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9 04:43:23
导语:在语文考试分析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考点精通;全局统揽;浓缩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总复习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及紧迫的复习时间,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此时的语文教学要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系统全面地组织总复习,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身的进步,对于提升复习效果、缓解临考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立足教材进行考点精通
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明确教材在语文总复习中的地位,随着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践行与深化,可能会在部分教师中引起某种误解,认为课本上的内容基本上不再进行考试,而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总复习,但就大量的实践证明,教材内容依旧是考试中的重点,并且永远是考试的根源,课外所涉及的很多内容都是源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深化变形而来,这就要求教师依旧要带领学生进行教材的系统性复习,这不仅仅是考试内容的要求,更是学生解题思维培养及解题模式组建的需求,将教材作为总复习的起点及终点。教师其次要带领学生进行考试内容的研究,以往届中考题的重点模拟练习,逐渐地实现对考点的精通及熟练应对,在全面系统进行教材复习的基础上,将重点放置在中考试卷的分析中,从试卷的题型布局、题目的形式、所考察的知识点、课外知识的比例及分布、考卷的评分标准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以中考试卷的发展变化等引导总复习更为有效的开展。
二、以全局统揽开展比较分析
语文知识是个较为复杂的整体体系,在整体体系之下又包含很多的小体系,例如修辞类知识体系、文体类知识体系及语法类知识体系等,这诸多的体系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具体较强的联系性,在进行语文总复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体系分成若干个小的知识体系,将小的知识体系看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依据知识体系的特点进行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系统复习,然后将小的知识体系依据其内在的关联关系,以融会贯通连接成语文知识体系的整体,例如修辞类知识体系下往往包含着比喻、拟人、拟物、象声等具体的修辞手法的表现形式及运用方式等,首先对其进行独立的复习运用,然后再对整个修辞类知识体系进行复习等。采用比较法是进行语文知识体系复习较为有效的方式,比较常常被称为是具有超强艺术效果的武器,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总复习阶段的语文知识体系的全面复习,对知识点采用对比复习往往具有较好的复习效果,尤其是些困难程度较大且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例如象征手法与比喻手法的相同及差别,状语与定语的区别等,采用相似知识点的对比分析更能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三、以文体区分进行专业表达
在中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类题目的答题要有规范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重点学习的是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组织开展总复习时,要结合具体文体的特点,在综合语段的基础上,就阅读题的分析方法及相关题目可能的回答方法等进行引导教学,重点地训练学生就阅读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及答题方法等,例如进行所阅读的文章的主题探究时,要让学生首先知道作品主题就是文章想要表达的基本的思想及重点说明的问题,是借以表达作者面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所给出的评价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概括方法的总结,建立起该类问题规范化的回答方式及回答的句式结构等。在总复习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对象征、铺垫、设置悬念、一语双关、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总领全文及托物言志等在阅读题的解答中常见的专业术语等的使用,以创造出进行语文探究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在充分理解基础上的掌握,使其在进行问题解答时更加地应对娴熟等,并促使学生尽可能地将多种专业化的术语应用于作文中,从而提升其作文的内容含量等。
四、以提要浓缩引导复习思路
任何文体的文章无论在内容结构及艺术手法上存在多大的差别,都可采用几个或者几十个较为精简浓缩的字对其进行总结,就如《岳阳楼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借用文章中作者自己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可以对其进行概括。因为在进行新课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提炼浓缩法并利用板书对文章主旨等进行归纳概括,在复习阶段依然采用该种方法,恰好帮助学生实现文章精华的再现及板书内容的再回顾等,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记忆,以思维的拓展实现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及全面掌握。引导学生在进行问题回答中依然采用浓缩提炼法,强调对文章的开头总起句、文中的过渡句及结尾的总结句等明显段落信息的找寻,对于没有明显的提示信息的段落进行概括性语句或重点词汇的分析,以提升问题回答的准确性等。教师要对每个知识板块有可能的考点进行重点分析,综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等,进行最佳的思路途径的选用,然后进行解题步骤及解题方法的总结,引导学生逐渐的构筑起自身实用的问题分析及解题思路等。
五、总结
初中语文总复习因面临的复习内容较多,可选用的复习资料较多,常常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对教材的重视、对复习思路的把握、对考试中常规阅读类题目的思考方式及回答方式等知识模型的构建等,引导学生开展全面系统但针对性明确的总复习,从而提升复习质量及复习效果等。
参考文献
[1]许昉.浅谈提高初中语文总复习效率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2011(04).
一、现状
然而据笔者观察,目前的试卷讲评课都不太令人满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不重视、少准备
长期以来,不少高三老师都觉得试卷讲评课最轻松,它既不用像新授课那样考虑整体框架思路,寻找突破口切入点设计好教学过程,也不用像复习课那样注重前后知识的内在衔接和融会贯通。很多老师只是自己把试卷看过一遍,也不写教案,到班上把试卷一发,从头讲到尾。因为有参考答案这根拐杖,照着答案讲肯定不会有什么知识性的错误。
2、费时间、乏趣味
而且大部分老师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只是一讲到底,学生则从头听到尾,这样对学生来说实在是非常地浪费时间,因为对优生来说,老师所讲的他大部分都懂了,而对学困生来说,老师所讲的他又听不太明白因而并没有认真地听。如此一来,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语文的生动趣味性简直被剥夺殆尽!
3、缺互动、低效率
此外,传统的试卷讲评课大都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老旧教学模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拼命讲,学生则被动听,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因为缺乏师生互动,这样一来,老师越讲越觉得乏味,学生越听越觉得枯燥。慢慢地学生失去了上试卷讲评课的兴趣,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了,更不用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对策
要想切实地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正确认识、充分重视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要促使学生今后能更好地学好语文。所以,在高三语文教与学中,无论从老师的角度看,还是从学生的角度看,考试都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随后的教学或学习方略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并不是说一次考试完了就结束了,考试在这里就像一座座小桥,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联系起桥前和桥后的学习。
而做好试卷讲评是试卷讲评则是考试的最终环节,是对更好地实现考试最终目的的必要保障。只有上好试卷讲评课,学生才能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才能更有方向地制定今后的学习计划,有效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效提高高考语文成绩。
考试的检测、反馈和评价三个功能中,反馈功能具体有两个方面:对教师教学的反馈和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其中后者要真正有效地实现,仅仅靠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这时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教师带着学生对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使学生据此来调整以后的学习策略,这比起学生自己反思显然要高效得多。
因此,应把试卷讲评课当作高三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每一位高三语文教师都应充分关注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并认真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
2、做好准备、及时讲评
要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首先要从改卷做起。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试卷讲评,在批阅试卷时就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学生哪一部分答得好哪一部分答得不好要清楚,同时也要分析其中的原因。这是改卷时对学生答题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分析试卷当中的题目,最好教师能自己做一遍,把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归纳,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做适当的总结。这是改卷时对试卷内容方面的准备。
在准备完后,教师应当及时对试卷进行讲评。因为在考试过后没多久,学生对考试的印象还比较深刻,特别是对自己在考试中的答题思路仍记得较牢。教师在这个时候及时进行试卷讲评,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未能及时讲评,而是在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讲,那时学生对试题差不多都已忘记了,对考试时自己的答题思路更是没有了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再来讲评试卷,大多数学生恐怕都已失去兴趣,甚至会出现情绪懈怠的情况。这样的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3、讲究教法、指导学法
很多教师在上新授课等课型时,都有非常丰富的教学方法,可是一到试卷讲评课时,好像都派不上用场了,只是简单地对答案讲答案,这样一来效果大打折扣。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设法让学生在试卷讲评课时也能多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不是只一味地听。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讲评试卷中较为典型的题目时,可以让同学就题目来谈谈其涉及到的考点是什么;可以让答得较好的同学和答得较不理想的同学分别展示他们的答案,同时请其他同学对这两种答案进行比较;可以让同学展示完自己的答案后,也说说自己当时的答题思路。总之试卷讲评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尽量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试卷讲评中简单地对答案讲答案少些,对知识点的归纳、对解题思路和技巧的总结多些,让学生知道答什么,更知道怎么答。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给学生一些反思的方法和技巧,让其学会对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掌握知识的方法进行总结反思以及调整。比如可以建议学生把自己每次考试各道题目的得分情况统计下来,展开横向(各道题目各种考点之间)比较分析或纵向(同一道题同一考点历次)比较分析,这样学生对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比较薄弱、在多次考试中的进步情况如何等,都会有更明确而具体的感受,也才能更好地调整和提高。
4、创设情境、情感激励
关键词:新高考;视阈;古典诗词;赏析;指导;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关键词:中职;语文;半开卷;考试
考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之一。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本人认为在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中借鉴“半开卷”模式考试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所谓“半开卷”考试,是介于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之间的一种考试模式,具体操作为在考前1~2周由实施此模式考试的教师发给学生一张由学校统一印制的并盖有学校印章的“半开卷”考试专用A4纸,学生将复习的重点内容写在这张纸上,考试时允许学生带入考场且可参看本张纸所写的内容,但不能使用其他准备的内容材料,而且也不能使用复印件。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此页纸连同试卷一并收回并单独装订与试卷一并上交。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试卷成绩占80%,“半开卷”考试纸占20%,最终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半开卷纸的成绩综合得出。
一、实施“半开卷”考试的目的
中职学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升普高的落选者,小学和初中长期的闭卷应试教育使他们早已厌倦了这种检测方式,而中职学校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更应注重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获得好成绩,学生采取的考试作弊的手段日益更新,即使学校采取了加强思想教育、加大处分力度等措施,仍然收效甚微。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评价应采用由普通中学的闭卷理论考试变换为能灵活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半开卷”考试。
二、“半开卷”考试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评价中的效果对比
根据教学计划,笔者担任2014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班语文教学工作,该班有24名学生,为检查学生该科的学习情况,本人组织该班学生先后进行了闭卷和“半开卷”考试,考试成绩情况对比鲜明。
1.闭卷考试
60分以下6人,占25%;60~69分15人,占62.5%;70~79分3人,占12.5%。
2.“半开卷”考试
60分以下1人,占4.17%;60~69分11人,占45.83%;70~79分10人,占41.67%;80分以上占8.33%。
从两种模式的考试成绩对比来看,学生经过认真复习准备“半开卷”专用纸后,考试成绩和及格率相对闭卷考试明显提高。
从考试题内容来看,闭卷考试重在知识点记忆的考查,“半开卷”则注重知识点迁移、运用的考查。
对于概念题,两种考试方式的情况基本相同,闭卷考试的效果稍好些,这表明实行闭卷考试,学生的主要精力是用于记忆理论知识;而实行“半开卷”考试可以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重负中解脱出来,采用“半开卷”考试时,认真听课的学生基本都能做出来。这表明成绩很好的学生,两种考试方式的效果差别不大;但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有理论也不会应用;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实行“半开卷”考试的效果比闭卷考试的效果好。这也说明虽然实施“半开卷”考试的题目难度加大、灵活性强,但从考试结果看,大多数学生普遍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
从学生的反映看,绝大多数学生在上中小学时就畏惧语文学习,加上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导致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实施“半开卷”考试后,看到成绩有了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关于“半开卷”考试的思考
1.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由于“半开卷”考试可减轻传统闭卷考试给学生带来的死记硬背仍考不出良好成绩的心理压力,所以,实施“半开卷”模式考试,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把语文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半开卷”考试考题的灵活性更高,学生很难通过短期的突击获得好成绩,所以,也告诫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平时对知识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上。
2.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命题质量
由于“半开卷”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照本宣科。考试命题时要考虑如何命题才能更好地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命题质量。
(三)改进学生学习方法
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准备“半开卷”考试纸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真准备、分析、归纳、总结、提炼的学习过程。由于“半开卷”考试前,需要由学生自行将“半开卷”考试专用纸填写好,且“半开卷”考试纸的整理情况还占有20%的分数,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在备考前必须对该课本进行仔细研读后再将本册各单元重要的知识点系统归纳总结,经过独立思考,最后将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加以概括并抄写在那张考前发下的A4纸上。由于这种复习方式让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学习,所以对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半开卷”考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考试模式,但并非独创,中职学校师生要真正认识此项考试改革,根据“半开卷”考试的特点去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相信只要经过加强与规范管理,并不断完善,它一定能在中职教育教学评价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理念;做法尝试
从目前教育考评机制来看,检测教与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就是考试,而考试后的试卷讲评质量又对于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卷讲评课的目的是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相对于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课型,试卷讲评课因工作量大、程序繁多、学生只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等因素,又往往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可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改革就势不可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重视这一课型,为此,笔者进行了思索和初步的尝试。
一、目前语文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1.试卷讲评课教师一般不太重视
由于试已考完,很多教师就不重视,大都是采用按题号逐题念答案、学生修改答案的形式,这样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2.教师课前工作准备不足
传统的试卷讲评课,教师课前准备十分简单粗糙,有些教师自己都没有认真地去做题,对试卷只是简单地浏览,然后依据参考答案,讲给学生,使学生不爱听,甚至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不知道怎么样去改正和落实正确的知识,以至于在下次考试中可能还会犯这样的错误。久而久之,就完全失去了讲评的意义。
3.讲评形式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出来
绝大部分的语文试卷讲评课都是教师主动讲评,学生被动接受答案,在试卷上做修改的形式,单一而没有情境,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出来,做不到师生互动,这样就流于形式,更加激发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4.胡子眉毛一把抓,重点不突出
由于考试卷考查内容不一,再加上较为固定的考题形式,所以,很多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只是把试卷中的题目逐一处理完,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考情和考查阶段所学内容而把试卷进行一个主次划分,导致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二、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理念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要想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就要把握好新课改理念,遵循并采取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课标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这一理念应该贯穿于各种类型的课堂上。
2.主张开放式教学,运用新式教学法
试卷讲评课是综合因素互动的特殊教学现象,设计师生、生生之间的综合互动,所以,教学形式就应该灵活多变,不能只拘泥于某一种。
3.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为目标
试卷讲评课要使学生做到发扬成绩、弥补缺陷、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要培养他们综合学习的能力,故教师应该以此作为这一类型课的终极目标。
三、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初步尝试
1.做好统计工作
要想上好试卷讲评课,教师就得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而做好统计就是主要且最根本的环节。这包括考点分布、考查类型、考试结果(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每题的得分率)、错误类型的统计。我自己设计了一个详细的得分统计表,统计表按照试卷结构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大部分,把这两大部分下设的题目按类型分成若干项目制成表格。每次考试后,把此表分发给学生,由学生来填写自己的得分情况,然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归纳各种数据,而这些数据就是学生来评判自己这一阶段学习现状的依据,也是教师制订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的依据。
2.重难点突出,引导到位
即使是一张试卷,也应该有主次之分,更何况语文试卷一般都是综合考查,而没有结束高三总复习之前,学生的学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讲评试卷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学生的每题得分率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挥棒,教师就应该根据这个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高三的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讲评中,我就根据之前的复习情况(成语、病句复习及过课本和文言文阅读复习已结束),把文言文阅读和成语、病句作为讲评的重点,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讲评,而其他只是针对出现的情况作了简单明了的讲评,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展开。
3.合作探究,形式灵活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试卷讲评课上,我采用“小组讨论―互相质疑―学生解疑―教师点拨”的方式。教师布置好本节课要讲评的题目,然后学生以平时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把布置的题目中自己单独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同本小组的同学谈论,接着每个小组派代表提出本组成员共同解决不了的问题,别的小组就积极地回答,帮助问题小组解疑,若碰到学生都解决不了的或者释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情况,教师就逐一点拨。
同时,我也尝试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出小组公认的“标准答案”,接着与实际的参考答案进行比对,对于有问题的,小组再讨论、质疑,再接着学生之间互相质疑、互相解疑,遇到问题教师点拨。这样学生以后做题时就更懂得怎样规范答题。
这些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碰撞、经验得以互相交流、方法得到提高,实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4.教师点拨,总结规律,举一反三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已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时教师就该做好引导和总结工作。
例如,在高三第一学期结束时,半个月有两次大型考试,每次考试的现代文阅读都是选做题――小小说或者人物传记类阅读,而我把两次考试的人物传记类阅读的题目进行对比之后,发现这些题目其实是有出题规律和答题窍门的,我就引导学生一起来总结规律、挖掘窍门。结果学生自己进行对比之后也发现两篇文章的第二道小题都是针对文章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的归纳,而答案一般分布在不同段落或者同一段落的不同层次中,并且答案大都是对段落或者层次内容的概括,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后,我又找了两份没考过的文章让学生去做,他们发现和试卷中摸索出来的规律一样,于是就一起确定了做此类题的方法,而实际上我当时还未讲到人物传记类阅读题的相关内容,可是这样的总结在下次的考试中还是有效果的。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点拨。”而老子也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试卷讲评课上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只是告诉他们正确答案。
5.自查、自改、自我总结,培养能力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得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在试卷刚发下来的时候,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查、自改,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剖析。
在试卷内容讲评完成后,也应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来进行自我总结,一方面总结自己的失误点,以此来分析自己这一段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做题规律,以便更好地落实,同时也要总结教训,以免下次再犯。
【关键词】语文 方法 规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02-01
一、 突破难点
语文复习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将考试内容见解清楚。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和一些模拟试题就会发现,对各类诗词、文章的赏析占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往往认为“赏析”是最难的一类题,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因此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讲清《考试说明》的要求,然后结合实例,减轻他们对这类试题的畏惧感。如对《山顶缆车》的赏析。这首诗写道:
它不能高飞像那空中的铁鸟
它羁泊于山上戴着钢缆的脚镣
于是它爬行在倾斜的岁月间看脚下的沧桑
于是它爬行在十里的红尘边看摩天楼上的斜阳
题目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感情脉络上可分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后六句为第二层。
B.诗人连用了两个“于是”,表示了两层之间的因果关系。 C.第一层是静态描写,第二层是动态描写,诗作的感情反而变得不强烈了。
D.诗人没有把山顶缆车孤立和静止起来,而是把它置身于香港社会中,使之成为当地社会的旁观者和见证人。
这几个选项考查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关于诗的结构,如A项说明诗分两层,B项说明了层次间的关系;二是写出了缆车的寓意,将车寓意社会中人的思想感情。本题中错误的是C项。纵览全诗不难看出,第一层诗人在表现缆车外形时寄予了自己的一份情思,而在第二层中,通过动态描写更表现了它所看到的岁月的沧桑,诗人感情更强烈了。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再联系近几年的考题可知,这类命题都是选择“不恰当的项”,类属识错题,目标较单一。赏析内容一般是指对作品的内容、语言、写作技巧的理解,不管哪类文体,都离不开这几方面。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会明白自己所惧怕的原来都是一些熟悉的东西,从而相信,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难。
二、 找出规律
语文复习就是要把学生所学的零碎知识梳理成体系,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还要让学生知道,现在的考题日趋生活化、能力化。考试不能单靠学过的书本知识,而应让他们开阔视野,把注意力放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复习过程中,老师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学生对成语的应用不像日常用语,但又有所了解,因此在组织复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现在,语言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学生笔下,而且报刊书籍上也络绎不绝。
B.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都很完整,如果再加一段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C.厂里通过技术革新,产量迅速上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学问不可穿凿,有穿凿毛病的人常常把许多说不通的道理硬要说通,因而随意穿凿,牵强附会。
正确的选项是A。题中“络绎不绝”适用的对象是“人”,而不能是“语言文字”。由这类题可总结出使用成语的规律:(1)要从整体意义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切忌望文生义;(2)要搞清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3)要注意成语的感彩。这样找到一些规律,学生就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了。
三、 教给方法
语文复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高考中快速、准确地答题。要达到此目标,只靠老师讲解一道道的练习题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寻找答案。这就要求老师要帮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如对文言文阅读分析,先介绍一般的步骤,后进行训练,效果就较为明显。(1)速读短文,利用已有知识试译,大致理解文章内容;(2)看所设题目问的是什么,根据速读得来的印象,找出答案所在的段落、句子;(3)认真翻译、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如:阅读短文,指出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周敦颐很有吏才,分宁有个案件长久不能确定,他一审就清楚了,人们称赞他超过了有经验的老吏。
B.周敦颐坚持原则,转运使要将一个不够死罪的人处死刑,周敦颐不顾转运使十分酷悍,与他争辩,并准备挂冠而去,终于保住了该囚的生命。
C.周敦颐对个人荣辱从不计较,他任合州判官时,部使者赵受谮言迷惑,对他很严厉,他处之超然。后来二人共事,赵仔细观察他的所为,才了解了他。
D.黄庭坚对周非常推崇,说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说他的著作名天地根源,究万物始终,对学者是有功的。
为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有利于学习。下面是小编特意准备的初一期末复习计划书汇编,供大家查看,希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初一期末考试复习计划我建议同学们用下方法来复习语数英:
语文:
语文其实就是阅读,其它的就是一些基础,如果你以前语文成绩不错的话,最好针对课外训练,争取在作文上出彩,并适当做阅读题目,记得一定要思考。因为语文成绩好的人有时候不需要怎么归纳便可以学会一些东西。
反之,你最好先把古诗文背好了再说。因为考试定会考古诗文的意思、见解等等。然后,我建议你用一种方法。你可以用猜测法。如:本学期学了说明文,那么考试定会有,那我就争取在说明文上出彩。
数学:
其实就一个字,练!当然尽量做好题。书上的概念和例题中也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把数学坚持做下去,达到了一定的思维量和熟悉度,定能取得好成绩。至于这个,我也建议你分清轻重缓急。如一元一次方程是重点,一定会考,那么就一天几道大题的做,而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是非重点,点到为止不要浪费很多时间。
英语: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专项训练是很重要的。单词、类型、阅读这多做题,因为这些类型是必考的,尤其是完形填空和单词,如果把这几项做好了,其实英语也很简单了,
史地生政:主要是背、写,因为这四科是最好拉上分得,
以上就是我向同学们推荐的期末考试复习计划,希望这些方法对你们有用,祝同学们期末考试能考一个好成绩!
初一期末考试复习计划文学科:要分块复习,分步完成。可以分解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共三大块进行复习。基础知识部分可以分解为生字(包括音、形)(初一语文读音字形错题分析)、解词、文学常识(初一语文全册文学常识知识点)、修辞、文言文(初一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汇编)和现代文(初一现代文阅读考点汇总)、背诵默写等部分。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初一语文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作文则着重复习记叙文(初一作文范文)。
基础知识要集中几天进行强化复习。然后是阅读部分,课内的重点篇目、段落,要围绕主题写法等重新温习。课外部分,应有意识的做一些记叙文的阅读题,掌握规律。作文要注重老师平时的批改、讲评。
数学方面:从平日的考试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很扎实,基本运算很差。复习时首先要把基础复习好,要认真看好概念、例题,考试做到不因基础知识基本理解而失分。另外,复习时要注意基本运算的练习。
英语学科:关键要了解差异,改变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小学英语往往以对话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初中英语体裁形式多样,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与小学英语语言点重合的部分,也旨在由学生们都熟悉的语言现象总结出语言规律,即语法,再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语言领域去。因而,不应满足于简单的读背式复习方法,而应该迅速将学习方法转变到听说读写齐复习,总结归纳重规律上来。
对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也有期中考试的,这些学科在小学大多不开设,孩子们往往不够重视,也不会复习。记忆和背诵是这些科目的主要特征,孩子们主要的精力就是要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上,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记忆。可以利用休息时间采取提问的方式来帮助理解记忆。
初一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一、复习中应遵循几个原则及策略:
(一)以课本为主,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和课程标准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系统归纳,分清脉络。
(三)专项练习,有的放矢。
二、重难点分析:
1.单词的复习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突出特点是词汇量大,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不熟练掌握单词,英语的学习将从我说起。因此要想方设法的搞好词汇的复习,把单词进行归类使学生容易掌握。
2、语法知识的复习
考试前需要复习的语法知识有:一般现在时、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计划对语法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并配合大量练习,大范围的让学生达到懂语法并且会用语法。由此,减少或解除学生心中模糊的知识。复习语法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记住结构,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学过的语法写句子,写出简单的文章。
3.习题的选择:
本学期七年级的内容多,容量大,时间紧。必须重视习题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要精选部分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学生容易错的,在复习中多加以巩固。
三、复习时间安排:
本次复习时间(大致有三周),第一周(20__年_月_日-_日)Units712);第二周(_月_日-_日Units16);第三周综合复习和训练,迎接宣城市素质期末检测。复习时以课本知识为主,兼顾习题。单词、语法、习题三项要彼此兼顾,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复习内容在教材整体结构中的作用:
七年级学生刚刚使用新教材,知识的跨度较大,不少同学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本次复习关系重大。对于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等都有极大的关系。7-12单元为复习重点,复习时要强调基础知识,建议学生将已学过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分类,以便使零散的知识连贯起来。将动词,句型作为复习重点,复习其他词类时多关注固定用法、平时常见的错误及教师课堂上提出应注意问题等。1-6单元有选择的重点复习。复习过程中以学生自检与教师检查相结合,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注重复习的有效性。
五、倾向性问题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关课本的知识的要求,应该分层次进行。因为基础知识内容过多,要求所有同学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进行分层次教学。练习过程中采取逐步引导,渗透作题技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时查缺补漏。 复习时要强调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搞题海战术,把各种针对性比较强的综合训练作为检查存在不足的工具,重点突破那些平时没有熟练掌握的内容。
注重复习技巧。现在学习时就应采取正确的解题技巧、思路和方法,包括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复习时把各类题型进行分析、归类,掌握解题方法,这样才能在解题时多角度深入地理解题意,拓宽解题思路。根据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出现的问题,加强学生听力及作文的练习。平时检测,注意狠抓学生出现的问题,努力确保大多数学生不犯同样的错误。
六、学情分析
1.有部分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
2.学生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掌握的不够好;
3.优生人数较少;
4.学习的写作与阅读练习与能力较弱;
5.班级女生学习成绩较高,男生成绩低一点;.
6.少数学生的书写不太好。
七、本册英语主要复习内容:
1复习预备三单元单词和词组。
2复习教习用语,26个字母,5个元音字母和字母的共同因素。
3复习名字的英语表达(First name last name full name )
3复习电话号码,数字0-9
5复习this that,学会办公和生活用品的英语表达。
6复习家庭成员单词。
7复习方位词组。
8复习5-8单元单词和词组。
9复习球类单词
10复习水果词组。
11复习how much 句型,熟练运动询问价格以及表达。
12复习12个月份和序数词1-31、
13复习9-12单元单词。
14复习电影类型,学会句型, do you like …..? does he/she like….?
15复习乐器的种类,使用can的句型.
16复习时间的表达方法,
17复习几种学科.自己喜欢的学科和老师,并能简单的说出原因.
的经验,进一步深入钻研《语文教学大纲》《语文科考试说明》和十二册中学语文课本,针对所教班级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努力探索一条使学生在复习求知中提高能力的教学途径。
我的具体做法是按照先“登堂”后“入室”的顺序,由基础知识、基本课文到高考应试解题应变能力,分两轮进行复习,作文教学贯穿始终。第一轮沿着三条线索——语文基础知识(纵线)、基本课文(横线)和与纵横线并行的作文(综合)层层推进。通过纵横两条线索引导学生系统复习,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加之与其并行的作文能力点、文体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对中学语文知识树从整体上把握,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升堂”。本着让学生从学会语文到会学语文、会用语文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对知识点了如指掌,并把握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入第二轮复习:紧扣《语文科考试说明》结合高考试卷结构和题型,指导、点拨学生把握高考命题思路和解题思路,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培养高考解题应变的思维能力,在知识的运用上进入高考应试能力之室。
第一轮复习分两步走。
第一步,依据大纲中规定的“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参照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和单元知识,按照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线索——汉语拼音、汉字、语汇、语法(词法、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古代以纵向为主,现当代及外国以横向为主)、文言文常识(常用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古今字、句读及翻译等)——分成七个单元。每单元先列出全面、系统的纲目提要表,只列项目,不列内容。用提要表引导学生去独立采摘语文知识树上的每个果实(知识点),等学生把表中空白的内容填完,再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复习填表情况,不当的地方予以订正,不全面的地方加以补充;接着“热蒸现卖”,让学生做“单元过关”练习。习题尽量囊括该单元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的各种高考题型,以各种选择题为主,其次是填充题和简答题等;最后是单元小测。练习知识题、能力题并重,测试则以能力题为主。
这样每单元都巧编知识网,落实知识点,以表引路,复习知识,以练习和测试巩固知识,并培养能力。七个单元下来,学生既在思想上形成语文基础知识系统图,明确密布于各干枝上的知识点,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每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再遇到有关的练习或试题,就能够举一反三了。
在知识单元复习时,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中的名词术语不求
死记,但要理解其内涵,把握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把知识作为发展能力的基础,在运用上狠下功夫。对有争论的问题,以教材观点为准;对重点、难点,在反复强调的同时,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力求使每个学生过关。
与此并行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写作能力的训练,分为审题能
力、提炼中心能力、多角度立论能力、联想能力、选材能力、列提纲组材结构文章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章修改能力等八种能力,以此进行训练。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实际,把审题、联想和语言作为训练重点,以学生写作为主,以写带讲,重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此段教学,要求学生在注重系统梳理知识、积累知识的同时,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注意把多方搜集到的写作素材整理、归类,以便作文时随时提用。
第二步是以教材中的精讲篇目为主线的文章阅读复习。前面复习的“知识点”实际上都散装于基本课文中。我把这些课文都看作是例子,对此,我把高中的基本课文分为两个大单元——实用文体单元和文学文体单元。
首先从其产生方式和写作意图的角度讲清二者的主要区别:文学文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它们的特点是“虚”,允许虚构,目的在于艺术欣赏;实用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它们的特点是“实”,目的在于应用。据此,复习时我又将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两个大单元各分为四个小单元,根据不同文体的
特点共分为八个单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散文、戏剧、小说。
经过前两步的第一轮复习,学生虽然对中学语文的知识点和
基本课文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只是具备了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距离从容应付高考不过是刚刚“升堂”矣,还未“入于室”也。因为高考是本着“以考查能力为主”的精神命题的,“语言知识的考查着眼于运用”,学生掌握各种文体、文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也全在于应用。
因此,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课文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以训练学生高考解题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复习。我根据
《语文科考试说明》中的有关部分,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精选设计出一套单元练习题,先让学生把题做一做,对照每个高考例题的命题意图和思路以及该题涉及的能力点的其他命题方式,然后再按
《语文科考试说明》内容的五个方面——语言知识及运用、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写作——让学生各做一套题,分块过关,反复体会《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最后通过做精选的“语文样题”等形式,再从总体上体会、把握高考命题思路、题型,按卷面结构掌握各块答题要领和规范。
此段复习,在严格按能力点训练的同时,还注意加强高考解题思路与技巧的点拨。所谓解题思路,就是从试题出发,沿着试题要求的方向,达到解出答案的思维过程。技巧是技能的熟练运用,是思路的外在体现。根据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中规定的各类题型特点,结合对训练题、测试题的分析,具体给以点拨。
指导学生解答考卷中出现的形形的选择题,按照“读、审、筛、比、判”的顺序迅速、准确地作答。读,即仔细读题,了解题干要求及选项内容;审,即正确审题,命题者设题意图是什么,给了哪些条件、用什么解题方式、从哪些角度分析等等都要审清;筛,即用排除法缩小解题范围;比,比较排除后所剩选项的相异点;判,分析后作出准确判断,得出结论。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选择题的具体解答技巧——横向选择法、纵向选择法、代入验证法、比较选择法、排除法、求同法、求异法等。
对于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题,知道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借助具体语言环境,先林后木、上挂下联,不放过题干和材料中的每个语言信息,抓住要点,积极思维,有针对性地做出简明扼要的回答。
这样,经过第二轮复习,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可以把握住《语文科考试说明》能力点的要求,独立复习时能自觉向这方面靠拢,并在练习中悟出高考主要题型的解答技巧,练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多方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多数学生在此轮训练中能够自觉向审题清、标题明、结构严、立意稳、选材准、语言顺、卷面洁的方向努力,基本能顺利渡过作文应试难关。
总之,在这一届的高三语文复习中,我始终注意瞄准《语文科考试说明》,瞄准高考,在每个复习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成序列、有重点、点面结合、读写结合。基础知识部分,知识、能力并重;写作复习部分,轻知识、重能力。引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从自己系统学会到会自觉学习、自由运用语文,真正地既“升堂”又“入室”。融知识、技巧、智能为一体,在今年的高考中也确实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
失败乃成功之母?我认为,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
我们班的小A同学一次语文考试因作文偏题而失败。小A试后,没有灰心丧气,他认真分析作文偏题的原因,明白了审题不容马虎,并且找来几个别的作文题目训练审题,他心想:失败乃成功之母,果然,他在下一次考试中大获全胜。
失败乃成功之母!小B曰:非也。
小B同学一次语文考试因思维不灵活,试题难度加大而小败。小B试后认为这次是因题太难而失败,不从自身找根本原因,其笑曰:“失败乃成功之母!”无独有偶,下一次考试难度更大,小B大败。
小A事例说明了失败确实乃成功之母,但小B事例又如何解释呢?
小A、小B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有本质上的区别。先说小B,他的这句话仅仅是一句话,无非是用来安慰自己罢了,不从自身找原因,没有积极的心态,又怎能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呢?
小A的不只是一句话,而是他前进的动力。有了这句话还能得有行动,不让它仅仅上一句话,这句话才能实现。
当代作文专家李凌说过:“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只有正确的总结才是成功之母。”没错,如果“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是一句话,失败永远都不会是成功之母;但如果你用行动、用正确的总结去验证它,它就是一条至理名言。
(东关小学6年级2班
胡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