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01:01:08
导语: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44―06
引言
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中主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教育技术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主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明确自身应当具备的素养、提高其教学与研究能力。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该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1]对本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 前端分析
1 课程特点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既有理论性非常强的部分,如信息素养的解析、作为内容体系指导思想的“双本体理论”和“‘工作’主线思想”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结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原则、方法,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技术(艺术)等部分又表现出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在课程教学中,必须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和基本技能。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培养方案,本课程被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设。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其学习逐步从盲从走向理性,学习能力较强。尤其是经过“学习的科学与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渐适应了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搜集信息,并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处理。
课程学习后接着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实习,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 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 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课程构建理想的教学实施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并把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真实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迁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然后快速遗忘。
1 教学单元目标分析
(1) 课程理念
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结合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从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探索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应当发生的变化,明确成为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以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以利于其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能力的整体提升。
(2)课程总目标
路易(Lewy. A)[2]认为课程目标指称的是教学规划方案的预期和规定的结果。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学校中主要从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正是应这种需求而产生,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信息技术教师为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认为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并将之具体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为学生成为优秀信息技术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3]。
(3)课程教学单元目标
课程教材采用李艺教授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4],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图1所示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将课程分为八个教学单元,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分别是:
教学单元一:信息技术课程概述。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定位和学科价值;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理解信息素养在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角度的教学解读。
教学单元二:信息技术新课标及教材。单元教学目标:从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化中把握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的变迁,理解信息技术新课标对教学实施及教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发展现状及不同学段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该教学单元与“教学单元一”共同构成了课程学习的基础,为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必要的知识基础。对这两个单元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
教学单元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单元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一般原则;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程序、步骤;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能够编写出规范的教案;掌握信息技术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一般过程,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单元四:信息技术课程各内容模块的教学。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内容的特点,理解各模块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教学单元五: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与艺术。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艺术。
教学单元六:信息技术说课与评课。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说课的功能、类型及价值;理解说课与上课的区别;掌握说课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好的说课应具备的特征及评析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单元七: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课程评价思想的发展及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掌握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及一般过程;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理念,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的方法,掌握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和报告的方法。
教学单元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理解课程整合的内涵;正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解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与功能。
2 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根据上述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对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同时,这些任务和问题(如表1)成为以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学习支架,在教学实施中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及学习活动,使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层层逼近目标。
3 学习资源设计
根据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出相应的学习资源,以支撑课程教与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课程总体来看学习资源主要有:
(1) 相关网站资源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着: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改革、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培训方式的改革等。相关网站,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网(省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省略/index.php3)、信息技术课程网(省略/)、大路论坛(省略/bbs/index.asp)、2008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信息技术)全员培训(portal.sdteacher.省略/Course/xinxijishu/Default.aspx)等,为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实际教学中需要的学习资源要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来确定提供方式,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可要求学生自己按照学习目标查找所需资源。如果是前者,教师应提前搜索、并认真评价相关资源的学习价值,确保提供给学生可靠、有用的信息资源;如果是后者,教师需提前设计好信息资源查找和收集的目的、要求等,并在学生查找过程中进行恰当的策略指导,避免学生在搜索过程中漫无目的的浪费时间,甚至在海量信息中迷航。
(2) 师生博客
在教师博客中开辟了课程专栏,为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论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案例等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则在自己博客中提交作业及对课程的认识等。教师和学生的博客共同组成课程博客圈,师生通过访问彼此的博客,实现课程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同时,在浏览日志、评论和留言等活动中也增进了相互理解,使博客成为师生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3) 教材和印刷材料
除了课程教材外,为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的展开,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印刷材料,包括:典型教案、小组协作学习或其他学习活动的评价量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某些章节等。
具体教学单元的学习资源则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的不同有所侧重。比如在教学单元一的学习过程中,以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印刷材料为主。而教学单元三的学习则利用教师事先搜集的经典案例(包括教学视频及文字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案例中教师如何贯彻教学原则?各种教学方法又是怎样运用的?启发学生思考案例中教师教学处理的成功之处及不足。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推荐的网站上查找相关案例,进行研讨和分析,并以课程博客圈为平台实现交流和共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而且增强了学生分析、评价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
4 教学过程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信息化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协作、探究活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 案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提高必然经历由“模仿”到“灵活运用”、“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典型案例(文字案例及视频案例)是十分必要的。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展示教学案例之前,先给学生提供案例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信息,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展示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之后将各小组的观点进行交流和共享。每次的交流与共享环节总能听到一些独特的教学设计,比如在“病毒防治”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有学生巧妙运用了比喻,将病毒侵袭计算机比喻成蚊子叮人,并引申出对付病毒(蚊子)的措施:安装防火墙(“挂蚊帐”)、安装杀毒软件(“点蚊香”)、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访问可疑网站(“保持环境卫生”)。
(2)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中教师要呈现学习任务,明确协作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展示评价量规等,然后指出可用的学习资源或指导资源的搜索策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探究,教师则对学生的协作学习策略及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指导。交流与共享阶段每个小组展示其协作成果,其他小组及教师则进行评价,包括根据量规进行打分,以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
(3) 情境-探究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伊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然后,学生独自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和共享。这一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及探究过程的引导。
5 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的选择与设计
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诊断及调控作用等。主要包括:
(1) 以往几届学生的优秀作品
主要是教学设计、制作的课件、小组协作成果等,作为范例,这些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唤醒学生相关的已有知识,并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和信心。
(2) 教学设计模板
包括“四列式”教学过程设计模板、WebQuest设计模板、“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设计流程、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等,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过程进行有效引导。
(3) 小组协作学习电子学档范例
小组协作学习电子学档如图2所示,包括协作任务及相关分析、分工及职责、资源的收集加工、协作成果等内容。
6 评价量规设计
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较多地采用了操作性强、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量规作为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授课、说课等实践教学能力。主要包括:(1)小组协作学习评价量规;(2)口头表达评价量规;(3)教学设计评价量规;(4)导入技能评价量规;(5)教学技能评价量规;(6)说课评价量规。
7 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本课程按照教学单元组织教学。在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过程中遵循以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过程的建构性等原则,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展学习时空,使学习更有效、更有趣。
以第六单元“信息技术说课与评课”为例。按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确定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如表2所示。
单元教学过程及学习资源如图3所示,首先指出说课是当前选聘教师及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比的常用形式,阐述其重要性。然后播放一段说课视频供学生观摩[5],在播放前提出思考题:(1)什么是说课(通过视频总结说课特征)?(2)视频中的说课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如何衔接的?(3)视频中教师为了完成说课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视频播放后组织学生对说课的定义、说课的本质特征及怎样准备说课进行讨论。教师结合视频讲解说课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评析说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其他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学生按教师指定的课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准备说课稿,组织学生进行说课和评课。
整个教学单元的所有活动在6个学时(每学时50分钟)内完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控制教学单元的步骤,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单元教学任务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8 评价、修改与管理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对设计工作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1)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3)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否合理;(4)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原则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将评价、反思和调整贯穿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始终。
三 实践效果与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收获更大;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活动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很充实;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施教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课程结束后的教学实习中,学生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实习辅导教师及实习学校的认可。总之,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功。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3.
[2] Lewy A.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306.
[3] 石其乐.《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改革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6):69-71.
【关键词】哲学 信息化技术 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61-02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让学生将学习哲学的原理与人生的成长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哲学观点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哲学的理论性较强,而中职学校学生只对专业课感兴趣,对文化基础课则缺乏学习动力。因此,要想上好哲学课,教师一定要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将过去沉闷的哲学课设计为生动的人生教育课,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了教学效果。
一、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哲学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分析研究哲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相应的教学媒体去解决哲学教学的问题,并对教学结果做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以达到哲学教学效果最优化。哲学课教师只有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
二、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主要考核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因此,哲学课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解决一节课、一个原理,还是一个单元的内容,然后进行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环境和资源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反思,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然后进行教学实践。
下面以笔者在参加全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一节课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哲学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主要分析教学设计者选用哪一类教材、所选章节在全书中所占的地位如何。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改新教材《哲学与人生》的第五课第二框题,阐述的是唯物辩证法中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掌握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在整个辩证法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对象分析。主要分析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以便因材施教。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对象为本校2013级护理专业1班的学生,她们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二是喜欢上网、交谈,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等网络交流工具获取信息;三是由于全部是女生,娇气怕苦,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大多数采用消极躲避的方法。所以让学生明确人生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正确看待和解决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是很有必要的。
3.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理解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时,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确定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要学生掌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二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教学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顺境和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5.教学策略设计。围绕教学大纲,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关事例,并运用所学哲学原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分组学习、讨论交流中学会合作、交往,培养集体观念。
6.教学环境和资源设计。教学环境和资源包括教学设施、仪器、信息资源、技术等,笔者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中运用到如下的教学资源:
(1)课前,提出预习问题,运用电脑或手机信息化手段将问题到学生Q群、微信上,供学生课前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2)课中,通过原创的PPT课件、多媒体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供学生在课堂浏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视频”、“图片”、“情景任务”等模块内容,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哲学原理和培养积极的情感目标;
(3)课后,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这一信息化技术手段查找中外名人成才的经历,供课后拓展学习交流。同时,设想自己将来就业时的困难,通过微信、QQ、邮箱等信息技术手段,师生进行交流共勉,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顺境逆境。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环节。设计整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让学生环环紧扣地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掌握大纲要求的哲学知识。
2.师生的课堂活动。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布置预习讨论题目、课中播放视频、讲述故事、引用名言、创设故事情境,启发学生学习哲学新知识,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做中教”;学生则在QQ、微信上讨论、交流预习题目,课中通过观看视频,听故事看名言,理解哲学原理,在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代表续写故事,领会、理解、巩固哲学新知识,体现“做中学”。
3.信息技术的应用
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多层次利用智能手机、QQ与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交流,课堂上通过播放MV《中国女排和女篮的姑娘们》和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吕蒙和桑兰的故事图片、引用孟子和陶行知的名言、创设小辉成长的情境故事、制作PPT教学课件等,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教学中,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每次课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次课教学的思考,为以后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笔者认为,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借助原创的教学课件、视频、QQ、微信等信息技术平台,设计了融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运用图片、创设情境、案例等多种手段破解本课的重难点。但如何将抽象的哲学理论转化为自已的行动,则需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去实践。
三、哲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要以哲学教学内容为本,学生为主,信息技术为辅。教师在进行哲学教学设计时要防止出现单单只有哗众取宠、眼花缭乱的图像音频动画,却忽视了真正要传授给学生实际掌握的哲学知识。
2.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解决哲学重难点。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前课后可通过QQ、微信等信息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课中运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破解哲学的重难点,使哲学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3.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粉笔为主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通过创设情景、播放歌曲、引用名言等,将深奥的哲学原理简化为学生容易接受、通俗易懂的知识,以此解决教学目标,促进哲学的信息化教学。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012年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哲学课对信息技术的积极运用,充分体现了“教育信息化”,如何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恰当地运用在哲学教育教学的设计中,有待哲学教师进一步的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向永.信息技术教育如何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访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博士[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
[2]赵青,周鹏.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4)
[3]司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4]禚学军.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关键词:教学设计;整合点;整合点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58-04
目前,教师们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深入发展学生能力,但是,实践中却难以找到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往往盲目寻找资源,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被动应用,或者使用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却不知道应用得是否恰当、合理。本研究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基于对学科本身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的深入掌握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并以具体案例设计、分析的形式进行了实践论述。
一、基于整合点理论的教学设计方法
(一)整合点定义
整合点是指“在一节课的教与学过程中的某一步骤,如果常规手段支撑其实施不如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好(在质量、效率方面),则这样的步骤称为整合点”。[1]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依据整合点理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从如下步骤进行教学设计[2]。
(1)教师完备自身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初步教学设计,尤其关注教学目标设计。
(2)分析教学过程,看教学环节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3)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和支持方式。
(4)集成资源,制作课件。
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三、整合点分析
从学科教学设计入手,从教学目标环节开始,逐一对上篇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整合点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清晰地梳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时机和效果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本设计定位于“这种研究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是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素养的培养紧紧作为核心目标。
授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目标整体定位,恰当分析、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从作者的说明技巧着手,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并把重点放在通过快速阅读、概括各种云与天气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上,这是很恰当的。
(二)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中把握了淡化文体、关注个性化阅读的趋势,关注了语文教学的语言工具性特征,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和体会过程,重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的培养,轻知识的识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以课内所学促课外发展,引导学生建立一种非功利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恰当。
(三)整合点诊断及解决方法分析
1.整合点1——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1,教师以鼓励学生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归纳信息,主要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高学生阅读文本及提炼信息的能力,把握事物的特征。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以信息集成模式使用幻灯片同时呈现4幅云的图片及特点列表(分别是晴天云简表和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列表格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进行了思维训练,进而突破难点。
此处,教师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恰当地选择幻灯片呈现的机会,或提问、或验证、或引发思考、或开辟角度。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得当。
2.整合点2——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在辨识云的不同形态、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的时候,针对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情况,教师使用幻灯片呈现云的图片,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天空中各种云的不同形态。学生边欣赏云的图片边研究它们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之后,幻灯片呈现云的分类图表(云的光彩简表),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体系化的认识。使对云的分类有一定的认识,体会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样加深了对云与天气的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言特点,更易突破重难点。
3.整合点3——改变知识呈现形态类
品析语言环节1,教师选择一段平实的说明文让学生进行比较,在理解平实与生动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并概括出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以幻灯片同时呈现文字和配音朗读的形式引入一段对比文字,解决了其中术语较多读来拗口的问题,又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双重角度更好地理解文本,节省时间。
在比较中,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将体现得极为明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突破重难点。同时,使学生明白针对不同的写作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语言风格。科普读物要面向大众,因而要通俗易懂。
4.整合点4——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品析语言环节,通过原稿文字与修改稿文字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本文 “准确”的语言特点。教师以信息集成模式,在一张幻灯片上呈现一组句子,实现原句和修改句的比较。这相对于卷子上的习题更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学习就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在分析理解中体会到的。
5.整合点5——激发兴趣类
在欣赏环节,以精彩纷呈的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课外阅读。
6.整合点6——快速获取信息类
作业的设置分选做和必做两部分:必做部分意在巩固课堂所学,学会使用说明方法;选做部分意在将课堂内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做一些更为深入的探究,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在更广阔的学习中去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将课上学到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本文以语文学科的一节整合课设计为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深层次实践探索。通过运用整合点理论来设计教学,使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更清晰,应用方法和过程更能自控,使教学步骤设计行之有据。同时,根据整合点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教学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使每个环节信息技术应用更为灵活,又恰到好处。课堂实施后,学生反馈良好。成功避免了教学过程成为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将大量信息直接呈现给学生,偏离了学科教学的本位,导致教学效率和效果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希望本文的实践能为学科深层次整合提供案例观摩和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 钟绍春,李吉楠,张琢等.“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技
术教育,2008,(2):15-18.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混合式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
1引言
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资源建的再多再好,教师不去更好的使用,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将流于形式。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当前,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是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心。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新型教学设计,它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技术和手段,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1]。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核心。国内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较少,主要侧重于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进行信息化改造,这种改造不能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特征与优势。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混合式学习理论融入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更加符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作用。
2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及应用
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是一种国际上主流的学习方式,它将传统的“传递—接受”学习方式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传统的“传递—接受”学习方式完全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西方建构主义学习方式,则主张学生信马由缰自我探究,强调通过协作自主构建知识目标,形成新知识。混合式学习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起来,在教师主导下进行学习探究,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国内外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个性化学习时间,更是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等信息化教学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模式将产生重大变革[2]。这场教学变革既强调贯穿课程始终的在线学习、虚拟学习等线上学习,也强调课堂面对面学习等教师亲授的线下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与E-learning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也有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2]”,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认知行为与方式,实施课上与课下混合、线上与线下混合、虚拟与现实混合的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认知过程。
3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由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他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3]。“Intel未来教育计划”总结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被称为“典型模式”,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八个步骤[3]。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王文槿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主要由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特征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提供认知工作和协作工具、学习策略设计、管理及帮助设计、总结和强化练习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组成[3]。
4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全校公共课,开课范围覆盖电子信息类几乎所有专业。该课程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概念与协议、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组建技术、因特网互联接入技术、网络安全与故障处理等,涵盖网络技术的方方面面,是大学生了解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必学课程。该课程以理论为主,较为难懂,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理论模型的复杂和抽象,以及实践环节较少。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的加入,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的形象,但如何在理论课的框架下科学安排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构建信息化环境,系统组织学生自主协同学习,这就需要研究针对理论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4.1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是让学习者明确学习主题,教学者明确教学应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不是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在其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学目标分为学习能力目标、教学内容目标、线上学习目标、线下教学目标等。学生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之分,只有持续有效的交流、沟通,分享彼此经验。因此,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制定应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参与认可教学目标,教师帮助学生最终达到这个目标。教学目标分析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突出能力目标分析,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学到能力。
4.2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
学习任务是教学目标完成的手段与方法,是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包括目标、内容、操作过程以及对学习成果的描述[4]。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紧密相连,以问题引导学习任务,以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的进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教学全过程,因此学习任务设计关系到教学过程的优劣。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设计的关键,对问题导向和问题支架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习任务的走向和完成程度。由于没有具体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手段,理论的抽象性让信息化理论课堂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变得非常重要。一般的理论信息化课堂学习任务分为四类:概念学习、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类别的学习任务设计出不同虚拟学习环境,让理论变的具象。学习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开放性、真实性、复杂多样性、协作性、学习活动信息化。
4.3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学习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析,学习者兴趣、情感、态度分析等。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学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设计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学习者的特征,才能选择适合的教学与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和学习资源。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平台能够将学习者特征实时传递给教师,这使得教师可以全程掌控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论课是较为单调和枯燥的课程,学习者的兴趣会随着理论的深入而减弱,实时监控学习者特征,能使教师围绕当前学习者特征,设计问题导向,调整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
4.4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
创设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形成有效认知的必要条件。建构主义的学习认为只有在特定情境下,学习者才能产生有效认知行为。学习情境的创设应具有真实性、生活性、活动性。学习情境应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互动,驱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目的。因此,设计学习情境不能凭空幻想,不局限于知识本身,要面向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理论课的学习工作场景很难在生活中实现,也无法应用于生活中,这就需要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资源设计。信息化学习资源是各类信息的集合,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三维等形式,可根据需要营造立体多维的虚拟工作学习场景,实现无法在生活中实现的工具和场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和四层模型学习难度大,将其模拟成七层和四层居民楼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学习资源在线实现,学生可自主模拟数据传输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深度挖掘现实生活中可利用的场景和资源,是理论课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的重要原则。
4.5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核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它贯穿教学全过程,决定课堂发展走向,教师必须课前精心设计,课中全程监控和直接参与。在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师设计、互动、监控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参加活动,适时生成学习过程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并引导整个学习活动。理论学习在课堂中进行,可设计的学习活动有:探究性学习活动、主题式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案例实践活动等。这些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学习研讨开始,对知识点进行探究、质证、练习,充分理解知识点之后,分组进行案例实践和分享学习。因此,一堂理论课学习活动既是整体又相互独立,要从整体上把握,又要单独设计与实施。通过学习活动的指引,学生从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协作学习到独立实践,完成知识学习到知识内化再到知识应用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赫.陈晓慧.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操作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58-60.
[2]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大赛发展历程回顾与评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3):22-23.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9.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32-05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已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近年来,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及相关大赛层出不穷,广大教师踊跃参训、参赛、观摩,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升。但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毕竟不同于常规的教学设计,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普通教师通过参训、参赛、观摩,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但离专业化、高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基于连续十年的自治区级中小学、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培训和各级各类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观摩、评审和自身创作实践,将信息化教学设计常见的误区归纳、总结为认识误区、选题与创意误区、前端分析误区、教学目标误区、教学方法策略误区、教学环境与资源误区、教学过程误区、教学评价与反思误区共8大类、30点,并且在具体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帮助广大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一、认识误区及对策
误区1:理念陈旧。站在教师“教”的立场,具有明显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注入式、灌输式、授受式、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机械记忆、重知识轻能力等痕迹。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对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各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1]因此,设计者必须牢固树立学习者中心理念,站在学生“学”的立场,重视学情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必要时吸收学习者参与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应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例如学生主体、学生中心、问题中心、活动中心、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素质教育、德育渗透、养成教育,以知识、技能为载体,注重方法引导、思维训练、能力提升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还应凸显“做中学、做中教、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职业素养养成”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误区2:没有章法,凭经验设计,跟着感觉走,存在结构性缺失。例如,忽视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图、评价量规量表等。为了降低普通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业门槛,提高设计效率和规范性,笔者设计了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包括基本信息、设计理念(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与设计、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包括案例)、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法、评价量表)、教学反思(特色和不足)等模块。其中,教学过程可以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继续细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按照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包括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展开描述。每个模块包括一段引导语,引导教师快速完成设计。
误区3:等同于教案,简单罗列,没有分析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教案最大的不同之一就在于前者要交代清楚设计理念、依据、意图(目标),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何时、何处、如何恰当而合理地融入教学各环节。
二、选题与创意误区及对策
误区1:选题不当。具体表现为:第一,选题太大、内容太多。第二,内容分散、不聚焦。第三,太难或太易。第四,不适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应围绕学习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障碍点、考点、热点、扩展点进行选题,[2]并且内容适中(例如1~2个课时)、难度适中、适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误区2:题材老套、内容陈旧、平淡无奇,缺乏创意和特色。设计者应跳出所用教材的局限,集合教学团队的教学智慧、创意灵感,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融合多个教材版本内容精华,加上具有原创性的校本教材、个人讲义之独特内容。2016年,笔者指导16个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获“创新杯”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其中,电磁感应――探究磁生电的条件(物理),说好普通话ZCS-ZHCHSH(语文),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舞动青春、活力四射――健美操(体育与健康),绘制中国结(机械),对你“琴”有独钟――Flash按钮元件(计算机),汽车发动机喷油器故障检修(汽车),儿歌的特点,寻找孔雀公主(学前教育),弧度制(数学),化蛹成蝶――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德育),护士妆容礼仪(美育)等作品在选题与创意方面做到了聚焦重难点、疑点、易错点、关键点,内容有创编,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合民族性、地方特色、人文艺术性,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三、前端分析误区及对策
误区1:忽视教学前端分析。教学前端分析是指教学起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这是后续目标分析、教法学法设计、环境与资源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的前提与基础。
误区2:笼统,粗放,分析不到位。教材分析要写清楚课程名称、性质、定位、教学对象,选用教材的名称、主编、出版社、章/单元/模块、特点等信息。教学内容分析要写清楚所选课题是教材哪个章/单元/模块的哪个内容,重点分析其在章/单元/模块乃至整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是否是重点/难点/关键点?上承和下接什么知识点或技能点?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扩展迁移)?计划多少个课时?学情分析则要写清楚学生的平均年龄、男女生比例、性格特点、学习心理状态(自主学习意识、自学能力)、学习基础(已有知识、能力、经验、信息素养),与本次课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存在什么差距?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喜欢信息化教学?可以采用QQ、微信、网络问卷(例如问卷星)、前测、访谈(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方法进行学情{查与分析。
误区3: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抓不准,或混淆不清、表述不当。所谓教学重点是指学生必须掌握并且比较重要的知能点(知识、技能、能力),例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某些知能点,例如抽象的概念、难懂的原理、复杂的方法、繁琐的流程、综合性技能等。关键点是指起关键作用的知能点,学生一旦掌握,其它知能点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难点也随之迎刃而解。设计者必须在梳理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方面下功夫,同时提出解决方法与对策,切忌贪多、平均用力。
四、教学目标误区
误区1:机械套用基础教育三维目标。职业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不宜机械套用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许多中小学教师没有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真正内涵,结果写出来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纠缠不清,模糊甚至不知所云。建议写不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师按照认知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先后顺序写。建议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按照认知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先后顺序写。建议职业教育的德育课教师按照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运用目标的先后顺序写。
误区2:没有理解教学目标的层次递进与统合关系。无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是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目标,教学目标都是层次递进和统合的关系――认知目标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能力(技能)目标关注“会做什么”,过程与方法目标关注“运用什么样的思想与方法去做”,情感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态度、观念、情感,统合起来就是促进学生心智、技能(能力)、情感和谐发展。
误区3:教学目标设置不当或表述笼统、空泛。一些教师没有区分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把微观层面的课时目标写成宏观层面的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或中观层面的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应具体描述学习者通过本次课能够实实在在掌握哪些知识点、具备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会做什么)、培育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或养成哪些素质(职业素养)。其中,知识点包括概念、定义、原理、定理、定律、规则(规范)、原则、方法、流程、关系、联系、区别、意义、功能、作用、结构、事实、数据,等等。能力目标包括学会什么基本技能、组合技能和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包括职业B度、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规范等,例如严谨、细致、负责、踏实、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情感目标最容易笼统、空泛,甚至戴高帽、喊口号。建议采用ABCD法表述教学目标,尽量避免使用“掌握、理解、懂得、培养、提高、提升、增强”等笼统、模糊、难以评测的词语。例如,在行为目标“学生能从教材的图中辨认出哪些是昆虫,准确度不低于90%”中,行为主体(audience)是“学生”,行为(behaviour)是“辨认昆虫”,条件(conditions)是“从教材的图中”,标准(degree)是“不低于90%的准确度”。另一个采用ABCD法表述教学目标的例子是“学生1分钟内键盘输入90个汉字,准确率不低于95%”。
误区4:把教学目标写成教师目标(“教”的目标)。例如,通过……,使学生……,让学生……。通过……,培养学生……。这反映出教学设计者“眼里没有学生”即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而实际上,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严格意义上应该是学习目标,应该指向学生,是学生通过学习后所达到的结果(成效),其行为主体默认是学生,切忌误用为教师或教师、学生混用,造成逻辑混乱。
误区5:缺乏针对性。一些教师没有做细致的学情分析,就设置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差异性和针对性,不符合具体学情。
总之,教学目标设置应依据时代-国家-社会的要求、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具体学情,掌握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与技巧,做到多维度、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表述精准、符合学情。
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误区
误区1:概念不清,胡乱套用。许多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等相关、相近概念混淆不清,胡乱套用。应明晰以上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针对具体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用适切而非所谓“先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手段和媒体。
误区2:简单罗列,并且教法、学法不分。应具体描述何时、何处、为何、如何应用所选的教学方法,而且教法、学法分开写。从教师的视角写教法,从学生的角度写学法。
误区3:贪多,罗列过多教学方法。许多教师以为罗列的教学方法越多越显得自己教学“有方”。其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不在多,贵在恰当、合理、精妙和高效。
误区4:方法陈旧、老套。一些教师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藩篱,继续沿用与填鸭式、注入式、灌输式、授受式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建议尽量选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模拟演示法、顶岗实习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互动对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误区
误区1:无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一些教师特别是教育信息化意识欠缺、信息素养薄弱的中老年教师,容易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一些在信息化教学中有过不成功、不愉快经历的教师容易抵制甚至贬低信息化教学。当前,微课、慕课、大数据、教育APP、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平民化、人性化、智能化,为普通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化教学不仅可行,而且前景广阔,正向常态化发展。广大教师应与时俱进,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主动引领各学科专业的信息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专业深度融合。
误区2:滥用信息技术。一些教师认为既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那么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多多益善,而且越新越好、越先进越好、越复杂越好――美其名曰“高科技”、“有技术含量”,从而不分场合、想方设法甚至挖空心思地“套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结果演变为“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其实,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为中心,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运用首先是恰当、合理、互补配合。为此,设计者必须明晰信息技术-教师-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懂得各种媒体资源如何扬长避短和优势互补,如此才能优化教学各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误区3: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配置不当。目前,常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普通多媒体教室、互动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机房、理实虚一体化教室、智慧教室等。其中,普通多媒体教室适合以讲授为主、多媒体为辅、人机互动与师生互动要求不高的信息化教学。互动多媒体教室则是在普通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互动系统以适应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求较高的信息化教学。多媒体网络机房人手一台电脑,适合既有教师集中讲授又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且后者占主导的信息化教学。其中,教师机用于播放课件,存放、发送学习资源,接收学生作品,与学生互动等。学生机用于接收广播教学、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与组内同学合作探究,与教师互动等。理实虚一体化教室包括理论教学、虚拟仿真系统和实践操作(实操)环境,使得理论学习、虚拟仿真与实操训练交替进行、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两张皮”、“油水分离”的痼疾。理实虚一体化教室比较适合理工农医科和职业教育专业课的信息化教学。随着“智慧教室”的兴起,信息化教学将实现多屏互动、能效管理、智能点名、数据自动采集等功能,学习者将走入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体化开放教学环境。
误区4: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选用不当。总体上看,信息技术具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直观、化隐性为显性、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学习时空、激发学习动机、创设最佳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学习资源、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支持等优势,[3]但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各种教学媒体资源有其独特功能特点、适用场合、运用时机和使用方法技巧,教师应加强观摩学习、大胆探索,做到合理选择、互补配合、扬长避短。例如,课前阶段,教师通过QQ、微信、蓝墨云班课、雨课堂、问卷星等信息化渠道,向学生分发学情调查问卷、前测、学习任务单、微课等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利用微课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利用QQ、微信、蓝墨云班课、雨课堂、问卷星等完成调查问卷、前测、学习任务单,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课中阶段,师生利用课件、微课、教学资源库、学科工具软件、专业学习软件、手机APP、专题网站、网络课程(MOOC、SPOC)等展开教学活动,应用量规量表、电子档案袋、电子作品集、网络问卷、QQ、微信、电子表格、在线测验、信息化评价系统等进行教学评测,利用手机、摄像机或录播系统录制教学活动。课后学习阶段,教师利用QQ、微信、学习平台布置新任务,利用课堂实录进行回顾反思。学生利用微课、课堂实录进行复习巩固、反思,利用QQ、微信、学习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解决疑问,增进师生感情。
误区5:忽视生成性资源。许多教师只关注课件、微课等预设性资源,而忽视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活动特别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建构新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节外生枝)的新题、新发现、新结论等。通过课堂实录(自动录播系统)、听课评课(教研活动)、课后反思可以及时、准确地记录、捕捉这些动态(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并与预设性资源有机整合、合理利用,使信息化教学得以迭代升级。
七、教学过程设计误区
误区1:局限于课中,忽视课前、课后设计。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必须走出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束缚,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扩展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为学生创设连贯、递进、线上线下融合、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体化开放教学环境。
误区2:只注重主体设计,忽视导入设计、问题链设计、测评设计和小结设计。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是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是学习情感转化的纽带,是进入新的学习情景的向导。[4]可以依据“短平快”、个性化与亲和力、针对性与灵活性、情境性、切身相关性、趣味性、整体性与一致性、启发与导控、教学性等原则,灵活选取设问法、新闻(趣事、典故、故事)法、情境法、复习法、对比法、倒叙与悬念法、典型案例法、演示法、多媒体法等导入方法,设计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导入。应以问题为导向,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以形成问题链,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应在学习过程的重要节点设计形成性练习或测评,在学习结束之前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形成本次课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
误区3:教师讲授过多,教师活动过多,学生活动偏少,师生互动偏少。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前微课等方法,把知识点讲授前置,课内更多充当提问者、引导者、答疑者、知识内化的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者等角色,教师以少而精的活动引导多样而高效的学生活动及师生互动。注意控制活动总量,切忌活动过多,令人眼花缭乱,为活动而活动。
误区4:教学过程描述不清晰,缺乏可视化。建议采用表格法设计教学过程,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继续细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按照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包括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展开描述。建议设计一个简明扼要的教学流程图,在主要的教学环节插入精美图片、可视化图形或图表,以增加可读性。
总之,教学过程设计一要做到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易错点、认知冲突)解决、关键点打通、热点触及。二要做到以学生活动及师生互动为主,教学活动灵活多样、高效适量。三要做到表述清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误区
误区1:忽视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不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而且是改进教学的主要方法途径,也是教学反思的先导和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5]教师应切实加强评价与反思意识,提高评价与反思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误区2:评价理念陈旧,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单一。例如,重结果轻过程,重纸笔考试忽视其他评价方法,重知识考核忽视能力考查,重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互评。应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进行多主体评价,必要时引入学长或行业企业专家;应依据认知、能力、情感(素质)等多维目标设计评价量表量规进行综合性评价;应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结果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体现发展性评价;应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应灵活选用量表量规法、档案袋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作业与测验法等多种评价方法,体现多样性评价。
误区3:评价过于复杂,难以实施,流于形式。应抓住主要环节、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设计量表量规,并且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评价,提高评价效率。
误区4:反思流于形式。应从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积淀教学机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的高度认识教学反思。以教学评价为基础,围绕教学理念、教材处理、内容创编、学情把握、目标达成、重难点突破、教法学法、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回顾、审视与反思,记录感悟、收获、成功和不足之处,完成本次课信息化教学的迭代升级。
九、结语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微课、微课程、慕课)及混合式教学的基础,本文围绕教学设计的8个主要方面剖析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常见误区,并且提出了改进策略,有助于广大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同时,对于微课、微课程、慕课及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开发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4-5.
[2][3]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61-66,97.
关键词:教学设计;整体设计;单元设计;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8.5;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2-0-02
0 引 言
所谓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1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传感器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性质的分析,即明确课程的学时、学分、授课对象和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课程目标的设计,即明确课程总体目标以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拓展目标;课程内容的设计,即明确授课内容,确定具体授课项目,包括引导项目、主导项目和拓展项目等;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即明确每个项目的所需课时,每个项目应该完成的任务,每个项目应该达到的能力目标,完成每个项目所需的知识整理与每个项目需要用到的训练方式手段、训练步骤以及要达到的效果;课程进程的设计,即对整个学期进行计划,设计每次课程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第一次课授课过程的设计,第一次课程非常重要,需要明确整个课程的方向、整体构架和教学环境;考核方案的设计,即明确整个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比如考核内容都包括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分值占比,每个训练项目的考核内容等,考核方法又分为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过程考核、期中期末考核等;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用;授课环境、硬件设备和所需工具材料等的设计。
2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在教学内容方面,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教材中知识结构相对完整的章节或单元以及综合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课时安排方面,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实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中一个单元的内容一般需要多个课时才能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教学形式,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的需要设置,通常包括多种教学形式。
《传感器技术》课程采用单元教学过程设计,通常需要多个学时才能完成一个单元内容的教学。该课程以项目实施为载体,进行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同学间与同事间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其中,线上学习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即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和学生管理,在课程“教与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使之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以促进“教与学”;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与学”的各要素中,如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使之既成为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对象。
没有科学教育不能成其真,没有道德教育不能成其善,没有艺术教育不能成其美,没有技术教育不能成其优。有科学,才有教育的神圣和庄严;有艺术,才有教育的灵动和活泼;有信息技术才能使教育更优化,将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少、慢、差、废为多、快、好、省。信息技术使教育更优化,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帮助、优化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育教学任务的解决达到可能范围内的最好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兴起,利用计算机进行考试、快速出成绩已得到普遍应用,网络公开课、翻转课堂、微课等也在快速的发展当中。于是在《传感器技术》课程中也与时俱进的采用了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和成绩管理。比如利用信息技术预先将课程设计、授课计划、考核要求等内容上传到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开课前对课程做基本了解和准备,然后老师每次课前再通过师生交流平台将课上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要求下达给学生,还可以下达一些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学习内容,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比如《传感器技术》课程中采用录播手段,将一些安装操作过程录成小段视频上传到班级的QQ群里,供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从而避免了课上演示时因学生人数多、传感器体积小、安装位置局限等造成的不良演示效果,使学习过程得到优化。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平台进行同学间的相互学习、讨论和及时反馈。另外通过一些作业反馈软件和一些交流平台,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交作业人数,学生对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和自我考核,增进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我们面对的是伴随着数字技术长大的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效率已经远远不及在网上交流,学生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而在课堂上提问却很少有人主动回答,所以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而且在课程考核中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随机分组、题库中随机抽题、异时异地考核、自动阅卷、自动分析成绩并排名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信息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需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所使用手段和方法的汇总,是当代教师必需具备的素养。
如今大学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浪潮,大学已不再是当年的大学。高等教育景象已发生并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记本、印刷讲义和教科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现在是iPad、智能手机和电子书的时代。现在的学生是伴随数字技术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数字原住民。如果做老师还秉承着“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理念,那么就已经落后了。当今时代,老师知道的,九零后的学生知道;老师不知道的,九零后的学生也有办法知道。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作为老师要引领九零后的学生学习,而这正考验着现代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获取信息技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发送信息的能力。
5 结 语
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是每个教师应该具备和不断提升的能力和素养。作为高职课程教学,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丰厚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技术,探究的教学模式,规范的教学管理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才能完成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的任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2]焦建利.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信息技术[J].信息技术教育,2007(1):54-57.
[3]苗兴辉.高职学生信息素养与未来发展关系[J].物联网技术,2016,6(1):97-99.
[4]郑黎明.高职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6):148.
[5]王胜.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4,5(4):292-293.
[6]盖克荣.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18-21.
关键词: 信息化 导数 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本文以导数概念为例,给出其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题目:导数的概念
二、概述
《高等数学》是我校面向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授对象是高职一年级学生。“导数的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引例、导数的概念、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的导数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等内容,需要2课时完成。导数的概念是学习微分学的基础,为后续求导公式的推导、高阶导数、函数的微分等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更是我们研究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和解决生活中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其地位不容忽视。
三、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导数的概念,了解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掌握函数求导公式,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并领会导数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领会极限思想和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严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静与动、量变和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2.学习任务
思考瞬时速度的求法,上网搜集圆形餐桌玻璃的制作方法,总结曲线与其切线的关系,观察割线变切线的过程,合作讨论切线斜率的求法。结合两个实例,抽象归纳导数的定义,体会导数的物理意义与几何意义。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探索性操作。
3.学习重难点
(1)重点: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难点: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职学生的特点是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态度较差。虽然其在高中已接触过导数计算,但对导数的概念并不了解。学习障碍是对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特别对概念蕴含的思想和方法,短时间内无法真正掌握。学生刚学完极限概念,两个实例与学生专业相贴合,新知识教学有较好的基础。
五、学习环境资源与情境创设
1.学习环境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几何画板软件,
2.学习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网络精品课、多媒体资料库、题库;
3.学习情境:主要采用问题性情境,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创设情境,以问题为驱动,在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探究、思考、提升。
六、教学活动过程
七、学习评价设计
采用课堂提问、小组比拼及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课堂提问时,由学生点评,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在小组讨论完成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各人协作学习时对本组的贡献。在小组比拼中,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成果,其他组给这组打分。课后作业布置网络题库中的练习题,学生自主完成,对照本节课知识点,自我评价。
八、设计反思
本节课遵循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本,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在协助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借助几何画板等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突破难点,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不足之处是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趣味性等方面仍须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吉耀武.高等数学[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011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我国逐渐进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其中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转变是发展规划中强调的重点问题。最近十年间,一种叫做flipped classroom 或 inverted classroom的教学模式在北美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投入实践,《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都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报道,后来这种教学模式被翻译成“翻转课堂”并被熟知。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强调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通过课前预习新课、课中案例分析讨论、课后自主学习完成作业,来建立教学的三个阶段,使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整体,实现了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因此针对翻转课堂的特点,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更好的整合,发挥翻转课堂的最佳教学效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2翻转课堂强调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直线型,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只有一个阶段,即课中阶段。
教师讲授 学生接受 产生困惑
寻求帮助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连续型,第一阶段为课前预习,第二阶段为课中学习,第三阶段为课后自主学习并预习新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带着问题来到课堂,并在课堂上找到答案,最后教师抛出下节课的问题,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并预习新课,进而实现一个连续型的教学过程。
与传统课堂授课不同,翻转课堂改变了知识内化的顺序,通过视频案例、课堂讨论、团队合作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进而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3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整合是问题的关键,所以除了课上教师需要运用大量的视频案例组织教学以外,还需要在课下有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才能实现。下面就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具体设计问题进行说明。
3.1课前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新课预习,其中包括本课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学习意义等,所以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微课应该从知识点的引出来设计,重点强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将问题的答案放入微课中。
3.2课中设计
在课中环节中,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提前预习了本课的学习要点,但是很多问题还没有答案,所以在课中环节中,教师应准备大量的小视频或图片资源作为案例来展示,并根据视频或图片给出的指引一步一步将问题指向答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分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使学生对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再通过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可以使问题明朗化。
3.3课后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后环节是决定课程能否实现“翻转”的重要环节。因此课后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应围绕几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放置课中内容涉及到的笔记,其中包括本课涉及的概念、名词解释、历史由来等等;
第二: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一些作业,并要求学生提交;
第三:充分发挥论坛的作用,可以将论坛内容分为置顶问题、基本问题以及心得体会等。学生通过课下,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浏览并下载随堂笔记,可以大大节约课中讲解和记录笔记的时间,这样将课中时间就被彻底解放出来,并集中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翻转课堂中视频的制作
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视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视频展示不仅可以更直观的表达教师需要口述的内容,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因此视频选择应本着时间短、信息量大以及来源可靠三个原则进行筛选,切不可将大段时间用于视频播放,这样会导致学生专注力下降,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目前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视频可以分为录制视频和网络视频两种,录制视频主要用于微课制作,通过自己录制的视频实现知识点的讲解;另一种网络视频主要通过网络将下载的视频作为自己翻转课堂中的资源来展示,是对教学的一种补充。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本实训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联系纽带,它通过学习任务、教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学过程,学生反馈等一系列形式来展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增加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力量。我国学者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诸多论述和研究。祝智庭教授提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遵循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借助现代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将学生放于“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人的主动建构,通过教师引导,对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学生对知识可以形成主动性建构,并在现实经验和信息资源中调整和丰富新的知识认知。
(二)多元智能理论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观点。这一理论启发教师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存在,一样的教学内容应该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搜索问题或任务,利用信息资源,探讨和深究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时间外,另外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同质学习,并且与同伴线下或线上协作。
(三)系统科学理论
在信息技术日益提高与普及的形势下,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中得到探索答案。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更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化和课堂传授形式的变化,探索更系统、更宽泛、更科学化的知识传送方式。用开放性的思维看待学习方式与传授方式的变化,更客观、冷静地关注教学组织与问题情境设置,关注学生个人体验。综合发挥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和有机联系,综合考虑影响“教”与“学”的各种因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封闭式思维。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征
(一)信息技术的支撑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学思维,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呈现,可以让复杂、抽象性知识更直观、易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目的地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体努力或团队协作的方式课前探索,课中提问,课后呈现学习作品,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发展“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主动构建和完善知识。
(二)学习的自主性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的地位由传统型“教”转变为“导”,督促个别,察看全体,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教授专家型,而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优秀层面中寻找知识的不同呈现方式和教学的不同过程安排。教师通过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延伸课前和课下时间,激发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探究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在教师传授的基础上和自己的经验背景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理解现实和构建现实。
(三)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模式存在一定差别,信息化教学更侧重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对学习者的开发,根据教师对学习者专业水平、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智能组合情况、综合能力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了解,安排教学计划,设定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的变化对原先的目标进行调整,达成原来的目标后,重新向新的目标奋进,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自我的不断成长。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成本会计实训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最大的改变是教师的传授地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唯一的知识“专家”,学生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和问题答案。但是信息化资源本身并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顺利输出,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过程能产生更有效率的知识传递作用。所以这要求教师自身对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删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先删选与设计查找,有目的地安排问题任务设置,进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设定、教学过程的巧妙安排、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展示、课上与课前、课下的有效衔接与安排、学习成果的范例演示、成绩考核的多元化设计等多方面工作。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了解学生,恰当分组
任何一次有效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对班级、对学情的了解。教师首先用一部分时间观察全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结合一体,利用理论课时间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认知度,对班级学生群体层次有清楚的把握,认识清会计基础非常好的群体和厌学情绪强的学生群体,了解协作意愿强烈的学生个体和性格孤僻的学生个体,为实训分组提供顺利保障。在实训开始前,给定分组原则,跨寝室,看综合,男女搭配,让学生先自行分组,教师根据学生自行分组名单再进行统筹调配,保障每小组搭配合理,协作有力,实力均衡,活跃相当。
(二)设定学习目标,回馈成就感
在成本实训教学设计中,给定小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目标的完成不单单在课堂内,延伸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付出中,不仅仅依靠个体的力量,还可以依赖小组团队协助力量,学习的目标可以是某一个具体问题答案,还可以是对问题的阐述水平、对知识的剖析视角,展示的成员可以是小组内代表也可以为整个团队,展示的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内现场演示,或者小组巧妙应对老师的提问,或者应对其他小组的挑战,或者开展对实训中有些问题的讨论或辩论,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PPT、视频内容来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和阶段性目标。
(三)设定学习任务,激发协助热情
有效而成功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在设计环节的主导性地位依然很重要。教师有目的地进行信息资源的删选,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把握班级活跃程度,设定适应学生情况的知识目标和成长目标,或者倡导“重在小组讨论,重在成员参与”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索,探讨无法唯一性的答案;或者引导学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激发探索欲望;或者引导学生加强个体认知的探索,增强自己与他人差异性的了解,增强团结协作能力,或者引导学生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教师设定的“任务”,应是真实而有力的,真正能产生对学生的触动,激发个体内在的潜能。并且“任务”要有韧性,既要给予学生成就感,同时,还要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保证高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任务既可以在课堂内,还可以延伸在课前、课后,提高教学效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合理安排信息化的教学情境,提供各种资源、设施与终身体验,以利于学生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与发展。[2]
(四)巧设考核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资源的遍及让学生也处于信息化协作的网络下,这样的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小组互动类型、师生互动类型。教学的课堂既在现实世界中,也在虚拟世界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时间延伸在课堂45分钟之外。学生的实训考核目标包括:认知能力的拓展程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操作能力的大小、团队意识的强弱程度、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信息技术的演示水平,小组成员协作效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等等。通过学生代表或小组对实训任务的演示,对信息的搜素、收集、处理,对团队成员的带动与组织,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的探索和成果展示,都可以给出一定的实训考核成绩。这些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懈探索和修正,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各项教学环节的巧妙安排。由于学科差异、教师的不同个人教学习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也因课程之间的差异而不同。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根据现实情况,遵循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信息资源,不断探索和追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著).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