Vocational Education-Government Response.2011,5.
[6]张文军.英国14-19岁学校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轨迹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7]蔡晨辰.英国14-19岁年龄段课程和资格证书改革研究[J].教育研究,2008(2)
关键词:国家中职示范校 复核工作 问题 建议
2012年,笔者在承担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专家复核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地审核每一所学校提交的电子文本,努力做到审慎负责,尽职尽责,不留隐患,不辱使命,完成好各项复核任务。下面主要结合第二批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复核工作实践,谈谈体会,以期对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对标准的领悟能力
为了认真负责地做好专家复核工作,我们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参与起草、审核示范校《建设方案》《任务书》工作的实践经验,对相关地区示范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典型进行解剖,努力寻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编制的规律性,努力从国家层面审视和把握各类中职学校改革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复核工作的战略水平。与此同时,针对各个学校不同的特点,从重点专业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建设内容和进度安排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中央资金安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特色项目选择的个性、建设方案各关键点的关联性以及《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相对独立性和两者的相互印证等各个重要环节予以认真审核,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审核意见,确保审核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各项目建设学校整改意见的反馈、再审核、再反馈,使其《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日臻完善,从而达到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的基本要求,正式批准实施。
二、突出重点,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
主复核的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包括新疆、新疆兵团、云南、甘肃等19所学校。相比较而言,新疆的9所学校编制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比较规范,甘肃7所学校和云南1所学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共性的不足和问题。在复核过程中,我们努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及时找出优劣差异,公正予以评价,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印发的一系列文件是复核的主要依据,在《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各地各学校均表示对系列文件组织了学习,但在领导重视程度上,在文件精神的领会上,在自身方案和任务书的编制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重视程度上存在的差异
新疆、新疆兵团、云南、甘肃等地学校所成立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尽管名称上有差异,但大都出现了当地政府或教育、人社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发现,少数项目建设学校使用的项目建设资金大部分或全部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行业或学校配套资金很少甚至为零,没有能够利用示范校项目建设这样的难得机遇,适当地予以配套,以使中央财政1000万元左右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强做优学校的相关重点建设专业,真正能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走在全国的前列,至少也能在本地区更好地发挥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2.文件领悟上存在的差异
大部分项目建设学校能够按照要求,选择3~5个重点建设专业编制《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规划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但有个别学校只选择2个专业,而中央财政为此计划投入960万元,所以在第一轮复核中被淘汰出局。在重点建设的资金分配上,大部分学校能够比较科学合理地分配建设资金,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后期方案的实施和最终的验收奠定了基础。但也有少数学校,不能认真领会三部(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的文件要求,在《建设方案》中有意回避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步骤,回避对硬件投入的具体描述,规避教师进修培训和设备设施投入所留下的痕迹,力图不让专家掌握其中央资金中这两项分别不突破10%、20%的证据,但这也给学校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最终通过验收埋下了隐患。甘肃一所学校《建设方案》中3个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建设内容分成了五个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之外,又单列了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环境建设两项内容。由于《任务书》是格式化的,没有这两项内容,于是只好归并到了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方面。而同时其所列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环境建设两项内容主要为硬件设施投入,其中实训基地建设投入213万元,教学环境建设投入115万元,两项之和就超过300万元,中央资金为1080万元,硬件设施投入所占比例明显超过20%。
3.编制水平上存在的差异
虽然在各地区第一批都有通过复核、批准实施的示范学校,有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但第二批学校的编制水平的差异依然很大。新疆有超过50%的学校依据比较规范的模板,《建设方案》编制比较科学,层次清晰,排版美观,复核中能比较顺利地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修改也比较方便。但有不少学校《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无章法,标准不一,层次不清,结构混乱,出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
(1)云南一所学校《建设方案》中四个重点专业建设进度和预算安排的表述形式不一致,有的专业用文字,有的专业用表格,特别是在专业1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不仅缺少进度安排和具体的资金预算表,而且在整个文字表述中只有定性的内容,无量化指标,依此根本无法实施,最终也无法通过验收。
(2)有多所学校缺乏对《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宏观理解、把握和驾驭能力,没有将《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作为一个体系性文件进行整体编制和调整,出现了诸多系统性问题,或者是相关联的数据不相衔接,前后自相矛盾,或者对有关数据改动时,顾头不顾尾,不能一改到底,导致简单问题反复修改。
(3)有一所学校《建设方案》重点专业预算表中分3个年度分配资金,明显违反分两年实施的规定。其特色项目进度与预算中没有任何具体的建设进度和内容。
(4)有一所学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所列4个重点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分别达到126万元、9万元、42万元、66万元,总和达到了243万元,而这些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财政。从中不难看出,有3个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资金明显偏高。由于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分散于多个区域,均不在校内,核实和检查难度很大,可能会造成中央资金被挪用。
(5)有的学校《建设方案》中甚至没有封面或目录就提交了。
三、意见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完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编制和复核工作,结合三次复核的实践体会,特提出几点不成熟悉的意见和建议,供三部和相关地区及示范学校参考。
1.建议各地区加强文件编制的指导
在复核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同一地区的学校存在着一些具有共性特点的问题,或者根本就没有统一的编制格式。不同学校如此,有时同一学校也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地区在《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编制上缺乏科学、规范、有力的统一指导。为此,建议相关地区应对各学校文件编写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从地区层面上有效提高培训和指导的针对性、规范性。
2.建议适当改进复核评价意见系统
目前,复核评价系统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相关内容依次对应设置了填写评价内容和结果的栏目,总体上是可行的。但由于无论是《建设方案》,还是《任务书》,各学校在编制时出现的问题并不囿于特定的栏目,很难做到问题与栏目的一一对应。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专家复核意见在一个栏目中填写,项目学校往往认为就是此栏目下的存在问题;专家如在汇总的意见中指出,项目学校又看不到,导致一些问题误改或不改。因此,建议在复核评价系统中设置一个专门的栏目,用于填写存在问题,特别是一些共性的问题,或者无法找到对应栏目的问题,使项目学校的存在问题能够得到全面、客观、准确、及时的反馈。
3.建议统一各校修改说明反馈格式
复核之后,各个学校反馈的《修改说明》,形式不一,角度各异,在专家再次复核确认时有的根本没有利用价值。如,有的学校只是说明接到专家复核意见后是如何重视的,专家的意见如何有针对性等套话。至于是如何修改的,修改了什么,均无说明。这样的《修改说明》对专家复核确认没有任何帮助。又如,有些学校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散,而其《修改说明》却只是寥寥数语,再次复核确认时上上下下反复查证,查阅的工作量非常大。为此,建议对各项目学校提交的《修改说明》及再次上传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统一要求。可考虑要求各项目学校统一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说明。
(1)专家复核指出要修改的问题是什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这既有利于判断项目学校是否已经准确领会专家的复核意见,也为专家提供确认的角度和依据。
(2)针对专家意见是如何进行修改的?修改了哪些地方。内容不多时可将修改的前后内容进行对照展示,修改内容分散或内容较多时可标注修改文字所在的页码,以便于专家对照查阅和确认。
各位代表:
我受第五代表团委托,向大会报告讨论情况。第五代表团由体育系、管理技术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继续教育学院、法商学院的代表组成,共有28名代表。副院长漆腊应参加讨论。会议由团长郭奉元主持。
一、代表对大会所作报告的审议
1、对院长吕忠梅所作学校工作报告的审议
报告中,吕院长对过去一年我院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成绩总结提炼得好,代表们高度赞同。过去的一年,我院提出了高水平财经类教学型大学的战略目标,为经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配合科学发展观学习,推行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学科研进步明显,屡有突破,招生就业形势良好,后勤保障有力,校园和谐稳定。
其中,对吕院长关于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论述形成了热烈的讨论,是本团的中心话题。代表们认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征求意见的大背景下,吕院长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大战略与经济学院发展的战略分析解读深刻,有见地,为我们学校的战略找到了政策基础、理论支持和发展导向。这里面既体现了学校党委、行政的集体智慧,又有吕院长作为一所大学校长的个性思考,需要我们认真领会学习。
面对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反思经院现实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定位模糊问题,特色不特问题,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吕院长开出了做实院系的良方,得到代表们的高度肯定。其中,吕院长对做实院系的目的、意义、途径以及与学校发展的关系首次明确阐述,具有开创性意义。
代表们还讨论了2010年工作要点,认为学校的工作要点对今年要开始做的事情、要进一步做的事情和必须完成的事情目标清晰,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认为全校上下要合力一起做好承上启下的这一年。
2、对财务处所作财务报告的审议
代表们认为,2009年我校财务收入突破3亿元,超预算收入16.54%,说明财务部门在筹资增收、控制成本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代表们也很关注学校财务面临的困难,认为2010年预算张弛有度,对该花的地方保证投入,同时控制严密,体现了财务部门“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服务意识。
3、对人事处所作分配办法的原则和思路报告的审议
代表们对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思路表示认同。认为人事部门在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经过了认真、细致的研究,考虑到了各方利益,关心了每一位为经院工作的教职工。
4、对工会所作工作报告的审议
代表们认为,工会去年组织召开了第二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会上形成了精细化管理年的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去年代表们提出要设立提案委员会。工会通过调研,今年就出台了草案,体现了民主治校的进步,说明工会代表职工利益,在为职工想办法,建渠道。
5、对工会所作经费收支情况报告的审议
代表们认为工会收支清晰,用度明确,制度完整,没有异议。
二、代表的建议
1、与学校发展有关的建议
关于做实院系,代表们认为,关键是做好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都要靠师资来完成,说到底还是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做实院系的牛鼻子。同时,做实院系不能仅停留在设想上,要有相应的机制,明确责权利。
关于规模和质量的问题,代表们认为,我校在发展初期注重规模,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发展到现阶段,以质量兴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必然趋势。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关于处理学校精英群体和普通职工的关系,代表们认为,精英是学校的标志,非常需要,普通职工要做大量基础性工作,也必不可少,学校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及其内部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教代会的召开,代表们建议,作为学校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次教代会都要设置重大议题。
2、与部门发展有关的建议
关于两翼两补充,本团代表多来自两翼和两补充单位,在以本为本的前提下,两翼两补充甘当配角,做好补充。同时,也希望学校多予支持,让各方面都健康发展。特别是这些部门在新体制下聘用的员工人数众多,岗位重要,要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不仅要在经济待遇上关心,更要为他们建立成长通道,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比如参与教代会和党代会的权利。
关于如何利用本科教学资源的问题,代表们认为本科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但是涉及到比如管理技术学院、法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高职高专,要提高实践能力,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目前与校外高职高专差距太大,希望学校给予更大的支持。
3、与学生发展有关的建议
代表们从学生中了解到,学生希望我们的领导能都与学生接触,能经常见到领导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关心学生生活,了解情况。
代表们了解到近期校园盗窃事件增多,尤其是食堂,希望我们一方面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一方面加强管理。
4、与自身利益有关的建议
代表们关注到职工亚健康问题,倡导全校职工加强运动锻炼,少打牌,多打球。
代表们关注到教师小区的物业管理、狗患、房屋质量、维修等问题,希望有专门负责的部门,能及时快速的反应。
代表们关注到汀兰苑空置率比较高的问题,建议学校统一组织,将空置的房子出租给校内有住房困难的各类员工。
二、 活动主题
低碳节能我先行,集约有效创优秀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主要突出活动主题,在全校开展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校园风尚,使“节能减排”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通过节约低碳意识的培养进行德育延伸教育,倡导学生在学习上集约有效、统筹规划的科学学习意识;借助节能宣传,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营造全校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17年6月11至17日为节能宣传周
三、组织领导
组长:葛永信(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副组长:金延东 陈文龙 许传民 吴其玲
组员:李新昌 刘青禄 李敬永 韩明玉 吕廷良 赵同海 纪国亮 王正琪 韩鑫德 刘宁 毛德聚
三、 活动主要内容
(一) 发动宣传阶段:通过升旗仪式开展节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节能宣传周的启动仪式;通过悬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能标语加强在校园范围的节能宣传,增加学校的人文气息;在宣传活动主题的同时,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相关法规,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校园”,实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通过在学校宣传栏内悬挂节约宣传画的形式 提高师生对国家节能法规的认识;通过在办公室电脑、空调等设备上以及食堂内粘贴节能宣传标语来提高师生节能意识,引导全体师生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做起。
(三)活动推进阶段: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我为节能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 根据节能宣传周的总体部署,在学校开展?我为节能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通过合理化建议征集,促进全体师生从被动节能到自发节能的转变,让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师生节能意识,倡导低碳生活。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活动内容:以合理化建议征集的形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校节能工作献计献策。
3、参赛要求:参赛教师将合理化节能建议统一交到学校工会(吴其玲主席);参赛学生将合理化节能建议统一交到学校团委(毛德聚书记)
4、评比程序:通过张贴公示、网络投票、专家评比等方式进行评比,对于合理的优秀合理化建议进行采纳和奖励。
5、奖项设置:教师和学生分类奖励。
为了提高学生的低碳节能我先行,集约有效创优秀的意识,使节能减排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学校在学校学生范围内举行征文活动。征文内容:以“低碳节能我先行,集约有效创优秀”为主题征文内容要紧扣主题,可以反映生活、学习中的节能习惯,集约化规划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提高的有益帮助。
五、职责分工
(一)材料下发、组织协调、宣传:校办公室( )。
(二)活动发动与启动仪式:校工会(吴 )、校团委(毛 )。
(三)节能要求落实:总务处(李 )、安全处(韩 )、教导处( )、教科室( )、政教处( )等。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在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系列宣传活动。
(二)加强协作。节能宣传周活动涉及部门多,各项工作校办公室统一协调,其它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协作,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基础。但近些年来,我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既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稳步向前发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教学模式已显现出不少问题,例如,学生只重视技能技巧类课程(钢琴、舞蹈、手工、绘画等)的学习,而忽略专业理论课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考试评估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欠合理;学生教育教学技能欠缺……
为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得更加完善,凸显幼儿教育的特色,结合以上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仅供参考。
一、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
由于中职学校招生宣传及学生实习就业等原因,专业汇报演出已成为展示学生技能技巧、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的确,这一形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许多家长都领着孩子慕名前来学习,各大幼儿园也纷纷与学校学生签订就业实习合同……但据近几年学生实习情况跟踪及各园长的信息反馈来看,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着实有待加强。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技能,而园长们反映,大部分学生的技能技巧都很好,但却不知道怎样组织一堂课?更别说优质课了……虽然,学校开设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由于其属于专业理论课程,相对技能技巧类课程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都说理论必须与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建议建立实习基地,用于学生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建立常驻幼儿园见习和实习基地
针对学生教育教学技能欠缺的情况,建议与幼儿园建立稳定的见习和实习的关系。对幼儿园来说,可以增强园方的名誉和影响力,对学校来说,可以提供学生更多见习和实习的机会。作为师范生,必须将理论结合实际,通过见习和实习,她们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建议第二学年下学期可适当安排一周或一月的幼儿园实地见习。
三、举办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竞赛
各个地市每年都会开展有关音乐、舞蹈、朗诵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或多或少的对学生学习的重心有所影响,学生们都偏爱技能技巧类课程的学习,而针对以后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竞赛基本没有。因此,建议举办有关教育教学技能的竞赛,这样才能够让她们更重视自身教育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未来的人民教师。
1、说课比赛
说课,是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说课活动能有效的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学的积极性。这是教师提高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目前,说课已成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也必须具备说课的能力。
2、教学活动设计比赛
这一比赛的实行,是为弥补说课的不足。说课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毕竟是“纸上谈兵”,看不到教师如何临场发挥,看不到教师驾驭教学活动的艺术,也看不见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效果和幼儿实际思维的过程。因此,建议举办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比赛,切实提高学生组织课堂的能力。
3、讲故事比赛
讲故事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竞赛中已有涉及,希望能继续开展。
四、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因中职学校生源素质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学习成绩,大部分学生不重视、不在乎,不同程度上给任课教师带来困扰。所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建议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例如,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实习、毕业相关联,对于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做适当的要求——补考,如补考仍为通过,则继续留校学习,推迟实习时间。
五、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较多,学习任务很重,一周下来,每天七节课安排得满满当当,有些甚至安排到了第八节课,课时严重超量,教师与学生都很疲倦,却很无奈,删减哪门课程都难于实现,针对这种情况,如若可以,建议做如下的调整:
1、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调整
钢琴、舞蹈等专业技能课时为每周四节课,学生分半上课,也就是说,每个学生一周只能上到两节专业技能课,除掉回课及练功的时间,学生用于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少得可怜,同时,学生每年都有较重的演出任务:毕业汇报演出、校园艺术节及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类比赛等,为了能够更加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建议第二学年适当增加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量。
2、基础文化课程的课时调整
初探学校:代表忧心
2006年9月,新学期刚开学,海昌街道人大工委便组织代表来到了辖区内的两所民工子弟学校――永宁学校和安宁学校进行视察。
步入安宁学校的大门,代表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挤”。教室里,课桌椅密密地挨着,孩子们伸个懒腰都怕撞着别人。“就这么点地方,只能挤一个是一个了。”校长俞本元很是无奈,“我们大部分班级学生数都在60人以上,其中3个班级甚至达到了70多人。”办公室里,10多名老师挤在20多平方米的空间,只能轮流坐桌办公。而在永宁学校,人均建筑面积更是不到1.5平方米。
据介绍,这两所学校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教学设备和体育活动设施,学生的课桌椅都是当地几所学校淘汰下来的,部分椅子甚至还是农家常用的条凳。学校没有电脑,没有图书室,学生只能在水泥洗衣板上打乒乓球……
让校长们犯难的远不止这些。由于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任务又十分繁重,学校往往招不到老师,招到了也待不长。加上教师的进修、培训机会几乎为零,部分教师甚至还没有取得教学资格证书。
当得知开学报名时,由于用房紧张再也无法挤塞,竟然有160多名孩子被拒之门外时,代表们眉头紧锁。海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文龙恳切地对一同参加视察的王陈利代表和周国松代表说:“你们也都是市人大代表,学校既然办在你们村里,就让我们一同努力,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至少不能让孩子们因为场地问题上不了学。”
多方奔走:代表操心
说干就干。一方面,海昌街道人大工委及时将视察情况以书面形式提交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及有关部门。另一方面,王陈利和周国松两位代表,一次次地跑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筹集了90多万元投入设施改造,一门心思要把学校的硬件搞上去。
2007年2月,海宁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王文龙等11位代表联名提出了将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列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的建议。“目前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对照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办学标准和要求相差甚远,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单靠其自身力量来实现达标办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代表们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并开出“药方”――“政府应将民工学校的开办和管理及教育发展列入全市教育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建议一经提出,当即得到了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被列为2007年重点督办建议之一。
在政府部门积极办理建议的同时,代表们也没闲着。他们积极联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助学活动,呼吁大家有钱出钱、有物捐物,共同帮助民工子弟学校提高办学能力。很快,一辆辆卡车载来了学校需要的体育活动器材;各界的好心人送来了一本本图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海宁蒙努集团董事长岳姚祥一口气捐助了20台电脑……民工子弟们终于可以和本地孩子一样打球,一样学电脑,一样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借阅图书了。
再看学校:代表放心
2007年6月,王文龙代表收到了来自海宁市教育部门的答复:非海宁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纳入了全市教育总体发展规划。
建议落实了,可悬在代表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却只放下了一半,究竟民工子弟学校的问题解决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眼见为实。
2008年9月初,海昌街道人大工委再次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民工子弟学校。
走进安宁学校大门,一座崭新的三层教育大楼矗立在眼前;原本晴天阵阵尘土、雨天潭潭泥水的烂泥场地改造成了宽阔的水泥操场……同样,在永宁学校,让代表们最为注目的是新添的10间教育用房以及教室里传来的琅琅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