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2-18 00:25:58

导语:在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 必修 选修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在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源于必修又高于必修,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如何把握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衔接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下。

一、教材对必修、选修内容编排不同,把握好从定性到定量的衔接

必修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仅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简单相互换算。学生只需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并通过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初步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这里对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一笔带过,且不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而在选修中,不仅从定量的角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而且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还要求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根据浓度熵和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提高知识难度。

二、必修、选修课程标准不同,把握不同阶段目标的衔接

必修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选修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在必修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学生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不同,把握好难点、重点的衔接

必修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必修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化学平衡的建立。

选修教学重点: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选修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我们在教学中要熟知必修、选修中的重难点,才能很好地衔接。

四、教学课时不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把握好不同年级学生认识水平的衔接

高一开设课程多、课时少,知识的拓展对教学的进度会很难把握。比如, 在高一课堂上 想拓展“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又如,“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计划在必修来完成,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对于程度弱的学生,若增加这部分内容却是负担。其实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在选修中学习则效果会更好。

高二开设选修模块专题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达”,运用相关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解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生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加以应用;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量描述,则限制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方面。

在进行必修模块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切忌:超标、超前、超量,这样会导致课时紧张,学生压力过大。必修模块教学的顺利实施,为选修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不同,把握好教法学法的衔接

必修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实验来提升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以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27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大量研究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是深刻理解化学反应和规律的基础。我国新课程改革将有关中学阶段的化学反应原理内容,集中编排在《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该模块是为对化学反应原理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但由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有着复杂性、关联性、多样性和交错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很大的障碍。而许多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对《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教学时,也常常出现“教师自认为已经讲的很清楚而学生反复出错”的情况。为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在四月下旬对无锡市青山中学,姜堰中学以及南京市六合中学进行探查,并分析高二和高三两个不同年级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行为的认识,多角度研究了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方式,为今后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在原理部分的学习提供依据。

一、探查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从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期望的教学方式两个角度切入,分为五个部分:一、调查了学生的基本信息;二、通过表格式的选择,探查了学生对教材中内容的分散、整合的观点,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增加和删减的建议,总共17题;三、通过选择的形式对学生最推崇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探查,总共4小题;四、通过表格形式的选择,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探查,总共12小题;五、通过表格形式的选择,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各种教学活动进行了探查,总共14小题。本研究所有探查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

本调查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无锡市、姜堰市以及南京市三所四星级中学的453名学生。之所以选择四星级学校,是因为这类学校选修化学的学生相对较多。本调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差别,对上述学校的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进行探查。考虑到调查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基础,而高二年级正进行着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因此在四月下旬进行探查的实施。

二、探查的结果分析

1. 灵活地将学习内容进行分散和整合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教学内容分散和整合的意图,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突破现有教材中的呈现顺序,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问卷中涉及到原电池、电解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金属腐蚀这四个知识点,原有教材中是分散编排的,问其是否可以整合编排。另外涉及到化学平衡移动、pH的计算、勒夏特列原理这三个知识点,原有教材是整合编排的,问其是否可以分散编排。对学生关于学习内容的分散和整合意见的频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高一时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概念,在“化学反应原理”这本书里,又专门讲解“原电池”,88.7%的学生认为这样分散讲解有必要,并认为前面出现的知识是基础,后面出现的知识是前面的深化。11.3%的学生认为整合讲解比较能够促进自己的理解。此外,对于“化学平衡移动”、“pH的计算”和“勒夏特列原理”的讲授顺序,大部分学生赞同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散讲解。而对于“电解质”、“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平衡常数”和“金属腐蚀”的讲授顺序,大部分学生赞同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讲解。笔者认为,教学内容需进行灵活地整合和分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教育对象是有差异的。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特级教师的教学观摩,发现特级教师能够灵活地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散与整合。例如徐宾老师在进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时,不但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而且灵活地将MgCO3Mg(OH)2、Ca(OH)2CaCO3、AgCl溶于氨水、Mg(OH)2溶于NH4Cl溶液、AgClAgIAg2S、锅炉水垢用Na2CO3溶液预处理等内容加以整合,最后引导学生用平衡移动的观念解决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问题。

2. 适当拓展增加学习内容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布鲁姆曾说过,“学什么是比怎样学更为重要的问题”。笔者通过下列问卷调查题探查了学生关于学习内容拓展的看法。

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学习,你认为最需要增加的是( )

A. 实验 B. 应用实例 C.典型例题

D. 教师精彩讲解 E.拓展延伸

统计结果见表3。

从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38.6%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实验,28.5%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应用实例,18.1%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典型例题,8.4%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拓展延伸,6.4%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教师精彩的讲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学生关于“沉淀溶解平衡”拓展看法的频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

第3篇

一、明确要求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心,它串起了中学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可以说高考每道命题均离不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该专题虽然在2009年考试说明中在“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中只有一个“理解”、三个“了解”和一个“认识”,在“化学实验基础”中一个“了解”,看上去内容不多,要求不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对元素化合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比例上元素及其化合物由以前的18%调为20%,题型上除了有选择题,可能有框图推断,还有学生感到有难度的以元素化合物为背景的综合题和计算题。

二、回归课本

师生都必须清楚每个单元复习的目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以课本为主。回归课本,抓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质量,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为思路,注意“点”―每一节的知识点、“线”―单质和化合物连起来的线、“网”―与某一物质相关的知识网络(整个中学阶断)三者相结合。同时通过教材(如新教材中有关环保、高新科技的彩图和阅读材料)、习题教学中试题背景材料的介绍及围绕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来设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在回归课本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求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热点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否则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就是一句空话,复习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三、融会贯通

近年高考试题中,重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同时配合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这已经是多年高考试题的一种稳定的固定模式,为此我们必须带领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求发展。与基本理论的融合,与化学实验的融合,与化学计算的融合。

四、巧用“经典”

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模拟试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使用好这些经典试题,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巩固基础知识。因而,在每一单元元素化合物复习的过程中,要精选试题,所选的习题力求紧密结合知识点,同时要体现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讲评,讲评时要有针对性,讲知识要讲联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讲思路要突出关键找题眼突破;讲方法要讲基本思路、常规解法,并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一些解题技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智力。

五、分层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化学知识的载体,其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过关,否则将会给化学科的整体复习带来困难。但是在具体复习中由于知识点掌握简单和有些题目的难度较高,也容易造成优生“吃不饱”和差生“吃不了”的情况。

第4篇

关键词:浙江省;选考加试题;特点;策略

高考选考是一个新型的考试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考的科目,进而根据学生成绩来选择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然而,由于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形式,师生出现了一定的迷茫,不知如何正确备考。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根据具体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总结出历史加试题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正确积极备考。

一、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选考加试题贴近高中历史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一直是浙江省的命题重点。比如,在2016年10月的第33题考查了“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这些都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该题主要考查的是选修六中第五章内容“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命题者仍然保留了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从而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因此,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对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关注度,学生在备考中要注重对历史教材的全方位理解,注重选修和必修的结合。

2.考查对知识点的整合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的试卷摒弃了自选模块,这将给命题者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在试卷中体现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的教材内容。浙江省的选修教材分别采用了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2015年10月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中有很好的体现,第33题将“孔子创办私学”、必修3中的“西汉太学”“科举制”以及选修6的“故宫之保和殿”相结合,从而将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整合,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34题将选修3中的“法西斯”与选修6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结合在了一起,选修3中的“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6中“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知识点。

3.积极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这是一件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学生在备考时也会做大量的练习。然而在2015年10月高考历史选考的加试题中,命题者没有刻意回避时事热点,而是将反法西斯战争最核心的内容作为考查知识点。这对历史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世人也会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在第34题中,分别从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原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点以及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法西斯主义的

认知。

二、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备考策略

1.聚焦教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分析来看,基本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因此,要求学生对选修以及必修的内容都要做到烂熟于心。然而,从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背诵的层次上。但是,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然换一个题型,可能就会出现不会的状态。从选考加试题的命题形式来看,虽然形式较为丰富,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托教材,理解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储备量,并是否可以随时进行解题。所以,在备考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时,考生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供一定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科指导意见以及考试大纲进行深刻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高考历史的复习会经过两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狠抓基础知识,并切实做到准、实、活。首先,准是指要将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到。实是指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影响都做到准确理解。活是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做到迁移,注重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将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地应付选考加试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以主题式通史的方法进行复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通过知识之间的再次整合,使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进行结合比较,从而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结构体系。

2.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材料中,历史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知识,但是也一定要结合史学资料进行复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教材一直是浙江省高考的特色,在选考加试题中同样也有体现,但是加试题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课程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素质。所以,在备考高中历史选考加试题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史学资料的学习,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命题。在命题过程中,可以不要求学生具备命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但是要求学生要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将史学资料与教材知识进行整合,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就会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从两年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加试题比较注重对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核心,建立三维的知识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如,在复习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先以时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的扩张以及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学资料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其次,以空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进行适当的结合,从而引出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以事件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在挖掘工业革命爆发背景的基础上,联系英国的议会改革和浪漫主义等史学资料,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工业革命的历史结构体系。

三、总结

通过对2015年10月、2016年4月和2016年10月的选考加试题的分析,加试题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将基础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聚焦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结构体系。在对选考加试题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加试题的选题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加试题。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50-0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工业流程题考查的主要能力为切入点,就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一些实际可操作的教学案例设计,使教学跟上《课标》的步伐,便于学生更好的应考,就成了值得我们努力的课题。下面就贵州省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进行分析汇总,就其考查的重点和能力,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1.近几年贵州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能力

工业流程题的试题结构包括三部分,分别是题头、题干和题尾。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附产品);题干部分是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题尾则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设置成四至五个问题,从而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考查的特点是立意新颖、科学性强、范围广泛、难度较高。现将近几年贵州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考查的内容、知识点和能力进行分析汇总,如下表:

综观近几年贵州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考查的内容多以元素化合物结合实际工业生产为主;问题设问形式主要有填空(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等的书写)和简答(工业过程中某些操作的措施、理由、评价等)两大类;考查的知识点则遍布整个高中化学的各个领域(除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外);考查能力方面主要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化学用语规范表达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课标》要求和更好的应考。

2.高考工业流程题考查能力启示下的化学教学及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题是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课标》对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要求的指导思想。但在现行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中均没有对工业流程题进行较详细和完整的说明和解释,多种新课程教材中也均无独立的模块和专题对其进行讲解。因此要跟上课改的步伐,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2.1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力立意"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灵魂,考查的是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业流程题是通过设置生活化学新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运用知识描述论证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能力。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分析、运用知识"与"论证和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前提。可见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检验。获取和解读信息过程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找出"已知什么"、"具备什么"、"要解决什么",在获取解读信息过程中,关键是把信息中的"关键词"、"关键信息"、"隐含信息"提取出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筛选、处理信息,达到问题的解决。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所以他们的兴致特别高,学得也特别认真,不但掌握了新知识,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一是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厥而就,而应该作为一种长期习惯养成来培养;二是我们在学生分析、整理有效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适时的评价,保证学生思路的正确和获得的信息有效。

2.2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工业流程题正是以真实的工业生产为情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结合化学知识设置问题,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深刻领会课程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过程,渗透工业流程题的思想和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试验证明,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对知识掌握的牢固度和深度都较打开书,老师满堂灌的效果更好。教育心理学也认为,中学生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用适当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我们要实现研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做到: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二是明确探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结果,而是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追问",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三是老师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乐于形成探究的习惯。

工业流程题作为新高考中的新题型,由于其取材于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在考查的重点上测重考查考生的各方面能力,它较好地体现了《课标》要求化学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探究的能力,也由于题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也较好地承接了高考选拔的功能。因此无论是出于应试还是改进自我的教学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对工业流程题进行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汇总工业流程题考查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分析其考查的主要能力,据此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教学案例片断的设计并进行反思,期望以此改进自我的教学方式和为同行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激发兴趣;讲究方法;课堂效率;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位教师思考的课题。而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其特点是知识点较散、内容抽象、知识容量大,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活力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呢?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课堂中应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认知兴趣,唤起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好奇,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学习化学选修4中的“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常温下酸的pH值小于7,碱的pH值大于7,那么像NaCl,Na2CO3,NH4Cl等盐溶液的pH值是都等于7吗?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急于想通过实验一探究竟。而实验结果又让学生大吃一惊,使学生更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

2.就地取材,还原生活,提高兴趣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让每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化学必修Ⅱ“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时,教师提出:酒和醋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调味品,那么谁能说说做鱼时同时放酒和醋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学生只知道是去腥味,却不知道二者反应生成酯而有香味,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引导,指出加这两种物质使鱼的味道更加香美,这是为什么呢?这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它们的成分及性质。

3.实验探究,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说实验是化学赖以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基础。抓住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征,组织学生做好各种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伴有颜色变化、沉淀生成、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等现象,它不仅是产生兴趣的“导火索”,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开端,因此,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这种惊奇反应,因势利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教师作为这一过程的组织者、设计者,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1.启发式教学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如,在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钠块的位置和钠块的变化情况,学生观察实验后得出如下实验现象:(1)钠浮在水面;(2)熔成小球,发出嘶嘶声,并在液面上迅速游动;(3)钠球在反应中逐渐变小,最后消失;(4)滴加酚酞的溶液变成红色。接着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钠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钠会熔成小球?闪亮的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发出轻微的嘶嘶声,直到球消失?反应后滴入酚酞指示剂,水溶液为什么会是红色?通过不断引导、观察、思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钠与水的反应可用五个字概括,即:浮、球、游、叫、红。这种启发式教学,以主动启发,步步引入来吸引学生,使之在积极思考中推导出正确、自然的结论,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因此,启发式教学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重要。

2.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工业化教学平台,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例如,在讲选修3“晶体结构与性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演示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的粒子数,形象直观易于接受。

教师是知识的先行者,更是学习的先行者,改进教学方法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利用现有课堂,把完成教学任务与开发智力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启迪创新思维相结合,围绕教学内容,巩固、拓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虹.关于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8(11).

第7篇

关键词:化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实践

一、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课,我们暂且不谈,主要说说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重点是针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建设基本要求是课程资源要系统完整,课程要有全程教学录像,适合网络传播。建设目标是通过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服务于教师的精品课向服务于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变。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

二、“化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转型升级的实践

南开大学“化学概论”课程是申泮文院士1997年创建的,该课程是他依据多年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在国内外教学研究对比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整套高等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中的第一门课程。经过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践,该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多年来,围绕该课程在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建设等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工作,已经连续4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奖励,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在“化学概论”课程持续建设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树立明确和科学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申泮文院士总结了过去60多年来我们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尖锐提出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几个历史性问题需要纠正:

(1)大一化学课程“General Chemistry”的译名错误地翻译成“普通化学”,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导思想的失误,正确译名为“化学概论”,属化学一级学科。

(2)大一第一门化学课程错误定名为“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属二级学科,是一门高年级的课程,错误定名违反了教学法规律,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述教学改革思想指导下,我们修订了化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一年级开设“化学概论”课,三年级开设“无机化学”课。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新方案设计合理,知识结构定位正确,反映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水平和需求。该方案受到徐光宪院士和西北大学史启祯等教授的充分肯定。

2.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性

(1)我们首先对大一化学的教学难点“元素化学”开刀,利用计算机技术编撰了一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造了“元素化学”的传统教学,此项工作获得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后,编写和出版了多部多媒体教学课件,参加了化学教指委和高教社组织的“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工作,其中“普通及无机化学”子库素材就是本课程主要资源的来源。“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的工作获得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课程的授课方式不断改进。最早使用自编的多媒体课件授课,上课内容按照教材中章节的先后顺序讲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内容信息量的增加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转变为以ppt电子教案和教师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讲授内容也由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讲改为按照知识点讲,这样教学内容的脉络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从完全由教师授课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学后登台讲授和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元素化学部分,组织学生分专题自学后,学生登台讲授与教师评价和总结相结合,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和演讲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3)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使得知识的连贯性更加顺畅。例如最早课程内容是先讲“化学反应速率”一章,然后再讲“化学热力学初步”一章,但在讲化学反应速率时出现了反应焓变的概念,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要讲的内容,可这时热力学还没有讲,所以讲起来不顺。现在改为先讲“化学热力学初步”再讲“化学反应速率”,这样讲起来就很顺畅了。

(4)另外,2012年首次在第一学期增加了一次期中考试,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加强自我约束的能力。

3.教学内容改革与时俱进,实时更新

(1)课程内容的改革适应时展,与时俱进。首先把化学分析中四大滴定分析内容简化为知识点,并入到“化学概论”课程中,与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理论相结合,减少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节省了学时,增强了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另外,增加了“化学的科学发展观和支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教学内容。

(2)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点一般是不变的,但每年讲授同一知识点的电子教案年年都会更新。例如NO2的结构按照常规判断,有一个三中心三电子的π键,后来根据最新的研究报道,NO2分子有顺磁性,它的sp2杂化轨道上应该有单电子,这样在它的结构中就是一个三中心四电子的π键了。根据研究报道,我们及时更正了教材和教案ppt中NO2分子的结构图。

(3)课程内容的更新,还表现在每年10月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揭晓的时候。秉承本课程教材的编撰原则,以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背景,展示化学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本课程的教育任务。每年10月份也正是新生刚刚开始大学学习生活不久,把当年刚刚揭晓的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和医学奖的内容言简意赅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发展前沿的最新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他发现了准晶体――固体物质的第三态,准晶体颠覆了传统固体材料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对固体物质的认识。瑞典科学院以“非凡”一词形容准晶体的发现,颁奖词说“我们需要重写所有与晶体相关的教科书了”。这些最新的内容,我们及时补充到了课程有关晶体的教学内容里。

(4)课程内容的更新,还表现在讲授元素化学性质时,结合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与化学相关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如三聚氰胺、重金属污染、我国的稀土资源等内容,使学生对元素化学性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例如2011年世界化学年期间,在学习镧系元素化学性质时,我们专门介绍了我国的稀土资源和稀土的重要性质以及在高新技术中的重要应用,自从2011年中国合理控制稀土出口、开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稀土政策进行各种攻击,这些内容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爱国主义的情怀。

4.课程教材建设立体化

(1)“化学概论”课程教材。为了配合“化学概论”课程,2002年出版了《近代化学导论》第一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6年后,2008年出版了第二版,并获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化学学科进入21世纪后的迅猛发展以及它在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核心作用,促进了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更新与时俱进,第二版在每章后增加了专题内容,介绍当前世界科技发展与化学有关的新鲜资料,以扩大学生的新知识领域。本教材第三版,现在已列入“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2)为给使用《近代化学导论》教材的学生和教师提供学习和教学的方便,2011-2012年期间,我们为第二版教材编写出版了配套的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和学习辅导。

(3)2009年,以《近代化学导论》教材为首的“南开大学近代化学教材系列”,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近代化学导论》教材被教育部评为“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5.精品课程的推广

“化学概论”课程自1997年创建后,一直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材料化学系的两个小班做试点,经过10余年教学改革实践,该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得到充分的肯定。2008年,该课程在化学学院全面推广,化学、材料、分子、化生等专业大一化学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学时均与“化学概论”课程统一,期末考试统一出卷考核,该精品课程网站向全院各专业本科生和教师开放。

6.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化学概论”课程团队8位教师中有6名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其中申泮文教授是中科院资深院士,另外7名教师都有博士学位。老中青结合,团结协作,形成梯队,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培养课程主讲教师。

依据精品资源共享课对课程团队的要求,本课程团队新增两位擅长信息技术和计算化学的青年教师参加。他们为本课程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他们在计算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新颖前瞻,提高了课程团队科研与现代化水平,为本课程的教学理念、为化学学科培养既具备理论基础又掌握实验与软件技能的计算化学后备人才、为教书育人提供了新元素和新方法。

本课程团队教师热爱教学工作,对备课、讲课工作十分认真投入,对学生认真负责。多年来,本课程受到学生、学校和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问题和建议

(1)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拓展资源建设问题。就“化学概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而言,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基本是固定的,变化不大,原有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的素材量已经足够多,笔者认为现在的重点不是再重新开发或建设大量新的资源,而是怎么充分利用好原有的这些资源以及对原有资源进行改造和更新。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里原有的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动画或仿真资源,可以考虑作为拓展资源使用;而一些基本知识点的图片、动画演示、习题等素材,建议作为基本资源,免费放到网上供大家教学下载使用。

(2)课程共享在技术上实现容易做到,而可持续发展是不容易的,关键还是人的问题。需要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和支持共享的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和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才可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例如,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应与科研工作同等对待,计入教师的晋升和考核;外校学生或社会学习者选修了精品开放课程,并通过考试或考核,校际之间应该相互承认学分等。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临床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医学化学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Chemistry in Accredita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KONG Ling-dong,WANG Ning, LIU Jun,LI Zhen-quan, DU Zhong-yu, XIE Zeng-yang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Jining 272067)

Abstract:At present, the national medi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carried out the accredita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This accreditation had proposed the specific target for the clinical graduates and school standards of medical education.?For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the main focus should be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ideas.Medical chemistry education should enable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 teaching ideas, and gradually chang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find new ways of learning and gradually change the learning attitude, find a new learning method, and the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integration courses and clinical courses.According to the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combined with our practical, medical 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is mainly from revision of syllabus, theory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leading students to early exposur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Medical Chemistry Accredit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95-02

作为一种外部质量保证制度,医学教育认证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美国的八年制医学教育认证体系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我国从2002年部署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到2008年《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颁布,临床专业认证工作开始启动[1]。此次认证工作有利于提高我国临床学生的素质和临床教育办学标准,从而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尽早能够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认可。为适应此次认证标准,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医学化学作为临床专业基础课程,在认证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为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与化学的联系日益密切,对于临床专业学生,化学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化学的学习为之后开设的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医学生本身而言,往往认识不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无论是从后期的专业课学习还是后期的临床实践,都很难直接接触到与化学相关的知识,这也就造成了临床专业的学生对化学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认真,精力投入不足。另外由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素质较以往有明显下降。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省份的学生高中阶段只选修了有机化学或是无机化学或是结构化学,化学知识基础薄弱,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化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近几年,化学理论课教学学时数不断减少,而对于多数教材,知识点并没有减少,这就造成了教师在上课时,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化学与医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兴趣。因此,医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临床专业认证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1.教学大纲的修订

为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满足认证工作的需要,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我们重新制订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与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加以区分,使其更贴近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

1.1注重化学发展与医学的联系

在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绪论课部分,我们加入了化学发展与医学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的发展对医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从古代炼丹术到现在基于分子、原子水平的研究,化学的发展无疑对医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化学研究的众多成果也都应用到了医学领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现代医学已经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与医学越来越相通。

1.2强化与医学有关的知识链接

课本中与医学相关的知识链接,在以往的讲授中,只作为引言或是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化学知识点的讲解上。但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知识链接部分有很大的兴趣。为了能够将化学知识点与临床专业密切联系,我们把知识链接部分作为重要的知识点加以讲解,并结合化学知识加以解释,对于课本中没有的相关知识链接,我们也注意与临床知识相结合,适当补充,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3教学内容的优化

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有些知识点与临床专业的关系不是很密切,而且有些内容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来讲确实枯燥乏味,也很难掌握。因此,就这些内容来讲,我们做了删减。比如在基础化学中关于热力学部分,不再讲述;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部分,对于量子力学相关的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等作为学生了解的内容简要讲解;共价键与分子间力一章中,分子轨道理论也作为一般了解性内容;配位化合物一章中,晶体场理论不再讲述;将滴定分析和分光光度法的内容与实验内容相结合,重点在操作和应用上。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问题我们一般是作为了解性的内容来讲述,不再要求学生掌握;同时强化与医学相关的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内容的讲解,与生物化学等医学相关基础课程相联系。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深刻理解“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理念的内涵,医学化学作为临床专业学生较早接触的学科,应逐步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我校2014级卓越医师班的教学中,我们参考“三明治教学方法”,对“立体化学基础”这一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首先按照每五人一个学习小组分组,教师提出本章的五个问题,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课下讨论。课上,各小组成员互换,分别负责讲述自己负责解答的问题,再由五个小组分别选出代表给大家讲授,中间穿插互相讨论的环节,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解决。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了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了教学当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实验教学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减少理论课学时数,增加实践课学时数,将是医学教学改革的必然。在教学中,应适当减少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时数,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3]。以往在实验内容的讲授上非常注重原理和实验步骤的讲解,之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听课时兴趣不高。因此在实验教学内容选择以及实验授课方法上有必要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的内容改革中,我们删除了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只保留了基础操作实验,增加了综合、设计型实验,适当添加科研型实验,同时增加与医学相关的实验。比如在乙酰苯胺(退热冰)的制备实验中,我们按照设计型实验的要求,让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写出实验方案,课上以集体讨论的形式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学生从方案制定,仪器、试剂准备,仪器组装,结果讨论都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真正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增加实验室开放项目

在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筛选中,我们主要选择一些与医学相关,或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精神的实验。比如在基础化学实验中我们确定了“济宁太白湖水质的化学需氧量测定”,既能让学生学习化学方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相关知识,又能对当前的生态环境引起足够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临床专业认证的重要指标。

三、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

为了能让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我们2014年申报了三项济宁医学院教师指导学生科研项目,通过报名和遴选,将有近15名临床专业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参与全校教师科研课题的学生将有近百名。这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将有很大帮助。

四、改革成绩考核制度

以往考试成绩只是反映在期末的卷面成绩。在临床专业认证中也特别强调了形成性评价。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取了平时成绩、考前测验和网络考试的模式,网络考试的成绩只是占到了总评价体系的50%。实验成绩比例占到到25%,其中包含实验报告成绩、考勤、实验考核成绩。其中,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更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之后临床技能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实验中,我们制定出了实验考核标准(表1)。

表1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考核标准(参考)

五、总结

在整个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过程中,医学化学教学的改革重点应该做到逐步转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法改革;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切实与临床专业相联系;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彭韵杨,伍林生.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认证标准对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观念的启示,医学教育探索[J].2014,35(498):71-73,96.

[2]陈 垦,冯建玲,杨建新,等.医学专业认证下我校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进[J].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1,32(16):2640-2641

第9篇

为了更好地将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用于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学校鼓励各学院、各研究机构、各单位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该类文化素质公选课的开设有助于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表达沟通的能力、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特色,开设了《开放的学习世界》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一、课程筹划

1.缘起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对象是90后的新新人类,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电子产品、网络应用、移动终端对于他们就好像空气和水一样的自然和普通,但有时茫茫数字海洋也会使其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同样需要70、80后的老师们为其传道授业解惑。

所以,从教育与技术的角度考虑,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一门探讨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学习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课程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数字时代的最新科技和给学习带来的支持、关于学习发生的奥秘、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化学习、驾驭资源获取的工具。

以此为目标,首先萌生的课程名称是《数字化前沿学习攻略》,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准备,我们觉得这个课程名不足以吸引90后的数字原住民们,苦苦思索,寻找另一个更好诠释整个课程内容的名称,直到我们读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柯蒂斯博士所著《世界是开放的》一书,给了我们灵感:在现在这样一个数字时代,网络技术极大的变革了教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贡献和获取资源,无论你是南极科考船上的科学家,还是偏远乡村的女孩,通过互联网,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的内容。因此学习世界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到此课程名升华为《开放的学习世界》。

2.课程体系

《开放的学习世界》没有教材,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材,所以从课程体系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准备都是点滴积累,初步确定的课程体系包括4个方面:数字化学习、关于“学习”、资源检索、数字化学习环境,最终确定课程内容包括八个专题:开放的世界、关于“学习”、社会化学习、MOOC、资源检索、物联网、云计算、学习分享讨论会。同时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选课,留住学生上课,感染学生听课,对于每个专题的名字也是绞尽脑汁,进行了深度加工,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直击要点。例如,专题三:社会化学习――web2.0时代学习的新潮流;专题四:MOOC?硐?;专题五:资源检索――帮你大海捞针;专题六:物联网――感知世界;专题七:云计算――互联网时代的新动力。

3.教学对象分析

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非专业课,应该具备“公选”的普适性,该类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任何年级任何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选修,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集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和能力,希望选课的学生们,因为名字有趣而选课,更因为内容吸引而上课。

总之,作为一门文化、科学素质公共选修课,该课程不仅能传递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开放思维和敏锐洞察力,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改革实施

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和课堂互动系统(投票表决器)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维度进行综合课程改革。尤其在课程考核方面,突出过程性评价,摒弃终结性评价,期末“算总账”。

1.教学内容改革

自编教材,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相关书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碎片化知识的聚合,紧跟科技热点,紧扣数字化学习,教学内容每学期更新。《开放的学习世界》讲授部分为7个专题,力求将每个专题都雕琢成一场讲座,带领选课的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如今这样一个开放的数字世界、了解学习的奥秘并驾驭资源获取的工具,从而能够实现更有效的学习。

专题一《开放的世界》,向学生介绍数字时代的最新科技和给学习带来的支持。在这里能了解 “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3D/4D打印”、“智能识别技术”等当前的最新科技;了解技术带给学习的机遇与挑战;全面解读新媒体联盟每年最新的《地平线报告》。

专题二《关于“学习”》,带领学生了解学习、解码学习、管理学习。通过了解大脑发育与学习的关系来了解学习;通过“巴普洛夫与他的狗”、“桑代克与他的猫”、“斯金纳和小白鼠”、“苛勒和黑猩猩”等教育学故事生动形象地解码学习;从资源管理、时间管理、认知管理帮学生们管理学习。最后从心理效应出发,破窗理论让你成为“引爆点”,鲶鱼效应告诉你竞争的优势,蝴蝶效应让你明白“微小”不可忽视,木桶理论告诫你短板决定高度,皮格马利翁效应让你懂得“期许”明天会更好。

专题三《社会化学习》,为学生们带来web2.0时代学习的新潮流。从Web2.0的发展脉络,网络学习面临的问题:知识碎片和信息超载,到应对的学习策略,途径解析,延伸到自媒体的特征以及网络学习的思考。

专题四《MOOC》带你走进世界名校大师的课堂。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最早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再到远程教育引出MOOC的概念,MOOC的三大平台得出MOOC的特点,最后教给大家MOOC平台使用的方法,同时辩证地提出探究式问题“MOOC为什么没有产生在中国?”“MOOC为高等教育将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专题五《资源检索》帮你大海捞针,教会学生们如何遨游信息海洋,从不同的搜索引擎出发,介绍其存在的差异和相关的搜索技巧、搜索命令,通过搜索工具让搜索事半功倍,快速准确获取资源。同时介绍中国知网等文献检索数据库,助力学习和科研。

专题六《云计算》和专题七《物联网》以通俗易懂的表达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带给学生们“云里云计算,物里物联网”的科技盛宴。

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一直在探索,也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了教学相长。在课程内容准备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包括网络资源和相关书籍:专题一《开放的世界》包括视频、图片等数字化资源30余条。专题二《关于“学习”》,认真研读了《当代教育心理学》、《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两本书,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科学。专题三《社会化学习》先后参考了《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和《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这两本书,每学期的内容都会参考最新出版的书籍;专题四《MOOC》,专门注册了几个著名的MOOC学习网站,了解其学习的特色和方法;在准备专题五《资源检索》时,参加图书馆关于文献数据库使用方法2个课时的讲座,了解不同文献数据库的最新功能,学校购买?^的特色服务等,并参考中国大学MOOC《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完成了 7个课时在线学习。为了讲好《云计算》,注册和试用过微云、百度云,自建华为桌面云。

对于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还有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就是关于广度和深度,作为“普适类”课程,不易过深,但浅又寡淡无味;不易过广,但窄又黯然失色。本课程在广度方面容纳了教育、技术、教育学和心理学,且每个章节的信息量都非常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足够多新、奇、实用的知识;在深度方面每个专题都会加入适当的互动和探讨,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深层次探究。

2.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不同专题特色,运用课堂互动系统(投票表决器)和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实践小组研讨、协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分组研讨。本课程共8次课,开展三次研讨和一次期末汇报,均以小组形式开展,所以本课程设计在第二次课分组,限定每组10人以内,便于研讨和交流,分组采取自愿组合,同时结合异质分组原则教师适当干预。

(2)教学效果即时反馈。利用投票表决器进行课堂小测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及时诊断教学效果增强师生互动。

(3)开辟网络学习空间。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建设《开放的学习世界》学习网站,作为学生网络学习阵地,开展浏览课件、拓展学习、线上作业、互动答疑等网络教学活动。

3.评价方式改革

评价方式改革是本课程改革实践的重点,强调突出过程性评价,变考核注重结果为更加关注过程,探索和实践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多元、多次考核综合评价方式。

从评价的作用来说,过程性评价不同于总结性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通过引导教师、学生对教学、学习过程的关注,全面提高课程实施质量。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一种倾向于“过程”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学习的过程中评价,是一种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促进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相融合的评价理念[1]。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总成绩的评定上,突破传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比,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50%和期末成绩占50%组成。(具体评分细则见表1)其中,平时成绩的评价组织形式以“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以小组汇报展示的方式进行,期末成绩评定的组织形式以“组内评价”、“组间互评” 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1)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以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考勤”、“讨论”、“课堂小测验”为主,在评价上充分发挥学生自评的“反省”作用,教师评价的“诊断”作用。

1)开展网络作业。在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建设习题库,作为“作业”的储备,阶段性学习结束布置一次作业,客观题系统自动判卷给分,主观题由教师圈阅完成。成绩时每个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成绩单以及教师的评语,并且每次阶段性作业后,教师都将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客观题作为“课堂小测验”。精心编制与教学重难点相关的课堂小测验,借助投票表决器进行即时反馈,通过随堂测试,一方面让学生自我评价、反思,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教师能知道学生的整体情况,便于发现教学的死角和盲区。

3)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讨论题,带领学生们分组研讨、深入探究。在分组研讨过程中,每个小组会根据教师给定的主题进行10-15分钟的研讨,包括学生自学研究:查阅资料,列出观点;小组内讨论交流:总结观点,梳理思路;汇报展示:选定汇报人将小组观点进行汇报展示;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情况给予及时点评,肯定观点、找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给出得分,小组得分即每个组员的得分。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以小组汇报展示的方式进行,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协作精神、创新实践、能力拓展,在评价上,将“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组内评价中的“监督”作用、组间互评中的“借鉴”作用和教师评价中的“诊断”作用。

其中组内评价由每个小组的打分员根据每个组员的贡献值打分,打分过程由组长监督。通过组内评价的方式客观公平地体现了每个组员的贡献值,调动学生们参与本组成果的积极性,也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那些不积极主动参与、贡献较少的组员。

组间互评是在期末汇报过程中,一个小组汇报成果之后,接受所有学生评价,按照事先给定的评分标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借助投票表决器,现场打分,每个学生都有打分资格,每个学生都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充分体现公平性,使学生从评价体系的旁观者变为了参与者。同时得分情况即时得出,及时反馈增强参与感和现场竞争的气氛。通过组间互评,让学生充分借鉴他人之长,接受他人建议,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品质和能力的形成[1]。

在组间互评后,教师会根据小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对优秀成果与优秀发言人充分肯定,对汇报过程中提到的优秀观点适当补充,对发言人提出的疑惑及时解答,最后依照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给出客观得分。通过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对组内评价和组间互评的有利补充,使评价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通过点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对自己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沟通。

三、改革成效

针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从“认知、行为、情感”三个维度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以上数据是学生对教学方式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的客观评价,从“认知、行为、情感”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四、关于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教学模式的总结

1.在教学内容上,紧跟时展,将网络上、书本中最新的碎片化知识重构,再与个人经历相结合,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度延伸,讲“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