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23:30:03
导语: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体要求,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相关负责同志要亲自参与、履职尽责,确保各项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各特种设备相关企业要全面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安全意识。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检查落实,确保各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今冬明春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和特种设备“百日安全”活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成果,重点加强元旦、春节期间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全面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公园、游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要精心组织,深入基层、现场、车间一线,有针对性地开展元旦、春节重要时段的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在用特种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是否到位,是否建立应急预案并有效落实等。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相关单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绝不允许带病运行;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对存在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的,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相关单位要全面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立即组织开展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纠,进行企业内部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安全考核措施,提高企业员工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增强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能力。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强化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还需加强对现场人员的管理和疏导,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严禁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以确保特种设备运行安全。
为贯彻落实市局《关于印发《市电梯使用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县电梯、取暖锅炉的安全监管工作,落实电梯、取暖锅炉使用单位和电梯维保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预防电梯、取暖锅炉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乘梯和冬季安全取暖,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深化电梯和取暖锅炉使用单位和电梯维保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重点解决电梯和取暖锅炉使用单位使用不登记、安全管理人员无证上岗和技术档案不规范,电梯维保单位作业文件与记录表册不齐全、记录不规范和不按期维保等问题,推动电梯维保单位对公共场所电梯安全服务公开承诺及维保记录上网,切实提高电梯和取暖锅炉的使用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电梯和取暖锅炉安全正常运行。
二、整治内容
(一)电梯安全专项整治内容
1、使用单位主体落实情况:是否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是否认真履行各项安全职责,并认真做好记录、存档;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履行工作职责是否到位;安全警示标志和乘客注意事项是否明示到位。
2、维保单位主体落实情况:是否按照《规则》和《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检规》)的要求,建立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维保质量控制程序与维保作业文件以及作业记录表册;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控制程序和作业文件实施电梯维护保养,公共场所电梯是否已实行安全服务公开承诺及维保记录是否上网;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职责是否认真落实并做好记录、存档;配备的电梯机械维修、电气维修项目的作业人员是否与维护保养的电梯数量相匹配并做到持证上岗。
(二)取暖锅炉安全专项整治内容
使用单位主体落实情况:否按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是否认真履行各项安全职责,并认真做好记录、存档;取暖锅炉是否注册登记、定期检验,锅炉主体及安全附件的检测和完好状况;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履行工作职责是否到位;安全警示标志和注意事项是否明示到位。
三、时间安排
(一)10月中旬至10月底,结合我县电梯和全暖锅炉安全状况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整治工作重点。
(二)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和取暖锅炉使用单位落实整治工作要求,进行自查自纠。
各电梯使用单位对在用电梯安全状况进行逐台检查,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职责履行情况,做好记录以备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各电梯维保单位对维保电梯的制动器、超载保护装置、各安全保护装置要逐台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备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自查自纠工作结束时,要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自查报告,并承诺已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且落实到位。特监科、食品科、稽查队对上述单位提交的报告存档备查。
各取暖锅炉使用单位对在用取暖锅炉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职责履行情况,做好记录以备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三)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特监科、食品科、稽查队组织开展电梯和取暖锅炉使用安全检查工作。主要对各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和取暖锅炉使用单位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并填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和《电梯使用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记录表》,于12月13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及检查记录表报特监科汇总。
四、整治要求
(一)各科室、队要根据职责分工,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检查计划,成立检查小组,做到全面系统不留死角的进行检查,确保此次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因灾先后发生多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高温、汛期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特种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稳定和发展大局。当前,正值高温季节和防洪度汛的关键时期,也是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易发期。对此,各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一定要从建设平安、构建和谐、实现安全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义务,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依法使用特种设备,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
二、落实责任,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自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对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和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及管理状况进行认真自查。重点检查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是否经过定期检验,是否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是否泄漏,是否有泄漏报警装置;各种监控设施、设备是否可靠、灵敏;各种电气设施是否符合防爆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安全责任是否落实;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建立并演练。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落实责任,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发出安全监察指令的,应按要求立即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学校、宾馆、医院、商业超市、工矿企业、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游乐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使用的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凡是未落实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的,要坚决停止使用,绝不允许特种设备带“病”运行;新安装的特种设备,未经监督检验合格,不得擅自投入使用。
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CNG加气站和气瓶检验单位,要对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以及国家有关气瓶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进行自查,凡达不到规定安全条件的,应立即进行整改,不得违规从事气瓶充装和检验业务。
特种设备安装、维保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开展安装、维保活动,履行法定安全责任和义务,严格按特种设备相关的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安装和维保,保证特种设备安装和维保质量。
各单位在自查中,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各单位应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严禁无证上岗,杜绝违章操作,避免人为事故发生。
三、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1)经理岗位职责
项目经理为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设立本项目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签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并监督各级管理人员责任落实。
(2)项目部安全总监(或安全部长)岗位职责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执行国家和属地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有关标准,并按要求进行检查。
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负责本项目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3)项目部设备部长岗位职责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指导分部相关管理人员工作。
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考核及管理。
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4)工区设备负责人岗位职责
落实上级及本分部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本部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传达、贯彻上级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负责本工区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明确本工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保、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并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具体检查设备保养情况,制定保养计划,督促维修等。
严格执行项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项目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注册登记证、安拆方案、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5)工区安全员职责
工区安全员负责本保包安全责任区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
检查设备管理人员留下的检查记录,检查设备安全状况。
纠正设备工作过程的违章,对设备工作区周边防护。
组织操作手学习安全知识。
(6)工区现场副工区长职责
负责本保包安全责任区的特种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对现场正在施工的项目组织安全检查工作,督促现场安全员进行安全防护,对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
参与组织应急预案实施,控制安全风险扩大。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做好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报告领导。
按时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按照单位安排,认真参加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反应等工作。
二、操作人员守则
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该工程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才能上岗。
新机使用前必须详细阅读该机的出厂说明书,熟悉其构造及工作原理,操作时应严格按说明书规定。
新机或大修机应执行走合期规定。
作业前必须认真进行安全检查,严禁机械带病工作。
作业时精神集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作业后应做好清洁及保养工作,发现故障应及时报修。
作业人员应坚持原则,任何人不得强迫作业人员违章操作。
作业人员应负责填写好机械台班记录及机械事故报告。
作业人员应负责保管好所有与本机有关的技术资料。
作业人员上班时,应遵守纪律,在职在岗,不能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做到尽职尽责。
三、安全操作规程
本项目使用特种设备主要为塔吊、龙门吊、吊车。主要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如下:
1、塔吊安全操作规程
(1)塔吊的轨道基础或混凝土基础必须经过设计验算,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基础周围应修筑边坡和排水设施,并与基坑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塔吊基础土壤承载能力必须严格按原厂使用规定或符合:中型塔为8-12t/㎡、重型塔为12-16 t/㎡。
(3)塔吊的拆装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进行,拆装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
(4)拆装人员应穿戴安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离熟悉并认真执行拆装工艺和操作规程。
(5)风力达到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顶升、安装、拆卸作业。顶升前必须检查液压顶升系统各部件连接情况。顶升时严禁回转臂杆和其他作业。
(6)塔吊安装后,应进行整机技术检验和调整,经分阶段及整机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在无载荷情况下,塔身与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4/1000。塔吊的电动机和液压装置部分,应按关于电动机和液压装置的有关规定执行。
(7)塔吊的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并应设立避雷装置。
(8)每道附着装置的撑杆布置方式、相互间隔和附墙距离应按原厂规定,自制撑杆应有设计计算书。
(9)塔吊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如限于现场条件,必须在线路旁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塔吊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
(10)塔吊作业时,应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塔吊起重臂杆起落及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
(11)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12)在进行塔吊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操作人员应鸣声示意。检查电源电压应达到380V,其变动范围不行超过+20V、-10V,送电前启动控制开关应在零位,接通电源,检查金属结构部分无漏电方可上机。
(13)塔吊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操作人员也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如果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事故,应由指挥人员负责。
(14)操纵室远离地面的塔吊在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可设高空、地面两个指挥人员,或采用对讲机等有效联系办法进行指挥。
(15)塔吊的小车变幅和动臂变幅限制器、行走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吊钩高度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16)塔吊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塔吊载运人员。
(17)塔吊机械必须按规定的塔吊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载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在特殊情况下需超载荷使用时,必须经过验算,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有专人在现场监护,方可起吊,但不得超过限制的10%。
(18)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电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将重物安全降到地面。
(19)严禁使用塔吊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
(20)起吊重物时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绑扎牢固后,方可起吊。标有绑扎位置或记号的物件,应按标明位置绑扎。绑扎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300°。
(21)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塔吊露天作业。在雨雪过后或雨雪中作业时,应先经过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22)在起吊载荷达到塔吊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20~50cm停止提升进行下列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对于有可能晃动的重物,必须拴拉绳。
(23)重物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非重力下降式塔吊,严禁带载自由下降。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12-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的设备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其种设备在理工科实验室的教学科研工作、国防军工项目等方面得到广泛使用。高校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特种设备主要有承压类的储气罐、气瓶、压力管道,承重类的起重机械、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叉车等。这些设备危险性都比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威胁高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二、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宣传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在高校,部分工科类实验室的压力储罐、起重机、气瓶等特种设备的使用十分普遍,部分场所使用到叉车,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各种气体的气瓶。这类实验室使用特种设备较为普遍,且使用历史较长,因此实验室师生普遍存在麻痹思想,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操作特种设备的学生没有接受正规的安全教育,为特种设备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长期以来,高校都存在重视教学科研、轻视安全管理的思想,因此实验室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往往被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需在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目前,高校对特种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没有定期进行相应的培训。因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不能积极履行各项规章制度。
2.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对特种设备整体的制度设计,未能建立完备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缺乏对管理网络中各个节点职责的规定,学校使用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难以形成全校特种设备全面的管理体制,容易形成工作责任缺位、工作责任不清的状况。高校实验室在采购特种设备过程中容易出现没有及时到管理部门备案以及没有及时注册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易遗忘年检、特种设备人员培训等事项。在管理过程中,易出现台账更新不及时、没有操作规程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产生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完善特种设备管理的制度设计十分必要。
3.特种设备涉及面广、数量种类多,管理难度高。高校实验室中的特种设备分布广泛: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场内车辆主要分布在机械工程类实验室,气瓶普遍分布在化学化工类实验室中,其中不乏氢气、氧气等易燃易爆的气体。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理工科实验室大量购买、安装、使用机械类或承压类设备,特种设备的使用量增长十分迅速。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检验周期和保养要求差别很大,一般情况下,场内车辆每年需检验一次,起重机械每两年需检验一次,安全附件中安全压力表每半年需检验一次,压力阀每年需检验一次,压力容器根据投用时间的长短以及使用的情况不同,检验的周期会有所变化。高校实验室类型复杂,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对特种设备的管理投入大相径庭。等级比较高的重点实验室,投入的设备安全管理的经费较多,对特种设备的管理较为规范;反之,一些级别低的实验室难以配备充足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费,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隐患更大,这也为高校特种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三、解决路径与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特种设备管理事关重大,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安危,因此加强针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应当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都需要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高校相应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档案,在设备购买时告知设备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操作证过期后及时复训。高校应该设置系统的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教育模式,除了日常工作中的安全宣传教育之外,高校应定期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到校,组织各个学院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学习特种设备的相关安全知识,交流经验,提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认识。通过定期分发安全手册、装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挂图、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等活动,可以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
2.完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规范特种设备日常管理。高校应加强特种设备制度设计,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应落实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应明确校、院、系、实验室、具体设备每一层的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其次,应建立完备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管理、购买、使用、报废,以及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高校管理部门应对特种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台帐并且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安全管理部门与设备管理部门应密切联系,在设备进行采购审批或固定资产登记时,如果其中包含特种设备,及时与安全管理部门联系并进行备案,由安全管理部门提醒设备负责人进行操作证的培训以及特种设备注册等相关事宜。再次,应针对每一台特种设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张贴上墙。最后,学校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和抽查,监督操作人员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针对于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学校职能部门应分类管理,针对不同实验室对特种设备管理重视程度不同的情况,学校管理人员应形成管理细则,积极予以监督指导。
3.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是特种设备从购入、安装、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技术资料。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是特种设备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有助于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它可以使学校安全管理人员、设备负责人、操作人员等全面掌握设备的基本参数、使用历史和当前的安全技术状况,规范设备管理和操作,并且可以作为设备年检、维修、改造的重要依据。高校应为每一台特种设备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并确保设备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4.推进特种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高端科学技术应用于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对高校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特种设备总体情况进行把握和掌控,可以通过建立特种设备台帐以及统计系统实现;二是对于每一台设备进行标码,可以用仪器或者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特异性识别。在每一个设备上设置独特的标签,通过特异性识别可以调出该设备包括年检日期、危险性因素、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信息,以实现对特种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因为日常工作疏忽造成管理上的不到位,有助于提高特种设备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结语
高校的特种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广大师生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积极采用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严格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使用,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龚群辉.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4):224-225.
[2]程国倩,汪红.加强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建设和谐平安校园[J].价值工程,2011,22(205):234-235.
[3]刘春宁,范辉.高校实验室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及管理[J].广州化工,2015,43(6):229-230.
[4]李淑春.对高校特种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87-189.
[5]周利刚,丁珍菊.新时期高校特种设备管理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76-277.
[6]汪锡鑫.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1):162-164.
[7]卢杨,杨博.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思考[J].成功(教育),2008,10:229-230.
[8]朱育红,周健,叶肇敏,蓝闽波.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6-8.
[9]何钧.浅谈高校机械设备的系统化开放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08,(3):115-116.
[10]冯志林,赵庆双,管志远,闻星火.高校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171-174.
一、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二、切实保证我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三、配备专职(或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努力取得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证书后上岗。
四、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 特种设备运行保障和事故记录。
五、特种设备依法登记,经检验合格后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七、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
八、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有效期满前1个月主动向特种设备检验单位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九、特种设备的安全、搬迁和检修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告,并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特种设备实施安装、搬迁或检修。
十、特种设备停用一年以上,主动向登记部门申请报停,重新启用,必须向监察部门报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一、以上内容已由我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确认,对存在问题立即组织改正。如发生安全事故,愿承担一切行政和法律责任。
【关键词】特种设备 依法自律 安全管理
1前言
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检验、登记、使用管理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均需按照国家特种设备相关行业标准执行。对油田采油厂而言,重点在特种设备的使用环节,因此,油田采油厂必须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实际现状出发,依法自律,从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做好衔接工作,从标准规范执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增强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持续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2 目前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油田企业和安全形势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在特种设备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2.1“先上车、后买票”的习惯性做法
近两年,政府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加强了属地监管,在办理告知手续时,先要看现场,看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对未办理手续先行施工的进行严厉处罚。已经有包含油田企业在内的多家企业受到处罚。“先上车、后买票”已成政府监管部门打击重点。作为使用单位,对于涉及特种设备施工的如果不从源头抓起,那么设备安装后施工单位无法提供完备安装资料的,依法不应将该设备投入使用,一旦使用即为违法。而像采油生产现场的分离器、加热炉、多功能罐等类别的特种设备不能投产将严重影响油气生产。
2.2 业务主管部门安全意识淡薄,履职不到位
目前各特种设备主管部门不同程度的存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部门为主,主管部门只负责设备管理的想法,将设备管理与安全管理分割开来,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要求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程序上也容易造成相互推卸责任,形成管理方面的盲区。
2.3 特种设备管理的其它依法自律情况
在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不懂也不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程,设备投入使用前后不按规定注册登记、设备未经检验投入使用,以及操作人员未取得相应的特殊作业操作证或不按时复审培训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更有甚者基层单位的特种设备处于无监督之下,只抓人的违章而忽视设备的本质安全,对生产场所的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日常巡回检查流于形式,没有建立预防及减少事故的有效措施。
3 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主要对策
3.1把控特种设备使用源头环节
针对“先上车、后买票”的习惯性做法将关口前移,树立对自身负责的管理意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进行项目工程的安全设备实施过程中,务必经过相应的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对于特种设备的选择,使用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要依照不同的生产厂家进行性价比方面的实验论证和比较,然后在上级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最终确定。最后关于特种设备的维修以及技术更新工作,应由生产厂家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才能够投入使用。
3.2 加强对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
组织学习《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提高特种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企业主体责任。同时相关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逐步建立满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HSE管理体系,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识,以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
3.3 完善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使用单位要以《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基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满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具体包括各职能部门安全责任制和各岗位安全责任制,以及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应急救援、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特种设备报检、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等,把特种设备的管理纳入基础工作的考核奖惩中去。同时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照履职、理清程序,总之要切实改变“管设备不管设备安全”的思想意识。
3.4 完善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的完善应从设备台账档案、从业人员档案、安全技术档案、教育培训档案和信息沟通档案方面入手。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实际,明确特种设备档案收集归档的基本内容,加强对特种设备档案的管理,其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要进行长期保存,严格管理。
3.5 做好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
特种设备要进行定期的自行检查工作,安全监督部门也要进行定期的检验工作,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使用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4结语
特种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也是安全风险源头之一。特种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选型、购进、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等关键环节,是合法使用特种设备的主要责任部门,应履行使用单位守法责任,在安排涉及特种设备施工作业时,应坚持原则,依法设计施工方案,加强多特种设备的购进、安(移)装管理,不安排不合法的特种设备施工及使用。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更要全员参加特种设备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保持长期处理完好、完整的运行状态,今后要不断改进管理模式,持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体系,遵守特种设备使用中的依法自律。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年度检查;注意事项
0引言
天然气管输企业,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率较高,属于企业的重要关键设备,设备一旦引发事故,必然会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对于特种设备而言,在使用时,要做好对压力容器的管理工作,并制定完善的年度检查方案,把压力容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将管理责任层层分解,做到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压力容器使用合法、合规。
1压力容器日常管理要求
天然气管输企业,安全使用压力容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能否安全平稳的将天然气输送至千家万户,压力容器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局。如何有效防止和减少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是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关注的问题。
1.1建立健全企业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天然气管输企业,在压力容器日常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一套符合国家法令、法规,切合自身企业实际的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做好压力容器管理的办事规程,也是规范企业全体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必须的遵守行为准则。其次,企业必须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深入学习本企业的压力容器管理制度,让全体员工及一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压力容器的各项管理要求,切实提高压力容器管理能力和水平。最后,企业压力容器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对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进行检查,一是检查使用单位压力容器运行情况;二是检查使用单位对本企业压力容器规章制度学习及落实情况;三是对发现的问题要形成闭环管理,及时对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切实提高企业制度执行力。
1.2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组织机构
作为压力容器使用主体,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将企业所需承担的责任认真进行落实。首先,企业要不断完善使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定和组织架构等,对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将压力容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将管理责任层层分解,做到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其次,要设置压力容器的专业岗位,负责安全管理,并依据有关文件的规定,设置足够数量的对压力容器进行操作的人员,对于操作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来说,也要根据国家规定,对有关部门进行考核,取得专业的执业证书,才能从事该工作。最后,企业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与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保持沟通联系,及时将企业压力容器配备及运行情况报备至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同时要配合安全监察部门,对实验压力容器的情况进行安全监察和定期的检验,在压力容器出现巨大隐患,亦或是发生比较大的事故时要立即进行汇报。
1.3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模式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首先要高度重视,要从思想上对压力容器安全高度重视,肩负压力容器管理职能。其次,要切实加强领导,注重日常的巡查保养等工作,要及时高效的对其各类安全附件进行检查及维护,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含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以及日常维护方面的制度。最后,要结合本单位压力容器运行情况,创新管理模式。
1.4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防技能
对于作业人员,要加强对其培训和安全教育。企业要制定出专门针对作业与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案,并严格实施和考核。利用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强化其安全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防止发生事故。同时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压力容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定期开展事故演练。对于基层一线使用单位应编制压力容器故障应急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片,加强一线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力度,每月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
2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内容
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要求,作业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每年对本单位内压力容器进行年度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前准备工作
①要对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资料以及使用介质的情况和运行记录等资料进行记录;②要做好清理压力容器的外表面与环境的工作,结合先插检查的要求,做好招聘与拆除局部保温层等配套工作,在特殊情况下,还要做好防尘或者防毒等工作,并提供相应的配套品;③要严格落实操作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断健全操作规程,要求上岗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接受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切实开展风险分析及危害识别工作;④在检查时,要注意加强管理压力容器的人员及其他部门人员的配合,做好协助工作,并将检查所需要的资料及时提供给检查人员。
2.2检查内容
2.2.1基础资料台账
检查人员需要系统的了解使用和管理压力容器的情况,认真阅读和理解管理资料与技术档案资料等,看档案是否建立,记录是否存在缺失。①使用压力容器的单位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否齐全,有无设置应急预案,并对其台账与运行记录进行查询,判断其是否真实。②要判断压力容器的使用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这些资料主要包括容器的图样和使用登记证以及质量与使用说明书,还包括历年的检验报告等内容。③对于一线的操作人员,要检查其是否是无证上岗,安全教育、应急演练等是否定期开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④对于历次检验和检查报告中,提出的整改问题,有无落实,进行整改。
2.2.2压力容器本体及运行状况的检查
①对压力容器的本体和接口部位以及焊接接头等进行检查,判断其有无裂纹或者损伤以及变形等情况;②对压力容器的铭牌和标志以及使用证号码等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③检查压力容器,日常运行过程中外表面有无腐蚀,有无异常结霜、结露等现象发生;④检漏孔、信号孔是否畅通,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⑤压力容器排污、放空等管线保温层有无脱落、破损、潮湿、跑冷;⑥压力容器和相邻的管道,亦或是构件,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的振动和声响等,同时检查快开门式的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是否符合要求;⑦检查支承、支座是否被损坏,基础有没有开裂或者螺栓松动等情况,罐体有接地装置的,检查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⑧在运行期间,有无出现超温和超量或者超亚等情况;⑨对于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压力容器,有没有对其执行监控措施,有没有出现新的异常情况。
2.2.3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检查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压力表和液位计以及安全阀等,都要对其进行检查。
2.2.3.1压力表
①压力表的选型,对于选型错误的应该立即进行更换;②压力表是否定期进行送检,在用压力表是否在有效期内;③压力表外观、量程、精度等级、表盘直径等是否符合现场压力等级;④在压力表和压力容器之间,可以安装三通旋塞或针形阀等;⑤对压力表的度数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正常,对于同一系统,要判断表上显示的数据是否一致。
2.2.3.2液位计
①液位计的定期检修维护制度,记录等是否齐全、真实;②液位计外观及附件是否完好,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③在寒冷地区或者温度低于0℃以下的介质所应选择的液位计选型;④用于对易燃和毒性程度比较高以及危害比较大的介质压力容器,要安装防泄漏装置。
2.2.3.3测温仪表
①测温仪表的定期检定和检修制度,记录等是否齐全、真实;②测温仪表的量程是否选择恰当;③检查测温仪表和二次仪表的外观,判断其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
2.2.3.4爆破片装置
①对爆破片有无过期,进行检查;②对爆破片安装方向是否正确进行确定,还要对铭牌上的爆破压力与温度是否恰当进行核实;③对爆破片与容器间的截止阀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完全打开,并判断铅封的完好性;④串联使用爆破片和安全阀,对爆破片与安全阀之间,所安装的压力表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显示压力,并将截止阀打开,判断气体有没有排出。
2.2.3.5安全阀
①安全阀的选型是否正确,前后截止阀是否全开,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②安全阀是否按时送检,在用安全阀是否在有效期内;③检查和调整弹簧式的安全阀,判断铅封位置的完好性,对于杠杆式的安全阀,检查防止重锤自由移动和杠杆越出的装置是否完好;对静重式安全阀检查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是否完好。
3结语
天然气管输企业中压力容器涉及到生命安全,具有比较大的危险性。因此,企业需要严格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在实际生产中,要狠抓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建立起压力容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责任人进行严格落实,同时层层分解压力容器的安全生产的责任,在各个岗位与环节中进行落实。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压力容器使用合法、合规。
参考文献:
[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特种设备监管四方责任,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社会互动”的监管方式,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扎实有效地解决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县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升,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县活动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县”达标活动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质监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质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局长兼任,具体负责开展达标活动的日常工作。
三、工作目标
达标活动的总体目标是:2011年2月底前,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政府督促协调,社会广泛监督”的安全监察机制,进一步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基础,全面实施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确保全县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四、主要任务
(一)严格按照达标工作标准要求,努力实现达标目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工作,是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要根据达标工作的考核验收标准,对在用特种设备实施有效监管,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一是要做好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建设,把所有在用设备纳入监管范围,完善设备安全状况通报制度,落实“四方责任”,绘置设备分布图,建立设备数据库,使所有在用设备都在有效监控下运行。二是要建立特种设备分级管理模式,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数量、检验级别、风险程度、作业人员数量、隐患治理情况和事故发生率等,依照《省特种设备安全分类监管规定〈试行〉》进行分等定级,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相应的监管方式。三是要加强对使用单位的检查巡查力度,督促其在用设备的注册登记、安装检验、定期检验、管理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隐患排查治理、事故处理等方面必须达到100%,并根据使用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督促指导其适时开展演练活动,以应对设备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二)强化达标工作措施,确保设备在安全状态下运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工作,使用单位是主体。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以达标工作为契机,围绕安全生产搞达标,将达标和安全生产融入一体,实现安全生产和达标工作双赢的目标。设备使用单位要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范,把达标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开展达标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严格按照达标工作考核标准,立即在本单位开展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设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检查工作。一查是否按照规定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到人;二查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三查在用设备是否在检验周期,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有记录;四查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五查设备是否经过登记、使用证书是否有效,按规定安全合格标志是否悬挂在设备的显著位置;六查在用设备是否有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是否置于显著部位;七查对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是否进行演练。
(三)同心协力,齐抓共建。开展特种设备达标县工作,是深入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相关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要紧紧围绕达标工作重点,按照达标工作标准要求,同心协力,相互配合、积极参与、齐抓共建、抓好落实,做好创建工作。要督促使用单位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安全管理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实施步骤
达标活动从2011年2月1日至3月10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2月1日至2月10日)
制定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修订组织机构应急预案,落实目标责任制,组织和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积极投身达标工作中来。
(二)组织实施阶段。(2月11日至2月20日)
全面落实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分解落实达标各项指标,按照达标工作标准,不折不扣的完成各项任务,实现达标工作目标。
(三)查漏补缺、督察整改阶段(2月21日至2月28日)
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检查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并召开达标活动形势报告分析会,进一步完善达标活动各项工作。
(四)申报验收阶段(3月1日至3月10日)
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考核验收标准自查打分,整理收集达标工作各种材料和相关资料,申请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本次达标活动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又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提高管理水平的新举措。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认真落实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