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众文化论文

时间:2023-01-22 05:23:10

导语:在大众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众文化论文

第1篇

在公众意见和批评中,音乐作品的产生与公众意见的产生有着奇妙的关系。人们基本上会基于两种初衷创作音乐作品,一就是纯粹为了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有感而发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二则是为了在社会中利用音乐产生相应的价值而获取劳动所得而应运而生的音乐作品。或者最佳的状态是能够相应的结合一与二的两个观点,良性的创作音乐作品。但是,音乐作品产生后,人们所表达的对音乐的观点,确实常常不同于音乐的实际作用。而阿多诺也认为,音乐的实际作用于公众意见是相互影响的。公众意见还可能造成音乐的实际作用的产生,音乐的真实作用是明确地以主流艺术形态为准则的。但辩证的思考现实社会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社会化的力量”和“幕后推手”。在强大的宣传,各个媒介的传播下,即使是并不被大众意见所接收的音乐形式,也会激起群众的反应(褒贬不定)。

公众意见的形成是音乐作品给听者最初的倾听留下深刻印象的反应。不同的群体感兴趣的音乐不同,存在有影响的音乐的公众意见则会产生差异。在公众意见的定义里,我们似乎会将“大多数”作为“公众”的解释,也有数不清的人似乎按照这样的“公众意见”传递给他们的概念来接受音乐。然而,公众意见一旦形成,那些持有辩证分析后所产生不同观点的人就会被看做是“不正常”“非正规”的意见和观点。这也是阿多诺一直历来寻求真理内容和真理性艺术观点的目的之一。

二、阿多诺与艺术真理

阿多诺一直在坚持音乐的真理内容,也阐述出“坚持音乐真理内容的人不愿意无条件地肯定它的必然性”的无奈。阿多诺在此批判说艺术的真理性内容并不是指主体观念或者艺术家的意向,两者并不吻合。其次,他认为艺术的真理性内容并不是指绝对的事物,真理性内容与人工制品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作为对作品存在之存在的否定,是通过作品本身得以传达的,作品从不以任何其他方式来传达其真理性内容”。阿多诺主张,在艺术中,真的东西是相对某些不存在的东西,也就是他者。此他者不是概念与统合,而是一种多元性。因此,艺术中的真理内容是显现为一种多元性,而不是附属于作品的某个概念,并且这种多元性是显现在某件个别艺术品中。艺术的真理内容既是一种多元性或非同一性,也必须经各要素或同一性的作用才能产生,真理内容具有同一性的非同一性特质。在作品的统合表象中,包含了多元而分散的各种内容或意义。也因而其中所产生的意义根本可说是无穷的,作品好像自己就有生命一样,一些伟大的哲学与艺术作品历久弥新的情形即可印证。相反地,文化工业中少有什么深刻的作品可以存活下来的。

艺术精神不可能达成与艺术形式的纯粹同一。因而精神是一个不断反对更正的过程,两者的相互对抗导致真理内容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同样,非同一性与同一性的辩证也展现在模仿与理性的辩证中。阿多诺指出:“辩证法是同相对主义完全对立的,同时也是同绝对注意之间寻找一个中间地带,而是通过这两个极端、靠他们子什么的观念来证明它们的非真理性。”阿多诺一直在用“非同一”的辩证的方法找寻艺术中的真理,似乎一直在接近真理的中心,却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

三、阿多诺大正文化批判的当今价值

1、正确认识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于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一直有两种理解。一是照搬阿多诺的批评术语,采用其批评观点来应对大众文化现象。二十态度则因为立足于思考中西方大众文化不同的性质、发生的背景等因素,辩证的对待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故有"走出阿多诺模式"的提法。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缺陷。但是,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看到,文化工业确实生产了很多文化垃圾,占用了人们大量的闲暇时光;有的文化产品还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阿多诺对这一点看的很清楚,他抓住文化工业的消极面,不及其余,但就是这一点凸显了其批判的魅力,成为文化工业研究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第2篇

论文摘要: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以凸显大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抵抗性而著称,强调大众从文化消费中获得的“、意义”,并挖掘和研究了大众文化的权力运作机制与文化抵杭过程。但这类文化研究在刻意强调平民的文化抵抗的积极意义时,忽视了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中依然普遍存在的政治经济上极端不平等的事实。

一、约翰·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直接利用了两种当代思想文化资源。其一是法国文化理论家德塞都的学说。德塞都在《日常生活实践》一书中强调,被支配的社会集团可以通过采用某些策略从占支配地位的文化体系中夺取某些局部的利益。他指出,尽管大众文化的消费者不能控制它的生产,但却能控制它的消费。在这种意义上,文化商品不仅是消费者接受的对象,也是接受者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材料。接受者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颠倒其使用价值和功能,使之部分符合自身的利益。任何大众文化形式在它企图施加控制的同时,都会导致颠覆或抵抗。费斯克利用的又一思想资源是八十年代出现的“”理论,它直接受惠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这种理论把看作是一种对等级秩序和权威控制进行抵抗的重要资源。但对费斯克理论更重要的支持则来自于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对身体的论述。巴特认为,身体是脱离意识形态的,因为它是自然而非文化的产物,这样它就成了抵抗文化控制的最后一个据点,身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抵御意识形态的有限的空间,属于身体的也就成了意识形态的对立物,具有了积极意义。

二、约翰·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费斯克正是在吸收了德塞都、巴赫金和巴特等人的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与法兰克福学派针锋相对的大众文化理论。在此之前,关于大众文化最集中、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述来自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阿多诺、霍克海默等人对大众文化采取了一种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化、标准化、单面性、操纵性和控制性,压抑了人的主体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助长了工具理性,进一步削弱了在西方业已式微的“个体意识”和批判精神。

费斯克首先批驳了阿多诺等人关于“大众”的观念。阿多诺等人认为,由于现代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长期推行的非个性化和齐一化,大众己经变成了一个单质的整体。费斯克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单质的整体,而是包含了各种由于利益关系、政治立场和社会联系形成的群体,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组合。他指出“关于大众化的任何讨论,都必须考虑内部的各种对立力量”,“尽管资本主义的主导意识具有同质化的力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从属群体仍然保有相当多样的社会身份,而这要求生产与这些身份想适应的不同的声音。”如果大众是复杂和多元的,大众文化要在广大的人群中流行,就必须适应复杂和多元的需要,因此它自身也就必然是复杂和多元的。然而,法兰克福学派正是忽略了大众文化的这种复杂性。

费斯克进一步指出了大众文化这种复杂性是如何生产出来了的,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经济”说。他承认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他又指出,这种文化不同于一般商品,他不仅在财经经济体制中流通,也在与之相平行的文化经济体制之中流通。前者流通的是金钱,后者流通的是意义与。从财经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看,大众文化的接受者完全是被动,因为在财经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接受者自身也变成了商品。费斯克指出,大众在这种意义和的生产当中创造出一种“大众文化资本”。这种“大众文化资本”包括从属阶级可利用的意义和,以表达和促进他们的利益,其表达方式有多种,不过都是处于与主导力量相对抗的位置。在费斯克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德塞都和理论的影响。

三、质疑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

第3篇

“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是源于化学学科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指分子式相同但原子排列顺序不同的一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间一丝微小的原子排列异位或功能团连接位置的变化,都会导致巨大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通过对中西方大学文化起源、功能和发展历程的分析比对,我们可以认定中西方大学文化属于一对同分异构体。首先,中西方大学文化拥有相同的基本构成,即中西方大学文化都是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主要元素构成,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其次,中西方大学文化普遍具有理想性、包容性、浸润性、批判性、历史性、民族性、独特性、传承性等社会文化属性,也就是说中西方大学文化表现出了相同或类似的功能,故中西方大学文化同属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范畴。再次,造成中西方大学文化存在差异甚至冲突的原因,在于承担大学文化表达功能的“功能团”存在着“功能团位置异构”或“功能团类别异构”情况,这就造成了中西方大学文化间的同分异构现象。[3]

二、AHP的原理及研究步骤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多准则研究方法。AHP方法具有简便、灵活的特点,可以将复杂的系统问题逐步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多因素有序层次,从而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精确分析。运用AHP方法对复杂系统进行构成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在对目标系统进行深入观察、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和基本构成元素。第二,按照一定的原则,构造出可用于进行层次分析的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在该结构模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将被分解为目标层、中间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等多个不同层次,每层次结构由子结构元素予以支撑。第三,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通过对两两元素间的比较判断矩阵进行运算,得到彼此间相对重要性的权值,以此确定同一层次中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第四,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值越小,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完全一致性;IR为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0.1时,可认定该层次单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反之则需要调整矩阵的元素值。如果通过一致性检验,则可得到本层次中的各个要素对上一层次子系统(要素)的相对权重。第五,对计算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序,依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三、大学文化结构AHP层次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AHP层次模型构建大学文化结构AHP层次模型将大学文化结构划分为主结构层(目标层)、亚结构层(中间层)和子结构层(功能团层)等三个结构层次。其中,大学文化亚结构层(中间层)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4个要素,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即大学文化“功能团”)包括了17个子要素(见图1)。

2.专家意见征询《大学文化基本结构与构成因素调查问卷》采用了1-9的标度法(见表1)。问卷调查涉及国内26所高校,涵盖了“985”高校、“211”高校、中央部委直属高校、行业特色高校和地方高校等不同类型的大学,受访的专家既有专门从事大学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也有一线从事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高校管理者,从而确保了调查结果的专业性、权威性。本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28份,回收28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7份,有效率96.4%。

3.构造判断矩阵首先,通过构建大学文化主结构层(目标层)判断矩阵,对大学文化主结构层包含的各亚结构层(中间层)要素进行两两比对和权重分析,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获得的数据如表2所示。其次,分别构建大学文化四个亚结构层(中间层)的判断矩阵,依次对大学文化亚结构层中包含的各子结构层(“功能团”层)要素进行两两比对和权重分析,并逐一检验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获得的数据如表3至表6所示。最后,对全部计算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排序,得到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大学文化“功能团”层)各要素的最终权重,如表7所示。

4.统计与分析对表2进行分析,在大学文化主结构层(目标层)中,依据权重进行排序的结果为:精神文化(0.4968)>制度文化(0.3260)>行为文化(0.1229)>物质文化(0.0543)。对表7进行分析,可见在大学文化子结构层(大学文化“功能团”)中,依据各要素权重进行排序,其结果是办学理念、大学章程、大学传统和大学治理堪称大学文化子结构层中的“四驾马车”;治学治教的风气与传统、大学精神则紧随其后,与“四驾马车”共同组成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的第一集团。礼仪典制、发展规划、高素质的师生与优秀校友、学校的历史与人文、形象识别系统、学校的学风、校风校训、特色学科、专业及课程等要素,构成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的第二集团。校园文化活动、教学与科研的保障设施、景观与器物、代表性人和事等可见性较高的要素,构成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的第三集团。统计和分析的结果回应了“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诘问。在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中国大学将精力和热情聚焦于一流硬件设施的建设,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大学文化子结构层中的“四驾马车”,无一不是远高于物质存在的精神财富,因而难以短期复制和速成。仅有不到百年发展历程的中国现代大学,无法拥有某些国外名校那样久远的办学历史和学校传统。所以,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谨防急功近利和一哄而上,在追求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大学文化建设更要讲求质量和效益。

四、推进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1.树立科学的中西方大学文化“异同”观中西方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是中西方大学文化内核一致性的辩证统一。构建同分异构理论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将大学文化的研究重点从争论中西方大学文化“孰高孰低”,转移至“洗尽铅华”的新阶段,这就突破了以往过于纠缠于中西方大学文化“优劣之分”的思维局限。同分异构理论关注产生文化外在表现与导致文化差异性的内在原因,并主张通过分析和调整大学文化内在结构(大学文化“功能团”)进而达到改造大学文化外在表现的目的,从而解释、调和了中西方大学文化百余年来的分歧、冲突与“道器之争”,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观在大学文化建设领域的新成果。因此,树立以中西方大学文化同分异构理论为基础的中西方大学文化“异同”观,既是对大学文化发展规律的尊重,也是科学鉴别和吸纳中西方大学文化发展进程中一切精华的理性选择。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在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导向、约束、激励、规范、浸润、塑造、辐射作用,以及于“润物细无声”中形成思想和价值共识的过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文化的引领,是确保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正确方向,顺应大学文化追求崇高性、先进性、理想性的根本保障。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各高校要牢牢占据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掌握大学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和整合到大学文化“功能团”之中,使中国特色大学文化遍地绽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花。

3.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虽然中西方大学文化的内核是相同的,但是,中西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受本地区文明、文化、历史、地理、民族和基本国情等因素的制约,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以至于在中西方大学文化的交互、交融和交锋的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正反映了中西方大学文化间存在典型的“同分”而“异构”现象。因此,以全新的视野对中西方大学文化“异构”现象和中国特色进行科学分析,不仅有利于在创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汲取西方大学文化建设发展中的有益经验,实现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洋为中用”、“取长补短”,而且也有益于提升我国高校对于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内涵的把握。各高校应着力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本土性、针对性、实效性,实现“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带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双向联动格局。

第4篇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适应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注重对学科综合知识的应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特别强调了对化学实验和探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和复习应根据其学科特点和教学方式进行。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和探究,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基本学习能力与方法,通过自我发现进行自我探究,最终达到让学生在高考复习中彻底掌握化学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要求的热点和重点。

二、研究“学情”,有的放矢

当前新课程教学大纲已经明确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了学习范围与复习方向,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在高中化学复习中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分析和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才可做到有的放矢。(一)基础知识不扎实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是在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一年的学习时间,只能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最基本的常识。而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突然提升到一个新的领域,教学内容的增加和扩大导致基础能力和学习方式出现断层。这使得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困难开始加大,并且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模式的差异会使一些学生失去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二)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初中化学教学的时间短,没有给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化学基础,进入高中后化学课程更深入、更广泛,让学生一时间不知所措。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较多,但学时较少,要想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点,只能寻找高效的学习方法。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课程一般只可通过赶进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的化学学习和复习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三、研究“方法”,提高有效性

第5篇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要导入中国的文化,教师要首先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精髓具体是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真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思想等,这些内容渗透在很多文化表现和文化领域中,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比较各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教导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通过解决中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等现象,可以使中西文化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要解决不平等的意识,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文化平等、语言平等的观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交流,进行跨文化交流。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学会使用英语传播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应彼此尊重,本着互相平等的原则进行交流和对话,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三)注重在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在语法、语音和词汇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既包括对相同文化的吸收接纳,又包括对自身国家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因此它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衡(西方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占有强势的地位,使中国文化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从而陷入被其他文化同化的危局之中)是不能进行正常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加强两种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中国文化受古代儒家、道家、法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独特文化。西方人擅长的是以抽象思维进行分析,而中国人擅长从整体上以具体直观的思维分析事情。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敛的特点,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强调自我发展、特立独行。同理,若要理解东方文化中的内涵,先要了解中国文化观念所崇尚的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信念。

第6篇

(一)审美方面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在审美方面也大不相同。比如红色(red),红色在中国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总是与褒义联系在一起,如开门红、红红火火等;英语中的红色也有类似喜庆、吉祥的意思,如red-letterday喜庆的日子,即便如此,其实红色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往往与死亡、流血、危险等有关,是人们不太喜欢的颜色,如: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tobeinthered透支、负债,tocatchsomeonered-handed当场抓住某人做坏事。在中国,蓝色带给人一种宁静、清凉、安全的感觉,人们喜欢蓝色的天空和蔚蓝的大海;但在英语中,蓝色通常与忧郁、悲伤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如:inabluemood,feelblue表示“情绪低落”,“忧郁”等。

(二)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称呼。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国人习惯带着称谓去称呼别人,如“王老师,李书记,张主任”等,这样称呼表明了对他人的尊重;而在英语中,一般不用称谓称呼别人,通常用Mr,Mrs,Miss,Ms加姓就可以,所以在英语中我们不能说“TeacherWang”(王老师),“NurseZhang”(张护士),“EngineerLi”(李工程师)等。另外,西方人喜欢对方称呼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听起来感觉亲切友好,“Oh,please!Don’tcallmeMrs.Sawyer.CallmeBarbara.”问候。中国人见面的寒暄语通常是“你多大了?”、“你结婚了吗?”、“你每个月工资多少?”等,这么问候被看作是对他人的一种关心,在中国人看来没有什么不妥。然而在英语中,这样的问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在西方国家里,收入、婚姻、女性的年龄、体重等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忌讳别人提及。西方人非常重视隐私(privacy),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通常,英国人见面时习惯于谈论天气,美国人则愿意谈论橄榄球赛等比赛。赞扬。中国人把谦虚看作是一种传统美德,当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也要谦虚一番。假如一位西方朋友赞美一位中国女士的衣服漂亮,中国女士就会不好意思地说“It’sjustso-so.”,甚至会说“No,it’snotnice,andIthinkit’sveryugly!”面对这样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实事求是。而按照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会很高兴、坦然地说声“Thankyou.”表示接受。致谢。英语中“Thankyou.”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即使是亲戚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不例外。妻子为丈夫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丈夫也会说一声“Thankyou.”。但在中国,家人或亲戚朋友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者就会觉得太见外,有距离感。

二、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的障碍,促进交流和理解的策略

以上的比较仅是中西文化的一部分差异,中西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它方面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果脱离文化背景,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所以文化的学习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把文化教学列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跨文化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把侧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应试能力上,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传授。我们的教学是脱离了文化的教学,结果学生只会机械地套用汉语来使用英语,产生了许多所谓的“中式英语”,这是我们在教学方面的失误。此外,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外语学习主要来自于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所以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讲授是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并且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紧迫性。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多与外教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二)增加文化教学的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英美文化知识纳入到语言教学中。在语篇讲解当中向学生渗透文化知识,并进行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中西文化的比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讲到西方的圣诞节,可以和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可以了解两种节日的起源、饮食和庆祝方式等差异。此外,教师应该设计情景让学生去实践和感受,比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上饭店等,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在实践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课外积累由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是有限的,想在课堂上完全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不现实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下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注意文化知识的积累。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收听像VOA、BBC等英语广播节目,欣赏英美原版电影,从而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特点等。这样的学习过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阔眼界,丰富英美文化知识。

三、结语

第7篇

词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词汇这一载体,同样,词汇在英语的基本组成单位中也占有一席之位。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词汇过程中,可以教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比如学生对《hoppot》这堂课兴趣浓厚,是由于他们首次用英语来表达“锅底”(stock)、“配料”(ingredients)等与吃火锅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笔者在教学生们学习这一课时,首先与学生们就吃火锅的原因、环境、各种各样的配菜以及哪些同学喜欢吃火锅进行了回忆;然后笔者将自己为什么喜欢吃火锅和吃火锅时的感受穿插于课文中;我们在将火锅这一中国特有美食介绍给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了解和品尝,同时也需要让他们了解中国。在学习刀叉(forkandknife)这一词汇时,笔者将有着中国特色的饮食工具筷子(chopsticks)介绍给大家,与此同时又介绍了东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例如,牛奶、面包和鸡蛋是大多数西方人的早餐,而在中国,早餐则是包子、豆浆和稀饭。教师将中国的具体实际穿插于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

2、课堂测试中加入文化内容

课堂测试、每学期期末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不管是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都侧重于听、说、读、写,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内容的测试微乎其微。所以很多教师和学生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熟视无睹,错误地认为学英语就是学语言。所以,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英语课堂测试中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一般而言,课堂测试包括口头称述和递交作文两种形式。就拿“confucianism”这一中国文化现象来说,既可以让学生口头用英语阐释,也可以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解释。当然,课堂测试不易过难,不管是句子、单词的口头解释,还是书面诠释都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直抒己见,不拘泥于课本,不照抄照搬。一旦这样,学生就会勇于发表意见,敢于提出问题。

3、积极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读者在阅读时不但能够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无论学习哪种语言都离不开大量阅读和词汇的积累,只有阅读才能将真实的语境和地道的语料提供给学习者。课时少、信息量狭窄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基于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同时向学生们传授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如寻读、略读和跳读等,并将具有中国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的如《中国文化概况》和《吾国吾民》等英文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们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还有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就所读内容写出读后感,并让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即在阅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和文化内涵。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48-0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可,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开发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应包括语言知识的讲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递。这其中当然既包括西方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

一、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导入中国文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文化使者”的英语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开发利用,更要挖掘教材里所涵盖的中西方文化词汇及讯息,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在教授《新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导入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一)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词汇教学

1.通过列举相关的中国文化专有词导入中国文化。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与所教词汇相关的中国文化专有词来阐释其含义及用法,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例如,在讲授第一册11单元“project”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词,如“Anti-Poverty Project(扶贫工程)”“Hope Project(希望工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灵活运用;第一册5单元“harmony”的讲解可以结合“harmonious society(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引出单词的各类词形变化;再例如结合“Go-West Campaign(西部开发战略)”阐释第一册6单元的“campaign”。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习得中国文化专有词的英译,以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词汇积累,一举两得。

2.通过中西方文化特殊含义词的对比导入中国文化。教师在词汇讲解过程中,应该针对中西方文化对相同词汇内涵的不同理解及用法进行对比阐释。比如,在第二册1单元Food and Culture中,狗被西方人看成是人类的朋友及伙伴,甚至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从英语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及“lucky dog(幸运儿)”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狗对于西方人的重要意义。而中国的许多词语中,如“running dog(走狗)”“mangy dog(癞皮狗)”等,狗常被赋予消极、贬低的意味。教师还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扩大词汇及文化含义讲解。如蝙蝠,由于其发音与中国的“福”字相同,所以蝙蝠被认为能带来好运,而西方人常用“as blind as bat”“as crazy as bat”来贬低、诋毁他人。

(二)将中国文化融入与课文相关的各种文化课堂教学活动中

1.角色扮演。以第一册3单元Special Taboos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针对文章中提到的数字13的特定含义进行展开讲解,可以结合中西方对于不同数字的不同理解,引入中国文化。数字13在英语当中是“坏运气”的代名词,正如在中国,数字4因为与汉语的“死”同音,所以成为了中国人的忌讳用语。相反,数字7在英语中意味着重生,因此七喜饮料“seven-up”在国外十分受欢迎,正如在中国数字6和数字9分别代表了“顺利(smooth going)”和“长久(everlasting)”,数字8意味着“发财(make a fortune)”,这些数字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幸运数字。其次,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情景模式,根据对不同数字的中西方理解差异,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制成情景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此类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语言的应用技能。

2.话题讨论。以第三册12单元Food for Thought为例,针对文章中提出的西方快餐食品,如“hamburger(汉堡)”“pizza(披萨饼)”“Italian sausage(意大利火腿)”等,教师首先要逐一讲解让学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中国美食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的英语表达。如“馒头-steamed buns”“凉面-cold noodles”“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糖葫芦-sugarcoated haws on a stick”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设定话题(对中国传统美食与西方快餐文化进行对比,哪种更健康,更喜欢哪种)进行讨论。限定时间为5分钟,然后选派代表进行观点阐述。这种话题讨论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面对面的英语交流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唤起了学生对文化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结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普遍缺乏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进而影响其文化对比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积极设计课堂文化教学环节,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文化敏感度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路景菊.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研究[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2005(7).

[2]祝丹.谈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亲西化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否则语言必然是孤立的。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2002)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现如今,英语及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汉语语言的使用及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为了尽可能地创设原汁原味的英语情境,逐渐淡忘了本民族的文化,在课堂上一味强调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而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学生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熏陶下,开始盲目追求西化的生活方式,汉文化逐渐在英语课堂上悄然隐退,再也没了以往的璀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强大的外来文化的入侵,逐渐处于劣势。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文化现象。

一、表现在教材设置方面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习得的一个重要平台。现阶段,我国各大专院校针对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语言习得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参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但课程中充斥大量反映西方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各类语言材料,中国元素严重缺失。不仅如此,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介绍。杨杰瑛(2003)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就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林汝昌先生(1996)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入分三层推进,并强调西方文化导入的文化教学思想。这在无形中为英语语言传播西方文化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使得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

二、表现在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为专注于传授目的语的语言技能,缺乏培养学生双向对等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西方文化,一心围绕西方转,给学生的文化意识带来不良影响。有些英语教师本身缺失文化意识,不能客观地看待不同文化的优劣势,在课堂英语教学中极其主观地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无形地贬低了汉文化的优势,使汉文化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劣势边缘。教师文化输出的偏西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知识的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是各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顾名思义,相关知识补充指的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目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偏重语言技能的传授和英语教材中的“亲西方”文化倾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限于语言知识的增加,或限于文章作者生平简介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介绍。尤其是后两类的相关知识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英语教学的西方文化内容含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比例失衡情况更严重。

实际上,相关知识补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利用得当,则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一剂良药。

2.中西两种角色的交流和互动

中西角色交流主要适用于由外籍英语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英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中国执教,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地道、原版的英语语言,极大地方便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另一方面,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作为西方文化的承载者,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向中国学生传播西方文化。

3.学生对文化的主观意识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一方面,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大学生身为国家栋梁之才,将来既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又是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还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当这些未来的治国先锋站在国门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中一味追捧西方文化,而对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谈及时,将是每个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亲西方”文化导向已给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观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转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传播西方文化。如果不在英语教学各个环节植入中国元素加以抵制,那么中国学生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其内在的中国特质也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向后者迁移,这对肩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向失衡的现状及中国元素缺失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还在为进一步提高语言技能的习得效率而大力提倡对目标语言的文化导入,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中国文化处境的危险程度。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纠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现象,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提高中国元素的含量,调整中西文化的分配比例,最终实现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平衡与对等。

参考文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