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

时间:2023-01-22 10:20:26

导语:在建筑工程桩基检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

第1篇

1.1桩基成孔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其成孔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当成孔直径低于标准值时,会直接影响桩基的承载能力,如果成功直径高于标准值,则有可能造成桩基上部阻力增加而限制桩基承载能力的充分发挥。如果桩孔位置出现偏差,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发挥。因此,桩基成孔的大小与桩基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对成孔质量和大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成孔的位置、深度、垂直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成孔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的主要内容。

1.2桩基承载力检测

桩基承载力对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做好桩基承载力的检测对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1静荷载试验法

静荷载试验法主要是对桩基的静荷载进行检测,检测主要采用横向静荷载测试和纵向静荷载测试两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对桩基进行检测时,普遍使用纵向静荷载测试对桩基进行检测。静荷载试验法通常是用来检测工程试桩的承载力,但是由于工程试桩不能进行破坏性试样,而导致检测的结果准确度不是很高。

1.2.2高应变动测法

高应变动测法主要是通过重锤的方式对桩基顶部进行桩基试验,当重锤时,会产生较大的瞬时冲击力,这个冲击力可能会导致桩身发生塑性变形,然后通过桩基的变形速度和曲线进行测量,可以获得相关的参考数据,然后分析桩基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工作性能,以获得相关的质量检测数据,以此来计算出桩身的承载能力。

1.3桩基完整性检测

通过桩基完整性检测,能够提前发现存在问题的桩基,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工程的质量。

1.3.1低应变动测法

低应变动测法通过使桩顶承受激振力量使桩身产生形变,同时还会引发桩体周围土体发生小幅度颤动,这时通过利用仪表对桩顶的震动速率进行记录,然后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到桩身完整性相关的数据,并以此数据来判断桩身的完整性。

1.3.2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是通过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的声学参数来对混凝土的连续性及断层、蜂窝等缺陷的位置、大小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中主要利用的参数包括超声波传输的速度、频率、振幅及波形。

2工程实例

本文选择某地的一栋高楼为作为研究对象,该建筑檐高39.5,建筑面积9884.2m2,建筑整体采用框剪结构。该建筑的基础设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承台基础,灌注桩数量达到240根,灌注桩直径为600mm,有效桩长25.5m。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单桩静荷载试验法及低应变反射波法作为桩基的检测方法。

2.1单桩静荷载试验检测

2.1.1选择试验方法

该测试中选择静荷载试验检测作为桩基的检测方法,主要使用一个采用钢槽及锚桩组成的法力系统,并用液压泵对桩顶施加纵向压力作为测试数据。在施压的过程中,利用千斤顶进行配合,不断增加其荷载,同时在千斤顶上安装一个荷载传感器,对千斤顶产生的荷载进行记录。如果桩身发生形变或沉降,传感器能及时对该变化进行记录,以记录的结果作为实验的数据。

2.1.2分级加载

本次试验过程中,分为10个等级对桩身进行加载,每个等级所增加的荷载需保持相同,本试验中每次所增加的荷载值为220KN/m 。

2.1.3形变观测

在每级加载完成后,分别间隔5分钟对桩身的变形进行以此记录,然后每隔30分钟对桩身的数据进行测量并记录,当数据变化趋于平稳时停止观测。

2.1.4沉降标准

针对每隔一小时沉降在0.1mm以内,且连续出现两次时,说明桩基的沉降已经趋于稳定,这时可以进行下一级的荷载测试。

2.1.5终止加载条件

当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值与上级荷载的沉降值差异达到5倍以上时;或者桩基在荷载作用下与上级荷载的沉降值差异达到两倍且桩基经过24小时的加载试验,其沉降仍未达到规定值时,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应立即停止对桩基进行加载试验。

2.1.6检测结果分析

本次检测中使用的是钻孔灌注桩,进行了三组静荷载的试验,符合随机抽检原则检测比例满足规程要求。

2.2低应变检测

在桩身顶端安装一个传感器,在对桩基进行重锤的过程中,桩基动测仪会产生一定的加速信号,这时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桩基的相关数据并显示出来。针对本工程,本次测试的桩基检测数量为48根,检测的数量及比例符合桩基检测规范的要求。对低应变实测所得曲线进行分析,当波速在3700-4000m/s时,波形比较规则,桩底能对超声波进行清晰的反射,测试出桩身并未出现大的缺陷。

第2篇

【关键词】桩基检测;工程质量;影响

一、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检测在工程质量中的应用现状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当前应用的桩基检测技术主要有工程施工前的桩基检测、施工中以及完工后的桩基检测等,而实现该种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有钻芯法、高应变动测以及低应变动测等方式,对于检测水平的提升以及检测结果准确度等都有一定的保证。桩基检测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应用范围比较广,并且有较长久的应用历史,在一些厂房以及高层建筑物或者码头等中都得到了应用,但是实践中,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桩基检测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当前从事桩基检测的单位中存在许多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其单位内部不完善的责任划分以及制约机制,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问题。负责桩基检测工作的一些人员没有及时做到持证上岗,并且上岗位人员的配备不足,使得桩基检测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无法更好的发挥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二)桩基检测的设备上也存在许多参差不齐的现象。

在工程内部的检测单位在设备的配置上满足不了桩基检测工作的实际要求,导致设备的更新换代滞后,使得桩基检测的水平低于正常的状态,不能为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三)当前建筑工程桩基检测的市场行为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

在当前建筑工程桩基市场中,管理上的不规范以及制度上的缺失,使一些单位在桩基检测工作中无法准确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数据资料的处理也具有一定的草率性,存在负责人签字伪造的现象。单位还能出具与其资质不符的检测报告,从而造成了桩基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无法保证,都为工程质量带来了诸多的隐患。检测中的静载实验内容与具体的执行规范会存在一定的不符,使得一些原始数据无法有效的采集和利用,造成了较大的误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检测工作的精确度,使得检测效果无从实现。

二、如何解决桩基检测在工程质量中的现状

1、实现对桩基检测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桩基检测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转是确保准确、及时出具各类检测报告的先决条件。为此建立一个详细、全面的检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是工程质量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可以使我们全面掌握每台仪器设备的重要情况,保证每一台仪器设备的信息齐全,确保桩基检测工作的正常、安全开展。

2、提高桩基检测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检测工作人员科学化管理。

目前从业的桩基检测人员,从施工单位至监理单位,再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其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桩基检测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低下是国内的现状。加强国内各式式样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也是当务之急,急需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质检人员队伍。目前各省市的桩基检测人员都不定期开展集体的培训,以便提高相应的业务水平,这是一个良好的信息。

3、更加完善的工程桩基检测责任制

对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未采用经验收合格的基桩静载试验检测数据实时远程传输及监控系统的桩基工程,除对有关责任主体进行行政处罚外,将加大工程桩现场抽检数量,确保桩基工程施工质量。具体抽检数量:

1、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或水平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对单位工程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且不少于9根;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6根;

2、低应变法抽检数量:单位工程内所有工程桩全数检测;

3、高应变法抽检数量:对于满足《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9.1节适用范围要求的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5%,且不少于15根;

4、钻芯法抽检数量:单位工程内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30根。未经检测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桩基子分部工程不得验收。

三、桩基检测在工程质量中的影响

桩基检测工作的开展,对于桩基的建设以及具体施工工艺的选择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这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桩身完整性的检测,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桩基检测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桩基检测的水平,能够对桩基本身的一些裂缝或者收缩等问题及时检测,并且根据其质量层次进行分类,保证施工的安全,检测的准确率,为工程质量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不仅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桩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桩基检测工作质量就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第3篇

【关键词】管理制度;检测结果;人员素质;检测设备

前言

目前,随着近些年房地产行业以及地方道路桥梁项目的蓬勃发展,桩基可以说是建筑行业普遍使用的基础形式,同时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检测手段,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桩基检测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比如桩基施工技术、波动理论、岩土力学、计算机技术等,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技术和精细程度要求较高。目前桩基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检测结果不够全面、检测人员素质不高和检测设备落后或缺乏等弊端。由于桩基深埋地下,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后期对其进行处理的成本较高且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施工阶段的时候就确保桩基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1]。一旦检测发现问题,参建方应及时协商提出处理意见并积极落实。

一、桩基检测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受检测单位内部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检测部门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有些单位受制于自身成本因素,对于人员配置不足在所难免。检测部门对于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法律观念,而一些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的检测部门,由于对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够到位,使管理制度没有发挥实际的用处,形式主义严重。

(二)检测结果不全面或不精确

许多检测单位的检测结果不够全面就递交给建设单位,导致项目现场的决策出现误差,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检测结果不精确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数据的反映不全面、不准确,往往在一些重大的数据上面出现问题;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数据出现误差或太过单一,与客观的检测结果相差太远;数据判释表达不准确、模糊;检测报告的内容对于重点和次要的内容把握不恰当,最终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没有多大的指导价值[2]。

(三)检测人员的素质不高

桩基检测的人员素质不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由于桩基检测工作的对精细程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于复杂建筑的桩基检测来说,其检测环境相对更加复杂,无论是采用多么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手段,如果检测人员无法驾驭的话,仍然会对桩基检测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减少桩基检测结果的误差,充分提高检测的质量,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当前的桩基检测人员大多数持证人员不下现场,在现场的从业人员很多是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无法较好地掌握理论基础,对设备的参数设置不合理,在工作中敷衍了事,使桩基检测工作流于形式化,未能达到其应有的目标。

(四)检测设备落后或缺乏

随着行业的发展,每年都有许多新的检测公司成立,致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许多检测单位为了低价中标或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对外拼命接新的项目,对内往往在仪器设备和从业人员方面严格制约,对一些检测设备能省则省,也不愿意聘用足够的专业人员参与检测,因缺乏检测工作中最关键的设备与力量,从而无法满足桩基检测的最基本要求。此外,一些检测单位不按照当地检测行业协会要定期对现有仪器进行标定工作,或者拥有多套设备缺只对一套设备进行标定,即一份证书用于多套设备上面,长而久之对一些精密仪器性能无法掌握,对于一些检测疑义自己都无法辨识。更有甚者,直接将一些已经被明确淘汰的设备拿入现场使用,而监督人员对淘汰的仪器却又不会辨认,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五)上级部门对检测工作监管不到位

许多项目急于满足工期要求,从桩基施工一开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项目施工要求不严格,更多的是以工期为主,而忽略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这对于后期桩基检测工作加大了难度。检测人员也怕惹事,因而放宽了对施工质量的评价要求。

二、提高桩基检测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桩基检测管理制度

检测部门要根据《建筑工程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桩基检测管理制度,坚持参照国家和当地的技术规范,并结合当地检测行业协会的标准,使之与桩基检测的要求相匹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要切实执行桩基管理规范,落实管理制度,安排相应的人员对桩基检测的全过程进行监管,从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强化桩基检测的管理力度,明确责任制度。检测单位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对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可做到取长补短。同时,检测单位要加强对现场数据采集的管理,保证现场数据采集的真实度,落实检测人员的责任制度。目前市场上压价现象较为普遍,检测单位不能因为这个因而省略了某些检测环节[3]。

(二)从多个角度完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是检测人员在完成检测工作以后要向有关负责人递交的检测报告,针对目前桩基检测结果不够全面的现象,检测人员要综合考虑桩基检测的各个内容,从多个角度完善检测结果。一份较为完善的检测报告应该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的基本概况、勘察资料、设计参数、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方法、选用仪器及其标定证书、受检桩号对应的波形或曲线、结果评价以及检测监督相关人员的签字等。此外,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可以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检测工作开展的有序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无误。

(三)运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

桩基检测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桩基检测的质量,检测单位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检测单位要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职能考评与绩效考核制度。另外,在现场检测与后期分析方面都要由持证人士来完成这些工作,报告编制后先自我仔细校对后,再交给总工程师审核。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桩时,尽可能的使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低应变和静载相结合,超声波法和低应变或取芯检测相结合来共同验证,并且需要仔细查阅施工单位的施工资料,必要时可以加大检测比例。

(四)更新检测设备及检测技术

检测单位要提供功能较为齐全的检测设备与比较先进的检测技术,为桩基检测奠定物质基础与技术基础。一方面,检测单位要及时淘汰落后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设备的功能能够满足最新的技术规范的要求,不能为了节省经济成本而忽视了设备的更新。另一方面,检测单位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桩基检测技术,弥补当前桩基检测技术的不足,在本单位大力推进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单位桩基检测水平的提升,从而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加强管理、完善检测结果、提高人员素质和更新检测设备四个方面提高桩基检测的质量,深入分析桩基检测出现问题原因,对症下药,促进桩基检测工作朝着有序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检测单位还要认识到,桩基检测是建筑工程进展中的一个最为基础的环节,桩基施工质量得到了保障,可为整个项目的质量与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消除安全隐患,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康维新. 基于小波和支持向量机的桩基缺陷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一、引言

时代的飞快发展也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数量和需求,虽然建筑工程能够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等问题,但是,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建筑工程桩基检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都知道,因为建筑工程项目从开始建设到投入使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遭遇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问题,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纷繁复杂的问题,以及验收过程中的诸多扯皮因素,也加大了产生桩基检测问题的可能性。这在一方面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圆满管理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建筑工程的试验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低应变反射法在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及其若干问题分析

低应变检测是当前应用在桩身质量检测过程中最常见的办法种类,该办法中的反射波法被应用的尤为广泛。在应用的过程中,震荡桩身所形成的弹性波会向周边其他部分进行传递。通过对阻抗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出现问题的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比如断桩的情况。

从实质上来讲,低应变这一检测技术还是一维应力波理论的延伸。根据桩身截面情况所产生的阻抗为Z,其为Z=ρCA,该数值可以用来表述某一桩身的质量情况。其中A为桩身的截面积,C代表波速,ρ是其所用材料的密度。在桩基顶部用工具进行敲打的过程中,会产生应力波,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应力波会保持C的速度进行传递,当遇到特殊情况,阻抗Z会导致其向上反射。除了向上反射的部分之外,还有部分会继续向下传递,直到桩端。根据这一情况,可以利用撞地反射波所需要的相关时间进行计算,从而获得整个桩身混凝土的平均波速。而出现问题的那些特殊情况,则可以根据缺陷发射波所花费的时间计算出其所在的位置。

一般来说,在各方面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波速的增大而加强的。强度越大,其波速值也会越大。但实际情况下,混凝土强度会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包括环境、配比等等方面。由于混凝土强度容易受到的各种要素影响,因此不能单纯依赖于波速情况来对其强度进行判定。

三、钻孔取芯法在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及其若干问题分析

项目实体进行检测一般可以利用钻芯法,结果是造成混凝土结构抗压性减弱,特别是取芯样的时候,稍不留神配筋负荷能力就会减弱,也有可能引起结构中的配筋钻断的现象,从而使得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而,芯样位置的选取在项目实体检测中是关键。

相同生产厂商生产的同一批混凝土也可能会存在离散性,这主要是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通常单纯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芯样的位置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在一方面混凝土轻度和匀质性要得到充分保障,另外随机性抽样必须在均匀的平面下开展。与此同时,还要按照建筑的承受力和质量的高低来选择相适宜的结构部件。

在钻芯检测钻孔桩基础强度的过程中取桩心位置点的混凝土作为样本,那么钻孔桩的实际质量难以准确测量出来,而且还会损坏桩基的钢筋。因为一般在桩心放置导管,进而导致桩心位置的混凝土没有其他部位混凝土的质量好,因此,选择测量样本时,选取桩心周围部分的混凝土为最佳。

四、低应变反射法和钻孔取芯法在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桩基采用Ф1000、长23~26m的钻孔灌注桩,通过检测桩基的质量,从中找出1、2、3、4、5号桩各自存在的问题。其中,1号桩完整无缺,有效反射桩底信号,芯样也保持完整性,强度符合要求。但是,2号桩在13.5m、6.8m和3.5m等多处都发生离析的状况,在经过钻孔取芯之后,明显的发现在3~14m的地方离析比较严重,特别是经过高压灌浆补强后,这种现象更明显,经过第二次动测,大大降低了缺陷反射。和1号桩类似,3号桩也没有受到损坏,保持良好的完整度,然而,在钻孔抽芯之后,两个钻孔芯样在6.3m和8m都有岩层,而且也发现在芯样中有钢筋。面对这种情况,接着钻取了一个长度为6.6m的芯样,且在距离6.3m长的芯样孔0.2m处,这个芯样也出现了钢筋。由此可见,这个桩出现了位置出现偏离,在有关部门的检测下,最终判断这个桩是偏桩。4号桩也保持了完整性,然而,经过钻孔抽芯后,距离桩心5~6m的地方没有发现芯样,初步可以判断其为断桩或者离析较为严重,接着在桩心0.3m的位置钻了两个对称的孔,两孔都没有出现离析,且都是完整桩,也没有出现压水现象,因此,判定这个桩出现局部离析的现象。5号桩距离桩心1.5m处发生严重的缩径,可是,在钻孔取芯的过程中都没有发现这个严重问题。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可以选择低应变反射波法作为一般普查的手段,充分发挥其简单快捷的作用和优势;另外,钻孔取芯法可以分析测量数据和结果,及时发现有问题的桩。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形成互补,发挥两者综合性优势,正确评估桩身质量。

五、关于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技术的相关结论及其展望

笔者根据自身在质量检测方面的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出工程现场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主要包括:一是,低应变桩基检测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若遇到阻抗不稳定,出现大幅度地变动情况时,将难以顺利进行检测,其所获得的有关结果将难以反映实际情况;二是,在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动静对比,从而获得低应变的有关参数资料,进而推算出单桩的承载能力。该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同时能够节约检测成本;三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应把那些可靠的信号作为下一步检测的基础,从而确保接下来的测量结果能够准确。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注重于实践经验的积累。虽然我国有关此方面的检测技术相对先进,各方面的应用情况都比较成熟,但由于行业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实际工作中往往要借助多种技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测办法还要依赖于工作人员对于现实情况的判断。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等方面的问题难度比较大,耗费时长较长,同时,外部客观原因影响较大。因而进行建筑工程桩基检测的时候必须符合相关的制度规范,减少客观因素的影响。做好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科学设置桩基检测的方案和计划,对桩基检测的过程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提高管理的预见性,防止建筑工程项目受到桩基检测问题的影响而威胁整个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2] 刘明贵,余诗刚,汪大国.桩基检测技术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 刘惠珊,徐攸在.地基基础工程283问[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 祝龙根,刘利民,耿乃兴.地基基础测试新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检测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桩基工程质量决定建筑物的安危, 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 桩基工程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也是技术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 质量检测是桩基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 检测结果是桩基工程质量验收的科学依据, 所以桩基工程检测质量控制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根据检测技术规范, 结合实际检测经验, 提出几点看法, 供同仁商榷。

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要求

1. 1 桩基检测现行有效的依据规范主要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6 JGJ106- 2003 ( 以下简称5规范6)。5规范6规定: 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现行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GB50202- 2002)和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 (GB50007- 2002)都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规定, 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检验,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也是上述两规范质量检验标准中的主要项目。工程实际操作时, 宜先进行完整性检测,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做承载力检测, 以对整体施工质量作出评估。

1. 2 检测方法的选择目前列入5规范6的检测方法有 7种, 即: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钻芯法、 低应变法、 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这 7种方法是基桩检测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对于冲孔桩、 挖孔桩和沉管灌注桩以及预制桩等桩型, 可采用其中多种甚至全部方法进行检测; 但对异型桩、 组合型桩, 这 7种方法就不能完全实用 (如高、 低应变动测法和声透法 )。因此在具体选择检测方法时, 应根据检测目的、 内容和要求, 结合各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检测能力, 考虑设计、 地质条件、 施工因素和工程重要性等情况确定, 不允许超适用范围滥用。同时也要兼顾实施中的经济合理性, 即在满足正确评价的前提下, 做到快速经济。除中小直径灌注桩外, 大直径灌注桩完整性检测一般可同时选用两种或多种的方法检测, 使各种方法能相互补充印证, 优势互补。另外, 对设计等级高、 地质条件复杂、 施工质量变异性大的桩基, 或低应变完整性判定可能有技术困难时, 提倡采用直接法 (静载试验、 钻芯和开挖 )进行验证。桩的动测法是静荷载试验的补充, 不应也不能完全代替静荷载试验。

1. 3 检测开始的时间对于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 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 且不应小于 15M Pa ; 当采用钻芯法时, 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值; 承载力检测时, 除桩身强度应符合规定外, 尚应满足土层休止时间的要求。

2桩身完整性检测质量控制

2. 1对桩基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必须检测桩身完整性。工程实践证明, 常用的低应变动测方法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 能较为可靠地发现一定深度范围内基桩的质量问题 (如裂缝、夹泥、 缩颈、 离析等 )及其严重程度。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现行技术已能对传统的静载荷试验不能直接说明的桩身完整性问题作出定性分析, 并据此对桩进行分类, 便于发现问题,为基础处理提供依据。

2. 2 对于水泥土桩, 则不宜采用低应变动测检查桩身质量。这是因为水泥土桩桩材是水泥与原地基土进行搅拌混合所形成的一种桩体, 其桩身性质介于刚性桩与柔性桩之间, 它的刚度、 抗压强度和抗侧压力作用小于刚性桩而大于柔性桩, 因而对其质量的检测不能套用刚性桩的检测方法。

2. 3钻芯法可对桩身质量进行直观定性分析, 能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离析和胶结、 混凝土级配搅拌情况、 桩底沉渣 (桩身夹渣 )或桩底持力层情况、 基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情况, 检测结果准确率高。对钻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桩而言,其直径一般较大, 当对其桩身质量进行低应变动测后有质量问题需进一步确认时, 可采用钻芯法检测桩身质量。钻芯法与超声波透射法相结合, 可用于重要工程的大直径灌注桩。

2. 4 基桩低应变法动测的关键是要取得准确、 可靠的测试信号, 所以现场检测人员应操作熟练, 有丰富的动测信号分析经验, 现场应及时排除干扰信号。遇到异常信号时, 应分析原因, 多换几个检测点, 特别对大直径桩, 桩截面各部位的运动不均匀性会增加, 桩浅部的阻抗变化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 故应增加检测点数量, 每个检测点的采集信号不宜少于 3个, 通过叠加平均提高信躁比。现场应保证采集到一致性好、真正反映基桩质量特性的动测信号。

2. 5桩顶条件和桩头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测试信号的质量。因此, 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 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等同。检测人员在分析动测测试信号时, 应仔细分清哪些是缺陷波或缺陷谐振峰, 哪些是因桩身构造、 成桩工艺、 土层影响造成的类似缺陷信号特征。另外, 根据测试信号幅值大小判定缺陷程度, 除受缺陷程度影响外, 还受桩周土阻尼大小及缺陷所处的深度位置影响。相同程度的缺陷因桩周土岩性不同或缺陷深度不同, 在测试信号中其幅值大小各异。因此, 如何正确判定缺陷程度, 特别是缺陷十分明显时, 如何区分是Ó类桩还是 Ô类桩, 应仔细对照桩型、 地质条件、 施工情况结合当地经验综合分析判断; 不仅如此, 还应结合基础和上部结构型式对桩的承载安全性要求, 考虑桩身承载力不足引发桩身结构破坏的可能性, 进行缺陷类别划分, 不宜单凭测试信号定论, 有疑问的必须验证检测, 以保证检测的科学性、 准确性和公正性。

3 承载力检测质量控制

3. 1 桩基是埋入地下的隐蔽工程, 其质量较难控制, 特别是就地灌注桩, 更易出现影响桩基安全使用的各种质量问题。单桩的极限承载力, 迄今也还不能象结构工程那样, 单纯通过理论计算予以确定, 因为桩的承载力与桩型、 桩材、 成桩工艺以及地层土特性等众多复杂的因素有关。因此在较重大的工程, 要求通过一定数量的静荷载压桩试验来确定桩的承载力,作为设计的依据。

3. 2 现在对桩基承载力的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静载荷试验、高应变法检测。高应变法属于动测法的一种, 其适用范围受一定的限制, 在进行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 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 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和 Q) s曲线具有缓变形特征的大直径灌注桩, 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虽然静载荷试验比高应变法费用高、 所耗实验时间长, 有时受场地限制等原因, 但是静载荷试验仍然是检测基桩承载力最直接、 最准确、 最可靠的方法。

3. 3 为保证静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所有试验仪器仪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当采用压力表测定油压时, 为保证测量精度, 其精度等级应优于或等于 014级, 不得使用 115级压力表控制加载。当油路工作压力较高时, 有时出现油管爆裂、 接头漏油、 油泵加压不足造成千斤顶出力受限、 压力表线性度变差等情况, 所以应选用耐压高、 工作压力大和量程大的油管、 油泵和压力表。

3. 4 静载试验在所有试验设备安装完毕之后, 应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其方法是对试桩加一较小的荷载进行预压, 其目的是消除整个量测系统和被检桩本身由于安装、 桩头处理等人

为因素造成的间隙而引起的非桩身沉降; 排除千斤顶和管路中之空气; 检查管路接头、 阀门等是否漏油等。如一切正常,卸载至零, 待百分表显示的读数稳定后, 并记录百分表初始读数, 即可开始进行正式加载。

3. 5 静载试验应保证有足够的荷载反力, 试验过程应及时补压, 以使真实反映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为控制检测质量, 加载到最后一级, 监理人员要到现场见证签字。当桩身存在水平整合型缝隙、 桩端有沉查或吊脚时, 在较低竖向荷载时常出现本级荷载沉降超过上一级荷载对应沉降 5倍的陡降, 当缝隙闭合或桩端与硬持力层接触后, 随着持载时间或荷载增加, 变形梯度逐渐变缓; 当桩身强度不足桩被压断时, 也会出现陡降, 但与前相反, 随着沉降增加, 荷载不能维持甚至大幅降低。所以, 出现陡降后不宜立即卸荷, 而应使桩下沉量超过 40mm, 以大致判断造成陡降的原因。

参考文献

[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 #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 2003)#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第6篇

关键词:桩基工程;桩位测量;精度;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中许多建筑工程的地基大多采用桩基础。根据桩基材料可分为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等,按受力类型可分为端承桩与摩擦桩,按桩位的入土方式可划分为压入桩、灌注桩、打入桩等。桩基施工对于桩位放样的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允许桩位的误差在1cm-2cm内,但该情况对于不同类型的桩基础竣工时的验收标准又不尽相同[1],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于桩基工程中桩位测量的精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影响桩位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部门的技术人员会在建筑公司总工办的带领下,综合公司过去桩基施工中出现的桩位偏差情况进行总结,认真分析桩位测量中产生偏差的原因,结合本次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技术,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参与桩基础测量工作的经验得出,造成桩基工程桩位精度测量不准的因素有:1.建设公司所提供的红线点存在误差;2.测量时,桩位放样过程中发生误差;施工过程中钻机对位或钻机垂直度产生偏差。鉴于以上三方面的制约因素,作者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图纸,核算数据;认真组织测放,实施追踪检查,制定了相应的桩位测量质量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二、建筑施工中桩基工程桩位测量精度的控制措施

2.1 建筑物定位测量精度的控制

建筑物的定位是根据设计图纸所既定的条件,将建筑物四周外部轮廓的角桩进行地面测试,建筑物定位测量也就是建筑物桩位轴线测设的依据,在桩基工程施工时,所有的角桩会因施工而受到破坏,无法完整保存,为了使桩基工程完工后,利于恢复建筑物桩位轴线与建筑物开间轴线测设的等后续工作的开展,所以,在进行建筑物定位测量时,并非直接测量建筑物外部轮廓的角桩,而是在距建筑物四周外部5-10米且与建筑物平行处,预先测定建筑物矩形定位控制网以作为建筑物定位的基础,再测出桩位轴线在矩形定位控制网上的交点桩,也就是常说的引桩。[2]

2.2 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及说明书

之所以要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及说明书,是为了方便桩基工程施工测量,(1)确立定位轴线,为了便于测量工作的放线,若建筑物外形整齐,平面呈矩形,一般作为建筑物定位测量的主轴线的是建筑物的外墙中心线;若建筑物没有规则的外形、平面呈弧形,则以建筑物的圆心十字的轴线当作定位的主轴线,承台桩的定位轴线为桩位轴线。(2)依据桩位平面图标注的尺寸来构建与建筑物定位主轴线相平衡的坐标,一般情况下以矩形定位控制网西南角部的控制点作为坐标的起点,将坐标假设成为整数。(3)为了避免测量时发生混乱,应根据桩面平面图对所有的桩点进行编号,由建筑物的西南部开始进行标号,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编号。(4)根据资料计算分别计算出矩形定位网、桩位轴线、建筑物主轴线、

承台桩的数据,并将相关数据标注在桩位测量放线图。 在测量工作中要贯彻测量工作的“一桩一复”制度,不可忽视中间检查环节,把控好每个测量工序与测量环节,保证每根工程桩位的偏差处于许可范围内,保证测量工作循序渐进。

2.3 建筑物桩位轴线及承台桩测设精度的控制

2.3.1 建筑物桩位轴线测设精度的控制

建筑物桩位轴线的测量工作是在巨星定位网测量完成后再进行的,该测量工作以矩形定位网为基础,在内分法的指导下用经纬仪精密量距法对桩位轴线的引桩进行测量,若要测量复杂建筑物的圆心点则要以极坐标法进行测量,被测的桩位轴线引桩需要打入小木桩,在小木桩的顶部钉上小铁钉作为引桩的中心点。为了方便后续的使用与保存,要保证桩顶是与地面平行的,在引桩周围撒上白灰作为记号,完成桩位轴线的测量后,要立即对桩位轴线间的长度与桩位轴线的长度进行测量,实测距离与设计距离的差异应维持于单桩≤±1厘米,裙桩≤±2厘米,只有桩位轴线的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相适应才可进行后续的承台桩位的测量。

2.3.2 建筑物承台桩测量精度的控制

建筑物承台桩位的测量以桩位轴线的引桩为测量基础,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可将桩基础分为单桩与群桩,一般规定群桩由3-20根桩所组成,单桩由1-2根木桩所组成,测量时,可依据设计图纸所既定的轴线与承台桩的关系,采用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等进行测量。对于较为复杂建筑物的承台桩进行测量时,一般不能直接采用设计中所提供的数据,而需要进行换算后再进行测量,在测试承台桩后,应打入小木桩作为桩物的标记,撒上白灰以作记号。

完成承台桩的测量后应及时进行检测,承台桩位间的实测距离与设计距离之差应≤±2厘米,相邻承台桩位间的实测距离与设计距离之差要过年≤±3厘米,若检测结果显示桩位点位符合设计的需求,可移交给桩基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施工[3]。

2.3.3桩位偏移量的测定

桩位偏移量是指桩顶中心在设计中纵桩位轴线与横桩位轴线的偏移情况,不同类型的桩位对于桩位偏移量的许可范围具有不同的要求。若全部的桩顶标高不存在明显的差别时,可采用拉线法来测量桩位偏移量,也就是在原本的或恢复过后的纵桩位轴线与横桩位轴线的引桩点之间分别拉置细绳一条,用角尺测量两个桩顶点至细绳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所说的偏移量,标明偏移的方向,若桩顶的标高差别较大时,可采用经纬仪法将纵桩位轴线与横桩位轴线投影至桩顶,再测量桩顶的偏移量,也可以采用极坐标法测量每桩顶中心点坐标与理论坐标间的差异,并计算其偏移量。

参考文献:

[1] 曹志武;;建设工程桩基施工工艺探讨[J];江西建材;2011(02)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饰设计;工程经济

一、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工程经济的关系

本质上讲,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构成部分,其很多实践行为涉及到工程经济。在简述工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就其与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一)工程经济。所谓的工程经济,即为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全局上涵括了工程与经济两个方面的科学内容。综合来看,工程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立体性、比选性及预测性等特征,对维护整个工程项目运行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在面对具体工程项目分析时,经济因素是重要但非唯一考量因素,同时亦需充分考量社会因素。而工程经济作为一门工程学、管理学及经济学交叉的立体性学科,为解决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同时,在工程经济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并辅以定性分析,所有评估结果都有相应的指标来进行表示,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项目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此外,工程经济作为工程项目特定工序的前序,其预测性尤为重要。简单说来,以事实为基础的工程经济分析,对整个工程建筑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综合整理、分析,并理性推断其可能引发的结果,为相关企业更好地把握和掌控项目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工程经济的一系列特性表现,决定了其应用重要性。(二)重要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工程经济涵括了所有与资金息息相关的概念,如工程造价、成本核算等,其一系列管理活动对于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严格讲来,工程经济本身是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完善亦是整个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一步,对提升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质量意义重大。而从另一个维度来讲,工程经济作为项目之外的独立构成,其作用价值更加凸显。本质上,对于建筑装饰企业或公司而言,其承接工程设计项目的初衷与归宿在于获利,继而寻求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而工程经济作为与经济利润息息相关的管理项目,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设计成本,进而实现整体工程效益的提升,最终达到获取更多利润的目标。此外,从建筑市场的宏观角度分析看,面对竞争激烈的行业动态,只有重视和加强工程经济管理,才能确保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更高的可行性,因而对推动整个行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工程经济作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管理的重要科目,其存在的价值不言而喻。

二、基于工程经济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策略

从工程经济的角度分析,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需综合考虑多方面构成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朝向、科技等。结合上述分析,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基于工程经济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策略,供从业人员参考和借鉴。(一)优化空间布局。现代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不再单纯地追求经济价值创造,同时还需注重功能配套齐全、艺术审美价值塑造。基于工程经济基础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需考虑整体规划布局,明确目标导向,注重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入,以追求更加和谐自然的空间环境。以某学校新校区的装饰工程设计为例,其出于对建筑实用功能考虑,对项目面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是总平面设计的主要宗旨。在此过程中,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单位可在保留原有水系及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将办公楼、阶梯教室、实习车间等统一划归到一个区域,在保证功能划分明确、楼体间距合理的前提下,空出足够的体育运动活动空间,满足日常教学要求。如此,有机地将场地组织与功能安排合理配合在一起,既保证了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舒适性与坚固性,又满足了经济与观赏需求,是完善工程经济管理的客观体现。优化空间布局作为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需经过不断的实践演练其可行性、合理性,对此可利用信息化虚拟技术完成。(二)发挥地形优势。不同的地形地理环境,决定了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差异性。基于工程经济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需充分考虑地形优势,如平面形状、倾斜方向以及高低起伏等,进而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创造上取得卓效。具体而言,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中,为更好地适应基地形状、发挥土地作用,可进行建筑错落排列,利用高差视觉错觉丰富装饰空间效果。例如,某小区的整体装饰设计就充分利用了坡地地形,将庭院高差空间作为储藏间,结合绿化布置,创造了集实用、经济、环境等效益于一体的宜居环境,深受业主好评。同时,在小区幼儿园的布置上,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单位保留了基地内的植物和水面,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完美融合,符合工程经济逻辑。如此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美,自然流露出的艺术气息,更容易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因而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是十分可观的,对于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相当重大。(三)应用绿色技术。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人们对于生态经济的关注越发广泛。时至今日,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过程中,绿色生态已然成为了主流概念。事实证明,绿色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建筑运行费用,还可以节约能源30%以上;其次,绿色技术应用基础上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更符合人居需求,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减少业主的责任及支出,从这个角度来讲,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工程经济管理相关知识,深刻领会绿色生态内涵,严格把控材料选配、施工工艺等各环节,积极引入先进绿色技术,进而实现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再次,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充分发挥经济市场调控职能,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企业的实践行为,激励他们主动应用绿色生态理念及相关技术,并在本区域范围内加以推广,以此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三、完善工程经济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工作内控机制

基于工程经济的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是一项系统管理工作,对相关参与元素的要求较高。只有在健全的内控机制下,利用内控进行协调和控制,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和经济管理环境才能有序、高效。(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健全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并进行责任细分,避免内部矛盾影响工作进程及质量。(二)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在工作制度、奖惩制度执行过程中,严格审查每一位员工的实践行为,在科学理性评判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其中不足,有针对性地激励他们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行业规范。(三)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及行为表现,直接影响了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和工程经济的管理成果。因此,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企业应注重和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及时更新他们的理论知识素养,深化工程经济认知,并培养其管理能力及素质,使之主动融入到工程经济管理当中,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总之,实践证明,工程经济对于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作用非常明显,应得到业界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度剖析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工程经济之间的紧密关系,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优化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工程经济的关系,从而推动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之在创造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为社会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雄宇.浅析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才智,2012.17.

[2]董肖俊,陈达凯.建筑装饰深化设计要点分析及工程应用[J].四川水泥,2017.1.

[3]王伟.谈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江西建材,2014.18.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监理;现状及对策

一、当前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现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中消防工程质量达到要求,目前已经在建筑工程的消防工程中开展了监理工作,旨在通过工程监理,有效控制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达到构建建筑消防系统的总体要求。当前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从目前的建筑工程消防工程建设过程来看,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在多数的消防工程现场,都设置有工程监理机构对消防工程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和控制,其目的就是保证消防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2、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认可

对于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投资方的认可。这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消防工程监理促进了消防工程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消防工程监理实现了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

3、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得到了积极配合

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属于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与施工方必然存在一些矛盾,但是在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工程监理提出的整改要求,施工方均能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整个过程双方配合的十分积极。

4、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提高了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主要目的是保证消防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因此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最直接的作用是提高了消防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使消防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能够提升档次,更加符合消防工程建设的需要。

二、目前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现状上来看,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开展,对消防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有利的促进,但是在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对消防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主要问题如下:

1、建筑施工单位对消防监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虽然建筑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中均开展了消防监理工作,并且也设置消防监理机构,但是在具体工作上,并没有对消防监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存在工作不细致,得过且过的现象,使得消防监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建筑工程的消防监理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机制,在工作开展中还存在与质量管理工作冲突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完善现有管理机制。

3、在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控制不到位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消防工程而言,原材料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想实现消防工程施工质量达标,原材料的质量必须得到保障。由于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与质量管理存在交叉,所以对于原材料的控制过分的依赖于工程质量管理,存在控制不到位的现象。

4、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缺乏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

从目前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来看,专业的消防工程监理人员严重缺乏,许多监理人员都是其他专业转入的,真正具备专业素质的消防工程监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也导致了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受到影响。

三、应对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保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从目前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我们采取以下对策,解决消防监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对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高度重视

对于目前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不重视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宣传和教育,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开展到位。

2、完善现有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理管理机制,细化管理规范

现有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理管理机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因此,我们要根据现有建筑工程消防监理管理制度的实际情况,制定修改计划,并细化管理规范,使建筑工程消防监理管理机制发挥积极作用。

3、在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中,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和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消防工程中,原材料对于消防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不但要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加强原材料的控制和管理,还要在消防监理工作中将原材料纳入到监理管理中来。

4、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消防监理人员素质,完善人才结构

对于目前消防监理人员不足与素质不高的情况,我们要分两步走,第一要增加对现有消防监理人员的培训,使现有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第二要积极完善监理人员的人才结构,积极协调专业消防监理人员从事此项工作。

四、完善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所取得积极效果

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对于消防工程而言十分重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从制度上逐渐得到完善,监理工作手段得到创新,监理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从目前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促进了消防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目的是实现消防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因此,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消防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2、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为消防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

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归根结底是为消防工程质量服务的,通过开展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消防工程的质量得到了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3、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对消防工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的开展,不但使消防工程的质量得到控制和保障,同时也对消防工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消防工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丰富并完善了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制度

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制度是独立于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之外的,是针对建筑消防工程而言的,所以,开展建筑工程消防监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制度是一个有力补充。《消防法》赋予消防机构对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管权力,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充分履行职责,通过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检查、备案抽查、工程验收等环节加大对监理单位的查处力度,对违法降低标准监理的单位要上“黑名单”、要和资质审查挂钩、要定期向社会公布、要实时向各级招投标中心通报情况,以此促使监理单位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从源头做好消防工程的监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杜晋浩.浅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J].中国消防在线,2009-05-08.

第9篇

土木建筑的施工技术会受到外界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造成技术施工人员无法很好地控制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严重威胁着我国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基于当前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人员需要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

工技术深入研究的同时,继续进行建筑技术的深入创新,以最终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现状;创新对策

在建筑土木工程中,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由于缺乏施工的科学规范性,很容易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的应用错误引起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问题,从而难以满足新时展的技术施工要

求。在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现代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人员不仅需要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体系的大力创新,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不断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的经济效

益。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通过新兴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

1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概述以及问题现状

1.1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概述

土木建筑施工过程相对复杂,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期间的控制和施工后的检查工作。施工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建筑技术的创新对改善整个项目的质量和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具有特殊作用。因此

,土木工程技术人员要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就必须充分了解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原理,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使技术的创新有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1]。在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时,施

工技术必须科学合理,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使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符合新的发展理念。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技术创新过程中,我国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使用尚不合理,一般的技术创新仍然还是基于理论进行,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仅注意理论标准会引起理论与实际施工过程的冲突,将不利于实际具体问题的有效解决,甚至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施工过程。对于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实际土木工程施工中还

存在着一系列的施工问题。

1.2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问题现状

在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存在着施工过程不规范,没有标准步骤,过程计划不合理等现象。施工人员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不清楚,影响了施工效率,不利于控制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对相关技术不熟悉或者操作经验

不足,在特定技术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技术进步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施工的效率提升受到限制,最终整个项目的质量也无法得到很大提高。除此以外,施工管理不够准确,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原理了解不够,缺乏专业性知识,因此

行政管理无法充分利用。由于标准化理论的局限性,施工缺乏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施工步骤是固定的[2]。在实际操作中,设备施工技术的应用缺乏有效的灵活性,这些问题将不利于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创新

建筑技术并促进项目的高效发展。

2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对策

2.1进行土木工程预制桩技术的创新使用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过程中,预制桩的施工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通常会选择使用倾倒法,但必须注意确保浇筑工作的连续性,以便从堆垛顶部到堆垛底部的过程不间断。另外,在预制桩技术的应用和

建设中,下沉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当前下沉环节主要有四种方法:水射流沉,静电沉,振动沉和锤击沉降。在实际施工中,这四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工程中,但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桩的基础来确定沉桩法的使用和选择,振动下沉法或

静态下沉法主要用于发生土壤压实的桩基施工中。在确定桩基础的数量时,必须充分了解桩基础之间的距离。如果发生土壤的堆积导致预制桩难以施工,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2.2创新绿色施工理念,保护施工环境

要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施工技术应用人员必须首先制定清晰和创新的概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人员必须树立绿色创新理念,并在施工过程的每个细节中贯彻执行[3]。要进行对相关施工技术的高度控制和分析的高度

优化,以确保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施工单位必须根据相关技术研究合理化及其差异化,确保相关人才能够为施工建设做出相应贡献,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施工建设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理念的创新,实

现土木建筑工程对于环境破坏现象的减少,进行我国水土工程的有效保护,最终推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3结束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