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21:19:56
导语:在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33.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0.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6%。[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58.1%,认为“可行”的占28.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2.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和“专业对口”。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置。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3.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有44.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18.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3.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14.0%、25.9%、46.l%、8.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6.2%、6.8%、49.2%、11.7%、5.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8]加人WTO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4.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9]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5.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4.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2.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6.67%。[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87.6%及62.7%居于前三位。[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26.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1.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基础
198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家对利益讳莫若深。而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言利已不再“内向化”,而是趋向“外向、公开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利益观念逐渐深人人心,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大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政府机关的职工纷纷下海淘金。表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功利趋动也在不断强化。大学生开始以经济收入的高低来决定职业的选择。正如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在篇首就指出:“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论是穷还是富,工作收人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主要决定因素。”[13]
另外,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这无论对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不再接受“统包统分”这种被动的择业方式,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更为主动的择业方式。
2.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大学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6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精英”优越感逐渐消失,学校和社会舆论也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产生了无助的感觉,伴随着这种就业困难局面的出现,大学生择业的途径、方式网络化、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开始出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都更趋现实和理性。
3.大学毕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变化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推手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5年以后,我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4年以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分担教育成本,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
这项制度的改革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打破了大学生原来统包统分的依赖观念,让大学生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在竞争中去检验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像是市场的“逼迫”。在这种“逼迫”下,大学生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变化也同时打破了扼杀人才自由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樊篱”,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和工作所在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4.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
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或新的需求,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日益稀少。有些高校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或调换了工作单位。[14]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明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些都促使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观念。同时,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提法将被淡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未知科学的素养和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将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适应能力将更强,就业领域将更加宽广。
参考文献
[l]胡桂英.择业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l).
[3][6]“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组.大学生扰业问题的街审视—2004年广东地区大学生择业心态及状况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4(3).
[4]詹万生,刘庆龙.时代的脉博—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轨迹[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117.
[5]北京大学团委.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7(3).
[7]徐向飞.浙江省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3).
[8][13]张学军.上海市大学生择业观[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高校,社科版),1997(3).
[9]王军,吴宜璇.特区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统计分析[J].特区经济,2007(2).
[10]夏天阳.199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
[11]陈佩丽.在杭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
[关键词]女大学生 弱势群体 就业 性别歧视
弱势群体,也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从本质上来看,“弱”的概念是在“强”的对比下产生的,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就业群体中所存在的“弱势群体”就是相对于那些“强势群体”而言,即就业难的那一部分同学和就业易的那部分同学之间的一个对比。经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就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这样一群毕业生:女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以及文科毕业生。本文作者主要研究弱势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女毕业生。
一、现状分析
1.就业率低
2009年,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建超同志在《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分析》一文中指出,在其调查的1000名大学毕业生中(600名女生,400名男生),在毕业时仅有24.3%的女生落实到了就业单位;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屈朝霞在《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剖析》一文中指出,在其调查的394名毕业生中,男生签约有40%多,女生不到20%,另男生有保底单位的有20%,而女生仅仅为10%,也就是说,在这近四百的毕业生中,有将近70%的女生还在为工作而奔忙,而同时相对应的,只有30%的男生在找工作;据麦可思-腾讯在2009年11月26日至2010年2月25日关于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发现,截止2月底,2010届女大学毕业生签约率(21%)明显低于男生(29.5%)。
2.就业质量不高
据北京大学课题组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毕业生的起薪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平均起薪为1631元,女性平均为1507元,两者相差124元。与2003年相比,男性的起薪上升,而女性的起薪下降”;据麦可思-腾讯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2月底,2010届签约的大学毕业生中,男女生的平均签约月薪最大差距为563元。
总之,与男毕业生相比来看,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原因探索
导致女大学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经济的,有来自社会传统理念的,当然也有来自女大学生自身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性别歧视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男性普遍认为,女性的主要精力应该是在家庭方面而不是工作,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许多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女性工作者,特别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更加偏向于男生,源于女性的雇佣资本往往高于男性,因为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决定了她们对家庭投入的精力较多,这势必将造成用人单位用人成本的提高。因此,一些用人单位甚至愿意要各方面表现平平的男生,也不愿意录用品学兼优的女大学毕业生。
2.自身原因
首先,受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等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自我认识偏高,在择业时,偏好于大城市、大公司、大企业等效益好而舒适的岗位工作,如工作稳定且收入颇丰的行政事业单位,而不愿到边远和艰苦地区就业,从而失去很多本来合适的就业机会,进而影响其顺利就业。其次,女生在体力或耐力方面存在生理上的弱势,这就和某些行业的要求就不相符合,就使得女大学生失去了很多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中就业的机会。
三、解决对策
1.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营造平等社会环境
首先,督促用人单位学习与遵守《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所规定的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出台关于反对“就业歧视”的专项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企业的用人制度,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同时明确界定性别歧视的构成要件及免责条件,为法官断案提供可供操作的判断标准。
其次,政府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平等的就业机会,加快建立和完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女性生育成本由国家、社会、用人单位、本人及其家庭共同承担的运行机制,以减轻企业负担,消除企业对女性生育期高劳动成本的顾虑,创造女大学生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询工作
首先,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使女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而依据市场的需要来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改变教学内容,适量增加选修课;另外,高校应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女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女大学生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适应就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不断完善心理咨询工作,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学校应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方式,如个别咨询、电话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为女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她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以及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3.完善就业帮助体系,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学校应成立女大学生的就业互助组织,给学生一个可以倾诉和分享经验的地方,并及时获得心理支持,因为,来自学校的就业指导信息比较合理,且在学生看来更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一方面,强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明确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所在,做好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让用人单位清楚女毕业生的优点所在;其次,学校要帮助女大学生弄清就业形式,正确了解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和选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避免求职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屈朝霞,夏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剖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169-17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119-02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3)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对策与措施
1.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开始,高校就要培养他们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在大学四年中,为他们制定一个个目标,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取得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报关员、营销员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等。
(3)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进行相应的体验式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式的培训,培训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可采用体验式培训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职业生涯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就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技巧,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主要应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3.大学生要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
(1)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2)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3)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4)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5)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参考文献:
[1]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4(1):408-410.
[2]刘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67-68.
[3]王永进.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2005(1):16-18.
[4]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5(2):40-41.
[5]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6]张钰.试论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4(4):36-47.
关键词:大课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课堂节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67-002
课堂节奏主要是指一堂课的张弛快慢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它参与知识的呈现与意义建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具有一定节奏呈现的知识,能增加学习内容的可感性,切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促进学习者领会和掌握学习内容。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教学的敏感程度、思维活跃程度的变化规律,将教学内容与相应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大课堂下,要使学生在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握学生注意力变化的规律性,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呈现阶段性变化。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时,要特别考虑学生注意力变化的四个阶段:一是注意力转移期。学生从喧闹的课间环境回到课堂,需要稳定情绪,这段时间教师最好安排一个课前15分钟,给学生们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上台进行时事点评、情景剧表演、讲红色故事、演讲等,通过这样一些形式多样、人人参与的开场白,不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二是注意力稳定期(15-45分钟)。这段时间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是整堂课的黄金期。学生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最适合安排核心的教学内容,并运用语言和感官刺激等手段,突出重点,引发学生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疑惑与顿悟的交替出现,就是教学节奏变化的焦点和契机,如果我们能捕捉好这一契机,就能较好地调控教学节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是注意力分散期(45-75分钟)。课堂上,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再加上学生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疲劳,学生往往会注意力分散。此时教师应采用新的互动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如小组讨论或合作项目、相互辩论等。经过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适度回升,状态有所改善。四是注意力反弹期(75-90分钟)。临近下课时,学生的状态往往会有所反弹,出现另外一个小高峰,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机会,很好地巩固和升华前面的教学成果。如有位教师在上完一次课的内容时,留下10分钟让学生每人说出本堂课的收获和感悟,学生情绪高涨,在彼此的交流和分享中理解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二、设计好教学内容,调控课堂的讲授节奏
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必须合理设计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学大纲,全面把握教材,明确一堂课的知识点,考虑好应强化什么知识,弱化什么知识,补充什么知识。确定好知识容量,就为形成良好的课堂节奏创造了条件。
但是,这些知识如何传授,哪些是重点,要浓墨重彩,哪些是非重点,该轻描淡写,却是非常讲究的,需要合理控制讲授节奏。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围绕育人这个根本,教师先简要阐明所要讲授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当学生初步接受某一理论之后,紧接着介绍一些相关材料、案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他教学方法对所讲理论重点分析说明,以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要收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材料,制作并演示与理论内容有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学生经常关注社会分配差距问题,官员腐败等,教师就应直接面对,加以引导,不应回避。如果教师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够,思考不深,在讲课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问题,就会引起学生在“感情”上“拒绝”接受教师的讲授。教师在完成理论讲授、材料分析后,还要结合社会现实和大学生实际拟出相关思考题,进行实践性教学或情境模拟或行为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发讨论和辩论,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向深入。譬如,在讲“社会公德”这一内容时,阐述完基本理论后,教师就可运用现实生活中一些道德问题的案例给予分析深化,引导大学生对诸如“见义勇为”、“见死不救”等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进而让大学生思考应该做出怎样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这样就使原来显得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由“要你怎么做”的被动思维模式变成“我应怎么做”的主动思维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一堂课90分钟的内容要有个总体安排,开头结尾要灵活机动,重点难点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具体到每个课时则应根据该课的实际需要分配时间。既要定时,又要灵活机动,才可能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节奏鲜明。教师切不可上随意课,漫无边际地调侃,浪费时间的“马拉松”式教学是良好课堂节奏的大忌。
三、把握课堂节奏规律,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是保证良好的课堂节奏的主要条件。课堂教学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气氛动静结合,既让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又要让学生静心听课、深入思考。
在大课堂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调适教学方法。除讲授法外,还可以选择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课堂驾驭能力,讨论要有放有收,事先准备充分,掌握翔实的理论和事实材料。必要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成为讨论中的一员,以引导讨论方向。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讨论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全班交流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如在学习“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内容时,选取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求职择业问题展开讨论,采用话题讨论的方式,围绕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卖猪肉、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大学生创业等几个话题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同学们参与思考,参与教学互动,使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培育就业意识、增强就业观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研究学习法
研究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研究的题目可大可小,可以是简单思考、查找资料后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也可以是同学讨论后形成的一个方案,还可以是经过社会调查之后写出调查报告,形式不一,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提前给出可供选择的几个题目,分组准备。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以5-6人为一个小组,就老师布置的题目展开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召开调查报告展示会,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
3.情感体验法
在讲述人生观、价值观内容时,单纯理论与事例结合的方法,很容易使课堂变成简单的说教式,那些杰出人物的人生价值选择又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一些口号式的理论学生总是理解为大道理,觉得不现实。而一些感染力很强的活动却能让学生感悟人性的美,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在进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一件自己做过的好事,无论大小,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当接受别人感谢时的感觉,告诉学生:我们的存在或大或小对别人对社会有意义,这就是人生真正的价值。人活着不完全是为了物质利益,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感觉,我们能够找到这种价值感,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实现。如此可以把看似理论化的、学生称之为“大道理”的观点演绎成实实在在的感觉,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4.演讲、辩论法
这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的最高形式的训练,演讲内容、辩论题目不一定直接与书本有关,但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
老师要把握全局,对每一位演讲的学生进行客观但侧重于肯定的评价,老师的评论只要两三句话,有时可以是一句诙谐的语言,就能引导方向,控制全局。这时的课堂可以是宽松、民主、自由的,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对个别偏激观点不能直接批评,应以引导转移为好。此时,老师的角色应该是:提出活动内容的倡导者,学生确定议题和讨论活动时的参谋者;活动“初级阶段”的示范者,学生活动开始后的场上指导者;学生活动结束后的参评者。
演讲或辩论题目可事先让学生设计,教师收集整理后交给老师,最后让学生自己来确定演讲主题或辩论内容,如“手机上网与课堂学习”、“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性--中国的经济与环境”、“大学生怎样才是美丽的”、“为今后赢得企业的欢迎和赏识,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
现在的学生在全方位接受外界的知识信息,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把它们看成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利用教育机智,调节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节奏的重要因素。一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就是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若一堂课洋溢着积极热情、欢快喜悦的气氛,那就为形成良好的教学节奏打下了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利用各种教育机智,调节学生情绪,从而控制课堂节奏。当发现学生疲倦时,教学应变换节奏,轻松一下,穿插一些有趣味性的东西,以活跃课堂气氛;当发现多数学生已听懂教学内容,表现得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时,应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颜观色,发现情况及时进行情感调节,消除不良情感,利用积极情感,让良好情绪始终环绕课堂。这种良好情绪的维系,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育机智才能达到。首先,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功夫,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打动学生征服学生;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课间过渡技巧,开始、中间、结尾应浑然一体;再次,教师要善用举例、比喻等手段;最后,教师要有幽默感,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笑声中获得知识。
总之,课堂节奏的控制既是一门教学艺术,又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每位教师要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地控制和把握课堂节奏,还有待于自己去认真分析,用心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就业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而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国家长期以来需要致力解决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中层次较高的一类群体,他们的就业是国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充分体现。其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毋庸置疑,纵观近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牵动学生及其家庭的心,成为每年一度聚焦的热点。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在一定方面反映高等学校的教育水平及教育质量,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对学生本身的未来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的声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不佳,从社会方面来看,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不仅浪费人才资源,影响人才市场的人才招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就业造成压力。从毕业生本身来讲,影响其对就业的信心以及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重要影响到所在学校的声誉。从高等教育方面来讲,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国家的综合治理,这个问题关系到对社会的稳定、教育制度的深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国家“科教兴国”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被社会的认可程度。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就业机制,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正确思路对策,对于当前我国新形势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逾至80%,专科生达到40%。2002年高校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受非典影响,就业率平均为60%,研究生约为80%,本科生约为60%,专科生仅有30%。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8万人,截至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为81.7%,高职高专就业率为62.1%。由此可见,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日益突出,就业将更加艰难。
(二)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求职者的学历以及专业能力
从整体来看,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保持不变,而专科生供大于求。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上线率逐年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求职时,很多用人单位便注重大学生的学历,光注重表面上的学历,而忽略了大学生的一些能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一方面会由于自身学历问题而烦恼,另一方面会产生消极情绪,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目前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大部分用人单位都首先都只是注重大学生的学历,而后才注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就导致了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各大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以及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相应的不足。因此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的被需求状况差别很大。不同院校的就业状况也就不一样。
(三)地域差异是就业形势的重要体现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然而在一些偏远山区及一些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城市需求仍然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制在一些发达城市,比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一些大的城市。由此造成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不明了,发达的地区大学生很多,相反那些落后偏远的地区则很少。
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选择到县城的占到20.2%,选择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而剩余的26.6%的毕业生则表示对就业地区没有特别的要求,而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到大、中城市就业比例达到76.6%。
(四)专业之间的供求不平衡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不同专业在社会上的供求也各不相同,短线专业供需比可达1∶10以上,而一些长线专业的比例却微乎其微。近年来,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机械、电子、计算机类、通讯类、自动化、建筑类、汽车类以及金融、师范、临床医学等专业大量需求,这些专业成为社会的热门专业。而文理科中的基础理论专业、地质勘测等专业供大于求。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在于多方面
(一)社会因素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知识、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毕业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对知识的认知,而且要对本专业要能熟练掌握。这就使得大部分毕业生达不到这个要求。
(2)目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而高校大量的扩展使得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大量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3)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认证度还未真正得以提高,人才市场的趋理性逐渐导致更多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有所改变。
(二)就业体制存在障碍
我国自从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后,在科技领域有了各项突破,科技方面的人才也大量涌现。
(1)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从80年代中期开始“供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度,从90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这些都是人力资源配置发展的必然趋势,使人才集中分布在具有优势的地区和行业。
(2)就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所帮助,但其中存在的障碍却也是有很多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自身的情况不符合就业中的某些条件,而这样将会给这些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负担。
(三)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学非所用现象十分普遍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计都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因而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强。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今大学生缺少的就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其中包括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礼仪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对就业的薪酬及就业岗位的要求。
(1)大学生在就业理念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就业就得找个发达城市就业”等这些误区。其实真正意义上是这些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人生价值。
(2)大学生目前对就业的薪酬存在过高的现象。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60%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而80%的用人单位或企业反映大学生对薪酬这方面期望过高。不少大学生为此感到难以接受,由于低工资不能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
(3)大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是很多企业所关注的。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大学生求职者在进行面试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不够果断,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些面试者弄虚作假,这样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发展。
(4)在礼仪方面做的不够到位,有些大学生性格与社会很难相融,始终表现出胆怯,见到领导不打招呼等等。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就业上的一些问题,气质不够,礼貌没做到位。
三、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深化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还有待提高。现阶段,不管是对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都要求有市场推动力,要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的就业氛围,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2)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现今,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成分,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国家应该对就业渠道进行有利的拓宽,给大学生或即将要创业的人提供一个比较方便的就业平台,引导他们摆脱各种陈腐择业观念的束缚。
(3)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计划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能适应那个时代的人才供应需求,而我们当今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教学模式和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来适应不同形式下的社会。而学校则应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培养对市场的要求,改变教学模式,不要沿袭以前的教学方式,要学会去创新,去创造属于自己学校独特的培养模式。
1 非理性的专业报考热。据《1999-200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载:“经济管理类专业”为我国高考状元首选的专业,高居“1999-2006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第一,而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基础专业,如工程类、医学、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及天文学等专业报考看寥寥无几。这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教育存在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经济价值观发生的负面变化。这种以短期经济利益追求为目的的专业报考不仅扭曲了大学生对自我的培养和塑造,更造成社会人才培养的不平衡。
2 盲目的校园经商风。如今,经商在大学校园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进行“摆摊”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场景:有些是买卖自己用过的东西,有些则是商业,如自行车、电脑等二手商品。校园的宣传栏除了张贴学术报告、讲座和学生社团举办活动的通知海报外,还有大量有关商业活动的信息,如“招聘校园”、“聘用兼职推销员”等。由此校园中旷课现象常有发生,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低分成绩毫不理会,这些导致大学生忘记了自己上大学的目的和根本任务,高校原本的教育意义逐渐淡化。
3 利益化的择业观。在“自主择业、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机制形成的背景下,大学生逐渐将追求“职业价值观”转向“经济价值观”,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现实化和具体化条件的要求。在职业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舍弃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在职业选择时,或高不成低不件,或举棋不定,或接二连三的要求改派;在职业的取向上,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大单位;在职业的去向上,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经济价值观的因素
1 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市场经济价值观强调的自主意识,功利原则与竞争原则,务实和效益的原则等带来的负面作用及其消极影响反映到大学生思想意识上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发生倾斜,私欲物欲有所膨胀;在社会商品大潮的冲击下,货币拜物教观念也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中,许多青年学生以金钱的追求作为人生的追求。
2 就业困难的社会压力。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明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同一个岗位竞争的人增多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其条件不仅要求学习成绩好、个人能力强,更注重学生是否有过相关实习或工作等直接实践经验。这样,大学生群体往往更加忽视专业知识的积累,而积极投入到商业活动中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经济意识,储备相关的工作经验。
3 贫富不等的心理压力。我国高校的“帮困助学”体系已经开始运作,并且在现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大学生在经济上受到帮助的同时,他们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心理亚健康是极其隐性的,不容易被发现也不能够得到及时疏导。这使得他们在内心自卑的同时,价值观上更提升了金钱的价值,认为有了金钱的支撑是让他们抬起头的方法。
三、高校大学生经济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1 分层次渐进教育。对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教育应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基础上。大一,以人生观教育为主。大二、三年级,在人生观教育基础上进行经济价值观教育及休闲教育。大四,充分利用“职业心理测量表”等心理咨询常用测量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鼓励他们面对就业难的社会现实,改变其由于竞争观念等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所造成的采用经济价值来衡量自己职业选择的观念。
关键词:IT类研究生;就业;性别差异
自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统计结果显示,被访的女大学生中,有56.7%的人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的就业机会少”;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
本文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0届毕业研究生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为基础,聚焦不同性别的IT类研究生在就业中的优势和弱势,探讨性别差异对他们职业规划、求职过程、求职结果及质量的影响,并简要分析IT类研究生就业市场上性别差异的原因。本次调查问卷于2010年7月发放,共发出问卷241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有效率94.6%。其中,被访者中硕士占82.5%,博士占17.5%;男性占80.7%,女性占19.3%;专业分布为计算机专业(包括智能专业)63.6%,电子专业25.4%,微电子专业11.0%,该比例与全院毕业研究生总体的学历构成、性别比例及专业构成基本一致。
1性别差异对IT类研究生就业情况的影响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主要反映在男性与女性在获得机会以及接近机会的容易程度不同,即性别歧视,特别是针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1979年联合国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认为,所谓“对妇女的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指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即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根据上述内容,我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主要指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方面。
1.1对性别差异的求职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所示)。超过半数(55.7%)的受访研究生认为,性别因素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及录用有影响。其中,大多数男生(50.5%)表示“没有遇
图1女性毕业生较男性毕业生更倾向于
认为求职市场上存在性别差异
到性别差别”,而女生则仅有18.2%;“感到明显的性别差异”的男生仅有6.5%,而女生达到31.8%。
从图2中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超过三成(35.5%)的男生承认,自己的性别在求职时给自己带来优势;而只有不到两成的女生认同这一点,绝大多数(84.1%)女生明确指出,与男同学相比,在找工作时,她们没有任何性别优势。
图2绝大多数女性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性别没有带来任何优势
与此相对应的是,有79.0%的女生表示遇到过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而仅有23.4%的男生有类似的感受。特别是在 “只招男生或女生”、“男生优先或女生优先”等较为直接而明显的性别歧视,女生中有40.4%遇到过。而其他形式的性别歧视[1](在本问卷中,“其他形式的性别歧视”指:1)由于性别原因在面试中被要求回答私人问题,如是否有男或女朋友;2)用人单位认为自己的性别不适合做某些工作;3)因为性别原因而被淘汰;4)待遇比同职位的异性低;5)用人单位对于自己的婚育问题做出要求。)女生中也有38.6%遇到过。
综合来看(如图3所示),性别因素影响着IT类研究生的求职感受。在找工作时,男生对自己的性别更加认同,近八成女生表示在求职中遇过性别歧视。这种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择业过程中,即获得机会的不平等上。例如,有些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只录用男性,或者直接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大学
图3绝大多数女性毕业生遇到过性别歧视
生。在2008年的《就业促进法》出台之后,有些招聘单位不直接表明拒收男生或女生,但他们通过提高对女大学生的录用标准等方法限制女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1.2性别差异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4所示),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具体求职目标的明确程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绝大多数人表示“基本明确”或“非常清楚”。在选择“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时,也都将“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实现个人理想”、“个人兴趣”及“工作地点”排在前五位,这反映出不同性别的毕业生在择业价值天平上有较多的共同点。但是,差异仍然存在。有15.7%的女生认为“薪酬待遇”这一因素比较重要,相对于男生的20.7%低了近5个百分点;而在“工作地点”、“社会地位”这两项考量指标上,分别有13.0%和7.8%的女生认为重要,较男生方面的数据均高出4个百分点左右;另外,也有更多的女生将“家庭情感”纳入择业选择因素。这些数据说明,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薪资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更多青睐于稳定的工作环境、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女性仍未超越女性角色的传统认同,性别意识已渗入到她们择业观念中。她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在当前社会,女性的何种行为是合适的、可被接受的,因此在对未来就业的计划及价值观的选择上与社会实际职业中的性别差异趋于一致。
图4女性毕业生与男性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基本相同
如图5所示,在未来职业定位上,女性更倾向于成为管理者,有34.1%选择“专家型管理者(如CTO、IT项目经理等)”,有18.2%选择“职业管理者”,而男生分别有25.0%和15.2%;在“创办企业”这一项上,男生与女生存在明显差异,男生的比例达到21.2%,而女生仅有2.3%。对于这些怀抱激情的毕业生们,他们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梦想”,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2]。然而,社会职业分工上和心理上的差异使女性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处于劣势地位,她们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需要兼顾职业和家庭,其成功又在社会期望之外[3]。在这种性别角色期待的长期影响下,女性虽然在智力、能力上与男性相类似,但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与进取心上却薄弱许多。因此,相对而言,男生更加敢于追求自身的梦想,对成功的渴望和开拓精神也更为强烈。
图5女性毕业生与男性毕业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不同
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男生和女生在职业定位上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社会观念和男女性之间不同的自我性别认同所导致,这将直接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
1.3性别差异对求职过程的影响
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就业受阻,以至于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
由找工作所花的时间(从写第一份简历到最终签约)计算,女生在一定程度上付出了相对较多的时间成本。用1~3个月时间完成求职过程的男生约有53.6%,而女生则低了9.4个百分点,仅有44.2%。相对而言,超过一成的女生求职时间在半年以上的,而男生只有6.5%(如图6所示)。
其次,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显示,在“找工作中发出的简历数”这个衡量指标上,男生与女生的回答总体上呈现相同的趋势,即在头尾两端出现峰值,中间出现低谷,说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共投出的简历数量在21~60份之间的人数较少,大部分毕业生或者是有选择性地投出20份以下的简历后快速结束“战斗”,或者是采取“海投”式的“广撒网、多捕捞”策略。具体而言,投出简历数量为0~10份的男生有24.5%,女生有18.2%,比男生低了6个百分点;在“11~20份”中,男生中有19.6%,女生中有22.7%,高了3个百分点。选择另一个峰值“61份以上”的男生有13.6%,女生则达到22.7%,比男生高出9个百分点。
图6女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
图7女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投出了更多份简历
由此可见,在名校和热门专业的背景下,对于这些女毕业生们而言,找到一份工作并不是难事,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她们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承担了相对较高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这个结果一方面印证了就业市场上存在性别偏见,由于男女在获得机会上并不平等,女生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如前文所述,由于对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价值观较为认同,女性角色在择业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倾向于进行更多的尝试以满足多种需要。在这个意义上,女毕业生们的自我定位并不是完全由自我意志所驱动,缺乏清晰度与稳定性。甚至有部分女生缺乏个人主见,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是盲目地受虚荣心支配或从众心理影响。
1.4性别差异对求职结果的影响
总体而言,在获得的接收单位数量上,男生与女生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如图8所示,数目在1~3个之间的,男生中有55.5%,女生中有65.9%;获得录用函“7个以上”的,男生中有11.0%,而女生中仅有4.5%。因此,女生获得的工作机会略微弱于男生。
图8女性毕业生获得的接收单位数量略低于男生
如图9所示,在工作第一年的薪资报酬方面,女生的劣势并不明显。主要的差异集中在月收入“6000~8000元”这一档,男生中有19.3%,而女生中有26.8%;而在高收入“10000元以上”选项中,男生中有31.5%,女生仅有22.0%。总体而言,相对于男生,女生的收入分布更加均衡,二者间的差异并不大。但在高收入段,女生处于弱势。
图9女性毕业生第一年的薪资报酬更加均衡
如图10所示,在“求职满意度”这个指标上,女生的比例分布与男生基本等同,均有超过2/3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最终找到的工作表示满意。虽然在求职过程中,经历不同的苦辣酸甜,女生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如果“不看过程只要结果”,性别差异在这里并没有得到体现。
由此可见,就本次调查的受访者而言,性别差异对求职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结合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接近就业机
会的不均等,以及与此过程相伴的心理感受、价值观、花费的精力等方面的差异,而较少体现在同工不同酬等就业歧视方面,其原因主要是由IT类学科的专业背景所决定的。相对于文科专业的女毕业生,理工科类的女生由于有“一技之长”,在北大的名校背景下找工作存在优势;同时,理工科类女生比例明显低于男生,较小的基数在一定程度也会使性别歧视问题有所缓解。
图10女性毕业生的求职满意度与男性毕业生基本持平
2形成性别差异的个人主体原因
调查结果(如图11所示)显示,男生和女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显著差别。女生成绩排名前25%的比例反而略高于男生。成绩作为一个可直接测量的显性指标,虽然并不能充分说明其专业水平,但仍十分重要。相对而言,女生会比男生更看重这项指标。因此,虽然是在IT类这样要求严密逻辑思维与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学科里,女生的成绩并不逊色于男生。
图11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差于男大学生
当用“考取相关资格或证书”作为职业能力的衡量指标时,男生与女生总体上并没有表示出显著差别(如图12所示)。通过资格考试或者获得相应的证书是职业化能力的一种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求职竞争力。相对而言,女生会未雨绸缪,对自己的将来考虑较多,从而提前做好各种准备,通过更加多元的方式在各种硬性指标上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图12女大学生增加求职竞争力的方式更加多元
在以“担任学生干部”与“参与学生社团”等两个指标来考查在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时,我们发现,女生在这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如图13所示)。例如,在回答“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时,超过半数的男生表示没有,而女生只有三成表示没有。具体来看,女生群体中担任校级、院系级或班级干部所占的比例都高于男生群体,担任学生社团骨干成员的比例也略高于男生。虽然在理工科院系中,女生人数一般较少(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男女构成比例大约为4:1),但在各类学生活动中,女生却占有一定的优势,表现出善于沟通交流、工作细致及执行力强等特点。
图13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花费了更多
时间和精力在课外活动上
调查(如图14所示)同时也显示,男生和女生在参与兼职、实习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生积极活跃、积极从事社会实践的特点。
图14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相同
因此,从教育素质来看,女大学生在学业成绩、获取额外就业资本方面与男生没有显著差别;在社会实践方面也十分活跃,社团经历与实习或工作与男生旗鼓相当,甚至表现更为突出,担任学生干部和骨干成员的比例也高于男生。
就这个角度而言,造成就业市场上性别差异的个人主体原因不在于女性求职者智力上或者能力上劣于男性。相反,女生在校期间一般都勤奋刻苦、成绩也比较稳定,同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想象力、实践力及知识的灵活运用方面完全不逊色于男生。那种认为女大学生“重成绩轻能力、重学习轻创新”,因此能力和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的观点有失偏颇。
3结论与建议
以上实证研究表明,就IT类研究生而言,性别差异确实影响着女性毕业生的就业。近八成女生认为,就业市场上男生处于优势,女生处于弱势,用人单位有性别偏见。比如在问卷中有女生认为“部分单位偏爱招男生”、“工作压力强的职位男生更受益”、“男生可申请职位更多”、“技术开发类喜欢要男性”、“男生在IT领域相比女生天然就有优势”、“简历关,男生的简历通过率比女生高”等。
但是,就具体的求职成本与求职结果而言,在北大这样的名校中,女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弱势,但性别差异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显著。同时,男女生在学业成绩等个人主体的客观素质上基本相同,而通过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实践经验来加大自身的求职砝码的女生甚至多于男生。
那么,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更多地体现在求职心理感受和职业定位上。男生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更强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风险;女生虽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并不弱于男生,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也有较多的期待,但往往受传统观念对女性定位的影响,或者迫于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在择业方面不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意愿,择业取向上趋向保守,对职业稳定性与安全感的要求较高。另外,女大学生求职的心理预期也影响着她们的求职过程,例如,认为男性优于女性,在潜意识里承认男性更有能力,这种潜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在一定程度上使女性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会遭遇到性别歧视”的心理预期。在这种心理预期的暗示下,女性求职者会变得更加敏感,不自觉地扩大对“性别歧视”的认定范围,甚至可能将劳动力市场上正常的性别隔离认定为歧视或者偏见,加剧焦虑紧张情绪和自卑感,从而影响求职心态与求职表现。
从长远来看,基于职业定位的差异,男女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有非常明显的不同。而这种职业发展方向虽然是女性自我选择的结果,但却根植于整个社会结构建构出来的性别角色行为与性别角色期待,并反过来制约女性将来的职业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性别差异最关键的着手点在于观念引导。这一观念的转变,不仅需要用人单位在招聘、待遇、晋升制度等方面提供公平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需要全社会对传统女性职业角色产生观念性的转变,从而对女性能力实现认同。
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在完成常规就业工作任务的
同时,更要关注女大学生的状态。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培训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技巧、形象礼仪、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努力营造使女大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女大学生特有的力量、潜能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进一步增强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具体可采取的手段,比如邀请优秀的职场女性与大学生们分享自身的职业发展历程,打破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思想的束缚,消解女性就业的消极意识。又如,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强调女性在保持美好丰富感情的同时应增强自信,寻找协调的而非对立的标准来评价两性差异。在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求职和生活的挑战充满必胜的信念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女性就业确实有不同于男性的地方,生育等方面所承担的不同责任要求所有的职业女性必须严肃面对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这样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孙晋.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与就业难的政策环境研究[EB/OL]. [2011-03-12]. /newlaw 2002/slc/slc.asp?db=art&gid=335592735.
[2] 李妍,许凝. 金融危机下IT类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J]. 计算机教育,2010(1):40.
[3] 陆方文. 职业性别歧视:原因和对策:谈女大学生、女研究生为何找工作难[J]. 妇女研究论丛,2000(4):5.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Gender Difference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of IT Graduates
――Based on the Case of Employment for the Graduates of School of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n Peking University
LI Yan, XU Ning, YU Miaomiao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关键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建议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栗军(1983-),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自我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570万,2009年突破了610万,2010年6月达到630余万人。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供求关系的偏离值却越来越大,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大于一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这对于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大学生就业思想和观念有误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突出的表现是有业不就,导致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而对严酷的就业形势,他们依旧热衷于金饭碗、高收入,甚至“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回归到普通劳动者。应教育学生理性地面对现实和自我,转变择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所以,切实地转变就业观念,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对策,才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当务之急。
一、及时调整不良的就业观念
(一)选择单位只注重经济待遇
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标准中,往往把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放在第一位,过分注重这些经济条件。作为工作与事业的物质基础本来属于正常现象。然而,把工作单位的好坏标准只限定在工资的高低上去显然是一个误区。选择一个单位或行业是否理想,应当综合考虑:首先看是否适合自身的发展,是否对自己事业的成功有所帮助,是否可将自己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紧密联系起来,要放开眼界,改变观念,不要被眼前的一点点实惠所迷惑。
(二)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很多同学认为择业时,一定要选择规模最大的一些公司与企业,认为它们经营失利或倒闭的可能性小。其实,在选择时应当着重去看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观念与综合实力,同时也应该看到与自己专业的关系。权衡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好客观正确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三)认为没有“后门”,很难找到理想的职业
一些大学生受到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认为好的职业与部门只是吸收一些关系户,如果家里、亲戚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很难攀其高门。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氛围中,各地均引进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它是人与人之间综合能力与敬业精神的竞争,而不是“关系”的竞争。只要自己有才华,爱岗又敬业,理想的职业一定能很快找到。相反,那些想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找一个好职业的人,是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四)一定要去大都市工作
有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毕业后找工作首选应该是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美如花园、比较发达的大都市,在那里才会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试想,大家全选择在上海工作,而我国拥有那么多省、自治区与直辖市,其他地方谁去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处处需要我们大学生去献身祖国,服务人民,每个地方均衡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行列迈进,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择业时不能一窝蜂地向一个方向涌,应当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去,同时也要考虑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兴旺发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由于自赏,过分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特殊就业群体,社会需要大学生,特别是在学校表现较为优秀的大学生。一些认为自己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的大学生认为一定会有最理想的职业或单位找上门来,而忽视了大学生就业要通过双向选择这一中间环节,没有积极主动地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推销与自荐,坐以等待良好时机,这样往往失去了许多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客观评价自我,顺应现行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积极参与选择与被选择,为自己的求职择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大学生就业前心理障碍及其调整
(一)大学生面对就业常常会出现以下心理障碍
就业忧患和恐惧心理。就业忧患是由于大学生意识到就业的客观形势与自我主观条件的矛盾而产生的体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简单的书本知识已经不能应付社会,面临选择职业,大学生一方面渴望理想职业,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选择过程中患得患失,在压力面前心理失衡,难以自控,表现出恐惧、焦虑、有的学生甚至害怕参与就业,表现出择业恐惧心理。
就业盲从和冲动心理。部分大学生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不能客观的分析社会的需要,对自己的竞争能力缺乏信心,因此在就业时产生了随大溜儿的盲从心理。有些学生择业时表现出极端化,心理受多重择业因素困扰,面对现实处境缺乏应有冷静、自控能力、表现出心情急躁、盲目攀比,满腹牢骚。
过于自负或过于自卑心理。有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自我评估失当,学习成绩好的对自己就业条件评价过高,所以对择业有自负、挑剔的心理;而成绩平平或差点对自我就业条件评价则不高或过低,择业信心不足,对自身条件缺乏信心,内心十分焦虑,不敢主动出击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而采取被动的态度。
思维定势和求稳求全心理。有的学生由于对所学的专业存在思维定式,他们用过去职业门类的老观念,凭借已有定势思考问题,找工作也一定要专业对口,结果失去很多机会,也有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求稳求全,不敢冒风险,考虑到职业选择对未来人生和工作十分重要,所以择业时顾虑重重,思前想后,求稳求全也会表现出“这山望着那山高”缺乏果断性。
(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好心态调整
正视现实。就业难是无法逃避的社会现实,双向选择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敢于承认和面对现实,这是成功就业的前提。逃避现实只会让自己就业的道路越走越窄。
客观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面对招聘单位,大学生既不要自视过高也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性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培养自信心。不要因为被一两个招聘单位拒绝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广阔的职场中肯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业不一定会一步到位,从小事做起也有成大事的可能,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培养竞争意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实际上为毕业生提供了公开、平等参与竞争的环境和机会。对于即将毕业或已经开始择职谋业的大学生,必须强化意识,崇尚竞争,敢于竞争。
培养坚强的意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顽强意识,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们也应该面对挫折不气馁。
一般来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主动的心理调适,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在短期内弱化、或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就业问题、从容择业、顺利就业。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对策
(一)升学与就业,如何选择
对于毕业后是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进行深入的思考。继续升学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更高的学历,学习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毕业后直接选择升学相对于就业后在去升学,会容易许多。而选择就业,可以立即获得收入和工作经验。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毕业后是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在做出选择时,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学习动机问题,学习目标问题,学习兴趣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在对自己进行合理分析,了解自身性格、兴趣、专业以及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优势之后,再去选择,就会比较清楚了。
(二)自主创业,是否适合
对于毕业后想要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资金问题、场地问题、管理能力问题、经营能力问题和社会经验等问题是阻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大学生一定要理性认识自主创业。创业需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是鼓动学生毕业后都去创业,更不是放弃专业所学去创业,而是通过了解创业政策,学习创业的理论知识以及一些成功者的创业经验,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素质,达到“就业有实力,创业有能力”目的。走出校门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就有可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此增加创业成功的筹码,拓宽就业途径。所以是否选择自主创业,还要看时机和自身的内外部条件是否适合,再去作出决断。
参考文献
[1]张振笋.职业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9).
[2]李书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eb/ol].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