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22:11:40
导语:在中班学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版画教学;纸版画;可行性;教学研究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人美版美术教材中。版画是一门不可替代的、独具特色的课程。版画作为美术的一个重要的品种。同属于绘画的范畴,但在以往教学及其实践中存在被忽视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版画。在中学生的一些比赛例如“三独比赛”中,国画、水彩、书法报名人数非常多,唯独版画报名学生寥寥无几。因此,宣传、普及版画教学变得重要而有意义,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版画也需要更多的青少年来传承和发扬。
一、九年制人美版教材版画课分析研究
1.版画分类及其艺术特色。版画是绘画、制版、印刷为一体的绘画艺术种类之一。它以版为媒介,画家运用刀和笔及其他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通过刻、画等工序,制作成供印刷的版面。通过印刷可以复印出多份原作。
根据版画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以制版所用的板材为分类依据。从制版特点上可分为凸版画——分为木版画、麻胶版画、塑料版画、石膏版画、石刻版画、砖刻版画等。凹版画——分为铜版画、锌版画等。平版画——分为石版画、铅皮版画等。孔版画——分为丝网版画、纸版孔印版画、刷漏版画、誉印版画等。
在中学美术版画课的教授过程中,除了主要使中学生了解和熟悉制作一幅版画要经历的画稿设计、制版和印刷三道主要工序。还要联系运用已学过的构图、设计、美术字及色彩等相关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使用相关工具材料。亲自动手独立完成小型版画的创作全过程。版画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美术课目,通过版画教学有助于中学生锻炼和提高敏锐的艺术观察能力、准确的造型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由于版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取材,所以在教学中应给予特殊的重视。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实施。以提高中学生对版画课程的学习、制作与创作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版画的成功乐趣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版画及其他课程的热情和信心、主观能动性和审美欣赏能力。
2.美术教材内容分析。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十二册第六课《用各种材料制版》让学生初步了解版画制版取材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材料制版的特殊效果,通过亲手制作体验,了解如树叶、瓦楞纸板、吹塑纸板等综合材料制作印刷后的木纹网纹等不同材质的机理,初步体验画面构成的丰富语言。
人美版十四册第四课《单色版画》让学生初步体会简单的制版与印刷的过程,通过图形颜色和线条简单的构成形式初步了解版画的特性与技法。
人美版十五册第六课《套色版画》使学生接触到了版画更广泛的内容,从而体验套色版画的乐趣,本课设计印刷“藏书票”有很强的实用性。一版多印,给学生创造了无穷的乐趣。
二、版画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的可实施性
在我国中小学生版画美术教学中,纸板的课题教学较多。其材质既经济又容易取得。在中学美术课本中各种纸版的内容较多,如瓦楞纸、卡纸、吹塑纸等,利用这些材质的独特肌理和特性让学生充分体会不同材质的各种印刷效果。纸板的便捷可操作性强,属软性板材,可塑性强。易加工制作,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剪贴、刀刻、手撕、镂孔、揉折……能制作凸版、凹版、孔版、综合版。无论黑白、套色、油印、水印、拓印、漏印均可,纸版画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具有优美的纸质肌理和自然情趣,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形式趣味的版画作品。
三、中学版画课程在具体实施中的研究
1.关于版画的认识。在具体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全面与概括的介绍版画的定义、种类。版画的“版”和“印”的特征,各类型版画的工具、材料及其运用。配以中外著名版画家的代表作品及中学生版画作品进行评价。通过范画尤其是以学生的版画作品来激发学生的爱好、信心,鼓励与引导学生参与投入到动手制作创作版画的全过程中,逐步体味画稿、制版、印刷三个阶段。体会版画的工艺制作美感、印刷材质的机理美感。通过“版”和“印”树立与加深理解而对版画逐步认识与喜爱。 转贴于
2.关于版画制作过程的研究。第一,要接触到画设计稿的课题,其后才是制版和印刷。设计一个好的版画画稿,首先需要有巧妙的构思和力求完美的构图。在推敲选择画面布局的过程便是构思和构图的一个过程。而最后的则是设计者构思的结果。第二,在版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注重对于学生构思构图能力的提高。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构思奇妙的可贵之处,要注意爱护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对造型的联想能力、再现能力、应变能力要及时肯定引导拓展与协助充实,要激发学生大胆简约的处理画稿,引导学生在画稿设计的反复过程中加深对于“构图乃-画之本”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三,要解决制版的课题,有了好的设计稿。还要很好的转换成印板,版画的画面造型,其实是印版施印的印痕。引导学生在制版阶段认真灵活运用材料,发挥其特殊功能。诸如用刻刀、剪刀、刻针等在不同厚度、质地的纸上刻、划、剪,辅助折、撕、揉等技法制成印板施印。从中体会到不同制板材质的印痕变化,体味到肌理美感。第四,要十分重视印刷。这也是版画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清晰地讲授示范裁纸、上色、滚墨、拓印等方法,引导学生严格细致地施印。在印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纸的干湿程度和颜料的干湿变化。
版画教学是构筑一个人精神意识及艺术素养的关键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来自于学生对艺术的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和逐步提升,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还有靠老师能够因势利导,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个人审美经验的表达上。而不单是技法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师版画教材编写组,版画[M],山东美术出版社
[2]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美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一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同伴交流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部分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龄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整和正确的语言交流观察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主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交流习惯的培养。
二、目标
1、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交流观察结果。
4、了解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6、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在教师引导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位置的变化,能根据物体的特征分类。
三、具体措施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运用合适的指导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引导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能力。通过用眼睛观察事物,能运用视觉感受颜色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运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引导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了解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察社区环境、湘江水源等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觉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1、提高自己在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能力。
2、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具体措施:
1、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进行反思,调整。
2、在家长的指导下,写好自己切实可行的暑假生活、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复习进度的明细内容)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能力,树立自己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抄录,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尽可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5、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按教科书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罗列。了解自己学习问题的共性薄弱点,然后可以请老师一起帮助解决。
6、每周二次带着学科的不懂之处和老师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回家后运用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我强化练习,填补自己的学习漏洞。(这一点必须按照教材由浅入深的学习顺序,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
7、每次完成习题的订正,将错题订正的全过程,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背出),渐渐地形成解题方法的量的积累。
8、一星期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也可以听音乐等,做自己有兴趣的事)
9、一星期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时间安排:
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小时,下午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天的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间。(也可以安排一些合适的娱乐活动)
3、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家长督促:
1、设计好每天的生活、学习评价表,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作好评价。
关键词:几何画板 初中数学 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既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1]。与此同时,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极大丰富了课堂表现形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促进了教学手段的革新与发展。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借此,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对几何画板的应用展开分析。
一、几何画板的功能作用分析
一般来说,数学概念都有一个抽象和不断抽象的过程,传统以记忆为主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和理解,在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2],我们在教学中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很多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很少深刻认识概念的本质。而将几何画板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能够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变静为动,使整个课堂表现更为形象生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并着力为学生提供一种自我表达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中观察、分析、思考和领悟,在探索交流中归纳、总结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对数学概念本质的认识。一般来说,将几何画板引入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如下积极意义:借助图形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认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形象化,便于学生认清问题的本质;将几何画板融入数学实验,循序渐进,也在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有助于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题。
二、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结合多年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几何画板教学工作:
1.利用几何画板强化概念理念
对数学基本概念的吸收理解,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前提与基础[3],也是教学工作开展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来丰富基本概念的讲授形式,以初中数学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教学为例,尽管很多学生对基本概念十分熟悉,但在做题时还会经常犯错,不少空间想象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很难想象图形在翻折或者旋转180度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以至于不少老师在开始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常常让学生将一部分典型的图形背出来,这样的教学也是最不理想的。针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使用几何画板,将某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来,并将这条直线两旁的图形是否重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观察中总结概念。对于中心对称图形,可以用同样地手段展示旋转过程,必要时还应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其真正理解有关概念的本质。
2.利用几何画板培养应变能力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也更加强调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利用几何画板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如切线和割线,平行线与三角形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等知识点。要知道几何画板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条件,通过改变几何画板线条的形状和位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次思考和探究。以二次函数“y=ax2+bx+c”教学为例,在讲授该函数的图像时,首先让学生回顾y=ax2和y=ax2+k的图像,通过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来认知y=ax2+bx+c的图像规律,继而总结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在此基础上总结复杂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结合不同形式函数和对应图像的特征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力求让学生在解题时以不变应万变。
3.利用几何画板培养实践能力
几何画板的显著特征是交互性,这也是多媒体教学工具所应体现的特色优势,在利用几何画板开展实践教学时也应注重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在互动交流中实时给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整个教学过程应突出体现“教师-计算机-学生”之间的互动,数学课程教学中如果互动性较少,则属于流水形式的灌输式教学,也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还是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形式教学为例,注重实用几何画板的优势特性,通过动态改变a,b,c的值让学生在动态变化中总结出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结合参数改变后图像的变化,经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重构。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 娟.论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2(11):87
1.1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教书育人是我国教育管理领域最大的教育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辅助。而学校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柱,学校管理更是考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否适合教育目标发展的直接反应基地。以往的学校管理中稍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会使导致某些弊端扩大化。而应用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念和方法可以指导学校管理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学校管理、了解班主任、了解学生,从而能面面俱到地设计教育管理各个环节,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1.2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提倡已久,但是在我国的实施时间并不长,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很多教育者和老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都众说纷纭,更遑论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的检验标准等等。虽然我们会在某报刊上看到“某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成功展”等类似标题,但大多都是成功的个例,关于在学校教育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怎么克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还没有得到完善的总结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偶有学者试图写下有关于此的佳作,但也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因而,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也许是使落实素质教育变得容易操作的一种可行的有益尝试,是一次创新教育思想的伟大举动。
1.3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班级是最基本、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环。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是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特别强调学生的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与精细化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不谋而合。因而,实施精细化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2长沙市第十九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2.1长沙市第十九中学关于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探索
2.1.1经验
该校关于班级精细化管理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在班规制定方面,该校的每个班级都制定了相对全面、精细的管理条例,从课堂纪律到卫生安排,从作业检查到成绩考评等等。
2.1.2不足
(1)精细化管理片面化、表面化。
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导致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导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观念片面狭隘,手段单一。此外,很多规章制度都只是贴在公告栏里的一张纸,有时根本没有按其执行。
(2)管理主体单一。
班主任队伍建设仍然不理想,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能适应班级管理的要求。班级干部形同虚设,很多班委都是空架子,无法协助老师,真正帮老师分担班级责任,也无法沟通同学,替同学分忧解难,民主管理思想无法在班级管理中很好地体现。此外,忽视任课老师的作用。从一般情况下可以看出,很多的任课老师对班级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他们觉得教好自己的学科就是完成最大的任务,班级管理好坏与自身无关,认为班级的情况和学生的表现都是班主任的职责。因此,任课老师很少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关于班级的情况,也很少参与学生活动。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让任课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加强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3.1学校方面
3.1.1以转变观念为基础
要想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并得到应有的效果,必须转变管理者特别是教师的观念。毕竟思想决定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目标,形成愿景,构成活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培训、校外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校教职工群体真正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优点和可行性,积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学校宏观管理计划和班级具体管理中,自觉扭转班级管理态度,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落实。
3.1.2制定精细规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作别是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是成功的极大障碍,为了让精细化管理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保障,学校在开展每一项工作,举办每一项活动时都必须预先制定周密、翔实的计划。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将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加以调整和提炼,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同时,稳定、完善的制度可以引导工作规范,约束工作行为,明确奖惩制度,从而可以保证学校实施整体规划的过程中能够具有延续性、可行性、持久性。
3.2班主任方面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班情的目标和计划。计划要有依据,要具体,要民主,可操作性要强;对照精细化的要求,规章制度对于做好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班级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充分发挥民主,引导全体学生集体讨论、集思广益,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一定要细致到每一个环节。班干部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罚。此外,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不断依据班级实际情况的发展修改和完善班规。
3.3学生方面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定位;课程设置;体系化设计
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引进国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优秀师资。学生要充分接受并消化国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首要条件就是扎实的外语沟通能力,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均无障碍。对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而言,外语既是他们学习的基本内容,又是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必要工具。中外合作办学的语言课程目标,短期上看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听懂国外高校教师用外语讲授的专业课;长远上讲是帮助学生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学习,养成用外语作为思维语言消化、理解国外高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1];从教学时间上讲,合作办学中的语言课程设置一般持续一年或两年的时间,教学时间短、语言要求高,需要以课堂训练的高强度和课外辅导的宽泛度作保障;从教学内容上讲,既不能复制社会培训机构为出国人员进行的外语培训课程,又不能照搬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的设计,更不能仿照外语专业的课程分类,必须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出发,将语言课程分层、分级。
一、中外合作办学语言课程的定位
鉴于种种现实原因,中外合作项目学生的英语起点较低且语言水平参差不齐。而各中外合作院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上,普遍沿用了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模式或套搬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简单地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立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学习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应着重于提高语言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帮助合作项目学生通过相应级别的雅思考试,适应未来全英语环境下的生活和学业需求。
1.课程性质。雅思考试作为一种国际英语水平测试,已得到英联邦国家及欧美许多院校的广泛认可。作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雅思英语是学生进行国外专业课程学习前必修的核心课程,雅思英语课兼具夯实语言基础与突出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着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课程目标。鉴于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语言学习的实际需求及雅思考试的实际难度,雅思英语课程目标应当基于但又高于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即在内化合作项目学生的中外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强化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体现在语言理解能力与学术交流能力,如文献阅读与学术写作,确保他们日后在国外全英语环境下的正常生活和学业需求。
3.教学要求。雅思英语教学要求以学生取得出国签证所必需的雅思考试成绩和适应国外专业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所必备的英语交际能力为基准,不会因地区差异、院校差异或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而制定分层要求。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测试难度均高于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因此,以“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层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不适用于雅思英语。而基于“剑桥Benchmark”的语言课程要求,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课程实施、测试评价与教学管理[2]。
二、中外合作办学语言课程设置
雅思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在于国际语言水平考试与国内语言教学方式的落差,以及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和他们学习需求的不同。因此,关键问题就是要设计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基于“剑桥Benchmark”的语言课程方案,将语言技能训练有效整合。具体阐述为:遵循国际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与外语教学规律,在学要求与学生合理分流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对没有出国意向的学生安排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对有志于出国接受专业深造的学生强化雅思英语课程的学习,因材施教。其次,在英语科目设置上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铺陈难易合理的梯度,实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追求考试需求的双重目标。
1.运用需求分析理论,设置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在教育领域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客观情况与主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学什么、如何学。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兴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充分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诉求,是明确教学目标、规划课程设置、整合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手段、营造教学环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基础。需求分析是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一般说来,教学大纲只能提供该门课程的总体框架,要使之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中[3],就需要教师对生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对涉及到学生学习的各种环境因素,比如原有的语言程度、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学习习惯等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对包括教学大纲、语言习得策略、语用交际目的、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在内的所有目标因素进行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求学、求职等各方面的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执行教学大纲,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
2.辩证认识英语教学二主体,实现从内容教学到语言技能教学的转向。传统的英语教学把重点放在内容教学上,按照“说”、“听”、“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独立设置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使学生不能全面了解英语技能的特色,弱化了学习兴趣。因此课程设置应兼顾国内大学英语考试与国际英语水平测试,考虑如何做到既便于学与考试管理又能实现分层要求,使学生在每个学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体现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阶梯性[4]。
在初级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应尽量体现“说”、“听”、“读”、“写”各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传统的“听力”课程与“口语”课程结合成“英语交际技能”课程,突出“听”、“说”技能训练;结合传统的“阅读”与“写作”课程,通过基础语料的大量阅读,内化语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技能,使语言输入与输出同步提高。在这一阶段,应注重学习任务的指标量化和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约束与管理。
在英语教学进入第二阶段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已达到一定要求。英语教学应从内容教学向综合技能教学过渡。课程设置应按照“说”、“听”、“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独立设置,课程间相互关联与渗透,力求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同时,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多维度地输入语言,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技能的特点和要求,强化自主性学习能力。
第三阶段的教学是实现从技能教学向综合教学转变,通过课程设置,减少课堂课时,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式学习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社会知识、教育体系等方面的了解,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适应性学习,为出国深造打下基础。
3.以语用能力提高为目的,以国际化考试为依托进行教材整合。中外合作项目大多选择原版教材,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并适应西方风格的教学方式。然而原版教材重视的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弱化了单词的使用规则,淡化了知识点的讲解,而大部分合作项目学生,虽然经过初、高中六年的英语学习,但语言知识的积累有限。其次,由于班级规模偏大,原版教材上的某些交际活动,在中国英语课堂上难以开展。因此,针对中外合作语言课程的教材选用,应立足现实,融合中外教学理念,兼顾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依托国内教材,强化语言共核教学;依托国外原版教材,拓展语言信息及考试信息,保证教材内容和话题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丰富语言活动,增强文化可容性[5]。
4.实现形成性评价的主导性。一个科学的语言评估体系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语言教学的终结性评估导向,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强的学生,无助于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多元化评估方式,将评估重点放在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活动执行情况、学生参与任务情况等,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更好地实施量化管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在政策与制度层面日渐完善,合作办学的规模与水平正不断发展,语言课程的建设已成了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外合作项目语言课程的体系化构建应着重从需求分析理论出发,去探讨语言课程的定位和科目设置,实现从内容教学向语言技能教学的转变,以及相应的评价模式的迁移。这种基于“雅思”国际化考试和“剑桥Benchmark”的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以及英语及学科知识的分导,在实践层面上完成了对中外合作办学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要求的定位,有助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在语言课程实施中把准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初探[J].教育评论,2004,(4).
[2] 张漾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 李志红,等.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实践-广东白云学院中英“3+1”项目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
1,新老帮扶结对
在青年班主任和本年级段的优秀班主任之间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之间经常性地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师傅”要无私帮助,“徒弟”要虚心学习,围绕制定班队工作计划、确立班级目标、营造良好班风、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小干部、帮助后进生等方面,通过研讨、指导、学习,取长补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期末,要求“徒弟”认真写好学习心得。
“师徒结对”活动:
2,组织交流讨论
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交流班主任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班主任;引导班主任总结自己的点滴经验,并把总结经验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安排如下:
九月份: (建设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十月份: (爱心、耐心、细心开展班级工作)
十一月份: (良好班风建设)
十二月份: (培养一支卓有成效的小干部)
(二)、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要以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友谊中队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1)制定班级公约、班风,给自己班级、小队取个新名字,创作班歌等。(2)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立“袖珍图书角”、“卫生角”、“金色童年”、“我们在这里成长”等文化背景。(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3.指导培养小干部
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班级考核评比
1.加强常规检查评比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将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并继续开展各项常规检查评比活动,每天公布检查结果。班主任要切实从班级自身出发,加强宣传发动,指导训练,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认真抓好班队课、夕会课等,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使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共2页,当前第1页1
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评比。本学期,围绕“规范秩序”的学校工作思路,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要求班主任协助个人可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宣传、指导、训练工作,同时将班主任考核与学科质量挂钩,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挂钩,班主任要组织协调好各科老师合理安排拉差补差人员和时间,朝消灭不合格率的目标奋进。
在每日检查评比的基础上,每月汇总成绩,并评出“常规优秀班集体”与“单项先进班集体”。期末,进行“优秀班集体”、“优秀雏鹰中队”、“优秀班主任”及各个单项先进班集体的评选。
(四)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期初排出特殊学生名单(贫困家庭学生、智力障碍学生、自控力差生),学校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3.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学校成立行规学习班,由退管会的老师和学校有关老师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视频来进行本节课程知识的学习,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视频取代了教材,成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学生在接触课堂时,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学习兴趣。这和传统教学比起来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微课的特点就是知识点突出、教学内容少且教学时间短,在课程实践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一、微课教学的主要特征
因为要在十分钟内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全部讲透彻,这需要科学精妙的课堂设计,更需要清晰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让课程环环相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微课教学要比传统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选择的课程知识点都是实际运用性非常强的内容,通过视频向各位学生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微课教学需要教师将智慧集中地进行发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利用视频来进行微课教学,可以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结构严谨、种类齐全、主题明确的资源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调取,这极大地帮助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也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基础。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微课设计分析实践
(1)进行重点教学设计。信息时代来临,“微课”应运而生。对传统教学法而言,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及目的性更强,且大大缩短了教学用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化学教师必须不断地整合、不断地探索,将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特点作为创新的基础,对于教学视频的设计一定要短小精悍。一般而言,微课时间在10分钟左右,可以实现教学内容最大化的提炼。这种时间上的限制就需要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内容,争取做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进而实现重点知识的深入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化学教师就要将知识点作为课程的主线,利用这条线来进行整个面的构建,其目的就是让微课课程能够更加的集中化,进而达到让学生充分把握重点知识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氧化还原》这一节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任务单,其中包括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也就是氧化还原的本质、相关概念、氧化性还原性之间的强弱对比以及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等,让大家到“中国微课网”去寻找相关的资源。在此网站中,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课一共有13个课时,其中各个章节的内容也有比较完整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学习,用以掌握知识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更多的讨论、解疑、分析和比较,这样才能拓展课程的深度,提高教学效率。
(2)将微课资源最大化开发。在进行高中化学的微课设计时,也要不断地完善教学资源,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在微课教学的资源包中,有微课教案、微课讲解以及微课练习的一系列内容,它们在视频中被体现出来,死板的知识点一下子就变成了灵活的教学资源,学生便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微课资源利用时,可以将Captivate、Snag It等软件加以最大限度的应用,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教师也要利用画图软件、PPT、Word等工具。另外,也可以将Office 2010中的PPT换成MP4格式的文件进行课程的讲解。
多种现代方式的整合利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通过接触更多的新颖实用工具,全面掌握知识的不同表达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化学教师要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做到微而不缺,要将整合之后的知识点全部列入其中;然后就是微而不乱,对于知识点教师要有明确的思路,必须做到清楚的讲解,尽量短而精;最后就是从学生下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了解微课特征的基础上,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设计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鲜血液,可推动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方式变革。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程的质量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学瑞.如何利用微课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4):57.
[2]朱成立.高中化学基于微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5,(10):22―23.
早上6:40——6:50为学生到校时间。凡迟于6:50者作迟到记载。
自习时间为6:50——7:20,学生到校后必须严格遵守如下各条行为规范要求:
1、 所有学生应迅速交齐各课布置的作业。各小组组长督促收好作业并作好记载,然后交各科科代表送老师办公桌。凡在此期间不交作业、赶作业或抄他人作业者,作未按时完成作业记载。
2、 值日学生按值日表安排各自履行职责,于6:55之前完成各自任务。凡未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或完成不合要求致使班级在学校检查评比中被扣分,做不主动承担劳动任务记载。
3、 按课表进行早读,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如有背诵任务,应主动到各组组长处接受背诵检查。各组组长认真检查后如实作好记载。
二、早操早餐:
4、 早操铃响,关好灯后全体学生迅速离开教室,在教室外走廊按次序站好队,并排整齐的依次下楼,到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凡未请假不参加者作旷操记载。
5、 集合要做到静、齐、快,升旗要庄重严肃,做操要规范到位。做操时体育委员到班级队伍前面领操。凡不按要求致使班级行动迟缓、队伍散乱、或因做操质量问题使班级在此项检查评比中扣分者,作违反做操纪律记载。
6、 早操结束后按次序排队返回教室,此时早点值日学生可离队去食堂领取本班早点到教室。
7、 进餐严格按事先排定的次序进行,严禁哄抢;所有学生在自己的位置进餐,不得在走道逗留;珍惜粮食讲究卫生,严禁乱扔乱丢。发放完毕值日生应迅速归还食堂物品。
8、 早餐完毕后,所有学生应注意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清洁,清洁完成后学生方可外出教室。负责清洁值日的学生应再次检查各自负责的区域,发现垃圾应及时清扫,在上第一节课前再次倒垃圾。
三、课前课堂课间:
9、 所有学生课前提前5分钟清理准备上课的物品,保持教室安静,准备上课;班干部擦黑板、填写当天课程表、作好当天班级日志记载。如上课时间过了5分钟未进教室的学生作好课堂迟到记载。
10、 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凡在课堂上未遵守纪律被课任教师点名或被当天学校值日的教师发现者,作违反课堂纪律记载。
11、 课间应合理适度有节的放松,保持教室秩序,严禁在教室内外和走道楼梯间逗打嬉闹。
四、课间操课间清洁:
12、 全体学生在教室站好队,由体育委员带领按学校规定的次序和路线进场集合,准备做操。做完操后,按次序排队返回教室。
13、 清洁值日学生迅速打扫教室和清洁区,及时清理垃圾筐里的垃圾。
五、中午到校及午自习:
14、 全体学生中午必须在1:20以前到教室,有值日任务的学生必须在1:00以前到校履行自己的职责。
15、 午自习应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影响他人做作业或休息。
六、眼保健操及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