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先进个人公示报告

时间:2023-02-13 10:13:16

导语:在先进个人公示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先进个人公示报告

第1篇

1、顺利召开教代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和评议中层以上干部。讨论学校改革扩展议题,坚持学生评价教师,全校教职工评价中层以上干部。

2、组织会员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实行全员培训制度。

3、组织会员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赛课活动和传、帮、带以老带新的工作。

4、认真完成了行风评议工作,受到周边单位的充分肯定,职工会员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师德师风建设。

5、组织全体会员每周收看名家讲坛。

6、组织会员开展拔河比赛,凝聚教职工的活力,展示教师精神面貌,充分展现xx高中全体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形象。

7、“教师节”组织职工在开学典礼上表彰先进职工18人次。

8、组织会员参加太湖县职工篮球、乒乓球比赛。

9、积极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10、教师节组织全体会员举行趣味体育比赛。

11、动员全校师生为重病职工余业东老师捐款30000余元。

12、组织会员参加我校第三届秋季运动会裁判工作。

13、组织慰问教职工疾苦和退离休同志6余人。

14、为全校职工发放节日礼物和慰问信。

15、组织召开年终工会扩大会。并慰问表彰工会委员和工会积极分子6人。

第2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交通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交通依法行政能力和交通行政管理水平,努力创造交通“三个服务”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交通行业管理法治化进程,根据年初交通法制工作安排,省厅决定在全省交通系统开展一次行政执法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的主要内容

1、交通法制工作机构建立、人员配备及活动开展情况等;

2、交通行政许可“一个窗口”对外制度的建立、实施、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等;

3、执法队伍清理整顿、执法人员大专学历比例和法制培训情况等;

4、文明执法主题活动开展、文明执法单位创建、执法便民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5、行政执法公示制、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行政执法监督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及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的落实情况等;

6、“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的落实及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7、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方式、执法结果是否合法及行政复议、应诉情况等;

8、交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明年交通法制工作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措施。

二、检查的组织形式

检查采取自查、交叉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各地要认真开展自查,并在自查的基础上向省厅推荐2007年度交通法制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10月底-11月底,省厅将组织四个检查组进行分片交叉检查。检查时将对各地拟推荐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重点抽查,检查情况作为评先考核的重要依据。

具体分组情况:

第一组:组长单位:省交通厅,成员单位:武汉、荆门、孝感、潜江交通局(委);受检单位:随州、襄樊、十堰、林区交通局、高速公路管理单位。

第二组:组长单位:省公路局,成员单位:黄冈、黄石、鄂州、荆州、咸宁交通局;受检单位:天门、仙桃、宜昌、恩施交通局。

第三组:组长单位:省运管局,成员单位:随州、仙桃、十堰、宜昌交通局;受检单位:黄冈、黄石、鄂州、荆州、荆门交通局。

第四组:组长单位:省港航局,成员单位:襄樊、天门、林区、恩施交通局;受检单位:武汉、咸宁、孝感、潜江交通局(委)。

各组组长由组长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参加检查人员为各单位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组长单位要与成员单位和受检单位在时间上搞好衔接和协调。各组检查考核工作务请于11月底前全部完成。

三、检查的主要方法

1、采取听汇报、查案卷、看资料等形式,重点检查各市州交通局(委)和拟推荐的法制工作先进单位的法制工作情况;

2、采取抽查、暗访等形式,深入执法现场,检查1-2个基层执法单位的现场执法情况;

3、采取随机提问等方式,检查3-5名执法人员对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应知应会情况,对拟推荐的先进个人要进行全面了解;

4、采取召开管理相对人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管理相对人对交通执法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由受检单位负责召集不同的管理对象参加,座谈时受检单位应予回避。座谈情况作为考评参考;

5、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按照省厅统一制定的考核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考核计分(具体检查考核标准见附件)。

四、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加强对此次执法检查工作的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办事机构,抓紧开展自查和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先进单位和个人推荐上报的准备工作。各单位2007年交通法制工作总结以及执法检查自查报告要于2007年12月15日前报省厅政策法规处,逾期未报视同放弃评先资格。

2、各检查组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掌握交通行政执法的第一手资料,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认真做好记录,发现好的典型和经验,要及时总结,务求检查取得明显成效。

第3篇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做好二==五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通知》(吴人发[====]===号)精神,我局从==月==日到==月==日,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局人员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这次考核是统计局成立以来较为系统、全面、正规的一次考核,从考核准备、组织实施、成绩统计到等次评定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了周密准备、公平施考、严肃统计、公正评价,既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考核氛围,又考出了每个人的真实成绩,圆满完成了年度考核工作。我局现有人员==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名、科级=名、科员=名、干部=名、工勤人员=名,共有==人参加了年度考核工作。

通过考核共评出优秀公务员三名:王智成、马若飞、刘文惠。马克林等=名同志(见附表)荣获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个人称号,属省、部级表彰奖励人员,不占本单位优秀人数比例,直接上报为优秀公务员。其他同志均评定为称职(合格)。

第4篇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交办<关于市卫生局局长×××任职情况的评议意见>的通知》对我履职情况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十分中肯,倍受激励。经过认真思考和局领导班子研究,现对评议意见中指出的四个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和落实四条工作建议的措施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缓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我市确实程度不同地存在,并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已经和正在采取以下措施:

1、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和药品统一降价政策,完善医疗信息公示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实行医疗违规收费查实免费制,建立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临床用药超常预警制度和不当处方内部公示点评制度,积极试行住院按单病种限价收费,大型设备检查和部分检查项目报告单互认,一、二级医院的“药占比”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市属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年增幅保持“零增长”,每出院人次平均住院费用年增幅不超过5%。

2、改革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完善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逐步推行岗位工资制。严禁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收费直接挂钩,坚决取缔科室承包、开单提成、小金库等违规行为。

3、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2005—2010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以创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为契机,年内完成10个建制镇13所卫生院向具备“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过渡,建成14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做到“小病不出社区、不出乡镇”,为居民提供经济、便捷、主动的医疗卫生服务。

4、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不断改进药品、医疗器械购销监督管理机制,集中招标采购公开化、规范化,加强药品配送的组织协调、规范操作和监督管理,试行药房托管工作,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规范购销渠道和药品市场秩序,有效遏制医药购销和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5、提高合作医疗结报比例和封顶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今年提高到130元,1-8月共筹集资金6718.15万元,门诊、住院补偿共6.08万人次,金额为3074.72万元,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扩大人群覆盖面,完善弱势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问题。科学制订和调整补偿方案,降低报销起付线、提高补偿封顶线。建立老年人个人账户,开展70岁以上居(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减少大病发生的风险。

二、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

1、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管理,206名社区现有人员参加省厅举办的转岗培训,目前已完成了836名乡村医生两年一次的业务培训和年度考核。尽快出台加快全市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办法,今年年内完成至少100名全科医师培训。

2、加大卫生支农力度。实行市属医院主治医师晋升前到卫生院支医制度,每年市属医院下派10名后备干部到卫生院挂职锻炼,加强对卫生院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委托(合作)管理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助,扶持农村卫生院建设发展。

3、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竞聘选聘制度,卫技岗位全面实施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实行评聘分开,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切实执行待岗、解聘、辞聘制度,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推动医疗集团化经营。鼓励市属医院与建制镇卫生院组建医院集团,充分发挥好市一院、中医院医疗服务集团的作用,双向选择,人员互派,从管理、技术到人才培养全方位帮扶。

三、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1、全面提升卫生执法工作水平。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建立奖惩制度,强化依法行政、监督和“四五”普法考核,继续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简政提速。严格医疗机构、人员、技术准入和监管,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实施行政许可“阳光操作”。

2、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将食品卫生执法监督摆在卫生综合执法监督的重要位置,深入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食品放心工程”。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信息、监管信息、诚信信息、不良记录信息等信息库,提高食品卫生监管水平。

3、强化打击非法行医长效机制。继续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为重点的医疗服务市场整顿工作。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超核准诊疗范围执业、任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卫技工作、科室对外承包等违法行为,严格查处违法医疗广告和虚假医疗宣传,维护医疗市场正常秩序,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加强个私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强化医疗机构执业校验,推进医疗机构诚信服务等级评定工作。

四、推进行风建设,努力提升卫生行业形象。

1、扎实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对掌握物权、财权等重点岗位人员满3-5年(科长岗位3年、经办岗位5年)进行轮岗。运用正反两方面特别是身边的典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认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积极配合市行风评议组做好评议的各项工作。加强行风巡查力度,不断完善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做好院务、医务和党务、政务公开,规范公示的内容、渠道和时限,重点公示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内容。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

3、大力推进卫生文明行业创建。在广大医务人员中开展“德技争先竞赛活动”,各医疗卫生单位今年要创成示范集体(病区、窗口)各10个,并积极开展文明单位争创工作。充分整合工青妇和各医学团体的力量,组织实施好第十六届“白求恩杯”各个竞赛项目,推进文明单位建设进程,使一批单位文明建设层次得到提升,为创建市文明行业奠定扎实基础。

4、积极倡导廉政文化。按照常熟市卫生系统廉洁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以“自觉守廉、亲情助廉、单位崇廉、同行敬廉”为主题,促进党员干部廉洁建设、卫技人员廉洁从医,以中层干部会议、个别谈话、岗前教育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廉洁文化进基层”活动,至今已开展49次“四廉”活动,受教育3464人,以及78次“三警”教育活动,受教育698人。

第5篇

一是以创建促创新

以“五有一化” (有工作人员、有办事场地、有工作计划、有工作经费、搭建党建和科协建设区域化工作平台)为抓手,推进“科普惠民社区行动计划”四级联创和党建带科协建设工作。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市共676个社区全部加入创建行列。通过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实现科普工作有机构;开展“站栏员”建设,建立具备科普、宣传、培训、咨询和服务等基本功能的服务站,在街道、社区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直接面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实现科普工作有固定场所;积极动员组织学校、学会、科普机构、科技团体、科普场馆、大众传媒、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实现科普工作有专兼职人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城市社区科普活动,开展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等“十进”活动,实现科普工作经常性、群众性、参与性;搭建党建和科协建设区域化工作平台,实现党建工作与科协建设互促互进,科协工作为党建工作增光添彩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联合促创新

在重点发挥好各级科协组织工作优势的同时,乌鲁木齐市充分调动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发挥大科普、大协作的宣传优势,优化科普工作的宣传环境,与成员单位签订了《乌鲁木齐市贯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协议书》,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同时,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团体、科普场馆、媒体机构、科普基地等先进设施、人才资源、场馆资源等,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个单位荣获全国、自治区、市、区“科普惠民社区行动计划”先进(示范)单位,获得奖补资金363万元。高新区(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天山区、水磨沟区对创建的科普惠民先进(示范)社区奖补资金实行1:1配套,落实奖补资金百万余元,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科协创建工作的大力开展。

三是以示范促创新

针对乌鲁木齐大城市、小郊区的特点,市科协在所辖七区一县的乌鲁木齐县、达坂城区、米东区深入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并实现了“四级联创”。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做法,“三级公示四级联创”的评选方式,成效显著,在发展农业产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素质,加快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步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至今,已有41个单位和22名个人分别获得国家、自治区、市级、区(县)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累计获得奖补资金396.6万元。同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现了四级联创,乌鲁木齐市和各相关区县也设立了专项经费开展本市、本区县的表彰奖补活动,配套专项经费100余万元。

四是以活动促创新

第6篇

一、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在市外专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举办了“引进国外智力,助推巾帼创业”草莓栽培技术培训班,聘请日本草莓专家先生对全县130名草莓种植户、技术人员进行了草莓栽培技术方面的培训指导。二是组织常林集团、金正大、金沂蒙等大型企业参加“中国第五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等省、市举办的大型招聘会6场次,在“省海外人才项目网”上项目信息86条,聘请外国专家2名、招聘本科以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20余名。三是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为载体,实行企业网上招聘信息和协议管理。今年新增在信息网登记开户企业2家,招聘信息30条,提供就业岗位129个。

(二)广开渠道,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一是按照《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和扬州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5月份组织—年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非师范类毕业生进行了公开招考。通过选拔,招聘了9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强了事业单位的活力。二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精神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七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为年招募的20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办理了相关手续和年“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年度考核工作。三是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促进毕业生进企业就业。针对事业单位用人计划少,多数毕业生不能在事业单位实现就业的实际,为最大限度的促进毕业生就业,主动对100多家单位进行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掌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积极为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探索出了毕业生在企业实现就业的路子。一年来,为推荐进入企业的59名毕业生办理了就业手续,并出具人才流动商调函67份。四是采取举办春、秋季人才交流会与小型人才交流会相结合的形式,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选拔人才的舞台。一年来,共组织120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各类参会求职人才226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790人。五是开展视频求职业务。利用视频设备将每位求职人员口述的个人资料、求职意向、专业特长等采集到电脑进行保存,方便用人单位直观的了解应聘人员的具体情况,有效提高了求职应聘的成功率。

(三)拓宽服务范围,完善人事服务。在加大对民办学校、中介机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人事工作力度。新增人事150人,其中个人49人,事业单位101人;办理户口32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8人,办理党员转正手续6人;办理转正定级手续26人,确定职称176人,为82人进行工资审核;为164人次代收代缴企业养老保险金、机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共计72万元。完善的人事为流动人员提供了便捷的人事服务,解除了流动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通过对事业单位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和实名制范围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以推动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换。二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按照省、市的要求,及时公布了年度经各级各系列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通过的1003名专业技术人员名单,其中正高3人,副高167人,中级360人,初级472人,并按规定办理了资格证书。认真组织了各系列本年度符合晋升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工作,通过严格审核,共呈报高级材料327份,中级材料631份,初级材料386份。三是认真做好了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业技术人员的推荐、申报工作。为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根据省、市相关规定,通过调查摸底,严格认真地选拔了3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专业技术人员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专业技术人员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推荐人选,经市级评审,1名专业技术人员获“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四是认真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工作。针对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密度大、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的特点,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实行了签定责任书等制度,逐步理顺、规范了办事程序,全年共为786人办理了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报名手续,并为去年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办理合格证书52份,审核备案继续教育学分1089人次。

(五)积极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和服务工作。为推动“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条件和要求,积极帮助有关企业出主意、想办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支柱企业或重点单位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县金正大公司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于11月份正式挂牌。目前,已有3名博士后进站工作。

二、积极落实公务员法,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

(一)贯彻竞争择优机制,做好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了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具体工作中,通过严格程序,强化措施,有力保障了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顺利进行。今年我县共招录国家公务员32名,其中乡镇机关24名,县直机关6名,法院1名,公安机关1名。全县共有1970余人参加公务员报考,有81人通过笔试进入面试范围。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工作环节后,32名新录用公务员走上了工作岗位。

(二)慎重对待,稳妥推进,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申报及人员登记工作。根据全市县区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基本条件,对各有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梳理、上报,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批准,我县21个事业单位被列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参照范围确定后,根据部门“三定”方案,通过人员调查摸底,核实确定了各参照管理单位的编制、人数,工作人员岗位、性质及领导和非领导职务设置等情况。及时组织各相关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按要求进行人员登记工作。经市人事局审核,组织了拟参照管理的222人参加了登记资格考试。

(三)强化能力素质提升,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按计划选调学员,本着“学有所用,专培结合”的原则,积极协调,认真组织选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一是全年共组织71名公务员参加市人事局组织的各类公务员培训班3期。其中: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31名,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31名,公务员任职培训9名。二是举办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政工)干部培训班,对86名人事政工干部对人事业务知识进行了为期2周的培训,有效提高了人事干部业务素质;为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工作能力,举办了年度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培训班,9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三是按照《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条例》要求,对全县8377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对全县2627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知识更新培训考试。

(四)严格优秀等次比例,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奖惩工作。按照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优秀等次比例的考核规定,对全县13564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了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职务升降、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其中确定为优秀等次的2051人,占15%;确定为称职(合格)等次的11251人,占83%;未定等次的243人,占2%;不合格的7人,因各种原因未参加考核的49人。同时,实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公示制度,对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根据国家有关奖惩规定,严格审核受表彰单位(个人)的呈报材料,审报省级先进集体6个,市级先进集体13个,县级先进集体125个;全国机械劳动模范1人,省级先进个人6人,市级先进个人100人,县级先进个人170人。考核奖惩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奖优罚劣的目的,有效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

三、严肃机构编制管理纪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一)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为配合《公务员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巩固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果,确保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护人事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会同县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及编制纪律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意见》。对严肃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的过快增长,杜绝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自行聘用人员、混岗使用人员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按照编制管理规定,及时对工作岗位变动人员的编制进行了调整,为新进人员办理了增人计划卡,实现编制台账的动态管理,保证编制台账的准确性。根据市里关于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党政群机关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库,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将全县党政群机关单位的机构名称、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名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有效地接受社会监督。

(三)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网上年度检验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自3月份开始,启动了网上事业单位登记和年度检验实时汇总工作。通过明确工作人员责任,严格操作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对各单位提交的各项材料严格把关,顺利完成了全县137个事业法人单位年度网上年检工作,为22个单位办理了变更手续,年检率达100%。

(四)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上级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对龙潭水库管理所、龙窝灌区管理所、抗旱灌溉总站、凌山头水库管理等四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编制、职责进行了摸底调查。对照市政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水管单位分类标准,将龙潭水库管理所、龙窝灌区管理所、凌山头水库管理所整建制划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重新核定了三个单位的事业编制。将抗旱灌溉总站予以撤销,将其职责及现有人员进行了划入龙窝灌区管理所。

(五)认真做好机构编制的审批工作。对各单位的申请报告进行了认真梳理分类,根据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拟定出办理意见,并提交编委会进行研究。对经编委会研究确定的机构编制事项及时行文进行了公布。根据市局要求,下发了年县直事业单位补充职工计划申请表,对县直各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下一步人员配备奠定了基础。

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升人事服务工作水平

(一)认真做好工资福利与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一是做好工资福利政策的落实工作。全年共审批机关事业单位按年度考核晋升的工资业务13000余份,因职务、岗位变动产生的工资业务1200余份。审批套改原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1600余份,年工资改革以来军队转业干部工资82份,审批和调整遗属困难补助156份。二是做好津贴补贴规范工作。会同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临沭县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临沭县规范县直机关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津贴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特殊岗位津贴执行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各种津贴补贴项目进行了清理归并,合理确定了津贴补贴标准,并按照规定标准及时对相关人员津贴补贴进行了审批。三是组织开展了病退人员查体工作。根据市人事局的要求,组织了15名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坚持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体检。对初审合格的5名人员进行了公示并上报市局审批。五是根据市局的要求组织了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全县共有198人报名,其中高级工45人、中级工95人、初级工58人。四是按照干部退休审批政策的要求,对全县将到龄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摸底统计,及时为148名到龄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

(二)认真做好安置工作。一是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安置工作实际,采取“双考”、“三公”、“一监督”的安置模式,对今年转业来我县的8名军官进行了妥善安置,达到了用人单位、部队和转业军官三方面满意的良好效果。同时,对随迁来我县安置的4名转业军官家属,根据其原单位的性质和意愿,按照对等安置的原则进行了安置。二是搞好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组织自主择业转业军官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他们生活、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再就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做好自主择业干部的住房补贴和医疗保险发放工作,今年共申请发放住房补贴4.2万元、医疗保险1.9万元。三是继续推行“三个一”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干部反映的遗留问题,建立企业干部稳控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在以往帮教稳控工作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五包”措施,明确帮教责任,突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按照市里的规定,提高了企业干部待遇,将企业干部的退休金由每月1050元提高到1218元,将在职人员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月1319元提高到1680元,并足额缴纳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组织了企业干部进行健康查体,建立起健康档案。各项政策待遇的落实,确保了企业干部无一人到省进京上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严格工作程序,做好人员调配交流工作。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事业单位人员合理流动,积极贯彻上级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有关规定,创立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新机制。先后为县医院、经济开发区、统计局、计生局等15个单位公开考聘工作人员28人。

五、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塑造人事部门新形象

一是以建设“效能机关”为契机,加强机关建设。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打造“效能机关”为重心,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利益和制约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人事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优化服务环境和廉政环境。积极推动构建“法制、务实、服务、廉洁”为目标的管理体制,教育职工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行业新风,提高办事效率,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140件次,当场解决问题108件次,通过调查核实解决32件次。

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人事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强调重申了周五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互学互助、边议边学,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既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又学习人事业务知识,特别注重对新技术、新知识领域的学习,不断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善于寻找新视角,提出新创见,谋求新举措,实现新发展,提高自己履行职责的能力,为“解放思想创新业,跨越发展建强县”提供有力的人事人才保障。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集中整顿和专项治理,主要是突出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三项任务。

一个目标:

在所有医疗机构中有效遏制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用实际行动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三项任务:

(一)弘扬正气,倡导先进,树立一批医德高尚、服务优良、医术精湛,无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风管理制度,包括医院院长“一岗双责”制度、医院评价制度、医务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并建立“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个人对科室”的三级承诺机制,形成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群众相结合的行风监督机制。

(三)严肃纪律,追究责任,坚决查处严重违规违纪的医务人员和领导不力、疏于管理、听任不正之风盛行的医院或卫生部门领导。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推行“诚信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完善医德医风考核制度,树立和大力宣扬先进典型

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并与奖金分配、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和聘用等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激励惩戒机制。要广泛开展“诚信医院”创建活动,变被动地“纠”为积极地“创”。加强正面引导,发现和树立一批自觉抵制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弘扬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中表现的崇高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倡导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形成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拒收“红包”和严禁乱收费的强大舆论氛围,营造让患者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各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承诺书”和实施规定,要向社会公开做出承诺,坚决执行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严格内部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发挥行业带头作用,争创行风先进模范。

(二)加强纪律教育,明确各项纪律和要求

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组织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安徽省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收受“红包”、“回扣”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通过学习和教育,各级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务人员要明确各项法律规定、政策界限和纪律要求,自觉遵守卫生部“八个不准”的行业纪律和市卫生局公布的《医务人员五禁止》和《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六条规定》,进一步明确纠风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

1、严禁医务人员收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医务人员对患者馈赠钱物当时难以谢绝的,必须于24小时内上交医院指定部门,由指定部门及时退还患者。难以退还的,由医院统一处理。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告、不上交的,视同收受“红包”处理。

2、严禁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当利益。

3、严禁医务人员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和提成。

4、严禁医疗机构对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报告及其他特殊检查等实行“开单提成”办法,或与科室、个人收入挂钩。

5、严禁医疗机构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和项目之外,巧立名目乱收费。

6、医疗机构内部一切财务收支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取消科室承包的收入分成办法,科室不准设立“小金库”。

(三)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

坚持防范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剖析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成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合理运行机制,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铲除滋生不正之风土壤,建立纠风长效机制。

1、强化医疗机构负责人纠风工作责任,建立院长一手抓医院管理、一手抓医德医风的“一岗双责”制度,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作为院长的重要职责。

2、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责任奖惩制度,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3、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把“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实行医患沟通制度,事先将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告知患者,通过书面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患者对医德医风的意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4、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重点检查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收费行为、医生处方、开单检查情况,参加全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招标后使用中标药品和付款情况等,定期将评价和监督信息向社会公布,引导病人自主选择就医,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

5、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透明度。医疗机构要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的价格公示制和查询制。通过“公告”、“住院须知”等形式向患者和社会宣传行风纪律规定,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物价、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和收费行为的日常监督。

(四)建立健全群众投诉、举报受理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行政管辖范围内纠风工作责任,设立向社会公开的投诉、举报受理电话和举报信箱,确定专门人员,负责处理群众的投诉、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有责必究,件件有查处、有反馈。对提供证据、经核查属实的举报者,给予一定奖励。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医疗卫生机构要于近期公布投诉、举报受理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市卫生局将统一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市区部分医疗机构的投诉、举报受理电话。

医疗机构要建立统一的群众投诉、举报受理机构,把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结合起来,做到统一机构受理,内部协调处理,受理机构统一反馈答复;杜绝多头受理,敷衍了事。相互推诿现象,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努力在群众中树立诚信的良好对形象。

(五)加大处罚力度,严格纠风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纠风工作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

第8篇

一、“导航员”的导向作用

第一,特校的学生特殊,造就了安全工作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特校领导要针对残疾学生的不同残疾类型、残疾程度,甚至个别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适时制订与落实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措施。如要为盲生修建无障碍通道,为智障学生改造防滑卫生间,为聋学生多设置易于看到光的设备,用于提醒聋生注意避开危险区域等。为便于对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安全现状的监控与管理,可以将整个校园进行多区域划分,明确当日值班人员的值班责任区域及值班责任,这种化整为零的办法,易于形成一对一的安全监管模式,方便了监控与管理。对有多动症和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在要求班主任加强教育的同时,要实施重点管理与监控,做到及时发现与处置安全隐患。

第二,课余时间可充分发挥团队与学生会的作用,组织聋学生和智力残疾程度较轻的学生,组成安全值班小组,将每名学生细分到每一天和具体的值班区域,协助值班教师完成值班任务。还可以让聋学生照顾智障学生,大学生照顾小学生,这样做不仅确保了安全,而且在学生中间还开展了团结互助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要从残疾学生安全管理实际出发制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与归纳,对已有的有关制度进行及时地补充与修订,使之更加易于操作和有效,使全体教职工及时调整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通过上述导向作用的有效发挥,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即使亡羊补牢,也犹时未晚。

二、“指挥员”的领导作用

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学生数量不多,看似工作轻松,但由于学生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的差异较大,给教育教学和安全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为了他们的成长与康复,特校教师要付出普通教师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和艰辛。在近乎个别化管理的安全工作中,长期枯燥的工作环境,难免会出现个别教师有麻痹、松懈的现象或对有些严格的管理制度偶尔出现抵触情绪。特别是由于工作失误而受到校规校纪教育与处理的教师,会出现一时的不解和消极情绪。针对这一情况,作为学校领导班子,要及时与这部分教职工进行谈心,讲明严格奖惩的必要性和校规校纪的严肃性,通过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的劝说,使这部分教师尽快放下思想包袱,把工作标准统一到学校要求上来。同时,通过政治学习、师演讲、外出参观、请师德标兵作报告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为残疾孩子无私献爱心的自觉意识,从理智上和内心深处切实增强教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对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要及时在全体教职工中公示,通过公示和“阳光作业”,切实体现处理过程的客观与公正,体现有章必依和违章必究的严肃性,起到惩前毖后与治病救人的良好教育作用。对个别师德素质较差,屡次违反校规校纪,在安全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者,要通过领导班子会及时作出严肃处理,将不良思想与行为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从相关部门抽调负责人,组成安全检查机构,统一检查标准,采取不打招呼方式,对安全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并及时召开安全工作调度会。调度会主要有三项内容:(1)通报隐患情况。要明确隐患所在具置、隐患具体程度、隐患排除责任人、隐患整改时限、隐患整改建议与要求等。(2)要从硬件设施和思想认识上深挖隐患产生的原因,完善针对性较强、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3)对在安全工作中涌现出的那些认真负责、勇挑重担、勤勉奉献的先进个人,要进行表扬、表彰与奖励,进一步营造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

三、“战斗员”的表率作用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语道出了领导表率示范作用的内涵与真谛。做好安全工作,制定制度,健全队伍,加大督察力度,落实奖惩,可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当然,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还远远不够,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才是高效运行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工作上提要求、压担子的同时,更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教职工,真心实意、力所能及的为他们解决困难。在扮演好“指挥员”与“导航员”角色的同时,更要当好一名“战斗员”,要与广大教职工一道并肩战斗在安全工作第一线,要比教职工更加模范地执行学校安全规章制度;要与教职工一起每天迎接朝阳,送走晚霞;要与教职工平等接受奖励与处罚,让教职工对领导所作所为心服口服,并成为他们潜意识里的表率和榜样。

第9篇

对于正在职业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如果能够在毕业前夕或是在一入学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在常规的学校教育外,学习一些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相衔接的内容,在毕业之前,就不会是心烦意乱,而是胸有成竹。为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更快地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学校和学生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1.充分进行市场调研,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

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笔者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发放了一系列调查问卷,如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毕业生填写)、毕业生跟踪调查表(企业有关人员填写),内容涉及毕业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协作精神、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能力、工作责任心、外语应用能力等。调查结果显示:75.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应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专业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非常重要;55.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应加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62%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程度为一般,有跳槽的意愿;只有5%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程度为满意;14%的学生在工作之余从事第二职业,52%的学生认为只要有条件也想从事第二职业。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在校的知识学习及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如果能在有限的几年时间内,按照自身的特点,规划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能力培养计划,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2.正确引导,广泛动员,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我规划,立志成材”活动是一项群众性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广泛性、自觉性、主动性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前提。为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变“要我成材”为“我要成材”,应通过作好调查研究、宣传发动等环节的工作,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深入调查研究,把准思想脉搏。为摸清学生思想状况和成材需求,做到有的放矢,要采取问卷和座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将“你想不想成材?”、“中专生能否成材?”、“你个人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要成材需要老师和学校提供哪些帮助?”、“你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有何设想?”等方面的内容印成试卷,发给学生。与此同时,还应深入到宿舍,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需求。

广泛宣传发动,激发参与热情。为了更有效地开展这次活动,分别召开班委会、团小组会,进行层层动员、广泛宣传,组织学生全员参与活动。同时,利用专题板报集中宣传这一活动的目的、意义,并召开“面向未来,设定人生轨迹”、“挑战自我,立志成材”的主题班会,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

3.自我评估,明确职业目标。每位学生由于性格、学识、兴趣、基础各不相同,对自身成材的需要也不尽相同。在引导学生选择职业目标时,先进行自我评估,目的是为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选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抉择。

选定成材目标,将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轨迹。如果目标过高,不切实际,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而过低,又没有压力,难以激发自身的进取心。我们把学校对学生的硬性要求的“公共标”与学生依个人兴趣爱好而定的“个人标”结合起来。公共标包括英语能力等级证书、计算机能力等级证书、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互联网知识。个人标根据个人实际而定,如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作能力、自学考试、第二专业学习等。

4.制订计划,奋力“达标”。目标选定后,要求每位学生制订个人“达标”计划,把总体目标分解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使学生远有规划,近有打算,形成一个目标激励链;同时,在全班建立“达标成材”公示榜,将全班学生每个阶段的成材目标及达标进展情况排名公布,实行动态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同别人的对比中找差距、知不足、添动力,让学生时刻牢记自己的追求,经常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做到自我警醒、自我激励、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5.跟踪考核,综合评比。达标成材没有终点站,旧目标的实现是新目标的开始。为了对学生达标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应成立综合考评小组,定期对学生精神状态、考试成绩、专业技能、社会化考证等达标情况进行考核。在评比方式上,实行学生自评、班委互评及班主任考评的“三评制度”。在评比内容上,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量化考评细则,严格考评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考评情况和个人发展实际,及时帮助学生调整或提高成材目标,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