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学语文教育

时间:2022-11-01 10:05:23

导语:在中学语文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学语文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情感;顺水推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57-01

近几年以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力度越来越大,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广泛传播开来,并且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从其它角度来看,当前理性主义教育泛滥,德育工作效果不佳,所以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只有在教师的强制性要求下开展教学活动,无法做到顺水推舟的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俗话说"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顺水推舟促进语文阅读教育

自古以来,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就存在这样一种说法"三分诗、七分读",其主要指的是语文教育中只有通过大量的朗读训练,才能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学生能否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内容至关重要,只有运用真实的情感来阅读语文文章,准确把握文章阅读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从中感受语文文章的情感,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涵,把心灵融入到文章中,用心感悟文章,当学生真正感悟到文章的情感,教师才能顺水推舟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在开心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需要不断体味文章趣味,才能逐渐进入阅读的境界,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不能急于求成,必须顺求自然开展阅读教学。古语有云"文章不厌百回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在反复閱读文章的过程中才能深入理解文章语文的意思,从文章感悟中获得新的阅读感觉,这也是加深情感体验的过程。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运用有声语言来再现文章上的书面文字,而且要把这些文字在脑海中转化成鲜活的生活画面,从中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拷问,做到亲眼看到或者亲身感受到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进入阅读的最终情境,打开心灵的窗户。

2.以带有感染力的语言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情感认知活动和心理变化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心理变化,才能促进情感认知活动的产生。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作为顺水推舟语文教育中的"推舟人"和"引路人",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因此,为了提高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首先必须由教师利用感情丰富的语言来创造相应的情感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为了创造良好的情感分为,首先必须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丰富的情感。在表达教学情感时通过运用高亢、平淡、低沉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树立坚定的思想观念,渲染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励学生积极现实,推动学生奋斗发展,同时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陶怡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语言特点不同,对学生的推动作用也不同,积极向上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形态,亲切的语言能够感染学生,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

3.顺水推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听、书、读、写"等几大基本能力,在书写教学中必须贯穿学生的情感。在书写教学时,首先由教师来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自主进入书写情境中,才能顺水推舟解读内心情感,使书写教学的效果得到升华。而且在书写教学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能够陶怡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体悟记录到文字中,不再局限于课本阅读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4.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为了顺水推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必须注重语文情感素质教育,及时收集学生的情感信息和学习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遵循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

参考文献:

[1]方关军."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49-54.

[2]崔明海.国语统一视野下近代边疆民族语文教育思想述论[J].史林,2014,(04):124-134+190。

[3]纪亚品,赵军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98-103.

第2篇

一、落后而贫乏的家庭教育造成部分学生情商的缺乏

所谓情商,是指了解、控制、调整和激励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的能力。情商,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包括诸如兴趣、爱好、动机、态度、内驱力、情感、性格、毅力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专家提出,对于孩子未来的成功,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情商。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环境,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孩子对待自己的情绪和环境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情商的发展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在农村的大多数家庭里,由于家庭缺乏经济来源,生活困苦,孩子的父母一般都外出打工,导致孩子因缺乏必要的家庭管教而四处玩耍,有些孩子还受到社会中的不法分子的教唆,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有的农村家庭由于家长知识的贫乏、观念的陈旧,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纯真的感情,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远远不能适应孩子的心理需要,大大地扼杀了孩子的情商,使其厌学、逃学。

二、民族区域性对语文教学的制约性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开拓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水平的发展。农村中学的教师主要由中专、大专学历的教师组成,整体素质教低,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而以落后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培养先进生产力,无亦于痴人说梦。很多农村中学的教师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一方面从事教学工作,一方面又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一身二用,一心二用,使他们缺乏对教材、教学技巧、教学理念的深入探讨。他们深受“本地话”的影响,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在授课上总是“跑调”。有的地区在字母的拼读上相互混淆,如“f”“h”不分,把“花”念为“fuā”;“q”“c”不分,把“吃”念为“qī”等。这样就会给孩子们很多的误导。同时,有的地区有自己的语言,如苗族的苗语,侗族的侗语。平时学生都说本民族的语言,进入课堂后汉语其实就是他们的一门“外语”,有时教师教学的时候还要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来解释才明白。写作文时,学生们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句不通,要么错字连篇,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各种原因不能被运用

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教学条件还很恶劣。有的没有图书馆,有的没有多媒体,教室里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有些中学具备这些设施,但只是一种摆设,从来没有老师去尝试。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广播室,没有文学社,没有课外文学辅导。学生的语文知识仅仅从教材中获取,而且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从中找到乐趣。虽然说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若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的辅助,语文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部分农村中学的师生在语文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也未能端正对语文的态度,抱残守旧、不知创新。结果是一支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或笔记本)便打发了三年的语文学习,最终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停滞。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是向往语文教改,向往实施素质教育的,但是现实决定了他们只能是“瞎子”“聋子”,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探寻,可以说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是所有语文教师中最痛苦也是最困惑的。

综上所述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要学会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用语文知识了解社会,用语文素养参与社会生活。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听和读是对语言的理解,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输出信息。接受和理解的过程就是人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语言能力是语文能力的表现形式,思维活动才是它的内在本质。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活动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阅读课文,能领会其中丰富的情感,捕捉其中细腻的情趣,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鸣。这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一种较高境界。要达到这一结果,除了要对作品语言进行精细琢磨,反复咀嚼,还要调动阅读者的情感体验。对于情感不够丰富的人来说,是不太容易形成感动的,这时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在声音、图象等方面加以引导,是能较容易把读者带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的,这也是看电影容易激动而看书籍却相对平静的原因。只有在语文课堂中培养了自己的真性情,才能做一个社会中真正的“人”。

二、加大软、硬件资源建设,吸引优秀教学人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子,抓住高素质人才,才能促进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首先应提高农村中学教师待遇,只有农村中学教师的工资高于或等同于城市同级同类学校的水平,才能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加强对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的培训,可选派一些语文教育教学专家进行巡回讲座,宣讲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把握当今语文学习的目标等。加强远程教育学习,让农村中学教师与城市学校的名师们同轨发展。其次,要建立城市与农村中学教师的定期轮换制度。规定城市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有资格晋升职务或评职称。同时还应防止一些教师只为晋升职务、评职称而下乡任教的镀金现象,因此要监督其在农村的教学表现,成绩不好的,视为不合格,不记入晋升、评定职称范围之中。第三,试发行“教育彩票”,以解决教育所需经费问题。目前,全国“体彩”“足彩”“福彩”的发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教育也可采用这一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来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

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囿于一个较为狭窄的范围中,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课本是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课堂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其实,农村中学潜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与利用。综合性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农村中学充分挖掘当地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及体验的联系方面,农村孩子不一定比城里的孩子差,特别是在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还会比城里的孩子丰富、深切。我们可凭借农村中学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融入美丽的大自然,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自然。在观察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教师博客;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42-02

中小学教育是中国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环,中学期间的语文学习对人一生的语言功底打造是至关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一线工作者,对中学生学好语文非常关键。然而,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强现象。教师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信息交流工具和教学辅助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博客与教师博客

博客的英文是“Weblog”,其实是Web和Log的组合词,合起来解释就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为“网络日志”,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利用网络链接、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个人信息形式。教师博客是指教师以网络日志的方式,记录、整理、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思想感悟及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链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的教育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同行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二、教师博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探析

现在中学语文教育主要存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教师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对素质教育关注得不够,并且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上,对生命的关怀意识、人格教育等方面存在缺失。教师博客的应用,可以做为一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教学,很好地完成课堂知识的补充与扩展。

1.教师博客可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针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教师可将教材内容及课外相关知识搜集并进行分类整理放到博客上,让学生自主浏览学习,比如提供优秀的学习网站链接,提供学习资料下载等。还可以根据课堂的课程进度和学习内容,在博客上有针对性地放置相关资源链接,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教师博客来逐步解决。因为教师博客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只要花费很短的时间,就可轻松地掌握和运用。教师在接受了现代教育新技术的观念后,认识到这些方法和手段能够给教学带来方便和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以此为基点,不断深入,鼓励提高他们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能力,改变原来只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2.教师博客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教师博客中,大家相处起来都比较轻松,无论是教师与教师,还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都可以对谈论的内容各抒其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由于博客参与的人数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同时了解到多个教师及同学的观点和看法,给学生自己对比取优的机会,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观点,而是通过学习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成为更有思想和主见的人。通过教师博客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和切入点,以教师博客这种相对轻松的方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3.教师博客可作为生命关怀、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语文学科是小学的基础工具性学科,与其他科目相比,更应该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形成。结合实际,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健全的人格培养意识。教师博客作为一种比较轻松的师生交流平台,可作为生命关怀的重要阵地。教师可以通过博客这个平台,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一些观点拿出来探讨,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各抒其见,从相互探讨中将好的理念和观点以无形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以前在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讲清楚听明白的道理。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相互交流的过程。在博客中,教师和学生脱离了教室讲台和课桌,师生的交流变得更加平等、融洽。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生命关怀表达出来,比如通过图片,通过故事,通过身边的事例将教师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生命尊重意识表达出来,也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生命价值的讨论,让同学们在与教师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直接的心与心交流中取得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价值的认同,从而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师以博客形式进行中学语文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博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对博客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定位要准确。教师博客是辅质的,博客内容要是一些趣味性高、启发性强、学生认同度高的内容。其次,教师博客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还在形成和塑造的过程中,博客的内容要健康向上,注重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再次,要注意教师博客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不是课程教学的延续。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中难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内容放到教师博客中来,而不是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讲完的内容放到博客中来。最后,教师博客一定要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文字要优美,体现教师良好的文学修养,博客做得美观漂亮,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要时常更新,让学生体会教师是用心在做,从而得到学生内心的认可。只有真正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才能真正给予学生真理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焦垣生,等.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与中小学语文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85-89.

[2]荣华.论教师博客的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7,(09):156-157.

第4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 审美教育 策略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多方面的活动。”[1]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有些教育工作者曾尖锐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美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考察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课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实在不敢乐观。”[2]从笔者在基层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具体感受和近期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的兴趣不高。

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于中文,而从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的了解中发现,学生无论是喜欢中文还是英语,除了个人爱好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反映在当前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对中文的重视程度,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数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不少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阅读课不感兴趣,而且对非文学作品阅读课的兴趣也不高。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来,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

(二)服务于考试,重在实用。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把阅读课的学习目的放在了“考试能够得高分”上。而且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给出有利于考试的统一的答案”。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是那些能围绕考试编题、讲题,使他们考试稳拿高分者。可见师生一起围着升学转,而阅读课教学则将以高考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阅读课的教法选择中,偏重于对考试有利的精心细致而又全面周到的“一言堂”式的单向灌输和讲析,或不得不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大量地编题、讲题,甚至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忽视或放弃了通过启发诱导、情绪感染、平等讨论、创造性的批判,以及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等方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感悟能力。

(四)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以考试为中心,一切围绕升学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失去了利用自己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的机会,剥夺了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认识、理解和感悟作品审美境界的权利,削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受)能力,降低了文学作品对学生本应具有的强大的美学吸引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洞察力,最终影响了对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文学作品时“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思路”等现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

从访谈和观察中了解到,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气氛,致使课堂教学情调单一、气氛沉闷,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这部分教师也很少愿意利用学生与自然人文景观之间的密切接触,来让学生感受和体察大自然的美和人文历史的美。

(六)缺乏教学民主,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感悟等,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大胆表露个人审美感受、充分展现审美创造性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权威的身份给出统一答案的较多,允许学生持有一些不同见解的却很少,当学生对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或体会时,能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也不多。教师的这种唯我独尊或家长式的作风,挫伤了学生审美主体自觉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与分析,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审美情景。

利用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规则的形体、优美的声音及和谐的画面所具有的天生的喜爱倾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音乐、显示画面、放映电影及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对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审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赋予审美感知过程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兴趣;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3]应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构建诗意课堂。

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说:“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4]充满诗意的文学课堂,就应有师生情感的肆意飞扬、交流与碰撞。教师的语言,包括肢体和面部语言,都应或激情飞扬、悠意纵横,或凝重深沉、饱含真情,并能以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将真情辐射到课堂的每一寸空间,将力量感应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最终形成一个全体师生的情感之场,在这种情感的交互影响与碰撞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三)讲究语言艺术。

细细品味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中教师抑扬顿挫、激情饱满的课文朗读,能够使作品潜在的各种审美意蕴通过声音的媒介,折射到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寄托于作品之中的爱恨情仇等,有力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而让学生模仿、尝试的各种有表情朗读,更能使朗读者情不自禁地达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审美境界,达到以己之心体验作者和作品人物之心,以己之情表达作者和作品人物之情,以自己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的审美效果。品味语言不仅能大大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能通过这种以语言为载体而产生的心灵的撞击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

(四)深化审美感悟。

所谓审美感悟实际上是将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虚象虚景,通过一定的手段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使他们通过一些非语言、非概念式的思维活动得到一种主体内心的体会和体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审美意象。对此,司空图曾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这种从语言之中获得的语言之外的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而且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6]

(五)超越文本,实现审美创造。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7]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教师正确的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在寻找出文本的各种或内容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缺陷”或“空白”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物理文本”的局限,创造性地予以填补和反思,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文本意义空白的填充与再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拓展期待视野,提高审美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标准》首次将“阅读期待”这个接受美学的重要名词纳入了它的具有指导性地位的“教学建议”之中。不同的阅读期待,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正如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阅读时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闲秘事……”[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可塑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美育手段,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使学生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逐步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09,VOL 2.

[2]黄厚江.让课堂成为流动的美[J].语文学习,2002,(11).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72.

[4]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十七).特级教师家园,2005.http://blog.省略/20000/552610.aspx.

[5]司空图.一与李生论诗书.转引自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

[6]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3.

第5篇

[关键词] 民族本色;关注人性;多样性;文学习惯

一、 坚守民族本色,弘扬民族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确博大精深,我们的文明和文化底蕴和世界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相比都一样璀璨夺目。如果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只用西方的文学观向文学看齐的话,那么老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从诺贝尔奖的主旨上来看,是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本民族的思想渗透其中。但凡经典著作都能禁得起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角度的考验,而事实证明能汲取民族土壤的丰富营养,保持优秀传统纯正血液的文学作品是经得起这样的考验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又目的又方法地,并且持久地引导学生关注,吸收民族本色文学的营养就显得课外重要。中学语文教材中无论哪个版本都非常关注民族文学的篇目。例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节选作品均占很大比重,高中选修教材也有体现,可是在教学中能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或民族传统要素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更谈不上领略民族精神气质。举例陶渊明及余秋雨等作家都是脚踏民族与社会的土壤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莫言被诺奖评委称作非常执着的作家,在我看来是能顽固守住对民族血液的继承,是成就中国文学的必然条件。高中语文必修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我曾多次提及作者施耐庵天衣无缝的叙事技巧,自然无痕的巧埋伏笔。可见中国文人的心思之细腻缜密,这也与中国哲学的沉静深邃有关。引导学生寻找中国文人的个性魅力应成为追溯民族文化的一堂必修课。

二、关注文学应先关注人性。莫言在接受央视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他个人认为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在于自己充分表现和表达人作为人的特质,既不刻意美化谁,也不刻意丑化谁,而是充分尊重人本身尊重人性。这就让长期重视文字质量的我突然意识到天天教语文却忽略了语文从何而来,文学为何而生,对人与文学的联系不屑一顾。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注重情感体验关注生活,就是在不断地提醒我们这一点,可是我们依旧乐此不疲地教写作技巧,抓背诵默写,讲应试技巧等,忘记了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来源于课堂之外。所以尊重语文应从尊重人自身开始,尊重作家,尊重生活,尊重作家笔下的人物,尊重自己,尊重活生生的人世间的人。让学生意识到学语文即是在学自己。而这种尊重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无关。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在我以往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分析人物命运,体会叙事风格,感受语言之美等方面,真的是忽略了沈从文极力表现自然人的自然之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甚至不惜痛苦地为人物加上一个悲剧的结尾。也许这就是人本质最真实的表达,唯美的环境,至善的心灵却不一定有完美的结局,这才是真实的原生态的生活。让学生看到生活与文学的关系,关注人所以为人的一切特性,激发学生创作的原动力,这才是我们尊重文学的真正态度。

三、关注文学表达的多样性。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为莫言。颁奖词为: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当然,我们绝不是要把评委们的口味拿来做文学教育的目标,更不是为了把学生训练成各类文学奖角逐的预备队员,而是为了探求一条振兴中国文学的路径。开拓,创新,进取同样是文化发展的一面旗帜。求发展,求突破与前面所讲的坚守传统,保持本色并不冲突,也是有不断继承与创新才使得民族文学更具生命力,这一点莫言无疑做到了。中国文学之路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生生不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更应当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形式,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整理或总结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不同话语风格,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表达样式,中外作家同一题材不同的叙事方式与抒情方式等等。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当然这要求教师能积极有效的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去接触和感受风格独特的具备文学个性的作家作品,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学敏感度。只有开拓视野,广纳百川才有可能独树一帜。让学生具备文学眼光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创作的习惯。中国人喜获诺奖消息一传开,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读书热,文,有股热潮能持续多久?当莫言的书被抢购一空时谁记得曾经和莫言一样默默无闻却又醉心于文学的作家很多时候他们的作品都长期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调查国人每年的阅读量人均不到一本。阅读习惯关系到人文修养和民族气质,因此在学生时代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将事关重大。但事实上,现在中学生似乎只对语文教材上的篇目能做到深阅读,对写作简直反感极了。大多数时候甚至是考试作文都是凑够字数了事,其实把写作与阅读有机结合是个不错的办法,在赏读课文时,时常有意识地结合学生们的写作薄弱环节加以点拨,以教材为范例讲练结合是很多老师采用的办法。另外组织各类阅读写作竞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体会阅读与创作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也是途径之一。

第6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失落与弘扬

一、人文精神的失落存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

1.文化人格在构成上存在的缺陷

汉语的语言极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人的思想以及人的感情。可是在中学语言教学中,没有对汉语的语言进行开发,对于人性的理解体现片面化的姿态,不能够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发展壮大,使其文化人格在构成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学生个性的塑造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所推行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就要大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换言之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

3.人文视野变得狭窄

有一部分中学语文的课本中存在着对于课文删改的过程,让学生不能够增大阅读量,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不能够全面的认识,人文的视野变得狭窄。那么,学生就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地向社会人转变。

4.人性的失落

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些许技术性的知识训练流程,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人性的失落。在语文教育中一些作者的作品,在教学中让教师与学生都会感觉到虚伪的一面,并没有带来友善的一面,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会对于人性带来严重的失落。

二、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作用

我国的教育界之所以对于人文精神非常的重视,是因为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拥有着文化背景的重要根源。现如今,我国正进行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由于现实主义的滋生,使得社会上不断出现在经济浪潮中拜金的消极现象。人们一些封建的思想频频出现:假冒伪劣、吸毒贩黄、精神空虚、坑蒙拐骗等经常发生,这一系列的问题没有阻碍地进入到了文学以及学术当中,使得人文精神极度的失落。这时,教育界必须对于人文的精神开始讨论,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基础之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有必要严格的重视。

三、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有效融合

人文指的是人类的社会具有的一系列文化现象。人文精神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有效融合包含着两个方面:

1.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性,并且要培养十分健全的文化人格,以及发展健康的个性。

2.要引导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要具备主观能动性,对于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要详细地了解其内在思想,并且要发现汉语领域的汉字中所具备的人文价值以及文化的内涵。

四、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弘扬

在宏观的角度上仔细分析,现如今的中学语文教育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自身的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自身发展完善了,才能够对于社会以及国家的生存做出贡献。其次,对于教师的人文素质也要相应的提高,教师在具备学识的基础上,一定要增强个性魅力,在个性与学识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提升人文素质。同时,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有必要对于传统的私塾教学作为参考,虽然传统的私塾教学存在着一些缺点,但是其中的优点是值得借鉴的。例如,“熟读万卷书”就是传统的私塾教学,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脑中蕴藏大量词汇量,那么学生脑中就会具备非常稳固的系统。此外,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建立个性的教学模式,要把积累作为首位,然后经过感悟,最后很显著地会得到运用的成效。总的来说,一定要抓住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关键部分,才能够将之弘扬。

由于对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人文精神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有必要进行弘扬的,力求使今后的中学语文教育能够完善进行。

第7篇

【论文摘 要】探讨人文精神的内涵,新课改条件下中学语文教育贯穿人文精神,实现三大人文目标的方法。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中国古代教育,还是西方古典教育体系,都能够找得到人文精神的痕迹。“人文精神”一词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是西周的六艺教育,“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上面,兼具中国古代教育和西方古典教育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另一方面,强调人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然而,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语文更多被视作一门语言学科,而不是一门文化学科,这就导致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语言文字的教学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传递,导致语文教育本身出现严重的背离,失去了应该达到的效果。在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环境下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文性的内涵。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笔者认为,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也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该达到的三大人文目标。

一、教师应该学会“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是指教材,这里的“教”是人文精神的传递教育。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课文,从不同方面去挖掘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可以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古人在诗词歌赋和个人情感上面是如何结合的,是如何达到“寓景于情”的。笔者就曾经拿上述两篇诗词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进行对比,同样是描述一种离别感怀的思绪,同样带有淡淡的忧伤,但古人在情感表达上显然要含蓄得多,而作为近现代诗人的徐志摩,则更多带有近现代文学的人文情怀,更加外露,更加直白。

通过这样的方式,用不同课文去传达不同的人文特质,不但能够有助于学生迅速理解课文,感受内在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语文教育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推动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重视学生个人观点的表达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人文精神与学生互动,重视学生作为人文主体所表达出的“个人观点”。

这一点更多受到西方古典教育体系的影响,在西方,学校教育更多强调思维发展的方法教育,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主导学生去思考。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父亲,朱自清在文章里面到底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在讨论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了跟传统看法不一样的观点:朱自清和父亲之间这种默默的爱,带有淡淡的哀愁,而在这种哀愁背后,凸显出父子之间不善于沟通的现实,都不善于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护。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但是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语文课文的传统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探讨,还是值得鼓励的。培养学生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力,从本质上说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转贴于

三、注意语文教育和社会背景的结合

社会生活是本大书。语文教学要是离开社会,离开生活的运用和实践,囿于沉淀、封闭的语文话语系统,就会割断与现实的映照递换关系,致使知识无法内化。作为人,即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即社会。

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减少,这是一个社会热点,笔者就组织学生讨论,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今日之社会到底还有无现实意义。在讨论中,学生针对鲁迅先生的不同作品,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不具有太多的权威性,但是都是学生从自己身边谈起,阐述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看法,进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在讨论中,笔者和学生们逐渐将观点归纳总结到一个方向:鲁迅先生的作品到今天依然存在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国家来说,鲁迅作品传递着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于个人,鲁迅作品表达了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奋斗精神。

在这样的社会性探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将语文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方法。要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让语文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进行社会调查、采访、参加义务劳动等,使学生更好地思考社会,了解现实世界,增加理性认识,使语文这门“文化精粹聚会的学科”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展的产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理解能力,这就是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三大关键。

笔者认为,只要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能够真正推动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内涵,完成语文功用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中学语文教育迸发出巨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①曾 军 .《对 中 学 语 文 的 人 文 关 怀 — — 王 又 平 教 授 访 谈 录》 [J]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考;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突围

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高考就成了一件关乎中国民生的大事,我国的高考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当高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时候,它也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难题,如果这些难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干涩的课堂和枯槁的生命:语文课成了“鸡肋”

在当今社会,高考成了教育的指向标,也成为了考量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学语文老师的高考情结挥之不去,他们在上课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高考,学生的作文失去了灵气,变得刻板公式化。其次,在高中课堂,语文本来应该是最富有活力,情感最丰富的学科,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再者,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能力,但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读写,很难看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能力训练,造成了能力上的欠缺。另外,教材陈旧,其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极少,加上教学局限于课堂,脱离生活,使丰富的语文内容变得单一、狭隘,学生的阅读面极为狭窄,致使学生知识上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学生患了严重的贫血症。

二、浪漫的语文与功利的高考:语文戴上“镣铐”

语文天生浪漫,富有情味和含蓄韵致之美。究竟是什么让一门如此有内涵的学科成为现在的这种乏味的科目呢?我认为最主要是由于高考制度造成的。在中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高考起着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高考可以有效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高考的作用是伟大的。我们引用1997年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的一句话,“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但是,任何考试制度都有其弊端。统一的高考模式让更多人的走上了独木桥,从而导致学校过多的看重高考给自己带来的声誉,以至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都围绕着高考而进行。例如:学校放弃了更多学生兴趣的培养,选择了更多的文化课教育;老师在给学生授业的时候,更多地参考了高考的要求,让课堂充满了高考压力;学校所选用的教材,也都选择更适合高考的教材,致使教材的刻板化;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也都以高考为最终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考在某一程度上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造成语文教育当今局面的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使语文成为了一门应试教育学科,并且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功利思想及对语文教育评价产生了影响。

三、真语文、新高考:高考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突围

既然语文教育已经出现了困境,那我们就必须尽早找方法解决,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才能更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自身的蜕变

1.教育思想的更新。任何变革都是从思想开始的,所以,语文教育也应该从思想上进行改革。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的传统语文教育认识观应该得到改变,不能追求以往的死板教学,而是应该换个角度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接受、感受、享受的过程。接受教育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它已经光华淡尽,只留下暗淡乏味,这些都是我们深有体会的,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因为它忽略了人的存在性与感受,只是把语文的各种知识通过一道道工序强制的灌输给学生。通过接受式的语文教育,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简单缺少活力与创新。但是,这种接受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必须的,因为在应试制度下每个学科教育都必须得这样。感受教育,表示它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代表着人文精神的起步。对语文教育来说,为其增加了活力,但这并不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感受的层次上,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缺少美感与后劲。这是由于感受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主动性、探究性,是需要以其自身的意志力为支撑的,而且也离不开外因的推动。享受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享受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语文看作一门学科,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一份美妙的享受。他们在语文中享受着爱,享受着自由,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雨露,享受着生命……最终,语文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老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应是学生本位,自主探索,发展为本,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指的是学生学会自主质疑、自主学习。这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展现与发展。合作指的是学生一起讨论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提问解答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等。探究指的就是拓展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来解决各种困难,发现自我价值,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自信心,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乐趣,也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现真理和寻回真、善、美的过程。”

再者,语文教学的教学思想应该回归到语文的本质要求,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有健全人格和有知识机能的人。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在这方面能够有所建树。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形成与道德提升,回归到”人“。《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明确指出把“学生的需求作为一次根据”,这里也强调了语文人文性的重要。

最后,教育与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教人思维、思想、性情。因为思维可以让人明白思考的路数;思想可以构建体系,培养学生的情趣;性情则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良好人生态度。任何教育教学行为,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这些目标。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作为教育教学的最基础的内容,它更应该贯彻这种理念。只有当学生同时拥有了它们,才能够真正地明白知识与熟练的运用知识,明白自身的价值。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对于语文得有较深的理解,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要明白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的方法,而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与目的。

2.教材的选择与运用。教材的全面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也就是新课改下对老师在运用教材方面的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注意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一些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唤醒学生的心灵感悟,能够明白作者的真实感情,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丰富。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引向生活。

3.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实行,语文的指导思想和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而改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营造氛围—构建模式—改革评价—培养习惯”模式就是其中之一。首先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想象,表扬学生的大胆发言,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这种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提高。其次构建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长、认知风格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学习理解而采取的“出示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学—教师点拨重点与难点—形成性评价与矫正—课堂教学小结”,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目标。再者,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我评价,根据课堂表现学生相互评价等。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评价,这样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重视学法指导与习惯的培养,教师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对其习惯的培养和掌握知识的技能方法,如制订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常规。当学生形成这些习惯,才能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除了上面的那种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新的教学思想制订新的教学手法。也可以在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优化。例如重塑串讲法、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背诵的改变等。

(二)语文高考制度的改革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代替高考,那么就只能对高考进行改革,使它能更好地适应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高考制度,可以从四方面进行改变。

1.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是国人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精神的基底,对深陷困境中的语文教育来说,可以借用高考来唤起社会对语文价值的重新认识,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我认为可以适当的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2.改革高考语文内容。高考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要让语文教学不背离语文的本质,那么语文高考就必须考出语文的真精神。例如,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完全掌握;知识考查不应局限于死的字词句等,还应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的考查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独特感受与理解方面还比较欠缺,缺少能真正表现考生“真感情、真观念”的开放性试题。对于写作,目前的写作考查方式主要偏向于文学性作品考查而忽视了“生活中实用”的写作,例如影评、书评、颁奖词、主持词,等等,可以尝试增加这些生活中实用的写作,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学生的真实情感。可以尝试在高考的语文基础知识中应增加教材之外的基础文化知识的考查,可以通过高考阅读、写作等考查学生宽视野文化经典的阅读和独立见解,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引向课外、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3.推动高考语文题型创新。高考考试应该具有相对的弹性和模糊性,考试题型应保证常变常新。例如,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对口语交际的考试只是一种单一的平面化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交际水平与情感态度。因此,可以借鉴当前英语考试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场景,以检测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实应对生活的态度与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更灵活的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

第9篇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前提。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教师尽最大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环境,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的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还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环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式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化”的精神环境。语文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角色转换,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沟通师生情感,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要特别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和关系。

二、充分展示教师的文化魅力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门学科,往往是从喜欢某门学科的老师开始的。而学生对该老师的喜欢,并不是因了该老师的漂亮或帅,而往往是缘于老师身上所具有的某种内在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语文老师身上,就是一种文化的魅力。也就是说:学生的这种喜好并非是“学高为师”的缘故,乃“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结果。教师的满腹经纶会对学生产生莫大影响,学生会因此暗暗地、由衷地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敬佩。他们会被老师优雅的谈吐所迷恋,会被老师风趣的语言所吸引,会为老师广泛的阅历而折服,会为老师那渊博的知识而倾倒。渐渐地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会越来越高大,渐渐地老师便成了他们心目中楷模,甚至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从而使他们产生对这种文化魅力的强烈的追求的渴望,这就无意识地诱发了他们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

为此,教师要不断培养、不断巩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 ,让自己身上充满并散发着文化的魅力,且在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要让这种文化魅力充分展现并深深的吸引每一个学生。这样就能于无痕处见诱导,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语文课堂。

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正确的爱憎忧乐等情感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普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