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商务文化论文

时间:2022-07-22 11:03:33

导语:在商务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商务文化论文

第1篇

1.1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是指在线旅游企业和传统电子商务企业进入传统文化旅游市场,促进文化旅游资源信息流动和集约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在文化旅游产业的普及,鼓励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以上几家旅游景区或旅游企业基本都有和传统在线旅游企业有合作,大多都可在旅游网站查询信息或预订门票,比如去那儿网、驴妈妈、携程网、乐途网、芒果网、马蜂窝、魔时网、途牛旅游网、同程网、艺龙旅行网等,个别景点的在线业务也有搬到淘宝网上的。太湖鼋头渚风景网站开设的微博窗口也开辟了新的传播和宣传方式。

1.2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是指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监管、行业自律以及部门间协调与联合,完善在线旅游产品市场准入条件,深化电子商务网络身份认证应用等。无锡文化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如无锡旅游政务网、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无锡旅游网都设有对旅游景区的在线业务、产品监督职能。网站虽有对无锡文化景点的介绍,确没有直接链接到景区网站,无锡旅游网更新滞后,令人遗憾。无锡旅游政务网属于无锡旅游局部门网站,其中,质量管理处,其职能依法对全市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餐饮、休闲推荐等单位实施行业管理;监督管理全市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协助指导市旅游行业协会工作;承担部门行政许可职责。信息化处,负责全市旅游信息化工作的行业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技术支撑工作;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以及网络宣传营销工作。无锡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依法履行全市旅游行政监察管理职责,对全市旅游市场行使监管、检查和处罚;实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依法查处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运用旅游110社会联动制度,受理旅游突发事件。

1.3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规范和技术标准目的是增强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与交通系统、金融系统的服务对接,推动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市场工具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建立旅游在线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加强对旅游在线业务的监督和风险控制。无锡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主要有支付宝、工行在线等,是属于委托第三方支付系统实现在线支付,是目前电子商务支付手段的主要形式。无锡旅游网和景区网站一般都有交通指南一项,但对于外地旅游者,几乎没有提供在线预订火车票和飞机票功能,这方面需要加强。

1.4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信息终端类型是指供给旅游者在线或无线与旅游公司进行信息交流和业务交流的终端,地区旅游门户网站和移动终端比较常见。无锡旅游网没有和景区网站直接链接、各个景区之间的网站很大程度上也没有多点对应相互链接,这给外地旅游者对景区的了解造成了很多不便,是一项常识性错误,同时说明信息更新不及时。无锡旅游网提供了提供了“无锡旅游”和“魅力无锡”的移动终端,这对来无锡旅游的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提供快捷和方便的轻终端,对信息传播、扩大旅游业务很有帮助。旅游景点的网站提供的微博窗口和二位扫描码也是满足移动终端的需要。

2无锡文化旅游发展和管理机制研究

综合对无锡文化旅游企业网站和政府网站、部门网站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各个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同、在线业务层次不同、宣传方式完善程度不同,究其原因是在发展无锡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方面,我市政府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实施这样的发展方式,针对参差不齐、重视不够、管理凌乱的我市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需要市政府出面,协调文化局、旅游局、宗教局、卫生局、无锡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成立无锡市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委员会,统一规划、梳理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发展和管理机制,即基于市场导向的政府、委员会、企业之间协作管理的同向机制。

首先,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电子商务委员对无锡市各个文化旅游景点和企业充分调查摸底,彻底了解它们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情况和在线产品情况,包括吃、住、玩、乐、行相关产品,走访电子商务建设较好的城市,在征询专家和企业的基础上,制定各景区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样板和标准,以及和在线传统旅游企业合作事项,制定出工作计划、业务流程、检查措施,对经营状况欠佳的企业在硬件设施和配套设备上给予资金支持,加强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力、委员会的计划力、企业的执行力,使工作干劲向同一方向发力,形成一条直线上的同向机制。其次,在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研究近几年文化旅游的业务状况,销售数据,分析优略,总结得失,找出市场需求的突出、平稳、下降趋势,发掘和设计新的产业链,认真调查各个企业可上线的旅游产品,体现精致、特色、质优属性,体现不同景区文化旅游产品差异化,调整、整合旅游线路。在分析市场需求上,要以企业为主,充分发挥企业的创造力和发现力。

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与Distefano(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第3篇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日益临近,传统的商务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毋庸质疑已不能适用于未来的。

迄今为止,商务的成功模式还没有定论,也没有人诠释发现这种经济形态的性。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突破概念想法肤浅、物流配送原始、信用支付脱节的现状,制订网络经济所需信守的规则,使各行业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寻找到各自的市场位置。“入世”前相对落后的电子商务市场需要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才能把握契机缩短差距论文。

为此,就必须将网络作为‘业务平台或商业基础设施’完全普遍化,为传统发展与互联网提供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引领新旧经济时代的真正对接,这必将使之率先于互联网潮流的最前列。在互联网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超越创造概念与模式的层面,推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各行业在互联网发展中提供更准确的市场分工与市场定位。

第二节DA&C的商务模式

DA&C的目标

为所有加盟企业的商品与服务,提供一条能自由进出世界各国市场的安全的数字化通道;

同时为各类消费群体提供自由、快捷、便宜、安全并能充分体现其个性的全新的数字化服务。

DA&C的模式概述

不论是传统商务还是电子商务,决定其成功的最关键点就是“客户”,而现在真正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也恰恰是网络客户严重不足。为此,DA&C工作室的成员设计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我们暂且称之为“DA&C模式”。

DA&C模式与传统电子商务的最大区别在于,为吸引普通消费者接受网络消费的行为,突破了现有的传统电子商务被动模式,设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服务商店。通过遍部于各个社区于商业区的数字服务商店,及全面综合的数字智能化商业信息平台,为绝大多数不具备上网条件的普通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服务资讯、可靠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网络服务、多元化的结算方式、系统化的物流配送等一系列优质服务。

DA&C模式的主要架构由“市场运营、网站运行、组织管理”三大支撑体系组成。

第三节DA&C的市场运营

竞争对手

,最大的竞争对手将来自所有‘坚持’传统商业模式的商业企业,但随着DA&C商业模式的不断普及,数字化消费被逐步接受,DA&C的市场将呈几何级扩展。吸引传统企业转型是市场的必然趋势。

而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因其在具体操作程序上与我们存在的根本差别,所以短期内无法对我们形成现实的竞争力。DA&C电子商务模式制造的概念与范示,使DA&C占有市场的先机,拥有肯定的品牌优势,确立DA&C在互联网发展中的绝对可持续发展性。

DA&C在市场推广、业务拓展过程中,将与一些垂直型行业化网站接触,考虑品牌合作、资源共享,合作方式将多样化,以进一步扩大DA&C的服务范围与规模。

市场背景分析

无限空间的互联网世界,随着各种服务不断的细分化、专业化,商品制造和供应企业惟恐落后于数字经济,无一例外耗费财力、人力建立和维护没有创造任何效益的网站,各商业网站杂乱堆砌的“商品市场”,造成网络用户在网上无序繁杂的搜索查找……,这一切只是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垂直站点进一步分流只是互联网服务进一步系统化,电子商务市场终将出现服务型、综合化的必然趋势。

电子商务的网上商品交易并未形成规模市场,传统企业发展与互联网应用并未有机结合。互联网企业的创业生存发展被现有的商务模式所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信息的不互通、不对称。国际电子商务的所有滞留,却恰恰预示着电子商务市场的无限前景和优越的环境。DA&C以提供综合化的商业信息及交易服务为创业起点,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不再局限于直接上网的用户,DA&C将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庞大的潜在用户群。

尽管DA&C的服务面向全球,但出于本土因素,DA&C发展的初始阶段将首先培育中国市场。

目标市场分析

全球没有上网的用户还有五十多亿。根据CNNIC的乐观估计,到2002年中国没有上网的用户就有十二亿多人。在DA&C电子商务模式下,这将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

在公司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中国即将“入世”的大背景下,终端目标市场将主要面向中国普通消费群体。

当中国市场的培育日趋完善后,再结合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逐步向国际市场领域扩展。

市场营销策略

由于全球目前电子商务市场基础条件日趋成熟,浩瀚的网络世界繁杂无序的各类网站林立,网络用户事无巨细地无序搜寻是阻碍网络信息流通的最大障碍。传统产业投身电子商务,实际上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商业运作手段,是持续发展的商业基础设施,而不是转型为网络公司。对一个立足于服务的综合型创新电子商务公司而言,目前全面进入国际电子商务市场是最佳时机。

DA&C在社区与商业区设置的社区数字服务商店与商业区数字服务商店以加盟合作的方式,成为DA&C电子服务的重要构建。规范化的数字联盟区域和综合型的数字连锁区域,通过植根于消费者目所能及的数字化服务商店,使DA&C把握消费市场全面扩张的先机,我们将拥有的庞大潜在消费群体,是DA&C强大的市场依托。而传统企业,无论传统商务还是电子商务,所要吸引的都是客户,最终必将以赢利为目的。

DA&C将拥有的庞大消费群体,以及DA&C完整独特的支撑体系确保的网上信息的可靠性和网上交易的合理性,使DA&C吸引企业加盟其数字联盟区域成为最大限度的可能,是网络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

第四节DA&C的网站运行

由三大业务区域构成的DA&C网站运行模式,将很好的支撑整体方案的有效实施。

A、联盟区的运作

联盟区主要为全球提供多种加盟方式的加盟服务区域

加盟企业的四种类型

供应类:产品、新闻、保险、投资、图书……

保障类:运输体系、仓储供应、配送系统、……

支持类:机硬件供应商、计算机软件供应商、企业……

服务类:社区数字服务商、商业区数字服务商……

加盟企业的分级标准

1级:提供交互联结

2级:通过广告信息,不加入逆向认证,不提供消费保护

3级:通过加入逆向认证,提供双向保护。

B、流通区的运作

通过相关软件的在线连接,可直接为各类加盟企业提供区域性市场调查、商品定向投放、进出口报关、运输、仓储、配送、以及后期的消费信息反馈等一系列相关服务;

以及为服务类加盟企业的数字服务商,提品的品质保障、售后服务、电子结算、趋零化运行成本方式……等服务。

C、连锁区的运作

在连锁区,针对加盟的数字服务商的规模与特点,他们将分成三种类型(通用型、专业型、综合型)。

数字服务商的业务范围

通用型业务:商品、新闻、娱乐、旅游、电子图书、电子邮件快递、日常采购计划、多元化的结算方式、快捷的配送系统……

专业型业务:医疗、网络电游……等需要专业知识、专业设备以及需政府审核批准的行业

综合型业务:囊括了通用与专业类型的业务,主要是指为大型传统商场转型而设计……

消费者的类型

直接网络消费者:持续增长的上网人群直接网上消费

间接网络消费者:未上网的庞大潜在用户群通过社区数字服务商与商业区数字服务商间接网上消费。

第五节DA&C的组织管理

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现代物流系统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其作用是疏通现有商务的各个环节,提高现有商务的运作效率,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秩序,开辟一个全新的交易场所。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一个包括商务、技术、支付、物流等许多角色与要素的系统工程。在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系统之前,必须充分研究涉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所有因素,全面分析、统筹规划,形成尽可能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方案。

1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是指以完成企业核心业务转向电子商务为目标,给定未来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支持未来这种转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说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内容,选择构造这一系统的技术方案,给出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说明系统建设的人员组织,评估系统建设的开销和收益。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有所不同,传统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尽管它对企业的商务活动有所改善,但是并不直接对企业的商务模式产生变革式的影响,换句话说,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以企业商务模式处于稳定的状态为前提,它是在企业既有商务模式的基础上,集中针对企业内部信息流进行的技术改进和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不仅是对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还包括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规划两个基本层次。

1.1商务模型规划

这是一种战略层的规划,目标是明确企业将核心业务从传统方式转移到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采取的策略,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型。商务模型规划并不直接针对企业未来需要建造的电子商务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商务模型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确定企业核心业务未来如何发展,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商务运作方式获取市场利益,即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式;其次是确定支持企业商务运作的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流程,即规划企业的商务模型。

1.2商务系统规划

商务系统的规划是一种战术层的规划,它侧重于以商务模型为基础,规划支持企业未来商务活动的技术手段,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讲就是规划企业可以采用哪些电子手段做生意。

商务模型的规划确定企业未来核心业务的路线,如果没有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未来的业务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是一种战略层次的规划,确定这种规划的人员不仅仅是技术人员,更重要的是商务管理和决策层面的人员。商务系统的规划则给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可依据的一个基本框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商务活动。由于这种规划过程侧重于技术实现,所以它的主要参与人员以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2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步骤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2.1商务分析阶段

这是实现电子商务应用计划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充分的商务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包括企业自身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等)和市场分析(包括市场环境、客户分析、供求分析和竞争分析等)两个方面。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范围扩大,创新速度加快,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拟建的电子商务系统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尽可能做出分析,最大限度地避免竞争失利。此外,还要对企业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企业组织、管理、业务流程、资源、未来发展的分析,等等。要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从供应链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组织、管理与业务流程,寻找与电子商务的最佳结合部。

2.2设计阶段

在完成上述商务分析的基础上,在掌握电子商务最新技术进展的情况下,充分结合商务和技术两方面因素,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规划,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角色,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格局,亦即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商务模式,以及与商务模式密切相关的网上品牌、网上商品、服务支持和营销策略四个要素。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工作可以由此展开,也即从子系统、前台、后台、技术支持、系统流程、人员设置等各个方面全面构架电子商务系统。此阶段的工作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将来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和应用的成功与否。

2.3建设变革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调整、变革传统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的要求;另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进行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完成电子商务系统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从技术上保障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作。

2.4整合运行阶段

上述建设变革阶段完成后,就可以将经过变革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与已经建好的电子商务技术平台整合起来,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试运行。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改进以后,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工作就可以进入整合运行阶段,开始实现电子商务应用。

3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

所谓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系统规划的内容,界定系统的外部边界,说明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和相互关系,描述系统的处理流程,给出未来系统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3.1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系统硬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平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到整个硬件平台不仅要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一定的网络吞吐能力,还要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企业未来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

(2)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工作,实际上是对确定的硬件结构中的每台计算机指定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开发工具软件等。

3.2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可以把电子商务系统看作是由不同职能的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可以再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和模块,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就是由这些功能模块构成的。每个子系统都有为完成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的专用或公共场所用的计算机程序。在每个职能子系统内部都包含用于事务处理、作业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计划的具体应用。

3.3电子商务系统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处理可以分为集中式数据处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协作式数据处理三种方式。在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中,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有的处理都由该中央系统完成,终端是客户机,只是用来输入和输出,本身不做任何处理。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处理能力分布到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成为可能,这也使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协作式数据处理方式中,系统内的计算机能够联合处理数据,处理既可集中实施,也可分区实施。协作式计算允许各个计算机合作处理一项共同的任务,采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速度要快于仅在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运行;协作式计算允许计算机在整个网络内共享处理能力,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上的处理能力完成任务。除了具有在多个计算机系统上处理任务的能力外,该类型的网络在共享资源方面类似于分布式计算。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式。

4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技术框架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架构体系必须突出以下特点:有利于软件维护及系统管理;满足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便于业务级权限管理;提高系统性能,减少网络数据流量和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保护前期已有应用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应用系统层次结构如下:

(1)基础系统平台。指为应用系统提供底层支持的部分,包括网络(内部网、互联网)、硬件平台(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等)、操作系统(Unix/Windows/Linux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

(2)J2EE架构平台。Java技术由于其跨平台特性、面向对象特性、安全特性等,使之已经成为构建企业级应用的事实上的标准。J2EE(企业级Java)把数据库访问、企业级Java组件、命名和目录服务、动态页面生成、XML、消息服务、事务服务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且提供集群等高级特性,使之特别适合构建复杂的大型应用,并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3)业务平台。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时要涉及许多具体的业务平台,业务架构平台是新一代的业务系统基础运行环境,可以使基础技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有机隔离,应用系统的执行只与应用架构平台有关,而与基础技术平台无关,同时提供一些基础的、公共的组件。对于企业级应用,以信息门户和交易门户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组件,以办公自动化软件OA为核心的系统管理组件是重点。系统还可以包括,以进销存和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组件,以账务、报表、成本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组件,以生产计划、车间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组件,以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为核心的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组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其他业务组件,最终形成了全面企业电子化管理方案的产品组合。

(4)门户网站。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通过安全隔离通道(防火墙)与企业内网、专网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统一的数据接收、。

(5)维护管理平台。为系统提供各种管理维护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内容维护、数据备份、安全审计等。

(6)安全解决方案。为系统提供安全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人员管理等多个层次,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目前用得最广泛的是PKI技术,包括CA认证机构、RA系统、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等部分。

参考文献

1丹尼尔·阿莫.电子商务:变革与演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5篇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求人交际的成功。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第6篇

关键词:全球化;商务英语;实践性;跨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市场的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国际业务交往的密切往来,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与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不同,商务英语更加强调英语在国际商务往来中的运用。除了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交流方式外,商务英语由于其对象都是外国人。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概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地理、风俗、历史、法律、习俗、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因此跨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问题是需要注意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就是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如何避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与交流。而商务英语在实际运用之中,大部分时候面对的是商业交往,其主要目的是要为自己所在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更加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减少误差。

二、商务英语中跨文化问题的表现

商务英语交流中跨文化所带来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重视的,而跨文化问题在商务英语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交流方式差异

正常的商务往来活动一般包括两种交际行为,一种是语言交际行为,一种是非语言交际行为。中国的语言交际行为与很多国家的交际行为都有一定的区别。中国的传统交流方式一般比较委婉,而且在进入正题前双方会聊一些看似与商务活动无关的话题,继而慢慢的将话题引入到商业活动交往之中。但是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最明显的是欧美国家。因为他们的文化就是一种开放、追求自由的文化,并且受到“人文主义精神”中探险思维的影响,使得大部分欧美人习惯于直接引入正题,在商业活动交往中亦是如此。这就导致在于中国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尤其是当我们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对方会觉得我们没有诚意,交流过程拖沓、浪费时间。还有就是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人在发现对方错误或是有不满意的时候,一般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用一种比较委婉或者看似开玩笑的方式来解决。但欧美人一般语气、用词比较直接,会直接说出自己的不满。双方在交流方式上的差异是商务英语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

除了语言交际行为外,非语言交际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商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所在方获得利益最大化,因此除了语言交际外,非语言交际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非语言交际能力可以给人提供一些更加真实的信息。但是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交流方式的差异。例如在欧美国家的交流方式中,他们认为直视对方是礼貌和尊重的表现,而中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如果一直直视会带来一种压迫感,甚至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也有可能认为中国人不敢直视双眼是因为缺乏自信,从而对商务活动成功的信心大打折扣。

(二)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是我们在跨文化问题中最常见的表现,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成长环境的限制,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及时在科技发达的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家文化的精髓仍在影响着国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还出现“儒商”一说。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是“一个注重形象思维、综合思维、整体思维的国家。而英语国家恰恰相反,他们更加注重个体思维,习惯先从个体出发仔细考虑,以小见大,从而掌握整体。”这种差异告诉我们在商务交往中除了灵活运用英语外,还需要学会用对方的思维模式来考虑问题,以此探究对方的真是想法,继而尽可能获得利益最大化。

并且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对参与商务活动的相关人员的策略应用产生影响。例如对于中国和美国公司来说,中国的公司在商务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大局为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适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但对于美国公司来说,他们更注重细节问题,认为细节决定了一切。这就导致在一些国际合作中,中国公司往往注重最终的合作成果,而对具体的合作过程不太注意。但是美国公司往往会更加注重商业合作合约中的各项条款,逐一核对,确定万无一失后才会拍案定论。这就要求在商务交往活动中,需要和对方一一解释各项条款的具体内容,以增加合作成功的保障。

(三)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国家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必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也是商务英语在交往活动中需要格外重视的。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众,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工作和朋友的界限不会分的那么清,甚至经常出现“熟人好办事”的情况。但在很多英语国家,参与商务活动交往的人们会将工作与朋友的界限划得很清晰,工作就是工作,不会因为之前认识或者合作过就会更加偏向你。这就导致在很多时候,中国的商务人员在于外国商务人员交流时,常常会显出十分热情的样子,却没有受到对方热情的回应,而猜测对方是否对自己某方面不满。因此商务活动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商务交流,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为商业合作的成功奠定基础。

(四)习俗差异

习俗的差异是商务英语中最常见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各国的习俗和风土人情当然有所差异。

例如在时间方面,很多中国公司在时间上并没有过于注重,然而很多外国公司对时间尤其看中,目的性强。在交往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不能迟到,而且在双方谈判一开始就会直接切入主题。其次,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衡量标准的不同,很多中国公司更愿意从常规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去解决问题,但很多英语国家更愿意直接走法律途径,通过法律来决定谁是谁非。这是很多中国公司在交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而且在一些日常交往的习惯中,不同国家的习俗也是有所差异的。例如在印度人的习俗中,点头表示否定,摇头表示肯定,这与中国的习俗正好相反。那么如果在于印度公司的交流过程中,就一定要注意,与对方沟通好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以免造成商业误差,带来损失。

三、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目前存在问题

跨文化差异问题在商务英语的交流过程中频繁出现,但是很多时候,无论从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公司中的人才培养来看,大多不注重对跨文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英语实践能力的掌握。这就导致很多商务人员可以熟练的用英语与国外公司人员交流,但却有时候因为忽视跨文化问题而带来一些误差,继而导致合作不顺利或是直接带来损失。

(二)具体培养方式

首先从高校的专业培养来看,现代很多高校已经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为商务英语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然偏向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跨文化交际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高校中的专业培养来看,应当加大对跨文化交际内容的课时教学,在学习跨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更多的课堂情景式教学,模仿现实中的商务活动交往。并且教师可以把跨文化交际容易出现的问题融入到情景教学中,增加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深入理解。

从现实的人才培养来看,很多公司中的商务英语人才并不完全都是相关专业出身,有的是英语水平较高而进入公司,但商务英语专业出身的人员也有可能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对人才进行再培养,强调跨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将实际的案例展示给相关人员看,让他们感受到由于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包容不同的文化环境,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以一种平等的角度来看待跨文化交际问题。“想要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就要对使用目的语的人们的思维与行为进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导致对语言的误解,才能够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过去人们认为商务英语只要熟练掌握英语沟通技巧即可,但是在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往来中,我们越来越发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的根源主要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共识。”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在增加文化认同感的前提下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际间商业合作增加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宏.商务英语谈判中跨文化交际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

第7篇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以上诸位所概括的三国时期学术文化风尚的特征、地位,就其整体而言,无疑是正确。不过,他们据以立论的主要是中原地区的学术资料,中土学风的变化固然体现了当时中国学术变化的大势,但在天下三分的政治格局下,学术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毕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细究三国学术文化的状况,人们不难发现各地域政权内学术文化的微妙变化与差异。因此,很有必要对孙吴、蜀汉统治区域内的学术文化进行较深入的考论,进而更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当时学术文化变迁的大势。 三、孙吴之史学、子学、小学及术数 注释:

[1] 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中华书局,1961,第191页。

[2]汤用彤《王弼之新义》,《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76页。

[3] 汤用彤《读》,《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3页。

[4] 李学勤主编、王志平著《中国学术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5页。

[5]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第26~31页。另外,陈先生在《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述东晋王导之功业》等论文中也有相同的表述。诸文皆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坚传》。

[7]《三国志·吴书·孙坚传》载:“荆州刺史王睿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注引《吴录》载此事甚详:“睿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睿举兵欲讨(董)卓,……坚即承檄勒兵袭睿。……睿曰:‘我何罪?’坚曰:‘坐无所知。’睿穷迫,括金饮之而死。”王睿为何“素遇坚无礼”,以致引发孙坚的仇杀呢?究其根源在于双方的阶级差异。《孙坚传》注引《王氏谱》载“睿字通耀,晋太保祥伯父也。”可见王睿出自琅邪王氏,是汉晋间显赫的儒学世族,他“以坚武官”相轻,代表了世族社会的一般看法。

[8] 前揭《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金明馆丛稿初编》,第42页。

[9]《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注引《江表传》。

[10]《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注引《吴历》载孙权曾“以使聘魏”,魏文帝曹丕报使,“以素书作《典论》及诗赋与权”。曹丕此举显然有向孙权夸耀文采之意,并以此轻视孙权无文。

[11] 刘备、诸葛亮教育刘禅兄弟亦与此相同。《三国志·蜀书·刘备传》注引《诸葛亮集》载备遗诏曰:“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曹操也如此,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末评操治国“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可见三国之主在文化上崇尚“驳杂”、务实的特点。除诸子外,孙权对其他宗室人物好学者也予以奖励,《三国志》卷五《吴书·孙桓传》载桓“仪容端正,器怀聪朗,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权常称为宗室颜渊,擢为武都尉”。

[12]《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注引《江表传》。

[13] 据《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注引《吴书》,赤乌五年,孙权聘综为太子和少傅,综谦让,权曰:“太子年少,涉道日浅,君当博之以文,约之以礼,茅土之封,非君而谁?”又载:“是时综以名儒居师傅之位”。在汉代重经的氛围中,孙权为诸子选名儒为师傅,自然有传授儒家礼法的用心。

[14]《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孙和传》注引《吴书》。

[15]《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孙休传》。

[16] 拙著《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 参拙文《论蜀汉之学术文化风尚》(《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18] 考沈约《宋书》卷一《自序》,沈珩出自后世著名的吴兴沈氏,汉末吴兴尚未析出,属吴郡。约述汉末沈仪“笃学有雅才,以儒素自业。时海内大乱,兵革并起,经术道弛,士少全行,而仪淳深隐默,守道不移,风操贞整,不妄交纳,唯与族子仲山、叔山及吴郡陆公纪友善。”又,沈氏世代精擅《左氏春秋》,沈珩所习有可能为《左传》。

[19] 王昶《金石萃编》卷二四。对于虞翻在吴国的学术地位,王志平推测后来“吴太学博士中可能有虞氏学,这样才能和虞翻在吴国的学术地位相称”。(见前揭《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第139页)虞翻著述甚丰,《隋书·经籍志》等皆有著录,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卷六有《虞翻著述表》,考订甚详,为:《周易注》十卷、《周易日月条例》六卷、《论语注》十卷、《孝经注》、《郑注五经违失事》、《春秋外传国语注》二十一卷、《川渎记》、《太玄经注》十四卷、《老子注》二卷、《京氏易律历注》一卷、《周易集林律历》一卷、文集一卷(录一卷)。

[20]《三国志》卷六五载其名为曜,裴松之注曰:“曜本名昭,史为晋讳,改之。”

[21]《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载“《毛诗草木虫鱼疏》二卷,乌程令吴郡陆机撰。”这易使人将此书作者混同于以文学显名的陆机(字士衡),引起了历代学者的辨析。

[22] 参见前揭拙著《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第六章对贺氏家学的有关考述。

[23] 以上皆引自前揭《读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一文,见《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第366、367页。

[24] 据前揭唐长孺先生《读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一文所考,汉晋之际在江南出现了一个“谈天”群体,其代表人物有陆绩、姚信、葛衡、葛洪、虞耸、虞喜等,《宋书·天文志》和《晋书·天文志》所载“谈天”者,自陆绩以下,全是江南人,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唐先生指出:“汉代天体论是很流行的,自《淮南子》的《天文训》开始以至刘向、扬雄、桓谭、张衡、马融、王充、郑玄这些著名学者都曾著论讨论这个问题。可是一到三国却只流行于江南,中原几成绝响,这也是江南学风近于汉代之一证。”

[25] 见清侯康《补三国艺文志》卷一的有关考证。徐整乃豫章人,吴国重要的经学家,著作涉及经史等领域,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卷六有考录。侯康《补三国艺文志》卷一“射慈《丧服变除图》”条下引王谟云:“此书出《通典》三十一条,载徐整与慈问答者十二,整自为立论者一则,整盖亦为礼服之学者。”

[26]《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

[27] 参见《王弼大衍义略释》、《王弼之新义》二文有关考论,前揭《魏晋玄学论稿》。

[28] 参见汤用彤先生《魏晋思想的发展》一文的有关论述,该文作为附录辑入前揭《魏晋玄学论稿》。唐长孺先生在前揭《读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一文中则以为江东学风保守,未受荆州宋忠之学的影响:“陆绩、虞翻行辈较前,他们都不能见到王弼注,然而此时荆州之学已行,宋忠的《易》注及《太玄》他们是见到的,可是未受影响。”汤、唐皆为学术大师,其关于江东学风的歧见皆有依据。唐先生侧重于地区经史实学,汤先生则强调宏观的思想变迁。于今反顾,合而论之,正可互补。

[29] 关于孙吴时期侨寓人士的文化业绩,参见拙文《略论孙吴时期侨寓士人的文化贡献》,《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0] 《三国志》卷四八《吴书·孙休传》载休“年十三,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学”;同书卷五九《孙奋传》载傅相“谢慈等谏奋,奋杀之”。这里所载当为一人。

[31] 潘濬虽主要以事功显名,但他为荆州学派核心人物宋忠之及门弟子,并得王粲赏识,可见其学业不凡。他在江东,对荆州学术的传播有一定的作用。又,前揭王志平先生《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据吴天玺元年(276)所立《禅国山碑》“大贤司马徽、虞翻推步图纬,甄匮启缄发史,与运会者二”云云(见《金石萃编》卷二四),以为司马徽在曹操占荆州后入吴,并指出《世说新语·言语》注引《司马徽别传》所载徽“荆州破,为曹操所得,操欲大用,惜其病死”,“实是大误”,实际上他用智谋骗过曹操,潜入吴国了(见该书29页)。这一看法主要依靠推测,无法确认。以司马徽的地位,他入吴后,当有所记载。

[32] 参见拙文《汉末流寓江东之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考述》,《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3] 对中古时代的这一文化特征,陈寅恪先生在其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有深刻的论述与详密的考证,这里所述,乃对陈先生大论的节略,因篇幅所限,恕不详引。

[34] 刘知几《史通·叙事篇》说:“世之学者,皆先云五经,次云三史。”这一文化现象实际上是在三国时期出现的,也是史学逐步摆脱经学附庸地位,趋于自觉的征兆。

[35] 周昭,《三国志》卷五二《吴书·步骘传》载:“颍川周昭著书称步骘及严畯等,……周昭者,字恭远,与韦曜、薛莹、华核并述《吴书》,后为中书郎,坐事下狱,核表救之,孙休不听,遂伏法云”。

[36] 关于孙吴之史官及国史之编修,参见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第二章《三国两晋著作官制的确立》之“孙吴史官制度与《吴书》的撰著”一节的有关考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37] 山阴谢氏是江东地区一个重要的文化世族,就其家学而言,以擅长史学著名。东晋时谢氏又有谢沈著《晋书》等。

[38] 袁晔,据《三国志》卷五七《陆瑁传》裴松之注,汉末广陵人袁迪与张紘等“俱过江”,迪孙晔,字思光,“作《献帝春秋》”。

[39] 关于赵母其人,《世说新语·贤媛篇》“赵母嫁女”条注引《列女传》曰:“赵姬者,桐乡令东晋虞韪妻,颍川赵氏女也。才敏多览。韪既没,大皇帝敬其文才,诏入宫。上欲自征公孙渊,姬上疏以谏。作《列女传解》,好赵母注,赋数十万言。赤乌六年卒。”

[40] 《国语》为《春秋》外传的说法自汉代以来很流行。韦昭之《国语注》保存了不少汉代名家如郑众、贾逵、虞翻、唐固等,尤重名物制度与史实,实际上是一部集解性质的注本。另,据前引《三国志·孙权传》注引《吴书》载沈珩“尤善《春秋》内、外传”,珩亦精于《国语》研究。

[41]《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注引《吴书》。

[42] 《三国志》卷五五《吴书·黄盖传》注引《吴书》。

[43]《三国志》卷《吴书·孙峻传》注引《吴书》。

[44]范望一般说为晋人,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载“《太玄经注》十卷,吴范望撰”。姚振宗《三国艺文志》据范望《太玄经义注序》,望称其“昔在吴朝,校书台观,后转为郎,讎讲历年,得因二君(指宋忠、陆绩)已成之业,为作义注四万余言。写在台观,亡其本末”云云。姚振宗以为“望盖吴之遗老入晋未尝仕宦”。可见他在吴末著作此书。

[45] 《三国志》卷五二《吴书·顾雍传附孙谭传》载谭官至太常,因事为孙权流放交州,“幽而发愤,著《新言》二十篇,其《知难篇》盖自悼伤也。”《隋书·经籍志三》则载为十二卷。

[46] 殷基,其事见《三国志·吴书·顾雍传附子邵传》及裴宋之注。基父礼与顾邵交好,云阳人,基官至无难督,“以才学知名”,著“《通语》数十篇”。

[47] 范慎为太子登宾友,《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孙登传》注引《吴录》载其广陵人,“著论二十篇,名曰《矫非》”。

[48] 孙吴之末,丞相张悌也善谈论,《三国志》卷四八《孙皓传》注引《襄阳记》载悌字巨先,襄阳人,“少有名理”。

[49] 陈融,《三国志》卷五七《陆瑁传》载有“陈国陈融”,在汉末南渡,得瑁助。《隋书·经籍志三》载其官为吴豫章太守。

[50]其他目录书又载朱育有《集奇字》、《集古字》和《字略》等,或为《异字》之别称。

[51]谢启昆《小学考》以为《隋志》之朱育,与《唐志》之朱嗣卿为同一人,育字为嗣卿。如此,《幼学》与《初学篇》为同书异称。

[52]说到造字,吴少帝孙休曾下过一个诏令与造字有关。《三国志》卷四八《孙休传》注引《吴录》载,休下诏以为“今人竞作好名好字”,“或师友父兄所作,或自己为;师友尚可,父兄犹非,自为最不谦”。于是“孤今为四男作名字,……此都不与世所用者同,故钞旧文会合作之。夫书八体损益,因事而生,今造此名字,既不相配,又字单一,庶易弃避,其普告天下,使咸闻知”。孙休好学,当然精于文字学。他为其四位儿子所造名,尽管奇特,难书难读,但皆合造字原理。孙休所为,对江东学者当有一定影响。

[53]《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注引《吴书》载汝南陈化,长子炽字公熙,“少有志操,能计算”。

第8篇

1.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定义是利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构建完整的网络商务经营与信息管理,从而达到商业活动的利益最大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还使企业在商业运作过程中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目的是使企业开辟出新的竞争优势,营造良好的企业竞争氛围。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广义的电子商务则是指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

2.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从企业的背景上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改善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并通过整合,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产品制造的自动化控制,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控,这是企业信息化的中级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企业通过信息化实现电子商务,这是企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3.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讨论最热门的话题,其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信息化从某种意义上将是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而企业若想在实施电子商务过程中发展壮大就必须进行企业信息化,因此,电子商务对企业信息化深入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信息化和网络化飞速发展的社会,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信息优势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和力量之源。因此,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是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程度的关键,其制约着企业内部潜力的发挥。由此可见,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必须融合在一起,企业电子商务通过信息化将商业活动与产业链、供应链、客户关系链有效的统筹,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发展的因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市场变化的因素企业若想在竞争过程中让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增长点的内在驱动力,就必须考虑市场变化这一主要因素。在目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正在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而对生产者的企业来讲,商业的供应链就需要有更集成度高的供应链,使企业在运作中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企业的经营管理因素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往来业务的发展。企业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还在内部经营管理上通过信息化的渠道加快内部经营管理的步伐。当今,网络商务和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更加畅通和协调。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正在为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产品的市场价格趋于透明,因此,为了使企业开发的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和较低廉的服务费用,企业正着力发展电子商务,其中的历史数据库信息已成为企业的一项资产。

3.政策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策性导向强的经济主体。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高的追求与国家政策相匹配,电子商务此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导向。随着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传递的报告和信息增强,报告中披露的信息可以使企业提高市场调研力度,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从以上几个影响因素来看,企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步伐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实施信息化并在集约化程度上大力推广和使用电子商务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壮大、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化出现的问题

尽管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实施电子商务的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电子商务作为新事物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机遇和挑战。笔者通过剖析,认为当前企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法规不完善当前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需要电信市场这一基本环境。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电信市场并非是开放性和有序的,而是在网络资源管理和服务收费方面存在着管理混乱和收费过高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限制了网络带宽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因此,广大企业经营者在接受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存在着滞后和抵触。比如,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虚拟卖家,拒绝进行电子虚拟购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法规的出台往往在出现“钻空子”现象的时候才能被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急需制定相应的前瞻性的法律法规保障电子商务的有序进行。

2.企业电子货币化进程较慢目前,电子支付在民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企业电子商务上就存在着电子货币化进程慢的现象。我国在开发和应用安全有效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上几乎就是空白。传统上消费者对信用消费的排斥态度,对“隔山买牛”这种远距离购买行为的不信任,以及国家金融系统对在线远程结算的保守态度,都会促使这一问题表现更加尖锐与突出。

四、结语

第9篇

摘 要: 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国际合作日益频繁也更加广泛,这对参与国际商务交往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必要性,最后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商务英语教学;交际能力培养

在现代社会,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培养懂商务知识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商务英语教学主要强调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忽视了文化差异的介绍,导致学生在习俗、思维方式、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上缺乏跨文化意识,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而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交际者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因此,文化教学在商务英语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性。每种语言背后都与其风土人情、生活及思维方式等紧密相连,并对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由于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导致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学习语言实际上与学习它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2 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商务英语课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课堂缺乏渗透商务交往的多元化意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与相应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出发,将西方文化的学习同商务英语的学习融为一体,更适合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根据海姆斯(Hymes)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比语言能力本身更重要”。然而,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语用能力明显低于语言能力,在实际交往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往往又是因为说话双方不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是违反了其社会文化规约而造成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础之上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跨文化意识,就不可能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也必然会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使学生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学目的应更贴切实际。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英语知识和商务语言、商务沟通、商务谈判等方法和技巧外,还应把英美文化贯穿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2)在教学方法上培养跨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应该体现出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例如:采用任务教学法、交替情境教学法、认知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体验异国文化。

(3)在第二课堂中渗透跨文化意识。

为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教师应充分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第二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体验异国文化的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舞台。

(4)在实训期间培养跨文化意识。