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01:29:49
导语:在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严谨治学,营造乐学氛围有人说,推行课改会影响成绩的提高,但三一学校的老师们认为:课改非但不影响成绩,而且能有效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乐学。一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品质课堂。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2]。三一学校品质课堂的基本体系是:将课堂分成导入、分享、反馈“三环”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知识梳理、当堂检测“六步”。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教师还应做到“三讲”(讲底线、讲规则、讲方法)和“三有”(有趣、有序、有效),严格执行“六条底线”①①原则。三一学校长期坚持学校行政、年级组长推门听课制度和科学严格的常规检查,以促进教师们对课堂品质的自觉提升,让学生喜欢上课,爱上学习。二是创设“双语教学”环境。为了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三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教材是参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并融汇北京、上海等地区英语教材,再由学校教师编写而成,非常适合农村小学生。教师用英语授课是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三一学校要求各科教师运用课堂英语“点滴式浸入”,比如运用简单的课堂英语、对简单术语的英语解释等。三是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辅艺术。三一学校鼓励教师利用下课时间、放学后义务辅导学生,因材施教。对优等生采取“破立”法(树立目标、达到目标、再立新目标)来激发斗志,增强信心,从而促其更优秀。对偏科的学生,采取“改观念、激兴趣、补短板”三步走的办法,让其认识到偏科的严重危害并自觉赶超。对潜能生,则采取教师辅导与对子帮扶相结合的办法,从态度抓起,从基础抓起,注重实效。
1.2诚实做人,促进品质成长一是培养目标意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从不会做人到会做人是一个过程[3]。三一学校引入三一集团企业管理理念和腾讯QQ晋级机制,由学校行政、德育处、班主任、学生会、班干部由上而下对学生在出勤、纪律、学习、卫生、双语、礼仪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督评,小组每日一总,班级每周一核,学校每月一评,及时评选出品质学生和品质班级,并集会表彰,给品质学生颁发胸卡,免费为他们提供热水洗澡、自动洗衣、卡啦OK、绿色上网、商店购物等服务,让学生们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二是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十星级”寝室评比是学生自主管理的主要形式。三一学校根据学生寝室卫生、节约、守纪、团结等十方面的情况,由学生会干部一天一检查、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一月之内做到零扣分的寝室被评为“十星级”寝室,学校给予该寝室适当奖励。另外,三一学校还坚持“两行纵队参加一切活动”。即进行集会、就餐、就寝时,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站成两行纵队有序进行,积极倡导行进过程中不大声喧哗、不追赶打闹、不怠慢拖拉,真正做到有序集会、无声就餐、快速就寝。三是培养感恩意识。针对当前农村“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增加”的现状,我们借助QQ、微信等现代通讯渠道,分年级、班级建立了有学校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加入的家校QQ群、微信群。目前,有85%以上的家长加入了家校群。学校随时可以与家长沟通,留守儿童也可以与父母交流,家长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生活的状况,学生知道父母在外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三一学校每年的感恩节都会开展感恩横幅签名、感恩书画卡片创作、励志演讲、给父母洗脚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把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父母的情怀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引导他们将感激之情转化为诚实做人、努力学习、品质成长的动力。
1.3卓越做事,培养一流学生一是培养有爱心的人。《礼记》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三一学校爱心接力义卖活动中,学生们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读过的书籍等物品,在学校提供的班级区域义卖,活动分工明确,场面壮观,气氛融洽,老师们也参与其中,爱心义卖活动锻炼了学生们与人相处的能力。每年3月,学校团委均组织学生开展慰问孤寡老人、义务植树、农村环保义务规劝等学雷锋活动,引导农村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把富有意义的事情做精,并克服困难完成难度较大的事情,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品质,也教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二是培养知行合一的人。三一学校4月份的读书节重在引导学生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其中,中华经典古诗词朗诵大赛是一场有声有色、精彩纷呈的诗文朗诵盛宴,让师生们感受到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悦读•成长”知识抢答赛,则重在激发阅读兴趣,拓宽学生视野。10月份的科技节,鼓励学生人人动手,学以致用,积极创新,并分班级、年级、学校三步进行评选,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三是培养素质高雅的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三一学校提出了“让墙壁说话,让花草含情”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营造了“校园无闲处,处处都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校每一堵墙、每一块专栏、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陶冶性情,得到启迪。
2品质教育实践成效
2.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模式的改变和教师们的精心辅导,让学生从厌学情绪中解脱出来,沉闷的氛围活跃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充实了,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高。在2014年奥赛中,三一学校数学获市第一名、物理获市第四名、化学获市第四名、生物获市第二名,学校也被评为涟源市学科竞赛优胜单位。学生获国家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获中南六省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三等奖2人。2014年中考,三一学校共168名学生参考,930分以上的学生有32人,其中1020分以上的学生2人。全校九科总分人均达703分,科人平分都居全市前5名。其中,政治、历史两科排名全市第一,九科综合排名全市第二。同时,八年级生、地会考也取得了喜人成绩,两科总分人均达160.3分,为2015年的中考奠定了良好基础。
2.2打造安全文明校园对农村留守学生品质教育的推行,让三一学校仅花了半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六个没有”①①的养成教育格局。坚持培养学生“两行纵队参加一切活动”的习惯,让学校真正实现了有序站队、无声就餐、快速就寝,有效预防了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该项成果已入选中央综治委全国100项平安校园优秀成果三等奖(其他获奖学校为名牌大学或重点高中),并由中央综治委在全国推广。
1.缺少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存在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大部分的人群都具备生理需求、归属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以及受人尊重的需求,从总体上来讲,农村留守儿童的吃、穿、行、住等都能够实现,然而,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会感到缺乏少亲情和安全感,也没有家庭归属感。留守儿童往往会遭受其他同学或者是人员的嘲笑和讥讽,这使得留守儿童不被尊重,进而会出现一种自卑的心理感受。事实上,留守儿童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以及不被人尊重是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的缘故。大部分留守儿童父母思考更多的是怎样挣钱,而不重视跟孩子的交流、沟通,这样孩子就不能够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就会出现一种自卑的心理,性格变得古怪和内向,不想跟别人交流,甚至他们的性格会变得非常暴躁。
2.缺少学校教育。
农村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跟儿童的身心发展不相适应,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或者是设置心理课程的机会比较少,因为受限于经济条件,农村的中小学学校仅仅可以确保有关升学科目的教学,像是数学和语文等,而很少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的待遇保障比较低,甚至是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这使得不少的教师要么是到城市教学,要么是不能够对目前的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他们有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基本的教学任务。再者,未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他们比较片面地认为,在面临升学压力的前提下,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最为关键的。为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3.社会环境因素对留守儿童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方面,投入农村教育的成本远远不够,这使得教学设备紧缺,教学管理落后,缺少教师队伍,这样学校就更加无暇顾及留守儿童,进而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另一方面,户籍制度存在的不足,由于我国实施的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机制,这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源头,农村留守儿童不可以享受到跟城市一样的教学资源与教育权利。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1.注重实施家庭教育。
务必实施有效的策略进行家庭教育。这就要求:第一,村委创建关于留守儿童的档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定期的了解,激励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一系列的活动,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应当为他赠送小礼物,进而使得他们不再感觉到孤单,感受到大家庭的关怀。第二,在劳务输入大省,大力地提倡父母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让留守儿童的父母清楚自我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推动家长借助多种形式跟留守儿童交流和沟通,从而加强父母跟子女的联系。第三,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一系列的形式宣扬教育留守儿童的策略或者是方法,推动家长通过有效的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2.学校教育的实施。
组织法制平安座谈,推动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设置一些心理教育课程,有效地借助图书室、阅览室等学校阵地,组织多彩多姿的校内活动。教师注重家访,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及时的观察,以结对帮扶、座谈和家访的形式多多关注这些留守儿童。根据留守儿童缺少家长呵护的情况,教师应当实时地转化角色,从单纯性的指导学生学习到关心学生的心理、情感、生活、学习方面的转变,并且充当儿童的暂时父母。
3.有效地体现政府的作用。
第一,注重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固有的学校设施进行完善,建立农村寄宿制的学校。在改建农村落后校舍的过程中,为学校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初中的时候,由于留守儿童可能离家比较远,这就要求学生寄宿。这样不但能够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而且还能够推动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寂寞和孤独感得以缓解。第二,在城市建设农民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应当让农民工的孩子上学。在具有较多农民工的城市,建设相应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从而让农民工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身边上学,这样,孩子能够同时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此外,公立学校也要接受农民工子女上学,并且不能够歧视他们,不能够向他们的家长收取比较高的赞助费或者是借读费,并且确保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享受到跟其他学生一样的义务与权利。
三、结语
1.1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和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81人进行调查,其中男生51人,占63.0%;女生30人,占37.0%。
1.2工具
1.2.1焦虑抑郁量表。
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要求青少年对自己半年以来的情绪体验状况进行报告,采用3级计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3个项目平均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水平越高。
1.2.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汪向东等,1999),该量表分为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2个维度。共12个题目,采用7点计分,分数越高,表明领悟社会支持越高。
1.3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得分女生高于男生
t检验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得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1)。其中男生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为(0.59±0.48),女生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为(0.96±0.62)。
2.2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
相关分析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显著负相关(r=-0.23,p<0.05)。即农村留守儿童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越少出现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的抑制因素。
3.讨论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向城市,于是产生了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这一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引导,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根据留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我留守型;“单亲”留守型;隔代监护型;他人寄养型。[1]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认识模糊
道德情感是随着人们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产生和形成而发展丰富起来的。[2]父母外出打工,与子女聚少离多,亲子之间互动频率降低,导致亲情缺失。传统意义上的双亲教养模式改变,各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出现,使留守儿童在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不良变化,继而引发心理问题,无形之中造成他们道德情感的冷漠。同时,父母长期缺位,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方面缺乏正确的认知,道德认识模糊。
(二)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3]拥有坚强道德意志的人,能利用客观条件,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反之相反。留守儿童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大部分都是隔代抚养,缺乏父母的管教,道德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使道德滑坡。道德行为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4]大多数留守儿童长期和祖辈们生活在一起,他们认为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就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缺乏对孩子进行道德和精神层面上的教育。这种溺爱的监护方式造成了自制力不强的留守儿童任意妄为,道德行为失范。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拉大。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三农问题的表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从家庭、学校两方面分析其成因。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等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的偏离。同时,他们大多由祖辈们照看,祖辈们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处于缺失状态。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薄弱
学校作为专业化的教育机构,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课堂,学校在留守儿童德育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就在于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其逐渐社会化。”[5]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一直把成绩看作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德育地位得不到贯彻落实,这种现象在农村的教育中更为突出。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
(一)发挥农村中小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般来说,农村学校教育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寄宿条件,为此,学校要积极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寄宿条件。班主任可以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成长状况,定期与学生沟通,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等,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跟踪教育。学校在保证基本课程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爱。
(二)加强社会组织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
除了发挥学校、家庭的作用外,社会组织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社会组织要综合整治农村中小学学校周围环境,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留守儿童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安抚他们孤单的心情,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心。
(三)强化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尽量陪伴孩子的成长。迫于压力,即使外出打工,也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定期与他们见面,以便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同时,父母也要经常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全面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他们的心理变化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指导。
作者:高萍 单位:济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6.
[2]肖祥.论道德情感与感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200.
[3]陈敏.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6).
家庭则是儿童早期接触最多的生活场所之一,而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互动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家庭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家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家庭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应着重培养儿童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社会角色认知、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具体说来即是家庭教育不仅有助于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还有助于儿童锻炼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2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影响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弱化或不完善甚至是缺失,使孩子教育处于“真空”状态,这对儿童的生理、心理、人格以及社会化进程都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1适应不良
郝振等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的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儿童适应不良是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在其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能在身边照顾,一般将其交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亲戚或朋友代为监护,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与父母分离带来的分离感以及与监护人的隔阂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在焦虑、敏感等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相较非留守儿童更容易焦虑和敏感。留守儿童和父母相处时间减少,空间距离加大,渴望父母关怀、爱护等一系列的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导致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安全性降低,相对非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人格障碍,即容易形成攻击型人格或者是畏缩型人格,较难形成安全型的依恋。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的研究表明,早期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缺乏对人最基本的信任,不能与人很好地相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容易使他们产生人际关系障碍。由于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交往往往表现出退缩畏惧或目中无人,难以与人建立、维持稳定融洽的关系。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行为,例如:退缩或冲动、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2.2认知偏差
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这种认知偏差首先体现在对自我认知方面存在偏差,由于长期缺少亲情关注,留守儿童难以进行合理的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留守儿童大都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更多集中于消极方面。另一个表现则是在生活中对事件的认知上,相比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件,最显著的体现就是会把不好的事情发生原因都归咎于自己身上。缺乏父母的引导、教育,加上自卑感,使得留守儿童在认知方面存在普遍偏差,不能相对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看待问题,缺乏自信,做事缺乏主动性。
2.3学业成就不高
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等级为“优”的比例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班级名列前茅的只占12.6%,处于中游的占63.6%,处于下游的占22.7%。以上研究结果都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从而导致农村整体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出现了农村学生自1990年以来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不断滑落的现象,进而影响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
2.4难以形成亲社会行为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本身缺少清晰的榜样行为可供模仿,再加上没有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奖励、强化和惩罚,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和形成正确的社会角色认知。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预知,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将难以形成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当留守儿童在两难的道德情境下面临抉择和取舍时,当他们迫切需要一个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咨询者和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时,他们却不得不面对的是有着陈旧观念、知识匮乏的监护人,不仅会引发留守儿童的困惑和内心冲突,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由于道德学习过程的受阻,使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3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3.1父母亲情缺失
儿童所有的情感之中,父母亲情是最基本,也是其他感情所不能替代的。但是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经济条件,造成的留守儿童从小便与父母分隔两地,由于时间、地域或是工作忙碌等原因,使得留守儿童同父母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纽带,情感交流较少甚至几近于无。
3.2责任心不足
父母法律意识缺乏,责任心。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工作繁忙为理由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委托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身上,认为自己只需要满足留守儿童的经济需求就完成了自己的义务,照顾、督促和教育留守儿童是委托监护人和学校老师的责任,将自己完全置身于教育子女行列之外,这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大原因。
3.3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滞后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中,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作为祖辈存在代际隔阂,容易出现沟通障碍;作为委托监护人,本身就没有直接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教育尺度难以把握;另外留守儿童父母本身囿于自己知识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所限,又受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知不觉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
4对策
4.1家庭层面
4.1.1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责任意识
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意识。让其认识到将孩子扶养教育成人,不仅仅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一种社会美德的体现。因此,留守儿童父母应具备较好的教育责任意识,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甚至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交给委托监护人或是学校老师,无论工作多忙碌都应该尽量抽出时间主动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4.1.2加强留守儿童同父母的沟通
必须加强留守儿童同父母的情感交流。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关心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关注留守儿童经济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强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关怀,真正地关心留守儿童情感方面的需求,给予足够的亲情支持和解答儿童成长方面的困惑,不仅从物质层面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更要从精神层面真正关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1.3革新教育观念和方式
无论是留守儿童父母还是委托监护人都应该有意识地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善和提高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摒弃“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和粗暴的棍棒教育方式。留守儿童父母首先应当认识到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再一个教育方式也可以借鉴心理学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的相关方法,当留守儿童习得或表现出一个有利的行为时,家长或委托监护人给予及时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增加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表现出不当行为时,家长或委托监护人要及时制止,减少这一不当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改变只批评不夸奖的教育方式。
4.2学校层面
4.2.1切实贯彻“家——校”交流制度
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制定并贯彻落实“家——校”交流制度,对家长和委托监护人传授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再一个就是合理运用如手机、微信和网络等多种手段保证学校老师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以便老师和留守儿童父母或委托监护人都能准确而及时地了解和反馈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
4.2.2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让更多的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知识,同时运用心理学中团体辅导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让这些有着相同经历的留守儿童在一个理解、包容的环境中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忧愁,交流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和疑虑,适时地让他们掌握一些积极悦纳自己和排解烦恼的方法。“互助小组”不仅可以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而且还可以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培养和学会分享、互助和合作等意识和行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4.3社会层面
4.3.1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首先政府各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努力缩小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差距,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有与城市儿童平等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的权利。再就是要把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4.3.2净化留守儿童外部教育环境
论文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学龄教育问题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入手,分析了导致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及家长各方面配合,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国家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二元格局趋势愈加明显,随着农民外出务
工进入城市生活的人员逐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跟随在父母身边一同到城市务工地生活的18岁以下儿童。这些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和对待社会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儿童较大的差异,已成为我国在教育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产生而出现的新名词,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沦落为城市里的“二等公民”。流动儿童也是近些年在大中城市中不断涌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伴随中国社会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他们大多是因为跟随父母打工进入城市,同时也是游离于城市的主流生活之外,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接受教育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家庭的完整和幸福,更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心理问题易发生
由于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虽然同城市居民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里,却由于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几乎处在隔绝的状态。流动儿童,大多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遭遇跟其父母基本相似。流动儿童虽身处城市,却完全享受不了城市的生活待遇。城市生活的富足、现代与农村生活的贫乏、落后在流动儿童的眼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加上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歧视、不理睬,极易使流动儿童在早期就埋下不平衡的反社会心理。
(二)家庭学习环境差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工资普遍不高,也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稳定的居所,大多居住在简陋的租金较低的偏远或房屋比较简陋的地方。因而,流动儿童的家庭学习环境很差,很少有专门的学习房间及专门的学习课桌。
流动儿童的父母做生意的较多,工作比较忙碌,留在家中做家务的时间较少,因此,很多流动儿童很小就承担起了家中的事务。并且出现很多前店后屋的情况,流动儿童总是被喊来店里打杂,与城市儿童相比,极大地耽误了学习的时间,也容易使孩子缺失玩耍的天性。
(三)接受学校教育情况不平等
流动儿童都是未满18周岁的学龄儿童,在进入学校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与城市儿童不同的待遇。首先,入学机会不均等,由于城市中学校班级的人数限制,由农村转入城市的儿童大多出现没有班级接收的现象或可能留级学习。因此,就会出现大量的超龄学童,即流动儿童的年龄大于同班同学的普遍年龄。其次,虽然目前大多城市中已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许多城市家长认为农民工的孩子顽劣、差等生等偏见,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且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使流动儿童并不能享受到跟城市儿童一样的学习待遇。再次,现在的教育面向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余,城市的家长还把孩子送去上学科辅导班和艺术特长班,这相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家庭却大多负担不起。最后,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收费项目纷繁众多,乱收费现象严重。根据调查资料,流动儿童平均每年比所在城市当地学生多交856.4元(最多的多交27020元),其中,借读费平均多交603.3元(最多的为1000元)、赞助费平均多交213.9元(最多的为20000元)、管理费平均多交39.2元(最多的为1300元)。
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jenkins和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家庭规模可以预测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水平。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亲戚关系较少,因此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不多,而父母又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因此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对这些儿童关注的缺失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但流动儿童的增加却未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流动儿童转入城市后,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子女生活在城市由于与当地孩子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的差异,也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受到当地人民的歧视。因此,使得流动儿童进入学校后,很难和同学相处,并可能由此产生一些异常行为。
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村儿童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学习的问题。“两为主”政策强调以流入地为主,而当地学校的变相收费使流动儿童父母微薄的工资难以承受。
(二)家长缺乏对孩子及时、正确的教育
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城市中一般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小,并且收入比较低又比较累的工作。因此,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学习,并且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没有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父母中,只有26%的父母经常检查子女的作业,57.2%的父母有时检查子女的作业,16.8%的父母从不检查子女的作业。
(三)同辈群体中的负面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这个陌生的环境,与城市儿童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他们同同辈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同辈群体是流动儿童交往的重要群体,与同学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各种知识技能。slaughter等人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比受拒绝的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流动儿童大多性格内向,不太受同学的欢迎,相对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较少。特别是流动儿童与其同辈群体交往中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三、改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政策层面保护
我国政府需要建构一个全面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来保证流动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例如,制定流动儿童教育法,明令禁止学校的乱收费项目,并推出一些有利于该群体入学的优惠政策,给予接收流动儿童的学校一些特殊优待,评选培养流动儿童优秀单位等。还应该向条件较差的家庭和接收流动儿童相对较多的学校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支持。
(二)倡导社会关注、关怀流动儿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流动儿童有更好地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结交朋友、提升自信心、促进精神健康,并组织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爱应该传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这些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并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理想。教师还要用更多的爱来关怀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爱。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并建立家长联系薄等形式了解流动儿童的生活情况,并给予他们的父母正确的培养孩子的方法,使孩子在适龄阶段得到最好的成长教育。
(三)改善农民工自身教育问题
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使其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大多属于知识较少的阶层,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因此,应当成立专门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育儿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作为儿童的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经常交往的对象,意识到儿童的同辈群体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多与儿童交流,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指导,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信任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为了把孩子教育好,还应该多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使孩子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愉快地度过童年时光。
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他们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学校的正确培养、家庭浓浓的亲情、以及全社会都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浓厚氛围,定能筑成流动儿童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朱拥军,严俊俊.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讨——全纳教育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2、赵俊峰,史冰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相关热搜: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一、引言
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始于陈鹤琴在南京创立的鼓楼幼儿园。学前教育主要指儿童从0岁直到小学入学前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儿童的感官、言语、秩序、阅读能力、心理发展和情感等。随着心理学及儿童教育学科的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可。学者们大量的研究也显示出了学前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成长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目前在我国4个阶段的教育中,唯独缺少学前教育的立法,最早开始重视学前教育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在党代会上提出学前教育问题。随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学前教育被作为今后十年教育发展任务之一。教育部及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然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而农业技术手段的改进,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些农民工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的研究热点。
二、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的现状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大量人口的迁徙。农村富余劳动力成批地涌入城市,他们的后代要么继续留在家乡,由祖辈或者叔辈代为照顾,成为留守儿童,要么随父母进入城市,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借读。现从这两方面分别来分析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
很多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由于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只能将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乡,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看管。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比例相当大。孩子的监管人多数只是保证了孩子的穿衣、吃饭,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太关注。即使祖辈想辅导孩子的学习,很多农村的老人文化水平低,不知道该如何辅导,缺乏方法,多数是采取放任型的管理。
(二)随父母在城市借读儿童
还有一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民,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在城市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的孩子无法进入公立幼儿园,很多私立幼儿园高昂的学费也让他们望而却步。他们只能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打工子弟学校,大多数随父母进城的儿童都就读于无办学资质的幼儿园。
三、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量人口的有目的的迁徙,使人口过于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劳动需求密集的大城市。使本就紧张的当地学前教育出现更大的竞争,入园难、入园贵成为不可避免的常态。虽然学前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阶段的教育在我国并未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这就使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的实现难上加难。
(一)相关立法、制度不健全
学前教育未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学前教育的年限也受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出很大不同。教育部又很少有关学前教育的立法来保障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儿童能否接受学前教育全靠家长个人意志决定,农民工家庭的很多儿童,由于其父母的思想观念、家庭经济等因素被剥夺了入学的机会。
(二)教学质量不高
在查阅相关文献及笔者的调查走访中发现,不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随打工父母进城的儿童,所能接受到的学前教育的质量都不高。留守的儿童由于农村教学条件差,无人监管等难以接受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而随父母到城市的儿童,由于其父母难以达到公办园较高门槛的要求,多数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以下是这类幼儿园共同存在的问题:
1.配套设施不齐全。
学前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一样,表现出了较明显的“马太效应”。少量的公办园获得了政府大量的财政补贴,而为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提供入园机会的大量的民办园得到很少部分的财政支持,甚至是无照经营,随时有被取缔的危险。这些民办园多数是私人经营的,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缺乏,有的甚至连儿童基本的活动场所都难以满足。
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幼师专业毕业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都愿意到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当前留在农村任教的幼儿教师普遍学历不高,并且多数年龄较大,主要是凭借自己的摸索获得的教学经验。他们很多长时间在偏远的山区,不能接受较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加之长期得不到技能的培训,往往将学前教育视为是对幼儿的看管,或极端地将其小学化,失去了学前教育的宗旨。而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其办学经费有限,请不起好的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也不愿意到这类幼儿园任教。
3.教学方式、方法不科学。
在为农民工子弟提供教育的幼儿园中,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导致教学方式、方法不科学。这类学校表现出两个极端,要么是过于“放任型”,只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看护的场所,比较重视幼儿的人身安全,而忽视了知识的教授、性格的养成及个性的培养;要么是超前“小学化”的教育,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他们将幼儿大量的时间用来背诵古诗、学习算数,使这些幼儿在小学入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为本园的招生增加筹码,这就剥夺了幼儿玩的天性,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过早地接触了应试教育的思想,难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家长配合不到位
外出务工的农民为了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了打工挣钱上,对孩子的学前教育重视不够。认为小孩子还小,没必要到幼儿园学习,将他们交给在家务农的长辈,保证他们的安全即可。因此,相当多的幼儿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四、改善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学前教育法规、加大对农民工家庭学前儿童的关注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这些进城务工的人员,他们为流入地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当地政府有责任为他们的后代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教育部应该尽快完善学前教育相关的法规,尤其是针对农民工家庭的儿童要更加关注。如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建立教育基金个人账户,使教育经费得到高效的利用,真正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减轻农民工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
(二)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加大扶持力度
在外流人口较多的农村地区,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投入,建立一些条件较好的公办园,并将高校招收的免费师范生分配到这些地区进行支教,实行寄宿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城市郊区及“城中村”,农民工聚居地区,鼓励多种经营模式的幼儿教育机构的建立,对无资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不能一刀切地取缔,要对有稳定生源,并有一定发展规模的幼儿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办园标准,为其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民办园走向正轨。取消公办园户籍制度的限制,取消公办园成为某些特权阶层的专有福利,让纳税人出资举办的公办园,真正为纳税人服务,建立公开、透明的招生规则,规范招生行为,解决“入园贵”“入园难”的顽疾。
(三)改善农民工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