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9 13:32:50
导语:在团课内容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 所做的工作
(一) 教育教学方面
1. 完成了学期初的教育教学进度计划以及提前三节教案的书写。
2. 完成了毕业年级初中思品五本教材的第一轮单元复习。
3. 完成了毕业年级初中思品五本教材书中活动的复习,并把答案明确打印出来,发到学生手中,以备中考考场用。
4. 完成了毕业年级初中思品五本教材资源与评价的复习,尤其是非选择题的答案打印出来并发到学生手中,以备中考考场用。
5. 完成了毕业年级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本教材的复习。
6. 迎接了毕业年级县里两次模拟考试,以及大庆市两考合一的模拟考试。
7. 完成了中考的学习任务。
8. 高效的完成了组内,校内教研组公开课的任务,涌现出了王晓芳等优秀的年轻教师。
9. 完成了市级小课题的结题工作。
10. 高效的完成了自主学习与校本学习任务。
11. 高效的完成了每月的听课任务。
12. 完成了八年级思品的教学任务以及期中期末考试阅卷的任务。
(二) 班主任方面
1. 完成了学期初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书写。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是毕业班的下学期,任务很明确,就是备战中考。我通过班团课,重在做学生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时常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思想工作。
3.继续坚持对学生进行日考核,周通报,周评比
4.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发扬互帮互助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5. 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积极配合任课老师,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6.尊重家长、架起沟通的桥梁。
7.完成了中考体育考试的任务。
8.完成了中考民族审核以及中考报考工作。
9.完成了毕业年级初中毕业证的填写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由于毕业年级课时少,思品备考任务部分内容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复习,不能高质量的完成。
2.由于跨进度教学,周一到周五晚自习提优培及补弱,没有更多可以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对学困生的思想工作没有跟到位。
三、下步打算
1.跟学校领导申请加课时,争取达成。
2.教学计划做的细,教学过程严格按计划走,争取新课内容早结束,有更多的综合复习时间。
3.继续坚持高效的完成听课任务。
4.继续坚持高效的完成自主学习和校本学习任务,提高自身基本功。
5.继续坚持高效的完成组内听课、研讨、评课、集体备课任务。
6.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7.继续坚持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并跟踪问效。
8.与家长联系要全方位沟通。以便家长了解的更全面了。
9.继续坚持班级日检查,周通报,周评比的做法。
10.坚持与科任老师勤联系,勤沟通,更好地促动学生的学习。
11.继续坚持调动发挥班级干部、排头兵的榜样带头作用。
【关键词】尊重;情境;成长;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110-03
“尊重情境下的初中学生成长教育研究”是广州市五羊中学2015年立项的广东省级科研课题。该课题是学校针对自身的教育现状,营造系列尊重情境,通过学生在情境中的参与、体验和感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兴趣与潜能、情感与态度、交往与沟通等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研究。它以“尊重情境”为引领学生成长的基本载体,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行动和动态评价,让情境、行动和评价三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共同表达五羊中学“教育求本、教学求真”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与悟、行与做、思与想,唤醒学生自觉、自律和自省,激发他们潜藏的能力、志趣和爱好,强化学生内在成长的力量,让学生健康发展,幸福成长。
一、情境营造:在满足内在需要的基础上唤醒成长的力量
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成两大类,即基本需求和成长需求。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及自尊的需求,而成长的需求则包括了求知的需求、求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明确指出,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成长的需求就不会产生。“尊重情境下的初中学生成长教育研究”这一课题从满足学生安全、爱、自尊等内在需要入手,营造情境,使他们在一种充满浓厚情意的氛围中感受到安全、关爱和自尊,唤醒学生内在的成长力量。
1. 用尊重让学生获得安全的感觉
学生在学校获得安全感的外在表现为快乐、自由、平和与放松。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校园文化、课程构建、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因素,是决定学生能否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让学生成为五羊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学校课室的布置以打造“书香班级”为主题,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来完成。课室门旁悬挂着凝聚全班学生智慧的各具特色的班级名片,教室内部的布置更是百花齐放、无一雷同,初一年级的读书宣言、手绘卡通图片,初二年级的读书园地、“我”与书的约会,初三年级的读书分享、理想树等特色栏目,精彩纷呈,彰显出学生对知识和美的追求,学生的思想和设计在课室的布置中得到尊重和呈现,他们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享受着自由和快乐。
学校课程设置也以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为主导,逐步构建形成了本真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国家课程和本真课程两大部分构成,本真课程包括社团课程和活动课程,社团课程中的特色课程如合唱团、书法、无线电测向队和手球队等,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开设的所有活动课程全部对学生全面开放,由学生自主报名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学生的意愿和爱好得到尊重,学习热情高涨。
2. 用喜欢去营造关爱的氛围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老师表达爱的最好方式是欢喜、奖励和赞赏。教师对学生的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甜美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力的握手、热情的拥抱等肢体语言,是学校教师对学生喜爱的具体表达。在五羊中学,随处可见的是教师微笑的面容,2016届毕业生在给老师的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每当微风拂面的时候,我总能忆起你H切的笑容。”学生刘小雨感慨:“我曾经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是老师温暖的怀抱、激励的眼神、从不言弃的态度,让我顺利走过青春叛逆期,成为最好的自己。”
“你真棒!”“你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你是我教过的最好的学生”“A、A+、A++”“微笑的笑脸”等是学生作业本上最常见的赞美,而表扬信则是教师对学生表达赞赏的最好的方式。每个教师的抽屉里,都有奖励给学生的小礼物,巧克力因其代表巧思、刻苦和努力而成为教师奖励学生的首选礼物。多年以后,学生可能会忘记学校,但老师的爱意,将是学生永远都不会忘却的美好和温暖。
3. 用信任去唤醒成长的力量
在教育教学上,理解和信任往往可以创造奇迹。教师对学生一如既往的信任不但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和唤醒自己身上积极的力量。
曾经有一个患轻度自闭症的男孩徐某,初一上学期时,整整一学期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与同伴来往。班主任李老师经过周密地调查,发现徐某做事认真仔细、阅读面广,就让他做班上的图书管理员,并亲切地告诉他:“老师和同学都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这份信任,让他慢慢地打开了心扉,试着和同学接触,为其他同学介绍好书,还把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漂亮小书签奖给读书积极的同伴,深受同学喜爱。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已蜕变成一个阳光男孩。
走进五羊中学的大门,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标语“你能行,你能创造奇迹”,这一行大字每天都无声地向学生传递着信任和激励。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习惯养成教育中,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从不简单粗暴地对待问题学生,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思考哪些是自身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唤醒他们的责任和担当。这种基于尊重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符合价值观教育的内生规律,有利于达成内化于心的教育目标。
二、教育求本:在多元智能的基础上激发成长的力量
追求教育的本质目的,关注全体学生,开发各项潜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的品行。结合初一、初二、初三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系列化“尊重情境”的教育行动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成长力量。
1. 德育行动
(1)综合素养“亮点行动”。把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要求,具体化为每日学生行为规范“亮点”,以“日积分月评价”的方式,评选每月“素养之星”,让懂得敬畏的学生得到尊重,用制度规范学生成长。
(2)学校教育“主题月活动”。学校把每个月设定成不同的“教育主题月”,针对不同的教育主题,设定活动月主题“活动之星”,用活动助力学生成长。
(3)学生体验社会化行动。与社区和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系统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对学生活动表现、活动效果、活动感悟等评价机制,用生活体验带动学生的成长。
(4)爱的教育常态化行动。利用“教育主题月”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以不同的爱为主题的班会,用爱教化学生成长。
2. 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每一个学生多元智能得以发展的主阵地,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校园最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组织,更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五羊特色的“社团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社团化”行之有效的社团活涌纬棠J健I缤呕疃课程化,就是把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并在每周的星期三下午统一进行,在学校课程总表上体现出来,用以规范社团活动行为,确保社团活动质量;校本课程社团化,就是把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向课外延伸,把不宜在课堂上进行的校本课程以社团活动的方式呈现和实施,让参与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发展。
五羊中学的社团按功能可界定为以下4类:①学习研究类主要有:追梦社团、玩转数学、英语趣配、悦读社、广州历史、地理之旅、生物拓展、思想品德伴我行等社团;②实践类主要有:传统手工制作、校园之声广播台、快乐女童活动坊、物理小制作、机器人、航模、无线电测向等社团;③综艺类主要有:美术社、舞蹈社、语言艺术社、合唱队、书法等社团;④健体益智类主要有:篮球与物理、气排球、羽毛球、跳绳、啦啦操、手球等社团。其中无线电测向社团、舞蹈队、啦啦操、手球队、快乐女童坊是学校的特色品牌社团项目,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三、教学求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强化成长的力量
学校本着“教育求本,教学求真”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满足自尊和归属的重要场所,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实行“三元一体”的教学模式,探索运用分层走班制教学,灵活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法,用真教学引领学生真学习,最终促进每个学生真发展,不断强化学生成长的力量。
1. 教学求真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任务――互动――评价”三元一体的教学模式,从“备、教、批、辅、评”5个教学基本要素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力求以真目标引领备课,以真任务组织教学,以真互动驱动学习,以真评价展现课堂,学生做了真研究,真讨论,在教学的各环节都做到去伪存真,这就是学校所倡导和追求的教学求真的本质。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唯一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至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他还说过,困惑是思考的不可或缺的刺激。我们倡导的“任务――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引领了学生的困惑和思考。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真教学导致了学校的教学成绩的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以加强,2015、2016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初中毕业班一等奖。
2. 学习求实
真实的学习是指:首先有一个真实的项目,然后学习者带着一个明确的驱动性的问题,并依据项目的评价量规,共同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合作完成项目的同时,实现该项目的深度学习和技能的显性学习。我们以引领学生的真实学习为目的,不断探求最佳的课堂教学策略。
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讲授、听讲”,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效果最低,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做中学或实践演练”,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对所学知识的立即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基于这一理论,学校的绝大多数班级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3. 分层走班制与课内分层
2015学年,学校对初二年级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分层走班制教学,全级8个班学生全部按成绩、性格、兴趣、家庭背景等多元因素,分成A、B、C、D4个层次,进行走班制教学,为了尊重学生,维护孩子的尊严,学校安排教A班的老师同时任教D班,这样,学生的差异和尊严都得到尊重,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获得最佳成长,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
课内分层是班级内部的分层,属于隐形分层,由各个科任老师自己把握和掌控。教师的教学按照备课分层、教学目标和内容分层、上课任务分层、作业分层、考试和评价分层这五个步骤操作,并进行动态管理。结果表明,课内分层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有所获,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动态评价:在获得肯定的基础上拓展成长的力量
为了促进学生敬畏、自尊、自信、自强的思想行为品质的形成,保障成长教育的有效开展,根据尊重情境下的教育行动具体内容,形成尊重情境下的初中学生成长教育评价体系,具体探索两个方面的评价:
一、创造多彩游戏,浸润儿童文化
在儿童文化里,游戏精神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儿童的所有活动中,游戏精神构成了儿童文化的核心。基于此,我校一方面为儿童游戏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障,一方面发挥成人的才智,为儿童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
1.在想象的游戏中,感悟童趣。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是异常丰富的,一根木棍他可以想象成奔驰的骏马,也可以想象为杀敌的刀枪,这些都是儿童特定的文化。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游戏时,以诗性想象为切入点,关注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如玩“学做”的游戏,让学生想想,有什么样的玩法?是怎么保卫祖国的?他们要掌握哪些本领,他们是怎么英勇杀敌的?当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一种新形象时,老师帮助学生通过有效的形式把完整的形象表达出来,让学生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拟真的游戏中,升华童趣。胡塞尔说:“对生活在梦幻世界的幻想家来说,我们不能说他把虚幻当做虚幻,确切的说,他已经修改了真实性。”例如:学生在玩“猫和老鼠”游戏时,当“猫”抓到“老鼠”时,“猫”带着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而“老鼠”却是一种害怕的、无奈的情绪。汶川大地震后,学生玩起了“医生抢救伤员”的游戏。游戏中“小医生”细心、耐心地为“伤员”包扎伤口,一边为“伤员”打着“吊水”,一边还在嘘寒问暖,轻声地安慰着“伤员”;“伤员”也是一边皱着眉头,一边努力地配合着“医生”。学生有着丰富的幻想,他们就是从游戏的虚拟情境中获得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的。
二、创生绚丽课程,滋养儿童文化
瑞吉欧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内容是由儿童的兴趣和自发探索的需要来决定的,教师应成为儿童的研究者、引路人和合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我校以大课程观为指导,按照“和谐发展,适性成长”的办学理念整体建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1.在兴趣课程中,还原童真。自“十五”以来,学校不断扩大校本课程开发规模,从艺术到体育,共有7大门类80多门的兴趣课程。每学年伊始,学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向学生列出课程菜单,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兴趣课程。每到周五下午,全校同学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每一间教室都变身成了孩子们发展特长、快乐探究的实践场。高年级哥哥姐姐与低年级学弟学妹一块探究,在自由组成的小组内,一起学习剑道、一起探究科学奥秘、一起编花……在校内师资不够的情况下,学校从社会引进资源,知名艺术家、资深专业人士带着孩子们走进更高层次的艺术活动中。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小艺术家的现场展示与鉴定活动,让学生在兴趣课程中快乐遨游,幸福成长。学生的个性在兴趣课程中得以彰显,学生的能力在兴趣课程中得以培养,学生文化就孕育其中。
2.在节庆课程中,绽放童真。根据学校的整体教育规划,我们把具有教育内涵、深受学生喜欢、形成固定仪式的日子定为学校的特色节日。在大连实小,孩子们都愿意过节,不仅节日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日新”开学节(8月)、“博融”阅读节(7—9月)、多彩艺术节(10—11月)、“博贯”英语节(12月)、“创新”科技节(2—3月)、“激情”足球节(4—5月)、“阳光”健体节(5月)、“养德”儿童节(6—7月)……每个节日都给有不同特长爱好的同学提供了展示和锻炼的舞台。特色节日,已经成为弥漫于全体老师、学生和家长生命之中的精神文化,成为全校精神引领的号角。
3.在社团课程中,发展童真。学生社团是校园里的学生组织,是在校本课程普及基础上的高位引领和发展。蓝梦艺术团、红领巾社团、五环社团、清风宣讲团、清韵快乐操团队……各社团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丰富着学生的业余生活,展现着学生的精彩: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留下了孩子们矫健的身姿;舞蹈室、合唱室里孩子们优美的舞姿和歌声总是使人陶醉;二胡、古筝、琵琶、扬琴、竹笛等奏出的悦耳乐曲在校园中回荡……所有这一切不仅仅带给孩子们艺术的熏陶,更是充实了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影响着儿童文化的生长。
4.在网络课程中,丰富童真。数字博览馆是孩子们的另一个现代化无声的活动世界,为更多的孩子深度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了数字化的展示舞台。只要点击学校的大馆,多姿多彩的儿童世界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历史、汽车、武器、服饰……孩子对喜欢的主题进行探究,搜集各种相关信息,分门别类放进自己的博览馆。有的馆中还呈现精彩的达人秀表演,或摆个造型,或高歌一曲,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让阳光与自信、多元与大气、儒雅与博学成为大连实小学生的特质,并成为学生文化的主流。
三、打造激情课堂,张扬儿童文化
观察诸多的教学现场,我们不难发现: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表现通常都会积极生动,其思想、思维、情感和身体都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反之,凡是教师为主角、学生当配角甚至道具的课堂,往往缺乏活力。所以我们认为:高明的教师必定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教学的第一要义,通过兴趣导入,搭建自学探究平台,组织讨论交流,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台阶,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寻找知识的神秘奥妙。我们依据冷冉情知教学理论启动了“激情课堂开发的实践研究”。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激情课堂主要有以下特征:
1.内源性。主要针对教育对象意志品质而言。我们认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成败取决于学生的内化。而要“内化”,就必须唤醒主体潜在的探究欲望,找准课堂知识结构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2.启思性。主要针对教育对象认知品质而言。激情课堂是以启蒙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稳定而又清醒的问题思考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突出思维过程,展现思维策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用批判、求异的眼光观察问题,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体验实践来解决问题。
3.灵动性。主要针对教育对象情感品质而言。教学是教与学的多维互动活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认为激情课堂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更强调课堂的创新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4.创生性。基于以上三个特征,我们倡导激情课堂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创生性。激情课堂随时召唤着师生智慧、才能的涌动与勃发,使师生的创造力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生成与展现出来。
一、全市家长学校基本情况
几年来,我市以“科学家教城乡行”、“万名父母进家长学校”等主题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家长学校总校指导和推进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学校、村(社区)、企业、机关、网上、广播六类家长学校的建设,使之成为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于一体的重要教育领地。同时我们本着“高质量普及、有特色发展”的工作原则,在工作体系、资源布局、人才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了由点到面,由普及到提高,不断向科学化、特色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强化领导,落实措施,家庭教育工作体系逐步健全。
1.明确职责,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市教育局副局长、市妇联副主席任副组长,市文明办、关工委、团市委、市妇联、教育局、民政局、卫生局、计生局、海宁日报、海宁电视台等10个部门为成员的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调动,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海宁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指导的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家庭教育工作。
2.健全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坚持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妇女儿童发展总体规划,每年年初制定家庭教育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不定期召开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促使家教工作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2012年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要求村(社区)家长学校按照“四有三优一突出”的指导标准(即有阵地、有机构、有教材、有师资;整合资源优、活动效果优、规范管理优;办学特色突出),规范、科学、有序的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3.拓展阵地,夯实服务基础。在原有家长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家庭教育阵地网络,尽量使家教知识辐射到每个年龄段的的学生家长。目前,我市共有家长学校423所,其中学校家长学校14 2所,村(社区)家长学校243所(其中城镇社区62所),企业家长学校14所,新居民家长学校2所,机关家长学校1所。建成其中全国示范家长学校2所,省级示范家长学校4所。同时,积极发展网络媒体的辐射作用,在海宁妇女网开设“儿童天地”、“网上家长学校”等专栏;在海宁妇联官方微博开设“父母微课堂”;在《海宁日报》为少年儿童开设“成长”专版,设置“心语信箱”和“习作园地”等专栏;在海宁电视台“潮乡童话”栏目播出家庭教育知识;在海宁电台“潮乡半边天”栏目开设“阳光家教”专栏,进一步健全了家长学校、电视报刊、远程教育多维一体的教学网络,为家长提供更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实现家教知识“宣传在基层、普及到家长、受益在儿童”。
(二)优化队伍,加强研究,全面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1.建队伍。充分发挥好一支覆盖全市、分工明确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提供人才支持。在2011年成立了由教师、医生以及热心家教工作的志愿者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目前讲师团共有成员27名。每年及时调整充实讲课内容,通过制定下发讲师团课题计划,为基层提供菜单式服务,进一步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正在达到“家庭所需、家长欢迎”的工作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家教志愿者作用。开展巾帼文明岗与村(社区)结对服务,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志愿者进村入户”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法律工作者等志愿者积极参与亲子互动、法律咨询、流动课堂等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加强对农村儿童、留守儿童、孤困儿童、流动人口儿童等家庭的指导服务,帮助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2.抓培训。为家庭教育教师团的每位讲师赠送《家庭教育》杂志,每年都组织开展专门的业务培训。去年我们召开了全市家庭教育论坛,5名优秀教师演讲自己的课题,同时聘请家庭教育工作专家进行面对面点评辅导,以此提升家庭教育讲师团整体素质和课件水平。今年我们举办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业务培训会,邀请了嘉兴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纪忠华老师作《谈家庭教育中的亲子互动》专题辅导讲座。同时,组织家庭教育工作骨干参加由省妇联、省社科联和省家庭教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论坛暨家庭教育工作骨干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家教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此外,基层妇联组织也通过案例分析、课堂互动、实战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加强家庭教育讲师团培训。
3.兴研讨。立足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单亲妈妈家庭、农村家庭、早期教育等重点内容,推动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上新台阶,发动全市热心家教工作者开展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探索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总结撰写了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状况、亲子互动、早期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等文章,为全市家教教育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积极参与嘉兴市优秀家庭教育论文征集选评活动,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服务实践能力。2012年,桃园小学费玲妹的《亲子同行,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和机关幼儿园俞美华的《优化隔代教育,提升新班家园协同》获得了嘉兴市优秀家庭教育论文一等奖,其他9篇论文分获二、三等奖。今年共向嘉兴上报家庭教育论文29篇。
(三)创新载体,拓展渠道,凸显家庭教育工作实效。
1.与“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更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为重点,积极打造“科学家教城乡行”、“万名父母进家长学校”等品牌活动,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如百合新城家长学校每季度举办一次大型公益家庭教育讲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进行不同内容的讲座;海洲街道东长社区举办隔代家庭教育讲座;袁花镇积极打造“花溪家园”家庭教育品牌。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各镇(街道)、村(社区)举办各类讲座81场,参加培训6086人次;开展各类家教活动28场,参加活动8535人次。
2.与“文明家庭”创建相结合。为进一步弘扬家庭文化,树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去年组织开展了以“和谐家庭、幸福海宁”为主题的第六届家庭文化节,通过举办感恩书信大赛、家庭美德感言微博征集、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大力开展家庭文化建设特色活动。同时,我们还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知识进万家”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家庭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各镇(街道)、市属妇委会也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未成年人增强道德意识、践行道德规范、培养高尚情操的自觉性。斜桥镇举办了以“珍爱生命,远离”为主题的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活动。硖石街道通过禁毒宣传图板巡回展、禁毒书法摄影比赛、现场宣传咨询活动等开展禁毒宣传月活动。市城管局“城管巾帼宣传团传播文明进学校”,与紫薇小学联合开展“城管知识进校园,文明使者在行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3.与“六一”、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相结合。在节假日来临之际,各家长学校通过向家长发放《学生(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发送假期安全短信,开设学生(儿童)家长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对孩子的学习、安全和社会实践教育,提醒家长要尽好监管责任,让孩子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此外,我们还利用“三五”、“六一“、“七一”、“十一”等节庆,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谦恭有礼中国人”等主题活动,连续13年开展“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依托各社区家长学校,以讲座、 征文、文艺演出、义务劳动等形式丰富学生暑期生活,进一步健全我市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新格局。
(四)突出重点,展现特色,家庭教育工作均衡发展。
1.突出早期教育。开展“早教大篷车下村进社区”公益活动,宣传普及早期家庭教育,形成以“家庭为阵地,社区为依托”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使科学育儿知识真正进乡村、进家庭。2012年在全市开展“早教大篷车”下村进社区活动18场,共300多名孩子参加亲子互动活动。同时,结合“家庭文化节”连续两年举办0-3岁宝宝亲子运动会,通过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并进一步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方式。
2.突出新居民子女。为深入了解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的状况,2011年我们开展了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研,并组织教育局、新居民事务局、公安局等单位召开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状况座谈会,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探究对策措施,为针对性开展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今年我们围绕“孤困儿童家长和新居民子女家长”两大群体,组织10场家庭教育讲座免费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
3.突出孤困儿童。市妇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从加强未成年人特别是孤困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成长的高度出发,倾力打造潮乡“社会妈妈”工作品牌,同时联合市慈善总会开展“关爱成长”慈善助学工程,每年资助60名3-14周岁正在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孤困儿童每人800-1000元助学资金。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各级妇联组织、巾帼文明岗、女性社会团体纷纷加入到爱心队伍,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
二、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办了些实事。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家庭结构日趋多元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与新时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1.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妇联和教育局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牵头单位,尚未形成合力。妇联由于职责范围有限,人员紧张,难以顾及整个面上的工作;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
2.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家庭教育工作量大,周期长,针对性和延续性强,需要师资、场所和必要资金,但目前我市还没有家庭教育专项经费,现有的工作经费是在其它工作经费中统筹开支。由于缺少经费保障,外请专家老师前来授课造成难度,一些必要的宣传教育活动、调查研究、师资培训、教材编写、评选表彰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这与家教工作的需要很不适应。
3.家庭教育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学校缺乏家庭教育专业工作者,这种现象目前普遍存在。家庭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育者有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为人父母的体验,掌握专业的教育技巧和方法。目前,学校负责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是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和各班班主任,然而他们的专业知识却是学科教学,这样的家庭教育队伍,其思维和视野,容易局限于学校教育内部,难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考虑家长教育的方法和技术。
4.家庭教育缺乏针对性。开展家庭教育,必须考虑到家长的特殊构成,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分类教育策略。对所有家长开展同一内容、同一方式的教育指导,就缺乏针对性。对于学生和家长结构比较单一的城市中心小学,这种教育指导策略,也许会收到成效,而对其它城中村小学、流动、留守儿童等家长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分类教育指导。
5.家庭教育宣传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大众传媒;二是社会机构对家长的直接指导。从学校家长学校看,家长学校开班往往被家长会所代替,流于形式,真正开展家庭教育的很少。村(社区)家长学校覆盖率已达100%,但受资金、资源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每年大都只开展1-2次活动,家长们又忙于工作无法抽身前来,听课的人往往不多。
三、今后工作的思考
1.优化指导,保障家长学校健康发展。加强统筹协调,确立“一主多辅、全面推进”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即学校家长学校是主阵地,其他各类家长学校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利用其师资和管理优势,对幼儿园、中小学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家长实施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社区、企业、专业等各类家长学校。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为宗旨,探索建立以家长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以社区(村)和企业等为联系纽带的和谐教育协作组织,实现家庭、社区、学校人才和设施设备资源共享,加强对家长和儿童的引导。
2.整合资源,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一直处于弱势状态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缺少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目前家教工作者大多是基层教师兼职的,没有更多的精力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做精做细,因此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要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者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深入基层特别是家庭教育薄弱的农村作报告、办讲座,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帮助家长解疑释惑,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壮大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广泛招募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高校在校学生、社会妈妈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志愿者,充分发挥他们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儿童中的积极作用。
3.保障经费,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落实。要争取政府加大对家庭教育事业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争取将家庭教育经费纳入 财政预算,用于保障开展全市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镇(街道)要增加对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投入,保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正常开展。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合法方式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补充校(园)内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经费。
4.强化宣传,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宣传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为基础更具影响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有延伸到家庭,才能获得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要继续大力推动家庭教育知识的社会化传播,通过部门合作,有计划的将家庭教育讲座纳入紫薇大讲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通过电视讲座、开展培训、沙龙讨论、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家庭教育的受众面,让更多的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城乡家庭教育均衡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9013545号-1 辽公网安备:21011302000173 © 版权所有:沈阳学刊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